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案例分析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环境保护法案例分析(精选8篇)

环境保护法案例分析 篇1

光明造纸厂位于某河流中上游。1998年6月,环境监测站对该造纸厂的污水进行监测,发现该厂 对所排放的污水的净化处理不够,多种污染物质的含量严重超标。遂向该厂提出限期治理的要求,但光明纸厂不予理会,没有采取任何净化措施。1998年10月,市环保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其征收排污费,但该厂领导却以经济效益不好为由,拒绝缴纳。

环保局在多次征收未果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光明纸厂缴纳应缴排污费。

问题:市环保局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否合理?

答案:本题关于污染环境拒交排污费争议问题。环保局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合理的。

征收排污费是我国环保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治理污染,改善环境。《水污染防治法》第十四条规定:“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第十五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超标准排污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制定规划,进行治理。” 因而,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排污设施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经环保部门或其指定的监测单位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由环保部门按《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征收。本案光明纸厂不按期缴纳排污费的行为是错误的。至于该厂提出的“企业效益不好,无力支付”的理由,是不能支持的,因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并没有这类可以免费的规定。

案例分析题

1、【案情】

某市郊四个村委会起诉位于该市郊的水泥厂。原告诉称,被告在生产水泥过程中超标排放粉尘,污染环境,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人畜健康,给原告造成了损害。因而请求赔偿11年的经济损失共约693万元,水泥厂停产或搬迁。被告辩称,水泥厂因建于十年**时期,初期的确有超标排污问题,但自《环境保护法(试行)》及其他相关法律公布以来,经过治理,排尘已经达标,成分性能与一般尘土相同,而不是水泥粉尘,因此不必承担责任。该市中院审理此案,认为原告起诉依据是以硅酸盐水泥粉尘为研究对象的试验结论,而调查化验发现被告排放粉尘主要为未经煅烧的生料粉尘。生料粉尘的危害尚无确切研究结果和定论。原告无法提供确切证据,因此不予完全支持。而被告以前确实曾有长期超标排放的行为,因此判决被告赔偿该时期的损害,并一次性赔偿原告35万元。

【问题】

1、该中院的判决是否恰当?为什么?

2、您认为合适的判决应为如何?

【分析】

(1)该中院的审理过程不太恰当。因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原告提出被告污染环境引起损害而请求赔偿的,被告否认侵权事实,由被告负责举证。本案中,应由水泥厂承担证明生料粉尘无害的责任,而不应由原告证明生料粉尘有害。水泥厂无法证明的,即视为该事实成立。对于超标排放的损害应予赔偿的判决是恰当的。

(2)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不要求行为的违法性,因此仅仅以是否超标排放来划分是不正确的,这至多是其损害事实的一个证据。

本案中,被告无法证明其排放物无害时,根据法律规定,应推定存在因果关系,应由他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应充分考虑自然灾害、气候等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害,分清被告承担责任的大小。

2、【案情】

1989年,辽宁省某乡岗岗村群众向市环保局投诉,称自1988年以来,该市矿务局设在该村的排矸场,由矸石自燃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使附近农田果园受到污染损害,要求赔偿损失。市环保局受理了此案。经调查化验发现,排矸场矸石自燃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严重超标,持续时间长,是造成附近农作物、果木损害的主要原因。

排矸场认为,国家对排矸污染问题没有具体规定,拒不承担责任。同时主张在煤矿生产中必然环节是排放煤矸石。限于我国煤矸石及煤炭技术水平,可燃物品不可避免地进入矸石,这才导致自燃。它认为属于不可抗力,因此不必承担责任。

【问题】

(1)该场应否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2)该场的主张能否成立?这是否属于不可抗而构成免责理由?

【分析】

(1)该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虽然国家对排矸污染没有具体规定,但是这不妨碍该场因其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因为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不要求行为的违洳洼。并且化验结果已经证明该排污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该场主张矸石自燃属于不可抗力不能成立,因此不能成为免责事由。我国法律规定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矸石自燃虽然无法避免、无法克服,但是可以预见到的;而且自燃造成的损害也是可以采取一定措施防止和避免的。

3、【案情】

4、【案情】

某水泥厂将用于生产的放射性物质钴6。封存于山洞,但该厂疏于管理,而且并未作出具体警告以告知其危害性等,致使该物质被附近一村民甲误以为贵重物品偷走并藏于该村一旧屋中。钴源造成核污染,致使该村民甲及附近的十户村民健康状况下降,乃至生病住院治疗。

【问题】

(1)对于该村无辜受害的村民,其损失由谁赔偿?

(2)偷盗钴源的村民甲应承担何种责任?同时有何权利?

【分析】

(1)显然,本案中无辜村民的受害是因为水泥厂的管理不当和甲的偷盗藏匿行为造成。水泥厂管理疏忽和告示不详细是根本原因;甲将其作为贵重物品偷窃,此行为违法,但也不能使水泥厂免责。因此应由水泥厂和甲对受害村民负连带赔偿责任。

(2)甲虽然自身行为违法应受法律制裁以外,在作为第三人与水泥厂负连带赔偿责任同时,也是一个受害人。无疑对其自身的损害结果,很大部分是他自己的偷窃行为引发的。但这一行为能否使水泥厂免除对甲的责任,还应考虑水泥厂的警告、甲的行为等具体情节后才能确定。不过至少水泥厂对甲不会承担全部责任,按混合过错原则,双方应各自承担部分。

5、【案情】

养鸡场经营者甲发现自她所在市某公司在她鸡场附近修建预制板厂以来,小鸡纷纷死亡,产蛋鸡也不再下蛋,经济损失达数万元。同时,其住宅出现裂缝,家人住院。主要原因是各种设备产生的震动和噪声。据环保局监测,其住宅及养鸡场噪声已达80分贝和95分贝。该厂自规划以来,未履行“三同时”手续,也未安装任何消声防震措施。环保局在调解同时,对该厂罚款3万元,并要求补办“三同时”审批手续,审批通过前不得生产。

【问题】

(1)环保局的处罚有无法律依据?

