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春节习俗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老北京春节习俗(精选10篇)

老北京春节习俗 篇1

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

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老北京春节习俗 篇2

其实, 要说起老北京的商业行业, 不用说大小店铺和其经营的知名商品, 就是广大老北京平民百姓所喜爱的那些看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各种小吃, 从其来源到名称及经营的各个环节等, 也无不具有文化品味和蕴含着文化底蕴。

提起老北京的特色小吃品种, 用“众多”二字来形容可谓恰如其分。但是如果说这些小吃各具文化特色, 那就不知是否为人们所认同啦。就我这个最爱吃各种小吃的老北京人来讲, 我不仅对这一点完全认同, 而且有很深的体会。我认为, 这些小吃之所以历经几百年, 其盛名不衰, 对人们仍具有刺激食欲的诱惑力, 一方面是本身的风味特色, 另一方面就是饱含着京味饮食文化内涵。先拿我认为名称似乎最“粗俗”的小吃“驴打滚”说吧, 其实从起名到这食品本身的特色都有文化内涵。

老北京人常讲:“这起名呀得有学问!”这话一点儿不假。就拿驴打滚来说吧, 它本是老北京小吃豆面糕的俗称。如果直称“豆面糕”, 人们大概只想到这是个极普通的食品, 不会引起什么好奇和兴趣。但是一提起“驴打滚”, 首先人们就对这名称感到好奇, 进而便萌发了追究这名称来历的兴趣。这种小吃的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 就是将黄米面蒸熟再裹上豆馅儿, 然后将制得的黏面卷在炒熟的金黄色的干豆面上滚一滚, 恰似驴在黄土地上打个滚儿, 既扬起黄色灰尘又在身上沾上黄尘一样。所以这叫法不但形象, 而且用的也是文学修辞的比喻手法。这诙谐的俗称, 不仅使人们未曾买先感受其名的趣味, 就是那擅操笔墨的文人, 也免不了要琢磨一番, 将其编写成诗。如在《燕都小食品杂咏》中, 就有专门描写驴打滚的诗句, 即“红糖水馅巧安排, 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 称名未免近诙谐”。如今, 在北京的一些小吃店里仍能吃上驴打滚。我儿时正值上世纪50年代初, 那时候在走街串巷叫卖各种食品和日用品的小贩中, 就有卖驴打滚的。我第一次吃的驴打滚就是在胡同里推车叫卖的小贩那儿买的。母亲交钱后, 那个小贩就用刀切下一块黄澄澄的裹着干豆面的驴打滚, 并把它们切成条状, 然后给了我母亲。当然, 这份驴打滚基本让我吃了, 那豆面的余香一直飘绕在我的记忆中。遗憾的是昔日那推着小车沿街叫卖驴打滚的小贩已消失多年了。

再如, 那金黄色的松软、香甜可口的豌豆黄, 不仅老北京人喜欢吃, 而且不少外地人也喜欢吃。听朋友讲, 有不少在海外定居多年的老北京人, 一回到北京就先提出要吃豌豆黄。其实这种食品只不过是老北京民间春夏季节的一种应时小吃, 后来传入宫廷, 特别为清廷的慈禧太后所喜爱。于是, 这普通的小吃就成了小吃中的著名佳品。如今在大大小小的小吃店中, 豌豆黄仍是平民百姓喜爱的食品;在昔日皇家园林如今的北海公园里的著名饭庄——仿膳里, 豌豆黄还作为宫廷小吃受到中外客人欢迎。听人讲, 被人为地分为平民百姓食用的豌豆黄和上档次的宫廷豌豆黄, 从原料的精选到制作上确有不同之处。当然, 作为宫廷小吃的豌豆黄, 价格上肯定要贵很多。谈到对豌豆黄这一食品的兴趣, 不管历代文人出自什么想法, 但为此颇费笔墨者确实不少, 如有诗云:“从来食物属燕京, 豌豆黄儿久著名。红枣都嵌金屑里, 十文一块买黄琼。”

现在, 在护国寺小吃店、老北京炸酱面等饭馆里, 都有老北京小吃面茶。这种用糜子面熬成糊状的食品, 盛在碗里后再淋上用香油稀释过的芝麻酱, 再撒上芝麻盐儿即可食用的小吃, 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代一诗人所作《都门竹枝词》里就有“清晨一碗甜浆粥, 才吃茶汤又面茶”的诗句;还有一诗中也有“午梦初醒热面茶, 干姜麻酱总须加”的诗句。我记得还有一位说相声的老艺人, 大概是高德明先生曾说过一段《卖面茶》的相声。可见这一小小的食品牵动了几代名人的文化情怀, 同时也为艺人提供了表演素材。在我儿时还有推着小车沿街叫卖或固定在街口和胡同里叫卖面茶的小贩。我吃过几个不同小贩卖的面茶, 觉得在面茶的黏稠程度上似乎没什么区别, 关键就在其稀释后的芝麻酱和芝麻盐儿的味道和撒放均匀程度上更能显示出小贩本事的高低。

老北京小吃有老北京文化的特色, 有些小吃不一定是北京独有, 但在其他地方有某些小吃一到了北京, 就会入乡随俗地沾上京味文化色彩, 比如糖葫芦。据我所知, 起码在天津也有, 只不过叫法不同。老北京的糖葫芦应该叫“冰糖葫芦”, 因其做法很简单, 就是把山楂、山药等串成一串, 在熬得的糖汁里一蘸, 然后立即提起, 糖汁遇凉即凝, 于是糖葫芦外面就裹上一层糖冰结晶, 所以人称冰糖葫芦。其用料的果子有十几种, 也很讲究, 有山楂、海棠、橘子瓣、山药、山药豆等各种用料。但其制作和伴之所起的名称, 就显出老北京的京城文化特色啦。如有的糖葫芦名叫“龙凤呈祥”、有的叫“丹凤朝阳”、有的……特别是每到春节期间的老北京传统活动厂甸集市上, 那1米多长千姿百态、品种各异的大糖葫芦更能彰显出老北京传统节日的文化色彩。

