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经典台词语录(精选4篇)
1、到底,他们都已经变了。他不再是翩翩少年,而是颇具城府的帝王;而自己,已不再是骄纵任性的闺秀,而是善于谋算的宫妃。但,无论如何,他们都还是般配的。因着这般配,才不致彼此离散太久。
2、太后颔首一笑:“无为而治,无欲则刚,你明白了么?你越露出你在乎什么,想要什么,就是把自己最大的弱点暴露人前。所以,无欲无求,别人才会以为你无害。”
3、当我明白人生的权势荣华不过是浮华浪荡一场时,我的人生已经完结了。
4、春色和烟老,落花委地凉
5、“娘娘自己看得清前路走向何方,微臣只需伴随身后,为娘娘照亮后头走过的路,不至于回头之时,心下茫然,连退路都难以看。
6、像宝石玉器,由里往外透出光泽来。像个彩珠玻璃球一样,只图表面光彩做什么?
7、当我终于明白,世间的男欢女爱,权力荣华,不过是浮华浪荡一场,生命的最末,到底是无痕无波的明镜台时,我的人生,已经完结了……
8、宫中的女子那样多,就如庭院里无尽的栀子花,前一朵还未谢尽,后一朵的花骨朵早已迫不及待地开了出来。他们的人生还那样长,皇帝不过二十六,自己也才十九。往后的路上还不知有香花几许,蜂萦蝶绕。可是此时此刻,这份真心,已足够让她感动。
9、宠爱是面子,权势是里子” 两者皆得很难,你要哪一个。
10、一个人的长处和优势,只会锦上添花,让她往高处走得更高些。而她的短处和缺失,却是能拉着她一路跌到深渊再爬不起来的。所以我看人,不看她的长处能带着她走多高,而是看她的短处会让她摔得多重!
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2、“余下的日子,也是活在富贵影里,然后那是数得清的富贵,望不尽的深宫离离,寂寞孤清。”
13、即便受伤、流血,与其看着它腐烂流脓,溃烂一团,还不如雕上花纹,让它绽放出来。是伤是花,才不白白痛这一场。
14、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15、那种寂寞,是欢悦明媚的曲子唱着,却知道下一出的唱词里是男欢女爱的失散,是相思相望不相亲的分离;那种寂寞,是花好月圆的美满里,想得见残月如钩的凄冷;那种寂寞,是灯火辉煌,半壁盛世里的一身孤清的影子;可是再寂寞,那滋味却是温凉的,凉了一阵儿,总还有盼望,有希冀,那便是温热的一层念想。
16、真是可笑!曾经履冰雪,践荆棘,这样千辛万苦走到他身边,蒙他所爱获得与他并肩而立的资格,也不过是陪衬来日的新人笑罢了。
17、柳桥花坞,落花飞絮,长与春风作主。
18、“宠爱与权势,是开在心尖上最惊艳的花,哪一朵,都能艳了浮生,惊了人世。”
19、华美间,顾各位主儿,坦然自若,独付睥睨,藏心仪静,神思深沉,谈笑清浅。
20、山雨欲来,谁能阻挡?熬得过去的就好好活下来,熬不过去的就成了吹落的.残枝败叶。
21、位分也罢,恩宠也罢,一直引以为依靠的,不过是他口中常说的三个字:你放心。
22、秋起天寒,愿各位在宫内万事顺遂。寻心意,全自在。
23、“只可惜,天寒风雪时,我不能再为皇后娘娘折下一枝梅花相送了。”云彻满足地点头,“来年若来祭拜,只带一枝梅花就好。”
24、人说劲草才能在疾风后留存,我却不太相信。因为只有柔弱的草,懂得随风变化,才不会被摧折。
25、那锦缎不是欢天喜地,人月两圆,不是满心期许,空闱等待,而是断了的指望,死了的念想,枯萎尽了的时光,连最顾影自怜的凄清月光,都不稀罕透入半分。
26、精致中,遇如懿乾隆,一夕对望,前尘今生,一梦初启,爱念无间。
27、入宫门,路遇风雨,念真心,相逢相拥。
28、风起,逐寒,弓矢飞。桂落,霜序,语声落。
29、她举目望去,满园的清秋菊花五色绚烂,锦绣盛开,映着赭红烈烈犹如秋日斜阳般的红枫,大有一种春光重临的魅力。可是这明丽如练的秋色背后,竟是姑母泣血一般人生所余下的苍白的死亡。
1.对莎士比亚剧作中经典台词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经典台词是时代语言艺术型和思想升华的高度融合。莎士比亚的作品, 语言生动形象, 感情淋漓尽致, 表达尖锐锋利, 体现了当时时代精神的超艺术和超人文主义。
(2) 莎士比亚作品的台词中, 刻画了许多生动形象, 个性鲜明, 具有深刻矛盾特色的经典人物。
(3) 莎士比亚语言的形象生动, 栩栩如生, 是其典型的艺术特征。莎翁非常灵活地使用各种生动表达, 想象深刻, 表达鲜明, 刻画生动具体。
2.对莫言经典台词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莫言, 作为中国现代时期伟大作家, 其语言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1) 语言刻画地极其生动和深刻。莫言的文笔非常细致和精密, 将人类生存的本性, 以及人们生活想始终的压抑情感, 能够描述得栩栩如生, 让人过目不忘。
