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的“真实”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作文的“真实”(通用11篇)

浅谈作文的“真实” 篇1

在对“真实”的界说上,人们强调文章“全由心底流出”。这当然是不错的,但若细究起来,我们就会发现这里面实际上还存在着模糊之处。比如“心底”,怎样才是“心底”?若按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来看,则作文表达的是哪一个“我”呢?在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似乎没有关注到“作文真实”其实也是有层次的,依笔者愚见,可以分为“浅表的真实”和“深层的真实”。

浅表的真实

浅表的真实,是感受的真实,又仅是感受的真实。能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感受,原本不错,但人的感受是暂时性的、多变的,如果要让这感受稳固下来,还要经过思想的过滤;甚至,在思想的过滤后,会出现与感受中完全相反的结果。不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中国女排经过拼搏赢得了奥运金牌后,以团体在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中当选;在颁奖典礼上,白岩松问队长冯坤“爱不爱陈指导”,冯坤说,当他平常训练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难免会有点怨,但只要一想到他批评我们是为了什么,这样的情绪就会烟消云散,我们爱他。(大意)

在这里,我们有几点要注意。首先,冯坤的回答是真实的,如果她一开始就说“爱”,我们就很容易想到,她的回答是应景的,并非出自真心;即使是真的,也似乎缺了点什么。其次,她的回答涉及了两种真实,由于训练时挨批而生“怨”是真实的,是很真切的感受(十之八九还会在心里回骂);但人并不只会“感受”,人更会思考,随后她们想到的是,陈指导并不是因为个人的好恶而骂他们的,要迎来作为一支竞技队伍的最大辉煌,陈指导的“骂”是必需的。于是,心中的“爱(敬)”就驱逐了前面的“怨”,经思想过滤后的真实驱逐了感受的真实。

由此可见,浅表的真实虽也是真实,但是“浮”的,往往缺乏深层的意义。

深层的真实

由上例,我们已经可知“深层的真实”较之于浅表的真实的优势所在。它是与人的思想相关的,也即与人的主体精神力量相关,更凸现了“人”之为“人”的特性。

可再举一例以作说明。曾经安排一次作文让学生谈谈高三的学习生活,结果收上来一看,十之八九写的是学习的辛苦、生活的枯燥、压力的巨大、心情的迷茫„„你敢说这不真实吗?当然是真实的,是真实的“牢骚”。我们老师本身就常常是这样认为的,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总是告诉他们高三苦是苦,但转眼就会过去;或者说许多事情总是“先苦后甜”的,为了以后的甜,忍着吧,等等。可见相当一部分师生对高三(其实就是对生活)的认识,还只停留在“浅表的真实”上。而有几位学生则避开了对这“浅表的真实”的叙说,沉潜下去,写那“深层的真实”,也即,他们在对自己学习、生活进行咀嚼之后,进一步悟出,这一段人皆以为苦的日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实际上是对自己人生的磨砺,是对自身能量的激发,是自己精神力的见证。

正因为真实分浅表和深层且深层真实更有其意义,所以我们在写作文时,必须强化“深层的真实”,比如上面所说的在高三的苦、生活的枯燥中寻找学习、生活的意义;而只要认真去挖掘了,深层的真实是会呈现的。不过这里可能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当我们强调“深层的真实”的重要,学生又会不由自主地在作文中拔高自己,让自己成了一个“充气人”,这就又回到我们过去的病态境况中去了。因此,我们在设题时,也不能过于强化社会伦理道德感,以免导致“掺水”作文又大量涌现。还是要在“让我们对自己负责”此类角度找题,让学生努力去发掘自身在社会的意义、对自己对他人的意义等等,这样或许会更真实些。

浅谈作文的“真实” 篇2

一、体验社会生活, 构建生活化的作文教学环境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 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如今, 孩子们上下学有人接送, 学校家庭又是全封闭环境, 双休日又疲于应付海量的作业。哪里还有机会接触社会, 体验生活啊!完完全全就是“套中人”“笼中鸟”。因此, 我们在平日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经常有意识组织学生走进社会, 亲近自然, 观察环境, 体验生活。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学会感悟。在此基础上, 帮助学生积累知识, 收获经验, 描绘世界, 抒发情感。例如, 围绕一年四季的变化, 可以指导孩子们走进学校花园和家乡田野, 观察描绘草木荣枯和庄稼变化;又如, 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 可以指导孩子们依据法律和道德, 来进行思考评判;再如, 通过一些团队活动, 可以来体验场景, 感悟收获;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叙述经过, 分析事理……此外, 要充分利用春游、运动会、艺术周、报告会、参观等活动, 为孩子们创设社会生活情境;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 开展社会调研活动。

