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学生荣辱观培养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代中学生荣辱观培养(精选8篇)

当代中学生荣辱观培养 篇1

一、“八荣八耻”为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和保障条件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

备军和接班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以造就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进入新世纪之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颁布,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指导。此次“八荣八耻”的提出,既是我们党和国家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一贯态度的体现,又是上述纲领性文件的深化和具体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内容上说,“八荣八耻”无疑是从荣辱观的高度对20字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展开,与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标是一致的,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荣辱观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和保障条件。

首先,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角度来说,“八荣八耻”与当代大学生渴望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标是一致的。大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和个性培养的关键时期,他们朝气蓬勃、疾恶如仇、态度积极、目光远大,希望学成之后能够报效祖国和人民。同时,他们也深深地认识到,将来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除了要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优良的道德素质和个人品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包含了追求知识、热爱科学的内容,也包含了在社会中立足和增强竞争力的各种品质要求,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对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其次,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八荣八耻”为大学生优良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大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者的个性、兴趣、知识、气质、品德不仅是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而且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提出,一方面促进了学校的道德教育,有利于教书育人过程中通过科学规划有效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也会对教育者本身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更好地发挥教育者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作用。

最后,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八荣八耻”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学生成人成才既需要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要求有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而由于种种原因,社会风气的构成呈现出复杂的状态,其中的不同成分和可能出现的种种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尤其是社会中存在的一些腐朽没落观念,会时时抵消学校道德教育的努力和成果。因此,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职责。

二、“八荣八耻”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指导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一项根本的内容,就是要培养他们“荣荣耻耻”的观念。这一观念的树立和强化,既需要大学生自己的主观努力,又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职责。

在大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青年学生首先要自己做到自省自律、知耻改过。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中,对于自省、改过、慎独等都非常重视,要求人们“日三省吾身”、“过则勿惮改”、“君子慎其独”,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荣辱观的培养中,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养成自律自省的意识和知耻改过的观念,勇于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明确辨别是非荣辱,自觉加强自我约束,使优良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成为他们主动的人生追求。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要从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荣辱的能力和意识入手,大力加强荣辱观的教育。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课堂讲授知识上,而是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感化、熏陶等各种途径,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念和行为。因此,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通过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明确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同时,还要通过各种课内、课外的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信念,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使这一工作取得实效,就需要学校的各个部门互相配合,不断创新,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此外,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的观念和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积极通过提高师德、反对学术腐败等各种途径,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使他们对学生起到表率和榜样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一直重视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对学生提出了“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成人成才目标。这一目标,既反映了大学生的追求和理想,也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同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的要求是一致的。

对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还需要全社会营造一个“荣荣耻耻”的环境。学校教育并不是封闭的教育,社会上的各种观念和思想,都会给大学生的成长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大学生思想观念形成过程中,当然离不开本人的主观努力和学校的教育引导,同时他们更希望能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为了给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的荣辱观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改善社会风气。

当代中学生荣辱观培养 篇2

高校是我国高等人才培育的基地, 其最根本任务是育人,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为此, 高校肩负着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任。

一、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状况

近几年来, 我们对高校学生荣辱观状况的进行跟踪调查,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人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崇尚科学, 乐于奉献, 具有吃苦耐劳的意识等, 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状况的主流是好的, 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趋势。但是,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 当前社会经济又正处于转型期, 而国际国内形势又复杂多变, 也给一部分大学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甚至比较突出的消极影响。如有些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和理想信念模糊;有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 崇拜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有些大学生道德品质缺失, 是非、善恶、美丑不分, 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有些大学生畏惧艰苦奋斗, 好逸恶劳;有些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等。这些消极影响虽不是荣辱观状况的主流, 但其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与培养产生的消极作用是就显而易见的, 弄清楚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 有助于我们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与培养。