冰糖葫芦也和文化名人有着不解的情缘。如《故都食物杂咏》一书中就有描写冰糖葫芦的诗句:“葫芦穿得蘸冰糖, 果子新鲜滋味长。燕市有名传巧制, 签筒摇动与飞扬。”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与郭启儒曾说过的一段相声《猜字》中, 也有以糖葫芦打比喻的。即侯宝林问郭先生, 1后面加一个0念什么, 郭答“念10”;侯又问加两个0念什么……这样一直问到加五六个0, 然后侯说, 把1字横插在五个0中间念什么?郭答“不知道”。于是侯风趣地说:“那是糖葫芦!”此语一出, 惹得观众哈哈大笑。可见糖葫芦本身的形状, 也刺激了人们的想象力。

其实, 不仅是上述提到的北京小吃, 就是其他众多的小吃, 在文人的诗句中也多有涉及。如上述提到的清朝诗人所写的《都门竹枝词》里, 还有“吊炉烧饼艾窝窝”、“又听硬面叫饽饽”、“爆肚油肝香灌肠”等描写北京小吃的诗句。更有清人所写的《忆京都词》中, 一言以蔽之地写道:“忆京都, 小食更精工。盘内切糕甜又软, 油中灼果脆而松……”可见北京小吃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和这些小吃的文化品位。

老北京小吃不仅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个种类, 还牵动着广大海外华人的心。不少海外华人, 尤其是老北京人, 常常在交谈中、在梦境中回味着昔日的各种小吃, 更有不少文人吟诗作画回忆这些小吃。据说有一位台湾画家, 曾画了一幅关于老北京小吃豆汁儿的画, 内中饱含对这种小吃的深情回忆。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在晚年时, 每当忆及北京的各种小吃, 都充满深情。由此可见老北京小吃与文化人的情缘。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 我的一个亲戚带着他的家人从美国回国探亲, 他们到我家后首先就对我说:“北京小吃还全吗?在国外吃不到呀!就有卖烤白薯的, 价钱又贵, 烤得又不好吃......”我立刻告诉他们, 北京的小吃大部分还在, 并立即联系“南来顺”小吃店的朋友, 给我准备两盒各种小吃。当我带回这两大盒各种北京小吃后, 看着他们“狼吞虎咽”吃得香甜的样子, 深深感到北京小吃在海外华人中, 特别是在老北京人心中的地位。更令我惊奇的是, 他们居然对写有“南来顺”三字并绘着彩图的包装盒更感兴趣, 甚至想把它带回美国。因为那盒子记载着南来顺的历史和食品介绍, 具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

说老北京小吃是饮食文化的一个种类, 其必然也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如前所述, 早在明清时代, 就有诸多的文人墨客做了不少诗句。而在上世纪30年代, 北京 (时称北平) 还有一位著名作家张醉丐先生, 专门为老北京的一些小吃及平民食品, 以游戏文章分类各赋打油诗一首以代说明。这些逸趣横生、形象生动的打油诗共十几首。读后, 不仅令人感到脍炙人口, 而且会产生追寻那数百种小吃的乐趣。在此仅介绍几首与诸君共同赏析:

豆汁, 是老北京人最喜爱的食品之一。就连居住在海外多年的很多老北京人, 一到北京便指名要喝豆汁。张先生在一幅昔日老北京挑挑儿沿街叫卖豆汁的小贩附图旁题诗《豆汁》:“一锅豆汁味甜酸, 咸菜盛来两大盘;此是北平新食品, 请君莫作等闲看。麻花咸菜一肩挑, 矮凳居然有几条;放在街头随便卖, 开锅豆汁是商标。”这诗配画当时吸引了多少老北京人呀。就是现在, 老北京人读了这首诗, 再看看配画, 恐怕也会立刻就想起那就着咸菜丝、焦圈儿喝着豆汁的快意。

再如, 张先生为老北京小吃灌肠画图配做的《灌肠》诗曰:“粉灌猪肠要炸焦, 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 穿过斜阳巷几条。老饕习气总难除, 食品精研乐有余;油炸灌肠滋味美, 长安街畔聚仙居。”你看, 这首打油诗不仅介绍了这一老北京食品, 而且还把经营这种食品的商家字号也提示给大家。这种比做广告要文明和自然的文化手法, 不仅不招人反感, 而且还让大家感激张先生的热心提示。

再如, 过去每逢夏季, 就有一些走街串巷的小贩叫卖扒糕这种应时小吃。在老北京的胡同里, 常看见推着独轮小车卖扒糕的小贩。张先生的打油诗不仅介绍了这种食品特色, 而且把古都胡同里卖扒糕小贩的往来情景也做了一番形象的描写。诗曰:“清凉食品味调和, 佐料搀匀给的多;夏日故都风景好, 扒糕车子似穿梭。荞麦搓团样式奇, 冷餐热食各相宜;北平特产人称羡, 醋蒜还加萝卜丝。”看了这首诗, 那些在夏日酷暑中备受煎熬的平民百姓, 甚至达官贵人, 都想来上一碗清凉解暑。说起扒糕, 现在北京一些小吃店还有售卖的, 遗憾的是却不多了。这种由荞麦面做成的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把荞麦面制成坨子, 食用时切成薄片儿放在碗里, 再用芝麻酱、香油、酱油、咸萝卜丝、香菜末等调料拌匀即可食用。它和凉粉都是清凉可口的夏季应时食品。据说在其他地方也有卖扒糕的, 但北京是古都, 历朝历代的皇亲国戚、大小官吏和贵族、商贾等, 都在这里休养生息, 吃必然是第一需要。所以, 什么食品一到北京, 那身价马上就会提高, 这似乎已成了一条规律。何况经像张先生这样的文人再进行文化炒作, 那自然身价倍增啦!

