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四发言稿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五四发言稿(通用10篇)

关于五四发言稿 篇1

今年是“五四”运动------周年,又是建国------周年,也是我校建校------周年纪念日。

今天,我们汇聚在这里共同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周年暨“五四”运动------周年,表彰先进团组织、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团员。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政向全校共青团员、青少年朋友以及青年教师致以亲切的问候!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爆发于19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是一场振聋发聩、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新纪元。

从此以后,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激励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与祖国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肩负历史使命,勇立时代潮头,甘于牺牲奉献,矢志不移奋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创造了长存青史的光辉业绩。

我校自建校以来,就以“广学、育才、化民”为己任,学校师生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崇高的爱国情怀。1919年5月4日,北平爆发反地反封建的学生爱国运动的消息在重庆各大中学校传开,我校的学生闻讯之后迅即选出代表前往川师开会筹备,与川师、求精、联中、巴中和留法勤工俭学会组成重庆学生联合会,我校成立了“------中学学生自治会”。

随即各校学生自治会联合行动举行罢课,开展爱国宣传游行示威,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这次运动是江北中学的学生反帝反封建争民权求民生的一次启蒙教育的运动,从此以后,------中学学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权民生民主的斗争中总是走在了最前列。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五四运动已经走过------年,学校已经诞生------年。今天,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就是要进一步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光荣使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引领全校广大团员青年求真务实、勤学苦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借此机会,向全校团员青年提三点希望。

一、希望广大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永存高远之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先导。它就象大海中的罗盘,沙漠中的绿洲,黑暗中的灯塔,对人生的旅途至关重要。一滴水要永不干枯,必须自觉地投入大海。

我们青少年只有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把个人抱负与时代和社会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新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中学的学生,面对汶川地震,我们立足本职,加倍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支持抗震救灾,同时,积极参与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共捐献爱心款30余万元。这些做法,既是情真意切和负责任的爱国者的正确选择,更是让党和国家满意的当代中国青少年的优异表现。

二、希望广大团员青年勤奋学习,筑牢成才之基

学习不仅是青年提高素质、成长进步的基本途径,也是国家和民族保持生机、焕发活力的力量源泉。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交流方便快捷,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学习的最好时光,是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

广大青年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担当重任,赢得发展,就必须勤于学习、敏于求知。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和毕生的追求;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水滴石穿的毅力、永不满足的态度,抓紧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不断提升科学文化素养,不断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努力使自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希望广大团员青年砥砺品德修养,唱响文明之歌

生命,因向上而崇高;青春,因砥砺而精彩。优良品德的养成,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强,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担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还要有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

广大同学要不断锤炼意志品德,提高思想修养,完善人格品质,努力成为德才兼备、拼搏进取的优秀人才。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大力发扬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勇敢地站在引领社会文明新风的最前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建设。

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身体力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一点一滴中积累,在一言一行中培养,打牢自身道德修养的基础。

关于五四发言稿 篇2

70年代中期以后, 西方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开始倡导以中国为出发点, 深入精密地探索中国内部变化动力与形态结构, 力主进行多科性协作研究, 这种史学界倾向被称为“中国中心观”。对于中国近代的很多问题, 笔者的观点是分析问题时作分层处理, 即由不同的层带 (zone) 组成了中国近代历史, 本文选取了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社会外部条件作为个案分析, 包括通商口岸、现代工厂、船坞、现代交通、传媒事业的发展、西方民主与法制社会模型的引进等, 正是这些外部条件为五四运动向各阶级的推广与扩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一、当时日益全球化的国际交涉方式和中国的参与

随着时代的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呼唤出来的巨大的生产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保证法律实施的强制力,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确立了近代国际关系体系。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 政府间的频繁外交已成为整个19世纪欧洲各国和以后20世纪政治生活中最时髦和最重要的内容。对于近代中国, 主要表现在:

其一, 在外交思想上, 近代中国引进西方外交观念, 大量译介国际法, 并用它来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主要手段。其中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所译的《万国法》影响最大。相当多的中国人已认识到而近代资本主义的外交关系则是以“利”为最高的价值指向, 以强力为后盾, 用军事侵略、行政控制、经济渗透等手段来实现他们的目的。同时, 也基本了解外交是本国政治的反映, 是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基本动机的, 中西关系取代朝贡关系成为中国外交的中心;其二, 中西关系的主体从民间转化为政府, 晚清政府已经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专门负责处理对外事务。并且在国外建立使馆, 并派常驻使节以便于对外交涉, 而后, 又有外务部的设立, 民国建立后, 中国的外交机构已完全近代化;其三, 中国的外交格局已从中国与个别西方国家的关系, 变成中国与全体西方列强整体的关系。同时, 朝廷与百姓对“夷务”的态度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外交活动逐渐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对西方列强来讲, 中国在当时是一个遥远的、国力虚弱落后的国家。因此, 各国对中国的态度如何, 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如何, 在列强的外交战略中都是无足轻重的。这种情形延续到一战前后, 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以致于在巴黎和会上,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被无理地置于局外, 这样的大型国际会议和中国参与会议寻求与他国平等愿望的破灭, 正是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一个契机。

