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心小学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求真务实,以干克难
__镇中心小学创建于民国初期,当时校址为黄洲馆,1982年迁址到__集镇上街,随着__电站上马,库区蓄水后又迁址到王家庄。学校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活动场地约为820平方米。服务对象是__村、挡山村、洞沟村、__集
镇居民及单位职工子女,覆盖总人口数3000人。现有教学班9个(含学前班),在校学生328人。辖区内适龄儿童198人,已入学198人,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残疾儿童少年8人,已入学6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75。教师中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9人,中师学历9人,合格率100;教师中具有中级职称9人,具有初级职称9人,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100。学校有教学楼教师宿办搂以及其它生活用房,其中:教学楼850平方米,宿办楼300平方米,其它生活用房130平方米,现设有:微机室、会议室、图书室、少先队部。目前由于移民搬迁,校舍场地还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近年来,__镇中心小学以__电站建设为契机,在新课程改革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大力实施下,克服移民搬迁等重重困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认真贯彻各级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巩固“两基”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办人民满意学校的重要保证。
1、建立健全教师政治学习计划和制度。坚持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我校每周星期日下午六点至八点为集体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党的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开展各种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增强了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师人人写有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整体思想素质。
2、对全体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广大教师中树立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增强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常做家访工作,每位教师严以律己,德高为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良好教书育人环境。
3、坚持德才兼备,以德育为主的用人体制和评价导向。把工作能力强、踏实认真、群众公证、关心学校,积极为学校发展而努力工作的教师,选拔到中心小学任教充实学校的重要班级。2002年秋季,我校在政府和教育办的大力协助下,将__镇上片村小五六年级的学生集中起来,实行寄宿教学,并从村小选拔了4名年轻骨干教师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连续几年来,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促进了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的骨干教师队伍的形成。
二、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在学校能生动活泼、健康的学习和成长,我校十分重视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层层签定了安全责任书;二是利用校会、班会、警示牌宣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三是提高学生自我防范保护意识,要珍惜生命。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防护知识专题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请民警和交警和来我校作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方面的专题讲座,请防保站的医生进行传染病防治讲座并进行各种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还配合各部门加强师生饮食、环境卫生的监督整治工作。几年来,由于__电站和石紫三级公路的繁忙建设,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备有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预案,建立了夜间及节假日巡逻、门卫、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还配合政府做好湖区船舶、农用车辆的安全排查工作,争取做到无安全隐患死角。
2、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教师、学校的生命线。“质量立校、管理兴校、科研强校”是我们的办学思想和原则,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__镇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暂行规定》、《学校工作检查评估量化条例》、《教师教学常规检查评估条例》,并将这些条例规定印发到每所学校和每个教师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罚可依,奖惩分明,逐步做到量化管理、科学管理。文教办和中心小学依据《教育教学常规检查评估的两个条例》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牵头组织人力对镇内各校进行检查评估,对教师的备课、讲课、作业批改、单元测试、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等进行全面检查、分析。每检查完一所学校,都要进行座谈,对检查较好的学校、教师给予表扬;对检查较差的学校或教师进行解剖分析,限期进行改正。检查后我们逐步要进行认真分析与总结,把检查结果在全镇进行通报。通过推行制度强化管理来激励加强教师的教学工作作风。
4、我校领导班子团结,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移民搬迁等众多困难,通过全体教师奋力拼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近年来,被安康地区文教
局授予“文明学校”,被石泉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年被县教体局授予全县二类学校教学质量“二等奖”。2005年被县教体局授予全县二类学校教学质量“一等奖”。为__人民赢得了荣誉,得到县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奖励,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扬,真正在实现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三、加强素
质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学校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我校虽受__电站移民搬迁的影响,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和时节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净化,环境整洁,力所能及的在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设有大幅固定标语、名人画像,教室里有条幅、墙报、评比台、学习园地等,校园里呈现出一片浓厚文化氛围。
2、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和不定期的进行家访,争取家长和社会给予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校利用各项工作及学科教学、少先队活动、班会等开展讲诚信、讲传统、讲守则、讲行为规范有机渗透德育,重视对学生的校风班纪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并通过劳动、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实践和心理健康教育。我校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红色之旅》等读书征文活动,受到上级表彰和奖励。
3、“注重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激发求知兴趣,全面提高素质”是我们的办学目标;“崇德、乐学、启智、创新”是我们的校训。我校结合实际建立了学生学习、纪律、卫生、礼仪、宿舍管理制度,制定了量化检查考勤薄,每天由值周老师检查登记量化评比,在我校基本形成“爱岗敬业、求实创新、奋发向上”的校风,“团结、勤奋、好学”的学风。
4、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注重加强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的开展。学校利用有限的场地和器材定期召开小型运动会和艺术展演活动,上好音乐美术课,并坚持开展两课两操活动。在去年五月全县举行的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我校短跑、长跑、团体接力赛均获得三等奖。今年全县艺术节上,我校组织参与的歌伴舞《一元钱》获二等奖,现代舞《动感早晨》获三等奖,还荣获集体组织奖。学校还注重图书借阅,充分利用远程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正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重视课改教研工作,加强教师培训学习
我校非常重视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及校本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制定了课改实验方案和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各个教研组充分里利用国家发放的远教设备经常组织教师开展观看光碟,学校在每学期里都要组织课改年级进行课堂观摩教学、听课、评课等活动,通过相互听课评课,提高了教师驾御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能力。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积极进行赛教活动,评选镇内优秀“教学能手”,并推荐教师全县参加中小学“教学能手”赛教活动。为了让校本教研落到实处,学校还鼓励教师进行新课程研究,要求教师坚持写好教学反思、教研论文及总结材料,学校还专门制定了“论文奖励条例,在奖励条例中规定: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公开发表的论文,学校分别奖励80元、60元、40元、20元。几年来,我校年轻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有数十篇曾获省市县的奖励。
学校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花血本重视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几年来先后组织全体教师到后柳小学、城一小、安康等学校进行观摩听课学习。去年10月,选派教师许兵到西安进行了为期12天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技术培训学习,选送教师王莉到城一小进行了2天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学习,今年3月还派教师张吉荣到市上参加远程教育技术学习。暑假派教师涂明艳到安康参加新教材培训学习,9月30日还组织全体教师到后柳小学观摩学习。通过培训学习,逐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更新教学观念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平等、朋友、和谐的关系,对学生的管理、评价方式有所转变。外出培训或进修学习的教师都写有笔记或心得,回校后积极进行校本培训。
五、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
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就组织全体教师对辖区内的适龄儿童走村串户进行全面核实摸底调查,登记造册,摸清学生家庭详细情况,把国家“两免一补”和政府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确保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同时学校还坚持依法施教,保证入学率100,积极配合政府落实有关“严禁使用童工”的文件,对镇内辖区的厂矿企业单位进行排查,确保每位学生入校上学的权利。
今年暑假,学校通过摸底调查统计,我校服务区内共有198人。今年9月1日开学后,对入学报名的适龄儿童深入各班级核查后发现仍然有两名适龄儿童未到学校报名入学,于是学校立即向镇政府报告,由政府向适龄儿童监护人发了入学通知书
一、合理设置中心教研组及片区
