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执行力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企业执行力短缺的原因及对策(共8篇)

浅析企业执行力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篇1

一、揭开执行力神秘面纱

乘海洋季候风登陆的“执行力”被管理界炒做得云遮雾罩,“二八”论(企业的成功20%靠战略,80%靠执行)、“执行决定成败”颇为流行,其实执行力从本意上讲即不神秘也不神奇,之所以令人们耳目一新只不过是一个“舶来词”。中国企业并非在执行力登陆后才具有执行力,执行力——企业的行动力,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实现企业战略、执行企业制度的能力,换而言之,做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方法。可见,执行立即没有新观点也没有什么新方法,仅凭执行力本身并不能决定一个组织的兴衰成败,战略是目标、方向,执行只不过是实现目标、方向的过程,目标、方向错了“事不正确”,执行力再强“方法再正确”无疑于缘木求鱼。文革时期执行力可谓高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当然,执行是实现战略必可缺少的一环,企业只有宏伟的战略而得不到贯彻落实,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终将淘汰出局。“二八”论、“执行决定成败”的提法有失严谨,战略与执行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我们不能也无需做出熟重熟轻非此即彼的判断,之所以企业界对执行力的关注高于战略,其中有追逐时尚的成分,但同时也暴露出执行力短缺、执行乏力、执行迟滞成为企业的一大通病。

二、企业执行力短缺症结是什么?

有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令不能行,禁不能止,战略在实施过程中举步维艰,执行苍白无力无以掩饰,在习惯思维作用下归因于执行工具(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匮乏,然而,近10年间中国企业所接受、引进国外管理知识、管理工具已超过了前40年的总和,如JIT、QM(快速市场信息)、Work----Out(群策群力)、6Sima、平衡记分卡-BSC……但真正依此而实现企业执行力显著提升并取得实效的企业并不多。Oracle前总裁胡柏林曾说:“在发达国家实施ERP的成功率也只有20%,在中国的成功率更低;据一家培训公司分析统计,真正将6西格玛深入实施取得效益的企业不足40%;但这些管理工具毕竟被一些成功的企业所验证,问题是,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可以借鉴、引进、移植,但执行力却无法复制,管理工具与执行力一样无密秘可言,都知道通过“这样方法、运用这种工具”可以到达成功彼岸,但结果往往同途异归。共产党创业时期至胜的方法: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是公开的密秘,这国民党不知道吗?结果却一成一败。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挑战和工作,而不是一种万应灵舟,管理技术无论怎样复杂,也不是一种魔术”。执行力缺位不是企业的可见因素“硬件问题——执行工具缺位,执行工具与执行力不同于电脑键盘“输入与输出”,仅指望一个指令就能搞定。那么,执行力短缺的原因又是什么?

当我们煞费苦心强化企业执行力之时,当我们更多关注并寄望于发达国家当今最时髦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工具、体系之时,不妨换一个角度审视企业的软件因素——人的因素,“徒法不足以自行”,执行的主体不是工具而是人,人为什么会执行?执行意识是执行的驱动力,左右执行意识强弱的是责任意识(担责意识、尽责意识),因而企业执行力缺位的根本原因是担责意识、尽责意识缺位。

三、担责意识、尽责意识缺位的原因是什么,又是如何导致执行力缺位的呢?

(一)、担责意识缺位执行力刚而不柔

“以成败论英雄”,这一古老又现实的命题在传统观念上放之四海为皆准,左右着多少代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透射着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崇尚建功立业本无可非议然而“真理前进一步”往往沦为谬误,功利主义过分强化将蜕变为极端利己主义。员工个体与企业实则是利益搏弈,在利己主义支配下员工关注的是个体成功而不是企业老板所设想的:只有企业成功员工才能成功。员工在企业战略、决策、计划、制度执行中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得失,趋利弊害合于利而动背于利而止,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人们对失败、错误讳莫如深不奇怪,面对失败意味着承担责任、接受处罚并受到群体鄙视,多一份工作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失败出错的概率,添一份受罚的可能,在此心理作用下承担责任意识缺位。

担责意识缺位使得的执行意识缺失导致执行力刚而不柔、刚而无力。担责意识缺位,员工在工作中表现为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越雷池一步,执行显得机械、呆板、僵化。员工将份内份外分得很清楚,只管服从只管过程,结果、目标是老板的,过程与结果泾渭分明,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似乎是一种高效的执行,实则不然,这只是一种轰轰烈烈的执行形式,员工用行动告诉老板“这是照着您的吩咐执行,达不到目标可不干我的事”,过程与结果在员工心目发生了本末倒置的变化,过程只不过是达到结果的一种手段,结果才是目的,一旦过程成了目的,执行变成了为执行而执行,对如何因时、因地、因势创造性地执行上司决策及对执行节奏的把握以便有效促进组织目标实现不屑一顾

(二)、尽责意识缺位执行力柔而不刚

传统的成败观驱使人们崇尚成功畏惧失败,千方百计远离失败,只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刚性约束,人们就会怕触犯制度受罚而尽心尽责,这种推断从理论上讲似乎无懈可击,那么,古往今来“令而不行,禁而不止”的原因是什么?

司机怕不怕闯红灯而受罚,当然怕,为什么有的司机还要闯红灯?明太祖时严刑峻法令人不寒而栗,偏偏有人以身试法,据史书记载,有一个掌管粮库的官吏因贪污而受到挖去膝盖骨地制裁造成终身残疾,事隔两年这位官吏故技重演,朱元璋深感困惑:大明律难道不够严厉吗?为什么就有人不怕?畏惧催生不出尽责意识,制度只能禁恶(有时也进不了恶,老子认为制定的法令过于严细严厉盗贼反而增多)而不能劝善,制度往往标志着人们行为的最低标准,尽责意识缺位不是制度约束缺位,而是制度文化缺位、制度目的缺位。在一个缺乏认同制度、遵循制度的文化环境中,制度成为追求个人成功的枷锁、谋求个人利益的障碍。如果人们不以为违法为羞为耻,反而以违法为荣为耀为有利可图,人人都会跃跃欲试进而铤而走险,所谓富贵险中求。缺乏制度文化的制度尽管严细繁琐,再编织刚性约束网的同时也造就了冒险家的乐园,利之所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食言而肥、损人利己、因私废公见怪不怪,赌徒看不见给他人、组织带来的危害。制度目的缺位,制度是助与组织稳定的工具,是约束组织内成员行为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获取组织整体利益的必要手段,它在确保员工行为可靠性的同时在员工心理上易于造成本末倒置的错觉,制度约束是目的,组织目标、利益无关紧要。实际中大多员工所关注的是眼前利益、个人利益“十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只要干一天活整一天工钱少挨罚是再也现实不过的利益,至于“十羊”企业的目标是老板的目标、利益,因而员工在工作中感受最直接最普遍的不是“十羊”的诱惑,而是获取“一兔”的制度束缚。执行制度、遵循制度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必要一环,企业决策层清楚,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毕竟要通过80%的员工去实践,试想失去了目标利益的支撑,还能催生出实践真理人员的尽责意识吗?