二、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的成因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 少数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动摇, 荣辱观念发生偏离, 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 既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 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经济矛盾也日益突出, 分配不公平、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同时西方崇尚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涌入, 而大学生明辨是非能力不足, 追名逐利思想明显, 面对社会发展规律、国家前途命运、自己的社会责任, 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导致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理想产生了迷茫。

第二, 道德观念弱化、法律意识淡薄。传统的道德评价标准开始失落, 当代大学生已经不再盲目传统的道德权威, 而是更加注重自身的内心感受, 只有“人人为我”的意识, 没有“我为人人”的观念, 凭着感觉走。当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及丑陋现象, 依靠良心控制行为的道德观念明显弱化。同时, 由于法律意识淡薄, 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侵害了公众利益, 而做出恶意破坏行为, 导致违法现象的出现。

第三, 价值取向扭曲、诚信缺失。随着自我意识的提高, 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关注也不断提高。但是部分大学生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 很少考虑个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为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同时, 为了个人利益的获取, 在学生上, 生活上, 工作上存在虚伪, 弄虚作假的行为, 彼此之间缺乏信任, 互相猜疑。

第四, 社会责任感意识缺乏。部分大学生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 奉行个人至上的原则, 违背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 只强调个人的权利、前途、荣誉和金钱;只考虑个人的才能和个性的发展而不考虑国家、集体和社会的需要,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为大众谋利益的意识。

三、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教育与培养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社会和学校要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和措施,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把大学生塑造成为具有品德高尚、远大理想、能承担民族复兴的优秀人才。

第一, 营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氛围, 把荣辱观教育纳入高校的整体教育与管理体系中。学校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结合,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学校管理体系中, 建立以荣辱观主要内容的教育长效机制;坚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门课程、社会实践、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把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贯彻, 营造知荣辱、行荣辱的氛围, 真正做到环境育人、课堂育人和全员育人。

第二,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全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及大学生的特点, 积极探索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做到荣辱观入心、入脑, 让大学生能自觉以荣辱观的要求作为行为准则, 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达到社会主义荣辱观能管用的目标。

第三,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面貌, 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校报、板报、宣传栏、讲座、讨论、社团组织等有效载体,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在一个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熏陶下, 促进大学生全面而健康地发展。

第四,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社会实践环节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是空洞说教, 要真正入心、入脑, 必须加强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 大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到自己在荣辱判断上偏差, 进而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深入了解社会, 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发展和心理感受有机结合, 修身养性, 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 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的精神砥柱, 推动大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

第五,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大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 进一步明确了考核评价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标准。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到实处, 必须进一步改进大学生考核工作, 完善大学生评价体系。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大学生的重要内容, 引导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的形成。

第六,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师德建设的内容。韩愈曾说过:“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教书, 还要承担育人的重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师德建设, 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 增强教师教书育人意识。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 可以对大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与榜样作用, 同时又弘扬和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新时期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 为大学生提供了明辨是非的判断标准, 提出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状况及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培养的相应措施, 明确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雪飞.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分析与教育.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7

[2] 邹永华, 李瑞萍.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党史文苑.2006-11

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探析 篇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着眼于当前社会风尚和道德建设的实际,指明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方向,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价值标尺与精神导引。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新风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笔者认为,当前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要坚持以下路径。

首先,坚持教育与管理的统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坚定信念,进而外化为高尚行为,是复杂的过程。其中,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就必须在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加强教育过程的管理。成功的教育总是同严格的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忽视管理的教育往往是苍白无力的。