(2) 充满自由氛围的叙事风格。莫言作品中非常吸引人眼球, 和深深印入读者脑海中的, 就是其文笔的随性和自然, 不拘一格, 让人捉摸不定, 使读者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描述中, 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3) 莫言作品的立足点是其家乡高密。莫言作品中的故事, 大部分原型都来源于其家乡的耳闻目染, 亲身体验, 所以感触颇深, 下笔颇有感触。这个偏僻落后的东北乡, 赋予了莫言无以伦比的体验和奇妙的想象力, 充实了他的创作灵感和创作语料, 为莫言作品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二、“莎士比亚”剧作中经典台词与“莫言”英文作品中经典语录分类对比研究
提到莎士比亚无人不知, 他在英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功劳卓著, 光彩闪耀。提到莫言, 全中国的文学爱好者和文人志士无不为之自豪, 他2012 世界诺贝尔奖文学类获得者。可以说, 人类艺术经典的标志是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 而同时, 莫言也是世界文学艺术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们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也决定了这两个不同时期不同国籍的文学巨匠被世人拿来对比分析, 我们的分析仅仅是所有研究中的沧海一粟。
1.爱情类经典台词与语录对比
关于爱情, 很多文学巨匠都抒发过自己独有的感情和抒发方式。莎士比亚的爱情观超越阶级, 逾越一切障碍, 他曾说“你甜蜜的爱, 就是珍宝, 我不屑把处境跟帝王对调。”“爱, 和炭相同, 烧起来, 得想办法叫它冷却。让它任意着, 那就要把一颗心烧焦。”他的爱情观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爱情刻骨铭心的炽热和无与伦比的坚贞!同时, 他对爱情的看法深入骨子、发人深省, 他说“女人是被爱的, 不是被了解的。”“真正的爱情……最好说明。”“爱比杀人……中午的阳光。”与莎翁相似的是, 莫言对于爱情的看法也是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忘记的, 莫言善于用朴实的语言反映出至理至深的名言警句, 比如他说“所谓最难忘的, 就是从来不曾想起, 却永远也不会忘记。”“幸福, 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莫言的语言, 相对于莎士比亚, 更为朴实无华通俗易懂。这对于各自的爱情观来看, 大部分的原因是, 两位大圣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所造就的。
2.亲情类经典台词与语录对比
对于亲情的描写,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都是爱情与亲情交织在一起的典范。在亲情面前, 莎士比亚安排为, 有些人因为爱情背弃亲情, 比如《哈姆雷特》就是一个典型, 有些人却能在亲情面前矢志不渝, 忠贞到老。在描写面对亲情和出卖两种状态面前, 莎翁一针见血地表述了自己的爱憎。在《哈姆雷特》中, 莎翁述说道“我们常装出信仰的表情和虔诚的举动, 却用糖衣来包裹恶魔的本性。”“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莫言的亲情观也很明确, 但大多数是掺杂在朴实无华的无言和感人至诚的行为中。比如说, 莫言对奶奶戴凤莲的塑造, 体现了对原始野性的赞美, 对善良人性的张扬。“她虽说是一个乡间的妇人……是中国文学史上封建礼教叛逆者的形象。”
3.社交类经典台词与语录对比
在莎士比亚的眼里, 社交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事情, 每一个人都是社交网面上的一粒棋子。在社交中, 欺骗与利用交织。在莎士比亚看来, “全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舞台……从出生到死亡有七种阶段。”“魔鬼为了陷害……他的圈套。”莎翁的作品掺杂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交形式, 体现了各种人类行为的真善美丑。莫言社交类的语言不是很多, 但是从莫言的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出, 他比较专注于人性善良的描写, 所有邪恶的社交都以失败告终, 只有那些淳朴的对社会有益的社交才会大放异彩。
4.哲理类经典台词与语录对比
可以说, 莎士比亚的台词和莫言的语录都是十分富有哲理的, 这些哲理发人深省引人入胜。莎翁认为“善良的心地, 就是黄金”, 莎翁认为卑微的工作往往体现灼热的精神, 而善良的性格对人一辈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莫言写道“久远是迷途里酝酿的酒, 愈陈愈香”。“不被理解的弱小只好一直坚强。”几乎两人所有的台词和语录都是充满着满满的哲理, 让人从中受益匪浅, 这也许就是他们的作品为何一直深受大家喜欢的最为直接的原因:读起来朗朗上口, 回味起来能够启迪人生。
