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精选13篇)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1

——由教学《不求甚解》想到的

南京晓庄学院附中 朱树静

我在上《不求甚解》这篇课文时,先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不求甚解”的意思导入,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紧接着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学习这篇文章。”学生齐答:“先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后呢?”“然后„„让我们讨论讨论。”于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大约八分钟后展示探究结果,由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用投影显示提出的问题。有小组提出:“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方法好吗?为什么有不少人对它加以批评?它是否适用于所有的读书与学习活动?另有小组提出:“不求甚解”是否就是说读书时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还有小组提出:这篇议论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了两个事例分别说明了什么?

各个小组都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提法不一样,但意思差不多,我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整合,并让学生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重要的或他们感兴趣的进行讨论,同时由学生确定讨论顺序。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时而齐声回答,时而争论激烈,时而达成共识,时而分歧明显,时而缓,时而急,学生情绪时而放松,时而紧张,课堂上经常闪烁出思想的火花,中学生思想活跃、反应灵敏、表现欲较强的特点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实际上,在学生讨论、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已基本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和思想精髓,也基本解决了老师想提出的问题,但把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回归到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在教学中,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和作用,忽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作用,学生只能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东西,即“填鸭式”教学。教师倾向于按事先安排好的教案教学,而不习惯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这种教学过程太死板。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提问,而不习惯于不断被学生提问,老师像是一位法官。在思想教育方面,习惯于“教导”,而不习惯于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教师又成了威风十足的长者。

而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让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和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问题由学生提出,思路由学生探索,方法由学生寻找,要点由学生概括。课堂上大家各抒己见,学生在各自感悟、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与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上,平等地对话、平等地交流,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交流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从时间和空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想学、乐学,使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机和迷人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春》时,我曾采用传统式的教学方式,把课文中重点的佳词丽句的赏析答案告诉学生,并要求他们记住。结果,课堂上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这么多美好的词句毫不领情,而且在课外阅读迁移考查中,学生失分惨重。我认识到这种传授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转,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跳出以教师为圆心、以规定问题的标准答案为半径的轨道,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扼杀,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遭到重创,课堂慢慢会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形成了“一潭死水”。于是,我换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求学生们自查工具书,朗读课文。在深入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一时间学生们都非常紧张地投入并积极举手发言,把自己有疑难的问题都提出来了。紧接着我把这些问题分类合并,并分别交给四人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接受自己的任务后,惟恐自己的小组落后,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合作、探究之中,在回答问题时,我先让承担此问题的小组回答,但如果此小组未能及时回答,其他小组可举手抢答,这样各小组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回答,有的补充,有的反对,一时间,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生辩论,学生们探讨着一个个问题,争论一个个疑点,各抒己见,好不热闹。有的学生除了分析课本中的例子外,还探讨课外相关文章的例子,并且发表了很多卓有创意的见解。

做好课堂师生互动探究性教学,既要学生积极参与,又要学生主动创新,还要教师启发唤醒,大胆放权,创设民主、多元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活动,外界可以对个体施加影响,但无法代替个体活动,即使代替了个体部分活动,也无任何创新价值。因此,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创新,即使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对学生也无济于事。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创新的同时,还应发挥教师启发、唤醒作用,这是搞好师生互动探究性教学必备的条件之一。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语文互动探究性学习,走进语文艺术的殿堂。

一位导演要培养出最佳角色的演员来,必须给他足够的表演机会;一名教师要教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来,必须给他较多的学习机会和权力,为他创造一种民主、多元宽松的学习环境。师生互动意味着可以互相提问。学生回答不上来的,老师不要责备学生,而应给以鼓励;老师回答不上来的,不要以为学生在出老师的“洋相”。所有问题答案老师不作定论,应允许答案丰富多彩,多元化。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是要一概否定传统的、学生过去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每一种方式既有其长处即有利于学习的一面,又存在不足或不利于学习的一面。《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样的探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立足于学习的规律,我们更应该倡导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相结合,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相结合,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课改实践中,有人片面理解自主学习,一味地宣扬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挑选,学习伙伴由自己选择,结果课堂活动沦落到放任自流的地步。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基本前提。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完全应该预设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当然这些预设不是僵化的、固定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生成的。语文学习本身的客观性不如其他学科(如数理化)那样明显,它的学习内容、评价标准、活动过程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把握,更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和及时评价。

