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文明建设方案(通用9篇)
为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挥普惠金融实效,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明确农村金融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2018年我行将积极认真履行XX行的社会责任,加大“三农”信贷投入,倾斜资源配置,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积极推进XX行信用村建设工作。
一、开展信用村建设目的
通过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和农民需求,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广大农民和各类经济主体及时、方便、有效的获得贷款,实现“三农”融资可得性的全面提升,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短板;普及金融知识,建立金融服务站,有效构建农村信用体系,提高农民和农村企业信用意识,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农村经济金融良性互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提升我行基层网点的服务质量,为搭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出工出力。
二、组织领导,职责分工
为加强信用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和持续推进,特成立普惠金融委员会,负责信用村镇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由行长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副行长担任执行主任,委员主要包含各支行行长及市场部部门负责人,委员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应积极协助并推动信用村镇建设工作。我行信用村镇建设重点支行XX支行、XX支行和XX支行应成立信用村镇建设专门工作小组,由各支行行长担任组长,积极配合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部门分工:
市场管理部负责信用村镇建设工作筹划部署,指导督促认真开展该项工作,具体组织协调开展信用户、信用村的划分与评定工作,指导支行搞好农户经济调查和建好农户经济档案,跟踪做好信用记录,收集、统计相关工作进度情况并汇总报告委员会主任;
支行负责保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开展村居、乡镇活动,包含但不限于送电影下乡、五保户慰问、百姓大舞台等;
运营部负责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知识宣传、支付结算渠道宣传等。
信用村镇建设工作应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规程和分级评定、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三、工作思路
为全面推动信用村建设,多维度、多渠道联合推进,2018年我行将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对外强化宣传,充分走
访调研,全面梳理街道、村居、乡镇产业与客户群体,加大普惠金融宣传力度,提升基层网点服务质量,提升我行影响力,建立根据地营销;对内应有组织有计划,要强化监督落实,重视过程执行,有考核有通报,有奖有罚,把信用村镇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任务抓。主要工作思路如下:
(一)对外:
1、由委员会主任牵头负责顶层关系维护,与地级政府部门沟通,为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2、信用村建设工作由牵头部门统一安排部署,一方面收集掌握乡镇村发展规划、产业分布、村民资信及全村经济发展现状等,另一方面可以与乡镇村合作,重点支持政府牵头规划和重点推动项目,实现“银政”共赢;
3、居民:各支行信用村镇建设专门工作小组定计划、分片区,根据时间进度进村入居,挨家挨户走访调研,掌握全村资信情况,并建档造册,对全村居民评级分类,根据评级分类结果开展批量化预授信,满足村民后期经营、消费所需;
4、产/企业:各支行应认真梳理各乡镇村产业分布,联合各级乡镇村政府、经济合作社等开展产业扶持座谈会,宣传我行信用村合作模式,及相关存贷款产品情况,提前做好支付结算营销,可根据结算量对企业后期授信给予利率优惠,或优先享受我行支农再贷款利率。
5、普惠民生:建立金融服务站,每村确定1-2名客户经理,每月定期驻村办公,比如:现场开卡、零钞或残损币兑换、教村民如何使用手机银行、微信支付等;组织村民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比如真假币识别,现场解答村民疑问,与村民联络感情,成为村民的好帮手。
6、服务提升:按期开展节假日关爱留守儿童或孤寡老人、为老年人理发,还可以组织村居活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提供我行力所能及的物资赞助。
(二)对内:
1、组织动员,提前做好方案策划,确保后续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建立一支执行力强、营销能力强、目标明确的员工队伍;
3、对原有产品进行包装或创新新产品,为居民、产业/企业量身打造,提高客户存在感,让客户感受到我行对他的重视;
4、与村委洽谈,通过在乡镇村拉标语、墙报、板报、组织座谈会、报告会、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扩大信用村镇建设影响力,务必做到家喻户晓;
5、专人负责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定期通报进度和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形成简报;
6、成立考核激励方案,按月或季进行考核。
四、信用村镇建设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xx年2月1日至xx年3月10日 步凑一:2月23日初步确认信用村镇建设实施方案,对信用村镇建设提出明确工作思路,确认各条线部门及涉及支行工作任务与职责;
步凑二:2月27日完成普惠金融委员会的成立发文,确认好信用村镇建设专门工作小组成员,并保证在2月底到位;
步凑三:2月底前,召开内部动员大会,强调该项工作重要性,全行上下务必统一思想、坚决贯彻落实;
步凑四:3月份第一周,由市场管理部组织人员,挑选一个有产业和一个无产业的村镇开展前期试调研,根据初步摸排情况,考虑是否对实施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并正式下发该方案;
步凑五:根据试调研情况,3月10日前,建立信用村镇建设考核激励方案。
(二)试点阶段:xx年3月1日至xx年6月30日 步凑一:3月中旬前,普惠金融委员会或相关部门与支行行长一起,与主要乡镇政府沟通交流,了解各乡镇村整体概况和发展规划,并确认一到两个村镇(重点村镇)开展信用村镇试点工作,各支行根据乡镇情况结合上述工作思路上报具体操作方案及时间安排;
步凑二:4月份结束前,完成试点村镇所有居民的建档造册,组织区域内企业和产业召开座谈会,正式开展营销宣传,市场管理部做好有效信息梳理,做好客户预授信相关工作,并做好相关产品包装;
步凑三:其他相关的“普惠民生”和“服务提升”板块,由支行联合条线管理部门自行制定,试点阶段每月组织开展活动不少于一次,每月驻村办公不少于一周。
步凑四:试点期内,每周微信通报进度,每月以简报形式通报进度,并适时总结,对试行期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沟通,对后续开展方向进行调整;试点期结束,对成果进行验收并进行阶段性总结。
(三)全面推广阶段:xx年7月1日至xx年10月31日
根据前期开展情况,以最优模式,根据先后顺序,全面铺开,化片区、定人员,必须保证重点目标乡镇村全覆盖,有序、高效推进信用村镇建设工作。
关键词:野营村,生活垃圾,无污染处理
一、部队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当前,武警部队执行遂行多样化任务多样,官兵执勤宿营过程中的垃圾处理是个重要问题,解决不好对执勤野营村环境卫生影响相当大。从我国目前推广的各种垃圾箱应用情况看,突出问题一是管理难,问题二是垃圾处理不科学,不太适应野战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城市的社区、公园、主要道路旁,普遍使用分类式垃圾桶、单一式垃圾箱等,在环卫人员的负责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现场,很多单位募捐了垃圾箱,由于无专职人员管理,暴露出来的缺陷越来越突出,使用不当将成为肠道传染病的次生传染源。我军固定营区目前在垃圾处理问题上一直与社会上的垃圾桶保持一致,收纳垃圾、集中处理等已经得到根本解决,具有设置方便、制式等特点。从部队使用的状况看,一是垃圾收纳较乱,生活垃圾和其他垃圾汇合,很不环保。二是垃圾收纳后的处理阶段成本高、不科学,现行的野营村垃圾处理采取的方式大多为专人专车收取后统一运走处理,而对于野营村来说,这样的处理方式成本过高,而且在遂行任务过程中并不十分合理。
