苗族婚礼习俗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苗族婚礼习俗(精选8篇)

苗族婚礼习俗 篇1

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有特色的风土民情的地方。这里有壮、汉、苗、彝、仡佬五个民族。

今天,我就说一说苗族吧!苗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每当有客人来到家里时,他们都会热情地招待客人。苗族招待客人可有意思了,他们分为两次进行:首先,把一些弄得不是很干净的食物,拿给客人吃,如果你能把食物吃几口,他们就会觉得你不嫌弃他们;接着,他们就会把家里最好吃的,舍不得吃的东西都拿来弄得干干净净地煮给你吃个饱。要是你第一次一口也不吃,那你就只有饿着肚子,他们就再也不理会你了。首饰是苗族妇女喜爱之物,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有 金饰、银饰、恫饰、玉饰之分,以银饰最为普遍。银饰有 银帽、银盆、凤冠、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鉴、扣绊、银花、银牌、披肩之别,以耳环、项圈、手镯、戒指为常戴之物。各种银饰又有不同造型,项圈就有轮圈、扁圈、盘图等。耳环有瓜子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圆圈耳环、龙头耳环、粑粑耳环等。苗族妇女每当出嫁、串亲、做客、赶集、节日赴会等均佩戴银饰

苗族有一个自己的民族节日,叫做“跳坡节”。跳坡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到了农历正月初九那一天,苗族同胞就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女孩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男孩子梳理得整整齐齐,一大早便赶往跳坡地点——跳坡场。来到坡场上,人

山人海,人们来来往往,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坡场上最热闹的要数对山歌了。轻年男女们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出自己的爱意,他们找到自己的心上人之后,就会互相赠送礼物,男孩送给女孩一面小镜子,女孩送给男孩一把手电筒,相互赠送完东西,就是他们的定情物了。送完东西之后,他们就会手牵着手,到别的地方去了„„经过几个月或一年的交往,他们就会结婚生子,组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苗族婚礼习俗 篇2

婚姻作为人类繁衍生息的手段, 是人们一生中的大事。一个民族的婚姻习俗, 会随着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纵观各个民族的历史不难看出,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婚俗。中国朝鲜族长期在新的社会环境生活过程中, 其婚姻观念、程序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到了今天就有了独具特色的朝鲜民族传统婚俗。

朝鲜族传统婚俗, 深受中国朱子家礼的影响, 朱子家礼又叫文公家礼,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所阐述的儒家的礼法礼章的书, 该书问世后对朝鲜族的风俗文化产生了更加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其中的很多礼法在汉族中间早已失传, 但是在朝鲜族当中一直传承至今。可以说朝鲜族的传统婚俗是朱子家礼的婚姻制度与朝鲜民族所固有的婚俗相结合的产物。朝鲜族婚礼有四礼是指相互商议婚事的议婚、商议婚期的纳彩、送去礼物的纳币、和举行婚礼的亲迎, 下面将朝鲜族传统婚礼中极具特色的习俗介绍如下。

按照朝鲜族的传统婚俗, 结婚那一天新郎穿着纱帽官带骑马或者坐轿前往新娘家接亲。

1. 奠雁礼

奠雁礼是婚姻仪式的第一个程序, 奠雁礼可以说是用大雁为象征吉祥物, 举行神圣的仪式, 盟约百年偕老, 祈求寿福和子孙繁荣的仪式。奠雁礼是让人们学习大雁拥有的三种美德:第一:大雁代表一旦约定爱情就永远遵守。活着的时候如果失去了自己的伙伴, 决不会再找另一个伙伴。第二:大雁飞的时候排着行列遵守上下的规矩, 前面飞的大雁叫出声后面的大雁也会回应, 表示尊重礼仪。第三:大雁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自己来过的痕迹, 借鉴大雁的这种习性, 表示要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优秀的业绩, 永远多福的生活。

新郎一家到达新娘家门前后, 首先由雁夫抱着木制的大雁走在前面, 上客拿着礼装盒紧随其后, 新郎则跟在后面。雁夫将木雁交给新娘的母亲, 随即交人把木雁放在庭院里的奠雁桌上。新郎跪在奠雁桌前, 双手横握折扇把木雁向前轻推三次, 这就叫行奠雁礼, 源于大雁一生就找一个配偶, 永不分离, 象征着新婚夫妇象大雁一样忠于爱情, 永生相伴。

2. 交拜礼

交拜礼是指新郎新娘相互叩拜的仪式。先是在新娘家的庭院里按南北朝向放置屏风, 并在前方摆放交拜大桌。桌上点亮一对蜡烛, 再摆放分别插有松枝和竹子的花瓶和两碗白米, 用青丝红线将松和竹连起来。还要在南北位置放一对鸡 (雌雄) 以及栗子和大枣等。新郎在伴郎的陪伴下, 站在交拜桌的东侧, 随后梳妆穿戴整齐的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 缓缓走到交拜桌的西侧。新郎和新娘对拜, 按着东方哲学宇宙观的阴阳原理, 单数为阳, 双数为阴, 新郎为阳, 新娘为阴, 尤其是在“冠婚祭礼”的大礼时, 要用双倍的数量磕头, 因此新娘向新郎拜两次, 新郎回拜一次, 新娘新郎再重复一次。

3. 合卺礼

交拜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行合卺礼, 就是一对新人先后喝下同一个容器里的酒。这里所说的卺, 就是指锯成一半的葫芦瓢。新郎新娘喝下葫芦瓢里的酒, 象征世上只有一对, 象征通过合卺礼的新郎新娘合为一体, 永结同心。一对新人通过合卺礼, 相互恭敬礼仪, 以感谢大自然、感谢天地, 盟约夫妇之缘。新郎新娘面对面跪下来, 旁人在绕青丝、绕红丝的酒盏上斟酒, 新娘弯腰揖礼。旁人把酒盏先端到大礼桌左边, 再端到右边, 然后才端到大礼桌上面给新郎, 这时新郎要舔一舔酒再给新娘, 最后把酒盏拿开。这时候的酒叫合欢酒, 合卺礼结束后, 客人们把放在大礼桌上的大枣、栗子都装在新郎的兜里, 预示让新婚小夫妻早生孩子。

