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1篇)
1.管理因素
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物资管理不善、职业道德教育不够、管理监督不严等因素而影响护理安全组织的管理,这不仅是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对病人安全最大的威胁。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新生儿病房的工作性质要求在新生儿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慎独精神,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严格按照特级护理的要求,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善于从细微的异常的临床表现中,分析出可能的病情进展,做到准确及时地为医生提供患儿病情的信息,保证医疗安全。
2.1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新生儿病房的工作紧张,繁重。医院管理者要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按卫生部要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本科护士的年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综合素质要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合理调配,工作中根据护理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医院还应体现“以人为本”,为护士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为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使护理人员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2 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科学、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是防范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基础。新生儿科要建立科室安全管理小组,安全防范预警机制,建立科室各项安全管理评估标准,建立和完善新生儿科家属探视制度,制定新生儿科各项操作规程,统一护士思想,认真学习标准并落到实处。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其应对能力,强调严格的纪律是执行工作的保证及先决条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护理管理者应利用各种形式对护士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只有知法、懂法,护士才能在工作中依法、用法,工作中遵循慎独原则,自觉避开安全隐患,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2]。
2.3 重视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护士专业知识素养
护士的能力素质往往与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护士的业务素质越高,越能看到问题的本质,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全局。新生儿病房护士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护士长应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对抢救技术、护理操作、病情观察要点等内容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不放过一个细节。同时,鼓励年轻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遇到新问题及难点、疑点时,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醒护士在工作中如何主动、细致地规避各种护理风险。护理管理者还应为护士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如参加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的业务学习,学历提高等,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除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外还需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沟通协调能力,为患儿提供多角度、高层次的服务。
2.4 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保证护理质量
新生儿病房的护士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慎独精神,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审慎、慎独精神约束自己的工作行为,增强责任感。只有将护士职业道德贯穿于护理工作整个过程的护士,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取得患儿家属的信任和认可,保证医疗安全,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5 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
对于医疗设备,要充分了解其性能,掌握操作方法,每台抢救设施设备均建立档案,并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落实相关责任;新仪器使用前要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了解其性能,掌握使用方法,各种设备使用前要确保完好状态,使用后要整理和检查,并设专业技术人员定时、定期检修和维护并做好记录,使危险因素降低。在使用这些设施设备时,护士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多巡视,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2.6 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制定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保洁措施、医疗废物处理及新生儿院感控制评分标准等系列规章制度。设施和布局合理,床间距达标(>90 cm)。根据新生儿病房的特点对患儿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病区的探视制度及外来人员入室制度,避免病区内人员过多,增加感染机会。认真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灭菌制度,防止交叉感染。重视医护人员手的清洁和消毒,护士长要组织训练全科医护人员认真学习“洗手六步法”,并进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严格执行“一接触一洗手”;要求空气采用循环风消毒机进行消毒换气,控制室内温度22 ℃~24 ℃,湿度55%~65%;要求每月对病室空气、医护人员的手、奶头、奶具等做细菌培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断传播途径,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2.7 建立良好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家属焦虑、紧张的情绪,并进行心理疏导,利用入院时(发放爱心卡)、探视日(热情接待,详细解答)、出院时(发放出院指导手册)等一切和家属接触的机会以及电话沟通方法,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减轻家属的焦虑心情和不信任感,化解不必要的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增加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2.8 注重关键环节的管理
加强对关键人物(新入科护士、工作粗疏易出现问题的护士)、关键时间(节假日、夜间等)、关键病人(急、危重病人、疗效不佳的病人、有纠纷苗头的病人)的管理。每月组织安全管理大查房和缺陷分析,围绕病人和医护人员两方面分析不安全因素。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找出护理安全隐患,针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解决,将护理过程各环节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降到最低限度。
