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制度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育工作制度(精选8篇)

德育工作制度 篇1

思想道德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和学生的需要,遵循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手段,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的过程。思想品德建设是根据一定的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控制、有效地利用各种因素,以实现培育学生的学校管理活动,达到充分发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教师要教育好学生,注意身教,为人师表,特定以下思想道德建设制度。

一、实现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必须建立和健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机制。良好的学校思想道德管理机制,能够正确预测道德教育中的问题,正确组织和控制学生道德活动的结构、内容和方法,实现对学生的正确道德教育影响,保证道德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要多方位、高效能的管理。教师要认识到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完成学校德育建设的基本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教师要及时调整与改善自身,以适应新形势下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要求,自觉地按照道德教育规律办事。遵循道德管理与学校的管理相适应、统一、协调的原则,符合道德教育和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顺利开展道德教育 工作。

三、学校通过常规管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为了实现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以德育常规管理为手段,实现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控制、调节和指挥,依据教育方针,从实际出发,进行自我管理,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教师充分发挥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挖掘课堂讲授效果,将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就爱听,育人也就落到了实处。精心设计每堂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紧凑,系统布置作业及严格检查作业,正确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组织纪律性增强,学习认真负责。

五、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师的思想、情感、言语、行为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用理论说服教育学生,以榜样为示范,很容易产生效果。教师要教育好学生,一定要注意身教,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不知不觉受到感染、熏陶,积量变为质量。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才能接受,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彼此促进,共同提高。

六、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从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方面,理出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重点,使思想道德教育具体 化、系列化。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和教学系统进行,实现纵向贯通。在教学中合理调配教育内容、时间和方式,减少重复,使各项教育内容、教育活动适度、协调,形成多角度、多侧面的教育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横向整体优化。

七、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教书育人。开展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教材是以知识为体系,主要为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服务的。要注重知识点和教育点双轨同步到位,在教学中形成学科德育体系,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广阔学生学习的内容,促使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兴趣、能力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得到发展,丰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八、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益。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占据了学生整个的生活,在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各具特色,不可相互代替。学校教育在导向明确、组织严密、遵循教育规律,通过集体教育发挥很大优势。家庭教育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血缘关系,带有强烈的感情因素,父母身教和个别施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教育以社会为背景和场所,天地广阔,有利于学生接触社会,发展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一致,取长补短,思想道德教育则能产生更佳的教育效果。

秦洼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制度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办好学校搞好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依靠教师。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教师师德建设制度。

一、依法执教。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

九、职业道德。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自觉履行教师的职业责任,树立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十、职业修养。认真学习理论,投身教育实践,积累情感体验,博采古今师德,努力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社会主义师德建设。

十一、专业素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所教学科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学习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能力,学习教学大纲,掌握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努力学习和 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的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设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十二、身心素质。教师仪表风度要自然纯真,朴素大方,适合时宜,表现个性,举止优雅,情态谦和,具备良好的心理和情感,“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态度既要坚定,又要端正。

十三、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慈祥的态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恰如其分的方法,巧妙地进行教学,循循善诱,敢于探索,因材施教。

十四、口头表达。口头语言讲解道理要连贯有理,准确简明,富有示范性,通俗易懂,条理清楚,富有层次感,点拨启发,抑扬顿挫,富有激励性。

十五、书写能力。书写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书写正确规范,大方美观,疏密分明,气脉流畅,态势自然,节奏和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十六、学习创新。教师必须学会学习,具有丰富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了解自己的学习基础,不断学习、探索、创新,获取新知识,广泛积累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发挥创新精神,敢于标新立异,能够独出心裁,进行创造性教学。

十七、教育能力。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学生要做到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切准脉搏,寓以深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凭借自身的品行、学识、人格、仪表、风度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十八、教学能力。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要认真完成教学任务。要做到“四备”,备大纲,做到深浅适当。备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备学生,从不同学生的水平出发,因材施教。备方法,掌握授课技巧。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主,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秦洼小学

秦洼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是中华民族必须继承和发展的优良传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要求我们再坚持传统德育内容的基础上,必须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坚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以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内容,才能为当代青少年所理解和接受,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德育内容不断的充实与发展,为了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校在本学期的德育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以《中小学生守则》为主要内容,进行有关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制、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使学生的品德全面地、健全地、同向地、均衡地发展。

二、加强青少年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和教育。学校教育十分重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章可循,秩序常规化,管理合理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使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教育和新课程的学习中更好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主要从五个方面开展教育工作。

(1)、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这是学生对个人品德、仪表及生活方式方面的要求,也是学生个体自身最基本的文明行为规范。

(2)、真诚友爱,礼貌待人。这是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文明礼貌要求,也是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

(3)、遵纪守法,勤奋学习。这是学生在学校集体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校中最基本的文明行为规范。

(4)、勤劳俭朴,孝敬父母。这是学生在家庭生活方面的行为要求,也是学生在家庭中最基本的文明行为规范。

(5)、遵守公德,严于律己。这是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的行为要求,也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文明行为规范。

三、加强青少年集体主义教育。在新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十分重要,集体主义教育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对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开展教育工作。

(1)、教育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集体、国家利益三者的关系,提倡集体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正当的、合理的个人利益应该受到照顾,得到满足。提倡在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冲突的时候,能够放弃个人利益,而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

(2)、教育青少年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地、自由地、充分地发展。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个性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人的个性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只有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为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个体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全面地发展,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3)、教育青少年学生形成集体主义观念。通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的活动,为集体作好事的活动,天长日久地坚持下去,学生自然形成集体主义观念。

四、加强教育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期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应全方位、多渠道,在内容上相互包容,在形式上相互交替,逐渐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结构体系,要注意从四个方面开展教育工作。

(1)、对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立足于情感、认识、行为,不但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之情,而且从爱国的情感中产生爱国之志,进而做出报国之举。

(2)、对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对祖国的历史和现实有所认识,还要进行国情教育和国家命运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愿为祖国贡献一切的信念。

(3)、对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有正对性,增加 现实教育题材,将祖国的期待和个人发展统一起来。

(4)、对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使那些可歌可泣、丰富多彩的革命传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焕发新的光彩。

五、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在新的形势下,社会主义理想教育更加重要,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理想。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十分必要,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国情,看到中国的变化和发展,看到中国成功地走过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理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中国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六、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的整体功能,注重德、智、体的有机结合。各类课程都应把教育、教养、发展三大功能融为一体,即要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品德的目的,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

德育工作制度 篇2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 充分注意到德育制度的整体性和动态复杂性问题。在此基础上, 不断改革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德育模式, 使德育走向生活, 经过全方位配合行动, 切实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

