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和当代大学生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长征精神和当代大学生(通用9篇)

长征精神和当代大学生 篇1

历史就是以沉重的脚步向前迈进。历史的时针是艰难与曲折、崎岖与坎坷的 “合金”,拨动沉重的历史时针无疑是一曲壮美的歌,是一支摄魂的曲。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而我们一定要继承这种精神,尤其是长征精神。

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砭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永恒的财富。我们应该秉着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在生活中长征精神对我也有极大的帮助,它鼓舞了我,它启发了我,它使我彻底觉悟了,催我不断前进,走向成功。做任何事都需要长征那种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这样才会战胜任何困难。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长征精神的伟大意义,指出:“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并要求:“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发扬光大,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回顾历史激发斗志,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意,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安定团结的生活局面,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现实工作中去,从而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发扬抗日的斗志,鼓舞中华人民,珍惜今天的劳动成果,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学习当中.一定要接过长征前辈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丽的诗篇!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这种“永久奋斗”的精神。机遇是什么?机遇从来都是对挑战的胜利。战胜挑战,就是机遇;被挑战所压倒,就是失败。我们要有勇气战胜各种挑战,在当今充满竞争复杂的社会中,不掉队,并迎头赶上,需要我们“永久奋斗”,绝不可半途而废。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永久奋斗”,就是要求共产党人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永久奋斗”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是相辅相成的。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远见卓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惊慌失措、陷入被动,甚至导致事业的失败。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

长征精神中蕴涵着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要结合弘扬长征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面对当今严峻的社会国际形势,藏独分子、钓鱼岛之争、台湾回归等等一系列问题更需要我们传承前辈们留下来宝贵的长征精神。

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井冈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如果不发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延安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取得抗战胜利;当年如果我们共产党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同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并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而在学习上,我们要发扬“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勤于钻研的精神。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加快,而作为国家的未来,我们当代大学生都必须接受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只有勤于学习、善于钻研、不断创新,掌握过硬的技能,才能立足于当今社会,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长征精神同样不可缺少。

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长征是在中国革命受到巨大挫折情况下进行的,在征途中不仅有敌人的重兵围追堵截,而且还有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分裂主义的威胁相随,并且自然环境条件也极其恶劣。但是,广大红军指战员没有因为革命受到巨大的挫折而对党失去信任,对革命失去信心,也没有被严峻的形势所吓倒,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始终是他们巨大的精神动力。中央红军靠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精神,穿着单衣草鞋爬过了雪山,走过了草地。在长征途中,有许多指战员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信念,红军战士前仆后继,战胜了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夺取新长征的伟大胜利。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进入了关键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各种矛盾凸现,同时,西方一些腐朽的思潮、价值观念,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断侵入。因此,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坚定的理想、信念仍然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强大的精神武器。

长征精神和当代大学生 篇2

任何一种精神,都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在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整的红军长征中,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上,它与其它不同阶段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一起构成中国革命的精神长廊,铸成中国革命之魂。伟大精神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历史变革和物质产生的强大动力,鼓舞和激励千百万群众投身于伟大的事业中。精神力量在推动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长征精神一直受到全党和全社会及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它“永远不会过时”。

今天追寻解读长征精神、学习发扬长征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征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其内涵是多方面的,革命前辈徐向前、杨尚昆、张震、张爱萍等曾对长征精神作过多方面论述,其文字表述各不相同,提炼出的内涵各有千秋,大致可归纳为: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精神;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精神;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精神;依靠群众、团结协作精神。

2 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飞梦想的需要,在我们中国梦宣传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1)弘扬长征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先决条件。只有我们弘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引导青少年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此,很有必要利用长征精神武装青少年的头脑,并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树立牢固的政治信念,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2)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弘扬长征精神,为构筑中国教育梦注入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中华儿女自己的事业,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中国梦的未来,依靠广大青少年,青少年是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之一。

