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2篇)
运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把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学习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享受一辈子!”深入到学生中去,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重点
按照教学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时。1—2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3—9年级每周2节体育课;各班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停上、少上和挤占体育课时。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性原则:没有特殊情况,任何老师和学生都得参与,坚决不得留学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做其他事情。
2、每天一小时原则:每天的两个体育大课间、眼保健操、体育课。
3、课内外结合原则:做好家长宣传工作,采用家校联动方式,使全体教师、学生、家长行动起来,参与到这一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4、安全性原则:各班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因素,场地因素,制定出相适宜的活动计划,在选用器材时注意安全,在带班活动时,带班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四、统筹安排各项体育工作
1.学校在上午第二节课后安排学生大课间(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
2.开展经常性课余体育训练和多样性的学生体育竞赛,丰富学生课余体育文化生活。
3.校内校外相结合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倡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家庭体育作业是学生在校参加体育锻炼的延续和补充,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五、具体项目
1、指定项目:广播操、跳绳、50M短跑、立定跳远、跳皮筋;
2、自选项目:田径、游戏、拔河、球类、军事类、棋类、体育快乐园活动。
六、工作责任
1.学校分管领导对体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
2.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学生体育竞赛计划、体育师资的培养培训计划,指导学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3.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负指导责任。学校体育是全民体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体育教师要加强儿童体育,配合学校开展体育工作,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
4.校长是学校体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省、市对学校体育各项规定,确保体育课、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得到落实。
5.学校分管领导、分管部门、体育教研组、体育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要各司其责,履职到位;各相关部门、各任课教师要积极支持和关心学校体育的开展。
七、加强学校体育管理
1.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重要环节,学校将加强体育课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体育锻炼课是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有效途径,必须做到有组织形式、有人管,并认真落实。
2.眼保健操、广播体操、武术健身操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将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3.大课间、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泛开展。
4.继续坚持学生体育竞赛制度,做到小型多样、定期开展与经常性相结合。
八、加强检查与监督
学校将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学校体育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具体人员,明确有关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为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情况,学校将进行定期与不定期专项检查,对工作开展好的`班级及教师,将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认真落实、敷衍了事、随意停开体育课和不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的教师,第一次实行戒免谈话,如仍不能得到落实,学校将视为其年终考核不合格。
九、活动措施
(一)开足开齐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完善体育课时保障机制,落实好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设置的规定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小学1—2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3—9年级每周2节体育课。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和学校教学周数,保证总的体育课时数。在体育教学方面,学校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细化各年级体育教学目标。要求有详细的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并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的现象。室外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课前准备好所需体育器材和划好场地,不准私自离开课堂做与体育教学无关的事。体育教师要按照教案,有组织的上好体育课,杜绝放羊式教学现象。要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做好体育教学评比工作。为保障体育教学质量,学校要保证对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按照最新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要求,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保证体育教学不受影响。
(二)保质保量上好课间操
课间操是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
1、时间安排
每天上午和下午第二节课后,学校统一安排课间操时间,活动时间为30分钟之间(包括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时间),除天气原因等特殊情况,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课间操时间,并要做好检查。
2、活动内容及形式
早操内容以国家广播体操为主。在做国家广播体操的基础上,要加入学校特色体育活动,内容包括:队列队形、校操、健美操等。内容可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3、课间操以全校集中统一的方式组织开展。可采用眼保健操的方式。
4、活动组织
(1)课间操要体现全员参与意识。学校的广大教师也要积极参与进去,为学生做表率,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课间操要保证质量。对课间操实行考评制度,要把课间操质量纳入到班级的评比当中,定期进行检查评比。
(三)、广泛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
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班级必须安排补足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并将大课间活动排入课表,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当中,保证大课间活动时间。
1、时间安排
每天下午由学校对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自行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
2、活动内容及形式
(1)活动内容以学生们喜欢、易操作、锻炼效果好、体现年龄特点、适应季节变化为基本要求。活动设计要与音乐、美术、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得到锻炼,激发学生全员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要充分考虑本学校的体育设施及场地的情况。
(2)活动形式上,采取以班级和体育兴趣小组为单位划分活动区分组进行。要切实保证活动过程的安全,搞好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最后,要保证全员参与,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3、活动组织
(1)要切实保证活动安全进行,安全是健康的前提,多活动准备工作及退场等环节中,可能涉及的安全方面的工作考虑到,处理好,责任落实到人。
(2)搞好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的协调,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使活动科学合理,环环相扣。
(3)在活动设计上要力求适用、新颖、独特、趣味性和艺术性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愉悦心情来缓解学习压力。
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要搞形式化。要体现全员参与,让学生真正玩起来、动起来,从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
4、开展好每天60分钟的体育锻炼活动,发挥好每天一次的眼保健操时间。
5、当天没有在操场上或是因为天气原因不能在操场上活动的学生由班主任或体育老师组织开展室内体育活动。
十、活动器材
活动器材采用学生自带和学校购置两种兼顾措施。
十一、活动保障
1、体育组在每学期第一周同各班主任协商,共同制定出本学期各年级的活动计划,上报政教处。
2、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重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
3、每位教师按要求下到各个班,做好表率作用,组织引导好学生参加好活动,参加情况记入年度考核中。
4、在每年学校组织一次校园体育活动成果展示,进行评比。
一、面对上级部署力求做到“三个到位”
1. 认识到位
