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优秀作文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优秀作文(精选11篇)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优秀作文 篇1

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故园的怀想:老树、老街、老房子,庭院门前的池塘,房屋后面的菜畦,那一塘荷花,那童年的风筝……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母亲呼儿唤女的声音……请把自己置身于某个情境之中,以“静听回声”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指导】

这个题目是从故乡的某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情境出发,以“静听回声”为题作文。写作这个题目,重要的是选材,场景、情境不一定要大,但一定是比较典型的,它是进入乡情乡思的切入点。依靠它,可以进入到对故乡的叙述中,而且,这个具体的事物或场景最好是与写作者有些关联的,是包含了作者的情感记忆的,这样写出来才有感染力,才能引发人情感上的共鸣。写这篇作文,应该把所回忆的事情放在故乡这一大背景之下,写有关于故乡的一些美好回忆,表达对故乡的特有情感。否则,就属于审题不清,跑题了。

【参考范文】

静听回声

朱文清

总是思念那故林的风。那故林的风悠悠,载着悠悠的回声……

我的故乡,是一个小村庄,它是浸在朦胧的梦中的一只精灵。从出生开始,我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六个年头,却成为我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光。

故乡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片小树林,就是它,承载了我童年的回忆。那里有高大的柳树,槐树、榆树。柳树上大概还有我们捉蝉的痕迹;槐树上大概还挂着飘香的串串白花;那榆树上大概还有那榆钱的踪影。还记得我那只飘荡在林间的紫色秋千,摇曳着童年的神话;还记得那柳枝折成的草环上,插着各色的野花;还记得那躺在草地上,透过叶隙仰望蓝天的时光。树林的南面,有好些桃树,早春时的粉红花枝会被我摘来挂到墙上;盛夏时的桃树旁,常常会有我们企图偷桃的身影产,却总是被看桃的`老翁发现,高吼着把我们哄出桃林。林中有些小野果,还有小小的红豆;林边有人种着的胡萝卜,曾被我和妹妹费尽力气拔出好些;水边有些红蜻蜓,会在盛夏时节飞舞,那儿也曾被我和妹妹点缀过;村南的渔屋废弃后,我与表哥和妹妹会去把野草当菜,岩石作刀,锤打得如稀泥;那旁的水里,曾有过表哥因被蛇追而狂跑的狼狈……

记得我们的老屋后有个荷花塘,夏天我会和哥哥下水摸鱼、采莲,我们院中的空地上,冬天下了雪,我会和哥哥撑起箩筐捕鸟;一个早春,我跟着叔叔,漫步在细雨后的田间,静听广播中杨钰莹的歌声;炎夏时,我会跟着叔叔和哥哥们到芦苇荡中捡鸟蛋,会躲在草丛中偷窥啄木鸟辛勤的工作……

小时候,我会和妹妹,跟着外婆,挎着竹篮去剜野菜;夏天,外婆院子里的枣子熟了,高高地在枝头摇晃着,我会和妹妹抬头望着枣子,外婆便给我们俩两个竹蓝两具生杆,自己打下的枣子是取甜的。现在,还时常记起,每次回到故乡,必会先跑到林中,直到听见外婆在林子尽头呼喊我的名字,叫我回去吃饭。一直到外婆去逝,这声音才渐渐消失……

现在的故乡,已渐渐模糊了,亲人也少了,又添的人也陌生;除了逢年过节回去看看很快回来,我觉得已与故乡有些疏远了。现在回到故乡,常是一个人,漫步着,穿过田野,走进故林,回忆着晨曦中的林影,回忆着隔着林子看落日炊烟,将春日里凋落的花瓣洒入河水中,随着东流的那河春水渐渐与我远离……我知道,这无声中,我对故乡隔了一层愈见陌生的,而又不可言状的情愫,可以说是空空的怀念吧。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优秀作文 篇2

据凤凰网消息, 201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如下:1.全国卷 (河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 高考作文题:诚信2.新课标卷 (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 高考作文题:中国崛起的特点3.北京市高考作文题:对世乒赛的看法4.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拒绝平庸5.天津市高考作文题:关于镜子的话题作文6.辽宁省高考作文题:苹果的香味7.安徽省高考作文题:时间在流逝8.山东省高考作文题:这世界需要你9.广东省高考作文题:回到原点10.上海高考作文题: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11.江西省高考作文题:孟子三乐12.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我的时间13.湖北省高考作文题:旧书14.四川省高考作文题:总有一种期待15.重庆市高考作文题:情有独钟16.湖南省高考作文题:谢谢大家17.福建省高考作文题:根据袁隆平的话写作文18.陕西省高考作文题:中国的发展。其中上海, 天津, 湖北等地作文题获得专家较高评价。

2013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篇3

给材料作文题目——一类给情景材料,一类给格言材料。大多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由2006年到2013年,全国高考总共69个给材料作文题目。其实,它们的含意全都相同。

对作文题目的本期认识

媒体对作文的关注总是放在高考作文题目上。其实题目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写题目的人——考生。充实的人文内涵积淀和对生活的认识水平才是写好作文最根本的准备。因为,所有的高考作文题目的核心或外延都是生活——生活的发展变化。就其含意而言,都是同一个题目。语文教师应该高于媒体,对此有所洞察。

2006年我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写过一本书,书名就是《历年作文同一题》。书中分析了1990年到2006年所有的高考作文题目,其实都是同一道题目。这题目就是生活——生活的发展变化。生活是运动的,运动是永恒的。生活在不停歇地运动。生活运动体现的形式是:从历史而采,在历史中形成传统,经由现实,萌生时尚,走向未来。长江后浪推前浪,所有作文题目都是生活长河中的一朵浪花,都带着生活发展变化的基因,也都在生活发展变化中具有意义和价值。前不久,我在博文“揭示2013年高考作文题目”中,分析了2006年到2012年,全国高考54则给材料作文题目,结论一致。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再一次印证着这个必然规律。

全国课标Ⅰ卷(海南、宁夏、陕西、吉林、黑龙江、河南、河北、山西、云南、新疆、内蒙古)[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别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激。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表明,在专家和很多切割师的传统认识里,总是担心结果:失败、损失和风险,经由老切割师和徒弟的现实切割,开创出时尚认知:设计周密,积累经验,提高技术。尤其是增长勇气才更重要。作文题目的意义,就体现在两种观念的碰撞、交融和更迭中。这里的“钻石”不是狭义的钻石,“钻石”只是我们认识生活的一个窗口。在现实的考场中,考生需要思考类似于“钻石处置”的问题。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教育、人际关系、手机……如何切割这些“钻石”,人们一定有不同的看法。或认为经验更重要,或认为勇气更重要,或这种情况经验重要,或那种情况勇气重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由于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山东卷【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中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明显: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材料中。铁凝和莫言对“挑错”的态度,可以说是领风气之先。他们的感谢,在很多人不能虚怀若谷、察纳雅言的现实中是新的观念,是需要倡导的时尚。而这种时尚又来自于对先贤传统的继承。生活就是螺旋形发展变化的。在生活的长河中,这则材料与其他题目融会贯通。不是吗?从某种角度看,这“感谢”来自经验;从另一种角度看,它更需要勇气。铁凝、莫言这样的权威人士也为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做出表率。而这种表率是有广泛价值的。现实生活里,医患纠纷不断。医院里,医生是权威,医患之间也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医生这方面是不是应该有铁凝和莫言的风范,允许并感谢患者纠错呢?患者是不是也应该理性一些,与人为善,理解医生的辛苦,允许他们纠错呢——“咬文嚼字”的做法比暴力升级要好。诸如此类,无不体现着生活中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与交融。而面对生活的运动。由于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

北京卷【原题回放】阅读下面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和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白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爱迪生由历史向现实走来,手机可能让他感到不可思议,这本身就形象地展现出传统与时尚的碰撞。手机改变着生活,作文要求围绕“科学家和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展开想象,进行思考,所以考生需要对科学家和文学家的看法有所认识。科学家关注手机的是信息时代的标志物,是掌中电脑,是它丰富的功能,更具有务实的理性。文学家关注的角度是它广泛的使用,深刻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更体现感性的遐想。手机在现实生活中是生活发展变化的具象。科学家、文学家共同认可的,是生活中传统与时尚在碰撞、交融与更迭。而他们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则证明着面对生活的运动,由于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nlc202309040829