二、当时日益发达的交通通讯技术

交通运输业的变革, 是夺取国外市场的武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环境下, 中国的交通通讯技术还停留在中世纪, 与西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成为近代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障碍。不少有识之士纷纷上书急切呼吁创办航运、铁路、邮电, “遂开我国数十年未有之局面”[1]607, 近代交通运输工具的铁路、轮船和通讯工具的电报、电话出现, 已经初步展示了这种新式生产力的威力, 对近代中国也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冲击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旧式航运业在鸦片战争以后开始逐渐衰落,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 清廷开始鼓励自主开办航运。同治十一年 (1872) 始创上海轮船招商局, 航运业开始缓慢发展。至甲午战争以后, 中国人民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 发展航运业成为实业救国的主要内容, 近代航运业有了较大发展。至1919年, 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拥有的航运企业已有千余家, 其船只遍布沿海、内河和运洋航线, 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的轮船航运体系。甲午战后, 中国铁路的发展也相当迅速, 在清政府时期 (1876—1911) , 修建铁路约9400公里, 北洋政府时期 (1912—1927) , 在关内修了约2100公里铁路, 大都是原有铁路的展筑和延续。

近代的通讯技术的发展起始于洋务运动时期, 电报总局的设立是近代通讯事业发展的集中表现。李鸿章在1880年在天津建立电报总局, 并主张将陆路电线进一步扩展, 他上书清廷:“当此外人窥伺, 必须激励华商, 群策群力, 共图抵制”, “而保中国自主之权”[2]339, 经过十余年苦心经营, 建成了遍布全国的电讯网, 联通22行省, 如时人所说:“经营十余年, 布满各省, 瞬息万里, 官商称便。”[2]451

铁路和轮船等近代交通工具推动贸易发展和市场开辟的进程中, 一批具有优越交通条件的沿海沿江和铁路沿线的通商城市发展起来, 如上海、天津、广州等。在五四运动时期, 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救亡高潮, 除了原来的政治中心城市北京以外, 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在运动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运动的主力军工人和商人基本都集中于此, 由于他们直接从事影响社会民生的产业, 给北洋政府以巨大压力, 使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 并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罢免卖国贼, 促使了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的实现。

三、广泛传播的媒体

近代报刊是在鸦片战争前西方列强图谋打开中国大门的过程中传入中国的。戊戌维新时期, 维新派掀起办报热潮, 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大量出现, 改变了外国人士及教会所办报刊独占鳌头的局面, 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丰富了民众的生活。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报刊大量涌现, “一时报纸, 风起云涌, 蔚为大观”[4]147。据不完全统计, 这个时期的报刊达500余家, 总发行量达4200余万份。新闻通讯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 1912到1918年, 新创立的新闻通讯社有20余家。在五四运动前夕, 中国的报刊已经有2000余种, 从事报刊业的知识分子有两三万人, 有数百家通讯社和出版社[5]58, 中国大地上众多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潮。

在五四运动时期, 许多通讯社、报刊在反对帝国主义, 反对军阀政府上空前一致, 很多媒体本着负责的态度, 如实反映各地的革命风潮, 广泛传播进步思想, 向广大民众发起号召, 表现了新闻界经受新文化运动锻炼不断进步的趋势。像当时在运动在波及军队以后, 山东第五师士兵通电敬告全国同胞:“但我辈军人……惟仰各界诸君速筹鸿谋, 挽救危局, 军人等惟以铁血外诸君后盾。”[6]此则报道最早是由上海《新闻报》于5月21日刊登, 北京《益世报》在5月23日转载, 引起反动派的恐慌, 正因为新闻界的大力报道评论, 有力促进了这一空前广泛的群众运动。

另外一方面, 五四运动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新文化运动提出目标是“破旧立新”, 在破除传统文化之余, 必须引入新的价值观, 所以陈独秀力倡民主与科学, 作为革新中国及取代旧文化的元素。在这个过程中, 以报纸、杂志为主的传播媒体对各种思想和观念的传播保持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 因此使它们都可以得到迅速和有效的传播, 形成本世纪初的一次思想解放。

四、民众有一定的结社、集会、言论、出版自由

五四运动时期是20世纪中国罕见的言论自由相对有保障的年代, 并且人民具有比较充分的结社自由, 各个阶层、政治态度和志趣各异的人们可以自由地组成各种团体, 表达自己的意愿。一个独立的舆论系统成了当时社会运行中无法忽视的力量, 形成了公民自由活动的空间。

从1903拒俄运动开始, 学界已出现独立的政治集会, 成立了一批各种名义的学生小团体, 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各种规模不一的斗争。五四期间, 学生组织成了爱国运动的先锋和不容忽视的力量。不仅是学生, 作为新经济力量的代表者商人, 也纷纷组织团体。1902—1912年间, 成立大小商会达988家, 此后还继续增加。这些商会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 进而对各种政治问题亦勇于发表意见, 成为历届政府不敢漠视的力量。五四运动爆发后, 北京总商会于5月5日、6日召开紧急会议并通电全国, 要求急救 (释放) 学生、拒签和约、抵制日货。各地商会纷纷响应, 群情汹涌。最后由上海商界带头, 掀起了罢市浪潮。有的商会甚至领导会员拒纳税款。有些地方的工人也开始罢工, 被当时的一些报纸称之“为我国破天荒之事件, 又为工人参与政治问题之嚆矢, 足见我国工界业已觉醒, 且有相当团结力”[7]。