其次,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教师就要做到言教和身教相一致,身教重于言教,不仅学为人师,而且行为示范。教师担负着教育他人、风化社会的神圣职责。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从教师那里学习荣辱观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学习如何明辨荣辱、对待荣辱的实践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以德化人,以行育人。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要求我们重在实践,贵在行动,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再次,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要靠自律,但也离不开他律。他律既包括相应制度的约束,也包括社会舆论的压力等。因此,应结合实际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评价机制、奖惩机制和监控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功能和作用,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引导和督促大学生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践中,要遵循道德建设的一般原则,妥善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1﹒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俱进地提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荣辱观主要体现在对于辱的认识上,大多数思想家都是通过对耻辱的论述来阐释荣辱观的。孟子最早将“荣”和“辱”作为一对对立的概念来使用。他说:“仁则荣,不仁则辱。”在我国一些古代思想家那里,知耻乃做人之本。朱熹说,人只有“耻于不善”,才能“至于善”。管子更从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来看待“耻”,他说:“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顾炎武进而指出:“四者之中,耻为尤要。”因此,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尤为强调教人以知耻,这种以教民知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深深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融入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八荣八耻”,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注入了时代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民族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2﹒正确认识个人与公共的关系。在中国的传统社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公”和“私”的概念,没有“公共空间”的概念。在现代社会,尤其要重视公共空间的建设。每一个人,实际上都生活在公共空间中。

当代中学生荣辱观培养 篇4

XX市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中央、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试点办、省蹲点组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调研,制定方案,精心准备,适时推开,严格程序,扎实工作,大胆探索,认真研究,确保了全市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试点工作开展顺利,发展健康,成效明显,基本达到了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月**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同志来漯检查指导工作,对XX市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主要成效

*、探索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党员素质得到新的提高。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增强了党性观念,提高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作风有了新的好转,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多了。据不完全统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点问题有***多件已经得到解决。全市有***名党员通过免费实用技术技能培训获得了一技之长。临颍县**名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积极参加机电维修、电脑操作、市场营销等实用技能,目前已有**名重新找到就业岗位。舞阳县惠方集团有**名党员在“我为党旗光荣劳动竞赛”活动,先后获得“竞赛能手”、“竞赛标兵”或“竞赛状元”称号。

*、夯实了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基础,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新的加强。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全市共新建党组织**个,撤并党组织**个,调整或重新任命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人、成员***人;通过调整、挂靠、接转等形式,理顺了****名“挂空”党员的组织关系。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全市有****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是去年同期的*倍。舞阳县印刷厂停产多年,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工厂无人管,组织活动无人问,在活动准备阶段,县经贸委党委组织力量对原党支部进行了调整,重新任命了党支部领导成员,新支部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恢复生产,使一半以上的职工重新实现了再就业。不少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说,是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让不少党员找到了娘家,党组织去掉了心病,党组织和党员共同看到了希望。*、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新的改善。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郾城县许慎市场党支部一班人及每位党员把先进性融入到为商户实实在在的服务中,主动为商户排忧解难。支部书记孙文学把自己的门面房出租给困难商户并主动减免房租;市燃料公司党员韩焕敏,主动吸纳*名下岗职工人员,在她自办的公司从事煤炭、液化气经营,不仅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而且教会他们经营的本领。市棉麻公司针对职工反映的经营范围窄、淡季收入低的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新开展了轧菜籽油业务,使职工月增收***多元。市物资公司针对全系统困难党员多的实际,加快钢材、废旧金属、环保用煤等市场建设进度,创造就业岗位**个,安排**名下岗党员再就业,并组织*名下岗党员参加银鸽公司招工。市供销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在经营形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拓展业务,多方筹措资金,向劳动部门补交了职工养老保险金****万元。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通过边学边改,边改边补,诚心诚意征求意见,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了试点工作的成效和带来的可喜变化,维护了党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许多群众反映:这次活动非常及时,搞不搞活动就是不一样。

*、找到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各项工作得到新的促进。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坚持把教育活动与其它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把党员在教育活动中焕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和干劲引导到工作上,引导到加快发展上,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健康增长的发展态势,其中工业综合效益指数居全省第*位,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和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均居全省第*位,出口创汇为近年来最好水平。特别是在抗击非典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使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防治非典、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相互促进,有机结合。在抗击非典斗争的第一线,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了全市非典防治“双零”目标的实现。漯河市工商银行系统抓住试点工作的良好机遇,积极探索教育活动与业务经营有机结合的途径,通过全体党员挂牌上岗、命名“共产党员示范岗”、成立共产党员业务攻坚小分队、开展“党员带头干、人人比贡献”劳动竞赛等,有力地促进了业务发展。

