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大学的感悟(通用11篇)
大学,是人生的又一个起点,是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阶梯。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们进入了大学,开始寻找理想的栖息地
初来的感觉很新鲜,也很惬意。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于是对任何事情总有时不完的热情和说不出的积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当现实与理想中的“天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当周围的环境对于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或许此时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产生一丝失落感。出来时的新鲜感早已荡然无存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空虚以及对未来的担心。因为曾经梦想中的大学是那么美好,而一旦面对现实,心灵上真有点不堪一击,但想象中的大学固然美好,它毕竟不能取代现实。现实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存在,我们唯有通过改变自己,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它,接受它,并包容它,才能重拾曾经的希望,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充实,愉快。
不知不觉间,进入大学已经半年多了,初来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但时间仍如箭般的飞逝着,容不得你半点停留。半年多的大学生活,令我感受最深的一点,便是自由。确实地,他不再像高中那样有由老师来支配自己,而把更多得时间留给自己来安排,去做你想做的事。这对自制力比较强的同学来说,无疑不是一大优势。利用课余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在学习知识和提高自我上取得了双丰收。但有些人却并不这么想,他们会很珍视这难得的机会,去好好玩一把,整天的不见踪影。或许那时那刻他们会感觉很快乐,很刺激。但事后也许就后悔了。其实,对于大一的我们一切都不晚。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现在,趁着我们还年轻,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样才不至于在四年后后悔。同时也给自己三年的大学生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多少这样大学生,有多少这样的父母。可是我相信每个学校都会有。每天都看到太多光鲜的面孔在校园里穿行,游弋于教室酒吧,网吧,迪厅,他们夜夜笙歌,他们寻欢作乐,他们把大把大把的.青春扔在电脑游戏里,扔在迪厅酒吧里,他们学着一切出身于富贵家庭的孩子那样挥霍,他们交女朋友借钱应付恋爱开销,拿着父母给的几千元学费却年年都有功课不及格,拿着父母挤出来的几百元生活费心安理得的花,以维持自己的面子,支撑自己的虚荣心。而身后,有两张包涵期待的脸,有两双望眼欲穿思念的眼神,有两个含辛茹苦的父母,日日夜夜想着盼着,然后辛苦劳作着,想着争气的儿子女儿,盼着他和她出人头地,起早贪黑的为那上万元甚至更多的学费生活费而日夜劳作。这些父母有的是在农村,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家徒四壁;或者父母都没有工作,半夜两点起来做些早点;或者在城市里摆点小摊,一分一里的与人争,还有忍受城管时不时的暴力执法。他们一年到头也不会买什么新衣服,他们一辈子也没有去过任何娱乐场所。太多。太多含辛茹苦的父母。而这些是我们在学校里看不出来的。每个年轻的面孔在人前都是神采飞扬,膨胀的虚荣心日日夜夜挣扎着甩掉身后的一切,遗忘了身后的那双眼和辛勤劳作的那双手。他们还没日没夜拼命掩饰这一切,怕同学知道自己的贫穷,怕同学鄙视自己的困窘,怕被人瞧不起,怕被人说寒酸,装有钱,装潇洒,装挥霍,装不比谁差。大学四年就在这种毫无意义的虚荣中磨掉了。虚荣不是错,当虚荣成为堕落的借口时,它就成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是怎么了?有谁,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
没有去了重点大学心有不甘,于是我敌视这个令我不满意的环境。第一年我把自己与这个环境隔离了起来,自认为清高。平时除了上课很少与男生接触。以致于变的平庸。
在任何一个学校,平庸的大学生是相似的,不平庸的大学生各有各的辉煌。我不甘平庸。
我说服自己慢慢的去适应大学生活。课一天一天的上,新同学,新老师都一个一个认识了,我也从一个不愿说话的人变成了乐于和大家交往的人了。因此自己心里面的那份失意也慢慢的被淡化了。但大学生活真的没有给我很多,很多的新鲜感。我也没有很大的改观,只是一味的让我觉得很无聊,很乏味。我四处的找我同学说,对我的朋友说。说出自己的感受,心里面才会真正的舒畅。人真的很奇怪!
