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作业题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工作概论》作业题(共8篇)

《社会工作概论》作业题 篇1

1.简述我国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20世纪初,一些传教士在中国的大学开始讲授社会学、社会服务等课程,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另外,一些在西方受过正规教育同时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也从事农村发展活动。这是中国知识界实行的、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虽然因战争等原因,这些实践活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它们在世界社会工作发展史上仍有重要意义。

1949年以后中国的社会工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了加速工业化和加强对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并实行“单位体制”。与落后的小农经济条件下靠家庭、家族解决问题的思路相反,政府力图靠正式组织的力量解决人们遇到的生活方面的问题。政府不但成为全部社会资源的占有者,也成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负责人,于是政府成了全能政府。在这种体制下,政府通过其代表者——各种社会组织和单位,并通过国家干部、行政程序和手段向人们提供生存资源和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形成靠行政框架解决社会问题的模式。如果说我国的行政干部实际上承担了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的职能的话,那么这种实际上的社会工作可称为行政性、非专业性的社会工作。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实际上以政治运动作为国家生活的中心,所以积累了大量矛盾和社会问题。1978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通过改革开放解决许多历史上积累下来的和新产生的问题。开放政策是我们发现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差距。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社会学也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随着“政企分离”改革政策的推行和政府及群众团体的 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加之民政等部门对干部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的提出,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的要求自然被提上议事日程。这样,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开始起步。与此同时,民政部门对干部进行在职培训,讲授社会工作内容,从而形成了此后的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发展格局。2.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功能?

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它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

社会工作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预防的功能。即预防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或者旧的社会问题再生。预防以社会问题的可能发生为前提,发现问题的早期症状,分析它们的原因,通过干预、防止或者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预防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工作功能。第二,恢复的功能。即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受损的社会功能,包括治疗及康复两个层面。社会工作通过治疗,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恢复他们的生活自信,让他们回归社会;通过康复,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失去的生活功能,达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从恢复这个层面讲,社会工作的功能发生在社会问题的产生之后,所以它是一种消极的社会工作功能。第三,发展的功能。发展的功能,又可以称为提供社会资源的功能。通过挖掘社会资源,开发个人潜能,提高个人的能力,积极地发展社会生活,提升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社会的繁华与公平。发展的功能是社会工作更为积极的一种功能。另外,从社会工作的制度层面上讲,社会工作的功能还包括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推动社会公义;促进社会整合,实现社会进步等。3.谈谈你对社会工作者角色的理解。

社会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合作而进行的复杂的助人过程。在这一过程,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多种专业技巧帮助受助者正确对待困难、努力克服困难,同时他又要去争取资源,切实帮助受助者走出困 2 境。另外,社会工作者还要设法在制度上预防同类事情的发生。这样,社会工作者就担当着多重角色:(1)服务提供者(2)支持者(3)倡导者(4)管理者(5)资源获取者(6)政策影响人 4.试析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社会工作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成果之一。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发送或传递体系。通常来说,社会福利作为一个改善公民的社会功能与减轻人类痛苦的资源和服务体系,包括社会行政系统与社会服务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实施社会助人的行动系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其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或成熟的程度。5.简述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成果之一。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发送或传递体系。通常来说,社会福利作为一个改善公民的社会功能与减轻人类痛苦的资源和服务体系,包括社会行政系统与社会服务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实施社会助人的行动系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其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或成熟的程度。

6.举例说明处理伦理困境的方法和原则有哪些?

伦理困境:指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在道德上难以取舍的模糊和难以找到满意方案的境地。下面举例说明工作中的困境:

一、社会工作职业价值之间的伦理困境:保守秘密 ——保密原则的打破。案主Z某与社工建立工作关系已经有半年了,对社工比较信任。一次社工通知其进行 “尿检”,Z某坦诚告诉社工自己复吸毒品,希望能 3 够“放他一马”,不要告诉民警。吸毒违法,对违法行为理应检举揭发,但一旦告诉民警,案主今后将不再信任社工,社工工作难以继续。案主自决——家长作风。案主G某是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按照政府和机构的要求社工必须开展帮教服务,通过了解社工发现G某存在严重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并可能仍在吸食毒品,急需介入进行帮教。但是,G某对社工充满敌意,一直回避社工、对社工撒谎、甚至直截了当地说 “我不需要社工的帮助,你别来找我,再来找我我对你不客气!”按照要求以及实际情况社工应该开展帮教服务,但是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案主自决。

二、社会工作职业界限中的伦理困境:专业工作关系——朋友关系。案主T某与社工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社工的帮助下戒断毒瘾,并且找到满意的工作。为了表示对社工的感谢,T某向社工赠送了几百元的礼品,并邀请社工吃饭。案主Y某是社工帮教对象,一天来找社工借钱。说是自己要参加招聘面试,没有像样的衣服,希望社工能够借二百元钱,让自己买两套衣服。社工拒绝案主的要求可能使案主觉得社工不信任他,仍对他存在歧视,影响以后工作开展;但接受案主的要求又违背专业理念,同时可能给社工带来麻烦。

三、社会工作职业价值与社工个人价值之间的伦理困境: 社工个人疾恶如仇——社会工作职业的非歧视。案主W前科累累:盗窃、抢劫、调戏妇女、无故殴打他人„„对此,社工基于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十分厌恶W。但是,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要求社工以平等、尊重、接纳、不批判的态度去帮助他们,使其自立自强。社工个人的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便发生了冲突。

四、社会工作职业价值与社会一般人群价值之间的伦理困境:社工非歧视——社会一般人群的歧视。案主C某在社工的帮教下已经戒断毒瘾,由于家庭困难急需最低生活保障和一份工作维持生计。社工整合社会资源,协助案主联系社保中心、职业介绍所希望能够提供C某“低 4 保”和招聘面试的机会。但是,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听说是吸、戒毒人员马上打了回票,“啊,正常人找工作都难,何况是他们?给他们‘低保’会不会去又去买。社会资源是有限的,社会也有其普遍的价值观念。面对吸、戒毒人员社会普遍的认识是负面的,不愿意提供帮助。但社会工作又要求我们整合资源服务案主。这就要求社工在伦理决定中要遵循两个核心价值观:(1)①尊重受助者的尊严和独特性;②努力促成受助者的自我决定,在专业实践中,鼓励受助者个人对自己负责并作出适当的决定,同时社会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尊重他人的选择。(2)社会工作实践中伦理决定的一般步骤:①认识案件的伦理问题,包括分析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观、责任和义务。②清楚识别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影响伦理决定的境况。③正确认识伦理行动的各个过程以及参与其中的人,分析可能存在的利益和风险。④深入了解支持或反对作出有关伦理决定的理由。⑤与同事和适当的专家进行咨询。⑥作出伦理决定并记录决定过程。⑦监督和评估伦理决定。7.试析社会工作过程中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之间的互动、合作的过程,通过互动,社会工作者帮助受助对象获益。由于社会工作者与受助对象在知识、信息、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不同,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息占有上的不对称。社会工作者具有较多的知识,了解获取受助者所需对象的方式和手段;二是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是为了受助者获益,他不求回报,而只有使命感或现实感;三是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虽然社会工作过程强调受助者的主动参与,但由于诸多原因,受助者常常显得被动,而社会工作者则处于主动地位,他要积极地去推动合作过程。

由于上述原因,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显得特别重要。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社会工作者是助人过程的发动者。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职能是推进合作过程并向受助者提供服务。来源:考试大

(2)社会工作者是助人过程的控制者。社会工作者要控制整个服务过程,并期望达到最佳的服务效果。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居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但是,这种支配不是对受助者的控制,而是对助人过程的发展进程和方向的控制,是为提高服务效果而对服务过程的质量管理。8.社会工作中应遵循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人的权力和选择,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自助活动,现代工作起源于西方,历经三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工作的作为个人的慈善事业;第二阶段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社会工作大多被视为由政府或社团所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活动;第三阶段的社会工作是由政府或私人团体所举办的事业服务,此种服务不分性别,年龄与贫富,以协助任何个人发挥其最高潜能,使其获得最美满与最有效的生活为目的。从宏观上来看,社会工作者持着尊重人的价值的专业价值观,强调奉献精神,以“助人”为其专业活动的核心及基本形式,通过专业活动传播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念,在帮助社会公众的同时,影响着人们对利他的认同,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行为也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榜样,从而创造良好文明的社会环境。同时,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在社会竞争中弱者的基本权利很难得到保障,社会工作者关注个体生命,扶弱济贫,为其提供救助与服务,通过再分配领域的调整作用弥补了第一次分配过程中造成的无法避免的不公正与不平等。

9.简析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的关系。

社会工作不能等同于社会保障,也不能与社会福利划等号。社会工作 6 与社会保障的区别。第一,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由国家法律规范的援救措施与制度,社会工作则是具体、直接地提供社会援助。第二,社会保障属于收入和物质的帮助,社会工作不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而且提供精神上的援助。第三,社会保障的直接目的是通过保障机制维持有困难者的基本生活不致发生危险,所以称为社会安全。社会工作既要救助又要帮助受助者能力的自身发展任务。第四,社会保障针对的是个人和家庭问题,社会工作针对的不仅是个人和家庭,还有社区的问题。第五,社会保障的主体主要是由国家和政府构成,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的社会活动,是社会工作者和受助者之间的合作,是民间行为。