2.9 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和健康教育质量,提高护士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文件在记录的内容、要求和管理上要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形势,体现护士的证据意识。为保证护理记录的法律效应,护士长要经常对护士强调护理文件书写的重要性,加强护
1 工作方法
1.1 组织学习, 加强培训
临床科室的护士越来越年轻化, 缺乏工作经验, 我们进行专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 强化护士的安全意识。细化输液治疗护理的标准。定期开展输液安全专题分析讨论会, 利用头脑风暴法, 找出输液各环节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根因分析, 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 找出具体可行的措施落实到工作当中并对效果进行评价。
1.2 护士长加强跟班, 对输液全程进行检查督导
护士长每周跟班输液1次或2次, 对输液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检查, 可以准确地发现护士在操作细节中存在的问题, 如特殊用药和剂量不标识、抽吸药量不精确、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二人查对、输液后没有交代注意事项等。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讲评, 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使其更趋安全可行, 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方法, 对于结果定期进行追溯。
1.3 各种提示标识的制作
根据儿科用药的特殊性, 制做了各种提示标识, 如颜色鲜艳、字迹清晰的液体量标识贴、治疗室做的液体量对比标识墙贴、各种时间液体的提示卡、现用现配提示牌、病人外出温馨提示牌, 操作前二人查对、“三查七对”提示卡等, 培训护士正确合理地使用。
1.4 输液各个环节的细节管理
1.4.1 提取医嘱安全
从处理医嘱方面把好关, 儿科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用药剂量和液体剂量多种多样, 主管班护士在提取医嘱后, 将特殊剂量、时间和用法在医嘱本和瓶贴上给予画圈或红笔标识, 加强与后勤保障护士的沟通, 后勤保障护士摆药后在临时医嘱上画“○”, 表明药液已摆放, 执行者画“√”签字, 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
1.4.2 液体质量安全
后勤保障护士收到配送的液体后要进行液体外观、有效期、包装完整性的检查, 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摆放在液体柜里, 每日领取液体要根据需要有计划请领, 避免多领和误领。
1.4.3 配置药液的安全
根据医嘱由电脑系统打印输液瓶贴, 有序摆放, 禁止手抄瓶贴。将特殊的液体量和药量做好标记。对于特殊剂量的药物, 护士将溶剂量和加入的实际药量标于输液瓶贴上, 如打5抽1, 即实际加入原药量的1/5, 以利于二人查对。配好的液体和药瓶、安瓿在换液体前丢弃, 配液护士要在液体瓶签上签字, 以证明药液已加。护士配液时要关闭门窗, 减少人员及不良因素干扰, 严格无菌操作。
1.4.4 更换液体的安全
执行双签字制度, 即配液护士和换药护士均要在液体袋上签字。在核对患儿床号、姓名和药名时, 由过去的直呼患儿床号、姓名改为“反问式查对”, 即先用输液本或医嘱本核对床号, 确认PDA系统, 护士主动询问患儿姓名, 待家长或患儿回答, 确认信息一致后再更换液体, 更换液体后再次核对姓名, 观察液体质量, 有无浑浊、沉淀等。
1.5 提供多份治疗单, 方便护士查对
除了输液治疗本以外, 我们在治疗室、病人床头分别挂有全体病人和单病人输液单, 避免了一人用输液本其他护士无处查对的现象, 方便护士工作。输入每组液体护士均需在执行单上打钩、签字、签时间。
1.6 做好输液健康教育
每次输液和更换液体后, 护士要向患儿和家长介绍本组液体的药物名称、主要作用、副反应和具体注意事项, 做好详细的健康宣教, 让家长和患儿清楚自己的治疗项目及观察项目和目的, 避免家长和患儿随意调节输液速度, 同时家长有疑问时也可以及时提出给予解决。
2 实施效果
2010年以来, 我科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实施细节管理, 减少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液体量错误、药量不精确、执行时间不规范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输液不良事件由开展细节管理工作前的5起减少到1起, 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保证了患儿的用药安全。
3 体会
3.1 细节管理保证了儿科住院患儿的输液安全
细节管理是把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不良事件前的积极预防, 是将处置行为转为控制行为, 属于一种前瞻控制[3]。将细节管理运用到儿科输液各环节中, 使输液全过程更加严密, 无缝隙, 我科在静脉输液中实施细节管理后, 输液相关不良事件明显较少, 有效规避了输液风险。
3.2 细节管理减少了护患纠纷, 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出现护理差错以后由于大部分家长不懂医, 虽然当时对患儿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但家长也非常恐慌, 担心预后及孩子的生长发育, 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加强细节管理, 完善护理工作的每个细节, 减少错误的发生, 可减少护患纠纷, 明显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
3.3 细节管理规范了护理行为
通过细节管理使输液的各个细小的环节都更科学合理, 最终形成一套统一的、规范的、符合科室工作特点的静脉输液流程和标准, 经过培训, 使全体护士严格执行, 规范了护理行为。
参考文献
[1]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7:10-13.
[2]张翠雁, 卢秋香, 凌惠瑶.静脉输液记录卡在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及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 2008, 8 (11) :46-47.
【关键词】安全管理;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39-02
患儿治疗过程中护理安全是医疗机构和患儿家属最关注的内容,但由于年龄小、理解力差等原因,儿科患儿往往无法为护理人员提供有效配合,同时患儿通常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因此造就了儿科临床护理有较高的医疗事故发生率。据权威调查,医疗机构医疗纠纷有半数以上发生在儿科,所以强化儿科护理工作是降低医疗结构医疗纠纷的主要环节。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愿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120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女、35例男,患儿年龄范围8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4.6±1.1)岁;住院时间范围0.3~1.4个月,平均住院时间为(0.6±0.2)月。观察组29例女、31例男,患儿年龄范围7个月~10岁,平均年龄为(4.8±1.3)岁;住院时间范围0.2~1.3个月,平均住院时间为(0.7±0.3)月。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中为应用安全管理,观察组患者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具体安全管理措施包括:①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教育:针对新入职护理人员将开展岗前安全培训,帮助护理人员树立强烈安全意识。同时组织经验丰富护理人员为资历较浅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指导和护理知识传授,并在临床实际护理中帮助其不断完善护理操作。另外,针对全体护理人员开展定期培训,使她们能够充分掌握儿科护理中风险处置、安全隐患、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而在具体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应对护理风险。最后,强化对护理人员形象要求,使其能够保持亲和、文明态度和患儿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②强化护理人员巡视:儿科临床护理中存在安全隐患较多,护理人员应当对巡视力度进行强化,定时巡查住院期间患儿的行为和活动。巡查中一旦遇到患儿存在不安全行为,应当进行制止和劝说。