在爱国还是卖国的大是大非面前, 不少军阀也作了明智的选择。吴佩孚的态度堪作代表:他致电徐世昌说:“大好河山, 任人宰割, 稍有人心, 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 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 前仆后继……其心可悯, 其情可嘉, 其情更可有原。”[8]351他还坚决反对在和约上签字。熊希龄、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各界名人, 也纷纷指责政府的作为。这些声音与支持政府的各种声明一一见诸报端, 形成了众说纷纭、多元并存的局面。五四时期, 如同李大钊所希望看到的“由中流社会之有恒产者自进而造成新中心势力”[9]465的社会雏形已在中国浮现, 所以五四运动才得以广泛展开。

由于人类第三次革命性转变特有的弥散与扩张性质, 中国社会面临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和“现代化示范效应”, 体现在五四运动的酝酿和发生过程中, 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但如果没有当时日益全球化的国际交涉, 这样战后的会议不会举行而中国也是不会参与;如果没有当时日益发达的交通通讯技术, 这次失败外交及引发的国内震撼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没有当时广泛传播的媒体, 广大民众的心声无法表达, 也无法引起全国规模的运动;如果没有几次革命后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社会的初步实验, 民主共和的观念不可能如此深入人心, 民众也没有一定的结社、集会、言论、出版的自由。由此可见, 正是广泛的现代化运动为五四运动提供了可以发生、发展、高潮的必要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中国通史 (第十一卷近代前编) [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2][3]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 (资料丛刊第6册) [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1.

[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中国新闻出版社, 1985.

[5]蒋国珍.中国新闻发达史[M].世界书局, 1927.

[6]五四爱国运动 (上) [N].新闻报, 1919-5-21.

[7]破天荒之工人总同盟罢工[N].晨报, 1919-6-12.

[8]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

关于五四精神等问题致王元化先生 篇3

今春在电脑里丢失的那封长信,终于还是未能找回来。回武汉后本应立即给您写信的,不想被几件事吸引住了,一直静不下心来,以致拖到今天才写这封信,实在是失礼,望能原谅。

那吸引了我的几件事,是两篇论文和一部小说所引发的论争:《中国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引起的讨论,集中在《南方周末》上;《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一文和小说《如焉》所引发的论争,主要在网络上。这几场论争表面上似乎互不相干,但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它们同出一源,都是一些知识分子焦虑心态的反映。他们在反思,在探寻。可以说,这些论争都通向一个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国人的大问题——我们从哪儿来?向何处去?

在接触这些论争、思考有关问题的过程中,我常常联想到您的有关见解,特别是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那些问题,点到的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几个重要穴位。于是,我就结合近来发生的这些论争,写信谈我的看法。信写了一半,才想起您去年寄来的《九十年代反思录》,我从深圳回来后还未来得及细读,于是就打开读有关五四、杜亚泉和卢梭的那几篇。到这时我才发现,我那两封未完成的信里说的都是多余的话,我所提的问题,您都已经作了详细的辨析。您的看法我大都同意,只是在分寸上和对待的态度上略有不同。这些问题在当年曾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如今能够从自身经验中领悟您的看法的人愈来愈少了,而年轻人又在重复那种打旗号、分营垒、党同伐异的论争旧习。看来,您的那些反思并未过时,真不知这是幸还是不幸。

最近这次呼唤“文艺复兴”,使我想起了世纪之交的“回归五四”和前年的“反思启蒙”。前者是对于五四的笼统的全面肯定,后者是对五四的不恰当的指责。这一次在谈论文艺复兴的时候,好像有些含糊其辞,没有正面触及对五四的评价、与五四的关系问题。我觉得这样是不行的,五四是绕不过去的,不管是谈以往的历史,还是今后的发展,五四这笔账是非算清楚不可的。正是在这里,您的那些意见就显得非常重要,应该提出来进一步申说发挥。

联系去年您在电话里提到的那几篇文章,我觉得以下两个问题最为重要,需要进一步辨析和阐发。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的基本精神究竟是什么?后来在什么时候和怎样蜕变和逆转的?

二、中国有没有过真正的“全面反传统”?事实上我们反掉了什么传统又继承发展了什么传统?

下面,就简略地说说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首先一点,是必须把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运动与爱国群众运动区别开来:前者是来自内部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又一次兴起,是一次自省自强因而富有理性批判精神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后者却是对外部压力的反弹,是爱国主义群众运动。这也就是多年来所说的启蒙与救亡的区别与关系问题。李慎之先生曾将其喻为风与火的关系。按我的理解,启蒙犹如火种,埋藏在民族历史的深处,遇到风而发生变化,火借风力,风助火势,启蒙之火时隐时现,从魏晋到晚明到戊戌到五四,反映出中国人个性解放开始之早,形成之滞缓艰难。这中间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人,个人,自我的发现和觉醒,这一点与西方完全一致。所以无论怎样称谓,说五四是启蒙运动也好,是文艺复兴也好,其真精神在此,是毫无疑义的。

您把这种精神归结为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当然可以,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但为何不直截了当地使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浪漫主义”这些既准确又通行的科学概念呢?事实上新文化运动的蜕变、文学革命的转向,正是从批判这三个主义开始的。把个人主义等同于利己主义,把自由主义庸俗化为自由散漫不负责任,把浪漫主义曲解为脱离现实胡思乱想进而把个人主义判定为“万恶之源”。事实上,正是这种反五四之道而行的极左思潮、极左路线,才是真正的祸害之源。

