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2025-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共8篇)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篇1

在游戏中,孩子可以找到乐趣,从简单到复杂的游戏过程,可以逐步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使焦虑不安情绪得到改善,增进其与伙伴的交往沟通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探索的兴趣,大脑潜能得到不断的挖掘,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日益和谐,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治疗的器械包括:滑板、圆筒、平衡台、吊缆、弹簧床、滑梯、秋千、大笼球、跷跷板、羊角球、触觉板、脚踏车、时光隧道、蹦蹦床、弹力球、球池、软垫、毛刷等等。

常用的几种方法:

1.针对前庭功能失调的训练

(1) 坐在吊网内左右前后旋转摆动;

(2) 仰卧、俯卧在大笼球上滚动,保持身体的平衡功能;

(3) 站立在平衡台上接抛球或拍球;

(4) 坐在独角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5) 坐在羊角球上跳跃;

(6) 站在蹦蹦床上跳跃;

(7) 走平衡台或直线行走;

(8) 拍球、运球行走;

(9) 跳绳、骑自行车;

(10)荡秋千、攀爬绳架、在草地上翻滚。

2.针对触觉过敏的训练

(1)用各种不同质地的毛刷、干布摩擦刺激手指、掌心、躯干、四肢的皮肤;

(2)毛巾游戏,用大毛巾把孩子裹起来,让他在毛巾中滚动,刺激身体的不同部位;

(3)让孩子身体靠墙,或用两个垫子把孩子挤压在中间,从轻到重挤压身体的不同部位;

(4)用梳子梳头,用吹风机(冷热)吹动全身不同部位;

(5)玩橡皮泥、湿面粉及泥巴,训练手指的肌肉;

(6)穿越彩色山洞、四肢爬行、翻滚;

(7)在浴缸内做沐浴游戏;

(8)在大自然环境中学习游泳;

(9)仰卧或俯卧在垫子上,用带刺笼球进行全身不同部位的挤压按摩;

(10)球池运动,让孩子模仿开汽车、跳跃等姿势。

3.针对本体感觉的训练

(1)头部和四肢弯曲、伸展、左右摆动、上下摆动;

(2)举起、提起、背起重物行走或上下楼梯;

(3)俯卧撑以及抓住双手,拉起身体;

(4)伸展扩胸器;

(5)脚踏车或滑板车及前冲滑板运动;

(6)四肢趴在地上,用手支撑;趴地推球;

(7)跳蹦蹦床,单脚跳、兔子跳、单脚站立;

(8)辨别自己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方位;

(9)闭眼触摸,指认身体的不同部位;

(10)与同伴进行捉迷藏的游戏等等

学习是大脑的一个重要机能,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LD)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某些机能的异常,导致在听、说、读、写、计算、推理等方面有障碍。目前,诸多的研究认为,大脑神经系统的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障碍是产生LD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对于LD儿的治疗应该抓住发生LD的主要矛盾,解决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提高LD儿的学习能力。

一、感觉统合的意义、作用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A.J.Ayres,根据神经生理学的理论,最初提出了感觉统合这一理论和方法。她认为,作为人类行为、动作发育的基本感觉系统,如触觉系、前庭感觉系、本体感觉系,这些系统对于人类的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感觉、认知、认识机能的发育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所有的动力和行为都与大脑神经系统感觉统合功能有关。例如:爬、站、走、跑、吃饭、穿衣等室内外所有的生活行为和游玩;视觉、听觉、触觉的认知,嗅觉、味觉、身体肌肉感觉,平衡感觉以及身体的其它感觉;语言理解表达能力的获得,描画、写字、写作文、读字、读文章等,完成这些动作和行为无一不都是大脑神经系统感觉统合的结果。人类对于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行为往往是无意识进行的,但要完成一些复杂的、高难度的动作和行为时,需要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也就是说,对来自外界环境以及自身内部

的各种各样的感觉刺激和信息,进行选择、整理、有序的工作,是通过大脑神经系统来完成的。一旦感觉统合发生问题,就会出现种种障碍,如动作不协调,不能完成复杂的动作和行为,不能正常地进行日常的生活、学习和游戏,因此,矫治LD儿的感觉统合障碍是极为重要的。

二、LD儿的感觉统合治疗

对具有感觉统合障碍的LD儿,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改善LD儿大脑神经系统的统合功能,根据每一个LD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感觉统合训练,这对提高LD儿的语言、认知、思考等学习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如下:

1.触觉刺激的训练

触觉在人类感觉系统机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胎儿在胎内的感觉体验,出生时通过产道的感觉体验,出生后与外界的温度、事物、以及和他人皮肤接触的感觉体验等,这对提高胎儿和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机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触觉刺激对于LD儿神经系统整体感觉的统合以及感觉认知、感觉运动起作用。如用软毛刷、干毛巾或丝稠等柔软的布类,轻擦孩子的背部、腹部、腕部、颜面部、手、脚等部位的皮肤。手背及前腕部是触觉防卫最小的部位,由于这些部位是和正常的环境相互作用接触最多的部位,而身体的腹侧部、颜、足部位对刺激敏感,触觉防卫大,往往是难以接受的部位这些部位是否要磨擦,使用何种工具磨擦,不要强制进行。对于这些敏感的部位,可根据Rood发明的方法,使用绕上骆驼毛的电动旋转轴辅助进行磨擦,使产生的刺激轻快而舒适。根据临床观察,磨擦口腔周围皮肤对孩子语言的发育起重要作用。另外还可以让孩子进行皮肤刺激的游戏,如水中游戏,粘土游戏,砂、草坪上的裸足游戏等。

一般来说,触觉刺激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的时间约在刺激30分钟以后,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要根据孩子的耐受程度加以确定。

2.前庭刺激的训练

前庭感觉是人类接受刺激的重要的基本感觉。前庭刺激的训练是感觉统合障碍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给予前庭器官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刺激,使调节姿势反应的前庭功能正常

化,在接受触觉刺激的同时,有助于其它感觉的统合。前庭的功能对大脑整体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刺激前庭在知觉运动训练中广泛得到使用。如让孩子接受下列各种运动的训练:

---旋转性运动,如:旋转木马、旋转椅子等。

---摇晃性运动,如:采取腹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秋千、吊床等游戏。

---平衡性运动,如:走平衡木、平衡板等。

---跳跃性运动,如:蹦床、翻滚、垫上运动等。

---姿势反应性运动,如:进行儿童蹋板车、砂坑、草坪、滑梯、腹部爬行等游戏。 ---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如:让孩子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踏上滑行的儿童蹋板车等。

在训练中,被动性的旋转、摇晃的速度一分钟以25-30次的频率为宜。

LD儿对前庭刺激的持久力个体性差异较大,有的孩子表现为恐惧不安,对于有这样反应的孩子要特别注意,例如,可将吊床高度降低,靠近地面缓慢的、安全的、不给予威胁地进行旋转、摇晃。

进行上述各种身体运动的训练,通过各种身体运动感觉的.化验,达到感觉统合的效果。

3.本体感觉刺激的训练

作为人类动作、行为的另一个基本的感觉是本位感觉,这是指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等来自自己身体的一种感觉,靠这种感觉人们进行动作和行为的调节、修正、有目的的行动、肌肉的收缩、松驰、关节的屈曲、伸展等所产生的自身的状态和运动,这些都是来自自己身体刺激信息的感觉处理。如果本体感觉有障碍,就不能很好地解扣纽扣、取物、抓物,不能根据对象物的性质,掌握用力的轻重,常常将东西弄碎、弄坏。为了使本体感觉正常化,提高基数统合功能,可以让LD儿接受下列的训练,如:游泳、摔跤、拔河、爬绳、搬运货物、踩童车以及其它使肌肉紧张、收缩的运动。肌肉收缩将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本体感觉信息的输入。

以上三种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刺激时间的长短、刺激的强弱程度、使用工具等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由孩子选择很重要。孩子感到舒适、愉快,才能达到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感统训练游戏

编辑:juan 作者: 来源:

感觉统合训练简称感统训练,感统训练的主要形式是游戏形式:

* 游戏一: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给他否定的指令,如:“请你把不可以吃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圆的东西拿出来”等等。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奖励的方法,比如:拿对了糖果,就把糖果奖励给宝宝吃,拿错了,糖果就归妈妈吃等。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孩子,由于宝宝使用触摸觉和视觉来进行判断,可刺激右脑发展。

* 游戏二:猜猜这是谁?