近年来,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实施,也使得生活垃圾的处理有了新抓手。对于部队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无害化处理率也是大幅提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兴产物的出现,生活垃圾的产生效率要远远高于处理效率。
据统计和调查估算,2011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1.64亿吨,县城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0.67亿吨,即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2.31亿吨。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合计约为1360座,年处理生活垃圾约为1.58亿吨,无害化处理率约为68.4%。
野营村是部队驻训过程中集中居住的驻训地点,目前野营村建设是武警部队的营房保障工作的重要一环,而对于野营村建设的一大难题就是垃圾处理问题。驻训人员集中导致垃圾的产出量高,处理不好十分影响野营村官兵的生活条件。目前野营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卫生填埋、焚烧和分类回收。由于卫生填埋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操作简便等原因,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部队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置方式。在资源再生利用和新能源政策的鼓励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得到了较快发展。
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必然趋势,但必须解决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立和分类后餐厨垃圾、塑料、纸张、橡胶、玻璃、建筑垃圾等废物经济可行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野营村的垃圾处理分类可效仿地方公司企业的做法,设置分类垃圾桶,对于可回收及不可回收进行分类。对于垃圾分类后生产出的产品,受到成本、质量和市场的影响,生产企业不能获得合理利润,直接影响到资源化利用效果,政府须配备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手段。
二、填埋技术的新理念
笔者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随着填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例如上海老港填埋场提出和运行了一些先进填埋理念或技术,包括高维卫生填埋技术以及可持续循环卫生填埋技术,对各地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作为武警部队,也应适时吸取地方先进理念,落实改善野营村官兵生活条件,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根据部队实际,武警部队生活垃圾可采用可持续循环卫生填埋技术。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易降解有机物质完全或接近完全降解,填埋场表面沉降非常小,垃圾本身很少或不产生渗滤液和填埋气,此时认为填埋场达到稳定化状态。此过程一般需要的年限约为8~10年。稳定后的垃圾(可称为矿化垃圾),经过挖掘和筛分后可回收大量的塑料、橡胶、化学纤维废品,以及矿化垃圾细料,从而重新释放出大量的填埋容量。填埋场可最终定位为一个巨大的“生活垃圾中转站”,不过这个中转站的周转周期需要8~10年。同时还是一个巨型填埋反应器,通过适当的措施调节,填埋场可加速其循环转化率,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环境价值。
生活垃圾填埋处置的运营过程中可能对填埋场及附近区域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等产生不良影响。
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控制。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恶臭污染问题尤其受到重视。生活垃圾在运输装卸、填埋卸载、摊铺与压实等垃圾暴露过程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恶臭。填埋场恶臭的影响范围受到气象因素(尤其是气压、风向和风速)、垃圾的恶臭源强度、垃圾填埋堆体的高度以及填埋地点的管理水平等的影响。
客观而言,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恶臭不可能被消除,但是有效的处理手段以及充分的恶臭控制措施完全可使填埋场的恶臭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并且避免出现恶臭扰民现象。最易于释放恶臭的是餐厨垃圾,因此餐厨垃圾的分流处理可大幅度降低垃圾的恶臭源强度。降低含水率也有助于减少生活垃圾的恶臭源强度。
从填埋场的运营管理方面,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从填埋作业区臭气防治和渗沥液调节池臭气防治两方面有效地削减了恶臭的释放。在填埋作业区恶臭控制方面,通过减少作业面、垃圾填埋后及时覆盖、减少垃圾暴露面积和时间、定期喷洒除臭药剂、作业面覆盖后抽吸除臭、种植绿化隔离带等措施防治恶臭的污染。在渗滤液调节池恶臭控制中,通过设计优化,对调节池进行加盖,将其中臭气抽出,用于发电资源化利用或通过火炬燃烧后排放,有效防止调节池的恶臭污染。
生活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甲烷减排。生活垃圾填埋初期,垃圾量较少,填埋气产量也较少,利用价值不大,利用导气石笼将填埋气进行导排。当填埋垃圾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将导气石笼导出的填埋气进行发电资源化利用,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而实现低碳型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场中有机物生物降解可以产生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填埋气。甲烷是造成全球变暖的元凶之一,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填埋场的甲烷减排可通过两个路径,一是填埋气的收集发电利用或者火炬燃烧排放,二是甲烷的生物氧化。上海老港四期填埋场,建有填埋气能量回收发电工程,每年可向外输送电力约1.1亿k Wh。填埋气的能源利用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甲烷的排放,又可以回收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源,同时有助于减轻填埋场恶臭的释放。
武警部队野营村建设关乎武警部队遂行任务的优劣,垃圾处理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因此迫切需要出台新的处理方案,对于垃圾填埋,我们不能以方便为由随意破坏生态环境,应借鉴地方先进理念对填埋加以处理。使垃圾处理行知有效,既改善了官兵生活条件,又不破坏周边生态,真正实现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李健.垃圾处理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水东村是岭南理学第一村,又是革命烈士程雄才的故乡。据水东村《程氏族谱》记载,水东始建于明朝永乐三年(1404年),至今已逾600年,村民皆以“程”为姓,他们都是中原望族的后代。其始祖是开辟了“洛学”和“程朱理学”的北宋理学家“二程夫子”之一程颢。
水东村占地面积达4.5万平方米,新兴江犹如一弯新月从村边流过。村前有一口用条石砌成的圆形大池塘。整个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2007年12月1日,珠江文化研究会专家在该村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资料后,称其为“岭南理学第一村”。2008年9月,水东村被广东省文联广东民间文艺家协会认定为全省27条古村落之一。
去年,水东村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行科学规划,保护与建设有序推进。为了充分传承和挖掘悠久的理学文化,有效的保护古建筑,同时又注入新的活力,腰古镇政府聘请了广州新地标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云浮市规划局等单位对水东村进行了整体规划,使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过程中更科学化、合理化。
首先,对村中的古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目前水东村保存着明清古建筑588座。当地政府投入100多万元对村中的“程氏大宗祠”、“普泉祠”等古建筑进行修缮,恢复其原有风貌;刻写在宗祠庙宇门框上的“春风道貌,理学家声”等对联重新涂上金色;此外,也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学堂书室内增添一些塑像,呈现昔日学生读书的场景。