二、基本经验

(一)坚持加强领导,不断提高对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认识。省委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省委书记李克强同志反复强调,对试点工作一定要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指导到位、研究问题到位、宣传到位,并经常督问进展情况,先后*次专门到漯河检查指导试点工作,帮助解决重大问题。省长李成玉同志对试点工作非常关心,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副书记支树平同志,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陈全国同志亲自组织我市的动员大会并作动员报告,每个阶段都到漯河检查试点工作,及时提出指导意见。省试点办、省蹲点组的同志经常与我们一起研究工作,给予全程、具体的指导。省委的重视和关心,坚定了我们搞好试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市委对试点工作倾注了很大精力。全国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试点工作座谈会后,市委立即召开常委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贺国强部长和李景田副部长的重要讲话。常委们一致认为: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把漯河确定为试点单位,是中央、省委对我们的信任、支持和鞭策、考验,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加快漯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市委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尽出力、出全力、负全责,确保试点工作见成效、有特色、出经验,向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刘炳旺同志任组长、几位常委领导同志任副组长、**个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领导联系点制度,县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共建立联系点***个。省市县层层下派了蹲点(指导)组,共抽调****名干部参与督导工作。建立健全了领导小组联席会、阶段性工作汇报会、蹲点组长例会等制度。市委先后*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试点工作,出台**份指导性文件,及时解决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重要问题,确保试点健康顺利开展。

(二)坚持超前准备,为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健康开展夯实基础。一是深入调研,摸清底子。试点工作开始全面铺工前,我们组织*个调研组,利用一周时间,对党员队伍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剖析问题,研究对策,制定出了有针对性符合漯河实际的试点工作方案。贺国强部长对此作出批示、给予肯定,给我们以很大鼓舞。为化解部分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存在的不安定因素,我们对这些企业没有急于动员,而是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理顺党员职工情绪,认真制定了预防突发事件的预案,确保了停产关闭破产企业的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稳妥扎实推进。针对市经贸委系统企业实际,提出了采取“三分法”进行逐层动员推进。党组织健全,组织活动开展比较正常、生产经营状况较好、准备充分的企事业单位,先行动员,健康推进;党组织不健全、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生产经营状况差的企业,在健全组织的基础上,加紧准备,积极推进;党组织瘫痪、无法开展活动的关停破企业在找准问题、稳定职工思想、理顺职工情绪的基础上,一企一策,稳步推进,有效保证了经贸系统**多家关停破和困难企业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稳妥有序地开展。二是健全组织,理顺关系。针对调研发现党组织关系不顺严重制约开展活动的问题,对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尚未建立的单位,及时建立党组织;对软弱涣散、无力组织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基层党组织,迅速进行整顿;对有名无实、有组织无党员的党组织,及时进行合并调整;对关系不理顺的党员,按照“就近、方便、管住、管好”的原则,搞好组织关系接转,为顺利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奠定了组织基础。三是把解决党员的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相结合。试点工作前期,针对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的“党建活动年年搞,年年都是老套套”、“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搞试点是负担”、“查摆问题是哄瞎子跳井”等模糊认识和不良情绪,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为什么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什么样的姿态参加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端正对试点工作的态度;明确要求各试点单位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学习贺国强部长有关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试点工作的重要讲话精