玩法:爸爸或妈妈在被窝里发出不同的动物的叫声,比如狼的叫声、狗叫声、狮子的叫声等,让宝宝猜猜藏在被窝里的是什么动物。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宝宝玩。这是一则用听觉进行判断的游戏,也可以刺激宝宝的右脑。

* 游戏三:会滚动的箱子

玩法:把家里买回来的电视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纸皮包装箱留下,让宝宝钻进去缩紧身体,然后滚动纸皮箱子,孩子会乐不可支。为了避免伤着孩子,你最好在每次滚动箱子之前大声问他:“准备好了吗?”确定他做好了准备才开始,滚动的幅度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适应

情况而调整。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玩,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感,也能发展孩子的右脑功能。

* 游戏四:扔纸球

玩法:拿一个篮子,菜篮或洗衣篮都可以,然后拿一些报纸,把报纸裹成一团,做成一个一个纸球,妈妈、爸爸和宝宝轮流扔纸球,每人扔10个,看谁扔进篮子里的球最多。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玩,手的动觉、动作的控制、空间距离的判断,这些都有利于孩子的右脑开发。

* 游戏五:跳跳舞

玩法:让孩子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舞、拍手或做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动作。提示:这个游戏适合0-6岁任何年龄的孩子,对于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妈妈可以抱着宝宝做跳舞的动作,或跟着节奏舞动他的手脚。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领着他做,或让他自由发挥。

* 游戏六:大家一起唱

玩法:把生活中的事件编成歌曲,和孩子边唱边玩。比如,刷牙、洗脸、吃饭,我们可以把这些活动和我们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编在一起来唱: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提示:这个游戏能发展儿童的节奏感。

* 游戏七:苹果树

玩法:从年历上找出有一棵树的图画,让孩子剪一些苹果贴在树上,注意:剪和贴都由孩子自己来做,不要要求孩子剪得像或贴得漂亮,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创作,父母就要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游戏八:美丽的手镯

玩法:把用过的信封留下,横剪成一个一个环,然后和孩子一起在环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把它套在手腕上当手镯。妈妈先做一个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自己

来做,以鼓励为主,不要计较孩子做得是否漂亮。

提示:这两个活动都是多种感官配合的活动,既有手的动作,又有颜色的感觉、图案的设计等等,对发展孩子的右脑很有帮助。

以上这些都是开发孩子右脑的活动。当然,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只是做各种各样的右脑训练,没有配合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的学习,他又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变成一个右脑人。比如一些从小就开始体操训练的运动员,他也许能拿到世界冠军,可是语言表达能力却很差,不能写也不能说,那当然也不是我们期望的。所以,除了要注重右脑开发,更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左右脑协调的活动,让孩子的大脑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感觉统合亲子游戏

编辑:juan 作者: 来源:转载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和同年龄的小朋友总有些不同,比如说:智商没问题,身高、体重样样不输人,但总觉得在某些方面似乎不太对劲。孩子到了三岁了,还老是奶嘴吸个不停,无法戒掉;走路跌跌撞撞倒了也不喊痛;在幼儿班总是东摸西摸静不下来;出门坐个车一直哭闹不停……这样的小小孩是有点毛病还是怪爸爸妈妈学龄前教育太失败?其实孩子也许感觉统合发展失调,而需要医生协助呢!

什么是感觉统合

徐永博医生指出,一般正常宝宝在刚出生时,智力差异并不明显,后来由于感觉刺激输入的多少,使得大脑感觉统合发展过程产生了个别差异性,就如同消化系统不良一样,并非消化器官不见了,而是功能无法有效地动作;当感觉统合失调时,小朋友的大脑无法以正常且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外界传递的信息,结果表现出来的行为变得与其他小孩不同,看在旁人眼里就是不恰当、没规矩。

感觉统合失调的小朋友,只要透过适当的感觉刺激与熟练,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特别是0-3岁阶段是感觉统合熟练的黄金期,当爸妈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小宝宝比较不同现象时,可寻找专业医师的协助,帮助宝宝借由身体及四肢的动作,来增加感官与动作经验,可让皮肤触觉、大脑前庭觉(平衡觉)等获得充分发展,以形成稳定情绪、正确的动作技巧和适当的学习能力;日后顺利愉快地适应团体生活,并应付课业学习的要求。徐永博治疗师提出一些临床案例经验,供妈咪们参考,并且他也将告诉妈咪们如何借由亲子游戏,刺激宝宝们的成长与学习。

爱吸奶嘴的小宝 触觉依赖

案例一 小宝是幼儿园小班的小娃,无论到幼儿园、公园或游泳场玩耍,小宝总是带着奶嘴,常常不自主地吸奶嘴,就算是爸妈、老师制止,不一会又会看见小宝吸着奶嘴了。

经论断评估后,发现小宝是触觉功能失调中触觉依赖型的小孩。

徐永博治疗师指出,这类触觉依赖型的小孩,常常是因为触觉刺激缺乏,而导致对某些东西产生依赖行为,主要因为脑部的感觉统合不良,导致触觉动作无法顺畅,或是在婴儿时期父母过度保护等其他因素,而便利触觉需要未获得适当的满足,而使得触觉需求未获得适当的满足,以至于对特定的触觉刺激和奶嘴、手指等,产生过度的情感的情形。

所以若是家中的小朋友有类似小宝的情况,就有可能是触觉依赖型的小孩。而触觉依赖型的小孩的特征如下:

过分依恋奶嘴或吸吮手指头;

过度依恋自己专用的手帕或小棉被等;

过分喜欢摸某些物品等

触觉刺激亲子游戏

触觉依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触觉刺激缺乏,所以要先适度满足孩子对触觉的需求,孩子对触觉需求得到适度满足后,就会逐渐改变其习惯,徐永博治疗师建议,爹妈可以在家中或游戏声与宝宝从事以下的活动,对于孩子的依赖情况会有不错的改善。

1、刷摩孩子身体的游戏

使用各种不同柔软度的刷子,或不同质料的布,来摩擦宝宝的四肢、背部,强化及增加触觉刺激的效果。

2、软垫三明治的游戏

用大毛巾或毛毯、棉被,将孩子包裹起来,滚动或轻压孩子的四肢,以增加触觉刺激。

3、球池中翻滚的游戏

在有球池的游戏场中,可在球池内藏东西让孩子找,或在球池内翻滚。

从不喊痛的强强 触觉迟钝

案例 强强就读小班后,由于活泼好动,难免有些小碰撞或擦伤,当妈妈在帮强强洗澡时,发现他手臂及腿上这些碰撞伤痕时,问强强究竟是怎么回事,强强竟是说不知道,而且还表示不痛。除此之外,出外交流或在路上行走时,妈妈有时看到强强明明跌倒趴在地上,甚至皮破血流,强强却也只是爬起来继续走、继续玩,完全无视腿上或手上的伤有多严重,也从来不喊痛,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妈妈不禁怀疑,强强是否真的那么勇敢,还是有其他的问题?