3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社会历史的影响,着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思想,过去那种奉献型的、无条件服从社会或国家需要的单一化人生追求,正在被一种现实的、具有明确功利倾向的、个人色彩突出的多样化人生追求所取代。在校大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对国情民情有所了解,对党的思想路线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他们逐渐走向政治理智。同时,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使得大学生们能主动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规范,认可伦理道德准则。主流是积极、进步的,但不可避免会受到社会发展过程中消极观念的侵蚀和西方政治文化思想的影响、西方伦理与传统东方道德产生冲击,而衍生出部分大学生对一些重大政治性问题存在模糊认识、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信心不足、社会责任感淡化、社会功德和传统文化缺失。

4 弘扬长征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4.1 塑造当代大学生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迫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毅然走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并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得以保存,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可以说,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们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是红军长征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他们坚信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定可以被打败,坚信全中国一定能解放,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定可以实现。正是这种坚定的革命理想和必胜的信心,给予了红军战士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使得他们能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虽然战争年代已经远离,但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同样需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是培养他们成才的第一步,而且是重要的第一步。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性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坚定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促使他们奋发成才,将来才能投身服务社会的队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归根到底来自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长征精神,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精神,坚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信心,帮助大学生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立稳人生的坐标[9]。

4.2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

长征是在中国革命极为艰险和困难时期做出的战略决定,在长征的途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经历的痛苦磨难,可以说是完全超出了人的生理和心理极限。据统计,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参加长征的共有20多万人,到达陕北后,四支队伍加起来只有33400多人了,十七八万红军牺牲在长征路上。可以说,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是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这种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现代人所罕见的[10]。

弘扬长征精神,就是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实现21世纪宏伟目标的生力军,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决定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作用,将长征故事、长征精神融入教学中,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始终以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为己任,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前途英勇无畏地献出自己的一切;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观念[11],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之情,使大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努力学习、奋力拼搏,把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使命。今天努力学习,明天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就是最具体的、也是最实际的爱国主义表现。

4.3 在当代大学生中倡导凝聚向心价值观

长征的历史表明,紧密团结、顾全大局是革命胜利的保证。红军长征充分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互助、不谋私利的精神境界。长征作为一次全国大范围的战略行动,涉及了全国各支红军队伍,全党全军是否能保持高度团结统一、各支红军队伍完全服从党中央的绝对领导,这些与我党、红军命运和革命事业的成败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尽管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是党中央和红军队伍都能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严格遵守纪律,自觉服从大局,各部队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并同闹分裂搞独立的行为作斗争,使红军队伍组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只有胸怀全局,严守纪律,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才能发挥团结的力量。正是这种高度凝聚的向心力,使红军一步步走向了胜利。当代大学生要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样需要养成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协作、万众一心的集体主义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网络的普及,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引起大学生在观念上的更新;另一方面也造成他们在价值取向方面的一些困惑,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现象的滋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偏离,集体主义观念的弱化等。所以,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用红军团结协作、顾全大局、为了集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为了整体利益而牺牲局部利益这种高度凝聚的向心观教育和引导广大大学生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力度和深度。

5 结论

长征精神一直受到全党和全社会及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它具有永恒价值与永久魅力,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对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启示。弘扬长征精神,高校是主阵地,大学生是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是载体。弘扬长征精神,就要让大学生了解历史,继往开来,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本文将对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怎样理解长征精神、在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等问题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焦建明.长征精神永不过时[N].兰州日报,2005-01-19.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0.

[3]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10-23.

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 篇3

【关键词】长征精神;价值;启示

今年恰逢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红军长征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史实价值。回顾和梳理这段史诗般的历史,既展现出了革命年代英勇的红军指战员们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同时这些精神所折射出的崇高的信仰、严明的纪律和忠诚的爱国等精神内核,对当代的我们也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和教育意蕴。

一、长征精神的价值内核

(1)爱国。爱国是一个社会人的精神前提或者起点。自1840年开始,中华民族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不断探索,直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没有爱国,自然谈不上救亡图存。当面对域外列强的羞辱挑衅,当面对腐朽透顶的满清王朝一次又一次的割地赔款时,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用一次次的抗争作为强有力的回应。1919年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先进的中国人探索中国的革命道路,提供了先进的理论武器。从此我们的爱国具有了理性的实践和厚重的理论诠释。红军以其生命极限,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击退上百万追兵阻敌,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些背后透视出的是强烈的爱国精神,是对祖国母亲的不离不弃。