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质疑发问、分析研究、不懈钻研和探讨来解决问题,并进而增加知识、增长技能、开启智力,最终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探究性学习也不能滥用。语文学习有很多接受性成分,语文学习不可回避接受性学习,甚至可以说,与其他课程相比,它的接受性更强一些。如果无论什么都拿来探究一番,只能导致探究的表面化和庸俗化。如近年来熟读背诵被人诟病为死记硬背,其实它的存在有合理性、必要性。有些保留课文、经典语句、精美语言、知识结论,就是必须让学生记下来背下来,当然可以理解了再背,但是一概否定记忆和背诵就不对,没有这样的记忆背诵就没有真正的积累。当然,语文学习有很多探究性成分,探究性学习也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理想的语文学习,是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晓辉等 《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2、朱绍禹 《语文教材文化的建设和理论研究》,《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6月

3、《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会,1995年9月

4、屠建林 《网络环境下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探索》

5、《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9月

6、孙春成 《新语文课堂:探究教学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7、史绍典 《“探究”漫话》,《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5年4月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2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学习方式,转变

一、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简单地说, 自主首先就是自己做主, 指个体具有自我意识、保护并发展自我意识;其次就是个体自觉主动的行为, 指在自我意识为主要的内在因素促动下, 外在因素协助下, 个体自觉自愿地进行活动, 活动中个体不被外物所役, 是自由的。

自主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从自发学习的方式向自觉主动学习的方式发展。这种学习方式最突出的特征是学生心中有“我”, 他不仅仅关注老师怎么说, 更关注“我”怎么认为;其次是矛盾性, 即“我”的看法与他人看法的差异性、矛盾性;再次是探究性, 我为什么与别人不同、我怎样想他人怎样想等。因此, 自主的学习方式可以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 并使之成为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学习方法有所变化、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2.合作学习

合作。通俗地说, 合作指为了完成或更好地完成共同的任务, 个体间有效的配合协作。配合协作的前提是保证成员的相对独立性和独立的劳作能力。当任务对个体的完成形成一定困难时, 合作成为必然。合作不是随意地组合, 而是要求运作的协同性、结果的有效性。这样合作组就成为较严密的组织, 有着较为明确的计划, 成员有着明确的分工, 每个成员对于合作组都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既意识到自己对于合作组的重要性, 同时又关注到他人的重要性。成员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认同感 (认同与被认同) , 成员间体现着平等关系。

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指为了完成或更好地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学习者之间的配合协作。合作的学习方式从形式上分横式和纵式。横式指小组成员的任务是相同的, 各自完成任务的出发角度、方法等不同, 最终的成果有差异。合作的意义在于论证各自的成果是否合理, 丰富个体成果。成员不需要明确的分工, 需依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则可。这一形式前期主要靠成员个人努力, 后期则需要成员间的配合或协作。纵式指小组成员有一共同任务, 成员有着较为明确的分工, 各自承担自己在小组中应尽的责任。这一形式以成员各自独立完成任务为前提, 在遇到困难时, 相互支持, 互相配合。通过沟通来解决内部分歧, 对活动的成效进行整体评估。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式, 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平等意识增强;初步学会合作, 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探究学习

从“探究”的字面意思看, “探”指探索、探讨;“究”指深入地思考;合在一处, 即是指个体对自己没有接触过的有价值的东西, 不停留在表面的认识, 而去深入地思考, 以期有自己的发现。这种发现对于他人或社会而言, 可能是早已存在的, 对于探索者自身而言则是全新的。探究分社会性探究和学生探究。社会性的探究不仅强调成果的首创性, 而且强调成果的社会价值, 即创造;学生的探究强调对学生自己而言探索过程、方法、成果是首次的, 即创新。

探究的学习方式特指学生的探究。从形式上看, 可以是个人探究, 也可以是合作探究。不过, 不论哪种形式的探究学习方式, 都表现出以下特征:首先, 是自主性, 自主性是探究的前提, 学习过程中没有“我”, 探究是不可能发生的;其次, 是问题性, 探究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事物且不断深入的过程;第三, 是求真性, 在学习过程中, 探究者通过问题的提出逐渐接近客观事实, 通过探究去发现现象背后的客观真理;第四是创新性, 探索对于其主题而言是首次的, 可以指探究的内容, 探究的成果等。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 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可以培养学生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探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二、新课程标准下学习方式的几点转变

1.由“知性学习”转变为“问题性学习”

传统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的简单记忆, 对知识的来源, 发展以及存在的不足等问题很少考虑, 这种学习方式是缺乏问题的学习, 是一种无思考的学习, 使学生思维固缩。而新课标下的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2.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

新课标凸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 这种教学理念要求教学改变以自己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听、说、背、练”的教学现状,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自由选择为前提条件的学习方式, 是一种充分利用学生的情绪、情感、态度, 兴趣的学习方式, 能够充分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由“依靠性学习”转变为“独立性学习”

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与中心, 控制着整个的教学过程, 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 先有“教”而后有“学”, 这就使得学生的“学”处于“教”的掌控之下, 受其约束与控制。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 丧失了独立发展的能力, 以至于学生离开了教师的讲解与管理, 就不能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这些知识, 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针对这种弊端,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树立独立学习的观念, 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主宰自己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钟启泉, 崔允漷, 张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同学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俞宏仁.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认识与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4, (2) .