其实强强是个属于触觉迟钝型的小孩,孩子大多在婴儿时期较易生病,或者父母亲过于保护孩子,以致很少给孩子利用触觉探索环境的机会,因此影响到宝宝触觉识别能力,触觉也就变得较为迟钝,进而自己身体形象认识不足,利用触觉辨识环境的能力也较差,所以常常在

跌倒或碰撞后破皮流血而仍不自知,也不觉得痛,甚至连天气变冷或变热时也不能敏感地察觉。

唤醒触觉亲子游戏

1、在面对强强这类型的孩子时,徐永博治疗师建议爸妈们,可以透过下列活动来提高触觉的敏感度。

2、由于其触觉反应较为迟钝,可用软毛刷或治疗用的触觉刷来刷孩子的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

3、让孩子多触摸各色玩具,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增进触觉识别能力。

4、可在儿童游乐场中玩球池游戏,给予孩子触觉刺激。

5、在家中亦可以进行毛巾或软垫游戏,将孩子包起来,让孩子在毛巾中滚动或扭动,有助于增加身体各部位触觉刺激的强度。

常晕车的小华 前庭过度敏感

案例 小华已经三岁了,每次爸爸妈妈带小华出门总是提心吊胆,因为每次坐车,小华很快就会因不舒服、晕车而哭闹不已,而且次数愈来愈多,致使小华不喜欢坐车;每回带小华到儿童乐园玩,小华总是不同于一般小孩,一点兴致也没有地缩在一旁,勉强抱他去坐旋转木马或飞行船时,小华就惊恐地大哭大叫,让爸爸妈妈觉得十分尴尬

经医师检查评估后发现,小华是前庭刺激过度第三的小朋友。前庭刺激过于敏感,会容易感受到较大的地心引力变化,造成头晕、晕车,因而不愿从事爬高、跳跃、旋转等活动。相对

地,正由于小华常处于害怕被移动的紧张状态,所以注意力也不易集中,情绪也较不稳定,常坚持以自己觉得安全的方式来从事活动,或认为自己绝对不可能做到而不肯合作,以至于影响到学习、情绪等方面表现。

前庭系统机能为何呢?徐永博治疗师指出,前庭系统功能是帮助人体从事各种活动时,维持身体平衡的机制。前庭系统会发挥抑制作用,自支过滤不必要的刺激;若是外界刺激太少,它又会主动扩大神经传导的通路,以吸收更多的刺激,所以过与不及,皆会影响身体状况的表征及外在活动的表现。

前庭刺激亲子游戏

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家中小宝贝有类似小华的情况时,除了接受治疗,爸爸妈妈在平时可教导下列活动,让孩子接受适当的前庭刺激。

1、父母可把小朋友抱高,做上下左右摇晃,刚开始时速度可稍慢些,适应后再加快。

2、可以跳跳床,增加全身的平衡及稳定运动。

3、可以练习翻跟斗,要注意小朋友是否容易头晕。

4、可在家中的床上、垫子或毛毯上,父母抓住小朋友的脚,让小朋友做身体翻滚的动作。

好色的小明 触觉功能失调

案例 从幼幼班到小班,妈咪就一直因小明的行为而备感困扰,小明不仅在上课时乱走动,而且动不动就碰一下或摸一下别的小朋友,总是一刻不停。小明特别喜欢抱别的小朋友,常年看到班上的小女生就跑过去抱,使得班上的小女生都很怕他,老师及妈咪常告诫处罚,好像也没有明显改善,妈咪伤透脑筋,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经医师检查与评估后发现,小明并不是好色,而是触觉功能失调。

触觉刺激系统是人类发展最早、最基本、影响力最大的系统之一,也对个体日后情绪的稳定度在极重要的影响。触觉失调指触觉系统发展不成熟,除对外在刺激过度第三外,也可能对刺激产生过度反应或迟钝的情况。

小华是属于对触觉过度需求的小朋友,因其对触觉需求未获得满足,而对特写的触觉产生过度的寻求,因此父母应给予小孩适度的触觉刺激,以满足其对于触觉的需要,进而为孩子建立安全感及舒适感。

触觉刺激亲子游戏

徐永博治疗师建议父母,可以透过下列简单动作及活动,提供宝宝适度的触觉刺激。

1、可以和小朋友玩身体接触的游戏,例如用拥抱方式(松紧度依小朋友需求而定),前后,左右晃动,并持续至五至十秒。

2、让小朋友将自己用毛毯裹起来,然后再滚动着松开毛毯。

3、用不同柔软度或质料不同的刷子或布料,来梳刷或磨擦小朋友的四肢和背部。

4、用梳子梳头发增加对头皮的刺激。

以上几个活动要随时注意小朋友的反应及感受,给予的刺激不可过度若有不安躁支的反应,应暂停止活动。如果情况特殊,建议先接受专业的评估与治疗,再进一步同时配合家中的活动。

结语

徐永博治疗师强调,在从事上述活动时,要特别注意的是给小朋友足够的安全保障及心理支持,也要注意小朋友可接受前庭刺激的多少,再由少而多渐进式地增加刺激量,若小朋友完成某次或某项活动后不妨多多给予支持及鼓励,以增强其心理建设,如此必能逐渐提高适应前庭刺激的程度,并进一步改善其专心度及情绪反应。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篇2

一、色彩缤纷的世界——通过视觉刺激消除幼儿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感

眼睛是幼儿观察世界最主要的工具。每个孩子来到活动场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眼睛来观察环境,通过看来感受环境给予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布置教室环境以及选择投放教具时要力争用环境的色彩感染幼儿,使他们可以迅速接受并喜爱活动场所。

在第一次感统训练活动时,我考虑到这是幼儿的第一次活动,如何让他们接受陌生的环境,让孩子对教室产生兴趣是能否顺利进行以后活动的关键。因此,我选用了红色、黄色和绿色的大龙球、平衡步道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教具,同时选择暖色调颜色的教具让儿童觉得温馨。当幼儿一进入活动场地,教师就以轻松的语气与幼儿问好,并让他们随意选择散放于场地中不同颜色的大龙球和父母一起玩。而教师穿插于其中,不时地进行个体指导,提示家长指导幼儿玩大龙球的方法。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打消了幼儿的陌生感,让他们可以迅速融入到教室环境中来。

最后,我以感统训练经典游戏——“彩虹伞”作为结束部分,通过彩虹伞上五彩缤纷的颜色带给幼儿强烈的视觉刺激,让幼儿在感受色彩与大小空间变化的同时体验到不同以往的新鲜感。

二、小小驾驶员——将感统教具与生活中的物品相结合

滑板车是感觉统合训练中的经典教具,主要目的是用于发展幼儿的前庭平衡觉。之前滑板车更多的是使用在大年龄的幼儿身上,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对车的操控达到训练目的。而一岁半至两岁半的幼儿,由于能力的限制无法自己操控滑板车,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同时,如何使活动内容更加游戏化,更贴近低龄幼儿的心理特点就成了教师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经过思考之后,我选用了四脚桌作为本次活动的辅助教具。活动中的重点内容是让幼儿或趴或躺于滑板车上,由家长推车从桌子下面滑过。目的是让幼儿体验滑行的感觉,同时增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力。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提示家长要求幼儿不要抬头,并不断用语言安抚幼儿,让幼儿感受到父母自始至终都陪在左右,以增加他的安全感。