尽责意识缺位导致执行力柔而不刚、柔而无力的现象,在某些企业并不少见,奖惩制度、用人制度、薪酬制度-------在执行中变形,在企业整个运营过程中显得微乎其微,不大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实中可以找到某企业某级主管因完不成组织目标而下课的,但某主管因赏罚错了哪个人、起用错了哪个人而被黄牌拿下的案例却鲜为人知。以此看来细节决定成败没有错,一项制度扭曲变形对于企业毕竟是一个细节,然而制度的权威性、可信性丧失,管理陷于无序,“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重恶归”,千里大堤毁于蚁穴,制度成为装点企业门面的光环,执行力如同沙中堆塔。

如何强化企业执行力

制度是一个标准而并不是一张网,仅凭制度创造不出效益,一个不能生发制度文化的制度不可能衍生尽责意识,如何将强制性的制度升华到文化层面,使员工普遍认知、认可、接受以达到自觉自发自动按照制度要求规范其行为,完成他律到自律的转化,是构建制度文化真正内涵。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企业制度文化:

1、“知行合一”。“知”乃“行”的前提,以利益为导向激发员工自律意识。当今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使得员工素质日益提高,其自我实现意识日趋成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其之”的传统观念难以适应而今企业管理民主化的潮流,员工关注的不仅埋头苦“干”,更为关注的是“干”的目的、利益,有所求是有所为的真正动力。员工个体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不尽同质,因此企业不能尽靠整体利益激励员工,诸如“企业利润翻几翻”,而且更多注重“对员工个体受益具体承诺”的激励。“利之所趋”是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心理,企业应使员工明白,制度是企业整体利益与员工个体利益价值、利益的形式转换,强制性制度约束隐含着可取利益,只要付出就有回报,从而激发员工群体的尽责意识。

2、文武兼具。古代兵家“先廉耻而后刑法,先起亲爱而后律其身”的治军理念对于今天企业制度文化构建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文而化之,“强制性”是制度自身属性所决定的但同时也表明了企业的价值取向,本身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企业通过对员工权利意识、自主意识教育、引导,通过架构尊重人、关心人、相信人的人文环境来提高广大员工尽责意识,借以强化执行的速度与力度。

浅析企业执行力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篇2

关键词:施工企业,资金短缺,原因及对策

一、施工企业资金紧张形成的原因

(一)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竞标压价,行业利润率偏低

目前,由于建筑市场僧多粥少,为了达到中标目的,许多施工企业纷纷竞相压价,有些投标报价低于工程预算甚至低于成本价;由于低价中标,使企业获得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造成施工企业的行业利润率较低,加剧了资金紧张的程度。再加上施工企业中标后,需预先支付一定比例的投标保函押金,而且占用时间较长,一般要等工程竣工验交一年后或更长时间才能收回;另外,业主还要按工程总价的5~10%扣质量保证金等原因,使施工企业往往有大量的资金游离在外,长期不能参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周转,造成流动资金紧缺。

(二)应收账款数额较大,周转时间长

目前,施工企业一部分工程款总是以应收账款形式在资产负债表中在一定的时点上以静态的形式反映出来。而且目前形成了一种怪圈,企业完成的施工任务越多,应收账款数额越大,再加上部分业主因资金不到位等原因,致使无法按期支付工程款,使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更是有增无减。由于施工企业本身特点,工程结束后对遗留的债权,一般都由原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去催收,而项目人员流动性较大,施工企业若再不重视此项工作,没有成立专门机构,没有指定专人负责,时间一长,很容易变成坏账、呆账无法收回,严重影响了流动资金的正常运转。

(三)固定资产投资盲目,造成资金流失

有些施工企业一味追求社会效益,或满足甲方提出的一些超出施工企业难以承受的要求,有时也是为了显示企业表面的实力,不考虑企业的规模和承受力,没有有效调度和使用企业的现有机具设备等资源,超越了企业资金的承受能力,使企业背上了沉重债务包袱。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有这种难以言表的苦衷,小项目不愿意用,大项目宁肯到外单位租赁也不用,因为负担不起高额的折旧费。这种得不偿失的做法,需要企业的决策者改变观念,经过深思熟虑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亏损,流动资金被不断吞噬

施工企业传统的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和难以改变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有些项目上马之前,没有科学的组织施工管理,核算体制不健全。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事前开支无计划,事中无控制,事后无考评,企业领导决策的随意性大,成本管理实施力度不够,责任成本管理如同虚设,使项目不但没有为企业创造货币积累,反而需要企业大量的投入。有的在签订外包工程合同前,不进行成本预测,造成单位分包工程造价高于中标价;有些在选择施工队伍上缺乏必要的资质考查,领导把关不严,不按财务规定办事,乱批条子,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二、解决资金短缺的一些具体对策

(一)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树立现代企业的资金管理意识

现代企业管理追求的是效益的最大化,它需要对任务的执行进行全过程的监控。而传统的企业管理只注重结果,忽视投入,形成企业直接费用支出经常超定额,间接费用更是居高不下,最后导致企业没有效益,资金紧张。因此,要适应市场变化的形势,迅速完成粗放型到集约型管理模式的转变,提高领导层资金管理和防范资金风险意识,更新理财观念,适应市场要求。

(二)强化资金的内部控制与管理,降低资金风险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重要组成部分,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必须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要确保货币资金安全与完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率,就必须加强对内部资金的管理。在使用上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以收定支,年初根据经营计划结合实际编制资金预算(计划),日常按预算(计划)进行控制,对货币资金要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和抽查制度,切实把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

(三)做好工程项目预测,减少资金投入,分散资金使用风险

一是在工程投标中,对垫资施工的工程项目要认真地进行分析和预测,看垫付的资金究竟能取得多大的收益,能否抵偿所支付的利息,尽量杜绝盲目垫资,造成资金紧缺和浪费。在招投标和合同签订过程中,做好财务的评估和控制。

(四)加大清欠力度,防止资金沉淀

施工企业要加大清欠力度,包括对在建工程和已完工程,确保资金正常回笼,要做到:一是及时办理竣工工程结算,核实业主拖欠工程款数额,组织专门清欠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实行奖罚兑现;二是要防止新的施工工程款拖欠;三是不要顾面子,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追索拖欠的应收账款,减少企业损失。

(五)建立企业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实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

资金分散不能集中使用,也是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为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应加强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组建资金结算中心,将社会银行的基本职能与管理方式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建立起一种内部资金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统一对外进行结算和借贷并进行企业内部日常的往来结算和资金调拨、运筹。将企业资金以章程或管理办法的形式,强制性地规定所属单位的资金必须集中到资金结算中心。

参考文献

浅析企业执行力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篇3

一、预算执行缓慢的原因分析

预算执行缓慢的主要原因是项目支出执行缓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国家对科技投入不断增长。“十一五”以来,国家不断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以提高科技研发水平。以中国气象局为例,2010年全系统财政拨款达61.64亿元,2011年全系统财政拨款达85.77亿元,扣除国家发改委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后较上年增长10%,特别是科学技术类较上年增加41%;2012年项目支出较上年增加32.19%。科技资金总量的不断增加,导致预算执行的压力不断加大。

(二)项目负责人预算意识不强。申报项目时尚能按照要求编制预算,执行中往往打折扣,认为项目经费要来了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缺乏通盘考虑和统筹安排。这不仅影响了预算的有序执行,也极易导致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现象的发生。

(三)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我国财政投入结构不甚合理,一方面是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比例不协调,基本支出的比例偏低,保障不足;另一方面项目支出安排时带有随意性,部分项目支出安排时未经过充分的考察与调研,安排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与项目执行实际存在较大出入。

(四)部分项目预算批复、下达不及时。部门工作安排与部门预算安排不能很好地衔接,导致部门预算支出指标难以及时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有的基建项目预算直到第三季度甚至第四季度才下达到预算单位,以致形成结转资金;造成项目单位“上半年苦苦等钱,下半年突击花钱”现象的发生;还有的项目甚至无预算就下到单位,导致预算执行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五)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项目申报不严肃。有的项目未经过科学论证,导致无法实施造成结余,或未按实际情况编制预算,以致经费安排超过实际需求形成结余;有的项目前期工作不充分,如政府采购招标询价等工作没有提前启动,造成执行缓慢;有的建设项目未能做好前期工作,导致进展迟缓,有的一拖几年,造成大量资金闲置,影响了项目的实施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对策

