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阅读作文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眼中的阅读作文(精选13篇)

我眼中的阅读作文 篇1

若说文字是有灵魂的,那么由万千文字组成的文章便是一篇灵魂史诗,我眼中的阅读,需要我们去体、会、悟。

对于阅读起始的年龄,在我看来,并不局限于识字之后,反之,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阅读。那时的阅读,可以是广告牌上零星几个大字,抑或是商标上一串串英语字母。即使看不懂,也无伤大雅,因为那只是阅读的第一阶段——体验。阅读,并不需强求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每一层深意,阅读先是一种美的体验:体验语言华丽或朴素之美;体验结构错落或工整之美;体验选材新颖或平凡之美……这些体验都是直观而感性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

人类是如何进步的?答曰:由感性变为理性。阅读的进步也是如此,在体验之后就是领会。那位陶潜先生曾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早在遥远的晋代,领会就已占据了阅读目标中的一席之地。领会是更深一层的体验:领会作者意图;领会特殊含义;领会写作手法。领会的过程,更像是一个分析的过程:为什么春风又“绿”江南岸,而不是又到、又过?为什么东坡正值壮年却要在《江城子》中自称“老夫”?子厚笔下的驴与虎真的仅仅阐述了蠢驴活该被智虎吃的道理吗?凡此种种,都是需要我们在阅读中去领会的。

刚才讲了感性到理性的阅读阶段,颇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意味,而阅读的最高境界,类似“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玄妙——即是“悟”。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气”从何而来?自然是悟来的。在阅读的天地中渐行渐远,就会发现语言、结构、立意等都不再重要。那些流传千万世的.经典,看似平淡无奇,却屹立不倒,正是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充足的“悟”的空间:《夸父追日》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愚公移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远见;《陈涉世家》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志向……在悟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文章字里行间的精气神,并将其吸收、消化。所以说,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其最根本,就是以文字的灵魂,塑造我们的灵魂。

然而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传统的纸张阅读方式逐渐被各类电子读物取代,各类公共场合随处可见“低头族”阅读的身影:或是捧着电子书;或是翻着各类社交媒介中零碎的段子。科技已经带我们走向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个人并不喜欢这种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如同由各种布片组成的一件衣服,即使每片布都是高级的绫罗绸缎,也毫无美感而言。

话又说回来,“碎片化阅读”能很大程度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且耗时不多,故可以尝试,但始终不应被当作最主要的阅读方式。

我眼中的阅读作文 篇2

我记得从小学开始, 课本中便频频出现鲁迅先生的作品, 而他的作品往往都是作为精读课文, 甚至很多都要求背诵。说实话, 当时的自己无法理解那些平淡无奇的文字到底在诉说什么, 也无法理解那些文字的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力量。等到年纪稍长, 渐渐对鲁迅的生平有了了解, 也有幸读到鲁迅先生一些更为深刻的作品。从这时起, 我开始试着寻找那些文字背后的意义, 开始思考他这一生究竟在呐喊什么。

抱着这样的态度, 我翻开了那篇有着里程碑意义的《狂人日记》。不得不承认, 对于我来说, 这的确是篇很难理解的文章, 狂人的疯言狂语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合逻辑, 甚至有些荒谬。于是借助一些文学鉴赏的书籍, 我才得以慢慢体味到其中的寓意。整篇看完, 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鲁迅先生是如此的尖刻, 也只有他, 会将那个时代的扭曲以及人性的丑陋赤裸裸的呈现出来。“‘从来如此, 便对么?’‘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 你说便是你错!’”当时的人是麻木的, 而鲁迅憎恨这种麻木。没有人敢跳出来反对司空见惯的现象, 人们宁愿忍气吞声的活着, 也不愿做一个异类。“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 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未必无意之中, 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 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 或者还有?救救孩子……”鲁迅是痛苦的, 他反对封建传统, 而自己又深陷其中。在这种无奈的困境中, 他只有寄希望于孩子, 虽然希望似乎并不大, 但他还是毅然地将眼睛转向孩子。

读完这篇半个多世纪前的文章, 我的脑子里却浮现出当今社会的情景。年轻人总是能看到社会丑陋的一面, 他们极力宣泄着自己的愤慨和不满, 然而满腹牢骚最终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于是人们赐予他们一个头衔“愤青”。其实不管在哪个时代, 总有些事情是我们无能为力的, 单凭民众很难彻底改变社会的阴暗。然而, 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 人们完全可以借助网络来进行正面的引导, 这样, 当代人的呐喊就不仅仅只是一种声音, 它可以演变为一种力量, 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还有一篇不得不提的文章———《阿Q正传》。鲁迅先生旨在通过这篇文章批判国人的劣根性, 从而引起大众的反思。而他在文章里所揭示的一条条人性的弱点, 至今仍存在于中国人的骨子里。它们是:保守性, 虚伪性, 欺软怕硬, 盲目自大, 幸灾乐祸, 投机取巧, 麻木愚蠢, 卑鄙懦弱等等。谈及创作目的, 鲁迅说, “是要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 一下子推诿掉, 变成旁观者, 而疑心到像是写自己, 又像是写一切人, 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但是我不禁在想, 每一个阅读阿Q的人, 都把自己当成看客, 一边看着文章里揭示的劣根性, 一边细数身边人的种种劣习, 然后点头称道, 夸赞鲁迅总结的多么深刻多么到位。但是很少有人反思自己。苏格兰思想家Carlyle曾说:“Thepopulation of Englandistw e nty m illions, m os tlyfools.”每个英国人都对这句话津津乐道, 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是个例外。如同阿Q一样, 每个中国人都认为阿Q身上包含了除自己以外所有中国人的劣根性。这的确很可笑, 即使是在当今时代, 这个笑话依然在延续。一条丑陋的新闻往往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人们对这样的负面新闻持有极大的兴趣并报以很高的关注度。一时间, 大众的焦点都集中在此。可笑的是, 人们一边在茶余饭后聊着这件事, 一边不断的批判:这简直是太荒谬了, 为什么这样的事要被关注?而媒体也在一边持续报道这些丑陋, 一边发稿斥责大众的负面关注度。近些年的“艳照门”事件和“小月月”事件便是很好的例子。所以, 其实每个人都是阿Q。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的作品, 里边收录了他儿时的一些旧事。那些旧事, 有的十分美好, 有的却让他童年的天空变得凄暗。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让我看到另一个鲁迅。“不必说碧绿的菜洼,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 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 这是荒园, 人迹罕至, 所以不相宜, 只好来捕鸟。”毛泽东说过,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的确, 鲁迅先生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一个硬朗的形象, 他不畏强权, 敢于批判丑陋, 与其他作家斗嘴皮子……然而, 在这篇文章中, 那些对于童年记忆的细致的描写, 反映了他刚硬外表下细腻的心思。我想, 当鲁迅先生叼着烟斗, 坐在窗前回忆童年的时候, 一定是他人生中最轻松的时刻。