1. 重建德育制度五大特性平衡, 完善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

德育制度存在五个基本特性, 即导向性、保障性, 相对前期性、相对滞后性、相对稳定性。当五大特性间的矛盾平衡关系被打破时, 德育制度缺陷就会显露出来。社会环境是德育制度五大特性之间矛盾平衡关系的最大破坏者。但德育制度五大特性具有自身重建平衡的能力, 它会促使德育制度重新建立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的平衡, 而重新建立平衡往往是针对已经显现的具体的缺陷进行的。因此, 可以从对具体缺陷的分析入手, 寻找解决的方式, 重新建立新的平衡。表现出问题的点, 正说明新的平衡点应建立于此。事实上, 德育制度具有相对前期性, 也正是因为有这一点的存在, 教育才能担负起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使命。未来则正是通过教育在现阶段培养的人而改变的。从长远看, 德育制度是社会环境的真正缔造者。因此可以说, 德育制度的德性是社会制度德性的德性。但是, 社会环境不会因为德育制度的改变而迅速改变, 德育制度本身也不会因为社会环境的改变而迅速体察到德育制度五大特性的失衡, 这期间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混变时期, 繁重的重建工作正是在这期间完成的。从德育制度的角度分析, 完善德育制度道德合理性的问题, 是提高德育实效性最根本的问题。解决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问题的主要手段是针对德育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完善。由此开始, 可实现德育制度五大特性平衡重建, 更具道德合理性的德育制度在和谐的平衡环境中, 必然会使德育实效性有极大提高。

2. 德育走向生活

道德源于人们物质生活过程中的社会交往活动,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因此, 道德教育原本就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 就是生活本身。随着制度化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学校教育与生活开始分离, 教育的内容开始摒弃日常生活经验, 走向知识, 进而把科学视为惟一的追求。苏格拉底和赫尔巴特已经证明:道德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道德是可教的。学校德育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 对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的。正是德育的这一特性, 使德育逐渐成为一种知识教育。德育在失去生活底蕴的同时也会丧失人文特性。

人的道德是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人的道德品行的养成与体现发生在每个具有偶然性的真实生活情境中, 道德教育不可能建立在远离人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过去德育的一个失误就在于德育与生活的脱离, 以致本应完成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 变成了单纯德育知识的教育, 并产生了把具有德育知识的多少, 做为个人德性评价标准的趋向。进入21世纪, 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学校德育就是要揭示人的生活意义, 重在对学生的引导与理解。德育过程中的理解一定要“回归到生活世界中”, 一定是对学生日常生活与发展中现实道德水平的理解与指导。道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认知的发展, 只有扎根于生活之中才有意义, 才会产生道德情感、道德信念, 才能付诸于道德实践, 转化为道德行为。

德育走向生活是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 一方面, “关注学生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的主体道德教育, 必须在生活世界中进行”。另一方面, 德育与生活的内在联系, 要求德育表现出生活的特征。首先, 德育是为了生活的。道德教育的根本在于引导儿童从目前的生活, 逐渐走向未来可能的生活。这不是一个准备的过程, 而是一个本身不断完善的过程, “是善的价值的充盈过程”。其次, 德育是存在于生活中的。德育要教会儿童的是直面生活的问题和困境, 而不是到隔离生活的真空中去。德育就存在于生活之中。有了这两点, 显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道德教育就是一种生活。

当然, 德育走向生活并不是回归田园般的日常生活世界。固然, 德育在技术理性支配下, 由于过于追求科学化, 使德育变成了道德知识教育, 但是, 毫无疑问, 科学在道德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德育如果不以科学知识为基础, 只能是盲从的、非理性的。但这也确实带来了与生活脱离的弊端。而德育走向生活也自然会受到日常生活世界本身的自在性、保守性的影响。因此, 德育走向生活并不是要用日常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取代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 而是要使德育直面生活中的问题, 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教育的形式不只是道德说教, 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营造生活的氛围。德育要走进生活, 走出课堂, 走出学校, 要富有情感, 要富有时代气息, 使学生在完整生活中, 获得德性完满的自由的发展。

德育制度必须依据这种新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 以使德育制度的导向性指向生活, 这是完善德育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走向生活必定会大大提高德育实效性, 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必将大大提高。

3. 只有全方位配合行动才能切实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

学校德育工作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 而且错综复杂, 单纯研究或改革某一方面的内容, 所能取得的实际效果是有限的。德育过程中存在的这种割裂现象, 是德育实效性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要切实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 就必须有全方位配合行动。也就是要将德育的内部和外部各方面的教育集合起来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发挥全方位的、立体的、综合的教育作用, 即整合教育的思想。

(1) 五育的整合。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 除了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之外, 各科教学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这一方面反映在各学科严谨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世界观和辩证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给学生做人的熏陶。另一方面, 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人格, 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 学校教育不能把德育孤立起来。那种为强调德育而刻意突出德育的做法, 其实往往是对德育的架空。应该把德育融合于五育之中, 各育都要蕴含德育要素, 德育也要体现各育的基本精神。

(二) 对德育内容及德育过程加以整合。在德育实施过程中, 德育内容都不是割裂的, 某一方面教育的实施都包含有对其他方面教育的影响, 一种品质的形成与其他品质的形成也是相关的。学生不可能通过某种教育或活动, 一次性完成思想品德的形成。德育制度作为一种德育资源, 只不过是众多德育资源中的一种, 虽然其地位和作用决定其在学校德育工作的整合中作用重大, 要先行一步, 但它毕竟只是一种资源, 单纯依靠德育制度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

参考文献

[1]陆有铨著.躁动的百年——二十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2]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3.

德育工作制度 篇3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为实施立德树人奠定基础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把责任层层分解,形成层层有人抓,各部门有人管,落实到人头,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的工作网络,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学校实际,健全了一系列德育考核制度,努力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作风扎实、讲求实效的德育队伍,为全面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班级管理成效显著

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营造温馨、和谐、文明、安全稳定的校园,规范班级管理,夯实班集体建设,构建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内容体系,全面、公开、公平、公正地评价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步入“科学、人文、规范”的运行轨道,在充分考虑德育工作“实效性、针对性、自主性、可行性”的特点,我校制定了《班级量化考核实施方案》。班级量化考核结果运用于“星级班级” 、“先进集体”评选,综合素质A级指标分配的主要依据。在执行此方案以来,学校实施了校长全面指导、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具体负责,政教处牵头,各处室联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考评的运行机制,坚持天天对各班进行全面的量化考核并及时公布;周周总结,改进班级管理工作;月月召开班级管理工作分析会,研究提高班级管理的策略。实现了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为目的,以建设优秀班集体为最终目标,引导、规范、督促、激励了全校各班努力形成团结、竞争、自律、向上的良好班风。班级管理成效显著,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三、凸显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中坚力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桥梁。班主任思想品德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高低,对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对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对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对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增强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心,提高班级管理成效,制定了《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实施方案》。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结果运用于:发放班主任津贴、评选“优秀班主任”的主要依据;一期或年度末班主任考核结果分低于同年级班主任考核结果平均分的80%,应主动申请辞去班主任职务;一期班主任考核结果分高于同年级班主任考核平均分的30%者周工作量计7课时,低于同年级班主任考核结果平均分的80%者计5课时,余下者计6课时。

通过实施此方案以来,加强了班主任的工作责任感,班主任在相互学习、竞争中提高了综合素质和管理的艺术性,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优化了班主任队伍,充分发挥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凸显了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我校班主任参加县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多次荣获一、二等奖。

四、学生寝室已成为学校亮丽的风景

生活指导教师在学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增强生活指导教师工作的责任心,提高生活指导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水平,强化学校的内部管理,提升学生寝室管理的档次,制定了《生活指导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实施此方案以来,学校组织生活指导教师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学习,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了生活指导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生活指导教师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了生活指导教师在学生寝室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寝室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实现了“军事化”的管理,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寝室文化浓厚,学生寝室已成为寄读生的温馨的港湾,成了留守儿童温暖的家。学生宿舍已成为学校亮丽的风景,受到上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好评。

