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精选11篇)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 篇1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不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它与传统的学科相提并论,教学中也沿袭了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甚至把学习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等同起来,缺乏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应有价值。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由于教材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远多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的内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频接触计算机软硬件,占据了这门课程的绝大多数时间;同时,具有指挥棒作用的信息技术会考中的题目也侧重于考核学生的软硬件操作的熟练程序,这就很容易让师生片面认为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就是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作,这就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真正的教学目标,走进了唯技术论的误区。

误区一 技术学习是教学目标

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

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技术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今天一些优秀的软件,如VB、Office、Windows等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对于编程而言,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基本保持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在这方面有一些反例,如社会上有些人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盗窃网上银行、制造病毒、成为黑客攻击网站等,这些现象如果没有引起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充分重视,在教学中未能有意识地对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难免会产生新的计算机犯罪。例如:有的老师在讲穷举法时,提到可用此算法编写破解密码的程序,立刻有学生问能不能编出破解取款机上密码的程序。可见对信息的理解、评价和正确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比计算机的具体操作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方面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 篇2

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误解

在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中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更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它包含在学习情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质疑、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提高判断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思维习惯多个方面。但一些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只要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说多做就是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观念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素养观

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和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与能力,这些能力的综合体现才是全面的信息素养。在一些课中,教师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找到某些资料”,认为这样就能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目的。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还应注意训练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

2. 学习主体观

在新型的教学环境下,教学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这是大部分教师能做到的。然而,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这种极端化的倾向导致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不仅中学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学习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而且传统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都丢失殆尽。

二、对教师主体地位的误解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中学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要定位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运用中学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尤其是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自制力有限,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更加重要了。

1. 片面追求情境创设

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但一些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学情境创设的内涵,过分追求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如果没有多媒体的支持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无法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多种方式。适当的多媒体材料可以辅助实现创设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想象、生活实例列举等都可以创设情境。在创设学习情境时,情境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

2. 片面追求热闹

恰如其分的课堂活动能使教学重点、难点得到更有效的解决。然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花了很多力气设计的活动,只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活动效果。

三、学习资源的误解

1. 过分依赖网络资源

从来就不存在万能的媒体,网络亦然。作为提供学习资源来讲,网络不是唯一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它资源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有很多,如教科书、教学挂图、教具模型、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都可以作为课程的资源。因此,对于资源的调用不应只局限于网络资源的查询。教师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为教学服务。

2. 过分依赖素材资源

一些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上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提供给学生,学生获得的都是无层次、不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性资源。这与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要求是不相符合的。

四、对技术支持方面的误解

1. 过度依赖技术支持

这种现象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硬件的过度依赖。一些教师上对外公开课时怕网络出差错,若出错,课上就没办法完成教学内容。而这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种种硬件环境的制约,出现无法按已定教学设计方案进行的现象在所难免。二是对于计算机教师的过度依赖。一些教师认为计算机教师理所当然要包办与计算机相关的一切工作,这是一种误解。

2. 技术特色组合不当

走出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素养;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07-01

人类在了解自然、改善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和控制,进而产生了一系列信息工具。各种信息工具的改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信息技术发展快速的今天,信息技术也成为了中小学必须学习的一门关键课程。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它与传统的学科相提并论,教学中也沿袭了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甚至把学习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等同起来,缺乏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有价值。

在我们正常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由于所使用的教材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远多于信息获取、加工、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的内容,例如:在讲述Word软件的时候,是不断的讲述各种操作技巧和排版的技巧技术;在学习Flash的时候只是讲述如何制作各类动画;并没有将信息道德教育和如何获取所需素材的信息融会在一起。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频接触计算机软硬件,占据了这门课程的绝大多数时间;这就很容易让师生片面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只是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作,学习各种应用软件的操作技巧,制作多媒体作品,这就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真正的教学目标,走进了崇尚技术水平的误区。

一、计算机技术学习不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中学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中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

如果仅仅是学习计算机科学,那么这种学习的目标应当是高校计算机学科的主要目标,在高等院校里,重点是培养各种各类的高技术专业人才,可以把技术当作计算机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们的学习目标。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了解、收集、处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各种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的问题,在中学生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其他学科会在课前让学生查找相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课本上是不可能那么全面的,学生在网上找到大量的相关信息,再对信息简单的分类、处理,从而找到有用的知识,对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是有非常大的帮助。通过经常的这种信息培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已经具备了很强的信息获取、处理、加工的能力和素养。

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技术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今天一些优秀的软件,如VB、Ottlce、Flash等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对于编程而言,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基本保持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在这方面有一些反例,如社会上有些人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盗窃网上银行、制造病毒、成为黑客攻击网站等,这些现象如果没有引起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充分重视,在教学中未能有意识地对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难免会产生新的计算机犯罪。例如:有的老师在讲穷举法时,提到可用此算法编写破解密码的程序,立刻有学生问能不能编出破解取款机上密码的程序。还有一些学生上课时候希望教师给他们讲Photoshop的技能,问他们为何学习的时候,他们却说:修改照片呀,把别人的脸换换;可能他们觉得计算机高手就是像网上经常发现的那些被修改照片的作者一样,能受到很多人的“称赞”。可见对信息的理解、评价和正确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比计算机的具体操作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

二、信息技术不是门独立学科

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意识,这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大误区。前面已经提到了,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能力的学科。所以来讲信息技术课应融会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时时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渗透,教师的这种意识甚至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最近,在给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讲Flash按钮制作,由于他们刚刚学习了电流方向这一节的物理课,于是在课程设计上便将所用到的电路和各种元件制作好,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电学知识,把各类元件综合运用一起,制作一个用开关控制电路的Flash动画。这个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学会如何使用Flash技术制作动画,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制作的同时,将其他学科的相关信息在这里做一个加工、一个整合,课程的重点不是制作电池、开关、灯泡等技巧性很强的内容,而是将这些内容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来加工组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以令学生将各学科的信息综合运用,达到更高的信息处理能力。又如VB程序课,如果老师只讲了课本上的几个例子,而不是讲述如何用VB编写一个打印数学上的正弦和余弦函数图形。从课堂气氛和课后效果看,后者明显好于前者。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 篇4