中心教研组的设置原则:一要集中教研资源。每级每科至少有3~4名任课教师,在小学按级段划分:1、2年级为低年级段,3、4年级为中年级段,5、6年级为高年级段。这样,每级段也可以有多名任课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具备了分级段开展教研活动的人力资源。二是教师参加活动的路径不能太远。教师大多分散居住在各村,还有不少教师的工作学校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地点,如果参加教研活动的地点再不顺路,势必会造成教师们工作、生活上的不便,有可能影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三是体现传帮带精神,均衡开展教研活动。在农村事实存在着一部分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素质等相对差一些。划分中心教研组时就必须有意照顾这些学校和教师,做到以强带弱,以高带低,共同提高,均衡发展。
以我乡为例,我乡现有2所中学,9所成建制小学,3所教学点。根据教学片区,目前成立了5个中心教研组。2所中学各成立1个中心教研组,但“体音美”学科、“理化生”学科、“政史地”学科因教师少,两校的任课教师分别划为一个学科教研组。小学共划分了3个中心教研组,每个中心教研组主要包含“语文”“数学”“英语”3个学科教研组,其他学科教研活动附带进行。我乡合计成立5个中心教研组,18个学科教研组,无论开展学科教研,还是级段教研,参与人员都得到了保障。
二、有效管理中心教研组
中心教研组如果没有校长的支持,光靠教研组长的组织,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对此,我乡中心学校要求所有校长全力支持中心教研组工作,不但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支持,更要放权给教研组长。另外,对于那些消极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校长也要给予必要的教育。这是工作要求。
在我乡,中学2个中心教研组由业务副校长任组长,小学3个中心教研组由业务能力强的小学校长任组长。中心教研组所属的学科教研组长一律由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积极性高的年轻教师来担任。这是组织机构。
在每个中心教研组,有工作制度和方案,每个学科教研组也制定有符合其学科特点的教研工作方案,包括教研目标、教研计划、教研纪律等内容,既做到了统一要求,又突出了学科特色。这是工作制度。
通过明确工作要求、确定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抓住“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也就是利用校长、中心教研组长引领学科组长、全体教师有效开展教研工作,提升教学水平。
三、开展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
从活动形式方面分为常规教研活动和网络教研活动。各个学科教研组分别组建了“qq群”“微信群”“飞信”等网络交流群。根据教研安排,需要常规教研活动,组长就召集组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活动;大部分时间,教师们就在网络上开展小型、微型教研活动,效果很好。
从规模方面分为全科教研活动、学科教研活动、级段教研活动。全科教研活动指的是小学或者中学所有任课教师参加的大型教研活动,这样的活动很少,我乡中心校每学年组织一次。而学科教研和级段教研就进行得比较频繁,由各中心教研组和学科教研组组织活动。
从内容方面分为教材研究、课题研究、特色教学研究。活动结合“新教材培训”“课题申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国培计划”等上级安排或者其他“教学模式探索”进行。
四、中心教研组活动的局限性
1. 集体活动的时间统一存在局限性。由于各校的作息时间和临时工作安排会有差异,这需要中心教研组组长与校长协商解决。
2. 各校的教学特色与模式存在差异会导致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不适应,这需要学科教研组长与学科教师在确定活动内容方面予以权衡,既要发展特长,又要照顾全局。
3. 由于教育经费不充足,管理又十分严格,开展活动有时需要的经费无法保障,这需要中心教研组长提前与校长沟通,必要时由中心校协调。
4. 在中心教研组工作绩效和考核方面也要制度化。
摘要:集中教研资源,建立符合实际的教研机构——中心教研组,是农村中小学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方式。通过合理设置,健全组织,有效管理,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教师们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认真做好政务服务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真正形成“一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水平,建设亲民为民政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沾益县委、县政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县、乡、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2009年6月5日,县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全县8个乡级为民服务中心和122个村级为民服务代办点于2009年11月底全面建成。沾益县县乡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管理日益规范,运转逐步协调,事项办理高效快捷,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成立建设领导小组
为全面抓好全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沾益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纪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监察局等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乡镇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狠抓乡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明确乡镇副 乡(镇)长兼任中心主任,乡党政办一名副主任兼任中心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各村委会副主任兼任代理员,负责村委会各类服务事项的代办。县委常委会一次、县政府常务会三次召开专题会研究政务中心建设工作,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
题会议,研究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召开了全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会议,下发了《沾益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领导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当作为前重要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二)以人为本,加强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级代办点管理
为规范乡村为民服务建设,县政府办公室下发了《沾益县乡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各乡(镇)按照“一个加强、两个拓展、三个当好、四个到位、五个明确”的总体工作目标全面完成了乡(镇)为民服务体系建设。“一个加强”:加强上下联动的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确保机构运转有序,长期坚持。“两个拓展”:拓展为民服务中心的内容,拓展为民服务的方式,做到方便、快捷、优质、高效。“三个当好”: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当好为民办实事的勤务员;当好讲清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当好掌握民情民意的联络员;做到宣传政策清楚,举止文明,群众满意。“四个到位”:各站所凡有职能的必须进入中心,并且在人员、职能、保障、领导四个方面给予中心竭力支持,确保领导到位,人员安排到位,职责落实到位,经费保障到位。“五个明确”:明确在为民办事、法律咨询、信息提供、政策宣传、解困帮助等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和重要内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
进发展。按照“窗口受理、分流交办、跟踪督办、部门承办、情况反馈、办结后窗口归档”6个环节,实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对属于本级职责范围内项目实行直接办理制,属于本级职责范围以外的上报事项实行全程代理制。全县122个村委会全部设立了代办点,制定了《村级为民服务工作制度》、《村级为民服务代理项目》,由村委会副主任兼任代理员,负责村委会各类服务事项的代办,并将代办员、村委会书记、主任和村委会其他工作人员的电话等进行公示性告知。
各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按照“窗口受理、分流交办、跟踪督办、部门承办、情况反馈、办结后窗口归档”6个环节,实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对属于本级职责范围内项目实行直接办理制,属于本级职责范围以外的上报事项实行全程代理制。全县122个村委会设立了代办点,制定了《村级为民服务工作制度》、《村级为民服务代理项目》,并将代办员、村委会书记、主任和村委会其他工作人员的电话等进行公示性告知。各村代办员每月发给代办补助50元,由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按季度核发。把乡村为民服务体系建设与农业农村工作重点有机结合。如大坡乡政务服务职能涵盖计生、建房审批、林木批伐、户口迁移、项目代办、财务代管、社会保障、劳动培训、合作医疗、科技培训、农民致富信息、办证办照等20余项,还把老党员爱心超市等事项进驻乡政
务服务中心。老党员爱心超市以农村80岁以上老党员为特定服务对象,每年每人按200元分季度到老党员爱心超市购兑实物,党员爱心经费列入乡财力。同时,结合村务公开、廉政文化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整合资源,使为民服务中心成为农村各类矛盾纠纷、信访、求助的受理、指导、调处的便民和维稳中心。
白水镇创新服务形式,深入服务,为一些不懂办事程序或填写表格有困难的群众代书,代办相关事项。实行上门服务,实行驻村干部全程代理、代办制度,为偏远村的群众的办事提供方便。真正实现让群众办事“少进一次城、少跑一家门、少找一个人”,对群众前来办事和反映问题做到“一张笑脸、一杯热水、一颗热心、一句问候”,通过干部“零距离”服务,加强了干群之间的感情沟通,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发生,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
西平镇将关口前移,凡是与群众办事密切相关的部门,一律指派专人入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目前已吸纳土地、城建、民政、社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等部门集中办公。完善制度。实行“一个窗口受理、相关窗口承办、中心协调、限时办结”的办理程序,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三项制度,真正做到办公场所明亮化、办事程度透明化、办事效率便捷化,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全程代理。各村(社)均设立了“两位一站”便民服
务中心,确定专门的代理员,群众足不出村(社)便可享受一站式优质服务,各村(社)代办业务率均在90%以上。严格考核。出台了《西平镇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办法》,从服务质量、廉洁自律等方面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以村(社)测评和民主互评的方式,实行月度和考核相结合,按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三个档次进行考核。西平镇政务服务中心坚持关口前移、完善制度、全程代理和严格考核四项制度,全力推进“一站式”政务服务模式,提高了服务效率,树立了良好形象,获得办事群众的称赞。
德泽乡富冲村委会创新服务方式,将村级代办点的代办事项以及负责代办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印制到一张小卡片上,印发给全村的老百姓,让群众能在第一时间找得到人,办得成事,一张小小的为民服务联系卡,架起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三)完善网络促联动,构建县乡为民服务网络 政务审批电子服务平台作为改善行政审批环境、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强化行政审批监督、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的重要载体,全县按“统一网络平台、统一审批及服务软件、统一数据资源、统一规范技术标准、统一公众服务平台”的原则,推进县乡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2011年8月16日,全县政务审批服务平台培训工作暨乡(镇)为民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会议召开。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高朝花出
