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讲(共8篇)
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呢?下面结合我的教研实践谈几点看法,大家共同探讨。
1、在导入时设置悬念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巧设问题,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导入时设置带有悬念的问题,为上好整堂数学课打下了铺垫。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教师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教师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的也很牢固。又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教师可采用猜迷的的方法导入,同学们一听说要猜迷,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要猜的“謎”上来了。“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谜语一出,学生就各说不一,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这时老师拿出一个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对学生说:请看刚才谜语中的哥哥和弟弟各指的是谁?它们是怎么走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这样导入为新课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2、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练习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还有一些教师在练习内容的安排上存在着随意性,形式单一,层次不清,学生的练习机械重复,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学生的身心受到压抑,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精心设计练习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所以,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要设计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一题多变、开放题、找朋友、做医生等,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口算练习时,主要形式有:听算、打手势算、抢答、举卡片、猜算式等形式,大受学生喜欢,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同时还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摘苹果、拔萝卜、出手指、点灯笼等各种各样的数学游戏,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3、创设竞争性情境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教学实践也表明,在教学中创设竞争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比赛的形式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恰当的开展一些有意的比赛活动,尽可能的使全班同学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项竞争活动当中来,用竞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上《统计》时采用了小组比赛的形式,哪组表现好或者答对问题,就奖励一朵小红花,最后看哪组的红花多,哪组就为获胜队,最后比赛结果又形成了一幅统计图,让其回到这堂课的主题上来。比赛贯穿整节课, 每名学生都积极思考,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都想为自己组赢得更多的红花,都希望自己的队获得胜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运用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以成功感,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谓的激励,它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艺术,是指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智力的活动方法,教师的语言中含有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表扬、鞭策及祝愿等激励因素,常常给学生一语三春的感染力量,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发现学生的进步就及时表扬,给予肯定,使学生认为自己是成功者,自己可以获得成功,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和快乐。通过语言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之乐。如在提问性语言中常以“谁争取、谁来告诉老师、谁来试一试、谁还有更好”的等激励性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成功欲。而在评价性语言中,要多说“真不错、你真聪明、你的解法妙极了、争取再努力”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那头脑聪明,学习态度不太认真,要告诫他“天才+勤奋=成功,你拥有九十九分天才,却少了一份勤奋,加油,你定能实现你的梦想的”,对书写潦草的同学,要送给他“你是个漂亮的孩子,能否字如其人啊”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人之本性
自从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 就开始把自己作为认识的对象。三千年前, 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前就昭示出“认识你自己”的铭文。探讨教育心理学的“人性”问题, 首先必须清楚“人性”是什么。国内许多学者认为“人性”与“人的本质”都是探求人的存在的最根本问题, 因此将二者等同。由于目前探讨人性问题多以马克思的著作为依据, 若对马、恩著作仔细钻研, 则可看出,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性”与“人的本质”是作为两个概念来使用的。我们分析这二者的不同在于, “人性”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共同属性, 人具有的特性其他“类”可能也具有, 而“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 是人的其他一切特性存在的基础, 只能在和其他“类”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上才能称得上是“人的本质”。简而言之, 人性就是活生生的人的特点。如孟子语“食色性也”, 揭示的是人性而非人的本质。一般说来, 人是自然性、动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生命体。在现实生活中, 人的自然性通常表现为人的基本的生物属性。人的社会性表现为人具有经济性、文化性与时代性, 体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人的精神性则包括认知、审美、尊重及自我实现等,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真诚、善良、关怀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 精神性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它是对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的超越, 是教育人“成为人”的最高目的。“教育是一条引导人性发展经由自然性、社会性而到达精神性的必由之路”, 表明了人性与教育活动的密切关系, 也表明了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探讨人性的必要性。