想象和思考,则可以像生活一样无边无际。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手机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如果没有卫星,手机也没用;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经济不发达,口袋里没钱,没钱买手机,手机也不能广泛使用。或者社会生活不透明、不开放,没有丰富的资讯材料,手机的多种功能也无用武之地。一部手机包容整个世界,一个宇宙握在掌中——神舟嫦娥、股市期货、生态危机、南海风云、奥运夺冠、最美教师、城市雾霾、城管暴力、保密泄密……生活发展的一切景观无不在手机的窗口显现。几乎每个北京学生,都使用手机,都熟悉手机,手机深刻影响着大家的生活,写一个自己关于手机的故事也挺好。

全国课标n卷(贵州、甘肃、西藏、青海)的材料涉及“同学关系”。无论是同学关系本身的价值,对同学关系满意度的调查。同学关系如果紧张的原因。增进友好关系的信念与办法,都在展现一种优良传统。思考现实问题,创造和谐时尚,面向美好未来的生活,而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

上海卷的材料用一句话揭示一种生活现象:“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句话的前半归纳传统,后半开启时尚。题目说“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这就清楚地提示考生: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浙江卷的材料援引丰子恺、英国作家和美国作家的话,依次表现了由孩子到成年人的心灵变化历程。孩子心灵的发展变化,是生活发展变化的一个侧面。这个由“孩子”到“成人”的发展变化过程,也在班级、学校、社区、乡村、城市、文化、社会、自然……方方面面体现,而其变化形态和人们的认识也是多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福建卷给出顾城的诗歌《忧天》,诗中说: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人类曾经以“地层”为传统,向往天宇“自由”的时尚;而也有人(例如顾城)转而向往传统,这种对传统的向往开创着新的时尚。生活的发展变化,在对天地的想象,对“自由”的思考中体现。这种想象和认识,答案依然丰富多彩。

四川卷提出“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的说法,这种说法显然是针对“不平衡的生活传统”而言的。“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之所以热烈,当然因为答案丰富多彩。

重庆卷的材料是作为食物的大豆成为豆腐的演变,这其中,盐卤可谓是点铁成金。经过盐卤的点制,大豆食品以豆腐的形式丰富多彩起来。材料中的大豆、豆腐和盐卤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具象,都在生活的发展变化中扮演者某种角色。

江苏卷的材料被认为最难理解。但是,当我们把它放入生活的长河,意义顿时豁然。“洞穴”有如远古的世界,色彩斑斓的蝴蝶(也许蝴蝶只可能是纯黑)代表着蛮荒的自然,我们曾经认为人类的烛光是文化、文明的象征,现在开始思考是不是“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这是一种真正文明的苏醒吧?面对这则作文材料,我们需要认识的仍然是生活由隔绝到接触碰撞再到和谐的发展变化,而无论是这变化形态,还是对他的认识,答案都是丰富多彩的。

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综上,所有作文题目的含意都是——生活在发展变化,传统与时尚发生碰撞、交融与更迭。任何作文题目都是面向广阔生活的窗口、都是思维展开的原点、思想腾翔的踏板。大江东去,长江后浪推前浪,生活的江水永不停歇。任何作文题目都不可能离开生活,都是生活长江中的一朵浪花,都在反映生活的发展变化,生活中传统与时尚碰撞、交融与更迭中具有意义。

当然,在生活中,由于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有差异,人们对“传统”与“时尚”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在某些人眼中的“传统”,在另一些人眼中可能是“时尚”;在某些人心中被肯定的,在另一些人心中可能会被否定。生活不是平直的,而是呈螺旋状态发展的。今日视为“时尚”的,可能正是当年的“传统”;今日的视为“传统”的,可能却是当年的“时尚”。

怎么看待生活的这种发展与错综?怎么为反映传统与时尚碰撞、交融与更迭的作文题目确定立意角度?2000年全国卷的作文题目做了精当的阐述:“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①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

是啊,你没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那么,这些高考作文题目无不是鲜活的材料。是的,作文题目是面向广阔生活的窗口,是思维展开的原点,思想腾翔的踏板。而生活本身,正因为运动而丰富多彩。

无独有偶,2002年全国卷的作文题目做了更深入一层的挖掘: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生活错综,传统与时尚时时处处在碰撞、交融与更迭,推动生活发展。如何看待,如何处置,无不是“心灵的选择”。

我们这样认识和谈论高考作文题目,一定会引起担心,认为会误导学生,阅卷不会接受,势必会降低考生的分数。因为阅卷会规定“最佳立意”或“最佳角度”,而如果所有题目的“最佳角度”都是“生活的发展变化”,“最佳立意”都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心灵的选择”,岂不是太滑稽,太尴尬?可是无可否认,这就是所有作文题目的含意,是涵盖题目材料整体的含意。阅卷所规定的“最佳立意”也是人为规定的局部,不能涵盖题目材料整体。

揭示它并不是要求同学现在就这样写而是在表达一种对语文界对高考写作命展开严肃讨论的期待。在现有情况下,我们也只能要求考生服从阅卷“最佳立意”的桎梏。简便的办法,就是归纳出情景材料的中心,将其转化为一个话题,这话题含有阅卷的底线,把这当作写作思维腾跃的踏板。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 篇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013年高考安徽卷满分作文: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新型的东西正在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眼球。许多不可能的事早已成为现实。所以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正如萧伯纳说的那样:“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早已超乎了我们每个人的想象,卡尔??本茨发明的第一台内燃机汽车使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美国莱特兄弟则将文明的梦想带上蓝天,人类的交通已经变得越来越便捷;从尤利??加加林第一次走出大气层,到阿莫斯特朗在月球上那简单的一小步,人类的足迹早已不再只局限于我们的地球。从古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到现在的深海潜水器的不断下潜,地球上唯一不为我们熟知的地方也终将被我们了解。

试问,在这一项项天才的发现问世之前,有多少人愿意或是敢于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呢?

电灯问世前,有谁能相信有物体在黑夜里发出持续的光亮;电话问世前,有谁能相信有东西可以让远隔两地的人通话;电视问世前,有谁能相信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世间百态;电脑问世前,有谁能相信人们可以在家中做许多以前做不了的事。敢想未必就一定能实现,而不敢想则会停滞不前,没有进步。的确,有些天才般的想法,在被证实前,实在是令人难以相信。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证实前,有谁愿意接受自己的祖先竟是一群原本生活在树上的猴子呢?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前,有人敢怀疑牛顿当年所确定的三大定律吗?在两颗球同时从斜塔上落下之前,有人会去相信物体下落的速度竟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吗?

人类社会之所以还在以飞快的速度不断发展,就是因为有达尔文、爱因斯坦„„这一类头脑中充满了奇思妙想,并敢于将这些疯狂的想法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变为现实的人存在于我们的社会。

天才的想法总是疯狂的,在那些庸才眼里,天才的想法总是不现实的、不合乎情理。但就是这一类被旁人视为“疯子”的人们,不断地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庸才追随历史,天才改变世界,我始终这样认为。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作文,具有以下特点:

一、主题鲜明,层次清晰。本文紧扣材料,三言两语就引出“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这一观点,接着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证,最后上升到“只有天才才能改变世界”的高度。说理透彻,逻辑性强。

二、事理结合,例证丰富。本文从所给材料引出自己的观点,并让我们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在一项发明问世之前,有多少人愿意或敢于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从而引出了“人类社会之所以还在以飞快的速度不断发展,就是因为有天才的想法”,令人信服。

三、遣词造句,生动优美;句式修辞,音乐和谐。作者在文中不断拿出“杀手锏”让排比及反问修辞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既使文章的语言生色,又极有气势,很能震撼人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陕西高考满分作文:能为?敢为!

