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旅游服务合同

2024-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五章旅游服务合同(共8篇)

第五章旅游服务合同 篇1

第一节 人寿保险合同及其特征

一、概念

人寿保险合同是以人的生命(或寿命)为保险标的的合同

二、特征

(一)给付性

人的生命无法用货币来计算其价值,精神心理上的创伤亦不能。

1.保险人不应该限制投保人的投保限额

2.投保人可以就某一被保险人重复投保人寿保险

3.不适用于代位追偿原则

若保险事故的发生时由于第三者的行为所致,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既可以获得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给付的保险金,又可以依法要求第三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二)双务性

双务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互相都承担义务的合同。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的义务;保险人,履行未来某个时候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1.有条件的双务合同,一方履行义务是另一方履行义务的条件。

2.双方当事人义务履行有很长的间隔时间。

(三)诺成性

实践性与诺成性P83

诺成性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无需交换合同中的标的物,合同即告成立。

(四)储蓄性

保险人按均衡费率收取的保险费数额超过被保险人当年应承担的死亡成本。超过部分是投保人提前交给保险人以弥补以后缴费不足的,相当于投保人存于保险保险人处的储蓄存款。这部分相当于存款的保费及产生的利息属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所有。

(五)长期性

被保险人死亡风险随年龄增大而增大,若保险期限规定的比较短,则会出现年老的被保险人缴费很多、年轻人缴费很少的现象,最需要保障的老年人买不起,所以>=5年。

由此产生经营性的特点:

1.均衡费率制

2.保险人对每一张人寿保险合同都应提存责任保障金

3.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寿险公司应特别重视资金运用业务

4.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管理要严谨且具有连续性

第二节 人寿保险合同主体

一、人寿保险合同当事人

(一)保险人

(二)投保人

二、人寿保险合同关系人

(一)被保险人

(二)受益人

三、人寿保险合同辅助人

(一)保险代理人

(二)保险经纪人

(三)保险公估人

第三节 人寿保险合同客体

第四节 人寿保险合同内容

一、当事人和关系人

二、保险标的三、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

四、保险期间和保险责任开始时间

五、保险金额

六、保险费

七、保险金给付

八、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

九、订立保险合同的时间

第五节 人寿保险合同常见条款

一、不可抗辩条款

二、宽限期条款

三、复效条款

四、保费自动垫支条款

五、不丧失价值条款

六、保单质押贷款条款

七、年龄误告条款

八、自杀条款

九、受益人条款

十、意外事故死亡双倍给付条款

十一、赔款(保险金)任选条款

十二、红利任选条款

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 篇2

第一节自然环境对居民、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教学目的

1、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

2、理解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教学重点

大体了解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的民居、服饰和饮食等地方文化特色 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比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小活动)对照对比一下P36面的三张图片。仔细观察,三位藏族同胞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穿藏袍的方式有何不同。

让学生能过自主活动讨论来探讨出答案。

(引入)通过上面的图片,我们注意到了,人们的着装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我国,辽阔的地域、复杂的地形使到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而自然环境的差异又使到我国许多的地方都各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下面,我们这节课就来大致了解一下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 ]

课件板书

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

第一节自然环境对居民、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提问: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关于文化的定义,什么是文化?

学生阅读回答

地方文化所包括的方面很多,为简易起见,课本就民居、服饰和饮食三个方面讲述。

一、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

想一想与说一说:

你知道我国其他地方的住房、穿着还有饮食习惯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下面的都是一些什么东西?

学生自由回答 让学生看图讲述,课件里的三张图片各是什么。找几个认得图片中的事物的学生发言讲述。

(一)传统民居

课件情境:学生观察屏幕上的四幅来自我国内蒙古、新疆、陕西和江南水乡的民居的图片,注意对比不同地方的民居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讨论回答

课件情境:小活动:与同桌一起仔细观察说说、想想、找找,下列的民居都用了什么材料来建造?住在里面是冷是热?通风好不好?

学生细细观察图片,通过讨论的形式去自己解答问题。

学生回答:让学生相互补充,逐幅图讨论讲述解答。

小结

在不同的地方,人们的衣着往往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二)传统服饰

课件情境:下列各张图片人们都穿戴了什么?他(她)们的衣着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让学生与同桌一起逐幅图观察议论回答,并相互补充。[来源:学*科*网]

(三)传统饮食

课件情境:说一说:你知道我国其他地方有什么我们本地没有生产的特色食品吗?

