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赔偿协议书(精选11篇)
甲方:安徽省合肥市XX有限公司,地址合肥市双凤工业园区。
乙方: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是安徽省合肥市XX有限公司职工,于___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在厂内食堂与十多名工友一起喝酒,因喝酒过多在回家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重伤,致身体多处骨折而住院,现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终止社会保险关系。
二、甲方一次性支付乙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工资、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医疗费、劳动五险等共计现金50000元/人民币(大写:伍万元整)。
三、乙方自愿放弃申请工伤认定权、申请劳动仲裁裁决权、民事诉讼权和执行权。
四、赔偿不足的部分乙方自愿放弃,乙方不得以其他任何理由再要求甲方赔偿其他任何费用。
五、乙方必须协助甲方去评残,评残等级书须交甲方。
六、本协议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律师执一份,经签字盖章生效。
甲方:
乙方:
我是某运输公司职工。2010年9月初,我被单位指派跟随单位两台运输车前往外市办理运货任务。归来途中,所乘坐的货车因方向盘失灵故障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我严重受伤。经鉴定,左眼视力构成十级伤残。因在赔偿问题上与单位未能达成协议,起诉后经人民法院调解,公司赔偿我医疗费、伤残补助费等46000余元。期间,我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未果后,随自行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认定,终被认定为工伤,后经伤残等级评定为九级伤残。近日,我想要求运输公司工伤赔偿、并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能得到法律支持吗?
田宝贵
田宝贵:
你应当获得双赔偿。因为你所受到的伤害属于工伤;侵权赔偿与工作保险赔偿可以兼得。
你是被单位委派随运输货车办理运货任务,依据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五)项规定:"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既然是属于工伤,就理所当然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且享受工伤待遇与获得交通肇事侵权的赔偿不相矛盾,法律并没有禁止受害人得到侵权人赔偿后就不得享受工伤待遇。恰恰相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后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问题的答复》中规定:"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之规定,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近亲属,从第三人处获得民事赔偿后,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向工伤保险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补偿。"该法律解释的立法精神是明确的,即在社会保险与第三人侵权竞合时,劳动者可以就包括医疗费在内的损失获得双份赔偿。
此外,还应明确的,给你造成伤害的侵权与赔偿人是他所在运输公司,而申请工伤待遇赔偿的主体是工伤保险机构,其赔偿主体并非是同一人。
摘 要: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竞合一直是困扰理论和实务界的疑难问题。本文通过对世界各国存在的四种救济模式的梳理与分析以及对竞合背后的法理与实际分析,综合四种模式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法—部分兼得模式。
关键词:工伤保险赔偿;侵权损害赔偿;竞合;模式;部分兼得
一、工伤事故中侵权的情形
工伤事故如果涉及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竞合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而导致人身损害;第二种是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前者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的替代模式,而对于后者,理论界则观点不一。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后者进行讨论和分析。
二、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赔偿模式
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竞合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对于此问题的解决方案,世界各国的做法各不相同。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替代模式
当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时,只能向工伤保险机构要求工伤保险赔偿。此种模式下,劳动者能够避免诉讼的繁琐,而工伤保险的补偿范围和补偿程度较低,使得救济只及时但很不充分。此外,也有人认为,以工伤保险赔偿取代侵权损害赔偿,免除了侵权人的责任,放纵了侵权行为,违背社会公平正义,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二)选择模式
允许工伤职工在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中进行自由选择,但一旦选定不能更改,且两者不发生追偿。此模式充分赋予了工伤职工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流于形式。侵权损害举证难,期限长,且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这使得急于获得赔偿的劳动者往往迫于无奈选择赔偿数额较低但稳定及时的工伤保险赔偿。
(三)兼得模式
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同时,不排斥再向第三人主张侵权损害赔偿,劳动者可以享受双份利益。此模式无疑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劳动者,然而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有很多学者认为,在替代模式下,劳动者获得的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之总和可能会超过工伤职工的实际损失,导致劳动者因第三人侵权的工伤事故而受益,这明显违背“受害人不得因遭受侵害而获得意外收益”的基本准则。
(四)补充模式
补充模式,是指工伤职工对工伤保险赔偿和侵权损害赔偿均能够主张,但主张的赔偿总额不得超过实际受到的损害。补充模式为众多国家所推崇,认为其兼具取代模式和兼得模式的优点,且避免了其大部分劣势,既使工伤职工获得了较为及时充分的救济,又避免了其获得双重利益,而且还能避免侵权者逃避法律责任。
三、部分兼得模式的选择
任何模式都需要首先明确一个问题:劳动者可以得到哪些赔偿?首先,职工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具体有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交通费、食宿费等,其次如果因工工伤,还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而对于一般的侵权损害赔偿,可以主张的费用主要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住宿费,如果导致被害人身体残疾,还可以主张残疾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些具体的赔偿项目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赔偿,如医疗费、误工费;二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赔偿,如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笔者主张的部分兼得模式,即对于后者的兼得。工伤职工既可以主张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也可以向第三人主张侵权损害赔偿,但对于医疗费等可以用金钱衡量的确定费用,工伤职工只能主张一次。
部分兼得模式具有其合理性。首先,第三人侵权下工伤事故本身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必须采取部分兼得模式。另外,部分兼得模式并没有违背“受害人不得因遭受侵害而获得意外收益”的基本准则。部分兼得模式下,医疗费等可用金钱衡量的费用只主张一次,而因生命健康权受到损害而获得的赔偿是无法弥补受害人所遭受损失的,因此并没有出现所获赔偿超过实际损失的情况。第三,部分兼得模式有其内在法理支撑。《社会保险法》明确工伤医疗费不得重复享受,但对于其他费用则没有做出禁止性的规定。而对于私权来说,法无禁止即自由。所以这也印证了部分兼得模式的合理性。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纷繁复杂,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立法和司法解释上做出明确规定,以避免实务的混乱,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参考文献:
[1]谢增毅.《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关系的再认识-基于实体和程序的双重视角》.载《法商研究》,2011年第3期.