同时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情绪,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出现的问题。将可能存在烫伤、挠伤、坠床的患儿列为重点巡查对象,提升对他们的巡查频率。③开展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当将住院期间注意事项、可能产生伤害行为告知患儿家长,并对其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用药方法、风险防护、潜在风险的讲解,进而引起患儿家长对住院安全的重视。同时在日常护理中贯穿安全教育,指导患儿家长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和术后不良反应,并在发生后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处理采用SPPS21.0软件,用±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60例患儿中39例对护理满意、14例对护理基本满意、7例对护理不满意,满意度为88.5%。观察组60例患儿中42例对护理满意、16例对护理基本满意、2例对护理不满意,满意度为96.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对照组护理纠纷率对比 对照组60例患儿中8例出现纠纷,纠纷率为13.3%。观察组60例患儿中2例发生纠纷,满意度为3.4%。观察组纠纷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安全指的是患者接受护理服务过程中,未发生法律规范制度不允许的功能、机体结构、心理的缺陷、损害、障碍[1]。护理工作中患者家长、医疗机构管理者非常重视怎样保障临床护理安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自身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进行强化,提升自身解决问题、预见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对护理纠纷的有效预防,为护理质量提供保障[2]。实际中相对于其他科室护理儿科护理具有自身特点,为进一步强化儿科护理应当积极开展针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并强化针对患儿家长开展安全宣教。通过强化患儿家属安全护理意识,使其能够对儿科护理中可能存在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预防,最终为儿科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配合[3]。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强化护理安全巡视工作,通过定期及时的安全巡视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有效排除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保障患儿安全[4]。本研究中,对照组60例患儿中39例对护理满意、14例对护理基本满意、7例对护理不满意,满意度为88.5%。观察组60例患儿中42例对护理满意、16例对护理基本满意、2例对护理不满意,满意度为96.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0例患儿中8例出现纠纷,纠纷率为13.3%。观察组60例患儿中2例发生纠纷,满意度为3.4%。观察组纠纷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儿科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对于临床护理成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莉, 汤清波, 谭秀梅. 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分析法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包头医学,2015,01:50-52.
[2]王学梅,梁文婷,王肇俊. 自制臂式住院信息卡识别患儿身份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5,03:73-74.
[3]任海燕,李文亚,葛依静.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241-242.
丁一
河南省永城市第五人民医院 476600
关键词 儿科病房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我院为二级综合医院,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扩大与发展,儿科病房也有原来的综合病房,分别成立了感染病房、康复病房、新生儿室、门诊输液室。为了加强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自2008年2月份,我院儿科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主任委员,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组成的护理安全 质量管理委员会,各护理单元成立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小组,实行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的护理安全三级管理。1构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组织
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小组每月对本单元的护理安全质量进行检查、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并向单元全体护士反馈,向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全科的护理安全质量进行一次综合检查、评价,组织召开季会,就存在的及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2 制定护理安全质量执行标准
护理部组织各单元护士长自下而上制定具有各单元特
点的护理安全质量标准,如:感染病房护理安全质量标准,新生儿科护理安全质量标准等。这些标准中明确了每项规范的护理行为,如:新生儿暖箱每天由早班主班护士负责水槽内水的更换,暖箱内外的清洁、消毒。婴儿氧舱室,每天由操作者消毒舱内外及氧舱室。细化了每项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3 重视护理安全教育
3.1 强化安全意识 护理部每年对全科护士进行3~4次护理安全教育,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观念和法规意识。以护理单元为小组,定期进行科室规章制度的学习,节假日安全检查,消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3.2 强化沟通意识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多与医生沟通,发现疑点及时与医生联系,确保医嘱执行正确无误。责任护士应适时的对患儿家属做好入院宣教。进行治疗护理时,护士应主动与患儿或家属做好沟通,赢得患儿及家属的积极配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3.3 强化服务意识 儿科护理既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护理工作,也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工作,是技术和服务的统一。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引导护理人员转变观念,自觉的以病儿及家属和医生的要求为导向,以病儿和家属的满意为宗旨,为病儿及家属提供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3.4 强化院感意识 尤其是新生儿病房,是集检查、诊断、治疗、护理、喂养为一体的地方。医护人员在触摸每一位小患儿前,必须用“手消液”消毒双手后,再进行各项检查或护理或治疗。强调医护人员掌握新生儿室的消毒及控制医院感染等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切实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1】,为了保证小患儿就医安全,每个婴儿床及暖箱的开门处,我们都挂有温馨提示“您消毒手了吗?”“生命弱小,请细心呵护!”。护士进出各操作间的门内外分别贴上了醒目的提示:“您的工作做完了吗?”、“请细心工作!”等提示语。重视环节的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采血、给药、输液、实施各种诊疗时,必须有两种以上的识别患者的方法,尤其是新生儿病房,如:姓名、住院号,不得以床号作为识别患儿的依据,认识实施患者的安全目标,建立执行病人“腕带”识别标示制度,腕带上要求护士用蓝圆珠笔书写,字迹清晰,不得潦草。完善关键流程的识别措施,如新生儿沐浴后,规范交接病儿,避免随机性和偶然性,从根本上杜绝接错病儿,最大限度保证病儿的生病和安全【2】。5 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5.1 加强物品管理 各个儿科单元的物品多、种类杂,每班护士必须做到双人核对,班班交接。护理服务设备、设施配套,满足护理工作的需要,氧气、吸痰器、呼吸机、雾化器