三、勇敢的空降兵——将大肌肉活动融入到感统训练中

发展幼儿的前庭平衡觉是感统训练中的重要内容,而在大肌肉活动中对于幼儿平衡能力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那可不可以将这两个领域的内容进行融合呢?为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感统训练中的“四分之一平衡板”和大肌肉活动中的“走平衡木”与“高跳下”相结合。

在这三个小活动中,“四分之一平衡板”的练习对于幼儿来说是第一个难点,大部分孩子都在爬到最高点时不知该如何调整重心,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指导家长帮助幼儿将身体的重心转过来,再慢慢地爬下来。由于幼儿在平衡板上停留了一定的时间,消耗了一部分体力,因此接下来可以让他去进行难度并不大的走平衡木的练习,在锻炼平衡能力的同时身体也得到了一定的放松。在孩子较为兴奋时,教师再果断地将平衡木撤下,鼓励幼儿从高约1.5米的四脚凳上跳下。幼儿在进行“高跳下”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家长选用正确的站位和扶幼儿的方式,不断地用语言鼓励孩子,让幼儿消除心理恐惧,勇敢地跳下来。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策略探析 篇3

关键词:儿童;感觉统合;策略

目前,我国0~3岁婴幼儿约有7000万,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然而Ayres的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儿童中50%有前庭功能障碍,一般儿童中仅为14%;台湾郑信雄等的研究发现,正常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15.9%,学习困难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8%;北京医科大学任桂英等对北京市1994名正常学龄儿童的感觉统合情况进行了测试,发现失调率为18%~21%。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我们更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应将其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那么什么是感觉统合呢?我们应该怎样解决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呢?笔者做了如下的阐述。

感觉统合是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过大脑的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的知觉并作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很好地与环境接触,适应环境。当这一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时,就被称为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SID)或感觉统合障碍(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感觉统合多表现为视觉系统失调、听觉统合失调、触觉统合失调、本体觉统合失调、前庭觉统合失调等。在我国,学龄前儿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感统失调孩子的人数也随之增加。因此,笔者认为应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纳入幼儿教育的必修课程中来,而且根据国外的经验,正常的儿童也参加感统的游戏活动,增强体质,开发潜能。

一、基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现状,笔者从以下几个关系来分析感觉统合失调所带来的危害

1.从感觉统合失调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来看

在沈阳五区随即抽取的716名儿童中,感觉统合失调发生人数273名,检出率38.13%;行为问题发生人数134名,总检出率为18.71%。各项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均高于感觉统合能力正常的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5)。儿童的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合失调呈正相关。前庭觉失调的行为表现主要有: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小动作不断,会出现与他人交往的困难,还会出现穿鞋子分不清左右,经常会把鞋子穿反,孩子在掌握方向上也会出现距离观测不准,辨别方向的能力差等本体感觉失调的表现。

2.从感觉统合失调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来看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遗传和后天的教育都会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后天的教育中,对于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预防和训练都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早期教育,在儿童的关键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研究表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r=0.80)。抚育困难,中间抚育困难型和发动缓慢型儿童重度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高,矫治比较困难。尤其在大中城市里,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忙于工作,与孩子的交往较少,不注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甚至是把工作中的一些不良情绪带回家庭中,孩子也通常是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经常会保护过度,怕出危险,很少参加游戏和跑跳的活动,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感覺统合。年轻的父母缺乏教养的知识与经验,只是一味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购买大量的玩具,很少参与到儿童的游戏活动中来,早期教养方式的不当也会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3.从感觉统合失调与神经心理的关系来看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与H.R神经心理特征具有相关性,其主要表现在:感觉统合中触觉过分防御的儿童其范畴错误数多,触摸测验用时较长,靶测验成绩差。触觉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敏感型和迟钝型。敏感型的儿童表现为缺乏自信,对任何新的学习都会加以排斥,不喜欢他人接触,在团体中容易和别人争吵,朋友少,易紧张,胆小怕事。在生活中表现为易发脾气、固执、偏食或暴饮暴食、吃手、咬人、爱玩弄生殖器等。迟钝型的儿童主要表现为缺乏自我意识,大脑分辨能力差,动作较为笨拙。

二、我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应采取的策略

1.相关医疗机构

北医六院、协和医院等大的医院,都开设了儿童感觉统合方面的门诊。但面对庞大的需求群体,医院也要承担儿童感统训练的重任。医院不但要对儿童的失调能做出准确的诊断,还要科学地制订系统的游戏训练方案,引导孩子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感统训练,并且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也有其弊端,当家长进医院时都会有顾虑,认为孩子得了失调的病,而且孩子本身到了医院也很抵触,家长和孩子的心理都易产生阴影。因此,在进行感统训练的过程中,要配合适当的心理辅导,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顾虑,用积极的心态来配合医生的感统训练。

2.幼儿园是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主阵地

在美国,每100个幼儿园就有98家幼儿园内设有“儿童感统会馆”。台湾地区感统训练系统在幼儿园中的普及率为95%,每100家大型社区内就有80个设有大型的“儿童感统训练馆”。因此,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中,首先应给予极大的重视,要求开设感觉统合的训练项目,让儿童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感觉器官的协调发展。其次,要及时地鉴别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对其进行第一时间的训练,使其在最佳的关键期得到训练。

3.感觉统合训练馆

它是对幼儿园的有益补充。当前我国仍然面临着孩子入园难的问题,而且还在加剧。国家正在加大对幼儿园建设的投入以及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对儿童感觉统合这一块往往是无暇顾及,因此,通过社会力量创办的儿童感统馆是对幼儿园教育的有益补充。国家应给予适当的扶持,正确的引导,科学的管理。使儿童感觉统合馆真正能发挥作用,发挥其技能优势,能对儿童进行科学的训练,并能指导家长如何改变以往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进行合理的矫正。

4.早教中心和其他托幼机构

早教中心和其他托动机构起着预防和训练的作用。从新生儿出生后,就应进行合理的视觉训练、听觉训练、嗅觉训练和肌肉的训练等。早教中心和托幼机构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开发孩子的潜能。例如可以对婴儿进行感官训练,当婴儿已经懂得镜子中的人是自己时,就可以用镜子跟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或者拉着宝宝的小手和小脚摇晃,可以增进自我认识。俗话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站,周岁则能行走。而动作发育又是孩子智力发育的先决条件,也是智能发育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婴儿肌肉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在我国发展的思考

1.专业人员的培养

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专业人员称为感觉统合训练师,由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下设的职工协会颁发的证书。面对中国大量需要的感统训练师,仅仅靠职工协会这一机构是无法完成的,因此也希望将感统训练师纳入到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来培养,既能增强证书的权威性和技能性,又能引起社会人员足够的兴趣,便于感统的推广。此外,对报考感统人员资格的鉴定要严。感觉统合训练它涉及到体育学、生理解剖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因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较高,对从业人员的资格应进行严格的审查。其次,在岗人员的再进修。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人们对感觉统合训练的探索也在不断的深入,更要求在职人员对新技能和新理论的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

2.政府的支持与投入

首先,政府应通过提倡、鼓励、要求的过程在幼儿园设立感觉统合训练馆,对在职的教师应提供感统训练的培训,应规定在幼儿园必须开设感统训练课程。政府也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将社会上的一些盈利机构纳入公益的范畴中来,既便于管理,又能切实地为儿童提供服务。此外,对一些重度感统失调的家庭,应给予补贴,北京等地区就已经开始对一些特殊儿童参与康复治疗给予一定的补助,尽可以减轻一些家庭的负担,也可以促进感统训练馆的健康发展,为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提供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

3.家长观念的更新

有的家长认为感觉统合失调是一种病,不愿意承认自己孩子的失调。认为触觉失调、前庭觉失调、本体觉失调,只要不影响学习就没问题,正是这样的小问题,可能对于他目前来说,没出现大的问题,但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習的动力不足、缺乏自信心等,贻误了训练和矫治的关键期,从而对孩子的发展造成更大的伤害。另外,一些家长夸大感觉统合的作用,认为孩子喜欢体育游戏,只要多参加感统训练,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从而忽视了孩子其他的一些因素和问题。因此,既不能避而不谈,也不能过分的夸大。

参考文献:

[1]于素红,万俊明.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构建加减文字题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7(8).

