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教学计划(共9篇)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高三的政治课教学质量,特制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增强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的能力,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详读教材,记忆和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改变教学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给予学生以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和空间。
3、.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把热点与教材知识的有效结合,注重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精选习题,避免陷入题海中。
4、.进行有效的知识落实。把课堂的知识落实作为主渠道,及时进行“小结”、“单元过关”和“月结”。
5、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生率、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一定的提升。
三、高三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文科学生总体水平不是很好,优生与差生相差很大,且拔尖人才又少。今年升级考就是说明了这一问题。所以既要抓重点又是照顾全体。
2、.缺乏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深入研究。在政治课的课程标准中有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明确要求,如“识记”、“理解”和“运用”。在考试说明中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
3、.忽视课本,依赖资料。课本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有完整的体系和逻辑。我们在高三教学和复习中总是抛弃课本而按照资料来进行,舍本求末,学生对于知识没有系统性的把握和理解。
4、.缺乏对学生学习和复习策略的指导。我们的教学仍停留在我讲你听,我说什么你就做什么上,没有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复习的指导,如何做,应该怎样做。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和方向性,教师辛苦,学生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5、课本知识与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空泛。表现在理论联系热点、重点问题时只是点到为止,泛泛而谈,没有把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从一个切口入手进行细致的分析。所谓讲题也只是就题讲题,就答案讲答案,所谓学生掌握就是记住,面对新的问题仍然无从下手
四、教学要求
1、学习《课程标准》,并且结合《课程标准》中的识记、理解、运用的不同层次的基本要求,准确地贯彻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特点。
2、要充分利用有限课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重点突出,难点讲透。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各种形象、直观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3、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思想认识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获得结论。同时做好后进生的较换工作。
5、在认真学习、备课、讲课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有关教研活动,互相学习,有意识地捕捉教学和教育的信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一、高考研究
研究考纲,研究试题,参悟高考命题思路和趋势;加强集体备课,研究高三复习方法; 做好周练的命题、改作、评析工作,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参加台州市、临海市高考研讨会,为高考复习出智、出力;做好专题复习工作,形成知识体系;回归教材,重视“双基”的落实,提高解题能力。
二、备课组工作各备课组认真按照“五个规范”的要求进行教学教研工作。备课组要有工作计划的集体备课,每周一次,专人讲专题,突出重点、难点,选好典型例题,统一作业要求并批改;高
一、高二备课组要参加台州市新课程培训,更新观念,革新教法,高二备课组要认真对待实施新课程后的会考。
三、上课?⑻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的求知能力,落实知识“双基”,为此,教师要努力探索并尝试新课型、新教法。要开设新、老教师的研究课,鼓励教师相互听课,上课、听课后要有反思。
四、研究、培训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培训,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形成课题或论文。鼓励教师更新知识、拓展视野、转变观念,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二、工作策略
1、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质
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与研讨,提高理论水平与专业素质。
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课程标准,正确把握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以降低工作的盲目性。
2、目标:加强管理,创建优秀教研组。
措施:
(1)首先,加强组风建设,继承和发扬本组的认真、踏实、实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教研组长为中心,以备课组长为关键,加强交流,尽量把本组建设成团结、和谐、创新、富有朝气的学科组。
(2)其次,针对本组教师年纪轻、创新精神强的资源特点,努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在开设讲座、对中考学生的应试辅导等活动,以个别带动全组,提升政治教研组在的知名度。
(3)加强学科资源库建设,以本组信息员为中心,以备课组长为主要责任人,努力使“元培班”的教案科学化、规范化、电子化,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网络教育目标、资源的整合,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教科研工作。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备课组为基本协作单位,人人参与,进一步加紧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取得理论上的阶段性成果。
3、目标:抓好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措施:
(1)抓好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在实践中坚持以备课组成员分工协作为基本形式,备课组长负责制为基本核心,教研组长加强监督为基本功能,把“六认真”落实到位。
(2)要求每一个组员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包括学校电脑教育网络)来为教育服务,充分发挥本组信息员的作用,带动、帮助全组成员特别是初中一、二年级组教师尽快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尽快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以加强政治课教育的生动、形象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打造精品,以信息员为主要代表,参加学校的网络教育成果展示。
(3)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积极开展组内相互听课,在此基础上教研组开设公开课、观摩课,提高政治教研组在的知名度,为争创先进教研组增加筹码。