……

别小看这些诗, 它们确实起到了以文化烘托这些特色小吃的作用。这些看似广告而不是广告的文化作品, 我认为比广告效果还明显。这些极普通的小吃食品经文化熏陶, 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更上一层楼”, 自然也为商家经营鸣锣开道。就我所知, 张先生诗配画的那些平民食品, 至今仍为北京市民所喜爱。但应该说明的是, 在其诗配画所介绍的食品中, 只有昔日的“熏鱼炸面筋”已消逝多年啦。

其实, 就是这些看起来不显眼的普通小吃, 从其名称到制作和经营过程, 无不与文化有着紧密联系, 有着恰到好处的定位。所以, 这些小吃连同它们形成的这类饮食文化, 才能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对比之下, 我看到现在有一些食品或商品, 在名称和其特点的文化宣传上, 不仅牵强附会, 而且还常常弄巧成拙。首先, 有些商家给自己的食品或商品起的名字就令人费解, 洋不洋中不中, 中国人看不懂, 外国人看不明白, 让人琢磨不透。其次, 有些商家对一些食品的宣传, 夸大其词, 极力忽悠, 把它们说成了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如果再找上一些“不倒翁”似的庸俗不堪的广告代理人, 搔首弄姿地来一番表演, 那就更令人倒胃口。所以说, 在文化方面是来不得半点虚伪的, 真正的文化知识也不是靠炒作获得的。何况, 你脱离了北京的特色, 摒弃北京人的爱好, 漫无边际地大侃大吹, 甚至用粗俗的语言妄图哗众取宠, 那可就伤了北京特色文化这条“根儿”啦。导致的结果是这些食品绝不像老北京传统小吃那样流传百年, 很快就成了过眼烟云!

另外, 我最近听说某单位有人要给这些流传了几百年的老北京小吃起个“洋名”。据说这是为了跟形势, 是怕外国人听不懂这些小吃名称的意思, 所以起个洋名是为了让外国人吃得明白。而且某位人士还举例说, 比如老北京人喜爱的豆汁, 拟改成“绿豆煮的汤”或干脆叫“北京可乐”。我对此不敢妄加“评价”, 因为也可能思想太保守了, 比不了那些为了洋人“敢想敢干”的人士。但我就事论事地问一句这位“改名专家”, 如果用“绿豆煮的汤”来形容豆汁, 那么北京人夏天喝的绿豆汤又应该叫什么?你们可千万别改了洋名后, 没让外国人明白, 最后把中国人也搞得不明白啦!同时, 我也想拜托某些独出心裁的人士, 应该首先为你们的同胞想一想, 麻烦你们费点心思给各国的食品都起个中国名, 也让咱中国人吃得明白!

老北京人消夏习俗 篇3

搭凉棚

老北京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大约有10%的人住四合院。1949年北京拥有200万人口,大约有20万人口是住四合院的。住四合院,如果能搭个凉棚,这年夏天就可以安然度过了。早年间北京有很多棚铺。每到夏季进入四五月份就开始为需要凉棚的大宅门、四合院搭建。棚铺备有席箔、竹竿、杉篙等材料,搭棚匠技术熟练,爬高登梯攀杆敏捷利落,俗语称为“猴爬杆的”。一般的四合院,仅用一天的工夫就可搭起一座高过屋顶房檐、遮满院落的席棚。天棚口上搭有可拉开关闭的卷席,早晚可拉开通气纳风,午间太阳曝晒或雨天,用绳子一拉关闭上,非常方便。

凉棚是大人们乘凉休闲之地,朋友间摆上一壶好茶,下几盘围棋,很是惬意。凉棚下也是儿童游乐玩耍的场所,如跳皮筋、翻花绳、跳房子、拍洋画、摔元宝,听话匣子广播。清凉舒适的环境非常受孩子们的喜爱。

每遇炎夏,高搭天棚以蔽烈日,闲庭信步在石榴树和鱼缸间,如置身清凉世界,顿忘尘寰纷嚣,十分惬意。过去老北京流传着一句俗语:“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天棚、鱼缸、石榴树”,是夏日的老北京四合院的缩影,也是北京古老文化的象征。

但搭凉棚也有缺点。一是搭天棚露富,容易招贼。善于穿房越脊的贼,可以借助天棚作掩护,借助立杆入室行窃。二是天棚易燃,容易招灾。1950年6月14日,朝阳门外辅华火药厂爆炸,朝阳门外许多棚户被焚毁。同年12月1日,西安门发生火灾,原因据说是西安门西侧搭有一个席棚,棚下一个卖炸油饼的小商贩,油锅失火,引燃蓆棚,殃及西安门被焚。所以市政府下达了一项支搭席棚的规定。凡在北京市范围内支搭席棚者,得预先向公安局申报,否则将予以取缔,并追究事主的责任。没几年的工夫,北京四合院中的“天棚、鱼缸、石榴树”的景观,便只留下鱼缸、石榴树了。《燕都杂詠》中说的“凉棚高爽出檐端,庭院深深暑欲阑。换得亮窗糊冷布,添层卷纸避风寒”景观,也就成历史了。

吃凉面

北京人讲究吃,但皆以面食为主,夏令食品亦然。民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炎热的夏天,桌面上有凉面侍候,就是很好的享受,可以知足了。

面条的制作技术与吃法多样,如捞面、卤面、焖面、麻酱面、冷面,炒面、拌面、煨面、汤面等。其中捞面、冷面和麻酱面是北京人最理想的夏令食物。有一种面条叫轧饸络,也叫河漏,是一种用芥麦面或高粱面轧成的面条儿,煮熟后,过凉水,捞出食之,甚清凉爽口,而且有嚼头,可惜这种吃法在京城已经消失了。在潘家园旧物市场,偶尔还能看到轧饸饹床子的,只能当古物收藏了。

老北京炸酱面也是很有名的,夏天吃冷面拌麻酱,颇有风味。在饭馆卖麻酱面的少,因为嫌钱少。在家中,吃麻酱面要比吃炸酱面省钱。

还有刀削面。北京人爱吃山西刀削面,要是再配上山西老醋,那就更绝,醋香扑鼻,回味悠长。夏季天儿热,选择过水的刀削面,同样筋道、好吃,而且还爽口。

喝冷饮

冷饮也能消夏祛暑。老北京最经济的冷饮是:绿豆汤、酸枣汤和酸梅汤。家庭会制作,商店也有出售。

北京酸枣汤是一种纯天然饮料。在北京的西山上,随处可见小酸枣树,农民称它为酸枣棵子。每当秋季,均有红熟的枣果挂满枝头。人们采来晒干洗净。来年暑天加水熬成酸枣汤,盛入罐内、瓶中,封严口子,沉入水井或用冰镇,就成了解暑之物。酸枣汤酸凉人心脾,不仅解渴,还能养心安神,治虚烦不眠、惊悸等症。故旧京城农家有“酸枣儿酸,酸枣儿酸,酸枣儿熬汤解渴、治病不花钱”的谚语。