五、值周工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成效突出

值周工作在学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强化值周教师工作职责,提高值周教师工作的水平,增强值周教师工作的实效性,提升教职工教育管理学生的能力,制定并不断完善《值周教师考核实施方案》。

为了在实际中顺利实施此方案,校长每周星期天下午3时准时培训本周的值周行政领导和值周教师,行政会和教职工周前会总结一周值周工作情况,并作出等级评价,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值周行政领导发挥了带头作用和值周教师自觉履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有效的处理,将各种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引导学生自觉守纪,讲文明有礼貌,爱清洁讲卫生,自主学习,达到了“静、正、序”的目标。值周工作在保障学校的安全稳定,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成效突出。

六、彰显课程育德主阵地的作用

学科是德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学科渗透德育的关键。学校通过培训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位教师认识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学校制定了《教师课程育德考核实施方案》,把教师课程育德工作作为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实施此方案以来,教师们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教务处坚持检查和督促,以学科教育渗透德育课堂论坛活动为载体,认真研究了如何充分挖掘并丰富教材中德育教育内涵,通过上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撰写案例、教后反思等形式积累经验;定期召开研讨会,不断提高了教师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水平。

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实效,表彰先进,完善激励机制。在教师绩效分配、师德考核、专业发展考核、年度考核中将德育工作业绩列入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聘任、评职、晋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强力推进了全员育德工作。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法可依,步入了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在学校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各处室联动,相互配合、联成网络,共同参与学校德育的管理、研究、实施工作。定时组织了全体教职工进行德育理论的学习研讨、经验交流,组建了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德育工作队伍。学校全面提高了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效性。

德育工作制度 篇4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认真贯彻《中学德育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提高德育质量,建设良好校风,培养“四有”新人,特制订本制度。

一、认识意义,明确目标,把握基本要求。

1、全体教职工要充分的认识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学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因,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学校的德育工作,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起互相促进、相互相成,保证培养人材的正确方向,有着主导的作用。

2、中学德育的培养目标是:提高中华民族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质,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热爱集体、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小公民。

3、中学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教育内容,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着重抓好二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倡导以集体主义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和热爱祖国的教育。二是抓好和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健全机构,订好计划。

1、学校德育工作,校长统一领导,建立德育二级管理:

第一级由校长任组长、政教主任任副组长。由教务主任、年级组长、团书记、为成员的德育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落实德育工作计划的检查,实施和总结。(由政教处制订计划,负责德育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第二级为班主任,由班主任、科任老师负责班级的德育工作,抓好每个班的德育管理。

以上校、班二级管理,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体系,调动各部门、各学科德育工作的齐抓共管。

2、学校德育工作队伍,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观念,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1)挑选优秀的教师任班主任。

(2)加强班主任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学习,教导每学期安排三次班主任专题学习。

(3)关心、支持班主任工作,及时为班主任排忧解难。

(4)每学期要评选优秀班主任经验论文,对好的经验论文,给予奖励。

(5)班主任工作计划,要体现下列内容:班级情况、基本目标、管理与教育实施班队活动、家长工作、工作周历。

3、发挥校外德育网络作用。

(1)正常家长学校工作

(2)健全警校共建制度

(3)完善“手拉手”学校的共建工作

三、严格加强学生的管理

1、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制订的《校园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爱校、护校教育,保证校舍使用完好无损,保证校容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

2、整肃仪容仪表。学生进校要穿戴整齐,佩戴校卡、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不准穿拖鞋。

3、严格执行管理。要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教育,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正常开展。

4、加强班级管理,创良好班风。

(1)各班要健全机构。各班设班委会,班委会设班长、副班长、学习、宣传、体育、生活卫生委员各1人。

(2)各班要统一布置,做到美观、大方、整洁,做到墙壁洁白、天灰板无灰尘、地面无纸屑,讲台清洁、课桌整齐、卫生工具齐全。(3)各班应相应地制订班的规章制度。要根据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结合班的实际情况,加强班级管理。

(4)培养良好的班风,良好班风的基本要求是:尊师守纪,勤学向上,热爱集体。学校由年级级长组织每月对各班进行1次班风评比,评比内容包括:到校情况,课内外纪律,仪容仪表、班风班貌,清洁卫生,爱护公物,眼保健操等项目。为促进班风的形成和巩固,期末评选出先进班集体,并予表彰。每月召开年级小结会一次。

5、加强教师值日制度。学校制订教师值周制度,值周教师要根据值日的职责加强课前、课间和课后的管理。

四、加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

1、教育内容:学校教育内容的依据是《中学德育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长岗中学学生操行评介》。开展十个方面教育活动: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艰苦朴素;努力学习、热爱集体;文明礼貌,遵守纪律;良好的道德意识;法制意识和具有创新的素质。

2、教育途径:学校的德育工作,通过学科(包括思品课)教学、班级工作、各教育基地实践活动、团支部活动、少先队活动,家长学校等途径来实现,根据《中学德育纲要》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各自发挥独特作用。

(1)学科教学:各学科教学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发掘德育因素,实行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密切联系,渗透教学内容,进行教育。

(2)学校与班级工作:要开好四会:校会、晨会、周会、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每学期举行1-2次)。

(3)各种教育活动:学校每学期举办各种教育活动,以学段教育为主体。其中的每周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三月份进行“学雷锋”专项教育;清明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五一”节劳动教育和热爱劳动人民教育;“五四”进行爱国主人教育;“七一”节热爱共产党教育;“教师节”进行尊师爱校教育;“国庆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元旦”进行国情教育;“春节”前热爱人民军队,开展拥军优属教育。结合活动课,开展一些教育活动和竞赛。

(4)团支部学生会和少先队教育。团支部和少先队教育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团支部、学生会和少先队大队部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应抓好:(1)组织机构的建设;(2)团、队知识教育,提高队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3)开展团、队活动;(4)团、学生会干部值日监督岗的建设;(5)团支部和少先队广播站的建设。

3、认真学习、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心理教育”课题研究,培养学康人格和文明行为习惯。(1)七年级入学,要用2周时间进行入学教育和校纪校风教育,十周后要学会《规范》条文落实行动。

(2)规范教育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各班应发动家长,组织家长教子经验交流,规范教育子女的经验。

4、努力加强后进生的教育。

(1)学校应全面地重视对后进生的教育,明确二个认识:一是转化 好一名后进生跟培养一名尖子生同样光荣;二是做好后进生教育工作,人人有责。

(2)要特别重视七年级的后进生教育。一方面要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一方面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要及时扶一把,防止学生产生厌学的思想。以防止上八年级后,后进生人数的增多。(3)九年级后进生的教育,不容忽视。要充分发挥“警校共建”和校外德育机构的作用,促进其转化。

5、完善和实施德育量化制度。

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长岗中学学生操行评介》,结合个人表现和实际情况,实行德育量化考评。全学期对学生进行德育考核,评定学生操行。

6、关心 爱护学生,对学品行缺点,学习有困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1)牢固树立“以德为、教会学生做人”教育念.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实行全员德育。

(2)根据所教学科特点从学生和治思想道德际出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按照现代化中国人的系列要求搞科德育渗透科德育渗透要做到有意 有序有机、有效。