要实现“又好又快”的预算管理目标,确保预算的有序执行,应多措并举,齐抓共管,切实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力度,努力提高预算执行管理的质量。

(一)提高对加快预算执行進度重要性的认识。预算安排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导向,预算执行是促进事业发展、实现国家强盛、社会和谐稳定目标的重要保障;预算执行进度缓慢、资金使用失范,不仅造成财政资金的闲置浪费损失,还会影响国家发展计划和重大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各单位(部分)要提高认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稳步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科学细化编制预算,为预算执行打好基础。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管理的基础,预算编制得越科学、合理,越有利于预算执行。各单位应结合实际需求,按轻重缓急统筹安排资金,尽可能细化,增强预算的可操作性,减少和避免预算调整,确保预算的严肃性。

(三)采取刚性措施加快预算执行。预算执行缓慢的问题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明确了加快预算执行的管理部门与领导责任,建立了预算执行进度与领导评优、与下年度部门预算以及本年度预算调整挂钩的约束机制。这些刚性措施将对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应密切配合。业务部门对项目支出预算安排应与财务部门沟通,对项目实施的支出进度及时告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提前报足用款计划,保证支出所需资金及时到位,对需政府采购的支出也应提前通知财务,及时上报政府采购计划。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进预算执行进度。

(五)规范财政资金支出。坚持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和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并重的原则,严禁预算执行中随意扩大支出范围、转移或套取财政资金、接受和使用虚假票据报支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按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支出规范。

(六)建立预算执行与预算安排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强化部门预算的约束力和刚性,将预算执行进度和决算结果作为编制下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预算单位依据项目任务和经费需求,切实做好预算执行计划和前期工作;在关键月度对重点项目要逐一狠抓落实。另一方面将预算执行进度与下年度预算安排相挂钩,对预算执行进度达标的单位给予鼓励,对其下年度申报的项目优先安排;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的单位,视具体情况暂停其项目申报资格或相应压缩其项目支出预算规模,以充分体现预算的约束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唐龙生.关于财政预算执行进度的几点思考.2011.03.28.

浅析企业执行力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篇4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浅析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

鲁开凌 韩宁 徐英杰

执行难已成影响我国司法权威的一大问题,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的不满和意见很大部分来自执行工作,各级人民法院虽几经努力,通过采取执行大会战,集中清理等各种形式,不断探索执行方式,不断强化执行工作力度,执结了大批积案,但往往因为未有针对问题的症结所在,执行难的问题都始终没有因此得到根本好转,导致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信心甚至不再相信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在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代,执行难已日益成为拖慢法制建设的后腿,已经影响了社会的稳定甚至危害到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本文拟从执行难产生的背景、原因,初探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一、所谓的执行难是指:法院作出的已生效的民事及行政法律文书,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在可操作性上都具有可执行性,但是因为各种人为因素而造成暂时甚至永久性的失去被执行可能的情况。

通俗地说,“执行难”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

1、“被执行人难找”主要表现为: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故意躲避人民法院的传唤,有的拒绝接受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书,有的举家迁移,长期下落不明;军警所属公司、企业拒绝甚至以强力阻碍法院的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

2、“执行财产难寻”主要表现在:被执行人多头开户,提供给法院的帐户多是“空城计”,真正有钱的帐户法院难以查到;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搞假破产,假抵押或者将财产通过虚假的经济往来予以转移,以逃避债务。

3、“协助执行人难求”主要表现在:具有法定执行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不配合、不协助,刁难执行,甚至为被执行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隐匿、转移财产;或者重复查封、扣押、冻结人民法院已经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标的物,划拨人民法院冻结的款项。

4、“应执行财产难动”主要表现在:被执行人肆意撕毁人民法院的查封令、扣押令,擅自处置应执行的财产;将应执行财产混同为或谎称为国家不允许强制执行的财产,如股民保证金、军费、职工养老金等;暴力抗拒执行、殴打、围攻、非法关押执行人员,这是抗拒执行的极端影响表现。

二、造成执行难的原因

(一)立法上的缺陷

对民事主体特别是自然人的资产及负债状况缺乏法律调整,这是造成“执行难”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法律上的缺陷使得《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措施可能无法操作。《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有关条款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民事诉讼法》还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从法律的规定来看,人民法院的执行措施很多,权限也很大。但是执行这些法律条款前提首先是,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有十分清楚的了解。而这又有赖于国家对民事主体特别是自然人的资产及负债状况的法律调整。民事主体占有资产的形式有多种,这些资产可以是存款、股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以及各种收藏等。它们的处所以及流向,只有所有权人最清楚。一个被法律文书确定为被执行人的、拥有以上财产的所有制主体,假定他有足够能力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如果他根本就不愿意履行这种义务,他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其财产转移或隐匿。他可以一边过着花天酒地、挥金如土的生活;一边对着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装穷。装穷的结果是,人民法院对他的执行无法进行。因为法律已经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时还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和必需品,虽然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他有履行能力,但我们无法取得他拥有资产的确切证据。司法机关对公民的资产和负债状况一无所知,这正是国家对民事主体资产及负债状况缺乏调整的后果。为此我们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全民资产及负债申报制度。事实上,这种法律缺陷造成的不仅仅是“执行难”,它还使市场经济的其他法律无法实施。

(二)宏观上,社会上的不利因素,这往往归结于执法方面的原因。的确法律的初衷总是美好的,但是结果的不如意通常就是在执法环节,我国社会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在社会上存在着完全不同的不利于执法的若干因素。

1、一些被执行人的法律意识不强。一些被执行人对生效判决调解及法律上赋予强制执行德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不自觉地履行或者采取抗拒行为,主要表现在:不积极主动向法院提供财产情况,故意逃避执行,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造成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查,增加了执行工作的难度。

2、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是“执行难”存在的“顽疾”。在很多地方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为保护当地或部门当事人的利益,不惜干扰人民法院正常司法工作的开展,少数地方官员和部门领导从狭隘本位主义出发,表面上支持人民法院执行,实际偏袒本地当事人,为被执行人逃避履行义务找种种理由,隐瞒事实真相,编造虚假事实。

3、执行力量不足、办案经费短缺、装备落后.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执行工作的需要,由于执行法官人员编制不足,一个地方基层法院的执行庭法官每年个人要承担大量的执行案件工作,往往把一件案件的执行排到半年之后,而且是一个执行员同时兼顾几件案件的执行的情况比比皆是。

4、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给法院执行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执行工作目前主要依靠民诉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的规定来开展工作,缺乏具体明确的操作规范,没有制定出《强制执行法》等比较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使执行人员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执行措施。即使现在的最新司法解释也存在着一定漏洞!如“对拟拍卖的财产„„当事人双方及其他执行债权人申请不进行评估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债权人为何不同意进行评估?该不该说明理由?是不是对于债权人和债务人甚至和第三者互相勾结转移国有和集体财产、损害国家集体财产利益提供了便利等也值得商讨。(1)

5、行政干预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这方面很大原因是因为法院系统的财政并没有独立,在行政诉讼中法官对政府官员的谦虚态度可见一斑,同时在党的领导法院的建设上往往表现是在具体的案件上而不是从宏观上领导也是其中的原因。例如:查询到单位帐户上有存款并予以冻结,往往因当事人向其上级党委、政府反映后,冻结的存款也无法扣划。