从国际视野来看,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一种重要手段。而社会工作者则是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从事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专门人才。社会工作之所以成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手段,主要原因有二:第一,专业社会工作面向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社会服务及其蕴涵的“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特征,可以弥补政府刚性政策和刚性管理的不足。一般而言,政府在处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事件时,刚性的行政化管理和暴力手段虽有其必要性,但也存在着“难以服众”的缺陷,以及忽视差别的一般化原则这一管理制度的缺陷。专业社会工作则不同,它秉持的是“助人自助”的理念,遵循的是平等、接纳、差别化的职业伦理和工作模式,注重解决的是某一人群或个人社会问题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因而有着政府单一行政化管理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第二,专业社会工作有助于推动平等的社会福利政策。在福利国家制度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成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的重要帮手。其突出表现为,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不仅帮助政府实施特定的社会政策和社会计划,而且作 7 为政府与民众之中介,深入了解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可以帮助政府修订和完善某一社会政策。不仅如此,政府通过官办机构和非政府机构中的社会工作者向民众提供公共性的社会服务.客观上实现了其“寓管理于服务”的社会管理意图。10.如何构建中国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一)以人为本与社会和谐相结合。在我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同志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要求,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这不仅有助于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顺利接轨,而且为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片面强调“以人为本”是不够的,它无法建立一种合作的共同体,因此还必须转向对社会结构的关注。而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就十分注重社会结构分析,它把和谐作为重要的价值目标。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并将其定义为六个具体的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胡锦涛同志成功地将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与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相融合,构建了新型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二)理性和感性相结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助人过程中尤其重视感性的作用,孟子说:“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个“心”不单单指理性,也包括道德和良心。它会牵动人的情感,当个体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时,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同样,社会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不仅要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客体的能力,深知“头上有晴天”,接受自我的监督,更要有一种道德情怀。香港理工大学曾乃明教授认为这种道德情怀应通过文学、小说、戏剧等来培养。因此,在当代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建应将理性和感性相融合,用生命去影响生 8 命。(三)职业化和专业化相结。在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中,我们既要推动其职业化,以便与国际接轨,又要有一种专业化的批判反思精神,真正做到为公众服务。(四)福利性和经营性相结合。我国社会工作要想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行业应该也必须走经营化道路,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这并不是要违背社会工作福利性的初衷。我们判断一国社会工作的性质,并不是单看其是纯赢还是纯福利,而是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看赢利背后的福利性,即看其经营所取得的收益用来干什么,用于哪些群体。如果用来兴办公益事业,用于救助弱势群体,就具有很强的福利性。所以,在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我们要将经营性和福利性的价值观相结合,既要重视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公平。

11.试分析我国社区工作的发展状况、成就与不足。

我国社区的现状:中国城市的社区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出现了两种明显的取向。一种是着眼于基层政权建设,强调城市管理权力的下放和政府权力在社区的整合。因此,这类研究者提出要将城市管理权力的下放,扩大基层政府的权能,进一步强化街、居组织的地位,乃至把街道办事处变革为基层政府,使其由主要承担民政职能转为承担整个街区的社会综合管理。由于这类研究直接面对街区实际,并且集中在政策层面,针对性较强。因而直接影响了基层政权建设的实践。虽然法律尚未确认,但90年代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地的试点实际上都将街道办事处作为一级政府管理的实体来强化,现实中大多数城市沿用的是这一种取向。第二种取向是着眼于社区共同体的形成,强调社区动员、居民参与和社区自治。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也倾向于进行操作性政策的设计,但多以社区理论和国家与社会理论作为假设和分析的基础,因而其研究成果被称为“社区制”。他们针对街区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忽视对社区居民的动员,而政府方面又因包揽公共事务过多,所以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并 9 进一步滞缓了社区的发育。为此,他们提出:(1)适应“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趋向,政府权力应向社会转移;(2)通过社区工作促进居民互动,并实现社区动员;(3)将社区服务由政府对居民的单向服务变为居民相互之间的双向服务,从而营造社区氛围,促进社区发育;(4)培育社区中介组织和市场组织,让社会管理自己。对应于街道权力的扩张,这类观点的极端是政府对社区事务干预越少越好。成就: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国社区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基础性和自治性,在化解社会矛盾、加强邻里和睦、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推进民主进程、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强化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社区建设,找到了一条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路子。城市基层管理开始由过去传统的行政管理为主的方式向社区自我管理为主的自治方式转变,使城市社区成为全部城市工作的基础和载体,使城市大量实际问题解决在基层,促进了城市社会的稳定。通过社区建设,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推进社区建设,使社区居委会干部素质有所提高,工作条件有所改善。社区居民通过民主选举、评议社区工作和参与社区事务,既促进了社区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密切了干群关系。我国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社区建设的工作方法上,以行政推动为主导,以工作方案为导向,社区组织行政化色彩仍然很浓厚,居民的自发参与限于配合政府工作方案,缺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以专业方法启发社区居民的独立自主行动,主要表现:在形成机制上,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社区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政府划定或一手促成的;从已有社区的性质看,目前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大量政府职能的街道办事处是社区的唯一主体,与社区有关的工作被纳入了政府工作轨道,成为党和政府的基层工作;从管理体制上看,以街道居委会为基础的社区,10 仍沿用传统的行政手段和行政模式,存在着强化政府行政职能的倾向。另一方面是在社区建设成果上,重视有形的硬件建设和经济发展,忽视无形的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自助互助精神、集体合作能力、社区归属感的培养。

12.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试论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邓小平指出,人才问题“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高层次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这对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培养好一个高层次、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就可以带动一个专业的人才群体;培养造就各类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就可以带动和促进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特征日趋明显。人们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由此带来了诸如就业困难、贫富悬殊、流浪乞讨、犯罪吸毒、群体性事件以及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一系列复杂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仅靠传统的、单一的行政管理方式和工作手段已难以适应,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实践证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社会工作者分布在基层一线,贴近基层,面对群众,能够深刻体察社会心态和各种矛盾,通过及时提供经济资助、法律援助、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专业服务,增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有助于把各种社会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阶段,从而使社会工作者成为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舒缓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也能有效促进经济发 11 展,西方经济学家曾做过研究,认为“社会投资”与“经济投资”一样能获得回报——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7%,而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其他社会经济要素的贡献率只有4.0%。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

一、发展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

13.结合实际选取案例,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制定解决方案。

一、案例背景

1、基本情况:案主为9岁男孩,读小学二年级,单亲家庭,思想、语言比同龄孩子成熟,品行顽劣,经常做出一些危险性动作,学习成绩属中等,父亲曾经带其做过智力测试,智力正常,喜欢玩电脑游戏、手工制作。

2、家庭情况:父母离婚,随父单独生活,父为一大型中日合资企业副总经理,2003年查出患有鼻炎癌。由于父亲忙于工作委托一位大妈妈把案主接到她们家,直到晚上父亲下班回来把案主接回家。

3、学校老师对其评价:据父亲讲,从学前班开始,老师就认为案主很顽皮,外面的集体活动,为了其他学生的安全和管理,老师会把案主留下,不让其参加集体活动。

4、大妈妈对案主评价: “你要顺着他的毛长,否则会闹 ”

5、父亲对问题看法:父亲认为,案主今天的结果自己负有较大的责任,自案主很小时候,没离婚前,父亲对案主实行的是打骂教育,离婚后没有给案主较多的爱,使案主长期在缺少父母爱的环境中长大。

二、曾经治疗经历:父亲曾带案主看过心理医生,医生的诊断结论是:父母离婚、父亲生病对案主的打击很大,案主意识到失去母亲又要失去父亲而自暴自弃,因此常常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引起别人注意。医生的建议是要给案主更多的爱,这样才能激发案主把自己的爱带给其他人。

三、案例诊断:工作员对案主进行了两天的接触与观察发现案主并不讨厌暑脱班生活,也想容入这个集体,很怕老师让他单独呆在一边。12 如果老师对他态度很凶,他如果觉得自己没错,他的反抗就很强烈,但如果是他做的不对,老师给他讲道理,他还是听话的,如果是严厉的批评他,他也会反抗,但不是较强烈。案主非常聪明动手能力很强,很喜欢手工课,在手工课,比其他孩子提前完成作品,且很有创意。数学运算能力很强,反映很快。在课间主动找其他小朋友玩,但玩不长,通常是有不合他意的就与小朋友打起来,如果他喜欢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东西,他不会主动借的而是趁小朋友不注意时拿别人的,如果在课间他与其他小朋友玩的过程中,工作员表扬他一些好的行为或鼓励他帮助小朋友他会很乐意的。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缺乏礼貌用语通常是说“你、给我”等带有命令式语气的句子,不带有称呼的。综合分析案主周围人对案主的反应与工作员对案主的观察作出以下分析

1、在读学前班前,由于父母闹离婚,父母之间的不良交往方式,以及父母双方把情绪迁怒到案主身上,拿案主发泄,使案主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环境中,这对案主造成很大程度的伤害,使案主幼小心灵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2、在缺少爱与温暖的环境中长大,家庭的变故,身边人的暗示(失去母亲,父亲得了癌症也可能会失去父亲,案主将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使案主总觉的身边的环境对他不公平,造成对周围的一切产生仇视心理,这样的后果一方面使案主比一 般孩子成熟,另一方面也常常做出一些危害性的行为,表示他的报复心理和引起别人的关注。

3、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当父亲意识到家庭变故对案主造成的不良影响时,不是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而是以另一种用物质上的满足弥补自己的愧疚的方式对待案主,使案主生活在纵容、顺从、娇惯的家庭环境中,由于自己工作忙,为给案主一个“安全,有人照顾的环境”又把案主寄养在别人家,殊不知无论是爸爸的做法还是寄养人家的做法都缺乏对案主的正确引导,他们的这种一味顺从做法使案主养成了任性、耍赖的性格,使的他周围的人都要顺着 13 他否则就发脾气。他的这种性格到了学校就行不通的,老师学生是不会象家人一样顺着他的,案主会感到外界对他是不公平的,在案主的概念中“公平”就是他的要求其他人象家人一样都可满足他,因此案主在学校或者外界就成了行为偏差学生