二、畅游阅读之海, 积累丰富的作文语言与素材

诸如“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能读千赋, 则善为之矣”等名句, 都佐证了阅读与写作的水乳交融的关系。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则让阅读与写作隔河相望, “貌合神离”。语文课堂鲜有系统而广泛的阅读。尤其在广大农村学校, 图书馆基本上是名存实亡, “铁将军把门”。为了应付各种考试, 在作文教学中, 老师代替学生收集若干篇“经典”, 网罗些“素材”。即使是阅读教学课, 老师也是疲于各种考试训练, 传授些所谓的阅读理解“应试技巧”。远离了作品, 远离了图书馆, 孩子们失去了系统阅读机会, 更谈何阅读兴趣和习惯?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阅读呢?首先, 要重视上好阅读课。在课程改革中加重阅读课的分量, 教师要制定科学的阅读课程实施计划, 每节阅读课都要有目的有内容。阅读课主要任务是指导孩子学会“怎么读”。阅读课要坚持不懈, 潜移默化, 才能取得效果。其次,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 (近几年标准化建设增添了许多图书资料) , 每周可以安排一次图书馆自主阅读活动, 每两周安排一次借书活动, 每学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量化评比。有条件的可以建立班级图书角。同时, 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 如, 好书介绍、读书心得交流、作品点评会、美文朗诵比赛等等,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 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针对初高中学生, 建议家长帮助订阅《读者》之类的杂志和报纸, 而小学生则可以帮助订购《少年文艺》《故事会》之类。当孩子的阅读兴趣浓厚了, 习惯也就养成了, 进而也可以抵制其他一些社会不良事物的诱惑。

曾国藩曾说“为学譬如熬肉, 先须用猛火煮, 然后用慢火温。”意思即做学问就像炖肉, 先用猛火, 先要广泛阅读, 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 再用文火, 静下心来研究。对于学写作文而言, 这个过程就是大量的阅读。书读多了, 学生的知识和眼界开阔了, 词汇和素材也丰富了, 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增强了。写作模仿与创作能力自然而然随之提高了。

三、精心设计训练, 循序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 写作也一样, 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 就难奏效。写作能力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提高。鲁迅先生曾说“文章应该是怎样做, 我说不出来, 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 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因此, 语文老师首先要注重学生“练笔”。平时要强调让学生坚持记日记、写周记, 每天都去记下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人事物景等。“用我眼看世界, 用我手写我心”。

其次是“仿写”。在阅读的基础上, 由模仿到感悟, 由感悟到创造, 这是基本规律。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 要求和目标不宜太高。语文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仿词仿句开始, 逐步到模仿各种文体写作。教师要善于抓住有模仿价值的文章, 教会孩子仿写。例如, 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让学生体味文中的过渡句的巧妙运用, 仿写《从教室到操场》、《从家里到学校》;学习了《春》, 模仿其中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 写作《夏》《冬》等。这样的模仿习作, 既有亲身经历, 又有文可依, 既有章可循, 又能拓宽视野, 学生自然陶醉其中不觉得“苦”了。

第三加强系统训练。写作能力训练非一蹴而就, 具有系统性和规律性的。语文老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拟定系统的“写作步骤训练”“文体训练”和“主题训练”等计划, 一步一个脚印展开去。例如, 初中阶段要注重训练学生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的能力, 训练学生写作各种文体文章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的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评改文章的习惯等等。又如, 根据各学段学生基础来确定不同的主题训练:小学生初学作文, 可以写《我的家庭》《我的老师》等简单概述文;高年级的可以写《美丽的校园》等描写性文章;初中时可以写《我入团了》 (带有抒情性的文章) , 初三的学生则可以写《初中生活的苦与乐》 (叙议结合的文章) 。此外, 更细化的专题训练也十分必要, 如记叙文就可以分别练习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等。经过这样一个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 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扎扎实实得到提高。

浅谈学生作文中的真实性问题 篇3

谁都知道,虚假的作文面目可憎,缺乏生命力。好文章固然有很多标准,好作文也有很多写法。但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好的文章都做到了材料、情感和语言的真实,否则的话,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具有生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才一直把培养学生能写、会写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这一点更是前所未有地受到重视。翻开新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搞)》也不难看出,课标中多处强调中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感受独特、体会真切①。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学生的人文素质,语文素养,对于提高中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选材真

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我们的学生却经常抱怨作文中找不到好的写作素材,写作时无话可说,因此,作文中出现假大空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其实,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只需留意,便会精彩纷呈:家庭生活,温馨与烦闷同在,只要留意,便成精彩;校园生活,快乐与忧愁同存,只要会意,便有精彩;社会生活,亮丽与灰暗同在,只要留意,便常精彩!其实,生活处处,精彩常在,只要用心,便常精彩!体验生活,品味人生,留住美丽,用心为文,作文的世界必会无比广阔,焕然一新!一沙一世界,一鸟一天堂,城市农村,各呈异彩,风花雪月,一虫一草,皆可入文。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写作的“材源”是不会断绝的。因此作文时根本不必舍近求远,存伪去真!

当然,来自生活的原材料可能不会很典型,甚至是杂乱无章的,可经过处理、筛选后,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栏目够真实了吧?可它同样要经过剪辑加工。学生的作文更应如此,它并非生活的简单实录,也并非机械地反映生活,它完全应该进行加工处理,使来自生活的素材更典型,更有说服力。须知,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学生的写作要求中第三条就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②”

总之,生活犹如万花筒,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只要你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你能用心去观察、感悟,相信你的作文会“材源滚滚”,会有别样的洞天。

二、情感真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不错,君请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道出了壮志难酬者的孤独寂寞,令人黯然神伤;李贺的《南园》抒发了怀才不遇者的义愤填膺,令人愤慨难当;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抒写了千古羁旅之思,令人回肠荡气;朱自清的《背景》道出了千古父子情深,令人热泪盈眶;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令人慷慨激昂;鲁迅的杂文如匕首如投枪,毫不留情地刺向敌人的心脏,令人热血沸腾。试问,这些作品哪一部不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哪一部不浸透着作者喜怒哀乐?哪一部又不是他们心血和情感的结晶?