席会议并作讲话。会议对全县为民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对各乡(镇)为民服务中心负责人和具体操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计划生育、农用地审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涉农补贴等纳入其中公开规范办理。乡(镇)为民服务中心统一使用云南省电子政务平台,采用县政务服务中心使用的办件系统,在服务事项的受理、办结等方面实现与县政务服务中心互联互通,接受县政务服务中心电子监察系统的监督管理。2011年9月1日全部实现与县政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系统联网。
各乡(镇)政务服务体系运行以来,县政务服务中心对乡(镇)为务服务中心采取定期、不定期指导、检查、监督其相关的政务服务工作并加以规范,将其接、办件,收费情况进行统计,截止2012年4月10日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共办结事项40165件,村级代办点共办结事项65909。
实践证明,建立政务服务体系的决策是正确的,完全符合国家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推行政府管理创新的要求,符合沾益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推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方便了基层和群众,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受政务中心办公场所限制,部分审批事项暂未
实现在中心窗口办理。由于部分项目未能直接在中心窗口办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整体功能的发挥。
二是一些部门仍然不够重视,认识有偏差,项目授权不够充分。有少数窗口许可审批服务事项只公示不办理,授权不到位,把窗口当作收发室,传达室、咨询台。造成部分窗口处于闲置状态,窗口工作人员办不了事。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设施还不够完善。虽然县委、县政府加大对中心的投入,但与其它县区相比硬件设施仍然不足,影响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四是服务态度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仍有极少数窗口服务意识比较薄弱,需从细微处入手,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一)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领导,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责任、加强督查、强化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认知度,真正做到“部门围绕中心转,中心围绕社会转”,形成“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工作机制。
(二)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做到“应减必减”,不断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积极创新行政审批方式,尽可能方便群众就近办事。建立健全各单位在窗口业务办理的有效工作机制,部门涉及须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审批的事项,全部到中心审批,严禁在中心“挂号”,在部门办事的“体外循环”以及多头受理的现象发生。真正实现既方便办
事群众,提高部门办事效率的目标。
(三)实施政务服务绩效考核。科学制定政务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社会公众评价政务服务的新机制,运用评价结果推动政务服务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建设,完善网络。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的好做法、新经验,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县、乡、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努力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务求政务服务工作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把政务服务中心真正建成行政提速、优化环境、政务公开、廉洁从政的大平台。
双城中心小学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现有12个教学班,457名学生,教职工35人,学校位于临夏县新县城中心地带,因此安全工作形势严峻,责任重大。多年来学校一直以一手抓教育教学质量,一手抓安全工作的理念,狠抓学校安全工作,主要做了:
一、建立健全安全工作体制,近年来学校不断修订完善了《学校安全制度》、《教师轮流值班制度、巡逻制度》《门卫制度》、《学生路队护送制度》等一系列安全工作制度,签订了“五级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值班教师在课间时间划片巡逻,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门卫实行24小时在岗制度,上课期间关好校门,来人来访落实严格的登记制度;形成了校委班子定期巡逻查看的体制,每半个月一次,由校长带头对学校校舍、水路、电路等进行一次安全大排查,确保校舍安全。
二、加强与周边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学校聘请韩集派出所马所长为我校的法制副校长,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法制讲座;积极与县交警队联系,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上下学高峰时交警部门帮助维持交通秩序等,定期与食药监部门联系,指导我校的营养餐工作,检查检验学校周边的小卖部的食品等。经常与村委会、寺管会等联系。征求学校发展、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
三、加强人、物、技三防体系建设,学校从教师中抽调了两名教师做学校专职保安、门卫,配齐了保安设备,保安坚持对学校的安全巡逻;并且提倡人人都是学校、学生的安全保卫员,全员参与学校,学生的安全保卫;刚搬入新校区,学校就花了1.9万元安装了一套视频监控系统,使安全监控达到了全覆盖;在校门口重新画上了斑马线,放置了安全警示牌;花了12.3万元对不安全的校园围墙进行了修建;对不安全的门锁重新进行安装更换等,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学校安全。
四、加大力度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每学期开学,都要求各班办一期以安全为主题的黑板报,开展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学校每学期开展1-----2次法制教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食品安全教育;不定期开展禁毒知识宣传教育,反邪教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等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每学期开展1---2次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切实提高教师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使我校的安全工作基本达到了保障学校财产、师生生命安全的目标。但我们看到,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们将一如既往的一手抓教育教学,一手抓安全管理。
双城中心小学
2015年3月27日
安全工作汇报材料
窑店镇中心小学位于312国道沿线,创建于1984年,学校占地面积9338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4人,共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6人,学校办学覆盖人口9000多人,面积10平方千米,窑店镇上片六村五、六年级学生在这里集中上学,南头湾小学将于本期合并到我校,我校将会是窑店镇唯一的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
多年以来,我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宗旨,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的,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步伐,强化两支队伍建设,营造浓厚育人氛围,彻底改变领导班子的管理理念,坚持以制度约束和人文关怀的管理原则,合理利用学校公用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课改力度,明确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全力开展两基工作,提高全面素质,基本实现普九扫盲工作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普九工作
(一)普及程度
四年以来,在校学生总数在350人左右,适龄儿童(7—12周岁儿童)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100%,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12周岁儿童毕业率为100%,进城务工子女入学率为100%,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在60% 以上,巩固率达80%以上,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5%以上,15周岁人口文盲率控制在1%以下,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率为100%。15周岁儿童已完成初等义务教育规定的所有课程,完成率为100%。
(二)师资水平
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2、专任教师大专学历9人,占教师总数的37.5%,正在进行大专和本科进修的教师15人,占教师总数的62.5%;
3、专任教师具备小学教师资格的24人,占教师总数的100%;
4、专任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率为100%;
5、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率为100%,提高培训巩固率为100%。
(三)办学条件
1、我校校园占地面积为9338平方米,生均26.23平方米;
2、受5.12热大地震灾害的严重影响,学校36间土木结构的房墙出现裂缝、大梁歪斜,经县质检部门鉴定责令停用。经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和建设局多次实地考察,重新规划了校园布局,计划在原校址重建三层框架结构教学楼一栋,建筑面积为1843.44平方米,总造价2587049.53元,内设教室12个,微机室、会议室、收视室3个,校园内安装活动板房12间,原 计划教学楼于2009年6月便可投入正常使用,但因资金短缺,至今尚未完成教学楼的后续工程;
3、学校存书3560册,人均10册;
4、学校共有教师专用计算机7台,基本满足了教学办公的需求;
5、香港【两地一心】●【512彩虹活现计划】爱心人士于去年3月7日,为学生捐赠价值15000多元的学具,发放助学金5800元;6月25日为学校捐款40000港币,为学校购置投影仪、扩音设备、教师住宿用床、乒乓球台、图书、和桌椅等教学设备;2010年3月28日又为我校捐助人民币10000元,为学校购置书架38组,多媒体电脑一台;今年又为学校捐款90000元,学校将合理利用此款项,硬化校园场地,为学生购置新课桌,添置文体教学器材等;
6、教学仪器设备齐全,使用正常,符合省颁布的标准,能满足日常教学需求;
7、学校无D级危房,教学工作环境良好;
8、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成效显著,随时接受远程教育网络优质资源,四至六年级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选拔计算机特长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截至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已对微机有了新的认识,计算机操作能力明显提高。
(四)教育经费
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面贯彻实施国家“两免一补”政 策,投入资金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帮助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专人负责,责任倒查,严格履行财务预算和财务审批制度,规范财务运作程序,精打细算,管好用好学校公用经费,同时在依靠政府主渠道教育投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经济强镇优势,坚持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师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五)教育管理与教育质量
自84年建校以来,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各门课程,在搞好文化课教学(语文、数学、英语)的同时,抓好学校的音体美(音乐、体育、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用优美的音乐旋律来熏陶学生的情操,用健康的体魄来武装学生的身体,用深邃的美感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禁止乱收费现象,禁止诱导学生购买教辅读物。