等急救设备完好,有安全警示标示,急救物品、器材做到“五定一及时”(定品种数量,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时检查,定期消毒灭菌,及时维修补充)。
5.2 强化护理技术操作 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一次“三基”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儿科每月组织一次技术操作考核和专科护理业务学习两次,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和儿科专科护理技术操作,使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达98%,专科理论掌握合格率达95%。
5.3 加强药品安全管理 护士熟练掌握儿科常用药及抢救用药的作用、剂量、用法、注意事项。根据儿科各单元的特点,配备的备用药存量,存放位置合理,专人负责,班班交接清点,各类药品标示醒目,提高患儿的用药安全。通过健全病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出具有儿科特点的护理质量安全标准,消除了各个环节中的安全隐患,坚持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了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夯实了基础护理,保证了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益。
(1)李文秀.杨悦:口腔护理专业质量管
理的持续改进.《护士进修杂志》.2006.21(3).229-230
(2)邹晓华.杨琳:腕带在手术病人中的应
用
《
护
士
进
修
杂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管理小组组长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组长: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成员: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组长: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成员:(1)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时进行上报,并对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2)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4)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5)监督检查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6)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3.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小组
组长:(1)制订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2)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4)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5)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6)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等。
成员:(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整理和信息报告工作;
(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和修订建议。
(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5)实施临床路径的科室质控员负责本科室临床路径的日常联络工作。
4.合理用药管理小组
职责:(1)制定医院合理用药的目标和要求
(2)召开会议,讨论药品使用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等事项
(3)每周对科室和医师实施合理用药检查、考评,实施处方评价
(4)整理、统计合理用药检查考评结果,向院领导汇报,并反馈给科室,督促临床科室和医师对不合理用药限期整改
(5)定期公布药品的使用情况并通报医师合理用药评价情况
(6)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对科室或个人的奖罚决定 5.培训考核小组
职责:(1)制定年度科室业务学习、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计划、培训目标。确定重点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参加培训人员。根据科室及医院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培训及考核内容。
(2)具体安排培训时间、地点、讲课人,及时通知科室人员参加培训。
(3)按照考核计划,确定考核具体内容、方式,严格考核纪律。
(4)严格监督培训及考核计划落实情况,并及时听取科室人员对培训及考核内容、方法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
(5)对考核不合格人员,需强化培训,确保其达到本年度培训要求、通过考核。6.病案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职责:在院领导及病历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病历管理工作
成员职责:(1)病历质量检查小组,负责对住院病历进行抽 查,重点在内涵质量,每月分别抽检在院病人的病历和已归档的病历。
(2)检查已归档病历的数量应达到或接近出院人数的 20 % ,按医院的病案质量评分要求对所检病历进行评分,并把发现的问题书面反馈到科室,对病历检查中发现的严重错误如用药错误、记录失实、自相矛盾等,作为质量缺陷分析学习的资料。
(3)每季度向有关职能管理部门提交1份该季度的病历质量检查情况报告,对乙级和丙级病历要详细记录住院号、病人姓名、出院日期、病历书写医师姓名、质控医师姓名、病历主要缺陷等。
这次活动内容涉及到防骗、防盗、防火、交通安全、财产安全、非法传销、校园暴力、人身安全常识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了多样的活动形式,首先请大二学长学姐介绍学校内外等情况,将可能遇到的安全事故告诉新生,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加以注意。此次活动也专门制作了关于安全问题的ppt,并播放了一些关于自我保护的讲座视频,帮助新生掌握有效的安全知识。最后,新生互相交流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经验。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安全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重于泰山,针对社会上学生安全问题频发,此次活动为之必
要。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保护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校园生活,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氛围,让家长更加放心,让社会更加安定。
历史文化与法学系
安全防范委员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院住院患儿3 265例, 其中新生儿568例, 危重患儿232例, 存在护理风险的有485例, 占住院患儿总数的14.85%。对我院儿科病区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归纳汇总, 针对性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 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
2.1 护理人力资源缺乏
儿科护理人员严重短缺, 儿科为“三高科室:高危人群、高危科室、高危工种。由于危险性高, 工作量大, 收入和付出不呈比例;儿科护士外出学习机会少, 职称晋升难度高;再加上世俗的偏见和社会歧视, 造成护士都不愿在儿科工作, 儿科护士离职率偏高。
2.2 特殊的护患关系
儿科住院患儿年龄小, 自理能力差, 发育不成熟, 无法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病情和需求, 病情变化快, 症状不典型, 用药特殊, 陪护家属多。因此儿科不是简单的护患关系, 而是护士、患儿和家属的三角关系, 致使处理护患关系难度增加。