(2)信仰。何为信仰,先要相信,信什么?显然是马克思主义。何为仰?仰是仰望,是内心一以贯之的秉持。马克思主义在西风欧雨中传到了中国,经过“南陈北李”的热情讴歌,在中国逐渐为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们所了解和掌握,并成为革命先行者谋求祖国独立和民族复兴的理论工具。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解放的哲学,是劳苦大众过上幸福生活的理论。理论回应了贫弱中国的实践需求,也反映出先进中国人强烈的爱国情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和真理的,这是为中国革命实践所证明过的伟大理论。先进的中国人,自认同了理论,就在这条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或中国化)的历程中,矢志不渝而笃定的走下去了。长征前后的曲折,是早期共产党人探索路途上的最大反复。在这样的过程中,从普通战士到广大指战员始终与党中央坚定的走到了一起。湘江战役中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兑现了“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英勇壮举的背后是信仰的支撑,离开了信仰的支撑,长征也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3)纪律。打造一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新式革命队伍,构成为了与老式军阀队伍的天壤之别。“红军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军队。这支军队与其他军队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能够顾全大局,服从整体利益,紧密团结,互助友爱。因而,它具有其他军队所没有的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1]长征犹如熔炉,熊熊烈火锻造出了一支钢铁之师。英勇的红军战士虽百折而不挠,“3+1”的长征队伍,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宏观部署,各自独立灵活的开展部队的战略转移,体现出了高度的革命纪律性和自觉性。河南走出的英雄队伍红军第二十五军,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童子军,在大将徐海东的带领下翻山越岭,突破层层堵截,最终实现了与中央红军的胜利大会师。没有步调一致、高度统一的纪律约束,很难想象出在艰难困苦的长征磨砺中,红军指战员们的个中艰辛;没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无产阶级的伦理道德境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不会、也不可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二、长征精神传承的价值思考

(1)长征精神没有过时。很多所谓的网络大V们,视中国革命的历史于不顾,不断丑化、矮化红军的长征精神。笔者认为,长征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其折射出来的灵魂之光也会一直引领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高度浓缩;是先进中国人对于祖国命运发展的深度关切,体现出了高度的首创精神。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必须弘扬长征中的爱国、信仰、纪律的价值内涵,勇于探索、乐于奉献。尤其在经济领域的改革,要始终将社会主义制度挺立在前面。很多知名学者借助经济体制的改革之由,奉西方经济思想为圭臬,极力鼓吹滥觞于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导致我国经济领域乱象充斥。面对全球恐怖主义泛滥的严峻形势,长征期间工农红军与彝、苗、藏族等少数民族关系的成功处理上,留下的经验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拒斥错误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极端思潮,必须拥有强有力的理论武器,长征精神无疑是其重要的理论依托。

(2)长征精神有效传承。关于长征精神的有效传承,要形成制度予以固定并长期坚守。面对转型时期,青年学生理想信仰弱化的倾向,长征精神要常驻心头,需要侧重于思想的灌输。先进的理论不可能从自发的群众实践中产生,“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2]尤其当代的青年学生,远离长征的特殊年代,对于长征精神处在一个模糊的概念理解中,缺乏应有的情感基础。为此,要以每年显性的红军长征纪念日为契机,广泛开展深接地气、普及的宣传工作。尤其要借助于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系统,进行有效的目标推送。长征精神的传承路径,要与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场域形成紧密的关联互动,有感情也要有温度;爱国、信仰、纪律等精神因子要在青年人的生活场景中找寻到他们的影子和痕迹;更要通过鲜活富有情感的长征人物、故事,洞察青年学生的内心,活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

(3)长征精神弘扬发展。我们习惯的赋予新中国建设的先进者、优秀者“新长征突击手”的荣誉称号,我们习惯的把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号”,我们习惯的把一件重大事情的开始称为“新的长征”……这些标志性符号,处处反映出深受长征精神影响的几代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成为国人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从《西行漫记》面世到年轻一代重走长征路,从十八大胜利召开到“反腐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从亚投行建设、“一带一路”到“神十一”成功发射升空,随着新长征的集结号在思想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一次次吹响,长征精神必然伴随着中国人视野的拓展、走出去脚步的加快而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三、结语

长征精神不是孤立和悬空的,它是当代中国人的价值支点。习近平同志说:“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3] 长征精神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信念之源、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这是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到,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这样的红色精神不能丢,这是我们民族艰难中形成的魂魄和瑰宝,也构成为了当下青年学生奋斗进取、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寄托。

参考文献:

[1]石仲泉.红军长征和长征精神[J].中共党史研究,2007(1).