喝酸梅汤。《燕都小食品杂咏》有咏酸梅汤的诗一首:“梅汤冰镇味酸甜,凉沁心脾六月寒。挥汗炙天难得此,一闻铜盏热中宽。”当时卖酸梅汤的小贩,手持两枚铜盏,敲出响声,走街串巷。酸梅汤的原料是乌梅、桂花、冰糖和蜜熬煎成汤,冰镇后出售。《本草纲目》说:有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乏功能,北京酸梅汤以正阳门外大街“信远斋”的最出名。据传是采用清宫御膳房秘方制作的消暑解渴的饮料,清凉可口,酸甜味美。

还有“雪花酪”和汽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北京一至夏季,崇文门外的花市集和隆福寺庙会上,都会有小贩推着独轮小车,上面放着一只圆木桶。圆木桶的横梁下,安放着一只圆洋铁桶。木桶和铁桶之间,放着大小不齐的冰块,冰块上撒着盐粒。小贩用一根细绳,缠着铁桶,用手有节奏的一紧一松,铁桶磨擦着冰块转动。一会工夫,大小均匀的“雪花”已多半桶了。这就是“雪花酪”。到20世纪20年代,卖“雪花酪”的人越来越多。20世纪30年代,北京开始生产冰激凌,取代了原始的“雪花酪”。

与此同期,北京开源汽水公司创办。生产万寿山牌汽水,说是用西山玉泉山的水制成的。汽水有柠檬的、橘子的、香蕉的……人们喝汽水,气沫四溢,消夏祛暑。当时这种冷饮只能为有钱的人食用,平民百姓很少享用。到20世纪50年代,北京大力发展冷饮事业,汽水、冰激凌才逐渐大众化了。

说到冰镇冷饮、冰镇水果、冰镇小吃,不能不说说冰窖。老北京城内外共有冰窖20余座。其中有御用冰窖,也有民用冰窖。如今内外城民用古冰窖,早已销声匿迹了。仍保留若干古地名,可供人怀旧察访,如北海北门外的冰窖胡同、德胜门外的冰窖口胡同、正阳门外的冰窖厂胡同、阜成门外北礼士路的冰窖胡同等。

喝银耳莲子羹、荷叶粥以及吃凉粉

银耳莲子羹是北京小吃中夏季食用的品种。做法是将银耳、莲子洗净,浸泡后,上笼用旺火蒸化。然后加入冰糖、桂花冰镇后,即可食用。细腻滑润、有浓郁的银耳莲子香味,还能“止渴去热,安神祛暑” 。

荷叶粥是老北京人夏天的家庭菜肴,处处含有清凉意味。此粥最适于家庭特制。家庭熬荷叶粥之法,实只光熬粳米粥,俟粳米开花,粥汤微腻,即以荷叶一张,将离蒂近处硬筋折断,盖于锅中粥皮之上,随即将粥锅端下,加锅盖焖妥。如欲加白糖,须在未盖荷叶时放入,方能甜香合一。粥至凉时,即可食。

凉粉也是北京小吃中夏季食用品种。卖凉粉的小摊也同时卖扒糕。凉粉要用绿豆制的淀粉为原料。先将绿豆淀粉用水化开搅匀,锅内盛水烧开,待要开时,将化匀的绿豆淀粉倒入,搅匀后,盛入大瓷盘中晾凉,放入凉水浸泡,即成凉粉。出售时一边吆喝,一边用刮挠(一种刨凉粉的工具)沿着凝结的凉粉刨出条,放入碗内,浇上好酱油、陈醋、蒜泥和咸胡萝卜丝、麻酱,愿吃辣的加辣椒油拌和,这种凉粉叫刮条。还有用刀切成小长条块的,也是浇上面提到的佐料食用。

还有一种叫漏鱼的凉粉,它将开水搅拌后和绿豆淀粉,倒入漏勺,淀粉从漏勺的洞内漏出,像蛤蟆骨朵儿,一头圆一头带个小尖儿,漏入盛有冷水的大盆里,飘浮其中。有客人来买,用笊篱从盆中捞出盛在碗内,加佐料食用。

北京凉粉花样多,人们也爱吃,因为是淀粉不易消化,不宜多吃。《故都食物百咏》中说:“粉有拨鱼与刮条,洁明历历水中漂。让君选择让君饱,只管酸辣不管消。”

吃西瓜和江米藕

夏季西瓜上市,是最便宜的“水果”。早年正阳门外、阜成门外、德胜门内,都有果子市,批发零售西瓜。每到西瓜旺季,北京的西瓜摊到处皆是,而且后列瓜堆,前有案桶,除整售外,并切块零售。夏日傍晚,摊主手执去边蕉扇,一面驱蝇,一面高唱“块又大来!瓤儿又高啊!好高的瓤儿来!一个大钱来!”的消夏歌。

江米藕为北京清真小吃。《燕都小食品杂咏》有诗云:“江米都填藕空中,新蒸叫卖巷西东。切成片片珠嵌玉,甜烂相宜叟与童。”并注说:“江米藕者,以江米入藕孔中,蒸烂后,沿街叫卖。切成小片,蘸白糖而食之。”

去露天地方消夏

夏季的北京酷暑炎热,熬历三伏。但早年,北京是没有公园纳凉的。只有皇家禁苑仅供皇室纳凉。老百姓只好按九门住地,借护城河的长堤柳荫,挹风纳凉。老北京有三处消夏胜地,一是地安门外什刹海;一是东便门外二闸;一是西直门外高梁桥。

什刹海。元代称海子,又称积水潭。今称什刹海前海、后海和西海。当年夹堤杨柳,盈水荷花。西边一堤,路既宽敞,柳尤茂密,隔为两塘,水色交溢。穿堤而行,烦热顿解。人们就堤集市,辟为荷花市场。每年从旧历端阳节起,搭棚设摊,数十年来,成为别具一格的庙会式的消夏场所。