2.3 工作负荷过重
儿科技术操作难度大, 有时1例患儿穿刺需2~3个人固定;用药特殊, 输液剂量小, 批数多, 有时几个患儿液体需同时更换, 并且须认真核对剂量, 因而使工作量加大, 工作压力增高。
2.4 法制观念淡薄
儿科护士更换快, 新护士多, 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风险意识差。而如今患儿家属维权意识增强, 只要护理工作有一点不到位, 如静脉穿刺、服药、注射等, 家属马上会投诉护士。
2.5 沟通不到位
特别是新上岗的护士, 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都不娴熟, 又缺乏沟通技巧, 不能很好地与家长沟通, 由此引发矛盾。
2.6 专业技术水平不过硬
儿科有些护士工作不到半年, 就因嫌儿科工作苦、累、收入低而离职。新上岗的护士技术不过硬, 不能做到一针见血, 加上理论知识不扎实, 沟通方法欠佳, 极易引起护患纠纷。
2.7 病房管理因素
儿科专业多, 病种复杂, 护士任务繁重, 人力不足, 护理人员承担了大量护理范畴以外的工作。加之管理制度不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管理不完善、风险告知不及时、管理监督不力, 影响护理安全[3]。
2.8 患儿及家长的因素
孩子生病家长心情焦虑、紧张、慌乱, 到医院后, 再经过挂号、看病、缴费、办理入院手续等几个环节后, 已经产生不满情绪;家长又缺乏基本的就诊用药知识, 输液穿刺如不顺利, 不满情绪一触即发, 而引起纠纷。另外有些家长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 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服务, 拒绝采血和检查, 使患儿在就医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医疗安全隐患。
3 防范措施
3.1 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
医院要有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如输液安全管理、用药安全管理、氧气使用安全管理、坠床跌倒安全管理、住院患儿安全管理、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职业防护暴露安全管理等, 安全管理小组定期检查, 科室护士长也要增加监控次数, 及时解除安全隐患, 防患于未然。
3.2 增加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的数量是否充足, 结构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医疗护理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医院要制订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 及时补充护理人员, 应用激励机制对儿科护士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 合理提高护理人员待遇, 增加护士工作积极性, 提高护士外出参观学习交流机会, 选派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 提高业务水平。对生活有困难的护士给予适当的照顾, 减轻思想负担, 减缓工作压力[4], 激发工作信心和热情, 有效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3.3 提高法律意识
随着医学的高速发展,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自我保护, 护理工作中几乎每时每刻每个操作都隐含法律风险, 护理人员要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培训, 组织大家学习讨论与医疗服务有关的法律问题, 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慎独自律, 时刻不忘护理工作的严肃性。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我保护, 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第一、服务第一、患者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 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3.4 重视职业修养, 提高业务素质
对新上岗的护士加强培训, 定期进行各种知识讲座, 加强儿科护士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注重职业修养。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各种理论与操作技术, 如自考、远程教育、院内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病例讨论、外出培训、科内小讲课等, 苦练技术操作, 掌握抢救技术和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 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不断完善自己, 力争在患儿家长和周围的人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提高工作质量和自信心。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5 加强护患沟通, 做好健康教育
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护患双方良好沟通的润滑剂。护理人员要时刻牢记“患者就是上帝”, 细心观察, 适时引导, 主动与患儿交流, 巧妙地运用语言技巧, 适当运用体态语言, 护理时动作轻柔。多与家长沟通, 多换位思考, 多给家长解释, 减轻其焦虑, 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从根本上杜绝纠纷的发生。
3.6 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因儿科的服务对象是小儿, 年龄小, 认知差, 依赖性强, 陪侍人员多, 护理工作繁琐;加上患儿发育不完善, 防御功能差, 因此医院要提高主动防范意识, 控制或消灭潜在的危险因素,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尽最大可能避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3.7 加强病房管理, 改善就医环境
首先要为患儿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儿科病房的布局要合理, 温、湿度适宜, 四壁设置卡通片;洗手间要有防滑设施, 病床有床挡, 使患儿对医院不产生恐惧。其次合理调配护理人员, 把护士还给患儿, 护理人员分工合理, 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把儿科病区管理得井井有条, 给患儿一个舒适、安全、安静、温馨的就医环境。
3.8 加强患儿及家长的管理
利用健康宣教、晨间护理及给患儿做治疗时的各种机会, 与患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嘱家长在患儿休息时把床挡拉上, 避免患儿坠床;口服药要保管好, 不要让患儿误吸;患儿上洗手间要有家长陪同, 防止其摔倒等。指导家长遵守医院的一切规章制度, 不私自带患儿外出, 为了患儿的安全及尽快痊愈, 使家长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服务。
4 小结
儿科护理安全是减少儿科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 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在护理工作中, 护理管理者只要增强安全意识, 落实安全措施, 及早发现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找出差距, 吸取教训, 加强关键环节控制[5], 做好安全监控, 强化安全管理, 巩固安全底线, 就能提高护理质量, 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缺陷, 确保患儿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文先.儿科病区护理风险防范与安全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4) :391-392.
[2]张红兵.儿科护士慎独教育与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 2003, 3 (1) :43.
[3]郭敏.浅谈儿科护理工作风险意识及护理纠纷的防范[J].中华现代儿科杂志, 2007, 4 (2) :189-190.
[4]张春梅, 吴育萍, 郭建青.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 2006, 20 (10B) :2637.
安全手册
3个月以内的宝宝,连翻身都不会。只要出事故,百分之百是大人的责任。也就是说,他的安全全系在你的身上!