(2)该厂若拒不履行调解协议时,甲有何救济? 【分析】

(1)环保局的处罚是有法律依据的。首先,该厂未执行“三同时”规定,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其次,该厂排放噪声及震动等已严重超标,违反了法律规定。

(2)该调解属于行政调解,不具强制执行力。当该厂拒不履行时,甲可以到法院起诉该预制板厂。当然甲必须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案例分析

冯其江

【关键词】环境污染 损害赔偿 案例分析

【全文】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案例分析

冯其江 潘进海

一、引言

我国广大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鉴于皖南山区当地水面较多的情况,不少农户承包了鱼塘,籍此养家糊口,又发展了当地经济。郑涛是当地个体养殖户,近几年承包了约15亩鱼塘。虽称不上养殖大户,但每年亦有不少收获。去年年底,本想有个好收成,没曾想,自己承包的鱼塘接连有大批鱼死亡。郑涛目瞪口呆地望着自己多年苦心经营、已具规模的鱼塘,心如刀绞……

二、案情

2003年12月20日,养殖户郑涛发现自己承包的鱼塘出现冬季鱼浮头并有鱼死亡。经查系城市排污管道破裂,污水改道进入鱼塘所致。郑涛当即决定先抽水捕鱼,同时与当地市政公司交涉。2004年元月3号,当地市政公司动工重新辅设了一条排污管道。在此期间,因污水进入鱼塘,造成部分鱼死亡,部分鱼严重异味。因久旱无雨,郑涛曾于2004年2月10日、2月14日用漂白粉、生石灰消毒,在鱼塘水变清后,又购进了一批鱼苗,但鱼塘鱼苗仍被再次污染而死亡。

郑涛认为,此次生活水污染导致库存的1万余斤成品鱼严重异味而不得不廉价出售,另有3000余斤鱼有浮头并死亡。按每斤2元计算仅鱼损就2万余元,鱼苗损失7000元,另有消毒费、抽水电费、水质检测费用等,合计经济损失39992元。为此,郑涛提供证人证明,污染时每天死鱼多在500斤;另有证人证明,污染鱼因有异味而以一元一斤购买;当地渔政监督管理站勘验检查笔录,证明鱼损为3万余元;当地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报告,证明该鱼塘水质已污染;另有华醒公司出具说明,证明排污管道系由市政公司使用。于是,郑涛向当地法院起诉,要求当地市政公司赔偿所有损失39992元。

三、一审裁判要旨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当地市政公司管理的城市排污管道,出口位于第二中学操场北面,城市污水排向该操场北面的污水塘,再从污水塘西侧的明沟流向长江支流。数年前华醒公司在建设中优化环境,将排污明沟变为暗道。2003年底因暗道排污管破裂,污水注入郑涛的鱼塘内,造成鱼塘内鱼变味、死亡。原告虽有损害的事实,但对赔偿的具体数额没有确实证据予以证实,无法确定赔偿额。故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陶中不服上诉称:一审法院承认有损害的事实,对有关证人的证词也予以采纳,而无法确定赔偿数额难以接受,上诉要求依法改判。2004年2月11日,自己曾书面申请当地渔政监督管理站站长等人到鱼塘实地勘验并作了详细的勘验检查笔录,认定我户损失为32992元。渔政监督管理站《勘验检查笔录》记载:2003年12月20日以来,该养殖户承包的池塘水面约15亩,经实地勘察,因工业废水污染造成5000公斤成品鱼出现严重异味,无法食用,经济损失32992元。

当地市政公司辩称,郑涛提交的关于鱼损的证据不能认定其损失状况,虽有损害的事实,但并没有因果关系的认定。另外,该排污管道是华醒公司搞的,建设时并没有向有关部门说明,无法纳入市政管理中。此次污染与市政公司毫无关系,侵权主体是排污单位,即使市政公司在管理上疏漏造成污染源扩散,也只能减轻排污单位的责任,而不是免除排污单位的责任。

四、二审裁判要旨

二审法院认为:当地市政公司负责对辖区内的污水排放进行管理,因其排污管道破裂,给他人造成损害,应负赔偿责任。郑涛在鱼塘被污染后,申请当地渔政监督管理站对鱼塘污染进行勘验,并按当地同等塘口平均产量平均价值予以估算损失,具有客观真实性,市政公司没有相反证据予以否定,一审法院不予采信该份证据不妥,应予纠正。关于郑涛索赔二次损失7000元,在未彻底解决鱼塘污染的情况下,因其盲目购进鱼苗放养,造成的损失应自已承担。2004年10月26日,二审法院终审改判:撤销原判,市政公司十日内赔偿郑涛鱼塘损失32992元。

五、评析

在民事损害赔偿案件中,环境污染属于特殊的侵权行为。案件之所以特殊,主要在于环境污染的因果关系较难认定。认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先要确定污染环境的行为与污染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但环境污染损害常常涉及一定的科技内容,通常不为一般人所掌握,一般人很难就此因果关系作出直观判断。因此,这类案件法律规定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条规定,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被告负责举证。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明确规定:“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换言之,如果加害人要推卸责任的话,加害人须举证证明损害是被害人自身原因或者第三人原因造成的,而与自己无关。

本案中,原告承包鱼塘内大量成品鱼死亡,有证人证明污染发生的时候每天死鱼多在500斤、少则200斤,并有他人因有鱼异味而以一元一斤廉价购买之证人证言,当地渔政监督管理站也进行了现场勘验,证明鱼损为3万余元。可以说原告已尽到了自己的举证义务,证实自己遭受了巨大损失,构成了诉讼的基础与索赔的前提。身临其境的想一想,受害者能做到这些已实属不易,法官不能过于苛求证据的规范性。司法实践中,必须得考虑农村养殖户的文化知识、法律素养以及生活生产习惯,还有污染的可怕性及处理问题的紧迫性。只要具备初步的损害,至于是不是被告造成的,则由被告举证。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本案一审法院采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认定原告索赔的具体数额没有确实证据予以证实而判决驳回了原告诉请,这苛求了证据的规范性。二审法院,依据当地渔政监督管理站勘验笔录,按照当地同等鱼塘平均产量平均价值予以估算损失,较为客观与公平。既有损失,理当赔偿。我国《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亦有类似的规定。该法第55条和56条规定,造成水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水污染损失由第三者故意或者过失所引起的,第三者应当承担责任;水污染损失由受害者自身的原因引起的,排污单位不承担责任;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水污染损失,免予承担责任。

本案当地市政公司排污管道破裂,该排污管道由市政公司使用,因其管理疏漏造成污染源扩散至鱼塘后致人损害,法院判决市政公司承担责任也无可非议。市政公司的上属单位是城市建设委员会,属于法律上公益性组织。有关公益性组织致人损害的赔偿,司法实践中,都被当作一般意义上的民事赔偿。但笔者认为,这种服务性的公益性公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司,不能单纯适用私法。这些公益性组织“幕后的政府行为”是不言而喻的,是“延伸了的公共之手”。公益性组织侵权造成的损害赔偿,含有国家行政赔偿的性质。现实生活的复杂性、行政管理的多样性和行政主体的难统一性等常常使得行政赔偿与一般民事损害赔偿互有交叉。但无论怎样,环境污染责任属于严格责任范畴,实行无过错责任。被诉主体只有证明污染是因不可抗力造成或系受害人及第三人造成的情况下,才可以免除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环境保护法案例分析 篇2

