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精选8篇)

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 篇1

《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族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完成于11世纪初的一部著名的古典叙事长诗,是用纯粹的维吾尔语写成的第一部大型文学作品,是维吾尔族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全诗共85章,13290行,韵文体。本书对当时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进行了集中的、系统的、形象的描述。按伊斯兰教的道德标准宣扬做人的道理,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诸方面内容,可以说是研究可汗王朝的国家形态和社会组织以及精神文化面貌的一部百科全书,对维吾尔族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维吾尔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乌古斯可汗传》:又称《乌古斯可汗传说》是在古代维吾尔族人民中广为流传的民间英雄史诗。其内容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古代维吾尔族古老的神话、传说;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乌古斯可汗征战的历史。它用民间史诗特有的写法叙述了许多历史故事,对于研究古代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学和语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 篇2

维吾尔族在历史上是一个有过多种宗教信仰的民族,曾先后信仰过萨满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佛教和伊斯兰教。这些宗教文化的流行和传播从根本上影响了维吾尔族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同时对维吾尔族民间美术文化特征的形成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维吾尔族民间美术逐步确立了其鲜明的民族美学特征,成为维吾尔族历史文化的见证。目前维吾尔族主要的民间美术种类有:纺织、木制、金工、陶、建筑装饰等。其中包括:摇篮、乐器、花木箱、日用木制品、陶器、地毯、帕拉孜、毛毡、丝织品、印花布、缝纫、刺绣、帽子、铜器、铁器、小刀、金银首饰、建筑工艺、家俱、农民画、农业用具等。

维吾尔先民曾用绘画、雕刻、碑铭、岩画、壁画等形式将自己的历史文化永久记录下来,并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佛教的传播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塔里木盆地出土的文物中,有很多手工艺品,其中有金属器皿、木器、陶器、纺织品等。耿世民提出“在回鹘人西迁到塔里木盆地以前,这里已存在几个文化中心。它们是:以今天和田为中心的于阗国;其次以龟兹、焉耆为中心的所谓吐火罗语文化中心;以吐鲁番地区为中心的主要以汉族文化为主的高昌国(4-6世纪),这个文化中心在公元9世纪后,由于大量回鹘人的入住,为回鹘文化所代替;最后是以今天罗布泊一带为中心的古代楼兰文化中心。”[1]

从公元前9世纪末开始伊斯兰教逐渐传入塔里木盆地,至此,塔里木盆地几千年的本土文化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形体——维吾尔伊斯兰文化,[2]从而维吾尔族民间美术、民俗生活方式、艺术创作观念、审美价值趋向等都有了巨大变异。伊斯兰教的传入是维吾尔族文化的重要转型,同时成为维吾尔族文化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其学术文化扩展到哲学、文学、历史、教育和天文、地理、历法以及自然科学诸多领域,并影响到文化艺术的各个层面,即具有本民族传统文化内容,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成分。对当代维吾尔族人来说,伊斯兰教的禁忌与提倡的言行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并渗入其世俗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起着规范、指导的作用。维吾尔族民间美术是维吾尔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它反映了维吾尔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维吾尔族民间还有流传百年的《工艺经》。通常每个工艺行业都有自己的《工艺经》,内容包括:1、与此工艺产生有关的传说。2、介绍工艺的过程。3、介绍行规。《工艺经》以《古兰经》经文为开序,并将众先知一一奉为某一行业的鼻祖,给工艺律令增添了神圣性,使其更具信服力,具浓厚的伊斯兰文化色彩。每个工艺行业都有自己崇拜的鼻祖(Piri),例如民间认为筑墙业的鼻祖是伊布拉音;木匠的鼻祖是诺亚;缝纫叶的鼻祖是限制伊德里斯,冶炼业的鼻祖是达乌德。维吾尔族手工艺人在开工前要提起鼻祖的尊名,请求帮助。这种祖先崇拜的意识一方面是将某一工艺的祖先奉为“鼻祖”,又制定出行业原则,将之推崇为律令。[3]《工艺经》表述形式虽具备伊斯兰文化色彩,但其内容的基础却是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之前本民族所独有的工艺文化的积累。

古人认为画像能带走自己的灵魂,并对身体有所损害,所以忌画现实人物,而多表现神灵和自己崇拜的圣人,这种观点至今也多少存在于部分维吾尔人的宗教观之中。在信奉伊斯兰教之后,因其反对在绘画中表现有生命的形象,如人物和动物,致使维吾尔族人物绘画产生了很长的历史空白期,直到中世纪以后又以细密画形式出现在文献插图之中,所以不能简单去理解伊斯兰教关于描绘生命形象的禁忌,这应是伊斯兰艺术中有待探讨的话题之一。维吾尔族民间美术中以植物纹样为主的装饰图案,其造型既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同时也是伊斯兰文化之前本土文化的体现。在古代突厥人就已在装饰器物中充分显示了其美术才能,表现了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理想,例如与其生活有关的马鞍、马镫、刀柄、剑鞘和人的皮带等,并有金、银、铜等有色金属加工制品。“有的马镫用弧形铁片拧成螺旋形,踏板上有巧妙的镂孔花纹,并有银嵌的植物纹,蓝突厥贵族的腰带构造很复杂,包括皮质长带、骨角质的扣舌,银质纽扣,上挂带有图像的青铜质或银质饰牌。有的饰牌上甚至带有精巧的蜜蜂和蝴蝶花纹。以有色金属金、银、铜的加工艺术更为复杂和精致。”[4]维吾尔族地毯本身也是一个文化现象,例如维吾尔地毯中的棉花、石榴纹样可以看做是塔里木农耕文化的缩影;花草和动物纹样体现了维吾尔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反映和审美追求的人类天性;天体纹样则表现了远古朴素的自然崇拜信仰;而拜毯则是伊斯兰文化的产物。在1959年出土的和田民丰东汉合葬墓中出土的毛织品中就有葡萄纹饰。和田洛浦县出土的鞍毯,中心图案为小菱形纹,并填以叶纹,四周有二房连续的大树叶纹,外框为几何纹,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鞍毯。

维吾尔族的绿洲生存环境被看做是植物纹样的产生和普遍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疆绿洲大约有14.76万平方公里,塔里木盆地绿洲面积约10.39万平方公里,占全疆绿洲面积的53.78%,是新疆绿洲最集中的分布地区。[5]在沙漠绿洲环境中对于生命的渴望和植物作为生存中重要生产资料的同时,维吾尔人对植物自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进而转变为艺术所表现的对象之一。许多学者认为其观念可追述至远古维吾尔先民“由畏天而拜,由信天而敬”的原始朴素的自然观,以及维吾尔族各历史时期的文化自然观,认为“特别重要的是自然崇拜对维吾尔后世自然观的形成有渊源关系,维吾尔后世自然观是在自然信仰与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形成的。”[6]维吾尔人对绿色植物表现出的关注至今也生动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在住宅庭院种植花草果树和葡萄、无花果,室内装饰中使用繁密的图案纹样等生活习惯是非常普遍的。环境决定论者认为,保护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护当地传统文化的延续。

维吾尔族民间美术体现在民俗生活的各个方面。喀什地区是维吾尔族民间美术特点突出、手工艺较集中的城市,许多街道的名称就与手工艺有关:地毯街(gilem baziri)*、铁匠街(tomurchi kochisi)*、土陶街(kozichi yar bixi)*、蒸笼街(qasqan baziri)*、帽子街(doppa baziri)*等等。在服饰方面,由于新疆自古天气变化幅度大,异常寒冷,所以服饰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从古代开始毛、棉、麻、皮革制品一直是服装的主要原料,这是因为古西域畜牧业、农业、手工业都很发达。距今3000-4000年前的罗布泊小河古墓地出土的女尸身着毛料服饰、皮毛帽子,孔雀河古墓地出土的距今3800年的古尸脚上穿着皮靴。[7]在回鹘时代,回鹘妇女就涂脂粉并在前额和两颊描画美丽痣,男人和妇女都戴耳环,王妃公主们则以沉重而贵重的首饰来打扮自己。[8]维吾尔族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穿耳朵眼,穿好之后立即插上一个小茶叶棒或穿一根细棉线,线端下粘点面团以使下垂,这是防止耳朵眼被堵上,笔者在4岁时就已穿耳朵眼。在耳朵眼长好之后就可以戴耳环了,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而使用金或银等首饰。奥斯曼(osma)*是维吾尔族普遍使用的染眉毛的一种绿色植物,许多人给摇床中的婴儿就涂上奥斯曼,希望她的眉毛眼睛长得浓密漂亮。奥斯曼(osma)*现已成为新疆化妆品的重要品牌,也是旅游者首选的购物品之一。维吾尔族非常重视室内装饰,即使是农村中最穷的人家,也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没有条件买地毯就会使用花毛毡铺在炕上,四面墙用印满图案的花墙围布装饰起来。以前多数家庭使用手工生产的土印花布,现在都使用机器生产的花布做墙围装饰,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会在墙上和地上铺挂各种风格的地毯,家具也是经过雕刻和彩绘制成。私人宅院用彩色纹样进行装饰,此外院内要种植葡萄、无花果树和各种盆栽花卉等来绿化环境,并且每天早起清洁院落和街道。许多类似的习俗举不胜举。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这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审美熏陶,是对于一个人的审美观念、生活态度和伦理观念形成的重要基础。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言“室内的家具、炉灶、床榻等在形式上虽不复杂,但一旦和社会及精神方面相结合就具有了深长的意义,便能够充分了解其中的文化意义。”[9]