民主评议党员程序,经过民主评议,全市共评出优秀党员****名,合格党员*****名,不合格党员***名(占****%)。其三,抓整改,切实解决问题。我们组织各单位和广大党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确定整改时限,并采取公开承诺、跟踪问效、定期检查、逐条销号、群众评判等办法,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市交通局针对系统内**名军转干部提出的解决工资待遇问题,明确一名领导专职负责,在认真排查的基础上,责令相关单位对营级和团级干部的工资待遇按政策进行补给,对*个困难企业的**名军转干部的工资,积极上报市财政部门,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多名军转干部对此感动地说:“整改为我们整出了实惠,我们十分满意。”在不合格党员的处置上,市委提出了“评议从严、处置慎重”的原则,对评议出的不合格党员,由蹲点组和基层党组织逐一谈话,指出存在问题,做好思想工作,理顺思想情绪,在此基础上,区分不同情况,慎重处置。对问题较轻、确有悔改表现的,要求限期改正;对错误性质比较严重、不具备党员条件的,采取劝退、除名、移交纪检、司法机关处理等形式,予以严肃处置。目前,全市共处置不合格党员***人,其中限期改正***人,劝退**人,党内除名**人,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人。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进展平稳,没有一人向上级党组织提出申诉。

(五)坚持大胆探索,解决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把大胆探索贯穿试点工作始终,在试点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如:在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对象学习组织难的问题上,针对离退休职工党员、个体私营企业党员居住分散、不易集中、流动性大的特点,我们在劳动部门、个体私营经济服务部门、民政部门成立了社会保险工委、个体私营企业工委、社会保障工委。对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确立了“一企一策、层层动员、先易后难、骨干先行、压茬跟进”的原则。在征求实质性意见难的问题上,我们探索推行了“三线运行”、“四个延伸”、“组织点”的方法。“三线运行”,即党组织、指导组、党员本人三条线征求意见;“四个延伸”,即向党员的原工作单位延伸、向党员的居住地延伸、向党员的服务对象延伸、向党外群众延伸;“组织点”,即要求党委、总支以党委会的形式,结合考核及平时掌握的情况,对下属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逐个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党支部以支委会的形式,对支部党员逐个分析,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民主评议党员的标准问题上,我们把城市基层党员分为公有制企业党员、公有制事业单位党员、非公有制单位党员、街道社区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六类,分别制定了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评议标准。在不合格党员评议难的问题上,我们细化了不合格党员的**种具体表现,在评议程序上增加了民主生活会、对违法违纪党员进行排查的步骤,较好地解决了党员实事求是进行自我认格及民主测评有的放矢的问题。在处置不合格党员把握难的问题上,我们确立了“评议从严、处置慎重”的原则和组织满意、党员服气、群众认可的标准。同时把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程序规范为支委会研究、党员大会表决通过、报上级党委批准、将处置结果通知本人、公布不合格党员处置结果、帮教被处置不合格党员六项程序。在如何以试点战胜非典、以非典检验试点的问题上,我们把党员在非典防治中的表现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一条重要标准,赋予蹲点组督查试点工作和督查非典防治工作的双层督查职能,同时,把非典防治作为检验试点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问题上,我们建立健全了“五严一体”工作机制,即融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监督、清退为一体,通过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关、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肃处置,实现党员发展标准化、党员教育经常化、党员管理规范化、党员监督社会化、党员处置民主化。依托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建立了党员培训基地;以为周期,实施了党员先锋工程,为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经常化奠定了基础。

三、研究成果

按照试点工作要对下解决问题,对上回答问题的要求,围绕中央提出的六个问题和三个侧重点,切实加强调研和探索。对重点课题,市委专门成立了三个调研组,在试点过程中不间断地调查研究,努力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还把重点调研课题细化为**个小题,分到每个阶段,要求市、县两级党员领导干部、蹲点组(指导组),各级试点办及**名组工特约调研员都要搞好调查研究,为市委试点工作提供参谋依据。课题组多次深入企业、社区,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个,座谈各级各类党员干部****多人,发放调查问卷****余份,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对城市基层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研究。调研发现目前城市基层单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政治信念不够坚定,组织观念淡薄,党性观念弱化,宗旨意识淡化。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组织上不适应;党员自身放松学习,降低要求,思想上不适应;党的组织体系和活动方式缺乏创新,管理教育不适应;民主评议党员流于形式,工作上不适应。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以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为契机,集中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完善党员队伍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三是实施党员先锋工程,为保持党员先进性提供活动载体。