内容摘要]:与大多数农村中学一样,我们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存着着诸多不足,例如硬件配置、软件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这些不足的确制约了我们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虽然我们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也想拥有一间完美的机房,一系列得心应手的教学软件,但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让每一个农村孩子切切实实学到一些东西,才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目前应该真正考虑到的问题。在我的信息技术课堂里,我注重上好第一节课,通过尊重农村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分层次教学,合理地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练习,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系统性的教学措施,使得我们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能够跟上信息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农村信息技术课堂、人教版教材、分层次教学、合理评价 与大多数农村中学一样,我们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存着着诸多不足,例如硬件配置、软件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这些不足的确制约了我们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虽然我们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也想拥有一间完美的机房,一系列得心应手的教学软件,但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让每一个农村孩子切切实实学到一些东西,才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目前应该真正考虑到的问题。

一、上好第一节课,消除神秘感。每次接手初一,我都发现,虽然在小学里学生已经接触过计算机,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学生不会开机关机。由于机房的机器旧而杂,机型不同,学生开机的时候找不着主机电源开关;找着主机电源开关的却又不知道开显示器电源;一些老式机器启动时出现的错误命令提示看不懂;关机的时候只关显示器电脑„„应该来说,农村孩子由于受环境条件所限,家里有电脑的少之又少,学生不会甚至不敢动手。针到这种情况,我改变了以往第一节课就给学生讲解教材的方法,而是解剖计算机,让学生亲眼看一看计算机的内部构造,消除他们的神秘感。先由外,告诉他们,哪个是主机电源开关,哪个是reset键,怎样看指示灯,光驱在哪儿,软驱在哪儿,光盘是什么样的,软盘是什么样的,键盘接哪个口,怎样接,鼠标接哪个口,跟显示器连的是哪一个,网线插在哪儿,音箱话筒又插在哪儿,什么是USB接口,能接USB接口的有什么设备,再及内,现场拆开机箱,每每机箱盖拆开的那一瞬间,总能听到学生的惊叹:原来电脑里面是这样的啊!先一一讲解,什么是CPU、硬盘、电源、内存、网卡、显卡、声卡、光驱、软驱在哪儿,它们的功能是什么,风扇有什么作用,如何拆装内存、网卡等,常常是讲着讲着,我已经被学生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了起来,学生的热情很高涨,他们都很想亲自动手去摸一摸,装一装,于是我将几台淘汰的机器分给各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拆装,临近下课的时候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模拟组装一台电脑,写下需要的硬件,将实际操作上升到理论知识的归纳,巩固课堂内容。常常在下课的时候走在路上,会听到旁边的学生向周围的学生炫耀他们今天学过的,每每此时,我总是会心一笑,至少,孩子们对感觉神秘莫测的电脑不再望而生畏,个个都提起了莫大的兴趣。

二、正确理解教材,培养学生的共性技能。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而拥有一套好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我们用的是泰山版信息技术教材。这套教材几经改版,由最初的按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来组织教材,变化到现在以信息需求的线索组织教材,例如第一章中讲的是“信息技术通用操作”,这一章以需求为视角来提炼出三个最基本的共性技能,即用户界面的操作要素、对象编辑的操作过程和基于帮助文档的问题解决。对于大多数软件来说,很大一部分功能和操作是互通的,例如Office软件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以及WPS、Office、画图等软件,掌握删除、移动、复制、粘贴等基本编辑操作及各种软件之间数据的相互复制,只要掌握了其中的共性技能,即使不能达到一通百通,也可以使学生不至于面对一种新的软件而无所适从,这样让学生在技术上能够融会贯通,为以后的信息活动积累必要的基础技能。

三、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

1、实行课堂瘦身,减小课堂容量。由于机房机器数量较少,很多时候是两个孩子共用一台电脑,学生们上机的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较弱,原计划一节课的任务学生往往完成不了。因此,我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针对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应用性强,更新快等特点,并根据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级特点以及知识水平来确定内容。既立足于教材又突破了教材,对教学内容做到新颖化、过程化、应用化和整合化。尽量加快理论课程的教学进度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我便将原计划的内容减量,原来2节课的内容,用3节课讲完,抓住每一节的重点,将非重点内容做为知识扩展和提升练习,这样既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当堂即可完成原定目标,保障了学生的上机操作时间,也可以让基础稍好的学生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2、拓展性的教学内容,保证特长生有所突破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所以课堂教学的重点不是一两个知识点,而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要求“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符合(《普通初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和标准。这种“适当放手”在具体操作中是有很大弹性的。无论是教师的“讲”,还是学生的“练”,都是既可以按部就班,又可以天马行空;既可以蜻蜓之点水,又可以曲径探幽,完全可以做到收放自如。

例如:在教学“插入图像”这部分内容时,只要学生完成图片的插入及位置的调整即完成了本节课的基本目标。而如何实现在自选图形中插入图片则可以做为拓展练习。学生在练习时,需要研究如何插入自选图形,并在自选图形中填充图片,学生往往因为个人能力的差异以及兴趣驱使,而花很长的时间用于尝试遴选图片的形状及所填充的图片,这时教师应针对学生个体对知识掌握层次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要求,保证特长生有所发展。

3、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传统学科的学习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理解并延伸。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成为被灌输的对象。这种课堂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点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使学生在实践中动脑、联想、发挥,从而使学习变为学生的一种自觉习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与创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最忌讳的就是教师一言堂、包办代替,留给学生的思考与操作时间相当有限,以致于一门有趣的课程变成了大篇的理论讲解,剥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我采用了“精讲多练”的方法。在讲课中,我只是把重点精细讲出,将一些易懂的或易于自学的内容让其自己去完成,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多练”,在实践中“多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思维与想象空间,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我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设置图片版式时,我只做出两种版式的图片效果,并讲解其要点,余下的三种版式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并找出各种版式设置的特点,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教师主要是起指导启发作用。

四、尊重农村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分层次教学

由于农村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情况不一,以及学生家庭经济环境、曾经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程度不同,即使是同一年龄层次学生其信息技术水平的起点是参差不齐的;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呈现出分化很快的趋势,这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例如:初一年级各班中有几个学生家里均有电脑,平日接触电脑较多,学习目标掌握得比较快,相比而言,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操作键盘还仅限于“一指禅”,其差距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要针对学生操作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设计不同难度和层次的内容,对差生应耐心指导,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勤作尝试。

