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精选9篇)

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1

及对策和建议

开展全国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是一项十分庞大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新形势下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十分艰巨。湘阴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在进行,从新泉镇的普查工作来看,存在不少的问题。笔者就这次综合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作简要的分析。

一、普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锁定普查对象非常困难。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都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只有将流动人口在普查时点锁定于某个确定的地点,才能对其准确登记,做到不重不漏。但是,当前城乡之间、城际之间、乡际之间,人口迁移流动不仅数量十分巨大,而且频率也非常高。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投资房产、购买新房等现象十分普遍,城市里的很多居民同时拥有几处住房,往往造成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形成人户分离;在农村,婚嫁人走不迁户口,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分离现象也较为普遍,人户分离现象十分突出。这些都给我们锁定普查对象增大了难度,也非常容易造成人口普查的遗漏和重复。

2、普查对象配合程度下降。现在,社会公众越来越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也不愿意向外人透露自己各方面信

息,人口普查采取的是入户询问、当场填报的调查方式,因此,普查员调查登记中可能会遇到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人口普查主要以入户登记调查(甚至需要多次入户)为主要手段,“见面难”(找不到人或多次上门遇不到人)和“入户难”(不欢迎调查员入户或不配合调查)是当前困扰人口普查的主要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场调查、商业调查大量增加,群众难以分辨,厌烦情绪增多,配合程度下降。普查对象的这些顾虑将直接导致其对普查工作配合程度的下降,直接影响普查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普查数据的质量。

3、一些特殊流动人员容易漏填。一种是服务加工等行

业的打工人员。由于此类行业的人员素质要求低,待遇低,因此不少老板在招工时都提供食宿,这些雇员往往吃住都在单位的小仓库或加工厂内,在进行清查摸底的时候极易遗漏。另外就是流浪人员和乞讨人员。这些人员依靠乞讨、捡废品或小偷小摸来维持生计,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居无定所。

4、登记时存在的问题。一是三类对象难确认。第一类

是户籍外出人口。对户口没有迁走但又已出嫁多年的女性,将其登记为本户的户籍外出人口,明显不合常规。第二类是死亡时间超过1年以上的户籍没有注销的人口。第三类是有多个户口本的情况。二是三种人口难登记。第一种是全家外出的住户,普查员在没有获取普查对象信息的情况下,无法

准确填写其具体的人记录指标。对留守儿童的住户,其外出人口的行业、职业不易填准。第二种是外来人口存在不配合普查的问题,即使在勉强取得配合的情况下,也很难获得调查户全面的普查资料。第三种是人户分离人口。对户口不在本普查小区在普查时点又居住本小区的对象,户主往往找各种理由不予申报,容易遗漏普查对象。三是两种情况难对待。一种情况是由于各种原因,申报人隐瞒申报普查对象情况。二种情况是申报人申报 “未婚”,又有小孩,该普查对象的婚姻状况和生育状况难以准确判断。

5、新增对港澳台和外籍人员调查,更是增加了调查难

度。相对以往的前五次人口普查,六普首次把常住大陆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对象。对这些普查对象实施调查,无论是年度人口变动调查,还是以往各次1%人口抽样调查和人口普查,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这无疑也增加了本次普查的难度。

6、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容易出现厌战情绪。近年来,统

计部门牵头的普查有农业普查、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等大型调查,还有一些临时性的调查,普查一个接一个,大家难免有厌战情绪,以致工作有时落实不力,影响普查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对搞好人口普查工作的几点建议

1、要加强组织力量,实行部门联动。人口普查是一项

需要政府统一指挥、协调运作的系统工程,仅靠各级统计部门的力量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财政部门提供经费保障;公安部门提供户籍人口登记资料,维护普查区域内的社会治安,保护普查工作人员的安全,协助入户登记等;计生部门提供出生、死亡人口资料,制定有利于准确查清出生婴儿的相关政策;民政部门提供行政区划变动情况,殡葬死亡人口信息;卫生部门提供婴儿出生及死亡人口信息;宣传部门配合进行一系列的宣传和群众发动工作,广泛动员全社会支持配合人口普查。

2、要掌握入户、询问技巧。实践工作对普查人员的要

求非常高,不仅要求普查员掌握普查内容、目的,更要求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能够根据被普查对象的心理状况、行为方式等个性化特征迅速地将被调查者拉向自己。从这个角度看,普查员素质的高低,或者说是入户调查技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取得有效真实数据。掌握一定的入

户技巧和询问技巧,在入户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要做好普查摸底工作。摸底是人口普查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必须认真抓好。试点中发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人户分离”户,“空挂户“、“户口寄挂”户,以及过去的集体户口等,所占比例较高。对于这些“人户分离”人员的清查,工作量很大,而且还有相当部分核实比较困难。出生死亡人口清查一直是人口调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要

