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2024-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生对诗歌很感兴趣,在上课前已有不少同学能熟练朗读这首诗歌。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展开想象,在朗读、想象中体验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课文录像:

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看谁看得最仔细,最认真!等会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放录像,学生欣赏)。

2、交流:(农田、小河、五颜六色的野花、小朋友在采野花、喂猪、挖野菜)

说得真好,说明小朋友看得很细心,那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感觉怎么样?(景色很美、小朋友很开心)

3、是呀,我们乡下农村的景色是那么美,小动物是那么可爱,乡下的孩子们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乡下孩子的幸福生活(贴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

1、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边听边展开想象的翅膀,等会把你的感受告诉老师。

2、播放配乐朗读——生说自己的感受。

3、打开书自己大声地读读课文,你特别喜欢的那个小节多读几遍。

指名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生评价。

三、细读

1、学习第一节:

(1)乡下孩子在他们的爸爸妈妈眼里是什么样的呢? 谁来读第1小节?(出示)老师听出来了,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2)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小节,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完成这个填空:

示:乡下孩子是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指名回答——齐说。

(3)小朋友,闭上眼睛(音乐起)此刻你就躺在妈妈的怀里,尽情享受着妈妈的慈爱,妈妈轻轻拍着你的背,给你讲故事,你悄悄给妈妈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给妈妈唱学过的歌儿„„

(音乐停),小朋友,这时候你感觉怎么样啊?(学生说)是呀,在妈妈的怀里,孩子多象一只欢快的小黄鹂呀!(4)(音乐起)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趴在爸爸背上,爸爸带你来到田野里逮蚂蚱,捉蝴蝶,来到鱼塘边钓鱼,你感觉怎样?——学生说

对呀,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快乐呀,刚才老师还看到有的小朋友边想边露出了笑脸,多灿烂呀,真象那盛开的野菊花,美极了!

(5)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次感受乡下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贴“幸福”)——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2、3节

(1)乡下孩子的生活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读读2、3小节,看看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

(2)指名一对小伙伴读(评价)——生回答,师相机画出。(3)假如你是乡下孩子,在这些事中你最喜欢做什么?为什么? 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还有谁也喜欢读的,一起读读。(4)小朋友,(师指图)除了课文上的这些事,你还想做些什么呢?

(采野花、拾稻穗、割青草、逮蚂蚱„„)(5)采了野花,拾了稻穗、割了青草有什么用呢?你能照着课文里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

出示:采一束野花,____________________。拾一把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割一篮青草,____________________。捉几只蚂蚱,____________________。小朋友看着图自己练练看,指名说。

(6)刚才我们是一句一句说的,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两三句吗? 说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会把第2、3小节读得更好,让大家仿佛看到乡下孩子们那有趣(贴)的生活——齐读。

3、学习第四小节

(1)听了小朋友刚才的朗读,老师真想马上到田野里听听小鸟的歌唱,闻闻花草的芳香,做一回乡下孩子,快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你想吗?

请读读最后一小节,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齐声有感情朗读第四小节。

(2)出示“旷野”词卡,师述:“旷野就是空旷的原野。”指名读好词语。

(3)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繁华,但是这里有阳光,有旷野,孩子们多快乐呀。

谁再来读第四小节。——男女生比赛读。

四、再读,背诵(4)

1、乡下美,乡下的孩子更可爱,喜欢乡下吗?让我们一齐读儿歌,把你的喜爱读出来,加上动作试试,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我们就是乡下孩子,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读好。

2、这么美的儿歌能永远记在脑海里该多好啊!小朋友自己试着背背——指名背——齐背

五、小结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乡下去游玩了一番,感受到那里的孩子们生活(贴)是多么幸福、有趣、快乐,真让人羡慕。

六、作业:

建议小朋友利用节假日,去周围走一走,看一看,把你看到的有趣的事告诉大家。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现在谁来说说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呢?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分自然段逐段背诵。

2、情景引背——动作表演背诵。

3、同桌互背——齐背——指名背诵。

三、教学生字

1、(出示词卡)打乱顺序读词。

2、自学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

3、怎样才能把字写美观,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作指导。野:里字旁,跟读两遍。“里”作偏旁时,最后一横变为提。嘴: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上方,右边的“此”、“角”都要写得扁一些,不能拉长。

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怀:左窄右宽,下部齐平。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临写。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篇2

我课前要求学生跟着父母一起去野外体验生活, 同时把经历写下来或画下来, 不足的向父母寻求帮助, 爸爸妈妈的回忆就是我今天的生活, 这样便轻而易举地将学生从文外拉进文中。学生在与教材零距离的接触中放飞想象, 更深、更透地理解文中内容, 真正感觉到自己就是父母背上的野菊、黄鹂, 课文中那个田野里捉蝴蝶、挖野菜, 小河边逮小鱼的乡下孩子就是自己。

二、自读体会, 整体感知

在学生自读时要求借助拼音,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在给学生进行完示范朗读后, 让学生二读课文, 画出小节。想想每小节都写了乡下孩子什么有趣的事。接着, 我让他们聆听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 激发他们也要把课文读好的欲望。通过三次不同要求的读, 使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逐步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三、读说结合, 内化语言

第一小节“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 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描写的是乡下孩子幼小时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生活的情景。孩子们有过相似的生活情境, 说起自己的感受时自然是“滔滔不绝”, 并且处处流露真情, 真正体验、感受到了作为乡下孩子在父母关心下的幸福。

四、走向生活, 诗歌创作

课文中描写了“捉蝴蝶”“含草叶”“挖野菜”“逮小鱼”四件事,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把课外生活引入课堂, 有意识地创造想象的空间, 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说起生活中自己做的趣事, 学生兴奋不已, 有些学生说“捉蚂蚱”“逮蝈蝈”“抓知了”“采野花”, 通过引导学生有了这样的“创造”:

生1:捉一只蝈蝈, 能带来动听的歌。

生2:拿几根骨头, 喂饱了小狗的肚皮。

生3:割一篮青草, 小羊乐得咩咩叫……

这样的句式, 既引发了学生创造的兴趣, 又进行了句子的练习, 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语言的形象内容,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感染力。

解读《乡下孩子》 篇3

一、 生活如此丰富多彩

对于久居城市的孩子来说,乡村生活是非常令人向往的。乡下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无拘无束、健康快乐地成长,多么令人羡慕呀!乡下孩子踏着轻盈的脚步,哼着欢快的曲调,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捉一只蝴蝶,含一片草叶,挖一篮野菜,逮一串小鱼……找寻着属于自己的快乐。乡村生活自由自在,充满着泥土的芬芳。所有的自由,所有的快乐,所有的羡慕,都浓缩在这一个感叹词“哦”里了,其间的韵味只有乡下孩子才能真正读懂。

二、 环境如此美妙自在

乡村孩子勤劳健康、快乐自由,他们生长的环境如此自在,他们的成长符合大自然的规律。透过文字,我们能看到孩子甜蜜的笑脸,听到孩子梦中的欢笑,闻到孩子身上泥土的气息,感受孩子生命拔节的气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父母给予孩子无尽的自由和真爱。

乡村孩子母亲疼父亲爱,“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在母亲的怀抱里,听她娓娓讲故事,听她絮絮叨叨,乡下孩子开心地欢笑着、欢唱着;在父亲的背上,伴随着父亲高高低低、深深浅浅的脚步,摇晃的惬意如摇篮般舒适,高兴地说着、哼着、唱着,调皮地捶着背,像一朵野菊花盛开在父亲宽阔结实的背上。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亲情画卷呀!