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学习,或许我花这么多力气去学习时为了改变自己的将来的命运,大部分意念是想让别人注意自己吧。
放弃有时也是一种幸运。生活中有的人面对空虚无聊的生活不懂得放弃,宁愿在生活的废墟上哭泣而委曲求全地过日子,表面上固守那一份虚无的宁静。其实,这用得着么?如果我们可以长生不老,在无限的时光中自由消费,自由挥洒。那么,我们可以什么都拥有,什么也不言放弃,尝遍生活中的种种甜酸苦辣而不言悔。只可惜,上帝给我们每个人的光阴只有一份,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来此世上不易啊!人生短促,如一昙花,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自己生活得颓废。一味地内疚、摧残自己,大事小事都要顾虑别人的看法,责怪自己的过失,不啻是取绳自缚。如此无聊的生活有何幸福可言?只有放弃,才是一种明智的解脱。
说到放弃,当然并不是草率从事。放弃是智者的抉择,是经过深沉的思考、冷静的审视与分析,然后去其糟粕,对事物做出适当的取舍。只有彻底放弃了,才有机会获得一个崭新的开始。树木放弃了黄叶才有嫩叶冒出,生命放弃了痛苦,幸福才会登陆。而对于我放弃打游戏,上网聊天这无聊的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明天是崭新的。明媚的。相信自己,懂得放弃,珍惜自我,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善待。
《秋天的雨》是一篇语言特别有韵味, 抒情味很浓的写景美文, 名为秋雨, 实际上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 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 从秋天的到来写起, 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 秋天丰收的景象, 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我在教学之前便为把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韵味, 感受秋天绚丽多彩的色彩美、气味美、声音美。为完成这一教学目标, 我、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潜心对话, 悉心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一、生本对话, 放飞学生的灵性
通过优美的、充满诗意的语言体会秋天的美好, 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 我以“读”为主线贯串整个课堂, 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展开对话, 进而产生感悟, 展开想象, 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想象, 让一幅幅秋天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初读课文环节, 我让学生自由读文, 然后说一说通过读课文, 对秋雨有了哪些了解。学生在与文本展开初次对话之后, 找到了文章中的关键句子, 纷纷举手作答, 谈自己读课文的收获。一个孩子举手说:“老师, 我发现这些句子连起来, 就像一首美丽的小诗。”说完, 她抑扬顿挫地朗诵了起来。这一读, 不仅读出秋天的美, 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更读出了孩子们的灵性。在她的朗读中, 语言文字都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 全班同学和我随着她娓娓动听的读书声, 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 一起走进了意境优美的秋天里。
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开头, 整堂课中学生都在读中想, 读中悟, 读中思, 读中问, 读中说, 充分地与文本展开对话, 个性化地体会作者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获得审美体验, 课堂中时时处处都有学生灵动的思维在闪光。
二、师生对话, 尊重学生的个性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 哲学家马丁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对话成为师生心灵交往的重要方式, 只有通过师生对话, 才能实现师生间真正的沟通和交流。本堂课的教学, 在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中展开, 学生的个性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尊重。
