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电实习题目

2025-0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厂供电实习题目(推荐4篇)

工厂供电实习题目 篇1

自动化1132

卢继东

201311632214

上周老师组织我们参观了学校工程训练中心以及霞山校区的供电系统,以及实地进行了科技楼防雷电阻的测量,为此为这次实训作为一个总结。以下是本人参观以及实操测量以后的心得体会。

学校供电系统参观总结

上周,我们去了工程训练中心以及霞山校区,就学校供电系统进行了考察与参观,在这次参观和学习的过程中,我获益匪浅。看到很多在课本上体会不到的电力设备的运行,也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感谢老师带我们那么多人去参观。

在这次参观学习中,老师提到我们要了解装饰材料的类别特性,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掌握装饰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用途,通过工程实例现场教学。

我们都知道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我们知道,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工业生产应用电能和实现电气化以后,能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但是,工厂的电能供应如果突然中断,则将对工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发生重大的设备损坏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由此可见,搞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其中,我在这次参观学习中了解更多城市规划,供热,通风,空调,建筑电气,消防设备,楼宇控制设备,网络线路布装,装饰照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在这么多次参观中,我看到学校的供电房消防设备和通风设备都做的很好,老师说过,每个东西也有它自己本身独特或者存在的道理得。

在这次的实地参观中感受是辛中带乐的,也对自己的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好的运用和见识,也对这些装饰材料和设备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的联系,引导到我们在广泛参与中实践的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实地参观已经结束了,这次参观学习到的东西却很多,我们重要的是把之前看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和现实生活中,这样就不会浪费这么好的机会去参观学校的供电设备。

防雷电阻的测量

在科技楼实地测量电阻的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接地是电器安全技术中很重要的工作之一,接地装置的合适与否,接地电阻值是否合乎标准要求,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还关系到人身安全。因此,应当正确选择接地方法及测量接地电阻。

一、测量前的分析

测量前应掌握埋地电极的分布情况(最好查阅竣工图),然后依据公式:(s为电极系统所覆盖的面积),并按图纸计算接地系统的有限半径,以确定辅助电极的远近位置和朝向。

二、引出测量点

如果测量点不易接出,可以用一根电阻较小的电线引出,把电线的引出端接到表的E端,测量结果应减去电线的电阻,此时电线的自感要引入误差,所以应尽量将电线拉直,多余的线应绕成无定向结构。对于有四线测量功能的接地电阻表,应引出两条电线,分别接表上的E1、E2,四线法测量的阻抗不影响测量结果。

首先你先要有一台接地电阻测试仪,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摇表之类的仪表,以摇表为例,将P端和C端插地,2个接地棒相距约20米左右,离被测试的建筑最好10米以上,E端引线连接你要测的点,然后摇动摇杆,调数值,当指标在正上方不偏摆时,刻度盘指向的数量就是接地电阻值了。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 篇2

题目两室一厅供配电

姓名 罗宁 学号 114040200127 班级 14自动化1班 院系 机械电子工程

114040200127 供电技术的发展

电能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自动化、机械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同时对供电的安全性、灵活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厂供电工程指的是供应工厂内所需电能的工程,虽然电能在工厂成本中占据的比重相对较小,但是电能对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电能质量问题一般关注系统的稳态情况下是否供电可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技术使用日益广泛,供电系统故障或电能质量恶化很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对于敏感的电力电子设备或信息设备来说,即使几个周期的供电中断,或电压跌落都将影响这些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计算机技术和功率半导体制造技术为基础和先导,开关器件功率处理能力和切换速度有了明显提高。电能质量、节约用电、安全用电是当前最突出的用户电力问题,近年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用户配电系统测试评估、电能质量调节、电能转换和固态开关等用户电力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

114040200127 方案设计

设计家庭电路需要考虑的东西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考虑安全。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去设计一个合理的家庭电路。

布置室内照明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保证照度均匀,尽量减少眩光和暗影,力求经济合理,满足局部要求。

卧室:布置3支线路,包括电源线,照明线,空调线。床头柜的上方预留电源线口,采用多孔插线板开关。

厨房:布置2支线路,包括电源线,照明线。微波炉,电饭煲,消毒柜和冰箱的电源插座也要预留。

阳台:布置2支线路,包括电源线,照明线。

卫生间:布置2支线路,包括电源线,照明线。电热水器和洗衣机的电源插座要预留。

客厅:布置4支线路,包括电源线,照明线,电视线,电话线。至少要留5个电源线口。

114040200127 原理图

114040200127 家庭总线图

114040200127 计算负荷

供电设计常采用的电力负荷计算方法有:需用系数法、二项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和单位产品电耗法等。需用系数法计算简便,对于任何性质的企业负荷均适用,且计算结果基本上符合实际,尤其对各用电设备容量相差较小,且用电设备数量较多的用电设备组,因此,这种计算方法采用最广泛。二项系数法主要适用于各用电设备容量相差大的场合,如机械加工企业、煤矿井下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等。利用系数法以平均负荷作为计算的依据,利用概率论分析出最大负荷与平均负荷的关系,这种计算方法目前积累的实用数据不多,且计算步骤较繁琐,故工程应用较少。单位产品电耗法常用于方案设计。需用系数法

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是指用电设备级从供电系统中取用的半小时最大负荷,假设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为,它指用电设备组所有设备(不含备用设备)的额定容量之和。由于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实际上不一定都同时运行,运行的设备也不可能都同时满负荷,同时设备本身存在有功率损耗,因此,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应为:

其中,为设备组的同时系数,即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运行的设备容量与全部设备容量之比;为设备的负荷系数,即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的输出功率与运行的设备容量之比:η为设备组的平均效率,即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的输出功率与取用功率之比;为配电线的平均效率,即配电线路在最大负荷时的末端功率与首端功率之比。令/η=,称为需要系数(1)单组设备计算负荷

当分组后同一组中设备台数>3台时,计算负荷应考虑其需要系数,即:

式中

ΣPN —— 总设备功率,单位kW Kd ——需用系数

——计算有功功率,单位为kW ——计算无功功率,单位kvar

——计算视在功率,单位kVA

——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电气设备额定电压,单位kV ——计算电流,单位A 当每组电气设备台数3时,考虑其同时使用率非常高,将需用系数取为1,其余计算与上式公式相同

(2)多组设备的计算负荷

当供电范围内有多个性质不同的电气设备组时,先将每一组都按上述步骤计算在各自负荷曲线上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一个同时系数来表达这种不同时率,因此其计算负荷为:

式中

——有功同时系数,对于配电干线所供范围的计算负荷,取值范围一

114040200127 般都在0.8~0.9;对于变电站总计算负荷,取值范围一般在0.85~1 ——无功同时系数,对于配电干线所供范围的计算负荷,取值范围一般都在0.93~0.97;对于变电站总计算负荷,取值范围一般在0.95~1 二项式法

(1)二项式系数

二项式系数认为计算负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所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平均负荷,另一部分是由于大型设备的投入产生的负荷cpx,x为容量最大设备的台数

其中,b,c称为二项式系数。二项式系数也是通过统计得到的

(2)负荷计算的二项式法 用二项式法进行负荷计算时的步骤与需用系数法相同,是用二项式系数时计算公式如下:

1)单组用电设备组中设备台数≥3台时的计算负荷为:

2)多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为:

式中 j——用电设备组序号,j=1,2,3„..,m cpx——各组中该部分最大值

114040200127 估算电流

最终电路的电流应与其过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值相同。设有多个最终电路的电路,其总电流并不按每个回路的电流相加来计算,而是采用容许参差额(表7)乘以总电流需求量来决定。

现在来分析一下实例中的计算方法。

(1)照明:照明供电点应假定以所连接的负荷为需求量,而每一灯座最少为 100瓦特。照明的计算方法采用的是需要系数法,取得系数为0.66。0.66×0.45A×6=1.78A。

(2)空调机:计算方法类似于二项式法。客厅空调机满载电流的100%+2个睡房空调机满载电流的40%。对于空调机等大负荷设备,其同时开及同时达到满载电流的可能性不大。合乎实际12A+2×0.4×5A=16A。

(3)插座的最终电路:由于客厅及卧室、厨房2回路同时达到满负荷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采用最大电路电流需求量的100%+其余每一电路电流需求量的40%来计算,30A+0.4×30A= 42A。

114040200127 导线选择方法及计算

计算方法

家庭用电(220V)的总功率除以电压算出电流得出安培。即:5000W÷220=22.5A,将电流再除以铜导线每平方毫米的载流量按6A-8A/平方毫米考虑即得出要选择的导线大小。即:22.5A÷6=3.7mm2 或22.5A÷8=2.8mm2。参照下表选择。(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或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家庭用电(380V)的总功率除以电压算出电流得出安培。即:5000W÷380=13.2A,将电流再除以铜导线每平方毫米的载流量按6A-8A/平方毫米考虑即得出要选择的导线大小。即:13.2A÷=2.2mm2 或22.5A÷8=1.7mm2参照下表选择。(1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7A。1.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1A。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注意选择要留有余量并考虑以后发展。

导线选择

1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7A。

1.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单相负荷按每千瓦4.5A(COS&=1),计算出电流后再选导线,(算同一时间使用的最大功率即可)。

断路器选择

漏电断路器的安装接线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进行,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14040200127 1、产品接线端子上标有电源侧和负载侧的,必须按规定接线,不能反接。

2、漏电断路器只能使用在电源中性线接地的系统中,对变压器中性线与地绝缘的系统不起保护作用。在接线时,不能将漏电断路器输出端的中性线重复接地,否则漏电断路器将发生误动作。

3、单极两线和三极四线(四极)的漏电断路器产品上标有N极和L极,接线时应将电源的中性线接在漏电断路器的N极上,火线接在L极上。

4、漏电断路器在第一次通电时,应通过操作漏电断路器上的“试验按钮”,模拟检查发生漏电时能否正常动作,在确认动作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以后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厂方推荐每1个月1次)操作试验按钮,检查漏电断路器的保护功能是否正常。

设计小结

此次家庭供配电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工厂供电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思考,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

工厂供电毕业论文 篇3

本文按照钢铁厂供电系统对供电可靠性、经济性的要求,根据钢铁厂的负荷性质、负荷大小和负荷的分

布情况对本厂供电系统做了全面综合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工厂总降压变电所实现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整个供电系统的分析和对钢铁厂的电力负荷,功率补偿,短路电流的计算,合理的选择电力变压器、断路器等各种电气设备;对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不同的主接线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的主接线方案, 实现了工厂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地运行。

关键词 供电系统;电力负荷;功率补偿;电气设备;主接线;继电保护

目 录

第1章 前 言 ....................................................... 4

1.1概述 .......................................................... 4

1.2 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 ....................................... 5

1.3 设计内容及步骤 ............................................... 5

第2章 变配电所的主接线图 .................................................................................................... 7

2.1概述 .......................................................... 7

2.1.1工厂供电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 7

2.2主接线方式的介绍 .............................................. 8

2.2.1 母线连接方式 ............................................ 8

2.2.2 供电系统主接线图的确定 ................................. 8

2.3 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 10

2.3.1 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的原则 ......................... 10

2.3.2 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 10

2.4 车间变电所总的负荷计算 ...................................... 11

2.5炉管公司的负荷计算 ........................................... 12

2.5.1各车间的负荷计算 ....................................... 12

第3章 短路电流的计算 .............................................. 21

3.1 概 述 ...................................................... 21

3.1.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 21

3.1.2产生短路的原因 ......................................... 21

3.1.3短路点位置的选择 ....................................... 21

3.2短路电流的计算 .............................................. 22

3.3在最大运行方式下短路电流的计算 ............................... 23

3.4最大运行方式下短路计算结果如下表3-2: ....................... 26

3.5最小运行方式下短路计算结果如下表3-3: ....................... 27

第4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 28

4.1概述 ......................................................... 28

4.2母线的选择 ................................................... 28

4.3 35kV高压开关柜的选择 ........................................ 31

4.3.1 高压开关柜KYN10-40.5型 ................................ 31

4.3.2 LDJ5-35型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 32

4.3.3 XRNP-35型高压限流熔断器 ............................... 32

4.3.4 HY5W型避雷器 .......................................... 33

4.3.5 JDZ9-35型电压互感器 ................................... 33

4.3.6 JN12-35型接地开关 ..................................... 33

4.3.7 GN27-40.5型隔离开关 ................................... 34

4.4 10kV开关柜的选择 ............................................ 34

4.4.1 高压开关柜KYN28-12型 .................................. 34

4.4.2、LZZJ-10Q型电流互感器: ................................... 36

4.4.3、RZL10型电压互感器 .................................... 36

4.4.4、XRNP3-10型高压熔断器 ................................. 36

4.4.5、HY5W型避雷器 ......................................... 37

4.4.6、GN22-10型隔离开关 .................................... 37

4.5 0.38kV开关柜的选择 .......................................... 38

第5章 继电保护设计 ................................................ 40

5.1 概 述 ....................................................... 40

5.2 本变配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 .................................... 41

第6章 变电站防雷保护 ............................................ 42

6.1 概述 ........................................................ 42

6.1.1 变、配电所的防雷保护 ................................... 42

6.2 本设计采用的防雷保护措施 .................................... 43

6.2.1电缆进线的保护 ......................................... 43

6.2.2母线上的防雷保护 ....................................... 43

致 谢 .............................................................. 44

◆参考文献 .......................................................... 44

1 前 言

1.1概述

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一般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小。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某些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工厂,即使是极短时间的停电,也会引起重大设备损坏,或引起大量产品报废,甚至可能发生重大的人生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经济上甚至政治上的重大损失。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安全 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 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1.2 工厂供电设计原则

按照国家标准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等的规定,进行工厂供电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遵守规程、执行政策。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标准,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2)安全可靠、先进合理。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采用效率高、能耗低和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3)近期为主、考虑发展。应根据工作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4)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等,合理确定设计方案。工厂供电设计是整个工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厂供电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厂的生产及发展。作为从事工厂供电工作的人员,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工厂供电设计的有关知识,以便适应设计工作的需要。