刚刚离开妈妈子宫的庇护,新生宝宝显得那么柔弱无助。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宝宝的一切都得依赖养育者的照顾。我们搜集了生活中一些细微的安全常识,让你的宝宝能平安度过他的人之初。
睡眠的安全
刚出生的宝宝一天要睡十几二十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的安全也是父母最需要了解的。
宝宝睡觉时家长不能长时间离开
不要以为宝宝不会翻身,就放心地干自己的事去了。即使宝宝睡得很踏实,也要时不时地过去看看他是不是一切正常。
同屋分床睡
宝宝半岁以内,最好让他和你们睡在一个房间里,但不能同睡一张床。因为如果大人睡得过熟,压住宝宝,或大人的被子不小心堵住宝宝口鼻,会引起窒息。大一点儿的宝宝呼吸困难时能下意识地反抗,但一两个月的小宝宝是没有这种能力的。
婴儿床也有安全指标
婴儿床的栏杆要高于60厘米,以防宝宝摔下来。栏杆的空隙应该在2.5~6厘米之间,间隙过小容易困住宝宝的胳膊和腿,空隙过大宝宝的小脚容易滑出来。
床垫不要太软
最好使用棉质毯子和被子,不要使用羽绒被,也不要用太软太大的枕头。不要在床上,尤其是宝宝的头部周围堆衣物和玩具,以免堵住宝宝口鼻,引起窒息。
在床头放缓冲垫
这样既可以保护宝宝的头部,又可以挡风。注意不要用枕头、毛毯等代替专用的床围,如果这些东西放不稳,会倒下来压住宝宝。
仰睡或侧睡
4个月以内的宝宝最安全的睡姿是仰卧位,这样宝宝不容易窒息,也不会重复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如果宝宝经常吐奶,要让他侧卧,以免吐出的奶堵住口鼻引起窒息,或经鼻腔进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喝奶的安全
无论你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有一些安全问题需要注意:
不要用微波炉热奶
给宝宝热奶,最好是用热水浸泡或者用专门的暖奶器来加热,尽量不用微波炉加热。因为微波是通过使食物分子激化而产热的,瓶子并不烫,不好把握奶温。而且微波炉加热不均匀,很可能瓶口部分的温度与瓶子中央的温度不同。食道黏膜比皮肤更柔嫩,45℃左右就足以引起烫伤。
食道烫伤会引起疤痕收缩,使食道变狭窄,吞咽困难,宝宝就会拒绝喝奶。而且咽部是发音的部位,受到损伤还会影响到语言的发育。
不要躺着喂奶
照顾小宝宝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加上新妈妈的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很容易疲劳。如果躺着喂奶,不小心睡着了,乳房有可能压迫宝宝的口鼻,引起窒息。
喝完奶要拍嗝
宝宝喝完奶,先别忙着让他躺下。拍嗝能让他排出胃里的空气,以防吐奶。
洗澡的安全
宝宝的皮肤非常娇嫩,即使是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出汗、大小便、流口水等,也会对皮肤造成刺激,所以要勤给他洗澡。
防烫伤
宝宝的洗澡水温度在40℃左右比较适宜。可将热水器设在恒定的温度,或准备一个宝宝专用的水温计。而且,每次洗澡前都别忘记用手肘试一下水温。
防溺水
给宝宝洗澡时,一秒钟也不能让他一个人留在澡盆里。不管有多紧急的事,也要等家里的其他人来了之后再走开,或者把宝宝擦干净、包好,抱着他出来。
谨慎使用爽身粉
使用爽身粉时一定要远离宝宝面部摇动,在脖子、额头等离宝宝面部较近的地方使用时,注意挡住宝宝的眼睛和口鼻,以防宝宝吸入爽身粉的粉末而呛咳,或者被粉末迷住眼睛。
其他需要知道的安全
防丝线缠绕
每天都要检查宝宝的手指、脚趾是否被袜子、衣服或被子上的丝线缠绕,否则随着宝宝手脚不停地舞动,丝线会越缠越紧,时间长了会造成血流不畅、组织坏死。最好不要给宝宝戴手套,脖子上也不要挂任何东西。挂玩具的绳子和窗帘绳都要把线头绑好,不要靠近婴儿床。
防高处摔下
尽管宝宝还不会翻身,但突如其来的反射行为,如惊跳反射、爬行反射,或者蹬腿,都有可能使宝宝从床沿或椅子上掉下来。宝宝的小床一定要有围栏,如果让他在大床上睡,要尽量远离床边。你要养成一种习惯,转身去做其他事情时,一只手要始终护住宝宝,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防头部伤害
不要剧烈摇晃宝宝的头部,不要把宝宝抛向空中玩耍。帮宝宝活动身体时,要保护好他的头颈部。
来自妈妈的经验
洗澡时的意外
我家的卫生间很小,所以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用一个大一点儿的洗脸盆盛水,放在坐便器盖子上给他洗澡。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放好水后,正要给他洗,没想到他越来越有劲儿了,腿一蹬,一下子从我手里挣脱出去,摔到了马桶和洗衣机之间。好在那儿没放什么尖锐的东西,要不然还不摔出个好歹来!