同时,对村中的环境进行美化、绿化、优化的建设,投入50多万元对村中的“礼让路”进行加宽和整饰。水东村有一条200多米用青岗石铺成的道路,村中世代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行人要谦让担担的,轻担要避让重担的,因此村民都称这条路为“礼让路”。现在这条“礼让路”扩宽了,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
水东村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预算投入313万元,目前村庄实现了综合美化、净化,广场周围、道路两旁到处绿草如茵,鲜花怒放。通过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村中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思想觉悟也有质的飞跃。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扣创建健康社区标准,以强化居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健康意识、文明意识为重点,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在全辖区形成健康的氛围,切实推进创建健康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规范制度,加大宣传力度
1、创建健康社区由社区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次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2、做好各项健康教育工作,如:控烟工作,无烟家庭评选活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禁毒工作等。做好有计划,有总结。
3、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宣传阵地,不定期对健康教育进行检查,提高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等。
4、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活动,在辖区范围内形成浓郁的健康氛围。
三、积极开展活动,求真务实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2、居民健康教育: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应付紧张、改善睡眠、戒烟、限盐、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基本知识健康教育。
3、重点人群健康教育: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精神病患者或家属、孕产妇、0—36个月儿童家长等。
4、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健康问题。
5、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卫生问题。
为全面推进健康农村建设,进一步深化县级创建工作,提升村民健康素养,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健康、环境健康和人群健康。根据我村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建设健康村工作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健康凤台、构筑品质农村”为主题,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和人民满意为原则,按照“整体建设、分步实施、逐层推进”的思路,全面启动健康农村建设,开展宣传教育和系列实践活动,努力改善健康环境,培育健康人群,营造健康社会,为全面建设健康县城,打造新型农村奠定良好基础。
二、重点工作
1、整体统筹健康村建设
(1)召开建设健康村动员大会。全面动员布置,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职责分工,建立考评体系,启动健康村建设各项工作。
(2)举办全民健身节暨建设健康农村启动仪式。重点抓好一缘煤矿的百人长跑活动和村民健身节的各项子活动,促进健康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创建小康体育村,新增健身器具百余件,为普及全村村民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3)开展健康农村基线调查。通过基线调查,准确了解广大村民和煤矿职工的健康需求,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健全建设举措,提升健康服务,提高健康农村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召开我村健康农村工作会议。按照县爱卫办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会议圆满顺利召开。依托会议平台,进一步学习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先进做法,推动我村健康村建设深入开展。(6)举办健康文化活动。(7)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讲活动。以各种卫生宣传日及9月1日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载体,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及健康“一二一”活动,发放健康生活“五件套”,提高城乡居民素养和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养成良好健康生活方式。
(8)实施健康教育入村活动。;继续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宣传普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和避孕节育等知识;加强宣传栏、黑板报、墙报和电子屏幕等宣传阵地的建设,通过各种活动,宣扬健康农村理念,浓厚健康农村建设氛围。
(9)巩固新农村建设整治成果,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健康主题,要与生态、文明、卫生等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深化“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作,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和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机制。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85%,改变垃圾房成农村二次污染源的现状。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建设健康村是应对村化进程带来健康影响的一项全球性战略行动。全村要把建设健康村工作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纳入两委的重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指定工作联络员,在县建设健康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导下,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严密组织,有序推进。各小组组长要按照本计划明确的任务,结合本管辖区实际,细化方案,严密组织,有步骤地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要把本计划涉及的建设项目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
(草案)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倡导的重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落实生态立县战略,为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文明意识,营造一个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引起的严重后果的认识,使生态环保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大家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行动,进而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实践。经县文明委研究,决定在九村镇鱼塘村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活动。