1.3 本课题设计内容

本供电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总降压变电所一次、二次部分及高压配电线路设计,是根据各个车间的负荷数量和性质,生产工艺对负荷的要求,以及负荷布局,结合国家供电情况,解决对各部门的电能分配问题,设计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负荷计算。全厂总降压变电所的负荷计算,是在车间负荷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考虑车间变电所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从而求出全厂总降压变电所高压侧计算负荷及总功率因数。

(2)改善功率因数装置设计。按负荷计算求出总降压变电所的功率因数,通过计算求出达到供电部门要求数值所需补偿的无功率,并选用合适的电容器。

(3)变压器的台数及容量选择。参考电源进线方向,综合考虑设置变电所的有关因素,结合全厂计算负荷以及扩建和备用的需要,确定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

(4)厂区高压配电系统设计。根据厂内负荷情况,从技术和经济合理性确定厂区配电,比较几种可行的高压配电网布置放案,择优选用。

(5)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主接线设计。根据变电所配电回路数,负荷要求的可

靠性级别和计算负荷数综合主变压器台数,确定变电所高、低接线方式。

(6)工厂供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工厂用电,通常为国家电网的末端负荷,其容量运行小于电网容量,皆可按无限容量系统供电进行短路计算。由系统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短路参数,求出不同运行方式下各点的三相短路电流。

(7)变电所高压设备的选择。参照短路电流计算数据和计算负荷以及对应的额定值,选择变电所各种高压设备,并根据需要进行热稳定和动稳定检验。

(8)继电装置及二次保护设计。为了监视、控制和保证安全可靠运行,变压器需要设置相应的控制、检测和继电保护装置。

(9)防雷接地装置设计。参考本地区气象地质材料,设计总降压变电所的防雷接地装置。

(10)总降压变电所变、配电装置总体布置设计。综合前述设计计算结果,参照国家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内外的变、配电装置的总体布置设计。

2 供配电系统主接线方案论证

2.1概述

主接线图即主电路图,是表示系统中电能输送和分配线路的电路图,亦称一次电路图.而用来控制指示检测和保护的一次电路及其设备运行的电路图,则称为二次电路图,或二次接线图,通称二次回路图.二次回路是通过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与主电路相联系的.

我国《变电所设计的技术规程》规定:变电所的主要接线应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且应满足运行可靠,简单灵活,操作方便和节省投资等要求。

2.1.1工厂供电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安全性 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能充分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2)可靠性 应满足电力负荷特别是其中一、二级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其中在检修时,不宜影响对系统的供电,断路器或引线检修及引线故障时,尽量减少长时间停电和大范围停电,并保证对大部分一级负荷及全部及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

(3)灵活性 应能适应必要的各种运行方式,便于切换操作和检修,且适应负荷的发展,检修时,可以方便地停运,对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而不致影响电力网和对用户的供电。

(4)经济性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主接线简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节约电能和有色金消耗量主接线设计要为配电装置创造条件,尽量使占地面积减少, 电能损失小,经济合理地选择各种电气,减少电能损失。

2.2主接线方式的介绍

2.2.1 母线连接方式

根据论文资料和电力系统的发展,用户的需求等几方面考虑,从近期及远景的发展规划所以确定某轮毂制造厂供配电系统初步设计:单母线分段。

单母线分段接线具有简单清晰,设备较少,投资较小,运行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扩建等优点,并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回馈电线路。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段隔离,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其高压侧采用内桥接线方式,低压侧也采用双回线路-变压器组单元接线,因此在车间变电所的低压侧,设有低压联络线互相连接,以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2.2 供电系统主接线图的确定

工厂电源进线电压为35KV及以上的工厂,通常是先经工厂总降压变电所降为6~10KV的高压配电电压,然后经过车间变电所,降为一般低压用电设备所需的电压如220/380V。

方案1 一次侧采用内桥式接线,二次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总降压变电所主接线图(如图7)所示。这种主接线,其一次侧的高压断路器QF10跨在两路电源进线之间,犹如一座桥梁,而且处在线路断路器QF11和QF12的内侧,靠近变压器,因此称为内桥式接线。这种主接线的运行灵活性较好,供电可靠性较高,适用于一、二级负荷的工厂。如果某路电源例如WL1线路停电检修或发生故障时,则断开QF11,投入QF10(其两侧QS先合),即可由WL2恢复对变压器T1的供电。这种内桥式接线多用于电源线路较长因而发生故障和停电的机会较多,并且变电所的变压器不需经常切换的总降压变电所。

方案2 一次侧采用外桥式接线,二次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总降压变电所主接线图(如图8)所示。这种主接线,其一次侧的高压断路器QF10也跨接在两路电源进线之间,但处在线路断路器QF11和QF12的外侧,靠近电源方向,因此称为外桥式接线。这种主接线的运行灵活性也较好,供电可靠性同样较高,适用于一、二

级负荷的工厂。但与内桥式接线的适用场合有所不同。如果某台变压器例如T1停电检修或发生故障时,则断开QF11,投入QF10(其两侧QS先合),使用两路电源进线又恢复并列运行。这种外桥式接线适用于电源线路较短而变电所负荷变动较大、适于经济运行需经常切换的总降压变电所。

方案3 一、二次侧均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总降压变电所主接线图(如图9)

这种主接线兼有上述两种桥式接线的运行灵活性的优点,但所用高压开关设备较多,可供一、二级负荷,适用于一、二侧进出线较多的总降压变电所。

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工厂总降压变电所距该城镇220/35KV变电所(地区变电所)5公里,距离较远;而变电所负荷变动不大,故采用方案1(一次侧采用内桥式接线,二次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总降压变电所主接线)。方案2更适用于电源线路较短而变电所负荷变动较大,适于经济运行需经常切换的总降压变电所;而方案3所用的高压设备较多,增加了初期投资,故不采用方案2和方案3。

采用桥式接线,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断路

器数量较少,使用断路器数量较少,一般采用

断路器数都等于或少于出线回路数,从而结构

简单,投资较少。

2.3 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2.3.1 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的原则

(1) 满足用电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2)对季节性负荷或昼夜负荷变动较大而

宜于采用经济运行方式的变电所。也可考虑采

用两台变压器。

(3) 除上述两种情况外,一般车间变电所

宜采用一台变压器。

(4) 在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时,应当

考虑负荷的发展,留有一定的余量。

2.3.2 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只装一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容量SN.T应满足全部用电设备总

计算负荷S30的需要,即SN.T≥Sc

考虑到节能和留有余量,变压器的负荷率一般取70~85。

(2)装有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通常采用等容量的变压器,每台容量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任一台单独运行时,SN.T≈0.7SC (2-1)

②任一台单独运行时,SN.T≥SC(I+II) (2-2)

条件①是考虑到两台变压器运行时,每台变压器各承受总计算负荷的60%,负载率约为0.7

,此时变压器效率较高。而在事故情况下,一台变压器承受总计算

负荷时,只过载40%,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在此时间内,完全有可能调整生产,可切除三级负荷。条件②是考虑在事故情况下,一台变压器仍能保证一、二级负荷的供电。

2.4 车间变电所总的负荷计算

全厂总降压变电所的负荷计算,是在车间负荷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考虑车间变电所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从而求出全厂总降压变电所高压侧计算负荷及总功率因数。列出负荷计算表、表达计算成果. 供电示意图2―1如下:

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及二项式等几种。本设计采用需要系数法确定。

主要计算公式有:

有功功率: Pc=K∑P∑PC.I

无功功率: Qc=K∑Q∑QC.I

2

视在功率: SC=PC2?QC

计算电流: IC=Sc3

UN

2.5炉管公司的负荷计算

2.5.1各车间的负荷计算

根据图1―1系统中各点的计算负荷 确定变压器T1的计算负荷

1.确定D1点的计算负荷(见下表):

确定D1点的计算负荷,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低压母线及其开关电器、无功补偿容量QN.D1和变压器T1。这一级是一个车间的负荷计算。同时在低压母线上设置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后的目标功率因数一般取0.92,以使变压器高压测得功率因数达到0.9。计算结果见下表2-2:

2.确定C1点的计算负荷

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变压器配电电缆及其开关电器,确定高压进线的计算负荷。C1点的计算负荷等于D1点计算负荷加上变压器T1的功率损耗,即PD.C1=PD?D1+△PT1;QD?C1=QD.D1+△QT1。根据D1点补偿后的视在计算负荷SC=1030kV・A,选择SCB10-1250/10型变压器,

变压器额定容量SN?T=1250KvA,(可查附录表13)。计算结果见下表2-3:

确定变压器T2的各点负荷确定

1.确定D2点的计算负荷(见下表):

确定D2点的计算负荷,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低压母线及其开关电器、无功补偿容量QN.D1和变压器T2。这一级为一个车间用电设备的计算。

同时在低压母线上设置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后的目标功率因数一般取0.92,以使变压器高压测得功率因数达到0.9,计算结果见表2-4:

2.确定C2点的计算负荷

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变压器配电电缆及其开关电器,确定高压进线的计算负荷。C2点的计算负荷等于D2点计算负荷加上变压器T2的功率损耗,即PD.C2=PD?D2+△PT2;QD?C2=QD.D2+△QT2。根据D2点补偿后的视在计算负荷SC=918 kV・A

,选择SCB10-1000/10型变压器,变压器额定容量SN?T=1000 kV・A (可查附录表13)。计算结果见下表2-5:

确定变压器T3的各点负荷确定

1.确定D3点的计算负荷(见下表):

确定D3点的计算负荷,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低压母线及其开关电器、无功补偿容量QN.D3和变压器T3。这一级为一个车间用电设备的计算。同时在低压母线上设置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后的目标功率因数一般取0.92,以使变压器高压测得功率因数达到0.9,计算结果见表2-6:

2.确定C3点的计算负荷

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变压器配电电缆及其开关电器,确定高压进线的计算负荷。C3点的计算负荷等于D3点计算负荷加上变压器T3的功率损耗,即PD.C3=PD?D3+△PT3;QD?C3=QD.D3+△QT3。根据D3点补偿后的视在计算负荷SC=712.4 kV・A,选择

SCB10-800/10型变压器,变压器额定容量SN?T=800kV・A (可查附录表13)。计算结果见下表2-7:

确定变压器T4的各点负荷确定 1.确定D4点的计算负荷(见下表):

确定D4点的计算负荷,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低压母线及其开关电器、无功补偿容量QN.D4和变压器T4。这一级为一个车间用电设备的计算。同时在低压母线上设置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后的目标功率因数一般取0.92,以使变压器高压测得功率因数达到0.9,计算结果见表2-8:

2.确定C4点的计算负荷

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变压器配电电缆及其开关电器,确定高压进线的计算负荷。C4点的计算负荷等于D4点计算负荷加上变压器T4的功率损耗,即PD.C4=PD?D4+△PT4;QD?C4=QD.D4+△QT4。根据D4点补偿后的视在计算负荷SC=742kV・A,选择

SCB10-800/10型变压器,变压器额定容量SN?T=800kV・A (可查附录表13)。计算结果见下表2-9:

确定变压器T5的各点负荷确定 1.确定D5点的计算负荷(见下表):

确定D5点的计算负荷,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低压母线及其开关电器、无功补偿容量QN.D5和变压器T5。这一级为一个车间用电设备的计算。同时在低压母线上设置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后的目标功率因数一般取0.92,以使变压器高压测得功率因数达到0.9,计算结果见表2-10:

2.确定C5点的计算负荷

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变压器配电电缆及其开关电器,确定高压进线的计算负荷。C5点的计算负荷等于D5点计算负荷加上变压器T5的功率损耗,即PD.C5=PD?D5+△PT5;QD?C5=QD.D5+△QT5。根据D5点补偿后的视在计算负荷SC=732.5kV・A,选择

SCB10-800/10型变压器,变压器额定容量SN?T=800kV・A (可查附录表13)。计算结果见下表2-11:

确定变压器T6的各点负荷确定 1.确定D6点的计算负荷(见下表):

确定D6点的计算负荷,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低压母线及其开关电器、无功补偿容量QN.D6和变压器T6。这一级为一个车间用电设备的计算。同时在低压母线上设置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后的目标功率因数一般取0.92,以使变压器高压测得功率因数达到0.9,计算结果见表2-12:

2.确定C6点的计算负荷

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变压器配电电缆及其开关电器,确定高压进线的计算负荷。C6点的计算负荷等于D6点计算负荷加上变压器T6的功率损耗,即PD.C6=PD?D6+△PT6;QD?C6=QD.D6+△QT6。根据D6点补偿后的视在计算负荷SC=595.9kV・A,选择

SCB10-630/10型变压器,变压器额定容量SN?T=630kV・A (可查附录表13)。计算结果见下表2-13:

确定B1点的计算负荷

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高压母线及其开关电器和高压进线电力电缆。因此B1点的计算负荷由C1、C3、C6点的计算负荷确定,计算负荷见下表2-14:

确定A1点的计算负荷

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变压器配电电缆及其开关电器,确定高压进线的计算负荷。A1点的计算负荷等于A1点计算负荷加上变压器T的功率损耗,即PC.B1=PC?C1+△PT;QC?B1=QC?C1+△QT。根据A1点视在计算负荷SC =2261.1kV・A,选择SZ9系列双绕组有载变压器,每台变压器额定容量SN?T>SC =2261.1kV・A 因此,取每台变压器额定容量SN?T=2500kV・A,计算结果见下表2-15:

确定B2点的计算负荷

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高压母线及其开关电器和高压进线电力电缆。因此B2点的计算负荷由C2、C4、C5点的计算负荷确定,计算负荷见下表2-16:

确定A2点的计算负荷

确定这一级计算负荷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变压器配电电缆及其开关电器,确定高压进线的计算负荷。A2点的计算负荷等于A2点计算负荷加上变压器T的功率损耗,即PC.B2=PC?C+△PT;QC?B2=QC?C1+△QT。根据A2点视在计算负荷SC =2261.1kV・A,选择SZ9系列双绕组有载变压器,每台变压器额定容量SN?T>SC =2261.1kV・A 因此,取每台变压器额定容量SN?T=2500kV・A,计算结果见下表2-17:

第3章 短路电流的计算

3.1 概 述

3.1.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校验电气接线的合理性,选择限制短路电流的方式。 (2)进行电气设备和校验。

(3)主变压器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需以各种短路时的短路电流为依据 3.1.2产生短路的原因