[2]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三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3]雷涌泉.《论工伤事故的社会保险待遇与民事损害赔偿的适用關系-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载《法律适用》,2004年第 6期.
a工伤风险类别细分为八类
我国工伤保险实行行业差别费率,在体现风险互济的基础上,还要反映不同行业间的工伤风险程度。这是工伤保险区别于其他社会保险的显着特征,也是强化用人单位工伤预防意识、保障职工职业安全的重要手段。
我市工伤保险原来按低风险行业、较高风险行业、高风险行业3类风险类别缴费,其划分比较粗,难以全面如实地反映目前各国民经济行业的真实风险差别,难以充分发挥利用行业差别费率这一经济杠杆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加强工伤预防的作用。
而国家最新规定,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将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划分为一类至八类,依次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货币金融服务等为一类,批发业、餐饮业等为二类,食品制造业、娱乐业等为三类,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为四类,家具制造业、建筑安装业等为五类,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为六类,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核燃料加工业等为七类,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为八类。
“此次将工伤风险类别由原来的三类细化为八类,有利于建立健全与行业工伤风险基本对应、风险档次适度的工伤保险费率标准,有利于落实工伤保险基金‘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筹资原则。”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b新基准费率总体下调超30%
据介绍,9月,我市工伤保险一类、二类、三类行业基准费率分别为0.4%、0.8%、1.2%。为减轻用人单位负担,从去年10月起至今年6月30日止,我市阶段性下调了工伤保险费率基准费率50%,一类、二类、三类行业基准费率阶段性调整为0.2%、0.4%、0.6%,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浮动费率政策。据测算,月至今年6月可为参保单位减负5.15亿元。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7月1日起,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重新确定了基准费率标准。我市工伤保险基准费率,由去年9月(阶段性下调费率前)原一类至三类行业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4%、0.8%、1.2%,调整为一类至八类行业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14%、0.28%、0.49%、0.63%、0.66%、0.78%、0.96%、1.14%。
“与去年9月阶段性下调费率前我市原三类行业基准费率标准相比,新基准费率标准总体水平下调了32.27%左右,按基准费率政策初步测算,全市一年可减轻用人单位负担6.48亿元。”该负责人介绍,最低行业基准费率(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险业)由0.4%降至0.14%,最高行业基准费率(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由1.2%降至1.14%;各国民经济行业所对应的新基准费率标准,均比原基准费率标准降低。
记者对比发现,与国家基准费率标准(一类至八类分别为0.2%、0.4%、0.7%、0.9%、1.1%、1.3%、1.6%、1.9%左右)相比,我市新基准费率标准总体水平下调了31.86%左右;一类至四类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标准下调了30%,五类至八类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标准下调了40%。
c工伤保险待遇不受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在基金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总体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水平的目标,不会降低参保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水平。不仅如此,今后还会随着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逐步调整提高。如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全国统一标准每年都会随上一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而自然增长。
d工伤发生率越低
缴费费率有望越低
按照国家规定,通过费率浮动的办法,确定每个行业内的工伤保险费率档次。一类行业分为三个档次,即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可向上浮动至120%、150%;二类至八类行业分为五个档次,即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可分别向上浮动至120%、150%或向下浮动至80%、50%。
性别,年龄,民族,籍贯,住址,单位,职务。
被申请人:单位,
地址:法定代表人: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xxx年x月xx日
请求事项申请劳动行政部门依法认定申请人在×××时间受伤为工伤。
事实及理由:申请人是xx单位职工,于xxxx年x月x日被招入该单位,担任xx工作,在xxxx年x月x日上班时间,因为xx发生xx工作事故,致使申请人受到严重伤害。申请人受伤后,在xx市xx医院住院治疗,现已治疗x个月,花费医药费xxxx元。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特申请劳动部门对申请人受伤一事进行调查核实,并依法认定本人此次受伤为工伤。此致xx县(市)劳动保险部门申请人(签字):
附件:1、2、3、等证明材料共x份xx页
工伤赔偿条件
1、《社会工伤保险医疗待遇申请表》一式一份;
2、《工伤认定决定书》或经认定的《职工工伤认定申请表》原件和复印件(原件核对后即退回);
3、财税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收据(发票)原件(背面需有工伤职工或家属签名);
4、与财税部门印制的专用收据(发票)金额相符的医疗费用明细清单(住院、门诊均须提供,上面须详细列明具体明细项目及其数量、金额),手写明细清单须盖医院财务公章;
5、门(急)诊病历、出院小结(记录)复印件(病历须复印封面);
6、工伤职工身份证复印件。
办理流程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单位30天内上报工伤快报(职工康复出院)→凭劳动部门的工伤认定、发票、出入院证明、清单填制相应的审批表→工伤、生育科制拨付单→由单位经办人到财务科划款。
办理地点
大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需要携带的材料:本人身份证或社保卡号
地址:大连市西岗区高尔基路18-1号
邮编:116011
学生保险, 是指投保的学校、学生及其监护人等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 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 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 或者根据合同约定, 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时承担给付保险金的保险行为。从经济的角度看, 学生保险是一种分担损失的财务安排, 分担学生及其监护人因意外伤害事故或疾病导致学生生命和身体的损失, 分担学校因校方责任范围内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而导致的财产损失。从社会的角度看, 学生保险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学生及其监护人、学校提供风险经济保障。 (1)
一、学生伤害事故保险赔偿的现状
(一) 具体的险种
具体险种是学生伤害事故保险理赔的载体, 适用于学生伤害事故保险理赔的险种主要有校方责任险、各保险公司的学平险 (或者称学生意外伤害保险) 、少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城镇居民 (学生) 基本医疗保险四个险种。
校方责任险自2001年起, 由上海市教委为上海市全体中小学校集体投保, 险种覆盖率为100%;城镇居民 (学生) 基本医疗保险的对象只限于具有上海市户籍的学生,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对具有上海市户籍的学生覆盖率为100%;少儿住院基金的覆盖率与学平险的覆盖率也在90%以上.
