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培训有感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科研培训有感(精选9篇)

教科研培训有感 篇1

通过对教育科研问题的学习,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如下归纳和总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的:

一是教科研方法论

在刘力老师的幽默风趣的语言中,我悟道了小学教科研主要是指:由中小学教师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科研应该有原理性探讨,应该思考几个原理性的问题。如:“学生如何学习才行之有效”,我就应该考虑做出怎样的科学论证;采用什么样的机制、方法策略来改进学生学习;微改进教学又需要创设哪些条件,开发怎样的资源;应当遵循的教学原则是什么;理论依据何在……

二是中小学教科研中存在的问题

听了沈佳乐老师的讲座,我悟道了目前课题的选择中普遍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第一,教学与科研两张皮,许多地区、学校、老师当中都存在教学科研两张皮的问题,因为老师要评职称,所以科研必须搞。

第二,贪大求全。那么老师出发点是好的,很想把教科研做好,选的题目没有从自己的具体实际的工作出发。

第三,是问题不明确无从下手,成效的可见性不强。第四,问题太难没有能力研究,课题应该是“泛化的”,成效应该可以借鉴。

三是中小学教学科研的来源 第一个来源,来源于教育实际问题。第二个来源,是学科教学问题。

第三个来源,中小学教科研的选题还来源于教师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第四个来源,教科研的选题还来源于我们的学习。

第五个来源,是从学校和自己的实际出发,或者从有关部门的科研规划或科研项目的指南中进行选题。

四是教科研评审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理论价值原则。我们的选题应该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那些普遍意义的问题,比如学生厌学、辍学、逃学、逆反、心理健康问题等等,这是每个老师经常遇到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大量存在的,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二个原则是实践意义和实际成效,研究的选题要来源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而不是那些虚构的或者假想的问题,也就是说研究的是真问题不是假问题。

第三是专业影响力,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的创新性,主要体现为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来解决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老问题,关键是研究的方式要有新意,有独到之处。

教科研培训有感 篇2

目前, 永康市英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非常低下, 从事教科研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关于英语方面的课题仅只有6个, 已做过加上在做的也不超过10个) , 上进心不强, 在很大的程度上, 阻碍了全市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英语教师参加教科研知识的学习及活动, 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英语教学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 认识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现在, 据初步统计, 我市中小学有英语教师约450名, 其中有80%多的英语教师对于提高英语教育理论研究水平的需求层次很低, 他们对英语培训的需求只是偏重于“英语听说训练”、“英语阅读训练”、“英语写作训练”、“实用英语”等, 而要求对“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指导”培训的人却很少。永康市教科所已成功举办教科研骨干培训班四期;然而参加过培训班的英语教师所占比例很低。通过调查, 约有80%以上的英语老师对于参加教育科学研究压根儿没有心理准备, 甚至有50%以上的英语老师认为, 教科研无用, 太空洞, 没有必要去做。据笔者的教育调查表明, 90%以上的英语教师、思维层次很低, 主要表现在他们虽然从教英语有数十载, 但没有通过独立的思维, 提出可供研究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的能力。他们仅满足于大量英语教育知识点的堆砌, 水平较高的老师, 也只限于一些知识点的梳理的水平。长期从事高三年级高考辅导的英语老师, 也只懂得叙述历年来惯用的复习方式, 没有探究“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起源关系”和“结构——功能关系”的能力。

当英语教师们探讨学生英语听力的学习障碍时, 他们往往缺乏科学的分析, 因而就拿不出有效的教学对策, 因此就习惯地把原因归咎于“英语词汇的遗忘”和“缺乏语感”。某些比较注重中国学生常见英语语言分析的老师, 也仅仅是列出错误频度较高的知识点;在他们的教学对策中, 也只是对语言知识加以总结, 加以分类归纳, 而后进行大量题海战术。

对于当前的新课标、新教材, 许多教师无所适从, 无从着手, 不知用什么教学原则, 什么教学方法去实施, 而只是简单地认为, 利用新教材, 让学生多听一些、多读一些, 有时将新教材中, 以自己的能力无法处理的章节, 干脆就删掉。而一谈到教学效果, 则一味埋怨学生的语法基础差。

总之, 在大多数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的“经验总结”中, 只是集中了大量的“可直接感知”的课堂英语教学现象, 他们常常缺乏分析, 抽象概括, 总结提炼, 使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性的规律性的东西, 因此, 他们的经验是不系统, 不规范, 未经验证过的缺乏迁移的价值。

二、成因分析

以上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学校领导对教科研的重视程度的不同及扶持的力度不够, 也有学校进行教科研的氛围的不足, 还有学校教科研领导工作能力低及工作积极性不够等等, 但本人认为关键问题还是在于英语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缺乏以及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

对于上述反映的英语教师科研能力低的问题, 本文作者认为作一些理论方面的分析和思考, 以探求出这种“现象”的“本质”所在是很有必要的, 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找出有效的教学对策和实施途径, 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率。

(一) 抽象概括能力是教科研的基本能力, 是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第一要素。

对于英语教师理论素质的提高, 首先是他们自身认知结构中的“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从实践角度对之加以研究, 这就是看他们是经验思维型教师, 还是理论思维型的教师。分析研究表明:大部分英语教师, 即便已达到了中学一级或中学高级的老师, 其认知结构中可用于解决自身教育问题的思维“材料”, 主要来自于历年英语教学实践———即一些零星的感性经验, 也即大部分英语老师属于经验思维型教师。