诚然,我们中学生的作文达不到作家们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学生们的情感世界同样是多姿多彩的,他们同样也可以写出感人至深的美文,同样可以在学习生涯中写出优秀作文。《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学生的写作要求中第二条就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③”可事实上,很多学生在作文时,缺少真情实感,缺乏激情的投入,大多是在无病呻吟,东施效颦。很难想象,一篇连自己也感动不了的文章能打动别人?一篇连自己写好后都不愿多看几遍的文章能让别人颔首赞许?

因此,天下美文,美在至诚。只的情感绝对真实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只有真情投入的写作,才会写出神来之笔。

三、语言真

语言是情感的外衣,情动于衷而发之于外;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承载着表情达意的重大使命。作文的语言应忠实于生活,应尽量生活化,尽量与文中的语境相吻合。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故此《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写作的总体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要求。请看“多乎哉,不多也”、“窃书不能算偷”、“君子固穷④”。读到这些半文不白的话,我们面前仿佛就浮现了鲁迅笔下孔乙己这个自命清高、迁腐落魄的书生形象。尽管我们离孔乙己生活的时代很远,但读起来却感到是多么的逼真形象。

当然,作为作文语言不可能只是生活的简单实录,它同样需要经过艺术的加工处理,使之更典型,更能表情达意。这就务必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词语要锤炼。唐代文学家韩愈说:“词必已出”、“务去陈言”,翻开中国文学史,古人锤炼语言的典范可谓比比皆是: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卢延让的“呤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王安石和宋祁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绿”和“闹”也是经过多次更易的。在作文中,我们要为自己的思想找到一个最好的代言人,要选择最为恰当,最符合语境的词语,只有找到那最准确的一句或最准确的一个词语,才能较好表达自己的意思。第二,语言可经过包装。为了给作者的思想找到一个更好的归宿,根据表达需要,我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化用诗句,仿拟名言,匠心独具,妙笔生花!丰田汽车公司的广告不就是一则很成功的仿拟吗?“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台湾歌手赵传的一句富有哲理的歌词不也常被人仿拟吗?“我很嫩,但我很精神”、“我很笨,但我很执着”……

总之,选择了正确的的词语,你的文章会恰到好处;选择了高雅的词语,你的文章会超凡脱俗;选择了经典的词语,你的文章会光彩照人。语言的表达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这应该是我们表达自己思想上的一个终极目标。

记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⑤”我想我们学生的作文应该是回归真实的时候了,因为真实的才是最美的,真实才是文章的生命,真实才是文章的第一要义。

参考文献:

[1]《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浅谈把握证人心理获取真实证据 篇4

在案件检查工作中,调查取证是关键。由于种种原因,取证难已成为查处党内违纪案件的“三难”之一。在证人与被检查人之间关系复杂,有的是上下级关系,证人怕冒犯领导,被打击报复穿“小鞋”;有的是朋友关系,证人怕撕破情面,得罪朋友,伤感情;有的是业务关系,证人怕“自设障碍”少业务;有的虽不沾

亲带故,但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明哲保身”。在多年的办案实践中,笔者认为,运用政策法规和心理学方法,根据证人的思想动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是取得真实可靠证据的保证。

一、摸准证人的心理特点,采用适当方法引导证人自觉作证

为了摸准证人的心理特点,首先要了解证人的性格、职业、家庭环境、社会地位、一贯表现以及与被检查人的关系等方面情况;其次是对证人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推测、摸准证人作证的动机,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取证方法,促使证人向组织部上讲真话,主动作证。例如:在查处某乡原宣传委员王某(化名,已婚)违反社会主义道德,与未婚女青年通奸一案中,一开始,找王某谈话,他矢口否认。后了解到该乡政府青年干部曾某(化名)是王某的好朋友,他们之间无话不说,不但工作经常在一起,连8小时以外和节假日也常常是一起度过。于是找到曾某,曾某开始沉默不语,我们认真分析了曾某的心理,一边是组织,一边是朋友,说还是不说,肯定会很矛盾。我们就同他一起学习党纪条规中关于案件知情人的责任和义务的章节,要他摆正位置,配合组织。曾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讲述了他所知道此事的事实真相。从曾某处,我们找到了突破口,查清了王某的错误事实。

二、分析证人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对策,消除证人的心理障碍

在调查中,有的证人因怕得罪人和牵连自己而不愿陈述自己了解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一是要因人而异,采取单刀直入或旁敲侧击策略;二是要陈明利害,使其认识到自己既牵连了此案,就非讲清楚此问题不可,消除心理障碍。例如:在查处某单位负责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一胎案件中,发现其两个孩子凭一乡卫生院开具的双胞胎出生证上了户口,根据出生证上接产医生的签名,我找到了该医生。该医生说,她在乡医院工作时没有接过双胞胎,也没有出具过双胞胎出生证明。我让她签名对出生证上的签名笔迹后,她不得不承认是她签发的,但又不愿讲清开具出生证的全过程。我分析一定有其它原因,就给她讲办案的原则、方针,及她该承担的责任。她看到我们以诚相待,终于说出,她不认识超生夫妇,该证明是某领导让开的。一件超生案牵出了弄虚作假、失职渎职案,违纪者同时受到处理。