查清出生死亡人口、人户分离人口,解决多次上门找不到人或调查对象不配合等问题,以及收集各类资料对人口数据进行佐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支持等。必须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只有在现场登记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才能确保人口普查登记一次成功。

4、做好普查员的选调和培训工作。在普查员选调时,强调普查员的个人素质是一个方面,但必须考虑到普查员对当地情况熟悉、责任心强。同时,在普查员的年龄上也应有所限制,年龄偏大特别是大龄女性不适合担当普查员。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做,做什么内容,重点是解决怎么做、如何做好的问题。因此要增加诸如“互动交流、试题测验、现场演示”等提高普查员动手能力的培训时间。

5、对普查人员的工作态度要有清醒的认识。基层普查

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2

开展全国水利普查是为了查清我国江河湖泊基本情况, 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 摸清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了解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状况, 建立国家基础信息平台, 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水信息支撑和保障。搞好全国水利普查, 有利于谋划水利长远发展思路, 科学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利于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 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 开展水利普查的意义———稳定经济

作为农业大国,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全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通过兴修水利、除害兴利, 适应与改造自然, 创造了璀璨而悠久的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的兴衰历程也是一部反映治水发展的历史。水利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 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基础保障,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

但是, 迄今为止, 我国尚未开展过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水利普查工作, 从而不能及时反映我国江河湖泊及其资源环境的整体变化状况, 不适应新时期我国资源环境管理工作和水利工作的需要, 迫切需要开展一次全面的水利普查工作,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开展水利普查是全面摸清水利发展状况的迫切需要。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 水利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成效显著, 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开展水利普查是加强水利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

基层水利薄弱和水利基础工作相对滞后是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

(3) 开展水利普查是谋划水利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水利发展正处于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阶段,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灾害, 水资源形势更加复杂, 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土壤侵蚀和水污染等问题更加突出, 社会对水利的需求更加多样, 水利发展和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4) 开展水利普查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支撑。

我国人多水少, 水资源紧缺, 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 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为守住这“三条红线”, 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刚性要求和硬措施, 并明确要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开展水利普查是完善国情国力基础信息体系的重要内容。普查是国家获取重大国情国力信息的重要统计方法。

3 开展水利普查的关键———加强领导

水利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力调查, 是摸清水利行业家底, 谋划水利事业长远发展, 科学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搞好水利普查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水患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 有利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信息支撑和保障。为加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实施, 确保普查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 一要根据上级水利普查办要求, 各地区人民政府要充分研究, 成立相关单位、确定负责人;二要与各单位签订水利普工作目标责任书, 进一步明确各地区统一领导、积极分工负责, 各方共同参与, 通力协作, 密切配合, 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 从而为确保各地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完成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4 开展水利普查的保障———健全机构

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利普查工作。2010年1月, 国务院专门下发《通知》。2010年11月4日, 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普查工作。2010年11月11日, 在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对水利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一是成立专门工作机构;二是配备专业工作人员;三是搞好测算, 保障工作经费;四是固定办公场所。

5 开展水利普查的核心———优质高效

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是我国建国62年来水利行业从未开展过的全面系统的工作。我国地形较复杂, 低山、丘陵、平原递次交错, 地形的复杂性, 带来水系的多样性。境内江、河、渠、港纵横交错, 湖、库、堰、塘星罗棋布。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等基础资料缺失现象严重, 如何深入细致全面搞好本次普查工作, 熟悉掌握全国水利设施现状,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基础信息。水利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不容许返工。既要高效, 更要优质, 必须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可靠。

一是进一步优化工作方案, 严格按照方案实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制订水利普查各项工作制度, 严格按章办事。二是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 营造浓厚的普查氛围。三是进一步有针对性业务培训, 提升普查人员的素质。不留死角, 真正让此次水利普查工作落到实处。为今后水利发展和设施完善, 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6 开展水利普查的环节———清查登记

2011年3月18日, 国务院水利普查清查登记工作启动视频会议后, 各地区政府立即行动, 布置开展对象清查登记工作。本次普查制定了全过程的详细工作流程, 细化为若干环节, 每个环节均制定了相应的技术细则或责任要求, 保证普查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总而言之, 开展水利普查在全国是首次, 普查涉及的范围广、普查的项目多、调查的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 可借鉴的经验少, 对各级相关部门来讲, 是一项全新的、极具挑战性的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将是市场经济下的首次普查的普查、应用新技术的普查、与国际接轨的普查、难度空前的普查。虽然目前我们面临着市场经济下新的情况、新的挑战, 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预见, 有政府的坚强领导, 有广大群众的密切合作, 有世界各国经验的借鉴, 我国水利普查将成功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我国水利统计事业、世界水利普查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张代贵、朱红卫, 枝江市精心组织, 优质高效推进水利普查工作, 枝江市水利局, 2011-4-20.