一、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辨证关系

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共处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大系统中, 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企业发展是主导, 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 生态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从生态环境来看, 企业发展是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社会生产归根到底是从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 加工成生产和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中, 一部分资源转化为产品, 另一部分资源变成废弃物返回到环境中。良好的生态环境能降低企业发展成本, 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生态环境恶化会通过经济发展反映出来, 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 同时又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使资源再生能力提高, 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从经济发展来看, 企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发展是生态环境的物质基础。企业发展了, 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为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物质条件, 并运用科学技术和宏观经济手段去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增强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和耐受力。没有企业的发展, 人类的物质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就无从改善。二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 将自然环境改变为人工环境, 按照人类发展的要求, 建设一个比较理想的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

从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二者的关系来看, 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经常的, 表现在企业经济增长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供给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就是环境问题的实质。离开了企业发展, 解决不了环境问题;不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 又难以保持企业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生态环境的再生产能力与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能力之间的差距在拉大, 一方面生态资源过度消耗, 造成生态系统结构简化、功能下降;另一方面, 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排放的各种废弃物超过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 生态平衡被打破, 生态环境恶化。这种两难选择要求全面客观地处理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不能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就限制企业发展, 而是要想方设法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内来发展企业经济。

二、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投入

任何一个企业, 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当固定产出的时候要获得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投入, 所以企业就不愿意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前几年在治理淮河过程中, 有些企业就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配备治污设备, 白天排放处理后的“白水”, 晚上没人看见的时候排出来的水就变了颜色,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 导致企业的污水处理设备成为摆设品。

在企业发展初期, 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自身, 考虑环境因素的比较少, 人们更多把目光放在做大经济蛋糕上, 更多地关注GDP数字的增长, 而直到最近几年以来, 由于一系列环境问题开始危及到增长甚至已影响到整个社会发展的时候, 人们才开始重新认识并重视起环境问题来。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主体, 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承担起维护我们公共的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是可以理解, 但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公众的环境利益为代价。固体废物、污水、废气的排放, 势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环境污染将会侵犯公众的环境利益, 这就导致社会的一种不公平, 而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平等地享有环境权。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加深, 企业要在全球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壮大, 关键还在于企业本身, 只有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 得到社会高度认可的企业及其产品才具有持久的竞争力。为此, 一些企业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 强调企业责任就是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要对社会资源环境负责。而一些企业认为只要企业能赢利、纳税就是尽到了社会责任, 或者仅仅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等同于社会公益事业, 忽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即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因而造成了很多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层出不穷, 即普遍存在着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没有形成一种对整个社会负责的社会责任感。

三、环境成本核算对企业加强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

企业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 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采取或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 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它成本。环境成本的形成来自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而对环境成本的核算就是企业要达到减轻或消除这种影响所应采取的措施。从环境成本的定义来看, 环境成本主要是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所引起的, 这种影响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根据环境成本的形成, 环境成本可以分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成本;为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成本;企业对销售产品采用环保包装或回收顾客使用后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废品、包装等所发生的成本;企业有关环保的研究开发成本;有助于企业周围实施环境保护或提高社会环境保护效益支出的成本等。从环境成本的分类看, 企业环境成本要求是非常广泛的, 虽然有些企业已经开始注重环保投入与产出效益, 但是企业真正将其作为自己的成本进行核算的还很少。

重视企业环境成本核算, 首先, 有利于企业将环境保护自觉纳入到企业管理目标之中, 借助内部绩效考核、目标责任管理、成本分析等手段, 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 建立自我约束的环保内控机制, 从而实现社会环境宏观管理和企业微观管理的有机结合, 将环境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统一协调。其次, 可以提升产品的环境竞争力。随着环保时代的到来, 企业正面临着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生存也会遇到巨大的环境风险。因此要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就必须重视环保科技研发创新以及新技术运用水平,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变粗放型生产经营为集约型生产经营, 适应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 并正视来自环境措施与标准的“绿色壁垒”。再次, 进行环境成本核算, 可以促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这就要求企业结合技术改造, 积极实施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标志认证, 不仅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 还应避免产品在使用过程以及使用后的废弃物也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即通过把绿色设计、绿色制造, 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对传统产品结构的调整, 开发绿色产品, 挖掘企业环保潜力, 将企业的发展引到注重节能降耗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上来, 降低产品成本, 增强市场竞争力。最后, 开展企业环境成本核算, 可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要真正做强, 不仅要在增创效益方面下功夫, 还要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努力降低成本、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污染排放, 加强环境管理上下功夫,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环境成本观, 企业才能认识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风险, 意识到只有重视环境保护、有效治理污染, 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强化企业环境保护和环境成本核算意识及实施

加强环保立法和政策引导是规范企业环保成本核算机制建立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关环境资源法律法规, 规范企业环保投入和环境成本核算, 严格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和环保样品等标准, 将企业环保投入作为一项“硬指标”。对企业环保责任的范围应做出扩大性规定, 对企业的环保责任追究不应仅仅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废弃物排放上, 而是要扩大到产品使用过程的环保污染和使用后回收利用等方面, 使企业环保成本投入与污染预防和治理要求相一致。要加强政策的引导, 对一些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原材料实施限制使用和禁止使用, 从宏观上引导、扶植和推进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为主的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展, 杜绝企业规避环保成本的行为。

挖掘企业内在潜力, 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是降低企业环保成本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家环境资源政策的逐步调整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趋向严格, 企业想规避应承担的环境成本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了。企业只有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 不断挖掘内在潜力, 变成本劣势为成本优势, 才能取得竞争“新优势”。降低成本的潜力存在于材料、能源、水消耗的减少之中, 同时也与降低“三废”的排放和综合利用废弃物有关。企业要在切实履行应承担的环保义务的同时, 要更多地考虑怎样立足企业实际, 把该降的能耗降下来, 该省的资源节约下来, 把能利用的废弃物循环利用起来, 发展好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条, 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应给予开展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在贷款、财政、税收等方面优惠措施, 鼓励企业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三废”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 为企业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企业是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来源者,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就必须从微观上对企业加强控制和管理, 把生态环境保护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具体到每一个企业, 就是要把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纳入到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每个企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都有所不同, 根据实际情况, 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拟定出合适的环保标准, 合理开采资源。企业内部应建立起一套立足于生态文明的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企业在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一项社会责任的同时, 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 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一方面在企业的内部, 从强化管理、规范流程到品质提高, 改善工作关系, 提高员工素质, 增强环保意识, 在日常生产经济活动中, 注意节约资源,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由于改进工艺, 既减少了生产过程的污染物, 又降低了污染物的处理费用;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 可增强客户信心, 扩大市场, 提高企业知名度, 美化企业形象等。