浅谈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3

1 由“知性学习”转变为“问题性学习”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的简单记忆,对知识的来源,发展以及存在的不足等问题很少考虑,这种学习方式是缺乏问题的学习,是一种无思考的学习,使学生思维固缩。而新课标下的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2 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

新课标凸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这种教学理念要求教学改变以自己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听、说、背、练”的教学现状,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由选择为前提条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充分利用学生的情绪、情感、态度,兴趣的学习方式,能够充分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 由“依靠性学习”转变为“独立性学习”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与中心,控制着整个的教学过程,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先有“教”而后有“学”,这就使得学生的“学”处于“教”的掌控之下,受其约束与控制。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丧失了独立发展的能力,以至于学生离开了教师的讲解与管理,就不能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这些知识,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针对这种弊端,新课标要求学生要树立独立学习的观念,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

地主宰自己的学习。

4 由“单一性学习”转变为“多样性学习”

“课本即教育”这种单一性的学习过分的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理论化,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科学世界的条条框框里,而且过度对理论知识的顶礼膜拜,对科学世界的独尊仰止,导致了学习单调、枯燥、乏味,缺乏鲜活的生活激情,使学生可能丧失对生活的憧憬,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而这次课程改革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性学习等多样性的学习方式,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些学习方式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放手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以更灵活、更自由的方式参与学习。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精神生活,从而达到了真正的教育目的。

5 由“结论性学习”转变为“体验性学习”

传统的教学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将现成的结论性知识呈现给学生,忽略了很多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所必须体验的过程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仅仅把教学的作用定义为结论性知识的传递,这样的教学是片面的,不完全的。这不仅造成了教学的死板与僵化,而且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守旧,创造力减弱。为了改掉这样的弊端,新课程所进行的素质教育强调了过程的重要性,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通过将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统一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

总之,本次课标改革,改变了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凸显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1.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4

摘要: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要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发现所学内容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教师角色;转变;素质;师生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党的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行。它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数学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师角色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点:

一、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的理念倡导新的学习方式,然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赖于教师的细心引导和积极提倡,更重要的是要转变教师的传统角色。那么新的学习方式下,数学教师要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相比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数学知识权威讲授者”和“数学知识的唯一来源者”,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主要体现在:

1.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数学学习过程不是知识记忆和熟练的解题技能重复,学习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学生根据自身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讨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学生可以有效地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是一个优秀的组织者,组织学生的学习情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的积极思维等等。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营造因地制宜的教学情境,组织好数学内容的逻辑结构,组织好数学发现过程的认识顺序,组织好教学的课堂环境,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应该体现在全过程中。首先,研究课题的选择应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提出的设想,教师再引导学生确定研究对象后,进行目标实现。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到位而不越位,参谋而不代课,指导而不指令”。当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足给学生提供帮助时,要放下架子,树立能者为师的观念,与学生平等地探讨、学习,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让他们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获得提高。实际上教师也从学生的研究中受到启发,由单纯的传授、输出转变为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进步。

2.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形成的引导者

在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关于数学的信息,因而教师作为唯一知识来源和传授者的传统地位已经被动摇、弱化,数学教学应更关注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应用等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形成数学学习能力的过理中,教师的角色不是一位监控者,数学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学到自己“想学到”且“能学到”的数学才是职责所在。因而要促成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数学学习能力,这成为教师在新的数学教学中所要贯彻的重要思想。良好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学生认知结构重组和优化的过程,是一种主体行为,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去实现学习目标。

3.教师是学生数学探索的合作者

探索学习是学习者的主体行为,它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教师在学生的探索学习中所起的脚手架作用很重要,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向。脚手架的作用在教学中的充分体现应该是教师作为学习合作者角色的合理定位。教师参与学生的数学探索的学习,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一名学习合作者,是学生数学的支持者和理解者。

4.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新的教师角色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评论体系,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采用灵活多样的,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论方法,不仅仅依靠考试作为评论学生发展的手段,而要与其他评论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察,改变过分注意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分类的做法。教师应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运用激励性语言促进学生的发展,减轻学生的压力。

二、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就是说:要使我们学生要在快乐中学数学,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快乐。

1.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

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数学活动化过程。

教学活动化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互动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活动化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必须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取得成功的机会,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欢乐、激奋和成功。让学生亲自体验,自我评价,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索的实质是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最终达到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2.提倡合作学习