三、比较分析两人作品里经典语言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影响
1.两人作品里经典语言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莎士比亚的作品可以归纳为三个不同的重要阶段
(1) 第一阶段 (1590~1600年, 近十年)
在此阶段, 莎翁主要专注于历史剧和喜剧, 完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描述了英国国家史上长时期的动荡, 创造了许多黑暗和善良的统治者形象, 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抗拒封建制度, 赞成中央集权, 主张统治者推行全面改革, 努力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君民关系与和睦团结的人文主义环境。
在第一阶段后期, 莎翁的代表作中, 《威尼斯商人》此著作, 充满了悲剧色彩, 突出体现了基督教时期强者凌驾于弱者之上, 不同族群之间的隔阂与争端。在这个时期, 莎士比亚已经慢慢领域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 还有巨大的差异和分歧。
(2) 第二阶段 (1601 ~ 1607 年, 近7 年)
在第二阶段, 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悲剧, 创作了共11 部具有影响力的悲剧色彩作品。
悲剧作品的完成, 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于当时社会情境和生活境遇更透彻的洞悉和体会, 通过对一系列悲剧人物的塑造, 这些悲剧人物逐步从社会的思想禁锢和社会愚昧中清醒, 痛下决心励志要提升和充实自我, 然而现实的悲剧是摆脱不了时代和人物本身的缺陷和限制, 最终在与外界社会和内心世界挣扎搏斗之中, 惨遭挫败, 备受重创。第二阶段, 莎士比亚的作品体现出强烈的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 最终使得同一时期的喜剧代表作, 如《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 也弥漫着邪恶影子, 所以该时期的作品也被广泛称为“问题剧”。
(3) 第三阶段 (1608 ~ 1613, 近5 年)
该阶段, 莎士比亚一改前面的悲剧风格, 转而走向偏想象和伪造的悲喜剧。此期间的作品虽然仍然以分离与相聚, 陷害与真相为情景, 但是不难看出莎士比亚依然坚持着其人文主义的理念, 在暴露黑暗社会的同时, 也主张容忍, 原谅, 和解来解决主要争端。
莫言的作品, 有着其深刻的成长环境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
(1) 莫言的作品中, 把土生土长的环境与该环境中人性的本质, 社会状态适时融入在一起, 使作品在某些方面突破了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
(2) 另外, 莫言的文笔之中, 不断暴露着社会文化, 人物本性, 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缺陷和黑暗, 揭露在亲情的伪装之下, 亲人们之间的冷漠, 怀疑和敌对。在情感的问题上, 猥琐而不够坦荡。在家族观念上, 祖辈富有顽强的开创意志, 但是这种精神慢慢在下代中消散。在描述死亡情景时, 都试图揭露深藏的社会原因和人为因素。
(3) 莫言的作品中, 非常擅长刻画英雄形象, 军人形象。然而莫言笔下的军人饱受物欲之诱惑, 缺乏冷静的思维和判断。此外, 莫言也勤于刻画不同类型的女性, 重点突出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 描述他们的水生火热的处境与心境。
2.两人作品里经典语言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1) 莎士比亚的悲喜剧, 不同时期的作品, 能统一体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的璀璨和辉煌, 对整个欧洲文学的走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尽管莎士比亚的作品都是以英语语言表达和阐述, 但是其作品在后来时期经过大量翻译, 形成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字的版本, 莎翁剧作在全世界很多国度都有演出和展示, 凝聚着英国文化的精髓。