维吾尔族民间美术中的各种人生礼仪呈现出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例如“摇床礼”。摇床是沿用至今的重要的生活用具,是陪伴维吾尔族孩子长大的精美工艺品之一,也是维吾尔族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品。摇床以果木为原料,用卯眼和榫头榫接而成,不使用铁钉,床体大部分用各种旋好的花木棍榫卯而成,最后再以绿、蓝、红、黄等彩漆涂以各种彩色花纹,制作精美。从摇床的制作到摇床礼的举行过程,都体现着维吾尔族所特有的民俗文化,传统的摇床礼要请众多儿童前来参加,大概过程为:备好摇床所需被褥,用香木熏过摇床,再为婴儿剃去四十天的胎发,给婴儿洗澡并祝福健康长寿,有些地方习惯在水里放入玫瑰花瓣,或将金首饰浸入水中,大概有祈求将来能够一生富裕之意,然后抱着婴儿绕摇床几圈,再将孩子放于摇床之中,最后再给前来的孩子分发馕、糖果等礼物。在婚礼中,金首饰是新娘重要的聘礼和装扮,包括金耳环、金项链、金手镯等,传统的耳环款式称为“孜热”(zire)*,这种耳环因地区不同而款式各有不同,做工极其精湛,由许多细细的金丝圈成不同的图案。现今这种手工艺更显得珍贵,妇女们仍然喜欢订制佩戴。

地毯是维吾尔族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用品之一。关于地毯有不同的传说,其中之一讲述在很久以前,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一位白胡子老人骑着一匹飞马下到凡间,他的马鞍上铺着色彩斑斓的地毯,这位老人是天界的地毯鼻祖(gilemchilik piri)*,专门到人间教授人们织毯工艺。在当地村里有位美丽的姑娘叫古兰穆罕(gülemhan)*,她听说之后就去找老人学艺。她非常勤劳,刻苦学艺,最后习得一手精赞的织毯手艺。就在她学成那天老人不辞而别。为纪念老人,古兰穆罕一生幸勤织毯,并将织毯手艺传授与邻里乡亲。人们为了纪念古兰穆罕,故将地毯称作“gilem”*(地毯)。

对于维吾尔族花帽纹样的解释许多学者持有不同见解,其中往往也蕴含着历史故事或传统观点。例如“奇曼花帽”(chimen doppa),认为这种花帽的底色一绿色与古代维吾尔人的畏天而拜的自然崇拜有关,“kök tengri”*意为苍(青)天腾格里。维吾尔人将绿色也称作蓝色,“kök tengri”*中的“kök”*即为蓝色之意。另外与塔里木沙漠、绿洲生活环境下的绿洲文化传统有关,人们向往绿色家园,珍视绿洲的生态平衡,爱惜花草树木,将其看做生命的重要部分,所以绿色被作为维吾尔族最为珍重的服饰之一——帽子的基本色彩。而帽子的图案麦穗纹样则表现了维吾尔族农耕文化,说明大麦是维吾尔族古老的主食之一。新疆各绿洲从古代起就有发达的农业,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稻、豆类等,水果有葡萄、西瓜、杏、梨、无花果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胡麻、大麻等。[10]西域的麦类加工有各式磨具,在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城郊的阿斯塔纳与喀喇和卓两处古墓地,出土了自晋迄唐的小麦及麦面加工成的馕、水饺、混沌和各种点心。[11]关于巴旦木花帽的巴旦木纹样来源的一种说法为:据说起源于鄂尔浑回鹘王朝时期,在色楞格河一代流传瘟疫,致使许多人死亡。医生们开始寻找各种草药治病,其中野巴旦木的疗效最为显著,对控制瘟疫起了很大作用,所以人们开始种植巴旦木。后来因为纪念巴旦木对生命的拯救之恩,人们将它绣到帽子上作为图案纹样流传下来,以显示在人们心中的贵重地位。在喀什、阿图什、库车、库尔勒等地区,奇曼花帽和巴旦木花帽是维吾尔族男士的主要帽子款式。虽然传说不能做为确凿的史证,但以上各种传说和观点从某种角度也能够说明维吾尔族历史文化的某些方面,以及维吾尔族民间美术的悠久历史渊源。

在维吾尔族生活用品中还有许多木质器皿和金属工艺品等,例如彩绘木雕家具,花木箱、木碗、木勺、木盆、铜壶等等。维吾尔人在家里给客人进餐前用洗手壶(aptu)*给客人倒水以便洗手,此生活习俗至今仍在延续。洗手壶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倒水的壶,另一个为下面接水的盆,盆与普通生活用盆不同,接水盆上端为宽阔的圆形折沿,并稍带斜度,以便水流入,中间有小圆盖,用于倒污水,盆身为稍小的圆形。洗手壶以铜手工打造而成,再刻以图案,在具实用功能的同时,又具备审美功能,有些家庭甚至将它摆到家里当作工艺陈设。洗手壶一方面体现了维吾尔族喜爱洁净的优良生活品质,一方面又体现了维吾尔人对客人表示出的尊贵敬重的待客心理和文化习俗。“器物和习惯形成了文化的两大方面——物质的和精神的。器物和习惯是不能缺一,它们是互相形成互相决定的。”[12]这些生活用具完整地反映了维吾尔族生活原貌,是维吾尔文化构成的最直接、最形象的实物资料。

宗教的习俗禁忌,对艺术内容的限制,使维吾尔族民间美术转向以抽象的装饰纹样为主,又结合本土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段发展出具鲜明特点的维吾尔族民间美术表现形式。从维吾尔族民间美术图案的造型内容看,其图案纹样常用以下元素为母题:植物花纹、几何形花纹、各种自然现象(日、月、云)、生活生产用具、飞禽走兽、建筑形体、山水风景、外来民族的纹样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植物纹样,体现了生活在沙漠绿洲的维吾尔族对绿色植物的热爱和内心对生命的渴望,同时也是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反映。从色彩方面来看,有几种色彩是经过历史沉淀而成为人们崇尚的色彩,表现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白色在服饰、丧葬、建筑中均有体现。宗教人士头上缠的“散拉”为白色,老年人多穿白色内衣,夏天的外罩也以白色调为主,丧葬时亲人们腰间缠白布以示服丧,男士头上裹着白色散拉,裹尸布也使用白色大布。黑色——古代维吾尔人将黑色视为崇高、伟大、高尚的颜色。公元10-13世纪的喀喇汗王朝就以“喀喇”(qara)*为名,意即黑色。在头饰中,许多皮帽、巴旦木绣花帽、于阗妇女戴的小羊羔皮帽均为黑色,冬天男性传统服饰多为黑色。另外黑色是许多手工艺品所广泛使用的色彩。绿色是人们心目中的生命之色。绿色孕育了维吾尔人的绿洲文化,绿色始终伴随着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青”正是人类崇拜的天神,在史诗《乌古斯传》中对“青”有许多描写,如乌古斯出生时脸就是青色的。红色在维吾尔民间具有欢乐、美丽、喜庆等文化含义,红色在沙漠绿洲环境中更显强烈、奔放,并与蓝绿互为补色。

总体来看,维吾尔族民间美术有以下审美特点:一、以伊斯兰教文化为核心的宗教情感的表现。二、维吾尔族民间美术图案以抽象的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为主,同时又有写实具象的表现。三、色彩的运用丰富而热烈,偏向使用高纯度的固有色,注重色相、冷暖、明暗的对比,在色彩的使用上分别适应建筑、织物、生活器皿等不同的装饰功能。四、采用平面化表现手法。五、构图讲究对称有序,追求秩序美感。

维吾尔族接受伊斯兰审美观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一定的吸收和借鉴,在原有的维吾尔族审美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植物、抽象纹样以及色彩等方面的审美创造和追求。维吾尔族民间美术在审美及艺术实践上不同于新疆其他伊斯兰民族或阿拉伯艺术,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性。伊斯兰文化虽是影响近代维吾尔族民间美术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但其中又以本土固有的文化成分为基础,这是维吾尔族民间美术相对于其他民族民间美术的最大不同点;其次维吾尔族民间美术具有最大程度的世俗化、生活化,表现为习俗化的艺术形式,或者说是艺术的习俗化。在维吾尔族的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着这种追求:彩绘或木雕房门、家具、木箱、房间内使用的带有密集图案的纺织用品和色彩强烈的地毯,用于给客人洗手的洗手壶上也刻满花纹,甚至于客人饭桌上的甜点摆设位置也非常讲究其造型美观,过节的主要象征食物——馓子也要整齐有序才为美。桌布,客人擦手用的毛巾也绣满了花朵纹样,这都体现了维吾尔族利用艺术手段追求生命质量,呈现出对生活的激情和追求美的本能。

