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案例分析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管理会计学案例分析(精选9篇)

管理会计学案例分析 篇1

一般意义上销售人员的工资与其销售额是息息相关的,销售额越高,工资自然也会增加。可是销售经理陈飞却遭遇了一件奇怪的事:销售利润增加了,在基本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利润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让他十分困惑。就让我们一起来帮他看一看究竟是不是财务部计算结果出现了错误吧。问题原因及分析

因为财务部采用了完全成本法计算利润,完全成本法下利润与产量有关,而在变动成本法下利润与销量有关。当产销量相等的时候,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算出的利润是相同的,但是当产量小于销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就会大于按完全成本法所计算的损益,反之亦然。案例中的公司前两年的产量大于销量,而第三年的时候产量小于销量,这种情况下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利润就导致了利润额的下降。

2.1 定量分析

如果采用变动成本法:

2010年:销售收入=12×100000=1200000

变动成本=(1.2+1+1+0.4)×100000=360000营业利润=1200000—360000—400000=440000 2011年:销售收入=12×110000=1320000

变动成本=(1.2+1+1+0.4)×110000=396000

营业利润=1320000—396000—400000=524000

这样计算出来的2011年的利润就比2010年上升了。

2.2 定性分析

管理会计学案例分析 篇2

1 四门课程的独立性与关联性分析

1.1 四门课程的独立性分析

从产生的年代来看, 会计的产生时间较财务管理更早一些, 从会计的复式记账至今, 会计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史了。财务管理的发展是和经济学、金融学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而会计的发展主要是受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现代的企业制度的影响。

1.1.2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差异

在现在的教学工作中, 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在教学工作中有很多重复的地方, 主要是在资金时间价值、本量利分析、经营杠杆分析, 存货控制等方面。在管理会计的教学中, 我们主要是侧重于技术和方法的讲解, 而在财务管理中, 我们主要的侧重点是在对于决策时对于技术和方法的运用。例如:关于货币的时间价值这项教学内容, 在管理会计的课堂上, 可能主要教学生们如何应对在各种情况的算法, 而在财务管理的课堂上, 更多的关注的是如何具体运用它。

1.1.3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差异。

在会计学科中, 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交叉是非常严重的, 成本会计的主要要教授给学生的是关于各种成本的具体核算方法, 以于成本的控制和分析则是在管理会计这门课程中进行学习。这就造成了成本会计只教算法, 管理会计还教成本管理的现况。我们应该把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内容做到分离出来。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这两个会计学科是以成本会计的内容为基础的, 在学习成本会计的时候, 我们会用到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课上学到的标准和原则, 并且根据具体的标准和原则进行适当的协调。例如: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 我们会使用到很多的核算方法, 像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具体的算法, 财务会计会根据核算方法算出的数据进行损益表的编制, 它根据不同核算方法所算出的数据也会影响资产负债表的结果。在管理会计中, 对于成本的核算方法主要有变动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等方法, 它们是管理会计内部报表的基础。当我们运用管理会计计算成本的数据时最好要与财务会计的数据分开计算, 因为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 同一个数据库的数据可能会得到很多种成本的数据。

1.2 四门课程的关联性分析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是会计这门学科中的, 而财务管理这门学科在本质和对象上均不同于会计这门学科, 作为会计的两个大的分支,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别负责对外、对内发布会计信息, 同时两者也有着密切联系而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成本的多项信息, 这些信息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 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

1.3 学科发展趋势的分析

近年来, 关于会计信息的造假案层出不穷, 这主要是因为会计披露信息的局限性造成的, 因此, 很多人对企业对外报出的会计信息失去的信心。所以, 我们需要对财务报告对外报出的信息进行改进, 增加对未来财务预测信息的形成与披露;增加表外披露;关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而不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关于计量属性方面, 我们不能使它远离会计的职能, 在对初始成本的确认上, 我们应该选取最能表达的计量属性。在报告的内容上, 我们不应只是局限于货币这一个固定的值上, 我们还可以对公司的人力资源和核心技术进行对外的报告。