(2) 莫言的作品, 具有时代的影响力。莫言本人而论, 他是尊重现实并源于现实的讲故事的人。莫言身上, 体现了中国文学的璀璨和光辉, 浓缩了讲故事的写作手法。此外, 莫言更是现实主义写作的倡导者, 其作品大多源于现实, 源于生活, 源于成长。莫言的作品扎根在其故乡, 点点滴滴都是故乡的印记, 他的作品是一场现实生活的盛宴, 向世人展示出一个民族成长和发展的艰辛和对美好的憧憬。
四、主要代表作中经典语言的修辞学特点及其意义
经典语言主要分类 (分类可以参照第二部分纲要) 及其所体现出的人性特点, 各自作品之所以熟知于人的真实原因
莎士比亚与莫言作品中的经典语言分类主要可以划分为爱情类、亲情类、社交类、哲理类四种。莫言对于爱情的描述直白客观, 往往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爱情和婚姻的真谛, 他认为“恋爱时钞票拿来更换靓衣买到浪漫, 婚姻时钞票要用来供奉柴米油盐……”“恋爱是一加一等于零两人亲得像一个人, 婚姻是一加一等于三……”这于莫言的成长背景有关, 而莎翁作品中对于爱情的语言则唯美一些, 如他说“我叫你亲爱的, 是因为我爱你; 你叫我宝贝, 是因为你宝贝我……我们的家可以不够大, 但是一定要有温暖的感觉。因为你笨手笨脚, 所以家务的事交给我。你是幸福的, 我就是快乐的……”莎翁对于爱情的语言是浪漫, 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关于亲情的描写,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描述了人性的灰暗, 残暴,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资产阶级社会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莫言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角色, 尤其是他对于奶奶的描写, 平实朴素的语言中让读者看到了奶奶的善良, 莫言作品中的女性角色都是他生活里亲人的原型, 这些朴实的人物让我们看到了莫言对于人性的理解。莎翁和莫言的作品中关于哲理性的语句很多, 比如莎翁认为“生命短促, 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莫言则写道“人生没有彩排, 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两位文豪说的话对于读者有关人生的理解都具有指导作用, 一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明白的哲理被他们在作品中娓娓道来, 给人深刻的印象,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俩的作品脍炙人口的原因。
五、结论
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审评委马悦然评点莫言说:“莫言非常会讲故事, 太会讲故事了。”有作者评价莫言是中国当代最好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很大, 魔幻气息浓厚。但是妖魔化的农村多半才是莫言笔下的世界。他不擅长写城市生活, 因此, 可以被接受的知识分子很难是他笔下的角色。在莫言的英文作品中, 许多经典语录或贴近生活, 直白易懂, 或疯狂恐怖, 血腥残暴。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 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莎士比亚出生富贵, 虽然后来家道中落, 但阅历非凡。因此, 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虽然不乏阴谋和伤害, 但同样充满了温情和浪漫。他说:“我们不是富翁的后代, 但我们可以成为贵族的祖先。”从这一点看, 两人的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
摘要:莎士比亚是英国的文学巨匠, 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作品以剧本见长, 许多经典台词源远流长, 发人深省, 寓意深远。莫言是中国的当代著名作家,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 其作品开始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其中的经典语录也开始流传于世。本论文运用文本细读法对中外两位文学大师的作品进行对比研究, 旨在探讨文学语言超越文化差异体现的共性和差异性。
关键词:台词,作品,艺术,幻想,人性
参考文献
[1]林培瑞.答客问--莫言的写作风格及其他[J].纵览中国.2012.