1. 校方责任险
校方责任险是以校方责任范围内的损害学生利益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责任保险。校方责任险的推出是以校方责任范围内的过失导致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为现实条件的, 其主要功能在于分担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风险, 分担学校在校方责任范围内的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损失赔偿, 提供一种应对风险的经济保障机制。
2. 学平险
教育行业的风险, 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及学校在校外由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等集体活动, 大量的学生伤害事故风险是在校外非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学平险, 作为商业保险中的一种组合保险, 保险标的为学生的生命和身体, 投保学平险的学生 (幼儿) 因疾病或意外导致死亡、残疾、住院、门急诊医疗, 均可获得保险公司的理赔。
*对于“学平险”这一险种, 不同的保险公司有不同的名称, 但其保险标的基本相同, 都是针对学生因意外伤害、疾病导致身体和生命受到损失;区别在于部分保险公司将该险种称为“意外伤害保险”, 对于疾病引起的学生因身体和生命的损失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不予赔偿。
3. 少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
上海市红十字会、教育局、卫生局联合创立了“少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 凡投保该基金的在册学生因病到医院进行住院治疗, 因住院而花费的医疗费用的50%可免予支付, 而由医院向该基金申请支付。
4. 城镇居民 (学生) 基本医疗保险
上海市自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实行“上海市城镇居民 (学生) 基本医疗保险”, 具有上海户籍的学生都可参加该保险, 根据《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第七条第四款的规定“中小学生和婴幼儿自付60元保费, 享受待遇为:住院支付50%, 门诊、急诊支付50%。”
(二) 学生伤害事故保险理赔的特点:
医院储存投保学生基本信息, 出险后“记账式”即时保险理赔保障“就医——理赔”一体化, 赔偿金给付由事后走向事中。
凡投保少儿住院基金、城镇学生基本医疗保险的学生的基本信息均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采集, 各医保定点医院存储于电脑之中, 当学生出险后, 即可持所投保险种的相关证明到医保定点医院就医, 医院通过电脑中的存储信息确认学生的身份后, 即可享受相关的“就医——理赔”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优化了学生伤害事故保险赔偿机制, 因为学生及其监护人、学校一般在学生出险后的就医过程中最需要经济保障。
二、学生伤害事故保险赔偿的困境
1.《学生保险条例》的缺失, 导致学生保险这一行为无直接法规可依
保险赔偿作为分担学生伤害事故损失的重要渠道, 直接影响学生出险后的经济保障,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伤害事故的妥善解决, 然而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政府、保险公司、学生在学生保险投保、理赔方面的角色与行为并没有直接的法律规定。
2.缺少专门的学生伤害事故保险理赔机构
国外多通过组建专门的机构来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保险理赔: (1) 在日本, 由文部省牵头建立了一个统一专门的非赢利性的学校事故保险组织---学校健康会, 绝大多数幼儿园和中小学都自动入会, 缴纳一定金额的保险费, 并为此专门制定了一部“学校健康会法”。在因学校或教师过错导致学生身体伤害时, 由这一保险组织负责理赔。这一制度既可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同时又可以为办学者松绑, 使其可以按照教育本身的规律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② (2) 在韩国汉城, 1987年12月, 成立了以保护学校及学生和教员安全为宗旨的非赢利性法人团体——学校安全协议会, 学校安全协议会是地方主管机关许可成立的非赢利性法人组织。赔偿委员会的主要作用是:①决定是否赔偿及赔偿的数额,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②审查二次申请事件;③在对事故做出最后处理之前, 支付受害者一定的赔偿金;④执行法院判决赔偿的数额, 最后付给受害者的赔款以法院的判决为最终标准。③
然而, 目前上海尚缺少专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学生伤害事故保险理赔的专门机构。学生出险后, 学校成为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主体之一, 一旦家长与校方协议、教育行政部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 学校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既有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问责, 也有来自家长的问责和索赔, 而这两者都会影响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及校长的政治生命, 这为学校损失自埋埋下了种子。更为可怕的是, 家长既不愿意协商、调解, 也不愿意通过法律诉解决, 而寄希望于通过上访, 通过教育行政的压力机制来满足自身的利益补偿, 而获取行政压力的过程和手段必将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例如:2006年在上海市某初级中学举行的秋季运动会上, 初三年级的一位男同学在跑步比赛的过程中突然晕倒, 后虽经学校在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抢救, 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事故发生后, 虽然校方认为自己在此次事故中没有过错责任, 并对学生家长进行了一定的安抚, 并把学生投保学平险的赔偿费用交到了家长的手上。然而家长对学校在此次事故中不给予满意的经济赔偿而非常不满, 但家长又不愿意通过法律诉讼解决。在事故的初期, 学生家长一度到学校闹事, 发展到将该校的校长和党委书记进行了殴打的程度。家长在学校索赔无果的情况下, 便不停的向上级各级部门进行上访, 以求通过行政压力机制来获得合理的经济补偿。此次事故的处理, 长达半年之久。在这半年之中, 学校的部分老师与校长一度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 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学平险的理赔模式有待创新, 实现学生“就医—理赔一卡通”
学平险的重要职能是分担学生及其监护人因学生伤害事故所带来的学生死亡、残疾、医疗、住院方面的风险, 分摊损失。但从国内学平险理赔模式来看, 一般是事后理赔, 需要各种有效单据齐全时, 方能从保险人处获得保险赔偿金, 保险赔偿金不能及时服务于学生出险后的住院、医疗经济保障;目前, 虽有部分大型保险公司与医院联网, 但学生可以免于支付直接就医的仅限于小额 (1000元以内) 的保险赔偿金, 对于大额的医疗、住院费用往往是学生及其监护人更为需要的经济保障, 然而限于目前的理赔模式, 还不能做到这一点。例如:2006年12月份, 上海市宝山区某小学五年级上午第一节课课间, 由于教室里学生李某手中玩弄的铅笔弹出, 恰巧击中学生王某的眼睛, 两节课后王某眼睛充血, 经医生检查, 王某眼睛眼角膜破碎。现在, 学生王某与学生李某的家长就赔偿费用达不成一致意见, 在教育局调解无效的情况下, 王某将李某及李某的监护人作为第一被告和第二被告, 将学校作为第三被告诉至法院, 该案于2008年4月17日开庭审理。同时, 该生李某投保中国人寿的学平险与市教委为学校投保平安保险公司的校方责任险均尚未作理赔, 两保险公司与学校沟通后, 达成一致意见, 即在法庭审理后, 根据法庭的判决进行理赔。学生王某的二万元医疗费用, 均由学校先行垫付。