随着2006年12月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地召开、2007年《意见》和《规定》的颁发后, 我市及时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市中小学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文件和会议精神, 结合我市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 从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 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是增强青少年体质、锻炼意志、培养团队精神、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使广泛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责任和自觉的行动。
2. 宣传到位
通过各种会议、培训、校园网, 通过当地的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以及学校板报、墙报等渠道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进行广泛宣传。使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中形成共识。
3. 领导到位
为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到位, 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成立了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各学校明确校长是组织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县 (市、区) 教育局还按照管理权限, 逐级签订责任状, 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
二、制度建设完善“三项制度”
1. 督导评估制度
我市教育督导室在出台对全市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进行专项督导意见的同时, 在素质教育合格校、先进校进行常规评估验收和每年的“对县督导”、“学校体育卫生专项督导”等工作中, 深入到基层学校, 对各校落实《规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状况进行专项检查和评估。在督查过程中, 特别对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减负”、学生课业负担、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的情况逐一进行检查, 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 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限期改正, 并跟踪整改情况。
2. 体育升学考试制度
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 我市从2008年开始恢复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 这一举措有力地推进了“阳光体育活动”和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及时总结经验, 决定从2009年开始, 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必考项目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2011年进而确定对长跑项目不及格实行“一票否决”, 不及格者不能参与达标高中的升学录取。每年我市提前半年公布体育考试的项目, 要求所有学校要结合“冬季长跑活动”, 组织学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 使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 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改善。我市连续多年受国家三部委通报表彰为“冬季长跑优秀组织奖单位”;我市的中考体育考试工作已顺利开展4年, 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认可。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对我市的做法与经验都进行过专门的报道。
3. 落实奖惩制度
为激励先进, 树立典型, 推广经验, 防止评先工作走过场, 我市一方面是把评选市级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从整个教育评先工作中单列出来, 每两年评选一次。另一方面是对各“达标中学”每两年内参加市级体育单项比赛情况、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及格率、中小学开展“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抽查情况进行通报。同时规定:凡是学校体育工作被通报批评的学校, 该校以及相关责任人在两年内不得参加县级及县级以上的评优、评先活动, 即体育工作一票否决制。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地深入、持续开展。
三、工作推进落实“三大保障”
1. 时间保障
为了确保《规定》得到落实, 我市要求各县 (市、区) 教育局要统一调整辖区内中小学作息时间, 即: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上、下午各安排10分钟的眼保健操;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必须在下午课后安排一课时的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必须安排早操时间。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必须纳入教学计划, 列入学校课程表。
2. 场地设施保障
我市紧紧抓住教育发展的有利时机,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不断充实与完善学校体育的设施与设备。近几年的“双高普九”、“对县督导”、乡镇教育“十配套”验收和“合格学校”、“标准学校”验收都对体育设施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目前, 我市中小学共有400米田径场140多个, 300米田径场近百个, 200~250米田径场近300个, 其中沿海的晋江、石狮、丰泽、洛江等县 (市、区) 的环形跑道已基本“塑胶化”。晋江市三年来安排专项资金4940万元配备中小学体育器材设备, 使全市中小学器材设备配备达到较高水平并适度超前。全市达标初、高中和农村示范小学的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器材按省定标准配齐, 完中、城镇中小学配齐率达到85%以上, 农村初中校、完小也达到75%以上。为鼓励学校师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有的地方 (如, 石狮三中和永春侨中) 还分别设立了学校体育奖励基金。
3. 师资队伍保障
提高体育教育水平, 教师是关键。我市在保证体育教师数量的同时, 还着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开展“教学技能比赛”活动和创名师工程, 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项业务竞赛。有的学校坚持教研重心下移, 经常组织教研人员深入到班级听课、评课, 开展教学公开 (观摩) 课活动;有的县 (市、区) 积极开展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 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条件较好的地方定期举行体、音、美优质课比赛、教师基本功比赛、优秀教学论文评选, 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整体教学水平。
四、校园体育活动注意把握“三大构件”
1.“主渠道”课程坚决予以保证
全市各学校都按照《意见》、《规定》及相关文件精神, 把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写进学校工作计划,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 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 努力实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
2.“大课间”活动内容要积极创新
“课间操”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一大特色, 是每所学校学风、教风、校风的集中体现。我市大胆探索, 在推行“大课间”的同时, 大胆改革、充实“课间操”的内容, 不断提高学生参加“课间操”的兴趣, 改变以往学生消极参与为主动参加, 如:泉州市实验小学自编的校园集体舞“歌声与微笑”、晋江象山小学的“高甲戏操”深受学生们所喜欢;鲤城区实验小学的“少林拳操”参加全国阳光体育展示活动 (承德) 得到最高奖项——“优秀组织奖”;永春华侨中学的“白鹤拳操”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现场直播;由市教育局和市武术协会共同开发编著的《泉州市中小学生五祖拳操》也即将在全市中小学生课间操中推广。
3. 课外体育活动要普及开展与形成特色有机结合
要保证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必须努力拓宽领域,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我市要求各地各校要因地制宜、面向全体、人人参与, 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总结, 落实时间、地点、内容、人员, 开展活动要有新形式、新创意、新设计、新成绩、新发展, 从而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得到落实。如:晋江一中创新管理, 制作了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的活动卡, 让学生每天提醒检查自己, 是否完成一小时的活动量;泉港庄重文实验小学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也增添了体育锻炼的任务。
要求各中小学在选择体育活动内容时力争做到三个结合, 即:一是要求每所学校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 在球类、田径、传统游戏等项目中, 选择1~2个项目进行探索与实践, 逐渐形成项目特点, 构建校园体育文化, 努力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二是开发体育校本课程, 与提高活动质量相结合, 探索通过组建学生体育社团、兴趣小组、运动队等形式, 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 提升体育活动水平;三是注意发挥学校所在地的社会资源和传统文化的优势, 做到文化传承与形成特色有机结合。
五、提高体育活动水平强化“三大要素”
1. 开展体育竞赛, 注意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
学校体育竞赛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检验“阳光体育活动”成效的重要方法。一是要求各基层学校都设立体育节。按照群体参与、竞技激励的思路, 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培养竞争意识, 增强集体荣誉感;二是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各县 (市、区) 每年都举办一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市教育局和体育局每年联合举办一次全市性的中学生综合运动会;三是因地制宜, 积极举办内容丰富的单项体育竞赛。篮球比赛是泉州地区群众参与面最广的一大活动。我市的中学生篮球队已连续多年囊括全省中学生篮球赛的前三名;近年来, 学生溺水事故时有发生, 与其堵还不如疏, 我市已连续多年在中心市区举办中小学生游泳比赛, 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开展“阳光伙伴”和“动力火车”活动, 我市不但连续两年囊括全省前两名, 还夺取了全国的总冠军。