4. 婚礼大席宴

行完合卺礼新郎就进屋里接受大席宴, 朝鲜族传统婚俗里的奠雁礼、交拜礼、合卺礼是源自中国的诸子家礼, 而婚礼大席宴则是朝鲜族固有的习俗。朝鲜王朝时期王公贵族就曾主张废除婚礼大席宴的习俗, 但是庶民阶层却是顽强地将其传承下来。但在中国的朝鲜族当中仍然保留自今, 把婚礼大席宴作为婚庆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婚礼大桌又称大礼桌, 摆大礼桌必须要有青、红两种颜色的一对蜡台和蜡烛, 要摆插有松树支和竹子的一对花瓶, 还要在桌面的南北两侧摆放用青、红两种颜色包皮包裹的雌雄两只鸡, 另外还要摆放栗子和大枣以及黄豆和小豆等地方特产和一些水果。这里用的青、红两种颜色分别象征新娘和新郎, 松树支和竹子象征一对新人对配偶的忠贞不渝, 栗子和大枣祈愿新婚夫妻长寿和多子多福。大席宴通常摆在外屋, 上面的食物非常丰富, 其中最最代表性的吉祥物是口衔红辣椒的煮熟的整只公鸡, 据说大席宴的公鸡必须身强力壮, 羽毛最好呈红色, 红色的公鸡、红色的辣椒、红色的大枣等象征着男子的阳刚之气。当新郎入大席宴时, 先请一同来的上客过目, 新郎入座后伴郎敬新郎三杯酒。辽宁一带婚礼席上给新郎新娘准备的饭碗里, 大多会埋下三颗熟鸡蛋, 按规矩新郎应当扒出两颗吃掉, 剩下的一个应该留给新娘吃, 这种习俗源自古代的卵生观念, 意味着儿孙繁盛。大席宴上的猪排骨象征着新娘多生儿女。中国朝鲜族还有打份送包的习俗, 就是将大席宴上的食物每样分出一点儿打一个包送给上客, 带给新郎的父母。

5. 姑舅礼 (币帛礼)

这里所说的姑是指婆婆, 舅是指公公。姑舅礼就是新娶的儿媳向公婆赠送见面礼, 俗称币伯。辽宁铁岭地区把这个姑舅礼也叫做家族婚礼。朝鲜族传统婚俗礼的见姑舅礼, 首先是儿媳向公婆赠送从娘家带来的食物, 送给公公的是栗子和红枣, 送给婆婆的是肉脯、烤野鸡和烤鸡等。大枣为红色代表阳, 意味一定每天早起, 勤奋劳作;栗子代表阴, 含有畏惧的意思。所以说, 栗子和红枣所表达的意思是新娘一定要怀着敬畏之心孝敬公婆, 勤于家务过好日子的决心, 也有一定尽心尽力侍奉之意。

从新娘家带来的饮食放在桌上, 新娘子送给公公的红枣和栗子要用红色包皮包着放在公公面前, 送给婆婆的肉脯和烤鸡要用蓝色包皮包着放在婆婆面前。新婚夫妻在公公婆婆面前行礼, 并介绍家人和亲戚的顺序。这时只有新娘给家人磕头, 新郎则站在桌子旁边给新娘介绍家人。如果祖父祖母在世的话给他们另准备一桌, 先给父母磕头后再给祖父祖母磕头, 在给直系兄弟磕头后才会给叔叔以及家人磕头。

新娘赠送完见面礼后敬酒叩拜公公婆婆, 公公和婆婆喝下酒, 就把栗子和大枣扔到新娘的裙摆处, 然后对儿媳叮嘱为家族生育传宗接代的儿子, 叮嘱新娘一定要怀着敬畏之心孝敬公婆, 勤于家务过好日子。随后, 新娘依次叩拜新郎的祖父母、叔伯等长辈, 与同辈的亲戚相互磕头跪拜。

黔南苗族婚礼服饰色彩研究 篇3

关键词:黔南苗族 婚礼服饰 色彩

1苗族服饰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苗族4万余人,分别聚居杂居在12个县(市)的部分村寨里。其服饰的风格式样、图案色彩、装饰手法、装饰部位等等,千姿百态,五彩缤纷。除支系有不同样式外,同一支系同一种苗族服饰中,还有青年式和老年式的区别,青年妇女服饰中又有婚前婚后之分,生育前和生育后之分,盛装和便装之分。这些丰富多彩的苗族服饰,是苗族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特质的重要表现。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服饰纹样也可以说就是文字,通过它可以寻找出苗族民族迁徙、民族性格及其审美意识的形成等痕迹。黔南的20余种苗族服饰中,仅以装饰手法来分,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大类:以挑花为主要装饰手法;以刺绣和织锦为主要装饰手段;以蜡染为主要装饰手法;以青色服装为基本色调的手法。

2黔南苗族婚礼服饰

2.1黔南苗族婚礼服饰背景

婚礼服饰作为婚礼的重要表现符号逐渐以文化的形式传承下来。从古至今,婚服文化的发展都与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和生活文化密切相关,显现了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苗族婚礼服的民族特性在其自身的发展变化中表现尤为明显。与其他地区苗族相同,黔南苗族的婚姻是自由的,他们在择偶时,在民俗社交节日中,很少受到长辈、家庭或是家族的干涉。但是,这不代表苗族社会放纵性关系的自由,反而对于婚前性行为有着相当严格的约束。为了维护择偶和恋爱的自由,同时又保证正当的性关系,对社交的秩序和规范就有了一定的要求,用以分辨人们青春期、未婚、已婚的界限。由此,苗族服饰就成为了一种标志,用以表明社会成员在不同时期,分为青春期、成年未婚和已婚。这既反映了社会的需要,也反映了民族集体意识。

2.2黔南苗族婚礼服饰文化

少数民族婚礼服的民族特性与汉族有很大差异,但也是其民族特性的表现,许多民族的婚礼服饰都有着一些世代流传下来的特殊风俗讲究。少数民族的婚礼服饰,很大程度上是把盛装当作嫁衣,精装版的民族服饰便是他们的礼服。黔南苗族主要由黔东南、黔中南型服饰组成。黔东南主要流传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除男子服装基本相同外,妇女服饰差异较大。黔中南型服饰的特点是以黑、白、蓝色线绣织衣裙或蜡染,其他则与黔东南型大同小异。妇女穿大领对襟衣、百褶裙,系包头帕或头巾,髻发,但各式之间又有明显区别。多穿百褶裙,以黑蓝为主色。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婚礼服饰极其华丽,样式复杂多样。

3黔南苗族婚礼服饰受各因素的影响

苗族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内,其中黔南贵州最多,又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多,也最集中,而台江又是全国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97%,被称为“天下苗族第一县”,其余分布在毕节、铜六、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由于地势高,温度下降,男子还多了大襟长衫,增加了保暖性,左右开衩的大襟长衫利于山地活动。女子服饰仍然以百褶裙为主,但是长度均为中长较为常见。丰富的服饰刺绣图案便来源于这里的秀美景色。山林中的苗人多以花鸟刺绣为主,水域附近的苗人则更多以绣鱼虾为主,由此可见当地的气候在关系着服饰款式的同时,也与图案有很大的关系。