那么, 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与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的本质差异何在呢?本人认为在于他们的思维品质。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能从大量的感性材料———即零星的英语知识中提取普遍存在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 来帮助自己确定解决英语教学中问题的方法。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思维模式单一, 就感性认识谈感性认识, 通俗地说, 即就事记事, 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更不能举一反三。另外, 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 由于理论思维认知结构的建立, 能较熟练地改变主体感性经验的性质, 这就是说, 同样有关英语教学的感性知识, 理论思维型的英语老师和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的感知, 有着质的区别。首先, 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能以英语教学活动中注意到经验思维型英语教师注意不到的教学现象, 获得经验思维型英语教师不能获得的感性经验。

(二) 英语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又一要素是创造思维。

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以创造思维去设计教学, 以创造思维去解决层出不穷的具有动态特征的英语教学问题。事实证明, 有些英语教师创造思维能力较强, 能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并设计出多种有效的策略;而有些则不能, 拿不出好的方法, 在教学中给人一种呆板的印象。这两者之间在解决英语教学问题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例如就“英语语言学习中常见的语言错误”这一教学现象, 教师A依照自己数十年的英语教学经验, 他以英语语言知识为纲加收分类, 而后编制大量的练习, 让学生反复练习。的确师生都作了极大的脑力劳动, 并且也取得了上佳的成绩, 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赞扬。

然而, 教师B却从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学、现代学习理论的高度, 把学生常见“错误”分三类;针对这三类错误, 教师B作了大量的教育研究, 提出教学六对策。因此, 教师B在“学习行为———学习时间———学习空间”三维因素中, 创设了一个优化的英语教学模式, 摒弃了题海战术, 使历年的教学成绩得以稳定的保持, 而且也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上述两位老师不同教学模式, 极大地反映了创造思维的重要性, 教师A不仅花费了自己的而且也花费了学生的大量时间与精力, 而教师B为学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并且教师B的成功经验可以推广使用, 节省了其它教师大量的劳动。

三、英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训练的对策

根据上述的成因分析, 本人认为, 广大的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自身的知识缺陷, 在平时努力加以改进, 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设计出有效的教育教学对策和实施途径, 便于习惯于经验思维的英语教师, 逐步摆脱落后的思维模式, 成为具有理论思维能力的英语教师。

(一) 从英语教师业务知识着手, 提高英语教师对继续教

育培训的需求层次, 是培养英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需要扎扎实实的英语知识和能力, 要想在英语教育领域里达到高一层次, 有所成就, 就必须具有相适应的英语知识结构体系, 并且是通过教学实践优化了的, 能够适应当前大教育环境目标所需的知识体系。因此每一位在职英语教师应认真积极参加各级教育培训机构举办的, 旨在提高英语教师英语知识及运用能力的业务培训, 而作为培训机构应扎扎实实做好培训工作, 办好培训班, 努力使英语教师适应新形势, 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 从英语教师的教科研知识、方法、方向着手。

教育科研方面的基本知识、方法等是进行英语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 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思维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还是创造思维的培养, 都离不开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 教育科研知识培训也是把一名经验型思维教师变为一名理论型思维老师的基本途径。因此,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不仅应该从思想上重视自己在英语教学中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更应该在行动中动起来, 首先, 多渠道地收集教育科研知识, 并加以认真地研究学习;其次, 积极从事课题的申报, 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 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第三虚心请教专家, 及本单位教育科能力较强的同志;最后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机构举办的旨在提高在职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各类培训班, 努力使自己从经验思维型的教师成长为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

(三) 帮助英语教师从要我做课题, 向我要做课题的转变。

正如从成因分析方面所述, 目前广大英语教师对英语教育科研兴趣不浓, 积极性不高, 主动性不够, 原因有英语教师教育科研知识缺乏, 能力不够, 也有领导不够重视, 教科研氛围不浓, 缺乏激励机制等原因, 针对上述原因, 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如举办教科研知识培训班, 下乡下校调研, 介绍成功经验, 进行成果推广等方法, 使广大的英语老师能体会到进行教科研的乐趣, 进而激发英语教师参加英语教育科研的强烈欲望, 从而达到从要我做课题到我要做课题的转变。

(四) 帮助英语教师形成概念, 运用概念, 提高他们的选题能力。

开展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是为了指导英语教师去揭示、去认识现代英语教育的本质。然而有很多的英语教师常常会提出希望给“一批题目”让他们“参考参考”。这就是说, 还有很多的英语教师陷于一种认识误区, 以为英语教育科研就是老师“出题目”学生“写文章”。与其它学科的科研一样, 英语教育科研选题的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思维的过程, 就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 碰到问题进行抽象思维概括总结, 然后创造性地设计解决问题方法, 并通过实践验证的过程。

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要求英语教师站在现代英语教育的理论高度, 依靠现代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科学的方法论, 用自己的创造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从一个新的角度去透视英语教育中新的问题, 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教育策略。但是英语教师一旦要求独立选题时, 他们几乎都会感到无从着手———缺乏概括能力, 即在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中, 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而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把选题模式按思维程序列为:英语教育现象 (即问题) ———英语教育现象的概念———英语教育的学术理论。通过对英语教师的抽象思维的训练, 可以提高英语教师的选题能力, 使他们感悟到, 抽象思维能力越强, 越能帮助他们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科研培训有感 篇3