三、观察证人的心理变化,掌握攻心“火侯”,注意适时取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取证环境变化,有的证人会出尔反尔,出现“翻口供”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取证人切忌暴躁训人,而应稳住阵脚,首先应选择僻静、庄严的谈话场所,找证人推心置腹的交谈;二是调整办案人员本身的心理素质,在掌握证人的心理前提下,努力做到与证人心理相容。例如:在查处某局长,利用发包工程接受包工头壹万元贿赂款案件中,包工头在第一次谈话中,证实送了壹万元给该局长,几天后他拿着一张该局长写的借款壹万元的借条找到办案人员称这壹万元是借款。我们分析他是受人旨意,一方面想为该局长开脱、逃避纪律追究,二方面想通过这张借据要回点钱。我们就耐心细致地给他讲政策、法律、讲作伪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最后,他痛快地在谈话笔录上签了名并将假借条一并交组织存入案卷。

真实的自己作文 篇5

虽然娇艳的玫瑰十分美丽,但是她们身上长着许多刺,采花的人一不小心就扎到手了。这不,有些野花在议论了——听。

“啊,玫瑰多么漂亮,可是她们身上长着好多刺啊!瞧,那支小玫瑰身上长着的刺多丑啊!”野花们指着那支小玫瑰说。

那支小玫瑰听了她们的话想:是啊,我身上长的刺多难看啊,我一定要把它们拔掉。她这样思索着。

于是她拿起了大夹子,正当她准备拔时,她的朋友走了过来问:“噢______你这是?”“我…我…我想把身上的刺拔下来。”小玫瑰说。“什么?你这样会有生命危险的你疯了?”朋友着急的问。“不管了,只要为了美丽我在所不惜!!!”小玫瑰表现的很坚定。

看到小玫瑰这样,朋友也无话可说了。小玫瑰拿起夹子就拔,只听“啊—啊—啊!”三声惨叫就拔下了三个刺,为了美丽小玫瑰忍受着剧痛把身上的刺一一拔下来了。

她成了世界上第一支没刺的玫瑰,可她变得十分憔悴脸色苍白,她认为自己是最美的了。

过了几天,一只孔雀来花园里采花她看也没看小玫瑰,就采了她身边的一朵红艳的玫瑰。小玫瑰问:“孔雀你为什么不采我呀?看我身上扎手的刺都拔了。”孔雀说:“哦,是的但你多憔悴啊,这支玫瑰比你红艳又精神多好。”“可…可…她们身上都有刺啊!”小玫瑰为自己辨别到。“不…不…不这才是她们最真实的自己,孩子,做最真实的自己吧!”说完孔雀就飞走了。

这时小玫瑰的花瓣一片片凋落下来,落到泥土里了,她想:来年春天她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真实的自己作文 篇6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装,一些性格被刻意压制,努力成为父母想要的乖孩子,努力成为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努力成为朋友喜欢的善解人意的那种人。终于连自己也以为自己已经成长为那样的人的时候,蓦然回首,其实这些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可是现实却逼迫自己朝着这样的方向行走。胆小也好,懦弱也罢,只是想被人喜欢和认可而已,只是担心被忽视和放弃而已。

最近和一群比自己小三四岁的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喝酒,一起唱歌,无拘无束。惊觉,这时候的自己才是最初的自己,喜欢玩闹,喜欢犯傻。我怀念那个和朋友一起走路都可以不小心掉进花坛下面的人,我怀念那个敢于在老师面前对全班同学说我学习好的原因就是喜欢玩的人,我怀念那个喜欢大声笑喜欢交朋友的人。

长大了,要懂得礼貌,要注意安全,要担心男女之防,心思多了,壳也多了。不再蹦蹦跳跳,不再叽叽喳喳,不再笨手笨脚,自以为有了长大就该有的稳重。只是差点都忘了,最初的最真的自己。那时不若如今这般,和朋友相处都觉得有隔阂,那时的自己随心所欲,潇洒自在。那时的自己多了一份天真,少了一点世俗,却像是有了全世界,那样的快乐。

浅谈历史教学的生动与真实 篇7

再现历史形象的方式很多,大致如下:

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历史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要生动再现已逝的历史,离不开教师的描述。生动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尤其体现在语言的优美性上。

例如,在讲述蒙古族的兴起时,教师可投影播放《蒙古包》,配之悠扬舒展的蒙古族音乐,然后作这样的描述:“我国北方的大漠地区,远古以来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舞台,他们兴衰更替,相继称雄,在茫茫草原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公元13世纪,一个虎虎生威的古老民族崛起于漠北,她就是产生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蒙古族……”通过这样的描述,可以紧扣住学生的心, 将之引入鲜活的历史情境之中。

合理的补充。历史教材囿于篇幅,历史人物的出现往往是“闪现式”的,这容易使历史人物形象显得单薄。如果在教学中作合理的补充,不仅能使人物形象丰满,而且能增添历史教学的生动性。