在本课的教学目标中, 有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意思。在实现这一目标时, 我并没有将这个词的理性解释直接传授给学生, 而是在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教学中我和学生围绕“秋雨送出了哪些色彩?”这一关键问题展开对话, 在学生找出了本段中表示颜色的词之后, 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的文字, 去品悟文章的语言美, 去感悟秋天的美好。学生读完这一段之后, 眼前浮现出了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时, 便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
在引导学生理解“五彩缤纷”这个关键词的同时, 我让学生在读中抓住两个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呀扇呀,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像一枚枚邮票, 飘呀飘呀,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读中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句子并同桌讨论, 再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拓展训练“……像……”的句式。在学生欣赏优美句子的同时, 让学生发挥想象, 能说能写。
学生在理解“扇呀扇呀”“飘哇飘哇”这两个词时, 都说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有的学生说:“夏天舍不得走了, 所以梧桐树叶要不停地扇啊扇啊, 才能把夏天的火热扇走。”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梧桐树很有耐心, 在那儿不紧不慢地扇着。”有的学生说:“我从‘飘哇飘哇’这个词中, 感受到了枫叶的美, 像仙子一样, 很飘逸。”还有的学生说:“枫叶舍不得树妈妈呢, 所以慢慢地飘下来。”
听!多么精彩的发言, 多么独到的见解!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对话过程中, 学生欣赏美, 感悟美, 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张扬。
三、生生对话, 激发学生的诗性
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 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对话, 自由地表达观点, 尽情地交流。生生对话可以让学生从同学中最接近、最直接的渠道来获得反馈、巩固和支持, 促进他们在情感体验、想象创新、语言积累等各方面的提高。
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一个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生生对话的拓展延伸的环节, 以“在秋天的雨中,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和“你想对秋天的雨说些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畅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让我意想不到的是, 学生用诗一般的语言, 表达出了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和喜爱。他们用“美丽、五彩缤纷、芬芳扑鼻、充满活力……”这些富有诗意的词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秋天。而对于第二个问题, 同学们的表达更是异彩纷呈了。有的说:“秋天, 你把美丽送给人间, 我们真是太感谢你了!”有的说:“有了你, 才有了大地的丰收;有了你, 才有了丰富的色彩;我爱你, 秋天!”……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出了孩子们心目中美丽的秋天, 也展示了孩子们心中深藏的诗情。学生在相互交流、对话的过程中, 对秋天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 对秋天的感情也在不断地升华。