萧红在回忆鲁迅的文章中写到“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 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 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 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这几句描写看似平淡, 然而我认为这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鲁迅先生的内心非常的强大。他一生光明磊落, 无所畏惧, 所以他的笑是最真实的笑, 是明朗的笑, 是发自内心的笑。

我眼中的语文,我眼中的作文 篇3

在教语文之前,我也是一个学生。上了十几年的学,学了十几年的语文。

首先,我爱朗读。我至今记得当时小学一年级的课文中有一句是:“海南岛鲜花盛开。”课文是讲祖国幅员辽阔美丽富饶的,带拼音的大大的汉字,上方还配着粉红的桃花。想一想,太美了,只这一句就令人无限遐想,热爱我们的祖国。这就是有魅力的语文,语文的美。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第一次参加作文竞赛。题目是《我学会了做饭》。当时班上许多同学查阅了作文书,学会运用“比大伏天吃了凉西瓜还高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之类的词句,可谓有备而来。而我,没有作文书。

我和另外几名同学到学区参赛,意料之外的,我获得了平生最大的一个奖——全乡第二名。

我不记得我是怎样写的了,只记得写的是真情实感。

语文好学还是难学?

我现在是老师,我回答这个问题:“好学,要用心学。”

我上初中时上课是非常注意听课的,我特别爱回答问题,尤其是对文章某个内容的理解,我通常会举手再举手,一个问题我会回答三四次,直到正确。当然,老师善问、会问也很重要。

字一定要写好。我至今记得我上初中时的语文老师,每次上课写下标题后要退后两步端详一下,看着不好就擦掉修改或重写。我很多次地看着他这样做。这件事给了我很深的影响。一个在细节上讲究美的人,他的修养是多么好啊!汉字是方块字,一定要写大些、写方正、写美观。

请大家记住四个字“抒写自我”,这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流,是写作文的出发点,也是写作文的目的。

下面这篇文章,选材于大自然,是我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所见,印证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是作文”的观点。与大家共勉。

哦,那片秋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那片麦田,那里,栖息着秋天的梦。

深秋的早晨,一切安静、清新。太阳在东方的红霞里隐藏着。高远的天空上飘浮着白纱样的云,我的心也在放眼仰望之中,淡远开去。

在这蔚蓝的天空下,就是这一片麦田,大概只有一二亩吧,委身于宽阔的公路西侧。当我贴着它的田埂朝小径西行的一瞬间,我惊讶于这纯净的淡青色。麦苗二寸来高,在轻霜的扑打下平伸了躯体,仿佛仰望着秋的天空。淡淡地掺进了白色的生命之绿让你叹服于造物主的妙笔神工,就那么完整地在心里保留了一片淡青色的秋天的梦。

临近中午的时候,我又骑着车子回家。路旁的白杨在灿烂的秋阳中尽情地欢畅着。天地间的景物明朗清晰得仿佛都闪着光。行至那片麦田,我看到挺直了腰身的麦子,正炫耀着自己鲜艳耀眼的绿,全然没有了早晨的淡青色!哦,那只是昨晚的一个梦?

这样由淡青,到鲜绿,再到第二天,变换着的,就是这小小的不急着长大的麦孩子。在灿烂的金秋,在人来车往的路边,这一片麦田,不是主角,却以美丽的生命颜色,唱着自己秋天的歌。

直到昨天,立冬来临,寒冷的风吹在脸上有些痛了,告诉我冬天已在面前。我再走到小径,将脸庞转向麦田,青黑的颜色显示了寒霜打击的严酷。麦苗终于从此走进了冬的安眠。

但我知道,麦苗的秋天的梦,我的那片秋,定格在了记忆中。

牛刀小试:

我眼中的阅读作文 篇4

我的家乡没有精致的小楼房没有宽广的道路,但它有孩童们的笑声有乡民们的热情。看,那春天时农民伯伯在田里辛苦的播种,一年之计在于春,他们可不能错过这个好时候,这时已播种完的人们,就帮着其他人干,显出无限的.热情。家乡里充满了热情。

我的家乡在村头那儿有一棵大柳树。看!那夏天时,柳树已经变得枝繁叶茂了,人们拿着小凳子和扇子坐在树荫下乘凉聊天,孩子们则在离那不远处的小溪中玩水,追逐打闹,尽显童年的快乐。夏天虽然空气中含着烦闷的气息,但在我的家乡中却充满了快乐。

我的家乡大多数都是种果树的,看那秋天时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们都忙里忙外,顾不得吃一顿饱饭,睡一个好觉,但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喜悦,他们在地里哼着小曲听着歌。累,但依然快乐着,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姿态,我的家乡充满着勤劳的身影!

我的家乡有大树有鸟鸣还有冬雪,看,那冬天时大雪在空中飞舞着,落在大树上落在房瓦上,把乡村给染白了,这时是安静的,祥和的。雪过天晴后,房上的雪,融化后滴下来,滴答滴答,像在奏乐,鸟儿也开始叽叽喳喳地叫着为这寂静的乡村添了不少生机。我的家乡充满生机!

我眼中的我作文 篇5

大家别看我个子长那么高,外表看上去很勇敢,其实我的内心是很胆小的。我第一次上台表演时,台下人山人海,我在后台流了一身的汗,小心脏都要跳出来了,好像即将面临沙尘暴,我无法阻挡。我心想:要是能胆大点,该有多好啊!