钻石的价值确实不菲,切割时一旦失手再过晶莹也难免沦为废品,于是也就难倒了众多的切割师。老切割师固然有着超群卓越的技术,他能为,却少了小徒弟那份敢于操刀的勇气,不敢为;无技术,少经验,固然不能成事,但少了可嘉的勇气,就囿于平庸,难成大事。

敢为,为天下先,超脱平凡。

建国之初,我国经历了清满腐朽,外国掠夺,日寇蹂躏,蒋氏摧残,一穷二白,满目萧然;又加之十年动荡,法制、经济、人文各个领域都到了奔溃的边缘。政坛彷徨,此际,我们伟大的邓爷爷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大刀阔斧,拨乱反正,缔造了我国独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春意盎然,他修宪法、正思想,开特区,收香港,春天的故事不可谓不雄壮。高考满分作文网

此番事业,来源于邓小平爷爷独特的政治眼光和超强的预见力,他能为;但更重要的是他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如果邓爷爷只是一味在乎中国国土的稳定,而不敢改革开放,大概今日上海滩的霓虹灯也不会灿烂夺目。敢为,敢做,超脱平凡。

敢为,为世界先,别样精彩。

在科学界,自古至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无一领域不是充满着探索与发现,推陈与出新。他虽身材矮小,却是举起太阳的勇士,不畏宗教的迫害。不囿于固有的传统,哥白尼多年的观测使他能为,但真正促使他敢为世界先,提出“日心说”的却是他那份敢于刺破传统,忘怀得失,不计利害的勇气。

他其貌不扬,却绕海航行,不断探索,找出人类的祖先,与世界相悖,却成就别样精彩,面对世界的质疑与嘲笑,他不屑一顾;面对教士的鄙视与戏弄,他不留心间。多年证据的积累,生物科学的卓越成就,达尔文他能为,但真正使他不顾忌世人的眼光,将自我利益置之于度外的却是他敢为世界先的勇气。

敢为,为世界先,忘怀于手中的利益,抛却心里的负担,成就别样精彩!

在人生中,面对许多事,我们都有足够的能力与经验,但却往往难以卸下心灵的负担,不敢冲破现有的条条框框,少了那份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决心,最终碌碌此生。漫漫长路,精彩就在于一次次敢于挑战的勇气,贵不再能而在敢。

能为?是质疑;敢为,是赞叹!

2012山东高考作文题目为材料作文:“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孙中山

先生说:“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此言可谓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国之发展吾辈担当

回望百年,面对国之衰微,民之孱弱,一个大国的自信在软弱的历史面前显得脆弱不堪,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百年之后,依然掷地有声,“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在21世纪的今天,国之发展,必为吾辈之担当。

在100年前,很多的仁人义士站了出来,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抵抗了外敌的侵犯。因为国要发展,首先要有独立之精神。辛亥一声惊雷,帝制走向终结,我们迈出了改革发展的第一步,中国开始书写历史的新篇章。

国之变革不是发展的结束,而是发展的开始。在今天的中国,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从清末的放眼海外,到今天的中西交流、对外开放,中国始终走在改革发展的路上。我们从未在困难面前灰心丧气,更没有在挫折面前退缩不前,因为我们的国人深知改革发展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奋力前行的勇气。我们决不能退缩,也不会退缩,因为对祖国的爱是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铁和钙。

毋庸置疑,这几年我们国家变革多,发展快,举世瞩目,中国的发展一度成为21世纪媒体关注的热词,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弊端,这些弊端都是阻碍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所在。所以,国家的改革发展必须要扬善惩弊。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优秀作文 篇5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

假设你校英语社团举办以“讲求文明,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以“On the Way to School”为题,写一篇英语短文。

内容主要包括:

1.遵守交通法规;

2.注意举止文明。

注意:

1.词数12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短文中不能出现与本人相关的信息;

4.短文的题目已为你拟好,不计入总词数。

★ 安徽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时间在流逝

★ 浅谈安徽高考作文题目:让学生回归生活

★ 最新高考作文题目

★ 高考作文题目最新

★ 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 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

★ 各地高考作文题目

★ 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安徽中考作文题目 篇6

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无奈洞口太小,只好把自己饿瘦,才钻进了园子。在饱尝了鲜美的葡萄后,却发现自己又胖得钻不出去,只好再饿上几天,才得以离开。因而有人嘲笑狐狸:饿瘦了进去,又饿瘦了出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其实,这只狐狸吃过了葡萄,也就获得了一种经历,拥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记忆和种种经验。

只有经历过,你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验,这是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的。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败,但不管结果如何,这些经历都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都能丰富我们的人生。这是十分可贵的人生体验。请以“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提示和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4)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

2004年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55分)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请以”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和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选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耀”等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4)不得抄袭。(5)不要少于500字。

2005年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55分)

美术鉴赏课上,老师挂出一幅画,说:“你们认为这幅画哪些地方画得精彩,哪些地方画得不好?先想一想,然后彼此交流一下看法。”大家惊异地发现:被某位同学认为最美妙的地方,却被另一位同学斥为最糟糕的败笔。老师问大家有何感想,有的同学说:“对于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同学说:“一件艺术品不可能各个方面都被所有人认可。”……

最后,老师说:“我想借此提醒大家: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别人都可能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就像我们今天评画一样。”

读了上面的材料,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06年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55分)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07年作文题目与要求

请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08年 题目和要求

请以“我在_______中得到了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从“阅读” “倾听”“活动” “实验” “帮助别人”几个词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3)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09年 请以“师生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10年题目和要求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请以“不会变的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55分)【提示与要求】

(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犟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

2011年安徽中考题目和要求

19.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爱心天使的感谢信

敬爱的老师:

您好!

我是一只迷失方向的蝴蝶,虽然美丽却看不到前景;我是一只柔弱无力的小鸟,虽有翅膀却无法飞翔。可自从遇上了您,我的生活便有了生气。

您没有常人所赞美的那种甜蜜的微笑,也没有大家所欣赏的那种柔情的细语,可在我心里,您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在传递着爱的暖流。

那一次,在我为朋友的误会而深感痛苦的时候,您凭借一段朗诵走进了我的世界。那天讲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只见您稍一酝酿,深呼吸之后,便静静地朗读起来。看到您的样子,好些同学都抿嘴窃笑。是嘛,瞧您摇头晃脑,拖腔拉调,这是朗读吗?我禁不住也跟着笑了起来,可您似乎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渐渐地,您越吟越带劲,越诵越凄切。听得出,您近乎沙哑的声音是理智克制感情的结果。默无声息的教室里,一张张面孔也都露出感动的神情。

有些事已渐渐淡忘,可当时您讲过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头:“将充满爱心的画面记在心头,才会成为传递爱心的天使。”您的目光与我接触的那一瞬间,我这个一直受人冷落的学生,仿佛感受到了一股父爱的暖流。

毕业前的那次班会课,气氛很热烈。夕阳从后面的窗口洒进来,把教室照得光亮耀目。我有一个“去敬老院献爱心”的提议进入表决程序,可由于复习紧张,没有一个人赞成,我觉得很尴尬,就嚷着说算了,想撤销提议。您“唰”地从后排站起来,义正辞严地说:“虽然没有同学支持,我还是要投一票!”我更忘不了您那面带微笑的赞许:“人要有感恩之心啊!还记得我说过的话么,你就是传递爱心的天使!”

您的一句话,让教室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也是您的那句话,让我感受到了关爱他人与被人关爱的快乐。一个曾经失落的孩子,就因为您的那一个眼神,那一句话语,真的变成了能够自由飞翔的“天使”。熟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老师的这份特别的关爱,一定会在我心中酿出香醇的心灵之泉。

【简评】同题作文新者胜。也许是美丽的考题拔动了心弦,小作者对老师的尊重与感恩之情便喷射而出,于是就有了这封书信。虽是书信,作者并没有满足于平常的叙说,而是紧紧抓住了两件平凡却让自己感动的故事。语文课上的一个眼神,让倍受失落的作者涌上了一股“父爱的暖流”;班会课上的那一票“支持”,更让作者享受到了“爱心天使”的快乐。老师爱学生、学生爱社会,一股感恩之泉就这样在师生之间欢畅地淌了出来。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优秀作文 篇7

请看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是什么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度”。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这个题目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具有明显的导向意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国家、民族的发展;同时尊重了考生个性,倡导独立思考。可以想见平时不注意现实生活,缺乏分析能力的考生,就很难写出优秀作文了。

近些年来,由于高考压力,一些学校作文教学走上了死胡同,如有的老师给学生灌输“八股式”的作文模式,或者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精彩段落来应对考试。这样做有时会取得一些成效,但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有百害而无一利;更是影响和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