(二)关于对如何通过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和促进各项工作的研究。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各项工作是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

活动的效果。

四、全面铺开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特殊群体党员中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应专门安排一个准备阶段。从试点情况看,关停破企业和困难企业党员、下岗失业和离退休职工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较大,“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找不到组织”的问题比较突出。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开始前,需要健全基层组织,理顺党员关系,对遗留问题较多的关停破企业,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预案,妥善处置各种突发问题,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做。

(二)对困难党员应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和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是城市基层党组织中的特殊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在这部分党员中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从严要求,又应该关心爱护;既要严格标准、加强教育,又应该采取措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三)应适当延长“党性分析、民主评议”阶段的时间。搞好党性分析需要广泛、深入地征求意见,民主评议党员需要严格标准、规范程序、扎实推进。这段时间稍长一些,有利于保证征求意见的质量,有利于党员充分认识和反思自己的问题,有利于党组织和群众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帮助。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篇5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当代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为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正在加大高等教育创新的工作力度,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进行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以及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同学们在大学里学习,可以接触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知识和创新经验的专家、学者,他们是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导师和楷模;在大学里学习,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仪器和实验设备,为弘扬改革创新精神逐渐积累起广博的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在大学里学习,可以形成一个个相互砥砺、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科研团队,为弘扬改革创新精神锻炼才干。

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下苦功夫学习,学习一切需要学习的东西,努力打好创新的思想根底和知识功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作风,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寻求突破。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从广阔的社会实践舞台中提炼研究题目,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真知灼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从推动国家发展和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需要出发,不断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内核,行为是体现。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爱国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睦,始终是人心所向,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把各民族的兴衰荣辱牢牢地维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特别强调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对于维护和巩固祖国的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利益和权利,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做出了不懈努力。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奋斗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要贯彻实施《反分裂国家法》,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统一的决心和信心,是不可动摇的。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栋梁之材,要自觉做推动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模范,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思想、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要努力学习掌握党和政府为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统一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努力增长才干,为全面开创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增强国防观念

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会侵略别国。在当今时代,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需要建立强大、巩固的国防。

1、国防: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

3、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4、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学习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意识和素质。

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

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增进对国防的感性认识。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篇6

社会责任感有其丰富的内涵。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 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为竞 争上岗,及时就业,敬业奉献,打好坚实基础。

1.用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纵观历史,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 的一面旗帜,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个人 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戚戚相关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 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 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 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社会责 任感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

2.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

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 义理想信念,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 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作为一个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既享有一定的权力,又必须承 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既从社会中获取,又要为社会奉献。权力与责任和义务是统一的。没 有无权力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力。不讲责任和义务的思想是错误的。当代大学生只有 树立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自觉的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用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能

够激励人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主义是以社会主义集体为价值目标,以个性发展为前提的。

它可以密切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增强个体的主人翁责任感,然而个体对社会,个体对他 人的责任离不开人的自我责任意识。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有责任

感的内在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能为社会、为他人负责任。自我责任意

识,意味着个体的自律,和对善的追求。每个成员应该发扬团队精神,培养集体观念,自觉

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逐步培养自己作为一个集体成员的责任心,尽

到自己的责任。人只有具有了自我责任意识,启动了他的内力,才能进一步上升为社会责任 意识。

4.用诚实做人、守信办事,树立社会责任感。诚信属道德范畴,是一条做人的基本原则,是 人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砝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的诚信要求越来越高。维护

诚信的最佳办法是让每个人不讲诚信的行为,都在个人信用史上留下污点,使不守信用者意

当代中学生荣辱观培养 篇7

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影响着体育教学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校教育中几十年不变, 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1) 教学模式强调“四步曲”。学生练习从开始到准备、整队到编队、讲解到示范、学习到复习, 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 (2)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在学科“中心论”的影响下, 体育课把学生置于“被管理、被训练”的被动地位, 强调程式化、成人化、专业化、训练化, 学生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发展受到限制。 (3) 教学过程常用“填鸭式”。教师讲解示范反反复复, 学生机械练习, 思维受到限制, 心理受到压抑。 (4) 片面强调身体锻炼。忽视学生全面培养和教育, 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教学目标。