生活即是人的对手,也是人的朋友,作为对手生活经常会给你出难题,在你前进的方向设上陷阱,但是只要用心去对待它,便能行走自如,便能征服它,把它变为你的朋友,作为朋友只要你笑对人生,它便会时常让你尝到生活的美好滋味,让你体验生活的快乐,总之只要用心对待生活,生活便会把你当成永远的朋友。
我下面给你们打个比方,比如有一位农民,在偏远的农村,待了一辈子,从来没有离开过那片土地,从来没有去过大城市,有一天一位记者问他:“你一辈子住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也没有离开过大山,在此你是否感到遗憾呢”?那个农夫回答说我没有遗憾,我每天都很快乐。
生活是要用心去感受用包容豁达的心态看待生活,即使外于生命的抵谷也感受到美好幸福,用心感受幸福,专心 做事的人,把工作看成是一门 艺术,从中看的生活中最美好的风景用心感受生活,就要规划自己的人生义无反顾像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去挑战,就要充满爱心,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生活。
用心去感受生活就要品尝生活中的原汁原味就要接受生活的所有赏赐,不能挑肥炼瘦有所偏好,有的人一生追求名利,这是终生为之而奋斗,如果他成功了,那他也只能体味到名利的滋味但这绝不是生活的全部,有的人一生追求金钱,但最后也只剩下金钱了,为了钱连亲情、友情、爱情,都失掉了,我想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好。
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说过,凡是有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但不论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的对与否,然而他是否对生活完全适用的,生活中的一切,都具有存在的理由,单一的幸福,不可能带给我们永远的快乐,正如有人喜欢吃酸的,但如果整天让他吃酸的话,恐怕几天下来,他就要叫苦不迭见酸后退了。
所以说,生活也一样,我们祈求天天交好运,但如果整天把自己泡在蜜罐里,也就感觉不快乐,坎坷是生活的调味剂,是幸福的衬托,用心生活就不能回避苦难。
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说过,凡是有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但不论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的对与否,然而他是否对生活完全适用的,生活中的一切,都具有存在的理由,单一的幸福,不可能带给我们永远的快乐,正如有人喜欢吃酸的,但如果整天让他吃酸的话,恐怕几天下来,他就要叫苦不迭见酸后退了。
那年柳絮纷飞时,我们还在操场上奔跑,转眼间,我们各奔东西,为着未来奔走。如今又到柳絮扬花时,你我相见,再不复当初的欢声笑语。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大概就是这一肩之隔的长度了…
似乎人长大后就不会交朋友了,哪怕把我们拴在一间屋子里,始终话不投机半句多,道不同不相为谋,居同舍,生不同趣,仿佛是天下最难的处境。
因此我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必看别人眼色,不必顾别人之心情,一个人的时候我更加像我自己,如此甚好。
漂洋过海,那是风的情谊,我抓不住风,自然不会收获那样浪漫的爱情。我曾幻想着童话般矢志不渝的爱情,现在发现人不断在变,曾经以为永恒的爱情也随着风吹散了。寻梦,撑一支长篙,向人群更深处漫溯,本是为着觅得一知心人,却不想人群中影子越发的孤单,漫长的等待中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嘴脸,善变、虚伪,难得一张纯洁无暇的脸庞。
夏天的脚步近了,这里弥漫着一股香风,风太盛,让人难以接受,在这样一个充满着脂粉气的`环境里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来对了地方。我离她们的世界越来越远,因为自卑,有一丝难过,又因为不屑于那样的生活,有一丝庆幸。
儿时,喜欢就是喜欢,很单纯,很美好。儿时,朋友就是朋友,因为心相近,情相亲,志相投。有时想想,真真羡慕孩童的直言坦率,无半点心机。也许在某个角落里有我们的知音,只是我们还没有寻到。
明明是这样的。你没有勇气、没有梦想、没有知己,没有恋人。生活本该平静的如薄膜一样透明。可为什么会觉得忧伤?像是经历了几个世纪一样,淡漠的、冷冷的哀伤。似乎那是一个死角,你走不出去,别人也闯不进来。
埋在你灵魂深处的那些道道,是不是又在隐隐作痛。是谁将那暗红的记忆遗留在你的身体里,让忧伤成为一种生理本能。你是常常在眺望吗?眺望着不属于这里的自由,却一次次把自己压在某处,甘愿禁锢。
你会期望吗?期望着自己某一天的突然消失,纵使落入阿鼻地狱也在所不惜。你寂静的看着某处,又似乎根本看不到什么,你的空洞已经穿透实物,落在虚无飘渺的上空。你是在祭奠什么?某非你前世的记忆未曾让忘川河水冲刷干净,带着与生俱来的恐惧。还是你不慎落入了大海,读尽了人世沧桑。