所以每次上课前我都要在确定好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层次,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不同的学习任务。既要让全体学生在基本目标上拓展思维,学习更多的知识,还要让接受比较慢的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例如,我在《图文的混合编排》一章中,我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不一样,对中、低层的学生要求是:能掌握“用艺术字作标题、插入图片、插入自选图形”,对上层学生除了上面的目标要求,还要求:能合理修饰、调整版面布局,使宣传画美观、和谐、自然,通过图文混排的制作和设计起到更好的宣传环保的作用。通过目标分层,减轻了学生的一部分负担,让学生学起来不觉得乏味。

五、精心设计操作练习,并作出合理的课堂评价

1、注重分层评价,鼓励学生求新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效果如何,最终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给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并针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承认学生实际掌握水平之间的差异,充分肯定他们各自的成绩,并鼓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各自提高。例如:每一次的操作课上我给学生打的实践综合分,这既包括了学生的实际上机成绩,也包含了对这个同学认真程度的一种鼓励。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动力,又可促使其发挥自主能力与创新意识。实际上,评价成为促使学生学习的一个手段。

2、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计算机的操作不仅体现在结果明了,更体现在同样一个结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这是计算机软件本身性能的完善,更体现了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助工具的特点,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操作中,相对于一个同样的任务,虽然学生会利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完成,但其过程却是有差异的。这时教师不能仅仅只关注一个答案,而应更多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在实践中所获取的经验与教训等,这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的。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实践过程,即是鼓励学生在自主的操作过程中的理解力与创新力。

我们学校只有一个信息技术教师,除却担任初一初二两个级部的信息技术课,还要负责网络和硬件的维护。相信很多农村学校跟我们学校一样,一个人在艰难中摸索,视野方面更是如井底之蛙有待拓展,这只是我对信息技术课堂的一点粗浅的看法,提高农村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任重而道远,更是我们每一个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永无止境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教育部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3]张翠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学电教》 [4]凌雪梅《浅谈“农村信息技术教学”》

[5]刘兰娇《浅谈农村信息技术分层次教学的应用》潮阳区金堡中学 [6]李媛:《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甘井子社区学院;http: // /main/lunwen/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感想 篇5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给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将广泛应用,教师不仅可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而且可非常方便地从软件数据库中选择并提取相关的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各种媒体信息,加以组合安排,供辅助课堂或学生自学使用。这样,多媒体技术就成为人们进行有效学习的得力工具。

1.多媒体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1)个别化主动式学习:多媒体鼓励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使用信息。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各种学习资源,使个别化的学习方式从而得以真正确立。2.多媒体技术使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更加方便有效

当代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急剧加快,人们不能不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之中,继续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需求。这种继续教育不仅有助于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更重要的还在于满足技术更新、技术进步所要求的职业素质教育,从而使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更加方便和有效。

(二)网络教学日益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络在我国日益普及,人们在尝试网络通信的同时,也想到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出现了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①开放性;②协作性;③交互性;④共享性;⑤实时性;⑥个别化。

由于网络教学的上述特点,因此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极大的支持。1.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2.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

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掌握新资料、汲取新知识,利用新教材,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3.提高教学质量

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使我们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样,每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有机会享受“名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当面”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著名图书馆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最新的信息和资料。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的论文 篇6

论文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

论文摘要:信息素养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通过后天的培养与自身努力取得的。本文分析了中学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指出了现行中学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重点阐述中学信息技术课堂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期对所有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所启发。

社会正迈入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素养将是所有公民应具备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就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中学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信息素养培养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实践中,提升信息素养,从而支持全面的基础文化素养的发展。

(二)信息素养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根本宗旨,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信息素养培养是终身学习的需要。当今,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信息素养正是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从根本上说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他们知道如何学习是因为他们知道如何组织、查找、利用信息。

(四)信息素养培养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社会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鉴别、评估、分析、使用和创新信息,要解决这些问题都要求人们具有信息素养。

二、现行中学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新课改中,要求师生之间积极交流、合作,在互动中进行创造性学习。但是,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因此,学生在新课改中有点不适应,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互动的积极性不够。

(二)信息素质差异大。各地区中学由于受经济、区域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信息素质参差不齐,就计算机而言,有的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还不懂,有的懂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有的经常接触计算机,甚至是高手。

(三)信息技术不重视。信息技术暂没有列入高考科目,社会、学校、学生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深度、广度就有限了,信息素养培养就落后。

(四)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区别不清。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但许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就是信息素养。

(五)片面地理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含义。信息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q天或打游戏的高手未必就是信息素养的拥有者。

三、信息技术课堂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一)教师要融入新课改,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观念转变中,教师应该首先认识到,信息技术课是必修课,管理上要重视起来;其次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各门学科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现在许多老师认为非高考科目不重要,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到学生,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我们必须得尽快融入新课改,转变观念,给信息技术以应有重视。

(二)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对学生的信息意识的启发和学习热情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要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交流、实践。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营造良好环境。要努力创设培养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及时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为学生能够解决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准备。

(三)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信息工具。信息素养教育应遵循学生的生理条件、学习心理规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立足点,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要通过对课堂的有效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为进一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奠定基础。

(四)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网络环境下,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利用因特网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文明使用因特网的基本信息素养。教师要利用网络这种交互方式的显著特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要综合地创设信息环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在任何一节课的教学中,都不可能只应用一种教学方法,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信息环境,使同学在各种信息环境中,做到课前收集、储存信息,课中传递、交流信息,课后运用、创造信息。

(六)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教师要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认知的工具,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必将成为学生获取、加工、运用信息的最佳工具,而上网查询也必将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如:学习“word文字处理”这一单元内容时,与语文课结合,利用文字处理功能写作文等,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功能。

(七)要及时评价,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评价与教学过程一样重要,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评价作品的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审美能力。通过评价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

四、中学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养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多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和课外活动,组织各项信息技术竞赛活动,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在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培养时,应尽可能地创设现实生活的情境,将信息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研究的工具、决策的工具、创新的工具。