(3)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工范围,认真地抓好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随时随地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使学生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讲文明、懂礼貌、知书达礼。

(4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深细致地开展工作.使明理、激情、导行有机结合.在“内化”上下 功夫。要尊重学生人格.挖掘学生“闪光点”,保护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永远上的激情。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教师要身立教,为人师表.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崇岗中学

二00八年九月三日

崇岗中学德育工作制度

崇岗中学

德育工作制度 篇5

一.德育工作的领导

1.学校德育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副校长主管,教导处副主任专管,班主任是本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

2.由校长、大队辅导员、班主任老师、校外辅导员组成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学生德育工作现状、任务、内容和方法。

3.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学习理论,布置任务。

4.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网络,与派出所、签定警民共建协议,争取社会各方面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

二.德育工作的形式

1.学校根据各阶段的特点进行集中教育。

2.各班结合学校要求和阶段特点,每学期召开主题班会。

3.各学科要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特别是政治科,要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4.积极组织广播站开展宣传工作。

5.邀请法制辅导员到校上法制课。

6.每学期各年级组织一至两次家长会、校外活动。

三.德育工作的内容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法规。

3.共产主义理想、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社会公德。

4.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事迹和同学的学习经验。

5.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团结互助、爱护公物等方面的教育。

6.时事政治教育。

7.心理健康教育。

四.德育工作的方法

1.订计划,勤检查,多评比,善总结。

2.树榜样,立典型,培优转差,分类要求。

3.启发引导,多鼓励,少批评。

4.实事求是,说实话,办实事。

5.坚持原则,不姑息迁就,依法治教,严谨治学。

6.深入调查,重视研究,听取意见,改进方法。

学校德育工作制度 篇6

一、学部成立以学部校长为组长的德育领导的小组,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二、组建以班主任、团队、少先队、思品课教师为骨干力量的德育工作队伍,在学部校长负责的管理体制下开展工作。学校的全体教师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

三、德育工作小组确定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负责检查落实、督导和评估,组织好升国旗、时事教育等德育工作日常性工作,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组建德育档案。

四、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升旗仪式,升旗仪式按国家教委规定的程序进行。

五、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好学生校内外德育活动,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六、加强德育科学研究,经常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组织必要的参观学习,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申报德育科研课题,积极参与德育教研活动,以科研为先导,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

七、积极组织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环境育人和服务育人,建设动态的“德育园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八、指导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参与听课评课,督促学科教学德育目标的落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有计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校园气氛。

九、积极建立社区德育网络,加强对学生的校外教育工作,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参与青少年的德育工作,特别要加强学生家长、村委会、派出所、媒体等方面的联系,形成学校为中心,周边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社区教育网络。

十、认真贯彻奖惩规定,负责评选“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 “优秀干部” “星级班级”。

十一、班级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班主任要认真贯彻执行《小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规章制度。班级教室内悬挂或张贴《小

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风、以及名人名言条幅。并加强学习和训练,做到期初有计划,工作有纪律,期中期末有检查和评比。使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艰苦朴素,认真学习,奋发向上的风尚和良好的习惯。

十二、班主任要认真培养班干部,形成强有力的班级领导核心,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

十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十四、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高度重视德育科研,积极开展“个案研究”等课题的实验研究活动。

十五、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接待日。班主任老师要经常和家长联系,适时召开家长会,认真接待家长来访,加强育人的针对性。加强家校联系,每期召开学生家长会一次以上。

十六、班主任要组织指导学生德育考核;组织评选“三好学生” “优秀少先队员” “优秀学生干部”,积极争创“星级班级”。

十七、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要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根据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德育渗透教育。以课堂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各科教学要根据德育要求,根据学科特点,渗透思想教育因素。各教师的教案上要有新体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教育为主。坚持做到“因材施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防止简单粗暴行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十八、思想品德课教师,担任着教学德育工作主渠道的重任,要深入研究当前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研究性地教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信度和效度。

十九、职工要本着服务育人的原则,严格要求自己,爱护公务,坚守岗位,要时刻牢记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

二十、以上内容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德育工作实绩将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及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肇庆加美学校小学部

2013年8月29日

加美学校小学部德育工作校内网络图

加美学校小学部德育工作校内网络图

小学部德

加美学校小学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集体领导、个人分工的原则,经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决定,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如下:组长杨建军: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指导一、二年级工作

副组长孙倩:主管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分管关工委、工会等工作,组 员

指导六年级工作。龙敏旋:主管教师教学工作,落实思品课及学科渗透工作,指导三年级工作。向海青:主持德育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指导四年级工作。袁云涛:负责校园安全工作。邹成方:协助落实思品课、学科渗透工作及社团的组织工作。张艺芬:协助教导处工作,协助做好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潘缘:主持少先队工作,负责校园网络安全及学生文明上网工作。麦建宁:负责学生两操、体育工作及学生集会的组织、安全工作。郑静:负责一年级组工作 王宏志:负责二年级组工作 胡琴光:负责三年级组工作 王妍:负责四年级组工作;刘志军:负责五年级组工作; 曾立文:负责六年级组工作; 加美学校小学部

加美学校小学部德育工作机构及分工

※校长:

一、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规,认真执行上级党委、教育行政部门的决议,努力做好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二、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和职工学习研究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三个面向”的要求,积极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德育主任:

一、全面管理学校德育工作,认真抓好管理过程和基本环节。从学校实际出发,制订有明确目的、切实可行的学校长期德育规划和学期、学年工作计划,并采取得力措施组织落实,加强执行计划的督促和检查工作,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

二、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根据学校特点和改革需要,组建灵敏高效的德育工作队伍。按照知人善任的要求,安排好班主任聘任工作。

三、加强班主任培训和德育队伍建设,切实抓好班主任和年轻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的学习和进修。引导班主任发扬团结、协作、互尊、互学的精神,培养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工作群体。

四、负责考核评定班主任工作。

五、依法治校,调动全体政教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教育教学创造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

※少先队辅导员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校长的决策和行政会的决议,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制定少先队工作计划,负责少先队的全面工作,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指导班主任教师制定并实施班级工作计划,主持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布置总结周常规检查评比工作,组织班主任教师交流经验,并进行业务学习。

三、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教育活动和公益劳动,搞好学校室内外卫生,营造良好和校园环境。

四、贯彻《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好常规管理。深入班级了解情况,做好后进生帮教工作。实施对学生的奖惩制度,做好班主任和班级的量化考评工作,负责对学生的操行评定工作。

五、抓好控制班级的工作,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向主管校长请示汇报。协调政教处内、外关系。完成校长分给的其他工作。

※班主任

一、热情关怀和爱护学生,负责做好本班德育工作,组织班会和主题班会活动等。教育学生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努力使本班形成一个具有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团结互助、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文明集体。

二、经常与科任老师联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好各门功课,提高学习质量。

三、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加强生活管理,组织和指导本班学生参加文体活动,搞好清洁卫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培养学生干部,组织领导班委会的工作,指导本班团支部开展活动。

五、组织和领导本班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公益劳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六、联系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方面,互通情况,协调步骤,共同搞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七、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工作,处理偶发事件。

八、要全面地、经常地考查学生的德智情况,搞好操行评定,对学生的奖惩等事宜提出意见。

德育工作制度 篇7

一、“制度”与“教育制度”