2 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有效整合

在现代的企业经营过程中, 企业的目标就是创造更多的价值, 股东也正是因为它才会在企业中进行投资, 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的一致目的就是创造更多的价值。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也是创造价值, 并根据价值的增长规律对价值进行计量、评价和报告, 以规划为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 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 梳理管理与业务过程的财会管理模式。现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企业财务总监的职能, 优秀的财务总监对企业的战略规划、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都负有很大的责任。其中, 财务总监的基本职责是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营和管理要求, 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适合企业的决策和价值管理的财务管理报告和预算系统。这个财务报告应该汇集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各门课程的基本原则、基本标准, 即用通用的会计标准进行财务报告, 也能根据管理要求对各业务板块、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进行过程监控和风险预警, 建立一套统一的业绩衡量标准。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向多元化发展, 并且已经从原来的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到了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在市场经济的模式下, 企业自负盈亏, 而不在是依赖国家的支持进行发展, 这样的经济模式对企业来说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在这种模式下,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符合自己企业正确的发展计划。在企业中, 财务部门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会计按照各自的职能不同, 可以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多类进行不同工作的会计种类。虽然在企业中会计的工作很重要, 但是同样我们也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企业的经营目的是获取更多的价值, 获得更大的利润, 在企业中, 我们运用各种会计方法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核算, 也只是为了更好的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 为了企业做出更好的经济决策而服务。所以我们应该把这四门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 使它可以更好的为企业的经营目的服务。

摘要:会计按照各自的职能不同, 可以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多类进行不同工作的会计种类。虽然在企业中会计的工作很重要, 但是同样我们也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财务管理主要是一项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进行管理的经济工作。在本文中, 主要是想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这四门学科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说明, 以使学习的人可以显而易见地明白它们之间的具体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会计,财务管理,联系,区别

参考文献

[1]黄乐光.成本会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2]张维宾.中级财务会计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0.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比分析 篇3

关键词:财务会计;教学;对比分析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目标的独特性决定了其课程的特色。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之一,是现代会计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具有极高的实践性。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概述

1、管理会计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实现组织最佳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以组织经营活动及价值表现作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深加工与再利用,从而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以及控制等职能的会计分支。

2、财务会计指的是以货币作为主要量度单位,对组织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运用专门的方式进行确认与计量,同时以财务会计报告作为主要形式定期向组织的不同经济利益相关者提供组织会计信息的外部会计。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比分析

为了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如下论述: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中的两大基本内容,在职能目标和资料来源上是相同的。两者都源于同一个母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财务会计通过固定的核算程序与方法,把一定时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结果通过登记账簿等方式形成信息。这些信息不但可以应用于外部,也可以应用于内部。管理会计通过对财务会计的资料进行加工,使其成为管理会计信息,从而为改善内部的经营管理提供服务,同时为会计监督提供必要的条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职能目标主要体现在通过提供信息为企业等组织提供多方面的咨询服务,从而有效的改善经营管理,促使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从服务对象的层面来看,管理会计服务的是企业等组织的内部管理要求,针对的是日常经营管理中所遇见的特定情况,搜集数据给组织的管理者提供内部管理與控制的信息,改善企业等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因而管理会计又可称为内部会计。财务会计则是通过定期的编制财务报表来集中概括的对企业等组织的资产估价、资本结构以及经营成果等进行说明,从而向企业等组织的外部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必要的资料,因而又可称为外部会计。

从工作重点的层面来看,管理会计所研究的对象以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管理会计有效的为组织的管理提供制定经营管理方案的信息依据。财务会计则反映的是企业等组织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其工作重点是对企业等组织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历史性的描述,也就是说在经营管理活动发生后,记入会计记录中。

从工作主体的层面来看,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是多层次的,不但可以将企业等组织作为主体,还可以把企业等组织的内部的局部或者个别部门作为工作主体,甚至可以将某一个工作管理环节作为工作主体,对这些主体的日常经济活动等等进行控制、评价以及考核。而财务会计的工作主体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层次,该层次把企业等组织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对这个唯一的主体进行资产评估以及财务状况等等进行集中反映与概括说明,并不涉及局部的具体问题。

除此以外,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还在约束机制、会计方法、会计程序、观念取向、精确程度、时间跨度以及信息特征等多个方面存在区别。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应用

从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总体会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在内容通常会受到财务会计需要的驱动,也就是说,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决定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应用过程中应不断的优化两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通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沟通和协调来满足企业等组织提高经营管理效益的需要,满足不同企业等组织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如,在财务会计日常核算中,通过使用变动成本法来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便捷衔接,通过确立和完善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与计量模式,来减少管理会计的工作量,便于管理工作与财务会计的协调沟通。简而言之,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虽然隶属于会计的不同领域,但这两者所具有的特定关系决定了他们在应用过程中进行协调沟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四、结语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具体的应用中应关注两者区别的同时关注两者之间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进行完善,无论是从理论还是现实都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促进组织管理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景霄.对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02).