学生回答:学生观看图片讲述。

课件情境:

1、内蒙古的草原饮食文化

2、甘肃兰州的农牧饮食文化

3、有广东特色饮食文化--凉茶

4、广东潮汕地区的功夫茶

小结:由以上可见,不同的地域,往往有着不同的地方文化。无论是在居住、服饰还是饮食方面,都各有特色。

那么,这些不同的地方文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呢?想一想,什么地方人们穿的衣服是比较厚的?

二、自然环境的文化的影响

课件情境:想一想与说一说:下列的种民居在我们闸坡这里能不能大量建造并应用?

学生讨论回答:以学生小组讨论形式,细细对比三张图片里的蒙古包、竹楼和窑洞与闸坡本地民居的不同。教师下到课堂去巡回指导。学生在回答时注意以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补充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小活动:阅读课文,说一说多雨和少雨的地方建筑的屋顶大致是怎么样的。并从地图册的图片里找出来,并加以思考。

学生回答:

小结(考虑学生学习情况,也可以让一位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来作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环境条件不同的地方民居各有不同。为了适应草原放牧而需要经常搬迁,蒙古族居住在蒙古包里。为了能通风、凉爽、透气以适应终年皆夏的天气,傣族人以木竹建构楼房。因为少雨干燥,新疆人可以用泥土砖构造荫房,用于晾制葡萄干。

课件情景 议一议与说一说:

对照课本图K,我国北方人民冬季穿着有什么特点?我们本地冬季衣着比他们薄还是厚?造成冬季时南北方衣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稍留时间让学生读图思考。

课件情景:议一议与说一说:

本地以大米还是面食为主?为何本地人吃饭时基本都会吃鱼?这与本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联系?

你平常有没有吃羊肉、喝牛羊奶的习惯?这又与本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小活动:与同桌一起,在课本和地图册里找一找关于西北的蒙古人和西南的傣族人的居住、饮食和服饰的图片,并通过图片简略地说一说内蒙古和我国西南部的气候大致是怎么样的。这两地有何差异?

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到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居住、服饰和饮食文化。从蒙古包、黄土窑洞到傣族竹楼,从羊肉马奶到面包大米,从皮衣棉袄到单衣短衫,各地的居住、服饰与饮食文化都非常有特色。而这些地方文化的差异的形成,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自然环境。

第二节 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旅游业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自然风光,文化古迹,革命纪念地和民族风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学生懂得爱惜旅游资源,保护旅游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教学要求

识记理解掌握应用 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 教学重点:1.旅游业的特点.2.丰富的旅游资源,记住十大旅游资源.突出方法:读图填图法,讲述法.教学难点:在地图上找到并记住我国十大旅游胜地.突破方法:读图填图法.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

学法指导:学习时要注意结合地图或地理图片来学习,并可结合实际来学习,不要死记硬背.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教具:《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 教学过程

(授课思路及讲解)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什么是商品和贸易?

2、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3、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有哪些?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山川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秀丽多姿的湖光山色,有四季飘香的春城美景,有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有珍贵罕见的历史文物,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我国旅游事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4、学生自学

根据大纲要求,指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学课文,寻找答案,教师板书教学提要,然后巡视解疑.二、讲授新课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主要如下:

一、旅游业

提问:你到本地或外地的风景名胜地区旅游过吗 有些什么体会 什么是旅游业旅游业为什么被称为“无烟工业”

(总结)为旅行,观光,游览服务的综合性行业叫做旅游业.旅游业具有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的特点,所以被称为“无烟工业”.二、我国旅游资源丰富

提问: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自然风光,古代文化艺术宝藏,革命纪念地,以及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

1.自然风光

提问:我国有许多令人心往神驰的名山秀水,涌泉飞瀑,雪山险峰等宝贵的自然旅游资源.其中,著名的自然风光有哪些呢

回答: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指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讲述——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台湾日月潭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此外,杭州西湖,海南岛的“天涯海角”,吉林白头山的天池等,也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欣赏,朗读:指导学生欣赏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台湾日月潭图片,并让一位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2.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讲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承德,敦煌,拉萨等地的古代建筑和艺术宝藏都十分丰富.提问:我国举世闻名的古代建筑和艺术宝藏有哪些

小结:指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讲述——万里长城,西安的秦陵兵马俑,北京的故宫和明代十三陵,南京的明孝陵,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的莫高窟,拉萨的布达拉宫等.3.革命纪念地