[2]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0-501.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50.

作者简介: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长征精神 篇4

什么是: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的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飞机大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饥饿干渴……红军将士都抱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70年前的长征是这样,70年后的今天也是这样。

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然而,有些党员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讲排扬、摆阔气,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特别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如果这种现象任其不断扩大和蔓延,势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党群关系。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井冈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如果不发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延安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取得抗战胜利;当年如果我们共产党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同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并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就要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实现这种结合,就要弘扬“永久奋斗”的精神,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永久奋斗”,是毛泽东同志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的标题。他号召全体共产党员、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

今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这种“永久奋斗”的精神。机遇是什么?机遇从来都是对挑战的胜利。战胜挑战,就是机遇;被挑战所压倒,就是失败。我们要有勇气战胜各种挑战,在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激烈较量中,不掉队,并迎头赶上,需要我们“永久奋斗”,绝不可半途而废。振兴中华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过程。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永久奋斗”,就是要求共产党人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永久奋斗”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是相辅相成的。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远见卓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惊慌失措、陷入被动,甚至导致事业的失败。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

怎样做: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长征那战胜一切困难的气概,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长征以它的精神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民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为估排除万难,挑战生命极限的典范。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呀!它是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生活中长征精神对我也有极大的帮助,它鼓舞了我,它启发了我,它使我彻底觉悟了,催我不断前进,走向成功。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生,家离学校很远,交通很不方便,上学还要翻几座山,只要一下雨,我就要摸黑上学。有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那天的早上我只好早点起床上学。我独自一人走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眼前一片漆黑,有了不想走也不敢走的念头。正在这时,我的脑海里浮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一幕幕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情景。飞夺泸定桥时红军战士们冒着大雨、忍着饥饿、踩着泥泞、摸着黑火速前进,而且一路上还有敌人的堵截。红军战士们为了人民能过了和平而幸福的生活,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我就因为上学天黑路远就不想走了。这与红军在弹火硝烟里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相比,这一点点困难算得了什么呢?这难道是我们和红军战士不一样吗?还是我们不能像红军战士那样?能,一定能,只要我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就一定会到达光辉的顶点。于是我咬紧牙关,不管眼前多么黑,前面的路程多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不知不觉,我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学校。从这件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需要长征那种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这样才会战胜任何困难。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新长征路上的主人。走向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一定要接过长征前辈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丽的诗篇!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回顾历史激发斗志,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意,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安定团结的生活局面,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现实工作中去,从而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发扬抗日的斗志,鼓舞中华人民,珍惜今天的劳动成果,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工作与学习当中.一定要接过长征前辈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丽的诗篇!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长征那战胜一切困难的气概,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长征以它的精神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民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为估排除万难,挑战生命极限的典范。回顾历史激发斗志,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意,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安定团结的生活局面,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现实工作中去,从而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在生活中长征精神对我也有极大的帮助,它鼓舞了我,它启发了我,它使我彻底觉悟了,催我不断前进,走向成功。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生,家离学校很远,交通很不方便,上学还要翻几座山,只要一下雨,我就要摸黑上学。有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那天的早上我只好早点起床上学。我独自一人走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眼前一片漆黑,有了不想走也不敢走的念头。正在这时,我的脑海里浮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一幕幕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情景。飞夺泸定桥时红军战士们冒着大雨、忍着饥饿、踩着泥泞、摸着黑火速前进,而且一路上还有敌人的堵截。红军战士们为了人民能过了和平而幸福的生活,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我就因为上学天黑路远就不想走了。这与红军在弹火硝烟里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相比,这一点点困难算得了什么呢?这难道是我们和红军战士不一样吗?还是我们不能像红军战士那样?能,一定能,只要我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就一定会到达光辉的顶点。于是我咬紧牙关,不管眼前多么黑,前面的路程多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不知不觉,我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学校。从这件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需要长征那种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这样才会战胜任何困难。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长征那战胜一切困难的气概,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长征以它的精神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民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为估排除万难,挑战生命极限的典范。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呀!它是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新长征路上的主人。走向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一定要接过长征前辈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丽的诗篇!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长征那战胜一切困难的气概,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长征以它的精神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民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为估排除万难,挑战生命极限的典范。这究竟是一种什