二、教育心理学诸派别的人性观
行为主义的人性观:华生将行为主义推向极致, 阉割了人的意识;斯金纳虽然意识到了人性的重要, 但他未看到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行为主义学派只注意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和只注意运用教育技术、而忽视对人本身的研究。虽然华生和斯金纳承认人与动物有一定的区别, 但却没有划清人与动物的界限。其一系列原理主要是从对低等动物的研究中得出。华生提出的三种天生情绪:惧、怒、爱其实也根植于动物性。因而, 行为主义虽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但对人所表现出的种种状态, 如理智、意识等, 它却无能为力。认知学派的人性观:认知心理学是在反对行为主义动物实验, 以及忽视人的心理过程的前提下形成的, 它强调人类的理性行为和尊严。在人性方面, 认知学派认为人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 也可以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人的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但认知派因过分强调认知, 强调分析观, 从而忽视了对人的整体性研究。人本主义以其重视人的价值的特有魅力, 引起了不少教育心理学家的关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 他们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 力求维护人类的尊严与价值, 主张教育心理学应考虑人的特点, 主张以整体观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价值从而改善人的精神生活。强调对“自我”正确认识并充分实现每个人的潜能, 是人本主义对当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人本主义教育家们所说的“人性”, 是儿童的天然的本性。教育工作必须尊重儿童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但是, “人性”应该是先天的自然属性与后天的社会属性及精神属性的统一。在学习中, 不应该仅将个体的主动性选择做为唯一的选择权, 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 才能促进“人性”的发展。反映在教育上, 人本主义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个人价值, 将他人、自然与社会当作敌对的存在而加以排斥, 从而漠视人的社会性。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注意到了动物与人的不同, 他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与肉体满足联系在一起的欲望冲动, 相当于人的本能。超我是外在道德原则的内化, 它压抑本我, 他认为文明可归入超我, 与人的本性相悖。人要发展、要进步, 最终依靠的是人性的社会性与精神性, 而不是弗洛伊德看重的本能即动物性。但弗洛伊德的理论仍然给教育心理学带来了许多启迪。弗洛伊德极其强调幼年生活经验和教育对于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的重大意义, 这推动了对童年期及早期教育问题的重视及研究。
三、教育心理学的整体人性观取向
从上述教育心理学各派别人性观的分析可以看出, 不同的人性观对教育心理实践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 在未来的教育心理学中应该怎样体现人性的要求, 弘扬人性呢?我们认为必须以人性的整体观为指导来考虑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此, 在具体工作中, 应该坚持体现个人的整体性。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出, 有的时代或国家的教育是重视人的身体、智慧、道德等的全面发展的, 但有的时期或民族的教育则是仅仅重视人的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发展, 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对“人”的分割, 没有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对待。整体的人不仅指在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等方面的有机整体性, 而且指在有机协调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也达到了和谐一致。因此, 我们必须以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研究教育心理现象。近年来, 我国心理学者对于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咨询、品德心理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 显示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方向。每个受教育者都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 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 每个受教育者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教育心理学就要立足于探索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的规律、发现受教育者具有的潜能, 确定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 为现实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此外, 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心智能力的同时, 教育心理学还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 尊重他们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确立这样的信念:只要智力正常, 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可以得到发展。为此, 探索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征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我国教育心理学体系中, 一些学者已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重要研究课题, 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之, 教育心理学应重视人性, 重视人心理的统整性和内在潜能的自我实现。教育心理学要努力探索培养人的“人性”、更新人的精神、使人的肉体和灵魂、思想和行动、理想和情感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心理现象与规律。
摘要:人性是指人普遍具有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 不同的人性观导致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目的。对教育心理学诸学派不同人性观的分析, 可以使我们明晰教育心理学的人性发展趋势——整体人性观。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人性观,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坤庆.人性、主体性与主体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0.
关键词:荣昌夏布;品牌;发展
一、关于夏布
夏布是一种将天然苎麻纤维通过手工纺织加工而成的平纹布。苎麻纤维细长,质轻,强力大,光泽好,其构造中的空隙大,透气性好,传热快,吸水多而散湿快,是天然纤维之王,有“中国草”之美称。这些特性使其制作的布料牢实耐用、挺括滑爽、透氣排汗,被广泛用于制作夏季服装和蚊帐等床品。
夏布主要有:万载夏布、浏阳夏布、潮州夏布、荣昌夏布等。
1.1夏布工艺
夏布生产主要通过打麻、挽麻团、牵线、穿扣、刷浆、织布、漂洗及整形、印染等工序而成。时光流逝,夏布机在许多地方已经绝迹,而位于重庆西部荣昌还沿用着几百年前就使用着的夏布机。