6、涉企涉府案件的大量存在,以及企业和政府的履行能力的下降,也给执行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众所周知,在执行案件中,最难执行的案件就是涉及企业和涉及政府的案件,由于该类案件的申请人大多数是自然人,对其个人利益看的比较重,实现自己的权利的要求比较强烈,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到法院找、和承办人吵闹、越级上访的比较多,但是由于企业和政府的履行能力差,相当一部分法定代表人特权思想严重,法律意识淡薄,致使案件难以执行。因该类案件不能执行,致使权利人大吵大闹、越级上访,不但影响了执行工作,而且影响到法院的整体工作,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7、社会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

并不是所有不能执结的案件的当事人都没有履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能力履行拒不履行的大有人在。由于对存款情况不能有效控制或无法掌握,很多被执行人的存款在银行长利息,被执行人整日吃喝玩乐,但就是不履行义务,人民法院也因无法查到其存款情况无能为力。再如,由于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不严,被执行人只要外出躲起来,人民法院就会因查不到其下落而无法执行。

(三)执行工作力度还不够。

一部统一的执行法典迟迟没有出台严重影响了执行的力度,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执行的29条规定过于粗略,即使加上高法的司法解释也远远不能适应现在日益复杂的执行情况,导致法官面对很多情况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在连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大可以得过且过,导致执行力度严重不足,“现在执行制度规定分散,且内容少,可操作性不强”(1)。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办理执行的可循之章非常散乱,有关民事强制执行的法律规定更是寥寥可数,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还有就是一些司法解释、通知、批复、办法及其它部门法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条文,上述主要规定内容相当分散、缺失严重。比如对执行担保、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的处理,目前只是要求各法院按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办理,而没有作出系统明确的规定;对无故推诿拒不接受或协助法院执行的单位及个人均未作出明确规定。正是由于法律规范的疏漏,给法院执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继而影响了当事人合法诉权的即时实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委托执行工作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受托法院收到委托手续不全的,执行期限自受托法院收到齐全手续之日起计算”,但该条未对委托法院办理齐全手续的期限予以限制,这就不可避免法院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对该规定互相推诿、扯皮,由此而造成执行期的拖沓。

(四)法院裁判案件时制作的法律文书不明确等原因

法律文书出现问题,导致司法实践中案件出现“执行难”的现象还为数不少,常常有执行员抱怨“根本没法执行”,就是这种情况,这是法院自己给自己带来的“绊脚石”。在司法实践中,审执分离、审判与执行严重脱节、审理不兼顾执行将造成执行困难。虽然法律法规是从宏观上看社会,但我们的法官往往缺乏处理生活的艺术,太重视死的法律条文而不能充分调动每一件具体案件的机动性。因此,作出的生效法律文书不利于在执行过程中实际操作。在作出的法律文书给执行实际操作过程中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解决执行难的可行之策:

(一)、修订民事强制执行法之迫切

执行工作的立法滞后,有关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行则无矩,使执行工作随意性很强;但如果法条不全,处理某些问题时,也会无法可依。我们现有的强制执行法规主要表现形式有三个: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对执行程序有专门规定,这是我国民事、经济案件执行最主要的法律内容。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的某些条款。三是宪法和单行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有关的强制执行的内容。另外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强制执行的司法解释,以及1998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吸收各地经验制定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强制执行工作是我国司法建设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审判、执行实践的不断深入,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产生,执行人员深感立法的不足,当前,在我国把执行程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分离出来,单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执行法的条件已趋成熟。其表现在:第一,执行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债务人利用执行法规不健全的漏洞,逃避执行。执行立法滞后的现象已明显暴露。司法实践要求立法跟上已成燃眉之急。第二,我国法制工作的开展,立法技术的成熟,以及民事、经济、行政法律的逐步出台,法律的综合作用将更充分发挥出来。民事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第三,世界各国的立法模式采取了制定强制执行立法的趋势。如日本、奥地利、比利时等国采取了制定强制执行法的体例。制定独立的强制执行法,吸纳更具体、更确实、更充分的内容,以适应日趋复杂的执行工作的需要的观念已在许多国家形成共识。一批民间法学家制订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已经经过三次修改,详尽而务实的规定了原则、分类、涉外、手段等(2),分四编252条,一部统一的执行法典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希望这部草案可以早日上升为国家层次的法律文件。

(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在分析后认为执行难有相当原因是因为:未完成信用体系,没有建立执行案件的信息库,这方面可以分为2大部分,一部分是社会的信用网,最主要是在银行和金融体系方面,虽然这

方面会耗费较高的成本,但是该信用网在为法院系统服务的同时更大的作用是服务于整个社会,对于防止我国日益蓬勃发展的金融市场所出现的动荡和危机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我们不一定要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可以建立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低层次的网络,另外一部分就是法院内部的执行案件的信息库,这部分的关键就是资源共享,包括各法院之间和社会的互通,在这里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法院的公告制度,法院的公告特别是基层的和一些标的不大的案件往往只不过是公告在法院里公示栏里,形同虚设。

(三)、加强惩罚力度

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是容不得一点讨价还价的,哪怕是耽误一天也是在违法,但是现在司法实践对于恶性拒不执行而判刑的案件寥寥可数,这是可悲的。刑法典上的第314条和第315条所规定的关于恶性拒不执行罪名可惜都加上了情节上必须要“情节严重”的,这显然是一种处于对被执行人倾斜的考虑,本人认为过于保护,因为从法律文书生效的第一天开始,被执行人就是在犯罪,而必须要他拖到有一定的后果出来或者是进了客观的时日才定罪那是可笑的,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的邢罚种类的局限造成的,立法者认为对于情节不是很严重的被执行人无论是用我国现行的哪种罚种都过重,我建议引入西方国家的“服务令”制度,强制被执行人为社会做公益服务,以工代偿,可能有人认为这样会违反了执行原则里的执行标的有限原则要求,其一,执行标的仅限于债务人的财产和行为除了危害到诉讼另一方当事人外更重要的是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和法律的尊严,而且被执行人他无需要24小时处于监管之下,他只要在按规定的时间段里作出服务,其他时间里依然由他本人自由分配,所以严格来说并不能认为被执行人的人身处于被执行的状态。

(四)取消执行通知书。现在实行的执行通知书制度弊大于利:

1、执行通知书导致出现了两个重复的执行依据,使被执行人认为不按判决书、调解书履行义务不会直接引起强制执行,从而影响了法律文书的严肃性;

2、出现了两个履行期限,容易造成当事人的误解,认为只有不按照执行通知书确定的期限履行才有被强制执行的结果,而判决书、调解书确定的履行期限无所谓;

3、执行通知有时会起提醒当事人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负面作用,使执行通知书成了“逃债通知书”;