企业应积极实施绿色化经营战略。这种经营模式是要求企业在发展战略上自觉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 将环境资源价值纳入生产核算体系, 作为衡量企业效益和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逐步淘汰落后的技术和工艺, 加大可以投入力度, 加强绿色科技产品的开发, 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 采用清洁生产、少废无废工艺, 在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努力降低直至消除污染排放, 实现企业产值的绿色增长, 开展绿色贸易, 推动建立绿色市场, 树立企业绿色形象, 引导社会的绿色消费。

企业改造和生产, 必须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设备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企业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原料—产品—废物”模式, 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和非循环的, 因而表现为排放出大量的废弃物。而集约化经营模式则要求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 致力于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从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转移, 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的最大增值, 努力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系数, 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加强废物的综合利用, 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建立生态工艺,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开展环保技术研发和创新是企业争取环保低成本运行的重要支撑。企业不仅是污染防治的主体, 也是环保技术研发、应用和创新的主体。从企业污染治理的经验来看, 长期存在技术瓶颈, 造成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难, 增加了企业治理成本。环保技术研发、创新和运用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要明确企业在环保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增强企业环保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意识,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应根据实际, 制定环保技术研发规划, 设立研发资金, 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 独立承担技术研发, 也可以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环保新技术研发。环保新技术研发与创新要着眼于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节能环保型新材料的应用, 可切实降低企业环保成本。

智障儿童环境保护教育的案例分析 篇3

一、案例背景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如果没有地球这个广阔的自然环境,人类就不可能生存和繁衍。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许多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着耗竭的危险;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日趋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二、案例事件

第一步:前期准备——教师系统学习环保相关知识,在班上开展“环保”教学活动。通过学习,我明确了环保的核心内容,包括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利废利旧,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珍稀动物,开展植树护绿活动等。我决定将这些作为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题,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次活动。

第二步:教学活动——社会领域:节约用水(轻度智障儿童)。

设计意图:在和孩子们共同探讨水的用途的过程中,由于孩子们所知道的知识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受,对水污染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都能知道乱扔垃圾会造成水的污染,对于工业污水对水的污染、森林被砍伐而造成的水的污染并不理解,因此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对激发幼儿的爱水、护水之情有重要作用。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分清淡水和咸水,懂得水对人类及动植物的重要意义。

2.掌握一些节约用水的简单方法。

3.珍惜水资源,敢于指出并阻止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行为。

(二)活动准备。

地球仪若干个、咸水(盐水)、淡水各1杯、盆栽绿叶草本植物4盆。

(三)活动过程。

1.谈话:了解水分布情况。

初步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分清淡水、咸水,明白淡水资源的珍贵,初步形成节约用水意识,爱护珍惜水资源。

2.了解水的作用。

哪些地方有水?水有哪些用处?通过快速联想,懂得淡水对人类及有生命体的重要意义。

3.总结: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适度拧开水龙头,避免造成流量过大的浪费现象,随时随地关紧水龙头,不要让清水流失。

一水可以多用,洗菜的水可以浇花、洗手,洗衣服的水可以留着擦地、冲厕所。

洗澡时采用省水的淋浴,即冲即用,擦肥皂、刷牙、洗碗、筷时,要关上水龙头。

发现水龙头有滴漏现象时,用水盆接住滴漏的水,然后请大人及时维修。

衣服少的时候尽量用手洗,这比用洗衣机省水、省电。

发现有人浪费水,应及时阻止。

第三步:活动延伸——在班内进行环保宣传。根据每个月不同的主题,我和孩子们共同收集资料和图片,在教室外设置一个环保宣传栏,每周更新一次,内容图文并茂。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中,积极强调使用废旧材料,在活动区材料投放中也要体现利废利旧的观念,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教育孩子们如何节约。在班上设置剩水节约桶,垃圾分类区等相关的布置。在教室外墙上布置一个“小卫士”火车,一节车厢上贴一个小卫士的照片,分别设有节水小卫士、省电小卫士、垃圾回收小卫士、清洁小卫士、爱护花草树木小卫士等岗位,这些小卫士各司其职,将自己的职责铭记在心,并把自己的做法进行记录,每周评选一次小卫士,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学生才能当上小卫士,以此调动孩子们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三、案例分析

通过这次“节约用水”的社会活动,孩子们懂得了为什么要节约用水,还掌握了很多节约用水的办法。“水”的主题活动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积极参与,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为主的思想。一天,我听到一阵熟悉的歌声传来,出去一看,原来是王可睿等几个学生正在边拧水龙头边唱那首《水龙头不哭了》的歌,至此,那种强烈的节水意识已经深入到孩子们的心里。通过交流,我们概括出平时节约用水的几点做法,要求孩子们落实到行动中,鼓励孩子们做环保小卫士,呼吁人们关心、解决水污染问题。这一活动还没有结束,孩子们对水的认识也不会停止,况且水的好多秘密还需要我们发现,我们将和孩子们一起继续深入探究下去,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坚持到底。

在活动区的材料提供方面,我们收集了大量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有一部分是老师动手制作的,有一部分是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制作的,这些玩具不仅丰富了活动区,而且潜移默化地将节约的思想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班上的剩水桶和垃圾分类区,也充分地发挥了作用,孩子们知道喝不完的剩水可以用来洗手,废旧纸张等可以回收卖废品,卖废品的钱可以用来买奖品鼓励为环保作贡献的小卫士们。孩子们争当小卫士的积极性特别高。教室里的灯有人负责关了,厕所的水有人负责关了,垃圾有人清理了,虽然有时候孩子们做得没那么好,但有这样的意识不能不说是可喜的进步。在班上能做到节约用电、节约用水,为了使实施活动的措施行之有效,并能持久地将这一精神传承下去,除了平时教育活动和环境的熏陶之外,对整个月的活动总结、评价也很重要,小卫士评比活动将会一直开展下去。