(4)协助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一位课任老师督促学生及时完成预习、作业等任务;要求每一位教师确实做到“四有四必”,并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教研组长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制,以使把这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其它工作
(1)继续坚持老带新的一帮一活动,抓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具体的就是赵带易?黄带吕老师,教师之间的帮学活动。
① 是认真地备课,从重点、难点、教学进度、教学手段和方法达到统一;
②是广泛地相互听课,及时地纠正不足,以期青年教师能尽快地适应并能胜任课堂教学。
一、抬头看路与埋头拉车的艺术
抬头看路,即依纲据本,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按《考试说明》所列的考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这样高二的教学才能思路清晰。 (1) 对《考试说明》仔细阅读,认真研究,以求实效。 (2) 认真比较前后两年《考试说明》的变化,不断领会考点要求,适时增补修订。 (3) 重视信息的搜集、筛选、整合,尽量让有效信息为高三教学服务。 (4) 勤做、分析、比较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埋头拉车,指的是潜下心来研究课堂教学,研究试题,研究答案。 (1) 夯实基础,狠抓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2) 关注热点,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3) 重视研究答案,找到学生练习中有共性的问题,发现自己讲课中的疏漏处,讲评课上有重点地解决这些问题,做到“搔到痒处”。
二、摸清学情与目标落实的艺术
认真分析每次考试,找出薄弱环节,找准失分点,与学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注重过程管理,从四个方面落实教学任务。
细化内容。化虚为实,化大为小,落到实处。每节课要求学生干什么目标明确,认真督促、检查任务完成情况,落实消化巩固工作。
序化训练。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训练有序,合理科学安排训练思路、训练内容,做到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反复强化。
量化分析。全面细致分析平时每次练习、考试,找出学生学习中的“软肋”,建立学情档案,确定下一步的教学思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辅导。针对学生的学情,采取“盯”的艺术,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把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三、教师方法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的艺术
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高一、高二的教学中比较被重视,而到了高三,往往又回到“满堂灌”的老传统上去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要始终贯彻“五原则”,即“启发”而不“硬灌”;“精讲”而不“满灌”;“活学”而不“绑死”;“引导”而不“代替”;“思考”而不“专讲”。
四、面向全体与重视两头的艺术
高三阶段要根据学生在基础、能力和认知水平上的差异,在讲解内容、问题设计、练习要求和检测手段等方面上分层,克服“优秀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教育弊端。
对于尖子生而言,已经做过的试卷不明白的地方不多。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重点关照尖子生,那么他们得不到多少收获。有选择地让尖子生做老师,让他们承担一部分试题的讲解,效果就会更佳。讲解与做题不同,讲解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因此,尖子生讲题,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暴露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对全体学生的指导也有好处。
本文试图根据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对基于江苏高考方案的高三政治有效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夯实基础,构建体系,引领学生把握学科内在逻辑
新高考实施以来,我省政治学科考查内容比较多(必修四册、选修一册、一年时政),灵活性强,能力要求有所提升,但绝不会脱离学科知识体系,正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从近几年的主观试题来看,答案主体都在教材上,在考纲规定的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中。从学生高考实践及平时训练来看,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首当其冲要夯实基础,帮学生熟练掌握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模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烂熟于心”。要达到这一点,教者必须从微观上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及核心考点,强化记忆;同时要帮学生“把书读薄”,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学科体系、模块纵向的内在逻辑、模块之间的横向关联,使基础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立体化。这样,记忆的内容有所“浓缩”,既减轻了学生记忆的量,增强了记忆的效果,也有助于学生在考试实战中融会贯通,灵活调动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例如,“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频考点。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形成体系: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指导思想,与民主党派、与国家机关的关系等。如此,不论在什么问题情境中,学生都应当能从容地分析说明“党为什么做某件事?”“党应怎样做好某件事?”等。
二、把握考纲,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掌握核心考点
近年来,江苏政治考纲每年都有些微调,同时删除了能级要求,这样,一方面使命题自由度加大,但对师生在复习过程中对重点的把握带来了新的挑战。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新考纲虽有所变化。但仔细分析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至少以下几个方面不容忽视。
第一,基本概念与原理。试题中的基本题是基础的基础,重中之重。
第二,往年考纲有较高能级要求的考点,如,“懂得维护民族团结”这是上一年度能级要求明显提升的考点。
第三,每年考纲中新增考点。
第四,一年来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以重大时事為背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从特定的情景材料引出,这是政治学科考查的灵活性、独特性所在。试题绝不会脱离社会生活。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一年来的重大时政,全面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并把时政热点材料与各模块的相关理论挂钩,实现“对号入座”,既要着重抓住热点与知识点间的显性联系,又要善于挖掘它们之间的隐性联系,研究可能的命题切入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加以分析说明。
三、科学训练,狠抓典型,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巧