例如,讲到林彪,提及战争年代他受过伤,因此,建国后一直在家养病,直到庐山会议后,才出任国防部长的职务。这时学生很想知道林彪是怎么受伤的?教师作这样的补充:平型关大捷后,林彪发了“洋财”,得到了两样战利品———一件黄呢军大衣和一匹丰神健骨的骏马。1938年3月,林彪率部到达吕梁山和太岳山脉,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与阎锡山的部队为邻,国共双方协同抵御日军的扫荡。一天清晨,突降大雾。林彪不听警卫员的劝说,独自一人到村外遛马,不知不觉进入了阎锡山部队的防区。由于阎锡山部正和日本人打仗,在防区边缘布置了警戒线,安放了流动哨。防区外的蹄声和马嘶引起了士兵的注意,带队的班长从浓雾中看见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身穿黄呢大衣,骑着一匹洋马飞驰而来,认定是日军军官无疑,下令开枪。林彪应声倒地,子弹从他的前胸打入,洞穿右肺叶。等阎军士兵认出林彪时,大惊失色———他失血过多昏死过去。闻讯赶来的警卫员赶紧把林彪抬回115师急救,由于战时医疗条件太差,开刀取弹头的危险性太大,没人敢动这个手术,仅做了应急处理。这样,命虽然保住了,但林彪的身体也从此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细想起来十分窝囊,不过林彪却表现出儒将的宽宏大量和坦荡之心,他没有同意阎锡山提出的枪毙肇事者的意见,宽恕了打枪的班长和士兵。通过这样的描述,能让学生产生历史的真切感。

曲折的情节。教师可以通过曲折的情节描述来增添历史课的生动性。例如,讲述拿破仑战争时,可作这样的描述:拿破仑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胜利,在1810年,拿破仑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顶峰,然而,其战争的性质也由革命性转变成了侵略性。1812年,拿破仑带领60多万大军,远侵俄国,俄军却不顾一切地后退,不给拿破仑以围歼的机会。9月14日,拿破仑军队开进莫斯科,但那里几乎是一座空城,拿破仑只得撤军。撤退中,法军遭到俄军的袭击,冻死、饿死和被杀的士兵难以计数。远侵莫斯科使拿破仑损失惨重,回国时只剩下2万多人。但拿破仑不愧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丝毫没有灰心之意,一回到巴黎就立即组织新的大军,因为他预料到,比以前规模更大的反法联盟武装力量将向法国扑来。1813年,拿破仑与第六次反法同盟的武装在莱比锡交战失败。1814年,他被囚禁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拿破仑一生打了那么多仗,把大部分精力消耗在战场上。厄尔巴岛,本应是他理想的归宿———一个失败者最好的隐居地,但这不符合他的性格。研究拿破仑的专家认为,拿破仑有三次不合常理的行动,第一次是1799年在埃及“弃军而逃”,第二次是1812年兵败莫斯科后只身返回巴黎,第三次就是囚禁厄尔巴岛后做出的历史上罕见的举动———逃离小岛,渡过大海,在法国南部海岸上岸,不费一枪一弹,再次成为皇帝,赢得了整个法兰西,从而演出了惊心动魄、威武雄壮的一幕。当俄、英、奥、普等四强国在维也纳争吵不休时,听到拿破仑逃出来的消息,十分震惊,急忙组织第七次反法联军对付拿破仑。直到1815年,拿破仑再次兵败滑铁卢,最后囚禁在圣赫勒拿岛。

引入历史材料。在讲袁世凯称帝时,可引入一些对联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例如,前清翰林王闿运给总统府撰写了一幅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横批是“旁观者清”。这是一幅嵌入联,意即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袁世凯复辟称帝时,有人写了一幅上联,公开征求下联。上联是“或在園中,拖出老袁还我國”,征得的下联是:“余临道上,不堪回首话前途”。这是拆字联,语意双关。“園”字去“袁”,加进“或”字即成“國”字,其意为打倒袁世凯,还我“中华民国”;“道”字去掉“首”,加进“余”即成“途”字,意思是袁世凯复辟称帝,倒行逆施,使人担扰国家前途。袁世凯复辟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不久就在唾骂声中死去,有人写了一幅隐喻讥讽联:“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六君子”和“二陈汤”都是中药汤头名,从字面看,是说袁世凯服错药而死去,实喻为,“六君子”指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出谋划策的筹安会六人———杨度、孙毓筠、胡瑛、李燮和、刘师培、严复,“二陈汤”则是开始极力拥护袁世凯称帝,后见大势已去,又起来反袁的陈树藩、陈宧、汤芗铭。“六君子”发起复辟帝制,将袁世凯推上灭亡之路,“二陈汤”使袁世凯众叛亲离,最终败死。袁世凯死后,有人写了一幅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有人问“袁世凯”三字怎么和“中国人民”四字相对,不合对联要求。写对联的人说,“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围绕对联,教师可以提问,上述对联说明了什么?如何评价袁世凯?