4、增加了工作量和执行费用。

(五)、法院系统改革工程

作为真正落到实处的执行员面对人手财政的缺乏,行政方面的压力应该重新对执行庭进行设置,建立相对于法院和政府都独立但并不是完全没联系的执行机关,首先执行前期与法院协调以了解全案案情,与行政机关的合作就是要在执行员的监督下适当引入行政权力以便执行的顺利进行,我强调的是一个相对而言,是独立的,但又不完全是独立的机关。在我国,行政机关作为被执行者执行不了的情况很突出,他们的赖帐往往比社会上的一般被执行对象赖帐行为造成的影响要恶劣得多,但是他们的难处并不是绝对的,只要上级机关作出一定的合作就肯定可以给予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执行机关和上级部门作出一定的联系和协调就可以解决问题,面对社会上的被执行对象更是如此。有适当的公权力加入总好过几个法官带上法警去磨破嘴皮宣传法制的效率强得多,但是是否说由政府机关来执行呢?我国目前情况还不行,因为我国现在还在强调依法行政,离依法行政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旦赋予政府机关一个独立的强制执行权而且该权力覆盖了民事和行政方面,那是对我国的部分当权者一个相当大的考验。在美国,对民事诉讼的判决没有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只是在法官的监督下交由行政机关来执行。但是结果却令人难以置信,“大多数人都会自觉履行司法判决和命令”。而在我国,在法院中设立了执行局和执行庭等执行机构,而结果却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原因是什么?“当然,自觉履行反映出公众对司法制度的信赖和尊重”(5),换言之,就是他们(美国公民)都是法律制度的合作者,即合法合理的法律、法律制度及其产品,不和綦中对自己不利,都会遵循而为。不论判决结果实际如何,和它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是否是不利于自己,只要它满足了判决所具有的条件,如既判力、判决作出的程序,他们就会自愿地去执行判决。相对而言,我国的某些人则是制度的投机者,他们不在乎制度所能带来的制度正义和社会正义,只在意它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如果给自己带来了利益,那么就会自觉主动地去遵守,并高呼天天理存在;如果给自己带来了不利,那么他们就会尽力办法去规避,而且到处宣讲社会如此黑暗。在他们心中,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法律制度的运行对自己产生利益,他们就会用尽一切救济手段来挽回“损失”。这时最有效的救济手段往往是公共权力。他们既崇尚权力,又害怕权力,在权力的占有者面前,他们要么委曲求全,甚至不惜以养成腐败的代价来求得利益。因此他们不仅是制度的不合作者,为了信仰,他们会寻求一切手段,包括牺牲法律制度来实现个人利益。因此不自愿履行民事判决也是能预见到的,所以我主张效仿美国建立一个既独立于法院和政府但又有适当的公权力介入和在法官的监督下的执行机关。

(六)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执行难”的原因是诸多方面的,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所以解决“执行难”不是哪一系统,哪一部门的事,是全社会的事,前面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谈到,在金融系统建立法院执行信息系统,这样对被执行人存款就能及时掌握,并能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使案件及时得到执行,再如,对外出务工的人员或其他外出人员的临时住址,由临时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管理,并及时通报给户籍所在地,这样,不管被执行人到何地去,人民法院都可以通过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掌握其行踪,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明显有利于案件的执行。

(七)建立社会救济制度

有些执行条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未执结的,而是确实不能执结。例如:一些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赔偿的数额大多都是十几万、几十万元,而当事人的履行承受力是永远达不到的,这些案件也是永远不能执结的,对这类案件,如何解决,各地的做法都不同,有的法院在征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成立“执行难案救济金”专门帐户,对救济的条件、审批程序、救济金筹集的方法、方式、途径都有明确的规定,通过初步尝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浅析仲裁裁决执行难的原因及建议 篇5

——陶建成

仲裁作为一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由于其具有灵活性、保密性、快捷性、经济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纠纷当事人的青睐。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被人们称为“诉讼爆炸”的社会里,传统司法体制下的诉讼负荷难以满足人们的纠纷解决需要,仲裁在解决民商事纠纷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时却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境,使当事人通过仲裁方式快捷解决纠纷的愿望成为泡影,严重削弱仲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仲裁裁决执行难的表现

(一)仲裁裁决被法院撤销或裁定不予执行

我国对仲裁裁决实行的司法监督制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法院可以根据被申请人的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二是法院可以根据被申请人的申请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因此,在仲裁裁决实际执行过程中,被申请人如果不服仲裁裁决,往往会以仲裁裁决在实体或程序上违反法律为由提出异议,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如果法院同意被申请人的申请,将导致申请人的仲裁裁决执行愿望落空。

(二)仲裁裁决执行期限拖得太长

被申请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时会利用法律的规定,既可以在仲裁裁决生效后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即使被法院驳回申请后,也可以在执行过程中再次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尽量拖延履行仲裁裁决的期限。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往往是申请执行人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重复参与听证、举证、辩论等程序,无疑等于参与第二次诉讼,一方面造成诉累,另一方面拖延了时间,使一部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因时间上的拖延而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被申请人拒不执行仲裁裁决

在某些仲裁裁决执行过程中,被申请人尽管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理由,但仍然不主动履行仲裁裁决,特别是一些要求被申请人履行行为方面的仲裁裁决,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有可能法院又要考虑其他社会因素等方面的问题。比如贵州移动公司曾发生一起房屋租赁纠纷案件,贵州移动作为出租方将某房屋一楼门面租赁给某公司作商场使用,后租赁期满出租方欲收回门面,但承租方不同意交还,后出租方根据租赁协议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承租方限期交还租赁门面,但承租方仍不履行,并且在法院强制执行过程中擅自撕掉封条继续使用租赁门面,导致该仲裁裁决执行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最后才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才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二、仲裁裁决执行难的原因

(一)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制度不合理

我国《仲裁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仲裁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由上述法律规定可知,我国对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主要采取两种司法审查制度,一是法院可以根据被申请人的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二是法院可以根据被申请人的申请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法律赋予被申请人对生效的仲裁裁决有权提出申请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这客观上为被申请人拖延仲裁裁决执行时间提供了法律上的合法依据。同时,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不仅审查程序性问题,而且也审查“事实认定”、“证据评价”等实质性问题,往往使“一裁终局”的法律效力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法律赋予被申请人的阻碍仲裁裁决执行的权利过多,而申请人对法院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裁定,既不能上诉又不能申请再审,权利的不对等导致申请人处于劣势,申请人又不能按照原仲裁协议向法院起诉,只能选择向原仲裁委员会重新申请仲裁,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救济。

(二)裁定不予执行或撤销仲裁裁决的尺度不统一

在对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实践中,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关于不予执行或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我国法律并没有具体规范的操作规程。由于对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既要进行程序性审查,又要进行实体性审查,特别是对事实认定、证据评价等的实体性审查,基本上依靠审判人员、执行人员的主观判断和自由裁量,从而导致一些并无“瑕疵”的仲裁裁决被作出不予执行或撤销的裁定。还有些审判员、执行员受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执法不严,草率裁定不予执行或撤销仲裁裁决。另外,即使是同一份生效的仲裁裁决,由于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法院申请执行,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分散在不同所在地,申请人可能会向不同的法院申请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甲地法院裁定不予执行或撤销仲裁,而乙地法院予以执行,这必然导致司法管辖权的冲突。

(三)被申请人申请不予执行没有时间限制

尽管我国《仲裁法》规定被申请人可以在仲裁裁决生效后六个月内有权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对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有期限限制,但对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却没有时间要求和限制,往往被恶意的当事人尽情利用,造成诉讼资源的浪费,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被申请人面对法院的执行,必然在心理上产生消极抵触现象,想方设法阻却法院的执行。于是被申请人尽量利用法律的规定和空挡,最为典型的是被申请人“充分”利用法律规定,“找出”法院撤销仲裁裁决的各类证据,在形式上使法院对其申请的撤销仲裁裁决案件进行立案审查,并通过法院的裁定中止执行尽量拖延法院执行时间。若被申请人的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被驳回,恢复执行程序时,被申请人仍然可以找出不同的理由在执行程序中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并千方百计使执行人员作出不予执行裁定,阻止法院执行,损害申请执行人的利益。

(四)部分仲裁裁决书质量不高

有些仲裁裁决书只注重裁决结果,却对事实认定、证据评价及适用法律条款等方面未进行全面、准确的表述,这往往使被申请人申请不予执行或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被法院采纳。有些仲裁裁决书虽然注重了事实认定、证据评价及适用法律条款等方面内容,但对裁决结果却出现表述不完全准确、责任不完全清晰等情形。比如贵州移动发生的一起房屋施工质量纠纷案件,贵州移动作为业主方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书裁决两家施工单位共同负责房屋屋顶漏水的免费维修,但在裁决书中未具体明确两家施工单位各自应该承担的具体责任划分,最后在执行过程中两家施工单位互相推诿责任,致使房屋维修事宜迟迟不能完成,最后拖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在三方的协商一致下解决该纠纷。