(三)要通过家庭教育、社会网吧监督与管理以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来形成合力。

信息素养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必须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和挖掘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最好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2]宋绍军.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若干误区 篇7

信息技术如何有效地整合到课程中去,信息技术用在教学上,怎样才算用好了,怎样才算是用得其所了,这是大家一直在挑战的课题。但在这一挑战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误区,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迟迟不能向纵深迈进。本文仅浅谈信息技术辅助课程整合中必须引起高度关注的若干误区以期更有助于课程新教学。

2. 过分强调工具性,淡化课程内容自身的特性,忽视了整合的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用好了效果当然好,用不好就会产生副作用。我们看到有些老师用计算机辅助上试验课,向学生出示课件教学时,其实是变向剥夺了教师传统教学中进行板书的时间,也只是将教师板书的时间有效地让给学生去思考,让他们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各个学科的教学也多存在这种现象。更有甚于此者,以语文为例,有些人企图把所有的语文课文都通过信息技术用影视的方式加以表现,连作文都以为不必用文字了,用信息技术辅助制作故事片就行了。这些做法几乎一点儿也不顾及语言文字自身的特性,整个过程看起来,老师成了信息技术的附庸;学生也只是计算机的奴隶。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我认为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错误意识下的片面认识:过分宣扬计算机的功效,以为只要将计算机的功能全部发挥出来了,就可以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目标了,从而将学生来之不易的主体位置又加诸在了计算机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我们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识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焦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同时也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

所以我们在为课程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整合时,必须首先充分考虑课程自身的特性,不能简单地以为多媒体就是一切。信息技术也应是该用时就用,不该用时一秒钟也不多用。

正如文学作品的讲授,谁都无法找出一张朱自清笔下梅雨潭的《绿》的图片,实际上也没这个必要。朱自清的《绿》活在他的文字里、语言里,而不是图片里,把握住了他的语言文字也就把握住了作为语文课“梅雨潭”的“绿”。又如每一位《红楼梦》的读者,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林黛玉形象,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林黛玉。语言文字给读者带来的独特的审美和想象,是其它媒介所不能取代的。恰如欧洲古典音乐大师们的无标题音乐作品,硬用文字详加诠释便只会败坏了我们欣赏这些美妙音乐的兴致,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特性,不能随意以此代彼。

3. 一味追求整合的结果,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耗时费力,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背离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个别人或单位存在一刀切的要求:“要求每个教师都成为整合专家,其实也根本不可能达到这种结果”在整合过程中,无奈之下,许多教师只好自己来制作课件,这种情况下制作出来的大多课件共同的弊病是制作时耗时耗力,个性很强,通用性很低,结果很容易成为一次性产品,从而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我们看到现在有些学校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往往为了一节45分钟的课,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来设计课件,还得事先选定几个学生,课前花上好几个小时对他们进行培训,然后才能上课。更为要命的是,这些花费了上课老师和计算机老师大量心血的课件,通常只是用来上一堂公开课,表演一次之后,就搁置一旁无人问津了。这种做法从根本上也背离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必须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为前提。

我认为,应该把信息技术看成粉笔和黑板一样。粉笔和黑板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利用它们上课,不同的老师可以上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效果。信息技术课件应该具有与黑板和粉笔一样的功能:同样的课件,在不同的使用者手中发挥出不同的效能。

为此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软件的制作,在校内可以成立一个课件制作团队(由具体课程和信息技术专业的骨干成员组成),由他们专门着手于这项工作。当然这方面工作可以而且也应该社会化。课件制作交由专业人才甚至专门公司通过专门设备制作,这样制作出来的课件,肯定能比门外汉或半桶水的做的要好。我们的观点是:不必要求每一个老师都来花费大量宝贵的业余时间去制作课件,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能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的操作技巧就足够了。做老师的使用信息技术,只要能像普通旅行者使用傻瓜相机一样,会拍出照片就行,没必要从装配相机到冲洗胶卷都一脚踢。当然也并不等于说做教师的绝对不能去碰课件制作。教师精通教学同时也精通信息技术甚至其它学科显然会更好了,但这个很难。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是现代化的工具,使用信息技术要能够有助于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才算是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了,教育现代化必然包含教学效率的提高。

4. 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眼光仅仅是主要放在了课堂上,禁崮了整合的范畴,淡化了整合的本质意义所在

对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整合的理解,应当拓宽,眼光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师用信息技术备课、出题、上网浏览教学信息,学生用信息技术光碟做习题、上网接受远程教育等,都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内容,而且是重要的内容。由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新鲜事,不少人对这事的理解有偏颇,一听说哪里开展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了,就想到要去听公开课,以为听个公开课就是一切了。已经开展了或正要开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学校,也往往是仅仅热衷于组织老师上公开课,而对其它更重要的事情不太热心。其它更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有很多,其中之一是上网。让老师和学生都来上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被最大的发挥出来了。比如,学校应建立自己的网站,这个网站上,应有专门对学生进行辅导的网页,也要有专供家长与学校进行联系的网页。这样,就能更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更有利于家长和学校主动的进行联系。总之,信息技术能做的事情很多,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可能也绝不应该只体现在公开课或日常的课堂教学上。我们的观点是:大部分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工作,应是在课堂上不能直接见得到的,它的效果也不可能是仅在课堂上体现出来的。我们应当更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之外的使用。

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的“不精”、“不专”、“不引”,使整合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反而显得整合是画蛇添足了

整合时涉及的内容过于花哨,那样只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去,而将真正的教学目的抛置脑后,所谓“不精”。

在准备时不能充分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不能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统一,多余,造作,所谓“不专”。

整合实际同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使用的导语不是一个意思,就是在整合时不能真正做到强调课程内容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效,所谓“不引”。

6. 以为课程本质的难以捕捉,信息技术本身的技术局限,不能解决精神场景中的情感指标,使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迟迟不能向纵深迈进