下面从两个方面谈一谈高中作文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关注现实与认识能力的培养

现实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这些道理也适用于学生作文,要想写好文章,只有打通了作文与生活的渠道,作文训练才能顺利进行。在高中阶段应着重引导学生把作文和生活联系起来,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从生活中汲取养料,寻找素材,开拓认识,才能最终写好作文。请看今年新课标卷河南省一考生的满分作文片断:“倘若中国的腾飞如高耸的山峰,那么民生改善的程度如从鱼的丛林。或许免除城乡学生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只是葱郁中的一片绿叶;或许基层医保的宽厚待遇,只是一枝新绿;那么,“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真正让农民品尝到了丰收的果实,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农村新型养老保险便是汇聚而成的葱绿的山林,这是一个大国慢慢崛起的真实写照”。

这种内容充实、文情并茂、观点鲜明的作文,如果不是长期关注现实、独立思考的考生,很难写出的。有条件的学校,要用报刊、广播、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关注现实中的焦点问题,力求使学生能够由表及里的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能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这样,作文与生活的渠道畅通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写出优秀作文就不难了。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认识能力的高低对于文章质量还起着决定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要养成学生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在训练过程中,避免学生走上轻认识重技巧的道路。不少学生认为作文就是“胡编乱造”,认为自己写不出优秀作文就是因为“肚里没词儿”。

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者的出发点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从现实中确立观点,避免作文内容的空洞,引领学生树立言之有物,内容充实的文风。

二、真知灼见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材料作文的优势就是给了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尊重了考生的个性,让各个层次的考生都有话说,都有事写,这样的题目是非常人性化的。2011年新课标卷作文材料就出示了“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等六个角度,供不同个性、不同认识水平的考生选择。面对如此开放性的试题,如何写出优秀作文,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高低。题目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着眼,引导学生关心国家、民族的现状,思考展望国家发展前景。这就启发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多观察、思考身边的人和事。读书要广泛,思考要深入。平时就要养成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作文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有了自己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观点,甚至是真知灼见。这样作文才会高屋建瓴,“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有了思想,有了观点,剩下的就是表达了。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需长期训练的过程,好的表达如同给作文插上了一双翅膀。请看2011年新课标卷满分作文片断:“倘若中国的腾飞如滔天巨浪,那么科技水平的进步如层叠的浪花。或许神六的飞天已成为历史,或许探月的传奇已成为佳话,或许这一切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必说太空的神秘发现令人赞叹,不必说月球的图片让人激动,单单是南极探险就让人歌之蹈之,足之舞之。聆听巨浪起舞的乐章,聆听雄鹰崛起的交响乐,盛世华章”。在这一小段中,单句和复句交替使用,既有比喻、排比,也有古诗文引用。可见该考生已初步掌握了作文的技巧,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和深厚的写作基础,没有这些,单靠临场发挥或是简单模仿很难写出优秀作文的。

又要提高认识能力,又要提高表达能力,在作文训练中究竟哪个是主要方面呢?事实上大多数中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知识面扩大,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增多,一方面实际生活向他们提出来许多急待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独立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要求也日益增强。但是,这种活跃的状况在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作文仍然表现出思路狭窄,认识问题肤浅,反来复去倒弄几件陈旧材料。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教学训练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留意生活。两种方法可供老师们参考使用,一是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二是促使学生写时事短评。这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坚持,必有可观的收获。

摘要:随着高考压力的不断增大, 一些学校作文教学走上了死胡同, 如有的老师给学生灌输“八股式”的作文模式, 或者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精彩段落来应对考试。但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有百害而无一利;更是影响和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优秀作文 篇8

一考生

忘不了,忘不了故乡那一轮明月,如明镜一般,照亮了我阴霾黑暗的心灵天空;忘不了,忘不了故乡那一泓清泉,如乳汁一般,滋润了我干渴荒芜的心田;忘不了,忘不了故乡那一承血脉,如脐带一般,记录着我作为华夏子孙的深情。忘不了,忘不了故乡的一草一木,忘不了故乡的乡音乡情,忘不了……

我要回家,越过浅浅的海峡,带着感动出发……

“听说北方有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才能将它唱响,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1948年,余光中21岁,与母亲一起前往台湾,寻找失散的父亲,这一去竟有半个世纪与祖国分离;43年后,余老重回故里,听着南京紫金山下钟声作响,看着重庆锦江水滚滚向东流去,老人不禁潸然泪下。在南京大学,与千名师生席地而坐,高唱着他的诗篇“纵使全身焚烧,那唐魂汉魄仍萦绕在我的心间……”全场学生激昂奋起,与这位来自台湾的游子激情吟唱,眼泪在天空中挥洒……

余老回来了,带着他那对故乡文化的崇敬和热爱,带着他那汉魄唐魂,还有那不尽的泪水……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头一望已雪染白头。”75岁,52年。2005年,连战回家了。剥掉政治的污衣,让我们感受到了游子重回故里的赤子之情。从台湾出发,连战面对众多记者的提问默不作声;回福建拜祖,跪在祖先的坟前,只见那泪水在他的眼中打转。不知有多少滴滴落,寻根问祖,其实是在寻找真正的家啊!“两岸血浓于水,和平是最终的趋势”,连战的话掷地有声。

连战也回家了,带着他那对故乡先人的爱,带着他那赤子之心,还有那不尽的泪水……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979年5月16日,林毅夫这位年轻的台湾军官,纵身跃入海中,向厦门方向游去……这是多么漫长的泅渡啊!可是他完成了这一奇迹,从北大毕业到学者再到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他毅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我爱台湾,更爱大陆,我是中国人。”这句话,时刻挂在他的嘴边。

林毅夫也回家了,带着他那不尽的梦想和对大陆深沉的爱,还有那不尽的泪水……

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人是家乡美……出发吧,让我们带着感动,带着那一脉相承的根,带着那血浓于水的亲情……

我要回家,越过浅浅的海峡,带着感动出发……

[点评]这是一篇从题意到结构、从内容到语言都彰显作者才情与实力的佳作。其突出的特点如下:(一)立意新颖,结构严谨。该考生抛开当前热点话题,选取海峡对岸骨肉相连的华夏儿女作为抒写对象,深切表达了因感念大陆、思恋故土、心怀感动而出发的美好情怀。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布局,层次清晰,首尾呼应。(二)语言简练,富于才气。全文句式整散结合,行文自如潇洒。尤其是场面描写,形象逼真,把余光中、连战和林毅夫等人物生动地凸现了出来。

(点评:唐惠忠)

带着感动出发

一考生

暴雨之中,是谁,为你撑起一把伞?漫漫黑夜,是谁,为你点亮一盏灯?怀着一颗感动的心,你会发现,暴雨后总有美丽的彩虹,黑夜里总有星星的闪烁。带着感动出发吧,让你的人生变得温馨而美好!

感动,珍藏在我们心中,又时时刻刻向外散发着光与热。带着感动出发,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寻人生路上的风景,我相信,无论是广阔的大自然还是热闹的社会,都会使我们收获最宝贵的财富。

带着感动出发,在大自然的奥秘与美丽中行走,我们将收获发人深省的哲思。当川端康成感动于夜半时分盛开的海棠花时,他便在这洁白如雪的花瓣中领悟了孤寂与纯美的结合律;当宗璞驻足在紫藤萝瀑布下,体味这紫色波浪带来的感动时,她便领悟了生活与不幸的辩证法;当史铁生在地坛的花花草草中停留,感动于昆虫们的辛劳时,他便看穿了生与死的轮回……人总是由自然而生,与自然中生灵万物有着共同的感应;而感动,便是这样一把钥匙,让我们打开与自然的感应之门,收获朴实而深刻的哲思。

带着感动出发,在人间社会的喧闹与冷暖中行走,我们将收获感人至深的温暖。当奥运圣火在异国他乡遭遇袭击时,我们看见一位瘦小的残疾姑娘弯腰护住火炬,完成了她人生中最出色的防守。那一刻,奥运圣火为之感动,燃烧出耀眼的光芒!当冰雪肆虐我国南方时,我们看见无数绿色的身影忙碌在铁道、公路两旁。那一刻,冰雪为之感动,为之消散!当地震突袭四川时,我们看见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面带忧虑,在废墟中穿行。那一刻,国人为之感动,世界为之惊叹!在风雨之中,在瓦砾之上,我们用感动见证了最顽强的民族,最伟大的爱!带着这样的感动出发,谁不会变得更加成熟?谁不会更了解温暖的含义?