讲述:指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讲述——我国近现代史中的革命纪念地很多,分布很广,其中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北京等地,可以参观的纪念地最多.这些既是旅游地点,又是纪念革命先辈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4.民族风情

提问:我国许多地方有特色的风土,民俗,也是吸引旅游者观光的项目.你知道有哪些具有特别的民族风情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三,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

提问:为什么要保护旅游资源 我们应当怎样保护旅游资源

课堂巩固:1.以板书为线索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练习册ABC卷.课堂训练题

1.为什么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 发展旅游业,给国家和地方带来什么好处

2.我国有哪些举世闻名的自然风光和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3.我国的旅游资源分为哪四类

4.我国有哪些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

第三节 学习与探究——设计一个旅游方案.一、设计理念:以学生为本

根据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新的课标的要求,我选择的一条设计理论是改变地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本、以课堂为本的宗旨。促进学生探究体验、个性化的学习;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在当前课改前提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之根本才是最永恒的教学目的。

二、学生分析:注重情感教学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运用易学过的地理基本理论和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上来看,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发问,喜欢动脑、动口、动手,愿意展示自己的才华,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

三、教材分析:以学为重

设计一个旅游方案探讨的主要内容是:旅游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活动,需要与交通、通信、餐饮、购物、娱乐等行业相互联系,因此如何选择、确定理想的适合个人需求的旅游地点;通过什么途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怎样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旅游线路;出行旅游前应该准备哪些必需品等等问题,都是人们出行旅游前常常会遇到并解决的事情。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与生活结合紧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空间概念较强。其中旅游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课的重点。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设计旅游方案的基本步骤和内容。

2、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观察、思考、探究、动手、创造的能力。

五、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抽象的事务形象化、直观化。小组合作可使学生分享各自的经验经过交流能够优势互补。通过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的旅游景点的资料使课程资源进一步得到扩充和拓展。

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的认识,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他们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旅游可以欣赏自然风光美景,观光名胜古迹,了解民俗风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等许多好处,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很想去旅游,可是现在还不行,因为我们眼下正在读书,但是,大家可以先来设计一个旅游方案,以便在暑假期间与你的家人共享旅游的乐趣,想一想那该多好!

环节二:深入展开,分析问题

第一步:

去哪儿旅游——即旅游的目的地(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消费层次,不同的闲暇时间,不同的年龄结构等)主要由教师引领学生分析来解决问题。

第二步:

相关旅游资料与信息的查找——搜集旅游信息和资料(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旅行社、亲朋等)此步一教师设问学生举手回答及学生相互补充教师补充来完成。

第三步:

设计旅游线路——计划中的旅游过程(用时、花费、获取旅游信息量、满意程度)

1、根据不同的经济收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2、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点串联成环形路(或多边行),尽量避免往返线路重复。

3、合理安排时间,考虑好各项旅游活动选择在什么时间,许多长时间。尽量缩短单处的交通时间,留出适当的自由活动时间。

4、旅游活动内容要多样化,要注意劳逸结合,千万不要把观赏内容安排得过多,以至无暇旁顾或过度疲劳。

5、突出旅游线路设计的主题。

此过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的成员按照教师的要求各抒己见共同完成旅游线路设计。

第四步:

出发前相关旅游物品的准备——旅游用品配备。

1、必要的衣物;

2、常用必备药品;

3、小小针线包;

4、照相机、摄像机等;

5、足够的钱(最好是带银行的信用卡)。

6、旅途中必要的食物和水;

7、一定要买保险。

环节三:自主探究,制定方案

学生通过分析和运用以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分组上网查找相关的信息和资料来设计旅游方案。这一过程充分的锻炼了学生资助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闪光点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积极作用,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分组时可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如:想去相同旅游景区的同学可以分在同一组等。而且教师要规定好旅游方案的设计用时。并且每个小组要有负责人和讲解员,各小组要把自己的设计方案以文档的形式保存在讲解员的微机中。要评出合作最融洽的小组、分工最明确的小组、设计用时最短且成功的小组等。

环节四:作品展示

教师利用交互平台分别把每个小组的作品切换给全班同学,每组的小组长要把本组设计的旅游方案展示并讲解给全班同学。教师要有适当的补充和点评(以表扬为主)。然后由全体同学评出旅游方案设计的最佳小组。此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本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来评价。