么样的精神呀!它是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

历史也将证明,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还将继续激励中国青年坚定地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抚今追昔,共和国和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的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我们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走进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接过前辈长征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

伟大长征精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无数英雄模范继承长征精神,不断书写着感人篇章,那么作为当代青年应怎样继承弘扬长正经生呢?从以下三方面发扬长征精神。

一、确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培养乐观主义精神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红军将士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无不基于坚定的理想信念。长征把人类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推向前所未有的崇高境界,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向世人昭示,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何等巨大的精神力量,可以创造怎样的人间奇迹。

我们当代青年缺乏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当年红军将士大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就是靠着英勇顽强、前赴后继,压倒一切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战胜重重困难,取得了胜利。当代青年发扬长征精神,就要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就要培养百折不挠的乐观主义精神。

二、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任何辉煌业绩都要通过艰苦奋斗去创造。长征中,红军既要同围追堵截的几十万国民党军浴血奋战,又要与党内的错误思想斗争,还要经受饥寒伤病的折磨,克服无数高山大川和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艰难困苦考验了红军,铸就了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和平年代成长的我们,对艰苦奋斗精神颇有微词,认为它已经过时,无法“与时俱进”。的确,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较深的我们领会不了艰苦奋斗。当代大学生就算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也是每个家庭的心肝宝贝,自然没吃过苦。基本上家长们是不会让我们去体验艰苦奋斗的。我们没有体会到艰苦奋斗,而我们又崇尚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挑战命运,这些更是要具有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完成。

因此,我们要教育自己发扬长征精神,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要熟悉了解国情,敢于正视困难,不怕吃苦,顽强拼搏,迎接挑战,特别是要勇于到基层和贫困艰苦的地方去就业创业,以知识能力和顽强斗志,开创新事业,作出新贡献。

三、培养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万众一心、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当代青年学习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篇5

林莽沉沉,巍巍青山,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泥泞草地,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刺骨,雪压冰封,林海茫茫,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_,既是为了缅怀红军的光辉业绩,也是为了吸取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弘扬长征精神,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当年长征,物质极其匮乏,条件十分艰苦,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不具备,但是红军将士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千山万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党全军的坚强团结和军民之间鱼水情,靠的是红军战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战胜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吓到的跟名英雄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次伟大实践。弘扬长征精神,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人民军队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财富

毛泽东同志说过,“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长征的胜利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同志率领部队到达永新三湾,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由毛泽东同志任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朱德任总指挥的红军第一军团,由于全面实行了古田会议决议精神,加强了军队内党的建设,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当时,这支仅有2万余人的红军队伍,成为全国红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王明“左”倾路线在根据地的推行,直接削弱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和指挥能力,把红军的三项任务缩小为单纯的打仗一项,导致革命的巨大挫折和损失。遵义会议的召开,胜利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地位,建立了以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为指导思想的党中央的领导。由于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转变,我们党才能够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保存并锻炼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并且克服了张国焘退却逃跑路线和分裂党的阴谋,最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因此,弘扬长征精神,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人民军队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 篇6