地方立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一、地方立法中立、改、废不协调

一是新的地方性法规出台后,未明确将已被替代的旧法在立新法时明令废止,导致新旧法规同时并存。如某省2004年制定了安全生产条例,但在此之前制定的劳动保护条例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却没有同时废止,使三部同样规范生产安全的地方性法规同时存在。由于行政职能的转变而不能同时施行,影响了法规的严肃性。二是修改(修订、修正)不及时。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却没有及时的修改,国家一些重要的基本法律颁布实施后,原先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未及时修改,一些地方或部门依据这些条款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依然在发挥作用。一些失效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没有予以废止,使得一些部门以此作为继续执行过时规定的借口。如某省制定的规范集贸市场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定:“凡在集贸市场出售商品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缴纳市场管理费。新汽车验证收费率为成交额的千分之三。”后来,政府在清理收费项目时,取消了这项收费,但地方法规却没有及时修改,有的部门就以此作为收费的依据继续收费。三是当立不立、当废不废。某省1986年制定了收费罚款没收财物管理条例,2003年又制定了罚款没收财物管理条例,但原条例也没有废止。由于制定原条例时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当时的规定已明显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由于收费规范的是行政机关的行为,尽管原条例已失去意义,但新的规范收费行为的地方性法规却迟迟出不了台。

二、地方性法规配套工作滞后和滥用法规授权

地方性法规由于符合地方的实际,相对于法律、行政法规而言,更具有可操作性。但也有一些地方性法规,特别是创制性法规,有些方面规定的还比较原则,需要各级政府或相关部门根据法规的授权,制定更加详细的规定,以保证地方法规的顺利实施。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一是地方性法规配套工作滞后。有些地方性法规规定具体办法另行制定。然而,有的地方性法规实施已经几年甚至十几年了,有的直至已废止,配套的规定和办法也没有出台,影响了地方法规的贯彻实施。如某省1990年制定了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该规则第十八条规定“省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设旁听席。旁听办法另行规定。”可时至今日,该省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旁听办法也没有出台。

二是配套性规定与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精神不一致。有的地方性法规授权各级政府根据法规的立法精神制定相应的配套规定,然而,有些地方政府在制定配套规定时,严重违背地方法规的立法精神,滥用地方法规的授权,破坏了法制的统一。如某省1992年制定的城镇房屋拆迁安置管理条例规定:“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不得接受委托拆迁安置”,还规定了拆迁补偿形式,即:“拆迁人对被拆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所有人的补偿可以实行产权调换、作价补偿或产权调换与作价补偿相结合的形式”。条例颁布后,各县、市政府纷纷制定具体办法。有的县市规定了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可以接受房屋开发公司的委托,实施拆迁安置,还有的县市只规定了作价补偿一种补偿方式,致使被拆迁户上访、诉讼不断,造成被拆迁户对政府工作的不满。

吴邦国委员长在谈到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时强调,一定要处理好“定”与“动”的关系。法规的特点是“定”,而改革发展的过程是“动”。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立法的关系,避免立法工作落后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立法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适时修改和废止,以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这也是保持地方立法的权威性、适应性和生命力所必需的。地方性法规只有通过不断的修改、完善,才能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为地方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立法的不断完善,过去制定的有些地方性法规的内容出现了与新出台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不一致甚至抵触的情况。因此,地方法规的修改和废止工作,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后立法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做。

地方性法规中授权各级政府制定的配套规定,是地方性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及时、准确地予以制定。地方各级立法机关,应当对授权制定的各项规定限定出台时间,授权省、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各项配套规定,一般以地方性法规正式公布后三个月内出台为宜;授权县级人民政府制定的配套规定,一般以地方性法规正式公布后六个月内出台为宜。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4

存在的问题:

(一)党务工作不熟悉。个别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上任时间短,不熟悉党务知识,不会做党务工作,支部会议记录简单、不规范,资料不详实,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没有详细记录,记录成流水帐;存在补记、漏记现象;影响了班子整体合力的发挥。

(二)组织教育活动不经常。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全面,没有将组织教育纳入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存在重工作、轻学习、“以抄代学”的现象;满足于照本宣科,学习的针对性不强,没有把学习同本单位实际和个人思想改造紧密相结合。

(三)抓中心议大事潜力不强。抓中心议大事意识不强,对什么是中心、如何抓中心把握不准,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的没管住,该放的没放开,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指导不力。基层党支部对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基层党支部建设在必须程度上还缺乏强有力的指导,对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重形式轻效果等问题。