4、学校缺乏对案主的正确引导,从管理学校或班级的大局出发,对案主管制与约束,甚至把案主领出来单独看待,为案主贴上行为偏差学生的标签,更加重了案主反抗与反常的心理,使案主的不良行为变本加厉。

5、社会化进程在青少年成长中不足,他人导向的影响。

四、治疗方案:系统理论认为整个系统是有各个子系统组成的,子系统不同程度的变化会对整个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本个案中,案主生活在由家庭、学校、大妈妈家、暑托班、乐群这些子系统组成的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对案主的态度会影响案主的成长,只有加强各个子系统的配合与合作,改变子系统对案主的不良态度,对案主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加强与案主所处的环境的联系与沟通,期望通过各个子系统的积极配合,为案主提供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从而促进案主的改变。同时在分析案主问题的成因时,应把案主放到整个系统中去考虑,注重分析整个系统环境对案主问题的影响。社会学有关社会化的理论认为幼儿时期的他人导向在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期间家庭尤其是父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的缺乏和对父母权威性的依赖,父母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对儿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此个案中父母言行影响、家庭的残缺,成为案主社会化进程中的羁绊。具体方法:

1、观察案主每日行为,并做记录,把案主每天行为向其父亲反应,告诉父亲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发方法,促进亲子沟通,使案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让案主参加暑托班正常生活,使案主容入集体,与暑脱班老师保持联系,多关注、鼓励案主,使案主感受到被重视。

3、每天中午利用午休时间对案主做辅导,利用游戏、书画 14 等案主喜欢的方式接近案主,与案主建立关系,并利用游戏对案主进行辅导。

4、联系暑托班所有相关工作人员,改善他们对案主的态度,使案主感受到生活在公平、爱的环境中。

5、开学后与老师取得联系,商讨案主工作方法。

14.联系实际,如何做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首先要有足够规模的人员参与到社会工作的系列中,因此,人员队伍建设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和主体任务。其基本的任务是本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按照新时期我国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去动员、组织、考核和培训一大批具备社会工作者基本素质的人员,加入到社会工作者的队伍中。在进行社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时,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社会工作者。简单地说,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者”是为群众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工作人员的总称。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首先,专业社会工作者应该有比较高的政治素质,他们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意识,能够比较准确理解和领会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大政方针,能够通过他们具体的工作而落实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政治目标。其次,专业社会工作者应该达到较高的专业化水平,也即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再有,专业社会工作者应该具有鲜明的社会价值倾向,他们应该关注社会公平、关怀弱势群体、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为此,一方面应该从社会工作者来源上逐渐形成由高等院校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充实到这一领域的模式,从其人员的来源上保证这支队伍具有较高的基础素质。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大规模的培训和严格的职业评价体系来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水平,使他们尽快地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达到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要求。最后,在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专业化与群众性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专业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继续动员、组织一 15 支宏大的志愿者服务的人员队伍,并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除了要有高素质的人员以外,还需要为这些人员设立相应的岗位,并且还应该有相应的社会工作者组织体系。首先,要在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地方设立相应的社会工作者岗位。目前在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过程中,应该把社会工作者岗位设置的问题放到重要的位置,在社区、福利机构、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发挥作用的地方设立相应的社会工作者岗位。其次,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应该是一种有吸引力的岗位。专业社会工作是一种复杂劳动,对其专业人员的学历和其他资格要求较高。因此其岗位应该有与其任职资格和贡献相适应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因此,社会工作者的岗位的工资水平应该不低于普通专业技术人员的平均水平,应该与相应的公务员职位看齐,其效果是要让大学毕业的人愿意进入这一领域,以普遍地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素质。再有,应该建立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称体系和激励机制,以促进社会工作者能够高水平和高效率地工作。

建立社会工作教育、研究和职业培训体系是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又一重要任务。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其人才的来源会比较多地依赖高等院校的培养和专门的培训项目。首先,要继续加强社会工作教育质量建设。从教学规范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以及教学和学科评估等方面加强质量建设,使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迅速提高水平,以满足培养高质量社会工作人才的要求。

其次,应该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横向和纵向的体系都还很不完备。再有,应该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研究。中国文化和制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本土社会工作研究的素材,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也积累了许多的经验,需要理论工作者对我国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做出 16 理论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展适合我国特点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学科体系,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学科支撑。

15.结合时代变化,您认为当前社会工作的着力点在哪里?并给予理论和实践上的说明。

当前社会工作的着力点在于如何在农村地区开展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服务于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欠发达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工作的开展还处于摸索探讨之中。推进社会工作发展,促进社会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农村欠发达地区开展社会工作,必须立足于农村实际,服务于农民需求,把群众的根本要求和迫切愿望作为社会工作的切入点,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大课题实际化、大方向清晰化、大目标具体化。同时,要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又要区别于党委、政府的工作内容,侧重于从党委、政府想抓又不便抓、想管好又难以管好的环节入手,比如,欠发达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传统养老问题、三留守问题(留守儿童老人妇女)、家庭暴力问题、不良习俗问题、邻里纠纷问题、信访稳定问题等都是农村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和服务范围。要注意结合当地实际,把社会救助、文明新风、行为矫正、纠纷化解、心理疏导、文化健康、医务保健、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生产发展等作为农村社会工作内容,把上访群体、青少年、妇女、老人、残疾人和其它弱势群体作为主要对象,扎实开展社会工作,既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又服务于群众实际需求,使社会工作的开展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与支持配合。发展农村社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受经济条件限制,人员经费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本土的专业人才极少,外面的专业社工难引进。没有一支推动工作的 17 队伍,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欠发达农村地区发展社会工作必须突破人才队伍建设难题。要注意设立社会工作组织机构网络;要注意与当前学校资源建立联动机制;还要通过大力倡导公职人员、无职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中学生等社会各界参与社会工作,建立愿服务队伍。农村最实际、农民最现实。在欠发达农村地区开展社会工作不能搞花架子,一开始就必须以良好的服务和看得见的成效来吸引农村群众的参与配合,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或从中受益,否则,他们是不会买帐的。因此,农村社会工作必须力求快速见效,力求群众满意.通过社会工作的开展解决农村目前敬老孝老、小偷小摸、乱丢垃圾、发家致富、上访闹事、文体活动、玩牌赌博的问题。16.试论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大力加强社会服务机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在民政部的指导和推动下,陆续建立了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SOS国际儿童村协会、爱之桥服务社等全国性公益民间组织。二是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有近200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形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同时,上海、重庆、内蒙古、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山西等部分省市也相继建立了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制度。三是扎实开展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建设的研究论证。2006年3月,会同人事部一起组织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召开了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研讨会,对社会服务机构岗位设置进行了交流,对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建设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研讨,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四是积极倡导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建设的试点和实践。2000年以来,民政部相继出台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存在挑战,18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社会化程度还不高。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早已确立了市场经济目标导向,但因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国家与单位包办社会事务的传统根深蒂固,政府、企事业单位包办社会事务的职能并未从根本上转变,行政管理仍然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主要手段。国外经验表明,发达的社会工作体系通常不是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支撑的,它需要一个发达的民间组织社会工作网络支撑,其中大规模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所起的作用特别重要。而在我国,民间组织的规模及其所能提供的服务非常有限,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是我国社会工作社会化方面所面临的重要挑战。(2)缺乏明确的社会工作岗位及职业资格系列。社会工作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在国外有上百年历史,但我国还没有明确界定社会工作岗位,没有建立起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职称系列,没有形成可操作的社会工作者的从业资格标准,与律师、会计师等相比,其专业化水平不高,职业威望也较低,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对学生吸引力不高,社会工作毕业生大量流失。(3)社会工作立法滞后。社会工作是一项直接和人打交道的社会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专业技术工作,对其从业者应该严格管理。因此,从长远看,社会工作立法问题是制约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工作概论》作业题 篇2

1.1 内化价值观念, 传递社会文化

社会学主要研究人的社会化,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当中, 都扮演着社会人的角色。而社会学则站在社会整体的角度, 不仅关注社会的子系统, 更加关注若干子系统及其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个人在群体或者社会中, 都要与他人进行交往, 都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一个人从儿童时代过渡到成年时代, 都在经历社会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每一个个体逐渐成长为一个遵纪守法、合格的公民。这一过程事实上就是社会文化的继承、传递和延续。

1.2 掌握生活技能, 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 角色学习首先必须以基本生活技能和某些专门技能的掌握为基础, 例如, 在课堂扮演学生的角色, 在家庭扮演父母或儿女的角色, 在工作岗位上扮演职责的角色, 在此基础上了解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按社会中所规定的规范行事。使每一个社会人都能够符合社会的要求, 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就是要使个人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掌握各种生活技能, 并履行好所扮演的角色。

2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2.1 课前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 在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教学过程中, 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根据启发式教学的特质, 笔者一般会在每个章节讲授前, 通过资料、视频或设计问题的方式, 启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例如在“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这一章的讲解前, 提出“什么是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社会网络和社会群体的氛围哪几种类型”、“我国的社会群体有哪些”等问题供学生们思考, 增强学生们主动探究知识、探究社会的积极性。

2.2 多元情景教学

社会学概论是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 是否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技能也是学业评价的关键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 使学生理解、掌握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 必须设身处地地进行角色扮演才能完成。因此, 采用情景式教学方式, 可以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例如, 在学习“人的社会化”和“社会角色互动”等内容时,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部扮演自己期望的社会角色, 通过上台编排表演情景剧, 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活动结束后, 每个小组由一位学生进行总结发言, 点评各小组的表现, 教师根据不同的小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