一、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坚持治理环境卫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产发展相结合。从改变生活陋习,改善生活环境入手,着眼于整治村容村貌,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保文明意识,着眼于倡导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让广大群众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澄江奠定良好的基础。
2、工作原则
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以自然村为创建主体,九村镇党委、政府及及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建生态文明示范村,通过以点带面的榜样功效,全面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原则。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要在全面推进的同时,突出区域建设重点,选择基础条件好,创建积极性高的新农村试点村、特色村为重点,率先建成一批生态文明示范村。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实际,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创建工作。
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村民主动”原则。发动群众,提高村民创建积极性,增强主动创建意识。加强部门配合,建立联动促创机制。广泛参与,形成社会合力,全面促创建。
二、创建活动内容
1、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无“五乱”现象(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生态环境良好,达到“四化”效果(村中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净化)。
2、饮用水源:村民饮用水卫生、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饮用水源净化。
3、民房建设:住房整齐化,有序美观实用,无乱搭乱占乱建现象,庭院整洁,净化美化。
4、垃圾处理:村内建有固定的垃圾收集储运点,日产日清,统一处置,垃圾处理率90%以上。
5、污水处理:村内建设有硬化排污沟渠,生产、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无渗坑渗井和污水溢流、乱排现象。
6、卫生厕所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村建有无害化卫生公厕,并有专人保洁管理。
7、畜禽养殖:禽畜圈养,人畜分离,无禽畜放养、禽畜粪便和污水乱堆乱排现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选址合理,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或综合利用措施,不造成环境污染。
8、绿化美化:绿化硬化街道,村前村后、屋前屋后绿化,村庄园林化,绿化覆盖率大于40%。
9、文化宣传基础设施:有群众公共文化体育娱乐场所,有综合活动室(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卫生室、公开栏、宣传栏,以及固定宣传牌和版面。
10、生态产业发展:结合实际,发展集体、庭院生态循环经济,建设有种植、养殖等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
11、面源污染控制:合理施肥,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化肥使用强度不超过当地规定的标准;不使用高残留农药,回收农用塑料薄膜,有效综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
12、定期或不定期以家庭或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生态文明、环保法律、法规、常识。无焚烧农作物秸秆现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
13、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民主,民风淳朴文明,治安环境良好。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个月):选好示范点,制定创建规划阶段
主要完成下列工作:
1、镇按照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的目标要求选好示范点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好定实施方案,并报县创建领导小组确定。
2、组织有关人员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的经验。
3、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的目标、意义和具体措施,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4、依靠县规划部门,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方案。
5、镇、村做好村民的思想发动工作,统一村民的思想,调动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7个月):组织实施阶段
主要完成下列工作:
1、组织发动村民依照规划方案分步实施,从路、水、厕、文体设施、栽树、栽花、文化宣传入手,加强农村硬环境建设。同时,把“生态文明家庭”建设与造林种果、美化环境、开发生态旅游、发展农村经济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2、县各宣传媒体要全方位宣传报道创建活动
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激励先进,督促后进。
3、结合实际组织村民广泛讨论制定村规民约,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加强管理,保持优美的创建环境。
第三阶段(2个月):巩固提高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阶段
主要完成下列工作:
1、各示范村对照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查漏补缺,继续提高创建水平。
2、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检查组进行检查考核和总结。
3、命名表彰,对达到创建目标的示范村,县委、政府命名为“澄江县生态文明示范村”,并对创建活动中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4、建立长效机制,推广普及示范点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四、关于“生态文明示范村”的选点
所选定的生态文明示范村农民人均收入要高于县区当年平均水平。满足“五有”条件:即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领导班子,有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布局,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文明淳朴的乡风村风,有和谐、民主、安定的社会秩序。示范点一经确定后,由县创建领导小组拨付每村20000元的启动资金,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不定期组织评比和检查,对工作不力的将通报批评。
牛宅村地处灵台县龙门乡塬区中心地带, 位于龙门乡街道东侧, 是全乡人口相对较多的村, 全村辖6个合作社、174户, 660人, 其中劳动力351人。耕地总面积206.2km2, 人均0.312km2。其中塬地86.47km2, 山地119.73km2;栽植果园45.07km2, 人均0.068km2。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648元, 比上年增长403元, 增幅17.6%。
近年来, 牛宅村“两委”班子按照龙门乡党委经济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同频共振”的目标要求, 以“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作为工作的主要任务, 把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美化亮化乡村环境作为发展之路、富裕之本, 全力推进全村精神文明建设。
1.1 村容村貌的整治
从治理村庄“五乱” (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 着手, 着力推进人畜分居, 整治改造村庄环境。在村庄规划中, 坚持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根据农民意愿, 坚持保留农村的历史文脉, 强力推进小康屋建设工程, 目前已有21户入住小康屋。切实做到了“三化”:一是道路硬化, 从根本上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二是村庄绿化, 优化了农村生态环境;三是街道庭院的净化, 做到了“人有厕、猪有圈、牛有栏”,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牛宅村脏、乱、差的问题, 整治了村容村貌, 提高了村庄的档次和品位。如今的牛宅村, 村民更是养成了“人人讲清洁, 户户比卫生”的好习惯。