(二)不能持之以恒有效落实组织制度。部分基层党支部书记忙于应付日常事务,认为抓业务是硬杠杠,其他工作都是软指标,大事小事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商量了之,就是沟通完事,很少召开党委会,加上基层单位人员编制少,机构设置与所担负的任务不相适应。

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5

考核是对计生整体工作的评价,是工作水平的体现,是各项工作的数据化反映。统计存在问题:

1、办事处、村对考核方案及各项指标的学习不够,不能够运用考核评估指标修正自身实际工作指标数,办事处、村计生工作人员、专干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不修改数据,等靠思想严重,责任心不强。

2、办事处分管副职及计生办主任对考核指标不熟知,不知如何修改。

3、档卡资料不规范,考核时提供不及时,不能按照《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台帐填写说明》填写及提供。

4、MIS库数据变更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不能发挥MIS作用。

5、村级底子不详,专干作用发挥不好,四清五及时落实不好,新婚漏报,一孩出生漏报,上报不及时已婚育龄妇女漏管等各种问题时有发生。

6、责任心不强,考核迎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服务站共性问题:

1、系统上避孕落实率低,但报表上避孕措施落实率太高。

2、存在育龄妇女已经手术,但社区没有及时掌握信息。

个性问题:个别存在已经收到节育措施证明后没有粘贴。流动存在共性问题

1、各办事处存在流出、流入漏管情况,今年以来没有认真开展流动人口清理清查工作。

2、流动人口档卡资料都不完善,流动人口档卡资料和信息系统人员不符。

3、新办理婚育证明流出、流入人员均未录入系统,未建立共管,影响清理清查、共管率,影响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全市排名。4、9月下旬流动办下乡整改资料,对各办事处指出档卡资料存在的问题仍未整改,问题依然存在。

5、办理流入人员办理婚育证明、办理流动人口一孩证件没有及时开展工作,存在推诿现象。

纪检监察:各办事处及村存在共性问题是政务公开变更不及时、工作不够积极主动。

民兵整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6

[2008]01号文件精神,街道召开了由民兵整组领导小组成员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民兵整组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今年的民兵整组工作。在区人武部领导的直接帮助指导下,围绕我街道民兵整顿任务,抓好了我街道民兵组织建设,圆满完成了整顿任务。

一、基本情况

我街道今年共有民兵整组任务 ###人,比去年增加##人,其中预备役炮兵团##人,基干民兵###人,包括防空作战分队##人,应急维稳分队##人,情报侦察分队#人,通信抢修分队##人,交通运输分队##人,步兵连##人,补充分队#人,海军预编#人,教练员##人。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认识端正,以落实上级指示为目标抓好民兵整组工作。一是成立民兵整组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史卫东为组长,街道武装部、派出所、各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区和机关有关科室负责人为组成人员,领导小组的成立为做好民兵整组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根据今年的民兵整组形势和要求,武装部长向党工委作了专题汇报,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就做好今年的民兵整组工作做出部署,特别是就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建设提出了要求。三是学好文件,领会精神,落实任务。在街道民兵整组工作会议上,组织大家传达学习了上级文件精神,街道制定下发了《望春街道2008年人民武装工作要点》、《关于做好民兵整组工作的通知》、《关于组建街道民兵应急分队的通知》,明确了今年的民兵整组任务。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以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为目标抓好民兵整组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浓厚氛围,是做好我街道民兵整组工作的前提。为确保民兵整组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我街道高度重视宣传发动的作用,充分采取多种形式来宣传《国防法》、《征兵工作条例》、《兵役法》等法律法规。在街道机关,我们布置了靠牌。我们还通过举办宣传栏的形式对人民群众进行教育。对于各社区,我们要求张贴标语不少于20份,悬挂横幅不少于一条。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浓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我街道民兵整组工作的开展。

3、严格把关,质量为先,以适应形势为目标抓好民兵整组工作。街道认真把握新时期民兵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按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抓好民兵整组工作。一是深入基层,听取意见。任务下达到各单位后,街道人武部深入各社区,了解和掌握各单位民兵整组工作的进度,按照上级民兵整组有关要求进行指导,确保整组任务按时完成。二是严格把关,科学合理编组。今年,我街道组建的应急专业分队中,大专以上学历及具有专业职称的占60%,党团员占85%,不少还是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同时我们还在宁波市长途电信传输局组建通信抢修分队,保证了队伍素质和人员的在位率,符合并达到了上级军事机关提出的编组方法科学,适应遂行作战任务的要求。为提高“后备”力量综合素质,通过民兵战备训练,磨练队伍意志,提高队伍素质,把社区、企业管理人员编入专业分队,既是后备力量中的突击队员,又社区、企业的建设骨干。三是落实计划,抓好点验。根据区人武部的安排,我街道于3月18、19日带领我街道的补充分队、海军预编分队;步兵连等民兵参加区武装部组织的点验。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同时,3月19日下午,我街道武装部组织望春街道民兵通信抢修分队在宁波市长途电信传输局进行点验。区人武部、街道和市长途电信传输局的有关领导参加了点验。四是贴近形势,注重质量。去年,我们在民兵整组中,提出了“三优先”的编组原则,提高了