三、改善仲裁裁决执行难的建议

(一)完善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制度

我国的《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两种对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制度,即撤销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这两种制度存在重复,因为从《仲裁法》的立法结构来看,撤销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立法精神是一致的,具体表现在:一是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对生效的仲裁裁决进行监督,使违反法律规定的仲裁裁决失去法律效力;二是撤销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律事由也基本一致;三是撤销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引起的后果也是一致的,不论是撤销仲裁裁决还是不予执行仲裁裁决,都使得仲裁裁决失去了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比较而言,撤销仲裁裁决不仅在申请主体上可以吸收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申请主体,而且撤销仲裁裁决所适用的审判程序要比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所适用的执行程序更为严谨和规范。因此,笔者建议将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归入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程序中,由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一并进行审查,能更为有效地避免双重监督引起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发挥司法审查的作用。

(二)适当缩短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期限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的期限为十五日,而我国《仲裁法》规定的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期限为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远远大于民事判决上诉期限。其缺陷主要表现为:一是不符合仲裁一裁终局本质特征的要求,即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就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之间纠纷的处理结果就已确定。如果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一个很长的期限内对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提出异议,事实上将使仲裁裁决长期处于一种法律效力不确定的状态,仲裁裁决并未产生应有的法律效力。二是不符合仲裁快捷高效特点的要求,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特别是商事纠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尽快得到一个裁决结果,以便稳定经济秩序,保障正常的经营生产。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参考民事判决上诉的期限,适当缩短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期限。合理的期限既有利于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也有利于纠纷的及时解决,保护当事人利益。

(三)增加仲裁裁决撤销裁定不当的司法救济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影响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裁定大都允许上诉,对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裁定不允许上诉,使《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裁定上诉制度丧失了统一性,容易给法官在审查仲裁裁决时的随意性,对法院作出的错误的司法审查裁定也就丧失了相应的挽救措施。更为重要的一点,一旦某些纠纷进入司法程序后,就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而无论这一纠纷是否经过了仲裁。否则,赋予被申请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权利,却没有设置因裁定不当申请人如何救济的相应途径,造成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不对等,也就严重损害了司法的公正性和程序的正当性。因此,笔者建议增加申请人对仲裁裁决撤销不当的救济途径,允许申请人对仲裁裁决司法审查作出的裁定可以上诉,既保障对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作用,又能有效的及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四)提高仲裁裁决书的质量和水平

仲裁裁决书的质量和水平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仲裁裁决的可执行性和是否被法院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因此,应加强对仲裁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严格甄选专业知识丰富、业务素质较高的法律专业人员担任仲裁员,并要通过定期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仲裁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对仲裁裁决文书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制作规范、表述严谨,从而树立仲裁机构的威信,提高仲裁裁决的公信力,真正使仲裁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其快捷、方便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使仲裁成为一个冗长繁琐的纠纷解决方式。

浅析企业执行力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篇6

李联卫

一直以来,执行难问题始终困扰着人民法院,并且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法院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给法院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作为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更是难中之难。随着严打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法院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数量越积越多,这对原已堆积的大量得不到实际执行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来说,无异是雪上加霜。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它对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持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切实解决好这部分案件的执行,对于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打击犯罪,保障社会的稳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刑事附带民事执行

刑事案件被害人的生命、身体、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被告人的不法侵害,对被告人的追究可以从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两个方面进行。刑事责任的追究可以由国家法定的司法机关来完成,但民事责任的追究主要是民事赔偿部分往往因被告人方面的原因而难以兑现。这里所说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就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及调解书中的财产部分进行的执行过程。严格的说,这里的财产部分应包括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及对罪犯判处的罚金、没收财产和对罪犯的非法所得予以追缴等内容,本文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部分的执行进行探讨。

二、刑事附带民事执行与普通民事执行的异同

刑事附带民事执行与普通民事执行都属于民事执行的范畴,但二者之间有着细微的区别:

1、执行主体方面: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当事人双方地位不平等,被执行人一般是正在服刑的刑事犯罪分子及其监护人,而普通民事执行案件的当事人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

2、进入执行程序方面: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不需权利人申请,由法定部门依职权主动移送,而普通民事案件需当事人主动申请,过了申请时效就不得申请法院执行;

3、被执行人所处地位不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被执行人一般已失去人身自由或已执行死

刑,没有收入,而普通民事案件的被执行人则是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一般有正常的收入来源;

4、可以采取的强制措施受限制:对普通民事案件被执行人可以采取的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无法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被执行人。

三、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分类

为方便对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原因进行探讨,这里根据刑事附带民事被执行人被判处的刑罚种类进行简单分类:(1)被执行人判处死刑的;这类案件,由于没有具体的被执行人,在执行中,只能靠做被执行人家属的工作,而其家属在某种程度上与法院之间存在着一些对立情绪,如被执行人家属不愿配合,则案件一般很难执行下去。即使被执行人还有财产,也因在执行阶段难以对被执行人及与其共同生活的人的财产进行析产而难以进行。(2)被执行人判处较长刑期的;这类案件,因被执行人长时间处在服刑阶段,自己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在执行时,其家属往往采取推托的办法,让执行人员去找被执行人解决,不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3)被执行人判处较短刑期、缓刑及免予刑事处罚的。这类案件,由于被执行人自己即将或已经获得一定的自由,其可以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能够有一定的收入,且其犯罪的主观恶性较小,往往存在主动赔偿被害人的损失以减轻对自己的刑事处罚的思想,一般情况下,都能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四、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原因

(一)、客观方面的原因

1、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巨大,而刑事被告人的赔偿能力有限。近年来,恶性犯罪增多,造成的损失特别巨大,而这些犯罪分子大多是比较年轻,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根本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财产。有些侵犯财产型犯罪,在追赃过程中财产已被清理,进入执行阶段,到了赔偿受害人时已没有财产可供赔偿受害人。

2、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可予执行。在许多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中,都存在着罪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生活难以保障的情况,虽然其犯罪给被害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即使有犯罪所得,也在案发前早被挥霍一空,而家中又没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

3、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查证比较困难。有的被执行人虽然有一定的财产,但这些财产往往与其家人的财产混同在一起,很难区分哪是被执行人的财产,哪些是其家人的财产,给强制执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要区分这些财产,必然牵涉到析产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执行阶段,执行员是无法解决的。

4、被执行人的继续赔偿能力有限。对于被执行人已被执行死刑的案件,因没有了被执行人,使案件很难执行下去。对于被执行人被判有期徒刑的案件来说,情况稍好一点,但因这部分人犯罪前大都无正当职业,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其已入狱监管,无法再从事其他经济活动,不能再创造财产,而且,刑期越长,其赔偿的可能性越小。

5、被告人家属不理解,不配合。认为犯罪是被告人自己的行为,“一人做事一人当”,与家人没有牵连,造成受害人的经济损失由被告人自己承担,而某些案件被告人又比较年轻,独立生活的能力有限,没有任何财产,造成难以执行。

6、可以采用的强制措施有限。由于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大多都已失去人身自由,象罚款、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等无法适用,对被执行人没有震慑力。

(二)、主观方面的原因

1、申请人方面的原因。申请人由于与被执行人之间存在的特殊对立关系,造成其难以了解掌握被执行人的具体情况,使其向法院提供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很有限。

2、执行员方面的原因。有些执行员在思想上对刑事附带民事执行认识不到位,觉得这类案件标地小,执行起来费时费力,有点得不偿失,不愿下工夫去执行。有些执行员受“罚了不打,打了不罚”的思想影