1.2荣昌夏布历史变迁
在历史上,荣昌夏布曾一度出现“家家机杼声”的辉煌场景,但是随着科技发展、技术革新以及文革期间的粮食运动,导致荣昌夏布濒临灭绝。
直到上世纪80年代,韩国、东南亚等地对夏布的需求唤醒了沉睡的夏布机,很多织布老艺人被请回织布机旁传授这几乎快要失传的夏布织造技术。夏布之乡应运而生了很多夏布厂,鼎盛时期,全县年产夏布70万匹。目前,荣昌直接从事夏布编织的约15000人,共有织布机9000余台。
二、从品牌发展的角度看荣昌夏布发展
作为一个已经有千年历史的民间手工艺,其实早已承载了品牌所能承载的许多东西。但是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引入,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作坊式生产方式很快就被历史所抛弃。那是不是传统的荣昌夏布工艺就只能通过一些政策性的扶持而在夹缝中生存呢?我想从现代公司制度及品牌发展的角度来重新对荣昌夏布的发展进行一个梳理,或许会有所启示。
2.1荣昌夏布现状分析
2.1.1组织形式松散
据了解,全县数百家家庭工厂主只局限于当地小区域范围联系,在接单、选单、分单、生产等经营方面缺少沟通与协作,以至于经常会出现“大单不敢接、接不了;小单不愿接、风险大;常规订单不赚钱、利润低”的局面。没有形成信息共享,设备互补,相互协作,流水作业。
2.1.2品牌形象模糊,核心竞争力缺乏
在市场竞争中,荣昌夏布几乎没有所谓的品牌形象,基本是作为原料在供应,产品单一、层次较低。在夏布生产、销售的链条里因为品牌的缺失造成夏布价值无法完全实现。品牌是区分产品的识别标志、是用来速记产品的符号、是消费者与企业有效沟通的桥梁。通过一个品牌名称或标识的作用,消费者可以很快联系起该产品大量特征,如;品质、风格、功能、形状、售后服务等;除此之外,品牌还是自身形象的象征,表了产品的意念和特征,形成商品的公众形象、名声或个性。
2.1.3缺少创新
目前夏布所面临的即没有品牌意识、区域意识,对荣昌夏布不甚了解的人根本不会把荣昌和夏布联系到一起,单独讲夏布,消费者也不会关心它的产地。这些问题都源于该地区夏布没有一个统一的品牌形象公之于众。当然创新不仅局限于夏布推广形象方面,回到夏布的工艺上,比如没有凸显出夏布原材料——麻纤维的特殊性;夏布纯手工织造的工艺性;夏布的环保、健康等,这些更是吸引消费者得卖点。
2.2荣昌夏布资源检视
夏布采用天然植物纤维——麻作为纺织原料,当地人纯手工织造。当下荣昌夏布生产的规模非常小,又是订单生产,产量不稳定。但是当地大部分家庭都有织布的手艺,并且还保留有织机,也就是说一旦市场需求被挖掘出来,潜在的织工又会重返织布行业,并且会及时扩大生产规模。织布工艺的传承、织布工具的保留都是下一步建立夏布品牌,扩大生产规模的硬性条件。
2.3荣昌夏布目标消费群体分析
荣昌夏布生产销售的现状是:订单生产,订单主要是日韩订单,国内市场需求非常小。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大力倡导绿色经济,低碳生活,人们越发注重生活品质,追求健康生活,而纯天然植物纤维纺织的夏布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一旦被挖掘出来,夏布的生产将带动当地企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2.4荣昌夏布品牌独特利益点
建立荣昌夏布品牌既是提升夏布的附加值,也能够解决因经济原因造成工艺流失的矛盾。从而实现提升经济利益与保护工艺文化的共生。
荣昌夏布品牌的建立过程中既要时刻保持该区域生产夏布的众多企业的稳定品质,又要保持龙头企业品牌的竞争优势,这就需要确定一系列的行业自律标准。产品品质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只有依靠稳定性持续性的优良品质,才能为创立品牌形象打好扎实的基础。
实际上品质不仅仅是质量,它还包括产品的功能、定位、名称、卖点、人性化设计、文化体现、视觉表现、情感表达以及终端展示等综合品质。一个完整的品牌塑造要在品牌的知名度、信誉度、优美度以及联想度等方面都有稳定的品质保证。传统夏布在历史上树立了卓越审美和艺术成就,当代纺织品风格繁多,但很少有形成自身特色和风格的作品。夏布品牌的特点就是要突出夏布的美学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及经济价值。
建立品牌需要整套的品牌视觉形象系统,品牌视觉识别形象,是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将品牌识别的品牌特征、经营理念、艺术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等有形和无形价值表现出来;体现品牌价值、品牌内涵,促进品牌发展、提高、创造和延伸品牌价值;是品牌形象策划的核心;是夏布品牌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独特的视觉识别系统也是夏布品牌独特利益点的凸显。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钢琴教学积极意义应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11-0247-01
一、教育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下人们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科。通俗的说,教育心理学其实就是将心理学的相关专业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以提高教育效果的一种活动。
1.教育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理论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讲,教育心理学应用到钢琴教学中,其实是一种双赢,既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又同时提高了钢琴教学效果。具体说来,就是从教育的视角去研究钢琴教学,研究钢琴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的心理规律、心理活动,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弥补,这对于提高钢琴教学的教学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2.教育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教育心理学知识的运用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干预学生的不良心理,准确找出问题所在,尽快解决。比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在进行钢琴表演时会出现焦虑、紧张、不安、恐慌等心理症状,影响到表演效果,这时,就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中的自信暗示法、专注所说法等方法缓解学生紧张情绪。此外,如果钢琴教师能够在实际的教学中自觉运用教学心理学的知识,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突出每个学生的特色,这实际也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提升。
二、教育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在实际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支持学生、提高学生,真正提高钢琴教学的教学实效。下面主要从钢琴教师的角度,就教育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提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钢琴兴趣
从钢琴学习动机上来看,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是不同的,有的是由于自己热爱钢琴艺术,有的是迫于家庭或升学压力而学习钢琴。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选择了钢琴,就要培养起一定的兴趣,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看待和学习钢琴艺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钢琴教师一定要从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角度,去分析班上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从心理层面加深学生对钢琴艺术的感受力,让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喜欢钢琴艺术、热爱钢琴艺术,进而主动融入钢琴艺术。比如,班上一位学生钢琴学习积极性不足,我就通过闲聊的方式了解到他不爱学习钢琴是因为觉得以后用不着,自己也不大可能从事这方面的职业,于是,我运用了教育心理学中的.强化理论,在跟他聊天以及在课堂讲课时,不断重复钢琴学习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好处,久而久之,强化就起到了良好效果。