2.3 案例教学

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都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成为教学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 笔者常常选取社会生活中热点和焦点事件, 如教育、养老、医疗、就业等典型案例作为学生讨论的话题, 因为此类问题贴近现实生活, 学生感觉案例的研究和讨论能够对自己现在或将来的生活、工作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案例讨论和辩论的积极性。例如围绕“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这一章节内容, 引导学生们发散思维, 比较讨论全国不同地区和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差异以及完善的对策;围绕“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学生参与了“一年一度大迁徙之春运”的热点问题讨论。针对不同的案例, 采取不同的讨论方式,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 自由发言和点名发言相结合, 让学生针对案例各抒己见,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全班分成不同小组, 由一位学生充当小组组长, 在小组内部讨论, 汇总整个小组意见后再上台发言。

2.4 立体化教学

课堂是第一教学场所,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发展的课外、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课是利用课堂以外的时空组织的教学活动, 主要采用参观、实地调研、现场参与等形式。使学生走出校门, 深入生活, 接触社会, 在课本之外进行实地调查, 亲自了解社会。例如在学习“社区”这一章节时, 带领学生们深入社区进行实地考察, 使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社会化过程中社区所发挥的作用;在学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这一章节时, 鼓励学生了解自己家乡三十年以来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变化, 调研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善情况;在讲到“社会保障”这一章时, 组织学生去福利院慰问老人, 了解老人的喜怒哀乐, 倾听他们的心声。社会实践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层理解,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5 参与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重视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效果, 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力, 笔者采取了参与式的教学形式, 具体做法是: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 把书本上的内容拿出一些章节, 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 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形式提前备课, 等到提前备课的章节, 小组同学来当老师, 轮流上台讲课。学生在课后对自己上台讲课的内容做足了准备, 都能把所讲的内容讲得生动活泼, 有滋有味。或者针对某一个社会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社会中做调查, 把调查的结果整理汇总, 到课堂进行展示。通过这种让学生换位扮演教师的角色自我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模式, 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学们也普遍反映更能接受这种教学方法, 更能深入掌握学习内容, 经过这样的锻炼, 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大大增强。

3 结语

总之, 社会学概论的课程对于高校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社会人”角色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是一个双向过程, 教师要有效地传播知识, 学生应当有效地接受知识。“教”与“学”之间应有良好的互动。在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非社会学专业特点, 充分把握好教学的理念和原则, 这样才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社会学的积极性,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良好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学课程教学活动中使用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独立思考;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社会学,教学,改革,独立学院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3.

[2]郑文昭.试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1) .

[3]王道俊, 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149.

《社会工作概论》作业题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

《社会学概论》课程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既是社会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又因其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成为很多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目前我院的物业管理专业将《社会学概论》作为必修课程。对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包含概念和理论系统比较复杂,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求知欲较弱、学习急功近利等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高职更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与培养,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帮助学生适应迅息万变的社会。

对此,如何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改善《社会学概论》这种基础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潜心的探索与实验。

一、一种教学理念——学生参与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满堂灌式”、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引起学界反思,尤其对高职院校来讲,特殊的学生特点更对传统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它明确了学生参与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体看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

1.明确学生需求是学生参与的根本

明确学生参与的教学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用心去体察学生的需求。

对于《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教师要结合学科性质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确立合理的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学只是为了扩充知识和提高能力,不能像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一样从事相关的职业。他们关注的是了解与社会、自身、生活和专业相关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并进而能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适应迅息万变的社会,而不只是掌握理论。

2.创造参与机会是学生参与的前提

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将学生推向教学的舞台中央,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中,要求教师对教学课题有所选择。一方面要能够与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现象、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并且能够联系学生所掌握的背景知识以及生活应用知识实际,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中,这样学生就会倾注很大的热情在学习中。

第二,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参与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也能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挖掘潜能。如下文所示,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为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创造机会,除此之外,教师可引用一些活泼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到“社会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笔者借鉴心理学中的“我的生命线”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甚至未来的成长历程和规划。学生在体验心理游戏的形式中,发现了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朋友、同学、老师等多群体的影响,对社会化的过程有了真切的理解。

二、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 优化组合

在《社会学概论》课堂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顾名思义就是借着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达到体验及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社会学相关理论,本人在《社会学概论》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运用角色扮演法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理论知识和社会情景的了解,进行角色演绎。

在“社会互动”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表演一段生活中的互动场景,如社会冲突,合作、竞争、强制等内容,以及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等沟通方式,对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有更加直接的认识,角色扮演完成后,由教师和本小组及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反馈评价,各小组结合情景模拟效果,展开交流切磋,提出质疑,分享成果。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2.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全班学生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交流,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文化”一章的学习中,笔者就提出选题——“谈谈你家乡的文化”,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文化元素,同学们纷纷积极参与,从饮食、娱乐、名声、姓氏等角度阐释自己眼中的文化,将专业视角和普通生活结合起来,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更准确,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保证讨论式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把握选题,确切有效;把握预习,有备而来;把握方向,避免离题;把握时间,充分讨论;把握评价,及时反馈。在讨论前、讨论中、讨论后整个过程中动态监控,引导学生对相关理论和概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以及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争辩,以提高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

比如在“社会问题”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选择当前比较热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几位成功就业和无法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的自身状况和求职过程的案例,要求学生贴近生活,接近社会,认真研究分析,结合理论知识和自身了解,探讨自己对就业问题的认知,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态度和职业准备。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型教育,集科学性、实践性、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于一体,促进了教学相长,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灌输知识的缺陷,是《社会学概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方法。

4.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最后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一般流程为“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示—最终评价”。“

在“城市社区”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将城市社区的特点、发展现状、趋势等作为学习项目由学生独立探究的项目。首先,经过师生共同设计和论证,将项目主体确定为“现代社会的城市社区建设”。然后,学生经过社区调查和前期资料搜集,分组确定项目的主要目标,或者为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措施;或者为城市社区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或者为和谐社区建设;或者完善为社区教育和卫生等,并根据目标确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第三步,项目实施阶段。根据项目目标,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奔赴社区现场,完成进一步资料收集。第四步,汇总资料搜集的结果,撰写社区建设方案,最后,各个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小组成员和其他小组要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以利于提高下一次项目教学的质量。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对社会学的方法有所体会和了解,它改变了之前的闭门造车的做法,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课堂上、理论上都无法学到的东西,还有助于营造企业岗位氛围,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邢振江,徐文涛.情景模拟教学—— 案例教学的拓展和深化[J].未来与发展,2010(9).

[2]欧阳晓明.提高社会学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J].九江学院学报,2006(4).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第二次 篇4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群体

答: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2、初级社会群体

答:所谓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3、城市化

答:城市化指的是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从农村迁入城市的过程.4、人文区位学

答:是指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二、简答

1、试述“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在管理策略上有何区别答: 经济人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设计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推崇刻苦工作,经济理性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其认为工人是为了挣钱才来工厂做工的,因此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这种管理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也使工人成为机器和工具,运用这种方式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更大剩余价值,因此遭到批判。

社会人假设是由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理论认为工人不仅仅是为钱来工厂做工的,而是具有多方面的需求的。这种理论提出社会因素是影响工人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对人给予基本关心,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这种理论开了管理理论之新风,对管理实践起了巨大的影响,我们今天许多管理的思想就来源于次理论

2、我国目前的婚姻家庭问题

答:

一、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

二、早婚和违法婚姻问题严重。

三、独生子女问题。

四、老人赡养问题。

3、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答:

一、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

二、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

三、社会组织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

四、社会组织中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 导和调节。

五、社会组织成员的可代替性强。

4、科层制及功能分析

答: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社会学概论(专)网络形考作业 篇5

第一章:绪论

判断题:

1.社会学是指从变动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孔德在《社会学的想象》一书中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一概念。(×)3.韦伯并提出要建立社会学这样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4.孔德被称为“社会学之父”。

(√)5.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学系、第一本社会学教材、第一批社会学研究生、第一个社会学专业学会和期刊,都是出现在美国。

(√)

单选:

1、“社会”一词源于(A)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 D.《社会学原理》

3、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C)

A、语言

B、思维

C、劳动

D、直立行走

5、“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B)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1902年)。

A、严复 B、章太炎 C、梁启超 D、孙本文

6、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A、涂尔干 B、韦伯 C、孔德 D、斯宾塞

8、严复将斯宾塞的(C)译作〈〈群学肄言〉〉。

A、社会学原理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学研究 D、社会学大纲

多选:

1.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基本观点包括哪些内容?(ABCD)A.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

B.社会是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为主体而建立的相互交往和运动发展的社会关系体系 C.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D.劳动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根本标志 2.关于社会学的基本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BC)A.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 B.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C.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研究 D.社会学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单一性

第二章:社会需要 判断:

1.马斯洛首先在他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2.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3.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4.马斯洛认为,高级的需要比低级的需要更能持久地激励人。(√)

单选:

1.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D)

A.弗洛伊德

B.莱格

C.米德

D.马斯洛 2.“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B)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处于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哪一种(D)A.自尊的需要 B.求知的需要 C.美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多选:

1.按照社会需要的对象,社会需要可以分为(ABC)

A.物质需要 B.精神需要 C.规范需要 D.生理需要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说法正确的有(ABCD)

A.需要是人的本性

B.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

C.是历史的、辩证的看待人性与动物性的区别的 D.生存、享受和发展是人类需要发展历史的三个阶段 3.关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法正确的有(ABD)A.关于需要的五个层次是由低向高发展的

B.较低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较高的需要才能成为他们追求的需要 C.所有人的需要的满足都必须按照这个等级循序渐进 D.几种需要可同时得到满足,但只有一种需要起主要作用