我是一个藏不住秘密的人,我觉得自己心直口快。有时候大家在聊天,聊着聊着我就口快了,就会把心里的秘密都说出去。比如有个同学告诉我他带玩具去学校,我就不小心说了出去,结果全班都知道了,那个同学气死了,还挨了批评。

我总觉得自己写字一般,写作还可以,可是今天的写作就出问题了,我居然要重写作文,真是悲催呀,看来我的自我认识与真实还差得很远。

我眼中的我作文600字 篇6

从小学一年级起,老师便在她的耳边谆谆教诲:学习要认真,态度要端正,作业一定要完成,并且要体现出自己的水平,这是一个学生最起码要做到的事。这也无疑成了她的行为准则。

她有很多爱好,如唱歌,朗诵……

她酷爱漫画,是一个十足的漫画迷。可不,说不定你在图书馆中能发现正端坐在椅子上看书的她呢!漫画对她来说可能就是生活的调味品,驱除枯燥乏味,带来舒畅、愉快的心情。

不知什么时候起,她养成了睡前躺在床上要看一会儿书的习惯。她的父母当然不同意,认为这样会损害眼睛,所以每晚差不多都要来“视察”。她虽知道这样对眼睛不好,但她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只能与父母打起了“游击战”,“窃读”也成了她每天晚上的必修课。正因如此,她对《窃读记》中的作者也有了惺惺相惜之感,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真是“相见恨晚”,“感触良多”呀!但好景不长,六年级下学期时,她也加入了班中的“眼镜家族”,尽管如此,可旧习依然难改。

她是一个开朗的女生,她爱笑,没事总爱回味喜剧相声里那些搞笑的细节,然后自己也跟着傻笑。笑是她的`秘密武器之一:与朋友打招呼,她会给对方一个亲切的微笑,增进彼此间的友谊;说错了话或犯了错,她会用抱歉又尴尬的笑容向对方表示歉意,向对方请求原谅。郭沫若曾说过:“笑有益身心,能治病。”所以,就让笑容之花处处开遍吧!

我眼中的《云南三村》 篇7

费孝通于1910年11月2日出生在江苏省吴江县城的一户小绅士家庭。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到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于吴文藻先生。1933年费孝通考取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研究生,师从俄籍教授史禄国。后来到英国师从于马林诺斯基。1938年秋,费孝通获得博士学位,在离英回国时在轮船上听到广州沦陷的消息,决定到吴文藻主持的燕京大学—云南大学实地调查工作站工作,刚刚回国的费孝通先生只在昆明休息了两周就深入到昆明城郊的禄丰县进行调查研究,用费先生的话说就是:“我有责任用我所学到的知识多做一些准备工作,那就是科学地去认识中国社会。”因为心系祖国农村发展,在对禄丰县进行调查之后,他又在张之毅和张宗颖的帮助下完成了对易门县和玉溪县的调查。

《云南三村》是费孝通先生在人类学研究生涯中的点睛之作,是田野研究的一个范本。其中包括费孝通和张之毅于抗战时期(1938—1942年)在云南内地农村调查的三本报告:《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和《玉村农业和商业》。全书以“社区研究”和“类型比较”的方法为主,研究了云南农村的经济变迁,得出“中国已开始要工业化”的结论,敏锐地揭示出内地农村的变化趋势。

二、内容概要

《云南三村》是关于人类学的研究,首先,该书以“微型社会”为研究对象,对云南的三个村,即禄村、易村及玉村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其次,费孝通先生利用类型比较法选择了中国农村的几种“类型”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从以农业为主的禄村(禄丰县)到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易村(易门县)再到玉村(玉溪县)的农业和商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费孝通先生和张之毅先生是将这三个村作为三个类型进行研究和比较的。

禄村是一个受现代工商业影响较浅的内地农村的典型,农民们主要以农业为主,大部分的生活必需品靠自给自足,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田,都市的兴起并不会减少禄村农民的收入,人口越是集中,禄村卖出的农产品价格也会随之上涨,所以禄村的土地权不会外流,但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禄村的劳动力流向有改变的趋势,从而会影响到禄村经济的发展。

易村是一个手工业相对发展的农村,村民的收入不仅靠农田,而且有手工业的辅助,主要有织蔑器和纸坊。在手工业的工作时间上工作者可以自由支配,可根据农闲和农忙自行支配时间,手工业发展对易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富农赚了钱,由于受到投资的限制而买穷人的土地,因此在易村土地权相对集中。

由于玉村交通较为便利,村民则主要依靠经营菜地弥补农田的不足。随着玉溪经济的发展,玉村的商业也得以发展,而商业资金大多流向了土地。土地向城市集中,使得土地所有权进城而土地经营权留在农村,所以玉村在农业经营上就日益佃农化。

三、心得体会

《云南三村》是关于人类学研究的一部著作。该书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以微型社区为研究对象,对云南的三个村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和比较,力图从中国内地几个农村的调查研究开始,由点及面,进而了解整个中国农村的整体面貌。在艰苦的研究条件下费孝通先生观察总结了农作日历、劳力估计和物价变化的表格,一目了然,进而使我们对云南三个村的发展变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云南三村》中从禄村到易村,再从易村到玉村,我们可以看到三种比较典型的农村类型:纯农业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农业和商业相结合。禄村是一个受现代工商业影响比较小的内地农村,整个农村的主要以经济来源为农田的收入,相比之下易村的手工业较为发达,农民的收入主要靠农田和手工业来维持,而玉村由于交通方便,因而商业较为发达,农民主要经营菜地为生。整本书始终以人和地为主线,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农村经济问题上,关心农民的需要,希望最终能改善农民的生活。

费孝通先生从《六上瑶山》到《江村经济》再到《云南三村》,都是对中国边缘地区和农村的研究,中间贯穿着一条理论线索,而《云南三村》在这条线索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六上瑶山》是费先生人类学研究的起点;《江村经济》是费先生将江村视作一个社区并对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进行分析的一个研究,“社区研究”理论正在形成,《云南三村》在《江村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提出了类型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禄村、易村和玉村的比较和研究来证明在《江村经济》中关于土地制度的见解,“社区研究”和“类型比较”的理论得到完善。无论是从江村到禄村,从禄村到易村,还是从易村到玉村,费孝通先生始终从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费孝通先生的这种研究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费孝通先生说:“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固然不是千篇一律,但也不是千变万化,各具一格。于是我产生了是否可以分门别类地抓出若干种类型或模式的想法。”费先生结合马林诺斯基先生的功能论,继承和发展了吴文藻先生的“社区研究”,力图从个别走向整体,最后能够了解整个中国农村的整体结构,“社区研究”对我们今后在人类学领域进行研究作出了理论性的指导。在《云南三村》中作者曾敏锐地发现劳动力的转移将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那么被研究的农村应当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呢?这就为我们今后对农村经济的研究提供了思路。费先生的理想是“志在富民”,同时这也应当是所有学科的共同理想。

总之,《云南三村》对整个中国农村经济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向我们提供了一个田野研究的范例,贯彻了“社区研究”方法,给我们年轻一代作出了榜样。

参考文献

[1]何斯民.《云南三村》——费孝通先生学术生涯中的点睛之笔[J].学术探索, 2006, (03) .