对于传统文化的现状,社会科学家已从文化生态学与民族生态学等角度做出许多探究。同样,这是对维吾尔族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复杂状况,也是对民族及其文化生存、发展状况的思考。鉴于目前对维吾尔族民间美术的重视和探索的不足,笔者通过初步论述维吾尔族民间美术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希望能够引起对维吾尔族民间美术的重视和展开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耿世民《新疆历史与文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2]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满《塔里木文化特征考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第38页。

[3]伊敏江·阿不都热依木《维吾尔族手工艺文化研究》,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页。

[4]薛宗正《突厥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67页。

[5]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6]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7]海热提江·吾斯曼《塔里木古代文化》,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8](法)莫尼克·玛雅尔《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55页。

[9](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10]耿世民《新疆历史与文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11]卢勋、李根蟠《民族与物质文化考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 篇3

摘要:发扬和保护维吾尔族礼仪文化的基础是了解和传承,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个别地区进行了走访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及现有资料,对维吾尔族礼仪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研究后,我们发现维吾尔族的婚礼是维吾尔族之间及维吾尔族向其他民族传播该民族礼仪文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维吾尔族;婚礼;礼仪文化

约占新疆总人口的46%的维吾尔族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依托了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化和民族传统,维吾尔族也衍生出独特的文化艺术,如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

在这文化之中,有一项不可忽视的文化便是礼仪文化。维吾尔族的礼仪习俗有命名礼、摇床礼、割礼、婚礼、葬礼等。其中,命名礼、摇床礼是给婴儿举行的仪式,给婴儿起名和祝愿他们。割礼一般只限于7岁至12岁的男性儿童,是男孩步入成年的标志。在这众多的礼仪与仪式中,包含着维吾尔族自古以来形成的民族特色,以及其独有的礼仪文化。本文则重点研究维吾尔族婚礼过程中包含的维吾尔族礼仪及其在婚礼过程中的传播机制。

婚姻在人的一生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而维吾尔族过去曾盛行包办婚姻,现在自由恋爱较为普遍。但不论如何结合,在维吾尔族婚礼中,确实有其本民族的“婚俗”,虽因地域不同、民族融合程度不同等因素稍有偏差,但其本质所含的维吾尔族婚礼习俗是相通的,其传播机制也是如此。

根据走访调查,及小组成员多年来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生活经验,我们发现,虽然在自由恋爱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今天,维吾尔族适婚男女在择偶时还是或多或少会被两个因素影响:一是民族。维吾尔族普遍为民族内婚制,异族通婚情况极少。二是宗教信仰。维吾尔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由于宗教习俗等因素,维吾尔族多为宗教内婚制。在实际的婚姻状况中,也存在着部分信仰不同的婚姻,但多为男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女子为无宗教信仰者,且婚后,女子多皈依伊斯兰教,并履行一定的“入教”手续,并且接受伊斯兰教教规的约束。而维吾尔族女子少于外族通婚,与无宗教信仰或有其他宗教信仰男子通婚的情况尤其罕见。而这种婚姻结构的构成,也决定了维吾尔族婚礼中所包含的其本民族的文化和礼仪能够较为完整且原汁原味地被流传下来。也因此,下文中所提到的婚礼习俗,皆为维吾尔族同族同信仰男女婚礼中的习俗,不再进行特殊说明。

那么,这个既实行“民族内婚制”,又实行“宗教内婚制”的维吾尔族婚礼,究竟有哪些习俗呢?当维吾尔族男女决定结婚后,需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婚前,男方必须向女方交财礼。通常是在婚礼前十五天之内,男方的母亲及亲友带着女方需要的礼物去女方家进行拜访,而女方家通常会举行一个小型宴会,准备好丰盛的饮食,宴邀亲友,招待客人,在席间,男方将来意表明,并奉上礼物,通常为一套质量较好的衣料,然后再加上一些盐、方块糖和五个馕(有的地区带7个或9个馕),作为见面礼。礼品中的盐和馕都有着深刻的意义。但是,男方向女方家提出攀亲的要求后,女方一般不会马上答复,而是要同家人和女儿商量并了解了男方的情况之后,才进行答复。假若答应了这门亲事,双方则要把这门亲事公开。亲事公开后,青年男女便可以自由来往,进行“合法”的恋爱了。维吾尔族把这种提亲的程序称为“拜西馕塔西拉西”(意为试探)。

部分传统且经济条件较好的维吾尔族人还会选择进行“唱礼”订亲。在订婚这天,男女双方各要请50名左右的客人,其中女客要占到80%以上,个别男客则都是亲属或亲朋好友及德高望重男宾。因此,在维吾尔族社会中,订亲被称为是妇女们的活动。

订亲仪式多在女方家举行。这天,男方要为女方家带去一至二只羊,(经济条件稍好些的或许会带一头牛)。羊头上要系上红绸带并由专门的人牵去,女方家则要给牵羊人赠送衬衣或其他礼品,以示谢意。这只羊一般要当天宰杀以供客用。同时男方家还要带上馕、茶叶、冰糖、水果糖、方块糖、饼干、点心、大米、清油、面粉、洋葱、黄萝卜以及姑娘用的化妆品等。

在订亲的仪式上,女方要做抓饭或是库尔达克(维吾尔族传统菜—煮连骨肉)来招待客人。男方则要在客人面前宣布给女方家的彩礼清单。宣布清单的人则是专门聘请的,他以说唱的形式向众人介绍每件彩礼的产地、质量、性能、规格等。同时在介绍每件彩礼时,还要把彩礼举起来,让大家过目。一般来说,介绍彩礼的人,口才要比较好。他可以把一般的东西,说得天花乱坠,讨得女方家人,男方家人满意。因为彩礼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着姑娘的身价和男方家的诚意,所以宣布清单的人也特别卖力。事后,男方家人还给他赠送一定数量的礼品。

同样,女方家陪嫁的东西,也要在当天展出。届时,女方家也要请一位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人向大家介绍每件嫁妆。同时,女方家还要给未来的女婿做一套衣服,将他从头到脚“武装”起来。另外还得给亲家和亲家母各准备一套衣服的衣料。

订亲仪式结束后,便是商订婚礼事宜了,双方定好后便可以正式举行婚礼。

维吾尔族婚礼由阿訇主持。首先要念“尼卡”确立夫妻关系。宣誓结束后,阿訇还会拿出两块蘸过盐水的馕饼给新郎新娘,请二人各吃一块。蘸过盐水的馕咸得发苦,所以这一习俗又有着期望夫妇二人从今往后能够同甘共苦的美好寓意。由于地区不同,婚礼举行的时间和方式也不同。南疆有些地区的“尼卡”是在婚礼的前一天举行,而北疆的有些地区则是在当天举行。这种仪式在女家举行,除了新娘、新郎、伴娘、伴郎及新娘新郎的父母和亲属之外,一般不邀请其他的客人参见,所以一般的客人也看不到这种场面。“尼卡”仪式结束后,要举行婚宴,招待各自的亲戚、好友与同事。婚礼有迎新娘仪式、“要力托素西”(意为挡道、拦路)、揭面纱仪式、新郎与新娘为自己的婚礼所举行的庆贺仪式等。在多数地区,新娘进入新屋后,新郎方面要为男女宾客准备丰盛的宴席。宴席完了之后,要举行“麦西来甫”。在这期间,人们会欢歌雀跃,气氛非常热烈。在跳舞的过程中,有一对男女会有目的地上来跳舞,男的故意揭开新娘的面纱,女的再盖上,直到重复三遍时,新娘站起来,向宾客们深深地鞠一躬,而宾客们用掌声表示这一仪式的结束。

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一些有趣的习俗和严肃的仪式里发现维吾尔族独特的礼仪文化。例如在订婚宴中,女客要占多数。在汉满族中,此类情况是尤为少见的,由于数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影响,这些民族的礼仪习俗中,鲜有以女性为主的重要宴会,由此可见维吾尔族女性地位相对较受重视。这一文化礼仪使得维吾尔族女性能够得到尊重,而在订婚仪式中,由于频繁的宴会,亲人好友的关注,令人们更易接受它的传播。

在维吾尔族婚礼礼仪文化的传播当中,除了占主要的人际传播,还有另外一种途径是文字传播、甚至已有了大众传播。

随着对少数民族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维吾尔族本民族科技、经济、文化等水平的提高。现在维吾尔族的婚礼礼仪文化已经不单单是人际传播了,不少维吾尔族人选择将自己的婚礼全过程通过摄影摄像等方式记录下来。当我们对维吾尔族婚礼产生好奇的时候,不用再费心寻找资料,或一定要找到某位维吾尔族人为我们解答。我们只需要在网络上搜索“维吾尔族婚礼习俗文字介绍”、“维吾尔族婚礼纪实”等词条,便可解决疑惑。这种大众传播,不仅使维吾尔族婚礼礼仪文化能够被更多其他民族的人知晓,也使得维吾尔族婚礼礼仪文化能够完整的、写实的被保存下来,成为切实参考,弥补了人际传播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偏差。