所谓短路是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以外的某处相与相式相与地之间的“短接”,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除中性点外,相与相或相与地之间是绝缘的,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其绝缘破坏而构成了通路,我们就称电力系统发生了“短路”故障,如过电压、设备直接遭受雷击,绝缘材料陈旧和机械损伤等原因,就常使绝缘损坏。

电力系统其它某些故障也可能导致短路,如输电线路断线和倒杆事故等,此外运行人员不遵守操作技术规程和安全规程,造成误操作式小动物跨接裸导体时,都可能造成短路。 3.1.3短路点位置的选择

(1)选择原则

短路电流的计算,是为了选择电气设备提供依据,使所选的电气设备能在各种情况下正常运行,因此短路点的选择应考虑到电器可能通过的最大短路电流。

(2)短路点的选择分析如图3.1。

图3.1短路计算电路图

3.2短路电流的计算

由于电力系统供电的工业企业内部发生短路时,由于工业企业内所装置的元件,其容量要小,而阻抗则较系统阻抗大得多,当这些元件遇到短路时,系统母线上的电压变动很小,可以为电压维持不变,即系统容量为无限大。所以我们在这里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以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供电作为前提计算的, 其方法常用的有欧姆法和标幺制法.

1、计算的基本情况

1)电力系统中所有电源均在额定负荷下进行。 2)短路发生在短路电流最大值的瞬间。

3)应考虑对短路电流值有影响的所有元件,但不考虑短路点的电弧电流。 2、计算容量

应按本工程设计的规划容量计算,并考虑电力系统的远景发展规划,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为选10KV配电装置的电器和导线需计算在最大运行方式下通过电气设备的短路电流,选择一个短路点K-1。其电抗值的选择如表3-1。

3.3在最大运行方式下短路电流的计算

(1)确定基准值

设S d =100MV・A,Ud=Uc,即Ud1=38.5kV,Ud2=10.5kV,Ud3=0.4kV 则 I d1=S d/U d1=100MV・A/(3×38.5kV)=1.49kA I d2 =S d/U d2=100MV・A/(×10.5kV)=5.5kA I d2 =S d/3U d2=100MV・A/(×0.4kV)=144.34 kA

(2)计算短路电路中各主要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1)电力系统(Soc= 500MV・A) X1*= 100/500=0.2

2)电缆线路

X2*=(0.1×5)Ω×100MV・A/(38.5kV)2=1.29 3)电力变压器

查表13得SZ9-2500/35变压器Uk%=6.5

SCB10―1250/10变压器Uk%=6 SCB10―1000/10变压器Uk%=6 SCB10―800/10变压器Uk%=6 SCB10―630/10变压器Uk%=4

X3*= Uk%×S d/100SN?.T=6.5×100×1000/100×2500=2.6 X4= Uk%×S d/100SN?.T=6×100×1000/100×1250=4.8 X5*= Uk%×S d/100SN?.T=6×100×1000/100×1000=6 X6*= Uk%×S d/100SN?.T=6×100×1000/100×800=7.5 X7*= Uk%×S d/100SN?.T=4×100×1000/100×630=6.3

绘制等效电路如图,图上标出各元件的序号和电抗标幺值,并标出短路计算点。

*

图3-3 等效电路

(3)求k-1点的短路电路总电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1)总电抗标幺值

X*Σ(K-1) = X1*+X2*=0.2+1.29=1.49 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I(3)k-1=Id1/X*∑(k-1)=1.49/1.49=1kA

3)其他三相短路电流 I“(3)=I(3)∞= I(3) k-1=1kA

i(3)sh=2.55 I”(3)=2.55×1kA= 2.55kA I(3) sh =1.51 I“(3)=1.51×1kA=1.51kA 4)三相短路容量

S(3) k-1=S d/ X*∑(k-1)=100MVA/1.49=67.1MV・A

(4)求k-2点的短路电路总电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1)总电抗标幺值

X*Σ(K-2) = X1*+X2*+X3*=0.2+1.29+2.6=4.09

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I(3)k-2=Id2/X*∑(k-2)=5.5kA/4.09=1.34kA

3)其他三相短路电流 I”=I

(3)

(3)∞

=I

(3) k-2=1.34kA

i(3)sh=2.26 I“(3)=2.26×1.34kA=3.04kA I(3) sh =1.51I”(3)=1.51×1.34kA=2.03kA 4)三相短路容量

S(3) k-2=S d/ X*∑(k-2)=100MVA/4.09=24.4MV・A

(5)求k-3点的短路电路总电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变压器T1运行下)

1)总电抗标幺值

X*∑(k-3)=X*1+X*2+X3*+X*4=0.2+1.29+2.6+4.8=8.89 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I(3)k-3=Id2/X*∑(k-3)=144.34kA/8.89=16.2kA 3)其他三相短路电流 I“(3)=I(3)∞=I(3) k-3=16.2kA

i(3)sh=2.26 I”(3)=2.26×16.2kA=36.6kA I

(3) sh

=1.51I“=1.51×16.2kA=24.5kA

(3)

4)三相短路容量

S(3) k-2=S d/ X*∑(k-3)=100MVA/8.89=11.24MV・A

(6)求k-4点的短路电路总电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变压器T2运行下)

1)总电抗标幺值

X*∑(k-4)=X*1+X*2+X3*+X*5=0.2+1.29+2.6+6=10.09

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I

(3)

k-4

=Id2/X∑(k-4)=144.34kA/10.09=14.3kA

*

3)其他三相短路电流 I”(3)=I(3)∞=I(3) k-4=14.3kA

i(3)sh=2.26 I“(3)=2.26×14.3kA=32.3kA I(3) sh =1.51I”(3)=1.51×14.3kA=21.6kA 4)三相短路容量

S(3) k-2=S d/ X*∑(k-4)=100MVA/10.09=9.9MV・A

(7)求k-5点的短路电路总电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变压器T2运行下)

1)总电抗标幺值

X*∑(k-4)=X*1+X*2+X3*+X*6=0.2+1.29+2.6+7.5=11.59

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I(3)k-4=Id2/X*∑(k-4)=144.34kA/11.59=12.45kA 3)其他三相短路电流

I“(3)=I(3)∞=I(3) k-4=12.45kA

i(3)sh=2.26 I”(3)=2.26×12.45kA=28.13kA I(3) sh =1.51I“(3)=1.51×12.45kA=18.8kA 4)三相短路容量

S(3) k-2=S d/ X*∑(k-4)=100MVA/11.59=8.6MV・A

(8)求k-6点的短路电路总电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变压器T2运行下)

1)总电抗标幺值

X*∑(k-4)=X*1+X*2+X3*+X*7=0.2+1.29+2.6+6.3=10.39

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I(3)k-4=Id2/X*∑(k-4)=144.34kA/10.39=13.9kA 3)其他三相短路电流 I”(3)=I(3)∞=I(3) k-4=13.9kA

i(3)sh=2.26 I“(3)=2.26×13.9kA=31.4kA I(3) sh =1.51I”(3)=1.51×13.9kA=21kA 4)三相短路容量

S(3) k-2=S d/ X*∑(k-4)=100MVA/10.39=9.6MV・A

3.4最大运行方式下短路计算结果如下表3-2:

表3-2 最大运行方式下短路计算结果

3.5最小运行方式下短路计算结果如下表3-3:

表3-3最小运行方式下短路计算结果

第4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4.1概述

电气设备的选择是变电站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正确地选择设备是使电气主接线和配电装置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在进行设备选择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积极而稳妥地采用新技术,并注意节约投资,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要可靠地工作必须按正常条件进行选择,并按短路状态校验其热稳定和动稳定。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要求:

1)满足正常情况下短路、过电压、检修。 2)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 3)力求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4)与整个工程建设标准协调一致。 5)同类设备尽量减少品种。

6)选用新产品应具有可靠试验数据,并经正式鉴定合格。

4.2母线的选择

为了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地运行,进行导线和电缆截面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发热条件:导线和电缆(包括母线)在通过正常最大负荷电流即线路计算电流时产生的发热温度,不应超过其正常运行时的最高允许温度。

(2)电压损耗条件:导线和电缆在通过正常最大负荷电流即线路计算电流时产生的电压损耗,不应超过其正常运行时允许的电压损耗。对于工厂内较短的高压线路,可不进行电压损耗校验。

(3)经济电流密度:35kV及以上的高压线路及电压在35kV以下但距离长电流大的线路,其导线和电缆截面宜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以使线路的年费用支出最小。所选截面,称为“经济截面”。此种选择原则,称为“年费用支出最小”原则。工

厂内的10kV及以下线路,通常不按此原则选择。

(4)机械强度:导线(包括裸线和绝缘导线)截面不应小于其最小允许截面。对于电缆,不必校验其机械强度,但需校验其短路热稳定度。母线也应校验短路时的稳定度。对于绝缘导线和电缆,还应满足工作电压的要求。

(5)短路热稳定条件:对绝缘导线、电缆和母线,应校验其短路热稳定性,检验公式Amin= I∞(3) tmin/C。

根据设计经验:①对于一般负荷电流较大的低压配电线路,通常先按发热条件来选择截面,再校验电压损耗和机械强度。②对负荷电流不大而配电距离较长的线路,因此通常先按允许电压损耗进行选择,再校验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③对给变压器供电的高压进线以及变电所用电电源线路,因短路容量较大而负载电流较小,一般先按短路热稳定条件选择导体截面,然后再校验发热条件。根据课题要求和负荷计算,我选择电缆线作为母线。 对电缆线的校验

对给变压器供电的高压进线以及变电所所用电电源进线,因短路容量较大而负荷电流较小,一般先按短路热稳定条件选择导体截面,然后再校验发热条件;对长距离大电流线路及35kV以上高压进线,可先按经济电流密度条件选择导体截面,然后再校验其他条件。

10KV变电所侧采用屋内配电装置中,所以配电线路母线选用硬母线,为了经济选用铝硬母线即矩形母线,矩形导体散热条件较好,便于固定和连接,但集肤效应较大。为了避免集肤效应系数过大,单条矩形截面最大不超过1250mm?。 (一)35kV及以上高压线路及电压35kV以下但距离长、电流大的线路,其导线和电缆截面按经济电流密度j计算经济截面Aec而选择电缆截面

35kV高压线路进线计算电流为Ic=39.4A。Aec= Ic/jec=39.4/1.54=25.58mm2,因此选择LMY40×4型电缆。

1、采用母线电缆的发热条件选电缆截面:

查附录表17,得160mm2截面的LMY型电缆在20℃的载流量Ial=480A>I30=39.4A,因此满足发热条件。

2、对母线电缆的热稳定度校验:

可利用式Amin= I∞min×103/C =0.96×2.05×103/87mm=15.79 mm2 由于母线实际截面为:A=40×4mm2=160mm2>Amin.,故该母线满足短路热稳定度要求.

因此校验结果满足要求。

(二)对负荷电流不大而配电距离较长的线路,因此通常先按按发热条件选择电缆截面,再校验短路热稳定的度。 A3点母线的选择和校验

1、先按发热条件选择电缆截面 10kV线路计算电流Ic=130.6A

查附录表29,得160mm2截面的LMY型电缆在20℃的载流量Ial=480A>I30=130.6A,因此满足发热条件。

2、按短路热稳定的校验

可利用式Amin= I∞min×103/C =1.93×2.05×103/87mm=31.7mm2 由于母线实际截面为:A=40×4mm2=160mm2>Amin.,故该母线满足短路热稳定度要求,因此校验结果满足要求。 A4点母线的选择和校验

1、先按发热条件选择电缆截面 10kV线路计算电流Ic=134.4A

查附录表29,得160mm2截面的LMY型电缆在20℃的载流量Ial=480A>I30=134.4A,因此满足发热条件。

2、按短路热稳定的校验

可利用式Amin= I∞min×103/C =1.93×2.05×103/87mm=31.7mm2 由于母线实际截面为:A=40×4mm2=160mm2>Amin.,故该母线满足短路热稳定度要求. 因此校验结果满足要求。

因此,10kV母线选择LMY40×4型电缆。

(三) 对于一般负荷电流较大的低压配电线路,通常先按发热条件来选择截面,再校验短路热稳定度。

1、先按发热条件选择电缆截面 0.38kV线路计算电流Ic=1565.5A

查附录表17,得504mm2截面的LMY型电缆在20℃是载流量为1038A,大于1003A,因此,选择LMY63×8型电缆。

2、按短路热稳定的校验

可利用式Amin= I∞min×103/C =16.2×2.05×103/87mm=265.9mm2

由于母线实际截面为:A=63×8mm2=504mm2>Amin.,故该母线满足短路热稳定度要求,因此校验结果满足要求。

4.3 35kV高压开关柜的选择

由电气设备手册可查得:本方案的开关柜选择为:KYN61-40.5型。 4.3.1 高压开关柜KYN61-40.5型 (1)概念

KYN61-40.5型高压开关柜是三相交流频率为50Hz,额定工作电压为35kV、最大额定电流为1000A及以下的供电系统中的变电所中,额定开断电流20kA的高压成套配电装置。

表4-1高压电器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各开关器件的选择和校验

1、ZN85-40.5型真空断路器的选择

ZN85-40.5型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适用于三相交流50Hz,额定电压40.5kV电力系统中,可供工矿企业、发电厂及变电站作为分合负荷电流、过载电流、故障电流之用。

4.3.2 LZZBJ9-35型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LZZBJ9-35型电流互感器为环氧树脂真空浇注式全封闭式结构,供额定频率50-60HZ,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系统中做电流,电能测量的继电保护。

4.3.3 XRNP-35型高压限流熔断器

本产品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3.6-40.5kV,本设计中采用XRNP-35型高压熔断器,用作高压电压互感器过载短路保护,熔断器在规定条件下,能可靠的分断,使其熔体熔化电流之间任何故障。

4.3.4 HY5W型避雷器

HY5W型避雷器就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一种,在工频电压下,他呈现极大的电阻,能迅速有效的阻断工频续流,因此无需火花间隙来熄灭由工频续流引起的电弧。而在雷电过电压作用下,其电阻又变得很小,能很好的泄放雷电流。由于这种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具有比普通的普通阀式避雷器更有优异的保护性能,且运行更安全可靠。