2. 重视训练基地建设, 及时发现与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为了提高竞技水平, 及时发现并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我市重视训练基地建设。如:泉港三朱中学的中长跑基地、惠安嘉惠中学和晋江远华中学的射箭基地、晋江平山中学的击剑基地、泉师附小的棋类基地、永春桃城中心小学的羽毛球基地等, 他们为学生运动队的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教学保障, 为各级竞技体育队伍培养、输送大量人才。
3. 改革体育项目传统校、特色校的管理办法, 提高竞技水平
加强体育项目传统校、特色校的管理工作, 使体育项目传统校、特色校名符其实。我们配合市体育局研究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育传统校、特色校申报办法和评估方案, 在全省率先采用每4年一届的办法, 对全市的市级体育项目传统校进行重新申报、审定和评估验收, 2005~2008年全市命名了63所、2009~2011年全市重新命名了60所市级体育项目传统校。同时, 要求各县 (市、区) 文体局、教育局要加强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扶持和管理, 积极开展以传统项目为主的课余体育训练, 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育技能水平, 发现、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目前, 我市有国家级体育项目传统校2所, 省级小学体育项目传统校、特色校22所, 省级中学体育项目传统校、特色校24所。
一、中小学自觉锻炼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中小学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不少的学校一小时活动时间有缩小的现象,如30分钟体育晨练活动缩短为20分钟或15分钟,还有不少的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将毕业班的两节课缩到一节,更有甚的是毕业班不开设体育课。
2.部分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质量存在问题
有不少的学校对体育活动的内容未进行科学设计,对学生没有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有的高中、大学只做操、其他时间放任自流,根本达不到锻炼效果,白白浪费了时间。
3.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安徽省体育教师缺编38%,有的地方采取了特殊政策,也有招不到人的现象,外省也出现此类情况。此外,由于兼职体育教师过多,未经过严格的培训,体育活动质量得不到保证。
4.体育场地基础条件差
城区的一些老的中小学普遍存在场地小、人数多的现象,很难安排全校学生的集体活动,特别是偏远农村学校,场地坑洼不平,甚至有的是杂草丛生,很少有活动的场地,即使有,也是闲置不用。体育器材少,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更少,没有建立起体育器材补充的长效机制,体育耗材难以做到及时更换。
二、中小学广泛参与体育锻炼的格局初步形成
通过多年的努力,崇尚体育运动已成为我国广大青少年的一种时尚和追求。师生跳起来、玩起来既有威武雄壮的跑操,也有婀娜多姿的校园舞,篮球、足球、羽毛球交相辉映,街舞、跆拳道、拉丁舞,舞出了年轻人的风采,无论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把对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摆上首要议事日程,以及教育、体育、卫生和青春同等相关部门的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共同参与体育锻炼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三、方法与创新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前提
多年来,各地围绕“每天锻炼一小时愉快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创建出好的经验和方法。
很多地区和学校坚持因地、因校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不少的学校克服体育场地小,利用“小场地”,让孩子们动起来,想方设法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使小场地跑出“大天地”,激发出学生的运动热情,利用选项教学,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只要肯动脑,就会有办法,使体育活动走向经常化、制度化,使体育活动有特色,内容丰富,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之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使大多数的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在减轻学生课余负担的同时,上海市将体育课时由原来的“两课两操两活动”改为“三课两操两活动”,有力地保证了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得到落实。
四、体育教材和体育场地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础
不少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招聘和培训体育教师方面给予高度重视,逐步缓解体育教师严重缺编的矛盾。同时,体育教师的业务素养和工作作风在不断升级中,如:2009年以来吉林省综合利用“特岗计划”为全省42个县(市)农村中小学输送了8502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其中体育教师895人。江苏省盐城市实行招聘体育教师计划单列,加大招聘力度,仅2011年就招聘体育教师80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塑胶跑道成了学校的“必需品”,体育器材配置也有了积极改善,江苏省学校塑胶工程于2012年启动,投资上百亿,计划建成数百片标准化塑胶场地。
五、领导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
全面落实校园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最关键的是学校领导重视,可以说,只要“一把手”重视,落实“每天一小时”就不是难事。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健康第一”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一把手”和学校校长对学校体育工作总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智育第一,过度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和校长的脑海中早已根深蒂固。这些思想也导致了落实校园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真正实现。
针对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督导是应有之责,必须加强、弘扬好的经验和做法,大力提倡对做得不好的或违反规定的应予坚决纠正,让其曝光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众目睽睽”之下,接受社会的监督。
为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工作的意见》的重要文件精神,特制定以下活动计划:
一、要把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作为一项全局性的教育工作来抓。
必须把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工作,提高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各级部门必须依法行政,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精神,把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作为一项全局性的教育工作来抓。要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评价指标。全校都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二、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首先要做到时间落实首先要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开足体育课:初中七~九年级每周3课时。在开足和上好体育课的同时,具体安排好大课间体育活动(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并排入课表,保证学生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少于60分钟。任何部门、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
三、加强对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管理1
为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组长,由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体育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校的体育工作。学校各部门、各科教研组、各群众组织都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支持和参与这一工作,班主任对落实本班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全权负责。体育教研组应重点做好学生体育骨干的培训、活动计划的制定、场地器材的安检及活动的业务指导,以保证活动安全、有序、有效的开展。
四、落实经费投入,改善体育场地设施
学校重点保证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支持学校认真执行《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建设、改善体育场地设施。尚未达到《配备目录》要求方面,学校行政部门作出规划,采取有效措施,限期达标。同时,学校还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建设快乐体育园地,努力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
五、加强宣传教育,营建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
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宣传,并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自身的体育传统,逐渐形成自己的体育特色,培育自己学校的体育精神,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自觉地参加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为培养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营口市十六中学
指导思想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为了学生终生幸福,就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解决课间操的单调乏味,弥补体育锻炼的不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体发育,学校按照市教育局要求,在全校开展“眼光大课间”活动。“眼光大课间”活动将突破固有的课间操模式,对传统的学校课间操形式进行拓展,丰富学生锻炼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锻炼热情,增强学生体质。