二、现代体育教学要引进激励机制

现代体育教学模式要求:“体现一定体育教学思想, 并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教学的活动策略或简化的操作模型。” (1)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不良局面, 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音乐舞蹈进课堂”“快乐式教学”“能动式教学”“成功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开拓了体育新天地。 (2) 把快乐还给学生。学生在体育课中气氛热烈、兴趣浓厚、自主性较强。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方法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3)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体育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着手, 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即学校体育教学、兴趣、爱好、特长、爱好+特长、习惯、终身体育。 (4) 体育教师“有为才有位”。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 全面增强学生体质, 要加强学生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的教育。

三、体育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势在必行

当代中学生荣辱观培养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伦理认同;道德转型

收稿日期:2010-10-12

作者简介:潘保兴(1966-),广西隆安人,广西工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宇(1973-),吉林白城人,广西工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代中国正处于激烈的、压缩式进行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实践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念都呈现出更大的多元性、自主性,社会阶层状况、社会流动范围都发生了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更为显著的变化,对待社会意识类问题的视野也由平面化的国内视野向文化的、国际的、社会学的、人类学的立体视野转变。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时代背景形成了考察一切精神现象和社会行为特别是道德行为的客观前提,整个社会面临着经济技术时代到来之后的精神气质和社会伦理认同的转型。

一、当代中国社会伦理认同转型的背景分析

就社会伦理认同转型的宏观环境而言,在当今时代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多种文明的矛盾冲突与整合,经济发达国家利用经济优势在文明冲突与竞争中强势渗透,人们价值选择功利化的倾向更加显著,人文科学包括伦理道德遭受冷遇,社会心理浮躁、阶层矛盾摩擦有增加的趋势,社会控制的难度也相应增大。

就社会伦理认同转型中的主体变化而言,转型期的社会主体由群体人格向个体人格演变,个人的自主独立趋势更为突出:一是个人在行为目标上的独立倾向增长,在总体目标的实现中往往十分关注个人生活小目标的实现程度。二是个人在行为方式上主动意识增强。三是个人在目标实现上自立意识增强,群体关系淡化。四是个人生活中权威观念减弱,平等意识突显。五是个人隐私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反对组织行为的侵犯。

由此产生了非组织观念潜滋暗长,使组织纪律的约束力遭到弱化,传统道德约束和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日渐模糊。同时,伴随社会转型而来的是社会主体利益动机的高涨,无论从社会控制的角度还是从社会自身发展的角度,人们都在致力于创造一种全新的时代精神,重新界定这个转型时期的主流价值判断标准和伦理原则,用以规范和引领社会主体的社会行为。一种行为只有在道德上被确认是正当的,才能最终获得自己的合理性。

二、当代社会伦理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社会伦理认同的转型是一种历史的转型,它的客观依据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型,同时,它也引起了人们道德实践方式和标准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发展空间的差异,社会阶层矛盾的日益突显,使得我国当代社会伦理认同程度不高,一些关乎道德行为判定标准的核心问题因为各种因素的作用悬而未决,这些问题主要有:

第一,促进当代中国社会伦理认同转型的主导力量应该是谁?

世界各国历史上都经历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伦理认同转型,如果说西方国家的伦理认同转型主要通过社会思想运动来推动,那么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方国家的伦理认同转型则主要依靠政府主导作用的推进。在这些国家中,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制定政策法令来保障,实现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伦理认同转型过程中的国家政权不仅要承担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常规意义上的国家职能,还必须担当社会成员教化的历史重任。事实上,上述东方国家在伦理认同转型的过程中都进行过类似于“共同价值观”的确认,并依靠政府力量的推动,逐渐保有和涵育这种伦理认同的成果,形成维护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

第二,即将到来或已经到来的经济技术时代中人的伦理本质是什么?