[2]张彤.高职院校会计案例教学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3]李氟.浅议三维式会计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商业会计,2009(09).

[4]齐丹丹.浅谈会计案例教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7).

管理会计案例格式文本 篇4

案例名称: XXXXXXXXXXXXXXXXX 案例类型: 企业案例 或 行政事业单位案例 案例单位具体名称: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作者姓名: 职务职称: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地址:

第一部分 目录

根据案例的整体内容进行编排,一般至少编排到二级目录。第二部分 内容摘要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字数以案例正文部分 10%以内为宜,内容应涵盖案例主要特征,包括应用单位背景、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和取得成效等内容简介。

第三部分 案例正文

本部分应突出总体设计和应用过程相关内容,对其进行详尽、完整的描述。为增强案例的可理解性,可以采用数字、图表等方式进行补充说明。

一、背景描述

介绍与案例中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相关的应用背景,此部分内容应包括:

(一)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性质、所处行业及行业发展前景、主营业务、商业模式、组织模式、管控模式、单位规模、发展阶段等;

(二)单位管理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选择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主要原因。

二、总体设计

全面介绍应用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总体设计和部署,此部分包括:

(一)应用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目标;

(二)应用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总体思路;

(三)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内容;

(四)应用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创新。

三、应用过程

全面介绍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过程。此部分内容应包括:

(一)单位组织架构基本情况,以及管理会计专门组织机构及运作方式(如设立);

(二)参与部门(包括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和人员;

(三)应用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资源、环境、信息化条件等部署要求;

(四)具体应用模式和应用流程,包括具体步骤、财务和业务流程改造、资源投入等;

(五)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取得成效

分析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应用后取得的管理改进效果,此部分内容应包括:

(一)应用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前后情况对比,包括文字描述或有关指标、数字等辅助说明方式;

(二)对解决单位管理问题情况的评价;

(三)对支持单位制定和落实战略的评价;

(四)对提升单位管理决策有用性的评价;

(五)对提高单位绩效管理水平的评价。

五、经验总结

总结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应用的经验和体会,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建议。此部分内容至少应包括:

(一)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基本应用条件;

(二)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

(三)对改进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应用效果的思考;

(四)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应用中的优缺点;

(五)对发展和完善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建议;

(六)对推广应用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建议。第四部分 附录

包括对正文进行补充和解释说明的资料。如,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运用的相关数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等。

管理会计学案例分析 篇5

企业会计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因此企业会计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包括营业收入预算管理工作在内的会计管理工作,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一、企业营业收入预算管理简析

企业营业收入预算管理包括了诸多内容,以下从基本内涵、作用和目标、现存问题等方面出发,对于企业营业收入预算管理进行了分析。

(一)基本内涵

企业营业收入预算管理有着丰富的内涵。众所周知预算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了广义范围内的预算管理,这主要是指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于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其次,企业营业收入预算管理的基本内涵通常还包括了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来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加及时的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与此同时,企业营业收入预算管理的内涵还包括了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并且挖掘企业潜在的资源,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收入的最大化。

(二)作用和目标

企业营业收入预算管理的执行可以达到许多企业的战略目标。通常来说预算管理的作用和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战略的实现和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其次,风险控制、绩效考核、成本节约、收入提升等效果也是企业营业收入预算管理所带来的。与此同时,预算管理的作用和目的也在于推动企业战略的实现并且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用数字固定下来,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体现预算“刚性“管理,最终能够将企业管理机制进一步的具体化。

(三)现存问题

企业营业收入预算管理的发展仍旧面临着诸多问题。一般而言由于我国许多会计管理人员对于预算管理的理解不够全面,并且对于其运作环节和流程不够清晰,从而导致了企业的预算管理科学性和合理性欠缺等问题的出现。其次,部分会计管理人员没有将战略预算具体进行细化和量化,从而使得管理层、各个部门只盯着战略预算,但是却忽略或不重视预算的基础工作,最终也没有正确的理解到战略预算来源于最基础、最本质的财务预算。