环节五:升华设计,发散思维

第五章旅游服务合同 篇3

——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第五章

高圣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上传时间:2007-3-2

2关键词: 劳动合同/格式劳动合同/行政规制/备案审查/示范文本

内容提要: 劳动合同的附合化和格式化是现代劳动合同的主要特征。格式劳动合同的行政规制在劳动合同的监督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在立法上对其作出明确规定无疑深具意义。格式劳动合同的行政规制模式多样,方法各异。结合比较法研究和我国现实情况,我国应当采纳格式劳动合同条款的事先审查制和事后介入制(备案审查制)相结合的监管体制,同时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草拟示范文本以为当事人选用。现实视野下的劳动合同大多具有格式合同(附合合同)的色彩,劳动合同法应当是一部格式劳动合同的规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1]]虽然在个别具体条文中体现了规制格式劳动合同的要求,[[2]]但就整部法典而言,相关规制制度的缺失至为明显。本文拟就其中行政规制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同仁。

一、劳动合同的性质及其行政规制之必要性

在我国,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里的“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3]]由此可见,劳动合同具有从属性、双务性、有偿性、诺成性、附合性、继续性等特征,[[4]]并以此别异于一般的民事合同。[[5]]职是之故,以调整平民社会的平等关系为特征的民法(包括合同法)不适用于具有社会法性格的劳动(合同)法领域。我国学界通说以为,劳动合同不属于合同的调整范围。[[6]]这样就有劳动合同单独立法的必要。

就劳动合同的性质而言,本文作者以为,从属性与附合性乃其中之本质和关键。从属性,是指劳动者在人格上、经济上、组织上从属于用人单位,遵照用人单位的要求为用人单位劳动,完全纳入用人单位的经济组织与生产结构之内。[[7]]劳动合同从属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格上的从属性,即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提供劳务的过程中需服从用人单位的指挥与监督,作息时间等不能自行支配;第二,经济上的从属性,即劳动者基本上无相当财产而必须受雇于用人单位从事劳动以谋取生活。[[8]]劳动合同以提供劳务为内容,并以给付报酬为必要条件,此为经济上从属性的具体体现;第三,组织上的从属性,即劳动者须依用人单位之编制而成为其中成员,同时与其他成员共同成为有机的组织体。[[9]]由此可见,劳动合同的从属性传达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实质上的不平等。

附合性是指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条款并无磋商交涉机会,只能附合表示同意。[[10]]劳动合同的附合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订约上的附合性,即劳动合同的缔结改变了一般合同的要约、承诺过程,尤其是在劳动力过剩的今天,用人单位处于绝对的选择优势,劳动者面对少数的工作机会只有接受或不接受该工作机会的自由;第二,劳动条件上的附合性,即用人单位所规定的劳动条件,劳动者几无讨价还价的余地;第三,规章制度制订上的附合性。除了在劳动合同中明定劳动条件之外,用人单位惯常利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劳动者的行为,行使其劳动管理权,并动辄以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雇劳动者,而对于规章制度的制订,劳动者并无参与机会。[[11]]劳动合同的附合性决定了其具备格式合同的特质。[[12]]

基于劳动合同的从属性和附合性,用人单位在草拟格式劳动合同之时,常常会出现不当减轻或免除用人单位的责任(如,“工伤概不负责”条款)、用人单位单方面保留权利(如“本合同的最终解释权属于用人单位”条款)、加重劳动者责任(如“劳动者如违反企业规章制度 1