三、 快乐如此唾手可得

乡下孩子自有他们的乐事,他们的幸福,乡村生活简单,但不缺少快乐的降临。乡下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犹如躺在母亲温馨无比的臂弯里。乡下孩子就是这幅乡村生活画卷中最亮丽、最灵动的一笔。

“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丰富的想象在飞扬;“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心中的快乐在传递;捉一只螃蟹,能演绎激烈的战斗,深刻的体验在增加;采一朵野花,能飘出迷人的香味,生活的乐趣在回味……

“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挖一篮野菜,自己快乐,也让小猪快乐,快乐在传递;逮一串小鱼,自己乐坏,也让小猫咪乐坏,快乐在传递。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成果的分享更是快乐无比的。

孩子的生活需要快乐,孩子的生长需要空间。乡村生活的快乐多得不需要找寻,唾手可得,乡村生活自有独特的迷人魅力。

四、 意境如此美好隽永

这首诗歌结构巧妙,它像一部微型电影,既有欢唱黄鹂、盛开野菊的特写镜头,又有乡下孩子捉蝴蝶、含草叶、挖野菜、逮小鱼的近镜头,也有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的广镜头。诗歌场景优美,极富审美特质。诗歌虽然只有4个自然段,但是意味隽永,回味无穷。它是乡村生活的缩影,它是乡下孩子的写真,它是自然纯朴的写照。诗歌的意境贴近自然,回归自然,所以,我们能感受大自然原生态的味道。笑声如此清脆,意境如此深邃。

看着鲜艳的幅幅画卷,给人以美妙的视觉享受;读着芳香的行行诗句,更给人以清新的心灵栖息……这是一首好诗,一首难能可贵的好诗。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篇4

1q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欣赏诗歌特点,积累语言,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初步的写话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直接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板书课题:4 乡下孩子)

2读课并解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乡下”的意思吗?“乡下孩子”是指哪的孩子?

(“乡下”是指农村,“乡下孩子”就是指生活在农村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感知乡下孩子的快乐

1出示自读要求:

请小朋友们大声读诗歌,把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圈起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直到把字音读准。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⑴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时的拦路虎,只有扫除了它们,我们才能把书读好。出示生字。(课后生字加拼音,第一行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二行是上下结构的字,整体结构的放在第三行,只识不写的放在第四行)如下:

妈 怀 唱 坏 嘴 野

菊 菜

皮 曲

编 含 撑 猪 串 旷

②生自读。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这些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③生看拼音读

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相机提醒注意“怀”和“坏”的读音;“串”和“旷”是三拼音节,但前一个是前鼻音,后一个是后鼻音;“嘴”和“菜”都是平舌音。)

④去拼音读。

如果把拼音去掉,你还会读吗?同桌之间互相读读,听听。

⑵检查词语的学习

如果把这些生字放到词语中,你还会读吗?

①出示词语:

妈妈 怀里 欢唱 盛开 野菊

编织 美丽 故事 野菜旷野

②生读(自由读―――请生读――――齐读)

③理解词语、区别生字

坏、怀:“怀”与心有关,所以是竖心字旁;和“坏”区分开。给“怀”换个偏旁,你会换吗?

嘴:左右结构,书空好笔顺。

旷野:空旷的原野。

小朋友们多不简单啊!就这一会功夫,生字词就学会了,可真会学习,那么文章你能读通吗?

(3)检查课文的学习情况

①分节读

②相机指导读好长句子:

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③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认真的预习,边读边想,边读边画都是很好的预习方法。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课文,说一说课文都写了乡下孩子生活中的哪些事例?

2交流:文章共四小节,写了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捉蝴蝶,吹草叶,挖野菜,逮小鱼。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出示生字。观察后你发现什么?(第一行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二行是上下结构的字。)

2观察笔顺、书空。(重点书空“嘴、野”)

3提醒:

“妈、怀、唱、坏、嘴”是左窄右宽的字。“嘴”的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上方,右边的“此”、“角”都要写得扁一些,不能拉长。

“野”是左右结构,左右宽度差不多。左边的“里”最后一笔变成提,不要写成横。

4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师范写“妈、怀、唱、坏、嘴、野”(边写边分析左窄右宽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讲一个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6生描红写字,师巡视。师巡视,提醒坐姿、执笔姿势。

7反馈。将写完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业放到展示台上师生互相评价。

四、布置作业:

《乡下孩子》教学反思 篇5

为学生再现乡村美好的生活情景,使他们觉得自己仿佛又置身于美丽的乡下,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阳光下捉蝴蝶、采草叶、吹歌曲、逮小鱼、挖野菜……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和课文内容相符的图片,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使他们轻松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在此基础上,我通过指名读,让学生进行点评,分节读,齐读,教师配乐示范读,学生自由读,反复朗读、吟诵,把诗歌的语言再转化为有声的图画,让学生把胸中的诗境与课文情境所展示的形象融合在一起,从而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抛出了本节课的交流话题:乡下孩子的生活怎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和词语,标注出来,并读一读,再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把乡下孩子生活的快乐,幸福,自由,有趣都一一说出来了。并说出了自己的体会。例“曾是妈妈怀里欢畅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这句话体会到孩子生活的很幸福。”“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体会到乡下孩子很快乐。”“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体会到孩子很聪明。”“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体会到乡下孩子很勤劳。”“逮一窜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体会到乡下孩子不但勤劳而且很能干。”孩子们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去思、去想、去创造,真切的体会到了乡下孩子生活的乐趣,领略到了诗文独有的意境美。

为了积极地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换位体验,创造想象,也来当一当小诗人。于是我又抛出了拓展问题:想象一下,乡下孩子还有哪些趣事呢?仿照书上句式说一说。这时,学生个个处于一种跃跃欲试、呼之欲出的状态。于是,智慧的火花不断在课堂上迸发。例如精彩发言:

窦晓玥“逮一只绿色的蝈蝈儿,送给邻居家寂寞的奶奶,让她感到温暖和快乐。”

窦晓妍“摘一串野果,撑圆了小刺猬的肚皮。”宋耀宇“采一束野花,编成美丽的花环,送给漂亮的妈妈。”