否则,那些你没有经过的事,没有体会过的痛,怎么能如此清晰,历历在目。
或者,你在为谁忧伤?一个人,一段故事,还是一个影子。
你也不知道。
忧伤就像是你的使命,每时每刻都要完成。你只是受制于灵魂里的某个黑匣子,他放出细长的丝线,黏住你的胳膊、你的手、你的眼睛、你的思想,提线木偶般的做着忧伤的事情。
偶然看到一个词叫“方圆”,用来形容你的规格再适合不过。是的,你被锁住了,在鸟笼里。隔着厚厚的云层,那种东西叫结界,玻璃一样干净,圈出你的方圆。你说,你想遗忘。是因为忧伤弥漫整个心房。
有那么一次,也许你忘记了。在俗世的浮萍上肆闹了一番。你很快乐是吗?至少看上去是那样。可那只是你偶尔的一次遗忘,你却以为从此不用在流浪。你只能在那狭小的时光里,勉强着自己的落落大方。
手还是如此的僵,身子还是如此的冷。我站在那里,仿佛失去了知觉,眼神呆木,看着慢慢划过的树木,不知在想些什么……
过了许久,公交车到达了下一站,上来一位中年男子,个子不高,但十分亮眼,他带着一顶黑色的帽子,当他摘下的那一刻,全车的人几乎都在笑,它的头型已经搞笑到一定程度了,但我为了维护他的尊严,并没有发出笑声,只是若无其事的站在一旁。他看了看四周,走到了我的身边。倚在那里,不动了。大概10分钟后,他们的一回头,用身子撞了我一下,我十分诧异,用惊奇的眼光看着他,他仿佛也像做错了事一样,沉默不语,我瞪了他一眼,继续向前看。又过了一会,他又故意撞我,我在一起看向他,本来我是要发火的,但我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气,我渐渐对他排斥,并下意识地离他远了一步,不再理会。当他快要下车时,他再一次故意撞了我一下,我这下真急了,怒火冲烧:“你到底要干什么呀,我招你惹你了,你老撞我干嘛?”当时的我就像断了缰绳的野马,尽情放肆着心中的不满,我已经失去了理智,全车的人都看着我,但他呢? 板着一副不惊不怪的样子,他并没有回吵也没有表现出自责,只说了一个字:“包!”说完,转身下了车,我当时还不能领会那深刻的含义,只是有一丝莫名的惧怕,我猛地把书包拽过来,发现,拉链已经开了……
我盯着这开着的书包,发现钱包已经错换位置,我后悔极了,但已经来不及悔过,我一惊,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看着这不可接受的事实……
许久,我下了车,风还是那样猛烈地吹着,冻僵了我的耳朵,冻僵了我的双手,冻僵了我的身体,我拿着钱包,回想起刚才发生的一切,我的心里涌上一阵暖流,眼睛里仿佛出现了那个人的身影,在那冰冷的冬天,他的行为和出现,是我整个冬季中最美的风景……
左等右等,终于等到了上学的日子,无奈不能第一时间见到图册真容,只得拜托爸妈。到学校没多久,爸爸帮我取回了快件,小妹也是第一时间把图发给我看,我于是迫不及待想要触碰到它。
虽说迫不及待,还是要看主客观条件,盼来盼去的结果是直到五一回家才与它们相见。见面的结果是,很大程度地出乎了我的意料,图册的质量很好,翻动过程中还会有设计上的小惊喜,着实让我开心了一阵。
我与敦煌,与莫高窟相识在小学四年级,一堂美术课上,很确切的时间点。我第一次在美术课本上看到栩栩如生的雕塑和墙壁上整齐的壁画,第一次看到敦煌莫高窟五个字,第一次被它只一窟的画面震撼到。之后的日子里我时常会想,小学四年级,能有多大呢?怎么就会喜欢上它呢?想来想去我也说不清原因,只知道从那以后,我对敦煌的向往之情只增不减。
初二那年,大年初一到初十,央视十集纪录片《敦煌》开播,于是每晚定要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一集不落,直到播完,甚至还把它的片头音乐录下来,闲时听听,学着哼唱。
在这十集的纪录片中,我认识了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大漠隐者段文杰和敦煌女儿樊锦诗,不知道《朗读者》你有没有看过,第八期的主角便是敦煌的女儿。那一期是“勇气”的主题,在那个年代能够远离都市去往荒凉的敦煌工作,且一工作就是几十年,的确令人敬佩。“我做梦,都会梦见敦煌;醒过来,还是敦煌”。反过来讲,因为心中对敦煌充满无限的爱,或许让她离去,那才是最痛苦的事。
也是在这里,在《敦煌》纪录片里,我知道了赵僧子、王圆篆的存在,知道了斯坦因,也听到了异域的驼铃声;还透过几千年的田契和文字记载看到了寡妇阿龙为夺回自己的土地所付出的努力和舞女程佛儿教授杨贵妃舞蹈时的轻盈姿态,以及国家陷入危亡时分被迫一路辗转,最终从长安返回敦煌故里的场景。这些场景好像离我很近,又好像很遥远,就只能在模糊的画面中感受着那种近在眼前的影像浮动。
刚好那时候喜欢胡乱写诗,当然自以为并不胡乱,于是便把敦煌作为诗名,思来想去想来思去,最终形成了四句诗。现今诗稿还在那里,但具体内容已经很难脱口而出,须看一眼才记得起,不过无非就是大漠怎样,驼铃怎样,丝路怎样等等这些。不说今日怎样看待,至少那会儿很是为之骄傲。
记得跑男有一期的拍摄地点在敦煌,主题叫做“敦煌大劫案”,那时候真的很是羡慕他们。由于这么多年对敦煌的向往,早已使得自己对“敦煌”二字产生敏感性,这两个字无论在哪儿总是首先映入眼帘。所以在室友的电脑上一眼看到“敦煌大劫案”,便马上向前凑了凑,也因地点看完了整期,这也是敦煌对我的一部分影响力。