四、思考和总结

(一)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百利而无一害。

根据智障儿童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方式仍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自己需要的、有兴趣的事物好奇,主要靠模仿学习,只有直观形象的教育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这一特点,我决定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实地参观,加深他们对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

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加强孩子们的感性认识。带孩子到附近的工厂、工地、马路走走,听听喧闹的汽车喇叭声、机器的隆隆声,感受噪音的嘈杂难耐;看看工厂烟囱里冒出来的滚滚浓烟,怎样使湛蓝的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看看工业污水的排放如何污染了城乡的水源,大量的森林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怎样导致河水日渐污浊,还有满山遍野的“白色垃圾”如何剥夺我们不多的青山绿水……所有这一切都会让幼儿强烈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逐步确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2.组织他们观赏电视节目,阅读画报、图片。

我们可以借助孩子们喜爱的电视节目和文学作品对其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动画片《地球超人》、童话故事《嘟嘟鸭星球》等都是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教材。另外,我们可以经常给孩子讲解那些宣传环境保护的画报、图片,让孩子了解一些环保的基本知识,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树立环保意识。

3.在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在活动中最容易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因此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能让他们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在美术、音乐、积木、办家家等教学活动中进行游戏,使他们懂得废品也能再利用,促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二)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要注重方法,灵活开展。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孩子,孩子们都具有好胜、好夸、喜欢表扬等特点,因此教师在教育时应注重方法,灵活多样,让他们在表扬声中乐意地接受教育。对孩子们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一定要注重方法,灵活地加以开展。

(三)教师在环境保护教育中要注意示范、树立榜样、共同参与。

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美好的、伟大的,教师在他们心目中有崇高的威望。在环境保护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和明确的环保意识,绝不做有损环境的事(如攀折花木、乱丢垃圾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还要身先表率,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使他们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强化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开展环保教育课题研究。

教师的环保意识水平及技能直接影响了环保教育效果。要搞好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从领导到教职工都应当树立环保意识,并学习相关文件和材料,做好宣传工作,才能“博学为师,身正为范”。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教育课程里环保教育还没有具体地纳入进来,与环保教育相关的参考书和教学材料也非常紧缺,使教师们在这方面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现状下,我们应大力开展以“环境保护教育”为课题的教研活动,把环境保护教育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上。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互交流,实事求是,才能够研究出科学的教育方法,并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把开展环保教育,培养智障环保意识纳入到发展目标,积极探索,积累经验,总结提高,齐心协力搞好环境保护教育工作。

分析林业环境保护论文 篇4

1可持续发展视阈下的林业环境保护的措施

1完善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为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的产业结构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整,在这个阶段,相关部门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分析市场的供求状况,充分发挥林业的发展优势,寻找商机,进行林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国的领土面积宽阔,但是东西南北的地理条件差别较大。因此,要想有效调整林业的产业结构,则必须了解各地的地理特征,把林业的产品开发和发展与各地的条件优势结合起来,满足市场需求,增强市场的竞争力。把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文明统一起来,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2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林业的保护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保护系统,要对此生态系统进行经营管理则必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进行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传统的.生态系统的管理都是进行问题的单独治理,比如水资源的保护、土壤的保护和利用、植被的还原等等,把环境的保护项目分离开来,没有做到生态保护的统一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林业经济的发展。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促进资源再利用和再生,林业的发展建设必须立足于自然的发展规律。以此为指导思想,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治理措施。

1)抚育间伐。树木生长到一定的年龄和范畴,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就需要进行抚育间伐,这样才能更好调整林木的分布、改善生长空间,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林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中抚育间伐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2)更新方式。从中国现存的政策可知,中国只承认卫生伐、抚育间伐和更新采伐。因此,这就更加凸显了林木的自然更新作用,然而森林的自我更新速度较慢,需要依靠人力进行人工的天然更新。

3)封禁保护。新树木在种植后要进行全面的保护,因为对于幼木来说,其生命力较脆弱,需要进行封禁管理。同时,要加强防护林周边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幼林保护的宣传力度,让群众意识到“保护森林,人人有责”。

除此之外,必要的防护措施是不可少的,相关部门可以派遣森林警察或者雇佣若干群众组成护林专队,保障森林不被乱砍滥伐、居民不纵火烧山,牧民不乱放牧,全面防护森林。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森林保护条列和政策,规定林地的砍伐期间,在不影响幼林的生长的前提下,对外开放,对居民的伐木、放牧等行为进行统一管理。

2探讨和完善补偿制度

历史实践证明,中国林业的发展离不开林业补偿,而当前中国林业补偿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离完善机制的建立还有很长的一段要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林业补偿所需资金大,而当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所占比例过大,难以在资金上给予林业补偿以充分的保障;第二是林业补偿在补偿依据、补偿来源、补偿数量等核心问题上仍未被社会所承认,这直接制约林业补偿制度的实施。

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管理问题分析 篇5

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我国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并多次开会,强调加强饮用水安全的保障工作,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国的饮用水水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时水源一旦受到污染,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因此,我们要努力保护水资源,通过近几年参与水源地的调查评估工作,在水源地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归纳如下。

二、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

关键在于健全的法律法规,现行的水污染防治法、水环境保护法等法律,都提到了水源地保护的问题,但在水源地管理的问题上缺乏相关的法规,使水源地管理落在水务公司建设部门,甚至私营企业的相关管理规定中,因管理规定与法律效力有着天壤之别,使得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脱节,出现了重保护、轻管理的现象,可以想象没有好的管理就谈不上保护,只有正确管理好才能够有效的保护好水源地。

(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存在缺陷

在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对水资源各方面考虑不全面,在诸多方面存在职责不清、关系不顺、相互矛盾等问题。在环境法中,明令拆除的违法建筑设施,而在防止污染法中,确标明为限期治理,因此在法律上存在歧义,使执法造成困难。

(三)水源污染,水源地界定不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注明,水污染的界定到罚则,和一般的环境污染惩罚力度是相同的。但是饮用水水源对于居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对社会而言都是比较关注的话题,因此,把饮用水水源污染界定为一般水体污染,不利于对饮水水源地的保护,更与社会影响不对等,不能够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管理理念,使水源地污染的企业逃脱了相应的惩罚,对社会和民众造成了不公平的现象。

(四)法规缺乏配套性

在饮用水源地范围内,存在着养殖场,农田等设施,但在法规中却不允许这些设施的存在,但这些民生设施已经在此地划归保护区之前就已经存在,缺乏合理的、配套性法规以及资金政策上的支持,使村民自觉自愿的保护饮用水水源是难以维系的,也不能体现法规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水源地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水源地环境管理内容不具体