李若晗“画一幅图画,乐坏了邻居家的小妹妹。”

耿雷钧“挖一篮野菜,乐坏了馋嘴的小白兔。”

高易达的“捐一些零花钱,献给玉树受灾的小朋友们。”

刘文萱“摘一篮松果,乐坏了可爱的小松鼠。”

王佳睿“捡一片火红的枫叶,做一张贺卡,送给敬爱的老师。”

赵之恒“唱一首儿歌,送给亲爱的妈妈。”

杨洁“拔两个萝卜,乐坏了馋嘴的小白兔。”

李成玉“割一篮青草,撑圆了小羊的肚皮。”

崔轻扬“捉一串小虾,乐坏了饥饿的小鸭子。”

杜雨轩“摘一篮桃子,撑圆了小猴子的肚皮。”

张炎“采一篮蘑菇,乐坏了淘气的小白兔。”

杨浩笛“捉一只大青虫,送给美丽的大公鸡。”

……

每个学生的回答都是那么丰富生动而又趣味横生的。

语文的学习最终是要将别人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语言。于是我因势利导,让孩子们用笔记下自己的精彩瞬间,写一写自己做过的事和得到的乐趣。这样的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丰富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又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了句式,丰富了语言。

《乡下孩子》教学反思 篇6

本课是一首反应乡下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乡下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在农村广阔天地里,自由地嬉戏,快乐地劳动,健康地成长。

课文中有插图,画中有文中提到的事物,还增加了鸡,鹅,狗等动物,富有乡土气息。对于启发学生回顾,想象农村生活很有帮助。课文中一系列动词的准确使用,使得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人物形象鲜明丰满。我在教学时借助图片让学生认识黄鹂,黄鹂又叫黄莺,羽毛色彩艳丽,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鸣声悦耳动听,古人将它的鸣声称为“莺歌”。然后向学生提问:诗中的“黄鹂,野菊”指谁?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乡下孩子在爸爸妈妈身边的生活情景。也许正在妈妈怀里撒娇,想唱就唱,想笑就笑;也许正在爸爸背上开心地做着游戏,无忧无虑······让学生体会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乡下孩子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

乡下孩子平时会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二三小节,了解他们的生活。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做动作边朗读。捉蝴蝶就能编故事,含草叶就能吹出歌曲,多么聪明的乡下孩子;挖野菜撑圆小猪肚皮,逮小鱼乐坏猫咪,多么爱劳动的乡下孩子,从中感受乡下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富有情趣。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篇7

关键词:阅读教学,概念构图,方法构图,知识构图,主题构图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 概念构图作为有效教学策略, 正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近年来,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概念构图策略的应用探索, 发现可通过概念构图、知识构图、方法构图、主题构图等四重构图法进行教学。具体地说, 概念构图就是以简洁、明了的图组、符号、关键词等, 表现复杂的内容和文路, 从而直观地呈现文章的表层信息。知识构图就是要选准知识的支撑点以重点突破, 实现知识的有效学习。方法构图是明晰教材中渗透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规律, 学会自主学习。主题构图使学生能够从文本含义过渡到文本意义, 体现出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这四个方面在绘制时螺旋交叉、有机结合, 重视学习过程的展现、学习目标的整合、学习策略的掌握, 使学生的阅读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高效。下面以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为例, 谈谈四重构图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概念构图, 整体把握课文

概念构图主要是对文本显性信息的把握。运用概念构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了解课文梗概, 从而借助构图深入感悟。

【案例1】

师:同学们, 读了课文, 乡下人家留给你什么印象?

生:很美丽。

生:很独特、迷人。

师:是的。请快速浏览课文, 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哪些具体的画面, 才让你们产生这些感觉的?

生:我看到瓜藤爬上了瓜架, 很好看。

生:我看到青、红的瓜, 碧绿的藤和叶, 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师:你们能把这几幅画面说得简练一些吗?看到了什么风景?

生:我们看到了瓜藤叶。

(师在小黑板上写下:瓜藤叶)

生:我看到了母鸡带着小鸡在竹林中觅食。

师:这些内容可以归纳为—— (小黑板上写下:鸡觅食)

师:你说得很简练, 真棒!

……

(教师和学生一起概括交流六个画面后, 一一写在小黑板上)

师:同学们, 这些画面就按照你们现在说的顺序放着, 好吗?

生 (齐摇头) :不好。

师:你们认为该怎么排顺序呢?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来摆一摆。

(一学生上前重摆这些画面的顺序)

师:请问你为什么要这样摆?

生:前面的四个画面都是写白天看到的, 下面两个是描写晚上的。

(教师板书:白天、夜晚)

师:很好, 这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你能找一找课文中的依据吗?

……

生:我还发现了课文中有一些方位词, 如屋前、门前的场地上、屋后。

师:你读得很仔细, 课文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写, 其中又穿插了方位顺序, 两者交叉叙述。

上述教学片断, 教师抓住了文章里描写的六个画面, 让学生概括地说、按顺序摆。通过这些文中直观的语言信息, 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这个方法简单明了、易操作、有实效, 既培养了学生提炼语言信息的能力, 又梳理了文路, 了解了一种新的写作顺序。

二、运用知识构图, 感悟语言魅力

课堂上要把所有的语文知识都讲到, 时间是不充足的, 也是不必要的。教师要根据文本有机地选择和确定学习的知识点。“知识构图”就是要找出一些恰当的知识进行构图教学, 使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阅读课上要教学的知识, 最好根据单元“学习提示”, 选择重点讲解。

【案例2】

师:许多同学都喜欢这句话 (出示:几场春雨过后, 到那里走走, 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 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读一读, 你们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了一场春雨停了, 许多笋都从土里钻出来。

师:你从哪几个词语里知道笋很多?

生:句子中的“许多”、“成群”告诉我们, 笋很多很多。

生:我看到一棵笋芽儿偷偷地探出头, 在看外面美丽的世界。

(教师板书:探出头来)

师:句子中说“笋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

生:我知道,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 把笋当成人来写了。

师:是的。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 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 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用拟人的写法可以使事物更形象生动, 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从“探出头来”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生:我知道作者一定很喜欢这些春笋。

生:“探出头来”写出了春笋是刚刚长出来的, 很鲜嫩。

生:春笋这样生机勃勃, 很有生命力。

师:说得真好!看起来简单的一句话, 用上了拟人的写法, 就有了这么多的意蕴。让我们来读出这些春笋的可爱调皮、鲜嫩和生机。

仔细研读《乡下人家》这个单元的“学习提示”, 我们不难发现, 拟人写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知识点。拟人这种修辞方法, 学生以前已有接触, 单独作为一个知识点来学习, 这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所以, 教学时就把这个“拟人”确定为学习的知识重点。教师在构图中用红色粉笔重点突出“拟人”及“拟人的特点和作用”, 让学生联系文本, 应用方法构图深入浅出地理解。学生品读感悟, 想象画面, 描述情景, 很轻松自然地掌握了这个知识。