摘 要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习风格的研究逐步受到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从学习者角度研究如何从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教育理论中,学习风格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师培训课程中,常常假设教师作为吸纳知识的“容器”,忽视了教师作为学员具有自身独特而稳定的学习风格。本文旨在吸取已有对学生学习风格研究的成果,立足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参与培训活动的特点,探讨教科研培训课程设计的原则,提出教科研培训课程的设计路径,供同行参考评鉴。

关键词 学习风格 教师 教科研 培训课程

一、当前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分析

教师培训,是一种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作为主要目标的教师教育活动。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培训”“继续教育”是每位教师必须参与的专业发展活动。调查数据显示,有33.3%的教师在寒暑假参加过集中培训。但从培训效果来说,大部分的集中培训很容易流于形式,往往泛泛而谈。根据现代教育报和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调查”的结果,四成教师坦言集中培训效果不如意[1]。以大班式讲座、教科研知识和理念为主要内容及专家一言堂式的培训仍然是教科研培训的主要形式。教师立足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接受教育的方式往往会影响其进行教学设计工作的方式。传统“专家讲、教师听”的灌输式教科研培训,教师往往不能有效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目前教科研培训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培训缺乏整体设计,各个项目、课题中心组各自为政

区县教科所的教科研工作者很大一部分工作的目标在于服务、引领、指导基层学校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支持基层学校教师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提升学校和教师的教科研基本能力。基层教师的教科研培训需要以教科研素养为框架,整体设计教师培训课程,为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教师教科研培训工作除了区县教科所之外,还包括负责教师专业发展的师训部,基层学校教科研领导还参加专门为中层以上干部开设的相关教科研课程及项目。除此之外,国家级、市级课题的子课题研究项目,各个学会理事会的研究课题中心组都为教师提供了接受教科研培训的机会。由于很多种类型的培训活动都是“签到——听会——回家——忘记”的模式和流程,教师无法分辨所参与的培训活动是针对教育科研素养哪一个方面的问题而设计,参会的目的不清晰,培训活动后往往又全身心投入到惯常的模式化思维、模式化行动的工作中,培训中得到的一点思维的火花很快就被忽略了,无法实现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2.培训流程安排模式化,缺乏创新型的学员参与式培训

教师如何才能积极有效参与教科研培训,这需要培训设计者有预先的周密安排。正如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之前,提前就要将一堂课做好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一样,教师培训的流程安排也需要提前做好设计。常规的教科研培训设计往往都是这样的:

首先,主管领导讲话,强调本次培训活动的重要性,介绍主讲者的背景、成果、称号等等;

其次,主讲者用各种PPT演示文稿,告诉教师,教科研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次,互动环节,领导问,各位老师有问题吗?偶尔一两位老师能够表达对专家的仰慕,或是提出自己在教科研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请专家解答,常常都是学员教师一片安静;

最后,主管领导宣布培训成果启迪了教师的研究智慧,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然后培训活动顺利结束。

这样的培训流程已经模式化,学员教师难以主动而积极参加,也难以有时间互动交流,学员教师仅仅是以听众的身份来“被培训”,不能说这样安排互动环节的培训就是参与式的培训。

3.培训效果评价标准模糊,学员不知因何而来,不知所学何物

学员参与教科研培训是有期待有目标的,而且常常希望从中得到具体有针对性的教科研课题指导,但作为培训设计者,要照顾多个层面的需求,难以为每位从事教科研的教师提供细致而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员教师参与教科研培训活动,为的是领悟教科研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体的课题研究实践还应当回到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之中。评价教科研培训活动的效果,可以采用表现性评价,观察和评测学员教师实践中的教科研行动,帮助学员教师认识到自己参加培训所为何来、所学何物。

二、基于学习风格设计教科研培训课程的必要性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2]。学习风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独特性。在学习者个体神经组织结构和机能基础上,学习风格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故学习风格因人而异。其二,稳定性。学习风格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一经形成,即具有持久稳定性。尽管有些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个体会变得更善于分析、深思熟虑、内向慎重,但个体学习风格的特点在同龄人中所保持的相对地位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三,兼有活动和个性两重功能。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习风格与个性特征本身的不同之点,在于它对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因素对学习的影响都是间接的,它们都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发生作用,而充当这一媒介的是学习风格。学习风格以其活动的功能直接参与学习过程,又以其个性的功能直接影响这一过程及其成效。学习风格这两种功能总是同步发挥作用的[3]。

教师能够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源自对自身学习风格的认可与发挥。以往的教科研培训活动,常常忽视学员教师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以“教”的责任优先,学员教师是否“学”有所得往往不在组织者的考虑范畴之内,而学员教师长期以来接受这样的培训活动熏陶,容易“忘记”自己有主动学习的责任。倘若教科研课程设计者,从学员教师“学”的角度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经验并评价课程效果,是不是更加符合学习者的特征呢?

基于学习风格来设计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正是立足学员教师的作为学习者“学”的特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学员教师所适合的学习策略,一方面通过培训课程全面提升教师的教科研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考虑到“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引发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并作出研究与改进,也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三、基于学习风格设计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的原则

在实践操作层面,基于学习风格设计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首先必须遵循一般的课程设计基本原则,例如课程目标要清晰具体、课程内容选择关注核心的教科研素养组成要素、教学经验的组织适合学员教师的教学研究背景、效果评价要和课程的目标能够依存。作为基于学习风格而设计的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还应当遵循以下这些原则。

1.适当性原则

教科研培训课程的设计是以提升教师教科研素养为基本出发点,在考虑学员教师学习风格的层面上,可以选取学习风格中某一要素上信效度都比较高的量表,提前对教师的学习风格展开测试,利用收集的数据做参考,主讲者安排学员的分组、小组分工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效果的测量评价工作。这样既能够照顾学员教师的学习风格,又锚定教科研培训课程的既定方向,达到“教”与“学”的平衡互利。