没有认识到:“对立中统一,做到真正的相辅相成,才是整合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是由文学作品本身的模糊性决定的。人们企图用文字描述物质世界,又企图在描述的同时表达个人感受,那么在文字上就体现了物质场景与精神场景的有机结合。信息技术能表现出来的只是物质场景,它无法解决精神场景中丰富多彩的情感指标。在目前条件下,我们无法强求信息技术技术上的突破,但可以将情感指标交由学生完成,让学生在自我认识的构架重组中把握住语文的真谛。那么整合的作用就是回归于信息技术的的辅助位置,不断进行引导、激发。传统课程教学在情感性这一点上似乎略胜一筹,但其实是用教师的理解代替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因此,很多课程成了教师的自我表演。教师与媒体一样,都应该是促使学生情感释放而不是强加或代替。这样,在整合中我们就避免了与信息技术技术局限(信息技术不能解决情感问题)的正面冲突,又使信息技术与课程在学习的内源性上巧妙整合:正是整合促成学生学习的内化,而学生的自我内化正好符合课程学习的特殊规律,强烈的情感色彩与个性化理解就在知识的内化中得以完成。这应该是我们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向前一步的创新思想。

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和课程如何更好地整合的崭新课题。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体系,谁将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让我们勇敢的迎接这一开创全新的教育模式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

[2]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3).

[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4]汤向东.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

[5]李庆华、史舒人、张爱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思考.《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年第4期.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2-21717-01

Mistaken Idea and Countermeasu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HUANG Jian-biao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423000, China)

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has become research hotspot of educational reform. The paper first analyses the connotation of IT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put forward the main mistaken idea of integration that affect it's development and goals, then propose the countermeasures from idea, resource build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for higher goals.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Mistaken Idea; Countermeasure

1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下简称课程整合)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课程整合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已开展多年,近年在高等院校也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2007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中就特别提出了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室、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等措施。尽管如此,目前却有很多教师把课程整合只看作一种时尚,或是现代教学的一种工具、手段,或者把课程整合和CAI完全等同起来,这表明广大教师对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缺乏了解,对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更是一知半解[1]。

其实整个教育界对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方法也没有达成共识,不同专家对此有不同理解。在分析多位学者不同的定义后,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通过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有效地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营造出特定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成绩,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整合的方法主要是要求有与信息化教学环境相适应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策略、学习方式、师生角色定位、教学评价等,使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发挥最大效益。而且不同的思想觀念、信息化条件、师生信息素养和教师教学技能将导致不同的整合层次,产生不同的整合绩效。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大误区

课程整合似乎开展的轰轰烈烈,那么信息技术到底起了多大作用,教学方式发生了多少改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提高了呢,笔者通过一些调查访谈和实践观察认为,通过政府、教师和专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的课程整合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体来说还处在一个探索提升的起步阶段,尚存在多方面误区影响整合绩效的充分发挥。

2.1 不能正确领悟和运用整合的理论基础

指导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及“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等。其中“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是在合理吸收建构主义、有意义接受学习等教与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对教学结构提出的独特的见解[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建构主义理论才逐渐被重视起来,并把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等观点当成改革我国传统教学的理论。

可前些年,有些学者可能受国外一些教育思想的影响,开始误解甚至否定这一理论的重大作用。这使很多教师对建构主义是否符合现实和国情产生迷惑,当然会影响课程整合的发展及其绩效的发挥。其实任何一个教与学的理论都有它的适用条件,建构主义理论应是指导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主要理论,但不要错误的理解它,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不应是“以学生为中心”,而应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不应是纯粹的主观主义,而应是主客观相统一[3]。所以,建构主义理论应是指导课程整合的主要理论基础。

2.2 只重硬件环境,忽视整合的教学设计

当前我国多数学校都很注重硬件环境建设,如建设校园区、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条件较好的中小学甚至是所有教室都建成多媒体教室,而教师则人手一机的笔记本电脑,这可算是花巨资了,但教学中却往往只有PowerPoint做的简单课件,信息技术只是一个简单的演示工具或交流工具而己。这种现状明显与全方位课程整合的目标相差较远,原因是多主面的,主要表现为学校只重视硬件环境建设,不重视软件资源建设,教师缺乏信息化教学设计所必需的各类资源,教师质量和信息化教学技能有限,很难进行整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

2.3 不能正确定位师生角色

我国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主导和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灌输对象。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后,提出了新的师生关系观点,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但实际教学中却很难真正体现这种关系,一方面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课程整合还处于较低层次,教学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较低,学生仍是被动型的学习,同时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使“主导-主体”观点虽似合理,但却难以落实。也有些教师认为“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会降低教师地位与作用,其实无论从教学环境创设,教学资源开发等都要靠教师来完成和实现,而且学生主体并不等于放任学生,而是在教师引导下来实现,否则学生容易出现课堂拓展的迷失,所以“主导-主体”的定位不但不会降低教师地位和作用,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2.4 不重视信息环境下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要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实施有效整合,在提高教师质量的同时,还必须要培养好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能力。相对于传统学习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下要求学生有较好的信息素养,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网络技能,教学中可能使用“自主、探究、协作”的教与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在网上搜索、分析、使用学习资源的能力,但学习能力不等同于信息素养。其次在课程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培养学生在新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否则不但课程整合的目标无法实现,学生还会在技术世界里迷航。

3 正确整合的几点对策

目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可能各不相同,也许是一种演示工具、也许是一种交互工具,但最终信息技术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针对整合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3.1 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理论指导

我国当前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结构等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知识记忆型人材而非创新能力人材。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而我们的教育若不认真改革,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普遍缺乏创新能力,难以承担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不能很好适应21世纪的需要。同时,我们还要重视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课程整合的实践工作,要正确理解建构主义理论,它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认识论和“主导-主体”的教育思想,不要把主体绝对化和过分强调自主学习,要重视“主导-主体”的和谐。

3.2 注重教师专业发展

高质量的教师是课程整合的关键,因此在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理念的同时,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即要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更要着重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这就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培训内容不要只限于媒体操作使用类的信息技能,还应加强课程整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培训。由于一线教师教学工作繁重,学科专业差别较大,年龄层次也有较大差异,所以培训内容设计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要建立好教师参加培训的一系列保障和激励机制,以提高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要灵活培训方式,加强校本培训,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技术学习资源,并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尽量提供教育技术指导,让教师在需要时即能得到服务。

3.3 重视软件资源建设

教育信息化各要素中,硬件设施是基础,教学应用是目的,而软件资源则是核心。要实现课程整合较高层次的目标,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应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内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它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4]。