[2]Ayres AJ.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the vestibule system[J]

.Learning Disabilities,1978,11:30~40.

[3]Ottenbacher K.Short MA. 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 in

children:A review of theory and treatment[J].Advance in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Pediatrics.

[4]李智永,文江舸,王春南,等.沈阳市716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范围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07(02).

[5]张红静,潘芳,江虹,等.医学记忆力与多因素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6).

[6]黄运萍,贾素风,苗彩霞.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家庭养育方式,儿童气质关系的研究.临床研究与分析,2005(4):289.

感觉统合训练方案 篇4

姓名: 学号专业:

测评信息:小云,七岁,本体感统失调,视觉统合失调。注意力记忆力差,身体平衡差,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动作迟缓笨挫,成绩差。

长远目标:加强平衡感,提高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培养愉悦的心情,建立自信,能够和人正常沟通。训练主题:感统失调训练

训练活动实施人:老师、父母 物资准备:训练中心、家庭

训练时间周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一个月,共三个月,每周三天训练。训练项目:大滑板、蹦床、乌龟爬、大象爬、袋鼠跳、按摩大龙球等。

技术要素:采用游戏的方式,特定环境、特殊的器材与孩子的交互作用,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即刺激与运动相结合,达到刺激及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从而让儿童在积极快乐的情绪中来玩、来学习,促进他们身体和大脑之间的协调反应,帮助他们的感觉运动功能向正常方向发展。

训练难点与应对方法:儿童可能会在训练中,产生反抗哭闹的行为,老师与家长要及时安慰,积极调整儿童心态,协助其完成训练。

(一)教学计划:第一个月

主要训练目标:主要是训练前庭和触觉,训练平衡感。具体训练内容:大滑板(30~50)

蹦床(200~500)

乌龟爬(5圈)

平衡台(5次)

按摩大龙球(200)

平衡踩踏车(100)

抛接球(20个)

第一个月小结:平衡感稍微好了点,注意力慢慢在集中。

教学计划:第二个月

主要训练目标:主要挺高注意力和触觉,加强平衡感。具体训练内容:大滑板(30~50)

蹦床(200~500)

走平衡台(5次)

按摩大龙球(200)

平衡踩踏车(100)

大象爬(10圈)

晃动独木桥(10)

对接抛球(20个)

第二个月小结:平衡感开始正常,可以独立的做早操,认真的听别人讲话。写字姿势稍微正确。

教学计划:第三个月

主要训练目标:主要训练平衡感,注意力记忆力。具体训练内容:按摩大龙球(200)

对接抛球(30)

大陀螺(20)

脚步器(20)

竖抱筒

蹦床(200~300)

S形垂直平衡木(10)

第三个月小结: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许多,动作也快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训练完成项目实时评估:每个训练都清晰的记录在案,针对儿童有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做出相应的训练项目调整。

(二)家庭训练计划:

1.和孩子玩对接球,与孩子面对面相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如果孩子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孩子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2.走楼梯训练,家长可站在上一级楼梯上,伸出双手协助孩子并同时给予口头指令“上!”;如果孩子不合作,可把零食放在楼梯上,等孩子踏上后给予奖励。注意开始时可在每一梯级放零食玩具,逐渐地,只在几级楼梯或最后一级楼梯上才放。不论孩子如何哭闹,要坚持让孩子配合才能给予奖励物。3.在孩子的脚趾头上分别贴一贴纸,让儿童弯腰揭下。

4.给孩子洗澡时,用海绵或毛巾轻擦孩子的背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顺序擦,也可打圈式地擦。

5.家长用手挠孩子的头颈、胳肢窝、脚底等皮肤触觉敏感处,手的力度一阵轻一阵重,如果孩子害怕,或抗拒,先对其全身肌肤轻轻地抚摩,等孩子习惯以后再逐渐地把时间延长。

感觉统合训练项目详细指导 篇5

前庭平衡类平衡吊揽

要求:儿童俯卧于吊揽上,双脚伸直,头颈部抬高双手抬高,训练者用力摇动悬挂的吊揽 指导活动:在吊揽晃动过程中让儿童有次序进行插棍、接住投来的沙包、将物件投进指定位置,击出迎面而来的大皮球

作用:改善儿童过度敏感的平衡感觉,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平衡触觉板

要求:儿童能够独立在圆形或椭圆形的触觉板上行走

指导活动:可以使儿童手持哑铃行走也可以设置障碍物让儿童跨过去 作用:改善儿童的触觉防御能力,平衡能力以及运动企划能力 波波池

要求:儿童藏身于波波池中能够推开掩盖的波波球

指导活动:在波波池中接住训练者抛来的球,并能够在秋池中找到相应的物件 作用:改善儿童平衡能力,改善过度敏感的触觉防御功能以及辨识能力 圆筒

要求:小朋友坐在圆筒上双脚双手抱紧,训练者用力快速转动(左右各10圈)悬挂的圆筒,立即停止,观察小朋友眼球的颤抖情况(震颤在5秒以内为反应迟钝震颤在15秒以上为反应敏感)指导活动:可以给予强力的刺激以满足经常自传或要求旋转的小朋友以改善行为,可以再旋转过程中进行投掷活动

作用:改善儿童过度敏感或迟钝的前庭平衡感觉以及眼球的控制能力(注意事项:在转的过程中观察儿童的表情不适时立刻停止以防呕吐)平衡步道

要求:儿童沿着平衡布道步行,指导活动:可以根据儿童的平衡能力调整平衡布道的稳定性,也可以和S型平衡木或阳光隧道结合设置游戏

作用:改善儿童的平衡能力,及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提高注意力 独脚椅

要求:小朋友坐在独角椅上面左右摇晃身体

指导活动:儿童能够稳坐在独角椅上停住或踢开滚过来的球,双脚轮流向上方踢球 作用:改善儿童的平衡能力及其注意力平衡太极盘(蜗牛太极盘)

要求:儿童双脚站立在太极盘上,训练者将一个小球放入盘内,儿童通过身体中心的转移摇动平衡盘儿童要在规定时间内,将球转移到指定位置

作用:改善儿童的平衡及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提高注意力平衡秋千

要求:儿童自行爬上悬挂的平衡秋千(卧位、坐位均可)训练者轻轻摇晃秋千,儿童抱紧秋千不掉下来

指导活动:儿童在晃动过程中可以将小球投入指定篮筐里面 作用:改善儿童过度敏感的平衡感觉,提高肌张力的控制能力 陀螺 要求:儿童自行躺在半圆的陀螺里面双腿双手紧贴边缘双手用力抓牢边缘,儿童通过转移身体中心转动陀螺

作用:改善儿童敏感的平衡感觉以及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 滑板划滑梯:

要求:儿童俯卧于滑板上双手用力拉动滑道两旁边缘,双臂向前伸直、双脚抬高,快速滑下 指导活动:还可以穿过滑梯前面的彩虹接龙,并双手推开迎面滚过来的大球。或手持海洋球丢进指定位置