题海战术固不可取,但典型习题的训练、评析、纠错则必不可少。要减负增效,教师要对考试说明中列举的题型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寻找命题的特点和规律,揣摩命题趋势。坚持讲练结合,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规范、典型的习题,尤应注意对有关交流试卷的甄别取舍和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减少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减少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技巧十分重要。特别是训练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大有裨益。在平时训练中要求学生审题要习惯“圈圈点点,画画杠杠”,找准关键词;解单选题务必做到“三审四排”,抓住中心;解辨析题要“有是说是要说理,有非说非也说理,观点不全要补充,不可轻易下结论”;审主观题务要先审设问、再带着问题审材料;要分清答案要求是“分析说明式”还是“反映或体现了”式,分清问题的范围、角度、主体,答案组织要做到“准、全、清、精”等。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增强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的能力,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详读教材,记忆和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改变教学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给予学生以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和空间。
3、.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把热点与教材知识的有效结合,注重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精选习题,避免陷入题海中。
4、.进行有效的知识落实。把课堂的知识落实作为主渠道,及时进行“小结”、“单元过关”和“月结”。
5、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生率、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一定的提升。
三、高三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文科学生总体水平不是很好,优生与差生相差很大,且拔尖人才又少。今年升级考就是说明了这一问题。所以既要抓重点又是照顾全体。
一、确立指导思想,明确目标
1、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我加压、鼓足干劲、科学备考。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夯实基础、提高能力、训练思维,增强高三政治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团结协作、和谐备考。
2、认真学习和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关注高考,明确所教年级的教学目标 的要求,从整体上确定与把握教学内容,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结合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学习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详读教材,记忆和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给予学生以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和空间。
3、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把热点与教材知识的有效结合,注重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精选习题,避免陷入题海中。
4、进行有效的知识落实。把课堂的知识落实做为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5、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生率、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分析高考试题,把握导向
1、夯实基础知识,注重政治理论素养。从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来看,试题的编制和答案的组织都贴近教材,部分试题甚至直接用教材中的知识命题。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基础知识。重视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对《考试大纲》规定的考点,要全面识记,深刻理解,才能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如果对某个知识点一无所知或知之不全,一旦考到就很难得到高分,对于考点的理解,必须抓住“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2、 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学科组应该在集体教研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措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3、研读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充分利用好高考试题。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应具体到课标、考纲、考试说明要求是什么,教学中怎样体现和实施,怎样依据要求去选择习题,学生怎样落实。研究各种高考试题、组合和有效的使用高考试题。
四、工作安排
1、掌握要领:一是立足课堂,教材课标要吃透。二是狠抓基础,高考考点要落实。三是精讲精练,每日一练讲评好。四是突破难点,易错易混要分清。五是把握解题规范,提高解题能力。
2、把握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安排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我校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系统性不够明确,对热点关注不够及解题技巧欠缺,安排具体计划、措施及目标。
3、三轮推进:第一轮:基础知识过关,做到以本为本,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以纲为纲,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将识记、理解、运用的知识烂熟于胸,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拟采用总----分----总的思路进行。即先总体构建知识体系,然后对考点进行高密度讲解,逐条分析,找到知识联系,最后在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严密知识网络,以知识带热点,强化理解记忆。第二轮: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以热点带知识,突出重点、难点、疑点的解决。强化主干知识,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着重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能力。
五、具体措施
1、第一阶段:(今年9月——1月16日)
目标任务:夯实基础,循序渐进。通过本轮复习,使学生对“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内容,能准确、完整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全面掌握考点中的基本知识,达到能独立完成高考试题中的“基础”题。
(1)以教材为准绳,按照课、框复习,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巩固。
(2)每课配臵一套课时作业,每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检测,并做到认真督察。充分利用好纠错本。
(3)加强互研、掌握信息,立足学生实际,把互研落到实处,在基础知识上,力争不留死角。