多年以来,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镇前茅,真正起到了中心小学龙头示范的作用,辐射推动全镇小学教育事业向着“健康、持续、协调”的道路发展,多年来双科合格率、全科合格率、单科及格率均达90%以上,学生体育达标率均在90%以上。本辖区所有12周岁儿童毕业率为100%,我校在校学生犯罪率为0%,我校接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素质督导和检查,得到上级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六)资料管理 普九相关资料齐全,档案盒统一,装订方法统一,归档统一,专人分管,数据资料逻辑关系清楚,经得起推敲,数据来源可靠,内容真实,各种表册一一对应,衔接紧密,目前正在补充续建档案。
二、扫盲工作
(一)基本情况
2008—2009年,西门村总人口数2054人,全村15至50周岁青壮年1156人,青壮年中非文盲人数1138人,青壮年中非文盲率98.4%,青壮年中文盲18人,当年脱盲10人,剩余8人,非文盲率99.3%;
2009—2010年,西门村总人口数2068人,全村15至50周岁青壮年1177人,青壮年中非文盲人数1169人,青壮年中非文盲率99.3%,青壮年中文盲8人,当年脱盲4人,剩余4人,非文盲率99.7%;
2010—2011年,西门村总人口数2084人,全村15至50周岁青壮年1220人,青壮年中非文盲人数1216人,青壮年中非文盲率99.7%,青壮年中文盲4人,当年脱盲2人,剩余2人,非文盲率99.7%;
2010—2012年,西门村总人口数2032人,全村15至50周岁青壮年1208人,青壮年中非文盲人数1206人,青壮年中非文盲率99.8%,青壮年中文盲2人,当年脱盲2人,剩余0人,非文盲率0%;
(二)扫盲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认识扫盲工作,把扫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强化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使群众认识到扫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扫盲工作中做到行动一致,步调统一。
(二)健全组织结构,明确工作任务。
开学初,我校成立了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扫盲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此基础上,将镇政府和我校签订的目标责任书量化、细化,核清文盲底数,对新生文盲、复盲、迁移性文盲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建档。进一步完善扫盲工作档案,建立扫盲工作动态管理机制,做到有一个脱盲一个,杜绝新生文盲。真正做到了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使扫盲工作有序开展,扎实推进,保质保量完成。
(三)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监督。
多年来,西门村群众由于受宗教、文化、传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群众中读书无用的思想比较普遍,特别是以往扫盲工作中,扫盲学员抱着应付的心态参加扫盲班学习,使扫盲工作流于形式,扫盲成效不明显,脱盲率低下。为此,加强对群众进行思 想教育,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和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细致的讲解,广大群众对扫盲工作和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农民朋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扫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确保学习质量,全面完成扫盲工作任务。每年利用一个月时间组织青壮年文盲参加扫盲学习,村委会领导亲自做动员,安排部署工作,落实责任。在扫盲工作中结合本村实际,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以就近分班,方便群众的原则开办扫盲班,对15至50周岁的文盲进行逐个扫除,特别重视了妇女文盲的扫除工作,积极鼓励50周岁以上的文盲参加扫盲班学习活动。扫盲工作采取集中和分散结合,自学与包教结合,学文化知识与学实用技术结合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因地因人制宜,努力为文盲学员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同时,在扫盲工作中注重与扫除法盲、科盲结合起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了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的学习,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五)落实经费,保证扫盲工作顺利开展
进一步落实政府行为,强化责任意识,想法设法,通过多种渠道增大对扫盲经费的投入,确保了扫盲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与沟通,争取社会 各界人士对扫盲工作的经济援助,妥善安排学校扫盲工作所需经费,保证书本、教学用品、取暖照明和教师超课时补助等扫盲教学工作经费足额到位,确保了扫盲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前,发展是学校的第一要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校将继续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课改,扎实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实现顺利通过“两基”国检而奋斗不息。“两基”工作汇报
窑店镇中心小学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四9
我校始建于1933年,地处藉河上游,西出天水市20千米,位于藉口镇镇政府所在地,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18人。教职工51人,其中本科22人,大专24人,中专5人。
我校依据“规范管理、务实求真、全面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思路,以“读书学艺并举,校园艺苑合一”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团结、励志、求实、创新”的校风;“爱生、敬业、博学、求精”的教风;“尊师、勤学、善思、进取”的学风。近年来,学校先后被秦州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学校”、“优秀基层党组织”,连续五年被秦州区教体局评为质量检测考试“先进学校”,被天水市总工会评为“模范教工之家”,被天水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和“优秀基层党组织”。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先进集体”,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春苗营养计划”优秀管理奖。各方面工作受到上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了德育工作。学校依托少先队组织,乡村少年宫,将快乐德育渗透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使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拥有了健康的阳光心态。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1、加强组织,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是保证学校稳定化、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我校调整充实了德育工作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专管德育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教研组长、全体班主任为组员,明确分工,精心安排,做到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管,并每学期开学初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将此项工作落到了实处。为此,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学法、懂法,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2、加强和突出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我们学校每学期开校与每一位教职工签定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书,把师德师风建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坚持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十不准》、《教育法》、《教师法》等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全体教师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还坚持师德师风考核制度,由学校考核与学生评价,教师互评,家长评议相结合,把教职工师德考核的结果作为评价与考核教师的重要一环。每学期为教师建立师德考核卡,不能获优良者不得参加评优选先.我校教师特别重视师德修养,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3、完善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校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深入调研,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系统性特点的规章制度,并装订成册,强化管理的计划性、服从性、主动性和统一性,内容涵盖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在制定或修改每一项制度时,学校都组织教师或学生积极参与,发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力求各项制度能为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共同接受。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校坚持“严
宽结合,粗细结合,动静结合”的原则,使“管”与“理”能有机统一,使各项管理制度得到师生的认可并发挥其应有的导向、激励、约束、惩戒等功能。
4、加强民主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学校设立了校务公开专栏,定期将学校发展规划、评优评先、学校财务收支等情况进行公开,接受师生、家长监督;围绕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如校容校貌整治、学校物资采购等,我们每次都召开由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工会代表参加的校务大会议讨论决定;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听取和收集教师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引导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科学、有效地促进学校全局工作的良好运作。
二、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师生身上的最终体现,具体表现在学生的文明行为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的管理行为等方面。我校做法如下:
1、以师德为核心,提升教师队伍素养
在教师行为文化建设上,一是实施“三抓”:抓师德建设,抓业务培训,抓教研教改;二是开展“三爱三心”活动:热爱教育有事业心,热爱学校有责任心,热爱学生有爱心;三是实践“四个负责”:为学生现在负责,为学生未来负责,为学生一生负责,为所有学生负责。同时,注重教师各种良好教学行为习惯的引导:坚持实行上班签到,课前教室门口等候,坚决禁止坐下上课,课堂接打手机,引导教师养成遵章守时,提前候课和注重师表形象的习惯;开展办公室、处室环境创设评比,提倡无烟校园,引导教师保持卫生整洁、安静办公的习惯;要求教师超周备课,每课写一次教学反思,引导教师养成勤于写作、注重反思的习惯等。
2、以教育为出发点,加强学生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
以习总书记提出的“三节三爱”为契机,通过班队会、国旗下演讲、校园广播站、手抄报、黑板报、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了以“文明礼仪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为主题的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建立领导和教师轮流值周制度,对各班活动的开展和落实进行督促检查,并进行评比。学生文明卫生习惯得到进一步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正逐步形成。学生乱扔乱画、追跑打闹等现象大大减少了;卫生做到了一日三扫,教室物品有序摆放,垃圾筒、水龙头等地方都有学生精心设计的温馨小提示;做操、集会的纪律明显好转了,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学生渐渐增多了,校园内处处能见到向老师问好的学生,遇到教师节、中秋节、元旦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每个教室的黑板上总能看到学生书写的祝福话语。每个学生既是监督员,又是环保小卫士,他们在监督检查同学的文明卫生行为的同时,还能捡起地上的垃圾纸屑等,随时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德育管理的加强使全校学生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能力大大增强,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正在逐渐形