响,认为既然判了刑,就不能再赔偿。还有些执行员对此类案件有畏难思想,一听说自己分了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就头疼,不愿执行这类案件。

五、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对策

(一)、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危害。

1、被害人的权益得不到保护。法院的判决不能执行,直接损害了被害人的权利,有些被害人在受犯罪侵害以后,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满足,甚至家破人亡。

2、损害法院判决的严肃性。法院的判决得不到执行,如同白纸,严重破坏了法律的权威和法院判决的严肃性。

3、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刑事附带民事执行作为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于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得意义。

(二)、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途径。

1、执行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做好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的重要意义,把做好这类案件的执行提高到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长治久安的高度上来,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格依法办案,克服畏难思想,针对具体案件,认真做好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的工作,促使其放弃“赖帐”思想,主动配合法院执行工作。

2、针对被执行人大多无履行能力的问题,应该加强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立案审查工作,在案件由审判庭移送执行时,由立案庭对此类案件进行审查,对于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人又不能举证的情况,可以直接中止执行,发给申请人债权凭证,以减少该类案件在执行阶段的大量积压。

3、对于可能涉及民事赔偿的刑事案件,应加强司法机关之间的互相协调,在侦察、起诉及审理阶段,应该及时对属于犯罪分子的家庭财产进行保全,予以查封或扣押,以保证将来能够对被害人予以赔偿。

4、加大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民事部分的调解力度,对民事赔偿部分尽量以调解方式结案,这样,既能消除执行难的问题,也有利于对犯罪分子的改造。

5、加大对被执行人家属转移、私分、隐匿属于被执行人的财产的追究力度,对于经查证情况属实的,要限期责令其退回,否则,在其转移、私分、隐匿的财产范围内执行其个人的财产。

6、确立民事赔偿优先原则,做好民事优先赔偿工作。根据《刑法》第36条的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第60条还规定:“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的,应当偿还。”审判人员在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应充分应用这些规定,及时做好对被害人的赔偿工作,以保障被害人的权益,从而减少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积压。

7、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问题,还可以考虑完善和建立一些必要的制度。

1、完善缓刑考验、减刑、假释制度。可以把是否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作为缓刑考验、减刑、假释的法定条件,对拒不履行附带民事赔偿的,应撤消缓刑,不能对其进行减刑、假释。

2、完善取保候审的担保制度。对可能涉及民事赔偿的刑事案件,将保证人对被告人在遵守刑事诉讼制度方面的担保,扩大到对附带民事赔偿的担保。

3、建立监狱代偿制度。将罪犯在监狱里的劳动所得,扣除其必需的生活费用外,剩余部分支付给被害人。

浅析企业执行力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篇7

关键词:法院执行,暴力抗法,取证意识

一、法院执行中暴力抗法的含义及危害

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是指在人民法院执行过程中, 被执行人、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单位、个人以及案外人无视法律尊严, 公然以暴力威胁或其它方法妨碍、阻止执行人员 (包括协助执行人员) 执行职务的违法犯罪活动, 简称为暴力抗法。暴力抗拒执行主要表现在破坏执行现场、围攻殴打执行人员、毁坏执行装备等。

十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到社会各界, 尤其是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为解决这个问题都可谓穷尽手段、用尽措施。但是, 由于目前暴力抗法取证工作难, 导致许多抗法事件无从查起, 已经严重威胁到执行干警的人身安全, 影响和制约着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也严重践踏了国家法律的尊严和人民法院的权威, 使人民对国家法律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质疑, 这必将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针对当前各地连续不断发生的暴力抗法事件, 本人对暴力抗法取证难的原因及对策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二、暴力抗法取证难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或许能找到暴力抗法取证难的原因。

2009年4月10日, 湖南宁乡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在长沙市博利鞋材有限公司先予执行一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时, 被该公司员工及其纠集的社会人员谩骂、阻扰、封堵, 并用砖头、棍棒等凶器砸伤多名执行人员, 整个执行现场一片混乱, 执行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 法警只得使用防身喷雾器将追打执行员的暴徒驱散, 由于没有及时取证, 执行被迫中止。最终, 宁乡法院果断地将8名参与暴力抗法的不法人员强制带离现场, 阻止了这一严重暴力抗法事件。事后, 对组织、参与这起暴力抗法的人员给与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分析该案例, 我觉得暴力抗法取证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由于暴力抗法事件突发性强, 参与人数多、事态发展快, 在每一次法院执行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

而且由于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或者执行干警言行的某些失误, 都可能导致暴力抗法事件骤起, 很难预料和防范。再者, 暴力抗法事件在开始时, 往往表现为小的摩擦、对峙, 继而恶性膨胀, 过程短、速度快、势头猛, 形成规模后, 局面就难以控制。从而导致司法机关查处的难度大, 取证困难多, 案件处理的时间长, 效果不理想。

2. 执法人员装备落后, 缺乏必要的取证工具。

正因为暴力抗法事件难以预料, 执行人员在执行中, 不可能执行每起任务都带足设备, 尤其是录音、摄像等设备, 只是在可能存在暴力抗法的案件中配备若干名法警, 以防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 而往往在发生暴力抗法的时候又不能及时取证, 导致暴力抗法事件愈演愈烈。另外, 有些地方条件差, 经费不足, 无法配备必要的取证工具, 也对取得暴力抗法的有力证据造成一定影响。

3. 执行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取证意识不强。

一些执行人员对执行环境、执行对象缺乏调查了解, 危险性估计不足, 无法充分考虑到暴力抗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外出执行任务, 只是携带必要的法律文书或手铐等简单械具, 而一旦发生暴力抗法事件, 不仅无法控制局面, 也无法及时有效地保留证据。

4. 与媒体舆论互动性差。

对于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热点的执行案件, 执法人员往往忽视媒体、舆论的力量, 只是作为一般的执行案件去处理, 导致暴力抗法事件发生时, 没有专业人员记录事件发生的实际情况, 无法取得第一手的证据。

三、对策

研究分析暴力抗法取证难的原因, 不仅能够使我们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对策, 及时有效地保全证据, 更重要的是能够从根本上采取措施, 预防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

1. 增加经费, 强化执行人员装备。

执行工作要有充足的经费。执行工作没有充足的经费, 工作的开展如无水之舟, 受到很大的限制。国家和各级财政应保障其办案经费充足, 使执行工作能正常开展。有了经费就能配备必要的摄像、照相、通信、网络等取证设备, 以便建立完备的档案资料, 保存被执行人抗拒执行、暴力抗法、妨害执行公务的证据。同时, 在法院办公场所内, 装置必要的监控设备和安全设施, 以此来预防发生在法院内的暴力抗法事件, 保障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 保留不法分子的抗法证据。

2. 提高执行人员自身素质, 加强取证意识。

执行工作要准备充分, 不打无把握之仗。执行前应加强法制宣传, 多做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 要摸清、弄准被执行人的情况。执行开始时要带足必要的录音、摄像等设备, 遇突发暴力抗法事件才能有效地保全证据, 才能依法追究对暴力抗法者的法律责任。我市西夏区法院执行局每次遇有重大执行活动时, 都有专业摄像人员跟随, 对整个执行过程进行拍摄, 不仅使案件执行得到公开化, 而且及时有效的保全了暴力抗法的证据。

3. 加强媒体、舆论监督。

法院执行中, 媒体、舆论的参与除了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外, 还能起到对被执行人员及相关人员的监督作用, 使得抗法者有后顾之忧, 而且一旦发生抗法事件, 也能起到收集证据的作用。今年6月, 西夏区法院执行人员在执行一起案件时, 当地记者会前往进行拍摄, 针对案外人X某谩骂, 侮辱执行人员的行为, 记者拿出证据, X某随即在证据面前低下了头, 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写下了检讨书, 使得执行人员的权益及国家法律权威得到了维护。