实施“阳光大课间”活动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充分使学生玩起来、动起来,以达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一、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学校作息时间作相应调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上午9:50~10:30每天下午3.10~3.40这段时间,广播操包含在大课 间活动里,广播操结束后进行分班活动。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改在室内进行,如:室内操等
我校决定在上午第二节课下午第一节课后各安排40分钟和30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
每天以眼保健操、跑操、队列操、足球操、体育游戏、学校自编为主,全校师生共同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学校自编操要体现我校特色,对传统的课间操形式进行拓展,即时间延长、项目增加、内容丰富,达到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的教育功能。身体素质活动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协调等。自主活动包括:跳绳。毽子。武术。足球等。
“快乐大课间”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各年级的实际以及季节、气候的情况确定。
1、做好眼保健操。近几年学生的近视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近视眼的发病年龄正在逐年变小,因此运用正确的手法做好眼保健操对保护学生视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国家颁布的广播操与学校自编操、武术操相结合。除了国家颁布的广播操外,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我校的特点,自编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健身操、武术操等。如:校操、特色操、足球操等。
3、分组活动。在班主任、体育教师和任科教师的组织参与下,以班为单位分成小组,充分发挥班级和学生骨干的作用,进行游戏、体育趣味比赛、身体素质练习等活动。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1)。与快乐体育园地相结合。充分利用体育园地的各种器材设施,创编各种活动组合,提高师生参与的兴趣。(2)。与音乐相结合。音乐是快乐的源泉,它以声传情,以情感人、育人。在音乐的选择上要恰如其分,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锻炼,可收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与游戏相结合。选择适合不同学生年龄和生理特点的游戏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4、自由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与爱好,进行其他活动。如:跳绳、跳皮筋、踢毽子、等。
5、放松活动。由于活动时间相对较长,做好放松活动对学生上好下一节文化课相当重要。
二、活动性质
(1)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体现学生特长为根本点,活动内容体现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必须参加自主锻炼。
(2)各种活动在合作与竞争中完成。
(3)以班级为单位,也可打破班级界限,体现学生自主活动精神。
三、活动要求
1、运动负荷
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在整个活动中,体育教师和班主任除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外,必须注重学生活动安全,特别是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在老师亲自指导下合理使用,杜绝一切哪怕是微小的体育伤害事故。在活动内容上可穿插一些柔和的、轻快的、适应运动的音乐,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2、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由于是各班自己组织活动,往往忽略了作准备活动,扭伤脚踝,拉伤肌肉的运动损伤时有发生,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要做好教育和指导工作。
3、各班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场地、学校要求做好计划和活动内容。
4、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要活动起来,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校有体育特色。
5、班主任、体育教师和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所教班级的活动中,把大课间活动作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良好契机。对活动不积极的班级给予适当处罚。
四、各年级活动场所:
上午篮球场地、排球场地、(五年级)、足球场地(三年级)下午篮球场地、排球场地、(六年级)跑道、一部分足球场、(四年级)一部分足球场地、(二年级)
五、组织领导小组
组 长:孙国英
副组长:姚强
成 员:体育老师、班主任
职责:
1、领导职责:我校的“快乐大课间”活动由孙国英副校长负责,分管干部要亲自参与,及时了解情况,并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年级、政教处职责:负责协调和督导工作。开展检查评比工作,保证“快乐大课间”活动量。
3、班主任职责:(1)认真组织本班学生准时出操,保证出勤率。(2)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亲自参与,正确引导,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快乐大课间”活动,为班集体争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3)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班“快乐大课间”活动情况,考勤人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快乐大课间”活动质量。
4、体育老师职责:(1)负责“快乐大课间”内容安排和乐曲选择。(2)内容要考虑到季节的特点,乐曲要适合学生和内容的特点。(3)负责活动地点、场所及退场安排。(4)负责组织“快乐大课间”全过程,负责指挥和示范,协助班主任工作。
六、活动保障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
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活动期间学生不准在教室,值日督查、年级、学生会要监督检查,班主任要全部跟班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安全。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级、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4、学校将“阳光大课间”活动列入学校工作计划,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要求各级部要结合实际,精心谋划,认真组织,确保安全,体现特色。改变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只依赖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现象。凡有一技之长的学校干部、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者和指导教师,使“快乐大课间”活动真正成为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思想情感交流、身心健康发展的阵地。
5、各班要广泛宣传,认真发动,积极鼓励学生自编、自创活动内容,自己制作活动器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黄梅县“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实 施 意 见
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各私立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教体艺[2011]2号)要求,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方面,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努力使我县中小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
二、活动内容
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由体育与健康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等时间组成,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活动内容。
1、体育与健康课:体育与健康课是学生必修课,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要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和课程达标活动,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益。
2、体育活动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必须安排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上一节集体体育活动课,从而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每天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不足一小时,必须补足。小学一、二年级每周补充一节,小学三年级至初中年级每周至少补充两节体育活动课,高中每周至少补充三节体育活动课,要将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要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以及“大家唱、大家跳”活动的开展来合理安排。还要根据不同学校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活动方式和内容,鼓励学校开展体育创新项目和特色项目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做到“校校有方案、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 的校园群体活动格局。
3、大课间活动: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必须每天坚持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操,校园集体舞,眼保健操、积极推动武术健身操、、有选择性地开展健美操、空竹、流星球、踢毽子、跳绳、等多样性活动,积极推进冬季长跑活动的开展,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