李力

通过近几节近代史课程的学习,老师对红军长征的过程以及长征精神作了详细的讲解,让我对红军长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那些英勇无畏,历经艰险,百折不挠和对革命的无比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深深感染了我。这些精神都值得我学习。红军长征对于党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战略举措。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有一个精辟的评价:长征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从这一点生发开来,我们便可看到长征之所以被载入史册的历史意义。长征胜利,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序幕如果把长征放到中国革命全局去考察,就可看到,长征是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转变到抗日战争中兴起的关键,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有人说:“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14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就取得了全国胜利,把国民党赶下大海。这样,长征在性质上就由走投无路的撤退,变成走向胜利的序幕。长征造就了中国革命的领导骨干正像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了理论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一样,红军长征所造就的中国革命领导骨干,为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作了政治上和干部上的重要准备。30万红军,经过25000里长征,剩下25000人。这25000人,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中国革命的精英,是具有丰富斗争经验的党和红军的骨干。中国革命就在这批骨干的带头冲锋陷阵下,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就推翻了国民党政府。长征是锤炼一代中国革命骨干的熔炉。在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同时,长征还为毛泽东创造了一个千锤百炼的领导班子。应该说,在长征路上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选择毛泽东为领袖,是正确的历史性选择。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也不是偶然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西方学者评述说:红军长征“是历史的史诗之一,并给予一次锻炼,使共产党人更为坚强,使他们为未来的胜利做了准备”。这个准备既包括干部上的准备,也包括政治上的准备。有了这些准备,也就为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

长征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撒播下革命的种子1935年11月5日,毛泽东率红一、三军团到达陕北象鼻子湾,出发时拥有8万之众的中央红军,此时只剩8000多人。但是,毛泽东从这些经历了无数苦难而衣衫褴褛的战士身上,不仅看到了长征对于中国革命的现实意义,还敏锐地意识到了长征对于人类社会的精神意义,他发表了著名的演讲: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它将被载入史册。星星之火已经燎原,昔日的8000多人现在已经红透中国,红遍了全世界。红军长征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无比顽强的生命力长征是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上最壮丽的一页。红军长征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无比顽强的生命力长征是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上最壮丽的一页,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闻之令人感喟的史诗般的壮举。长征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长征精神实际上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理想、信念、热血直至生命编织而成的,是留给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实际上,在对民族精神的弘扬过程中,长征精神又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忧国忧民精神的充分体现,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境界。长征精神,成为了个人积极向上乃至中华民族整体奋进的一种精神,成为了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弘扬长征精神,就是弘扬民族精神。

在学习和科研中继承发扬长征精神 篇7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在外国语学院的组织下,我们XXX党支部全体党员观看并学习了纪念长征胜利系列纪录片,为红军长征胜利感动之余,内心深受震撼!

试问,漫漫长征路,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忍者饥饿、冒着风霜雪雨一直前进?是什么支撑着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仍不放弃?是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对胜利的憧憬,是对共产党人的信任,是胜利的信念!今天,我们在庆祝长征胜利80周年、感慨红军长征精神的同时也祭奠着那些在长征路上挣扎着但最后陨落一方的红军战士们,不是他们不够顽强,只是外界条件太过艰苦。也正是这样艰苦的条件为红军保留了精英部队,长征胜利活下来的战士不仅仅是精神顽强,体质上也是强壮的,这为后来红军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句简洁的诗句中蕴含着红军多么强大的精神与魄力!如今,我们再也不会经历80年前红军的恶劣环境,无论怎样我们也体会不到其中的艰辛,我们要做的是将红军在这艰苦环境中锻造出来的长征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为中国代代共产党人所学习!

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更不是空洞的喊口号、做样子,而是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及科研中发扬长征精神。在生活中要树立一个可实现的目标,并通过不断的、切实的努力一步步实现这个目标。在学习中要发扬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研究生的学习跟高中甚至大学的学习都不尽相同,它需要每个人主动的、积极的努力,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在科研中,要发挥艰苦奋斗、不怕吃苦的精神。科研是个苦差事,不做科研的人以为拥有一项科研成果、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只有脚踏实地做科研的人才能真切的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艰辛。也正是这份艰辛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开始了投机取巧的剽窃或者做一些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而这正是科研所忌讳的。记得我导师在接收我为学生时问了我一句话“你能坐得住学术的冷板凳吗?”我当时特别轻巧的回答“当然能啊”,后来真正踏入学术之门以后才发现,“冷板凳”一次并不是自己原来想的那么简单,它不仅需要我们克制住物质的欲望,还要磨炼心智,不怕研究之苦与学术的枯燥。