可无论传播途径、传播媒介如何发展变化,维吾尔族婚礼始终是维吾尔族礼仪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种传播机制。一场婚礼,不仅是维吾尔族男女约定终生、昭告亲友的仪式,还是维吾尔族民族文化精粹的体现。(大连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项论s201512026044/X20150816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维吾尔族概况[OL].[2016–11–06].http://www.seac.gov.cn/col/col541/index.html

[2]张继焦.少数民族礼仪[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3]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维吾尔民俗学概论[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

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 篇4

【发布文号】新政办[2001]126号 【发布日期】2001-08-13 【生效日期】2001-08-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试行办法》的通知

(新政办〔2001〕126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试行办法》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八月十三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国有资本监督管理,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提高国有资本营运效绩,规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是指财政(国资)部门根据注册会计师(或财政部门认可的中介机构)审定的企业会计报表资料,依法对列入考核范围的国家投资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或减值结果进行核实确认,并运用规定的方法分析判断国有资本运营效果及所处行业水平,为实施企业考核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第三条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国有资本,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收益,以及依法认定的国家所有者权益。对于国有独资企业或公司,其国有资本等于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对于拥有国家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其他具有多元投资主体的企业,国有资本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国家应享有的份额。

第四条 第四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对象为各级人民政府直接投资设立的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凡实行经营者年薪制、风险抵押、期权制、持股试点和工效挂钩等将考核结果与收入分配制度挂钩的企业,均应纳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考核范围。

第二章 考核指标

第五条 第五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主要通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同时设置有关分析指标。

第六条 第六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的是企业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益与安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年末国家所有者权益/年初国家所有者权益)×100%

第七条 第七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的分析指标为资本积累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不良资产比率。分析指标主要对企业资本运营水平和质量,以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验证。其中: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不良资产比率=(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

第八条 第八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完成值的确定,需剔除考核期内客观及非正常经营因素(包括增值因素和减值因素)对企业年末国家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其中:

(一)增值因素为:

1.国家直接或追加投资增加的国有资本;

2.政府无偿划入增加的国有资本;

3.按国家规定进行资产重估(评估)增加的国有资本;

4.按国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增加的国有资本;

5.住房周转金转入增加的国有资本;

6.接受捐赠增加的国有资本;

7.按国家规定进行“债权转股权”增加的国有资本;

8.中央和地方政府确定的其他客观因素增加的国有资本。

(二)减值因素为: 1.经专项批准核减的国家资本;

2.政府无偿划出或分立核减的国有资本;

3.按国家规定进行资产重估(评估)核减的国有资本;

4.按国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核减的国有资本;

5.中央和地方政府确定的其他客观因素核减的国有资本。

第三章 保值增值考核方法

第九条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直接投资的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是保值增值考核的重点,纳入保值增值考核的具体企业名单由各级财政部门商同级经贸、组织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及企业工委共同确定。保值增值考核一般以一个会计为计算期间,凡纳入保值增值考核范围的企业,其法定代表人年初要与财政(国资)部门签订本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书,以上会计报表的国家所有者权益年末数为基数,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

第十条 第十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的确认结果,依据年初签订的本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书中核定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实际完成值、行业标准值对照后得出,包括完成情况和所处行业水平两部分内容。

(一)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以年初核定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为基本衡量尺度,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实际值达到100%为保值,超过100%为增值,不足100%为减值。

(二)依据财政部颁布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标准值,通过各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实际值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标准值的对比,衡量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现程度及完成情况,并按优秀值、较好值、平均值、较低值和较差值五个档次,客观、公正、真实地判断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实现程度和所处行业水平。

(三)被列入保值增值考核范围的企业,各级财政(国资)部门要对其保值增值结果逐户计算和确认,并出具确认意见,同时抄送同级经贸、组织人事、劳动保障、企业工委等部门。

(四)对未列入考核范围的企业,其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工作由各级政府授权有关部门依据本办法进行考核。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如国家对考核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系数进行调整,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实际值应作相应调整。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财政(国资)部门在确认保值增值考核结果后,可根据政府对企业监管需要,运用分析指标对照其参考标准做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出具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确认文件。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亏损企业当年减亏或增亏,除计算和确认实际保值增值率外,还应计算其减亏或增亏幅度:

减亏幅度=(上年亏损总额-当年亏损总额)/上年亏损总额×100%

增亏幅度=(当年亏损总额-上年亏损总额)/上年亏损总额×100%

对由盈转亏和由亏变盈企业,按上述办法计算和确认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并在确认意见和确认文书中作说明。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年初或年末国家所有者权益为负值时,不计算保值增值率,只根据年初及年末国家所有者权益数额做出判断,对国家资本保值增值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情况,并要求考核部门在确认意见中作特别说明:

(一)年初权益为负值,年末权益为正值时,完成情况视同为增值。

(二)年初权益为正值,年末权益为负值时,完成情况视同为减值。

(三)年初、年末权益均为负值,且年末权益大于年初权益的,完成情况视同为增值。

(四)年初、年末权益均为负值,且年末权益小于年初权益的,完成情况视同为减值。

第四章 确认程序和结果运用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按照国有资产国家所有、分级监管的原则,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工作,具体由各级财政(国资)部门会同经贸、劳动保障、组织人事和企业工委等部门分级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以一个会计为计算期间,并以经财政部门认可的中介机构的注册会计师审定的企业会计报表为计算依据。被考核企业应对上报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工作程序

(一)确定考核对象。考核部门在确定了考核对象后,通知被考核企业,并提出工作要求,签订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书。

(二)被考核企业报送考核资料;被确定为考核对象的企业在向财政(国资)部门报送企业会计报表的同时,报送本《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计算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表》,并附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复印件),及企业当年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完成情况和国家所有者权益客观因素增减事项的说明材料。其中客观因素增减事项应提供有关部门或机构的批复文件、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考核对象为企业集团的,应以集团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国家所有者权益为考核依据。

(三)财政(国资)部门收到被考核企业上报的材料后,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详细审核,并根据确认结果和情况分析,出具明确的确认意见或确认文件。

1.审核企业各项基础财务指标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及考核口径的变动情况;

2.审核各项客观因素对企业国家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3.计算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实际完成值;

4.对照年初核定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与财政部统一颁布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标准值》,得出保值增值考核确认结果;

5.考核部门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表”上出具确认意见。

(四)汇总报送考核结果。考核确认工作结束后,各级财政(国资)部门对本级企业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确认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上报上一级财政(国资)部门,并提交同级政府及有关部门。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对已经实施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的企业,可以以评价工作中确认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为依据,进行保值、增值和减值分析判断,不再另行计算与确认。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财政(国资)部门应将对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结果提交经贸、劳动保障、组织人事、企业工委等有关部门,作为进行宏观决策,制定年薪制、持股制、工资分配等收入分配制度和对经营者进行考核、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一)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指标作为企业提取新增效益工资的否定指标,凡是未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不得提取当年新增效益工资;

(二)凡试行年薪制及对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的企业,均要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指标作为对经营者的考核内容;

(三)对于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国有资本连续减值并且减幅进一步扩大的企业,由考核确认部门提请政府予以警告并督促企业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四)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指标作为组织人事、企业工委等部门对经营者的业绩考核、奖惩的依据;

(五)在进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完成情况,促进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和行业转移,形成良性循环。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工作结束后,各级财政(国资)部门负责对本级企业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确认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向本级政府报送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情况报告,同时抄送经贸、劳动保障、组织人事、企业工委等部门和国有企业监管机构,并建立保值增值考核档案。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具体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奖惩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工作,凡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表:

一、《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计算表》(略)

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表》(略)

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 篇5

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具体规定

新政发[1981]184号

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精神,结合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具体规定》于一九八一年五月十四日报国务院,国务院委托国家劳动总局于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六日以(81)劳总险字41号文批复同意,现正式颁发,望认真贯彻执行。

一九八一年七月六日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精神,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具体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第二条 探亲条件、对象:

凡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在职正式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团聚的(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天的),可享受本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职工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但是,职工与父亲或母亲一方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本规定所称的父母。包括自幼抚养职工长大,现在与职工保持有联系的抚养亲属。

第三条 探亲假期:

(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

(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如因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准假,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过去,按规定可以探望父母,但因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满八年以上没有探望父母的,不再补算 1 假次,但在本规定下达后,所在单位准假,可另外增加假期十天。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第四条 假期工资:

(一)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往返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含生活费补贴)发给假期工资。

(二)实行计件工资制单位的职工,有计时工资标准的,按照本人的计时工资标准计发假期工资,没有计时工资标准的,按照本人请假前三个月的计件工资平均数计发假期工资。

(三)实行分成工资制单位的职工,亦按前项计件工资的计算办法计发假期工资,从企业留成部分内支付。

(四)实行控制工资总额评工记分单位的职工,按照本人请假前三个月的平均工资数计发假期工资。

第五条 往返路费

(一)职工探望配偶、未婚职工和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均由所在单位报销。

(二)男职工年满五十周岁、女职工年满四十五周岁以上或在新疆连续工作满二十五年以上的职工,探亲需连续乘火车在二十四小时以上的,可由所在单位报销硬席卧铺费。

第六条 几个具体问题:

(一)学徒工、试用人员、练习生在没有转正以前,不能享受本规定的探亲待遇,待转正后再享受。上半年转正的,下半年享受:下半年转正的,下个享受。

(二)凡是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如学校的教职工),应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短,可由所在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

(三)职工配偶是军队干部实行休假制度的,应尽量由军队干部一方探亲;如因工作需要,军队干部当年不能利用休假探亲时,地方职工一方可享受探亲待遇;如军队干部一方已利用休假探过亲,但地方职工一方确因特殊情况需到部队探亲时,经所在单位批准,可给一次探亲假,标准工资照发,往返路费由职工自理。(四)符合探亲条件的职工,由于种种原因当年不能探亲,而其探亲对象又不享受探亲待遇的,经职工申请,所在单位批准,可到职工工作地点探亲,职工所在单位应按规定报销其往返路费。职工本人当年则不再享受探亲待遇。

(五)符合探亲条件的女职工,到配偶工作地点生育,在生育假期间,超过五十六天(难产、双生七十天)产假后,与配偶团聚三十天以上的,不再享受当年的探亲待遇。但对产假后团聚三十天的假期工资应照发,所在单位应子报销往返路费。

(六)职工的父亲或母亲同职工的配偶同住一地的,职工在探望配偶时,即可同时探望其父亲或母亲,因此,不能再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职工与父亲、母亲、配偶均不住在一地,又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每年探望一次配偶,每四年探望一次父母。在探望父母这一年又同时可探望配偶,所需往返路费均由所在单位报销。

(七)符合探望父母条件的已婚职工,每四年给假一次,在这四年中的任何一年,经所在单位批准,都可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八)职工探亲往返途中,遇到意外交通事故,如坍方、洪水冲毁道路等,造成交通运输停顿,职工因此不能按期返回工作岗位时,只要持有当地交通机关的证明,所在单位对其超假日期,可算作探亲路假期。

第七条 探亲假的管理:

(一)各单位要合理安排职工的探亲假期,务求不妨碍生产和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不得因此而增加人员编制。

(二)各单位对职工探亲假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登记、请假、销假制度。对无故超假的,应按旷工处理。

(三)在执行本规定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区劳动局负责答复处理。

第八条 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探亲待遇,应视这些单位的经济情况而定,凡是经济条件允许的,经县以上主管部门批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 篇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自治区工程建设施工的招标投标管理,规范建筑市场行为,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承发包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

标管理办法》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新建、扩建、改建、设备安装、管直

线路敷设、装饰装修等建设工程,投资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或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

米以上(含1000平方米)的建设项目,不论资金来源渠道及方式,均应按本办法采取招标投

标的方式择优选定的施工单位。该限额以下的工作项目是否招标投际,由各地、州、市建设

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对不适宜招标的特殊工程和确因条件不具备不能招标投标的工程,按分级管理的原则,报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审查签署意见,经上一级招标投标管理机构批准后,方可采取其他方式

发包。

第三条凡具备条件的建设单位和中介组织,均应该本办法组织工程建设的施工招标;

具备相应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均可参加工程建设施工投标。

第四条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是双方当事人依法送行的经济活动,爱国家法律保护和约束。

第五条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平等、讲求信用的原则。从技术

水平、管理水平、质量水平、社会信誉和合理报价等方面开展竞争,不得实行地区封锁和部

门垄断。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疆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自治区境内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实行分级管理。

1.自治区招标投标管理机构负责对国家及自治区重点和大中型建设顶目。自治区投资500

万元以上或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项目,中央各部委、自治区各部门、各地区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或建筑面积在20000万方米以上的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实施监督和管理。

2.其它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招标投标管理机构负责。

第八条自治区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机构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制定自

治区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票的有关规定、办法;

(二)负责对各地、州、市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三)按照分级管理的范围具体受理工程项目的报建及招标信息的发布;

(四)审核建设单位资格和建设工程的招标条件;

(五)审核建筑业企业的投标资格及审批招标投标代理单位和标底审查单位的资格;

(六)审批外省进疆队伍的投标资格,核发投标许可证;

(七)对开标、评标、定标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并负责签发《中标通知书》;

(八)负责对中标工程的承发包合同进行审查;

(九)参与中标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

(十)参与工程竣工后的评价工作。招标投标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

管理办公室负责。

第九条县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应依据自治区建设

行政主管部门及自治区工程

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关于招标投标工作的管理职能和分级管理的分工范围,负

责做好本辖区内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十条自治区、地、州、市、县(市)招标投标机构经费由招标投标管理费开支,实

行自收自支,具体的收费及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章招标

第十一条各建设单位和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但须经建设行

政主管部门审定资格。审查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招标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或依法成立的其它组织;

(二)有与招标工程相适应的技术、经济管理人员;

(三)有组织编制招标文件和标底的能力;

(四)有组织开标、评标、定标的能力。

未取得资证书的发包方,其招标工作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服务单位代理。第十三条建设项目招标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初步设计及概算已经批准;

(二)建设项目已正式列入国家、部门或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三)建设工程项目规划手续己经办理,拆迁工作已经完成;

(四)已办理报建手续;

(五)有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

(六)建设资金和主要建设材料,设备的来源已基本落实。

第十四条:工程建设施工招标,可采用建设项目全部工程招标、单位工程招标、特殊

专业工程招标等方法、但不得将单位工程肢解为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招标。

第十五条工程建设施工招标可采用下列形式:

(一)公开招标。建设工程一般应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即:由招标单位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发布招标公告。

(二)邀请招标。由招标单位向有承担该项工程能力的三个以上(含三个)施工企业发

出招标邀请书。

(三)议标。对不宜公开招标或者邀请招标的特殊工程,应报上一级的招标投标管理机

构审查批准后,在同级招标投标管理机构监督下方可议标,参加议标的单位一般不少于两家。

第十六条施工招标一般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由建设单位组织一个与本办法第十二条要求相符的招标班子;

(二)向招标投标管理机构提出招标申请书。申请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招标单位的资质,招标工程具备的条件,拟采用的招标方式和对投标单位的要求等;

(三)编制招标文件和标底、并报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审定;

(四)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招标邀请书;

(五)投标单位申请投标;

(六)对符合条件的投标单位发出招标通知书;

(六)向合格的投标单位发售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技术员料等,收费标准按照制作、复制的成本计取;

(八)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并对招标文件答疑;

(九)成立评标组织,按规定明确评标、定标办法;

(十)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标书;

(十一)组织评标,决定中标单位;

(十二)由招标投标管理机构签发的中标通知书;

(十三)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按自治区有关规定进行合同的审查;第十七条招标文件主要包括:

(一)工程综合说明:包括工程名称、地址、招标项目、占地范围、建筑面积和技求要求、质量标准以及现场条件,招标方式,要求开工和竣工时间,对投标企业的资质等级要求等;

(二)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

(三)工程量清单;

(四)由财政部门出具的建设资金证明(外资和私营企业由银行出具证明)和工程款的支

出方式,预付款的百分比及结算办法;

(五)主要材料(钢材、木材、水泥等)与设备的供应方式,加工订货情况和材料设备差

价处理方法;

(六)特殊工程的施工要求以及采用的技术规范;

(七)投标书的编制要求及评标、定标原则;

(八)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活动的日程安排;

(九)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的调整要求;

(十)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十八条招标文件一经发出,招标单位不得擅自变更其内容或增加附加条件;确需变

更补充的,报招标投标管理机构批准后,在投标截止日期7天前通知所有投标单位。

第十九条招标文件发出10天内,招标单位组织答疑会。答疑纪要作为招标文件的补充,应报招标标管理机构备案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投标单位。

第二十条发出招标文件至投标成止时间,小型工程不少于15天,大中型工程不少于

30天。

第四章标底

第二十一条工程建设施工招标必须编制标底。标底由具有编制能力的招标单位或委托

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具有编制标底资格的单位编制。

接受编制标底的单位不得同时承接同一项目投标单位的投标书编制业务。第二十二条标底一般为暗标,经招标投标管理机构批准也可以明标方式招标。第二十三条标底的编制原则和依据:

1.标底必须控制在核定的概算或可承受投资限额以内,如有突破,应先经原批准机关

追加投资或落实资金来源。

2.编制标底应以招标文件及有关资料为根据。标底价格一般应由成本、费用、利润;税

金组成,其计算方式,应执行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布的规定、定额和计价规财,标底价格还

应当包括施工有关因素的相应措施费。(经招标投标管理机构批准,也可采用直接费招标的方

式。

3、工期较短、要求造价总包干的工程,标底价格除考虑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价格

变动因素外、还应包括不可预见的风险、包干费。

4.要求缩减工期和要求优良的工程,必须增加相应措施费用。其数额按自治区有关规定

执行。

5、标底价格作为建设单位期望计划价,要有利于竞争和保证工程质量。

6.一个工程,只能编制一个标底。

第二十四条标底的审核。

标底编定后,招标单位应将标底报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审核,标底审核后应向招标单位