2、第二阶段 :(202月7日——年4月16日) 目标任务:第二阶段复习时间短暂,要突出知识的主干性和体系的建构性 ,注意思维的概括性与发散性。主要是知识梳理,深化网络。
(1)按各学科的知识体系,确定若干个专题,逐一进行知识梳理,进行复习。
(2)就本专题高考复习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归纳和总结,即进行知识链结。
(3)就每一个专题,经过互研精心选择一套综合检测题,突出层次性和知识的网络性及能力的训练。
3、 第三阶段(2012年4月18日——2012年6月5日)
目标任务:第三阶段,离高考已经很近了,复习重点要放在对考点的把握上。学生要在了解相关热点的基础上,运用所学学科知识多角度、多层面去系统综合分析、认识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分别从“为什么”、“怎么样”两个设问角度,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四个模块去把握热点,以拓展学生思维,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应试能力。
(1)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学生按照《考试大纲》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整理清楚。
(2)看纠错本。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3)强化训练,精选试题,提高水平。在高考的最后阶段的复习过程当中,结合近几年来文综测试反映较好的试题,进行思维过程的训练,熟悉高考文综试题的命题思路,领悟试题的设计立意、设问角度、答案组织等关键环节
(4)画联系图。以社会重、热点问题为中心向外辐射,将与其联系的所有政治知识挑选出来标在周围,增加对重点、热点问题和学科知识联系的熟练程度,为辨析、论述等题理顺思路。
(5)注意答题技巧与规范。做选择题时要在审题的同步找出关键词和题目材料的主旨,选出表述正确的选项比较、对照,找出正确并符合题意的答案。做材料题时要先看到底要考什么,然后从所问的角度切入,找到材料与所考知识的结合点,编写答案。注意写材料题的答案时,要全面具体、重点突出,恰当运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知识和术语,条理清楚的表述。
(6)选做真题。在冲刺阶段,指导考生一定要正确处理研究高考试卷与选做模拟卷的关系。两类卷相比,前者由专家命题,科学性强,后者科学性较差。如客观题:前者难度适中,规范性强,后者或过难或过易,不一定都非常规范;主观题,前者设问角度巧妙、设问间联系密切,后者有的设问常常过于直白、设问间联系欠紧密;前者
答案紧扣题意,应用双基分析问题既全面又突出重点、逻辑性强,后者有的过于庞杂,主次不分、有的扣题不紧且有疏漏。这一阶段,学生应慎选或不再做新的模拟题,但应该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第三轮复习我们备课组主要采取周考、月考、每周平常考三结合。每周大约完成两套文科综合训练题。
(7)调整状态,进入考试时间。建议学生在复习时要看练结合。可以把做真题的时间放在与高考文科综合或者政治科同步的时间去做。这样除了可以保持高考复习所需要的训练量,还可以调节自己的生物钟,保证高考时良好的精神状态。看纠错本的时候,也要注意不仅仅是用眼去看,必须随时记录一些感想、体会,思考自己当初出现问题的原因,必要的时候还要回归课本,澄清一些概念。高考虽然迫在眉睫,但复习仍需贴近考纲、教材和自己的实际。只有扎实灵活,科学得法,冲刺就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
六、教学进度
第一、二周《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第二、四周《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第五、六周《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八周《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第九、十周《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第十一、十二周《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第十三、十四周《政治生活》第二单元
第十五、十六周《政治生活》第三单元
第十七、十八周《政治生活》第四单元
高考复习计划
陆辉
二〇一一年高考复习已经开始,面对我校2010年文科优秀的高考成绩,自然会有很大的压力。我相信事在人为,只要广大师生认真准备,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本届学生也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取得好成绩,必须做好复习计划。根据本届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制定以下复习计划:
一、确立指导思想,明确目标
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我加压、鼓足干劲、科学备考。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夯实基础、提高能力、训练思维,增强高三政治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团结协作、和谐备考。
二、分析高考试题,把握导向
1、夯实基础知识,注重政治理论素养。从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来看,试题的编制和答案的组织都贴近教材,部分试题甚至直接用教材中的知识命题。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基础知识。①重视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对《考试大纲》规定的考点,要全面识记,深刻理解,才能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如果对某个知识点一无所知或知之不全,一旦考到就很难得到高分,对于考点的理解,必须抓住“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②学会对知识的整合和重组,真正做到融合贯通。例如,要正确回答“如何看待电子产品价格下降”,必须对导致商品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都有所了解,包括商品的价值、供求关系、货币本身的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政策、企业营销策略、消费心理等。
2、把握时代脉搏,注重政治敏锐性。近几年的政治高考往往迎着社会热点上,以现实问题为载体,设置一些新情景、新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立意问题,所以,必须对热点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三、科学严密安排,步步为营
(一)掌握要领:一是立足课堂,教材课标要吃透。二是狠抓基础,高考考点要落实。三是精讲精练,每日一练讲评好。四是突破难点,易错易混要分清。五是把握解题规范,提高解题能力。
(二)把握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安排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我校学生基
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系统性不够明确,对热点关注不够及解题技巧欠缺,安排具体计划、措施及目标。
(三)三轮推进:第一轮:基础知识过关,做到以本为本,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以纲为纲,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将识记、理解、运用的知识烂熟于胸,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拟采用总----分----总的思路进行。即先总体构建知识体系,然后对考点进行高密度讲解,逐条分析,找到知识联系,最后在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严密知识网络,以知识带热点,强化理解记忆。第二轮: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以热点带知识,突出重点、难点、疑点的解决。强化主干知识,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着重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能力。第三轮:综合复习,选择典型热点进行政、史、地综合,强化记忆,培养应试能力、指导心理调节。
1、第一阶段:(2010年9月——2011年3月19日)