合理的虚构与想象。有时为了生动,吸引读者,把零星材料串成故事,历史学家常常会“失足”,甚至忘记自己不在场。司马迁在叙述“鸿门宴”的过程中,不少细节就是靠推理、想象来完成构建的。虽然作者不在场,但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理,让后人读来如临其境。

例如,翦伯赞先生在《秦汉史》中,依据《史记》为“霸王别姬”创设了这样的历史情景:“夜已深沉了,在项羽的军幕中,点燃了巨大的蜡烛。四面皆有楚歌之声,于是这位三十岁左右的少年英雄,开始结束他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虞姬在侧,骏马在门,项羽在痛饮美酒。酒酣,项羽慷慨悲歌,虞姬和之。其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眼泪滴下来了,卫士们都垂下了头。楚歌的声音更逼近了,蜡烛快熄灭了,骏马在长嘶,卫士们都拔出了雪亮的刀剑。大概就在这个紧急的时刻,虞姬就与项王永别了。同时,项王也跃上了他的战马,带了八百骑士,冲出了千军万马的重围。在项王军帐中留下的,是酒、是泪,是血,是美人的幽灵,是英雄的歌声。”通过情景的合理创设,可以使人感受到生动鲜活、充满张力的历史场景。

浅谈作文的“真实”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语言环境

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英语作为国际通行的语言是每个中国人参与国际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英语的教学。在我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为此我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构建真实的语言情景。下面我就进行一一地阐述。

一、当前初中生在学习英语中所遇到的困惑

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源。我对本校初三的两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收回的109份问卷中,有81.2%的学生认为英语语法学习枯燥无味,50.6%的人把词汇学习停留在死记硬背上,因此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够浓厚,投入到英语学习中的时间很少。还有643%的学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创设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活跃课堂气氛。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语言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如浙江师大著名学者陈昌义说:“语言环境可分为自然语言环境和课堂语言环境两种,自然语言环境是一种无人教授的自然或接近自然的语言环境。课堂语言环境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方式下的语言环境。”对于我国的初中生而言,他们缺乏自然的语言环境,所以他们学习英语主要依靠课堂来进行。因此,课堂语言环境构建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廊坊师范学院著名学者王伟对创设真实语言环境的必要性做了深刻的阐述,他说:“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可以摆脱教学重知识轻技能,重背记轻交际,重书本轻运用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二、在课堂上如何构建真实的语言环境

1,单词教学寓教于乐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也是学生头疼的问题。经常使用一种方法教词汇会使学生感到乏味。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要经常变换教学方法,给学生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平时多留心一些有趣的句子,课堂上。把这些贴近现实生活的句子放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这样学生可以学得轻松,而且在短时间内不易忘记。比如在教新课程初中英语三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1的新单词时,我看到班上正好有一位男同学缺席,我马上问:Is everyone here?学生说:No,我又借此机会说:Who is missing?同学们很快就猜出了missing这个词的意思。紧接着我又问了几个问题:What is he going to do?What may happen to him?学生大胆地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他们说:He may get hurt in the badminton matoh,He will get the first place in thematoh,由此我引出了accident这个新单词,随即抛出一个问题: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when we take part,in a competition?学生自然过渡到本课的主题Look after yourself,从而轻松地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另外我在教inside和outside这两个单词时我用一道脑筋急转弯来引出单词。我指着教室说:How many sides does the dassmom have?(Two—inside and outsidel这一下活跃了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对记忆单词是大有裨益的。

2,在语法教学中创设真实语言情景

语法是最令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如果把语法的学习放到现实生活中去。效果又大不一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上课铃声一响,我就大踏步地走进教室。“Good afternoon,boys and gids!学生立刻意识到我讲错了,哈哈大笑起来。我紧接着说:What should I say?学生自然说到:You should say good mommg to us,我趁机表扬了学生:How clever you are!由此我引入了情态动词。并鼓励学生大胆地造贴近生活的句子,同时我让学生对情态动词的用法进行自我归纳和总结,他们通过分组讨论归纳出很多日常生活中使用情态动词的句子,因此他们会记得特别牢,应用起来也格外自如。又如,在教反意疑问句时,我指着班上的一位男孩问大家。He isn't a boy,is he?学生回答No,我又说:You mean he isn't a boy。学生马上纠正Yes。he is,我再解释道:“反意疑问句根据客观事实回答。”于是我让学生立即进行操练,You aren't Chinese,are you?--Yes,we are,You aren't English, are you?——No,we aren't,学生很快就掌握了。

3,创设逼真的交际机会

创设逼真的交际机会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也可以做到有话可说,在无拘无束交流的同时能够互相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新课程初中英语三年级下册Module 11 population Unit 1 It's the biggest city in China谈的是人口问题。课堂上我举行了一次辩论赛,题目为 One child is better for a family,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班上的学生分为两方。是独生子女的学生作为正方支持此观点,剩下部分作为反方反对此观点。并由此展开辩论。由于这话题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外加他们在辩论前翻阅了大量相关的资料,这场辩论赛非常激烈,超出了我预期的效果。如正方认为One child is better for a family because their parents will give dll their love to them and they can get better education,而反方认为The only child feels very lonely,he iust gets love from others and doesn't know how t0 care about others,What's more,if he meets trouble,he has no brothers or sisters to talk to, Above all,he has more burden when his parents get old,通过这次辩论,学生丰富了自己的词汇量。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以后英语的学习增强了信心。

语言学家Franklin曾经说过。“Tell me,I'll forget,teach tile,rll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ll learn,”由此可见,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是多么的重要。这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书本以外的东西、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习英语就像呼吸一样自然,那提高考试成绩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真实的自己作文 篇9