不管是黔南苗族还是其他地区的苗族,无论是在造型时,还是在设色时,都表现出一种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构建的能动心态。造型手段多采用象征、夸张、变形、添加的装饰手法,既没有装腔作势,也没有故作姿态,它是一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处处显露出淳朴自然美的特色。特别是在婚礼服饰中体现得尤为重要,在婚礼服饰上主要以蓝色和黑色为主,在头饰、领口、袖口、腰带、百褶裙边、裤脚等刺绣中体现尤为突出。在对自然的向往和崇敬中,苗族人民最为喜爱盛开的花朵,所以在苗族的婚礼服饰中,把他们最钟情的十几种花卉作为服饰的主要图纹,并赋予艳丽的色彩。在苗族服饰中没有定式的龙形象,这正好说明了苗族人民自由、放任的原生态主义的审美观念,苗族服饰中苗族人对龙的概念正好反映了无定式的这一现象,符合中国古代对龙的描绘。

由于风俗和日常生活的习惯差异,苗族未婚女孩子穿着的裙子是样布做好之后的刺绣,然而已婚的妇女穿用裙子是在整条都做好之后,一起放进染缸进行染色,从而得到统一的色彩。苗族的裙子还有新款和旧款的差异,从长短的角度来讲,旧款裙子前面要比后面短两寸,后者一样。婚礼当天,男方上身要穿着6、7件衣服。女方则穿多条裙子,一般是6条,从而突显出女孩子的心灵手巧。杆洞苗族的结婚服饰则不同,他们的男装上衣一层就可以了,女装也不需要层次感。但是融水的苗族服饰又不同,他们同样会多镶嵌几层布在边饰上,显示女孩子的手巧。由此可以看出,婚礼服饰能够反映苗族人很多的日常生活。

4黔南苗族婚礼服饰的发展

苗族传统婚礼服作为苗族社会形象的标志,在保持自己独特风格的同时,又与其他文化交融产生新的文化因子,一直处于不断变迁当中。黔南是贵州省古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自唐来以后,黔南的主体民族苗族和侗族在这里定居下来,并共同创造了具有明显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原生态文化。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为代表的刺绣、银饰开始兴起是在80年代初期。

黔南苗族妇女蜡染作为主要装饰,她们将蜡染运用到头巾、围腰、灰服、裙子、绑腿上。蜡染生产工序基本上是手工操作,成为贵州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手工艺术品类之一。黔南苗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应主动利用自身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更多消费群体,提升和完善服务质量和商品的质量,通过消费群体的消费来开发和壮大苗族服饰文化产业,从而更广泛地实现苗族服饰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黔南一直以其民族文化所具有的色彩图案丰富、风格独特、工艺突出,成为其文化资本的特色,为苗族婚礼服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nlc202309020043

5黔南苗族婚礼服饰特点

从功能角度来讲,苗族婚礼服饰与其他民族的服饰一样,美观、大方、自由、民族、标识等都体现了苗族婚礼服饰的实用功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衣料大多是麻布,生产条件有限使得工艺上只能用手工自纺、自染、自织,大多数服饰在制作的过程中,都比较简单、粗糙,相对来说,服装缝制量比较少,衣服大多数没有扣子,体现出了苗族服饰材质的朴素美。材质上,表达了苗族人民崇尚自然、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审美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黔南苗族婚礼服饰也有“意味的形式”。苗族婚礼服装所蕴含的朴素自然美为人类共同之美。正如卡西尔说:“艺术为人生开启了一道崭新的层面,它为人生提供的深度,我们仅凭对日常事物的领悟是不可企及的。”苗族百褶裙的造型元素之一的“褶”在黔南苗族婚礼服饰中也十分耀眼,百褶裙的质感、立体感、造型、韵律感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极高的审美价值。黔南苗族妇女的百褶裙,不仅记载传承了苗族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历程,而且蕴含着艺术韵味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表现出苗族妇女的美丽、勤劳、朴实、热爱自然的美。

6黔南苗族婚礼服饰中色彩的运用

黔南苗族婚礼服饰色彩的自然美也是重要的元素之一。苗族常年居于崇山峻岭之间,自然环境清幽雅静,所以自然环境中的所有都是苗族服饰的色彩搭配题材,不论是色块还是纹样的色彩,几乎是自然痕迹的模仿。黔南地区的苗族,老年人喜穿青黑色,大多取自然之物染色,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与自然和谐的表现。姑娘多以蓝、黑等深色或白色为底色,上面用各种植物花卉或动物来衬托,其中绿叶红花又分为不同的层次,绿色象征田野,红色代表田野中的硕果累累。苗族传统百褶裙的材料多为麻布,色彩浓郁、明亮、层次丰富,再上其它色彩,显得鲜而不艳,华而不俗。裙子多以百褶为主,裙摆绣有色彩丰富的图案花纹,亮丽活跃,大方美丽。

苗族婚礼服饰上的图案特征带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图形结合了当地人民的思维与生活;在进行图案设计时,富有底蕴。例如:在苗族婚礼服饰图案中,小花苗女裙上有形式各异的抽象图案,染印痕迹明显。图案一般有三层,三层图案分别为大江、土地、天空。这三部分表达了小花苗先民的对自然的向往和世俗场景的描绘,洁净的天空,也同时表现了苗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苗族婚礼服饰对于现代社会有着无可比拟的利用价值,从色彩特征来讲,当下,消费者和企业都越来越重视产品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使用色彩更为单一、纯度高、强对比在设计制作上十分显著、特点明确。黔南苗族喜用红、蓝、青白,忌用黄色,恰如中国传统婚礼服饰以红色为主,彰显其喜庆红火,这种用色的偏好在现代设计中也常有出现。例如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广告中,抓住了中国人过年过节喜用红色来寓意红红火火,特意推出了“泥娃娃阿福”的红色主题形象。将可口可乐红火、喜庆的象征,充分利用了中国人对色彩的偏好。黔南苗族婚礼服饰中,装饰图案色彩多为撞色,如在佩戴大量银饰时常着青色里衣来衬托银饰的洁白与华贵。在袖口或裙摆处可常见以红、绿、蓝、白为间隔装饰,色彩亮丽独特。现代社会中,撞色搭配越来越受到重视,黔南苗族服饰红中带绿,绿中点红这样的搭配图案花纹随处可见,是苗族色彩搭配的经典之处。

结语

黔南苗族婚礼服饰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生命的流动而发生着变化。苗族婚礼服饰发生的变化,突出表现在配饰上,以前,苗族女子婚礼服饰的银饰重达10多公斤,但是到了今天,这种配饰已经不便携带,苗族婚礼服饰的繁琐也不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苗族人的婚礼服装和配饰,在当今也开始走向时尚和简洁,顺应时代的浪潮,从色彩、工艺、纹理图案、面料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吸取了其他民族服饰的结构元素,改变了服饰面料和制作工艺,这些变化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当下,对苗族婚礼服饰的色彩研究刚好可以为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依据和寻找方向。笔者认为充分提炼苗族婚礼服饰色彩,用服饰色彩作为这一民族婚礼服饰的符号进行现代服装设计是一条活态传承的理想道路。