[2]张亚娟.人类学取向的研究范本——读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J].百色学院学报, 2009, (02) .

我眼中的侠 篇8

在武侠小说中,我独以为金庸笔下的个别人物才算得上侠。

侠须是深明大义的。《天龙八部》中,乔峰在雁门关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两国的和平,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千百万黎民的性命。虽然他也曾做过错事,但是他以死谢苍生的行为令我深深感动。为了别人而不惜牺牲自己,正是侠所拥有的最卓越的品质。

侠应是善良仁厚的。侠者,应以善为本,行侠仗义。那些虽有高强的武艺却无仁心的人能够被称为侠吗?那些虽拥有过人的本领,却去危害世间百姓的人,能够被称为侠吗?

【简评】 楚河汉界,两军对峙,最不引人注意的恐怕就是卒了。然而,“过河的卒子赛过车”,“山鸡也能变凤凰”,平凡之中常常蕴蓄着惊人的力量。作者从一张棋盘、数粒棋子中悟出了许多道理,认识了一个全然不同的卒。他首先看到了卒的命运:它平凡、普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命运中还有些无奈。可贵的是,他没有仅停留于此,而是将笔锋一转,指出“我欣赏的正是卒”,既而以独特的视角认识卒,颂扬卒鞠躬尽瘁的高贵品质和无所畏惧的雄浑气魄。结尾是本文的点睛之笔,由下棋联及人生,由卒写到平凡的人,过渡自然,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读完本文,你还会为自身的平凡而苦恼吗?看看那平凡的卒吧,你会获取新的奋斗的动力。自然不能。我认为金庸笔下的郭靖便能被称为大英雄、大侠士。郭靖善良仁厚,心为天下苍生所虑,以自己深远的谋略和超强的武艺为国家的和平尽力。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与成吉思汗的对话,从中可以看出一代天骄心里装的是疆土,而郭靖心里装的是芸芸众生。郭靖为天下苍生而忧的豪情壮志,让我由衷地佩服。

侠这一称呼,反映出人们对他的尊敬,而能耐够拥有这一称呼的人必然会顺民意而为之。

当人们称某人为侠时,应首先考虑其是否达到了侠的标准。为了个人恩怨,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就打打杀杀,是断然不能称为侠的。所以,能被称为侠的人,应该心胸宽阔,海纳百川。世上的恩怨何其多?作为侠,要能够以德报怨(在不违反大义的前提下),这便是我眼中侠的另一准则。

月明风高,狼嗥四起,忽侠气冲天,端其行,正其心,宽其胸,则天明风平。以行动人,以心感人,以德服人,这,便是我心中的侠!

【简评】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侠”的形象,人们敬重“侠”,也喜欢谈论“侠”。然而,不同的人心目中“侠”的形象也不尽相同。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侠士。先从正面提出可以称为 “侠”的两种标准:以乔峰为代表的深明大义之“侠”和以郭靖为代表的善良仁厚之“侠”,让读者对“侠士”有了一个清晰、具体的认识;继而从反面论述什么样的人算不上真正的侠士,是人们曲解的“侠”,指出真正的侠士应该胸怀宽广,能做到“以德报怨”。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论证严谨,论点鲜明,论据充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眼中的我作文400字 篇9

在学校里,同学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女生说我有“公主病”——特别爱干净有洁癖。有时,一些同学把我接他的橡皮用好了还给我后,他看到我还在用手把他擦过的地方给搓干净,几乎不留一点儿橡皮屑了,才肯放进铅笔盒里。或者,有些同学给我有撕过或吃过的痕迹的面包蛋糕,我都一律拒绝,即使对方说是撕过的,没咬过,我还是觉得就算是撕过的,手上也有细菌。不论其他人背后怎么议论我,我都按我给自己的原则办事儿。

如今,我还是喜欢把自己的功劳夸大,把别人的功劳缩小——一次,妈妈问我:“今天学校里大扫除,你干的多不多呀?”“当然多!”我毫不犹豫地说:“我积极的把教室两边的窗户都擦了,还把地给拖得一干二净!同学们啊!可都不积极了,能不做的尽量不做……”我尽可能地把自己的功劳夸大,把别人的功劳说小,直到妈妈表扬了我才肯罢休。其实我也就是个比较懒惰的女孩,也当然是为了家长的表扬才这么说的!

我眼中的父母作文 篇10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眼中的父母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眼中的父母作文 篇1

我的爸爸在别人眼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司机,但是在我眼里,他代替了妈妈,就像一棵大树庇护我,为我塑造一个最好的榜样。

“嘟嘟”这两声喇叭,我最熟悉不过。这是爸爸开着面包车回来了。

一进门便问:“作业做好了没有?”我和弟弟喜笑颜开,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做完了。”之所以我和弟弟这么高兴是因为我们知道今天会有面包吃。果然不出所料,爸爸一边把面包拿出来一边说:“那你们跟着点读机读书没有?”“嗯,这个……”我们沉默了,爸爸走到楼上叫道:“你们都上来。”我们害怕极了:“怎么办?要是爸爸要打我们怎么办?”尽管心里害怕,无奈的我们也只好上楼去。

我上楼之后坐得离爸爸老远,而弟弟一直站着。我们以为爸爸会打我们,谁知……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英语不好,所以天天都得读书啊,语文数学我还可以帮你们辅导,但你们英语不好却帮不上忙,只能给你们买了点读机,你们不读怎么行……”经过这件实事我铭刻记在心:不仅要学好语文、数学,还要坚持学英语。

今天是爸爸休息的日子,但是好像比平常更忙。他上楼把脏衣服通通找下来分类用洗衣机分批洗;又在厨 房做午饭;把饭菜做好弄到锅里又扫地、拖地、擦桌子……。饭做好了,吃完以后,又要晒衣服。好不容易做完了这些事情,爸爸又要检查我们的作业,下午才看一小会儿电视,睡一会小觉。

我们常常劝爸爸多休息一下,爸爸却说:“人一生下来就要勤劳,就要劳动。所谓‘劳动最光荣,’所以你们也不能懒惰要好好学习!”