2.系统性原则

教科研培训课程是一系列培训课程的组合,有着内在的循序渐进的规律,而绝不是各种教科研方法、课题开题讲座、研究报告辅导等培训活动的“拼盘”。但在学习风格要素的维度上,这一系列培训课程的设计要考虑各种学习风格之间的“混搭风”,学员教师有多样化的学习背景、多学科教育科学研究背景。因此,为学员教师提供系统化的学习风格“套餐”,学员教师从课程中获得的“营养”才能更加丰富。

3.真实性原则

学员教师参与教科研培训课程的目的是提升教科研素养,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能够使用所学过的理念、方法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教科研培训课程的设计中,选取的教科研案例、提供的研究报告、给出的研究范式都是基于真实的研究,这样一方面开阔学员教师的教科研活动视野,另一方面也引导学员教师在实践中基于自己的学习风格,开展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工作,用真实的研究数据和材料论证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四、基于学习风格设计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的路径

结合本区县对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设计的实践经验,针对学员教师的学习风格的多样性,总结出以下设计基于学员教师学习风格的教科研培训课程可以参考的路径:

第一,选取可靠的学习风格量表,对学员教师的学习风格进行测量。

第二,制定课程的基本框架或者纲要,明确课程结束后学员教师的主要学习结果,对课堂探讨的学习内容及主要针对的学习风格进行设计。

第三,规划并开发详细的课程内容,以教科研素养的基本框架为主题,设定学习效果评价的要求,开发学习材料,准备讨论资源,有目的地针对各种学习风格组织学习经验。

第四,实施课程内容,采取积极的、以学员教师的学习风格为核心的教学活动,请学员教师评价自己的学习风格与课程实施的契合度,并根据实际效果进行调整。

第五,开发并完善基于学习风格的教师教科研培训课程的评估系统,从学员教师的表现——撰写教科研相关报告、撰写研究论文来评量课程的优劣之处,以推进基于学习风格的教科研培训课程的完善。

困难和问题正是引导我们走向研究的火种,我们将进一步改进课程设计的多个环节,力图以先进的学习理论指导教师教科研培训工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而继续努力。

————————

参考文献

[1] 教师培训怎样叫好又叫座[N].现代教育报,2013-6-2.

[2] 谭顶良.学习风格的要素及其测定[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1).

[3] 王华容,谭顶良.近十年西方学习风格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4).

[作者:刘颖(1974-),女,河北三河人,北京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教科研部一级教师,博士;肖宝军(1954-),男,北京通州人,原北京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主任,高级教师。]

读《珍贵的教科书》有感 篇4

读到这儿,我被指导员敢于牺牲的精神感动了。他竟然为了保护一捆书,而牺牲自己!他这么做,是为了谁?是为了“我们”!指导员希望“我们”学习知识,把祖国变得繁荣昌盛,变得美好!

看看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比以前的学习环境要好得多!可我们现在并不珍惜。在这良好的环境中,反而整天胡闹,让老师操碎了心……

教科研培训有感 篇5

——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心得体会

今年很有幸,参加了上海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了很多专家老师富有见地的讲座,今天又实地参观了建平中学,下周更有机会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了自己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困惑、获得的经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线教师在注重教育教学实效的同时,更应该将教科研和自身的专业发展相结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内驱力,实现教育教学、教科研、专业发展多方面共同提升。以下是我培训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转变了观念,让教科研与专业发展同行

教育科研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论的指测评价。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连续、系统的探索

二、研究任务的层次性活动。“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教育科研可分为理论研究层次、应力。”教育科研是为教育工作服务的,其显用研究层次和技术研究层次。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教育科研是一种意识,一种视野,相应的是成长中的一种自觉需求。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从大学里的书本知识到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再有实际操作到意识的提高„„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专业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教科研骨干培训班的感受:依稀还记得李忠老师在开班仪式上对我们提出的三点要求:一要明确学习意义;二要端正学习态度,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三要提升教育科研素养,包括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学会操作实施,学会指导别人。听起来并不复杂的几点要求让我至今受益匪浅。这次学习班的第一天上课,有幸再次听到我的教科研启蒙老师的讲座,让我再次感到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 1 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

这一认识,在我聆听了岳龙老师《关注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策略与方法》后更加明确。

二、教科研并不高深,它源自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思考

作为一名教师起初我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怕做课题,是因为感到教育科研无从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该干些什么,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在哪里。经过了多次参加培训,在导师们手把手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选题、课题申请书的修订,结题论文等多稿的修订后,我慢慢的领悟到,其实教科研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加深了我们教育教学过程的思考,从更高、更专业的角度思考我们该如何解决教育教学环节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玉东老师关于《走进课堂做研究——课堂观察技术与诊断》的报告、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顾志跃老师关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的报告让我看到了,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选题就是要选出我们平时的困惑,做课题就是研究那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杨老师关于从“课堂分析、诊断、评价的技巧课堂记录和分析的技巧,学科内容诊断的技巧,“以学论教”评价的技巧”三个技巧方面让我们知道如何突破经验层面的局限?这不就是我们这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的问题吗。顾志跃老师说教师成长的最高阶段是站在学科高地,对学科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如,学科功能、课标、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等开展实践与研究,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得到同行认可,在学科教学界形成一定影响,教学风格鲜明,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就突出,深受同行敬重,深受学生、家长喜爱的教师。这些不也是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吗。2 从这些方面思考,找出困惑,解决困惑的过程不就是很好的课题吗。所以说教科研并不高深,它源自我们对教育教学思考过程中的提炼。