目标任务:夯实基础,循序渐进。通过本轮复习,使学生对“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内容,能准确、完整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全面掌握考点中的基本知识,达到能独立完成高考试题中的“基础”题。
具体措施:
(1)以教材为准绳,按照课、节、框复习,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巩固。
(2)每节配置一套课时作业,每课进行一次单元检测,并做到认真督察。充分利用好纠错本。
(3)加强互研、掌握信息,立足学生实际,把互研落到实处,在基础知识上,力争不留死角。
2、第二阶段 :(2011年3月21日——2011年4月16日)
目标任务: 第二阶段复习时间短暂,要突出知识的主干性和体系的建构性 ,注意思维的概括性与发散性。主要是知识梳理,深化网络。
①针对学生第一轮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通过专题复习整理,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
②指导学生对知识、原理的重新整合,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具体措施:
(1)按各学科的知识体系,确定若干个专题,逐一进行知识梳理,进行复习。
(2)即进行知识链结。
(3)就每一个专题,经过互研精心选择一套综合检测题,突出层次性和知识的网络性及能力的训练。
3、第三阶段(2011年4月18日——2011年6月5日)
目标任务:第三阶段,离高考已经很近了,复习重点要放在对考点的把握上。学生要在了解相关热点的基础上,运用所学学科知识多角度、多层面去系统综合分析、认识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分别从“为什么”、“怎么样”两个设问角度,从政治、经济、哲学三个模块去把握热点,以拓展学生思维,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应试能力。
具体措施:
(1)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学生按照《考试大纲》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整理清楚。
(2)看纠错本。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3)浏览重点、热点问题。高考一直都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尤其是社会的重点、热点问题。冲刺阶段,学生应该根据老师给出的时事复习资料,或者参考相关的时事政治书,把每个考点的来龙去脉理清楚,熟悉事件中的关键词。
(4)画联系图。以社会重、热点问题为中心向外辐射,将与其联系的所有政治知识挑选出来标在周围,增加对重点、热点问题和学科知识联系的熟练程度,为辨析、论述等题理顺思路。
(5)注意答题技巧与规范。做选择题时要在审题的同步找出关键词和题目材料的主旨,选出表述正确的选项比较、对照,找出正确并符合题意的答案。做材料题时要先看到底要考什么,然后从所问的角度切入,找到材料与所考知识的结合点,编写答案。注意写材料题的答案时,要全面具体、重点突出,恰当运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中的知识和术语,条理清楚的表述。
(6)选做真题。在冲刺阶段,指导考生一定要正确处理研究高考试卷与选做模拟卷的关系。两类卷相比,前者由专家命题,科学性强,后者科学性较差。如客观题:前者难度适中,规范性强,后者或过难或过易,不一定都非常规范;主观题,前者设问角度巧妙、设问间联系密切,后者有的设问常常过于直白、设问间联系欠紧密;前者答案紧扣题意,应用双基分析问题既全面又突出重点、逻辑性强,后者有的过于庞杂,主次不分、有的扣题不紧且有疏漏。这一阶段,学生应慎选或不再做新的模拟题,但应该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第三轮复习我们备课组主要采取周考、月考、每周平常考三结合。每周大约完成两套文科综合训练题。
(7)调整状态,进入考试时间。建议学生在复习时要看练结合。可以把做真题的时间放在与高考文科综合或者政治科同步的时间去做。这样除了可以保持高考复习所需要的训练量,还可以调节自己的生物钟,保证高考时良好的精神状态。看纠错本的时候,也要注意不仅仅是用眼去看,必须随时记录一些感想、体会,思考自己当初出现问题的原因,必要的时候还要回归课本,澄清一些概念。高考虽然迫在眉睫,但复习仍需贴近考纲、教材和自己的实际。只有扎实灵活,科学得法,冲刺就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课前:以学案导学, 引导学生有效自主预习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在他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法中指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 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事物的规律, 去获取知识, 成为一个“发现者”。针对此情况, 我精心编制了学案, 引导学生有效自主预习。编制的学案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 考点展现
学案要紧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课标和大纲要求, 根据江苏省新下发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进行编制, 学案首先展现每堂课所应复习的考点知识和能级要求, 使我们的复习课有的放矢, 减少复习的盲目性, 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2. 考点细化
考点细化是针对新课标、大纲和教学要求, 并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 把每一考点进行细化, 扩充其考点的内涵和外延, 设计成具有层次性、启发性、趣味性、时代性、多方位的问题, 从而促使学生较准确全面地掌握每个考点。可设计填空题也可设计问答题, 方法是可要求学生将其中的关键词作为填空内容把学案补充完整, 也可用教材中的某一非常重要的一段来回答某个问题。通过考点细化来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自主、高效地掌握考点的相关内容。
3. 热点链接
高考政治试题有一显著特点, 就是考点与热点紧密联系。因而在设计学案时教师要紧扣课标和大纲要求, 围绕考点选取最近发生的与党、国家、人民和社会相关的热点作为背景材料, 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并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认识、理解和评析相关问题, 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考点的理解。
4. 精品导练
进行精品导练, 要围绕自主预习内容并依据课标、大纲和教学要求, 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精品材料, 精心设计适量的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高质量题目,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训练, 帮助他们在自练中做到心中有数, 明白自己在预习中学会了哪些, 还有哪些没弄明白。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 历练能力。设计思维训练题, 要力求考点化、生活化、社会化, 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二、课上:创新课堂模式, 引导学生有效自主学习
当今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 新课程的理念为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其内容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关注社会、科技的发展, 重视体现师生、学生和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 使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那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呢?关键在于创新课堂模式, 把课堂教学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具体有以下四种做法:
1. 增加课堂讨论