浅谈苗族丧葬习俗 篇4

—以贵州松桃地区为例

姓名:吴小丽 学号:2012011211 班级:12级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贵州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分布面广。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迹,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内。其中贵州最多,遍布全省的各州县市。占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松桃苗族自治县就占很大的比例,也最集中,并且松桃又是以苗族为主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97%,其余分布在毕节、铜

六、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

苗族有苗族自己的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松桃苗族的风俗习惯具有本民族的特色,特别是丧葬文化,整个丧葬过程十分复杂,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丧葬习俗发展的过程中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松桃苗族丧葬习俗入手,对丧葬的过程、发展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做简要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贵州苗族丧葬习俗

一. 苗族的丧葬过程 1.临终尽孝

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以苗族为主的农村地区。大多是以氏族为单位的聚居。在贵州松桃也是如此,长期发展下来,家族就变得越来越大,成员也就越来越多,自然而然的血缘关系也就越来越淡。尽管如此,但在家族里面依然存在着因“爱”而“团结”的形态。农村地区的人民大多朴实善良、爱好和谐、团结友爱、尊重生命,对祖先、长辈总是很尊敬,尤为重视“孝”,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这一优良品德在丧葬文化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青壮年都选择去外地打工,因此也就出现了许多“空巢老人”,子女都很少能陪伴在身边。但是,不管子女多忙,不管子女身在何方。在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作为子女的都要赶回来尽孝,女儿在这时候就要为老人准备好寿衣、寿鞋、寿帽(都是苗族特有的刺绣服饰),儿子则要请村上的中年人帮忙把早已经准备好的棺材从房梁上放下来,用黑漆把棺材刷好。并且都要在老人的病床前陪伴老人,照料老人的日常起居,不管多脏,子女都不能有一句怨言。同村的人们也会主动陪着主人家守候老人,以防老人突然去世却没有人知道。在老人临终之时,思想是一片混乱的,行为可能就如三岁小孩并且异常啰嗦,子女这时候就要十分耐心的陪着老人,仔细聆听老人的临终遗言,为老人尽最后的一份孝心。

2.临终停尸

在松桃苗族地区,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就要把老人从床上移到偏房,并在偏房的地上铺一个地铺,让老人睡在地铺上,寓意是在老人最后的时候,接一下地气,与地神打个招呼,以便入土的时候能得到地神的庇护。而且在老人临终的时候,如果子女还没有回来,家里的其他人就会一直提醒老人,让他清醒,一定要等子女回来。子女若是在老人断气的时候还没有回到老人身边,即使老人已经咽气,但是他的眼睛还是睁开的。直到子女回来用手让他闭眼。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在老人咽气的时候,子女们就会放声大哭,但是眼泪绝对不能滴在逝者的身上,意思是不能让逝者带着尘世的痛苦离开。一致于他的灵魂不愿离开,始终在家里徘徊,不能轮回。并且要马上在逝者的脚边烧纸钱,意思是送他上路。在老人辞世的第一时间,主人家就要跑到屋外放一串鞭炮,村里人听到鞭炮声和哭声就知道有人去世了,就会自发的来到主人家帮忙,而且是有丧事的主人家是不能进家门请人帮忙的。

2洗身穿衣入殓

在哭了一阵之后,子女就要马上为老人进行简单的梳洗,用从水井里面取回来的干净水为老人擦洗身子,还要检查老人有没有下身是否有屎排出,如果有家里人就会十分高兴,意思是老人为后代留下了金银珠宝。擦洗完了之后就要为逝者穿上衣服,并且是里三层外三层。一切都弄好了之后就把逝者搬进棺材里面(棺材都要放在堂屋,用两根长凳架在下面,头朝里脚朝外),并且要在他的嘴里放一个银饰或者朱砂,以防他到阴曹地府后告状,弄得人间不得安宁。之后还要把他的左手手心朝上,并且在手心里放一沓冥纸,意思是给他一个碗。右手手背朝上,手里放两根香,意为拿筷子。最后盖棺,盖好棺材后要在棺材下面放一个煤油灯,名为长明灯,要有专人看护,不能让灯熄灭,意为为逝者照亮轮回的路。

3报丧

在入殓好之后,主人家就会叫人帮忙去报丧,报丧又分亲疏关系,一般是逝者的兄弟姐妹要第一个通知,其次才是关系稍微有点远的。告诉他们哪天来吊丧。另外主人家还会安排另一个人去请道士和先生,先生就负责算时间,看哪天适合下葬,尸体要停放几天才能出殡。并且还要为逝者找好墓穴,让主人家提前去墓地挖一个浅坑。道士来了之后就会在棺材的两边放两条长凳,棺材的前面放一张高脚桌,在高脚桌和棺材之间放一块长木板,在木板上挂观音像和挽联。在屋子外面搭一个大棚,用三张凳子摆成三角形的样子(两张在下面,另外一张放在那两张凳子上),一共摆六、七个,并且在三张凳子上都要放一碗米,两根燃着的香和一个纸做的牌位。意思是请天上的神吃饭。在棺材的两侧也要摆上许多碗,在碗里放上米,把燃着的香插在碗里。而且要安排村里辈分比较老的老人随时加香和烧纸钱。如果尸体在家里停放一段时间,村里的人都会自发的和主人家一起守丧,白天晚上都有人守。

4吊丧

在上山下葬的前一天,主人家的亲戚全部都会来吊丧。辈分比逝者小的且相对较亲的,就会从大门口一直哭到棺材前,在棺材的两侧继续哭(千万不能在摆放逝者头部的地方哭,苗族是很忌讳的),诉说着对逝者的思念和不舍。这时候逝者的女儿就会出来陪着一起哭,哭了一会后,老人的儿媳和村里的相亲们就会来劝。到了晚上,道士就会为逝者念经,做法事,敲锣打鼓,一个主法师和一个副法师就对着棺材念经,孝子孝孙就拿这一根香站在堂屋外面,跟着法师对逝者进行跪拜。道士一念就要念一个通宵,逝者的子女、女婿都要陪伴道士到通宵。逝者的儿子拿着牌位,女婿拿着招魂幡,其他人拿着香,跟在道士后面围着棺材转(苗语叫做“打绕棺”),其中道士还会围着棺材表演(苗族叫“串绕花”),随后会有两个道士在棺材前面表演摔跤(苗语叫“甩抱腰”),接着会有一个道士拿一个两头都是火的竹竿进行表演。最后是逝者的女婿跪在棺材前面的桌子前,头低到地上,道士念着逝者的名字,拿着一个之人,从他背上过,俗称带逝者过奈何桥。敲锣打鼓要一直进行到凌晨。