在学生学习数学问题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个很好的形式,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面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给同桌讲讲,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数学知识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怎么样让孩子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就在于他研究知识的过程是否有思考,是否经过自己本身积极地探究发现了数学结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留给学生学数学,把原来的教学重点改为探索的重点,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形成了一种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全程参与的局面,提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相互交流的空间。同伴的合作学习,意在通过生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式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的心灵力量。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要转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转变学习方式,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它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中的被动性,而表现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种责任,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真正地自我学习。把学习和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担起学习的责任,使学习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数学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建立以生为本的“生本理念”是当代教师所必需的。

参考文献:

教师如何转变教学方式适应新课标 篇5

分享到:

收藏 推荐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每个教师都应该提升自己的能力,转变自己的观念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当然,新课标的实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使教育及其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宰者,对学生所实施的是“绝对控制”。从教师的角度去说,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照办。教师永远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永远是从属地位。新课标中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课堂的领路人,更多的活动则要留给学生。与此同时,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敢答、敢于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地动起来。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6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7

一、注重学生阅读,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 提倡终身教育,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 要想使数学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 就必须要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如我在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教学时, 课前先让学生自学, 上课时再展示一下实物模型, 和学生一起观察分析这些特殊几何体的简单性质, 这样一来, 既使学生充分理解了侧面积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又突出了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 教会学生学习的关键就是教会学生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 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积极动手实践、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学应使学生在体验中解决问题。因此, 教学中注意挖掘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和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去猜想, 去实践, 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 发展学生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立体几何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联系非常密切, 空间几何体是很多物体的几何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许多物体。因此, 立体几何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比如, 我在“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中, 通过学生吊日光灯的实践活动, 反复操作确认后, 发现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 边观察边思考, 对几何体的有关知识的认识得到深化和加强。因此, 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发扬教学民主, 尊重学生的思维, 使我们的教学走向开放, 为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提供良好的载体。

三、加强学生合作探究, 提高学生参与能力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 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 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这就是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该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 根据学习内容, 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 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 把教材中阐述的内容创造性地组织成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究发现的研究材料, 让学生从中自主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立体几何的每一个内容都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展开教学活动, 比如, 立方体的截面研究, 研究方案:首先, 课堂上提出问题, 创造问题悬念, 促使学生课外研究。其次, 第一步, 实践探究、观察形成表象特征, 一方面给学生提供立方体模型, 促使学生动手活动———“搭”, 另一方面让学生用实物动手实践———“切”;第二步,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比较分析, 初步归纳出图形的性质特征;第三步,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指导学生实践、分析, 关键时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最后, 师生共同总结研究成果, 归纳出研究学习的方法和规律。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性学习,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等各方面能力。

四、深化学生反思过程, 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 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 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 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含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 通过反思, 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 产生新的发现。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有着密切的联系。立体几何中的许多定理、公式和法则都是平面几何定理公式法则在空间中的推广, 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必须注意这两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有时平面几何的局限性会对立体几何的学习产生一些干扰和阻碍作用, 如果仅凭平面几何的经验, 用平面几何的结论套用到空间几何中, 有时会产生错误。因此, 平面几何的定义定理对空间图形需要经过反思证明才能应用。因此,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反思, 对于培养形成自我评价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 转变学习方式, 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 鼓励学生质疑书本, 超越教师, 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最终实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8

传统教育模式不仅钳制了学生,也钳制了教师。教师的教学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课本,使得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不够,钳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2010年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新教材既为教的行为方式又为学的行为方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契机。

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选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所以,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更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要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行为。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教师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式,必然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探索、思考,必然促使教师在专业上得到更充分地成长,教学个性得到更全面的张扬,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因此,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是生活的需要。

要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建立新型的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的主体关系。

在课堂构建知识面前,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因构建者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已有认知结构、本学科的前概念,认识方式不同,造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构建知识的方式方法不同。师生交往,积极主动,相互启发,相互理解,相互补充,是教师和学生彼此探索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的前提。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民主的氛围,才能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如果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对老师唯唯诺诺、言听计从。这样难构建起和諧、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没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没有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真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让我们的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知识。且注重实用知识、功能性知识的渗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与参与性,通过体验和实践,达到理解运用知识、激发学生生命活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真正体现教学为生活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操作活动来开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有效的获得所学知识,还能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且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学习新知。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变化技能,可以强化学生认识、加深印象。变化技能在教学中的应用只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但并不是时时处处都加以应用。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及其学生的能力、兴趣特点适时地选择切合实际的变化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课堂效果。

3、处理好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与教材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模式是复习、新授、巩固、练习,已不能适应不断丰富的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面对不断变化和有待完善的教材,需要深思熟虑,全盘考虑,力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的内容中,我就把正弦、系弦、正切三个相关内容分开进行教学,这样每一步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逐个突破,提高单位时间是的教学效益。