三、在研究中教、在教中研

很多人在完成了选题,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后该怎么完成自己的课题研究呢?一系列的疑惑,通过专家们系统的梳理,我感觉自己跳出了狭碍的教育科研观,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学校教育科研”,明确了教育科研的定义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探寻未知的教育规律,并且将它纳入教育科学体系,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了解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教育科研的三大原则”、“如何设计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课题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课题设计的要求”、等内容,让我清晰了开展课题我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课题的门路,为我今后开展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实际就是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学的过程,一如我的课题《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在课堂中,我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性、开放性、实践性、工具性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虽然这个课题已经结题,但课题结题并不等于研究的终结,依旧有些许遗憾与问题,正说明这个课题是一座富矿,具有加大力度继续开产的价值。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不断的解惑。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如今我在我承担学校市级家教家教课题的子课题——“独二代”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这次培训更强化了我的理论功底,并为自己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多参考。

四、教科研之路任重道远

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我们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学会教,还要学会研,而且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 3 人。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科研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

我一直很想找个机会对各位老师说声谢谢,是你们给了我们这些远离校园的人一次难得的,终生受益的学习机会,是你们耐心、细致的辅导让我们这么短的时间内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谢谢你们,所有的老师,我会秉承您们严谨认真的态度,把自己在学习班中的收获融入在今后的教科研工作和学习过程中。

最喜欢的报告:岳龙老师《关注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策略与方法》

教科研培训有感 篇6

为保障校本培训及教科研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经学校办公会研究,制定《校本培训及教科研经费保障制度》,拿出专项资金,实行校本培训专款专用,给予经费保障.一 经费投入 凡经批准的校本培训及教科研经费由学校实行专款专用.2 培训经费开支范围:(1)复印,翻印,打印等费用;文具费等.(2)校内各项培训活动经费;教师外出学习经费.(3)学校购置教育图书,光盘以及各种培训材料费用.(4)教师的教材费,专家讲课费,外出学习费用.二,经费管理 学校以学为单位划拨专款用于校本培训及教科研工作的考核与奖励。分学期考核,分学期划拨,在划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按实际所需款额划拨.报帐员对各学科教研员的每笔费用支出的名称和细目分别做好记录,经手人签名确认。报帐员定期(每月、每年、每学期、每学年)做一次统计和汇总,并及时报送有关领导,必要时在教研室内部予以通报。

严禁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中小学公用经费和补助资金;严禁用补助资金偿还债务、发教师工资和补贴。

三,校本培训与教研的激励制度.把教师的校本培训与研究成果等方面设置专项指标,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估,把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条件。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学习,交流研讨,到外地考察学习活动及教科研成果奖励等.通过经费保障,使校本培训工作正常开展,解除教师的经济负担,使教师充分发挥其长处和优势,保证教师专业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本规定自20 年

教科研培训有感 篇7

为此, 新教科书在编排结构上做了大量的调整:强化了学生的体验观察, 动手操作;突出了物理学科理念的渗透。过去的教材, 往往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 首先想到的是物理学中哪些是主要内容, 也就是强调哪些知识是“主干”知识, 哪些知识学生应该“掌握”, 哪些技能学生应该“强化”, 哪些能力学生又应该“提升”等等。在这种思维模式下设计的教材, 对学生的关注显然是不足的, 对发掘学生创新思维也是不够的。

新教科书从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出发, 着重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因此有些在物理学中“十分重要”的知识, 在新教科书中也不强调;而有些并不属于物理学的内容, 在新教科书中却又安排在十分显眼的地方。因为新教科书只是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 使学生获得对物理学科终生学习的兴趣, 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及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

新教科书重视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 让学生经历并学习科学观察、体验和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创新的意识。改革曾经以书本为主 (读死书、背公式、背定理) , 以教师为中心, 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新教科书强调: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学习汲取知识的方法, 让学生掌握观察、探索科学的基本思路方法;让学生正确理解科学的本质, 从而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以, 新教科书摆出了科学探究的要素, 探究能力的表现, 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强调要“善于观察, 乐于动手”, 突出了观察和体验的重要性。

新教科书把学生勤于观察, 乐于动手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阐明了科学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作为教师, 应该认真研读新教科书, 深刻理解新教科书的意图,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 创造性地发掘出教材的内涵。一切从实际出发,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丰富教学科研活动。

教师应启发学生观察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例如, 冬天的早晨同学们坐车上学时, 会看到车窗玻璃变得不透明了。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首先,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玻璃不透明的原因是由于玻璃上产生了一层雾气 (小水珠) ;其次, 这层雾气是在玻璃内侧, 还是外侧?学生观察会发现, 这层雾气是在玻璃内侧;最后,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一系列的观察、思考, 实际上就是一个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经历了这一过程后, 学生对日常现象就易产生“物理思维”, 就容易有成就感, 也就有了探究的兴趣。

新教科书还告诉我们, 不仅要善于观察, 还要乐于动手。只要做个“有心人”, 就会观察到更多容易被忽视的有趣的物理现象。然而, 有些实验需要反复地做, 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例如《测定液体的密度》一课, 全班共10个组, 使用三种不同的做法。第一种, 先测出烧杯的质量, 再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盐水的质量等于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 最后测出盐水的体积, 用密度公式算出盐水密度。第二种, 先测出烧杯的质量, 再测出盐水的体积, 最后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盐水质量等于总质量减去烧杯质量。用密度公式算出盐水密度。第三种, 先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等于总质量减去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最后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用密度公式算出盐水的密度。