反馈、如标底超出原控制投资时,应落实资金后再进入下一步工作。

实行议标的工程,其承包价由招标单位与参与议标的施工单位按有关规定议定、并报

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审核,通过后由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发中标通知书。

第五章投标

第二十五条凡持有法人营业执照和相应资质证书的建筑业企业或建筑业企业联合体,均可按招标文件的要求参加投标;

第二十六条:投标单位应向招标单位提供下列材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和安全资格证;

(二)企业法人代表征书或法人代表委托书及被委托人身份证;

(三)企业简历;

(四)自有资金情况和开户银行资信证明;

(五)全员职工人数、包括技术、经济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数量及平均技术等级等,企

业自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六)近三年承建的主要工程及质量情况;

(七)现有主要施工任务,包括在建和尚未开工工程一览表;第二十六条投标单位应按招标文件的要求,认真编制投标书,投标书应包括下列的内容:

(一)综合说明;

(二)按照工程量清单计算标价及钢材、水泥、木材等主要材料用量。投标单位可依据

统一的工程价格计算规则自主报价;

(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以及拟承担该项目施工的项目班子情况;

(四)对招标文件内容及合同主要条件的确认。

第二十八条投标书必须有投标单位和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委托的代理人印鉴。

投标单位应在规定的日期内将投标书密封送达招标单位。如果发现投标书有误,须在投标截

止日期前,用正式函件更正,否则以原投标书为准。

第二十九条投标单位可以提出修改设计及合同主要条件等到议方案,作出租应报价

和投标书同时密封送达招标单位,供招标单位参考。

第六章开标、评标、定标第三十条开标、评标、定标活动,在招标投标管理机构的监督下,由招标单位或经批

准的代理单位主持进行。

第三十一条招标单位应邀请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开标会议、当众宜布怦标、定标办法,启封投标书及补充函件,公布投标书的主要内容和标底。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该投标书宣布作废:

(一)未密封;

(二)无投标单位和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委托的代理人的印鉴;

(三)未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内容不全或字迹模糊,辨认不清,涂改处没有加盖法定

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委托的代理人印鉴;

(四)逾期送达的。

(五)投标单位未参加开标会议的。

第三十三条评标组织由建设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包括由建设单位委托的中价机

构)和建设单位邀请的有关单位和专家组成,其中建设单位代表人数不得超过评标组织总

人数的三分之一;

第三十四条 评标、定标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评标组织要按照平等到争,公正合法原则,维护招标投标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评标办法和有关管理规定,对投标单位和报价、工期、质量、主要材料用量、施工方案及业绩、企业信誉等进行综合评价,择优确定中标单位。

第三十五 自开标(或开始议标)至定标的期限,小型工程不超过10无,大中型工程

不超过30天)特殊情况经招标投标管理机构批准后、可适当延长。

第三十六条招标投标管理机构确认该次招标活动有效后,建设单位应于7日内,将招

标投标管理机构签发的中标通知书送达中标单位,同时缴纳招标投标管理费。中标通知书同

时抄送备未中标单位。

开标、评标全过程必须接受招标投标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对不按规定评选的中标

单位,招标投标管理机构有权否决。第三十七条中标通知书发出30天内,中标单位应与建设单位,依据招标文件,投标书、答疑、补充纪要和中标通知书签订工程承发包合同,并报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审查。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涉外工程的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国家未作出规定前,自治区内可暂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由自治区建设厅负责解释。

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 篇7

一、多元文化对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服饰工艺的审美影响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服饰, 借鉴吸收了众多民族、宗教的文化和审美特色, 形成具有东疆特色的维吾尔族服饰艺术。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服饰别于新疆其他各地维吾尔族服饰, 在本身伊斯兰教的文化的基础上, 借鉴和融入了汉满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审美。

服饰的款式包含了清代典型服饰的长袍、短袄、坎肩、长袍、长裙、长裤的样式, 其中上衣的圆领对襟式、对襟云头如意式、琵琶襟式、立领琵琶襟云头如意纹式等均与汉族、满族服饰的款式一致, 裙子的造型中仍然能看到汉族服饰中的马面裙、凤尾裙的款式。

服饰的装饰图案内容多采用汉满文化和佛教文化的一些图案, 服饰领、袖、襟、裾都有宽阔的衣边作装饰, 刺绣中采用了镶、滚、绣、彩装饰的运用。整套服装具有满族特色、汉族装饰的题材, 也有蒙古族等民族华美装饰的手段。这种装饰体现了强烈的审美魅力, 装饰风格具有深厚的民族基础和社会文化土壤。服饰中各种花绦、独立图案、满地花纹、吉祥图案构成了特定的风格样式。图案纹样中包含有汉文化、满文化的特色。其中包含植物纹样:牡丹纹、莲花纹、梅兰竹菊纹、佛手纹等;动物纹样:仙鹤纹、鸳鸯纹、喜鹊纹、蝙蝠纹等;还有汉文化的典型纹样:龙凤纹、云纹、波浪纹、八宝纹、卍字纹等, 将祈福纳祥、驱恶避邪的思想观念, 通过谐音、会意、借代、比喻等方法曲折含蓄地化为图案运用到服装当中。

服饰摒弃了单一的色彩, 追求鲜明、强烈的色彩, 以及对于多层次色彩的运用, 采用间色、对比色的搭配, 体现出强烈的情感和对于生命活力的追求。在其使用的色彩中多以黑色、蓝色、绿色、红色、黄色等作为基础色调, 并搭配以橘红、粉红、金色、紫色、翠绿等色彩, 在其服饰的图案中交替搭配, 色彩的搭配和图案的表现上更显细腻。形成一种大气华贵、清新雅致的气质。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服饰中的图案装饰艺术在工艺上吸收了中华民族苏绣、京绣、蜀绣的刺绣针法, 刺绣的方法与新疆其他地区的维吾尔族刺绣方法有着显著不同, 最为常见的针法有平绣针法、辫针绣法、盘金银绣法、抢针绣法、剪贴绣法等。绣法多种多样, 图案生动别致, 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多元文化对哈密地区维吾尔族首饰工艺的影响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哈密地区的维吾尔族融合了多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既有印度、阿拉伯、中亚国家的特点, 又有中原文化的艺术特色, 还融进了新疆众多少数民族的装饰特色。哈密地区的维吾尔族金银首饰中除了具有伊斯兰文化代表的造型特征以外又兼收了汉族首饰设计的造型样式, 在图案和款式上具有多种特色。装饰风格中有代表伊斯兰教文化特征的有巴旦木、樱桃耳环, 斯达姆戒指、金银发篦, 手镯则多用纽丝镯、金丝镯。装饰风格中最具有中原文化特征的是在女式的花帽前端的帽饰, 以金银制或金银镶嵌宝石作为装饰, 采用三层以上的金片累叠组成, 中间用细细的铜丝烧成弹性很大细弹簧焊接, 顶层的金片上镶嵌各种颜色的宝石, 金片上则采用雕刻、累丝、镶嵌等制作手法, 用具有中原文化特征的牡丹纹、葡萄纹、凤尾纹、鱼纹来进行装饰。轻轻一动, 左右摇摆, 形象活泼逼真, 充满动感。

三、多元文化对哈密地区维吾尔族建筑风格的影响

哈密地区的维吾尔族建筑中更能体现多元文化对于这一地区艺术审美的影响。建筑中融合了蒙古文化、伊斯兰教文化、汉文化等文化特点。最具特色的是回王坟, 又称哈密王墓, 维吾尔族称“阿勒同勒克”, 意为“黄金之地”。该陵墓建筑群集聚了具有不同文化审美表现的建筑风格, 包含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大拱拜和第三部分艾提卡大礼拜寺体现出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造型风格, 方底圆屋顶, 艾提卡大礼拜寺顶棚内雕花木柱承重, 四壁饰花卉图案及阿拉伯文古兰经, 整体雄伟壮观, 素雅庄重。第二部分是南边的亭式木结构小拱拜, 在建筑形式上, 以伊斯兰式的穹隆为基础, 同时吸收了内地八角攒尖顶及蒙古式盔顶的木质结构建筑形式, 将多种风格融为一体, 在新疆的伊斯兰陵墓建筑中极具特色, 是中原文化、蒙古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相融合的典型建筑。

四、结语

文化的特征和文化的传统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 民族成为文化存在的载体, 文化在民族的多种艺术形式中以各种方式体现出来。哈密地区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是集聚多元文化的交汇地, 是儒、道、佛、伊斯兰文化的交汇地, 多种文化在这里融合发展, 传统文化在各自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 无可避免地互相渗透, 相互影响, 呈现多元状态。民族艺术中的文化体现通过融汇多元文化的精髓而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性审美表现, 并不是多种文化的简单堆砌和叠加。在民族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只有积极汲取、融合多元文化的精髓, 不断地强化民族审美的特点和个性, 为其注入新的营养和活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不断地创新中发展和完善自己、保持自身艺术的魅力。

摘要:哈密地区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 东西方文化、西域与中原文化在这里交汇, 既有中原文化的脉络, 又保持着古老的传统少数民族风情,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激荡、荟萃交融、和谐发展。多元文化也对哈密地区维吾尔族艺术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使哈密地区维吾尔族的艺术体现出了强烈的地域特征、民族特征和宗教文化的印记。

关键词:哈密地区,多元文化,服饰艺术,建筑艺术,首饰艺术

参考文献

[1]、王云英.《清代满洲服装》[M].辽宁民族出版社, 1985.