第三章:社会交往 判断

1.“镜中之我”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来的。(√)2.米德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符号互动理论”这个概念。(×)3.角色丛是一个人同时承担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的情况。(×)4.复式角色是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5.集体行为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而形成的一些散漫的、初步的、群众性的活动。(√)6.时尚是一种属于“集体着迷”的集体行为。(√)7.通过个人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与自致地位相适应的角色称之为自致角色。(√)

单选

1.下列不属于集体行为的基本特征的是(D)

A.非组织性 B.突发性 C.反常性 D.冲突性 2.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A)

A.朋友谈心 B.观众看电影 C.顾客的摩肩接踵 D.乘客之间前拥后挤 3.“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

4.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 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

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B)

A.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6.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C)

A.赶时髦 B.抢购 C.春游 D.球迷闹事

多选

1.根据互动的性质,合作性的社会互动可以分为(ABCD)A.适应 B.模仿 C.同化 D.暗示 2.根据互动的性质,对立性的社会互动可以分为(ABCD)A.竞争 B.冲突 C.统治 D.服从 3.“镜中之我”的观念包括哪些因素(ABCD)A.能够想象得出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B.能够想象得出别人对这一形象的评价或判断 C.能够对别人的评价或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 D.能够对自己的形象作出正确评价 4.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ABCD)

A.双方需求的互补性 B.态度的类似性 C.双方距离的远近D.交往的频率 5.角色扮演的失调,包括哪些方面(ABCD)

A.角色不清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判断题:

1.特殊社会化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对其进行教化的过程。(×)

2.再社会化是指对某些遭受身心损伤不能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进行的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

3.继续社会化是指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

(√)

4.继续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肯定的,而再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否定的。(√)5.继续社会化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是强制性的。(√)

单选:

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B)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D)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3.弱智儿童教育,也称(C)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特殊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多选:

1.人进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有哪些(ABCD)

A.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 B.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C.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D.人有较强的语言能力 2.人的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BCD)A.传授生活技能 B.教导社会规范 C.指点生活目标 D.提供角色人选 3.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ABCD)

A.家庭 B.学校 C.同辈群体 D.大众传媒

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 判断:

1.次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2.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提出。(√)3.婚姻关系是家庭的本质关系。(√)4.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妻及其未成年子女或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1.任何一群人都可以构成社会群体。(×)

2.小到一两个人构成的家庭,大到一个民族或国家,都可以视为社会群体。(√)3.依据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讲社会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4.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家庭就如同人的生命那样,也有其生命周期和不同阶段的各种任务。(√)

5.家庭的功能除了具有积极方面的之外,有时也对家庭成员有消极方面的影响。(√)

单选:

1.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B)

A.一人以上 B.两人以上 C.三人以上 D.四人以上 2.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B)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密切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 3.(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A.正式群体 B.外群体 C.内群体 D.非正式群体 4.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5.(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

A.普那路亚家庭 B.血缘家庭 C.对偶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

1.下列属于社会群体的是(C)

A.马路上的行人 B.公园里的游客 C.聚会上的同学 D.电影院里的观众 2.不属于次级群体的是(B)

A.学校 B.班级 C.企业 D.军营

3.将社会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标准是(B)

A.成员间的亲密程度 B.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成员间的互动关系 C.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感 D.群体内的人际关系发生缘由及其性质 4.按照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感,社会群体可以分为(A)A.内群体与外群体 B.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C.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D.血缘群体与业缘群体 5.决定家庭功能的两大因素是_ 和家庭本身的特性。(B)

A.个人需求 B.社会需求 C.家庭成员关系 D.家庭经济状况

多选:

1.按照成员之间的互动特点,社会群体可以分为(AB)

A.初级社会群体 B.次级社会群体 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 2.以下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ACD)

A.家庭 B.学校 C.邻里 D.儿童游戏群体 3.以下属于次级社会群体的是(ABCD)

A.机关 B.政党 C.军队 D.学校

4.下列关于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BCD)A.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 B.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 C.一般是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D.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5.以家庭亲属关系为标准,家庭可以分为(ABCD)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扩大家庭 D.联合家庭 6.一般而言,家庭具有哪些功能(ABCD)

A.经济功能

B.生物功能

C.抚育和赡养功能

D.休息和娱乐功能

第六章 社会组织与科层制

判断题

1.军队属于一种典型的正式组织。(√)2.业余活动团体是一种非正式组织。(√)3.“社会人”的假设认为,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4.X理论与Y理论是管理学家泰勒提出的关于人性的两种假设。(×)5.“经济人”假设认为,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是个人行为的根本动机与根本出发点。

(√)

6.1911年泰勒在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计件工资制》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内容。(√)7.“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的心理、感情等社会性因素将从根本上影响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8.科层制是指社会组织内部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

单选题

1.不属于社会学意义上所指狭义的社会组织的是(D)A.政府 B.学校 C.医院 D.家族 2.下列不属于正式组织的是(C)

A.学校 B.公司 C.邻里 D.教会

3.按照什么标准,可以将社会组织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A)

A.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性质 B.组织的功能和目标 C.人们社会结合的形式 D.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表现

4.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A.交换关系 B.索取关系 C.对立关系 D.奉献关系

5.哪位管理学家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C)

A.泰罗 B.法约尔 C.麦格雷戈 D.梅奥

6.“社会人”假设起源于著名的霍桑实验,霍桑实验,是由谁组织实施的?(D)A.泰罗 B.法约尔 C.麦格雷戈 D.梅奥

7.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B)

A.家长制 B.古典管理理论 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D.当代管理理论 8.科层制(官僚制)是哪位 社会学家提出?(B)A.泰罗 B.韦伯 C.麦格雷戈 D.梅奥

多选题

1.社会组织的基本特点有(ABC)

A.有特定的目的 B.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十分密切 C.目标简单、明确 D.成员之间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2.社会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有(ABCD)

A.固定的目标 B.规范性章程 C.权威的领导体系 D.必要的物质基础 3.按照组织的功能和目标,社会组织可以分为(ABC)A.生产组织 B.政治组织 C.整合组织 D.社会组织 4.科层制的基本特征有(ABCD)

A.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 B.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C.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是普遍适用 D.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5.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能为组织带来高效率。从这一意义上看,科层制具有哪些优势?(ABCD)

A.严密性 B.合理性 C.稳定性 D.普遍性

第七章 社区

判断题

1.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2.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为主要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共同体,它可以小至一个村落,大至相毗邻村落组成的更大的以农业为主要活动的区域。(√)

3.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是城市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4.城市社区成员的异质性高,人际关系感情色彩淡薄。(√)5.农村社区组织结构复杂,城市社区组织结构简单。(×)6.“社区”这一概念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1887年出版的 《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7.从社会控制看,农村社区秩序的维持主要依靠的是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非正式控制。(√)

8.城市化简单说,就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单选题

1.最先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是(B)A.韦伯 B.滕尼斯 C.齐美尔 D.涂尔干

2.一定数量的城市人口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现象,称为(C)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3.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4.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从而造成劳动力供给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沉重压力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A)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5.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D)

A.城乡对立 B.缩小城乡差别 C.农村发展为城市 D.城乡协调发展 6.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道路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C)A.大力发展大型城市,控制中等城市,关心小城镇的发展 B.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合理发展大城市,控制小城市的发展 C.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D.控制城市,发展农村,城乡一体化

7.按照社区形成的方式,可以将社区分为自然社区和(B)A.邻里社区 B.法定社区 C.农村社区 D.城市社区

多选题

1.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ABCD)

A.有一定进行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 B.有一定的地域界限 C.人们对该生活共同体有归属感、认同感 D.有自己的区域文化 2.按社区中人们的主要活动或功能,社区可以分为(ABCD)A.经济社区 B.政治社区 C.文化与宗教社区 D.军事社区 3.按社区的多元综合标准,社区可以分为(AB)

A.农村社区 B.城市社区 C.自然社区 D.法定社区 4.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有(ABCD)

A.农村社区基本上采取了大聚居、小分居的居住方式

B.农村社区的产业主要是农业,包括农农田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C.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是农村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 D.农村生活节奏慢、自给性强、生活水平低、同质性高 5.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有(ABCD)

A.人口聚居规模大,密度高 B.以工商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 C.人际交往中情感色彩淡薄 D.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 6.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ABCD)

A.城乡分化 B.城乡对立 C.城乡差别 D.城乡融合,7.农村社区的形成,主要有哪几种途径(ABD)

A.自然起源 B.社会组合 C.法定形成 D.农村建设

第八章 阶级与阶层

判断题

1.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2.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是以经济为基础,以阶级为核心的阶级论。(×)3.一般说来社会分化引起社会分工,社会分化越精细,社会分工就越复杂。(×)4.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关于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是彼此独立的。(×)

5.社会分层的功能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家帕森斯。(√)6.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层的表现形式不一样。(√)

7.阶级划分与阶层划分的标准是一样的。(×)8.阶级内部的分层化,指在一个阶级集团内,由于不同集体成员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的差别,在社会关系中所起的作用的差别,以及阶级思想意识的差别,因而分化成若干个层次。(√)

单选题

1.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B)

A.私有制 B.社会分工 C.阶级产生 D.剥削的产生 2.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B)

A.职业分层 B.阶级分层 C.收入分层 D.权力分层 3.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层的特点是:(A)

A.等级制 B.农奴制 C.奴隶制 D.军事民主制 4.韦伯所说的社会分层的社会标准是(B)

A.财富 B.社会声望 C.政治权力 D.教育层次

5.哪种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社会组织的分层是出自劳动分工的需要,在劳动分工复杂的情况下,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工作规范和规律。(A)