三、运用方法构图, 掌握语文知识

语文是一门涉及知识十分广泛的学科。如果没有发现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的效果一定是不理想的。学法掌握主要是在“课堂”这个主渠道中进行的。教师要设计一些教学环节, 让学生通过对课文这一范本的学习, 加强对字词句段章的理解能力, 能够学会“据言会意”、“因言悟道”、“依言入情”, 逐步提高悟性, 习得学习方法, 而不是死记一些知识。

【案例3】

师:刚才我们体会了课文中这句拟人句的妙处, 我们好像看到了无数春笋探出头来, 悄悄地看着外面精彩的世界。现在, 我们就试用拟人的手法说一说。一棵笋芽儿, 睁大眼睛看一看, 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户人家门前的花张开了笑脸。

生:我看到一根柳条儿垂下来, 随风跳舞。

生:我看到身边的竹子, 高高大大的, 开心地说:“欢迎你, 笋芽儿弟弟。”

生:我看到一只大母鸡带着小鸡, 骄傲地在场地上走来走去。

师:同学们, 你们也变成了作家, 用上了拟人的写法, 说出了笋芽儿看到的美丽世界, 还体会到了笋芽儿的心情, 真了不起。让我们都来做一回刚探出头的笋芽儿, 再读这句话, 读出春笋的喜悦心情。

“拟人”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知识。如何把这一知识转化为一种方法,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并运用, 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从上述案例中, 我们可以看到, 教师利用文本, 巧妙地创设了一个想象说话的情节:如果你是一棵笋芽儿, 探出头来, 会看到怎样精彩的世界?在教师的引导和构图的帮助下, 学生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都用拟人的写法表达出来, 语言生动活泼, 富有情趣, 把“探出头来”这个单一的画面进行充实, 使之丰满起来, 还表达了作者和自己的喜爱之情。运用方法构图教学, 真正落实了知识点, 学生理解了知识, 又掌握了方法。

四、运用主题构图, 领会文本意义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 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这就是文本意义。学生作为读者, 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能力, 产生属于自己理解的主题。运用主题构图, 可以看到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能显示学生的理解程度。

【案例4】

师:乡下的每一处风景都是这样的独特、迷人。有一天, 你们来到了这儿, 看到了别有风趣的瓜藤叶、充满生机的花竹笋, 你会怎么说?

生:真美呀!比城里漂亮、清新, 我好喜欢。

生:我真想住在这儿不走了。

师:你们看到了可爱的小鸡、骄傲的母鸡、自由戏水的鸭子, 你最想做什么?

生:我好想自己也有一群毛茸茸的小鸡, 给它们撒一些米, 看它们吃。

……

师:你们喜欢这样的风景吗?

生:太喜欢了。我现在就想去了!

小学课文《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篇8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验、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理解语意上的省略与跳跃。

教学具准备:投影片、词卡。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新社会,农村面貌起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儿童的生活富有情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农村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的。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7 乡下孩子

2、解释题意。

乡下孩子就是农村里的儿童,把农村里的儿童称作乡下孩子,是一般人的口头说法。农村和城市环境不同,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的生活和见闻也不一样。乡下孩子有什么特点,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说的内容。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读顺语句,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本课的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的字形。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怀里 欢唱 编织 含 动听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曾一串猪怀里编织

(2)指名读生字词,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等方面辨明加点字的读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怀里:两臂相向和胸部之间的空间。(动作演示)

欢唱:欢乐地唱歌。

编织:这里是指编成故事。

含: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

动听:好听。

(4)用卡片读生字词,包括田字格里外的18个生字和已解释的词语。

3、个人练读课文。

4、分小节指名四人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分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教认新偏旁

1、指导要点。

(1)须按笔顺描红的四个生字。

串:独体字,七笔写成。两口相叠,下口比上口更宽扁些,末竖中线行笔,穿过两口下伸收笔。

猪:十一笔写成。左右结构。上部犭是新偏旁,称反犬旁,弯钩须写挺直。

曾:十二笔写成。上中下结构。上部 为两点头.中间不能写成田.

编:十二笔写成.左右结构。注意绞丝旁的写法。

(2)其他六个要描红的生字。

坏:七笔写成。左右结构。注意提土旁末笔是提,不是横。

含:七笔写成。上下结构,上面是今不是令。

2、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练习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1、指导看图。

(1)画面上部画着什么?下部画着什么?

(2)右上角画的是什么人?身上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头上扎着什么?脚上穿着什么?

(3)女孩子面部表情怎样?她左手挎着什么?右手做着手势说明她在做什么?

(4)小结图意。

2、指名读课文。

3、分小节讲读。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说了什么?曾是什么意思?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是什么意思?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是什么意思?

(3)想一想:这一句当中用妈妈怀里和爸爸背上有什么含义?请读一读这一句话再回答。

(4)分两大组,一组读第一、第二行,另一组读第三第四行。

(5)学生答。

(6)小结。

(7)齐读。

第二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看图加想象理解)

(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句话里也用了能自然也可以说明他的聪明了,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说明他们能利用随处可得的条件,吹出好听的歌来,这又说明了乡下孩子的聪明。

(4)再分两大组读,体会一下意思。

(5)小结。

(6)齐读。

第三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不用喂饱而用撑圆呢?这一句话实际上是在说什么?(乡下孩子帮爸爸妈妈干活)

(3)乡下孩子年纪虽小,却能帮爸爸妈妈干活,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明这个特点吗?(能干)

(4)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逮一串小鱼,就会乐坏了谗嘴的猫咪呢?

(5)逮小鱼给猫咪吃也算是生产劳动吗?(不算)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说明乡下孩子的能干)

(6)分组读,体会意思。

(7)小结

(8)齐读

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的一句话同上面三个小结里的话是同一个人说的吗?认真读后再回答。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小结

(4)齐读

三、总结课文

这首诗说的是乡下孩子生活富有情趣;他们聪明能干,正在农村里锻炼成长起来。

你们读了这首诗以后感受到了什么?领会到了什么道理?可以自由说一说。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指导

1、指导要点。

(1)这篇课文讲的是乡下孩子在农村广阔天地锻炼成长,要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诗中的韵脚字有鹂、菊;事、曲;皮、咪;子、里。前三个小节句子词语互相对称,要读出节奏来。

(2)第一小节要突出欢唱黄鹂盛开野菊这些词,语气欢快。

(3)第二小节突出捉、编织含动听和两个能。读时语气轻松。

(4)第三小节要突出挖撑圆逮乐坏这些词语,读时语气要自豪。

第四小节哦的音调要拉长,表示听明白了。乡下孩

(5)子读时语速要快,语气肯定。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节奏感要强,用赞叹语气读。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教师指点。