1.2 农民素质的提高
一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弘扬社会文明正气,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坚持“定规范、抓示范、促养成”, 制定村民公约、编印公民道德通俗读本, 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活动, 组织农民参加夜校学习, 促进农村道德新风尚的形成。三是开展“道德进村、文明育人”活动。组织村民积极参加龙门乡党委组织的道德讲堂, 不断增强村民自身素质, 为全方位加强农民道德教育夯实了阵地建设。四是注重农民技术培训,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对农民进行科技辅导和就业技能的培训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抓, 并形成制度, 每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0期以上, 培训内容主要涉及果园管理、养殖技术培训、玉米双垄沟播技术等, 提高了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 基本上达到主要劳动力每人有一门致富手艺, 培养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另外, 在引导农民发展苹果产业和肉羊产业的同时, 引导农民转变发展与就业观念, 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劳务输出, 拓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 每年输出劳动力140人。
1.3 文明村的创建
一是抓好生态村文明创建。充分发挥自然风光优美的优势, 创建“文明生态示范村”。二是充分发挥农村新风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 开展“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三是结合当地实际, 加强引导, 促使农民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村庄”和“文明村庄”等活动, 大力开展“孝爱星、守法星、致富星、诚信星、新风星”和谐五星评比活动, 先后有13户被评为“和谐五星”户, 二星户39户, 一星户45户, 授星户达到总农户的55.75%, 已经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的良好格局。四是开展了“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 倡导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让文明观念扎根全村。五是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村级文化娱乐室、党员远程教育活动室、标准化农家书屋的建成, 为丰富农村广大青少年文体娱乐活动提供了有效平台。同时, 建立健全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1.4 实现和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牛宅村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 拓宽民主管理渠道, 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四权, 即“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逐步健全了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 因村制宜地制定了“村规民约”。对事关全村利益的重大事项做到“一事一议”, 由全体村民“公决”, 实现了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民主权利, 提高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 长期开展普法教育活动, 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 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推动全村各项事业的良性发展。
1.5 大力改善民生
牛宅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下功夫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严格落实低保、五保制度及计生两户、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公共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老人幸福院已初步具备了社会化服务功能。加强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配套完成了村级卫生所的建设。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 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确保了全村生产和生活秩序稳定。
1.6 培育富民产业
牛宅村坚持培育壮大地方主导产业原则, 增强造血功能, 积极争取项目, 促进村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苹果产业、牛羊养殖、劳务输出已成为牛宅村三大支柱产业。一是实施了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项目, 购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5盏, 为每户苹果定植户投放1把剪枝剪、1台喷雾器, 对676亩幼龄果园全面落实了规范化管理措施。二是通过“双联”平台, 组织实施了肉羊产业扶持项目。立足当地实际, 尊重群众意愿, 发展肉羊养殖示范户20户, 投放小尾寒羊200只。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带动全村肉羊产业的发展, 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子。三是实施了中央现代农业资金肉牛项目, 已建成标准化养牛小区1个。四是指导农户调整种植业结构, 推广扩大双垄沟播玉米、地膜土豆的种植面积。
1.7 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了管护机制。在对村内环境整治和卫生管理上, 引入责任管理制度, 实行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包片、包户的方法划分责任区, 农户包自家房前屋后的管理制度。二是健全了监督机制。每月对各小组管护情况进行考核排位并进行张榜公示, 表扬先进, 鞭策落后。三是加强教育引导。把精神文明建设写入村规民约当中, 并在村中明显位置张贴公布, 使村民有章可循, 有规可守, 从而形成群管群护的长效管理格局, 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创建成果。
2 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不够, 重视不足
当前农村事务多、矛盾多, 村干部的主要精力用于处理矛盾纠纷、发展生产上, 还要忙于自家的农业生产, 部分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经济效益, 是软任务, 无关大局, 存在着应付抓、被动抓的现象。
2.2 文化体育设施短缺, 农民文化生活单调
目前牛宅村除了农家书屋和象棋活动室外, 文体活动设施严重缺乏, 与广大农民对文化体育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虽然村旁有两所学校, 体育设施齐全, 但是由于学校安全等方面的原因, 不对外开放。
2.3 陈规陋习在一程度存在
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相对薄弱, 一些农民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产生错位。封建迷信思想仍有一定市场, 占卜算命、烧香拜佛、求神看病、赌博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2.4 农村婚嫁彩礼过高令人担忧
据调查, 近几年, 农村婚嫁女方索要彩礼的数额越来越高, 女方索要的彩礼从8万元至10万元不等, 如果算上婚宴、服装等费用, 男方结婚需承担的费用在10万元以上。特别是贫困家庭还在呈上升趋势, 这种现象与和谐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格格不入, 令人担忧。如果不及时引导, 必将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2.5 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