成。
3、以活动为载体,规范品行养成教育。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大力培养学生的专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第一、学校成立了合唱、书法、体育、腰鼓、舞蹈、剪纸、泥塑和阅读等兴趣小组,每周定期开展活动,由有特长的教师担任每个小组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这样,使一批学有特长的学生能够得到进一步培养和发展。第二,各班办好手抄报、黑板报,并定期进行评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使每位学生在动手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全面的提高。第三,学校组织“优秀之星” 评选活动。改变传统评价模式,只要学生的某方面有所进步,取得成绩,学校就肯定他的努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第四、发挥节日的德育载体作用。学校充分利用“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 “六一”校园集体舞比赛、文艺汇演,“十一”歌咏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感染,良好品行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特长与才艺得到最充分与自然的展示。第五,开办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每周二下午定时播放,确定专人负责,各班推选有特长的学生轮流播音,内容全面,《音乐小站》播放轻音乐,让紧张学习了一天的神经彻底放松; 《艺海拾贝》由学生分角色朗读优美文章,《美丽校园》栏目及时的传达同学们的心声,倡导每个学生投身于共建和谐、文明、美丽的校园中来,《教你一招》给大家讲述生活中的各种小窍门,关注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学校广播站的良好运行,不仅拓宽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更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良好校园
文化氛围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师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2014年我校争取到“甘肃省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让学校的活动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4、以感恩为主线,关注关爱弱势群体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可塑性强,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全体学生中要求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以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立足“早、严、细、实、恒”,着重抓好行为不规范、有偏差学生的转化工作,关注“问题学生” 建立了学困生转化档案,成立帮扶互助小组。关爱“留守儿童”,倡导感恩教育。2008年9月,藉口中心小学在上级的帮助下,成立了全市首家“留守儿童之家”,组织开展亲情教育、心理辅导、趣味游戏、开通亲情电话等活动,通过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书信大赛、演讲比赛,唤起了学生感恩心理,更多的师生、家长投入了关爱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的行列,让“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得以在藉口中心小学健康成长。
5、注意防患未然,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一是加强宣传。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我们在学校墙壁上张贴了“安全知识”,“安全公约”,定期在教室张贴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森林防火、防汛防洪防震等知识,并组织在班队会上学习,还举办了“小学生安全知识手抄报”展评等。
二是安全责任明确。开学学校与班主任、班级与学生分别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各自在安全方面的责任,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中心小学有300多名寄宿学生,分散住在周围农户家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学校多次组织教师深入开展住宿情况摸底,排
查安全隐患,并与派出所、家长、学生、班主体签订了五方责任书。将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了最低。
三是强化教育。坚持班级晨会天天讲安全,每学期开学第一节课为安全教育课;先后举办了多期卫生、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分级分班组织了学生观看安全教育短片等。学校建立了晨检制度,教育学生有病有事必须请假,每天第一位进教室的教师清查学生,遇到未请假的学生及时联系家长,消除管理盲点。
四是开展演练。一年来先后多次举行了地震和火灾逃生等安全技能演练,每次安全技能演练和疏散演练都有具体方案,严密组织,情境逼真,演练后及时进行总结,不断提高了全体师生的避震、避火灾和其它突发事件的有序疏散意识和安全避险技能。
6、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设备,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安全专题片,每学期开学积极响应上级安排,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对于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给学生以家庭作业的的形式安排以观看,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恩、大爱意识。教学中积极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精美的画面、声音等,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补充农村学生知识面窄的不足,并在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四至六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学生在网络中畅游,一方面,查找学习知识,对课堂进行补充;另一方面,通过浏览网页,观看别人的作品等,获得审美的愉悦,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凸显品德课堂主阵地,构建“知行统一”的德育。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晨会、班会课和校会,是实施小学生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以小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培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近几年来,我校立足课堂,从学生实际出发,拓展和整合德
育和智育的内容,切实改进德育课程的方式方法,注重了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做到四个到位,强化品德教学工作。
一是统筹安排,确保师资、时间到位。学校精心安排师德高尚、工作认真、业务扎实的教师担任专职品德课教学。要求班主任对每天的晨会课和每周的班队会都必须做好专题安排。学校通过日常巡查和学生座谈会,经常了解这些课程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是拓展延伸,确保教学内容到位。在品德与社会课、晨会课这些主阵地上,学校要求教师在对班级学生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必须把视角适度地扩展到学生家庭、生活中去,找出学生的道德薄弱点,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我校曾出现过这样一部分特殊儿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上网,有些几乎发展成为疑似网瘾少年。他们的学业受到不小的影响,对待生活的态度,待人接物,是与非的观念等都产生了一些偏激,自我为中心的不健康心理有所表露。针对这一新情况,学校及时拓展德育内容,利用校会集中进行了“适度网上交流,培养健康心理”的专题辅导,让他们懂得,网络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样,在第一时间内防止了这些孩子进一步滑向网瘾少年的泥潭。
三是制度保障,确保教学效果到位。学校建立了品德课集体备课制度,品德课课堂评估和观摩制度,品德课期末考查评估制度。结合晨会和班队会工作,每学期进行中队活动观摩评比,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确保教学效果到位。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以活动促教育。
1、加强德育阵地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了阵地建设力度,我校着重对阵地的规范性和教育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教导处负责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的定期
有质量地播出和更换内容,使全校师生及时了解时事和信息,关心身边的事,关心社会和国家的事。各班教室布置整齐统一且富有创意,每个中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布置出富有特色的教室布置。板报的设计也各具特色,根据大队部的主题精神,大家精心选材,设计独特新颖,使它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空间。阵地建设的扎实有效为我校少先队工作的有序开展夯实了基础,也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2、常规活动真正到位。
每周举行的升旗仪式规范而隆重。国旗下讲话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性和时代感。每个中队每周一次的主题队会,开得有声有色。每周由少先大队部确定活动主题,各中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从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自理、自律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专题活动丰富多彩。
我们以节日、纪念日及学校德育工作不同时期的主题为契机,生动活泼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少先队活动,做到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促进队工作的落实和开展。如:
(1)学雷锋活动。每年三月份学校都要开展学雷锋活动,整个活动做到有方案,有班子,有活动。先后有序组织宣传活动、慰问活动、“一帮一”活动,“雷锋在我心中”征文、主题班队会、“献爱心”捐赠等一系列子活动,让学生懂得关心他人,同情苦难,受到民族传统美德熏陶。(2)做生活小主人活动。通过做生活小主人活动,号召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要求学生在家做父母的小帮手,在校做老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小伙伴。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同学要学会自我服务。如穿衣叠被等,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中年级同学要在自我服务的基础上,学会一些
基本的劳动技能,学做家务,参与社会公益劳动;高年级同学要学会当家,管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学校还组织如叠被子比赛等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我服务、家庭服务、学校和社会服务的技能,培养自理能力,感受生活乐趣。
(3)六
一、元旦节的庆祝娱乐活动。六一儿童节与元旦节,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少先队工作的有效载体,我们千方百计为少年儿童轻松、快乐地过好节日,周密策划,精心组织,六一及元旦期间活动精彩纷呈,如少先队员入队仪式,文艺演出等,孩子们在活动中品尝了成功,体会到快乐。