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作支持,是课程整合的前提条件,而目前各级学校普遍存在只重硬件建设而忽略软件资源建设的倾向,就是在软件资源建设中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首先不要认为学习资源就是网络资源,课程整合并不排斥传统教学资源和传统教学优势,而是现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Blending-Learning观念,另外在资源建设中还存在只重视助“教”资源,而忽视助“学”资源建设的问题。

3.4 重视教学评估

面对信息技术如何真正走进课堂,不少教师和学校有诸多困惑,很多所谓的整合其實就是“电灌”、“黑板搬家”、“做秀”、“盲目整合”,出现这些现象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就是教学评估问题。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后,教学效果是否更好了,好了多少,达到了哪个层次的整合目标,必须要通过严格的评估才能下结论,也只有通过评估才能找出哪些整合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逐步找出正确整合的途径和方法。美国在信息技术应用评估方面就做了很多很细致的工作,而且非常严格,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估和人才选拔制度也不利于课程整合的发展,所有的教学都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教材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教学目标、内容、形式及组织都和传统课堂没有什么区别。只有进行教学评估制度改革,才可能把学科课程整合由初级阶段的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推向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向全方位的课程整合目标迈进[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的过程,随着应用的深入对其理解也将进一步提升,需要我国所有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和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再认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3).

信息技术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推手 篇9

湖北省安陆市棠棣镇百花初级中学 周朝发

摘 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资源的公平配置、合理管理、充分利用以及潜力的深入挖掘,可以使之成为教育公平的重要推手,将会给教育带来均衡发展、公平合理、勃勃生机的春天。

关键词:信息技术 配置 管理 使用 挖潜 教育公平

今天对于信息技术的定义是:有关数据与信息的应用技术。其内容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表示、处理、安全、传输、交换、显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等。又定义是: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它用于教育领域则会发挥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的作用。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育模式,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教育在贫富差距、地域差距等方面已经失去公平的现状下,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之成为教育公平的重要推手,努力扭转教育差距的现状,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着手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个方面,信息技术资源的公平配置,体现教育公平。信息技术资源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在目前都已经是十分丰富了,并且它们已经在各个领域大显身手,体现出非凡的力量。然而,在教育领域它的体现是:有的地方已经网络化,自动化了;有的地方还在纸上谈兵,望梅止渴。可见它在配置上的极不公平。此种情况,也是导致教育失去公平的原因之一。如何让信息技术资源在教育领域公平配置呢?首先要把本资源定位于国家所有。凡是使用于教育领域的资源都打上国家的标签,再以国家的身份把它们统一标准地配置到每一个具有教育教学资格的单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私自占有。其次要突破贫富差距和地域差距,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偏远地区,在资源配置时都是一视同仁。不因为发达地区抑或交通便利而在资源配置时搞“近水楼台先得月”。再次是要突破部门干扰和人为阻挠,坚决排除部门利益和权力思想,使“公平配置”真正落到实处。

在资源配置公平的环境下,就是让最富裕最发达地区的孩子到最贫困最偏远地区里去学习,其接受的教育是在同等资源条件里进行的。果真如此的话,就再也不可能出现择校生和培优班,诸多教育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就会得到迎刃而解,为达到体现教育公平的目的走好第一步。

第二个方面,信息技术资源的合理管理,促进教育公平。我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育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远程教育资源配置在基础教育领域里的管理情况如何呢?有资料显示:国家投入了数目可观的财力和物力去装备基础教育单位,然而在中小学撤校并校之风里,有的地方配置的资源要么闲置不用,要么抛弃处理,把当初的投入都当瓦片打了水漂。究其根源是在管理监督上的缺失。

如何让信息技术资源在教育领域里合理管理呢?最好的办法是以国家的名义建立《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资源管理条例》,使之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其作为;再建立一条由上而下的可以具体操作的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然后用市场经济规律来推动具体实践。在地方上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从责、权、利等方面明确责任,保证其稳定性和延续性,使信息技术资源的申报、配置、管理、使用落实到人。同时在教育教学单位设置专门的资源管理场所,把管理人员和管理场所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为资源的安全管理和充分使用提供便利。

从制度的建立到人员的定位直至管理场所的设置都用规范的方法来界定,达到凡所教育教学单位,不管是贫富差距还是地域差距,在信息技术资源的管理上标准一致,以此来促进教育公平。

第三个方面,信息技术资源的充分利用,凸显教育公平。信息技术资源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现象十分严重,如果不加甄别地应用于教育领域势必会带来负面影响;再者,就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资源不严格管理和监督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浪费。就目前情况来看,已经有不少的网站投入了可观的人力、物力、财力,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达到提升民族受教育水平的目的,效应又是怎样的呢?

如何让信息技术资源在教育领域充分利用呢?首先从整体方面去充分利用。如果在资源配置时采取准入制度,再加上公平配置和严格管理,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想:在全国每一个方位上的教室里,只要你想同步学习某一个知识点,就可能在显示器上展现出同一个内容来。如此相同,在整体上还应该建立监督机制,督促使用。比如建立一个信息反馈平台,一旦使用率低就会提出警告,以便本资源在整个领域里顺利、健康地运转。其次从个体方面去充分利用。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如果要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功能,才能达到其目的。彻底把以往的“一本书、一张嘴、一根粉笔”说到底的独角戏让位于信息技术教学。这一点,其实是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刻革命,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观念能否改变是本资源是否充分利用的关键所在。再次从综合方面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在教育领域利用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交流,获得新的信息,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还可以把本资源的利用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具体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当然信息技术资源的利用关键在人,在一线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把信息技术资源的利用与凸显教育公平的关系联系起来,认识到它的深远意义,那么我们就一定会产生:每一个教者在利用资源教学时就跟吃饭和穿衣那样的需要和自然的效应。