4.学平险与少儿住院基金、城镇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存在保险范围重复的现象
除校方责任险由政府统一投保外, 上海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投保了学平险、少儿住院基金与城镇居民 (学生) 基本医疗保险三个险种, 然而自2008年1月1日施行“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 这三个险种在保险范围上有重复之处。例如, 一个学生因病住院, 少儿住院基金可以理赔50%的费用, 城镇居民 (学生) 基本医疗保险可理赔其余50%的费用。而根据保险公司的规定:“被保险人如果已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 则保险公司只承担合理医疗费用剩余部分的保险责任。”学生同时投保了少儿住院互助基金、城镇居民 (学生) 基本医疗保险、和学平险, 学生住院后, 学平险只需支付学生每天20元的住院补贴即可, 相当于是少儿住院互助基金、城镇居民 (学生) 基本医疗保险帮学平险“买了单”, 但如此一来, 家长虽交了三份保险的钱, 但由于险种保险范围的重复, 导致学生及其家长的服务范围缩水。例如:2008年上海市某区某中学四年级的体育课上, 在临近下课前几分钟, 男学生刘某 (具有上海户籍) 在100米跑中不慎自己摔倒, 导致腿骨骨折、错位。在送至医院及整个治疗期间, 共花去医疗费用近6000元, 其中少儿住院基金赔付2771元, 城镇学生基本医疗保险 (08年1月1日后实行“学生医保”) 赔付2900元,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学平险”只赔付105元。
为什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学平险”只赔付105元?原因在于, 学平险、少儿住院基金、城镇居民 (学生) 基本医疗保险同属于人身保险, 保险有不能重复理赔以及不能从保险中获益的规定, 故而在这个赔案中, 三个险种同属人身保险的情况下, 在少儿住院基金与城镇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各赔付50% (扣除起付线以后) 后, 作为商业保险的学平险只赔付了每日25元的住院补贴金。如此一来, 学生买三份保险, 只能实际享受两份保险的保障。
5.部分险种的组合将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
目前, 上海享受少儿住院基金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因病或意外住院, 不住院者不能享受少儿住院基金“记账”50%的住院医疗费用理赔服务。故而当学生因病需要治疗时, 家长一般选择住院, 原因很简单:家长认为住院实惠, 住院医疗费用保险理赔的多, 自己支付费用少。在此情况下, 当孩子感冒、发烧时, 本来可以通过门诊、急诊来治疗的, 现在中小学生家长倾向于通过住院来治疗;同时, 医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也愿意接受学生住院, 因为住院接受的检查全面, 可避免医疗事故,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医院和医生的收入。长此以往, 势必将造成住院医疗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
6.关于学生保险的赔案与运营案例研究甚少
做好关于学生伤害事故保险理赔案例的研究, 有助于更好的培训相关工作人员, 同时也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少儿住院基金、城镇居民 (学生) 基本医疗保险的“记账式”“就医——即时理赔”一体化对部分省、市来说, 还是一个新的事物, 加强对国内外学生保险理赔与学生保险基金运营模式的研究, 有助于完善学生伤害事故保险理赔机制。
三、对策
1.出台《学生保险条例》
出台《学生保险条例》, 其中至少要规定以下五点: (1) 具体险种的保险范围; (2) 规定具体险种赔偿项目的赔偿标准与计算方法; (3) 规定具体险种投保的方式; (4) 对保险理赔模式的规定。改变保险赔偿金事后给付的方式, 对投保学生在第一时间、免费就医的理赔模式再做出进一步探索, 尤其是对于就医可以享受的免费限额的探讨, 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出险后的就医的探讨, 因为他们出险后一般不愿在当地镇上的医院就医, 这些都有待于教育系统、保险系统以及医疗系统共同做出研究后予以在《学生保险条例》中做出明确的规定。
2.成立专门的学生保险管理机构, 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保险赔偿问题
在上海市各区、县成立非盈利性的组织, 专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保险理赔。该组织的人员组成要求多元化, 包括法律、教育行政人员、保险人员等, 对存在争议的赔案, 可举行听证, 邀请教师代表、家长代表、法律界代表、保险界代表、教育行政界代表共同参与, 同时也可向该组织市一级的机构申请解决。
3.创新学生保险理赔模式, 走向“记账式”即时理赔, 实现一卡通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构建网上投保、报案、理赔的平台。如此一来, 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理赔的时间, 节省理赔双方的时间与成本;同时, 也可以构建网上学生伤害事故仲裁、网上学生伤害事故调解, 这样就可以打破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担当单一调解员的局限性, 使参与调解的人员多元化, 既节约时间、经济成本, 又公平公正。
4.整合学生保险险种
基于学平险、少儿住院基金、城镇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存在保险范围重复的现状, 我建议将少儿住院基金的保险范围改为:凡投保少儿住院基金的中小学生可享受门急诊费用记账50%, 住院费用记账50%。同时, 具有上海户籍的家长只要再给中小学生买一份“上海市城镇居民 (学生) 基本医疗保险”即可, 因为凡投保上海市城镇居民 (学生) 基本医疗保险, 学生因病可享受门急诊记账50%, 住院记账50%。如此一来, 只要在基本医疗的范围内, 扣除起付线以外的费用, 家长给患病学生看病就基本没有经济压力了, 家长能够理性的对待学生医疗与学生保险, 而不会为了节省自己一部分医疗费用, 而选择多用社会公共医疗资源, 真正做到“按需所求”!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 有很多的外地生源, 他们可选择投保学平险与少儿住院基金组合。因此, 学平险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就医——理赔”一体化, 其将成为学生保险中有益的补充。
5.加强对学生伤害事故保险赔案与学生保险运营案例的研究
少儿住院基金、城镇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学平险作为社会基本医疗保障的险种, 需要我们的管理者与研究者探索其在运营中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很多都是由实际发生的赔案中发现的,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理赔的家长、学校、医生各方面的意见, 这样才能使得险种越来越符合学生的需要。
同时, 学生保险基金如何具体负责运营?如何使医疗保险基金运营的更好?我认为我们有必要认真地研究日本教育健康会、加拿大安大略省地方教育局互助保险公司、韩国汉城学校安全协议会的运营模式, 以期将“上海市学生医疗保险基金”运营得更好。
注释
1马永伟主审, 吴小平主编.保险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2张伟江.学生在校伤害事故防范与处理实用手册[M].上海: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 2002.