(4)积极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实现“中国梦”的声声号角,每名在校学生都应该从非常具体而细微的生活梦想中寻找到基点,并将之最大程度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共识,更广泛地凝聚起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思想,更有效地激发全民参与和谐社会创建的热情,让每一个小小梦想于细微处悄然绽放,最终汇聚成伟大的中国梦。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开展了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体会自己的“中国梦”。
此外,在每年的“三八节”我们还进行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故事会、征文比赛等活动,教育孩子做一个有知母恩,孝父母的孩子。我们还把诵读经典与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让孩子背诵《弟子规》的同时,教育孩子用《弟子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从点滴做起,做一个行为文明,知书达理的好孩子。
五、巧用学科课程资源,追求“润物无声”的德育。
小学各学科都蕴含着育人的因素,渗透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精神食粮、人文思想,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要求教
师在备课时自觉地把教材中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元素充分挖掘出来,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和谐共生,有机统一。我们注重通过阅读欣赏,引导学生走进一个阅读求知、阅读养性、阅读生智、阅读培德的新境界。通过对书中主人翁介绍、点评,让学生在无痕无迹的状态下获得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建立健康向上,积极向善的道德意志。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甚至性格特征,都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德育效果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将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我校正以“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崭新理念,朝着“养成教育净化学生心灵,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理想境界迈进。我校虽在德育教育工作上做了一些尝试,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一切仅仅是个开端,我们将总结经验,进一步巩固现有成绩,让德育教育的绿荫覆盖到每个角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查找不足,学习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渠道,加快发展的步伐,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培养出更多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品德的新人。
藉口镇藉口中心小学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藉口镇藉口中心小学
近年来,我校把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德育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治理规划之中,广泛动员教师、学生家长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从源头上遏制了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苗头。为此,我们在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工作中,结合“五五”普法工作,全面贯彻了法制教育的各类文件,法制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我校法制教育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强化领导、认识到位,制定宣传教育齐抓共管的机制
我校法制教育主要由少先队组织实施,动员组织学校教师、家长积极参与法制宣传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学校将法制宣传教育列入教师的考核目标,形成了检查考核制度;从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注重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要求,形成了规范的法制教育考核体系。学校聘请金鸡滩司法所所长程占堂和派出所教导员陈世飞担任法制副校长,举办专题法制讲座,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校建立健全了学校法制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校长监督、司法行政部门指导、少先队组织班级具体实施、师生共同参与、全社会各方面配合 的工作格局,从而,对法制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奠定了有力的保障。
二、以充分利用好学校主阵地的资源,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以学校为主阵地,突出对学生从正面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使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广泛普及。充分利用课堂进行法制教育,学校要求利用班会课和品德课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九年义务教育法》、《国旗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讲解这些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了我国法制体系,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能够自觉地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用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同时,利用升旗、站队、班会、家长会、电视、黑板报、图书阅览等阵地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对学生的教育内容更充实、更具有说服力、更加形象生动。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他们守法的自觉性。我校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传授法律知识与提高法律意识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普法教育与依法执教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方式进行法制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结合学生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做到内容丰富,寓教于乐,注重实效 紧密结合学生特点,紧扣时代主题是我校法制教育取得良好教育的关键。掌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开展好法律教育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现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成熟早,自控能力较差,存在“世界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针对这些特点,我校法制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活动,结合学生特点,根据讲解的法律条文结合学生身边典型案例进行讲解,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学生容易接受。
1、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礼仪规范 我校在抓好学生思想、学习工作的同时,还进行一系列的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都能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早上好”、“老师好”等话语,并使同学们都意识到“礼”在人际交往、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都能以诚待人,不断完善自身各方面素质,养成优良品行。
2、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和集体主义教育
学校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征文评比、“庆七一,颂党恩”歌咏比赛、“革命故事”比赛等活动。建立健全敬老院社会德育实践基地,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走访、探问老人,为老人做实事。向贫困学生献爱心、向雷锋学习、参观禁毒图片展、观看禁毒影片等各种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
质。
3、法制教育与行为规范相结合。
学校开展争创“文明班级”、“文明校园”活动。几年来,我校把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作为一个重点,并制订了一系列操作规程、进行量化评分,将学生行为规范细化为进校、离校、对人有礼貌、走楼梯要求、保护校园环境、爱护公共财物、见垃圾就捡等行为,收到良好效果。
4、充分利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交通安全教育专题片,“开学第一课”、感恩励志影片、禁毒违法影片,增强学生法律知识,提高学生法律意识。
5、法制教育向家庭延伸。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又是学生的直接教育者。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及家长会进行法制讲座、家庭教育规范讲座,通过学校校讯通、告家长书对家长传递法制教育,帮助家长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会运用正确的合法的教子方法,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来完成教育下一代的重任。
6、发挥班级“学习园地”宣传作用,举办普法“黑板报、手抄报”,让学生自主动手,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同时也受到法制教育,激发学生守法的自觉性。
总之,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有效地使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学校青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我是孟寨镇中心小学的曹会敏,今天有幸站在这里代表孟寨中心小学大队部向各位汇报各项工作,心情非常激动。感谢大家对孟寨教育的关注,感谢领导对孟寨中心小学的厚爱。
多年来,我校少先队工作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走过了一条既有别于他人又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模式和发展道路。现将我校少先队工作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是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
少先队是孩子们茁壮成长的摇篮,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少先队工作,将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经常听取汇报,定期召开行政会研究,及时指导少先队工作。我校有校内、校外辅导员各一名,设八个中队,14个小队,目前,共有少先队员 206名。校领导尽全力支持少先队活动,重视活动育人,支持辅导员的各种培训、学习。
建立一支健全的少先队组织非常重要,我校少先队组织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创新、民主。首先,少先队的总辅导员在校外聘任,每年召开一次少先队代表大会。其次,大队中的小干部也是由队员们民主选举的,召开专项的评选会议。队干实行轮换制,充分调动了队员的积极性。大队领导下的各中队组织健全,各中队都有自己的特色。只要中队活动丰富,能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都积极数起榜样,充分体现少先队的模范带头作用。每周的主题队会对少先队的知识进行了充分的普及。现在我校的八个中队、14个
小队都各具特色,活动丰富多彩,少先队入队率达到95%。
二、从小事做起,培养节约的习惯
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线。只有开展丰富多彩,集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队活动,才能使少先队组织充满活力。但少先队活动没有现成的教材和固定的课堂。如何把活动搞得扎实,多姿多彩,并且富有创造性,必须从常规教育入手,着眼于事物细处,并小题大做。例如:学生“吃零食”本是件小事,非常平常,但我从小事入手与“如何教育队员学会合理花钱”联系起来,别出心裁地组织了一次“比花钱”的中队活动。队员一听老师要我们学花钱,而且还要“比”,他们不得不考虑这钱应该怎么花,小队中进行评比“看谁的钱花得最合理”。有一半同学在活动中没有把自己的钱花出去,因为他们通过讨论谁的钱花得最合理,意识到钱是父母辛苦劳动所得,来之不易,要珍惜并合理消费。渐渐的,学校乱吃零食的同学越来越少了,不乱花钱的风气越来越浓了。