三、组织实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局将成立由方向明副局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政教处、团委、体育教研组、总务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做好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充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基本目标。鼓励广大中小学生走进阳光、走向操场、走入大自然,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运动,形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校园主旋律。
(三)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各校要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对本校“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安排及具体工作方案作出全面部署,从时间、人员、内容上作出具体、细致、周密安排,明确责任人,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和保障机制,确保活动时间上课表、组织人员有落实、活动内容有安排、场地器材有保障、安全及医务监督有保证。班主任要跟班组织和管理学生的体育课外活动,体育教师负责学生体育课外活动的技术指导。各学校要将制定的方案上报备案,于12月10日前报送县教育局教育股。并在本校公示栏等显著位臵予以公示,接受社会、家长、学生的监督,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落实。
(四)加大经费投入。要加大对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经费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保证开展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设施的需要。要积极发动广大师生因地、因校制宜,自制坚固耐用、安全可靠的活动器材。要克服唯条件论,创造条件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五)建立体育和健康教育教学评估制度。各学校要制定中小学
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严格执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对课堂教学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提高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体育和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六)加强安全管理。各级各类中小学要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教学、体育活动课和大课间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加大对大型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大型活动前要制定安全预案;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校园活动安全教育,要积极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任何学校一律不允许组织学生到公路上进行体育活动。
(七)完善学校体育督导评估和表彰机制。教育局将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把大课间活动和“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纳入中考体育考核,各校也要建立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制定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实施细则、具体指标和评估方案,定期组织专项督导并予以公告;要抓好督导意见的整改落实,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对无故挤占体育课、不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求的学校和校长将全县通报批评。
(八)认真做好2011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各校要加强《健康标准》测试及数据报送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定专人专班,明确工作职责,提出目标任务。在测试前要组织测试人员认真学习测试规则,熟练掌握方法。测试期间要做好测试场地、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要加强长跑项目的医务监督,保证测试过程不出安全事故。2011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数据报送工作必须在2011年12月30日前全部完成。
本《意见》是黄梅县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要将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有机结合,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我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二○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2007年5月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发[2007]7号) , 明确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是贯彻中央7号、省委30号文件的关键举措。5年来, 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 切实加强领导, 明确工作目标, 健全完善制度, 突出地方特色, 创新活动形式, 加大经费投入, 狠抓政策落实, 切实把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摆在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 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教育部3次召开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现场推进会, 我省3次作为先进典型, 在大会上介绍经验, 发挥了树典型、出经验的积极作用。
5年来, 我省在贯彻中央7号文件方面主要做了10项主要工作 (工作内容详见本期对河南省体卫艺处处长郭蔚蔚的专访) 。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 学生体质健康的改善与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通过5年左右时间, 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营养不良, 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的工作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在我们的工作中, 还确实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一些地区和学校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 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开设体育课程和安排体育活动时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15个省 (市) 129个县 (市、区) 的监测数据显示:四年级语文课时超标率为63.6%, 数学课时超标率达到了80.5%;八年级物理课时超标率为95.9%, 数学课时超标率80.7%。与此同时, 中小学体育课时不足率四年级为56.5%, 八年级达到了76%。与升学考试相关的学科挤占了大量的体育课时。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方面, 问题更为严重, 能够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中小学校平均只有21.95%, 高中学校仅12.47%。31.6%的四年级和83.5%的八年级基本不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我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得出的数据与这一数据基本一致。
上述情况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省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如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中央7号文件的工作目标就很难实现;有负党和国家的重托, 有负人民群众的希望和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期盼。
二、充分认识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1.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全民健身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都对“保证学生一小时体育锻炼”做出了明确规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清华百年校庆时强调, 希望青少年学生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去年5月31日, 温总理和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小学的学生们上体育课时, 勉励学生, 德智体的基础是身体, 德智体要全面发展, 必须有强健的身体。刘延东国务委员也指出, 体育对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智力的发育、审美情趣的培养, 对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去年, 教育部颁布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 明确界定了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内涵, 并把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保证一小时的主要平台, 要求中小学校要将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列入课表并保证落实到位。这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 也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更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贯要求。
2. 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本保证