即离职”条款)、限制或剥夺劳动者权利的行使(如“结婚即离职”条款)、不当转移举证责任(如“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时,由劳动者就其工作年限的计算举证”条款)、使劳动者负担不合理或不公平之风险等违背契约正义的条款。由此,格式劳动合同常被处于优势地位的用人单位所滥用,实质上是假借契约自由之名而行剥夺或限制劳动者契约自由之实。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仅享有形式上的契约自由,并无有效的实质契约自由,其结果常与基于伦理观念而产生的实质正义相违背。基于保护劳动者之立场,为维护契约正义及确保实质上的契约自由原则,国家自有对劳动合同专门立法或对格式劳动合同予以特别规制的必要。格式劳动合同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使用已属无可避免。规制格式劳动合同的方法计有以下四种:(1)立法规制;(2)司法规制;(3)行政规制;(4)自律规制。[[13]]这些规制方法各有其优劣,故各国均加以综合运用,而形成多元化的规制现象。其中行政规制是各种规制方法中最早的一种,[[14]]是指行政主管部门对格式合同的内容予以法律意义上的认可、许可、核准和监督的规制方法。与立法规制相比,行政规制通常根据法律规定,对某些用人单位使用的格式劳动合同作出具体的规定,或对格式劳动合同的具体使用进行监督,属于执法监督;与司法规制相比,司法规制仰赖对当事人诉争的裁判,纯属被动控制,而行政规制中行政机关依职权直接介入格式劳动合同的制订和使用过程,对格式劳动合同中的不公平条款直接予以控制,属于一种主动控制;与自律规制相比,行政规制更具有权威性、确定性。行政规制可通过主管部门采取责令改正及行政处罚等抑制性措施,或采取建立申诉、举报制度等救济性措施,或采取成立客观公正委员会公开审查、核准使用或变更、公告应记载或不应记载事项、设定标准等预防性措施,除可弥补其他规制方法之不足之外,仍不失为规制格式劳动合同的重要手段及有效方法。此外,运用行政手段规制格式合同,从效率上而言无疑是最佳途径,[[15]]故各国对此均予以重视。[[16]]

二、格式劳动合同的行政规制的比较研究

各国对格式劳动合同的行政规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事先审查制。在格式合同使用之初,即由主管部门直接介入,事先审查格式合同劳动者的权益是否有合理的保障,不当的条款即禁止使用。在此种行政规制模式中,有的国家采取由各方人士组成特殊委员会充任审查机关,有的国家采取由主管部门充任审查机关。法国、以色列等国采取此种模式。

第二,事先协商制。在格式合同制定之初,由政府代表、劳动者代表及工商业代表,共同商议格式合同的内容,使之能兼顾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利益。此种行政规制模式中,行政机关的介入采取间接方式,由事先审查纯粹监督地位转为担任辅导的角色。丹麦、英国、意大利等国家采取此种模式。

第三,事后介入制。行政机关发现不合理的格式合同后,可以依法命令双方当事人使用特定的条款以取代不合理条款,或命令当事人适用另一法定的格式合同,荷兰、瑞典、德国、比利时等国采取此种模式。

在这三种规制模式中,采取事先审查制可以防止一部分或全部不当格式条款的存在,使用人单位所使用的格式合同皆属合理,劳动者可安心加以使用,在保障劳动者权利的同时,兼顾了交易安全的促进,但采取此种规制模式,主管部门负担极重,对于格式劳动合同审查的申请,须以精确、快速的方式进行,否则难免阻滞用工活动的进行,而精确、快速的审查,须有素质高、效率高、数量多的审查人员为基础,果若如此,财政负担必然很重,如果审查中偶有疏忽,亦将造成劳动者及整个审查制度威信的伤害。同时,主管部门可能受其他部门或团体的影响,未必能秉公审查。

采取事先协商制,劳动者代表限于其法律上和专业上的知识,很少能对精心设计的格式劳动合同提出有利于劳动者群体的异议,其能否真正代表劳动者,实值可疑。

采取事后介入制,格式劳动合同已然适用,在损害发生后予以补救或赔偿,系传统民法规范

之设计,虽然不失为亡羊补牢之计,但对于受害的劳动者未免有保护欠周之处,且民事诉讼的冗长及人力物力的浪费,当事人所得者往往为迟来的正义或高价的正义。

三、我国格式劳动合同行政规制的现行模式及其重构

(一)我国现行行政规制模式及其评价

我国格式劳动合同的现行行政规制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制定劳动合同示范文本[[17]]。劳动合同示范文本,是由劳动保障主管部门统一制发的,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提供示范的劳动合同书。在示范文本中记载了劳动合同的基本结构和通常情况下的合同条款。合同当事人可以以示范文本为基础进行协商,以确定劳动合同的内容。示范文本只是给当事人一个样本,其内容无强制性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从实际出发对文本的某些内容进行变更。示范文本的作用就是为了使劳动合同格式化、规范化,使劳动合同的订立更加规范。[[18]]

实践中,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大多制定了劳动合同示范文本,有些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也根据本行业特点制定了示范文本。[[19]]

第二,劳动合同鉴证[[20]]。劳动合同鉴证,是劳动合同鉴证机关依法审查、证明劳动合同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一项行政监督和服务措施。鉴证机关为地方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其鉴证职能一般由劳动保障主管部门中的劳动仲裁办事机构具体实施。