二、企业会计管理中的营业收入预算管理

企业会计管理中的营业收入预算管理需要诸多工作的有效支持,以下从提升管理合理性、以预算为主导进行核算、确保核算独立性等方面出发,对于企业会计管理中的营业收入预算管理进行了分析。

(一)提升管理合理性

企业会计管理中的营业收入预算管理的关键在于提升管理的合理性。工作人员在提升管理合理性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根据基本的会计核算和财务预算的概念和实时提供的数据来进行资金收支事项申报等工作,从而能够将会计核算出来的实际发生的成本、收入进行更加全面的管理。其次,工作人员在提升管理合理性的过程中还应当全面的反映市场状况变化对预算执行的影响,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预算的刚性管理,并且避免频繁的预算调整或预算外成本费用。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提升管理合理性的过程中还应当提升预算管理手段、实际操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以预算为主导进行核算

企业会计管理中的营业收入预算管理需要以预算为主导进行核算。工作人员在以预算为主导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应当确保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围绕预算事项进行,从而能够在强化预算的执行的同时有效的避免会计核算陷入违背权责利的问题。其次,工作人员在以预算为主导进行核算的过程中还应当使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来建立预算管理系统,并且整理预算科目。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以预算为主导进行核算的过程中还应当根据实际业务遵循准则来进行账务的处理工作,从而能够为提升核算的独立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确保核算独立性

企业会计管理人员在进行营业收入预算管理时应当着眼于确保核算的独立性。工作人员在确保核算独立性的过程中应当合理的运用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其次,工作人员在确保核算独立性的过程中还应当根据会计核算的科目体系口径提供数据执行,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参照预算编制表格式提供,而不能采用会计核算的口径提供。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确保核算独立性的过程中还应当进行大量的数据调整。如果考核采用的数据是以预算编制表的形式,需要将会计核算的结果导出后进行人工整理,按预算编制表的格式进行填列。如果考核采用的数据是以会计核算的结果,需要将预算编制表按会计科目的格式,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切实的保证核算工作的独立性。

三、结束语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从营业收入、企业支出等不同的方面来着手。因此企业会计管理人员实施全面的营业收入预算管理就能够为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l]王立彦,运转.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工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张长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赵西卜.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几大误区[J].财务与会计2013,2(3):45-47

企业会计预算管理的措施分析论文 篇6

5优化企业会计的预算管理评估

预算评估是企业内部会计预算管理中的最后一项工作。企业应借鉴或引入一些先进的评价办法和评估模式,站在客观公正的中立位置上,对自身内部的会计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理性评判。在会计预算管理工作评估的过程中,评估人员要统筹兼顾全面覆盖和凸显重点这两大基本原则,既对企业内部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面面俱到的全局性评估,又对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重点突出的关键性评估。在把握好企业内部会计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主次问题后,还要注意利用管理评估发现工作中的缺陷与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改和修正。

6结语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经营压力也逐渐增大,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都应该综合考虑到企业当下的实际水平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努力实现对会计预算管理的强化,以便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文斌.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以会计预算为例[J].商业文化,(3).

管理会计学案例分析 篇7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职能对比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相同点

管理会计是至上而下建立的会计体系,遵循管理原则,具有层次化、系统化等特点。而财务会计则专注于财务部门管理,是财务信息获得的主要来源,遵循会计准则。但事实上,二者共同作用于财务管理,具有诸多的相同点。其主要表现为:相同的信息来源。即管理会计的职能发挥要以财务会计决策为基础,将此作为管理依据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具有相关的工作内容和一致的信息来源,从而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统一性;相同的侧重工作对象。显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侧重点不同,但从对象上,均是为了服务财务管理,是为了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而构建的两大管理体系。只有二者之间统一配合才能考察资金流向,并确保其合理性。财务会计更侧重于具体事务的核算和解决,而管理会计侧重于基于财务发展现状对其做出正确的决策;相同的职能目标。从根本上讲,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都应服务于财务管理,其职能目标在于通过财务核算和对相关财务问题的解决来确保经济效益的获得。