体育锻炼既是学生们互相交流、调节情绪、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也是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良好道德风尚、团结协作和团队精神的有效教育形式, 更是增强学生体质的最基本保证。但是,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城乡建设规划中, 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比较少, 学生在节假日、放学后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匮乏, 加上交通安全、社会治安等种种因素, 家长也不放心让孩子到户外活动。过去那些有助于提高青少年体能素质的家庭劳动和身体活动都被自动化的生活方式所代替。现在学生放学回家后, 主要任务就是做作业、复习功课, 娱乐活动不是看电视, 就是上网、打游戏机, 基本没有身体锻炼。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我们组织好、安排好, 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一定会是学生一天中最开心的时间。从“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出发, 都应该把国家规定的“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还给学生, 使他们的体质健康得到基本保证, 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快乐健康成长。
3.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责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每一个方面都很重要, 但是身体是最基础性的, 是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根基。学生有健康的体魄, 才能有旺盛的精力和体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没有健康的体魄, 即使品德再好, 本事再大, 也不可能大有作为。千好万好, 身体好是第一位的, 身体好是工作好的基础, 是学习好的本钱, 是幸福生活的前提。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毛泽东同志早在青年时期, 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名为《体育之研究》的论文, 深刻阐述了体育对于德育、智育的重要作用:“体育一道, 配德育与智育, 而德智皆寄于体, 无体是无德智也”, “体育之效, 至于强筋骨, 因而增知识, 因而调感情, 因而强意志”, 还对学校体育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指出“小学之时, 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 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 “中学及中学以上, 宜三育并重, 今人则偏于智”。新中国成立初期, 毛主席在给原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先生的信中指出:“要注意健康第一, 学习第二。”最早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思想。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论述, 振聋发聩, 是我们从事素质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同志要求“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搞好”。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 “体育是关系人民健康的大事, 体育水平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胡锦涛同志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我国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倡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人, 强调“完全人格, 首为体育”。中国奥运先驱、教育家、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在上世纪20年代就指出, “无论学校与社会, 必须德智体群四育并重, 不可偏于求知的智育”, “体育是在第一的位置上”。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中央领导同志不但认识高、提要求, 而且都身体力行, 坚持锻炼, 热爱运动, 他们在青少年时代练就的健康体魄, 为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 我们重温这些, 更加深刻地感受到, 必须始终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摆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 摆在关系国家未来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识, 摆在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来认识。教育部颁布《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也必将极大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出台, 充分表明教育部党组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要求, 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坚定决心。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最主要任务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 这也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硬任务。
第一, 依法依规,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是学校工作的一项硬任务、硬指标, 是教育工作的一项严肃纪律。经验表明, 学生体质的提高必须要有一定的体育锻炼时间作为保证, 至少每天要做到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各中小学都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中关于“不能随意增加课时或减少课时”的规定, 严格规范学生在校文化课学习时间, 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充分发挥体育课的主渠道作用, 保证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 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 高中每周2课时。如果连体育课都开不齐、开不好, 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就无从谈起。各地要把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纳入教学计划, 列入学校课表, 形成严格制度, 认真组织实施。
第二, 明确责任, 抓好关键环节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但是, 这绝对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 它是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学校各部门要明确职责, 密切配合, 齐抓共管。班主任教师要组织、督促班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 要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和专业指导, 结合实际积极开发校本化、特色鲜明的体育项目。同时, 学校要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 改变一些学校在工作量计算和工资待遇上存在的同工不同酬现象, 采取有效措施, 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他学科的教师要积极参与和支持学生体育活动, 不得以拖堂、补课等形式占用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寒暑假, 学校要因地制宜向学生布置体育家庭作业, 规定体育锻炼的内容、时间、要求和注意事项。中小学要将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情况作为各部门工作评比、教师业务考评的重要内容, 与学校已经实施的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我省在制订贯彻落实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的实施意见时, 确定把组织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基本平台, 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 组织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郑州市金水区、洛阳市洛龙区在这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希望全省各地向他们学习, 以县 (市、区) 域为单位, 把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好、落实好。
第三, 采取得力措施, 为保证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提供基本保障
落实好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有两个瓶颈性的因素, 一个是经费投入, 一个是师资队伍建设。这两个因素是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 如果解决不好, 会大大影响工作的开展, 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最近几年, 我省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使这两方面的问题得到一定改善。省财政投入8500万元, 为近两万所农村小学配备了基本的体育器材;在教师招聘特别是特岗教师招聘时向体音美学科倾斜, 占到了招聘教师总数的近20%。但是, 这些还远远不够, 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不足、城市学校体育场地狭小的突出问题依然存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主动争取财政支持, 进一步加大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经费投入, 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予以保障, 并确保随着教育经费的增长同步增长, 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条件, 为落实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提供基本保障。
第四,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每天运动一小时
每天坚持一小时的有氧运动,对心肺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另外,也可以制定一个健康计划。如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有条不紊的让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健康。
一盆花
一天之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紧闭的门窗虽然阻挡了室外各种空气污染,但却把室内污染留在身边。这时,我们不妨在室内养些花草,它们是对付室内污染的“天敌”。
绿色植物是家里的“天然氧吧”,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大量新鲜的氧气。同时也相当于一个“绿色吸尘器”,去掉室内的灰尘和粉尘。当然每天能看到绿色,还能让我们的心情保持愉快,起到护心的作用。