5出殡

吊丧的第二天早上,要赶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就把棺材移出堂屋放在大棚里面,等着村里的青壮年来帮忙抬棺材。大概六七点钟的时候,大家都来齐了,就用几根棕绳把大杠和棺材固定好,在棺材两头捆绑两根子杠。等着法师发丧。这时候孝女孝孙就要戴着长帕跪在事先准备好的草垛上,法师发丧了之后,专门负责放鞭炮的人就开始放鞭炮,孝女孝孙则要先几步走在队伍的前面,走一段距离就要背对着队伍的方向跪下,意为等待老人,这也是对长辈尊重的一种体现。

到了墓地后,法师开始念经,子女就跪在前面背对着棺材(逝者的脚部位置)哭,法师念完经后就开始撒“富贵米”,孝女孝孙就用衣服接住,然后就回家,并且不能回头,在回家的途中可以捡一些柴,意为“捡财”,回到家的外面有一盆用水和桃树枝泡着的米,所以送逝者上山的人都要拿一点米,吹到地上。才能进屋,进屋后把米倒进祖先的神龛里,把柴放在用来烧火的土坑里。法师和其他人安置好棺材后会对棺材进行简单的掩埋,吃过早饭后,村里的人就会和主人家一起去把坟垒好。这场丧事就告一段落了。

三、苗族为何如此重视丧葬习俗

人有生就会有死,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死亡,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把它看作悲惨可怕的事情。但是在苗族人的世界里,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并不可怕,因为他们认为生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在这个开始里,他们可以重新开始,可以有新的生活。他们还认为每个人都有灵魂,而且灵魂是永恒存在的。“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是他们根深蒂固的心理观念。他们认为死亡是另一种生命存在方式的转换,对于寿终正寝的老人,他们认为这是一件喜事,一方面是让老人摆脱了尘世的苦难,另一方面是老人的逝世符合生殖繁衍的规律,减去了负担。正是对生死的独特认识,促使苗族十分重视丧葬习俗。

四、苗族丧葬习俗的意义

(一)积极的方面

1、丧葬活动为人们学习和交流苗族民间传统文化提供了机会。从丧葬习俗中,人们可以看到苗族人们对生死的认识和理解,丧葬活动中的敲锣打鼓、做法事、念经文等等,向人们展示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并使其得到传播和发展。促进了苗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对于后代继承苗族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丧葬活动是教育后代,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家族内聚力的重要机会。苗族通过丧葬的仪式,教育后代要尊老爱幼,多做善事,孝敬老人。这对不懂得孝敬父母的子女起到一个教育的作用。在丧葬活动过程中,即使是与逝者有过过节,甚至是深仇大恨的人,都会放下仇恨,不计前嫌的来帮忙张罗丧事,在这一过程中,心结也就自然解开了,邻里关系也就会更和谐,人们也就会更团结。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消极的方面

1.丧葬仪式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整个丧葬仪式都是对灵魂和鬼神的宣扬,认为鬼神能给我们带来福祉,也能带来灾难。具有典型的天人崇拜和自然崇拜,这与我们现代社会要求的科学发展是相悖的,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不利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婚礼习俗比较 篇5

。道教《太

平经》认为,如果没有婚姻关系,必然导致“阴阳不交,乃(出)绝灭无世类也。”也就是说两性结合组成家庭 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的基本前提。在这些宗 教的影响下,结婚礼仪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围绕着生 育来展开,例如传统婚礼上新房里“铺床”仪式中洒在 婚床上预示着“早生贵子”的花生、红枣、桂圆和莲子 以及新婚夫妇坐帐时同吃的“子孙饺子”无不显示着 生育后代在婚姻中的重要地位。

同样在西方社会,其生育观也具有浓厚的神学色

彩。基督教认为,上帝(耶和华)按照自己的意志,在 七天之内创造了天地万物,并根据自己的形象造了人,《圣经》在诗篇第 127 篇第 3 节里说: “儿女是耶和华 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神所给的赏赐。”在西方文 化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人们认为儿女是上帝给 父母信仰的报酬,是上帝向他们显慈爱的明证,所以为 了遵从上天要求繁衍后代的明确旨意,鼓励生育也曾 经是西方传统婚姻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如《圣经·创 世纪》中,上帝对犹太始祖亚伯拉罕就许诺让他的后 裔“多如天上众星”;对亚伯拉罕之子以撒的祝福是让 他的子孙“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由此可见,结婚 和生育除了具有历史和社会学上的意义之外,作为最 重要的伦理观念之一,也获得了神学意义。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 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所以,婚姻的主要目 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 族名望及地位。由于婚姻会为家族增加一名外姓女 子为成员,所以男家在选择媳妇方面特别严谨,以 免有辱家声,家族娶媳妇远比个人娶妻子来得重

要。婚姻被视为家庭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男女 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

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 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 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 的声望。

婚礼信仰: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里,认为婚姻是五百年前 上天注定的,是人力所不能更改的。中国古人最早 的婚神是伏羲和女蜗,相传伏羲和女蜗结为夫妻而 繁衍了人类,他们既是人类的始祖,又是“制嫁娶” 和“置婚姻”的神仙,后世将他们奉为婚神。中国古 人还相信“赤绳系足”的天命观,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姻缘早以天定。在西方神话传说中,主持人间婚姻的爱神很

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芙罗狄德、维纳斯等,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则是维纳斯之子丘比特,丘比 特手中有爱之神剑,当射出的金剑射中了青年男女 的心,两人就会产生美妙的爱情,进而缔结成婚姻,但当射出的是银剑时,男女青年就不会有美满的结 局。

1. 婚姻的社会地位

中国传统婚姻观念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婚姻被

看成是君臣、父子等级人伦之根本,家族兴衰之关键,传统典籍《礼记》说道: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 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对待婚礼,人 们的态度是“敬慎重正而后亲之”。此外婚姻也被认为 是天地之本源。如《礼记》云: “天地合,而后万物生 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道教《易传》也强调: “有天 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 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 也。”很明显,婚姻中的男女结合相当于天地之合。正 因为婚姻以宇宙秩序为参照物,就导致了婚姻的神圣 性与不可颠覆性。

在西方社会,受基督教影响,人们认为“婚姻是上

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 的约定。”《圣经》中阐述,婚姻的目的有三: “一是男女 互助„„。二是性亲近„„。三是延续和繁衍人 种。”基于此,婚姻的神圣和权威在西方基督徒中是不 可动摇的,履行婚姻就是遵循上帝的诫命。在基督徒 看来,他们的婚姻是神所赐的礼物,并且每对夫妻的婚 姻都是独特的,在神眼中有独特的意义和目标。他们 藉婚姻来体验神的爱和生命的奥秘,体现神与人所立 的盟约。

2. 婚姻关系中的男女地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被看作是“天经地 义”的绝对真理,并在传统道德价值系统中占有重要地 位。清初思想家唐甄的《潜书》有云: “盖地之下于天,妻之下于夫者,位也。天之下于地,夫之下于妻者,德 也。”也就是说,男尊女卑,就像天尊地卑一样,是本来 的位置使然,[5]