(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职能的不同之处

首先:管理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不同。管理会计侧重于整体策略的出台,涉及多个管理层面,其作用发挥取决于主体部门和关键部门作用的发挥。而财务会计则主要以经济活动来判断基本财务状况,服务范围小。其次:二者遵循不同的工作章程,财务会计以国家财务法律和会计准则为基础,要求财务人员具有高度的职业操守,对财务经济活动进行负责。财务管理要具有清晰性、合理性等特征,以正确反映财务水平。也就是说,财务会计的稳定性取决于财务人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对成本、利润以及发展方向的正确分析。新时期,财务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技能,还应具有一定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这也体现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交叉性。而管理会计主要针对现在的发展状况做出相关决策,财务部门负责财务信息的统计,而管理部门则侧重于信息的审查和管理,其目的在于对资金状况做出调整。再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如时间差异性。财务会计虽然重点在于财务部门,但其应贯穿财务管理的始终,只有合理的财务核算才能确保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财务会计的内容体现在每一个时间点,包括季度核算、月核算和年度核算等,体现的是过去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而管理会计则具有随机性,并且主要关注点在于制定有利于未来发展的财务策略,财务管理要求各个管理层都发挥其个体作用,并且具有与之发展相统一的目标。最后:二者之间的工作信息不同,其中财务会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判断资金运行状况,并对其进行核算、监督等具体的财务措施,确保每一笔财务支出都具有合理性。制定财务监督制度,以保证财务资金动向的准确性。而财务管理会计则侧重于为财务管理提供管理角色,是在财务核算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财务核算能力决定了其管理策略。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不仅局限于一种形式,其取决于管理者对其自身发展动向、发展水平的判断。在财务管理中,二者采用不同的计量方式。财务会计的计量单位为运营中的信息货币量,包括其对内、对外的全部财务报表。而管理会计则侧重于以变动成本为基础,变动的成本是影响管理者决策的主要因素,管理者要根据成本变化对其财务管理策略做出适当的调整,以确保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不同的工作原则,就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如何正确认识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实现二者之间的结合是促进财务管理的主要策略。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的优势

虽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具有诸多不同之处,但从目的上出发,二者均是为了确保财务核算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而要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资金管理和财务策略的出台能够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结合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具体表现为:

首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进一步确保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确保市场竞争力。尤其是我国进入国际市场以后,财务信息的合理性,财务核算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是其屹立于众多企业中的基础。并且,新型企业的出现使企业财务核算更加复杂,单纯依靠财务会计的核算无法满足未来财务管理的发展需求。此时便需要管理部门的干预,通过财务管理范围的扩大,使财务管理可以合理掌控其内部资金动向。这一背景下,实施必要的内部控制是关键,主要针对其资金流动和资金管理,以便于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其次,传统的财务管理重视财务核算而轻财务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其造成的结果就是财务信息失准,财务管理水平低下,财务信息不能完全反映出运营的效果。而随着我国财务制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现代的管理思想应用于财务管理势在必行,既注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结合。这使得管理者提高了风险意识,并注重成本的控制,从而使财务管理可以更好的满足生产和运营的需求。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结合

(一)发挥二者的共同作用,降低财务核算成本

在成本预算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成本核算功能,还应进行正确的成本控制,出台必要的管理方法,而这恰恰需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结合。利用管理会计的内容,可进一步确保成本分析的合理性,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加工工艺、市场前景以及设计过程等信息。分析在此基础下的成本与财务核算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抓住生产管理的特点,降低产品成本影响因素,将成本控制在最低,以维持产品的竞争力。

(二)注重财务核算、分析与评价的结合

注重财务核算与财务分析的结合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还是管理者应关注的问题。管理者应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结合,发挥二者的不同作用,并通过管理人员作用的发挥实现对财务会计的监督,最终实现二者的共同目标。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财务数据的复杂性逐渐提高,且涉及各个环节,因此单凭某一部门作用的发挥不利于财务管理的长期发展。只有将二者进行融合才能构建现代化的、具有特色的财务管理制定。