爸爸的这句话“劳动最光荣”我永远记住也会做好弟弟的榜样。

我眼中的父母作文 篇2

在我眼中,父母虽平凡,却非常爱我和姐姐。他们在生活中关心爱护我,在学习帮助教育我。他们打过我,骂过我,但也对我很好。

爸爸个子很高,长得很瘦。他是个细心的人,做事很有耐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只要我遇到了困难,他都会耐心地教导我,帮助我克服困难。他很喜欢书法,写出来的字妙笔生花、栩栩如生,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但其实我并不是太懂,因为他的字都是草书,就像森林中的一丛杂草,让人不解。由于他对书法的喜爱使我跟姐姐也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爸爸唯有的两个缺点就是抽烟喝酒,每天早上爸爸都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妈妈经常劝他戒烟,他却不听,让人没有办法,有时半夜回来也是醉醺醺的不省人事。他是个明快利落,直接了当的人,在她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有时间做事慢慢腾腾的,她就会火冒三丈狠狠的教训我,但她也有善良的一面,家里的家务活都是她做的,衣服裤子破了,都是她进行缝补。

无论怎样说,父母都是家里不可缺少的角色,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

我眼中的父母作文 篇3

我一度认为,爸爸妈妈之间应该是情谊延绵:他们看对方眼睛里有炽热的光,他们会每天牵着手去逛街,他们之间不会有争吵……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他们会经常争吵,他们不会去逛街,他们看对方没有炽热的眼神……但渐渐的,我读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

爸爸工作很忙,应酬总是很多。加上他又开车,所以很不安全。每当爸爸出去喝酒直到九点半还没回家时,妈妈就开始焦虑不安起来。她不停地换台,在这个沙发上刚坐下,又猛然起来到长沙发上躺下,接着让我给她拿手机,给爸爸打电话。每当这时,我总是故意问她:“担心我爸啊?”她脸微微红,笑着说:“我才不担心他呢!他今天晚上就是不回家,我也不管他。”我没有揭穿她,不管她怎么辩解,我都能感受到她的那份关心。然而,当爸爸回来时,她又立刻板起脸,批评爸爸:“怎么现在才回来!你还知道回来呀?”

“嫌我回来得太早了?”

“讨厌!”

接着就是妈妈顺理成章地不生气,和爸爸一起有说有笑看起电视来。

妈妈老是说我和爸爸是两只糊涂虫,其实她不知道,我俩一点也不糊涂,尤其是爸爸。

前几天妈妈去北京,临走的晚上,爸爸因为应酬回来得很晚,所以他没能帮妈妈收拾东西。妈走后的第二天早上,他问我:“你妈走的时候带伞了没?”

“当然带了。”我回答道。

中午,他又问我:“你妈走时带钱了吗?”

“带了……”

晚上,他又问我:“你妈走时穿的哪双鞋?”

“刚买的那双,你放心,她不会穿高跟鞋去的!”

第三天,他又问:“你妈走时有没有带药?她感冒别再严重了……”

爸爸就是这样,不停地问我。妈妈走了几天,他问了几天。

这就是我眼中的彼此真心相爱的父母。

我眼中的父母作文 篇4

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说我眼中的父母。

我的父母是十分开明的。记得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办的乐团开始招生了。爸爸妈妈先征求了我的意见。在我同意的情况下,才帮我报了萨克斯。我小时候也学过小提琴,可是因为我对小提琴不感兴趣,所以不爱学。爸爸发现后,赶紧退了小提琴班。不像别的家长那样,孩子没有兴趣,还强迫孩子学。

我的父母是有诚信的。有一次,爸爸答应我如果考试得了100分就给我买一个新书包。半个多月过后,成绩出来了,我果然得了100分。爸爸二话没说就带我去买了一个带有奥运福娃标志的新书包。

我的父母十分注重培养我的好习惯。记得我还是三四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常常带我去公园玩,吃完冰棍后他们一定让我把棍和纸扔进垃圾筒里。有时候骑车带我吃羊肉串,找不到垃圾筒,爸爸妈妈就让我小手举着钎子,有时要骑好几条马路才能找到垃圾筒。爸爸妈妈对我的这些要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只要有垃圾,我都会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筒里。父母的教育使我养成了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我眼中的爸爸 篇11

我的爸爸中等身材,剪一个小平头,显得很精神。爸爸的脸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右眼下方有一块黑斑。我常常没大没小地戏称他是“斑点狗”,他总是顺势补充:“我可是一只品种优良的斑点狗。”

爸爸最大的优点,就是孝顺。我记忆深刻的是去年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放学后我刚进家门,就听到爸爸对妈妈说:“我刚才给妈妈打电话,觉得她有点怪怪的。我让她把上次我们给她的十万元钱先借给我的同事急用。但是,她却吞吞吐吐地说已经用掉了八万元!你说他们有什么地方需要用这么多钱?”

只听妈妈解释说:“既然把钱给了爸爸妈妈,就由他们自己支配吧,别管那么多了。”爸爸听妈妈这么一说,反倒起了疑心:“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妈妈和我都有点紧张,因为我们知道奶奶的这八万元去哪了,可是一直不敢对爸爸说,所以爸爸还被蒙在鼓里呢!已经瞒了很久了,看来今天是瞒不下去了。在爸爸的一再追问下,妈妈只好一五一十地说出了真相:奶奶用八万元钱买了“蚂蚁”,上当受骗了!