在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就投保险种、保险金额、保险费率等基本条款达成协议时,保险合同即告成立。保险单是海上保险合同的证明,虽然其中常常载明保险条款,但它本身并不是保险合同,签发保险单不能视为订立保险合同。保险合同成立后,由保险人授权的分公司实施签发保单、收取保费等行为的,不影响保险合同的成立,也不发生合同当事人变更的效果,分公司不需承担保险合同项下的义务。
〖案情〗
原告: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港机”)
被告: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地保险”)
被告: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大地保险上海分公司”)
2006年1月28日,原告与被告大地保险签订了一揽子保险协议,约定了投保险种、预估保险金额、保险费率等基本条件,并约定就上述有关的保险业务在提交投保单后的三日内,如果大地保险未提出异议就生效,无论保险单出具与否、保险费是否缴纳,并约定若保险单与本协议的内容冲突,以本协议为准。同时约定,被告大地保险应于投保单所示的起运时间前及时抵达装载现场进行查勘,并就载运工具和实际装载情况的安全性(适航性和适拖性)及时发表意见。若被告大地保险未及时进行现场查勘或未及时发表反对意见,视为其对载运工具和实际装载情况的安全性予以认可并放弃抗辩权。
同年9月25日,原告向被告大地保险上海分公司出具了货物运输险投保单,列明被保险人为原告,货物名称1台套40t-45m门机部件、备件、随机工具等,自上海运至天津,承保险别为货运险。被告大地保险上海分公司出具了保险单,列明险别为货运综合险。按综合险的责任范围,凡固体货物:因“受震动、碰撞、挤压而造成碰碎、弯曲、凹瘪、折断、开裂或包装破裂致使货物散失的损失”,属保险责任。
货物启运前,两被告均未按一揽子协议中的约定抵达装载现场进行查勘并就载运工具和实际装载情况的安全性发表意见。货物起运后在长江口掉入海中。后经原、被告委托的公估公司查勘,事故是由于门机机房和吊臂等受自身重力、船舶横摇和纵摇的惯性力、风浪力等共同作用,致使其甲板、底座、撑杆等运输包装破坏及破裂,最终导致门机机房和吊臂等货物散失、翻滚落入海中。事故发生后,原告即向被告大地保险上海分公司报案,并提供了全套的索赔资料,请求保险委付,但两被告至今未向原告作出任何赔偿。
原告诉称:两被告作为保险人应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履行保险合同项下的赔付义务,请求法院依法判令两被告赔偿保险标的损失、施救费、打捞费等相关费用。
两被告辩称:原告未能证明其所诉称的货物损失属保险事故,未能证明其损失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内,且原告所列的损失缺乏合理、合法的依据,两被告对此不负保险赔偿责任。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裁判〗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与原告建立保险合同关系的是大地保险,大地保险上海分公司出具保险单的行为仅系其根据总公司的授权所作的行为,并非单独的意思表示,因此被告大地保险上海分公司不应承担赔付义务。在超大件货物运输中,用于对运输货物固定绑扎的一系列措施,客观上起到了包装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涉案钢架断裂为包装破裂,涉案事故属于保险赔偿责任范围之内,被告应对原告的损失进行赔付。
一审判决后,被告大地保险提起上诉。其上诉理由中称,一揽子协议中投保货运综合险部分属于预约保险合同,应以分别签发的保单为准,承担赔偿责任的应是大地保险上海分公司。二审法院认为,涉案一揽子协议不符合预约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认定该协议不属于预约保险,故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本案所涉及的是一起海上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主要争议焦点有二:一是涉案事故是否属于综合险的保险赔偿责任范围;二是两被告在本案中的法律地位认定。
一、“裸装货物”包装破裂的认定
本案中,保险合同双方对涉案货物损失是否属于保险赔偿责任范围存在争议。根据《水路货物运输保险条款》第六条,综合险的保险责任范围,除包括基本险责任外,保险人还负责赔偿:因受震动、碰撞、挤压而造成碰碎、弯曲、凹瘪、折断、开裂的损失,以及因包装破裂致使货物散失的损失等。双方争议的是用以固定门机的钢架、托盘是否属于包装。
货物的包装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运输包装又根据货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区别,通常分为散装货和件装货。件装货按包装特点分为包装货物和裸装货物,后者包括汽车、大型机械等。因此,裸装是货物运输包装的一种,只是由于此类货物体积过大、形状不规则等原因,无法使用通常的箱、袋等传统包装形式,而采用绑扎、系固、支撑等措施。但不可认为此类货物就没有包装,应该认为用于绑扎、系固、支撑裸装货物的构件等就是包装。因为运输包装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货物本身质量和数量上的完整无损,便于装卸、搬运、堆放和运输,用于绑扎等的构件客观上起到了包装的作用,符合包装的法律特征。因此,本案中用于绑扎、系固、支撑涉案货物的构建破裂可以认定为包装破裂,属于保险赔偿责任范围。
而对于第六条中的“碰撞”,应理解为运输货物与其他物体碰撞,比如货物与运输工具或其他货物之间的碰撞。本案中涉案货物在包装破裂后发生的门机与备件之间、门机与驳船之间、备件与驳船之间的碰撞,是货物在失去固定之后产生的牵连结果,并最终导致货物翻落入海,因此由该“碰撞”导致的损失也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之内。
《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货物包装不当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保险人如果要援引此条要求免赔,必须举证证明涉案货物包装不当,但大地保险未做出相应举证。而且,大地保险也未根据一揽子协议的约定,在货物起运前进行现场查勘,并就载运工具和实际装载情况的安全性及时发表意见,那么根据约定就应视为对载运工具和实际装载情况的安全性予以了认可,不能以货物包装不当要求免赔。
二、保险合同成立与保险人的认定
在本案中,原告与大地保险订立了一揽子保险协议,而签发保险单、收取保费的都是大地保险上海分公司,事故发生后,与原告联系、处理索赔事项的也是大地保险上海分公司,因此对于保险人的认定存在争议。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对保险人的认定自然就涉及到保险合同成立的认定问题。
我国《海商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被保险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海上保险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后,合同成立。”本案中原告即被保险人和大地保险就投保险种、预估保险金额、保险费率等基本条款达成了协议,此时保险合同即已成立。此后,大地保险上海分公司的签发保险单、收取保费等行为不影响保险合同的成立,也不会产生保险合同当事人变更的效力。保险单是海上保险合同的证明,虽然其中常常载明保险条款,但它本身并不是保险合同,签发保险单不能视为订立保险合同。而且,在此一揽子协议中明确约定,保险单的签发及保费的缴纳与否,均不影响协议的成立,保险单的内容并入协议,保险单约定与协议约定冲突的,以协议为准。大地保险上海分公司的行为仅是其作为大地保险的分支机构,根据总公司的授权代表总公司所作的行为,它不是涉案保险合同项下的当事方,不需对保险事故承担赔偿责任。