您借用陈寅恪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来解释五四精神,正好从这里说明当时的保守主义者也赞同五四精神,并不像后来的史书所说的那样,古今、中西两派完全对立。从这里也可以反过来看,当年的新文化运动先驱者,那些新派人物,也并非绝对拒绝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反传统”。所以我觉得,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全面反传统”,也不能笼统地说什么“文化断裂”,而是要问:多年来我们反掉的是什么文化?断裂的是什么文化?继承发展的又是什么文化?我觉得,这才是关键问题。

中国的主流文化,儒道释合流的士大夫传统文化,五四以后仍在延续,这在胡适和鲁迅身上反映得非常清楚,他们身上的传统道德操守,他们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所付出的辛劳,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人所共知的。其他新派人物,从《新青年》、《新潮》到后来的《新月》、《现代》、《论语》等周围的那些人,全都是传统文化方面训练有素的。再后来,我所直接了解到的,从抗战到胜利,大中学校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比重并不小,读写文言文和旧体诗词,是高中和大学生的一般水平,包括理工科学生。当年学理工而在文史方面颇有成就的,并不少见也不奇怪。从朱自清编的《大学国文》,他和夏丏尊合著的《文心》,就可以看出当时教育方面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我个人的亲历也可以为证,在入小学之前我还读过一年家塾,初中阶段还在家里读《左传》、《陆宣公奏议》。

这说明,事实上并不存在“全面反传统”和“文化断裂”,存在的是另外两种情况:一是当年论争中的一些过激的言辞主张,如“全盘西化”、“不读中国书”、“废除汉字”之类,都是并未实行也行不通的。二是确实反掉了传统,而且不止一种,在这些方面出现了“断裂”,同时发展了另一种传统,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了“返祖现象”,造成了民族的灾难——我认为,这才是关键所在,是一个至今仍未引起重视的至关重要的大问题,这就是八十多年前曾经有人提及而长期未引起注意,八十多年后您首先再度提出的游民文化问题。

您在《思辨随笔》里介绍杜亚泉论游民文化的那段文字,无异于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以前未曾看到的东西。后来读了王学泰以及黄远生的论著,又使我联想起梁启超和鲁迅的一些看法,并进而联想起仿佛《日知录》和《读通鉴论》里有相关议论。不幸的是,我的视力已不容我去查阅,只能重读鲁迅的《春末闲谈》和《灯下漫笔》。我发现,那里面所说的“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还有那种会制造没有思想的劳动力的细腰封,都是对中国历史的透辟见解。专制与造反、暴君与奴隶的统一发展了那种以暴力和权谋为基本内容的游民文化,并不断批判和清除含有人文精神的主流传统文化和五四新文化。

我也注意到了,游民文化问题在您的论著里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话题,它与许多文章有关联有呼应。在您的这几本书里,古今中外不仅互相关联,而且都与现实密切相关,既是学术更有思想。游民文化就不仅仅涉及历史、涉及“文革”,而且也与当前现实有某些关联。近几年有两本很引人注意的书:吴思的《潜规则》和《血酬定律》,不知您听说过没有。这两本书很独特,独特的目光和独特的叙述方式,其中揭示的一些东西,实际上涉及至今仍有影响的游民社会、游民文化问题。这说明,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关注、在研究“我们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

其实,这也都是在“正本清源”——不知您还记得否,在当年的“拨乱反正”之初,曾提出过“正本清源”的口号,但不知为什么很快就不提了。三十年过去了,今天再来做这项工作似乎太迟了,不过迟了也比不做好。您在《一切都不会白白过去》一文里提到龚自珍的话:“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我读了立即联想到了鲁迅的话:“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重视历史却不知自省,正是我们的祖传老病。这里提到的几场讨论,就都带有反思、正本清源的性质,因而也应该有自省的精神,民族的自省、个人的自省。

问题的关键还是人,个人,自我。还是1918年周作人提出的那个“辟人荒”,那个“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的人道主义”。失掉了个人、自我,没有了人道主义,也就远离了五四精神。对此,我觉得郁达夫说得最简单明了:“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以前的人,是为君而存在,为道而存在,为父母而存在,现在的人知道为自己而存在了。”

下面,我给您抄一段外国人的话: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直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和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人类只是作为一个种族、民族、党派和社团的一员——只透过某些一般的范畴而意识到自己。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早烟消云散,对于国家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做客观的处理和考虑成为可能的了。同时,主观方面也相应地强调了表现它自己,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认识他自己。

这是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的一段话,说的是西方的文艺复兴,我们的五四不也是这样吗?六十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不也是这样吗?那么,这一次再觉醒了的精神个体,他们的自我意识是什么?我不知道,当年您和周扬一起研究“异化”问题时,是否触及到了这些,当年我只认识到人性与极左思潮,上面那些看法,是读了您的有关文章后才往这方面想的。去年有人呼唤文艺复兴,我真希望他们沉下心来,清理百年来的这段非理清楚不可的历史,也希望他们能从您那里得到启发,注意五四和游民文化的问题。

说到对五四的反思,总的来说,您的主张和态度我是完全赞同的。不过,您在《对五四的反思》一文中提到的那四个问题,我觉得还需要作些具体分析。那四个问题都是存在的,但他们的性质与产生和存在的情况却各有不同,似乎需要加以区别。庸俗进化论并非始于五四,您也提到了严复,说到了这一思想的普遍性,可见那是一种时代局限,不能归咎于五四。功利主义则更是由来已久,可能和那种工具理性有关。您提到的与学术无关的实用目的,也主要在教化方面,而不是自然科学。激进主义和意图伦理的影响则更大,至今犹存,确实需要指出以引起注意。但我觉得它们与五四的关系也很复杂,应该具体分析。比如,最初冲决网罗时那些呐喊中的激烈言辞,如“放火”、“掀屋顶”之类,与那种“破字当头”、“彻底决裂”的斗争哲学、仇恨文化不同,应该加以区别。一种是情绪表述方面的,一种是根本的文化观、世界观。我觉得五四时期主要是前者,应该说那是一种偏激情绪,成为一种带破坏性的主义,是后来的事。