(1)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就提出了多条有关水源地环境管理内容要求排污口不可以设置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一切与水源建设和供水设施无关的项目都不可以在饮用水水源区内建设;对于已经建成的违规建设项目,各地区政府部门责令予以拆除或者关闭;禁止垂钓、游泳等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出现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要求根据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程度,分类管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3)在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要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以建筑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程度为依据。建设的项目若与环境敏感区有关,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随意改动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根据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重点分析。由于环境敏感区包括饮用水水源地,在饮用水水源地上建设项目,根据我国相关环境评价法,法规中除了要求提高等级评价,分析重点,就没有再明确其他禁止的要求。根据以上我国提出的有关水源地环境管理的内容,其各项法规中既有联系,又相互矛盾,由于水源地地下水与地表水,采用不同的方式补给,给实际情况下执行操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水源地管理主体不清楚

饮用水源地管理不是单一个部门负责管理全过程,它的管理过程是通过行政地域及许多专业部门共同管理的,由于水源地的管理涉及环境保护、林业、水务、国土、规划等多个部门,因此,这个由多个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达不到统一,存在一定的矛盾。在我国有关法规中,对该职责也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负责,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过程被人为的分割了,导致了没有具体主体负责水源地管理,问责不明的状况,部门之间存在着重复执法、盲点执法等问题。

(三)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法不一

现在根据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三个层次,分别是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根据安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划分两个层次,一个是一级保护区,另一个是准保护区。不同的划分方法,造成保护区的范围相差较大。

(四)水源水质评价标准不一致

由于饮用水水质的监测是由多个部门负责的,环保部门对水源水质评判的标准,也需要按照多个部门所提出的多个标准进行监测工作。环保部门根据地下水以及地表水两个环境质量标准监测水质是否达标。其他部门按照生活饮用水和城市供水等标准对水质进行评价,不同的监测标准存在许多差异,导致水质评价结果不一样,影响了人民群众对水质结果的判断。

(五)综合的水源地环境管理考评机制不完善

我国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要求各地区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有关的部门做好污染、防治工作。由于有十多个部门负责水源地的管理,繁杂的专业内容,导致水源地环境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团队,也没有一套健全的、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考评体系和方法,使得水源地环境管理混乱,不能形成有效机制。

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水源地保护及管理法规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管理饮用水水源地,要积极地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建立一套与实际相结合的完善的保护、管理法规。在保护管理法规中,要明确不同利益层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部门需要负责的部分及职责,让地方政府负起质量第一责任者的职责,宣传好保护水源人人有责的公开监督理念。

(二)监督明确地方政府部门职责

在水源地保护中,明确各部门在管理中的执行考核,同时要发挥好纪检监察和宣传等部门的职责,做好定期检查、考评各部门的工作使各个部门之间能够通力配合,保证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能够确实有效地进行。

(三)加大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力度

对于水源地中和当地经济发生了冲突的现象,既要科学合理的执法,又要适当的政策资金的支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饮水水源地的环境质量,做到公开透明的保护管理好水源地。

(四)完善的管理考核体系

完善法律法规中缺失的具体职责,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考核体系,把水源地的保护纳入各部门日常工作中,定期检查与考评,从而保护管理好水源地。

(五)积极调动群众参与

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水的保护与管理方面的宣传,加强人们对水源地的保护意识,鼓励人们监督破坏水源地的违法行为,提高全民爱护水源,人人有责,爱水、节水、护水的意识。

五、结束语

水是生命的源泉,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就是在保护我们自身的生命。因此,我们要加强饮用水水源的法律法规建设,通过积极的宣传,调动群众来监督企事业单位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与管理,让我们一起为喝到放心饮用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关于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L].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04):34-37.

[2]袁记平.饮用水权的法律探析[J].环境保护,(16):16-18.

[3]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城市地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工作方案和郑州市饮用水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J].郑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11):20-28.

环境保护法案例分析 篇6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同时结合我国

环境保护在法律法规、公众参与、技术革新等三方面采取的措施,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对其定位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中国定位

引言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世界上较早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之一。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在中国环境保护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治理老污染源与控制新污染源、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资源永续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自1969年诞生以来,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英国学者Munn认为,广义的环境影响评价是识别和预测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立法提案、政策、规划、项目以及执行程序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并且就有关影响的信息进行说明与交流(1979年)[1]。1991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做了一个简洁精练的定义:对规划活动(或者项目)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评价。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人类的重要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作用及其造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类健康和福利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2]。

总而言之,环境影响评价是分析预测人为活动造成环境质量变化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3],其实质是预测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环境后果的一个系统的过程。与其他环保机制相比,环境影响评价更强调以预防为主,以弥补规划活动通常所缺乏的系统性、全面性以及多学科交叉性。

1.2 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产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大气、土壤以及水环境的严重污染。20世纪后,化学和石油工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一些国家先后采取立法措施,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制度应运而生。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于1969年在美国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案》首次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此后,通过各种形式在其他国家不断推广和发展。很多国家都建立了不同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最初是较为发达的国家,加拿大于1973年确立环评制度,澳大利亚于1974年形成环评体系,德国和法国的环评制度分别于1975年和1976年初步形成。我国则是在1979年通过临时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引入了环境影响评价,并于1989年被修正。

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是以强制性的制度、法案或者指令等形式存在,有的则只是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在过去的40多年中,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其内涵也在不断深化: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价发展到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评价;由最初单纯的工程建设项目发展到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评价;不仅考虑环境污染,还注重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其技术方法和程序也在发展中不断得以完善。近十多年来,各国还逐步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价和区域建设项目的累积性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也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兴趣,并逐步推广的大的建设项目中。

1.3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经历了从引入、规范到强化、提高再到拓展五个阶段。

①引入和确立阶段(1972年-1979年)

1972年是我国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初期阶段,初步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在区域或流域的环境污染调查及评价的基础上,各地对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逐步开始单项治理,并取得了初步成效。1979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明确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②规范和建设阶段(1979年-1989年)

这十年间,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我国相继颁布了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断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规范。同时,逐步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范围和程序,技术和方法也不断完善。

③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年-1998年)

从1989年12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环境保护法》到1998年11月国务院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和完善的阶段。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地普遍按规定对新建项目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避免新环境问题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国际合作与交流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环评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真正成为我国现阶段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④提高阶段(1999年-2002年)

1998年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第一个行政法规。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仅得以确立和发展,更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此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在经济合理布局、区域开发、合理确定环保对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⑤拓展阶段(2003年至今)