不过,对花粉有过敏史的人不宜在家里养太多花草,尤其婴幼儿对花草过敏的比例远远超过成人。此外,不要在卧室中养花草,它们会在夜里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如果你的阳台够大,而且通风、阳光灿烂,最好在那上面开辟一片小小的绿色天地。
一小时放松时间
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每天都把神经这根弦绷得紧紧的,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紧张的情绪,导致很多人出现心肺疾病的几率越来越高,很多人被迫把逛街、吃饭、会友、交际、看电视和上网当作休息方式。
其实,我们所说的放松,是了无牵挂的精神放松,并不是强迫自己去放松。只有真正地放松才能起到保护心肺的作用。我们可以每天拿出一个小时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同时,提醒大家的是,放松时最好同时做做腹式呼吸、深呼吸和扩胸运动,它们都能起到锻炼心肺功能的作用。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将认真执行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结合学校体育工作及学生体质健康实际,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以“健康第一”思想为工作方针,以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基本要求,加强领导,务求实效,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组织领导
组长:X
副组长: X
组员:X、全体班主任和体育老师
三、具体活动安排
1、各年级每周2节体育课,2节体育活动课,保证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或活动课,此外,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一次广播操,1次眼保健操,以上活动均排入课表。
2、每周一至周五或放学后(4:30—5:00),分年级交错安排学校篮球联赛、足球联赛
和乒乓球联赛。
3、认真做好双休日及法定假日对中小学生的体育场地开放工作,为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
炼提供更好的条件。
4、九年级每天下午放学后20分钟体育活动。
5、学校将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每一学期每一年级都开设不同的活动项目,满足不
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并定期开展比赛活动。学校上学期体育活动安排足球、篮球、排球三大联赛;下学期安排趣味体育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运动会。
所有活动都要制定好计划,并按计划落实,同时作好活动记录。
四、活动要求与管理
1、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由学工处负责策划,组织、指导,班主任负责班级活动,学校行政负责督查、评比、考核。
2、各责任人和班主任要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预见,做到防患于未然。每次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教师以及各项目责任教师、班主任要提前到位,做好准备工作。
3、集合整队上、下楼道,遵守秩序,听从调遣。
4、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活动区域卫生清理,保证校园环境整洁。
五、保障措施
1、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
2、严格落实学校的规定:眼保健操均由本节课的老师组织管理;课间操由体育老师组织,班级由班主任老师具体管理;体育活动由学工处负责实施,学校各部门全程监督管理,确保学生人人参与,确保学生安全和质量。
3、为保障校园体育活动正常开展,应结合学校实际条件,根据体育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学校后勤部门应经常予以检查和维护,对活动器材要不断更新、添置,以满足学生活动需要,尤其是一些常用消耗性器材,每个学期应予添置补充。
XX学校
韩家小学
2011.10
《保证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和2011年9月14日下午教育部召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的重要意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二、工作重点
按照教学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时, 各班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停上、少上和挤占体育课时。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性原则:没有特殊情况,任何老师和学生都得参与,坚决不得留学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做其他事情。
2、每天一小时原则:每天的体育大课间、体育课及下午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累计每人每天在校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在60分钟以上。
3、安全性原则:各班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因素,场地因素,制定出相适宜的活动计划,在选用器材时注意安全,在带班活动时,带班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四、统筹安排各项体育工作
1.学校在上午第二节课后安排学生大课间(广播体操)。
2.开展经常性课余体育训练和多样性的学生体育竞赛,丰富学生课余体育文化生活。
五、具体项目
1、指定项目:广播体操、跳绳、800米跑、立定跳远、踢毽。
2、自选项目:田径、游戏、拔河、球类、军事类、棋类、体育快乐园活动。
六、工作责任
1.学校分管领导对体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
2.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学生体育竞赛计划、体育师资的培养培训计划,指导学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体育活动的开展。
3.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负指导责任。学校体育是全民体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体育教师要加强儿童体育,配合学校开展体育工作,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
4.校长是学校体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省、市对学校体育各项规定,确保体育课、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得到落实。
5.学校分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要各司其责,履职到位;各相关部门、各任课教师要积极支持和关心学校体育的开展。
七、加强学校体育管理
1.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重要环节,学校将加强体育课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体育锻炼课是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有效途径,必须做到有组织形式、有人管,并认真落实。
2.广播体操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将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3.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泛开展。
4.继续坚持学生体育竞赛制度,做到小型多样、定期开展与经常性相结合。
八、活动措施
(一)开足开齐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质
完善体育课时保障机制,落实好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设置的规定,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和学校教学周数,保证总的体育课时数。在体育教学方面,学校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细化各年级体育教学目标。要求有详细的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并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的现象。室外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课前准备好所需体育器材和划好场地,不准私自离开课堂做与体育教学无关的事。体育教师要按照教
案,有组织的上好体育课,杜绝放羊式教学现象。要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做好体育教学评比工作。为保障体育教学质量,学校要保证对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按照最新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要求,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保证体育教学不受影响。
(二)保质保量上好课间操
课间操是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
1、时间安排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学校统一安排课间操时间,活动时间为20分钟之间,除天气原因等特殊情况,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课间操时间。
2、活动内容及形式
课间操内容以国家广播体操和武术健身操为主。在做国家广播体操和武术健身操的基础上,要加入学校特色体育活动,内容包括:队列队形、武术等。内容可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3、课间操以全校集中统一的方式组织开展。可采用国家广播体操和武术健身操交替进行的方式。
4、活动组织
(1)课间操要体现全员参与意识。学校的广大教师也要积极参与进去,为学生做表率,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建立教师出勤考核制度,做好记录。
(2)课间操要保证质量。各学校要对课间操实行考评制度,要把课间操质量纳入到班级的评比当中,定期进行检查评比。
(三)、广泛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
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班级必须安排补足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并将大课间活动排入课表,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当中,保证大课间活动时间。结合我校实际,1—2年级每周要至少安排1节大课间体育活动,3—6年级每周至少安排2节大课间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时间安排
每天下午由学校对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自行安排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2、活动内容及形式
(1)活动内容以学生们喜欢、易操作、锻炼效果好、体现年龄特点、适应季节变化为基本要求。活动设计要与音乐、美术、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得到锻炼,激发学生全员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要充分考虑本学校的体育设施及场地的情况。