在我们的身边就常有不能真实的面对自己的人。一个在读初中的女生,成绩还不错,在班级里的排名也很靠前,刚开始学习很认真,但过了一个学期后,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生在农村的她,看到同学们穿着上的“标新立异”和说话口气上的“与众不同”,总觉得自己很老土,不像她们跟着时代的潮流,从众和攀比的心理就这样发芽了。她开始向父母伸手拿钱,将自己装扮得与众不同,结交一些像小混混的人,整天与这些人混在一起,渐渐地她学得像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学习也不再努力,成绩自然也就下降。到初三中考时,竟连高中都考不上,只拿到一张400分的成绩回家。她的父母含辛茹苦地将她养大,为的就是让她能够好好学习,可她竟这样,看着父母伤心,她自己也懊悔不已。

是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良行为的出现,面对真实的自己不好吗?为何要去与别人攀比?这便告诉了我们:人无完人,事无完事。有时有缺点的自己更加完美,而我们也应该学会如何改正自己的缺点。

众所周知,邓亚萍是我国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其实她并不是从小就练乒乓球的。邓亚萍小时候是练体操的,她非常喜欢体操,也很刻苦练习。但身材矮小的她始终不能在体操这个运动项目中取得好的成绩。她失败过很多次,也哭过很多次。但在一次失败后,她想通了,自己的条件若不能在体操这项运动取得好成绩,何不将这些这些时间用在值得的地方呢!于是,她选择乒乓球,果然身材矮小的她在乒乓球上却是一大优势。就这样她努力练习,获得奥运冠军等荣誉,终于取得了成功。

真实的生活作文 篇10

学校的后院小山坡上菜地种的青菜成熟了,吴老师就想起了让我们来做馄饨。当天晚上我和几位同学还有吴老师去菜地里拔菜去了,拔的满头大汗,可是满载而归让我们没有白费,让我们更开心的是:明天可以包让我们包,吃,煮馄饨了。

到了包馄饨的时候我没有包,我在背课文。我心想:我们班同学包的是什么样的?吴老师叫我们去洗手进教室,我急急忙忙跑回教室,看见的是一个个千姿百态的馄饨,让我失望又开心,失望的是我不能亲手包馄饨了,开心的是我还能吃到同学们亲身包的馄饨。

开始煮馄饨了,我和几位同学还有生活老师去六(2)班拿材料,生活老师就做汤了,2班的班主任何粮食也来帮我们煮馄饨了,何老师把开水放进了微波炉里面,再把馄饨放进去煮,煮了5分钟左右,让我们走去,拿着碗和勺子盛馄饨,就这样来了4组,每一个人的碗里都有了热气腾腾的馄饨。

吃馄饨了,我们班的人都吃的津津有味地,说得也津津乐道的。能吃到同学包的馄饨,我真幸福,我想:菜地里的菜快点成熟,多好啊!这可是我们劳动的成果。时间过的真快啊!转眼间,馄饨吃完了。

浅谈作文的“真实” 篇11

入世后,我国银行业伴随着改革的步伐在防范经营风险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几大国有商行都发生过大案要案。分析这些案件大多与执行会计制度不严、会计监督乏力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要防范银行经营风险必须先防范会计风险。而银行会计风险的形成除了支付过程中的风险、银行内控机制方面的漏洞,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会计信息失真。本文着重就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和确保会计信息真实谈点粗浅看法。

一、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的几点对策

分析银行会计风险,其产生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时下不少金融诈骗犯罪通过伪造各类证许和票据骗取银行资金,而银行工作人员不按操作规程办事,让犯罪分子钻了空子;二是银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相当部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对会计制度缺乏深刻了解,不自觉地违纪违规操作,导致差错发生;三是不少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滞后,往往成为风险的直接原因。针对上述分析,笔者认为, 要防范银行会计风险须从这样儿个方面入手:

(一)要防范支付结算过程中的会计风险。近年来,银行支付结算風险大量上升,有这样几种表现:利用联行套取银行资金;利用票据进行诈骗;签发不合乎规定的票据骗取银行信用;伪造假凭证套取银行资金。等等。针对上述作案表现,我们也要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杜绝。一是加快配套制度建设,制定支付结算操作规程,规范支付结算业务操作,减少漏洞。二是严格操作规程,不得随意简化账务流转程序。三是银行会计临柜人员必须熟悉每一种支付结算方式和各项支付结算法规,把握各项法规之间的关系,正确地开展支付结算业务。四是银行临柜人员必须掌握辨别真假票据和结算凭证的本领,以适应柜台监督的需要。五是银行会计人员要能够把握支付结算风险点并对风险点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容易出风险的票据和结算方式给予重点关注,在支付结算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严把票据的审查关、签发关、承兑关、付款关、挂失关等,杜绝重大差错、事故和案件的发生。六是严防银行内部人员作案,对一些关键岗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轮换。七是加快我国支付系统现代化进程,从支付结算手段的改革上,遏制支付结算风险的发生,同时,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行要做好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工作,严格操作权限,防范计算机犯罪。八是严格支付结算纪律,严惩支付结算业务中的犯罪行为。九是加强支付结算业务宣传,让客户理解掌握各钟支付结算方式的处理环节及其要点所在,杜绝由于客户原因形成的银行支付风险。