在传统的中国婚礼中,处处可见到这种

思想的影子。然而尽管“男尊女卑”在传统社会里长期 占据主流地位,这期间其他宗教如道教和佛教也从自 己的世界观出发,阐述了与儒家不相同的看法。例如佛教,自汉唐以来逐渐成为唐代民众信仰谱系

中一个主导信仰,家庭伦理关系也被带入佛事活动中,佛事活动成为一种世俗化了的社会活动,极大地影响了 人们尤其是女性的家庭婚姻观念。由于佛教主张“人人 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鼓励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 主性,许多信佛的女性在婚恋中就比较注重自己的精神 信仰。在佛教影响下一些妇女甚至违背儒家封建家庭 伦理,选择死后夫妻分葬。[6]

这从侧面反映出佛教对

传统婚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女性的关注。

另一大宗教道教对女性的尊重,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则显得得非常独特。根据道家的思想,世界上万事 万物都有由阴阳、乾坤这些两种对立的东西组合而成。反映在夫妻关系上,自然要求两两相对;结婚被称作为 “匹配”,就是这个意思。这种观念反映出人们在某种 程度上要求男子在结婚时对女子至少要有表面的尊 重,这可从一些婚礼习俗中看出。至于缔结婚姻之后 的夫妻关系,道教典籍《太平经》认为婚姻中“女之就 夫,比若男子之就官也,当得衣食也。”,也就是说做妻 子如同做官,应当享受“俸禄”。由此一旦婚姻关系成 立,夫妻就应当共同努力劳作,创造美好生活。“女之 就夫家,乃当相与并立同心治生,乃共传天地统,到死 尚复骨肉同处,当相与并力,而因得衣食之。”不仅如 此,这种共同的协力劳作,还是巩固婚姻关系的重要因 素: “夫人各衣食其力,则令妇人无两心,则其意专作 事,不复狐疑也。”(《太平经合校》卷三十五)这种强调 在共同劳动基础上的夫妻平等观念,对传统的婚姻观 无疑是极大的冲击。

相比之下,西方的婚礼则反映出男女双方的地位

基本平等。从《创世记》第一章和第二章里的创造和 亚当夏娃联合的情况中可看出上帝视婚姻为一个盟约 关系,要藉此使夫妻合而为一。由这种盟约关系可见 夫妻双方是平等的。虽然上帝给亚当造了个女人是作 为他的帮手来帮助他,但这里的“帮助”是平行的互补 的意思,绝没有卑贱或奴役之意。奥古斯丁曾说: 神早 就设计男女地位平等,在他的心意中,他没有叫女人高 于男人,否则他可以用亚当的头骨造夏娃;神没有叫男 ·48·人压制女人,否则他可以用亚当的脚骨造夏娃。肋骨 是最贴心之处,是最亲密的表征。[7]

所以,基督教认为

夫妻关系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是灵魂体的合一。正 如亚当唱给夏娃的第一首情歌所说的: “这是我骨中 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 上取出来的。”在新的圣经中,耶稣明确指出,上帝造 人时造的是一男一女,而且“二人成为一体”。因此基 督教坚持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在这种制度里特别强 调了婚姻中的双方男女平等,相互扶持,而不是一方压 倒另一方。

婚姻审美:中国的婚俗崇尚喜庆、热闹,婚礼以红色为主 色调。新嫁娘穿着红绣鞋,身着红嫁衣,头盖红喜 帕,坐着红花轿,来到新郎家。新郎也穿着红色的礼 服,并在家中则贴上红对联,挂上红喜字,欢迎新娘 的到来。在中国传统婚俗中,红色不但令人感到喜 气洋洋,吉祥如意,而且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会红 红火火,幸福美满。

西方英语国家的婚俗崇尚纯洁、浪漫,婚礼以

白色为主色调。新娘子身穿白色婚纱,手戴白色手 套,头顶白色纱巾,不但美丽端庄,而且也象征着新 娘的纯洁高尚。西方人的婚礼喜欢用鲜花来装扮,很多人在婚礼鲜花的使用上,也偏爱白色,他们认 为白色即纯洁无暇,又浪漫温馨,与唯美的爱情正 吻合。

研究一: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的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首先,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这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而新娘手中的花球也不是一般的装饰用品.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这就使整个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研究二: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这也就使婚礼变的喜气洋洋.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双方家长坐在上堂,而新郎新娘在下堂成婚.整个婚礼由司仪主持,在他的指挥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下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闹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先回洞房等待新郎,而新郎就在外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新郎在一大堆人的簇拥下来到洞房.众人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这样整个婚礼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

古代婚礼习俗 篇6

婚礼属于嘉礼之一,嘉礼以亲万民。周制婚礼是后世婚礼的范本,后世的婚礼在各种异族文化的交流中有所发展,也融合了 不少新的习俗,不过从纳采至亲迎、合卺而入洞房,即使内涵风韵数易其容,但基本仪制的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1.主要分为婚前礼和正婚礼。婚前礼: 1.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媒人还被称为“红娘”。

2.看亲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3.过礼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合八字,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

正婚礼:

中国古代讲究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

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安床: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红包。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结婚当晚新人进房为止。结婚流程:

婚礼前准备:

一、祭拜

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将举行

二、安庆礼

依八字、房屋座向拜床母。婚礼基本流程:

花轿:

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箭定乾坤:

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末来和生美满幸福。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敬茶改口:怍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传统中式婚礼用品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喜悦的寓典礼,所以称为庆典。结婚礼全部使用体现吉祥的婚礼物品来装饰。如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上红盖头,穿上大红袄,新郎胸前佩上大红绸等等。这些

红钯的吉祥物品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火。

一些传统婚礼元素:

花轿。旗锣伞扇:鞭炮:凤冠霞帔:盖头:马鞍: 火盆:秤秆:花烛: 天地桌:

婚服的演变

唐朝婚礼服饰:梁冠礼服——钗钿礼衣

唐朝婚礼服饰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唐制是男服绯红,女服青绿,所谓红男绿女是也。

【钗钿礼服】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在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钗钿礼服。层数繁多。穿时层层压叠着,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日本的著名古代宫廷和服“十二单”就是从此款礼服演变过来的。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钿钗礼衣常作为为唐代通用的归嫁礼服。唐以后,繁复的钗钿礼衣有所简化,成为一般意义上的花钗大袖衫。

明朝婚礼服饰: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庶民女子出嫁时可享属于命妇衣装凤冠霞帔的殊荣,如同庶人男子亲迎可着九品官服一样。

据说红色婚礼服饰起源于准庶人着绛纱袍亲迎的先例,大概在唐代左右;但实际直到宋代,宫廷命妇的婚服还是青色。“真红对襟大袖衫+凤冠霞帔”出现在明代比较肯定,这种起源很晚的婚服样式目前是国人心中理解的华夏婚礼服饰,而且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