[2]、张佳生.《满族文化史》[M].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9.

[3]、张昕中.《哈密维吾尔族服饰》[M].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6.

[4]、哈密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哈密志》[M].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9.

[5]、王嵘.《新疆.哈密风物志》[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3.

[6]、曾慧洁.《中国历代服饰图典》[M].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2.

魅力无穷的维吾尔传统文化 篇8

在民族性格方面,那时由于部落、部族之间为争夺牧场、草原、牲畜、财富的战争连绵不断,作为游牧民族的维吾尔先民性格坚毅、勇猛善战,以杀敌多少论英雄。从信仰和观念上来说,那时的维吾尔人与阿尔泰语系其他部族一样,曾长期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对于大自然、各类动物、植物和祖先灵魂充满了崇拜之情。在古代维吾尔民众中,腾格里(苍天、天神)崇拜、树崇拜、狼崇拜、山石崇拜的观念根深蒂固。后来因为伊斯兰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其民族性格中的粗犷、豪放逐步趋向幽默、开放、富于智慧,注重礼节,主体意识较强。

维吾尔族是世界上信仰宗教最多、使用文字最多、译介佛经和世界名著最多的民族。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展变化的漫长过程。除了本民族固有词汇或突厥语同源词以外,维吾尔语词汇中还有不少来自于波斯语、阿拉伯语、俄语、蒙古语、英语、汉语等的借词。各种语言的借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充实和丰富了维吾尔语词汇。现代维吾尔语书面标准语,是在中心方言基础上即乌鲁木齐维吾尔人的标准书面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人曾经先后使用过婆罗米文、粟特文、摩尼文、梵文,以及后来的突厥文(又称叶尼塞文,突厥卢尼文)、回鹘文(亦称回纥文、古维吾尔文)、察合台维吾尔文、阿拉伯文(亦称维吾尔老文字)、在拉丁字母基础上创制的维吾尔新文字等。

维吾尔民族的语言,不论是在天山以南还是天山以北,除了有一些方言差异以外,几乎完全一样。自古以来,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以及生活在中亚的突厥诸部族,从东疆的哈密到北疆的伊犁,从喀什噶尔到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的一些城市,从和田到克什米尔至中亚的撒马尔罕、费尔干纳、布哈拉、塔什干、阿拉木图等地,南来北往、东去西归,从不使用翻译。数世纪以来,这些民族由于共同的宗教信仰、近亲的语言、相同的文字、大同小异的风俗习惯,几乎不用翻译就能相互交流。而且,维吾尔人极少称呼民族名称,往往以“喀什人”“阿克苏人”“和田人”“吐鲁番人”“伊犁人”“乌鲁木齐人”“口内人”(指汉族人)、“安集延人”(指乌兹别克斯坦人)等地方或地理名称来称呼。之所以这样,与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各民族许多共同的文化心理有联系以外,还与维吾尔民族自身特定的文化素质有关。不论是南疆的维吾尔人还是北疆的维吾尔人,除了都能歌善舞、性格耿直、开朗大方外,在语言、性格、文化等方面也大同小异,其主要的区别表现在接受不同的文化方面。

不论在清代,还是现代,伊犁维吾尔人一直保持着自己特有的文化心理和传统文化习俗。除了世居伊犁的维吾尔人以外,更多的维吾尔人则是清王朝统一西域后,因应开发伊犁的需要而大批迁入伊犁的,至今仍以“塔兰奇”(意为“拓荒者、耕种者”)自称的维吾尔人便是这些先民的后裔。伊犁各兄弟民族长期聚居、混居和交融,还派生出了伊犁地名屡见不鲜的语种交叉现象,反映人文历史、生活背景的地名普遍见诸于各个语种,如“和田买里”(和田人之庄)、“吉里玉孜”(维吾人人名)等。因长期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伊犁维吾尔人在生活方式、语言表述等方面与南疆维吾尔人有所不同,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总是以笑话、幽默来调节自己的生活,善于弹唱歌舞,善于苦中取乐,善于广交朋友,甚至与乌孜别克、塔塔尔、哈萨克等民族通婚结亲,表现了比较开明和豁达的性格。在伊犁维吾尔人的语言中经常能听到俄、汉、哈萨克和蒙古语借词。伊犁维吾尔人富有爱国精神。1871年沙俄出兵侵占伊犁时,伊犁维吾尔人与各民族同胞浴血奋战,不少人为保卫家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喀什、和田等地的维吾尔人,性格憨厚、真诚、善良,其语言文化中掺和着较为浓郁的伊斯兰色彩。在汉朝时期,乌鲁木齐就有不少经商和做生意的维吾尔人居住,主要为往返于中原的客商提供客栈、马厩、食品等,曾有过不少富商大户,其祖籍大多数是吐鲁番人和托克逊人,也有喀什人和阿图什人。新疆各地维吾尔人的性格、个性、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兴趣爱好等,都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世界四大文化体系都通过“丝绸之路”这条文化传播的通道达到相互交流。经济、文化、宗教、音乐、艺术的传播,都离不开“丝绸之路”。生活栖息在这条路上的维吾尔先民们,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从汉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中汲取文化营养,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维吾尔文化。比如维吾尔人对太阳、月亮和星辰的崇拜,反映了原始宗教的观点;民间驱邪、治病、解梦和相面时跳“匹热舞”,则源于萨满教的跳神舞;结婚时新郎新娘要跳过火堆,以避邪气,则是袄教(拜火教)的遗风。龟兹(今库车)、于阗(今和田)、高吕(今吐鲁番)成为西域的佛教中心,留下了辉煌的佛教文化。早期的汉文佛经绝大多数通过西域传人中原,而佛经是以突厥语、回鹘文、粟特文译成汉文,采用的语音大多是于阗语、龟兹语、焉耆语等新疆本土方言。佛教的兴盛,在维吾尔人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佛经高僧。与此同时,维吾尔人的绘画、雕刻、音乐和舞蹈也随之传入中原。长安慈恩寺的千钵文殊菩萨像便是由和田画家尉迟乙所作,同时还出现了《金光明最胜王经》《妙法莲花径》《华严经》等维吾尔佛教文学作品。现存回鹘文《伊索寓言》残片出自回鹘(维吾尔)景教徒的译笔。同时,史诗《乌古斯可汗的传说》、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剧本《弥勒会见记》、故事《五卷书》(残卷)均属于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在维吾尔族历史上,数次出现的信仰危机,数次改变宗教信仰,对维吾尔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同其他领域一样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高昌维吾尔王国的居民们同其他维吾尔各部一起改信伊斯兰教以后,伊斯兰教在维吾尔人的精神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对于维吾尔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喀喇汗王朝和后来的转世国家——察合台汗国时期,以及叶尔羌汗国时期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维吾尔人民中涌现了诸多的历史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诗人、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等。特别是在喀喇汗王朝时期,作为维吾尔文明的杰出成果,几乎同时向世界推出了两部惊世巨著——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喀什噶尔完成的哲理性诗作《福乐智慧》(成书于1069~1070年)和维吾尔族语言大师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在巴格达完成的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式的《突厥语大辞典》(成书于1072~1074年)。这两部巨著的诞生,强烈地震撼了东方文坛。这个时期的维吾尔文化,犹如耸立在中亚大地上的一座灯塔,光芒四射,把中华文化的影响扩展到了西方。《福乐智慧》是用回鹘文(古维吾尔文)写成的大型文学作品,它既是一部劝诫性的长诗,又是一部用诗的形式写成的哲学、伦理学著作。《突厥语大辞典》不仅是精心编撰的语言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关于11世纪中亚社会的百科全书,为研究喀喇汗王朝历史和当时突厥人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我国著名的民族文学研究员郎樱教授在《福乐智慧与东西方文明》一书中曾指出:“凡读过《福乐智慧》的人,无论是中国读者或是外国读者,都会对作者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具有远见卓识的政见以及丰富的文学功底发出由衷的赞叹。维吾尔族杰出的诗人、学者、思想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是一位天才、一代伟人,他在文学史上应与李白、杜甫齐名……”

除此以外,艾合迈德·尤格纳克的《真理的入门》、艾合迈德·亚萨维(生于约11世纪初,卒约1150年)的《箴言诗集》也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主要讲述知识的重要、慎言、慷慨与吝啬、谦虚与骄傲、宽容与忍耐等劝喻内容。