2.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之间的认知方式是存在差异的,如独立型与依存型、辐合型与发散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等等,教学中要运用科学得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具体到钢琴教学来说,我们必须承认,每位学生的钢琴艺术水平是有差异的,这是钢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注意的。因此,钢琴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要讲求科学的教学方法,多鼓励少批评,根据不同学生的钢琴艺术造诣和接受能力,挑选不同难度的曲目,并对其进行全面指导。对于钢琴艺术水平高的学生,要求其精益求精,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的表现力;对于钢琴艺术水平低的学生,尤其是反复练习的曲目,要多强调技巧与方法。
3.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舞台演奏时,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钢琴演奏的效果,因此,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运用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帮助学生调节好情绪、克服紧张怯场情绪。
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要让学生打好基础、做好基本功,用专业的态度去欣赏和演奏每一个曲目,平时练习就要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引导学生情绪,同时,还要多给学生创造登台演奏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演奏心态、演奏技艺等。这样,在舞台演奏时,才会表现出学生的真正的演奏水平。
三、结束语
总之,钢琴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作为钢琴教师,我们应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积极探索适合钢琴教学的好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科学引导学生,激发起学生的钢琴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芳.浅谈教育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10)
[2]谢艳华、孙纪元等.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5)
[3]高莲花.浅谈幼儿钢琴教学中教育心理学问题[J],音乐大观,2014(14)
学校: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学部:理学部
专业:地理科学
学号:2010 姓名:
从地缘角度浅谈中美当今的发展关系
摘要:中美两国经济有高度的互补性,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良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2012年双边贸易额接近5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两国间的双向投资也快速增长,美在华投资项目超过6万个,累计对华投资676亿美元;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积极性也不断提升,2012年赴美投资额创65亿美元新高。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复苏与发展对中美两国经济的影响显著上升。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之间的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影响和战略意义。从地缘角度来讲,中美发展有强大的历史和思想渊源,而这一角度也为中美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依据
关键字:中国 美国 地缘政治 经济 战略
引言:当前,两国宏观经济政策相向而行,为双方加强务实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以扩大内需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致力于改善民生和产业转型,特别是推进13亿人口的新型城镇化,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世界而言,也是重要机遇。美国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出口倍增”计划、新能源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着眼于为持久经济繁荣奠定新的基础。可以说,中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重要的共同责任,双方应顺应历史潮流,最大限度地寻找利益汇合点,增进共识,管控分歧,扩大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贡献。而从地缘角度分析两国的发展战略,就又会有一个新的认识了。
正文:
一、中国和美国概况:
(一)中国概况: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亚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世界上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为止关系看,她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
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中国的地理位置,一方面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我国政治、军事。
(二)美国的概况:
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位于西半球,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等。另有加勒比海岛屿波多黎各以及太平洋群岛的北马里亚纳等海外领地。其本土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海岸线2268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西部沿海地区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中北部平原温差很大,全国最低点为死亡谷(Death Valley,-86 米),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东南方,与内华达州接壤;最高点为麦金利山,美国国土地形变化多端,尤其是在西部。
二、中国与美国在地缘政治方面的关系
(一)历史渊源