长征精神小学生作文 篇8

长征精神小学生作文

长征精神激励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们高声朗读着毛主席的这首诗――《七律长征》。这是一首赞美红军的诗。从1934年8月―1936年10月间,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穿越了十一个省。红军长征走过了二万五千里,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征,这是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路程。茫茫草地,绵延数百里,有的地方,表面较硬,但是下部很软,全是淤泥,稍有不慎,踩破草皮,就可能陷入泥中,越陷越深。但是最困难的还是没有吃的。过草地前,每人发几斤青稞,一日三餐,每餐吃一碗青稞,可是渐渐地,就吃完了,战士们只能挖野菜吃,吃树皮、皮带、皮鞋、衣服里的棉絮,在我们常人看来,这些东西都是不能吃的,可他们都吃进了肚。岷山在四川和甘肃的边界,海拔4000米左右,山上白雪皑皑,云雾缭绕。

中学生弘扬长征精神演讲稿 篇9

中学生弘扬长征精神演讲稿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长征,跨越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动地的革命篇章。长征途中,红军不畏征途艰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难,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是什么力量支撑并凝聚着他们,毫无畏惧、前仆后继地勇往直前?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

中华民族一个比较突出的精神,我们所提倡的以长征精神为核心的根源所在,就是把个人命运跟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红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这艰难的经过中,总结出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就是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是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凭着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长征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这种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就是要青年一代永记长征精神,不忘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而长征精神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新时期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温长征历程,传承并发扬长征精神,培育新的长征精神,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材不可或缺,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意义重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青少年在学习或工作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长征精神在青少年中的传承仍有必要。

“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长征精神,一方面它是以革命为基础的,另一方面是无数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的体现,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为国家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多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重视对他们进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而长征中体现的艰苦奋斗、为事业奉献和牺牲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代表“民族希望”、“祖国未来”的青年群体,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着眼教育实践,直面大学校园,深入思考大学在人文教育上的特殊使命,结合实际开展长征精神的培育,探讨大学人文教育的实现形式,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既责无旁贷,又刻不容缓。

长征精神的培育,绝不是简单地重复已有的历史知识,而是要复兴过去的长征精神,把原有的长征精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创造出一种新的长征精神。在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道路同样曲折而漫长,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面临着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伟大胜利,需要新时代的长征精神,需要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奋发有为。

中学生弘扬长征精神演讲稿

1921年,有一群共产党人为了追寻理想与信念,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在共产主义信仰的指引下,穿越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辉之路,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虽然红色革命史已如往事渐行渐远,而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历久弥新。为此我们更有理由牢记这段红色的历史,让我们感恩那些离我们远去的无数革命英烈,让我们继承他们坚忍不拔、勇于献身的精神,在新的征程中去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传承长征精神,争当时代楷模

从1934年到1936年的红军长征。共经历了742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跨越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重重艰难险阻,胜利完成战略大转移。从此,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放弃**,转向贵州;舍弃川西,转向陕甘;四渡**巧渡**江;飞夺**桥,强渡大渡河......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无不与探索和求实精神息息相关。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70年前的长征是这样,70年后我们正经历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复兴的长征难道不是这样吗?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迈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而长征精神就是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就是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就是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更是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年均增速分别超过9.2%和%;截至XX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达11.47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万亿千瓦时;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年发电量已居世界第一。XX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将达到亿千瓦左右,有望成为世界上发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我们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正是传承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才能够取得如此重大成就。为了延续这个伟大的精神,为了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我们电力人必须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的延续电力天路

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之一的的青藏750千伏交直流联网工程,总长1400公里,从XX年7月底开工建设,XX年底竣工投运。由党员先锋队、突击队带领下的三万多人队伍,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摸爬滚打,历尽艰辛,奋战16个月,攻克了克服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冻土施工和设备研制等4大世界难题,以零死亡、零事故的奇迹,架起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电力“天路”。一年多的工程建设期内,施工现场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张明勋、刘良军、王国尚、杨记宁等一大批优秀党员的名字永远隽刻在了中国电力建设史的丰碑上。这就是长征精神在当代的延续。