第四个方面,信息技术潜力的深入挖掘,提升教育公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指出:“信息技术将延续快速发展态势,创新模式和产业结构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可知信息技术的潜力无限是毋庸置疑的,同样它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上也是前途无量的,它势必会推动教育事业向前迅猛发展,因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会期待它以不断创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如何挖掘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里的潜力呢?我们可以从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上获得启示:在普及和便利、易于接受和启迪智慧方面的创新可能是教育领域潜力挖掘的主攻方向。所谓普及和便利是指在它的硬件设备上着手,二者应该是互为转化、互相促进的。要普及范围广、速度快,则它的各个方面在应用上应该便利轻松,如果应用便利轻松,那么就会加快它的普及速度,使用范围就会广泛起来。有很多人希望它在今后的某个时段里,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时,会出现操作起它的设备来就如人指挥自己身体上的四肢那样便利、轻松和自然的局面。所谓易于接受和启迪智慧是指在它的软件配置上着手。这二者看上去是个悖论,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一般认为易于接受的内容,是比较肤浅的东西,而启迪智慧的东西是比较深奥的内容。如今人们搞各种培训时多会这样去做,也会这样去理解。其实,我们如果越把深奥的内容搞得肤浅一些会越易于理解和接受,越容易打开思想的大门。就如直接把“贸易”说成“做买卖”、把“斡旋”说成“调解”或“劝和”那样;还如“狼和小羊”、“狐假虎威”等等,前者不是很易于理解和接受,后者不更发人深省吗?果如是,那么它提升教育公平的力量将会更大。

我们都会相信:信息技术潜力在教育领域的挖掘定会是无止境的,也相信它今后在教育教学的阵地上表现得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更相信它在今后的教育领域里,开拓的道路越来越宽,为提升教育公平作出它最大的贡献。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 篇10

一、使用的误区

1. 装模作样。在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估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成为评估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的甚至采取“一票否决制”。这种倡导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宗旨,本身無可非议,但在这种“高压”下的后果则发人深思。有客人来听课了,几个人忙乎一个通宵,第二天在课堂上装模作样地敲敲点点,动画有了,意境达到了,主客皆大欢喜。拾掇结束后,期盼着下一次有人来听课时“再展雄风”。甚至在一些政治课上出现政治教师主讲,电脑专业教师助阵操作的尴尬场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种“怪现状”下的整合不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而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2. 花里胡哨。直观生动的声、画结合能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对学生的认知起催化作用,但有些教师过分追求使用的频率,大量的外部刺激反而引起学生注意的迁移,形成“信息麻痹”,这种忽视“效果”而盲目追求甚至膜拜“形式”的行为,无异与“买椟还珠”。

3. 本末倒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一般固化为人机交互的一套程序,而部分教师在这种程序面前俨然成为“奴隶”,学生则成为“看客”。教学中人围着机转,至于“看客”们如何理解,理解得如何,已成为“奴隶”的教师哪里顾得了。有人戏称这种教学是改过去的“人工填鸭”为如今的“机器填鸭”。

二、解决的策略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项新兴的技术,上述不良现状的产生,有的是地区局域的限制,有的是客观条件制约的结果,有的是运用中的阶段性问题,有待在“再前进”中解决。

1. 加强培训,提高使用水平。教师应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设计技能等能力,只有“人”到位了,“物”的效应才能真正到位。对于教师的培训,应着重培养教师三个层次的素质:使用的素质、开发的素质、研究的素质。具体可分三步走:一是丰富教师的学科教学理论;二是熟练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三是引导教师自觉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2. 追求实效,掌握使用原则。首先,是当用则用,掌握协调性原则。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整合要做到“适时、适度、适量”,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要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之处,用在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之处。例如在教学“拒绝不良诱惑”时,可利用多媒体分别播放有关黄赌毒的纪实片段以及赌博、迷信使人家破人亡的真实案例,从而使学生了解吸毒、赌博、迷信的危害。分析导致这些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通过教师不断地设问、学生不断地思考、回答,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而且可以把知识重点、难点化繁为简、逐一突破。像这种以直观的形式演示教学内容,既能加大教学密度,又能简化教学难度。其次,是配套使用,掌握辅助性原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替代教师的教学行为,完成教师的部分工作。但它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更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如果因为引进信息技术而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合作等人文性,是得不偿失的。

3. 资源共享,把准使用方向。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间的合作,信息技术的使用更要注重这一点。我们应在教师、校际、地区之间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在合作中相互提高,改过去的“单兵作战”为“优势互补”,只要善于利用共享资源,必能事半功倍。加强交流与合作,就可以避免重复投入、重复劳动,大大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各类资源的共享,如信息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共享、硬件资源共享、研究成果资源共享等等。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 篇11

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能够被广大教师所接爱,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误区表现进行分析, 探讨它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一、整合的误区表现

1. 对新课标的错误理解,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教学态度对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些教师认为编写好了课件就把课备好了, 然后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却简单进行, 授课过程中教着教着就忽略了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地位;于是, 上课就变成了“幻灯机”和“电子黑板”的简单组合, 教师成了机器操作员和画面讲解员, 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失去了教师与学生、学生和课本互动的过程, 学生学习也按照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进行, 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 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 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其实是从教师“语言灌、书本灌”, 变相为“计算机灌”, 更是加重学生负担的片面应试教育。它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 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 实质就是传统课堂的翻版。因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辅助者。

2. 用虚拟系统替代实验室, 弱化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 提出应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 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应该高度重视“引导探究”精神整合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因为计算机的功能强大, 能进行全真模拟, 也能为学校节省开支, 且能短时间内安全快速地进行大班级模拟实验, 有些教师于是利用网络下载或直接购买软件公司的成品模拟系统使用。在一些具有危险性或实验环境要求较高的实验中利用虚拟系统来替代实验室本无可厚非, 但有些教师过度地使用虚拟实验室。我曾经听过一节高中化学课, 在一个燃烧实验中, 科任教师就是利用计算机虚拟系统来代替实验室, 虽然是达到了实验效果, 但作为一个旁观者, 我一直感觉欠缺什么东西, 毕竟是虚拟的。实际操作中学生始终被软件牵着鼻子走, 一步一步按照程序既定的方式进行, 最终做出程序员制定的结果, 每个人的结果都一样, 这有什么创新可谈?更说不上启发性、探索性、研究性和协作性。这和新课标的理念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 我不是说完全不能让学生使用计算机在全真虚拟的环境下完成实验, 在学校实验室有条件的情况下, 对于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动手能力的传统手段绝对要比虚拟的实验环境有效。如果实际条件不允许, 教师可以灵活一点, 适当地加以引用。