[2]张志忠.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理想性之三思[J].山西大学学报.2015
[3]陈丽珠.莎士比亚文学作品创作特色及审美研究, 《作家》, 2014 (10) :113-114.
[4]杨杨, 莫言研究资料[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5]莫言, 莫言作品精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 11.
她指使接生婆田嬷嬷将如懿刚刚产下的十三皇子杀害。
如懿采用巫盅之计,揭开令妃与田嬷嬷的种种勾连。
令妃壮士断腕,一口咬定所有事情都是母亲所为,撇开干系。
令妃和皇后开始正面对决。
失宠的令妃设计和敬公主儿子落水,自己舍命相救,赢得公主青睐。
和敬身为富察皇后之女,对如懿素来怀有敌意,经常在皇帝面前提起母亲种种好处。
再者富察皇后死后,后宫一直争斗不断,皇帝常常睹物思人,写了许多悼亡诗。
这样的诗歌在和敬、令妃精心策划下,开始在宫内外流传,越发显得如懿不如前皇后。
失去五公主和十三阿哥的如懿,非常渴望得到皇帝的怜惜,可是现实中好像只有皇帝的不满,帝后感情渐渐淡漠。
平定寒部的功臣兆惠带来了冰山美人寒香见,皇帝对她一见倾心、魂不守舍,为得美人一笑恨不能将天上的月亮摘下来。
而寒香见心中已有情人,不惜为了报仇当庭刺杀乾隆,更不肯入主皇宫。
即便如此,皇帝还是对她爱怜不已,这前所未有的热情,让后宫众人感到危险。
三皇子永璋向皇帝说了几句怨言,就被痛斥,回府后惊惧生病。
永璋之母纯贵妃求皇帝怜惜儿子,看望儿子,竟被皇帝一脚踹翻、一病不起。
永璋母子双双辞世,从前王府里的姐妹所剩无几,让如懿悲伤不已。
已至中年的皇帝忽然被爱情冲昏头脑,如懿不得不再三进言,劝皇帝顾全皇家体面。
皇太后面对皇帝的发狂同样后怕不已,命令如懿给寒香见端一碗汤药,杜绝她生子的可能。
寒香见痛快的喝了这碗汤药,乾隆与如懿的感情也因为这碗汤药降到冰点。
木兰围猎时,恂嫔与情人阿诺达私奔,不巧被如懿发现。
阿诺达为求生,劫持了十二皇子永D。
凌云彻在此时冲了出来,救下如懿母子。
不想因为这个援手,后宫中关于如懿和凌云彻的流言竟然起来了。
如懿和凌云彻多年来互相帮扶是真,男女感情却是莫须有的,令妃在帝后本来就稀薄的感情上又撒了一把盐。
皇帝因为自己的疑心,将凌云彻变成太监放在如懿身边服侍,更添寒心。
她看着弘历从一个勤勉谨慎的亲王走上九五之尊,又扫平葛尔丹铸就不世功勋,变成一个狂妄自大、贪图享乐的帝王。
她看着他们之间从相互扶持、彼此鼓励,走到相互猜忌、感情冷淡。
从前她憋着一口气从冷宫重回紫禁城,是因为她相信皇帝对自己有感情。
如今一波波的争斗无休无止,她越来越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今天躲得过一时,明天还有更大的风暴等着。
“情深意重、两心相许”,不过是镜花水月,终不可得。
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沿途官员投其所好,纷纷进献各路美女。
皇帝沉湎温柔乡,不思睡眠,愈见憔悴。
如懿断发进言,以死相谏,求皇帝克己自律。
皇帝只觉毫无脸面,他们的夫妻情分在此处戛然而止。
如懿枯守翊坤宫直至终老,死前只见过姐妹海兰、令妃魍瘛