苗族婚礼习俗 篇7

以前景颇族的婚礼, 女方办酒席一般在晚上, 傍晚时分男方带着彩礼来到女方家, 彩礼一般不能少了硭、牛和到女方家办伙食的猪肉 (一头猪的一半) , 在女方家过夜, 第二天, 吃了午餐就回男方。回到男方后, 新娘不能直接进入新郎家, 首先要在男方媒人家落脚, 由两位经“董萨”打卦决定的敬酒人, 向在男方媒人家休息的新娘和陪送新娘的人敬四次酒, 敬完一次要返回新郎家一次, 每次要敬水酒、白酒各两筒。第一次敬酒表示欢迎新娘的到来;第二次敬酒表示请新娘好好休息;第三次表示请吃好饭;第四次敬酒时, 两位敬酒人, 各背一只背篓。同时, 由一个妇女把谷穗、高粱穗、黄豆、包谷的种子和两把刀放进装新娘衣裙的背篓里。待新娘的一切准备工作完毕后, 即由陪送新娘的妇女背着背篓, 女方媒人执矛带路走到男方媒人家, 寨里有威望的男女老人们跳起花样式的古老象脚鼓在半路迎接新娘, 这时, 新郎也带领寨里文蚌队的姑娘小伙们敲锣打鼓在门口迎接新娘。在众人的簇拥下, 新娘新郎双双来到早已妆扮好的婚礼仪式场地 (景颇语:棚摊) , 场地摆设两块, 第一块叫“摊咪”有新娘新郎入座, 第二块叫“摊坡”有女方家配送的人 (叫丈人方) 入座。场地中间摆放着一排新制作的木凳, 让新娘新郎做正中间, 面前摆放着竹酒筒、沙枝、槟榔、草烟等。男方媒人宣布婚礼仪式开始, 首先让新娘新郎相互敬酒、敬草烟, 然后向在场的所有人敬酒、敬草烟。新娘新郎入座“棚摊”后, 有寨子里的幽默老人穿着破烂的衣着, 装扮成瞎眼瘸子丑陋样自称是新郎, 从观赏的人群中挤到新娘傍边, 逗新娘, 逗观众欢笑, 这时新娘要为这位丑陋新郎敬酒、点烟, 意在一是让丑陋的人驱逐新娘来路上遇上的一些妖魔野鬼;二是新娘新郎不管对方健康与疾病、不管穷苦与富有, 都要永远爱对方、照顾对方。

按照景颇人家的婚俗, 要先举行婚礼仪式“过草桥”驱除新娘身上带来的野鬼后才能进入新郎家。举行婚礼时, 在新郎家门前搭好让新娘过的“草桥”。过完草桥, 有新娘的婆婆早等候在门口, 用右手接过新娘的手, 并把准备好的链子 (景颇语:欧顺) 挂到新娘的脖颈上, 牵着进屋。但是景颇族未婚先孕是不过草桥的。婚礼的第二天, 新娘一定要在男方家烧一锅酒, 作为新娘在男方家新生活的开始。景颇族姑娘出嫁的时候还要给外婆家牵一头牛 (叫门竲作) , 然后外婆家又给姑娘准备嫁妆作为还礼。

二、景颇族婚礼习俗的变迁

(一) 婚礼中的服饰

景颇族传统婚礼中新娘穿娘家准备的嫁妆 (盛装) :头戴红色织锦包头, 耳戴金制或银制耳环, 上身穿圆领黑色绒衣, 配以银饰, 脖颈上挂满了娘家陪嫁的银链子, 手上带上银手镯;下身着传统织锦统裙, 遮到胫部;胫部带有黑色细条圈圈 (琅玕) ;花统裙色泽鲜艳, 花纹繁杂而规范有序, 一般是菱形图案, 其中做工很讲究;小腿部还配有织锦护腿。新郎头戴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球的白色包头, 穿白色或红色对襟圆领上衣和黑色长裤, 佩戴腰刀和银饰筒帕。

现在新娘头上的红包头换成了西方式的婚纱头饰, 有些觉得盛装麻烦, 干脆传穿着方便的景颇族花纹的变装。新郎的服装变化主要表现在打领带上, 新郎配上了带有景颇风味的格花纹的领带, 新郎一般穿白色上衣和黑色长裤。

(二) 婚礼仪式的多样化

以前景颇族婚姻要提前请“董萨”打卦指定取谁或嫁谁, 有父母包办婚姻, 如“董萨”打卦后显示与谁家的姑娘命运八字相符, 就可以不经过姑娘家父母同意, 偷抱不到婚龄的姑娘回家, 然后举行简单的婚礼仪式, 第二天又把姑娘送回娘家, 让姑娘的父母没有反悔的余地, 这叫“抢婚”。

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 有些人家不再信仰原始宗教, 如婚前不再请“董萨”打卦决定娶谁家的女子, 许多人家举行婚礼不再祭鬼过草桥。目前, 景颇婚俗方式主要存在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传统结婚形式, 即男女双方到相关部门登记领结婚证后, 在家举行祭鬼过草桥仪式;第二种是新式结婚形式, 即男女双方到相关部门登记领结婚证后, 在家不祭鬼不过草桥, 其他内容与传统结婚方式相同;第三种是基督教教徒结婚形式, 在外来宗教活动影响下, 部分基督教教徒在家里或教堂里举行婚礼, 与西方的结婚方式大同小异。

(三) 景颇族婚礼民族风俗色彩慢慢淡化

为了准备婚礼的事宜, 寨子里的人们在几个月前就要进行准备, 包括定制新娘嫁衣、置办伙食等。这已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义务。到婚礼当天, 寨里的老年妇女会主动参与到管理水酒、米酒的工作中。而姑娘小伙则会积极负责迎宾、碗筷的清洗和做菜传菜等工作。

三、如何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一) 唤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各民族群众珍重与保护、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唤起各民族人民对于民族文化的珍重与保护意识。

(二) 加强立法, 应尽快制定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地方法规, 做到保护和开发有法可依。

(三) 加强教育。一是普及教育。重视开展“双语”教育, 加强民问扫盲;二是着力培养继承人, 保护民间手工技艺、民族语言、土医土药、音乐舞蹈等。

参考文献

[1]王刚, 石锐, 张姣.景颇族文化习俗论.云南民族出版社.

[2]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景颇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

[3]郑晓云.日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启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年第五期.