意图伦理也有类似情况。“文人相轻,自古皆然”,即使是“于今为烈”,也是传统恶习,和“党同伐异”一样,都不是五四时期才有的。但是,这些东西一旦成为明确的思想观念,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思想行为准则,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我指的是“立场”,那种有态度、动机和目的等含义的紧箍咒。我觉得这东西既古老又时新,远之可以通向人兽之分、夏夷之辨,近则直接与“阶级论”相关。在我看来,您说的“意图伦理”即指此而言。据我的见闻所及,这种“立场”式的意图伦理当时还没有出现或不普遍,您说的那种情况是后来,1927年以后的事。

总之,我的看法是:四个问题确实存在,但是,一、它们都是与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的主张和精神不一致的;二、有的并不是五四时期出现的,因此,应该看到这些并引以为戒,却不能把它们归咎于五四本身并以之苛责先驱者,贬低或否定这场伟大的启蒙运动或文艺复兴,甚至把整个五四说成是激进主义极左思潮的源头。从我读您的有关著作所获的总体印象,您对五四的看法和态度,可以概括为:反思五四,继承五四,超越五四,完成五四未竟之业——不知这是否符合您的原意。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触及一个复杂而又麻烦的话题,即今天怎样认识和评价鲁迅的问题。前几年出现“非鲁”议论时,李慎之先生在给我的信里指责鲁迅过左,并说他也受了鲁迅的“误导”。我回信表示不同意。当时心里很不平静,开始重新思考有关问题。这可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精神历程,因为触及自己大半生坚守的一些观点和信念,如王国维所说“可爱”与“可信”的矛盾,别林斯基所说的“痛苦的真理与可爱的谬误”。后来,我终于跨过了这一步,承认了既要清除鲁迅身上被涂抹的油彩,也要认识并批判他心里确实存在的“毒气”和“鬼气”——这也是他自己承认的。

这一步的跨越,就和读您的著作有关,您提到的那个问题——鲁迅接受“阶级论”并改变对“庸众”的看法和态度,是非常准确、至关重要的。鲁迅和其后几代知识分子向左转,就都与此相关——这就要从鲁迅的“转变”说起。鲁迅是否有过“转变”,思想是否“分期”,一直争论了半个世纪,我就一直站在没有转变、不分期论的一边。今天看来,这中间确有自欺欺人的成分,至少我个人是如此——因为钟爱他前期那些充满人道主义激情和理性批判意识的启蒙呐喊,那是青少年时代用心灵和生命拥抱并已溶入血管中的东西,那是绝对不能贬低、更不能否定的,加上对创造社和周扬们的反感,就有意无意地回避、无视“转变”和“分期”的事实。

其实,关键并不在事实本身,而在事实背后的价值判断,即怎样认识和评价鲁迅的这一转变,以及转变后的思想和著作。对此您没有具体涉及,但您提出的那个“接口”非常重要,我就是从那里受到启发,解开了一个多年来未解开的疑问,即鲁迅在批判梁实秋和“第三种人”时,为什么会持那种态度,那样的观点?我在教现代文学时,发现那两场论争真正的赢家并不是鲁迅和瞿秋白、周扬,鲁迅是在强辩,因而理论上就出现了矛盾。实事求是地看,梁实秋的观点并非没有道理,而胡秋原、苏汶在对文艺的认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面,都比左联的人更高明,而鲁迅却采取那样的态度。后来的研究者一边倒地肯定鲁迅和左联诸人,贬斥梁实秋、胡秋原和苏汶。我觉得,这中间就有您说的那种“意图伦理”,自觉或不自觉的。

您提到了“阶级论”与对群众的看法和态度问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鲁迅这次转变的突然和幅度之大。我觉得,这次的转变并非全是理论的力量,现实的刺激关系甚大。现在可以看得更清楚了,是国共双方合力把鲁迅推向左转的,一边是抓人禁书,一边是统战工作,双方共同把一幅年轻人奋斗牺牲的残酷画面呈现在老人面前,让他看到了真正的“阶级斗争”。但是,接受了阶级论,感情上起了很大变化,并不等于他完全放弃了原来的思想主张。也可以说,他的“转变”实际上是陷入了矛盾,这可以从许多地方看出来。感情上、人际关系上的矛盾痛苦在书信中表露得很清楚,理论上的矛盾也有文字可考:1929年在介绍苏联文艺论战时,鲁迅就曾表示,如果把文艺当作党的工作的一翼,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是难以解决的,这不依然是他两年前(即转变以前)的观点吗?对于当时苏联人评价托尔斯泰时肯定其艺术技术而否定其思想观点的做法,他提出质疑:这不是说明艺术的寿命比思想的寿命更久远,“为艺术而艺术”论可以复活了?可是尽管如此,他还是加入了那个如您所说是“为了别的目的”而建立的文学团体,参与了那几场同样是“为了别的目的”而开展的文艺论争。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的文坛和知识界还保持着多元并存的局面,《学衡》还在出版发行,周作人在向晚明寻宗续谱,林语堂在倡“性灵”、追“三袁”,也说明中西新旧不仅并存,各行其道,而且还互有转化。鲁迅的变化,他的加入左联,既整合了左翼阵营,也更加速了上述多元格局的解体和左右两军对垒新局面的形成。