带着感动出发,我们在自然中聪慧,我们在社会中成长,于是,我们要将这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们。伸出你的手,将爱心的感动传给孩子;坚守你的岗位,将敬业的感动传给同事;攀登你的高峰,将拼搏的感动传给同伴……我相信,这些感动会在心中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色彩斑斓;而这,也就是带着感动出发的意义所在。

请带着感动出发,在暴雨中为他人撑一把伞,在黑夜中为他人点一盏灯。带着感动出发,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世界将永远是晴天,永远充满光明。

[点评]文章立意明确,扣题紧密。作者由自然中的海棠、紫藤萝等“让我们打开与自然的感应之门,收获朴实而深刻的哲思”,过渡到“在人间社会的喧闹与冷暖中行走,我们将收获感人至深的温暖”,表现我们因爱而感动,因感动而爱岗,因感动而敬业,从而把“出发”的内涵诠释得相当到位。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有张力。

(点评:唐惠忠)

带着感动出发

一考生

沙漠中没有路,驼铃依旧在响;天空中没有路,苍鹰依旧在飞;生活中没有路,我们带着感动出发,踏上征程。

从小就爱看书,因而了解了许多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人们的事迹,在翻动书页的刹那,我被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感动着。

谁能够看得见美人泪?谁能够听见昭君哭?谁能够笑谈着沧海桑田?别叹息,听我说——没有不老的红颜……

湛蓝的天空辽阔得让鸟儿绝望,金黄的大漠遥远得让游子的目光无法企及故乡,昭君的曲子在回荡……

离别长安城那柔美的月光,离别长安城那向上扬起的檐角,昭君的心里有些不舍,但她很快明白,凄冷的皇宫不是她真正的归宿,明争暗斗不是她一生的追求,或许在大漠,她的心才是另一番壮阔。于是,她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教会这里的人们耕与织,在人们的欢笑的眼神中,她明白了自己的归属。

经历了风沙,但却多了一份大漠女人的妩媚,这是另一番神圣的美。昭君的故事千古流传,她的事迹感动着我:江南水乡女子离开生她的地方,到遥远的大漠传播文化,为人们带去幸福,她的精神让人们学会感动,带着感动踏上征程……

万丈高楼坠足,扬子江心翻船。司马迁心惊肠断。铁链套头,镣铐加脚,狰狞磨刀,豺狼捋袖,一声惨呼,鬼神泣,天地愤……

本以为你会奔赴黄泉,可你却活了下来,坚强如山,意志如铁。在岁月的风雨中,你带着你那如椽的大笔,走南闯北,记录下历史的点点滴滴。一滴血,点石成金;两行泪,浇红花蕾。生命诚可贵,精神更动人,在你的选择中,促成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于是,我又被感动了: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潮平两岸阔”,偶然的黯淡,恰是天才进步的阶梯;中秋之月不可能岁岁如水,偶然的朦胧,恰是镜子背后之面。带着感动出发,人生才会是积翠如云的空朦山色……

在风中,我流着泪,我发现自己其实不是在感动的边缘流泪,而是在幸福的风中泪花如雨坠……

带着感动出发,人生无限美!

[点评]本文作者从历史人物入手,选取王昭君和司马迁的故事作为材料,来表达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我”、使“我”带着感动踏上征程。文章扣住“感动”与“出发”,把两者关系诠释得较为透彻。文章主题鲜明,语言优美,善用修辞,尽显文采,是一篇新人耳目的优秀作文。

(点评:唐惠忠)

带着感动出发

一考生

也许,“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不曾感动过见多识广的你。

也许,“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心酸,不曾感动过历经沉浮的你。

也许,“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待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的唯美,不曾感动过风华正茂的你。

也许,“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顿悟不曾感动过心如止水的你……

那么,当你听到一位9岁的小男孩领着其他同学逃离地震危险后,说了一句“因为我是班长”时,再坚强的你,能忍住泪水的横流么?

那么,当你看到一位在地震中死去的老师身下,活下来的安然无恙的学生时,再沉着的你,能止住心灵的哀泣么?

那么,当你听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汉,在被俄罗斯救援队救出来后,幽默地说“我还以为地震把我震到外国去了”时,再冷静的你,能屏住苦笑的颤音么?

那么,当你看到救援的公路两旁,木鸡般呆立着的人们,在泪痕未干中举起一块块写着“谢谢”的纸板时,再铁石心肠的你,能抑住号啕不禁的感动么?

至少,我不能!

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老人,在杀死了鲨鱼后,孤身屹立船头,在猎猎风声中缓缓说道:“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无法被打败!”一个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雪灾、事故、流言蜚语中,我们决然地高昂起自己的头颅。8.0级汶川大地震中,我们更挺起了脊梁!一幕幕救灾时感人的画面,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天灾无情人有情”的真谛……

黑格尔曾说过,在我们人类的天赋中,有一项既仁慈又残酷的本能,那就是在失去的当时,并不感受到剧烈的痛苦,倒是过后绵绵无期的思念,更令人撕心裂肺。

那么,让我们带着感动出发,携手共同安慰那一颗颗受伤的心灵吧!

[点评]本文情感真挚,思想深邃。作者从优美的诗句入手,拓展到众人感动的汶川救灾现场,进而展示自己被震撼的内心世界,并发出号召:“让我们带着感动出发,携手共同安慰那一颗颗受伤的心灵吧!”全文感染力强,能激起读者心灵的共鸣。文章行文老练,不同凡响。无论是排比句的运用,还是对名言的引用,都显示出深厚的文化积淀。

(点评:唐惠忠)

带着感动出发

一考生

当岁月飘然逝去,沉淀的无言的断壁残垣,春风吹来的时候,谁人忆起,那时花开……

——题记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自由而浪漫。“三月风情陌上花”,古远的诗句似乎随风从远处飘来,从历史的深处飘来,拂过阡陌,袭上心头。诗是前朝的诗,可眼前的陌上风情却是不折不扣的现代,由眼帘入心扉,滋生着一腔的感动,蔓延在烂漫的花开之中。

陌上花开,如果没有从世俗的生活中走出来,悄然伫立陌上并为这三月风情所陶醉、感动的人,那么花开也是寂寞,风情也是苍白,于是一句“陌上花开,可以缓缓归矣”不知道被多少人吟咏了多少遍。三月陌上花,让人爱,让人痴,仿佛人的骨子里都是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意韵……

陌上花开,是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畅然的一种意境。人归缓缓,那花便开得执著,便有了灵性;花开陌上,那人便有了感动,便抛开了尘俗。

陌上花,让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在人生的旅途中,带着感动出发。

我不禁低头,嗅着这些花儿。我突然觉得这一束束、一丛丛,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的陌上花,一直在伴随着历史而开而落。我不敢说自己可以见证历史,但我可以深情地抚摩这些娇嫩而顽强的花朵。这不仅仅意味着悠闲的诗意,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心中始终充满感动。而对生活中的种种,我们拥有因为感动而散发的芬芳。陌上花开,它们可以不伟大,但它们庄严;它们可以不永恒,但它们真诚;它们可以不完美,但它们努力。

这些渺小却不卑弱的花儿,让我们带着感动,从春天出发,驶向彼岸的怒放……

缓缓归,缓缓归,披一袭三月风情,再采一束陌上花。

缓缓归矣,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点评]该考生从“眼前陌上花开”入题,进而联想到“三月风情陌上花”的诗句,并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与感受,用抒情的笔调、充满感情的文字,表达了内心深处对“那时花开”的感动之情。文意层层推进,诗化的语言增强了全篇的感染力;长短句的交错使用,读来富有韵味。

(点评:唐惠忠)

带着感动出发

一考生

我自认为我是一个不易被感动的人,但是今年的五月,我却有生以来第一次被深深地感动了。

——题记

五月,本是一个祥和的季节,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打破了我们生活的宁静,更是给汶川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灾难面前,我们失去了同胞,失去了财富,但我们却收获了许多许多的感动,这将是我们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

我感动于那神圣的职业操守。在关键的时刻,一个普通的老师用他那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谭老师是个普通教师,但在关键时刻,他却做出了不普通的举动。强震突袭,人民教师用行动让和谐的真谛更加完美真实,用行动让善良品德和职业操守熠熠生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患难之中见真情的和谐,有什么理由不为灾区人民危难之中显现出的人格魅力而感动呢?