三、背诵课文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试背。

3、各人轻声试背。

4、分组背。

5、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6、同座互相背。

7、全班齐背。

四、作业练习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乡下孩子》说课稿 篇9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乡下孩子》这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作者通过对乡下孩子游戏、劳动等童年生活的丰富描写,抒发了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真挚感人。全诗共四个小节,第一小节写乡下孩子幼小时生活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的情景;第二小节写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欢快游戏的情景;第三小节写劳动给乡下孩子带来的欢乐;最后一小节是对乡下孩子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幸福成长的赞美。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程。教师要创设民主、开放、活泼的学习场境,创设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保证学生自读、自悟、自创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自主活动中,在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体验语文学习的规律,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设计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①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③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试写儿童诗。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背诵这首诗歌,教学难点在了解乡下有趣的事情,并能仿照书 上的诗句创编小诗。

四、课堂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二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主要通过图片导入、自读体会、资料交流、语言发展、诗歌创作这五部分,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图片导入,激趣学习

课堂一开始,我就出示一些优美的乡下风景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感觉乡下景色是多么美丽,以此联想到乡下孩子的生活是多么快乐,很自然地导入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的设计活跃了课堂气氛,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2、自主选择,细读体会。

诗歌的二、三小节是本课的主要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时要反复朗读,达到背诵的要求。首先课文二、三小节的写法基本相同,我就安排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这样尊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这几件有趣的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件?把它多读读,读有趣一点,如果你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这一环节的设计,又一次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起来,不但唤起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且还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变传统的教师“讲”为学生自己“读”。

3、语言发展,提高思维。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加强思维训练是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思维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的基础。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特点,我在学习第二、三小节后,设计了让学生“学做小诗人” 仿照诗句改一改,编一编,这是学生诗歌创作“扶”的一个阶段。改变诗中的几个字,就变成了自己的小诗。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使学生在诗歌创作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4、诗歌创作,延伸教学。

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课文只有四个小节,老师建议你们能将刚才说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趣的事创编成两句(也就是一个小节),让这首诗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教师让学生在开启了思维之窗后,发挥各自想象,仿照例句,创作自己的小诗。这是学生诗歌创作“由扶到放”的过程,学生在创编诗歌的同时,提供插图,渲染创作的气氛。

4、《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6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理解语意上的省略与跳跃。

教学具准备:投影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乡下孩子(指读课题),知道了乡下孩子生活得——快乐极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让我们先来和老朋友——生字词打个招呼吧 出示生字词:

妈妈 怀里 欢唱 野菊 编织 含草叶 歌曲 野菜 撑圆 小猪 肚皮 乐坏 旷野 馋嘴 一串小鱼.展示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乡下孩子在他们的爸爸妈妈眼里是什么样的呢? 谁来读第 1 小节?(出示)老师听出来了,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2)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小节,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完成这个填空: 出示:乡下孩子像_____一样_____,像_____一样_____。

指名说一说——评价肯定的基础上要求说得更完整、更具体。师:曾是曾经、以前的意思。以前的孩子小宝宝。你躺在妈妈怀里什么感觉?

师:我们都喜欢妈妈的怀抱,怀是竖心旁。妈妈把对你的爱,通过怀抱传给你了。一起写怀字。一起读“怀里”

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怎么是黄鹂?

孩子哪里像黄鹂?

生:一样在唱歌,歌声很美妙。

生:长得很美丽,像黄鹂一样

师:是呀,在妈妈怀里很快乐,孩子多像一只只(引说:欢唱的黄鹂!)

师:快乐得读读。

师:抓住了“欢唱”

齐读。

师:怎么又是爸爸背上的野菊呢? = 指导朗读这两行。

师:谁来读读

师:谁能读得美美的?

师:读得绵长点,美就出来了。

(5)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次感受乡下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

(3)(音乐起)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趴在爸爸背上,爸爸带你来到田野里逮蚂蚱,捉蝴蝶,来到鱼塘边钓鱼,你感觉怎样?——学生说

(板书:幸福、快乐)

三、理解体会、迁移训练

1、乡下孩子的生活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读读 2、3 小节,看看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

2、指名一对小伙伴读(评价)——生回答,师相机画出。

3、假如你是乡下孩子,在这些事中你最喜欢做什么?为什么? 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还有谁也喜欢读的,一起读读。

随机选择相关诗句配图理解,阅读。

相机板书:捉蝴蝶 含草叶 挖野菜 逮小鱼

(1)、指名说。根据学生回答展开

捉蝴蝶:(1)你来读读捉蝴蝶的句子。(出示幻灯)(2)请同学们看:田野里的花开得多美呀!五颜六色的,招来了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嘘,我们一起来捉蝴蝶吧!(模仿动作)让我们一起踮起脚尖儿,轻轻地,轻轻地,猛地一扑,哈,捉住了!

师:谁想捉蝴蝶?(让举手的小朋友到黑板上捉蝴蝶)师(问捉到蝴蝶的小朋友):你想干什么?

生:我想编故事。

(3)师:你想编什么故事? = 师:如果乡下孩子捉到蚂蚁、蜻蜓会编故事吗? 师:大自然给乡下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

师:你们编的故事可真美,谁能美美地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4)(课件展示: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师板书“编织”,理解“编织” 在这里不是指妈妈编织毛衣,而是指创造故事。师:乡下孩子多有想像力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几个学生读,齐读

(5)吹草叶: 捉到蝴蝶,咱们给这美丽的蝴蝶姑娘吹首歌曲吧!用什么吹?(草叶),你会吹吗?(师发给学生事先准备好的草叶。)看看谁能吹出乐曲?(不会)(学生将草叶放到嘴边吹,吹不出声音。)师:看来想用草叶吹出乐曲并不容易,可乡下孩子随手摘一片叶子就能吹出动听的歌曲,你佩服吗? 读读看。带表情读。男女生各读两行。师:在乡下,连劳动都充满乐趣呢!(ppt)瞧,乡下孩子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回家了,(6)挖野菜: 挖野菜做什么?(出示小猪图片)瞧,小猪的肚子怎样?

(肚子很大、很圆。小猪吃的很饱。)

师:饱的把肚子都„„(引读)撑圆了的肚子是什么样?(生演示)这么多野菜,把小猪的肚皮都撑圆了。能读出来吗?两组比赛读,看谁能把小猪的肚皮撑圆。

看着小猪吃得这么饱,乡下孩子心情怎样?你觉得他们是个怎样的孩子?(勤劳)(7)逮小鱼 指名读出逮小鱼的句子。随机理解“ 逮”意思就是捉。怎么逮小鱼?

师:我们会说逮老鼠,逮蚂蚱,下手要快。再读读。不一会儿就逮到一串小鱼了,猫咪——乐坏了。看到小鱼,小猫乐得(喵喵叫)会说什么?