(2)活动形式上,采取以班级和体育兴趣小组为单位划分活动区分组进行。要切实保证活动过程的安全,搞好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最后,要保证全员参与,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3、活动组织
(1)要切实保证活动安全进行,安全是健康的前提,多活动准备工作及退场等环节中,可能涉及的安全方面的工作考虑到,处理好,责任落实到人。
(2)搞好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的协调,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使活动科学合理,环环相扣。
(3)在活动设计上要力求适用和趣味性性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愉悦心情来缓解学习压力。
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要搞形式化。要体现全员参与,让学生真正玩起来、动起来,从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
4、开展好每天60分钟的体育锻炼活动,发挥好大课间时间。
5、当天没有在操场上或是因为天气原因不能在操场上活动的学生由班主任或体育老师组织开展室内体育活动。
十、活动器材
活动器材采用学生自带和学校购置两种兼顾措施。
十一、活动保障
1、体育组在每学期第一周同各班主任协商,共同制定出本学期各年级的活动计划,上报学校。
2、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重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
这是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和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 福建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和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承办的“全国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研讨会”活动中一项主要活动内容, 由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的百名中小学校长共同提议, 向全国所有中小学校长发一份“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倡议书”, 通过倡议, 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激励更多中小学生走到阳光下、操场上, 通过每天的体育锻炼, 去拥有健康的身心, 去赢得未来的发展。
本次会议时间为5日到7日, 主要任务是推进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的落实, 交流工作经验, 研讨加强措施, 观摩鲤城实验小学校园体育活动。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杨贵仁等领导与专家, 以及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 (市、区) ”中小学校长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等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倡议书
全国中小学校长们: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我们来自全国的百名校长向全国所有中小学校长发出如下倡议:
一、提高认识明责任, 执行规定夯基础。我们校长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 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各项要求。
二、队伍建设促保障, 建章立制抓落实。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 不断提升教师水平;开足开好体育课程,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为学生终身体质健康夯实基础。
三、常规活动有实效, 特色项目促提高。要抓实抓细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大课间、校运会等常规活动;结合学校传统和自身优势, 构建富有校本特色、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做到点面结合, 扎实有效。
四、履行职责保质量, 接受监督促发展。要坚决认真履行校长职责, 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向社会公布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方案和监督电话, 兑现我们的承诺, 勇敢接受社会监督。
希望全国中小学校长积极响应我们的倡议, 行动起来, 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增强学生体质, 让孩子们享受运动的快乐, 缔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精神和新罗区教育局的龙新教【2012】16号文件精神,为促进本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和进步,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实施目标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2、实施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每天能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教育计划。
4、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给予加分,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
5、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组织机构:
1、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邓文达 副组长:徐飙、张亮
组 员: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年段长、体育组组长
2、实施工作小组: 组 长:张亮 部 门:教务处、政教处、团委、体育组、医务室及各年段 组 员:体育教师、班主任
四、实施内容、方法与要求:
1、实施内容:
(1)各年级保证每周开足两节体育课,保证体育活动课及每天的两操活动。学校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构成为:15至20分钟的早操或晨练、25分钟的大课间、45分钟的体育课、20分钟的眼保健操,45分钟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冬天、春季长跑活动及各类球类活动为主要活动项目),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执行。
(2)体育课内容:按照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3)本学期大课间开展广播操、跳绳、兔子舞、跑操、俯卧撑活动。
(4)下午第八节,学校统筹安排以年级、班级为单位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活动内容为长跑及跳绳、各种球类训练,高一每周三课外活动为春季长跑活动、周四课外活动以球类活动为主;高二每周二课外活动为春季长跑活动、周三课外活动以球类活动为主,高三每周三课外活动为春季长跑活动)。
(5)年段分阶段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比赛,确定每个阶段的主要项目,全面推进学校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11-1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段开展托乒乓球、跳长绳、篮球、广播操比赛;高二年段开展负重接力赛、跳短绳接力赛;高三年段开展二人三足、运输接力、拔河比赛。
(6)2011年11月举办第54届校田径运动会,2012年5月举办师生趣味运动会。(7)加强学校运动队的管理和训练,积极参加2012年10月份的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10月、12月份举行的市、区中学生男子篮球赛,力争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2、实施方法:
体育课由专职的体育教师上课;两操活动由体育老师指导,政教处、班主任全面参与组织和管理;竞赛、活动课由体育教师、班主任组织和管理;各班组织锻炼小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锻炼的技术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严格考核评比,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情况纳入学生体育课程、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把班级组织体育活动作为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把上好体育课、指导学生科学锻炼作为体育教师工作实绩的重要方向纳入考核。学校每学年对体育教师、班主任进行评选“优秀体育活动组织者”,对班级和学生分别评选“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先进班级”、“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积极分子”的活动,将评选结果列入考核、班主任考核内容,以此推动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有效开展、深入发展。
五、保障措施:
(1)严格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深化课改工作,发扬我校体育优势,体现体育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2)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
(3)按一级达标和新课程要求配足配齐体育器材。充分利用场地器材,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4)积极反思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蓬勃发展。(5)学校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锻炼小组扎根班级,立足校园,持续开展学生班级体育竞赛。同时,融入社区,带动家庭,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健身活动。
(6)切实加强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从活动计划的安排、活动器材设施的检修、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组织管理及医务监督等各方面要严格把关,防范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健康安全。
【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策划方案】推荐阅读:
阳光体育活动一小时实施方案10-19
每天一段励志的话10-26
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总结10-21
天一中学初三语文07-27
两天一夜集训心得05-23
天一联考高三历史试题09-07
一天一句心情早安语06-22
熄灯一小时策划作文07-15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