我感动于那伟大的母爱。“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当灾难突然降临时,一位母亲出于本能用自己的身体为怀中仅四个月大的孩子撑出了一片天地。伟大的母亲,你的灵魂可以安息了。

我感动于那纯真的友情。“你别走,如果你要走,就等我死了再走吧。”“我不会走,你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小,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坚持……”废墟上一个男孩用早已血肉模糊的双手刨着那些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块,身边的围墙还在颤抖。也许是他的诚心感动了上苍,女孩得救了。生离死别之后,他们相拥相泣。

我感动于那危难见真情的爱情。“宝贝,我很想你,我们结婚吧!”在听到女友的最后一次呼唤后,他发出这样一条短信。而电话的那一头的她早已泪流满面,声嘶力竭:“如果有下辈子,我还是你的女人。”灾难阻隔了他们今生的情意,却阻挡不了他们来世的相约。

我感动于那真情的无私。四只羊只换回了1000块钱,而这几乎是她全部的财产,她却毫无保留地全献给了灾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个淳朴的灵魂。

我感动于那母性的博爱。“娃…妈妈…来不及…啊…”危难时刻他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身陷废墟。

我感动于他们神圣的使命。大地又颤抖了,上级下了死命令,所有人员立即撤离。但随即,几名战士大叫:“还有活着的孩子。”转身又要往里钻,另几名战士死死将他们拖住。这时,一名刚从废墟中抱出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了,大哭:“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在鲜活的生命面前,他们义无返顾,这是他们神圣的使命。

五月的中国,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也给了我生命的活力。我要带着这些感动出发,去拼搏、去努力、去创造……

[点评]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考场作文,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考生热爱生活,掌握了大量的时新作文素材,并在作文中巧妙地演绎,以“我感动于——”这样开头的排比段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感天动地的英雄画面,也使得本文语言如高山流水,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二是这篇文章在描绘了一幅幅感人画面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写道:“五月的中国,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也给了我生命的活力。我要带着这些感动出发,去拼搏、去努力、去创造……”这不但写出了这些感动带给“我”的深远影响,也巧妙地点了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评:张坤)

带着感动出发

一考生

我是一棵树,一棵长在黄山之巅的树。

谁说草木无情,冷若冰霜;谁说草木麻木,迟钝呆板。作为一棵树,我也有喜怒哀乐。我对这个世界是满怀着感动的。每当红彤彤的太阳刚露出云海,彤光四射,把周围的一切都染红的时候,我会感动,因为我觉得那景象神奇而惊心动魄;每当夜幕降临,月亮阿姨唱着甜美的摇篮曲哄星星宝宝入睡的时候,我会感动,因为在这静谧的夜里,此情此景是多么的甜蜜而温馨。

我在群山之巅,山腰山脚的同伴在羡慕我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的同时总是惋叹我的孤独寂寞,其实,我是很快乐的,因为我能够经常看到游客们不畏艰难的攀登。

瞧,那儿有一群人正在吃力地往上爬,背上的行囊压得他们只得弯着背。刚开始还挺顺利,层层阶梯还算稳当,道旁的栏杆和手中的拐杖还可助他们一臂之力。道路两旁的风景固然好看,而我知道他们的目标是山顶,看着他们的那股韧劲就知道,所以,他们也无暇四顾。黄山的路有的地方还算平坦,而有的地方就比较崎岖了。他们四个人在山间一块休息的地方商量着什么。一人拿着地图比划着,似乎遇到什么困难了。哦,对了,不远处朝北的地方有一段陡峭的山路,就像诗中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通过这一段路确实比较困难,但是这是通达山顶的必经之路。他们好像有了办法,个个脱下自己的衬衫连接起来,排头的人将一端捆在腰间,后面的三个人依次抓牢用衣服连起来的长绳,他们开始攀登天险了。狭窄的小道两旁都是坚硬的岩石,没有扶梯,从上往下看就像一把利剑从顶劈下的剑痕。我的心紧紧地揪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只要有一个人脚下打滑他们就会全部滚落下来。排头的身子几乎是贴着地面在向前挪动,后面的三个人则依靠衣服的牵引紧跟着。突然一个人似乎坚持不住了,前面的赶紧拉住他,排头的双手双脚向四面张开撑住石壁,经过几番周折,他们终于到达山顶。

我在心底为他们高呼“万岁”,他们战胜了自然,更战胜了自己,我很感动,我是被这人间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的奇迹而感动。我将带着这份感动,整装出发,在这高山之巅继续迎接风雪的挑战。

[点评]本文是一篇较好的考场作文,它以其如下两方面的特征获得阅卷老师的一致认可:一是本文描写细腻、生动、传神。如“排头的身子几乎是贴着地面在向前挪动,后面的三个人则依靠衣服的牵引紧跟着”,作者这里以动作描写为主,真实确切地再现了四位登山者艰难的攀登过程;“突然一个人似乎坚持不住了,前面的赶紧拉住他,排头的双手双脚向四面张开撑住石壁,经过几番周折,他们终于到达山顶”,则活现了他们团结一致、共同前进的情形。这些描写读来如在目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二是本文构思新颖独特,给人以新意。作者把自己设定为黄山之巅的一棵树,因为身处绝顶而见识不凡,于是,为自然界的日月星辰的升起落下而感动,为社会上的芸芸众生的不懈攀登而感动,这既有新意又见深度,让阅卷老师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点评:张坤)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高级中学;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优秀作文 篇9

2005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区)

四、写 作(55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美术鉴赏课上,老师挂出一幅画,说:“你们认为这幅画哪些地方画得精彩,哪些地方画得不好?先想一想,然后彼此交流一下看法。”大家惊异地发现:被某位同学认为最美妙的地方,却被另一位同学斥为最糟糕的败笔。老师问大家有何感想,有同学说:“对于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同学说:“一件艺术品不可能各个方面都被所有人认可。”„„

最后,老师说:“我想借此提醒大家: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别人都可能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就像我们今天评画一样。”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是否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想向别人介绍或说明些什么?是否得到某种感悟,引发一些感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品行,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0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实验区)

四、写作(55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朱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07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三、写作(55分)

19.请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08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

三、写作(55分)

19.请以“我在中得到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和要求】

(1)先从“阅读”“倾听”“活动”“做实验”“帮助别人”几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3)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09年安徽省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题卷)

三、写作(55分)

19.请以“师生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

三、写作(55分)

19.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11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

三、写作(55分)

19.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优秀作文 篇10

自古以来,中国人似乎很少关注和崇拜自己的身体。儒家的“天人合一”也好,道家的“精、气、神”也罢,只是注重人的身体外与内的关系,而对于身体的本身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地凝视过。即便到了晚明时期,人们注重的似乎也不过是物欲、色欲、食欲、金钱欲,鲜见对于人体美的追求。而如今,人们似乎很重视人体美,其实那也只不过是看颜值罢了。因此,可以从“强健的肌肉是欢乐、活力、镇静和纯洁的源泉”这句话想开去,谈身体之美,进而指出现代人的健身是为了能在“看脸时代”更好地生存下来,其实并没有真正关注身体本身的美。

二、精神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第二则材料是鲁迅说的一句话。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这句话的背景也不难猜到,鲁迅从学医转而用笔做匕首和投抢,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呐喊”,疗愈国民的精神。而这句话,在今天,依然引人深思。如果精神立不起来,依然是病夫。由这句话出发引发议论,不失为一个较佳的立意角度。但如果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记叙文或构思小小说,便能胜人一筹。如何构思一个“只关心身体成才而不关心精神发育”的故事,也有向大师致敬的味道。

三、《说与做》

对待学习和工作,有人光说不做,有人只做不说,有人既说又做,还有人……请以《说与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定。

可以记一个只做不说,具有务实精神的人;可以用讽刺的语调,写一个只说不做的人。如果写议论文,可以联想到初中时学过的一篇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联想到目前社会上有些人,只说不做,反映出他们心态浮躁、自我标榜、好吹牛皮的现象。从现象指出其本质,是功利当头。对个人来说,一事无成;对社会来说,难以进步。另外,要首尾呼应,点明“说与做”所追求的统一是实事求是。