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评从项目环评步入规划环评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了新发展。2004年2月,又在全国环评行业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对环评技术以及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主要法律条文有《中华人民共和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行政法规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标准与技术规范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以及各个环境要素所对应的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此外,依据以上法规,各级、各地相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行政规章和地方法规。

与此同时,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从单因子的单项污染指数评价到多因子的综合指数评价,从依据现状监测数据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到依据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等理论分析方法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从完全依赖于已知信息的统计分析到结合模糊数学、灰色理论建立的模糊评价、灰色评价,以及依据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大气扩散理论、水力学理论等进行的优化污染物监测布点的研究等。这些研究为上述一系列《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制定与发布以及对已有法律法规的重新修订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的环境保护

2.1 概述

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保护的措施也随着世界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变革。中国在进行工业化的道路上,面临着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可能会日趋严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30多年来不断发展、不断提升: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首次提出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那一年也被认为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元年;1983年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保护环境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的第三次会议,提出“向环境污染宣战”的口号;1996年的第四次会议,明确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思想;2002年的第五次会议,要求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到同发展生产力同样重要的位置;2006年,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核心是实现环境保护的“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2.2中国的环境保护措施

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

①政策支持,立法保护

我国已形成以“强化环境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 为主体的环境政策体系。同时,确立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等八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制度。

此外,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9部、自然资源保护法律15部。1996年以来,国家制定或修订了包括水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影响评价、放射性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法律,以及水、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农业、草原和畜牧等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的法律;国务院制定或修订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50余项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依照职权,为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和颁布了规章和地方法规660余件。

中国已建立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及其他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同时,中国不断加强环境执法检查和行政执法。近年来,国家连续对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等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推动重点地区污染治理,还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依法处理多起违法行为。

②鼓励公众参与,接受公众监督

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首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此后与环境资源有关的许多法律法规和文件如《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中国21世纪议程》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对公众参与都有相应的规定。

我国的公众参与具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多为政府主导下的“自上而下”的形式,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而且参与程度和参与效果很大程度上受主管的行政部门态度的影响[5]。第二,我国公众参与的领域有失平衡,目前主要集中在环评方面。2006年3月18日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对环评中的公众参与作了详细规定。第三,我国现行立法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基本上是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生之后的参与(即末端参与),事前的参与程度不够。第四,从公众参与的组织方式看,社会组织特别是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作为整体的民间环保组织的规模、资金、号召力、组织能力以及对环境决策的影响力等受到很大制约,而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已成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一种有效的组织方式。第五,公众普遍的环境素养和法治意识不高,参与效果不理想,对政府有很强的依赖性,环境保护参与的总体水平偏低。

③环境保护技术不断革新

我国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多数为引进技术,发达国家各流派的先进技术在我国都有应用。经过20多年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态势,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在逐步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从浓度控制向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从点源治理向流域和区域综合治理以及从简单的企业治理向调整产业结构、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目前,我国重视并不断提高科技对环境保护的支撑能力,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科学的研究,推动环境保护的产业化进程,在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物理污染控制技术以及环境监测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部分实现了产业化的应用。

“十五”以来,我国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开展了湖泊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新型废水处理等水污染控制技术的研发与示范,为我国水污染防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与配套技术体系。开展了机动车排气净化、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固体废弃物处理、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4],[7] [6][4]

新技术与设备。在环境保护战略和技术政策、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业技术、化学品控制技术、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

同时,还开展循环经济实践,实行清洁生产,在企业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逐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生态设计。“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更是强调,要加快推行清洁生产,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

中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方面践行环保理念对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有重大贡献。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方面,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措施及旱作农业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能力,控制水土流失。此外,开发与推广农村新能源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推行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积极推广使用太阳灶、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在农业环保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进展。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定位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技术,也是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使之符合国家总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强化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都有重要作用。

对于建设项目而言,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所在地区的整体出发,考察建设项目的不同选址和布局对区域整体的不同影响,并进行比较和取舍,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对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而言,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通过对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状况,从而对该地区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等做出科学的决策和规划,指导区域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是对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环境质量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它是根据一个地区的环境、社会、资源的综合能力,将人类活动不利于环境的影响限制到最小程度,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总之,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有效管理工具,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①环境影响评价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体现,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约束开发者行为,能够保障我国各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贯彻落实。

各项环保政策、法律法规若非落到实处,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开发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条件,同时以水体、大气、土壤等各项要素的标准限值进行约束,最终得出较为合理的生产布局,预测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国家推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执行,保证了这些法律条文的有效实施性。

②环境影响评价对开发或规划活动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是保护环境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手段和技术方法。

一般来说,开发建设活动和生产活动,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都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与破坏,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针对具体的开发建设活动或生产活动,综合考虑开发东特征和环境特征,通过对污染治理设施的技术、经济和环境论证,可以得到相对最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把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③环境影响评价是联系环境保护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桥梁。

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到项目的综合分析中,可以真正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可行性的决策作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能够保证在不干涉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下,达到有效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防止生态退化的目的。对国家政策、计划和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目的是把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使环境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一起,在规划形成的早期阶段得到重视[9]。

④环境影响评价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内容,其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深度与广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环境保护的水平。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保护民众的环境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充分[8][2]

体现了公正、公开、科学、民主的精神,为保障公民知情权、让公众参与决策提供了法律依据,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是尊重公民权利的一种体现。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有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⑤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技术的革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各项环保技术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必然推动配套环保技术的不断革新;在环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应用更为合理的预测模型,能快速获取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从而促使评价结果更加精准科学。

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制度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改革,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最终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尖锐对立的局面。它是认识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的过程,有助于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手段,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紧密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切实贯彻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以新带老、区域削减等原则,有效地控制了新建项目污染排放总量,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确保了中国环境质量问题没有恶化,局部地区还有所改善。

然而,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仍有一些方面亟待完善,如:公众参与程度比较薄弱;政府在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在资金和技术方面还非常落后;另外在替补方案方面还很欠缺,通常没有替补方案等。

环境影响评价的步骤和程序贯穿于各项建设项目和区域规划的各个阶段,从而保证了计划管理、经济管理、建设管理等各项活动都包含了环境保护的内容,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纳入到国民经济计划轨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是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积极措施,推行这一制度、强化这一技术方法,对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John Glasson,Riki Therivel,Andrew Chadwick.环境影响评价导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9月.[2] 何德文,李铌,柴立元.环境影响评价[M].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3] 王威,葛再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与发展[J].生态与环境.[4] 中国环境保护(1996-2005).[5] 陈润羊,花明.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J].广州环境科学.第21卷第3期,2006年9月.[6] 秦洪良.国外公众参与环保的主要做法[N].大众科技报.2006年12月3日.[7] 易斌,刘媛,冯群英.我国环境保护技术评述[J].化工环保,2007年第27卷第1期