三、开展“红领巾广播站”,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能墨守成规,死板教条,教育更是如此。社会的日益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少先队工作中积极进行改革创新,尝试着开设了“红领巾广播站”。播音员从三、四年级的优秀队员中选拔,只要喜欢播音,普通话标准、流利,都可以试播。试用期一个月,择优录用。播音时间一直坚持每周一、三、五,每次设两名播音员,一名编辑。红领巾广播站为大家设置了《校园新闻》、《优秀作文大家评》、《光荣榜》、《知识广角》、《音乐欣赏》5个栏目。少先队员积极投稿参与活动,每月定期评比优秀播音员,每学期表彰采稿率最高的先进个人和班级。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开展“红领巾广播站”。通过这一途径,不但丰富
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让红领巾广播站真正成为红领巾心灵的窗口,体现学校教育宣传的阵地,提高队员们的实践能力,传播高尚的思想品德,为全校师生树立了榜样。
四、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要将队活动搞得有深度,富有创造性,还必须利用现有的教育基地,挖掘更深层次的教育“因子”。我在与家长的接触中了解到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强,只知道接受父母对他们“体贴入微”,却不懂得如何去关心、尊重父母。于是学校利用“三八节”这个传统节日,从古代故事“香九龄,能温席”入手,组织开展《学会感恩,从我做起》的中队活动,以对父母的爱为切入口,通过配有诗朗诵、小品、公益广告等活动让队员在欢声笑语中接受教育,懂得去感恩。但活动没有到此为止,停留在“孝敬父母”这个教育层面上,而是挖掘了“感恩”更深层次的内涵,由感恩父母推及到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所有的一切。这样,学生从活动中知道了,人要常怀感恩之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心。
五、以真诚的爱心培育队员们的美好心灵
老师的关爱像春风吹拂面庞,像雨露滋润心田,像阳光温暖生活,爱心能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缕缕真情。作为辅导员,我一直认为以心灵浇灌心灵,以尊重赢得尊重,才是具有人格魅力的道德教育。
担任辅导员工作之后,我坚持以身作则,要求队员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好榜样。也许,正因为自我要求的严格,使我一心想教育出好学生,最初对学生犯下的错也不能容忍。直到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小时候的一位老师曾拿出一张白纸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大家都
说:“小黑点。”“不,不是这样!”老师意味深长地说,“这首先是一张白纸!”是呀,有时我们的眼睛对事物的观察会有失公允,对于天真烂漫的孩子也是如此。我作为孩子们的知心人,是不是应该宽容一些,适当忽略他们的错误呢?这时,中队里有一位叫赵彤的同学早上常常迟到,因而总是单独一人到办公室来补交作业。一开始,我只是提醒她注意改正,可后来连续几次发生同样的事,我开始生气了。一天早上,她又红着脸、低着头,畏畏缩缩地递上了作业本,我正准备大声斥责她的时候,忽然看见了她眼中闪动的泪花。我转念一想,难道除了批评指责就没有别的方式来教育她了吗?不,不能这样!我应该原谅她的迟到,只看她低垂的头,只看她羞红的脸,只听她颤抖的话音,她也知道自己错了,我应该为她的悔恨而欣慰呀!于是我尽量面带微笑地说:“从你的表现来看,你一定已经知道迟到是不对的,但还是鼓足勇气来交作业,说明你很想弥补自己的过错。老师也不想责怪你,希望你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决心。”从那以后,这名队员果然没有再迟到过,而且进步明显,和我也特别亲近,常在下课时拉着我的手和我聊天。后来她成为了一个特别有爱心的孩子。
------峰尾中心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汇报
泉港区峰尾中心小学
2017年3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着力提升教育质量
------峰尾中心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汇报
峰尾中心小学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湄洲湾南岸的峰尾镇郭厝村,创办于1912年,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学校现有教学班25个,学生1296人,教师8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骨干教师15人。几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以“质量立校,科研强校,品牌立校”为理念,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福建省少先队先锋大队”、“泉州市文明学校”、“ 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泉州市书香校园”、“泉港区特色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被评为“泉港区教育质量管理先进校”,连续五年被评为泉港区“学校安全目标责任考评先进单位”;在区中心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中我校四年夺得桂冠。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明确办学目标,端正办学思想
1.办学方向明确,行政班子坚强有力。学校坚持以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地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与《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科学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在各级党政和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各处室、工会、团队、保卫、教研组、备课组、年段、班级均能各司其职,按自己的职责与管理目标制定计划,做好总结,全体教职工能全身心地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2.办学主题鲜明,学校发展态势良好。学校以“改革、发展、创新”为目标,启动“151工程”,全面推进学校办学。(“确立一个思想”,即 “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思想,“本着以人为本、追求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突显书香文化和感恩立德的办学特色。“抓好五个板块”,即领导班子是主导、全体教师是主力、课堂是主要阵地、学生是教育主体、后勤是保障。“实现一个目标”即“全面育人,提高质量,跻身示范,争创一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把学校办成全区的窗口学校、示范学校,确保学校的办学质量走在全区的前列。
(二)、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办学行为
1.建立健全制度,努力提高管理效能。学校立足实际,以建章立制为着力点,狠抓制度建设,从规范提升教学教研工作、德育工作、安全工作、后勤工作等方面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既细化了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又提高了广大教师依“法”执教的工作水平。为了加强民主制度管理力度,我校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和工会组织的民主监督作用,健全校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讨论、审议《学校工作计划》、《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规章制度》等重大事项,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参与和管理功能;坚持每年一次评议学校行政班子及其成员制度,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扎实推进,从而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运行机制良好,各处室、各部门办事效率高,工作流程顺畅,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之感到“工作有奔头,做好有甜头”。
2.执行省颁课程,认真落实办学“五规范”。(1)、学校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和《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开齐开足上好每门课程。科学合理地制定“三表”,并有机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努力探索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道路。本学年我们从学生需要出发,整合教师特长,开设了棋艺、陶笛、手工、电子琴、儿童画、烹饪与饮食文化、书法、朗诵、诗文欣赏等30多个课程,适合学生不同的需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发挥,深受学生喜欢。(2).规范招生行为,全面关注弱势群体。我校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严格按照省市区工作布署,把期初招生巩生工作列入工作中心,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保障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关注留守儿童,为外来工子女就学提供最大方便。充分保障学龄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些孩子在学校中享受着同等待遇,正在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和成长着。
3.倡导健康理念,深化阳光体育行动。学校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我校进一步完善了大课间活动制度,丰富了大课间活动内容。本学期,我校广泛集中教师智慧,结合学生爱好,开设了年段特色体育项目,一年级为跳单双圈,二年级为袋鼠运瓜,三年级为呼啦圈,四年级为弹力绳,五、六年级开设了篮球、乒乓球、跳橡皮筋、滚铁环,丰富了学生的课间活动,有力保证了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时间,既愉悦了身心,又促进了学生健康,真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在2014年大课间活动评比中我校荣获全区一等奖。
(三)、细化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1.坚持德育为首,深化全面育人功能。
①多培训,做“强”班队管理。强化“学科德育”、创建“温馨教室”等方式践行全员育德。加强班主任的培训与管理,建立相关的学习培训制度,举办好班级管理研讨会,做好“班主任工作例会”“班主任工作考评”等工作。做好队干竞选和培训工作。加强学生自主管理的建设,通过对学生个体及集体的动态评估考核,完善“文明班级”评比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②多体验,做“活”德育实践。以“读好书,和名著交朋友”为主题,做好活动的宣传、表彰等工作。利用图书馆、楼梯读书台等平台,积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做好班队活动,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由德育处统筹安排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竞赛评比、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多拓展,做“实”德育阵地。
充分利用广播室这一宣传阵地,每天除了播放感恩乐曲外,还利用每天早上课前10分钟进行不同栏目的播音。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充实国旗下讲话内容,势机进行有益的宣传教育。
2、注重校园环境建设,优化校园文化。
学校以创建区“校园文化先进校”为目标,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投入资金20多万元,使校园文化再上档次。如今,校园整洁、和谐、优美,绿化、美化、硬化、净化措施有力,校园文化“十个一”和班级文化“十个一”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教师办公配备档次提高,校园舒适、温馨,育人氛围浓厚。
3.抓实教学常规,全面推行“阳光监督”。
为扎实推进学校教学质量,我校不断完善《常规管理实施办法》,以“阳光监督岗”和“教学常规月查月报”工作为依托,认真落实“阳光监督岗”公示制度,逐步规范教师的教学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4.加强功能室管理,努力优化教学环境。