四、《省》

“省”的反义词是“费”。“省”各种各样,有种省是节省水、电、木材等资源,有种省是省精力,还有一种省是省时间。

就第一种“省”,如去年央视有一个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后来有人提出了“舌尖上的浪费”。有人做了不完全统计,每年浪费的价值是两千亿元,浪费的粮食够2亿人吃一年。节约资源可以让社会可持续发展。

就第二种“省”,激烈竞争的社会耗费了人们大量的精力,影响人们的健康。有数据表示,每年全国猝死的人数达到5万多人,这其中33%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所以,现代人要节省精力,保证工作的效率。

第三种“省”,则如:现在很多人在娱乐中,在上网中,在打牌中浪费很多时间,就个人来说,一事无成。世界上的一切节省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省。总之,凡事能省则省,在省中谋效率、求发展、出成绩。

五、《独立》

就个人来说,独立标志着成长、成熟;就国家来说,独立代表了崛起和尊严。经济独立是基础,精神独立能创新。请以《独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自定。

六、是的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五四运动(195月4日),是一场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七、2019年是建国七十周年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八、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五十周年

互联网(英语: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Internet)、英特网,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

九、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

澳门主权移交(澳门回归)指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葡萄牙共和国结束统治澳门的历史事件。

十、2019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

一年一度高考季,作文题目惹人议 篇11

和前几年一样,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一共仍然有18套语文试卷,18道作文题(见上表)。其中,广西仍然使用全国大纲卷,而山西、陕西、河南、河北4省共用全国新课标卷Ⅰ,海南、云南、西藏、新疆、贵州、青海、甘肃、宁夏、吉林、黑龙江、内蒙古11省区则共用全国新课标卷Ⅱ。

总观总览,并比较于往年,今年的18道高考作文题,又有哪些变化、哪些特色呢?不妨让我们一起来浏览浏览、比对比对。

一、依然重视理性思辨。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应在继续提高考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高考作文命制一些颇具理性思辨色彩的作文题,是完全符合这一要求的。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依然透露出非常浓的哲理思辨性。

在今年的18道作文题中,很容易发现浙江卷的“门与路”、上海卷的“自由与不自由”、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这三道带有“与”字的作文题,题面上就显示出了哲理性、思辨性,要求考生思考、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此外,像山东卷、辽宁卷、湖北卷、福建卷、湖南卷等,也都暗含着某种哲理性与思辨性。以全面的观点、思辨的观点看待问题,是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应该具备的思维特点。

譬如,上海卷的“自由与不自由”,启示我们思考,人是自由的,同时又是不自由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穿越沙漠是自由的,但你必须穿越,又是不自由的。人生就是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舞蹈,高明的舞者能够舞出人生的精彩,而低劣的舞者,却往往会囿于人生的困境不能自拔。写这道作文题,考生们一定要具有一种思辨思维,才能把握住题意,从而写出佳作。具体举个例子吧,人在什么状况下是自由的,在什么状况下又是不自由的呢?人只有在超脱了自私自利,一心向善、为善,提升了自身境界的状况下,才能抵达心灵上的、精神上的自由,一个高尚的灵魂,才能获得自由。而那些小肚鸡肠、患得患失的人,从来都是不自由的,因为他们往往被名利所累,困于名利不能自拔。

浙江卷的作文题“门与路”,也是极具思辨性的。门是路的起点,也是路的终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深,有的很浅。我们可以思考,要抵达一个“门”、进入一个“门”,要走一段很长的“路”,在这“路”上,一定要付出艰辛和汗水,一定要学习、探索、创造等等。入门的不易,和路上的艰辛,才是真正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

二、更关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必然带来生活的改变,传统的东西渐行渐远,现代的东西势必取代传统的东西。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必然会成为高考作文的话题。今年的作文题中有多道题目触及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就是明证。如北京卷的“老规矩”、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辽宁卷的“祖孙俩看风景”等,都比较明显地要求考生厘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如北京卷的“老规矩”,明显是要求考生作出判断,一些传统、一些老规矩还要不要。历史是延续的,文化是传承的,好的老规矩当然就是优秀的历史文化,当然是不能不要的、不能不继承的。再如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过去的老照片虽然不多,虽然不够清晰,但承载的是沉甸甸的感情记忆,现代的数码照片虽然多,虽然清晰,但总是缺少某些东西,据此,对胶片的怀念,就是对亲情的怀念。

总之,人们既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又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特别是优秀的传统。

三、多道作文题指向了“风景”。作文题一露脸,大家立即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有多道作文题不约而同地都关注了“风景”。如湖北卷的“山顶的风景”、湖南卷的“心在哪里风景就是在哪里”、辽宁卷的“祖孙俩看风景”以及山东卷的“开窗看风景”等。

高考作文题同时都关注风景,大有风景这边独好之势。当然,这里的“风景”决不是单单指自然风景,而更多的是指社会风景、人文风景、精神风景。此“风景”只是一个触媒,必须透过这个“风景”,去思考,去追寻,从而明晓道理。

四、紧贴时代,弘扬正能量。像江西卷的“课内外学习之探究”,紧跟了新课改的潮流,紧贴考生的实际生活,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而全国大纲卷的“老王生病”,老王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从而也去帮助别人,就是一道弘扬正能量的作文题。

五、新材料作文完胜其他。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作文题全都是新材料作文,这是一目了然的最新变化。随着话题作文的退场,命题作文也不见了踪影。这也足见新材料作文的强盛生命力。我们大可以断定,新材料作文,将是未来作文训练的主战场。

六、更加要求文体明确。在给考生自由选择文体时,更加注重文体清晰。有的干脆规定文体,如江西卷、福建卷、湖南卷均规定,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能写成别的文体。其他没有这样明确规定的,也都特别强调而打出了“文体特征鲜明”或“文体明确”的字样。

七、赋分有所变化。继江西卷出现小作文后,北京卷也出现了小作文。在赋分方面,上海卷、福建卷、江苏卷均为70分,而江西卷和北京卷的大作文50分,小作文江西卷15分,北京卷10分。其余的试卷的作文题均为60分。

那么,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到底孰优孰劣呢?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们不妨再来排排座、颁颁奖。

特等奖(2名):“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福建卷)、“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湖南卷)。

获奖理由:我始终认为,一道作文题命制得好不好,关键看两点,一是是否有利于考生写作,二是是否新颖,不和过去作文题重复。一道作文题,考生看到了,不仅能写,而且想写,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这才是真正的好作文题。一道作文题,总是过去旧题的翻版,无新意可言,也总是不足的。基于这两点来看,仔细比较、琢磨18道作文题,相对而言,我觉得还是福建卷和湖南卷略胜一筹。

福建卷的“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此题既具哲思,又饱含诗意,且观点是完全开放的。你可以把“空谷”看成是“悬崖”,即困境、险境、绝境等等;你也可以把“空谷”看成是“栈道桥梁”,即出路或走出困境、险境、绝境等等。你可以进行双向立意,如:心态决定看世界的角度、不同心境成就不同人生、不同的阅历产生不同的思想意识、认知不同而境界不同……你也可以进行单向立意,如:险境并非绝境、寻找出路、离开险境、路在心中、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险境、桥在心中路在脚下、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遇到问题而不被所困、(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方能)走出人生空谷……

湖南卷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此题新颖,且富于诗意。题中的“风景”可以理解为业绩、成绩、成就等等,而“心”则可以理解为专心、用心、恒心等等。一个人如果用心、专心、恒心做事,一定会做出业绩、成绩、成就的。据此,可以这样立意:用心的硕果、恒心的魅力、心儿催开风景花、汗水灌溉结硕果、潜心让世界惊叹、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风景心打造、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成功缘自品格、坚守成就美丽……

一等奖(3名):“穿越沙漠的自由与不自由”(上海卷)、“门与路”(浙江卷)、“两人过独木桥”(课标卷Ⅰ)。

获奖理由:这三道作文题观点也是开放的,写作角度比较多,能够激发写作热情。

上海卷的“穿越沙漠的自由与不自由”,极具思辨色彩。理解好“自由中的不自由、不自由中的自由”这种辩证关系后,可以有多种立意:冲破不自由的藩篱、为自由而战、戴着镣铐的舞蹈、心开自由花、自由来自境界、名利的藩篱是自由的死敌……