所谓制度,其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它一般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这些规则的执行机制组成。“各种社会制度的实质是利益制度,是为了一定阶级、阶层、集团和一定人的利益而制定的。不管社会制度的代言人使用何等漂亮的词句,也掩盖不了社会制度的这一实质。”[1]可见,制度的本质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但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制定者总有其立场、出发点和各种预设前提。所以,不论多么超然、客观、公正的规则,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制度非中性”问题。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

作为一种特殊制度,“教育制度”首先具备一般制度的本质属性,它是一种调整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的权威性规则体系。但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不同,评价教育制度是否合理、公正,一个本质问题就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人格完善,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这是由教育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教育制度不仅要关注制度的工具性价值,实现管理的有序和高效,体现管理者的利益,更要凸显教育的本体价值,表达制度的伦理诉求,彰显制度对学生德性成长的影响,关注学生的利益。从教育“育人”的本质属性和“管理育人”的角度而言,教育制度中学生的利益高于管理者的利益。

二、制度对德育的僭越

由于对“教育制度”的取向不够明晰,很多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把德育简化为各种规章制度,认为只要制定了这些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就是在实施德育了。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来自他们没有认识到“规范”与“德性”的本质区别,没有认识到制度只是德育的手段。德育可以始于制度,但不能仅限于对制度的遵守,不能把学生对“规范”的遵从代替对学生“德性”的培养。如,有很多学校十分注重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但我们同时要明确,行为规范的养成不一定自然形成品德。我们不能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代替德育,而要使规范的行为成为学生内在德性的自然外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有时还将“规范”凌驾于“德性”之上,造成制度对德育的僭越。以下案例发生在本市某知名小学:

小M是某小学二年级学生。一天,小M妈妈下班回家,看到儿子闷闷不乐,就问儿子为何不开心。小M委屈地说:“今天我很难过。我让我的好朋友伤心了。”妈妈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小M沉默了一会儿说:“今天学校测验数学时,我的同桌忘带橡皮了,问我借,我刚想借给她,突然想起班主任吴老师前两天宣布的班规:‘同学之间不能互相借东西。’我就没有借给她。测验完她哭了。因为数学老师规定:题目做错的话,要用橡皮擦掉,而不是划掉,否则要扣清洁分的。妈妈,老师平时教育我们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但为什么不允许我们互相借东西呢?”妈妈听了儿子的话,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第二天一早,小M妈妈特意请假去了学校,婉转地对班主任的这个新规提出了质疑。班主任说:“本来是没有这条班规的,但学生们经常会来我这里告状,一会儿说‘某某把我借给他的尺弄断了’,一会儿说‘借给某某的笔他不还给我’……我很忙,除了做班主任,还要教两个班的语文,每天需要批改一大堆作业,实在没有时间处理这些琐事。所以从便于管理的角度,我规定他们不要互相借东西。”

显然,案例中班主任出台的新班规是出于自己管理的方便,而不是出于对学生德性成长的考量。这种把管理优先于教育、把管理者的利益置于学生利益之前的做法,比用制度代替德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制度”代替“德育”只是降低了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而“制度”僭越“德育”则会造成学生对“制度”乃至“德育”的反感,甚至会造成对学生身心的伤害。

以上案例只是目前中小学德育中的一个缩影。在教育行政化背景下,管理处于显性、强势的地位。由于过于追求管理的效率和便利,制度的工具性价值得以膨胀,越来越成为某种学校、班级对于学生的支配力量,容易导致制度的强制和霸权,而这恰恰违背了道德“自律”的本意,走向了德育的反面。

有学者认为,教育制度“时常以一种惯性的力量逃离伦理的考量,甚至变为一种异质力量扭曲制度伦理的体现”。[2]其中提到的“惯性的力量”来自于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根深蒂固的管理者意识和管理本位的取向。因此,制度的制定者要明晰道德之本意、德育之目的,时刻保持对管理主义惯性的警惕和制度取向的审慎。在制度的效率和其伦理诉求之间寻求一种合理的张力,并始终将伦理价值置于工具价值之上,使我们的制度不仅有利于管理,更指向学生的德性成长。

三、德育对制度的僭越

如果说随着课改的推进和对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入,学校对“制度僭越德育”的问题已经有所意识并开始反思的话,“德育僭越制度”现象仍在学校普遍存在,更糟糕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很少能够意识到。

在一次“区优秀班主任”评选过程中,笔者看到一位初中班主任的一份名为《举手之劳尽显文明》的班会方案:

活动背景:

进入初二后,班级里出现各种不良现象,如:教室里的纸屑、饮料瓶没人捡起;外出上音乐课、实验课、体育课时,班级的门、窗、灯、饮水机和多媒体设备经常没人关;教室里的花草无人问津;橱柜上的粉笔灰、杂物没人清理等。这些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是班级同学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不强,需要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

活动过程:

1.PPT出示了班级共同活动的画面以及班级所获得的荣誉奖状,营造温馨氛围,引发学生的自豪感;

2.PPT出示班级在“活动背景”中呈现问题的照片,让学生反思并表态;

3.学生讨论:该如何为班级这个大家庭增光添彩、贡献力量。

据了解,这是一位已有10年班龄的学校优秀班主任,而从案例中我们却发现,她连最基础的班级管理都没有到位。案例中问题的根源首先在于班级相关制度的缺失和管理上的缺位,但班主任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将问题归因于学生道德问题,并对学生进行相关道德教育。我们基本可以预想班会的结果:在班会努力营造的温馨氛围感召下,部分学生出于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会有意识地注意班级卫生、安全、节能、护绿等问题,但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怨言:凭什么一直是我做呢?之后,班级或许又恢复原样。

本案例中,教师“生病”,学生“吃药”;班主任管理上的问题,却在学生道德上找原因。这是“德育僭越制度”的一个例证。类似的案例在学校和班级层面有很多。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德育僭越制度”的问题有其历史根源。西方偏向于法理社会,基于基督教的原罪说,以“人性恶”为其价值预设,不相信人的自律和自觉,而更认同法律和规则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所以基本不存在“德育僭越制度”的现象;而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相信人性本善,并崇尚道德的作用,以道德作为其为人处世的准则,因此,我们遇到问题习惯归咎于“道德”原因,并在德育上寻求出路,而缺乏对制度合理性进行反思的意识。

胡适曾说过:“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皮亚杰也从儿童的扑克游戏中领悟到,“一切的道德都是建筑在规则体系之上的。”两位学者从不同的研究领域揭示了“制度”与“道德”关系的本质,即制度是道德的基础。制度的缺失和不公正,很难使人产生持续的道德行为。道德并不能成为制度缺陷的补充,相反,制度进步才是道德进步的保障。没有制度之善,就不可能有普遍的道德清明。因此,在德育工作管理中,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应经常反思制度是否有利于学生表现出道德行为,而非习惯性地仅仅寄希望于通过德育来提升学生的道德自觉与奉献精神。

四、制度的“有为”与“无为”

由于缺乏对教育制度内涵与功能的明晰认识和准确定位,在实践中,德育工作管理常常陷于“过”或“不及”的误区。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制度对于学生德性成长哪些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哪些是无能为力的,以便于我们充分发挥制度应有的作用,为学生的德性成长提供保障和动力,并与德育实现功能互补。