面对个体各异、不断发展的学生和异彩纷呈的教材,我们就不必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也不必拘泥于教材,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效果才会好。

4、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新理会、新教材,要求我们教师的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二者是互相联系的。教师要从以讲为主转变为以训练为主,以知识传播为主转变为学生的成果展示为主。课堂在和谐、民主、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使师生相互活动达到“教师从教到导,学生从学到展示”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思维,以问引思,以理导思,以变发思,引导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有乐趣,有收获。

课堂教学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学生的思维有时会进入“死胡同”。这时,我们教师就应该改变教法或方式,以使学生重新理清思路,导求新的切入点。如教“三角函数的性质——单调性时”,一般教师是按教科书上的教法进行,我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象,让他们在图中找出一个周期区的递增与递减区间,然后分组讨论,各组写出本组在整个定义域内的结论,派一个代表说出,最后指导他们分析、推论,归纳小结出完善的结论,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了,注意力也集中了,教学效果自然会好了。

以《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把素质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理念运用于中学教学实践中,将观念的更新与现行教学的改革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教师和学生行动方式的转变运用于教学之中,实践“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和学生行为方式的转变”。

参考书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浅析新课标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篇9

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和效率,优势互补,既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学记》中就有对合作学习的阐述“独学而无有,则孤陋而寡闻”。又特别是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既是竞争的时代也是合作的时代,大量事实证明:现在的许多的发明创造已不是个人孤军作战的结果,而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一、合作学习的优势

将合作学习引入小学教学中,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促进生生之间的有效交往,有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课堂中形成情感融合的气氛。

1、合作学习能诱发创造的潜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的扩大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流、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互相启发,开拓思维,在各抒己见、思辨争论中思维创造的潜能就被诱发出来。

2、合作学习能在课堂中形成情感融合的气氛。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在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师生像朋友一样交往,积极互动,平等对话,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学生和学生的合作中显化伙伴的角色关系,使课堂形成宽松、平等、和谐的气氛。身心放松,精神愉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优选合作学习内容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在做好组织工作的前提下,选择活动内容和确定讨论题目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二年级上册练习11中的第4题,先让学生看图,可以问学生:“你能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这时学生的解决方法有:3×4+3,4×4-1,5×3.通过这种交流让学生了解了不同的思维方法,互相促进,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

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捕捉学生思维撞击点进行小组讨论。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例1时,对于水管的弯头,有的学生认为是角,有的学生认为它是圆的不是角,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让小组开展讨论“怎样认识水管的弯头的角。

三、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24×12=?怎么算呢?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先自己想好至少一种解题的方法,再参与小组讨论得到多种不同的方法,然后总结归纳这些解题方法的共同点:把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转化为加法或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来解决。最后再次组织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研究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另外,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还必须考虑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

四、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很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活动技巧,要让有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五、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也可以设计“学习反思表”进行简单的统计,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评价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篇10

广东省韶关市第十一中学 马文凯

[摘要] 语文课程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而且更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是《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所提出的新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错误的理解,如阅读的教学总是片面强调语文学习的实用功能,偏重显性的目标、立竿见影的目标等。文章对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中应注意的方面: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倡导“探究性阅读教学法”等等。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 教学

语文课程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而且更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是《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所提出的新要求。阅读是语文教学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现代语文阅读观认为,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由多种心理因素参与的心智活动,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可以说,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凭借阅读材料中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通过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从而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阅读既是学生从文字符号中获取信息积累知识的活动:也是学生通过接受以语言为媒介的情感教育与文学熏陶,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和塑造个体品格的活动。

一、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误区

由于语文考试方式对语文教学产生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语文教学总是片面强调语文学习的实用功能,偏重显性的目标、立竿见影的目标,不少学校、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味偏重技术分析,一味的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的掌握应考解题的技巧。而这样的教学指导方向不仅不能培养学生对作品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而且还伤害了 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同时我们还看到: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模式。也就是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无论哪个版的教材,与其相配套的教材配套用书《教学参考书》就是典型例证。其“参考”内容有: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方法、练习答案等。用“生理解剖学”的方法和以获得“生理解剖”结果为认知目的的教学,违背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和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另外传统的语文阅读还从“读写结合”入手,把对范文的解析同时扩展为模仿范文的写法来进行作文教学。长期以来,课本以体裁编组课文单元,用“单元知识短文”归纳、阐述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知识,学什么文体的范文就设计写什么文体的作文。这种编排模式,实际是把阅读与写作不同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混为了一谈。课文成了阅读和写作的共同观照物,因而出现了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阅读信息处理的怪现象。从写作的角度解读文章,这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症结所在。