=师:好吧,给你一条,够吗?不够,再来一条,还不哆,这小猫真够馋的,看来是一群——馋嘴猫,整串都给你吧!

师:小猫乐坏了,乡下孩子也乐坏了。

师: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是多姿多彩、快乐无比。那你能把它美美的读出来吗?一起读出他们的快乐吧!

生:指名赛读、师生赛读。(8)出示:捉一只(),能编织()。含一片(),能吹出()。挖一篮(),撑圆了()。逮一串(),乐坏了()。尝试填空背诵。

(5)(指导说话练习)小朋友,(师指图)除了课文上的这些事,你还想做些什么呢?你能照着课文里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自己练练看,割一把青草,喂饱了()端一盘骨头,乐坏了()。抓一把米粒,撒给了()。

(6)刚才我们是一句一句说的,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两三句吗?(采野花、拾稻穗、割青草、逮蚂蚱„„)采了野花,拾了稻穗、割了青草有什么用呢?(7)出示图片,同桌先交流交流,指名说。

说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会把第 2、3 小节读得更好,让大家仿佛看到乡下孩子们那有趣的生活。

板书:有趣

(5)、刚才我们知道了乡下孩子会捉蝴蝶,吹草叶,挖野菜,逮小鱼,喂小鸡等,其实在自由自在的乡村世界里,他们可以做的事,可以玩的游戏还远不止这些。好多好玩有趣的事等着你去读去想象,读诗歌也是一件特别美的事,来,一起读第二三节。

四、学习第4小节

师: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是太有趣了!为什么乡下孩子会有这么幸福快乐的生活呢?

1、课件出示第4小节,指名读。你看见了什么? 师:这里的田野那么空旷,没有楼房的遮挡,视野非常开阔,所以称为——(师相机粘贴)“旷野”。(指导读词语)。

师:它们在大自然里自由地成长,享受阳光雨露,这片广阔的天地就叫——旷野。

2、乡下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无拘无束、幸福愉快地成长着,因为他们 —— 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板书: 阳光下生,旷野里长)

3、谁来给我们读读课文的第四小节,感受乡下孩子的自由和快乐。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是啊,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快乐的孩子在田野里飞跑,咱们一起读读。

4、齐声有感情朗读第四小节。

五、再读,背诵(4)

1、乡下美,乡下的孩子更可爱,喜欢乡下吗?此时,我真想马上飞到乡下去,闻一闻花草的芳香,听一听小鸟的歌唱,到旷野中去奔跑,躺在田埂上睡一觉„„小朋友,你们想吗?

想的小朋友站起来,让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演一演,分享一下乡下孩子的快乐!让我们一齐读儿歌,配上动作,把你的喜爱读出来。

2、这么美的儿歌能永远记在脑海里该多好啊!

试着背背——指名背——齐背

六、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乡下孩子们的生活那么幸福、快乐、有趣,真让人羡慕。其实我们的生活也很快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你也会有这种感觉的。

八、作业: 建议小朋友利用节假日,去周围走一走,看一看,把你看到的有趣的事告诉大家,来交流交流自己快乐的生活,好不好?

板书:

4、乡下孩子

捉蝴蝶

幸福

含草叶

快乐

挖野菜

阳光下生 旷野里长 有趣

逮小鱼

《乡下孩子》教学反思

《乡下孩子》是一首充满童真的小诗,它描绘了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的孩子特有的欢乐。

为学生再现乡村美好的生活情景,使他们觉得自己仿佛又置身于美丽的乡下,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阳光下捉蝴蝶、采草叶、吹歌曲、逮小鱼、挖野菜……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和课文内容相符的图片,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使他们轻松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在此基础上,我通过指名读,让学生进行点评,分节读,齐读,教师配乐示范读,学生自由读,反复朗读、吟诵,把诗歌的语言再转化为有声的图画,让学生把胸中的诗境与课文情境所展示的形象融合在一起,从而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抛出了本节课的交流话题:乡下孩子的生活怎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和词语,标注出来,并读一读,再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把乡下孩子生活的快乐,幸福,自由,有趣都一一说出来了。并说出了自己的体会。例“曾是妈妈怀里欢畅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这句话体会到孩子生活的很幸福。”“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体会到乡下孩子很快乐。”“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体会到孩子很聪明。”“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体会到乡下孩子很勤劳。”“逮一窜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体会到乡下孩子不但勤劳而且很能干。”孩子们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去思、去想、去创造,真切的体会到了乡下孩子生活的乐趣,领略到了诗文独有的意境美。

为了积极地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换位体验,创造想象,也来当一当小诗人。于是我又抛出了拓展问题:想象一下,乡下孩子还有哪些趣事呢?仿照书上句式说一说。这时,学生个个处于一种跃跃欲试、呼之欲出的状态。于是,智慧的火花不断在课堂上迸发。、、、、、、每个学生的回答都是那么丰富生动而又趣味横生的。

语文的学习最终是要将别人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语言。于是我因势利导,让孩子们用笔记下自己的精彩瞬间,写一写自己做过的事和得到的乐趣。这样的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丰富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又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了句式,丰富了语言。

《乡下孩子》反思 篇10

这首诗歌描写了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游戏、劳动等生活情境,反映了他们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作者以乡下孩子从幼年到渐渐长大的时间推移为“经”,以乡下孩子从妈妈怀里,爸爸背上到广阔田野的空间转移为“纬”,交织成乡下孩子童年生活的鲜活画面,同时融进作者向往之意,赞赏之情。课文绚丽多彩的插图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飞舞的蝴蝶,游动的小鱼和漂亮的白鹅,可爱的花狗,美丽的公鸡,馋嘴的猫咪,,憨厚的胖猪,清澈见底的溪水,盛开的野花等景物,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乡下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让孩子们的思维如骏马般驰骋在想象的空间里,指导他们读好第一节:“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孩子们已回忆起自己幼小时妈妈抱、爸爸背的情景,情不自禁地配上动作朗读这一节。孩子的天真可爱以及在妈妈、爸爸“怀里”、“背上”的幸福、温暖之情早溢于言表。

《乡下孩子》课后训练题 篇11

一、看拼音,写词语。

māmɑ xiāngxià zuǐbɑ háizi gēqǔ gùshi

yěcài huānchàng qiūjú yángguāng huàichù yángpí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蝴蝶一野菊一草叶

一歌曲一孩子一小猪

的歌曲的.阳光的蝴蝶

的故事的孩子的野菊

三、你会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吗?