第二天,我就去买了个婴儿专用的洗澡盆。卫生间地板放不下,我就在客厅里给宝宝洗澡。虽然放水、倒水挺麻烦的,但再麻烦我也不敢冒那样的险了。
上上妈,儿子1岁
不要给小宝宝戴手套
刚生孩子那会儿,朋友送了好几套小衣服,里面还有配套的小手套,又柔软又漂亮。为防止宝宝小手乱舞抓伤自己,我就整天给她戴着小手套。
那天,我去听一个专家讲座,专家讲的一件事吓了我一跳。她说她当年在托儿所工作时,有一个宝宝早上送来时就戴着手套,结果那个宝宝一整天都在哭,哄也哄不好。晚上摘手套时才发现,手套里的一截线头紧紧缠住了宝宝的手指。由于没有及时发现,手指因长时间供血不足而坏死了,造成了终身的残疾。
回家后,我马上把宝宝的手套摘了下来,我想抓伤脸比手指残疾要轻得多。再说,只要勤剪指甲,宝宝就不会把小脸抓伤了。
雯雯妈,女儿8个月
编辑/覃静(qinjing@bphg.com.cn)
针对新生缺乏社会经验,防范安全意识薄弱的现象,9月11日,外国语学院在中山学术报告厅五楼开展了安全教育大会。
会前,黄国波老师热烈欢迎新生加入外国语学院这个大家庭,成为新一届大学一年级学生,并为同学们介绍了书记与各专业辅导员。其次,黄老师生动讲解高校学生屡次深陷传销的事例,剖析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其中对如何做到消防安全、宿舍用电安全、食品安全、银行用卡安全、体育锻炼安全、勤工俭学安全做了详细介绍,教育同学们要提高辨别能力,注意安全问题。随后,书记就宗教问题作了深刻分析,告诫同学们拒绝非法宗教活动,做健康快乐大学生。并动员新生以良好的心态和生理素质参加为期十二天的军训。最后,黄老师与书记在这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节日里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各位新同学:
学院真诚欢迎你们的到来!入学伊始,同学们怀着美好的憧憬和理想步入大学的校门。由于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各种情况不熟悉,存在各种不安全因素。在此,我们提示同学们注意如下问题:
一、报到期间
1、学校在火车站设有专门接待站,迎新工作人员、车辆配有工作证、迎新标志,请注意查看;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接站人,不要随意搭乘未经学校人员指引的接送车。
2、各种入学手续要由本人或家长直接办理,不要交付陌生人代办各种交费、存款等手续。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不要让陌生人代管,以防钱财被骗。
3、在校园内活动注意交通安全,行人靠边,物品堆放不占道。选择自驾车来校报到的同学,要耐心听从现场保卫人员的指挥,把车停放在指定区域,同时做好车辆防盗工作。
4、警惕推销,以防上当受骗。更换手机卡请到校园宣传点或者正规营业厅办理;购买各种生活用品可到学校超市或周边大型超市购买,不在校园内的摊点或以学长、校友、老师等身份自称的兜售者手中购买物品。
5、按时归寝,不留宿外人。学生家长请勿在学生宿舍留宿。家长需要住宿方面的协助,请与院系学生接待站的服务人员联系。
二、防盗问题。妥善保管好现金、存折、汇款单和银行卡等贵重物品;不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学费、生活费等钱款尽量存入银行卡。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不要随意放在寝室的床上、桌上,以免被人“顺手牵羊”;笔记本电脑要防盗上锁;要防范以“走错门”、“找老乡”、推销商品等为借口的盗贼;离开寝室或睡觉时应锁好门窗、抽屉;钥匙要随身携带,不要外借。
三、防火安全。注意用电安全,在寝室内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私接乱拉电线,谨防火灾事故发生。宿舍内做到“三不使用”:一是不使用煤炉、酒精炉、电炉、液化气灶、热得快、电饭煲等违章器具;二是不使用劣质电源拖线板、质量不合格的小电器;三是不使用易燃可燃气体、液体(汽油、煤油、酒精、液化气等)。
四、防诈骗。学校严禁任何人到学生寝室内推销,但是由于开学时人员较多,个别人仍然可能混进寝室。所有新生要拒绝一切上门推销,特别提防一些谎称学校教职工或本校学生身份的不法分子上门推销文具、通信充值卡、化妆品、生活必需品以及订阅各类报纸杂志。遇到以介绍家教、商品代理等名义要求缴保证金时,要提高防范意识。发现形迹可疑人员、上门推销人员和各种办卡人员及时报告宿舍管理员或学校保卫处。
五、注意提防短信、邮件、QQ、网络、求助等形式的诈骗。不要相信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留言等中奖信息。不要随意与网络上、社会上人员交往,不要轻信对方的承诺、接受对方的馈赠,以防“感情骗子”的侵害。不要将自己的手机、银行卡、存折、信用卡等借与他人使用,防范求助诈骗。
六、拒绝购买来源不明的二手自行车、电动车(“没有二手车的非正常买卖就没有自行车、电动车的被偷盗问题)。
七、注意外出安全。新生入学后一般不要单独外出,有事最好结伴或告诉同寝室其他同学自己的去向。不要随便搭讪和轻信陌生人,不要到黑网吧上网。晚上不要单独外出,更不要到黑暗偏僻的地方游玩、逗留,以确保自身安全。严禁到歌舞厅、酒吧、迪厅等复杂场所娱乐玩耍。
八、入学报到后,应将辅导员老师的电话号码和校方应急电话告知家长备用。告诉家长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电话内容(如学生重病或车祸,急需汇款抢救等),如遇到此类情况,请家长直接拨打辅导员老师和校方应急电话联系。
九、注意公共场所安全。在教室、图书馆、餐厅、操场等公共场所,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切勿将放有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的书包用来占座或随意放置,以免被盗。在市区乘坐公交车,注意防范小偷。
十、冷静处置突发事件。遇到意外、危急情况要沉着镇定,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同时,对外传送信息,尽快拨打报警电话。
祝同学们平安快乐,学业有成!