1.制度之“有为”

要讨论制度之“为”,我们先要了解制度发生作用的机理。制度是通过奖惩来调整人的行为的,因此,德育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强化机制,即给予所期望的行为以奖励,给予不当行为以惩罚。而在实践中,结果却不那么简单。先来看一个案例:

学校的卫生情况令人堪忧,随处可见学生扔弃的废纸、果皮和饮料空盒,但苦于找不到责任人,于是学校设立一个举报制度:学生看到其他学生乱扔垃圾,可以进行举报。举报者,其所在班级当周行为规范分数可以加1分;而遭到举报的学生,不但本人要受到批评,罚扫教学楼或操场,其所在班级也要被扣2分。

制度实施初期,举报频频,但都是举报其他班级。被举报的学生,只要不是证据确凿,往往选择不承认。鉴于出现过有学生为了能获得举报加分或打击报复而诬陷、栽赃他人的情况,只要没有充分的证据,学校对被举报者不予处罚。有一次,五(1)班女生小H举报了自己班级的一名同学把饭菜偷偷倒入了下水道,致使班级被扣了1分,受到班级同学的指责。班主任尽管为难,但怕“自曝家丑”行为被效仿,只能让小H午饭期间去看守食堂的下水道。举报制度实施一周后,举报数骤减,校园也变得洁净了很多。

案例中,学校新出台的举报制度取得了预期的管理效应,但从德育角度,我们却看到了相反的结果:不诚信者没有获得惩罚;而小H出于公共责任和诚信,勇敢地举报了自己班级的同学,却遭到班级同学的指责,并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变相惩罚。可以预见,她以后不会再干类似的“傻”事。

人性是趋利避害、避苦趋乐的。因此,多数人在行为的选择上都会有一种功利的算计。无论是“形而上”的思辨还是心理学的实证,都揭示了人性深处隐蔽的向己性成分和自利性的“幽暗意识”。因此,对大多数人而言,如果通过体验得来的经验表明,恶并未受到惩罚,善也没有得到好报,他们就不会相信所谓的道德。社会上类似的案例有很多:“南京彭宇案”各打50大板的判决;公民仗义执言,批评或举报官员的贪腐行为被打击报复;见义勇为者被刺伤,因无人支付医药费被医院拒绝医治;等等。由于不公正的制度,善行得不到应有善待的现象严重地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和人格,破坏着社会公共生活的伦理基础,使得人性日趋冷漠。有学者认为:“当今社会之所以存在一系列道德问题,是因为人们缺少应有的道德动力。”[3]道德动力缺失固然与个体的内在道德动力状况有关,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外在道德动力不足。外在道德动力来自于外在的舆论,特别是制度环境。如果社会制度缺乏公正,德行得不到公正对待,社会没有给人内在道德动力的外化提供“得其所得”的公正保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个人通过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来改变社会道德失范的局面只能是痴人说梦,在此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再怎么重视,再怎么提升理念、改进策略,也会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取得好的效果。“人的许多道德问题不是单纯依靠提高个人道德意识水平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通过建立和提高有关社会体制的道德性。”[4]因此,学校和班级的制度设计应评估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道德风险,努力体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伦理取向。当一个学校或班级形成了合理的制度,使得不道德行为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道德行为所带来的不便时,有理性和预见能力的学生自然就会选择后者。这一选择不需要付出多大的道德意志和努力,因为道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本性欲求相契合。而假如你遵循的道德规则总让你沮丧、碰壁、失败,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你还会去坚守吗?

至此,我们对于德育工作中制度之“有为”就比较明晰了:首先,制度可以“止恶”,即让不道德的学生为其不道德的行为付出代价,使其不敢为恶。在这方面,德育往往力不从心,需要制度刚性的约束作用。其次,基于伦理的制度可以“护善”或“扬善”,即让有道德的学生因为自己的道德行为有所得或至少不要有所失,从而愿意继续为善。因为,“当人们处于从恶能得到好处的制度之下,要劝人从善是徒劳的”。[5]“善恶有报”体现了“公正”,“让好人不吃亏”体现了“善”。而“公正”和“善”恰恰体现了教育制度的核心伦理诉求。

2.制度之“无为”

相对于否认“个人利益”的传统德育,“善恶有报”的制度因其切合了人的自然性生存需要而显得似乎富有生机和活力,其体现的“使善者有所得,使恶者有所失”的制度德性也是对“德不能得,得不必德”的扭曲、畸形制度的反动。但问题是,有时候一旦制度出台,又会陷入另一个困境。我们先来看来自于一位全国知名班主任的案例:

出于学生对班级工作责任感不强,对班级公共事务漠不关心,师生和生生间关系也比较疏远、淡漠等问题,班主任创设了“道德券”制度,赋予一些好的行为以不同的分值,如主动捡纸屑、主动关灯节能、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帮老师提录音机、为同学答疑解惑等。学生做了好事可自己申报,经确认后就可以获得相应面值的“道德券”。学期结束,“道德券”可以用来换取价值不同的物品,也可以用来换取某些“权利”,如选座位权。不同的座位事先都被评估并赋予不同的“价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道德券”的数量换取心仪的座位。这一制度创新大大激发了学生为班集体做好事的积极性。

在上述案例中,班主任通过“德有所得”的制度设计,激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但显而易见,学生的“道德行为”并不含有道德动机。尽管道德评价有“动机论”与“结果论”之争,但由于动机的不可知性,目前现行的道德评价更多基于行为的结果。“善恶有报”制度的奖惩标准是基于道德评价的,所以也是按照学生行为的结果而非动机来设定的。因此,从管理角度,由于学生行为的确带来了好的结果,所以仍然将之视为道德行为,并给予其奖励。但从德育角度看,这种“善行”是否必然包含“善性”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澄清一对概念:道德之“得”和功利之“得”。道德之“得”是主体行为的非预期结果,而功利之“得”是主体行为追求的目的。如果“有所得”是某个道德行为的自然结果,那么这个行为还是道德的;但如果“有所得”是某个道德行为的刻意目的,那么这个“道德”行为就称不上道德,而只是一种功利的交换行为。同样的道德行为,其背后的旨趣大相径庭。明乎此,基于制度伦理性的“善恶有报”制度的道德困境就出现了:“善恶有报”中的“有报”本来是善行和恶行的结果,但由于制度的目的要导人向善、阻人为恶,因此,制度在行为之前就呈现了相应的结果。制度一出台,学生对道德和不道德行为的结果就可以预期了,而在这种预期下,学生不为恶或许只是为了逃避“恶报”,不为恶只是外在的条件性行为或强制性要求,而非发自内心对“恶”的厌恶;学生为善可能只是为了追求“善报”,用“善行”换取自己所偏好的利益,而非出自内心对“善”之向往。这种价值逻辑具有比较明显的功利倾向:学生不违反道德原则,可能不是因为违反道德行为本身是非正当的,而是因为违反道德原则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学生能够践行道德原则,也不一定因为道德原则本身值得坚守,而是因为他能够从中获得足以弥补甚至远超他作出的“道德牺牲”的更大利益。“善恶有报”的“报”由结果变成了学生行为的目的,道德行为也由于其功利取向而丧失了其道德意义。将道德必要性的基础建立在其外在功利性价值论证之上,使道德脱离了人的内在需要,隐藏着道德工具化的重大隐忧。可见,制度德性本身存在着一个无法消除的悖论。

至此,制度之“无为”也显现出来了:制度只能“护善”和“扬善”,但无法“成善”;它可以导出“善行”,但无法形成人内在的道德动机。虽然我们倡导制度的伦理性,要求体现制度的善和德性,但它还仅仅是一种道德强化机制,只能作用于学生的行为(止恶或导善),但无法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和品格。要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心灵发生转向,形成一种非功利的“善性”,只能有赖于道德教育。

何为“善性”?一个4岁男孩与成人的对话有助于我们的理解:

问:你看见刚才发生的事吗?