A.社会分层的功能论 B.社会分层的需要论 C.社会分层的天才论 D.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

6.哪种社会分层理论认为才智较高的人才能担任重任,并能够表现出角色的成就。

(C)

A.社会分层的功能论 B.社会分层的需要论 C.社会分层的天才论 D.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 7.下列不属于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是(D)A.阶级社会的社会分层首先表现为阶级分层

B.社会分层不仅仅表现为阶级分层,还存在多种分层结构 C.社会分层结构与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阶级的出现是阶层划分的根本原因

多选题

1.人类历史上的社会分层制度,可以分为哪几类?(ABCD)A.奴隶制 B.种姓制 C.等级制 D.阶级-阶层制 2.社会分化的因素有哪些?(ABC)

A.生物因素 B.社会因素 C.文化因素 D.人为因素 3.以下属于社会分化的生物因素的是(ABCD)

A.性区分 B.年龄区分 C.种族区分 D.智力区分 4.韦伯社会分层理论所提到的三个标准是(ABC)

A.经济标准 B.社会标准 C.政治标准 D.阶级标准

5.社会分层的功能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有哪三个层次组成?(BCD)A.概念系统 B.操作技术系统 C.管理系统 D.制度系统

6.社会分层的需要论认为,社会分层存在于任何社会,长期存在并发挥一定效能,需要哪几个先决条件?(ABCD)

A.组织中存在有效的角色分配 B.有一定分配位置来表现他们 C.担任角色的人经过一定的训练 D.这些角色是自觉表现自己的第九章 社会制度

判断题

1.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制度主要是宏观层面的制度。(×)2.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也可以称为社会制度。(×)3.社会主义制度属于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制度。(×)4.社会制度的创设和维系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基本社会需要,不具有负功能。(×)5.社会制度的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形成一个现实的功能系统。(√)6.最早将社会制度的功能从性质上做这种区分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7.任何制度都不是万能的,都经历一个由产生、发展、巩固到衰退、消亡的过程。(√)

8.某些人为建立起来的规则被人们所认可,逐渐明确这些制度的权威,从而达到使人们自觉地按规定办事的效果,制度的这种定型化的过程被称之为制度化优先。(×)

单选题

1.与社会规范相比,社会制度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D)A.权威性 B.约束性 C.复杂性 D.稳定性

2.制度行动者未曾预料到的制度后果,称为社会制度的(B)A.显功能 B.潜功能 C.正功能 D.反功能

3.社会制度能够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促进社会整合的制度后果,称为社会制度的(C)

A.显功能 B.潜功能 C.正功能 D.反功能

4.以下关于社会制度的起源的观点最为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是:(C)A.社会制度起源于风俗习惯 B.社会制度起源于人的共同意志

C.社会制度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的 D.社会制度最初起源于人们的生理心理需要

5.下面各种制度中,属于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制度的是(B)

A.社会主义制度 B.宗教制度 C.作息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6.社会制度功能的潜功能与显功能的划分表达的是人类行为__之间的关系。(B)A.意图与背景 B.动机与功能 C.条件与结果 D.目标与环境 7.从社会制度的功能层次分析社会制度的功能可划分为:(C)A.正功能和负功能 B.教育功能和宗教功能 C.显功能和潜功能 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9.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

多选题

1.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概念系统 B.规则系统 C.组织系统 D.设施系统

2.从社会制度功能的动机 与后果的关系来看,社会制度的功能可以分为(AB)A.显功能 B.潜功能 C.正功能 D.反功能

3.从社会制度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来看,社会制度的功能可以分为(CD)A.显功能 B.潜功能 C.正功能 D.反功能 4.韦伯根据权威的来源,将权威分为哪三类(ABD)

A.传统型权威 B.卡利斯马权威 C.职位性权威 D.法理型权威 5.下列属于本原的社会制度的有(AC)

A.家庭制度 B.政治法律制度 C.经济制度 D.教育制度 6.下列属于派生的社会制度的有(BCD)

A.家庭制度 B.政治法律制度 C.宗教制度 D.教育制度

第十章 社会控制

判断题

1.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在1901年《社会控制》中,首次提出“社会控制”这个概念。(√)

2.运用舆论、宣传、教育等措施引导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社会越轨行为产生的过程是一种硬控制。(×)

3.内在控制是指社会成员在内化社会规范的基础上,自觉地用社会规范约束、检点和指导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又叫自我控制。(√)

4.社会运用政权、法律、纪律、政策、条令等控制手段对全体社会成员及整个社会关系进行控制与制约是一种积极控制。(×)

5.社会控制在某种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反功能。(√)6.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控制手段,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推行的社会规范体系。(√)

单选题

1.在社会规范体系中,____ 处于最高层次。(A)

A.法律制度 B.风俗习惯 C.道德规范 D.宗教 2.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是(C)A.法律 B.道德 C.风俗习惯 D.宗教

3.下列控制形式中,__ 的作用在非制度化控制形式中表现得最为突出。(C)A.习俗控制 B.宗教控制 C.社会舆论控制 D.道德控制 4.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C)

A.罗斯 B.默顿 C.迪尔凯姆 D.韦伯

5.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C)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 6.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C)A.消极的控制 B.外在控制 C.积极的控制 D.非正式控制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的理论。(A)

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 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哪位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挫折-侵犯理论(A)

A.多拉德 B.迪尔凯姆 C.弗洛依德 D.萨瑟兰

9.哪种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完全与外界隔绝的人,是不会知道伪造支票的。(D)

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 D.差异交往理论 10.哪种理论认为,越轨不在于行为本身,而是社会反应、他人定义的结果。(B)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 D.差异交往理论

多选题

1.社会控制的基本特征有(ABCD)

A.普遍性 B.阶级性 C.统一性 D.强制性 2.社会控制的积极功能主要有(ABCD)

A.维持社会秩序 B.维持社会生活 C.促进社会发展 D.促进社会和谐 3.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有(ABCD)

A.习俗 B.宗教 C.法律 D.道德 4.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ABCD)

A.含义不同 B.调整范围不同 C.保证实施的力量不同 D.产生和变迁不同 5.越轨行为的判定标准有哪些(BCD)

A.越轨行为的判定与行为后果有关,造成一定不良影响的就是越轨行为 B.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有关,不同的文化对越轨行为的认定不同 C.同一社会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规定也对判定越轨行为发生影响 D.同一行为主体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有不同评价

6.按照越轨行为的性质和对社会的影响,可以将越轨行为分为(ABC)A.积极性越轨 B.消极性越轨 C.中性越轨 D.破坏性越轨 7.按照越轨行为所触犯的社会规范的性质,可以将越轨行为分为(ABCD)A.违俗行为 B.违德行为 C.违纪行为 D.违法行为 8.越轨行为的反功能有哪些?(ABCD)

A.扰乱社会秩序 B.造成越轨者和受害者的紧张冲突 C.造成社会资源的消耗 D.破坏其他人遵纪守法的意愿 9.越执行为的正功能有哪些?(ABCD)A.强化社会规范 B.增强社会整合

C.缓解不满情绪 D.社会制度或社会组织的预警器 10.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有哪些手段?(ABCD)A.改变社会规范 B.消除越轨行为的原因

C.消除越轨行为的社会条件 D.增加越轨行为的成本

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

判断题

1.社会问题是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2.引起社会失调现象的问题都是社会问题。(×)3.人与环境关系失调主要表现为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4.社会问题是社会的病态,但存在社会问题又是社会的常态。(√)5.社会问题是社会的病态,它与社会进步、社会发展是相背的,因此,没有一点积极作用。(×)

6.社会问题的解决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积累了经验。(√)7.人口问题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以及人口结构等要素与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发展不和谐、不相称的现象。(√)

8.失业是指部分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岗位,劳动力闲置,仅仅具有消极功能。(×)9.在隐性失业严重、人浮于事的情况下,必要的显性失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单选题

1.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与 两个方面。(B)

A.伦理道德关系失调 B.人与环境关系失调 C.人际关系失调 D.环境关系失调 2.社会问题依据范围可分为普遍性问题和。(B)A.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 B.特殊性问题 C.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D.群体性问题 3.人口问题的实质是(A)

A.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B.人口数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C.人口质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D.人口结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4.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是(C)

A.劳动力过剩 B.劳动力素质偏低 C.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不能合理配置 D.劳动力结构失衡

5.原来有职业的劳动者因种种原因失去职业和劳动岗位,处于待业状态,称为(C)A.就业 B.失业 C.显性失业 D.隐性失业

6.劳动者虽然在职,但不能充分发挥其劳动能力,或人浮于事、或无事可做,称为 16

(D)

A.就业 B.失业 C.显性失业 D.隐性失业

7.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达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维持远远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这种贫困称为(B)

A.绝对贫困 B.相对贫困 C.过渡性贫困 D.隐蔽贫困隐

多选题

1.社会问题有哪些基本特征?(ABCD)

A.客观性 B.普遍性 C.复杂性 D.周期性 2.某一问题构成社会问题的必要条件有哪些?(ABCD)

A.必须有一种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原则和社会规范的客观存在社会失调现象 B.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引起社会许多成员的注意 C.这种失调能否变成社会问题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 D.这种失调可以通过社会力量予以解决,具有可改变性 3.人们之间关系不协调状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BCD)A.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 B.社会结构失调 C.群体价值观念的冲突 D.社会解组 4.下列哪些是由社会关系的失调引起的社会问题?(ABCD)A.大规模的群体冲突 B.战争

C.人口结构严重失调 D.产业结构严重失调 6.当前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ABCD)A.人口数量庞大 B.人口城乡结构不合理 C.人口素质偏低 D.人口性别结构失调 7.当前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主要有(ABCD)