二、阅读教学的策略

首先,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应该选择贴近学生实际且让学生感兴趣的文本,并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张扬个性的舞台。此外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增强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多思考、勤动笔的习惯。要让学生①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做笔记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要训练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思考和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要训练学生养成做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的习惯,如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做读书笔记等。②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预习、自学的过程中,运用工具书可以迅速解决随时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中学生应养成随手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其次,阅读教学还应更多的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这样强调突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重在开展个性体验、感受性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联系文化背景对文本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能够对文本中感人时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进而对文章精彩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等进行形象空间的再现,从而产生如见其景,如聆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阅读教学常常能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这样的阅读教学也改变 了过去以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使教师在教学中撤去对作品中人物、环境等定格好的框框,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培养他们思维探索的多向性,实现真正的探究性阅读。

第三,阅读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去掌握标准答案,而恰恰是为了培养学生探求正确结论、准确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所以语文阅读教学要抛弃纯理性的、甚至是机械的传统阅读教学方法,倡导“探究性阅读教学法”。“探究性阅读教学法”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勇敢做出自己的判断,在交流和谈论中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探究性阅读教学法”培养的是一种终身受用的基本生存能力,对成长、成才、成就关系重大。这种教学法适合于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它对学生和老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这样合作探索型组织形式的课堂上,教师首先帮助学生抓住问题中心,确立阅读目标。用具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向。然后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进而可以分小组讨论、启发,让学生在合作中切磋问难,提高阅读效能。最后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评价,在反馈中提高阅读质量。当然教师的评价也要充分体现平等协商的特点,实现由过去的主宰课堂向主导课堂的转变,做好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

三、结语

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读为主,以学生的读为主”的阅读教学思想,坚决克服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阅读教学不阅读,尤其是不让学生阅读的弊端,使阅读成为学生与文章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使阅读成为一种老师、学生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

参考文献:

浅析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几点转变 篇11

一、转变就是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所组成:最外一层,是知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包含着字词句篇、语言篇章等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第二层,是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最里面的核心层,包含着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知学、乐学、善学”。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重心的转移,是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

例如,教《不乱花零用钱》一课时,教师拿出一只储蓄罐,摇一摇,让学生听到硬幣撞击的声音,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储蓄罐的份量,知道零钱能积少成多。然后提出问题:零用钱该怎么花?让学生想一想,再请学生讲讲春游时发生的故事。然后分小组议议,辨辨谁对,为什么?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要节约用钱,接着教师假设要组织春游,挂出食品价格表,让学生自己来计划一下该怎么花钱(拿出纸和笔算一算)。教师把学生的计划出示,让学生之间进行对比,说说谁用钱既节约又合理,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也参与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不乱花零用钱,不是不花零用钱,而是在节约的基础上合理地花钱。教师再让学生听一听一位家长的话,使学生知道钱是来之不易的。最后教师印发一张“节约零用钱”的表格,请学生和家长一起评议。运用故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对比法,让学生想想、讲讲、议议、辨辨、查查,动眼、动嘴、动手、动脑。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既明白道理又指导行动。

二、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

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朱自清的《春》这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间写得好的句子,并运用“我认为——句子(或词语)写得好,它好在——用——的修辞,写出了——”的句式,说说你为什么认为它写得好,有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读得很有感情,更多的同学赏析得非常具体、合理,这样,学生的语言丰富了,良好的语感也逐渐的在培养。

三、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大语文教育观

“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社会是个大课堂,教材要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而新课程标准下,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如课外阅读,书法训练,诗歌背诵,看电视报纸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

七年级下册有一个综合性学习叫“走进戏曲天地”,我看到这个话题感觉很棘手——我自己都不会唱戏曲,对戏曲了解都不多,让我怎么上呢?在一个周末,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回家向老人学唱一段戏曲,不管什么剧种都可以,星期天我要检查的。学生顿时沸腾了,我也在心里打鼓。到了星期天,我让同学们唱给小组长听,小组长列一个表,把同学所唱的曲目,剧种,唱的质量是好、一般还是优秀列出来,反馈的结果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有95%的同学多多少少学会了一段,并且剧种多样,有的唱黄梅戏《天仙配》,有的唱京剧《红灯记》选段,有的唱《花木兰》片段等等,问起他们是怎么学来的,有的是从电视里学的,有的是跟自己爷爷奶奶学的,有的是看影碟学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学到了很多戏曲知识:比如戏曲的几个剧种;京剧的角色;每个剧种有代表行的人物,这都是他们潜移默化的学到的,真可谓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体现了新的理念。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如果说我们的课本是一部小百科全书,那么社会就是一部大的百科全书,它无所不有,无所不包,作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应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开放,坚持生活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大语文教育观!