3. 时间安排不合理, 加大了教学内容。

由于在授课中用到了信息技术, 很多图形、文字的表示不再像传统授课方式那样, 用粉笔一步一步写出来、画出来, 只需用幻灯片一张张刷出来就行了, 因此省去了很多时间。但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多出来的时间, 为了不冷场, 便增加了一些内容。这样做, 课堂上热闹了, 但无形中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内容, 往往把一节半课甚至两节课的内容在一节课里就上完了。

4. 滥用信息技术功能手段, 影响了教学效果。

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没有充分考虑课堂的教学情况, 在制作的课件中过多地使用过渡效果、动画以及一些配音。课件虽然十分“花哨”, 但是存在较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 造成了对正常信息的干扰, 转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偏离了教学的中心。记得有位教师的物理课, 在他制作的课件中, 当幻灯片翻页时, 就有一只菜虫爬动的动画, 每当一换页, 全班就哄堂大笑。出现这处状况, 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这种重课件设计, 轻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 策略和目标根本不匹配的情况十分普遍和严重, 它不仅会导致感官疲劳和思维迷茫, 而且严重偏离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本意, 其结果只会是弊大于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工具的利用程度及方式取决于课程本身, 具体地讲, 取决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选用合适的技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必须是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运用的最佳吻合。

5. 追求新颖, 滥用了多媒体教室。

有些教师为了标新立异或赶时髦, 不管教学内容有没有必要, 别人用了多媒体教学, 马上跟风套用, 根本不顾自己的教学实情和教学效果。不管效果如何, 一概使用多媒体教室授课, 结果是兴师动众, 课堂热热闹闹却没有任何效果。甚至认为有了信息技术这样现代化的工具, 传统的东西就过时了, 该淘汰了。这一点要特别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注意。笔者认为, 我们不能过分依赖于多媒体, 不能片面理解多媒体就是计算机, 计算机的功能再强大也不可能代替传统教具、书本和黑板。如果只要书本和黑板, 加上教师的语言和学生的想象力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就不必小题大做使用多媒体教室。因此, 多媒体技术能用则用, 当不用则不用, 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够取得很好效果的时候, 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因为归根结底, 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 而不是唯一的手段, 更不是最终的目的。

二、课程整合误区产生的原因

1. 教师的教学观念未能紧跟课改的步伐。

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未能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还停留在传统的“传授”教学观念中, 没有重视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转变, 信息技术只是单向信息传递的工具而已。

2. 教师的教学方法未能紧贴学生的实际情况。

备学生是备课环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有教师为了在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 未能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而造成信息技术在与课程整合时出现偏差, 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3. 教师的教学能力未能满足课改的需求。

一般而言, 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病理现象的产生主要在于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 学科的专业水平知识愈显重要。由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 以致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做到收放自如,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总是磕磕碰碰, 施展不开。

4. 教师对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教学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活动效果的很好的互动方式。由于没有发挥教学评价的应有作用, 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 因此在课程上不能有的放矢, 缺乏针对性。

5. 教师的行为习惯影响了课程整合的效果。

在行为习惯影响下, 教师在课前没有准备充分, 备好课, 课后也缺乏反思, 对课程中运用到的信息技术整合效果没能及时总结, 导致同样的错误多次出现, 从而影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

三、课程整合的实施建议

1. 树立以能力为第一位的教学思想。

新课程标准的最终目标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要树立以能力为第一位的教学思想。教师要努力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过程中既要避免概念化、机械化和粗暴式的灌输, 要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放到重要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为学生的能力提高营造最佳的环境。

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中,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与学生共同制作出图像, 通过拉伸和扭曲, 改变底边和高的值, 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的变化, 使学生直观感知底和高的值对图像的影响, 再概括归纳观察出的结果, 反思变化过程, 而后进行严密性论证, 准确、深刻地建构起底边、高与图像的紧密关系。在教学中, 教师利用信息平台,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促进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 自己动手, 由原来的机械模仿转向积极主动的思考, 并自我发现、自我探索, 变“听”教学为“做”教学, 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 教师要把“整合”剔除在评课标准之外。

在一些地区的教师课堂评价表中, 虽然明确地列出了现代教育设备使用情况这一栏, 但有些教师由于理解得不够透彻, 把现代教育设备使用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混为一谈, 从而简单地认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甚至是网络技术。只要使用了这些信息技术工具, 就是进行了整合, 从而多媒体技术成为公开课的表演道具。因此, 在许多学科教学竞赛中, 几乎每一位教师都要制作课件, 而且很多教师就是简单地把板书搬到了计算机屏幕上, 把屏幕当作是一种“高级黑板”, 而没有真正发挥出这些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 更谈不上课程整合了。我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教学方式应该是多式多样的, “评课”不是挑错, “标准”不是真理, 教学设计不能让评课标准牵着鼻子走, 而应根据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有选择有节制地使用多种媒体有机结合来促进教学。

3. 积极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个人认为, 各科教师应积极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样也能提高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如在开展社会问卷调查活动中, 要用到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在这里可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辅助处理;在欣赏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 可通过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 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情感的感悟和理解。教师只有个人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了, 才能更好地辅助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从而无形中就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

4. 教师应切实做好教学反馈和评价工作。

课件的信息载量大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色, 但并不是输出的信息量越大越好, 因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 是看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利用。这是做好学生反馈处理工作的重点。通过学生的反馈, 教师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 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从而在课程整合中选择最佳的信息技术方式。

另外, 在各科课程标准中, 都把教学评价作为重要的部分进行专门论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并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教师只有重视教学并努力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才能不断地增长自身的教学技能, 获取丰硕的教学成果。

总之,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风浪中的浪尖, 认真地开展好这项课题是一项长远而又艰巨的任务。处于山区教育这个特有的教育教学环境中, 我们不能盲目地赶时髦, 摆花架子, 需要冷静下来, 根据山区教育的特殊情况, 从学习理念、学习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入手, 展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与研究,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落到实处, 从而推动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 实现山区教育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参考文献

[1]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 (09) .

上一篇:与命运抗争的作文下一篇:观百团大战有感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