A.政治原因 B.人口惯性 C.文化因素和的影响 D.社会因素的影响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判断题

1.社会保障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需求,是社会工业化、都市化、现代化的结果。(√)

2.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都是通过国家和社会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解决其生活中的困难,以防止问题发生、维持社会稳定和措施和活动。(√)

3.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三者提供帮助和服务的角度相同。(×)4.社会救助则以无工作能力者为对象,就个人而言是不尽义务也享受到生存权利,就社会而言是为了救助,把重点放在善后上。(√)

5.社会福利从其分配的原则上看是以广大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为基础,带有很大程度的平均分配的性质。(√)

6.社会保障解决了部分社会问题,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功能,没有反功能。(×)

7.在实行高福利制度的情况下,容易使人滋长不思进取的心理,不利于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8.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帮助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的社会成员。(√)

单选题

1、社会保险是(B)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C.社会福利 D.人身、人寿保险 2.社会保障的实质是(C)

A.保证所有社会成员生存的能力保 B.人道主义援助 C.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缓解社会问题 D.解决社会矛盾

3.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迈、疾病、伤残或由于其他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从而生活发生困难时,向其提供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保障制度。称为(A)

A.社会保险 B.社会安全 C.社会救助 D.社会福利

4.国家和社会向贫困者提供最低水平生活需求的物质支援,并增强他们是应社会生存能力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称为(C)

A.社会保险 B.社会安全 C.社会救助 D.社会福利

5.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生理或心理缺陷而丧失劳动能力而出现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的服务。称为(D)

A.社会保险 B.社会安全 C.社会救助 D.社会福利

6.帮助社会生活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自己的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称为(B)

A.社会保障 B.社会工作 C.社会救助 D.社会福利 7.社会工作是指(A)

A.推行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 B.本职工作之外为群众服务 C.没有报酬的为群众服务的工作 D.国家组织的社会服务工作 8.社会工作的主体是(A)

A.国家和政府 B.个人 C.团体 D.弱势群体 9.社会工作的对象是(A)

A.不能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正常生活的个人与群体 B.社会弱者 C.鳏寡孤独、聋哑伤残者 D.聋哑伤残者

多选题

1.社会保障的基本特点有(ABCD)

A.经济保障 B.社会性 C.合法性 D.人道主义 2.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有(ACD)

A.社会保险 B.社会安全 C.社会救助 D.社会福利 3.社会保险包括哪些类型?(ABCD)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工伤与医疗保险 D.生育保险 4.社会保障的积极功能有(ABCD)

A.满足无能力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B.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C.缓解社会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D.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 5.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不同之处表现为(ABC)A.社会保障表现为一套制度,社会工作则是具体的服务活动 B.社会工作的范围比社会保障稍宽一些 C.社会保障的具体目标不一样 D.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本质不一样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

判断题

1.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2.历史循环论认为社会系统都有其组成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必须相互配合,以便使社会系统能够存在,均衡是社会系统运行的最终目标。(×)

3.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社会均衡论。(√)4.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

单选题

1.社会变迁的总趋势是(B)

A.全面的 B.前进的 C.曲折的 D.倒退的 2.“五德终始”说的提出者是(C)

A.汤因比 B.施本格勒 C.邹衍 D.维科

3.哪种理论认为历史学家不仅能重建过去,而且能预言未完结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思想方式、时间长短、节奏、意义和成果。(C)

A.五德终始说 B.历史三阶段说 C.生物有机体说 D.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 4.提出社会文化体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感知的”,一类是“想象的”的学者是(D)A.汤因比 B.戴维斯 C.邹衍 D.索罗金

5.哪种理论认为任何社会系统如果某一方面特征变化是充分的,整个社会系统将相应发生变化,以达到一种新的均衡(C)

A.“生物有机体”说 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 D.“文化类型”说 6.“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A.社会进化论 B.历史循环论 C.社会均衡论 D.历史三阶段说 7.“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说法。(A)

A.文化类型说 B.生物有机体说 C.历史三阶段说 D.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 8.社会流动的实质是(A)

A.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B.个人收入的提高 C.个人阶级属性的变化 D.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9.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

A.人口过剩 B.分配不公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职业差别 10.社会分层的不同结构中或不同阶段、阶层中,个人、家庭、社会群体在不同阶层或 20

等级之间的流动。称为(B)

A.水平流动 B.垂直流动 C.代际流动 D.代内流动

11.父母的社会地位与子女的社会地位的比较所发生的社会流动,称为(D)A.水平流动 B.垂直流动 C.代际流动 D.代内流动

12.参照物是个人的第一个职业,目标是他最后的一个职业时所发生的社会流动,称为(C)

A.水平流动 B.垂直流动 C.代际流动 D.代内流动

多选题

1.社会变迁的原因有(ABCD)

A.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 B.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与传播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自然环境的变化 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ABCD)A.社会的变迁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

B.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要发生变革 C.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生活方式,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D.当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或所瓦解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起推动作用;相反,就起阻滞作用

3.按照流动的主体,社会流动可以分为(ABD)

A.个人流动 B.家庭流动 C.民族流动 D.群体流动 4.按流动方向分,社会流动可以分为(AB)

A.水平流动 B.垂直流动 C.个人流动 D.群体流动 5.按流动参照物分,社会流动可以分为(CD)

A.水平流动 B.垂直流动 C.代际流动 D.代内流动 6.影响社会流动速度的主要因素有(ABCD)

A.社会结构 B.教育背景 C.社会期望与期待 D.人口变迁

第十四章 社会现代化

判断题

1.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2.社会趋同论是一些学者用来解释不同国家现代化过程中遵循同一规律的理论。

(√)

3.全球发展理论是由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它于1968年,由意大利企业家A·佩切伊和英国科学家A·金共同发起组织。(√)

4.从社会结构看,现代化意味着社会结构的分化。(√)5.美国社会学家克卢汉用“地球村”的概念来描述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单选题

1.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2.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通信高科技化、文化同质化所带来的全球相互依赖性和整体意识日益增强,这一趋势被称为(C)。

A.现代化

B.狭义全球化

C.广义全球化

D.开放型社会

3.基于资本、技术等经济因素的向外扩张,是导致世界规模的统一市场和跨国公司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B)。

A.现代化

B.狭义全球化

C.开放型社会

D.广义全球化 4.社会趋同论最早是由谁提出的(A)

A.丁伯根 B.霍布森 C.普雷毕什 D.佩切伊和A·金

5.哪种社会现代化的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和边陲构成(即由西方发达国家和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是不平等关系。(C)

A.社会趋同理论 B.依附理论 C.世界体系论 D.全球发展理论 6.哪种社会现代化的理论认为倡导从全球入手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并应用世界动态模型从事复杂的定量研究,运用各种科学知识综合那些复杂问题。(D)

A.社会趋同理论 B.依附理论 C.世界体系论 D.全球发展理论

多选题

1.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有(ABC)A.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的全面的革新,全面的现代化 B.社会现代化,必须以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 C.社会现代化不是一时一国的追求,而是全球性的长远的追求

D.社会现代意味着发展中国家都要按照西方国家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发展 2.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有(ABCD)

A.经济、政治现代化 B.文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C.人的现代化 D.城乡社区与群体组织现代化 3.下列是经济全球化的后果是(ABCD)

A.贸易同质化

B.价格竞争同质化

C.人们需求的同质化

《社会工作概论》作业题 篇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说明:平时作业三是“第八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教学结束后的形成性考核。结合实例,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出来新趋势。字数要求:不少于2000字。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结构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动的基本走向,是两种表面上看来互相矛盾的趋势的交织。这两个趋势,一个是社会分化的不断细化,另一个则是细化的碎片不断聚合。社会分化越来越细现象原来一说就是工人、工人阶级。细分一点也就是全民所有制的工人和集体所有制的工人。而在今天,工人的概念虽然没有消失,但是凡是用到工人这个概念的时候,往往前面都加上了修饰词,比如国有企业工人、三资企业的工人、乡镇企业工人、下岗工人和失业工人,笼统地讲工人这个概念的时候已经很少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社会分化或社会的分层结构也越来越细化。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细化的碎片又正在开始往一起积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聚合的结果,就是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为特征的弱势群体的形成。

一、强势群体。首先是资源和财富正在向这个群体集中。在80年代,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呈现出一种扩散的趋势,也正因为如此,在8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改革曾带来一个短期的平等化效应。但在进入90年代之后,社会资源配置反转过来,呈一种重新积聚的趋势。其结果是,社会中的各种资源,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地区、少数城市、少数群体甚至少数人的手中。这一点首先表现在收入和财富的占有上。根据樊纲教授提供的数字,截至2000年底,我国社会资产性财产总量共有38万亿元。在这当中,国有资产占26%,国内居民个人拥有57%,另外,集体和港澳台商人及外商占有量都不到一成。再看金融资产,包括手持现金、储蓄存款、有价证券等,从政府、企业、住户3个部门看,占国内金融资产比重分别为18.6%、31.7%、49.7%。也就是说,原来几乎是国家垄断了几乎所有重要资源的状况,已经转变为社会一半以上的财富由私人拥有了。资源的集中还不仅

仅表现在财富和收入的拥有上,资源的积聚同时也表现在政治资本、文化资本,以及各种机会的占有上。因此可以说,自90年代以来,一个拥有了社会中大部分资本的强势群体已经成形。构成这个强势群体的,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经济精英、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三部分精英不仅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结盟关系,而且具有了相当大的社会能量,对整个社会生活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个强势群体的社会能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影响。在90年前中期实行经济紧缩的方针时,一些房地产商赞助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研讨会,由经济学家出面呼吁政府实行宽松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第二,对社会公共舆论的影响和话语形成的能力。在90年代中期之后,传媒更多地受这个强势群体的影响。而由知识分子制造的主导性话语也更直接地体现了这个群体的价值和主张。