4.3.5 JDZ9-35型电压互感器

本型电压互感器与JDZ9-35型在结构和性能上有相同之处,都适用于交流50HZ

、10KV及以下线路中,供测量电压、电能和功率以及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信号装置。为环氧树脂浇注成型的产品。

4.3.6 JN22-40.5型接地开关

本型接地开关适用于40.5 kV及以下交流50HZ的电力系统中,可与各种型号高压开关柜配套使用,亦可作为高压电器设备检修时接地保护用。

4.3.7 GN27-40.5型隔离开关

高压隔离开关主要是隔离高压电能,以保证其他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检修.因此其机构特点是断开后有明显可见的断开间隙,而且断开间隙的绝缘及相间绝缘是足够可靠的,能充分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但是隔离开关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因此它不允许带负荷操作.然后可用来通断一定的小电流。

4.4 10kV开关柜的选择

由电气设备手册可查得:本方案的开关柜选择为:KYN28-12型 4.4.1 高压开关柜KYN28-12型 (1)概述:

KYN28-12/20型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是根据国内特点自行设计研究的新一代开关设备,KYN28-12型高压开关柜用于交流50HZ、电压3~10KV、额定电流3000A及以下单母线以及母线分段系统中作为接受电能、分配电能的电气设备和输送电能计量户内配电装置.并对电路实现控制、保护、监测。该柜有完善的“五防”功能,即防误分、误合断路器;防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防带电挂地线;防带地线合闸;防误入带电间隔。配置ABB公司VD4型高性能真空断路器,和真空接触器、负荷开关,是一种理想的配电装置。

(2)各开关器件的选择和校验 1

、VD4型真空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

高压真空断路器,是利用“真空”灭弧的一种断路器,其触头装在真空灭弧室里,由于真空中不存在气体游离的问题,所以该断路器的触头断开时很难发生电弧,但是在感性电路中,灭弧速度过快,瞬间切断电流极大,从而使电路中的电压过大,这对系统很不利,因此,这真空不能是绝对的真空,而能在触头断开时因高电场和热电场发射而产生电弧,这个电弧称为真空电弧,它能在电流在第一次过零时熄灭。这样,燃弧时间既短,又不至产生很大的过电压。高压真空断路器具有体积小,动作快,寿命长,安全可靠和便于维护检修等优点,主要用在频繁操作的场所。根据负荷计算,可知:U=10KV

4.4.2、LZZBJ9-12型电流互感器:

LZZJ-10Q型系列电流互感器是替代德国MWB公司的LZZBJ9型的产品,适用额定频率为50 HZ、额定电压为10KV以及下户内装置的电力系统中,作电气测量和继电保护用。根据负荷计算,可知:U=10KV≤10KV ,I=134A

4.4.3、JDZ10型电压互感器

JDZ10型电压互感器,适用于交流50HZ、10KV及以下线路中,供测量电压、电能和功率以及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信号装置。它们都为单相双线圈浇注式户内型产品。

4.4.4、XRNP3-10型高压熔断器

熔断器是一种在电路电流超出规定值并经一定时间后,使其熔体熔化而分段电流、断开电路的一种保护电器.熔断器的功能是对电路及电路设备进行短路保护,有的熔断器还具有过负荷保护的功能。本设计中采用XRNP3-10型高压熔断器,用作高压电压互感器短路保护,其熔体额定电流为0.5A。

4.4.5、HY5W型避雷器

HY5W型避雷器就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有两种类型,最常见的是一种无火花间隙只有压敏电阻片的避雷器,在工频电压下,他呈现极大的电阻,能迅速有效的阻断工频续流,因此无需火花间隙来熄灭由工频续流引起的电弧。而在雷电过电压作用下,其电阻又变得很小,能很好的泄放雷电流。由于这种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具有比普通的普通阀式避雷器更有优异的保护性能,且运行更安全可靠。

4.4.6、GN22-10型隔离开关

高压隔离开关主要是隔离高压电能,以保证其他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检修.因此其机构特点是断开后有明显可见的断开间隙,而且断开间隙的绝缘及相间绝缘是足够可靠的,能充分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但是隔离开关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因此它不允许带负荷操作.然后可用来通断一定的小电流。

4.5 0.38kV开关柜的选择

由电气设备手册可查得:本方案的开关柜选择为:GCS型 4.5.1 低压开关柜GCS型 (1)概念

GCS低压抽出工开关柜是三相交流频率为50(60)Hz,额定工作电压为380(660)V、额定电流为4000A及以下的供电系统中的配电、电动机集中控制、电抗器限流、无功功率补偿使用的低压成套配电装置。

表4-15 低压电器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各开关器件的选择和校验 1、DW15型低压断路器的选择

DW15型系列1000~4000A断路器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0.69 kV的配电网中作为接受,分配电能和线路及电源设备过载,短路,欠压保护和正常情况下作为不频繁转换的控制保护开关之用。根据负荷计算,可故可选择DW15型低压断路器。

2、LAJ-0.66型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LAJ-0.66型电流互感器为半封闭式浇注绝缘与全封闭浇注绝缘户内型产品。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0.69 kV的线路中,供电能,电流,功率测量和继电保护用。根据负荷计算,可知:U=0.38KV

3、NT00型低压熔断器

熔断器是一种在电路电流超出规定值并经一定时间后,使其熔体熔化而分段电流、断开电路的一种保护电器.熔断器的功能是对电路及电路设备进行短路保护;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绝缘电压690V,额定工作电流2150A,主要用于配电线路中的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第5章 继电保护设计

5.1 概 述

电力系统必须保证安全可靠的运行,在此前提下才能谈到运行的经济性、合理性。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可靠,必须设置继电保护装置。 (1)继电保护

适用于要求供电可靠性较高、操作灵活方便特别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压供配电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在过负荷时动作,一般只发出报警信号,引起运行值班人员的注意,以便及时处理,只不过负荷危机人身或设备安全时,才动作于跳闸;而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则要求有选择性地动作于跳闸,将故障部分切除. (2)对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① 选择性

当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只远离故障点最近的保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而供电系统的其他部分仍然正常工作.保护装置满足这一要求的动作,称为“选择性动作”.如果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靠近故障点的保护装置不动作,而远离故障点的前一级保护装置动作,就称之为“失去选择性”

② 速动性

为了防止故障扩大,减轻其危害程度,并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在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动作,切除故障.

③ 可靠性

保护装置在应该动作时,就应该动作,不应该拒绝动作;而不应该动作时,就不应该误动.保护装置的可靠程度,与保护装置的元件质量、接线方案以及安装、整定和运行维护等多种因素有关.

④ 灵敏度

灵敏度或灵敏系数是表征保护装置对其保护区内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反应能力的一个参数.如果保护装置对其保护区内极轻微的故障都能及时地反应动作,就说明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5.2 本变配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

(1)概述

通过我们的分析本变电站的设计应该设相间短路保护、单相接地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作为线路的相间短路保护,主要采用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和瞬间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如果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不大于0.5―0.7S时,可不装设电流速断保护.相间短路保护应动作于断路器的跳闸机构,使断路器跳闸,切除短路故障部分.作为线路的单相接地保护,有两种方式:

① 绝缘监视装置,装设在变配电所的高压母线上,动作于信号.

② 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也动作于信号,但是当单相接地鼓掌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时,则动作于跳闸.