民兵队伍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科技素质。“三联系”的管理办法,通过联系社区、单位、本人,对民兵的流动信息、工作信息、思想信息得以基本掌握,解决了“一头热、一头冷、一厢情愿”的问题。今年,根据形势的需要,提出了贴近台海形势、贴近战备任务、贴近街道实际的“三贴近”思路,建强、建实民兵组织成效显现。通过“三贴近”,编准、编实民兵任务分队和街道应急分队,我们采取明确任务、上报名册、反馈编组的做法,解决民兵工作一兵多职、建用脱节、集结困难、到点率低的问题。

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7

在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人才是基础,设备是条件,管理是关键[1]。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医疗设备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医疗设备已经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行政办公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条件;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2]。因此,医疗设备的管理至关重要。而准确掌握医疗设备的数量、性能、在位情况及利用率等资料, 则是医疗设备的管理重点[3]。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了多种高效管理模式,然而,医疗设备普查仍然是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 它能够最直接、最准确地发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和完善医疗设备的管理[4]。

1医疗设备普查中发现的问题

我院医学工程科(以下简称医工科)自2008年开始将医疗设备普查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每次普查根据当年发现的问题,确定下一年度普查的侧重点。主要内容:1医疗设备账物相符情况;2医疗设备档案标签情况;3医疗设备状况及使用情况。其中,账物不符的问题最为突出。因此,本文对账物不符的主要表现及产生原因进行了重点总结和分析。

1.1账物不符的主要表现

(1)医工科设备台账上有记录的设备在科室找不到。

(2)部分科室使用的设备没有在医工科建档。

1.2账物不符产生的原因

(1)使用科室日常管理不力。我院大部分科室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没有设定专人,而是由护士长代管,直接导致设备管理不力,致使一些使用频率较低、体积较小的设备出现丢失或存放位置不明确的情况。在普查工作中,上一年度普查未找到的设备,下一年度又出现在科室的情况屡有发生。如重症监护科1台1998年投入使用的贝朗输液泵,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故障相对较多,该泵一直作为备用闲置,在2013年的普查中未能找到,最后只能作为丢失上报并按医院规定进行相关处理,但在2014年的设备质控过程中,该输液泵又由科室送到医工科进行质控。

(2)设备移交缺乏监管。在实际工作中,设备移交主要有3种情况:1科室主任更换。新、老科室主任对设备移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交接不清,相关职能科室也未尽到监管职责,一旦在普查工作中发现设备丢失,就会出现责任不明的情况;2不同科室之间的设备调整移交。根据医院的发展,部分科室可能会出现合并或分拆的情况,如果在调整过程中,医工科不能及时参与协调监管,也会出现台账信息错误或设备去向不明的情况;3淘汰报废设备移交。由于设备报废审批时间较长,在此期间有些科室提交报废申请后就不再对设备进行管理,特别是一些体积较小的设备,有的随便堆放,有的往医工科一送,有的直接按废品自行处理,未办理任何移交手续,造成普查时账物不符、丢失的情况出现。如我院某科室原主任退休后到其他医院上班,将1台价值不菲,厂家赠送的专科设备擅自带走,该主任认为设备是厂家赠送给他个人的,所以将其带到新的工作单位,而继任主任在工作移交时并未对科室所有设备进行仔细核对移交,在普查中才知道科室设备台账上还有这样1台设备,后经交涉,该设备才得以送回科室。 又如某科室1台动态血压监测仪,1998年投入使用,因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室购置了新的设备,该设备长期闲置, 2014年普查时,科室提出报废申请,但移交设备时只剩下1个显示器,其主机及配套的检测盒均无法找到。

(3)部分医疗设备未纳入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范畴。由于历史原因,医院与一些社会机构合作开办的一些治疗中心的医疗设备未能纳入医院管理。一般合作中心会将所属设备明细报医工科建立台账,日常淘汰报废、设备采购更新自行管理,不可避免会出现医工科的台账更新滞后,在普查中出现账物不符的情况。