中美两国作为太平洋两岸的国家,没有直接的领土联系,但为何美国要把中国看做是一个威胁美国未来世界主导地位的国家呢?为何美国要把中国的地缘位置看做如此重要呢?从美国方面看,其根源在于美国为建立在太平洋的海洋霸权,需要对中国进行遏制,以加强对太平洋的控制,保证美国在此地区的利益不受到任何挑战。美国与中国海权矛盾的产生是伴随着19世纪中叶以来美国成为世界强国特别是成为世界霸主之后,试图把中国局限在中国领土范围之内进行发展,让中国的影响力不出第一岛链范围。事实上,在二战后至冷战期间,美国的确按其战略构想完成了这一布局,这样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防卫严密的的东亚安全联盟就此建立起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向外发展,走向海洋的战略受到很大的限制。在现今的国际关系中,中美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能够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任何重大国际问题解决都不能缺少美国的参与,却也不能缺少中国的参与,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对国际问题的顺利解决是尤为重要的。随着中国不断地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的情况下,美国作为一个想要一直主导世界的国家,必然会对中国的崛起感到不安。这种不安并不是对今日的中国才有的,这种对中国发展的恐惧一直蕴藏在西方国家的思想意识里,极大地影响着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美国不过是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流思想普遍认为不能放任中国的壮大,必须遏制中国的发展,已达到维护西方世界在世界中的优势地位。
(二)思想根源
美国的战略选择不是没有思想来源的,麦金德把世界二分为陆权与海权对抗的世
界。把历史看作是陆权与海权反复对抗的历史。从这一角度,他首先提出了“大陆心脏说”的陆权理论,这一理论产生后影响力西方地缘政治发展走向,也对以后的国际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麦金德把世界从整体上分为“枢纽地带”、“内新月形地带”、“外新月形地带”。
从地理特点看“枢纽地带”是“亚欧大陆有一块连续的陆地北部为冰块围绕其他三面为水域包围”
1“没有可利用的通道海洋的水道”
2这就是麦金德所说的“心脏地带”。这样一个地理特点使得欧亚大陆的中心成为了一个“天然的要塞导致海上民族不能深入”
3从而形成了一个陆上霸权恒定的“枢纽地带”。
麦金德认为正是由于世界存在着这样一种地理上的不同,导致了陆上国家与海上国家不断地冲突,这可以从麦金德对欧亚大陆争霸的历史中得到证明。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所以中国既是一个陆上强国也是一个海上强国。在《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一书中, 麦金德预测,中国将通过“为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创建一种既不完全东方也非完全西方的新文明”,成为与美国和英国平起平坐的世界性大国,最终会通过枢纽地区,从而控制整个世界。自从麦金德对中国令世人恐惧的分析之后,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担心就没有停止过。中国是属于大陆边缘地带的国家。但是从中国的历史和地理的实际状况来分析,中国是一个兼具陆心特点和陆缘特点的国家。所以中国未来发展道路应该根据这一特点来进行选择,中国需要走向海洋则是毫无疑问的。这必然加深美国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对中国的不安。美国自然地反应就是加大力度来遏制中国的发展,但在今天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的发展受到限制也必然会影响到美国自身的发展。因为在现实中,美国与中国有着广泛的利益在,例如在经济上对中国依耐性、在经济危机中中国的巨大支持作用、以及在反恐、防扩散等方面都离不开中国的合作,这其实也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契机。中国应当利用此机会,改革立国、开放立国、国际贸易立国,走向海洋,发展市场经济,以尽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总结:
(一)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之间的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影响和战略意义。当前,两国宏观经济政策相向而行,为双方加强务实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以扩大内需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致力于改善民生和产业转型,特别是推进13亿人口的新型城镇化,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
史进程中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世界而言,也是重要机遇。美国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出口倍增”计划、新能源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着眼于为持久经济繁荣奠定新的基础。可以说,中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重要的共同责任,双方应顺应历史潮流,最大限度地寻找利益汇合点,增进共识,管控分歧,扩大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贡献。
(二)中美双方深化合作的重点领域
结合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中美经济发展特征,中美双方可重点在以下领域深化合作。
首先,深化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的合作。中美两国有责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的协调力度,共同提振全球市场信心。同时,深化双边以及在二十国集团、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世界经济稳健复苏。
其次,深化贸易和投资合作。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和就业,也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双方应增进互信,积极创造更加有利的贸易和投资环境,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共同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不断提升两国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
第三,深化基础设施领域合作。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有巨大的空间;美国政府也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振经济的重要手段。中美两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发挥积极作用的潜力,双方可在高速铁路、公路、港口码头建设以及电网改造等领域开展合作。
第四,深化能源合作。中美两国均为世界能源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美国拥有世界领先的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中国具有广阔的能源市场前景。美国技术优势和中国市场优势的有机结合,不仅能使中美双方在互惠互利中实现共赢,还可以积极应对在能源短缺、价格波动等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有益于保障两国能源安全及世界能源市场的稳定。
最后,深化金融合作。双方应拓宽金融合作领域,深化在金融投资和监管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共同推进国际性金融组织的治理结构改革,推动建立全球风险预警机制,防范系统性风险,促进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从地缘角度来看中美的发展不难看出两国之间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要求各个经济体之间、各区域之间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从中美双方重大利益关切出发,推进互利共赢合作,为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和世界经济复
苏做出新的贡献。
文献:
【1】麦金德.《民主的理想与现实》
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用于分析网络综合症患者的人格与行为特征,发现网络综合症患者存在类自卑情结,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是一种畸形的超补偿现象,实质是通过网络来发展自己的优越感.由此提出两种治疗方法,一是鼓励患者在现实生活中发展优越感;二是塑造患者正常的生活格调,帮助其发展和认识社会兴趣.