长征精神的延续**抢险保电和灾后重建

XX年**泥石流灾害中,“国家电网”不仅造就了高效、优质的电力抢险救灾案例,更展示出**电铁军战之必胜的飒爽英姿。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抢险救灾的每个现场,**电力铁军的党员突击队、先锋队总是战斗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甘南公司60名共产党员组成十支抢险队,一直奋战在抢险第一线。从公司党委领导到虎智峰、胡小平、尚鹏杰等基层党员干部,他们不畏艰险,党旗插在哪里,工作就干在哪里。

在省公司高度关注下的**电网重建工程,按照节点任务全部提前竣工。重建的**电网智能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中低压电网方面,所有35千伏变电站全部实现了双电源环网供电,新老城区10千伏电缆全部入地,满足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工农业生产用电需求,同时设备运行更加安全可靠,防止了倒杆断线等外界破坏和干扰,供电保障能力提升。以上经典案例就是我们国家电网人践行长征精神的具体体现。

弘扬长征精神,加强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

长征精神是我党特有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爱国传统的集中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电力企业在谋求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把弘扬长征精神注入到企业精神中,引领和提升广大电力行业的干部和职工,在新的长征中牢固树立不怕困难、敢于拼搏、艰苦创业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企业更具先进性,更有顽强的生命力。

因此,在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中,必须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延续和弘扬长征精神,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领导干部当模范、作表率,坚决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目前,国网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建设“三集五大”体系是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迫切需要。所以在加强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一方面,积极引导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以党史为鉴,以长征精神为指引,不仅在思想、作风方面处处作表率;而且要通过围绕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管理提升、优质服务、和谐建设五个方面创先争优。通过“党员对标杆”,“立足岗位创佳绩、全面提升塑品牌”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对我党在延安时期的大学习、大生产运动的学习,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学习标兵、技术能手、服务之星、敬业模范、业务骨干。工作中,抓住干部、党员、典型三个关键点,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使“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尉然成风,实现党员素质提升、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全面完成“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紧贴时代脉搏,营造和谐企业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从客观上迫切要求企业党组织必须迅速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新的工作机制。一是弘扬和延续长征精神同时要结合现代企业文化诉求,将党建工作定位为基层党支部的一种宝贵资源和独特管理要素,党建工作是精神引领,是以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为出发点。二是面对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党建工作始终要把长征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作为切入点,通过红色故事,引经据典来提升基层干部职工的思想观、价值观做好思想引领,为基层县市级公司转型、上划打好思想基础、提供组织保障,是当前电力基层党支部的核心工作。三是紧扣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内涵,通过对长征后期延安大生产、大学习运动的学习领会,把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的传统发扬光大。通过学习、活动、培训、竞赛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职业道德素养和核心价值观念。四是基层党组织须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长征中生动的历史和典故,着力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和谐企业建设,以发展促和谐、公正求和谐、沟通保和谐、学习助和谐、文化创造和谐的方式,实实在在地将基层党建工作真正落实到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行动中去。

作为基层党支部,我们将紧扣黄总年中讲话精神,以创新管理、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为核心,加强党建宣传和党员教育,为企业加快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提升“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部署下,在国网公司党组、**省电力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电力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中学生弘扬长征精神演讲稿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一条路:一条光明之路,一条幸福之路,一条通向繁荣富强之路!长征是一首歌:一首英雄赞歌,一首胜利凯歌,一首惊天地泣鬼魂的歌!长征是一幅画:一幅山水风情画,一幅人物肖像画,一幅二万五千里历史画!

进行在30年代的长征,是中外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谋求解放和发展的凯歌。长征,作为中国革命史上伟大、壮观、神奇的一页,虽已翻阅过去达70年,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八万红军被迫离开中央根据地,从南中国的崇山峻岭中开始了漫漫长征。长征路上,面对着自然界种种艰难困苦,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他们都毅然挺过去了。瞧!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过去了;瞧!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瞧!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踏过去了。在整个长征的368个日日夜夜里,他们一共爬过了18座崇山峻岭,渡过了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挺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面对着30万武装精良的敌军,携带着数量庞大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征服了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放弃湘西,转向贵州;舍弃川西,北上陕甘;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与探索和求实精神息息相关。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

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的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飞机大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饥饿干渴„„红军将士都抱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70年前的长征是这样,70年后的今天也是这样。

上一篇:国学知识学习心得下一篇:语文知识积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