实事求是地说,鲁迅的加入左联,是很有些勉强的,而且一进去就成了矛盾的焦点,他本人也一直处于矛盾痛苦之中,很快就与他们彻底决裂,接着就孑然而去了。后来丧事的隆重,既说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深入人心,又说明他的“转变”成为极其有用的历史契机。胡风执著于前者,周扬则看重后者,这是他们之间冲突的根源;胡风的悲剧由此而来,周扬的命运也与此有关。

事实上,新文化运动的蜕变,直到“文革”悲剧的上演,都不能完全归咎于某个人或某些人。游民文化的泛滥和肆虐,也不是少数人的责任,而是民族历史的积淀,是国民性的表现。如闻一多所说,大多数中国人身上都有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他说的土匪不就是游民吗?我们多数人身上都有游民文化的病毒,否则文化大革命就不会那样一哄而起,那样轰轰烈烈。在当时,有几个人没有喊过“万岁”、“打倒”?几十年过去了,作为“文革”精神资源和指导思想的游民文化,却至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忧虑。

这就是近来我在关注那几场论争时所想到的。都是大问题,心情急迫而知识不足,所以拉杂而又啰嗦,谬误之处请不客气地指出。

专此 即颂

近安

姜 弘

五四发言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

四月的春风情深意暖,迎着春风,伴着夏韵,在这春意昂然、百花盛开的灿烂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胜利九十二周年。很高兴、也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作为青年代表与大家交流一些我的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中,我来到烟草这个大家庭已经快两年了,回想起来这些日子,过的忙碌而充实。刚刚来到费县,面对一切都很陌生,接触的一切都和校园截然不同,有些茫然,工作更是无从下手。

幸好我有一群一直关心我、热心帮助我的领导和同事们,如果没有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仅仅靠我一个人的努力,是不能从对工作一无所知到慢慢可以独挡一面的。

我想,我的成长过程可以说是公司大部分青年职工的缩影。当我们这些青年人成为了烟草公司一份子的时候,局(分公司)党委对我们青年人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上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不仅是对我们青年人的关心与呵护,更是一种激励和推动,我现在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大家工作的时候考虑问题比以前更加周全了、处事方法更加得当了、自信心更强了,工作干劲更足了,这种进步与局(分公司)领导和各位前辈的信任与厚爱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谨代表我和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向帮助过我们的人表示衷心地感谢!谢谢大家!

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时代赋予的使命,92年前,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并不断发展的和谐社会,而青年职工是思维最活跃、求新愿望最强烈、最富创新意识的群体。我认为当今的青年要发扬“五四”精神,最基本的立足点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实现局(分公司)“走在全国前列”战略目标,大胆投身创新实践,充分发挥自身头脑灵活、文化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等优势,积极担起发展的这副重担,胸怀大局,高点定位,富有前瞻性和战略性,体现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局(分公司)今年各项工作实现创先争优目标增光添彩。

五四发言稿[模版]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在“五.四”表彰大会上代表先进工作者们发言。我感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托付。感谢那些在岗位上矜矜业业工作的同志们,是你们的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创造着企业今天的价值。更要感谢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青年职工健康成长并为我们搭建这个平台的各级领导和前辈们。是你们的谆(zhun)谆教诲和无私奉献,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成就了企业的蓬博发展,更让我们今天能有机会站在这里畅所欲言,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青年职工向各级领导领导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真诚的祝愿同事朋友们节日快乐!

90多年前,为了摆脱屈辱、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开创了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的新纪元。

如今,“五四”运动已经远去,当时的热血青年已经不可寻觅,他们在中华大地上曾经掀起的滔天巨浪,已经被定格成历史长河中的辉煌画卷。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是一种精神,展现出青年人对我们民族炽热的爱,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注,展现着青年人勇担责任、不负使命的信念和精神。今天,当“五四”运动的火炬传递到我们手中时,我们不得不开始审视自己: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国家,为企业,为采矿公司的事业,做些什么?

盛年不重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集体的事业紧紧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作为新时代的一

名青年职工,我们要坚持勤奋学习,在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知识更新大大加快的今天,汲取知识,打好根基,跟上时代步伐;注重锤炼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完善的人格品质,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取长补短,还要善于创新、勇于实践,现在,大环境的不景气,我们的企业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不正是我们对青年职工的磨练和考验吗?只要我们用辩证的观点考虑问题,这不正是我们青年一代发挥艰苦奋斗的比武场吗?更是把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大价值的绝佳机会吗?