这次实验, 笔者没有对学生的做法作具体要求, 而是任由同学们“别出心裁”地去发现, 实验结束后,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对结果进行探讨分析, 得出了第三种实验的做法是更加科学的。

以学生为本, 重视体验观察, 强化物理理念。新教科书将为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区域科研培训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篇8

(一)教师科研意识不强,对科研重视程度不够

我们搞科研培训的目的是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科研教师队伍。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不尽人意。尽管每次培训我们都一再强调听讲纪律,但总有一部分教师置若罔闻,熟视无睹,几乎每次培训都存在这样的现象:来听讲座的老师或领导迟到、中途早退、打瞌睡、交头接耳、接听电话、随意走动,更有甚者看与专题无关的书籍等。这足以说明这样的教师对科研认识不到位,还未曾体尝到科研带给他们的快乐与幸福,还没深入到课题研究中,没有享受到科研成果的甜美。很显然,在他们的教育教学中,应该没有科研的介入,自然谈不上科研意识的强与弱了,我想这部分老师对科研的思想状态大约如下:1. 轻视思想。认为教育科研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搞与不搞一个样。2. 无关思想。认为教育科研事不关己,只管埋头教我的书错不了。3. 顾虑思想。担心搞教育科研影响考试成绩和升学率。4. 畏难思想。认为教育科研很神秘,高不可攀,非专家不能搞。5. 急功近利思想。认为搞教育科研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评职称时再搞也不晚。6. 不思进取思想。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别人说我无长进,我觉得还行。所以对这部分老师必须予以关注,改变他们对科研的态度。

(二)校校科研引领不同,出现发展不均衡现象

教育科研已经历了“九五”、“十五”、“十一五”研究阶段,有些学校已充分认识到科研先导,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科研强师的重要性,走在了科研前列。他们坚持走“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以活动为主渠道,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办学之路,一把手经常深入课题组指导研究工作,并能够身先士卒,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学校在科研的导航下迅速崛起和壮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形成特色,铸造自我品牌。学校的知名度逐年攀升,综合办学效益凸显,社会效益不断增强。与其相反的是,有些学校迫于督导检查的压力,搞课题研究纯是披着美丽的外衣,只立项,不研究,结题时造材料,敷衍了事。学校自上而下的不重视科研,觉得科研与教学无关,还浪费时间、人力和财力,教师毫无研究意识,更无学习热情,学校也没有或不参加各项培训,最终导致这样的学校大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甚至走下坡路,生源少,教师职业倦怠感强,领导不好开展工作等。由此可以看出,科研的作用和威力不容我们忽视,学校只有以科研为引领,才能有发展,教师才能有提高,在瞬息万变的教育形式下,才能跟上队伍,学校才能有自己的品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科研培训辐射面不够,无法满足教师需求

因为培训场地的限制,每次科研培训各校名额有限,致使一些倾心科研的教师没机会参加培训学习。我们的培训大多是面向各校主管科研的领导和主任及部分科研骨干教师,考虑到这些人在学校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听后回到学校会及时传达和汇报,想通过他们达到以点带面,辐射全区的目的,但通过反馈结果得知是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所以还需发挥教科所的监督和执行力度,督促学校培训后的落实工作。

(四)科研知识不系统,缺乏科研知识的系列培训

搞教育科研,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前提,是基础。虽然我们经历的科研时间不算短了,但这些必要的科研知识教师还未能系统掌握。主要原因是我区人员流动大,岗位轮换频繁,加之新教师的聘任。他们虽然拥有最新的教育理念,但缺乏从事工作的充分准备,更缺乏实际的工作技能,理念与行动不能有效结合。所以我区有一大批人缺少这方面知识,需要科研基础知识的系列培训。这些人还是我区教育的栋梁之才,需要掌握系统的科研知识来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获得快速提升,加快成为名师的进程。近年来教科所人员也是在不断变化中,这种大的流动导致一些科研知识系列培训不能如期进行或中途中断,也是科研知识不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题是催人奋进的号角。我们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的进程中,实现了很多实质性的突破,令人振奋。尤其是区域“十一五”主攻课题的成功结题,为我区构建了多维度的目标,建立了有效的运行机制,历练了一支骨干队伍,推出了一批实验校典型,培养出一批名师名校,创建了多个特色学校,产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为进一步的研究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价值,很好的推动了我区教育的快速、均衡发展。

二、推动区域有效培训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著名的教育家钱伟长指出:“不搞科研的教师是不可能教好书的”。在教育之路上,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认识和观念。行动源于认识。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所以人的观念很重要,思想上就应明确教师搞教育科研势在必行,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可以说,任何名师都是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摆脱平庸的,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问题解决中提升素养的,都是在不懈的追求梦想中走向卓越的。目前因科研而成名的范例有很多。2011年区教科所在“十二五”课题立项上抢占先机,先确立区域主攻课题,然后要求校校围绕主攻课题结合自己学校实情要有主导课题,课题负责人必须是一把校长,把教育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令其亲自主持主课题研究,还进行了及时而富有针对的课题立项培训。良好的开端必将有喜人的结果,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全区各校立项各级各类课题总计100多项。从立项课题数量来看,我区已经掀起了“十二五”课题研究的高潮,现在已形成了校校有课题,人人有研究,教师参与课题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搞科研的人都知道教育科研的突出特征是群众性。开展教育科研必须依靠广大教师,必须以广大教师为基础,实现专业研究人员与广大教师的紧密结合,才会使教育科研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指出:“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才能不断涌现出杰出人才。也只有有了成批的杰出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区在调动教师积极性,营造浓厚科研氛围,号召全员参与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二)适时调研,掌握基层的培训需求