(4)试用或赠送设备管理缺失。按照医院相关规定, 临床科室在接受试用或赠送的医疗设备时,应事前向医工科申报,经医工科审核并报上级机关审批,医工科建立档案后方可投入使用。但部分科室认为既不需要医院花钱购置设备,又能够满足临床使用,因此对这项规定不重视, 未经审批即在科室使用,导致医工科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除造成账物不符外,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医院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在2013年普查中,发现某科室有1台小型针对长期卧床病人的康复仪器在台账上没有登记,经询问为1个病人在住院期间自行购置并使用,出院后,为感谢该科室医护人员对他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将其赠与该科, 但未在医工科办理相关手续。后经医工科审查后发现其资质不合格,通知科室停止使用。

(5)不同经费来源的设备管理存在缺陷。我院现有设备来源大体包括:医院经费购置、科研经费购置、上级划拨等。其中,科研经费购置及上级划拨的设备都不经过医院设备采购流程,医工科无法及时掌握其动态,导致该类设备的台账建立滞后或缺失。

(6)医疗设备台账和固定资产台账分割不明确。随着医院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总值及台件数有了很大变化,但医疗设备台账的建立还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过去的建账方法, 许多不属于医疗设备但与医疗工作相关的物品如普通病床、 医疗推车、医用物品存放用的柜架等都纳入了医疗设备台账,导致了一些物品的混乱。如普通病床的台账管理,由于各种原因,各科室总的病床数基本不会有大的变动,但具体的病床则很难与台账上的病床一一对应。

2对策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1各级管理和使用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科室管理职能不强, 导致设备管理规定中的很多条例措施不能严格执行;2设备管理制度及手段相对滞后。因管理制度与新情况不适应造成管理缺失或因管理工作强度太大造成的管理制度不能落实。为解决此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5,6]。

(1)加强使用科室的设备使用管理。各科室建立由主任负责,指定专门设备管理员的科室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员要明确职责并要切实履行。

(2)加强医工科作为职能科室的管理职能。医工科要服务与管理两手抓,强化管理职能。医院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及奖惩措施时也应该将各科室的设备管理内容纳入其范畴并严格执行。从制度方面保障医工科管理职能的强化及可执行性。同时也可提高各科室主任及工作人员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主动配合医工科的管理和加强科室自身的管理。

(3)医工科作为设备管理的职能科室,应加强设备管理的理论研究。及时发现设备管理过程中的新问题并提出有前瞻性的、普遍适用性的合理解决方案供领导参考决策, 适时推出与新情况相适应的设备管理条款。

(4)加大设备管理新技术的投入,提高设备管理的工作效率。近几年,医院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但在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多,加快这方面建设,通过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及相关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提高医工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使医院管理者能够对全院医疗设备的分布及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为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和发展计划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7]。

3结束语

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8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会计管理

1 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依法建账执行不到位。从近几年的会计法执法检查来看,一些单位未按会计制度要求设置明细账、日记账,致使单位的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全面的反映。

(2)会计核算资料不真实、不完整。一些单位内制制度不严,为了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对凭证审核不严,原始资料失真或无原始单据或单据不全,造成凭证不合规,会计数据不准确。

(3)会计凭证不规范。记账凭证内容不完整、项目不齐全、编制不规范,摘要表述不准确,编号前后颠倒,相关人员的签章不全。

(4)会计科目使用不当。一些单位未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制度正确使用会计科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5)会计账簿登记不规范。

(6)资产管理不严格。从会计执法检查和清产核资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看,不少单位长期不进行财产清查,账实不符现象严重。

(7)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8)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不按规定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有的会计人员既管钱又管账或者管钱又管印鉴,岗位职责也不明确。

(9)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财务审核和审批制度流于形式,加上内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内部审计制度难落实,导致会计监督力度不强。

(10)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

2 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根据现象究其本质,本人认为,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

(2)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部分会计人员没有受过专门系统的学习,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会计业务知识缺乏,对会计基础工作了解不多,也不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从而对会计基础工作无所适从,造成会计基础工作混乱。

(3)有意违纪造成会计基础工作混乱。当前社会中“诚信”的缺失,助长了经济生活中造假、舞弊等现象的增加。为了达到非法目的,有意不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以借机“混水摸鱼”,这首先就导致会计基础工作质量下滑。

(4)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视不够。

(5)激励机制不健全,权责利不相匹配。

(6)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处罚措施和力度不到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没有明确相关的法律责任及处罚规定。

(7)会计基础工作的标准不规范。

3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和途径

本人认为剖析原因对症下药十分必要,采取措施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刻不容缓。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会计法规的宣传。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宣传力度,让单位领导和广大会计人员了解和掌握相关规定,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

(2)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一方面通过会计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实际工作能力,从源头上改善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从会计人员的自律抓起,对会计人员先进事例进行表扬和宣传,对会计领域的反面案例进行披露和抨击,增強会计职业道德风尚。