拉布胡孜(约1279~1351年)的《圣贤传》(又叫《先知传》)和民间文学形式的故事、童话、笑话、幽默、谚语以及《阿凡提的故事》等,则是察合台汗国时期的代表作。另外,米儿咱·马黑马·海达尔的(1499~1551年)《拉施德史》也很著名。鲁提菲的《鲁提菲集》和《古丽和诺鲁孜》也是著名的传世之作。其中,足以代表整个察合台文学高峰的伟大诗人、思想家是艾勒希尔·纳瓦依(1441~1501年),代表作有四卷集抒情诗《精义宝库》和包括《君子神往》《莱丽与麦吉侬》《帕尔喻德与西琳》《七星图》《亚历山大的城堡》五部长篇叙事诗集的《五部诗集》。这些诗虽取材于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和前人写过的题材,但他对这些素材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和创造性的发展,闪烁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

18世纪的后半叶,在恢复了祖国大家庭的统一以后,一些维吾尔族学者应邀到京都参加《五体清文鉴》(即满、汉、回(指维文)、蒙、藏语词典)的编纂工作。这一时期,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复杂,出现了众多的维吾尔文学家和诗人,其中,阿不都热依木·尼扎里(1776~1851年)流传今世的《帕尔哈捉与西琳》《热碧亚与赛丁》《莱丽与麦吉依》《麦赫宗与古丽尼萨》等12部叙事长诗和哲理长诗《济世宝珠》《穆海麦斯集》,为后代的维吾尔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遗产。而这些文学、艺术无不与世界古老文明交汇处——塔里木盆地绿洲紧密相连。

茫茫戈壁大漠,阵阵驼铃,只有音乐和歌舞才能驱散苍凉的愁云,维吾尔人的哭与笑都是歌,都是一段优美的诗。“丧歌”“挽歌”“哀歌”“婚礼之歌”“劳动之歌”“马车夫歌”“雪歌”“摇篮歌”“挖渠歌”“扬场歌”等诸多民歌民谣,体现了这个民族的人生观和处世观。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民族的音乐之王,是中华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十二木卡姆由267首声乐曲和36首器乐组成,歌曲、揭曲、舞曲组成了维吾尔人的大型套曲。木卡姆套曲由拉克、且比亚特、穆夏乌热克、恰尔尕、潘吉尕、乌扎乐、艾杰姆、乌夏克、巴雅特、纳瓦、斯尕、依拉克组成,歌词均为维吾尔族著名诗人的诗歌、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歌谣等;乐曲中有序歌、叙颂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间奏曲等。十二木卡姆完整地弹唱、歌舞需要24小时,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绚丽夺目的艺术经典。刀郎歌舞艺术(准确地说,应该是“多浪歌舞艺术”)历史比十二木卡姆还要悠久,主要在新疆麦盖提、莎车、巴楚、阿瓦提等地的维吾尔人中流传,是古老的维吾尔人精神生活的集中反映。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维吾尔人以固有的音乐和歌舞而自豪,更以流传至今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麦西热甫而骄傲。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日子多么和顺,维吾尔人的生活始终离不开歌舞,更离不开家庭麦西热甫。因为他们深知,离开本民族的文化,就是离开了自己,就是背叛了祖宗。所以,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稚声嫩气的巴郎,无论是豪放粗犷的男人,还是羞涩美艳的少女,只要音乐一响,就会上场跳起舞蹈。不论是刀郎舞,还是麦西热甫,自古以来就是维吾尔人培养后代的“习俗学校”。

不论是汉族还是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因为本身与其所具有的群体意识有关,无不都以诗歌创作为主。由于巫术、祭祀之类的礼仪出现,又派上诗歌的用场,诗歌便成为用于祈求家庭或氏族受到福佑的工具。维吾尔民族的达斯坦(即叙事长诗)特别发达,种类繁多,分为“宗教达斯坦”“英雄达斯坦”“爱情达斯坦”等,绝大多数是书写与歌唱自己民族的成长、兴衰或与之相关的重大事件,即使以描写爱情生活为主的作品,也渗透着本民族的群体意识。

《玉素甫-祖莱哈》是有悠久历史的优美的民间故事,是一首热情赞颂男女之间纯洁爱情生活的颂歌。特别是生活在西方和中亚地区的各民族,对这个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一千多年来,在阿拉伯、波斯以及操突厥语的各部族中,先后有一百多位诗人用自己的语言和诗歌形式将此故事改编成为达斯坦(叙事长诗),其中包括数位维吾尔族古典诗人。维吾尔族书法家们以各种书体誊抄传播了这个故事。维吾尔民间的麦提达们(说书人),在街巷、马路以及人们经常聚集的地方,在喜庆场合里,以高超的技艺绘声绘色地进行讲述;民间歌手和艺人们则通过各种乐器为达斯坦中的诗歌作曲,变为自己的民歌传唱。

在我国翻译历史上,除了在佛经翻译史上维吾尔族翻译家们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外,在叶尔羌汗国时期就有维吾尔文学翻译家们翻译了数量可观的世界名著,其中有《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名著,穆罕默德·阿卜杜拉·马合苏木译)、《凯丽莱与迪穆乃》(印度名著,毛拉穆罕默德·铁木儿尔译)、《王书》(也译《列王传》,伊朗名著,帕孜勒·阿西木-耶尔坎迪译)、《拉史德史》(穆罕默德·萨迪克·喀什噶里译)、《玉素甫与祖莱哈》(毛拉尤努斯·耶尔坎迪译)、《伊索寓言》等,这些译著在维吾尔民间广泛流传。

走出大漠,便是绿洲。一边是黄沙,一边是绿茵;一边是悲愁,一边是欢乐。严酷的自然环境,强烈的景观对比,造就了绿洲文化具有相辅相成的两个侧面,造就了绿洲维吾尔人深沉、豁达、坚韧、热情、开朗的性格。在大漠戈壁上碰到一个人会感到格外亲切,“交个朋友吧,交个朋

友,有一个馕要掰成两半一起吃。”——这个谚语,充分说明了维吾尔人的热情好客和待人诚实的传统。

维吾尔族家庭是以夫妻关系为基础的小家庭,家庭成员一般包括祖孙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亲属的称谓各地大同小异,只在祖孙三代的直系血亲之间有明确的称谓,通常都以年龄的长幼分别称呼。多子女的家庭,儿子长大成婚后一般即与父母分家,另立门户。最小的儿子结婚以后与父母生活在一起,通常父母去世以后,家产则由小儿子继承或支配。维吾尔族的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通婚的范围一般在本民族、本地区范围内。维吾尔人的婚礼非常热闹而隆重,在农牧区至今还保持着传统的婚俗和规矩,订婚、结婚、生孩子、起名,如果是女孩,在适当的时候要举办“古丽恰依”宴请亲朋好友;如果是男孩,除了起名仪式以外,在男孩长到六七岁时便举行“割礼”。这些仪式都带有明显的伊斯兰文化色彩,已成为维吾尔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丧葬仪式也带有本民族传统的伊斯兰文化色彩,一般都按伊斯兰教规进行,实行土葬,办丧事比较简朴、节省,但非常严肃、庄重、肃穆。馕、羊、茶、果是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造就的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四大特色。馕在维吾尔家庭中是必不可少的主食品。维吾尔人菜肴离不开羊,烤全羊是传统佳肴,烤羊肉串儿闻名全国。抓饭、拉面、薄皮包子、烤包子、肉馕、汤面等,都离不开羊肉。大白菜、胡萝卜、皮牙子(洋葱)、恰麻姑(蔓菁)、南瓜等,是一般维吾尔人家主要的蔬菜。清炖羊肉、羊蹄也是维吾尔人生活中很常见的菜肴。维吾尔人也喜食牛肉、黄羊肉等,忌讳猪肉。茶是维吾尔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的饮料,客人来了,先要敬茶;在瓜果飘香的季节,也要给客人敬茶。民间办喜事和丧事,茶叶和馕是不可缺少的相互赠送的礼品。甚至在维吾尔民歌和麦西热甫歌舞娱乐活动中,还有“敬茶舞”“敬茶歌”;维吾尔人喜欢茶与他们生活的环境和食品结构、气候有关。“开斋节”(亦称“肉孜节”)、“古尔邦节”(亦称“宰牲节”)、“诺鲁孜节”等,是维吾尔人的传统节日,从古以来一直在延续。

多民族、多语种、多宗教、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影响,使当今的维吾尔族人在语言、文化、饮食、习俗、服饰等方面正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生活在乌鲁木齐和北疆地区的维吾尔人,在保持原有的文化传统的同时,吸纳各地文化的精髓,不仅说母语,而且也懂汉语。如今,在维吾尔语中融入了大量的汉语借词,如,“电视”“大盘鸡”“炒烤肉”“手机”“电脑”等。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流,以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城市里,丧葬、婚姻等方面的习俗,也越来越变得科学而理智。传统的民族服装成为只是在节日或舞台上才穿的服装,传统的维吾尔族长褂子(无领长袍)和皮帽子,也只能在乡村才能看到。这都是较为开放的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情况。

上一篇:迷宫博物馆三年级作文下一篇:人才考核综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