什刹海之所以能消夏,主要的是有夹堤而葺的茶棚。茶棚在靠北的一段堤上,东西相列。海塘广莳荷花,香远益清。那时前海莲荷,芦苇丛生,输却一香。茶棚都是广褭地伸入海塘,上搪木板,如坐水上。清风拂水,凉气袭人;夹有荷香,沁人心脾。人们可以从午后一、二时起,泡壶好茶,娓娓清谈,目送日落。漫漫长昼,亦可随时散步游赏。更有清趣,点缀其间。

人们想吃清凉的,可到茶棚买“河鲜儿”,买一碟冰镇河鲜——雪白的嫩藕,清脆的鲜菱角,剥皮净洗的核桃仁、杏仁、榛仁,加糖加蜜,味质而甘。还有卖冰果的,摊主将鲜藕、鲜杏仁、核桃仁、莲子、鲜菱角、鸡头米、白糖等,经过适当加工,冰镇后,食用清香可口,凉沁心肺。

清人施闰章《集响闸》诗:“片雨城头送夕阳,池边楼馆受风凉。潺潺流水管弦思,袅袅浮云荇藻香。近浦雕栏齐系马,入筵雪鲙施烹鲂。登临莫引江湖兴,杨柳河边似故乡。”这首诗是诗人对什刹海响闸的歌颂。

二闸。二闸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道闸口。论景色,只有古柳之荫,并无新荷之韵,远不及幽静、清爽的什刹海。但它别有特色,突出在一个“水“字上。二闸的水势,既猛且深,泻玉飞珠,波谲涛诡,在不见潮汐的北京,也算是一个奇观;虽无钱塘观潮之胜,而聊胜于无,也可以水消夏。尤其是当地儿童,习于游泳,每夏数十结群,嬉戏水中,任它水势凶猛,能与波涛上下,鱼翔蛙跃,蛟立龙翻,做出诸般解数。好事者在桥上掷下铜钱,游水儿童能逐钱直下,扎个猛子,瞬息之间,把钱衔在口里,踏水而出,技如江南的弄潮儿,显示了北国的嬉水身手。年年如此,技与岁增,因而广招游人,以看水戏为消夏中的一项娱乐。于是堤上也搭起茶棚,坐而品茗,骋目观赏。逐渐地麋聚小贩,辐辏成市。每年农历六月成为逛二闸的高潮。

高梁桥。高梁桥即是当时乾隆皇帝或慈禧太后由此搭乘龙舟去清漪园(颐和园)避暑的码头,其水域称高梁河,也称长河。两岸垂杨交覆,汇为荫凉;近堤小阜,野花杂生,五颜六色,聚而成锦;偶有野鸭水禽,拍翅惊飞,曳起水花,更增凉意。沿岸寺庙很多,听钟声,烦恼清。树荫下,茶棚不少,品香茗,而观碧波,心境悠悠,暑热全消,一身清爽。整个一天的烦暑苦热,都消失了。

老北京的夏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对普通市民来说,酷暑之下,能够看看水,喝点冷饮,吃点冷食小吃,过安定日子,就心满意足了。

老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老北京的春节》是北师大《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课文对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语言简洁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年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春节习俗,充溢了民俗文化的风情。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将课文中生字的字音读准确并在此基础上,将课文读流利。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在不时的考虑交流过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

三、学情分析

有关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知道得比较少,理解起来相对有一定的难度。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又很喜欢,因此可从学生自身过春节的经验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再来说说自己知道的习俗,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说教法:教师在这节课中主要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师还将适当放手,给学生留下小组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学法: 学生在课下要做好充分的预习,熟读课文,对课文及一些有关春节的知识做一了解。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及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学习文章。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出借习俗进行对比或了解更多有关春节习俗的信息,感受中华民族的特有的民族风貌。

六、教学思路

虽然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学生又很喜欢,教学中,首先运用生动的画面(图片和课件)再现春节的热闹,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后,再整体感知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了解作者写作的顺序。在读书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元宵节的高潮。最后带领学生走进灯会,了解更多的春节活动。从而达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

七、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

2、感受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八、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读书,从字里行间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

九、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通过图片和声音说说这是什么节日?把熟悉的习俗说出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生字词

巩固学生对字词的认识,区别多音字。

(三)课文分析

通过初读课文,对课文有整体印象,通过找描写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句子和段落,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句子,说出印象最深的哪一天并谈感受,来体会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忙碌、以及快乐,感受到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

(五)作业

老北京中元节有什么习俗禁忌 篇5

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中元节的来历简介

道教节日能与传统民书相应,主要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即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已成为民俗节日。

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各为三官大帝的诞辰。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则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成为农历7月15日的中元节,民间则称农历7月为“鬼月”。

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1、忌乱拍他人肩头

这项禁忌跟民俗有关,民间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两肩及头顶上,会让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时随意乱拍他人肩头,岂不是想拍熄对方的火,让鬼魂找他的麻烦。

2、生理期的禁忌。

民间认为妇女同胞在生理期间身体不洁,诸如动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场观看,以免触犯神灵,导致不幸,或使得工事无法顺利进行。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有无根据,但女性同胞在生理期间真的会因为身体状况导致自身磁场不稳定,容易受到其他强大磁场的影响,所以还是要多谨慎。

3、忌说鬼字

中元普渡这一天,鬼魂几乎倾巢而出,无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会的现场,肯定是鬼满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时,最好谨言慎行,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说话,小心鬼魂就在你身边!

4、忌乱踩冥纸

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如果你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踩乱跳,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鬼魂们生气之余,自然会对你不利。

5、忌半夜晾衣服

湿衣服容易让游离电波黏着在上面,不容易脱身,在鬼魂四处出没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设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烦找谁?