我们广大青年工作者是企业发展的未来和生力军,我们承载着企业的希望与明天。我们绝不辜负各级领导和前辈们对我们的期望与教导,我们一定会立足岗位,做出贡献,展现自我,奋发图强,这是我们青年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宏伟的蓝图需要我们去创造,去实践。企业美好的未来召唤着我们为之拼搏,为之奉献。我们深信,采矿公司的青年工作者一定能够高举五四精神的火炬,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指引下,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创造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机运区:孙喜光

关于五四发言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机电工程学院机械095团支部书记王阳。

在这春风送暖、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五四青年节。今天,我能够代表基层团支部在这里发言,感到非常的激动和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优秀团员向给予我们关怀的各位领导、辛勤培育我们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机械095团支部成立三年来,坚持弘扬传统、勇于担当,努力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本着为同学服务的原则,以“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工作思路,建立了民主、透明、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抓组织建设,积极打造优秀团支部。作为一个基层团支部,我们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严格制度,提高思想引领效果

多年来机械095团支部始终牢牢抓住思想建设这个中心,在日常工作中严格坚持“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即:团支部委员会、支部团员大会、团小组会,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团籍注册制度,团课,同时利用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帮助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倡导良好的社会公德、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第二、加强学习,提高团员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天职。机械095团支部将学风建设放在团支部工作的首要位臵。经过团支部委员商讨,确定了三套可行方案:①实行“一帮一结对子”帮扶制度,让学习比较优秀的同学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以先进带动后进。②充分利用学院给每个团支部配备的专业导师资源,主动联系导师、制定时间表,导师定期给全班上补习课,解决同学们专业上的难题。③严格执行课堂考勤、自习考勤制度,不允许出现有旷课、迟到现象。经过支部成员的共同努力,机械095团支部学习成绩一直在学院名列前茅,7人次获得“一等奖学金”,15人次获得“二等奖学金”,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32人,22人考取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

我们又把学习上这种“传帮带”和“以点带面”的模式应用到“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的工作中来,积极引导团员青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鼓励同学们参加“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专利培训等科技创新活动。共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4项,授权专利多达59项。在过去的三年里,机械095团支部的每名成员都至少参加了一次集中的社会实践,我们的团队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院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6人荣获“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16人荣获“院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支部广大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第三、强化指导,舞动多彩的青春

机械095团支部还为每名团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为他们牵线搭桥,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舞动多彩青春。支部成员多次在演

讲比赛、棋类大赛等文体活动中取得佳绩。同学们更是关心集体,努力工作,积极参加各级学生组织。1人担任机电学院学生会副主席;10人担任学校各学生组织的主席、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今年,在支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机械095团支部荣获二0一二“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的荣誉称号。成功的背后凝结着全体同学的努力和汗水,我们将更加团结一致、锐意进取,用我们的青春和热情迎接明天新的挑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有不足之处,如:作为基层团支部,服务同学的能力还不够强,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强,在引领同学们爱校、荣校,增强关心和参与学校大事的责任和意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谨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将个人发展融入到伟大历史使命的实现中去,我们,青年,便是中国梦的起点;我们,这一代,必将见证梦想的实现!

五四优秀团干发言稿 篇7

大家晚上好!

我是xxxx,来自人力资源部,现任机关团支部团支书,今天非常荣幸地能代表团干发言。

弹指一挥间,进入晋林公司已快五年了。在担任团干的这段日子里,慢慢看到支部的成长和进步,为自己在其中的努力得到认可而感到骄傲。当然一路走来的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但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让我学到了从未接触到的知识,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团干部必须用最大的热情对待工作,因有了这种热情,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支部的各项工作中去,才能深切了解广大团员及团干部心中所想,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过去工作中我不断加强团支部基础建设,完善团员青年的团建知识,不断提高基层团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不断增强每一位团员青年的组织感、荣誉感,使团支部的建设与时俱进。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此,我代表全体团员干部感谢公司各级领导、同事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指导,感谢全体团员青年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是你们给予我们发挥潜能的舞台。

今年是公司创业调整关键之年,也是公司实现xxxx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在此,我向公司广大青年朋友作如下倡议:

1、不抱怨。不抱怨得多得少,不抱怨工作苦乐不均,不抱怨岗位轻重有别。

2、不动摇。坚定实现xxxxx战略目标的信心不动摇,坚定实现产品结构成功转型的信念不动摇。

3、不浮躁。专业上不浅尝辄止,要敢于专研,不投机取巧,要立足岗位,踏实工作,不胡乱攀比,要学会放弃,保持专注。

五四系列活动发言稿 篇8

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2013年东山苑寄宿学校初中部,以“宏扬五四精神,传承经典文化,放飞青春激情 追寻中国之梦“为主题的五四系列活动按照计划,各项活动与比赛都圆满完成了,系列活动也因此即将落下了帷幕。

在此,首先要感谢校委会各位领导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小学部王主任对我们此次活动的配合与支持,当然,我更要感谢的是,我们初中部全体老师在此次系列活动中的精心组织和与配合。正是因为大家的精心付出,才有今天整个活动的高效有序的进行。谢谢大家!

在此次系列活动中,我们初中部全体同学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50位优秀的中学生光荣加地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批学生在各项比赛中发挥出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各种奖项。在些,对新入团的同学和获得各奖项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现在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再一次的送给他们。

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没有获得奖项和名次,我想对同学们说,活动的参与的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提高,我相信参加各项活动和比赛的同学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相信终有一天,你们也能像刚刚获奖的同学一样站在台上,收获属于你们每个人的成功与自信!