赣西学院保卫处
2015
[关键词] 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154-02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规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和结构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是护理质量的保证,应该受到每位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尤其儿科患儿具有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活泼好动、独立及自我保护能力差、病情变化快、对治疗不配合等特点,易发生各种护理安全意外。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
1?不安全因素产生原因
1.1?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的护理传统,护士习惯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更多考虑如何尽快解决影响患者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对一些可能引发的护理纠纷认识不足[2]。如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口头医嘱;对患儿实施治疗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略了家长的知情同意权;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等。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护士由于工作疏忽或繁忙,不能及时完善护理文书或者书写不规范,为医疗事故、护理纠纷埋下隐患。
1.2?工作繁杂、责任心不强
儿科床位周转快,陪床家属多,患儿病情变化快,临时医嘱多。护士除处理医嘱外,同时还要进行病情观察和记录、健康教育、接待新患儿。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差,在工作中主要表现为简化程序或违反护理操作流程。如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不按规定洗手;加药不戴器口罩;加药不彻底,药瓶中残留药液;动作粗鲁,头部备皮刮破头皮等;不能严格遵守护理各项核心制度,如给患者加错药或换错药;不按等级护理制度巡视病房;不进行床头交接班等。
1.3?护理人员专科护理知识缺乏
护理业务技能不高,工作经验不足,潜在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从而加重患儿病情。抢救患者时,缺乏应急应变能力,表现出慌张,与他人配合较差,延误抢救时机。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导致护理人员知识结构、工作技能跟不上医疗发展的需求,单独上班时不能完成较复杂的操作。
1.4?医护患沟通不足
护患关系是护理行为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护患沟通不够,轻视人性化服务。对一些特殊操作和药物应用及生命体征检测的重要性,护士不能主动及时的与家属交流[3]。如护士未告知甘露醇快速静点原因,患兒家长擅自调慢输液速度;家属为分散患儿注意力,输液期间擅离病区;怕患儿哭闹拒绝护理人员巡视病房和测量生命体征;儿童喂药困难,家长擅自停用药物等事故隐患的存在。护士缺乏沟通技巧,语言失度,解释不到位,特别是在用药咨询,住院费用查询时易导致患者家属误解、不满,甚至发生护患纠纷。
医疗和护理在临床工作中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若处理好两者关系,则治疗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临床疗效显著,否则危害极大。有时医护缺乏有效交流导致治疗、护理不明不白,甚至含糊不清,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1.5?医院感染
小儿免疫功能缺陷、血脑屏障功能不全,尤其是低体重新生儿、早产儿,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感染后病情发展迅速,病死亡率较高。
2?防范
2.1?树立护理风险意识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强化法律意识,了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患双方法律问题,正确维护患儿和自身的合法权利。严格执行及落实护理各项核心制度,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建立安全警示牌,如“注意三查七对,严防差错事故”。随时提示护士注意查对工作,建立风险管理告知制度,将操作中可能出现问题告知患儿家属,以取得理解配合。
2.2?更新护理理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护士服务理念要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从完成任务到自觉地去感悟,要不断的提高服务质量意识,使患者满意。加强护理人员思想教育,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学会换位思考,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来获得患儿及家属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2.3?加强在职人员培训
重视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沟通能力,加强应急能力培养。根据各科专业特点制定详细培训计划,采取授课、进修、外出学习等多渠道,帮助护士培养与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掌握得越是深广,技术才能的能量储备就越雄厚,素质就越高,才能使护士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2.4?加强医护和护患沟通
2.4.1?加强医护合作?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医护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磨擦和分歧。医护之间应本着平等、尊重、团结的原则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护士并不是机械的、简单的医嘱执行者,遇到治疗有疑问时应及时与医师沟通,提出疑问,妥善解决。同时,现代护理工作也要求医护之间建立一种“并列-互补”的新型医护关系[4]。
2.4.2?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要主动向家长讲解各种护理操作的程序和由此带来的不适及如何配合操作的实施,根据家长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层次,选择针对性的沟通方式。护士要加强语言修养,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对家长的过激语言和行为给予理解和宽容,多进行换位思考。在与患儿接触的每个环节充分流露出爱意,如对年幼患儿多抚触增加其安全感和亲切感,对年长患儿要多采用鼓励性语言。使家长感到护士和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一切为了孩子。
2.5?加强监督检查
严格质量监控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有力措施。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网络,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和质量控制护士三级组成,制订好各项质量标准并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确保护理安全。由科室安全管理小组进行每周自查,每月系统查,护理部每月综合查,严把护理过程每一个环节,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或口头总结汇报。对一段时间内全院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采取专项整治,加大检查强度和惩罚力度,并限期整改落实[5]。
2.6?防止患儿院内感染
严格按病种分病房收治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减少陪床和探视人员;加强晨间护理,做到一床一巾一套,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每日2次,每次1小时消毒病室,并加强开窗通风;指导和督促卫生员做好病房终末消毒处理[6];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在操作中注意手的卫生,操作前后用手消液消毒双手,推广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治疗室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每日2次,并每个月进行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菌培养,合格后方可继续工作,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7]。
3?讨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用法律规范护理行为,做好护患沟通,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高度的同情心、爱心、责任心为患儿服务。医院各部门、各系统要齐抓共管,建立牢固的医疗安全管理系统,对护理每一环节逐渐调整、补充完善,要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才能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高质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 占建华.从举证倒置谈护士自律行为[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50-351.
[3] 高翠林,何敏.儿科护理差错隐患及防范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3):232-233.
[4] 林菊英.现代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7.
[5] 刘玉娟,高晓,杨树青.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3):91.
[6] 杨华.以人为本的护理干预在儿科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4):131-132.
[7] 香祝浓.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119-120.
【新生儿科安全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新生儿科十大安全目标09-21
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材料06-01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09-20
新生儿沐浴室工作制度11-02
中学新生新生入学反思11-19
管理工程系2013级新生入学教育方案10-18
管理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工作总结11-05
庆安小学新生入学仪式新生讲话稿06-19
新生儿答谢宴致辞05-27
2018新生儿护理计划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