爸爸一听,十分生气,追问是谁出的主意让奶奶买“蚂蚁”,妈妈不得已,只好“出卖”了奶奶家的保姆,因为是她对奶奶说投资“蚂蚁”能有丰厚的回报。爸爸一气之下就要把保姆解雇了,好在妈妈劝说:“人家小保姆也不是有意的,她也是受害者。”

当爸爸冷静下来后,妈妈才告诉爸爸,奶奶因为这件事情,受了很大打击,吃不好,睡不好,血压一直居高不下,身体和精神都很不好。爸爸一听,比刚才听到八万元被骗还着急!因为无法立刻飞到奶奶身边(奶奶在老家沈阳),爸爸马上拿起了电话……

在电话里,爸爸不停地安慰着奶奶,刚才的气早已消了:“不要紧,钱没了可以再挣。为了这几万元把身体急坏了更不值得!”爸爸这话说得轻松,但是,我知道爸爸挣钱也是不容易的,八万元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爸爸一直重复着那几句话,我能感受到电话那头的奶奶一定在流泪,但不是伤心的泪,是欣慰的泪——儿子不仅没有责备自己,还宽慰自己。最后,爸爸说:“我明天就去报案,一定要把骗子绳之以法,不能让他再坑害别人了。”

放下电话,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们再电汇几万元给妈妈吧,就说是公安局追讨回来的。她老人家还很伤心,一直很自责,这样下去会病倒的。”妈妈和我都很赞成爸爸的主意。

第二天晚上,奶奶来电话了,是我接的(爸爸加班还没回来)。可以听出奶奶的情绪不错,一直夸公安干警办案神速,为民除害。我静静地听着,让奶奶倾诉个痛快吧!我心里真为爸爸的主意叫好。

在我眼中,爸爸真是孝顺奶奶的好儿子!

星亮点:

文章开头对爸爸的外貌描写很有特色,在不动声色中巧妙地表明了爸爸心胸的开阔。小作者将事件的始末娓娓道来,将自己所看见和所感受到的爸爸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爸爸的喜爱和敬佩,很好地呼应了题目:这是“我”眼中的爸爸。因为有着这样的感情,对爸爸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也比较到位,这一点给了我们启发:只有对笔下的人物充满感情,才能打动别人!

星暗点:

主要描写的是爸爸,但是笔墨不够集中。如第四、五段,与突出“爸爸”孝顺形象无关的文字可以再精简一些。

我眼中的“和美”语文 篇12

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 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 “和美”语文应运而生, 绝非偶然。浙江湖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湖光山色给这原本秀丽的江南城市平添了恬静、闲适、淡定的雅趣。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中的盛新凤, 铸就了她温婉而又执着的性格。在近二十年的教学、教研实践中, 盛新凤老师细心揣摩, 反复琢磨, 博采众长, 厚积薄发。“和美”语文终于破茧而出, 并以其清新、恬淡、优雅的教学风格, 获得了小语界的认同和肯定。

如前所述, 一种教学风格的出现, 绝不是偶然的现象。风格既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也是教师心灵的映照, 是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人格素养、专业素养、心理素养、审美素养的综合体现。风格即人, 文如其人, 课亦如人。

作为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见证人之一, 我从上世纪60年代初就接触中、小学语文教学。大学毕业后到中、小学教过语文, 参与过多种教改试验, 也参与过多次“教学大纲”的审查修订, 包括参加对“课程标准”的审议, 参与过十多年全国小学语文教材的审查, 也主编过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语文教材, 目睹了我国语文教学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多少年来, 在中、小学各个学科中, 语文教学争议最多, 非议也最多, 加之我们在思想上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 缺乏辩证法, 看问题, 非此即彼, 各执一端。文道之争, 争了几十年, 还是众说纷纭, 难以形成共识。在上世纪60年代, 哲学上“一分为二”的观点风靡一时, 这是斗争和对抗的需要。原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杨献珍提出了“合二而一”的观点, 认为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统一, 也可以融合, 立即遭到了大批判。周谷城先生别出心裁地提出了“无差别境界论”, 认为各科矛盾处理得当, 在某种条件下, 可能呈现出“无差别境界”。这就是和谐社会的蓝图, 大同世界的理想。由于不合时宜, 自然也遭到了批判。其实, 语文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语文教学中的两极矛盾。例如文与道、主体与主导、讲与练、理解与运用、读与写、语文与生活、课内与课外等等, 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可以融通的。不是强调“文”就一定得牺牲“道”, 或强调“道”就一定得牺牲“文”;强调“学生主体”, 就一定要削弱“教师主导”;强调学生“多练”, 就一定会忽视教师“精讲”等等。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问题, 有的解决得比较好, 有的至今仍困扰着我们。此次新颁《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 强调“综合”“联系”“整合”“统筹”, 试图引导老师们解决好语文教学中的诸多矛盾, 处理好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和联系。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 盛新凤老师不可能亲历语文教学改革的艰难历程, 但以她特有的悟性和灵性, 她在教学实践中似乎感悟到了什么, 又在传统文化中似乎发现了什么,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她首创的“和美”语文和我国半个多世纪的语文教育息息相通, 和许多语文界的有识之士不谋而合。一个善于思考、勇于进取的教师, 只要他具有教师的良知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必然会成为一位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盛新凤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对“和美”语文, 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读。什么叫“和”,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和”即“适中”“适度”“适宜”, 是对立双方的联结、平衡、协调、均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 纲要 (2010-2020) 》提出“要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所谓“适合”也是对“和”的一种表达, 是“和”的一种形态。语文教学中的“和”, 是各种矛盾的对立统一, 是各种关系和联系的联结和交融。“和”是一种生命状态, 自然得体、优雅适中的“和美”教学是一重教学新境界。当然, “和”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始终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可以说, “和”是变化中的统一, “不和”是统一中的变化。正是这种“和”与“不和”的交替冲突, 促进了学生认知、情感、人格的发展, 推动了教学过程。“和美”语文中的“美”, 是因“和”而“美”, 有“圆美之美”“圆融之美”“圆转之美”, 有“平和之美”“亲和之美”“中和之美”“融和之美”, 还有“文雅之美”“淡雅之美”“闲雅之美”“典雅之美”。语文教学在语文基本技能训练落实的基础上, 当然要讲究美, 力求做到语言美、意境美、意蕴美、情致美。但是“美”从何而来?“和美”语文主张在“融通”上下功夫。无论是“两极融通”或“多极融通”, 都要给“融通”创造相宜的氛围, 提供“融通”的契机, 使师生双方都能充分发挥主动积极的作用。