经济时代的价值中心在于经济增长,价值评价的标准是一种经济合理性,这种伦理认同体系使得经常性、规模性、体系性的求利活动称为经济社会的主要推动力。社会更倾向于对求利行为持一种价值中立的立场,而只对求利的方式进行道德评判,此时,更需要基于前文观点中的国家政权提出相应的判断依据。经济社会中的人成了独立的利益主体,人求得行为保护的领域就由家庭、宗族转向社会组织、国家政权等公共政治权威,这些伦理控制的力量在明确上述人的伦理本性的基础上,必须对主体提供支持力,从而避免国家的“虚化”。

第三,当代我国的道德评价体系对于这场伦理认同转型的作用如何?

目前,我国的道德评价体系虽然历经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更新和积淀拥有了相对完善的内容,然而,面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急进式发展和激烈转型,原有道德评价体系已经逐渐无法适应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道德的底线不断出现“洪峰”。当人们不断碰触社会道德底线的时候,法律成为社会控制过程首先考虑的问题,但并不是唯一的问题。针对原有的道德评价体系在约束方向、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问题使主体伦理认同原则不够明确,明荣而不知耻的评价标准使伦理认同的转型缺少公信力。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我国社会伦理转型的意义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从思想上、行为规范上进一步划清了荣耻界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因为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国家政权对道德教化使命的担当,也为我国当代的伦理认同转型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四、当代中国社会伦理转型过程中塑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工作视角

党的十七大以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实践由此展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党长期形成的关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思想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保持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与政治之间的协调、与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实际上,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几乎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指社会本身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各种组织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和谐社会主要指狭义上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所要求的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社会结构均衡、稳定、合理、社会行为规范、社会运筹得当的基本精神,具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相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而言,表现为以下内涵:社会结构各系统的和谐、人际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自身的和谐是指人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健壮的体格。

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的重要方面和道德体现。当前社会各界正在开展丰富多样的的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就道德的本质而言,道德力量的展现主要靠的是实践,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也涉及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但就未来的社会发展而言,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官员和青少年这两个群体的教育工作,前者关乎全局,后者决定未来。

(一)视角之一:行政伦理——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制度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需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充分发挥具体政策的导向作用,发挥规章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同时,特别要避免“一阵风”,应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通过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政府权力本质上属于公共权力,必须在维护其公共性质的基础上,使之称为个人力量不足以捍卫自身权力时的有力的仲裁者。为此,必须对政府的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因为公共权力作为整体,其主体是政府,政府与公民也处于利益对局之中,所以,政府作为行为主体其行为也有一个道德与否的问题。所以政府官员的法制精神是伦理认同转型的外部制约。

(二)视角之二:生活伦理——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生活

社会生活是每个社会成员道德行为展示和评判的现实舞台,每个公民能否称为生活场景中的道德人,归根到底依靠的是教育。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背离是我国各级各类德育普遍存在的误区,也是目前的社会成员对伦理价值认同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原因决定办法,道德转型和伦理认同必须解决德育融入生活的问题。同样需要实现现代道德转型的韩国早在1973年就颁布了《家庭礼仪法》,通过法律手段强化道德进入社会生活的必要性。如:中小学各年级开设每周一学时的礼仪课,通过政府组织编写的教材和音像资料进行个人生活礼节、社会生活礼节、家庭生活礼节、学校生活礼节、国家生活礼节5个方面近30种礼仪生活教育,效果显著。

(三)视角之三:科技伦理——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然而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对社会发展、环境建设、人的主体性等问题构成的危机也在日益凸显,科技伦理建设在经济技术时代显得愈发重要。在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大幅提升之后,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发展经历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拥有高科技的社会可以是发达的、繁荣的、物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但不会必然的就是进步的、文明的、和谐的。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秦英君.东西方道德的转型与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N].人民日报,2006-3-18.

上一篇:1我爱秋天下一篇:句型转换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