作 者:蔡治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重庆,北碚,400715 刊 名: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5) 分类号:B848 关键词:阿德勒 个体心理学 网络综合症 类自卑情结 生活格调
原始社会时期, 人们靠五官的体验来认识世界, 积累经验和知识, 设计活动融于感觉、经验和悟性之中。
到了商品社会时期, 蒸汽机的发明、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分工使得科学从直接经验中抽象出来, 设计活动也被分离出来形成了一种社会职能, 此时人们开始理性的认识设计。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到来, 科学结构的系统化促进了整个社会结构从无序向有序转化。人们认识到设计不只与研究技术, 还应与文化、心理、人机、经济、美学等产生交融, 这一阶段人们对设计的认识更深入、更系统, 是基于感性认识基础之上的理性认识。
二、设计发展过程中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
感性因素与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相联系。1) 人的惰性心理。人类善于利用工具来帮助自己更轻松地完成某项工作。2) 追求美的心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每一次的艺术思潮都给设计注入了新的思想, 当今的设计师们会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引领设计的趋势。3) 人性化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 人们不再满足功能化的设计, 需要更舒适更合理的设计, 感性工学随之发展。4) 文化的需求。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 不同时代有其时代特征的文化, 环肥燕瘦各有所长, 设计必定是和其所在地区所处时代的文化相联系的。
与设计相关的理性因素。1) 技术的发展。在技术的发展变化中设计不断地与新材料、新工艺相结合, 不断扩充设计的领域。如影视艺术设计、数码艺术设计的出现。2) 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设计的研究更加科学全面, 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设计的规律。如感性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研究。
三、现代设计中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的关系
一方面感性因素让现代设计蕴藏心理价值, 使设计充满生命力
从现代设计师成功作品来看, 大量创作素材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具体的或可观、可感的形象思维, 即感性认识: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游泳场馆“水立方”均来源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象, 设计师借助自然物象来升华设计思维, 使设计作品在满足它的实用性之余充分拥有美的体现。中国国旗五星的特有的象征意义、2008北京奥运吉祥物特殊的含义等等, 正是设计者通过形象思维, 赋予他们可感的形象, 才使他们充满民族精神, 充满人文精神。感性是人本性的一部分, 艺术和人性使设计富于美感, 充满活力。
另一方面理性因素让设计更加合理, 更能体现价值
现代设计是具有高度应用性的, 明确的理性认识让现代设计的应用性得以体现。手排挡汽车固定排挡位置的设计, 如果缺乏合理的理性认识, 就不会被众多使用者所接受。艾舍正是灵活运用这个原则, 使其为1972年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设计的全部标志, 在使用文字、图像时具有最高的准确性, 为使用者广泛接受, 并为世界新理性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李宁运动鞋从使用者不同需求出发, 设计出适用于不同运动项目的鞋子, 为广泛消费者所认可, 进而打造出世界品牌。这正是设计者在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基础上, 理性地因人而异而取得的效果。理性思维让设计产品体现了其价值。
最后, “现代主义设计是为现代人、现代经济、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积极的活动”[1], 它要求设计产品不仅要有很高的使用性, 还要更加人性化。影响产品设计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在产品设计中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单纯的感性化是个人化的东西, 是艺术家的表现, 其产品只是单纯的艺术作品, 人们只会欣赏而不会去使用, 违背了现代设计是为人服务的本意;同样, 缺乏感性的理性设计会毫无生命力, “单纯的功能性并不是好的设计, 因为人类除了基本功能满足以外还需要心理功能的满足”。冰冷而机械的产品只是制造商强加给人们的, 违背了人具有感性认识的本性。
理性因素是建立在感性因素的基础之上而又有所发展, 充分研究感性因素可以更理性地看待设计的发展、更好地开展设计工作。只有理性与感性的综合才能让设计产品在拥有功能性的基础上更加人性化;只有以理性设计为基础、感性设计为辅助才能真正体现现代设计的本意—为人服务。
四、小结
“现代主义设计是与大工业生产和现代文明密切关联的, 并与现代社会生活存在密切关系”[2], “形式追随功能”, 功能引导形式, 现代设计是“有意识”的设计, 也是“有机智”的努力。设计实际的发展方向是在感性和理性两者之间寻找平衡, 在不断地平衡中得以发展。
摘要:设计是人为的和为人的服务。设计活动脱离不了与感性、理性这对矛盾的关系。本论文从设计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设计中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之间的关系, 论述了设计是在感性与理性相互作用中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感性,理性,设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年。
[2]柳冠中:《事理学论纲》,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唐纳德.A.诺曼. (美) 《情感化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5年。
商业文化:今年夏天,您多次谈到加快培育我国的自主品牌、提升民族的品牌意识等方面的问题,我们想请您就此具体谈谈。
姜增伟:在商业社会中,品牌代表着国家形象,体现着经济实力;品牌也是科学发展的成果,是对消费者的郑重承诺。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温家宝总理也指出: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快提升民族的品牌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做品牌、推品牌、用品牌、爱品牌”的良好氛围。
商业文化:我们现在的品牌意识如何?