(3)严把会计从业的“入口”关。《规范》明确指出会计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是严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关,从源头上加以控制,确保准入人员素质。二是单位要对会计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将会计工作当作一个严肃的事情来抓,对会计人员的资格要求要严,对会计人员的聘用、任用要慎重。

(4)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一是要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要建立必要的检查和考核机制,促进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三是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实现利益和责任挂钩,做到“责、权、利”相匹配,从而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增强其责任。

(5)加大会计监管力度,优化会计环境。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发挥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内部监督的作用。

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9

一、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不能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放在党的建设的大局中去把握,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还缺乏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

领导体制方面,一是在现行领导体制下,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和对同级党委副职的初核等,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落实。二是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兼职过多,专职不专现象严重,工作关系不顺,精力难以集中,影响了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

工作机制方面,科学的工作机制尚未系统建立,科学的工作方法尚未探索形成,加之缺乏有效的落实措施,工作方法简单、工作落实不到位,致使各项工作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职能发挥方面,一方面职能错位,存在“大包大揽”倾向,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成了“事事牵头、样样主抓”,有时还充当了“开山斧”、“救火队”的角色。另一方面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全面充分。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四项职能,做到全面履职。

队伍建设方面,一是知识素养有待提高,缺乏专业人才;二是系统培训少,培训渠道单一;三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亟待加强。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

一是干部思想不够稳定,存在不满情绪。

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畏难思想抬头。

三是纪律约束不够严明,自律意识不强。

四是业务培训不够全面,自身素质不高。

五是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权威监督不强。

二、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一是农村土地承包使用等引发的问题突出。

1、承包合同不规范,给以后生产发展过程中发生纠纷埋下隐患。

2、决策运行程序不健全,时有损害村民利益或集体利益的事件发生。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往往不完全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进行,易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发生矛盾和纠纷。

二是查办案件力度不够,惩处腐败分子和整治消极腐败现象有待进一步深入;腐败预防难见效果,腐败大案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和惩治腐败工作的信心。

三、作风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上浮躁,理论学习松懒。

二是公务消费上奢靡,铺张浪费严重。

三是干群关系上“疏离”,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采取措施:

(一)以加强思想教育为先导,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

(二)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

(三)以严肃党纪政纪为关键,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四)以强化监督制约为保障,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若干准则》及其他相关规定。

(五)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根本,深入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做好治本抓源头工作。

机关效能建设存在哪些症结,有什么解决办法

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工作热情有待提高。

二是管理制度不尽完善,工作纪律有待加强。

三是工作作风不够踏实,工作责任心有待增强。

四是考核制度不尽合理,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解决办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确保效能建设进一步深入。

(二)强化教育,熟练技能,使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四)明确职责,加大绩效考核力度,督促效能建设在工作中落到实处。

(五)加强监察,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效能建设抓出成效,形成机制,影响长远。

四、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

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干部思想认识比较模糊,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认识不到位。

二是少数村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时有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发生。

三是干群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影响村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村民群众权益的维护。

四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村民党员或埋头于生产经营或外出务工,村级组织力量有所减弱,村集体凝聚力不强。

对策措施:

(一)坚持党风廉政教育常抓不懈,按照年初市委《关于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规定的要求,在全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集中教育活动。

(二)改进村干部工作作风,特别是要加强干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帮扶活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找到群众满意与村务工作顺利进行的结合点。

(三)加强村一级组织建设,对村级组织建设加强指导,合理搭配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和“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助手作用,为村级组织建设和各项组织活动的开展贡献力量。

五、制约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和影响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发挥最大效能的突出问题

一是权力的授予和行使不够规范,给权利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全面覆盖造成困难。

二是定岗、定员、定责尚不完善,权利运行监控指向不明,力度不够。

三是权力行使缺乏有效公开,监控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四是权力监督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影响权利运行监控机制发挥最大效能。

六、如何加大对政府部门及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

(一)着力在规范上下功夫,加强对单位和个人“有什么权力,怎样去行使权力”的监督。

(二)着力在定岗、定员、定责上打基础,加强对“什么人去行使权力”的监督。

(三)着力在公开上下力气,构建便民服务平台、建造高标准公开栏和利用网络进行公开,加强公开,保障监督。

如何加强全区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教育,怎样创新教育形式和突出教育效果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集体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以及中纪委、省纪委反腐倡廉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全区党员干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廉洁勤政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二)加强正反典型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正反面典型电教片、图片展,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让廉政教育入脑入心。

(三)对比思廉教育。组织开展“爱心一日捐”、“新农村建设帮扶点”、“企业服务月”等社会实践活动,寓“思廉”于“帮扶”之中;进农村、下企业,切实帮助解决现实问题;组织廉政建设及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题讲座,使干部职工的心灵在生动的事实面前受到震撼和洗礼。