调研,是掌握情况最有效的手段。无论搞什么培训,都不应盲目施行。要深入基层和教学一线调研,和不同层面的代表座谈、交流、个别谈话,了解教师需求,知道他们的心声和困惑,掌握基层需要的第一手宝贵材料,按需进行培训,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从而实现双赢。

(三)建立规章,施行听讲打分考核制

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是激发活力,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保障。根据以往培训要求,进行细致的研究,将管理制度具体、明确、实用,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在以往签到的基础上,结合专题要出一套培训考核卷,考察当堂理解消化情况,计入学校督导评估总分中,未经请假擅自迟到早退的酌情扣分,不遵守纪律的给以警告,严重者清除会场,通报批评。为了取得培训实效,严格要求都是从教师实际出发,鼓励大家珍惜机会,学有所得,促其成长。

(四)以强带弱,实现校校联谊促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需先行。教育科研要发展,主阵地在学校。“一个学校,一个品牌,一个特色”是我区教育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对那些在科研引领下特色鲜明的学校进行宣传,大家参观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带动薄弱校发展;通过举行经验交流,展示学校特色,亮出优长。各校之间结对帮扶,大校带小校,就近结对,在互通有无中共同促进,共同成长。

(五)扩大层面,解决全员培训难题

充分发挥名校长与名师的引领与辐射作用,扩大培训者层面,不仅仅局限于教科所科研员和外请专家的培训。首先对我区校级领导进行科研知识培训,这些人大多是课题负责人,在学校具有一定决策权,工作力度大,组织能力和号召力都很强,有一定影响力,自己都带领一个课题组,所以他们对课题研究的指导和驾驭能力必须超前,对他们一个人的培训可带动一帮人进步。其次对科研领导和科研主任进行培训,他们是学校教育科研的领跑者、组织者和策划者,是全校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群体,平时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他们通过培训可以带动全校行动,指导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有序稳步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任务。最后就是各级名师的培训,他们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勇于承担大任,工作有思想,善于反思,领悟能力强,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引领辐射示范作用,帮助一些老师搞科研,进行课题研究。这三类人每学期每人一个专题,在本校讲解,结合本校实情,理论联系实际,全校受益,富于针对性和时效性。

(六)设置课程,进行系列科研知识培训

为使培训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我们在年初制定培训课程,按照时间顺序由浅入深的设置题目,供基层学校点单参考。这个做法已持续两年了,效果很好。这其中授课教师,有我们聘请的教育科研专家、教授,另外区教科所的每一名科研员都是培训者,结合自己的特长设定自己的专题内容,在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中,结合我区科研工作实际开展专题培训。

(七)搭建平台,学习交流中获得提升

区教科所对基层学校牢固确立服务意识,指导到位、服务真诚,努力为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多出点子、多想路子、多搭台子,带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提升教科研工作能力。如开展经验交流、观摩实践、主题研讨、成果汇报、案例、叙事、日志、反思记录等大赛、课题成果征集等活动,使教师在参与中学习、反思和提高。同时,通过教科所QQ群、网络博客和邮箱加强信息交流,大家互相切磋,资源共享,解决困惑,不断提升科研水平,提高科研速度。

教育科研是培养名师、打造名校,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教育科研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教育活动中的问题,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进而为教育实践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发展服务。

教科研培训有感 篇9

教科研、教师培训、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总结

根据区教委XXXX号(关于印发《XXXX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常规)》《XXXX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试行)》《XXXX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常规(试行)》的通知)和〔20XX〕XX号(关于开展教科研、教师培训、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的要求,学校扎实落实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务实开展学校教科研工作和教师培训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现ZJ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落实工作责任

(一)学校建立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网络,明确分管领导。学校根据干部分工情况,建立了“分管校长-学生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的教育常规管理网络,建立了“分管校长-教学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常规管理网络,建立了“分管校长-教科室-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科研和教师培训网络。

(二)建立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反思,强化措施。学校每周召开校长办公会分块研究和通报工作情况,每学期初、每学月、每学期末组织教育教学常规、教科研工作和教师培训工作例会,及时小结前阶段工作,对后阶段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同时针对前阶段工作的情况,及时增添措施,扎实推进。

(三)领导参与检查督查,及时公示。学校校级干部、教学处、年级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按照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要求,每周进行检查、抽查和督查,及时汇总、通报。

(四)实行分管校长、责任处室、年级组长、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对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捆绑考核,按照一定比例纳入工作绩效考核。

二、落实过程检查通报,及时公示考核

(一)学校落实处室管理的调研、计划、指导、检查、通报、公示、考核的要求。每周处室对常规工作深入巡查、检查,及时通报考核。学校督查室学月收集汇总。

(二)实行全方位督查考核制度。每周对校园清洁卫生、学生违规手机使用的巡查通报,纳入考核;学生就寝、清洁卫生、违规违纪等每天检查公示考核;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每周查寝公示的制度;学校学生会干部每天检查通报考核制度。年级领导小组成员每周课堂巡查、听课检查、常规抽查和师生调查的常规管理形式,教学处启动了不提前告知的教师教学常规抽查情况通报和每周课堂巡查情况通报。教科室每周对教研活动情况检查通报等。