三、“一揽子协议”与预约保险的区别
本案中,针对保险人的认定问题,大地保险在上诉中还提出,涉案一揽子协议中投保货运综合险部分属于预约保险合同,应以分别签发的保单为准,承担赔偿责任的应是大地保险上海分公司。“预约保险合同”规定在我国《海商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至二百三十三条,根据第二百三十一条的规定,“被保险人在一定期间分批装运或者接受货物的,可以与保险人订立预约保险合同。”虽然从字面含义上看,本案中的一揽子协议同预约保险存在相似之处,但经比对具体的法律特征,不难发现本案中的保险协议并不符合预约保险合同的定义。
《海商法》规定的预约保险合同只适用于货物运输,而原告与大地保险签订的一揽子协议包括了产品安装工程、产品运输、船舶等。《海商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还规定,“预约保险合同应当由保险人签发预约保险单证加以确认。”而大地保险始终未签发任何预约保险单证。《海商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保险人分别签发的保险单证的内容与预约保险单证的内容不一致的,以分别签发的保险单证为准。”这也与一揽子协议中“若保险单与本协议的内容冲突,以本协议为准”的约定冲突,因此涉案一揽子协议不符合预约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
死亡保险,又称遗属保险,是指被保险人供养亲属在被保险人死亡之后,或者被保险人在其供养亲属死亡后,从社会上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以下,兰州资深交通保险理赔委托律师通过一案例为您介绍交通事故死亡保险赔偿,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案情介绍
2006年3月13日,泾县法院对一起保险合同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泾县支公司十日内支付给原告泾县华林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保险理赔款人民币77478元。
2006年3月20日,原告泾县华林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与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泾县支公司签订机动车辆保险合同,原告作为被保险人将皖p41732号货车在被告处办理机动车辆保险,其中第三者责任保险的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同时原告还向被告投保了不计免赔率特约附加保险。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期限是自2006年3月24日至2007年3月24日止。2006年5月16日,皖p41732号货车的实际车主戴某在江苏溧阳境内发生交通事故,致行人冯某某当场死亡。2006年5月31日,冯某某亲属将本案的原、被告共同诉至溧阳市法院。2006年6月30日,溧阳市法院作出民事判决,认定受害方物质损失合计人民币291303.78元,并根据江苏省的有关规定,判决由本案被告直接赔偿给受害方人民币5万元,余款由本案原告先行赔偿,再按保险合同的约定另行处理。
判决生效后,本案被告直接向冯某某亲属赔偿了人民币5万元。同时,在案件执行过程中本案被告又替本案原告预付保险款人民币163825.78元。本案原告所承担的给付受害人亲属的剩余赔偿款77478元未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
泾县财保公司上述事实没有异议,但认为这起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是自己倒下造成车辆碾压其头部而死亡的,认为本案原告在这起事故中无重大责任,根据保
有问题需要咨询律师?想要找律师打官司?
法律直通车全搞定!http://
有问题需要咨询律师?想要找律师打官司?
我是一名公司员工,今年3月上班途中,因搭乘的出租车发生交通事故而受伤致残。我在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保险补偿的同时,也向肇事方请求侵权赔偿。结果,经认定为工伤后,我获得了一笔工伤补偿款,但肇事方却以我已获得了工伤补偿为由,拒绝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请问:受害人享受工伤保险补偿后还能享受侵权赔偿的待遇吗?
读者 王琳
王琳读者:
工伤与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竞合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了工伤保险补偿关系,与侵权人之间形成侵权之债的法律关系。工伤保险补偿关系成立与否,无须考查工伤事故发生的原因,即使工伤事故系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所致,或者是由于受伤职工本人的过失所致,都不影响受伤职工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保险补偿。同样,侵权之债的法律关系成立与否,与被侵权人是否获得工伤保险补偿无关,即使用人单位已经给予受伤职工工伤保险补偿,也不能免除侵权人的赔偿责任。因此,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构成工伤的,劳动者具有双重主体身份——工伤事故中的受伤职工和人身侵权的受害人。基于双重主体身份,劳动者有权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保险补偿,同时还有权向侵权人主张人身损害赔偿。也就是说,受害职工可以享受工伤保险补偿和侵权损害赔偿的双重待遇,肇事方以你已获得工伤补偿为由,拒绝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2款规定:“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肇事方拒不赔偿,你可向法院起诉索赔。
代位求偿权, 又称代位追索权, 是指在财产保险中, 保险人应被保险人的请求, 依据保险合同规定赔偿被保险人的损失后, 在其赔偿金额限度内依法代位取得被保险人对造成损失的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1]
但在保险事故发生后, 若被保险人怠于通知保险人保险事故, 之后, 在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向被保险人做出理赔取得代位求偿权之后, 而在此期间第三人发生履行能力减损而不能向保险人履行赔偿义务, 势必会损害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保险事故发生后, 被保险人有通知保险人以及配合保险人查清事故真相的义务, 保险人在知道保险事故的情况后便会知悉或有义务查清事故侵权人或损害方, 被保险人的义务已履行终结。保险人在受理被保险人的理赔申请后便有义务及时做出理赔, 理赔之后便会取得代位求偿权。总之, 被保险人的主保险合同义务履行终结于通知保险人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怠于通知保险人的行为显然违反了该项义务, 基于公平原则, 为维护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可否赋予保险人相应的追索权或要求被保险人赔偿损失?