讨论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 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获取知识, 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讨论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探索的空间, 课堂讨论能改变学生单纯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 把学生从教师的满堂灌中解脱出来, 留给学生更多的余地, 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研讨问题, 并彼此交流合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通过集体讨论、互相交流、共同学习来解决问题, 能促使学生参与集体交往, 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学会分享。经过课前的学案导学预习, 教师在课上首先要引导学生把在课前自主预习中发现的、自己又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由教师、同学合作解决, 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在老师手下学会做学问的平台。学生除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外, 还会主动与教师、同学合作。教师以平等民主态度与学生进行合作, 在和谐的课堂中, 教师能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则能理解和掌握考点知识。
2. 注重回归生活
有不少人认为政治这门功课只要念念背背, 考试就肯定没问题。殊不知高中政治有其自身的特点, 经济理论深不可测, 政治理论离我们生活遥远, 哲学理论又枯燥无味, 文化理论又是那么千头万绪。如果教师总是教条条、背框框、满堂灌, 学生只会感到厌烦, 丧失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 就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因而政治课教学就应要求学生去了解社会生活现象, 并用政治知识、政治理论去理解、分析、解决社会现象。所以, 政治课教学必须回归生活, 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学习政治这门课。我在复习分配制度时, 就让学生回家调查自己家中的收入来源:有父母打工的工资收入, 有卖农副产品的收入, 有存款的利息收入, 还有投资分红的收入。学生通过深入生活, 加深了对抽象的考点知识的理解, 并真正体会到政治就是生活, 就是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社会问题。只有兴趣浓厚, 学习积极性高, 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有趣。
3. 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从作为学校教育源头的中小学就开始抓创新教育, 才会“使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可能。这就要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 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 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教师要诱导学生质疑, 把学生的思路引到考点中去, 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 学生不但能加深对教材考点的理解, 而且能大大提高思维能力, 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
4. 强化巩固训练
让学生全部解决疑难问题, 理清知识主线和知识网络之后, 教师要设计一定量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 带有启发性的、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题, 让学生当堂训练, 限时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后, 教师应在巡视中搜集答题信息, 展示学生的答案及答题思路, 师生共同点评。其中, 对主观题要重点点评答题思路, 规范学生的答案, 力求学生的答案具有层次性、规范性和要点化。还要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矫正, 并当即补充思维训练题, 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巩固性训练, 给学生内化整理知识的机会, 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三、课后:开展特色活动, 引导学生有效自主探究
在平时的教学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根据教材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一般采用以下四种形式:
1. 收集时事资料
教师要求学生每天观看“新闻30分”、“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 阅读《半月谈》、《新华日报》等时事资料, 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国内外热点事件, 以及我省的有关热点问题。学生在关心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的同时, 要做好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可采用如下方式:一是做好剪报, 可把相关内容按主题相对集中剪贴到笔记本上;二是做好摘录, 把重要的、自己感兴趣的、与教材紧密联系的时事新闻摘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上。
2. 开展时事论坛
教师平时就要求学生关心国际国内重大时事, 做好报摘、文摘, 观看电视新闻等, 把摘录内容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可通过时事论坛的形式在班会课上加以交流。交流完毕, 师生共同点评, 允许发表不同的见解。
3. 组织专题讲座
教师可请一些专家来校做结合社会热点的专题讲座, 让学生来倾听专家的观点。专家一般在某些方面都有自己很深的研究。组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与专家零距离接触, 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这样的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
4. 体验政治生活
政治课教学必须让学生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真正理解政治知识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才会自觉主动地学习政治。教师可组织学生深入社会, 参与、体验政治生活。如在复习民主管理这一框题时, 我引导学生参加村民自治活动, 积极参与村委会选举, 民主评议村干部等活动, 并撰写相关调查报告, 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关键词】高三政治 复习课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105-02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教育教学反思,有助于反观自身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笔者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经历了几个月的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发现通过反思总结前一阶段的情况,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明确方法提供借鉴。
一、反思高三政治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反思教师的教