四、课程评价的转变

由过去的以“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由考察知识为主向以考察能力为主转变。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1)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2)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12

关键词:新课改,情感价值,学习方式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改革, 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 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如何顺应新课程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

1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 学生一旦“学会”, 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 便会强化学习动机, 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 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在教学中, 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 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2 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新课程提倡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但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 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 “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 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 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 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 不管实际应用, 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概念题等, 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 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精心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圆的认识”后, 可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一个圆, 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 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 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 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这个实际问题。经常这样训练, 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 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 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3 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 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 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 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 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 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 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 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 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 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 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在教学中, 应大胆放手,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 数学课本是你们的, 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 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 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 在课堂上, 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例如,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 在学生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后,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话音刚落, 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你说错了, 应该是有四条边围成的图形, 他们都有四条边。”等他刚一说完, 另外一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应该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每条线段都叫做边。”“他们还都有四个角, 而且都是直角。”……我一直在一旁微笑的听着, 最后说:“嗯, 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 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把自己知道的和与我们学习有关的说出来, 大家互相促进。”那一段时间这几位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 而其他的学生深受影响, 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当然, 不是说乱成一团才为妙, 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 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适度的“乱”, 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 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4 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

21世纪, 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 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

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 采用故事导入, 生动形象的画面, 伴以美妙的音乐, 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 天气特别炎热, 师徒四人口渴难忍, 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 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 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 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 不给我六分之一, 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 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 为什么比先前分得的还少呢?”大家听了都笑了, 而八戒却还是莫名其妙。 (同学们都笑了) 这时教师停止故事的播放, 问:“同学们, 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想) 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 你就知道了。”在初中或小学数学教学中, 适时恰当地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 以逼真、生动的画面, 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 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使其重视实践操作, 科学地记忆知识, 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思考, 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过程, 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初中或小学数学教学中去, 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 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 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 而且喜欢这门学科。

有感于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篇13

实验学校陈银根

新课改的这些年,大家都在苦苦地追问、反思:语文教学,到底以什么为对象、以什么为目的,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本位呢?数学以原理公式为对象,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美术以画画与欣赏为对象,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那么语文呢?它究意以什么为本质特征区别于政治、历史、综合知识等课,借以界定自己的身份呢?如果说语文是百科全书,那么,在这“百”、“全”中什么又是它的珍珠贝,以奠定它在学科海洋中的价值呢?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只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及相关知识,阅读文本、了解内容、把握大意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那么语文老师是否只具有教识生字、帮助做题的功用呢?或者只在课堂上辛勤耕耘却无功而返但不自知呢?总之无论是什么理由,都会让人对“语文教师”这份职业的专业水准加以怀疑,进而轻视、疏忽与“语文”有关的一切人事。但这终究是不应该也不甘心的!那么我们到底该以什么来触摸、打动学生那纤细、敏感的神经,让他们觉得语文也是智慧的、快乐的,也可从中获得解放感、满足感、提升感呢?怎样做才能使吕叔湘先生很早以前所说的“咄咄怪事”烟销云散呢?太多的问题值得人上下求索,对语文教学究竟“是什么、怎么样”做终极意义的追思,也许会无限接近教学本体,减少实践时的茫然失措或狼奔豕突吧?而王尚文教授的“语感中心论”的提出,仿佛是阴霾中的一剑阳光,拨云散雾,将我们的视野引向寥廓天幕,指引着一颗颗热忱、急切的心努力飞奔向语文教学更高更远处!

那何谓“语感中心说”呢?是指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目的,以言语形式而非言语内容为自己的教学对象,生成语感,发展语言能力。那语感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对言语的敏感与直觉。恰如夏丐尊先生所说:在语感锐敏的人心中,“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说不尽的意味。而语感它展开来讲,就是通过言语形式把握言语背后的言说,它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味,味外之韵,韵外之神。大家都知道,语文学习的秘诀不外乎“多读多写”,再加“精读精写”,最为大家乐道的是《石头记》中林黛玉教香菱做诗,先让她“熟读王维五言律一百首,杜甫七言律一二百首、李青莲七言绝句一二百首,细心揣摩透熟”,再加上呆香菱的“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终做成一首吟月诗,博得大家的赞赏,偿了平生夙愿,得以入海棠诗社。如果说“多”是量的拓宽,“精”就是质的提升。“精”于何?言语形式;香菱“细心揣摩透熟”什么呢?言语形式。舍此难无它途,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作者之表述