1、苹果是水果。梨是水果。

2、小猫爱吃鱼。小猫爱捉老shǔ。

四、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小学生作文乡下孩子 篇12

国庆节来了,我和妈妈一起去乡下的外婆家。

早晨,天还蒙蒙亮,睡梦中的我就被外婆家的几只大公鸡叫醒了。不一会儿,远处也传来了一片鸡叫声,乡村的早晨在大公鸡的啼叫声中开始了。

我和妈妈起了床,来到屋外。我深深地吸了口气,啊!早晨的空气多清新,我一下子精神了许多。又过了一会儿,太阳慢慢升起来了。这时,远近的树木、房屋沐浴在朝阳中,好看极了。我弯下腰看到聚在小草叶子上的一颗颗小露珠,晶莹剔透,微风吹来,叶子轻轻地摇动了一下,有些小露珠调皮地躲进了草丛中,再也寻不着它了。

吃过了早饭,我和几个邻居家的孩子玩开了。我们来到小河边,河水清澈见底,不时有几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有的还吐着小泡泡。我们忙找来鱼竿,挖了几条蚯蚓,钓起鱼来。不一会儿,浮标动了,我用力一提,没想到提的太早了,狡猾的鱼儿脱钩了。我又耐心地等待着,又过了一会儿,浮标又连续地沉浮了几次,我才猛地一提鱼竿。啊!还真钓了一条小鱼!我们忙拿着鱼去逗外婆家的那只小猫咪。你看那只馋嘴的猫咪,一看见小鱼,眼睛就紧紧地盯新旧,“喵喵……”地叫了起来。我把鱼儿扔过去,猫咪一口就把小鱼吃掉了,就像《西游记》里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吃完了,还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巴两眼盯着我,好像在说还有吗?喂过小猫,我就和小伙伴们去野外采野花去了,我们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别提多开心呢!

阳光西下,山坡上的牛羊都“哞哞”“咩咩”地叫着回家了,我和小伙伴们约好明天再一起玩。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家家屋顶上长起了袅袅炊烟,整个山村像人间仙境一样。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在题号前用,教学难点用标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基础知识的易错点 曲----qū(弯曲)

qǔ(歌曲)

字形:嘴碎寄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课文讲了乡下孩子哪些有趣的生活呢?

资料补充

太阳花;(附在后面)

乡下孩子:(附在后面)

可以进行的练笔训练点

仿照课文的句式写话。

拓展阅读

太阳花(附后)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前头一天布置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碰到不会读或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标注读音,反复朗读,读会为止。

2、再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3、通读课文。用笔画出不理解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等。借助字典或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理解,将意思写在书上。

4、勇于质疑。在以上预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在书中画出或记下来,在后面用“?”表示。在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注意听讲。如还不懂,可以通过质疑来解决。

【教学意图】良好的预习习惯,直接影响整堂课的学习效果,所以

老师们一定不能忽略,而应舍得用时间、下功夫、想办法去训练

培养。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文

咱们都是生活在农村的乡下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想和大家分享的?

2、自由谈话揭示课题,指读、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只有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才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让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来说说生活中的趣事,孩子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这一说,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学生情不自禁地走向了课文。

2、小黑板出示本节课学生学习目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的检查目标是:

(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包括本文出现的易读错的字、多音字,扫清学习的

障碍。

(2)课文读得通顺、流畅,速度适中,要有节奏。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乡下孩子哪些有趣的生活呢?4(4)质疑:初步提出一些自己尚未弄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

的问题)

【教学意图】因为有了提前的学生预习环节,所以课始的起点就要

高一点,从检查预习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良好习惯。出示

学习目标也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是个明白人,因为课堂上学生是

主体,目标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

二、检查预习,解决字词

1、出示生词,检查字音。

多音字:曲----qū(弯曲)

qǔ(歌曲)

2、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指两三个同学当小老师,一个读五个词。相机认识“里”字旁,正音:编撑串旷)

你读得很好,我不知道其他同学读得怎样,你来提问他们。你想提问谁来读?(小老师指名)

【教学意图】在课堂上,把读得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让小老师提问学生读,改变以往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状况,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3、游戏“摘野花”(在野花后面写有本课的生字(不带音节),如果学生能认读出上面的生字,就能得到野花)【教学意图】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创设了与课文情境相应的游戏识字,使识字教学充满情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4、指导书写(一定要重视写字姿势的不断强化、要求、巩固)

(1)提笔写字前先摆好姿势:一指二指捏着,三指四指下面托着,五指弯腰藏着;头正、肩平、臂开;三个一要做到

(2)指导书写

利用笔顺表识记生字笔顺

你怎么记住生字的字形?说一说,让同学猜一猜。

曲:扁日加两竖。或太阳用筷子吃生日蛋糕。

皮:横钩一撇一短竖,里面藏了一个又。

菜:彩虹藏在草丛中。

唱:两个日,一个口。或太阳妈妈背着小太阳开口唱歌。

菊:草字头,包字头,一粒米藏里头。或句口里吃着米饭,头上戴着草帽。

嘴:口此角,一家人。

环、坏、怀换偏旁记忆)

(3)、指导书写“菜、菊”。要点:上下结构写紧凑,“菜”腰细,“菊”米字伸出草外来。

教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4)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再指导。

【教学意图】充分利用好笔顺表,掌握生字的正确笔顺,并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生字,在交流中掌握多种识记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对较难写的生字“野”作重点指导,突破难点,以求学生写好每一个字。)三、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检查朗读

(1)请同学们把这首诗歌读给同桌听,并请同桌给你当小老师,评价一下你的读音准不准。

(2)觉得自己的同桌读音又标准,声音又洪亮,请推荐他读给全班同学听吧!

(3)学生评价。(可从读音的准确、节奏的快慢、声音的大小等方面评价。)

(4)再请一人选4个同学,每人选读一节。(可以是读得不够好的学生。)

(5)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教学意图】请学生决定展示读书人选,既选择班上读书好的同学,也选择平时不发言的学生。尊重学生选择的权利,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拿手的小节读,学生有信心读,敢读。阅读过程中学生既是“读者”又是“评论者”,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评价能力,通过评价、交流方式吸取、学习他人的优点。)

3、课文读好之后,议论问题:课文讲了乡下孩子哪些有趣的生活呢?

【教学意图】此环节是落实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而不仅仅是答案。

4、初步质疑:

读完了全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可能有:为什么曾是黄鹂、野菊?旷野是什么意思?)

(可以先小组内讨论,再大组交流。可以启发学生感受父母对他们的爱)

【教学意图】学贵有疑。教学生不会的,讲学生不懂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自主学习”、“个性化理解”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当堂检测,反馈小结

出示检测题

1、多音字组词:曲

2、本文主要写了------------------------------------。

【教学意图】当堂检测环节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也是对老师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检验。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乡下孩子(指读课题)知道乡下孩子生活的--快乐极了。

二、复习巩固

1、师边讲边出示生字卡片,齐读词语。

躺在妈妈怀里,像一只美丽的黄鹂,在爸爸背上,像一朵漂亮的野菊,捉只蝴蝶就能编织出故事,把草叶含在嘴里,就能吹出动听的歌曲。她还会挖野菜、逮小鱼,和可爱的小猪、机灵的小猫咪做朋友。乡下孩子的生活真快乐呀!