1.教师的复习理念。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适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强调,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与否,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甚至影响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是在高考复习的关键阶段,教师的复习理念落后,复习效果则事倍功半,影响学生的复习成效。在一线的高三复习教学中,一方面,相当多教师还存在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的错误,认为过去的经验就是现在最好的方法,参考答案就是权威,抹杀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发散思维等潜力,忽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存在成绩至上观念,认为学生通过复习成绩必须达到要求,否则很难在高考中取胜。殊不知,学习、复习都是学生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无论如何前途都是光明的,只是部分学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暂时在过程中进展较为艰难,但不能因此否定或者歧视后进生。
2.教师的复习方法和技巧。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尤其在大容量、短时间内的高三政治复习课中,适时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复习效果。通过访谈和观察发现,目前高三复习课上不少教师采用的依然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盲目灌输,试图把所有的知识点、试题考点全部给学生讲完讲透,把所有高考考点全部灌进学生的大脑里,然后要求学生争分夺秒地“死记硬背”,奋战题海。这样的复习课,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并感到迷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用谈对知识和问题的思考;奋战题海也是机械而盲目的训练,导致学生思维僵化,难以发散,不会思考问题,不会通过大脑思考加工材料,生成新的观点。新课改下的高考注重对考生学科能力的考查,最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观察、分析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经过大脑的逻辑思维加工生成观点,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方法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指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记忆知识,培养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学科能力,让学生在新课改下更好地成长。
(二)反思学生的学
1.学科理论性强,学生复习难度大。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其知识体系中包含着各种抽象的概念、原理等,尤其像经济生活和哲学生活中的抽象概念,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高中生不容易理解。这些内容知识容量又大,学生要在短暂的高考复习中记忆是比较困难的。
2.学生失去复习兴趣,被动学习压力大。教师落后或不当的教育理念,会使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这一门课失去兴趣,对教师的复习产生排斥。加之一些教师的复习方法和策略不当,学生总是被动地学习,不会理解、识记、运用知识。不断地堆积知识却又难以消化,一味地死记硬背,让他们倍感压力和无助。到高考复习后期进入瓶颈期,如果复习得不到有效地突破,那么就会造成学生内心十分焦灼,非常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对策
面对复习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必须通过反思,寻找复习新对策。下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一)教师更新复习理念
教师的教书育人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国家社会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必须与时俱进甚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必须摒弃,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时俱进更新复习理念,深入研究新课改下的高考理念和要求。
首先,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平等观,包括师生关系的平等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平等。教师不能用权威去压抑学生的发展,也不能歧视暂时成绩不好或者是其他方面表现一般的学生。作为教师,必须辩证地看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来鼓励学生开发自己的潜力。尤其是面临人生重要抉择的高三学生,他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若因成绩不理想或表现不突出而被朝夕相处的教师或同学歧视、嘲笑,那么这会加重其负担和压力,造成心理或行为的失常。
其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并结合具体实际将经典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复习课中去。如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ct)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单纯地产生于主体,也不是单纯地产生于客体,更不是单纯地靠老师传授而获得,而是建构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而这个建构的过程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这个环境主要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及意义建构等四个基本要素。这既符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又给高三政治的复习课指出明路。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情境设置,实现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与“会话”,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有效地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将知识内化,实现“意义构建”,从而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把握复杂的知识,使他们的学习过程走向思维具体化。这一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有效过程,是学生思考、思想火花碰撞闪现的过程,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政治复习课上不再枯燥无味,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教学理论外,教师还可以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这对自己的复习课将有很大的帮助,对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也非常有利。
(二)教师积极探索学科方法,改进复习策略
现代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和充实自己,改进自己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也需如此。教师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培训、与同事合作学习,探索新的复习方法。例如,目前比较流行合作探究法、学案导学法、思维导图复习方法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不同的学科复习方法。笔者目前在高三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采用较多的是思维导图复习方法。