通常作者在要表达什么前,内心总存在着一些表达意向,也就是些隐隐约约、模糊不清、不可琢磨的观念“云雾”,类似于常说的灵感。但这灵感、观念、意向如果不试着用一定的言语形式将它确定化、清晰化、固定化,它将隐却甚至消失,“泯然众人也”,也就谈不上与读者交流互动,不断建构新的意义了。思想的灵魂必须寄居于言语这个形体,借用王尚文教授的话就是:一定的言语内容生成于一定的言语形式,一定的言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言语内容,比之言语内容,言语形式是更本质、更关键、更重要的东西。维果茨基也说:思想不是在词中表达出来,而是在词中实现出来。作者的思想、情感、个性、气质只能通过他作品所选用的风格、结构、节奏、句式、词汇、语音等言

形式来落实和表现,否则只能是心中的“庐山云雾”。

二、读者之解读

读者的阅读,从阅读的质量与目的上可分为两类:精读与泛读。泛读只要求了解大致内容,知道情节,一目十行,一日数本,但也会很快淡忘,平时的阅读大多属于此类。这也是许多学生读了很多书,语言能力并无提升的原因所在。而精读时,词句本身乃至它的读音、组合、结构等都在考虑之列,会细细思量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这句话或这篇作品到底要表达什么?也就是说言语形式本身就成为关注的所在,而不仅仅是意义的载体,或只是当工具手段用,用完了、达到目的了就忘了,丢了,弃之脑后了。精读时,言语形式本身具有本体论的价值和意义,是被直接感知、揣摩的对象,我们这里所要谈的“读者的解读”属于精读范畴。还是拿上节的“教诗学诗”来讲吧。香菱拿回林黛玉给的诗,“回至蘅芜院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拿他这般苦心也没办法”。功夫不负苦心人,她这样细心揣摩,终于悟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月圆”中,“直、圆”两个极普通、平常的字眼在此诗句中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不平常”来,连宝玉都称他得了“三昧”。试想香菱只以熟读、背诵为准,不从言语形式加以解构,不是“一首一首地读起来”,不是品得连觉也不睡,像“着了魔”,大约也难悟诗之“三昧”,更奢谈苦吟成佳作了。这就生动地说明读者从言语形式出发对作品的解读,如何明显地影响、改变着读者的语感能力,言语水平了。

恩格斯曾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的活动,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物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目的,没有预期的目的的”。这句话是恰尽其然,但又不尽全然。茫无目的、头绪的事并不少,就是有目的,也有个高低的分别。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想要明确的目的并取得实效,就要从泛读走向精读,将学生的言语活动引向言语形式本身,让他们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揣摩、涵咏、比较、品析“有意味的形式”,把握言语形式本身,并由此走向言语形式的能指。这样所生成的语感能力,又可作用于课外阅读,丰富、拓展他们的语感图式,相互为用,携手并肩地推动语感的“更上一层楼”。再加上教材所选用的文章,大多是经典范文,言语形式本身就富有多种意味、神韵,创设了多样的氛围、境界,提供了师生英雄用武的可能和平台。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它竭力引导的是学生明确的阅读目的;用心改变的是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让这些“普通的红学爱好者”都成为“红学专家”。

三、教学之目的前面说过,语文教师如果目的的不明,对象不清,是无法厘定自己的位置,更难谈专业水准问题。现如今这个时代,各类职业高度知识化,且各类知识高度专业化,我们的专业素养将是我们的立身之器,无器不能载道。周一贯先生也曾说过:要使自己具有无可替代性。如果随便就可以做好,哪个都可以代劳,至少你的职业生命难谈价值感。“语感中心说”无疑是我们职业生命的路标,而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感水平则是我们的职业水准的标尺。因此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研修的根本不是案例设计,而是培养自己对文字的敏感与警觉,文本细读是内功,“要像防贼一样防文字”,才能立己立人,达己达人。就像王尚文教授所说的:语文教学的弊病,病象似在教学,病根却往往是在“语文”。要从病根出发,才会手到病除,妙手迎春,才能本固己立,源清流洁,达到从言语形式出发,培养学生语感的根本目的。而教材中的文本,恰似河流,里面有鱼、虾、水草、泥砂、砾石等,还有珍珠贝。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慧眼识珠,从中抽离、提取出颗颗“珍珠贝”——有意味的形式,让学生集中所有心思去品味、领悟、鉴赏它的艺术价值及魅力,让自己言语的河流也像珍珠贝一样珠圆玉润。小语巨匠贾志敏老师就从《两个名字》这篇文章中,提取了“我有„„,你也有„„,哈哈,我们都有„„”这个言语形式,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化用,提高学生的语感。这样的课堂才具有专业水准,才体现教学的价值。我们能学的是贾老师的教学技巧,但难学的是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说语文教学以培养语感为基本目的,核心目标,那么在教学中实现双赢,实现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则是更高远的“人文”目标。老师要竭精殚虑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走在学生的发展前头,提升学生的发展层次,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命的、诗意的。

上一篇:描写幸福的优美语段下一篇:仓储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