中国古代的婚礼与习俗 篇8

据《仪礼·士婚礼》载,按照西周礼仪制度的规定,婚礼有“六仪”,即6种仪式:一为“纳采”,即议婚,商议婚配。在中国古代社会,一般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周代以前,婚配是没有媒人这个角色的。“男女杂游,不媒不聘。”周代以后,随着礼仪制度的建立、婚礼的确立,为人做媒的“议婚”才随之出现。“取(娶)妻如之何?匪(非)媒不得。”

二为“问名”,即询问女子之名及生日、时辰。经纳采,女家同意后,男家再派人到女家,询问女子之名和生日。因古人迷信,需占卜女子之名,以预测婚配的凶吉。

三为“纳吉”,即订婚。若占卜预测婚配吉顺,男家送礼物至女家,以示正式确定婚配。

四为“纳征”,即送彩礼。正式订婚后,男家再向女家送玄纁(作为仪物的币帛)、束帛(5匹帛)、俪皮(成对的鹿皮)等贵重礼物,以示感谢之意。

五为“请期”,即确定成婚吉日。送彩礼后,男家再经占卜,确定成婚之日,并告知女家。

六为“亲迎”,即迎接新娘,后代亦称迎亲。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迎接新娘。

成婚之日,在女家,新娘的父亲亲自迎于门外,接新郎入室。待行礼之后,新娘即随新郎离开自己家。新郎先亲自驾车,请新娘坐于车上。之后他再将车交给驭手驾车上路,自己则乘另外的车先行,赶回家中。待新娘到门外,由新郎迎入家内。新郎家设宴庆贺新婚。席间,新郎、新娘须举行“同牢”、“合卺”仪。同牢,系新郎、新娘同吃供祭祀的肉食,以示共同生活的开始。合卺,系将一个葫芦分作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持一个瓢以酒漱口,以示相亲相爱、合为一家之意。

宴后,新郎、新娘脱去礼服,入新房。新郎亲自摘下新娘头上的缨(彩色的带子,古代女子自订婚后就系于头上),撤去蜡烛,婚礼即告结束。

第二天早晨,新娘还要行“见舅姑仪”,即拜见公、婆,分别向他们进献枣、栗、腶脩(经锤捣,加姜、桂的干肉)等礼物,以示对公、婆的敬重。

按照周礼的规定,必须“六仪”齐备,才算正式建立婚姻关系。在“六仪”中男家向女家赠送大雁作为礼物,系取燕飞南北、和于阴阳之意,喻指男女成亲。

隋唐以后,婚礼的“六仪”仍基本保留。但随着内地和周边民族的交往日趋频繁、密切,北方一些游牧民族的婚俗也被吸收到婚礼中。其中,婚礼在“亲迎”仪中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并形成一个高潮。

唐代在举行婚礼“亲迎”仪时,新郎在傧相的陪伴下去女家迎接新娘。在女家的门前,新郎要被女家的亲属调笑、戏弄,甚至扑打一番,称为“下婿”。新娘在室内梳妆打扮后,却迟迟不肯出门,直到新郎咏诗催妆,方才起身。临行前,父母还要赠言,并将“皂罗”(即后世的盖头)蒙在新娘的头上。待新娘登车启程时,女家亲属还要围车阻行,称为“障车”,以示对新娘的惜别之情。

新娘到达新郎家后,先要跨过放在地上的马鞍,喻示平稳、平安。而后与新郎一起进入青庐(临时搭建的青布幔帐),举行“交拜”仪,亦称“拜堂”。古人认为,男女结合为阴阳相合,且由此繁衍后代,故先拜昊天(天神)、地祇(地神);新娘出嫁到男家,便成为新郎家的新成员,故二拜父母等长辈(亦称高堂);男女结合,共同生活,白头偕老,故相互对拜(亦称交拜)。婚礼的“三拜”礼由此而世代相袭。之后,还要举行同牢、合卺仪。

宋代,婚礼已大为简化,只保留纳采、纳吉、纳征、亲迎四仪,但又增加了一些新的习俗。

宋代在“纳采”仪中,采用书写“帖”的方式,通告媒人传递,供两家相互了解对方家庭的情况,“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主要是向对方介绍本家成员的概况,包括本家三代家人的名字、官品职位,婚娶者的官职、辈分、生辰等。若“两家允许,然后起细帖子”。“细帖”,亦称“定帖”,内容较之“草帖”更为详细,包括娶亲时的“彩礼”和出嫁时的“陪嫁”。如男家“细帖”需写明婚娶者“将带金银、土田、财产、宅舍、房廊、山园,俱列帖子内”。女家回细帖,需写明婚嫁者为“第几位娘子,年甲月日吉时生,具列房匳、首饰、金银、珠翠、宝器、动用、帐幔等物,及随嫁田土、屋业、山园等”。在递送“细帖”时,两家在放置“细帖”的盘内,“各以色彩衬盘”。只有当两家互换“细帖”后,这桩婚姻才正式确立。

“相媳妇”亦称“相亲”,也是宋代出现的新婚俗。宋代以前,由于主要靠媒人来往于男女双方家庭,新郎家人对未来的新娘并不了解。而自北宋开始,在定亲后即有男家前往女家“相亲”的习俗。“男家亲人或婆往女家看中,即以钗子插冠中,谓之‘插钗子’;或不如意,即留一两端彩缎,与之‘压惊’,则此亲不谐矣。”南宋时,“相亲”的婚俗更为普遍。“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相亲”习俗的出现,为两位新人的相互了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压惊”的做法,更体现了“事虽不成,情意在”的寓意。

成婚前一天,新娘家要出人前往男家“铺房”,即于新房内挂帐幔、摆放和陈设家具、器物。南宋时,“铺房”后,女家还要令陪嫁的女佣“看守房中,不令外人入房”。直到新娘入新房,才能离开。

亲迎时,新娘改为乘轿,称为“坐花轿”。一路上,有鼓乐手随同奏乐。吹吹打打,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宋代婚礼在拜堂之后,新郎、新娘各手持“同心结”(亦称牵巾,中间挽扎有花扣的彩缎)的一端,“男挂于笏,女搭于手。男倒行出,面皆相向”,由新郎牵引新娘进入堂屋。行进时,两位新人始终面对面,中间为“同心结”,喻示二人从此同心协力,永不分离。在堂屋内,新郎用秤或机抒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露出新娘的芳容。之后,又由新娘倒行,用同心结牵引新郎进入新房。

新郎、新娘入新房后,再举行“坐床”仪。其间,家人要分别从新郎头的左侧和新娘头的右侧各剪下一缕头发,用彩线系在一起,作为成亲的信物,称为“合髻”。古人亦将结婚称为“结发”,“结发夫妻”也因此成为原配夫妻的代名词。“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宋代的“合卺”仪也改以喝“交杯酒”。“用两盏以綵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用彩色的丝带将两个酒杯连起来,新郎、新娘各持一杯,相对而饮,则更能体现互敬、互爱、永不分离之意。

明代以后,又有“归宁”的习俗。即在婚后的第三天,新郎、新娘一同回女家,拜见新娘父、母,俗称“回门”或“回娘家”。

【责任编辑】王 凯

上一篇:守纪律讲规矩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下一篇:测绘案例分析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