进一步说, 盛新凤老师主张的“和”, 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使原本对立的事物达到统一与和谐。“和”是一个过程, 是不断交融通达的过程, “和”也是一种状态, 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运动状态, 始终处于互动与互构之中。《相似论》学者张光鉴先生说:“万事万物没有同就不能继承, 没有变异就不能发展, 这是宇宙万物铁定的自然规律。”互动即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相互吸引, 使教学中主体的自动变为群体的互动;互构即两个对立事物之间的相互呼应, 相互补充, 相互建构, 它揭示事物之间内在的关系和联系。

如何将“和美”语文变成语文教学的常态, 实现盛新凤老师所企求的“主客相生”“显隐结合”“言意相谐”“点线图合”“雅俗共赏”, 把语文课堂变成和谐、融通、审美的课堂呢?这需要在“转化”上下功夫。按照辩证法的观点, 矛盾的双方是可以转化的。每次转化都会促成语文的“和美”。语文界著名学者周一贯先生在2011年《语文教学通讯》七、八期上发表的《过度讲析:语文教学应治之本》一文中, 对盛新凤老师的语文教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给我以很大的启发。周先生提出的“化教为学”“化讲为练”“化析为读”“化解为议”, 这里的“化”就是转化, 就是融通。其目的是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把融通、转化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语文的乐趣还给学生。这不仅是一个教学策略, 也是教育思想的变革。周先生以盛新凤老师执教《半截蜡烛》一课为例, 认为该课以学生的“练”为主, 辅之以教师的“导”, 体现了“化讲为练”这样一种课堂模式的转型。教师在学生读通课文 (剧本) 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一个让学生“自求得之”的练习设计。即按剧本的体裁特点, 让学生先来“导演说戏”, 学生当“导演”解读课文。再让学生“演员演戏”, 讨论人物的行为和思想感情, 并上讲台演读。接着再由学生“编剧续戏”, 让大家思考:德国鬼子走了以后, 心有余悸的一家人会说些什么?激起了学生还想过一把剧作家的瘾, 请学生任选一个角色续写台词, 在括号内写上“舞台说明” (人物的神态动作等) 。最后, 又在交流中展开了“观众评戏”。周先生认为“这样的化讲为练, 始终置学生于主动投入、积极参与的状态, 既避免了教师的单向过度讲析, 又调动了学生的练习实践活动, 使阅读训练落到了实处”。

如前所述, “和美”是一种教学现象, 一种教学状态。然而这种状态———融通、和谐、圆融、优雅等都是在一定时空中表现出来的, 是相对意义上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教学过程在发展变化, 教学情境在发展变化, 学生的心理、教师的心态也在发展变化, 产生了已知和未知、认知和情感、具象和抽象、预设和生成等矛盾。此时, 旧的平衡被打破, 融通、和谐的状态被消解, 事物又处于不融通、不和谐的状态, 从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化解、转化, 使之逐渐融和的过程, 这就是“和美”语文的辩证法。

如盛老师所言:“教学中还应努力追求冲突之美, 不平衡之美。”当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发生认知、情感的冲突时, 学生认知上的起起伏伏, 情感上的跌跌宕宕, 使教学产生奇崛突兀之美, 这往往是教学中的“亮点”, 也可能是最宝贵的生成性课程资源。

我眼中的冬天作文 篇13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眼中的冬天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眼中的冬天作文1

我眼中的冬天是非常的冷,大家都穿上了厚棉袄、厚棉裤、戴上了帽子和手套。

街上每个人走路都是一缩一缩的。树上的叶子都变的光秃秃的,但是还有的树木叶子没有掉下来,只是变成枯萎的黄叶子。冬天的太阳也不温暖。在这个冬天里,大家锻炼的项目变多了,比如:跳绳、跑步,还有其他的热身运动。冬天容易生病,大家一定记得多喝水。

我眼中的冬天作文2

冬天到了,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大地,覆盖了房屋,覆盖了各种花草树木……

冬天是寒冷的,人们穿上了羽绒服,戴上了棉帽子,戴上了棉手套,整个人看起来胖了许多。窗上开出了美丽的冰花,有的像火红的鸡冠花,有的像正在飞驰的骏马,有的像高大的雪松……一个个形态各异,真是美丽极了!平时清澈见底的小河,如今也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冬天是洁白的,它给大树穿上了洁白的棉衣,给大地铺上了地毯,给麦苗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冬天也是欢乐的,小朋友们在雪地里尽情的玩耍,有的打雪仗,有的滚雪球……时不时发出一阵阵笑声。你瞧,他们玩得多么开心呀!

这就是我眼中的冬天,它是寒冷的,洁白的,也是欢乐的。我爱冬天!

我眼中的冬天作文3

在秋姑娘悄然离去之后,我们迎来了调皮掏蛋的冬娃娃。

冬天是我期盼已久的季节,因为冬天爷爷会为我们下一场鹅毛般的大雪,让我们尽情玩耍。

在我眼中的冬天美丽至极。大雪从天空缓缓降落,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在这白雪皑皑的地上尽情打滚,在已经被冰冻的水上玩耍。

冬天也是一位有名的画家,他可以在窗户上画出许多漂亮的风景。在雪后的冬天,树梢上和草地上都积满了白皑皑的雪,像一朵朵白色的鲜花在绽放。

慈祥的冬爷爷为我们创造出这一个一个奇迹般的美丽,我眼中的冬天就是这么美丽动人。

我眼中的冬天作文4

一阵风吹来,树上的叶子落下来。走在树下的我,脚下踩着红红的树叶,我全身有些发抖,脖子也不由自主地往衣服里缩了缩,啊,冬天来了!

冬天是雪白的,它给大地换上了银色的棉袄。各地落满了晶莹的雪花,无情的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吹在脸上像刀割一般。

冬天是奇妙的,它像一位高级魔法师,瞬间,让我们看到了白茫茫的一片。一个小孩从屋里跑出来,惊讶地看着冰柱。

冬天是其乐无穷的,它像一座欢乐的游乐园。我们在树下堆雪人,打雪仗,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我爱一年四季,我爱花草树木,但我更爱白雪皑皑的冬天。

我眼中的冬天作文5

我眼里的冬天是位魔术师,它轻而易举就把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它的专属颜色——白色。

瞧瞧,它都变了些什么呢?