6、忌披头散发睡觉

老南京人春节的习俗 篇6

请灶王爷

老百姓过日子,都要烧水做饭,都要有锅有灶。据说,每家每户的灶头都有一个小神仙,叫灶王爷。他是上天下派到各家各户负责监察大家日常行为的。春节前,老南京人都要送灶,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灶台,有句俗话“君三民四”,皇家或是做官的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我们老百姓就是农历腊月二十四送灶,家家户户还要请灶王爷,也就是贴灶王爷的贴画。把有画的一面贴在烟囱上,再供上很粘牙的、很甜的麦芽糖,大家都祷告灶王爷吃了麦芽糖,去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时,多说家里的好人好事,然后除夕夜,再摆上供品请灶王爷回到各家各户,带来吉祥如意,保佑大家一年平平安安,这叫“上天言好事、下宫降吉祥”。在老南京人家里,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祭灶,也叫过小年。

掸尘扫地

谚语说:“二十四,扫房子。”有的南京人要等到年三十,掸尘扫地、做年饭,贴春联。因为每家都是单门独户,房子建得比较高,屋顶上还有大梁,所以那时掸尘是件很辛苦的事。必须将所有的垃圾在除夕晚上全部清理完。此外还有一个规矩,大年初一到初五之间,不准倒垃圾。如果要扫地,必须从门口往屋中心扫,最后还得将清理的垃圾、杂物暂时存放在门背后或隐蔽的地方,以免把“财气”扫了出去。

贴春联

除夕贴春联的习俗始自明代的南京。据历史记载: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令“公卿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令对联所用纸笺必须朱砂染色,名为“万年红”。“红”、“朱”同意,暗示朱家子孙永坐江山。这就是中国汉族人过春节贴春联风俗的开始。

老南京人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比如家有丧者,头年贴紫色春联,第二、三年贴黄色春联并加贴横批和“天庆”。天庆是镂空成花纹的长方形红纸,贴在门楣上,一般贴五张,然后贴横批。

熬年守岁

南京人也有除夕守岁的习俗,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拜年

大年初一,老南京人都爱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在客人到来时,双手合揖,并以茶点相待。还献二枚元宝蛋,(将鸡蛋破壳打入开水锅中煮熟)称“进元宝”。现在人们过年相见,互祝“恭喜发财”,并敬递茶烟,以时尚糕点相待。

春节拜年时,南京人讲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原来叫“压祟钱”,意思是要“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后来都叫“压岁钱”了,希望压住一年涨一岁的年龄,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火盆取暖

年初一到初三,是大年,除夕夜是辞旧迎新,南京人过去要用火盆取暖,火烧得旺旺的,表示“兴旺发达”。这类“节目”已逐渐淡薄了,如今普遍用空调、取暖器,谁还用“火盆”呢,再说财神爷光请是“请”不来的,要靠自己勤劳致富。

爬城头

南京人从明朝开始,就有“正月十六爬城头”的习俗,这也叫“走百病’,‘踏太平’,流传至今已经有650多年历史了。现在多数是爬南京城墙中华门城堡、台城、武定门一带了。老南京人认为:正月,大家吃了很多好吃的,肚里油多、爬爬城头,活动活动可以助消化去疾病,正所谓“走百病”。不过,今天老人重视保健、锻炼,“走百病”早已不限在正月十六了。

元宵猜灯谜

元宵节观灯猜谜,按照南京的老传统,元宵节一定要吃元宵即“汤圆”。元宵可荤可素,风味各异,有“团圆美满”的寓意。“我们小的时候没钱买花灯,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小四福巷的吴嘉义爷爷说,他们一般就用红纸、绿纸自己扎着玩。像荷花灯、兔子灯、飞机灯,他们全都会做。

南京人过年食俗炒什锦菜

南京人过年一般都要炒一样素菜叫“什锦菜”以冬腌咸菜为基础,配以胡萝卜、金针、木耳、冬笋、白芹、黄豆芽、豆腐干、千张、面筋、藕、红枣、花生米等十多种素菜,重油炒成。什锦菜不仅味道好,而且每种菜都有各自的寓意。如“荠菜和‘聚财’谐音,讲求的是招财进宝;胡萝卜是红颜色的,有洪福齐天的含义;藕则象征了路路通达,祝福来年顺利;酱黄瓜,象征着瓜瓜连连、子孙绵延;冬笋,象征雨后春笋节节高;马齿苋,南京人又称安乐菜,象征平安喜乐,这些都是为了讨个吉利的口彩。这10种蔬菜要一样一样地炒,最后拌在一起,等菜凉了加入麻油就可以了。

做蛋饺

南京人过年喜欢做蛋饺,这道菜最关键的就是做蛋皮,先把鸡蛋用打筷子打散打匀,再滴几滴葵花籽油,然后把鸡蛋倒入一个铁勺里,在煤气灶的火苗上方烘烤,勺子里的一层鸡蛋汁随着手腕的转动而均匀地覆盖在了铁勺的内壁,也就半分钟,一张薄薄的蛋饺皮就做好了,挑些肉馅放在饺皮中间,两边一合,一个黄澄澄的蛋饺就做好了,用作料烹饪,口感鲜美。

烧大鲢鱼

一条大鲢鱼是老南京人不可缺少的年夜菜之一,鲢鱼烧熟后放在长长的盘子里,隆重地摆上桌子,上面盖上红纸。但这道菜只是摆设,千万不能吃,因为它寓意“年年有余”,等到过了小年(元宵节)才能吃。因为鱼余同音,余下它,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宽裕年年有余。

饮屠苏酒

老南京人往昔初一早上必饮屠苏酒。宋朝王安石三度以宰相之身知江宁府,在诗中咏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此俗始于南朝,千百年来,南京人一直饮用,而且形成一套规制:日升之时,面向东方“自少至长次第饮之”。年少的先饮,年长的后饮,取旭日东升,蒸蒸日上之意。

吃汤圆

大年初一,南京人家家户户必食汤圆或者年糕,寓意为高高兴兴、团团圆圆,年年高。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制作工艺不同。汤圆的馅心有白糖、枣泥、芝麻等。

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灯会

南京秦淮灯会是历史上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

金陵灯会遗产在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高淳区——跳五猖

跳五猖又称五猖会、跳菩萨,主要分布于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溧阳市社渚镇一带的胥河沿岸。南京市高淳区定埠跳五猖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跳五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在楚文化的基础上附有傩戏驱灾纳祥的性质。跳五猖表演人数众多,道具华盖、面具、服饰都以红、蓝、黄、黑、白五色相配,其意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天帝,又暗合木、火、金、水、土五行之色。