浙江卷的“门与路”,也具思辨色彩。理解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后,可以这样立意:奋斗之路、学习探索创造之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入门的艰辛、起点终点路上行、路后必定入门、启开人生门踏上人生路、路上的风景门外的情、走好大学路打开世界门、学习探索创新永无止境、大学非终点……

课标卷Ⅰ的“两人过独木桥”,这道作文题既生活化,又不失新颖。变一人过桥为两人皆过桥,靠的是创新、智慧、变通……而有异议则代表着要不要遵守规则。据此可以立意:在竞争中的合作双赢、创新的魅力、智慧的力量、遵守规则、规则是用来打破的、规则下的灵活变通、是对手也是朋友、规则是公平的保证、设计规则的漏洞……

二等奖(3名):“课内外学习探究”(江西卷)、“胶片与数码时代”(广东卷)、“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课标卷Ⅱ)。

获奖理由:这三道作文题比较贴近考生的生活,让人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但真正说起来,又说不太好,圆合观点有一定的难度。

江西卷的“课内外学习探究”,这个题目最贴近考生的生活,因为当下正在进行课改探究。探究是教师上课的新法,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方,学生非常熟悉,有着切身感受。但是要写出深意又是不易的。好的立意有:探究的魅力、探究成就辉煌、我探究我快乐、探究驱动历史车轮、探究的收获、探究的花架子、作秀探究课、都是探究惹的祸……

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关注的是科技改变生活的问题。新生活有新生活的不足,旧生活有旧生活的长处。胶片时代照片虽然少而模糊,但留存的却是珍贵、真情、真意;数码时代照片虽然多而清晰,却往往忽视真情、真意。据此可以立意:老照片的珍贵、被遗忘的美丽、留住人间真情、真情一路风雨行、时代的变迁真情的永恒、容易失去的才是美好的、简单的年代保留着永不褪色的记忆、拥有与珍惜、越得不到越追求、幸福年代也有值得我们珍惜的……

课标卷Ⅱ的“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这道作文题颇具针砭时弊的作用。生活好了,出游多了,本是好事,可一些游客就是不文明、不遵守公则,肆意喂食动物,使动物失掉觅食能力。可立意为:好心办坏事、破坏物性、不守规则、文明的缺失、只顾自身快乐、倡导文明守则、真正的关爱、溺爱非爱、温室里的秧苗长不大、培养人的自主独立、高福利带来的懒惰、过度教育的危害……

三等奖(3名):“什么是不朽”(江苏卷)、“山顶的风景”(湖北卷)、“开窗看问题”(山东卷)。

获奖理由:这三道题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不能一目了然。但如果深思、理解了,还是比较好写的,立意也是多元的。

江苏卷的“什么是不朽”,给出的材料有点费解,有点绕的感觉。但是,思考清楚了什么是不朽的,还是可以迅速入题的。可以这样立意:奋斗是青春不朽的秘密、挫折成就青春、梅花香自苦寒来、信念不朽人生不老、变的是年龄不变的是恒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湖北卷的“山顶的风景”,此题和湖南卷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有点撞车的感觉。无论是对于山脚、山腰,还是山顶的风景,都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对于风景好坏的评判,也完全可以是见仁见智的。参考立意:只要有心风景无处不在、最高处的风景、追求不同风景不同、心在风景在、目标与理想的差别……

山东卷的“开窗看问题”,有人看到静,有人看到动,有人看到俗,有人看到雅……即什么眼光看到什么,什么境界看到什么。这正如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样。胸怀、眼光和见识,是因人而异的,你脑袋里边有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参考立意:心态决定物态、眼界决定视界、谈心外无物、心灵的世界、社会阴暗面之我见、怎样看待牢骚、如何面对打击迫害、如何看待人生道路的坎坷、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鼓励奖(6名):“祖孙俩看风景”(辽宁卷)、“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四川卷)、“剧本修改谁说了算”(安徽卷)、“租房”(重庆卷)、“老王生病”(全国大纲卷)、“老规矩”(北京卷)。

获奖理由:这六道题,有的比较生硬、有的比较隐晦、有的观点比较单一、有的比较陈旧、有的是写烂了的老题。

辽宁卷的“祖孙俩看风景”,孙子说霓虹灯漂亮,爷爷说过去的星星美丽,各执一词。反映的是两代人的差距,代沟的问题永远存在。此题显得比较生硬,但如果要写,可以有这样一些立意:理解消除隔阂、沟通缩小差距、风景这边独好、科技改变生活、变与不变的道理、现代与传统的融合、辩证地看待社会的发展、美在科技还是美在自然……

四川卷的“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观点单一,只能肯定,不能否定,写作范围过窄。题目还是比较好理解,主要是理解“站起”二字的意思。“站起”即为站立、自立、独立、自强等等。主要是指一个人精神层面、人格层面的“站立、独立”。参考立意:勤奋学习、自强不息、为生命奠基、勇敢面对挫折困难逆境、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总之,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站起后”才可能有地位,才可以趾高气扬,才可以不任人宰割,才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

安徽卷的“剧本修改谁说了算”,显得比较隐晦,考生一时难以理解。其实,这则材料是对演员能否改动剧本一事的辩论,旨在要求考生能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材料涉及两个人物:演员、剧作家。演员认为可以改动,理由是表演需要;剧作家认为不能改动,理由是改动违背创作原意。两者的说法不一,又各有道理。据此,可以这样立意:不能拘泥程式需要的就是好的、应该随情势而变、在创新中突破、个性发挥、要坚持底线、要有原则性、要遵守规则、规范的作用、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辩证地看待目的与效果、外界限定与个性发挥……

重庆卷的“租房”,也比较隐晦。从房东关心房客,到发现房客的一些不好习惯,最后取消租房的一系列举动上看,其题旨隐含着:爱心与责任、善良与宽容、尽职与原则。总之,这道作文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成长,遵守社会规范,让道理变成人格,让规范变成尊严。它启示我们:做人,要做一个充满关爱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守责任的人。

全国大纲卷即广西卷的“老王生病”,题目老旧,没有新意。老王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他反过来去帮助别人。这不就是平时无数次写过的回报呀、感恩呀、爱心接力呀、爱的传递呀等等老话题么?此题写作,仍然是写这些范围,没有多少新意。

北京卷的“老规矩”,就更陈旧了,写烂了。此题无非仍然是说,一些老规矩、老传统不能丢。如勤劳、孝道、尊重他人是绝对不能丢的。现在的北京生活节奏加快,忙忙碌碌中忽视了人与之的相处,一些人变得功利和更加自私。空巢老人孤独的守望、富人的铺张浪费、无良媒体挖别人隐私等等,与老规矩留下的理念形成了激烈的冲突。在批评中肯定坚守老规矩,意义更大。

最差奖(1名):“假如有一款芯片”(天津卷)。

获奖理由:有人说这道作文题新颖,想象空间大,而我却认为它存在着严重的导向问题,它比以往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更逊色。哦,不需要劳动,不需要奋斗吃苦,只要移植了一块智能芯片,人就什么都知,什么都晓了,人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了,就一劳永逸了,这是典型的不劳而获思想在作祟。这也是社会不良风气的习染。社会上大有人存在一夜暴富的思想:一些人去抽奖想发大财,一些人想选秀出名,一些人想做官发财……这都是一劳永逸、不劳而获的思想使然。命制这样的作文题,客观上会起坏作用、坏影响,不知道命题者有没有想过这种不良导向呢?人类的知识成果、能力水平,无不是通过艰辛汗水所获,如果一块小小的智能芯片,就取代了人们的奋斗历程,人类必将衰退。这种价值取向,应该是作文题所力避的。古人云,文章天下事,文章经国之大业。好文章、好命题一定是要发扬正气、弘扬正能量的。

即使不往一劳永逸方面去想,就是从积极层面上想,此题也写不出多少新意,无非就是以下一些惯性思维立意:知识改变未来、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为人类带来快捷与方便、知识不能发挥想象、知识不能代替创造……分析知识与能力、想象、创造的关系,强调人类创造性的可贵等等。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拙见,希盼广大同仁批评斧正!

上一篇:中心幼儿园小班家长会的发言稿下一篇:财政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