(三)制定长期的和短期的经营目标

制定发展目标的目的在于推进财务管理的合理性,使财务管理更好的为生产和运营服务。尤其是财务支出和财务管理上,管理者要具有明确的理念,首先制定长期的目标,并将其分阶段完成。这不但可以推进财务管理的发函,降低运营风险,并且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要不断的接收新的理念,并将正确的理念应用于生产和运营,时刻确保财务信息的透明化与真实性,确保财务管理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在我国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虽遵循了一定的原则。但事实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是分离的。随着新时期经济活动的频繁,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市场需求。抓住二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二者之间的结合,从而共同作用于生产和运营是财务管理发展的主要策略。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更多的机遇,财务部门是其发展的核心部门,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是其基本任务之一。而财务信息的确保不仅取决于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还要求管理者针对其财务现状对其发展策略,资金流动管理做出正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任海宁.浅谈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3;04

[2]赵云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01

现代会计管理创新的分析 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管理分析

1网络经济赋予会计管理的新内容

当前,全球经济网络化、数字化逐步形成,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财务管理必须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管理目标、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1.1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总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客户目标、业务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知识资本将占主导地位。原来以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者,必须转向以“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为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从而实现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网络经济下的有机结合。

1.2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物理距离都将变成鼠标距离,财务管理的能力必须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财务管理模式只有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才能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集团在互联网上通过Web页登录,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1.3网络经济下的财务工作方式互联网技术改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传统的固定办公室要转变为互联网上的虚拟办公室,使财务工作方式实现网上办公、移动办公。这样,财务管理者可以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办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实时查询到全集团的资金信息和分支机构财务状况,在线监督客户及供应商的资金往来情况,实时监督往来款项余额。企业集团内外以及与银行、税务、保险、海关等社会资源之间的业务往来,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将会大大加快各种报表的处理速度,这也是工作方式创新的根本目的。

1.4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软件过去国内各财务软件功能独立,数据不能共享,企业在人、财、物和产、供、销管理中难以实现一体化。运用Web数据库开发技术,研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及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可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查账、网上支付、网上信息查询等,支持网上银行提供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等多种服务。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将在Web的层次上协同运作,统筹资金与存货的力度将会空前加大。

2现代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创新分析

在网络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下,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进行财务管理变革与创新,在此,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2.1全面更新企业理财观念网络经济的发展将使财务管理目标转向知识最大化,创造企业财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企业理财观念必须转变。首先,要认识知识资本,即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构成要素和特殊的表现形式。其次,要承认知识资本,即认可知识资本是企业总资本的一部分,搞清知识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知识资本应分享的企业财富。

2.2加强网络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财务管理变革与创新。因为,首先财务人员已具有坚实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如果再学习一些现代网络技术,将网络与经济、财会有机地结合,则面对知识快速更新和经济、金融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就能够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理财策略。其次,通过技术培训可使财务人员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

2.3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网络经济下,数字化介质替代传统的纸介质,将打破传统企业中以单向物流运作的格局,实现以物流为依据、信息流为核心、资金流为主体的全新运作方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将工作重心放在价值链分析上。企业要从行业价值链(原材料供应商一产品一制造商一销售商)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判断企业是否有必要沿价值链向前或向后延伸,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2.4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随着互联网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作为数据管理的计算机往往成为逃避内部控制的工具;商业交易的无地域化和无纸化,使得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大,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总之,由于网络经济的非线性、突变性和爆炸性等特点,建立新的财务风险预测模型势在必行。该模型应该由监测范围与定性分析、预警指标选择、相应阀值和发生概率的确定等多方面的内容组成,并能对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敏感性指标,(如保本点、收入安全线、最大负债极限等)予以反映。这样,将风险管理变为主动的、有预见性的风险管理,就能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2.5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全球经济一体化,财务管理在空间上、时间上和效率上都发生了改变,使得集中式管理成为可能。所谓集中式财务管理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方法,将财务与业务、与供应链集成起来,追求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实现缩短生产前置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声企业的整体柔性、减少库存等战略性好处,使企业具有低能耗、低物耗、高效益、高应变能力,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以及财务的实时管理,以适应柔性生产、组织扁平化和产品个性化的市场要求。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它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业务管理融合进财务管理中,实行从源头管理,通过远程处理、在线管理,实行对财务的动态管理,真正实现财务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实现对业务的全过程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三个基本的特点:一是集中式管理,它不仅对集团财务方面进行管理,而且对库存、生产、销售等业务方面进行管理,不仅管集团内部,而且与整个供应链管理相集合;二是直接管理,通过网络技术减少了传统财务管理中的许多中间环节,高层领导能直接对底层员工进行管理;三是实时管理,整个供应链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后,总部的财务主管可根据动态会计信息,及时作出财务安排,并通过网络传达下去,实现财务的在线管理。