高淳区——大马灯

大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目前仍在南京市高淳区东坝、固城两地流传。东坝大马灯是一项模仿战马造型的民间舞蹈,东坝大马灯用竹制“马架”,外表用绒布制成“马皮”,并饰以马鞍、缰绳、铜铃等,形神兼备。大马灯一般由七匹“马”组成,表演时模仿真马动作奔跃,扮演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小演员飞身跃马出征,在鼓点的指挥下,配以民间器乐,马队交替布阵,最后按“天下太平”四字笔画走阵收场,整个场面非常壮观。

溧水区——打社火

打社火是南京溧水的一种民间文化遗产,以双人抬鼓、鼓鼓相对见长,表演内容丰富,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谓“打社火”,就是旧时春节期间乡村社会在酬神、祈神时进行的一种民间文娱活动,以欢庆丰收,祈望来年一方百姓平安健康。社,即古代祭祀土地神的仪式。社火也叫社鼓。

栖霞区——龙舞

南京市栖霞区的龙舞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舞蹈,属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明代,这里就有龙舞活动流传。历史上的龙舞,多以柴龙为主,主要集中在摄山东南的龙王山周围,每到元宵节期间,社社都要上龙王山出会,祭拜龙王,在这里形成了家家玩龙灯的习俗,并流传至今。栖霞龙舞既有江南精巧纤丽的特色,也具有北方龙舞古朴刚劲的风格,堪称南方龙舞中的一支独立分支。

江宁区——打神鼓

南京江宁民间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每年春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为打神鼓的日子,此外的日子神鼓寄放在当地的土地庙里。正月十三上灯,按照上一年排好的顺序有一人家接灯,从土地庙接回神鼓主持操办。

六合区——留左吹打乐(留左大鼓)

相传隋末唐初,大将罗成率罗家军屯兵百万在现在的六合区留左村、留中村和留右村地界内。由于罗家将士亲民爱民,骁勇善战,屡战屡胜,于是,每次打了胜仗回来当地百姓便杀猪宰羊,玩着提灯,吹吹打打到军营中犒劳将士。每次百姓们一来,军营中便大小战鼓齐鸣,以表谢意。久而久之,那些表达军民鱼水情的隆隆战鼓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乐曲,这便是流传至今的留左打击乐《大曲》和《小曲》。留左大鼓也慢慢成形。

浦口区——江浦手狮舞

南京江浦手狮舞,道具即是用竹片以麻布和彩丝装裱成狮子模样,在狮子前胸和小腹下撑以木(或竹)棒为舞狮者的手柄,单人舞于手中,人数可多可少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老北京春节习俗 篇7

那个年代, 正是通信行业的“黄金年代”。每年的通信展, 不仅仅是通信业界的盛会, 上千家的厂商云集北京静安庄的“老国展”, 各路人物齐齐亮相。会展的那几天, “老国展”门前人头攒动, 除了参会的行业人士外, “黄牛”、捡费品的小贩也热情高涨, 一张通信展的门票在“黄牛”手里要价50元, 一个小贩一天收集到的纸质印刷品, 够他走街串巷半个月收的。甚至一些大爷大妈也来凑热闹, 因为许多厂商会发小礼品, 领完东家领西家。如果你在“老国展”打车, 基本上没戏, 如果你在别处打车, 上车后告诉师傅去“老国展”, 出租车司机一般都会皱眉头——那地儿太堵了。

北京通信展全称是“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1990年, 为了打破西方社会对我国的高科技封锁, 促进国内通信网络建设、通信市场发展, 原邮电部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联手在北京举办了通信技术交流及展览会, 今年已是第24届了。

20多年来, 通信行业发生了太多的变化, 运营商几经拆分重组、人事变动。参展的设备厂商日渐稀少, 当年的朗讯没了, 北电没了, 摩托罗拉没了, 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变成一家了……尽管盛况不复从前, 但北京通信展依然是每年通信界的盛会, 被称为“行业变化的晴雨表、技术演进的风向标”。通信圈内的人士, 每年的9月下旬, 还是会齐聚北京, 围绕通信技术、产业热点深入交流。

北京通信展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交流、产品展示的展会, 它承载了中国通信业太多的信息。如今走过25年, 北京通信展完成了当年历史赋予它的责任。今天的中国通信市场, 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场, 有着全球最多的通信用户数, 每年仅电信业务收入规模就过万亿;在这个市场上, 孕育了华为、中兴这样的顶级世界通信设备厂商, 走出了华为、小米这样挑战苹果、三星的手机企业, 诞生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全球互联网领先企业……这与我们当年在通信市场的积极开放、引进先进技术, 大力发展通信市场密不可分。这其中, 北京通信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现今的北京通信展依然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个亚洲甚至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展, 也在不断调整、创新以适应产业的发展变化。在2013年之前, 北展并没有具体的展会主题, 因为它围绕的核心就是“通信”。不过,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 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创新更趋活跃, 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态加快发展, 单一地去讨论通信技术已不适应产业和市场的需求, 所以从2013年起, 北京通信展开始有了年度主题。今年展会的主题是“感知未知, 智能互联”, 将集中展示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宽带网络建设、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 特别是信息通信业服务“中国制造2025”、服务“互联网+”、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成果。

但对于北京通信展来说, 还需要有更大的改革与创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场, 最活跃的移动互联网创新市场, 需要更高档次、更富活力的信息通信展会。

一是硬件基础设施要跟上。北京通信展办了24届, 静安庄的“老国展”几乎成为了它的标配。但这个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展馆, 已无法满足于现代展会的要求, 而且展馆周边服务设施落后, 老旧小区过多, 交通拥挤。

二是要更具国际范, 有国际展会水准。目前全球有影响力的信息通信业展会, 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 (CES) 、巴塞罗拉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MWC) , 每年都吸引全球的信息通信厂商参与, 中国的企业更是蜂涌而至, 以参加这两个展会为荣。连近两年的德国IFA电子展也名声鹊起, 中国企业纷纷参展。北京通信展作为亚洲最大的信息通信展, 近两年吸引力有所下降。尽管每年也有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 以及芬兰、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卢森堡、瑞典、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企业参展, 但与上述几家展会相比, 北展的影响力还是有些弱, 我们更多的好像还是一个针对中国市场的展会。