近几年来, 农民生活条件有所提高, 但农村脏乱差现象依然突出, 农村的生活垃圾管理不到位, 缺乏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生活垃圾随处乱倒现象还没有得到完全遏制, 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环境、农民的生活质量和乡村形象。
2.6 志愿服务机制不健全
牛宅村虽然在农忙季节也有互助组, 但是还没有形成常态化、制度化, 还没有将结对帮扶工作完全纳入文明村创建工作。
3 对策和建议
3.1 注重新农村建设的硬件建设,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要抓紧实施牛宅村乡村村庄规划, 统一规划乡村布局, 结合国家、省上危旧房改造项目, 按照适度集中的原则, 积极抓好新农村建设和小康屋建设, 做到村容村貌整洁;积极争取农村清洁能源项目和沼气建设项目, 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
3.2 突出乡风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新乡村, 激发农民主人翁意识, 让农民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 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 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乡风文明的培育也是一个长期过程, 牛宅村要进一步完善制定出得到普遍认可的村规民约, 使农民在村规民约的约束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得到提高, 形成自身的文明乡风。积极倡导鼓励移风易俗, 婚事新办, 婚事俭办, 树立文明、健康、良好的婚俗新风。坚持引导广大农民树立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 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3 提高素质, 狠抓“三个教育”
围绕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个核心, 大力开展“三个教育”, 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一是思想教育。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教育和指导农民, 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 消除固有和封闭、保守的旧意识, 形成改革开放、共同致富的新意识, 增强他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知识教育。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 加大对农民在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及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力度, 增强他们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抵制封建迷信及邪教的能力。逐步破除封建迷信, 阻止乱建坟墓、庙宇, 大操大办红、白喜事陈旧陋习, 形成崇尚科学、摒弃陋习、追求文明进步的良好风尚。三是道德教育。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 在全村范围内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 教育农民讲社会公德、讲职业道德、讲家庭美德, 争创文明乡村。
3.4 完善文化体育设施, 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一是要进一步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 加快电脑、电视的入户工程, 提高电脑、电视的普及率。二是加强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 下功夫建设好包括村广播室、文化活动室、阅览室、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 把思想宣传工作、文体活动向农民渗透, 把教育农民的工作做实。三是突出特色, 开展文化活动, 要经常性开展群众歌咏比赛、体育活动、广场电影活动等, 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取得寓教于乐的作用。四是打造农村文化新产业, 占领农村文化制高点, 让农民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增强文化自信。发掘培养牛宅村文化特长户的工作力度, 培育出一批农村文化带头人, 组建扶持牛宅村业余文化队伍, 占领农村文化市场, 逐步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 弘扬农村特色文化。
3.5 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机制
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志愿服务活动, 将结对帮扶工作列入文明村创建工作, 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乡风文明。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 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自强不息、艰苦朴素的奉献精神, 广泛开展“关爱他人”志愿服务活动, 积极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排忧解难;要把特困户、贫困户的日常生活、生产和外出务工家庭子女健康成长作为帮扶重点, 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在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爱心捐助等服务活动。
摘要:为了解甘肃省灵台县龙门乡牛宅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通过农牧厅相关人员的调研, 发现近年来该村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农民收入得到大幅提高, 农村面貌有很大改观, 精神文明建设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一、养好队伍这一“发动机”,加强战斗力
毛泽东同志曾说,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如何,完全取决于班子队伍这一“发动机”综合素质的高低和班子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健康。
一是优化队伍结构。首先,从内部挖,可以在平时和春节回乡潮中加强与本村致富能手、务工经商人员、退伍军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待业人员、回乡青年的沟通,强化服务本村的意识,使本村德才兼备的人才主动竞选加入队伍;其次,从邻村引,可以从战斗力强的邻村交流引进脑子活、工作实的班子成员或党员;再次,从社会招,用好、用活、用实大学生“村官”,使其真正扎根于村内,成为生力军;最后,从上级派,从上级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进行任职或挂职。二是增强培训实效。首先,可以听取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和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通过集中办班、现场教学等形式对村“两委”班子进行轮训,更好地发挥村“两委”班子以及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可以选派村“两委”班子成员到上级机关进行跟班学习锻炼,提升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再次,可以组织村“两委”班子到本县或外县示范村观摩学习,与示范村干部一起短期工作,在实地中看、实地中学、实地中做,在学习中“取真经”,回村后“用真经”;最后,可以引导和督促村干部通过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养成自学和集中学习的习惯,提升综合素质。三是培养后备人才。首先,锁目标,将致富能手、务工经商人员、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大中专院校待业人员、优秀大学生“村官”作为后备人才仓库;其次,建档案,将德才兼备者、德高能力一般者进行分类建档、跟踪了解、结对培养;最后,供平台,对于重点培养对象,给予培训机会,帮助他们致富,激发他们为村办事的热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踩好班子这一“离合器”,加强凝聚力