姜增伟: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企业开始形成相对成熟的品牌观念,中国自主品牌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一些品牌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状况与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还很不相称。
商业文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姜增伟:突出表现是知名品牌数量少,品牌生命周期短,自主创新能力弱。目前,我国各类进出口企业中拥有自有商标的不到20%,全国自有品牌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足10%。再有,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自主品牌产品,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附加值仍然偏低。没有品牌做龙头,就必然处在国际分工的低端,在国际竞争中就只能赚取廉价的加工费。据测算,目前美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其GDP的比重达60%,而在我国却不足20%。可见,只有加快培育我国的自主品牌,才能尽快改变我国品牌落后的面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进而不断增强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商业文化:打造品牌,应该是很系统的工程。
姜增伟:品牌的工作很复杂,主要的目的从国家的发展创新,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来讲,中国必须要大力扶持品牌。品牌的建设不仅仅从品牌的体系建设构想,还有从知识产权战略以及鼓励的政策方面跟进。简单地说,我们要以市场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建立品牌评价、促进、保护、推广体系为目的,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商业文化:具体的措施是什么?
姜增伟:你这个选题比较大,以后找机会我们可以具体说一说。因为时间的关系,我看还是说几个关于内贸工作的思考题。
商业文化:好的。
姜增伟:《商业文化》要和内贸工作、包括商业流通领域的一些工作结合起来,这里面有些问题国家主管部门要思考,但你们媒体也要配合,都要思考。
商业文化:是的。
姜增伟:内贸工作范围很宽,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在新的形势下,从政府角度怎么看待内贸工作,主管部门要来破题。这是第一。第二,我认为内贸工作有四个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必须要加快解决的问题:一是法律法规滞后的问题,这是依法治国、依法从商的必须,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内贸工作和商业流通领域工作的保证;二是商业规划滞后的问题,新的形势下,我们的商业规划必须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否则我们就难以形成有效的规划;三是人才缺乏的问题,这里面包括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和懂得国际商业规则并且能够为内贸工作提出具有前瞻性建设意见的各种人才;再一个是对于商业面临的问题的态度,作为从事商业工作的政府部门如何看待、如何解决?作为像《商业文化》这样的媒体,你们要关注政府政策动向,配合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政策精神,这也就是我要谈到的第三个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要为流通、内贸工作重新定位的问题。
商业文化:也包括商业流通领域吗?
姜增伟:当然,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商业工作,一个国家的商业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商业文化:这是扩大内需的先决条件之一。
姜增伟:对。按照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中国的经济如不打破传统的由投资拉动或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的转变,中国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或产品调整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商业文化:那么商业流通领域担负着很重要的责任了?
姜增伟:对,在繁荣市场方面,商业流通领域责无旁贷,同时对调整整个经济结构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比如对公益事业、对农业产业链如何放大,商业流通领域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且我们要思考,在新的形势下,商业流通领域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包括就业,从安排就业这个角度讲,商业流通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是个不争的事实。
商业文化: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
姜增伟:是啊,凡是发达国家,包括流通服务业或商业一般产业,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要达到70%-80%左右。
商业文化:我们现在能达到50%?
姜增伟:不到,我们现在下降到40%左右。
商业文化:这和我们整体的经济实力有关?
姜增伟:关系很大。还有,这里面有一个对流通工作的认识问题。
商业文化:我们对流通工作的认识还有局限性,作为商业企业,如何提高认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呢?
姜增伟:我刚才讲了,一定要从当前社会的发展角度来重新认识这些问题。作为商务部来讲,既要保证市场的繁荣稳定,又要防止价格大的波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现在的中国市场,在批发企业取消之后,在零售企业或者说是新的营销方式还没有完善之前,假设真的出现大的波动,谁来承担这个角色?都是需要研究的。
商业文化:中国人口众多、市场的繁荣稳定是大事。
姜增伟:中国有13亿人口,我们体系建设相对是滞后的,除了我前面讲的法律法规滞后、商业规划滞后和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我们现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商业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都包括哪些方面?