老明信片里的老北京 篇8

1873年在中国上海出现了明信片,据推测,这可能是亚洲大地上诞生的第一张明信片。19世纪90年代前后中国又出现了美术明信片。其画面内容大量再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建筑、风土人情

流传至今日,已变得十分稀有和珍贵。

今天,介绍一组反映清末民初老北京风俗的明信片。

北京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城,公元十世纪以来,曾有五个王朝在此建都,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北京独特的风俗。老北京的民俗文化,广博精深,内容丰富。四合院和胡同文化,风格独特的著名老字号,走街串巷的工匠,令人叫绝的民间杂技表演,高超复杂的手工艺制作,京味十足的皇城根文化……都是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无形的文化遗产。老北京的风俗虽是地方性的,但它是典型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数百年,至为珍贵,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价值。

如今,北京已经变得日新月异,许多传统的风俗都渐渐消失了,俗随时变,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旧的风俗文化消失的只是形体,观念的东西却在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探究老北京的悠长历史、寻揽古都浓郁的民俗风韵是现代人对这个城市的亲切“阅读”。

老扬州冬至习俗 篇9

祭祖

冬至中午,每家每户要准备7样菜敬祖宗。大粉、煮鱼、烧肉、青菜、豆腐是想方设法也要凑齐的菜肴,其他的则根据各家的条件安排,稍讲究一点的人家会早早地准备发猪头三牲。祭祖基本程序是:上菜、明烛、上香、倒酒、叩头、许愿等,然后是烧大钱。

吃汤圆

“汤圆”是老扬州过大冬必备的`食品,吃了圆子,象征着全家团圆,家庭和谐、吉祥,讨个吉利,所以要家家吃汤圆,汤圆在扬州话中也叫做“圆子”,过去有“吃了圆子大一岁”的说法。

不作兴送钱(忌送钱)

年纪大的扬州人很忌讳大冬拿钱。不知道是不是和“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先生不放假,学生不把钱”这一说有关。子女、晚辈在冬至这天不能给父母钱。

吃番瓜

冬至吃番瓜可以治(防)百病,不少人家都把结老的番瓜摘下贮藏好,留待冬至煮食。更有的人把番瓜留在枯萎的藤上,搁在墙头屋顶,到时摘下。

九九消寒

扬州民谣有“九九歌”,歌词为: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老北京过年 篇10

大年三十儿和大年初一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为“穷岁尽之日”故又叫“夕”而北京人俗称大年三十儿。老北京人们历来将“夜”为正式的年禧,因为它正是“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时候,许多送旧迎新的重大庆典都在这天举行。

除夕夜的庆典工作,实际上这天的午前就开始了。供桌上燃起香烛,肃穆庄严的气氛随之而起。20多天的准备工作,大多半是为除夕夜的庆典而操劳的。大年三十儿的主要内容有:

佛堂上供:

老北京人家,几乎家家有佛堂,所供之神有观音、关圣、财神等。不过佛堂的规模相差悬殊,有地位人家可能是一层小楼,或一间正厅,而贫苦的百姓家可能只有一个小佛龛。不论佛堂规模大小,除夕夜一律要上供。供桌也叫接桌,桌上的供品成色和数量,自然是随着佛堂的规模而异的。供品最丰富者为“堂”,即9类供品,综合起来有:猪头、雄鸡、羊肉、馒头、蜜供、套饼、面鲜、水果、百果、花糕、年饭、素饺、素菜等。此外供桌前还要有照例的“五供”,即一只香炉、一对烛台、一对花瓶(筒)。烛台上插素蜡,香炉内插好手指粗的“子午香”(或藏香)。以上供品午前摆齐,正午开燃蜡点香,俗称“起香”。从此时起香火不可中断,直到“破五”。

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

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祭祖也是除夕夜的内容之一。

如果家内有祠堂,仪式就隆重得多。无祠堂之家,此时亦需将影像(或牌位)及遗物请出,在屋内西墙方位设供桌,摆供祭祖。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南方人寓居北京者,祭祖更隆重,用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满人祭祖用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腊、檀香等。蒙古旗人祭祖用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用香油炸,蘸白糖分食。不忘祖宗是传统美德,看来不应属迷信范畴。郊区农民还有的在此夜到坟地请祖宗回家过年的习俗,直到初六,再焚烧钱锭,将祖宗送走。

吃团圆饭是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置办的年货中,大部分是食物。准备工作包括烧制年菜。一般在除夕之前,分门别类将食品蒸煮、烹、炸、炖,制成成品或半成品,只等年夜全家品尝。当然主食自然是水饺,至于馅的优劣,则看家庭生活状况而定。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虽然热闹,但太费时间,现在人们为节约时间,已不注重自制。较开放的广州,从1985年春节开始,已出现扶老携幼到酒楼吃团圆酒了。

守岁之风俗早在晋代就十分盛行

在当时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守岁时所点之蜡烛,叫“守岁烛”,是一种特制的粗蜡烛。实际上守岁是消磨时光的综合活动。大家吃饱喝足之后,尚未到接神之时,利用这段时间消遣一番,俗称守岁。含意高雅一些,将守岁说成是珍惜光阴,或为长辈祈年益寿。不管怎么说,守岁时大多以娱乐为主,如搓麻将、斗纸牌、推牌九等,这样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亥时交子”,到了诸神下界的时候了。关于守岁,也有传说。古时有小妖名“祟”,除夕时出来害小孩,家长们为保护孩子,故而“守祟”,因谐音,又叫守岁。文人守岁,大多做诗抒怀,有的触景生情,有的总结旧作,有的展望未来,留下了不少名篇佳句,这种守岁,算得上是积极有意义的了。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

---------------------------

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有的因家庭成员未到齐,可能拖到丑、寅之时亦未可知。

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

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

家庭团拜是接神后的第一件大事。先给祖宗神像叩头拜年,然后依长幼叩头。此后长辈照例要给冲龄晚辈们”压岁钱”。

上一篇:语言文字规范化汉字书写检查总结下一篇:四季五年级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