凡事“合则两利,斗则两伤”,村“两委”班子这一“离合器”磨合得好坏,关系到班子成员能否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和激发班子成员的荣誉感,并使之和谐相处,凝聚成团。
一是筑牢思想阵地。首先,统一思想。一方面,可以让党校或宣讲团送课下乡入村,使村“两委”班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讲团结、识大体、顾大局的思想,从而减少或杜绝摩擦;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用好远程教育,进行党性教育,做到思想统一。其次,统一信念。加强上下联动,谈心诫勉,达成不管是哪组、哪姓、哪族,都是为民办实事的共同理想信念。最后,加强监管。将班子团结作为考核评价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要标准,出现矛盾苗头及时扼杀,防微杜渐,最终增进班子团结。二是强化团队合作。理顺关系,合理分工,根据各人的工作经验、性格特点和综合能力,用人所长,职责明确;分工之后,分工不分家,彼此之间互相配合,棘手问题及时反馈,与班子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三是畅通沟通渠道。首先,从思想上导。开好民主生活会,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将之作为思想沟通、情感交流、认识统一的一个重要沟通渠道。其次,在活动中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营造出团结、友善和互助的氛围,促使相互间情感交流,使成员由背靠背到心连心、由面子和到心里和,真正在生活和工作中心贴心。
三、用好机制这一“变速器”,增强号召力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用好机制这一“变速器”,才能加快班子成为一支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的队伍,才能在群众中拥有强大的号召力。
为深入推进我镇XX村打造清廉村居,根据《关于我市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主要目标
以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为主线,以健全村居监督体系和提升监督能力为抓手,依托XX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大力加强村居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基层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干部清正勤勉、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三资”监管规范有序、村风民风家风淳正向善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到2021年底,将XX村打造为清廉村居示范村;2022-2025年,以XX村为示范持续推进全镇开展清廉村居创建。
二、工作重点
(一)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1.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党支部工作条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等培训,从严从实做好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过程管理和跟踪问效,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责任单位:镇组织办、XX村委会)
2.加强村居带头人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制度,选用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为群众服务的村党组织书记,坚决防止降低标准、降格以求。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管理,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注重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责任单位:镇组织办、镇纪检办、XX村委会)
3.加强村居干部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加强村居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将述责述廉、廉政谈话向基层拓展,建立村居党员干部廉洁档案,形成全方位监管机制,督促村居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纪律要求。建立健全村干部表彰奖励制度,加大评优评先力度。(责任单位:镇组织办、镇纪检办、镇财管所、镇经管站、XX村委会)
4.开展全市人民调解试点村建设。依托市司法局资金支持和业务指导,在“五有六统一”标准基础上,强化基础设施,提升调解能力,创新调解模式,提高调解质效,打造XX人民调解靓丽名片,以点带面推动全镇人民调解取得大发展。(责任单位:镇司法所、XX村)
(二)深入村居监督体系建设
5.规范村居小微权力运行。厘清村居基层组织权责边界,明确村居工作事项范围,实行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减轻基层组织负担。按照管人、管事、管财、管物等方面职能权责,分类梳理权力事项,制定全镇规范村小微权力清单和履职流程图,推动村居小微权力监管清单化、流程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小微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工作机制,开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小微权力运行公开与监督渠道,保证权力运行公开透明、高效规范。(责任单位:镇纪检办)
6.深化村居事务公开。严格执行村级事务“四议两公开”和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制度,坚持做到“一般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财务收支情况应当每月公布一次”。设置完善村固定地点公示栏,积极搭建信息化公开平台载体,全面实行事务运行过程和结果实时查看、实时监督,保障村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责任单位:镇经管站、XX村委会)
7.强化村集体“三资”监管。完善加强村集体“三资”监管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经济(股份)合作社职能,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强村帐镇管制度建设,强化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推动“三资”委托代理服务管办分离。加大村集体“三资”审计力度,实行专项审计、内部审计。试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审计结果运用。(责任单位:镇经管站、XX村委会)
(三)深入推进村居清廉文化建设
8.制定村规民约。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持续加强党统一领导的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建设,指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为村民提供健康向上的行为规范。(责任单位:XX村委会)
9.用好红白理事会。成立红白理事会等民间协会组织,严厉整治“大操大办、天价彩礼、整无事酒”等陋习,赋予红白理事会监督职能,做到统一节俭化、环保绿色化、习俗简约化,剔除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恶俗。全面开展“豪华墓”“活人墓”“大碑大墓”专项整治,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尚。(责任单位:XX村委会)
10.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全面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社会新风气,自觉挨弃讲排场、比阔气、慕虚荣等铺张浪费行为,组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老年志愿服务队等,宣传弘扬时代新风,全面推动形成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责任单位:XX村委会)
三、实施步骤
(一)试点申报阶段(10月)。
镇政府按照清廉村居建设工作要求,综合分析,严格标准,挑选XX镇XX村作为清廉村居试点。(二)稳步推进阶段(2021年10月-12月)。
针对XX村的薄弱环节,成立清廉村居试点创建工作专班,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具体工作任务,按照创特色、出亮点、见实效的目标,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清廉村居。(三)经验总结阶段(2022年1月-2月)。