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 篇9

一、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现状

1、会计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的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档案管理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那些有一定规模,企业效益较好,科技含量较高或者取得某种资质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比较规范,如上海申茂铜材有限公司、上海公元建材发展有限公司等;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民营企业,大多沿用国有企业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也相对规范。而那些规模小,效益差的个体企业,或从无到有的新建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几乎成为企业的一大死角,基础工作薄弱,有些企业甚至根本就没有档案意识。

2、大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极少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会计档案管理意识较差,建档率较低。由于资金规模的影响,企业的员工较少,且一半都是身兼数职。有些企业甚至没有专职会计,每月的账务到了月底就聘用兼职会计人员匆匆做账,以便应付税务机关或者投资者及银行等。对于会计档案也就粗略的简单整理,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整理。会计工作不规范,进而会计档案工作也无从做起,对于人为加工的财务资料随意堆放,企业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予以规范,而企业主或者管理者也无暇建制。

3、企业主会计档案管理意识较弱。

大多数民营企业偏重于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与销售活动,而忽略了会计档案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资金流动的凭证与反映信息作用,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投入较少,甚至没有。对于有些企业主来说,企业的账本、报表等都是为应付税务机关或工商行政部门或者投资者而作,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充分性值得推敲,没有保存的价值,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无须开展。以致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在很多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中仍然是混乱不堪。

4、会计档案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不利于保管与利用。

很多企业,财务资料随处堆放,散乱于各个部门。从财务室借出的会计资料也不按时归还。大多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人员少,没有专职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对之进行整理与保管,随处散乱的会计档案没有被集中统一管理,这容易导致会计档案的遗失与毁坏,也不利于保管与后期的查询利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空白滞后。

5、会计档案人员不能及时与外界沟通。

与同行交流会计档案管理经验,可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决策、运营服务。有些企业会计档案人员通常是由企业主或领导的亲属或其他办公人员担当。对于他们来说,档案管理只是简单的收存工作,没有必要倾注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财力与外界沟通交流;再者,为了节约资金,企业主也会减少档案人员外出学习的机会,这也使得会计档案人员不能及时与外界沟通,进而不利于档案工作的开展。

6、保管条件普遍较差,会计档案资源流失、毁损严重。

对于部分民营企业主来说,档案管理工作与生产销售相比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间接的、无形的、微小的,没有动力去关注,投入很少,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呈“无意识”、“无制度”、“无人员”、“无库房”、“无设备”、“无经费”的“六无”状态。企业的会计凭证、账本、报表等随处堆放,没有专门的保管设备,有的甚至直接堆放在废弃的纸箱内,置于办公室一角,无人问津,更不用说去除湿除尘除虫了,时间长了,会计档案大多霉烂、损毁,数据资源丢失严重。

7、会计档案基础工作不完善,归档不规范。

大部分民营企业没有专职会计档案员,通常是会计人员在空余时间简单整理,然后找地方堆放,或者是出纳人员予以整理、装订、保管会计档案。有些企业,由于人员更换频繁,对档案的交接工作没有做好,权责不明确,造成很多会计档案没能被及时归整。有的企业干脆就不对其进行归档整理,直接将会计档案胡乱堆放到大文件柜中,然后锁上或贴上封条,长期不予理会。

8、会计档案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

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既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档案专业知识,一般情况下,最好应由懂得档案知识的会计人员来担当,对会计档案进行专职管理。而很多民营企业为了节约资金,聘用一些文化素质较低,毫无档案知识的人来管理,或者是让文秘等办公人员兼职管理档案,这些人通常是缺乏档案专业培训,也很少能按照规范进行档案收集和整理。

9、会计档案得不到充分利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会计档案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料,充分利用好会计资料,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利益,而现实是多数民营企业只重视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而缺乏对反映企业资金运动变化的会计档案的利用,很少利用会计档案来分析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会计档案资源的浪费;再者,民营企业私有性的特点,过分强调保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档案利用人员的身份,这也使得会计档案得不到充分利用。