(二)要加强银行会计内控制度建设,堵塞风险漏洞。加强内部控制是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有力措施之一。虽然,内部控制必须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具体目标而定,不可统一规定,但在银行会计手工处理与电算化处理并存的情况下,应分别从手工和电算化处理两个方面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手工操作内部控制制度,应结合各行劳务组合情况,规范会计凭证的传递及帐务处理程序,规定每个工作点应完成的任务,在帐务处理程序中选择关键控制点,通过帐帐、帐实、帐证各自是否相符,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堵塞漏洞。

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应结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点建立内控制度。采用电算化会计处理以后,银行各个管理部门越来越依赖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所产生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而这些记录和报表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取决于内控机能的强弱。银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潜在的控制问题比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更多,更为复杂,其技术性也要求更高。于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新风险,如系统文件被破坏等。所以,要提高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可靠性,必须针对银行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从电算化系统的研制开发与维护、职责分离、系统鉴定、应用环境、操作、数据输入、输出、系统安全、硬件与软件控制等多方面研究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措施。

(三)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从根本上化解和防范风险。会计人员是一切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所以提高其素质是重中之重。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关键一环是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制意识,熟悉法律知识,以确保国家有关财经法律制度在银行会计管理中的具体落实。各行应将散布于各法律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整理,使之转化成银行会计业务操作和管理规程,使法律更具可操作性,缩短国家法律与银行会计工作的距离。《会计法》是银行会计

工作的基本法律,银行会计管理一定要认真落实,严格执行。同时还要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实施细则,以便更好地依法搞好银行会计管理。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何谓信息,按照信息论的解释,即用符号传送的报道,且报道的内容是接收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会计信息则是关于一个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具有会计专业技术特色的个体信息。银行作为经营钞票的特殊企业,跟所有的企业一样,其会计信息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银行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必将使银行经营产生极大的风险。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反映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帐目管理混乱。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帐帐、帐证、帐表、帐实不符。二是随意调节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三是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不遵循一贯性原则。四是会计报表编制失真,擅自改编各种财会报表,以假乱真。之所以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主要是内部防控存在漏洞;外部监督很不完善;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防控网络不周密等。

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各种表现及其根源,笔者认为要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即:内部财务监察稽核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对会计执行情况定期盘点,帐实核对,发现错位,及时纠正;全面预算制度,科学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执行程序,及时反馈分析结果,对预算差异及时调控;

内部审计制度,及时对本单位及下属部门财务收支、经济活动进行再监督;总会计师制度,为正确反映会计信息在组织上创造有力条件。

其次,要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对违法性失真行为的查处力度。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鉴证的法律责任,通过其独立、客观、公正的鉴证作用,对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止,提高信息质量;要改革政府审计,逐步将其包揽的应由社会承担的审计业务交还给社会审计;要完善财政、税务、物价监督,及时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检查,特别是对企业会计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发现有不实信息及时处罚,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追究。

其三,建立会计信息网,通过网络实现会计监督的群众性与广泛性,通过网络接受信息使用者的随时监督,使财务信息始终处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从而增强财务的透明度,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此同时,还要设立会计诚信档案,列出虚假会计信息黑名单,对制造假信息的有关部门和人员予以曝光,通过社会舆论让企业、经营者、会计人员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牢牢把住会计信息真实性大关。

其四,积极推行会计委派制,改变现有管理体制中经营者轻易操纵会计帐务的问题。要逐步实现会计人员与所在单位脱离依附关系,使之能不受外界力量的左右,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事物,独立行使《会计法》所赋予的职责和权力,为社会提供全面、连续、系统、完整、真实的财务信息。

其五,要加大会计检查和执法力度,不断净化理财环境。对发现的会计信息不真实的问题,在分清责任和原因后,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从而有效地遏制会计造假。

其六,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多元防控的网络。以银行会计为例:一是要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分析网络。商业银行的会计分析在上报其上级行的同时,必须报至同级人民银行,由人民银行汇总逐级拟写高水平的会计分析,使中央银行在宏观上掌握会计信息动态。二是各级人民银行基层行要在主管行长领导下,建立由会计、货币信贷、调查统计等有关部门组成的会计分析小组,并定期召开有商业银行参加的会计分析联席会议,研究会计分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三是建立健全会计分析岗位和岗位目标责任制,把会计分析工作的责任、权利细化,实行定岗位、定人员、定责任的三定制度。四是建立健全科学的会计分析指标体系。首先是建立健全定期的月、季、年度的全面会计分析指标体系;其次是建立健全各项专题会计分析指标体系,如信贷资金分析指标体系、结算资金分析指标体系、货币资金投放与回流状况指标体系;再次是建立健全科学的会计分析指标数学模型,使会计分析不断向科学化、数学化方向发展。五是建立健全会计分析档案和数学库:1.提高会计分析质量,让会计分析人员掌握大量的会计分析资料,其中包括会计资料、信贷统计资料和相关经济资料,并使这些资料保持时间的延续性,当会计分析人员需要时可供随时寻找。2.建立数据库,使会计分析所运用的计算公式和数学模型所形成的各种数据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六是实现会计分析工具的现代化。要建立健全会计分析软件系统,设计出会计分析计算公式和数学模型软件,多方面提高会计分析质量。

上一篇:2024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史地》考试真题及答案下一篇:几种注意力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