答:看见了。小刚把小明打了。

问:你会不会这样做?

答:不会,而且不会打得那么重。

问:有这种规定吗?

答:有。

问:规定怎么说?

答:不准打架。

问:如果没有这个规定,去打人可以吗?

答:不行。

问:为什么?

答:因为他可能会受伤、会哭。

我们看到,孩子认为不应该打人,表层原因是因为有“不准打架”的外在规定,而更深层原因是因为被打的孩子“可能会受伤、会哭”。这种对行为后果的直觉并不是基于对外在功利的考量,而是人对于同类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情感即是“善性”。延伸一下,如果一个人对他人的尊敬、施舍、捐赠、帮助、关心、责任感等并不是基于他人或社会可能的回报,而是基于对他人处境感同身受所引发的内心情感需要,那么这些行为才是更为稳定和持久的,因为它们包含着“善性”。我们把这种情感称之为“同情心”。同情心是一种近乎自然的心理倾向,是借助于想象、移情、类比等途径设身处地地感受他者需求、痛苦或快乐的心理品质。同情心的产生是人对“我”与“他人”之间的直观把握,是对“他人”处境与命运的关切和对他人苦与乐的“感同身受”,是所有形式责任感的共同基础,是所有道德意愿和道德行为的源泉。这种“同情心”人皆有之。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开篇就谈到:“无论我们认为一个人有多么自私,很显然他的本性中有这样一些原则,这些原则使得他对别人的命运感兴趣,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虽然他除了因看到人们幸福而感到高兴外一无所获。这种类型就是同情或怜悯。”[6]这一观点与孟子所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相契合,即我看到别人痛苦,自己也会痛苦。这种人与人之间“同体性”关系在中国思想家程颢和王阳明所讲的“万物一体”理论中又推及到了人与其他生命体,如看到冬夜里的流浪猫会觉得怜悯,看到花凋谢了会觉得伤心。

基于伦理的学校德育制度可以为德育创设一个前提和良好的支持氛围,但作为一种“行为契约”的制度无法创生出作为一种“精神契约”的道德。学生基于“善性”的真正的道德成长,德育的作用无可替代。而真正有效的德育,需要从唤醒和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入手,着重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同体性”的相互依存关系,创设各种平台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他人境遇的感知能力以及“由人及己,推己及人”的移情能力,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的伦理原则。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达至自由。这样培养出的德性不再是有助于人的幸福,而是成了人幸福的本身。它摆脱了外在规范的束缚和功利的计算,契合了道德的自由本质,回归了“人之为人”的价值根基,应成为我们德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苏宏章.利益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170.

[2]张烨.教育政策分析的制度伦理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3]任者春.道德动力的公正诉求[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3).

[4]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高教探索,2002(4).

[5][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33.

班级制度规范的隐性德育分析 篇8

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环境中,班级是最能体现学校特征的组织形式。从德育的角度来看,班级是以一个“德育场”的形式在培养与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情感、人格等方面发挥着强大系统整合式的教育力。马卡连柯认为这种教育力主要表现为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力、群体规范对个体的约束力、个性品质发展的内驱力以及班风等物质与精神环境对个体的感染力等德育因素的合力。这些德育因素既包括能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显性、外在的因素,也包括通过潜在方式对学生品德施加隐性影响的因素,即存在着显性德育因素与隐性德育因素两种形式。在班级中,学生首先接触并必须接受的是社会给予的计划性知识体系和直接的规范要求之类的显性教育,但在任何显性教育的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社会人文背景、哲学基础、价值参照系、社会政治意识、经济参数等背景条件。这些背景条件以一种隐蔽的方式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显性教育,统整着显性教育的各个层次,使显性教育更加有效。

制度、规则的至高无上使儿童从进入班级之始就不得不面临着家庭中所没有的学习环境和个体地位。这些班级的规则、制度与社会生活所要求的规范、价值存在着结构性的“象”与“物”的对应关系。在家庭中,儿童处于独学环境和独享、独尊地位,而在学校班级中,则处于群学环境、共享与服从地位。面对这样的一种变化,儿童无论是对规则采取同步行为(遵守与容纳)、非同步行为(独立但不越轨)抑或反抗行为,无论是因为对规则的敬畏而形成服从心理还是因种种原因受到规则的惩罚而形成逆反心理,都是儿童在探讨规则、实践规则、内化规则的一种行为方式。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所感受到、接受到的规则、制度与价值在保证他们融入班级组织、顺利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同时,还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班级的规则、规定和常规,为其在现在和将来适应范围更加广泛、内涵更加深刻的社会生活进行着预期的社会化过程。

虽然不同国家在确立班级规则的价值问题上有着不同的选择,虽然学生也享有并行使着程度不等的进入班级后协商制定活动规则的权利,但不可否认的是,所有的班级规则和制度都不可能脱离对儿童进行社会化的要求,即一种文化传递的、融入并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班级制度规则像 “双刃剑”一样,在使儿童融入并适应社会要求的运行过程中,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下面笔者试从隐性德育的角度分析班级制度规则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班级制度规范中隐性德育的消极影响

杰克逊认为班级充满着3R'S,皮亚杰从儿童的扑克游戏中领悟到即规则(Rules)、规定(Regulations)和常规(Routines)①。从性质考察,笔者持全面功能观,认为隐性德育具有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种功能。积极功能表现为隐性德育可以在受教育者的人格陶冶、政治社会化等方面具有正向作用。但由于教育者认识上的局限、组织上的失当,受教育者的态度、悟性等方面存在问题,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此外,在很多情况下,隐性德育对个体品德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影响,很难用正负两分法来决断。

首先,班级制度规范易使受教育者成为教师成人权威的服从者。班级在开始运作之时,其成员——儿童的地位和角色与儿童的意图无关,这是早已规定好了的,一切至关重要的规则也已制定,并要求成员必须遵守。虽然有的班级规则更多地体现出民主型人际关系和对学生个人权利的尊重,而有的班级所制定的规则是为了使教师能更加顺利地管理班级(从现实情况看,后者恐怕要占大多数),但班级规则社会本位的“普遍主义”都要求其成员采取与组织规则相一致的“同步行为”②,凭借规则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从而达到同化和控制其精神和行为的目的。儿童在班级和学校面前,既没有选择上学或不上学的权力——上学是必须履行的义务,甚至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制度使得儿童选择学校的权力也不存在,也没有改变其在学校和班级中的服从地位,更没有自由退出班级、学校的权力。因此,儿童天然地被规定为制度权威、教师成人权威的服从者,且这一低社会地位将持续不变。