三、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制度,校级干部值日检查

(一)学校组织讨论修订教师教学常规考核细则、教师教科研考核细则、班主任班级管理考核细则和学校教师分类教学绩效考核细则等。

(二)实行校级干部值日制。学校在行政值周和值周教师的基础上,增加了校级干部值日,对校园清洁卫生、课堂秩序、学生违规违纪、光盘行动、学生校门出入、学生就寝等进行检查,及时通报学生中不规范、不安全行为和老师中履职不规范的行为。

四、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情况

(一)教育常规工作情况

1.认真落实区教委文件要求的日常规、周常规、月常规和学期(学年)常规工作管理,按时收集材料。

2.加强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学校结合实际,启动了副班主任岗位,为班主任队伍的调整和优化储备人才。学校组织了班级管理要求、班级管理规范、班风学风建设、重点学生管理、班级德育主题班会等培训,明确立德树人工作要求,更新学生教育管理观念,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水平。

3.扎实开展学校德育活动。学校组织了学生读书活动、班级大合唱、新生拓展训练、学生体艺节、队列体操比赛、班级篮球乒乓球比赛、班级学雷锋做好事评比活动。

4.充分利用学生教育阵地。学校公示栏里及时更新班级流动红旗检查通报,及时宣传学生中的优秀典型。每周学生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班主任利用夕会、晨训和班团队课等,组织学生守则、规范、文明礼仪等的教育,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5.加强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管理创新的探索。学校建立了教师全员家访的制度,班主任教师对特殊学生的调查、了解、关爱机制,心理咨询室个体咨询和定期分类团辅机制,对特殊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管理和关爱落到实处。

6.开展家校共育活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利用学校家庭教育中心组成员的优势,学校每期组织学生家长培训会,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年级组、蹲点领导就学生纪律管理、安全管理和监护人履职等与家长沟通交流。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分期分批组织家长到校交流沟通。学校实行了每周学生在家完成感恩作业、社区服务作业等实践体验性任务,聘请社区、居委会相关人员担任学生校外劝导员,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处理。

(二)教学教研常规工作情况

1.统一老师认识。教学常规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履行教学常规是教师岗位职责要求,是学校“教学为中心”的直接体现。引导全体教师树立落实常规来保证质量,研究常规来提高效率,做实常规就是提升专业水平等。

2.落实常规检查考核。确定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过关过手、教案设计等为教学常规管理重点,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每周巡查检查,教学处每周组织随机抽查,学科教研组定期教学常规检查登记,教学处定期组织学生干部调查等。

3.规范功能室、实验室等管理。实施教学处过程履职检查考核和干部班主任学期末评分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办法,实施学年评选实验室功能室先进管理人员。学校落实区教委要求,做好馆藏图书、校本教材和教辅资料使用管理。

4.扎实推进学校实验教学、语文阅读教学和起始年级的衔接教学,保证规范突出质量,按时检查通报和组织研讨。

5.学校结合实际落实学科主题教研的要求,围绕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各环节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做到了教研活动有主题、有内容、有研讨,有记载。

6.学校结合实际制订了学校教师教育培养五年规划,组织干部党员示范课研讨活动。组织了教师教材分析、中高考试题分析、做中高考试题竞赛、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升等校本培训活动。加大学校老师外出学习培训的力度和培训后回校交流汇报的管理。

7.组织力量课题研究和综改项目探索。学校以化学组的市级课题《初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衔接教学研究》为载体,加强起始年级衔接教学的探索。学校在衔接教学中推进中抓“四结合”,即分散实施与集中实施相结合、补偿性衔接与拓展性衔接相结合、知识技能衔接与学习方法衔接相结合,教师个人衔接实践与学科衔接教学规划相结合的要求,年级学科根据实际确定和统一实施。衔接教学中实现“三转变、一增强和一提高”目标,即教师备课立足点和思路得到转变,教学活动设计要求的落实得到转变,衔接内容呈现、训练和反馈方式得到转变,教学针对性得到增强,学生参与主动性和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学校实施自主发展三年规划实施指标的过程检查,及时召开研讨会、座谈会等收集建议和增添措施,不断优化学校三年规划实施的管理。

8.每月收集全校教师中教学教研的典型事迹、典型教师和典型团队进行宣传,树立正能量。

五、取得的成效

一年来,学校管理严、校风正、学风好,全体师生同心协力、一心一意谋发展,充分展示了东溪中学师生不懈追求卓越的务实精神。学校认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优质课比赛、教师基本功大赛、结对帮扶、命题大赛、中高考试题竞赛、党员干部示范课、实验教学展示课等教学研讨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达XXX人次:国家级XXX人次,市级XXX人次,区级XXXX人次。20XX年学校高中教育质量考核从良好学校提升为优秀学校、初中教育质量从达标学校提升为良好学校,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考核为一等奖。获綦江区教师教育先进集体、綦江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学校内部治理走上规范化轨道,坚持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依法从教,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六、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反思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也有一些薄弱的地方需要改进。一是学校走教老师近XX位的教学常规工作相对薄弱,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辅导等未到位。二是学校德育工作主题化、系列化还不够,离立德树人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学校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还停留在事务型上,思考、反思和研究不足。四是学校教师分层分类培养还未真正进入校本培训,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专业发展热情不够、动力不足。

一年来XXXX中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有序推进,务实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后学校将继续务实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升学校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XXXX中学

上一篇:家庭装修道歉扰民信下一篇:金蝶kis标准版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