2、刚才我们一边回忆课文内容,一边复习了生字,现在谁再愿意来读读这些词语呢?

3、把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再读一遍。

三、创设意境,读中感悟

(一)、导读第一小节。

1、“我”是一个乡下孩子,你们觉得“我”可爱吗?(学生观察画面后回答)“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特别喜欢我。你们知道“我”在妈妈怀里,爸爸背上干什么吗?为什么说我是“欢唱的黄鹂”“盛开的野菊”?

预设:

妈妈的怀抱很温暖、舒服的像摇篮

乡下孩子的嗓音清脆响亮,像欢唱的黄鹂一样动听;乡下孩子活泼可爱,像盛开的野菊一样美丽。

2、小朋友,请你把自己的怀里指给老师看看。怀里就是胸口,从“怀里”与“胸口”这两个词我们知道乡下孩子常常被妈妈(师做抱的动作),被爸爸(师做背的动作)。让妈妈抱着,让爸爸背着的时候,乡下孩子是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送你们一个词“幸福”。

让我们带着幸福的感受读读这两句诗。

3、小朋友,你也有过这种感受吗?谁来仿照这两句诗说一说。

出示:曾是妈妈怀里__________,曾是爸爸背上________________。

【教学意图】让学生明白这一小节作者用了两个比喻。把乡下孩子小时候在妈妈怀里“撒娇”“淘气”,在爸爸背上“顽皮”、“任性”的特点表现了出来。学生体会后,心灵碰撞、感悟,要让他们读出那份愉悦之情。

(二)导读第二小节

“我”慢慢长大了,爸爸妈妈把我带到田野里,那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好玩的东西可多呢。小朋友,我们也是乡下孩子,想想我们平时会做些什么呢?

预设:

有一次,奶奶去翻地,我捉了很多蚯蚓;

我也去过,还采了一些野花;

我经常和爸爸去河边钓鱼;我跟奶奶去割草,回来喂小羊;

我和小朋友去田野里捉蝈蝈,装在笼子里听它唱歌;

夏天,奶奶带我去捡了很多麦穗,给鸡吃;

……

过渡:小朋友真是一群能干的乡下孩子你们知道“我”在田野里玩什么吗?

学生边读边观察画面,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情境。想象:“我”怎样捉蝴蝶,会编个什么样的故事?“我”选用什么样的草叶,会吹出什么动听的曲子?

预设:含草叶1.你也来含一片试试?(学生上台面对大家表演)2.理解“含”:瞧,他多能干,含住了草叶。吹吹看。3.你也吹吹看,乡下孩子呢?(出示词卡“吹歌曲”)歌和曲的意思一样吗?猜猜她会吹什么歌?唱一句。乡下孩子真了不起,一起读读。学生感悟后,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和背诵这一段。

【教学意图】这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那美好的瞬间,激发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爱生命,享受这幸福生活。

(三)、导读第三小节

“‘我’不仅聪明、灵巧,‘我’也很能干,常常帮爸爸妈妈干活,你们知道‘我’会干什么呢?

学生自己阅读,观察画面想象:撑圆了肚皮后的小猪是什么样的?馋嘴的猫咪见到小鱼后又是什么样子?

预设:挖野菜

1.你准备挖多少?2.(指图)小猪吃得多饱呀,肚子有多大--撑圆了(出示词卡)做出动作认读,(评价:圆了吗,吃呀吃呀,肚子越撑越大,像个大气球了,真是贪吃的小猪啊)。3.谁能做着动作读这一句话?

预设:逮小鱼1、喂饱了小猪,别忘了猫咪,用什么喂猫咪呢?(小鱼)2、这串小鱼把猫咪给“乐坏了”(出示词卡读)乐坏了的猫咪喵喵叫,好像在说?这真是一只读词(评:读得真响亮,乐得喵喵叫、都流口水了)

【教学意图】这一小节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虽然年龄很小,但也能帮助家里做些事情了,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提问:乡下孩子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指导学生用愉快、风趣的语气朗读和背诵这一小节。

迁移练习:

乡下孩子除了会挖野菜、逮小鱼,看图想象一下他们还会干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

预设:

割一把青草,馋坏了美丽的白鹅。

拾一串稻穗,乐坏了骄傲的公鸡。

采一束鲜花,把“我”打扮打扮。

采一束野花,送给亲爱的妈妈。

捉一只螃蟹,乐坏了馋嘴的我。

抓几只蝈蝈,乐坏了可爱的弟弟。

……

【教学意图】通过展开想象,训练了学生模仿课文表达形式,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四)、导读第四小节

1、乡下孩子多么自由、多么快乐,他们真是生在--,长在--。2、.理解“旷野”:这一课我们遇到了好几个带“野”的词语,在野外长出的菜叫--(野菜)、野外开出的菊花叫--(野菊),野外的树上结的果子呢--,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呢,例如(野猫、野猪、野牛等等),在大自然里,它们自由生长、无拘无束,尽情享受着阳光、雨露。这片广阔的天地就叫--(旷野)3.这也是我们乡下孩子生活的天地,齐读第四小节:哦,乡下孩子--

【教学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农村虽没有城市的繁华,但这里有充足的阳光,开阔的空间,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父母亲的呵护,所以乡下孩子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老师要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四、再读,背诵

1、乡下美,乡下的孩子更可爱,喜欢乡下吗?让我们一起读儿歌,把你的喜爱读出来,加上动作试试,我们就是乡下孩子,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读好。

2、这么美的儿歌能永远记在脑海里该多好啊!小朋友自己试着背背--指名背--齐背。

五、总结:在你们的朗诵声中,老师也仿佛也回到了小时候,想起了自己曾经做过的趣事。其实不管城里孩子,还是乡下孩子,他们都很棒。他们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难忘的童趣,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美好的童年,让美好的童年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一块长大。

板书

设计

4、乡下孩子

像“黄鹂”“野菊”(可爱)

捉蝴蝶吹小曲(聪明)

挖野菜逮小鱼(能干)

阳光下旷野里(成长)

题 一、听说你写的铅笔字不错,写一写。

māmāhuáiliyějúbáicàilèhuài

()()()()()

二、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串片只头篮朵条

一()菊花一()黄鹂一()小鱼一()小猪一()草叶一()野菜

三、比一比,再组词

怀( ) 灶( )

坏( ) 肚( )

扁( ) 含( )

编( ) 念( )

【教学意图】当堂检测环节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也是对老师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检验。

作业

设计 1、背诵课文2、仿照课文的形式写一首小诗。

3、写会本课生字新词,听写后,错的写2-3遍。

4、预习下一课。

教学

一得 教师享受到课堂顺畅的愉悦;教学任务的落实到位;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都有赖于教师课前的充分备课。教无定法,此模式仅供参考。

上一篇:新任职管理人员承诺书下一篇:法律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