10、没有开展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利用工作。

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除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外的原始凭证及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的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外),可以按规定程序予以鉴定、销毁。这样既可以体现会计档案的储存价值,将有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予以重新归整、利用,又可以节省会计档案的储存空间,提高会计档案保管质量。而实践中的情况却不如人意,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会计档案一经归档后,就被长年累月地存放在档案部门,很少予以鉴定、销毁。由于企业主不重视,档案管理员专业素质不高等原因,使得对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难以开展,大量堆放的未能及时清理的会计档案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

11、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存在较大问题。

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大小、会计管理水平等有所不同,会计电算化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进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存在不同问题。规模较大、管理较为完善的大型民营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较高,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工作进行得比较好。而那些规模较小,管理较为粗放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较低,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完整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对于有价值的会计凭证,没能及时打印出来,很多到期末一并打印,一旦电算化系统出现问题,数据丢失,电子档案将无法打印成纸质予以保存。有些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数据没有及时备份,或是即使备份了,所储存的硬盘或u盘等载体随处存放于相关部门,归档不及时,或即使归档了,也会由于没有完善的保管条件而使得磁盘、硬盘等储存载体损坏以致系统不能识别原始数据,进而导致电子档案数据丢失。

二、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分为个体企业、私营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国有民营企业等,它们都有着民营企业共同的特点,而这些企业自身的特点也影响着会计档案的管理。

1、中国民营企业主大多具有冒险、自主创业精神,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抓住机遇,勇于冒险。企业管理的重心着眼于企业的发展,企业主的主要精力在于寻找企业发展的机遇,对于企业的其他内部管理如档案管理,就有所忽略,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就更无暇顾及了。

2、民营企业的市场性很强,其经营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有将利润进行再投资以实现进一步增值的内在投资欲望。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需求来经营管理企业,一切以盈利增值为主,企业主关注的.大多是投资少,见效快的市场机遇。对于档案管理,特别是会计档案管理这种投资不少,见效不快即很难见到直接经济效益的内部管理更是无心关注,企业的档案工作得不到重视,档案工作也难以开展。

3、家族制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据调查,我国70%的民营企业基本上都采用家族制管理,企业以血缘为纽带,企业内员工大多与企业主是亲友关系,从上到下,人合成分大于资合成分。企业会计档案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较多,私有性很强,企业主一般都让自己的亲戚或者熟人来管理,而这些人往往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素质、文化素质都比较低,对会计档案也谈不上专业化管理,只是被动的接收,堆放,更谈不上鉴定、利用、编研了。

4、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这一特点也影响着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来说,资金来源渠道较少,银行放贷少,入市门槛高等导致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企业的发展大多靠企业的自有资金或利润再投资,市场性、盈利性的特点引导民营企业主将较少的资金投入到投资报酬率较高的项目上,而不会把资金较多地投到他们看似“无利可图”的档案管理上,企业的档案管理出现“六无”状态也不足为奇了。

5、管理不完善也是民营企业的一大特点,企业内部组织关系不明确,管理层次不清楚,计划性不强,会计档案管理也就缺乏统一的管理安排,会计凭证、报表多个部门散乱堆放,权责不明确,归档保管工作实施困难。

三、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对策

1、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在遵循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前提下,制定与企业自身相符合的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并逐步健全立卷、归档、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等制度,规范企业会计档案工作。会计部门按规定编制会计档案移交保管清册,将会计档案移交档案部门管理。未设档案部门的企业,可以设专人保管。

2、强化宣传,增强企业主档案意识。

国家档案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机构应加强民营企业的档案宣传工作,采取典型示范宣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从实践上理论上加大宣传的力度,增强企业主的会计档案意识,使其认识到档案特别是会计档案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调动企业主的建档或者完善档案管理的积极性。

3、将会计档案管理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

会计知识的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将会计档案管理纳入会计继续教育内容,使得会计人员认识到档案知识的重要性,要求其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起做好会计档案工作。

4、提高会计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

企业领导应重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关心会计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多提供会计档案人员外出培训或学习交流的机会;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会计档案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企业内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会计档案人员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5、完善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权责。

上一篇:无息借款合同的下一篇:公司第三次工会代表大会会议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