在论述上述问题之前,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 保险人应当行使追索权还是要求被保险人赔偿其损失?保险人行使追索权是基于不当得利之法理, 未为给付者, 则免除保险赔偿责任, 但这属于保险法上基于保险契约特有之效果, 故若法无明文规定无法适用之, 而且在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金后要求返还不当得利也有违反保险法上“禁止反言”之原则。保险事故发生后, 被保险人怠于通知保险人而造成保险人不能追偿的, 保险人仍应负保险赔偿责任。被保险人因无特殊情由怠于通知保险人保险事故, 使得第三人借机转移财产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履行能力减损而不能履行赔偿义务, 如若成立, 则属于民法上的一种损害行为, 保险人主张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符合民法侵权损害补偿的法理。我们要讨论的是因此所产生之损害是否可以向被保险人求偿。[2]
二、保险人行使追索权的法律障碍
从形式上来说, 将被保险人怠于通知保险事故而造成保险人不能追偿的行为理解为一种侵权行为, 符合民法侵权的基本理论。在侵权理论中, 侵权行为之要件, 史尚宽先生认为析言之有六:一曰责任能力, 二曰故意过失, 三曰不法或不当行为, 四曰侵害或损害他人权利或利益, 五曰损害之发生, 六曰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关系。[3]马俊驹、余延满先生认为有四要件:一为违法行为, 二为损害事实, 三为因果关系, 四为过错。[4]但总而言之, 不外乎于史氏所言之六点。
(一) 代位求偿权能否成为被侵权对象
从被侵权的对象来讲, 代位求偿权可否作为被侵权的对象?在确定代位求偿权可否作为被侵权的对象之前应当先明确代位求偿权的法律性质。保险代位求偿权是指当被保险人对保险人和事故责任人同时具有请求权的情况下, 为了避免被保险人同时行使两种请求权而获重利, 规定被保险人只能行使一种请求权, 同时也是为了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5]江朝国先生认为保险代位求偿权为:保险事故发生后, 被保险人对第三人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此请求权于保险人履行保险赔偿给付义务后, 当然地、直接地移转于保险人使其得以自己之名义代为行使之。由此推知, 代位求偿权是基于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而产生, 其本权利为损害赔偿请求权, 只是因保险人之代位而使权利主体发生了变化, 从性质上来讲代位求偿权仍是一种损害赔偿请求权。我国现行法律中, 没有明确把请求权列为被侵权的对象, 只是在最后兜底性的列举了“财产权益”, 那么损害赔偿请求权是否属于财产权益呢?在此不赘, 有待下文详述。
(二) 成立与否能否影响其被侵权对象的性质
一般来讲, 侵权的对象是明确的、固有的权利, 而在代位求偿中, 被保险人怠于通知保险人保险事故而使保险人不能追偿时, 代位求偿权是否已成立呢?保险事故发生时, 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之损害赔偿请求权, 于保险人给付保险赔偿金后, 在上述保险人代位权行使要件范围内直接当然转移于保险人。又, 于第三人受有关保险人代位权情事之通知前, 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之损失赔偿请求权, 不论是否已因保险人给付保险赔偿金而转移, 对第三人仍未生转移之效力。也就是说, 在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履行给付保险赔偿金、并向第三人通知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情事后, 保险人始取得代位求偿权, 代位求偿权由此产生。而被保险人的怠于通知行为发生在代位求偿权产生之前, 即使是怠于通知行为构成侵权也没有侵犯保险人的明确、固有的权利, 所以被保险人的怠于通知行为是否侵害到代位求偿权有待商榷。
(三) 怠于通知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侵权的一个重要要件便是违法行为, 那么怠于通知是否是违法行为呢?行为是指受意思支配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 包括积极的行为和消极的行为, 即作为和不作为。怠于通知保险事故属于不作为, 自无疑义。但怠于通知是否违法呢?我国现行侵权责任法并未明确界定出违法行为的界限, 怠于通知行为并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很难确定其为违法行为。而且虽然怠于通知行为违反保险合同的约定, 但保险人却因为“禁止反言”及保险法的特殊性而不能主张要求被保险人返还不当得利。所以, 在我国现行法律下很难确定被保险人的怠于通知行为是侵权的违法行为。
三、保险人请求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
(一) 代位求偿权可成为侵权之对象
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合法权利可以作为侵权保护的对象, 那么代位求偿权是否属于此处所谓合法权利的一种呢?从侵权法的角度来讲, 被侵权的对象一般是实体的权利, 主要包括: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等等, 而代位求偿权属于请求权的一种, 那么请求权是否也是侵权法保护的对象之一呢?相对于其他权利而言, 请求权是一种动态的权利, 是一种相对的权利, 而诸如人身权、物权具有对世性, 请求权不具有对世性。根据英美侵权责任法, 第三人故意引诱他人违约, 将构成经济侵权 (economic harm) , 并应负侵权行为责任。就对外效力来说, 相对权与其他民事权利一样都具有不可侵害性, 当这种权利受到第三人侵害之后, 相对权人有权获得法律上的救济。尤其是相对权也体现了相对权人所享有的利益, 尽管这种利益是预期的利益, 但如果债务得以履行, 这种利益是可以实现的。在现代社会中, 这种利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财富, 所以相对权也可以成为侵权行为的对象。尽管侵权责任法在权利的列举中没有包括相对权, 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对权不能作为一种利益加以保护。所以相对权作为侵权法保护的对象是成立的。但具备侵权保护对象的另一要件是合法性, 即不违背法律法规以及公序良俗。代位求偿权是一种法定的权利, 是在保险人赔付完保险赔偿金后依法取得的向第三人追偿的权利, 具备合法性, 故应当作为侵权的保护对象。
从时间的角度上来讲, 在被保险人为怠于通知时, 代位求偿权一般没有成立。代位求偿权作为一种法定权利应当成立于其法定要件具备之后, 即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金之后, 但是, 此时代位求偿权对第三人来说并未生效。《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 债权转让中, 在让与人向债务人作出债权转让通知后债权转让始生效。这是因为考虑利益平衡的问题, 债权转让合同是发生在债权人与受让人之间的, 债务人并不知晓, 也不知道应当向受让人履行债务, 所以应当由其合同相对方债权人对其通知方始生效。同理, 在保险代位求偿中, 第三人并不知晓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保险合同关系, 保险人在履行完保险赔偿义务后, 通知第三人的, 代位求偿权始为生效。而被保险人怠于通知保险事故虽然发生在代位求偿权之前, 但这在时间上来说并不是问题, 即其之前的行为造成之后的损害结果, 并不影响其侵权的构成。