学校以服务教学为宗旨,加大功能室建、配、管、用力度。学校现有科学实验室、图书室、卫生室、电脑室、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综合实践室、体育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各一间,少年宫实践基地一个,班班通教室25间。各功能室仪器均按一类标准配备,安排专人管理,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每年按一定比例添置、更新,各功能室活动频繁,基本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学校图书室共藏图书 26270册,生均20册。
5.重视教育科研,全面加强师资培训。
学校提出了“提倡一种精神,培养四种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方针。一种精神,即敬业、爱生、奉献精神。四种能力,即对学生的管理教育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按照这一方针,我们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⑴以引领为抓手,注重青年教师培养。积极实施“青蓝工程”,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引导广大青年教师立身、立德、立业。一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积极为青年教师发展和成长提供机会和平台。二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三是鼓励教师攻读更高学历层次,不断充实与拓宽本体性知识,更新与发展条件性知识。让广大教师在锻炼的平台上塑造自我,提升自我。⑵以评价为导向,激活教师发展潜能。设立“阳光监督网”,增加常规检查的透明度;出台了《“优秀教研组”评价细则》,创建“学习型教研组”,完善“教师目标考评细则”,采取教师自主评价、教师间交互评价以及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绩效,最大限度激活教师的发展潜能,促使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⑶以经典为友,丰富教师文化内涵。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共读一本书”读书沙龙活动。每个教研组根据老师的阅读习惯、喜好,自行选择适
合组员阅读的书目:如《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班主任兵法》、《让制度守望学校》、《没有任何借口》等,努力构建一种平等对话、分享协商式的同伴互助关系,丰富校园读书文化。(4)以创建名师团队为目标,大力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学校现有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5人,师资力量雄厚,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优化发展储备十足。几年来,学校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省级课题《构建和谐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已结题,陈丽华老师的市级课题《生命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和整合》也已结题,刘顺斌、郭与平等多个课题在区级结题。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在综合表彰中,林清鑫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郭锦莲被评为泉州市“优秀班主任”;刘爱华、郑六珠、林佩华等5位老师受区级综合表彰;刘顺斌、陈丽华等4位老师获评泉港区第二届“星级教师”。在技能比赛中,陈丽华、刘顺斌、庄小红等5位教师在省级课例、案例等比赛中获奖;郑六珠等20多人次在市区级公开课、录相课中获奖。在教学论文中有20多位老师撰写的论文发表于CN刊物;另有10多位老师撰写的论文在市、区级刊物汇编或获奖。
6.加强质量监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我校从学生常规监控,课堂教学监控以及学生成绩监控三方面出发,制定培优扶困工作计划,积极探索转化途径,还组织了多项达标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把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做为头等大事来抓。几年来,学科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多数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各学科考试及格率均达80%以上,全科及格率应达70%以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定合格率均在 95%以上。
7.关注健康教育,细心做好心理辅导。
我校提倡“人人为心理健康教师,课课为心理健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理念,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挖掘学科的特性,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微笑教育”“课前一句激励话”使师生都能在良好语言的暗示中进行愉快的教育和学习活动。鼓励班主任为“特殊学生”建立档案,并尝试进行帮助个案辅导,每学期开展2节以上“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通过教育活动和辅导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承受挫折能力、超越自我的勇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通过广播及国旗下讲话等途径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走向常态化,为创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奠基了基础。
8.细化卫生工作,卫生防疫常抓不懈。
学校配建卫生室,配备兼职卫生员,从晨检、防疫、卫生宣传、病症诊治等方面入手,细心做好学生卫生防疫工作。少先队制定《五项评比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实施力度,学校环境优雅,学生精神饱满。
9.强化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平安无事。
学校领导把安全教育作为常务工作来抓,时时警示,刻刻关注,牢固树立“安全先行”教育理念,始终把师生的平安放在首位。在技防方面,学校建立了全覆盖的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对学校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增设路标、警示牌、消防器材,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苗头之中。在人防方面,我校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分工负责,任务到人,层层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与各处室、各功能室负责人、班主任签订了安全责任书,班主任与学生及家长也签订了安全检查责任状,做到时时、处处、事事的安全工作有专人负责,以保证安全工作万无一失,杜绝安全事故。我校还通过“安全教育月”等途径大力加强安全宣传教育,让安全防范常识深入人心。积极邀请专业人员组织消防演练,切实提高全
体师生的消防技能。此外,还坚持每学期开展两次以上的逃生演练,做到警钟长鸣、有备无患。多年来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10、加强后勤管理,合理使用办公经费。
学校以规范财务管理为抓手,不断加强资产管理和经费管理力度。学校制定《财务使用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对经费使用的指导和监督,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几年来,在政府加大对学校投入的同时,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近三年来,我校多渠道筹措资金 110 万元用于校舍修缮,内部设施添置,使我各校校的硬件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
(四)、凸显办学特色,铸造学校品牌
学校制定《学校自主发展考核评价实施方案》,提出“感恩立德”、“书香文化”特色创建板块,凸显办学特色。
1、以道德建设为主线,立德为先。
在感恩立德活动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各科教学等多种渠道逐渐形成我校“感恩”教育文化圈,从校园布置着手,紧紧围绕“感恩”这个主题精心设计。每天播放感恩歌曲,每周周五红领巾广播站开设“感恩”的专题广播。开展“感恩母亲”活动和“校园小孝星”评选活动;举行“感恩卡”制作比赛;举行“感恩立德”教育演讲;每年九月份开展“感念师恩”系列活动。每学期都开展“日行一善”活动,要求每名同学都要为同学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主动帮助身边的朋友。清明节期间,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祭扫活动和“网上祭英烈”活动。十月份学校开展“感恩祖国”主题系列活动;举行以“感恩自然”为主题的“感恩墙”布置评比活动;举行“感恩自然”朗诵比赛;开展“爱绿护绿”等活动。在“感恩立德”总结月里,回顾“感恩教育”活动的成果,对一年来涌现出来美德少年、校园小孝星、身边的榜样和表现突出的
团体进行表彰。
2.以书香校园为载体,寻求突破。
在书香校园创建中,学校以“文化品位,现代信息,人文精神”为理念,深入推行“好书伴我成长,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以4月23日“世界书香日”为契机,深化书香校园研究。组织师生共读一本书,举行首届“莲峰杯”学生习作PK赛、开展书签设计制作比赛、举行诵读经典考级、“迎新杯”课文朗读比赛、古诗擂台赛、学生自编优秀习作选评比活动、拼音写词比赛、成语竞赛、语文综合知识竞赛等系列读书活动,提升人文素养。评选“书香少年”和“书香家庭”,至今已举办9届校园读书节,把书香活动推向纵深。
两年来,学生综合素质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区级及以上集体获奖10多次,学生获省级及以上20多人次,市级12人次,区级70多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强。体现在年龄结构老化,平均年龄40多岁,2002年至今,只分配新教师4名,其中 1名已外调。小学美术、音乐、体育、科学学科专职教师的师资力量相当薄弱。
2.办学条件滞后。学校属上一轮标准化建设配备,设施、设备老化、破损极为严重。各功能室属2009年配套已老旧,电脑室的电脑问题尤为严重,随着生源回升,班生容量扩充,为保证日常教学,势必挤占功能室,存在着走回老路的隐忧。
3.办学质量受制约。因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流动留守儿童逐年增多,教师年龄老化,而且本部教师没有享受农村教师补贴,许多优秀教师外流,增大了学校的管理教育压力,制约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4.办学特色还不鲜明,有待进一步提炼、培育和发展。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理论学习,打牢思想基础。一要加强素质教育相关理论和政策文件学习,做到常学常新,及时把握教育发展前沿信息,明确今后教育改革方向,进一步扩大办学胸怀,提高实施素质教育自觉性。二要重视素质教育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每年应结合学校工作总结进行全面深刻、客观准确的自评,通过自评反思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和成果,做到“自我评价、自我整改、自我提高”,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2.完善制度建设,促进精细管理。一要抓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可行的制度是提升学校管理层次和水平的基础保障,学校要用与时俱进的思想,善于从日常管理中发展制度缺失,在及时修订完善时注重吸纳师生参与制度建设,使所制定的制度深入人心,受到全体师生的认可和支持。二要抓制度执行。积极建立高效、扎实、精细的工作机制,把制度条文转化为师生的现实行为,切实用制度规范学校的教育行为和师生的活动,促进学校规范管理、高效运作,提高办学水平。
3.做精教师研训,提升专业品质。一要立足校本,加强校内帮带。发挥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骨干引领作用,建立师徒关系,做实校本研训,深入探讨互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二要搭建平台,注重对外交流。积极开展“请进来”和“走出去”,汲取先进经验,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科研水平。三要加强培养,造就名师。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的培养力度,细化名师培养方案,积极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成长为名师,育名师建名校,提高办学品质。
【乡镇中心小学党建工作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乡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工作汇报10-27
乡镇中心医院工作总结06-09
乡镇文化中心工作总结07-05
红寺堡镇中心小学教研工作汇报材料07-03
乡镇中心卫生院09-17
乡镇行政服务中心窗口11-28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简报12-24
乡镇农业信息工作汇报材料09-09
乡镇工作调度会汇报材料11-05
镇中心小学2013年督导汇报材料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