它把高大的松树变成了守卫家园的战士;它把汽车变成了会动的奶油蛋糕;它把马路变成了一望无际的白蛇;哎?你再瞧,它竟然调皮地把人们走过的脚印变成了可爱的音符。呵呵,在雪地里呆久了,它竟然把我变成了穿着婚纱的新娘子了!多么调皮又聪明的魔法师啊!

因为你调皮的存在,我眼里的冬天没有了寂寞,更没有了寒冷!

我眼中的冬天作文6

在我眼中,冬天是宁静的。没有了知了的鸣叫,没有了蛐蛐歌唱,侯鸟也飞到了南方。夜晚,我打开窗户,四周一片宁静,一阵 凉 风扑面而来,顿时涤去了我的疲惫。

在我眼中,冬天是快乐的。下雪的时候,我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在晴朗的日子里,我和小伙伴在楼下的草地上嬉戏打闹。有一次,我还和小伙伴从附近的工地上找来了一些木材,在院里的那棵大杨树下挖了个大坑,把红薯放到坑里,在上面生上火,亲手做了一次烤红薯,味道好极了。

在我眼中,冬天是丰富的。人们经过秋收冬藏,储备了许多的物资,甜甜的柑桔,酸酸的柚子,还有新彊的大枣和核桃,把超市里堆的满满当当的……

这就是我眼中的冬天,她是那么丰富多彩。

我眼中的冬天作文7

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最令人喜欢的就是雪了。在隐隐约约的白雪中,有一棵棵小树,有一栋栋楼房,还有人们戴的手套。人们很喜欢堆雪人,黑黝黝的小眼睛,红红的鼻子,弯弯的小嘴。还有用树枝做成的小手。滑雪橇大家也很喜爱,坐着小木板去“环游世界”。

多么美的冬天啊!你喜欢冬天吗?

我眼中的`冬天作文8

天渐渐冷了下了,我很想能下场大雪,雪花大片大片的,落在屋顶上,落在地上。我和小朋友们能在外面堆雪人,滚雪球,我们大家你追我,我追你,打着雪仗,真是高兴。马路上还要结着厚厚的冰,我可以用我的溜冰鞋在真正的冰上大显伸手了。天是白色的,地是白色的,我们好象进入了冰雪王国,美丽极了!

可是妈妈说,随着大气温度的越来越高,我们这座城市上海要想下场大雪已经是不可能了。

我听了很失望,我心中的冬天何时才能来到呀?

我眼中的冬天作文9

我眼中的冬天是洁白无暇的。几朵像鹅毛般的小雪花,从天飘然而下,河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大树穿上了一件白色的外衣。

能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唐朝著名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雪下得很大,就像谁摇动了天上的玉树琼花,让那雪白雪白的花瓣纷纷落下。

天刚见明,我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小路上,大地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校园里荡漾着小伙伴们欢快的笑声。

这就是我眼中的冬天。

我眼中的冬天作文10

我眼中的冬天是寒冷的,在那呼啸的北风中,享受一丝丝阳光也是奢侈的,过路的人们尽管全副武装也都不禁打起哆嗦,平时热闹非凡。人多嘴杂的街道。再也没有往日的风采。

我眼中的冬天是洁白的,清晨。当你打开窗户。会发现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部盖上了一层雪白的被子。一阵风吹过,数目轻轻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和雪球就会落了下来,玉屑也似雪末。随风 飘扬。

我眼中的冬天是开心的。每当那是,我就会将女孩子特有的矜持抛开。走向雪地,与伙伴们堆雪人,打雪杖,那欢乐的喊声,嬉闹声,把雪都逗乐了。

寒冷的冬天,洁白的冬天,开心的冬天,真令人难忘啊。

我眼中的冬天作文11

冬天来到了,冬天来到了!调皮的北风娃娃呼呼地刮过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立即给大地穿上了白色的连衣裙。这时我们马上跑到屋外,堆雪人,打雪仗,玩的可开心啦!

一场大雪过后,北风娃娃又来了,“呼呼,呼呼”地吹着小朋友们白白的小脸,过了一会儿,白白的小脸变成了红红的小脸。小朋友们缩着脖子,缩着手,说:“冷啊!好冷啊!”小朋友们都跑回家,穿上棉衣、棉裤,在外面跑一点儿也不冷了。“哈哈……”外面又恢复了欢声笑语。

有的小朋友在冰上滑冰,你们知道冰有多厚吗?可能有一分米多厚呢!可是也要小心啊!我们在寒冷的北风里快乐地玩耍。但是我还是要提醒小朋友们要注意保暖哦!

我眼中的冬天作文12

在我的眼中无论从小到大,冬天都是最棒的季节。

我喜欢冬天,喜欢冬天的雪,是那末的白。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大衣,到处白皑皑的,给小麦披上了厚厚的大被。走在雪地上,不时发出“吱吱吱”的声音,与风声正好奏出一首优美的曲子。

我喜欢冬天,喜欢冬天的花,那腊梅在风雪中“不枝不蔓”,在风雪中展现风姿,与寒冷搏斗,他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我喜欢冬天,喜欢冬天的有年过,过年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一切都是崭新的,代表着春天不再遥远,有好多好多的好吃的,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冬天是“寒冷”的,可又有多少人知道那春天就在不远呢?

我喜欢冬天,喜欢冬天的一切。

我眼中的冬天作文13

寒冷的冬天来了,许多小动物们都开始冬眠了,他们要“呼呼”地睡上美美的一大觉,至到第二年的春天,在春姑娘的吹拂下才慢慢地睡过来。

冬天的寒风,吹过了大树,那金灿灿的树叶从树妈妈的怀抱里飘然落下,好似仙女撒下的朵朵金花;冬天的雪花,飘过了田野,田野披上了雪白的新衣;冬天的雪花,迈过了草地,草地上堆起了厚厚的积雪;冬天的雪花,来到了校园,小朋友们立即穿上厚厚的棉衣,在操场上堆起了雪人,打起了雪仗……

上一篇:境外委托代理协议下一篇:车险合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