第三,形成了弱势群体对强势群体的依附型关系。因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弱势群体的许多机会,是由强势群体提供的。

二、弱势群体。这个弱势群体主要是由如下的几个部分构成:除了部分富裕农民之外的贫困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和城市中的失业下岗人员。这三部分人几乎构成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个群体首先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农民的收入在90年代中后期处于停滞的状态,特别是1997年之后,大部分农民的实际收入是下降的。按照官方的数据,目前农民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已经扩大到3倍,而据有关专家的估计,实际上已经达到6倍。农民工的工资,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九五”期间全国城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减少3159万人,城镇集体单位减少1648万人,两者合计减少4807万人,与此同时,在城市中形成了以失业下岗人员为主体的城市贫困阶层。国际上公认的贫困线一般是社会平均收入的一半,而我国城市贫困家庭的平均收入,一般只是当地社会平均收入的20%—30%。同时,这个群体在政治和文化上也是弱势的。根据1999年2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权发展50年白皮书》,1998年初选出的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共 2979名,其中,工人农

民占18.9%,知识分子占21.08%,干部占33.17%,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占15.44%,解放军占9%,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占1.17%,归国华侨占1.24%。而且,在利益已经高度分化的情况下,这些群体既没有相应的组织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在媒体上也很难发出他们的声音。我觉得说社会分层结构开始定型化,具有这样的几重含义:

第一,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阶层之间边界的形成,是阶层结构定型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而阶层之间的边界,往往是通过多种方式建构起来的。最显而易见的是不同居住区域的分离。9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和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富人区。从全国来说,中国的富人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

第二,内部认同的形成。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是与阶层之间的边界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人们正是从这种边界中萌发 “我们”与“他们”的概念和意识的。在1991年,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曾经对上海市民的阶层意识进行过调查,得出的结论还是“有阶层化差别但无阶层化意识”。而在1996年在武汉进行的调查则表明,绝大多数市民已经具有阶层认知,其中3/4的人认为自己是处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当中。在这个调查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结论,就是大多数人并不是像西方社会那样将职业作为区分社会分层的最主要的标准,而是将财富和权力作为首要的标准。

《社会工作概论》作业题 篇7

一、社会实践总结

1. 校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的支持是此次社会实践圆满完成的最强有力的保障。宁夏大学在“概论”课程现有的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实践教学, 并每学期为社会实践提供1万元的资金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多次召开相关会议讨论、部署社会实践方案。这些都为实践教学的探索、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概论”教研室全体教师高度重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 任课教师就为学生介绍了“2+1”中的“1”即社会实践这一大亮点。在确定社会实践时间 (2011年10月15日) 和社会实践地点后, 授课教师开始在课堂上动员学生报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并在报名学生中甄选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本着外地学生优先、男女同学各半的原则, 从每个学院选出2~3名学生代表, 并制定了详细的社会实践方案, 包括租车、为师生买保险、预定中午饭、为学生带晕车药和创口贴、为学生在车上做宁东能源基地资料的讲解, 同时, 对后续活动也做了安排, 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在课堂上演示实践PPT, 以及调查报告、PPT的评奖。PPT和调查报告分设三等奖, 对获奖同学给予相应奖励。“概论”教研室各位教师在教研室主任带领下团结合作, 圆满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

3. 实践结束后, 在班级安排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通过PPT的形式把此次实践展示给其他同学, 以此扩大社会实践的覆盖面。社会实践调查不仅是少数被甄选上的同学的事情, 也是全体同学的社会实践。虽然由于条件有限, 仅有个别学生代表亲身参加, 但PPT演示把全体同学都带到了实践地点, 照片、文字、影音资料充分展示了这一实践。当然, PPT演示中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 即有些理工科学生制作的PPT太专业化, 展示效果不尽人意。对这一问题, 日后的社会实践应特别注意。PPT的制作旨在记录社会实践。通过PPT展示, 没有亲身参加的学生仿佛进行了一次实践之旅。

4. 作为“概论”课程社会实践教学初次尝试的社会实践调查, 收效颇丰。第一, 为学生提供了解宁夏经济发展、宣传宁夏的机会。宁东能源基地投资成本低, 开发建设条件十分优越, 完全能建设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无论是宁夏人还是在宁夏上大学的外地大学生, 都有了一次了解宁夏经济发展优势的机会和体验, 尤其是外地大学生, 他们可能因这一了解而选择留在宁夏, 服务宁夏, 为宁夏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出贡献。第二, 通过宁东能源基地的考察, 学生切实感受到宁夏经济发展“从资源优势到经济优势的转变”。第三, 此次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未来职业规划起到了导向作用, 为大学生就业做了一个有益的前期准备, 对将来有可能就业的地方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考察期间, 带队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关注宁东能源基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 以及录用应届大学生的相关细则。对机械学院、物电学院、化工学院这些跟宁东能源基地关系最密切的专业的学生, 教师给予了最直观的引导。第四, 社会实践过程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 为大学生之间的了解、沟通架设了桥梁。甄选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的原则是, 一个学院选取一名代表。虽然43名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基本上不认识或不熟悉, 但一天的参观实践, 以及此后的合作完成PPT和调查报告等环节, 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有学生在实践之后成为要好的朋友。

二、对大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思考

1. 转变观念, 重视实践教学。一段时间以来, “概论”课重视课堂教学, 轻视实践教学, 把实践教学置于附属地位, 甚至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200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即“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强调了实践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尤其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开展实践教学是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实践教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教学效果的需要;实践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并且达到释疑解惑的作用。“概论”课程的教学, 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 使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 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也要重视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只有重视实践教学, 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达到教学目标。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围绕教学目标, 制定规划, 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以强化教学内容的现实性、针对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概论课的教学效果。鉴于社会实践环节在大学生学生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其长期性, 建议学校、学院制定建设社会实践基地的计划。目前, 联系社会实践地点确有一定的难度, 选择典型性的实践地点就更难了。学校、学院应考虑制定长期社会实践计划, 与相关企业、团体联合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3. 探索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可分为三种形式:社会实践、课堂实践、科研实践。虽然“概论”课程涉及到的学生人数众多, 而社会实践调查只能选取少数学生代表参加。且社会实践调查覆盖面不广, 因此, 应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使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除社会实践调查外, 社会实践还有其他方式, 如问卷调查的实践教学、参加社会义工等。课堂实践方式在时空选择的灵活性、与课程结合的紧密性, 以及老师的跟踪指导与学生的覆盖面等方面, 都优于其他实践教学形式。课堂实践教学最常见的形式包括专题教学、观摩教学影片、课堂研讨会、情景模拟等。科研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的能力的过程, 也是促使理论内化的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与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命题论文、演讲辩论、讨论提纲等形式相结合, 共同完成。

摘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大学2009级学生赴宁东能源基地的社会实践, 肯定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对完善该模式启发良多。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实践育人

参考文献

[1]王丽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实践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2]吴殿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

《社会工作概论》作业题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

本文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为研究对象。在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本文简称“概论”课)的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一、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概论”课教学的主线之一

当前,我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之一的“概论”课,从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集中体现了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本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职大学生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概论”课教学的主线之一。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改革、“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都应遵循此主线。高职“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和指引,必须引导高职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高职师生形成一定的价值共识,让高职师生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育高职大学生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层面为明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改革、“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才能符合党纪国法,才能为高职师生提供科学的理想信念,才能为他们提供根本的、先进的价值导向。

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利于更充分地反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以利于高职自身进一步明确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高职大学生的重大问题;以利于高职大学生进一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利于帮助和引导高职大学生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如何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直接进“概论”课课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直接进高职“概论”课课堂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概论”课的部分教学内容中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有:

在高职“概论”课第六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教学中,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途径”等内容的教学中。例如,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梦的实现途径”等内容的教学中,实現中国梦必须坚持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力量的凝聚依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提升。因此,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要正确引导高职大学生践行他们的职业梦、个人梦,必须正确引导他们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他们的力量。

在高职“概论”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教学中,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第八章,具体来说:

应该在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帮助和引导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直接进高职“概论”课课堂,使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引领作用,使高职大学生进一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提出的“四个全面”中再次明确了法治的重要性,中国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高职大学生不仅要深刻理解和认知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布局的重要性,而且要以法治的标准,坚持实践法治思维,坚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他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他们在未来工作生活中才能做得更好。

应该在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帮助和引导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指导意义。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了朴实、深刻的精神资源与精神内涵,独具特色和优势,是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极其宝贵的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培育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基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直接进高职“概论”课课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可以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独特特色和优势,又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杰出成果,为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基石。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

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开展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向实践学习,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具体做法有:

第一,尽可能利用高职院校所在地的资源,例如高职院校所在地的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街道、公司、红色文化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等资源,使他们广泛参与高职所在地的社会实践,从而增强和培育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念,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他们营造核心价值教育氛围。

第二,丰富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方式,可以采取社会调研、生产劳动、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方式进行;强调“概论”课实践性教学与专业教育、职业素质教育有效衔接,对高职大学生的“概论”课实践进行引导,在他们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同时,深入基层群众,深入开展专业实践,进一步加大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力度,不断突破困扰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种局限,提升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水平,使高职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为社会服务。(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注:该论文是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编号:14G580)、黄冈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教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黄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应用”(编号:2013C20411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12月

[2]徐光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科教导刊,2014年3月

上一篇:学生资助先进个人申 请 书下一篇:公司团委清明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