第二,班级制度规范是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存在的根本原因。作为社会价值要求的具体化,规范和纪律的作用是引导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向教育目标的理想方向发展,而且总是强调要自我抑制,追求更高的价值,儿童对这种来自于教师的“管理力”不一定都有接受的准备。而作为个人属性之需求的“自由力”往往倾向于追求安逸和个性张扬。这两种力在班级中,在教师与学生的管理与被管理中经常会发生碰撞。这是班级存续中必然存在的一个基本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运动变化决定了班级运行的模式和状态。

从两个方向上看,倘若组织的力量取胜,则儿童按照教育目标的方向行动,教师所期待的班级就能形成。反之,倘若自我需求优先的儿童取胜,则班级会朝着与教师期待相反的方向变化。当组织力量与个人需求达到和谐平衡状态的时候,应是班级运行的最佳模式了。教师在通过寻求学生的参与去实现教育目标时,应该具有明显的规范性,至少在原则上要力图以说服或感化为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规范性不是无条件的,而是以一定的强制性为不言自明的前提的。现代教育制度造成的学生对学校的“无权”状态以及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文化传播者、班级领导者等等所带来的社会高位,客观上成为学校、班级对学生采取强制性手段的有利条件。事实上,现代社会中的学校并未根除物理的威逼手段。日本学者冲田等人的比较研究表明,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在所有国家的中小学中都存在,在不少国家中还相当普遍,至于强迫命令和训斥学生的现象则更是家常便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监狱之类的强制组织和军队之类的军事组织之外,没有哪一种社会组织的强迫命令与训斥行为更甚于班级对学生的同类行为。③

第三,班级制度规范易使教育管理绝对化,变成一种目的本身。从我国的情况看,对于学生而言,说班级是一个强制性色彩浓于规范性色彩的组织恐怕并不为过:班级规则的制定,无论是物理的威逼手段还是精神的监督手段,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控制”——控制班级的运行,控制学生的活动,以便能使教师更顺利地管理好班级。在这种管理观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实践更多地采取行政管理的手段,重视规则的“文本化”、制度化,重视纪律对人的干预、约束和限制,突出制度中心的权威性、强制性,体现出明显的“管理主义”倾向,即把作为教育手段和重要形式的教育管理绝对化,变成一种目的本身,把教育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力绝对化,以便使被管理者按照管理者的意图去行动。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是把对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班级质量和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是把加强班级管理作为解决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手段。

三、思考与结论

首先,使班级规范对学生的控制模式倾向于人本主义型。如果说学生在组织生活中外在地接受了各种各样的规范的话,同时也内在地认可了规范本身之外的许多东西。学生们形成了权威服从观念,这是社会所需要的,但不同风格的权威却可以使孩子们产生不同的反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班级规范对学生控制模式愈倾向于监管型,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就愈低、对学业活动的参与程度愈低、师生关系愈冷淡,即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愈低。从德育的角度表现为班级制度对学生的过分约束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集体活动的消极冷淡、漠不关心,产生“学校是地狱,班级是枷锁”的念头,并迁移到对教师的态度,进而产生情绪上的对立和行为上的阳奉阴违。而班级规范对学生的控制模式愈倾向于人本主义型,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就愈高,学生从内心视教师为知己,产生积极的向师性和群属感,参加集体活动的主动性高,并将班级荣誉与个人利益相联系,体现出一种健康、宽松、自控的氛围。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定向模式与学生的疏离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一般来说,对学生的控制定向愈倾向于监管型,愈会形成一种沉闷、压抑、闭锁的组织气氛,表现为在重压下学生内心对自己行为和生活结局的无法把握的一种“无能为力感”,不知道学校教育对他们的未来是否会有所帮助,不知道对未来应抱何种信念的“无意义感”,不管行为合法与否,只管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即使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在所不惜的“无准则感”。而对学生的控制定向倾向于人本主义型,宽松、民主、开放的组织气氛非预期地、内隐地渗透进学生的生活态度中去,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就愈高,学生的疏离感程度较低,对前途充满信心,认为现在的学习对未来的生活十分有用,能够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体现出较强的亲社会行为。

第二,以制度的道德化实现管理的人性化。班级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是外在于学生的一种律令,对于维持班级正常运转,形成学生的规范意识、秩序感和班级良好气氛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的唯理性管理中的班级制度具有绝对控制、单一灌输、地位分等、强调统一性、同步行为等特点,潜在地使学生缺乏主体精神、平等意识、探索创造精神,普遍缺乏自由感、独立意识和个性特点,使学生具有较低的“学校生活质量”。柯尔伯格指出,“不管我们说教些什么,学校的隐蔽课程是真正进行价值教育的课程”,而“灌输既不是道德教育的方法,同时也不是讲道德的方法”④。因此,班级管理者在进行隐性德育管理时,必须克服“管理主义”“文本主义”的做法,努力实践制度的“人本主义”,从制度的制定到制度的实施努力体现管理的道德化本质,实现管理的人性化。要更多地借助于平等交往、民主协商、情感沟通等非强制方式和非权力因素的影响让组织成员都参与到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之中,形成对于制度的积极态度,不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现为“顺从”,而且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逐渐认同、接受制度所内含的价值并内化为成员的价值观念,使制度规范从外在的强制力量转化为内在的引领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自觉行为的指南⑤。

第三,建立民主、平等、尊重、互助的人际心理环境,使之成为一种文化力量。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⑥。因此,在班级教育管理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应是民主型方式,体现出亲密形态。班级人际心理环境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处理好师生关系来进行的,而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要解决好教师与学生交往方式问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法定的权威地位,扮演着不同的权威角色。教育管理中,发挥教师的权威作用是必须的,但这种权威赋予教师的首先是一种“形式权威”,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从学生那里赢得权威才能发挥实质作用。师生互动应是平等地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共识、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营造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克服以权力和服从为基本方式的理性管理给学生带来的自我缺失、责任贫乏的弊病,激励每个学生获得心理、人格的健康发展,避免产生因教师有意或无意中的角色变化、期待下降而在学生心中沉淀下来的挫折感、自卑奴性或攻击性。所以,保持师生之间适当的交往频率,而且增加交往次数,可以提高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对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行使权威的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教师权威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自由,而是应该克服师生之间交往的疏远化和抽象化的问题,使儿童能够自制从而得到自由。我们重视教师权威的作用,但反对权威主义;我们运用权威,但反对滥用权威。

实现班级目标,规范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这股力量不仅有权威、处罚、批评,还有说服、表扬、组织气氛等因素,此外,还有教师的专业力量。这些力量有的是外显的,有的是内隐的。教师的任务或称之为教师的艺术就在于面对必然存在的组织之力与个人需求之力的矛盾,如何合理运用显性和隐性的合力,既通过制度的运用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又最大限度地尊重、满足儿童个人层面的需求,使班级既不掉入“管理主义”的泥淖,又远离“自由主义”的险境。

注释

①唐晓杰. 西方隐蔽课程研究的探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8(2)

②钟启泉. 班级管理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75

③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254-255

④周作宇. 隐蔽课程浅探[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2(1)

⑤赵志毅. 中国民族德育论纲[M]. 民族出版社. 1998:258

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l38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外汇和配套人民币借款合同下一篇:在迎接安全验收会议上的欢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