或许有人会说,敦煌离我们并不远啊,还只在国内,想去就去嘛,干嘛一直把它看得那么遥远?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买张票就可以到达想去的地方,看到你想了那么多年的景色,跟平时外出旅游没什么两样。可是,准备了这么久,我似乎并没有准备好。
大一那年某位同志留言说,以后带我去敦煌,虽然我不知道这以后是在多久远,却也暂时把它当做真话,总不能辜负了别人的心意。大学期间也不止一次跟室友、跟朋友们探讨去敦煌,但心里总觉得没有准备好,这真的是我不曾想到过的情形。
时至今日,我还是没有踏上敦煌的土地,所以就还可以继续做着敦煌的梦。敦煌呢,我是一定要去的,十多年的爱岂能不是真爱?不过我希望,真正去到那里的时候,是在最好的时间,有最好的人陪同。不知在何时,说不定,下一站就是敦煌。
喜欢电波中主持人甜润、谈吐中不时真情流露的声音。记忆深刻的是一个专题栏目: 《孤独者热线联盟》。星空中,许多孤独的灵魂因了一份俗世尘缘而紧紧地拴在了一起。人性故事浑厚的底蕴,抑或苍凉沉重,抑或轻松诙谐,苦难与幸福,善良与怜悯。一种深挚的体验,一种真切的关怀,折射出个体生命超常的体验。
岁月如流,如今再也听不到《今夜新感觉》熟悉的旋律和耐人寻味的老歌了。但依然怀念,那年那月,那种很纯粹的感动。
欧阳婷的《似水流年》也给了我同样的感触。很喜欢她设计的一段独白: “ 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长大了,很多人活得很累,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说自己不喜欢说的话,一点也不开心。但因为有爱,我们还是不难发现,我们生活着的世界是美丽的。”
繁忙工作中最惬意的时候,要数每个周末的晚上。在喧嚣渐渐隐去的午夜,重新感念生活。人生百态,尽在其中。亲情、友情、爱情的主题,在主持人低柔细致的倾诉中,令人难以忘怀。每每情之所至,不禁叫人泪如泉涌……
这一切给了我安全感,尽力把白天才看的《心理罪》中变态的杀人场面赶出脑海,满足地躺倒在床上,这几天,这张床属于我一个人了!
人是特别奇怪的动物,一方面害怕孤独,一方面又渴望独处。可能确实孤独是一个人的宿命,爱和友情可以抚慰孤独,却不能将它根除。
不管它,且让我享受这独处的时光。夜的寂静下,我不是一个家庭里劳累的主妇,既要陪伴引导孩子,又要照顾老人的情绪;我不是那个繁忙的两个班的语文老师,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我可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不想说话就不说,想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不要担心影响了别人。这样的感觉真若脱笼之鹄,只是我放飞的是心灵。
喜欢这样一个人的安静,没有喧闹,没有争吵,静静的,仿佛连时间也是静止的。有的只是放松,是味淡声稀处识心之本然的自在,是那种世间风景千般万般纷扰过后,人物偕忘的惬意。
你让我怎么舍得早早入睡,白白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
其实独处并非孤独,有人不能理解,有人却甘之如饴。
“真正的孤独往往不在山中而在街上,不是一个人时而在许多人中间。” “热闹是别人的,我什么都没有”是孤独。
表面热闹的生活中,学会独处是一种智慧。独处是心灵的宁静,真正的灵魂自由是在独处时得到的。梭罗不正是在独处瓦尔登湖时找到了心灵深处的宁静,完成了他的创作吗?
“等一切就绪了,独自远足一次。”
独自,或许会遭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一时束手无策,也可能邂逅美好终生难忘。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一定有属于自己的最隐蔽的且很难与人分享的念想——心灵的后花园,别人无从涉足无法进入。
至今,我也不曾独自出门。
任何时候,都觉得一切还没有就绪,没有到可以任性地天南地北走一遭即便遇到不测也可以无牵无挂地离开。爱人曾开玩笑说,没事,你安全得很,劫啥都没有,丢不了。孩子立马抗议,胡说,我妈丢了我的全世界就丢了。老妈也接了嘴,再丑的媳妇也是妈最亲的女。爱人慌忙各方讨好熄灭战火。
那一刻,我才知道,自己真的不可以任性地张扬自我,更不可以张口就是“穿越无人区”,——身后有人拽着拉着呢。
“有了房子,一定得给自己留间书房。”
房子倒是有了,只有所谓的书房还是凑合。是心中有愧吧,才狠劲读书。没书房还想赖成文化人,不得都装心里才有点底气?每每看着别人气派的书房,硕大的地球仪,镇宅的各种大型玉石,我俨然刘姥姥进大观园,羞愧万分恨不得缩成一页薄纸藏身其间。我只有一个很小很小的书架,书们只能轮流站站。一度全是诗词,余秋雨占了很长时间,而后龙应台独步天下,而今挤满严歌苓,此后还不知是谁的书架。
挺不错了,多少人没有书房没有书,却写出了荡气回肠的文。遂不再惦记书房。
跟自己“说好了”的很多很多,都敷衍了,敷衍得连自己都忘了,自然也原谅了不守信的自己。
对至亲“说好了”的,又兑现了多少?