(2)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的组成和原理

我们采用反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GL型感应式电流继电器组成及其原理电路图,如附录2

当一次电路发生相间短路时,电流继电器KA动作,经过一定延时后,其常开触点闭合,紧接着其闭合触点断开,这时断路器QF因其跳闸线圈YR被“去分流”而跳闸,切除短路故障.在继电器KA去分流跳闸的同时,其信号牌掉下,指示保护装置已经动作.在短路故障却除后, 继点器自动返回,其信号牌可利用外壳上的旋扭手动复位.

(3)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

带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IOP,应躲多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IL..MAX,以免在

IL..MAX通过时保护装置误动作;而且其返回电流IRE也应躲过线路的最大负荷IL..MAX,否则保护装置还可能发生误动作.

所以过电流保护装置不仅动作电流应躲过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而且其返回电流也应躲过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

第6章 变电站防雷保护

6.1 概述

电力系统受雷击时,系统内的电气设备会受到雷击损害. 雷电流在变、配电所母线上所引起的短路,将造成电力系统严重事故,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以保证安全运行. 变配电所为防护直击雷,一般采用避雷针保护。避雷针的作用是通过接闪器主动引导雷电流按预定的通道安全泻入大地,以保护变配电所免遭雷击。

6.1.1 变、配电所的防雷保护

3~10KA变电所为防止侵入雷电波,应在每一路进(出)线及每段母线上HY5W型避雷器,具体接线要求如下:

(1) 具有电缆进(出)线段的架空线路,应架空线路与电缆终端盒接续处,装设HY5W型避雷器并集中接地装置. 避雷器的接地线还应和电缆头金属外皮相连,电缆另一端的终端盒与变电所的接地网相连,这种连接法的目的是,一旦线路落雷时,避雷器放电,雷电流经集中接地体流入大地的同时,有一部分雷电流沿电缆金属外皮流入变电所内接地网,这样在电缆外皮产生螺旋磁场,相当于增加电缆的电感使波阻抗加大,因此,经电缆芯线侵入变电所的截断雷电波很快衰减,使波幅和陡度都有所减少,有利于保护变压器的安全.

(2) 母线上的HY5W型避雷器,应尽量靠近主变压器,如母线上的阀型避雷器离主变压器电气距离超过规定时,应考虑在变压器附近再加一组HY5W型避雷器. HY5W型避雷器与主变压器的电气距离应符合规定要求.

(3) 由于电缆进(出)线端与架空线路相连接处波阻抗变化较大,从架空线路侵入电缆的进行波,由于从高阻抗到底阻抗的变换,使进行波发生折射,有可能使电缆终端盒处的避雷器不动作,结果使较大幅值的雷电波直接侵入变电所,导致母线上避雷器流过的冲击电流过大,而引起爆炸的危险,因此,在木杆线路的情况下.应考虑在距电缆终端盒200M处,装设一组冲击放电电压为200~300KV的放电间隙.

(4) 对于在出线上装有限流电抗器的线路,又是与电缆线连接,考虑到电抗器的波阻抗大,防止雷电进行波在电抗器处发生反射,而引起电压升高损坏设备,因此,在电抗器和电缆之间还应加装一组HY5W型避雷器.

6.2 本设计采用的防雷保护措施

6.2.1电缆进线的保护

由于本站全部进出线均为地下电缆,则变电所可以不安装防雷电过电压的避雷器。

6.2.2母线上的防雷保护

为了防止雷电过电压侵入配电所是击毁其中的电气设备,其母线上装设了避雷器,避雷器与电压互感器同在一个高压柜内,如附录1所示。

致 谢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这次的设计,是对我这这个学期学的专业知识的检验,也让我在这段时间中所学知识进行了综合。也让我温习了一些已经快要淡忘的专业知识,让我们能够更加牢固的记住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

对某炉管工业公司供配电系统初步设计的初步理解,在徐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基本上完成了本次设计的要求,从主接线路的设计、短路电流的计算、负荷计算、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到继电保护等整个设计过程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掌握。本次设计培养了工程设计、手册运用、资料查找、计算机绘图以及资料分析与处理等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自学能力、组织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同时,我还认识到在设计时应保持冷静、有条理,遇到疑难问题要联系书本积极思考。

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老师为我们成材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在设计中,与我们一同讨论课题,对我们设计中遇到的难题一一进行认真的解答;在设计基本完成时,徐老师又对我们的初稿仔细审阅,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向徐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

同时,我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断巩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加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刘介才.工厂供电: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余键明等.供电技术: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刘介才.实用供配电技术手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黄德仁等.供用电实用技术手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5]: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2版.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6]:刘介才. 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7]: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8]:郭仲礼.高压电工实用技术.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9]:杨卫东.工厂供配电.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供电局营销考试题目 篇4

抄表质量三级管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级内控,由抄表班组对存在抄表障碍,易产生抄表差错的客户建设内控清单。

二级监控,采取系统与现场核查双审核方式,月度现场复查数量,核查目标为非自动抄表用户不少于万分之五,自动抄表用户不少于万分之一。

三级管控,供电单位管理层不定期进行跟抄抽查,按月分析原因并制定措施,解决抄表障碍,在业扩报装或换表中不新增抄表障碍。

商住一体化电价如何界定执行?

1电价认定基本原则,以现场实际用电性质为依据。

2存在不同用电性质,对技术上可以分开计量的,分别装表计量,技术上确无法分开计量,可才用定比量方案。

3新装用户,原则上不同用电性质分别装表计量。

4定比定量核定原则,定比原则上适用不同电价类别用电量随生产,季节同步变化的用户,其它一般采用定量方式。

省公司对串户处理是如何规定

接客户投诉或反映串户问题后,应尽快派员赴现场核查,经核查确属串户,除安排现场整改外,还应退还多收客户的电费,不得将退补手续捆绑同步处理,避免应退款不及时激化矛盾,导致投诉升级。应补收的电费,等同计量差错,与客户协商处理按照营业差错相关规定作后续处理。

外委业务分几类?主要内容?

现场采集设备运维业务现场在运的专变终端 公变终端 集中器 采集器等设备的运维。低压计量装置运维业务现场在运的低压电能表 低压计量箱的运维。

4种解决采集终端数据采集的完整性

1.测试该采集点处是否有GPRS信号,若有则换装GPRS模块。

2.与电信运营商沟通,协商运营商提高信号覆盖质量,确保终端稳定上线。

3.加装高增益天线,提高CDMA信号质量。

4.安装分体式终端,将天线引至有信号处。

农电工作是什么?

1全面加强乡镇供电所建设与管理

2加强县供电企业管理

3适时稳步开展农电业务委托工作监督和管理

4继续加强农村用电安全管理

5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6新农村电气化

7充分发挥农电综合协调及牵头作用

低压业扩新模式的五制两化内容及主要解决问题。

落实业扩服务 首问责任制

现场工作 集中派工制

供电能力 公开发布制

勘查装表 作业一岗制

报装信息 全程公示制

实行工程施工标准化收费

装表接电标准化作业

四段式

重点在方案答复和工程建设的协同优化。方案答复阶段要调整供电方案编审管理模式,减负提效。

上一篇:大队长就职演讲稿下一篇:江苏省卫生厅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