[8] 张惠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探讨[J].环境保护.2005年第2期

[9] 孙艳军等.规划环评的发展机遇与挑战[J].环境保护.2005年第8期

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篇7

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 在我国近20年来集中出现, 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危害群众健康, 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 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 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 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 必须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加强环境保护, 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 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 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

2 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分析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 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 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 以尘和酸雨 (二氧化硫) 污染危害最大, 并呈发展趋势。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 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 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 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2.2 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 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 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 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 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 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 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 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 藻类丛生, 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2.3 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 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 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 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 造成了13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 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3 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

3.1 完善环境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国家加强对地方环保工作的指导、支持和监督, 健全区域环境督察派出机构, 协调跨省域环境保护, 督促检查突出的环境问题。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 监督下一级人民政府的环保工作和重点单位的环境行为, 并建立相应的环保监管机制。法人和其他组织负责解决所辖范围及所管领域有关的环境问题。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 实行职业资格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环保机构建设, 落实职能、编制和经费。进一步总结和探索社区城市环保派出机构监管模式, 完善地方环境管理体制。

3.2 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优良的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要将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 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 将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 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 从根本上减轻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3.3 严肃法制, 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针对环境保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强化法制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3.1 健全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

要抓紧拟订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循环经济、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通过认真评估环境立法和各地执法情况, 完善环境法律法规, 做出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的规定, 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完善现有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 科学确定环境基准, 努力使环境标准与环保目标相衔接。

3.3.2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 决不允许违法排污的行为长期进行下去, 决不允许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环境违法者逍遥法外。要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 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总量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强制淘汰制度等。加强部门协调, 完善联合执法机制。规范环境执法行为, 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 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完善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机制, 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

3.3.3 不断加强环保监督执法能力建设

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 监督污染源污染物的排放。各级政府和有关企业都要制定应急预案, 切实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建设完备环境执法监督体系, 做到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高效运转。要研究解决环保执法人员纳入公务员序列问题。建设“金环工程”, 实现“数字环保”, 加快环境与核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环保队伍。从事环保工作的同志要坚持原则、忠于职守、敢于碰硬, 做保护环境的忠诚卫士。

3.4 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环境保护

国家已把环境保护列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要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结合起来, 集中力量组织攻关, 力争在环保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当前要优先开展环保战略、标准、环境与健康等研究, 鼓励对水体、大气、土壤、噪声、固体废物、农业面源等污染防治, 以及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饮水安全、核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 组织对污水深度处理、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洁净煤、汽车尾气净化等重点难点技术的攻关, 加快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积极开展技术示范和成果推广, 切实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 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文章阐述了加强环境保护的意义, 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现状, 并提出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文虎.环境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6-42.

[2]解振华.构建新时期环境保护战略[J].求是杂志, 2005年12期.

环境保护档案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篇8

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样本来源,以题名=环境保护 and 题名 = 档案 or 题名 = 环保档案 (精确匹配)检索到的223篇结果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这223篇文献从作者、机构、期刊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地分析。由于中国知网检索系统的限制,这里仅对排名前40位的数据进行分析。

1 作者分布情况

从作者分布情况看,作者实际发表文献数量与占比情况,根据著名学者普赖斯提出的计算公式,核心作者候选人的最低发文章M=0.749√Nmax,其中Nmax为最高产作者文章数量。这里Nmax=6,所以M=0.749√6=0.749*2.449=1.83,即发表2篇及以上的为核心作者候选人。中国知网检索提供的前40位作者中,最多发表文献6篇,最少发表1篇,平均发表文献2.25篇,合计发表文献90篇,占全部文献的40.36%。这些作者中,发表2篇以上的29位是环保档案研究核心作者。

按照洛特卡定律,写一篇文章的作者占全部作者的6为左右。如果考虑0%来推算1983年至今的作者总数。经过推算,全部223篇文献的作者应当在134位左右,加上合著因素,实际作者数量应当超过150位。

从前40名作者所在机构看,多数来自环保行政管理部门,40位作者中18位来自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发表文献39篇;9位来自环境监测站,发表文献18篇;6位来自研究机构,发表文献16篇;3位来自高校,发表文献9篇;2位来自事业机构,发表文献5篇;1位来自企业,发表文献1篇;1位来自其他,发表文献2篇。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的作者是环保档案研究的主体。

2 作者分布

从样本文献的机构分布看,文献机构分布情况,根据著名学者普赖斯提出的计算公式,核心机构候选单位的最低发文章M=0.749√Nmax,其中Nmax为最高产机构文章数量。这里Nmax=7,所以M=0.749√7=0.749*2.645=1.98,即发表2篇及以上的为核心机构候选单位。

从上中可见,中国知网检索提供的前40个机构最多发表文献7篇,最少发表1篇,平均发表文献2.35篇,合计发表文献94篇,占全部文献的10.32%。上述这些机构中发表2篇文献以上的30个机构是这一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

从前40位机构的类型看,多数为环保行政管理部门,40位作者所在机构中22个为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发表文献46篇;5个为环境监测站,发表文献15篇;4个为高校,发表文献12篇;3个为研究机构,发表文献10篇;2个为事业机构,发表文献5篇;2个为企业,发表文献2篇;2个为其他,发表文献4篇。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是环保档案研究的主体。

3 文献来源分布

从文献期刊的来源分布看,发表2篇以上文献的报刊共有38种。38种报刊中发表文献最多的12篇,最少发表2篇,平均发表文献4.03篇,合计发表文献153篇,占全部文献的68.61%,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报刊。

发表文献数量在10篇以上的期刊有2种,分别是《黑龙江环境通报》《山东环境》,38种报刊中档案学期刊有15种,发表文献69篇,占30.94%。其中,档案学核心期刊7种,发表文献37篇,占16.59%。环境期刊17种,发表文献66篇,占29.6%。其他期刊6种,发表文献18篇,占8.07%。

按照布拉德福定律,所有期刊可分为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个区的文章数量相等(约为74篇)。38种期刊发表的文章大致是全部文献量的2/3,1~10位的10种期刊(74篇)处于核心区之内,11~35种期刊(73篇)处于相关区。

4 结语

上一篇:生命之叶作文下一篇:关于企业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