作用:刺激前庭平衡感觉,维持良好身体姿势增强动作计划及学习能力 羊角球

要求:要求儿童坐卧在球上,双手抓握两只羊角保持上体的直立。双腿屈曲双脚用力向下向前方跳动

指导活动:沿S行前行或绕或跳过障碍物行进,还可以设置作业任务予以完成

作用:刺激前庭平衡感觉,促进身体双侧的协调统合及发展,保持良好的的身体姿势,增强 运动企划能力(感觉敏感的儿童更加使用)平衡脚踏车

要求:儿童双手紧握两边扶手,平视前方,两只脚分别用力踩动踏板使车子前进 指导活动:根据儿童能力将扶手去掉,双手抱球前行,或是在行过程中进行抛接球的训练(可 交替进行大小车子的训练)

作用:改善身体的协调及本体感觉的运用能力,改善注意力平衡台

要求:儿童站在平衡台上做身体的左右摇摆活动,在此过程中进行抛接球训练,将球投进指 定位置 指导活动:不断改变训练者的位置以及抛球的力度、频率还可以让儿童站立在平衡台上拍球,可将几个平衡台连接起来让儿童在上面走动

作用:改善儿童的平衡能力,以及张力的控制能力改善注意力 跳跳床

要求:要求儿童站立在跳床上上下跳到,并自行数数。对于身体不协调的儿童训练者可适 当辅助

指导活动:在弹跳过程中抛接球(各个方向抛来的)或是在弹跳过程中触摸上方的触觉球,两个小朋友可同时相互进行,可在上面进行负重训练

作用:刺激儿童的前庭平衡感觉,以及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提高注意力 S型平衡木

要求:儿童能够站立在上面进行S行双脚交叉行进,指导活动:可在儿童行进的过程中适当增加障碍物,还可以将平衡木反置让儿童进行攀爬 训练

作用:改善儿童的平衡能力以及强化儿童的本体感受 触觉类平衡触觉板

要求:儿童能够独立在圆形或椭圆形的触觉板上行走

指导活动:可以使儿童手持哑铃行走也可以设置障碍物让儿童跨过去 作用:改善儿童的触觉防御能力,平衡能力以及运动企划能力 触觉球、触觉垫

要求:儿童仰卧、俯卧无触觉垫上,训练者用触觉球(205厘米)在儿童身上来回滚动 指导活动:可以将球重力压在儿童身上进行触觉按摩,对于触觉过的敏感的儿童还可以用软毛刷代替 作用:改善过度敏感或迟钝的触觉防御功能 波波池

要求:儿童藏身于波波池中能够推开掩盖的波波球

指导活动:在波波池中接住训练者抛来的球,并能够在秋池中找到相应的物件 作用:改善儿童平衡能力,改善过度敏感的触觉防御功能以及辨识能力 过河半球石

要求:儿童双手抓握带动过河石的绳子,双脚踩在过河石上双脚交叉前进 指导活动:沿直线、绕S型前进

作用:改善儿童脚底部的触觉防御、以及身体的平衡能力 阳光隧道

要求:小朋友自行钻进五彩的隧道里面玩躲猫猫游戏或是在隧道里面来回穿梭爬行 指导活动:成人可以将隧道的两头封上,隔着隧道触摸小朋友还可以通过隧道挤压躲在里面的小朋友。也可放进隧道一些触觉球,或是让小朋友在里面找到指定的物件 作用:改善小朋友的触觉防御功能提高小朋友的触觉及空间辨识能力,改善肌张力控制能力 大笼球

要求:让孩子在球上保持坐位或俯卧位或仰卧位左右摇摆。上下按压前后摇动

指导活动:还可以用球把孩子压在海绵垫上,还可以学习排球动作,让儿童自己在球上用力下压,对于一些小的儿童可以让他注视并停住迎面滚来的球,把球向前滚动

作用:维持良好的身体姿势,可部分改善儿童的触觉反应,促进身体的双侧协调的统合,稳定情绪,提高注意力 本体感受类 跨栏

要求:设置高度约10-20厘米高的障碍物使儿童能够双脚夹球跳过4-7步障碍经 指导活动:可逐步增加障碍经的个数,高度以及障碍经之间的距离 作用:强化儿童的本体感受以及大肌肉训练,提升运动企划能力 袋鼠袋

要求儿童将身体一部分放置于袋子当中,双手抓着袋子边缘,似袋鼠连续向前跳跃 指导活动:设置10-20厘米高的障碍经让儿童闭眼跳过也可以S型前行

作用:强化儿童的本体感受,以及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也可提升儿童对空间的认知能力 猴子爬

要求:儿童上手双脚着地,头颈部尽量抬高,提高臀部向前爬行 作用:改善儿童身体的控制能力,提升大肌肉运用能力 推小车 要求:儿童俯卧于大笼球上训练者将儿童双脚抬起向前推动至儿童身体完全离开大球进行前臂伸直双手承地前行

作用:改善儿童上肢张力,维持良好的身体姿势,强化本体感受 双侧翻

要求:儿童仰卧触觉垫上双上肢伸直于头顶自行用力向两侧反动 作用:维持良好的身体姿势,改善身体双侧的协调统合 前滚翻

要求:儿童在触觉垫上连续向前翻跟斗5次,再向相反的方向翻5次、作用:锻炼儿童颈背部肌肉张力,改善古语敏感的平衡感觉 上下楼梯

要求:儿童能够自行上下楼梯 指导活动:逐步进行一步一级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增设障碍物,负重训练 作用:改善儿童的本体控制能力,提高肌肉张力 爬滑板

要求:使孩子俯卧于滑板,抬高头颈部上脚抬高并拢,双手撑地前行

指导活动:在进行过程中设置相应的障碍物试着让儿童让障碍物前行,设置贴娃娃游戏 作用:增强颈背部肌肉以及腰部肌肉张力,以及控制身体姿势,增强手部触觉辨识能力 爬地推求:

要求:使孩子俯卧于滑板上,头颈部抬高,双脚并拢太高双上肢推走迎面滚来的球体 指导活动:让儿童自己数数,试着让儿童推开来自各个方向的球

作用:增强颈背及腰部肌肉张力,提高注意力改善身体协调及运动策划能力 多种感觉处理以及运用 足球

要求:要求儿童单脚站立用另外一只脚将球踢开

指导活动:能够用较停住滚过来的球,将球踢进指定位置或是让儿童坐在独脚椅上踢球,还 可以双脚起跳踢球

作用:提高平衡能力,身体肌张力的提升以及控制能力,提高注意力 篮球

要求:儿童站在原地用手拍球(单双手)

指导活动:让儿童站立在平衡台上将球对墙投出去并能及时接住,或将球投进指定位置 作用:改善儿童平衡能力,注意力,提升身体的协调及对环境予以挑战时的反应能力 体能训练组合

要求:儿童能够独立攀爬上去站立或是走过去个各式各样的训练组合 指导活动:可以对儿童进行负重攀爬训练增设障碍物

作用:适合平衡感觉过度敏感(重力不安全症)的儿童,大肌肉的训练 健身蹦蹦求

要求:儿童一只脚套在圈上,该脚带动蹦蹦球转动,另外一只脚跳过连接蹦蹦球的线 作用:改善身体协调能力,提升肢体运用能力(本体感觉失调)彩虹接龙

要求:儿童在各式的接龙组合中进行攀爬、跳跃、翻滚,穿梭等活动 指导活动:可配合其他感统器材拼出各种游戏活动

作用:吸引儿童注意力,提升儿童对于环境的挑战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万象组合

要求:儿童在各式的积木组合中进行攀爬、跳跃、翻滚,穿梭等活动 指导活动:可配合其他感统器材拼出各种游戏活动

作用:吸引儿童注意力,提升儿童对于环境的挑战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软体组合:

可根据儿童喜好在上面做攀爬、翻滚、跳跃等动作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篇6

学生测评信息:10-13岁,本体感统失调,视觉统合失调。注意力记忆力差,身体平衡差,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动作迟缓笨挫,成绩差等。

长远目标:加强平衡感,提高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培养愉悦的心情,建立自信

训练主题:感统失调训练

教学目标:开发潜能力,身心更协调

1、发掘学生的身体潜能,增强孩子四肢肌肉发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2、训练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

3、使学生身体强壮敏捷,头脑反应迅速,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换好衣服,运动装,不要穿牛仔裤。在指定集合地点列队站好。

一、集合:互相问好,并行礼!