同学们,五月四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是属于我们青年中学生的节日,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值得我们为之铭记的日子。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我们将以这次活动的开展而更加铭记于心,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含义。在这个五四,我们在球场上挥洒青春的汗水,畅叙师生情宜;这个五四,我们用文字抒写青春豪情;这个五四,我们在政史知识的海洋里贪婪地汲取营养;这个五四,我们激情的朗诵声中,传承经典,感受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同样的,这个五四,我们在团旗的指引下,庄严宣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个五四,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追思过去,追思先辈们创下的丰功伟业;我们也畅想未来,畅想未来属于我们年轻一代的五彩缤纷与辉煌。我们施展才华,挥洒才思,让心中对于东山苑这个美丽校园的企盼倾注在一个个活泼有趣,又蕴含深意的活动中。今年的五四,是历史与未来的碰撞,更是回忆和期待的交会。同学们,本次五四系列活动中所包括的内容精彩纷呈,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同学们全情投入,尽展当代青年和东山学子的风采。在这些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不单单考虑到活动本身的好玩有趣,而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些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同学们在玩过,笑过之后,有所思,有所知,有所悟,有所得。对于祖国是如何崛起的历史,对于

共青团的发展历程,应当成为每个同学知晓,懂得并铭刻于心的知识;我们希望,能够以这样一种方式,表达我们初中部全体学生的蓬勃精神,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使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收获,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成长,以一颗关注时事,洞察历史和充满想象与激情的青年心,来纪念这样一个伟大而意义深刻的日子。借此机会,向全体同学们提出三点要求与希望

一、拥有阳光心态。生命需要阳光,其实心态更需要阳光。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智模式。同学们要学会用阳光般的心态面对生活,对周边的人和事始终抱有一颗爱心、宽容之心和理解之心。尊敬老师、热爱同学,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人生的一切艰难险阻,从而改变人生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成为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二、富有责任意识。加入共青团,并不只代表着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落实到我们的身上,需要我们从小的方面入手,关注小节,关注细节。不乱丢乱扔、把垃圾捡起来放入垃圾池、爱护公物、节约用电等体现了同学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在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勤奋学习等等也都体现了一种责任意识。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就是以同学们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可以帮助同学更好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着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

同学们,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富则国富,青年有望则国家有望。青春易逝,时光难留,三年的初中生活很快就会过去。现在你们正好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精神的黄金时期,绝不能让时光白流,也绝不能把青春随意轻抛。壮志欲凌云,立足当实地,脚踏实地,虚心学习,不断进取,积累智慧,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这次的五四主题活动,正是把这些作为一个举办的宗旨,让大家玩时感悟,乐中收获,将或许严肃的主题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表现出来,既能让同学们玩得愉快,也寓教于乐,使大家提高爱国、爱党、爱团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朝着一个合格的新世纪青年的方向不断迈进。

最后,我想用我们伟大开国领袖毛泽东的豪言与大家共勉: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五四歌咏比赛发言稿 篇9

青年是时代的先锋。87年前,一批有志青年高举“科学、民主”的大旗,积极探求救国真理,从此拉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大半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投身中国革命,用鲜血与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当代青年,同学们有崇高的理想,敏锐的头脑,蓬勃的朝气,有先辈们无法比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应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把个人荣辱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事业中去,脚踏实地,刻苦学习,发奋进取,追求真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为了弘扬“五四”精神,激发同学们爱国、爱校热情,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今天由学校政教处、团委组织了第三届“青春之声”歌咏比赛,其主旨就是激励同学们继承“五四”光荣传统,树立崇高理想,明辱知耻,勤奋学习,拼搏进取,成才报国。希望同学们放开歌喉,以饱满的激情,嘹亮的歌声,唱响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展示出唐中学子的青春风采。在比赛过程中,各参赛班级要赛出精神,赛出水平;评委老师要严格标准,公正评判;各位班主任要认真组织本班同学观看演出,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最后,预祝本届歌咏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关于五四发言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2011级管理系XXX班的团支书XXX。今天很荣幸由我代表先进个人发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努力学习、锐意进取,并获得了今天的荣誉,而在这份荣誉的背后,有学院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殷切关怀,有各位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也有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所给予的无私帮助,所以,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受表彰的同学向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回想我们刚入学时,只是一些朦朦懂懂、年少无知的孩子。但是在老师的细心教育下,形成了团结、勤奋的优秀班风,向着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去追求。乌云上面有晴空,风雨过后有彩虹,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有了收获,有了成就。在这段时间里,我深知作为一名团干的责任有多么的重大,这一路走来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但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让我学到了从未接触到的知识,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一名团干部,我深切地体会到一名共青团干部的光荣,真切地见证了共青团的光辉,亲身参与了共青团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生动实践。作为一名团干部,五四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进取、奋发向上。青春的气息令我朝气蓬勃,激情满怀;时代的召唤激励我爱校敬校,不断进取。今天的我们,正在以新的姿态,新的行动,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为夺取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我们认真、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我们加入了学生干部队伍,真诚、热忱地为同学们服务;我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青春是什么?青,是颜色,是生命的颜色,春,是季节,是成长的季节,青春就是成长季节中那片生命的颜色,是温暖阳光下那片灿烂的笑容。青春是美好的,没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青春,只能是贫瘠的青春,只能是庸碌的青春。我们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起誓:创新创造,青年带头;全民创业,青年当先;和谐发展,青年先行。

我再次代表全体团员干部感谢学校各领导、老师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指导,感谢全体团员青年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是你们给予我们发挥潜能的舞台。我们将勤奋刻苦,争取能在各方面起到带头的作用,给大家作出良好的榜样,真正地做到让老师放心,让同学们满意。同时在思想上我们也将时刻要求进步,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做出应有的工作。

上一篇:万花筒玩具作文下一篇:zhchshr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