4. 公安机关应积极发挥职能, 事后及时调查取证。

由于暴力抗法事件后果严重、危害较大, 所以, 在发生暴力抗法事件后, 公安机关在担负解救任务的同时, 应立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提取第一手证据, 以定位事件的性质, 最大限度地弥补执法人员受到的伤害和公共设施受到的破坏。

暴力抗法事件不仅发生时要及时取证, 在事后还要及时查证。执行案件千变万化, 执行人员不可能每次执行都做到万无一失, 最重要的是应该从根本上杜绝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而要顺利达到这一目标, 我认为要从以下三点做起:

首先,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法制宣传, 特别是对执行法规的宣传, 在全社会形成生效法律文书必须执行的法律意识, 形成以抗拒、阻碍、干预人民法院执行为耻, 以服从、协助、支持人民法院执行为荣的舆论氛围。同时还要认识到执行工作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 执行活动对公民要起到宣传法律的作用, 对当事人要起到依靠法律、遵守法律的教育作用。如通过张贴执行公告、公开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召开执行大会和新闻媒体曝光等, 使执行当事人和广大公民受到生动的法制教育, 进而增强法制观念。

其次, 切实改变少数执行人员乱执行的状况, 提高执行人员的自身素养。对执行人员要加强教育, 严格遵守各项执行纪律, 改进工作作风, 坚决禁止违法执行、野蛮执行的行为, 树立依法执行、文明执行的良好形象。要努力培养执行法官的“双刃”功能:既要会运用司法裁判权, 又要会运用行政命令权;既要通晓程序法, 又要了解实体法;既要熟知债权, 又要深知物权;既要会做司法工作, 又要会做社会工作。

最后, 案件执行尤其是异地执行、农村执行, 执行前要制定执行方案, 组织足够力量实施执行;执行过程中要建立安全防范、情况报告、矛盾化解、警力支援的应急机制;执行后要完善对被执行人依法执行和对不法分子的惩罚机制, 避免执行干警产生消极情绪, 消除负面影响, 保证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

综上, 执行工作任重而道远, 每位执行干警都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公平、公正的执行案件, 使当事人信服, 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创造一个秩序井然、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徐敏, 任忠臣.对暴力抗法成因的博弈分析及数理研究.法治与社会, 2008.05 (下) .

[2]曹武.对暴力抗法问题的深层思考.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6, 8 (6) .

浅析企业执行力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篇8

关键词:财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经济市场;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1.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4-0119-01

1 财务造假

“全美反财务舞弊委员会”(Treadway 委员会)对财务造假的定义是——公司在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中,由于故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虚假或漏列,结果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轰动华尔街的“安然事件”使财务假造内幕清晰地曝光在大众面前,万福生科造假案更是对财务人员的道德准绳和审计现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财务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干扰经济市场的正常运行,因此针对财务造假的分析变得非常重要。

2 驱使财务造假的原因

2.1 相关者的利益因素

在上市公司中,本质上企业的管理者和企业的股东的利益并不完全重合。企业的经理人往往追求的是将企业某一时期的业绩做大做强,使自己所能获得的奖金回报更多,而股东更关注的是企业的长期发展,使自己手中所持有的股票价值最大化以获得最大的资本增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股东更希望企业出具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然而,一旦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企业面临的危机很可能是股票停牌甚至企业破产,对于股东而言手里的股票非但不能抛出反而面临更大的损失,出于这样的考虑,股东反而更愿意和经理人一起努力掩盖真实的财务信息。

在国有企业中,尤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企中,企业的绩效往往成为政府对企业员工,领导的考核,升职加薪等各方面的考核标准。企业业绩好,自然各种奖励少不了,然而企业业绩一旦下滑,一年的辛苦都泡汤。因此,为了获得奖励和晋升,常常诱使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一起合作对外报送漂亮的数据,民间常常流传“官出数字, 数字出官, 报得好, 升得快”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2.2 会计法律制度不完善

企业敢冒着风险进行财务造假,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法律制度有漏洞可以钻。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于很多新出现的问题,传统的会计做法已不再适用并不起作用,新发展和旧制度之间形成了财务造假的真空地带。并且这些年不断变革的会计法的相关条款在实际操作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可实践性差也是目前财务人员造假所依托的漏洞。

2.3 审计监督存在问题

我国目前的审计监督体系包括国家审计监督、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三个方面。其中,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最差,因为内审人员终究还是受限于企业管理层,若管理层想操纵财务信息,内部审计人员即使发现了也很难改变结果,因此民间常有传言说企业的内审只是为政府而设的摆设。国家审计监督的职能落实在审计、工商、税务等部门, 由于各监督部门之间监督标准各不相同, 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审计作用。而社会审计监督更通俗地说是受来自于审计机构的监督,这种监督是独立于企业和政府的第三方监督,力度最强,然而当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时,即使独立也难被利益所束缚,尤其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非常低时,他们发现审计单位会计造假不仅不予以披露, 反而为其出谋划策, 使会计信息失真更严重。

3 解决对策

3.1 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

会计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必须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齐行,太快或太慢都将形成真空区域为相关人员实行不轨行为提供机会。同时相关立法人员在设立条款时应大大加强惩罚力度,法律颁布前应先有一段时期的试行期以保证规定的可操作性,减少模棱两可的条款。此外,执法机构平常应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财会人员此类法律的宣传,让他们从思想上意识到法律的严肃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让侥幸和铤而走险从他们的脑中根除。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应将法律的威严维护到底,对违反会计法的财务造假行为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绝不留情,绝不手软。

3.2 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驱使财务造假行为发生的一个原因便是利益的诱惑,这种诱惑无论是对造假方或审计方都是很难抵制的,既然同样是拿钱,何不以奖励的方式发放给各方呢?一方面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另一方面又由市场运行各主体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对于企业方而言,建立合理的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机制,摆脱传统的以数字定成败的规矩,使企业评价更客观更真实,企业方也不用将对外报送的财务数据进行粉饰,一方面政府等评估方得到的信息更真实,有利于做出更合理的经营决策,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本身而言也不必保守职业道德的折磨。此外建立合适的奖励机制更多是针对审计方而言,根据无数前例分析,职业道德水平地的审计机构往往会被企业所提供的利益所心动,帮企业一起财务造假,如果相关单位能设立一笔奖金给那些诚实守信,坚守职业道德的审计机构,那么毫无疑问会一举两得,既减少了审计机构和企业通力合作粉饰报表的情况,又能提高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源上杜绝财务造假。

3.3 强化审计监督

从审计监督的体系出发,加强审计监督的对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3.3.1 国家各职能部门应尽快商议协调各自的审计标准

国家审计监督的各职能部门应尽快商议协调好各自的审计标准,尽可能使其在标准和目标上达到一致,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各部门应通力配合而不是各干各的活。只有像工商,审计,税务等部门共同团结合作,才能使国家审计监督工作的效用发挥到最大,避免更多的财务造假案例。

3.3.2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与管理层并行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从传统的由管理层管理过渡为与管理层并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使其脱离“摆设”的称号而发挥好“审计监督的第一把关人”的角色,使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在企业内部发生时就被发现并纠正。

3.3.3 社会审计机构和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社会审计机构和人员应通过不断的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拒绝与企业沆瀣一气,公平公正地为企业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以方面利益相关者做出真实正确的决策。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的警察”应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

在这个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会计人员的诚信是非常重要的。

4 结 语

总之,要真正消除市场中的财务造假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要依靠社会各界力量通力合作,共同实现。

参考文献:

[1] 裴苏.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其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3).

上一篇:浅谈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下一篇:教学设计画组合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