课堂要求: A. 纪律要求:有序!轻声细语。最高品质,静悄悄;服从教练指挥;运动器械用完后,要放回原来位置;上厕所,报告老师,老师允许后才可以去;训练中口渴了,报告老师,得到老师允许后才可以去,并且只能喝一小口。

B. 遵守纪律,在排队中互相谦让、等待的良好行为品质,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C. 谦让精神:男同学要谦让女同学,个子高的同学谦让个子矮的同学,D. 训练要求: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勇敢,超越!

E. 掌握动作要领,高标准,严要求。尽力,努力,竭尽全力!F. 动作够快,次数够多,效果够好!

二、总结上节课孩子们表现突出的地方。哲理故事分享:《励志小故事:每天进步一点点,奇迹就会发生》

香港海洋公园里有一条大鲸鱼,虽然重达8600公斤,却不但能跃出水面6.6米,还能向游客表演各种杂技。面对这条创造奇迹的鲸鱼,有人向训练师请教训练的秘诀。训练师说,在最初开始训练时,我们会先把绳子放在水面之下,使鲸鱼不得不从绳子上方通过,每通过一次,鲸鱼就能得到奖励。渐渐地,我们会把绳子提高,只不过每次提高的幅度都很小,大约只有两厘米,这样鲸鱼不需花费多大的力气就有可能跃过去,并获得奖励。于是,这条常常受到奖励的鲸鱼,便很乐意地接受下一次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鲸鱼跃过的高度逐渐上升,最后竟然达到了6.6米。

训练师最后总结到,他们训练鲸鱼成功的诀窍,是每次让它进步一点点。正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积累起来,天长日久,便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三、训练项目:

动态活动——大滑板,羊角球,袋鼠跳,大滑梯,跳绳 静态训练——平衡台拍球儿。抱桶。网缆插棍。

集体项目——音乐排球3次,手指操2节和花样传球,数字划消2次10-15分钟完成,手指操2节:巩固第一节“抓手指”,学“一三指”

新项目巩固:花样传球NO2次,花样传球——扔接球:球扔到右手边的同学的呼啦圈里,接住自己呼啦圈弹起的球。1-5连续,听老师指令扔。最好一起喊口号1.2.3.4.5.((目的:锻炼视觉,听觉,手眼协调能力及团队协调能力)

四、放松活动——压大笼球 孩子们再见,老师再见!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篇7

运动感觉对于警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运动感觉良好的警犬可以更好的完成任务,运动感觉不只是因为遗传,很大一部分运动感觉强的警犬是通过相应的训练达成的,对警犬进行训练效果最好是在犬的幼生期,对于警犬幼期的运动感觉训练可以借鉴婴儿方面的训练成果。在传统警犬训练的方法上进行改进得出一种新型的警用幼犬运动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使警用幼犬的训练揭开了新的篇章。

二、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龄罗威纳幼犬作为警用幼犬的训练对象,选择六十头幼犬,尽量做到幼犬的各项基本素质持平,并且犬龄都在两个月大,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三十头,并且每组之间公母数量尽量平均。

(二)方法

六十头幼犬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三十头,一组命名为传统方法训练组,采用传统的警用幼犬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另一组命名为感觉综合训练组,在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训练辅助的同时,运用运动感觉综合的方法进行训练,经过四个月的训练手对两组之间的训练效果进行比较。

1. 传统方法训练组

警队对于警用幼犬的训练方法有着明确的文件,传统方法训练组依照警队的各项文件规定的警用幼犬训练要求和步骤进行训练即可。

2. 运动感觉综合训练组

对警用幼犬进行运动感觉综合训练,可以提高警犬的各项身体素质,对于警用幼犬的训练不能一蹴而就,要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将传统的训练方法作为辅助,着重对警用幼犬进行运动感觉的综合训练,幼犬运动感觉统合训练可以通过过跷跷板、绕迂回杆和跳跃障碍等三方面进行,训练应逐步完成,难度应逐渐增加。训练的关键是培养犬的信心、技巧、胆量和承受力。

(1)过翘翘板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幼犬能熟练地通过跷跷板,以达到良好运动平衡性的目的。

(2)绕迂回杆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幼犬能达到熟练绕迂回杆,从而培养其良好的运动敏捷性目的。

(3)越障碍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幼犬达到跳跃一定高度障碍物的能力,从而培养其良好的运动协调性。

(4)运动感觉综合训练的原则。首先需要对在训练中以安全原则为基础,犬在两个月大小时各项身体条件和素质还较差,训练人员要在训练中保证幼犬的训练安全,并且在训练中主动保护幼犬,避免幼犬在训练中摔伤或者撞击;其实要落实适度原则,在警用幼犬的训练初期,训练的强度不宜太高,训练人员要真正掌握幼犬的身体素质,根据实际对幼犬进行分别的训练安排,保证训练适度,并且幼犬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如果训练强度太大,很有可能会影响幼犬今后的正常发育;在训练中鼓励原则也是警用幼犬的训练中需要保证的原则之一,即在幼犬完成一项训练时要对它进行鼓励,可以奖励零食等,这样可以促进幼犬完成训练的积极性,真正调动幼犬训练的主动性,这样可以使训练的效果事倍功半。

三、结论

传统方法训练组和运动感觉综合训练组经过四个月的训练,可以明显看出,运动感觉综合训练组的幼犬较四个月前身体素质的各项数据有了大幅度提升,传统方法训练组幼犬的身体素质也有所提升,但提升的幅度没有运动感觉综合训练组提升的明显,所以采用运动感觉综合训练的方法训练警用幼犬有着很好的效果并且值得推广。

四、结语

随着人们对动物行为信息研究的深入,发现运动感觉同样是犬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感觉之一,它是反应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是来自于犬体内部的肌肉、关节、韧带的感觉,具有良好的敏捷性、运动协调性、平衡性,是良好的运动感觉表现的重要依据。对犬的运动感觉进行综合训练,是先进有效后天培养方法,对于幼犬未来身体各项素质的发展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方乐民,熊前,李玉森.警犬早期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及效果研究[J].中国工作犬业,2011(12):26-28.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篇8

一、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幼儿园日常教学的基本做法

笔者根据自己所在幼儿园开展感统训练八年以来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实际测评数据,得出结论:要想解决原有的“恶性循环”式的发展现状,必须把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幼儿园日常教学作为指导思想来指挥我们的具体行为。

第一步是把感统训练规定课时编入《课程表》。

幼儿园的年级分配是比较严谨的,所以要根据不同年级幼儿的生理和发展特点,把平时存放在感统专项教室、各班轮流使用的感统教具化整为零,分配至各个年级和班级。

具体分配方法如下:

1.托班、小班:以前庭组的教具为主,如四分之一圆、平衡步道、圆形滑车等;

2.中班:以前庭组结合本体组的教具为主,如大陀螺、S型平衡木、圆形跳床等;