(四)加强勤政教育。组织开展以“勤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大力倡导“不尽职就是失职,不勤政也是腐败”的理念,树立“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的观念,着力解决好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问题。以改进工作作风为突破口,解决好坚持求真务实、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问题。

(五)发展“家庭助廉”教育。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家属积极参与到反腐倡廉建设中,常吹家庭廉政风,牢牢筑起家庭反腐倡廉防线,为党员干部家庭祥和、个人幸福、事业成功提供保障。

七、如何加强我区廉政文化建设

(一)扩大宣传,以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为载体,夯实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基层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工作机制。

(三)广泛发动,推动廉政文化与农村文化、社区文化、机关文化相融合,扩大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四)大力创新,进一步完善“三会一课”制度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丰富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充实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

八、我区哪些部门和领域的违纪苗头和问题比较突出,主要存在哪些违纪苗头和问题

九、对民主评议和网络直评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网络直评是对民主评议在形式上的重要创新,促进了民主评议工作的公正性实现新增强;促进了参评单位政风行风实现新转变;促进民主评议工作的效率实现新提高。

也应认识到民主评议、网络直评在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同时还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在评价主体的确定上,应当从增强评价主体

与评价对象的关联度的角度出发,以行政部门的服务对象作为评价行政部门的主要评价者,增强服务对象评价的影响力,赋予行政相对人跟多的话语权。使评价结果更为直观,促进民主评议更具针对性,保障民主评议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约束作用。

对基层股、所、队季度评议工作有哪些建议 ?

十、我区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存在什么问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存在问题:

(一)行政执法经费、人员工资渠道不顺,靠收费、罚没养人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有些行政执法人员道德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特权思想严重,公权意识差。

(三)行政执法监督乏力,不能有效制约行政执法权力的正常行使,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流于形式。存在问题:

意见和建议:

(一)强化行政执法程序,行政执法部门行使执法权,不仅要严格遵守实体性,而且还要严格遵守程序法。

(二)加强行政执法保障

1、要尽快建立行政执法经费由财政统一拨付的制度,坚决执行罚缴分离制度。

2、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财政监督和司法监督。

3、健全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人身保障,财产保障制度。

(三)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1、行政执法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

2、录用行政执行人员要严格标准,公开竞争,择优录用。

3、加强执法人员的自律,要通过教育克服不健康的执法意识,在执法中避免不正之风。

十一、如何提高我区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在实现科技反腐上有哪些建议

科技反腐:首先,运用科技手段监督制约权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的系统性是保障。新形势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一系列监督制约机制和法规制度尚不完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完善惩防体系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必然选择。

其次,运用科技手段查办案件,提高惩治腐败效能。腐败现象的发生逐渐融入科技因素,需要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以应对“科技” 腐败的挑战,提高办案效率,发挥惩腐效能。

第三,运用科技手段搭建宣教平台,开展互动式反腐倡廉教育。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创新宣教形式、丰富宣教内容、开展互动式的反腐倡廉教育,实现宣教效果的最大化。

十二、如何完善我区反腐倡廉工作的教育制度、监督制度、预防制度、惩治制度和纪检监察内部管理制度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指导,建立思想防线,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1、党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提高防腐拒变自觉性。

2、发挥警示作用严肃党纪政纪,规范行政行为。

3、充分发挥主题实践活动的作用,积极开展自我教育。

4、把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落到实处,接受群众监督。

(二)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加强制度化建设,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与时俱进,提高反腐倡廉的科学化水平,完善反腐倡廉工作的教育制度、监督制度、预防制度、惩治制度和纪检监察内部管理制度的体系化建设。

(三)坚持严格的党内外监督管理程序,完善监督机制,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党内监督,拓展党外监督途径,细化监督管理程序,使监督机制系统化、常态化、体制化。

(四)坚决查处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落实反腐倡廉,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到实处。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加强整体规划和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体系。

十三、如何加强对农村“三资”的管理?如何增加农村集体财富积累?如何做好农村招投标工作?

十四、如何发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作用,如何改进工作以达到进一步便民的作用?

如何改进工作,更好地发挥便民服务中心的作用,在不断完善便民服务中心设施建设的同时,更为重要是在便民服务中心的软件建设

上下功夫,既要完善程序和服务,也要改进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

在程序建构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提高中心的便民化服务水平,突出程序安排的人性化;细化工作程序,避免服务中的疏漏,让老百姓的困难和问题在便民服务中心得到有效解决。

在完善服务方面,开展预约服务和电话服务,群众有什么要求和问题,可以通过提前预约和电话咨询,中心可以协调各单位及时提供优质服务;能上门服务的,提倡上门服务。

上一篇:班务计划多篇汇总下一篇:中秋国庆祝福语简短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