姜增伟:第一是如何处理好与生产者的关系;第二是如何协调好与消费者的关系。同样在利润方面,哪些应该让给生产者?哪些应该返回给消费者?比如说沃尔玛、家乐福这些企业,在德国、在美国,都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是均衡的,是公正的思考,考虑到诚信、考虑长期、考虑的是百年老店。
商业文化: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有它的合理性。
姜增伟:对。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政府部门必须履行的职责,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企业也要把自己应负的责任负起来。
商业文化:好像民族企业的责任更大?
姜增伟:不能片面理解。在国有企业大面积的主体改造以后,从政府层面来讲,应该考虑不管是什么企业,只要进入共和国的土地上都是中国的企业,都可视为民族企业。当然从感情来讲,我们希望民族企业成长的快一点。民族企业如果不做大、做强,在竞争中必然会处于劣势的位置,就无法参与竞争。总之,不管是外资、个体、私营企业,没有实力、没有规模的企业,就无法承担社会责任。
商业文化:外资企业肯定要长期进入我们的社会主体,在这种情况下,民族企业怎么能够健康发展?
姜增伟:这是我反复强调的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你们前面提到的提升民族的品牌意识、还有我讲的要加快解决好法律法规、商业规划和人才滞后的问题,再就是商业信用和规范商业秩序等方面的问题。
商业文化:商业信用的缺失对商业秩序破坏影响很大。
姜增伟:这里有个企业的认识问题。我们现在很多企业都想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他个人规划的目的,从资本上也好、从利润上也好,往往超乎现实和超乎经济规律的定义。
商业文化:急功近利。
姜增伟:甚至采取一些恶意的行为。比如,现在出现大的连锁企业倒闭,就是因为经销商利用供货商和消费者的钱,搞一些不正当的经营,比如投入房地产。
商业文化:他们占有了商业流通必备的流动资金。
姜增伟:对,还有就是银行的钱。
商业文化:超乎正常的打折促销其实也是恶意行为。
姜增伟:起码他的精力不是怎么通过薄利多销、怎么通过诚信来发展自己的企业,一旦出现问题,一跑六二五,人没了,造成社会的震荡,损害的是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商业文化:有些反面例证对社会影响很大。
姜增伟:现在商业流通工作任重而道远,压力很大,和谐商业也关系着社会和谐。今天我给你们出个题,这些问题要很好的研究。
商业文化: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啊!
姜增伟:要找切入点。你们来采访“餐博会”。也可以从餐饮业作为切入。餐饮业,本身来讲是很重要的一个领域,但是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市场问题很多,高、中、低端。比如说,在北京,低端市场中真正符合广大消费者需求的物美价廉、干净卫生的大众早点,很少,很不方便。这些网点的商品往往是夫妻老婆店,没有很好的环境,但还是有它的消费群体。对于政府官员,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就要从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来完善。
商业文化:首先要保证大众消费。
姜增伟:大众化的消费是第一位的。还说个例子,服务业这么多的洗脚房,我们就应该规范。为什么要规范?它已经形成了产业。到底有多少人在那就业?一年有多少利润?因为已经远离我们的工作,现在无法统计。现在一提洗脚房,大家觉得很难规范,但是必须要规范。不规范将来卫生标准就上不去。
商业文化:出了问题返过头来还得做这些事。
姜增伟:所以要制定管理措施,要有预见性。
商业文化:有些商业管理措施是需要补充完善的。
姜增伟:这也是我刚才讲的那几个滞后的问题。还说餐饮业,我们现在鼓励社会所有的人士都可以搞餐饮业,但参与者要达到什么条件?检查身体、必须添置白案、红案设备,还有就是垃圾废水怎么处理?这些都要跟上。我们现在有些企业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顾社会利益,所以就造成当前的环境恶化、资源的浪费很多问题。当然这不仅仅是餐饮业的问题,也是其它商业流通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商业文化:你今天谈到的一些问题确实是思考题,作为《商业文化》杂志,我们应该从商业文化的角度给予关注和研究。
姜增伟: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待商业工作,由于时间的关系,我讲的很笼统,今天谈的是作为一个开头。你们杂志要多联系企业、多调查研究,作一些系列性的报道。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讲】推荐阅读: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05-27
从心理学角度思考创新教育12-11
从教师角度看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09-09
从创新角度浅谈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发展论文06-10
从语言的发展过程看英语口语教学10-22
从企业文化到个人发展12-15
从家乡变化看当代城乡发展06-25
从五中全会看中国发展走向09-11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06-04
体育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论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