3.大班:以触觉组为主,如平衡触觉板、颗粒按摩球、颗粒大龙球等,再辅以其它大型综合类教具,如大滑板、吊缆组合等;

4.各年级流动的共用教具:万象组合、彩虹接龙、20厘米的抛接球、弹跳组合等。

经过对全园幼儿的整体评估之后,课时分配方法如下:

1.托班:每周1—2课时,每周总训练量为60—90分钟;

2.小班:每周2—3课时,辅以户外活动时间,每周总训练量为90—120分钟;

3.中班:每周2—3课时,辅以户外活动时间,每周总训练量为120—150分钟;

4.大班:每周3—4课时,辅以户外活动时间,每周总训练量为150—180分钟。

第二步是对全园老师进行针对实操能力的培训,然后按照感觉训练的训练目标分为四组“教练”:

1.基本评估组:面向新生和低龄幼儿,采用能反映幼儿感觉统合三大系统即前庭平衡、触觉和本体感发育现状的活动设计,在课程中帮助初学幼儿呈现真实水平,寻求进一步训练的参考依据;

2.粗大动作组:依靠比较大型的教具来安排必要的训练;

3.精细动作组:重视精细动作和自控能力的培养;

4.集体游戏组:把某个班级或某一组幼儿编成可以进行集体游戏的队列,通过实施集体训练来获得对幼儿全方位感官发育水平的认知和把握。

第三步就是实际操作。

幼儿可以在各个教室之间轮转,参加不同的训练项目;也可以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在户外环境下进行各个组的不同训练项目之间的轮转。执行教练在每学期前两个月专职负责自己的训练器械组,后两个月采用跟随法,跟踪某一组幼儿在各个项目之间有序轮转。

二、幼儿园日常化感统训练的初级阶段的目标是满足幼儿的感觉学习需求和提高幼儿动作发展水平

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告诉我们:幼儿的感觉统合发展水平首先决定着他的学习能力,幼儿的学习就是感知与操作的过程,感知的开端是借助自体的七大感觉系统来感知自体内外的全部信息;操作的开端则始于对身体的操作。所以,幼儿对感觉学习的需求是巨大而迫切的,幼儿园阶段的很多课程之所以经常陷入系统化、序列化的一味追求知识训练的桎梏中,就是因为忽略了幼儿这种源自自然心性、无须经过大脑复杂加工的对感觉学习的需求。科学研究表明,感觉学习及其操作技能会影响大脑思考能力的发展,是幼儿最基础的学习方式。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幼儿的感觉学习,她在很多论著中都指出,智力培养首先要靠感觉,只有依靠感觉来收集和分辨事实,才能产生初步的智力活动。她重点强调,三至六岁(幼儿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应该以动作发展和感官训练为主,使儿童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和自我教育逐步发展自由而坚强的个性。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即从出生到两岁的“感知运动阶段”所遗留的很多欠缺,都需要在幼儿阶段通过幼儿园集体环境中有效的感统训练来加以弥补,否则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会有损害。

再参照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推出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阐述,其中健康领域对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要求是:(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除了依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教育建议”所涉及的幼儿园常规的、必备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最佳载体就是本文所述的这种融入幼儿园日常教学的感觉统合训练,如是可知,幼儿园的感统训练课程也必须将满足幼儿的感觉学习需求和提高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列为初期训练目标。

三、幼儿园感统训练课程的中级阶段的目标是全面实施幼儿发展的个性化支持与干预

全员参与且编入常规教学序列的感统训练经过2—3个学期的开展,各年级、各年龄段的幼儿会呈现出大量的个性化的表现,这些表现无论是原本存在还是刚刚出现,都会成为参与课程的幼儿继续进步的障碍,也会干扰课程的有序运行。此时,对每一组或者某一班的个别幼儿,据其个性化表现,实施个性化支持与干预就很有必要了。

较为普遍存在的、矫正难度不大的一些不良表现,如咬手指、学舌、流口水或者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等,可以在集体课上适度关注和提点,是为“支持”;对于如下所列举的一些在集体环境中越来越频繁出现的个性化行为偏差,则必须予以专业测评、制定计划、跟踪训练、强力纠错这个层面的帮助,是为“干预”。

个别幼儿在集体环境中的个性化感统失调表现:

1.不自主或习惯性抚弄生殖器;

2.始终处于不安全状态,跟定某位教师;

3.对自己的物品看护较紧,离开视线就哭闹;

4.经常趴在教室或走廊的地面上;

5.睡觉咬被角、衣角或紧抱固定的物品;

6.喜好无征兆,咬人、打人、挖人、挠人;

7.流口水非常频繁,屡次提醒无作用;

8.粗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均明显笨拙不良;

9.好自言自语,又非常缺乏自信;

10.特别顽皮,但当众被提问就放弃回答;

11.不愿跟小朋友交流,却有时愿意跟大人交流;

12.爱生闷气、多语、触犯规则或不遵守规则;

13.上课总坐不住,独立做事能力低下,须时刻有人督促提醒;

14.一眼看不住就往室外或队列外跑;

15.喜欢爬高或总躺在桌子上、台阶上;

16.喜欢在固定的地方玩;

17.喜欢闻某种固定的味道(书、纸、拖布等);

18.常常独自吃土、石子、蛋壳、鼻涕等,用舌头舔人;

19.好撕东西,从不爱惜东西;

20.动手涂画能力低下;

21.无论兴奋与否都喜欢尖叫,上课时好突然离座。

四、幼儿园感统训练课程实施应遵循的原则

感觉统合教育理论的创始人,美国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简·爱尔丝博士在其论文中倡导这样的感统训练:

1.找到孩子可以自己尽力玩的游戏;

2.用耐心培养孩子的兴趣;

3.要让孩子感到快乐;

4.协助孩子建立自然的情绪;

5.感觉信息成熟化是信心的基础。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如下五条原则列为幼儿园感统训练课程实施过程中,执教者必须遵循的要件:

1.快乐分享原则:训练当中要让儿童感到快乐而不是压力,教练只是参与者、引导者、评判者、分享者;

2.幼儿中心原则:训练中幼儿是主角,要尊重儿童对感觉刺激的具体需要和选择,要有针对性地为本堂课的团队设计适宜的游戏活动;

3.循序发展原则:通过控制环境给幼儿以适当的感觉刺激,从而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使幼儿作出顺应性反应,不要教幼儿如何做,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由粗到细;

4.即时反馈原则:训练过程中,适时给幼儿以积极地反馈,并主动同幼儿家长交流感受,与家长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

5.培养自信原则:做好环境创设,加强情感融合,激发幼儿的内在驱策力,追求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五、幼儿园感统训练课程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幼儿的情商发展

前庭平衡水平(前庭平衡器官和系统)掌控着幼儿的本体感、触觉以及视觉、听觉的发展基础,同时也为幼儿提供由自我认知水平、自体姿态感觉所决定的自信心的源泉,特别是幼儿的触觉发展,直接与情绪状态密切相关。

据此推论,反向呈现的感觉统合失调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会有深重的不良影响。例如,前庭平衡不佳的儿童,生理上就特别容易受到来自地心引力的干扰,自体难以维持内在平衡,大脑保持清晰的警觉状态的能力受限甚至极低,从而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再如,前庭功能不良而缺乏重力感(源自本体感器官和系统)的幼儿,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因而恐惧感和不安全感深重,特别容易悲伤、消极、生气或者过度兴奋。而触觉防御过当(触觉敏感)的幼儿,对正常、细微的感觉刺激常常有过度或者过激反应,从而导致他们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人际关系很差。

上一篇:古代壁画临摹及教学实践下一篇:志愿者培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