思维导图又被译为心智图、心灵图、脑图、思维地图,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Buzan)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是一种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发挥人体左右脑的功能,开发人的全脑。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体现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思维网络,提高复习动力和效果。特别是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这一方法的使用可将政治课中学生认为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和逻辑可视化。有利于课堂复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内在潜能。它既符合新课改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又能满足高三政治复习课的需要。
现在高中普遍具备多媒体设备,运用思维导图复习,通过多媒体软件或白板制作,可以让学生自主调动大脑,动手自主学习,将知识系统化的同时发散思维,联想、创建新的知识体系,这在高三一轮基础知识巩固和二轮的专题训练中都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
当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每一种复习方法的使用都必须根据具体的课堂,这也要求教师必须适时反思,善于抓住课堂灵感和学生的反应,不断改进复习方法。
(三)师生共同探讨
高三复习课时间紧任务重,但作为教师不能盲目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向学生学习,了解学生的困难及需要,明确具体学情才能更好地使用具体的复习方法。如建立反馈机制,在某一时期内教师对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处理,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教师要适时考查学生,吸收学生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找出前期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笔者在一定时期会用一些时间做这些工作,这从学生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有一些是作为教师所忽略的而学生却比较关注和在意的,这时作为教师就需要适时地进行调整。
此外,教师要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强化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并有效带动学生进行反思。学生学会反思,加强思考和感悟,有助于其学习、进步,从长远看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更好地发展。
反思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能力,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业务水平。高三政治教师学会科学地自我反思,有助于提高高考复习的成效,有助于高考学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标杆,教师会影响一代学生的思想、思维和成长,学会反思,从反思中突破,在反思中提升,于教师自身、于学生、于教育事业都将是宝贵财富。
一、高三政治会考试题的特点分析和主观试题得失分情况分析
1、试卷考查内容:本次会考的同容包括高一经济学第一、七课;高二哲学第一、二;课;高三政治学第一、二、三课及时政测试。确定这样的考查内容有它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让学生养成学会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的知识体系;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性,创造性能力的考查。
2、试卷特点分析总体感受:灵活,与时事、生活联系密切。笔者认为这次会考主要呈现了以下特点:
(1)重视“双基”,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理解和运用能力。强调对学生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准确记忆和理解把握,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调一定的能力考查;鼓励创新。
(2)关注社会和生活实际,题目紧贴国内热点问题,积极反映群众的关心的现实生活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因此引导学生关注正确认识,正确分析,合理评价国内外的现实问题,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具体教学中应贯彻的一个原则和应努力的方向。
(3)注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中第33题在重视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基础上,重视了考查学生的思能力,突出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强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政治术语的使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3、主观题型和分值情况:主观题包括问答题和附加题两种。分值共为49分,占全卷的47%,可以说,要考出好的成绩,关键在于主观试题中得分。
4、学生主观试题失分原因分析
主观试题总体情况较好,但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如第34题,问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有60%的同学都没有回答上;第二、哲学原理还不厚实,容易混淆基本哲学原理,而且不善于围绕材料进行具体论证,如34题第二问:果断调整“鸟巢”建议方案的做法符合什么哲学道理?有的学生观点很多,但无要点,有的有要点,但无具体的阐述;第三,一部分学生缺乏认真审题的习惯,意识和审题不到位有关,如33题要求用哲学观点回答,有的学生有经济学或政治学知识回答,造成全盘皆输;第四,答题缺乏针对性,意思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内容观点显得比较松散;对材料审题不深,不全面,对设问的审题缺乏系统和完整性。如33题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说明,修改“霸王条款”既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给银行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的学生在用哲学观点分析时要么缺乏具体阐述,要么在阐述中缺乏逻辑性和说服力,不能直正围绕设问中的观点进行论证。
二、对今后政治教学的启示
1、更加重视“双基”,注重知识结构和网络的建立。
2、继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形成主动关心社会热点和生活的习惯
3、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平时更注重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定期进行专题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尤其是主观试题的能力和意识,
4、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改变过去平时不及时巩固掌握,考试前几天背背的习惯,严格做到框框清,节节清,课课清。同时,注意在课堂课后多关心学生,多与学生交流,激发课堂气氛,力争做到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多花时间在政治学科上。
【高三政治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政治高三一轮复习计划07-13
高三政治复习教学反思11-11
高三下学期政治教学工作计划09-15
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反思10-21
高三政治试卷答案05-30
高三政治周末练707-09
高三政治周练题07-09
高三上政治期中试题07-26
高三政治10月份月考05-23
2024高三文综政治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