(二) 怠于通知行为当属侵权之违法行为
怠于通知保险事故属于不作为, 是行为的一种。侵权的违法性主要有主观违法说与客观违法说, 其中客观违法说为通说。客观违法说德国采不法理论, 《德国民法典》列举的绝对权虽未满足不法性, 但还必须证明被告的行为是否达到适用于案件的特殊命令性规范, 或者证明被告是否违反了任何人都负有的不得侵害他人的一般性义务。日本民法以对权利和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的侵害为标准, 荷兰民法以侵害他人权利、违反法定义务和违反了反映在不成文法中的社会交往规则为标准, 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则认为违法即权利侵害的不法、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和违背善良风俗的不法。综上, 笔者认为, 民法侵权的违法性应当以是否违反一般安全注意义务为标准。被保险人怠于通知保险事故而造成保险人的损失, 属于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 违反了民法上的一般安全注意义务, 具有侵权的违法性。
(三) 基于公平原则被保险人应当赔偿损害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本着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 司法机关对民事纠纷行使裁判权时, 也要体现社会主义及公共道德的要求。公平原则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是维系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一项基本准则。对于判断公平与否的标准, 一般来说, 应从社会正义的角度, 以人们公认的价值观、是非观作为标准, 也包括人们公认的经济利益上的“公正”、“合理”。
被保险人怠于通知保险事故而造成保险人损失, 确是因被保险人之过错而造成他人损失, 如果不追究被保险人的相关责任, 势必会造成被保险人滥用自己的保险权利, 不注意维护合同相对方的合法利益, 造成保险公司的不必要的损失, 不利于为保险法的公平与正义。另外, 如被保险人在故意不通知保险人的情况下, 一面找保险理赔, 一面又向第三人求偿, 势必会鼓励保险的投机行为。所以, 基于公平原则, 应当追究被保险人因不履行通知义务而造成保险人损失的责任。
四、保险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完善
(一) 分清故意、过失
在侵权法的一般规定中, 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但在代位求偿中, 被保险人怠于通知保险事故, 造成保险人不能追偿, 被保险人承担侵权责任应当视情况而定。
首先, 如果被保险人故意不通知保险人, 而造成保险人的损失, 被保险主观恶性较大, 根据民法诚实信用的原则, 如果不追究被保险人的责任, 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不公平, 对保险事业的发展会造成极大的扭曲, 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应追究被保险人的责任。
其次, 如果被保险人是因为过失而造成保险人没有及时知晓保险事故, 从而造成保险人不能追偿, 不应一概而论。保险业是门十分复杂的行业, 多数被保险人受其文化水平、行业的限制, 对保险的法律制度及运作规程知之甚少, 很多被保险人是因为不知道其负有通知义务而没有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事故。而且在保险关系中, 保险人往往处于强势的地位, 而被保险人无论在经济能力还是信息掌握程度上都处于劣势地位, 在处理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关系上, 应当倾斜于被保险人。所以, 如果被保险是因为过失则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被保险人系出于重大过失, 即明知而自信可以避免, 那么被保险人已然注意到自己的义务的存在, 而没有及时履行, 应当对保险人的损失承担责任。
所以, 只有在被保险人系出于故意或重大过失而未通知保险人保险事故造成保险人损失的, 被保险人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二) 被保险人履行赔偿责任后可向第三人继续求偿
被保险人因未及时通知保险人而造成保险人损失, 在被保险人向保险人履行完赔偿义务后, 被保险人能否继续向第三人主张权利?
被保险人与第三人之间发生直接的损害赔偿关系, 这也是代位求偿权的基础。保险人基于被保险人向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而取得向第三人的求偿权, 但现在由于第三人没有了履行能力或者超过了诉讼时效, 导致保险人不能向第三人追偿, 保险人基于侵权理论向被保险人追偿之后, 被保险人仍然有权向第三人求偿。这是因为:第一, 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索赔是基于代位求偿权的存在, 而代位求偿权又是基于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而存在的, 所以, 如果被保险人不能向第三继续求偿那么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球场就没有了根据;其次, 任何人都不得无故对其违法行为而免责, 这是基于民法的公平这一原则而得出的, 第三人不应无故免除其赔偿责任。但是, 被保险人向第三人追偿不应再基于代位求偿权, 而是基于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第三人仍得以原先的是由进行抗辩。
摘要:保险事故发生后, 被保险人有向保险人及时告知事故的义务, 以便保险人及时查明事故真相以及及时向侵权人或损害方主张代位求偿权。因被保险人怠于通知保险事故导致保险人在第三人履行能力减损之前未能求偿, 从而导致保险人利益受损, 保险人可基于侵权损害赔偿理论向被保险人求偿。
关键词:代位求偿权,侵权损害赔偿,告知义务
参考文献
[1]许良根.“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理探源和实务”[J].保险研究, 1999 (2) :41-42.
[2]江朝国.保险法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 9:400-401.
[3]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111.
[4]马俊驹, 余延满.民法原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