曾对母亲说,一切就绪了把您接上来。至今我也不知道“一切就绪”的标准是什么,直到疲惫不堪的母亲轰然倒地自己成了没妈的孩子。我失信于这个世界上唯一不计成本不讲原则地疼爱我的人,为此愧疚得几乎哭干了眼泪。
母亲走了快十年,一次也未曾梦到过,是母亲对我太失望了,一走而百了;还是母亲依然疼爱我,不愿打搅惊吓我?
母亲故去老父亲依旧在乡下,“说好了”照顾老父亲让遗憾少点。老父亲不愿意来、不适应住、不放心乡下。自己又不能天天往返,稍有空闲还想读书写作,常常满眼疲惫地瞅着乡下的方向:已经七十五岁了,属于他的日子又有多少?突然发现,“说好了”后面的难度太大了:老父亲理由是七楼太高不方便,我却没有立马买个电梯房的能力与气魄;老父亲说城里没人说话,我也没有把他想跟说话的人都随时接来送走的能力;老父亲说要陪着失去父母的侄儿,我也没有改变侄儿糟糕处境的能力……我懊恼自己没有堵死他所有理由的能力……
每每想到乡下的老父亲,都有种“支离破碎”的彻骨疼通感。
朋友呢?
给异姓妹妹成娟“说好了”一起登泰山。泰山就在她家门口,她却从未登过,等我一起来登。很多事,都看跟谁做,才有滋味。我也坚信,登泰山得跟成娟一起,看五大连池得跟文虎一起,出国游得跟凌鸽永娟一起……
几年了,成娟邀请文虎催促,都未成行。放着,推着,竟然没有了激情,竟然觉得“看不看都在那里,看不看自己还是自己”。天——,我就是这种敷衍着生活敷衍着自己敷衍着朋友,丢了一路“说好了”,只剩下自己索然前行,哪怕脚乏心累。“说好了”的都是美好,我何以变得如此冷漠忍心舍弃?
那些遗失的“说好了”,其实都化作心里的梗,或者,心底的刺。偶尔忆起,都是疼。
作者:张亚凌
老师总是象我们妈妈一样唠叨:大家出教室时不要挤,如果过于拥挤话会出人命。象湖南一所中学,由于过于拥挤闹出了人命……我总是将这些话当作耳旁风。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哼!我不可能遇到这种事!”但是世事难料,老天偏偏让我目睹了这“惊心动魄”场面。
我满吞吞在去考场路上,看到前面人头攒动,我不禁揩了一把汗:这堵人墙我该如何穿越?看来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挤!我拼命往人缝里钻。突然,我觉得后面似乎有人推了我一把,我重心不稳,哒哒哒三步往前飞跨,众人见我如此拼命,齐刷刷给我让开一条“黄金道”等我站稳后,发现我最后挤进来了,不禁窃喜:老天待我不薄。我正欲抬脚时,才发现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我脚迈不开步了1可怜我就象大海上无桨小舟,随波漂流,旁边人左挤右挤,我就左倒右倒。这姿势有点象大猩猩荡秋千“人生这条船,我是主人,凭什么我不能自己掌控?”想到这儿,我不甘叫道;“为什么呀?”苍天无言,只有我那撕心裂肺叫喊。周围人听到我叫喊声,都诧异回过头,当看到某人脸因愤怒而扭曲时候,不禁害怕往旁边挪挪。于是中间出现了一条手臂宽“路”。我狂喜!连忙施展独门绝技――凌波微步飞也似逃离个“人间地狱”。
【生活随笔:大学的感悟】推荐阅读:
母亲节的感悟_生活随笔05-29
随笔感想:回味大学生活11-20
简单并快乐的生活生活随笔06-30
关于生活的随笔:生活就是这样09-24
我的生日-生活随笔09-13
生活的启示随笔作文09-15
我们如此的生活随笔11-10
宁静的午后生活随笔11-17
我的美容日记生活随笔06-14
花瓣雨的生活随笔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