十年后,海兰采用相似的手法,利用皇帝的疑心杀死了多年盛宠的令妃。
公元1735年乾隆即位,与他少年相知的侧福晋如懿也依礼进宫为妃。从此,二人在宫廷里演绎了一段从恩爱相知到迷失破灭的婚姻历程。新帝登基,如懿因与乾隆青梅竹马的情分成为贵妃,由此受到众人排挤,而太后又与如懿家族有世仇,如懿危机四伏。此时,乾隆也同样面对太后掌权和老臣把持朝政的难题。权力更迭过程中,乾隆与如懿互相扶持,共同渡过难关,直到二人扫清障碍。
乾隆经过多年努力也如愿将如懿推到皇后位置,与他共有天下。然而做了皇后的如懿却发现,乾隆已从少年夫君成长为成熟帝王,他的多疑善变以及帝王自私不断显露,两人间的情意信任渐渐破灭。但如懿依旧坚守美好回忆,恪守皇后职责,直到去世。
故事的主人公:乌拉那拉如懿――原名青樱,纯帝继皇后。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她其实是悲剧的,作为他背后的女人,作为他的皇后,她至始至终只能是做深爱他的那个人,而非他一生之爱。曾经他们少年相知、他们青梅竹马,他们有过爱与感情,也有过海誓山盟、有过死生契阔的诺言,但一切皆在他登基为帝王之后的大段时光变数之中逐渐成为过眼云烟。
或许,一切早在他初登大宝之时便已经注定。
前世今生,今世来生,他终是要负了她。
她一心一意伴他在青丝之时,伴他从朝堂后庭斗争中艰难走来,与之患难相持。
而他,却不能守一世诺言,伴她一世情长,只能空予她一个皇后的桂冠。
在经历万千世事,阅历诸多人事以后,曾经与她共拥天下的少年夫君已然成为一个成熟帝王。他不再似少年时待她的模样了。
处于至尊皇位上的他逐渐曝露了一个帝王的自私和多疑善变,他们之间的情意也在他的猜忌中逐渐分崩离析。但她终究还是只愿存活在那个与他有着真情意的美梦里,不愿醒来。即便现实对她而言有多残酷,即便他对她是何等狠心决绝。最终,她只能一人隐忍丧子之痛,一人抵挡敌人的暗箭,和守着空荡荡的爱情直到一个人的白发苍苍......
作为乾隆的侧福晋,她在公元1735年乾隆即位时也依礼进宫为妃。那时候,她还是青樱,一名与乾隆年少相知相恋的佳人。奈何,岁月匆匆,总是易把人改。波云诡谲的宫廷之中,他们的爱情也将经历一段由最初恩爱到最终幻灭的婚姻过程。
乾隆初登基那会儿,青樱因为与乾隆青梅竹马的情分而被封为娴妃。然而,当时十分受乾隆宠爱的她却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到众人的排挤,加之太后与青樱家族的世仇,导致青樱处境堪忧。最终,为求自保,青樱请求太后为其更名如懿。自此之后,青樱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如懿。在这险恶的后宫之中,如懿依旧危机四伏,而此时的乾隆也同样遭遇到了太后掌权、老臣把持朝政的严峻问题。
【《如懿传》经典台词语录】推荐阅读:
汪涵主持台词经典语录07-27
后厨经典语录台词10-16
《猎场》第一集经典台词语录07-01
各大影视经典的语录台词06-28
动漫经典台词09-06
小丑经典台词09-27
韩剧经典台词10-18
《士兵突击》经典人物之经典台词07-08
【经典广告语】 经典广告台词10-22
我愿意经典台词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