深入挖掘创建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及时对清廉村居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提高,形成一例清廉村居创建典型案例,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激励先进、弘扬正气,进一步拓展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知晓度。(四)全面推广阶段(2022年3月-2025年12月)。
全面推广XX村试点经验,完善清廉村居创建指标评价体系,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掀起全面创建清廉村居高潮。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由镇农办、镇乡村振兴办、镇纪检办、镇组织办牵头,司法所、财管所、经管站共同推进的清廉村居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清廉村居建设工作开展调研督查和情况通报,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予以提醒、约谈、通报,情节严重的要严肃问责追责。各级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工作,各司其职、贯通联动、整体推进。(二)强化责任落实。
镇政府加强全面领导和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主体责任,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研究部署,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协调解决矛盾问题。清廉村居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担负起组织协调、统筹谋划的责任。镇纪检办负责清廉村居建设的监督检查责任,加强工作督查指导,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三)强化宣传发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加强对清廉村居建设工作的宣传,增进社会各界对清廉村居建设的认同支持,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加强典型宣传,推广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清廉村居。建设任务清单
序号
重点工作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XX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党支部工作条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等培训,从严从实做好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过程管理和跟踪问效,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镇组织 办
镇组织办、XX村委会
加强村居带头人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制度,选用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为群众服务的村党组织书记,坚决防止降低标准、降格以求。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管理,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注重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
镇组织办
镇组织办、镇纪检办、XX村委会
加强村居干部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加强村居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将述责述廉、廉政谈话向基层拓展,建立村居党员干部廉洁档案,形成全方位监管机制,督促村居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纪律要求。建立健全村干部表彰奖励制度,加大评优评先力度。
镇组织办
镇组织办、镇纪检办、镇财管所、镇经管站、XX村委会
开展全市人民调解试点村建设。依托市司法局资金支持和业务指导,在“五有六统一”标准基础上,强化基础设施,提升调解能力,创新调解模式,提高调解质效,打造XX人民调解靓丽名片,以点带面推动全镇人民调解取得大发展。
镇司法所
镇司法所、XX村
规范村居小微权力运行。厘清村居基层组织权责边界,明确村居工作事项范围,实行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减轻基层组织负担。按照管人、管事、管财、管物等方面职能权责,分类梳理权力事项,制定全镇规范村小微权力清单和履职流程图,推动村居小微权力监管清单化、流程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小微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工作机制,开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小微权力运行公开与监督渠道,保证权力运行公开透明、高效规范。
镇纪检办
镇纪检办
深化村居事务公开。严格执行村级事务“四议两公开”和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制度,坚持做到“一般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财务收支情况应当每月公布一次”。设置完善村固定地点公示栏,积极搭建信息化公开平台载体,全面实行事务运行过程和结果实时查看、实时监督,保障村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镇经管站
镇经管站、XX村委会
强化村集体“三资”监管。完善加强村集体“三资”监管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经济(股份)合作社职能,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强村帐镇管制度建设,强化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推动“三资”委托代理服务管办分离。加大村集体“三资”审计力度,实行专项审计、内部审计。试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审计结果运用。
镇经管站
镇经管站
XX村委会
制定村规民约。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持续加强党统一领导的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建设,指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为村民提供健康向上的行为规范。
XX村委会
XX村委会
用好红白理事会。成立红白理事会等民间协会组织,严厉整治“大操大办、天价彩礼、整无事酒”等陋习,赋予红白理事会监督职能,做到统一节俭化、环保绿色化、习俗简约化,剔除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恶俗。全面开展“豪华墓”“活人墓”“大碑大墓”专项整治,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尚。
XX村委会
XX村委会
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全面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社会新风气,自觉挨弃讲排场、比阔气、慕虚荣等铺张浪费行为,组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老年志愿服务队等,宣传弘扬时代新风,全面推动形成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XX村委会
【村文明建设方案】推荐阅读:
村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简介09-20
村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07-22
水东村建设生态文明村10-24
村创建文明村实施方案06-19
思想文明建设实施方案09-28
村党支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06-16
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方案06-29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07-15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施方案11-28
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工作方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