第三,劳动合同备案[[21]]。劳动合同备案,是劳动合同备案机关依法对劳动合同进行审查和保存,以确认劳动合同的订立、续订、变更和解除的一项监督措施。它由劳动保管主管部门和地方工会组织分别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具体实施,以订立、续订、变更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为备案对象,表明对劳动关系存续和解除的确认。各种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都应当备案,而经劳动保障主管部门鉴证或批准的劳动合同不必再由劳动保管主管部门备案。

上述规制模式中,第一种属于事前协商制,第二种属于事先审查制,第三种属于事后介入制。但这三种均是行政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模式,缺乏上位阶法律规范的支持,在我国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后,其合法性颇值怀疑。同时,相关制度之设计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第一,示范文本的草拟是否有劳动者的参与,不得而知,同时,示范文本鲜少考虑劳动的行业特点和职业特点,针对性不强。通过对各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发布的示范文本的分析,可见,这些文本大多重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文本内容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有些示范文本甚至剥夺了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如吉林省、湖北省、广州市等地的示范文本规定了用人单位支付培训费后劳动者在一定期间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实则限制了劳动者的法定解除权。第二,劳动合同鉴证和备案适用于每份劳动合同,表达了主管部门的良苦用心,但有行政机关过渡干预之嫌。该制度施行效果欠佳,实践中大量存在的不公平格式劳动合同,是对该制度设计的直接否定。要求鉴证当事人均到场参加鉴证,规定未经鉴证或批准的每份劳动合同均需向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备案,不仅增加了用人单位、劳动者的负担,也使行政机关疲于奔命,无法正常、高效地履行其监管职能,相关制度设计颇值考量。

(二)我国格式劳动合同行政规制的制度设计

面对纷繁的格式劳动合同,我国应当采取何种行政规制模式,颇值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第五章对此付之阙如,实乃遗憾。本文作者以为,参较各国立法例和我国其他行业格式合同的规制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第五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制格式劳动合同:

1.由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制定格式劳动合同示范文本

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制定格式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在性质上属于事实行为,虽然只具有劝导作用,并不具备法律上的约束力,但是该示范文本一经当事人采用,即具有私法效力,可以规范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制定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在行政规制上具有重

要意义。一般而言,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制定格式劳动合同可以主动引导劳动合同条款趋于合理化、公平化,可以使处于劣势地位的劳动者获得最基本的保障,也可以促使用人单位使用,降低双方交易成本,促进交易便捷,同时,因其内容较为周详和明确,可以避免争议及减少讼累,有利于交易秩序的安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05年12月28日)即建议:“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适用于不同行业的劳动合同示范文本,明确用人单位对劳动条件、劳动内容、工资报酬、职业危害的告知等法定义务,指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内容规范的劳动合同。”可见,示范文本制度在我国已引起了相当注意。

在制定示范文本时,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应力邀劳动者、工会和用人单位代表,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审判机构的人员,公共利益代表(如律师等),劳动合同专家、学者等,共同研讨拟定。条款设计时,应注意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强行性规定,体现不同类型的劳动关系的特点,充分考量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分配,并可就不同的劳动类型设计不同的示范文本,供当事人选择。同时,本文作者建议,劳动合同示范文本由劳动保障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为宜,这样可以避免广受诟病的行业主管部门袒护本行业用人单位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第108条第1款规定:“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提供。”直接剥夺劳动者对文本内容形成的权利,至为可议。

2.对格式劳动合同采取事前审查制和事后介入制相结合的规制模式

结合事前审查制和事后介入制的优劣,本文作者以为,《草案》应综合采取两种规制模式。其中,在事先审查制与事后介入制之间,在法政策层面,设计一套事前预防措施,并由公权力介入事前监督,要比事后的补救更具效力。

第一,对于攸关国计民生、使用范围较广泛的格式劳动合同宜采事先审查制,如金融、公共运输、邮电通信等,由依法成立的格式劳动合同审查委员会,邀请各方单位,审查此类格式劳动合同。审查委员会基于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综合考量,使格式劳动合同在取得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社会收益的积极作用的前提下,不致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经审查合格的格式劳动合同方能投入使用。

第二,对于其他格式劳动合同采取备案审查制。其他格式劳动合同的使用勿须采取事先审查制,但如用人单位申请审查,审查委员会亦应对其进行审查。对于其他格式劳动合同,明定用人单位应报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备案。[[22]]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备案审查及时发现格式合同是否公平合理,并责令改正,同时备案审查制属于事后介入制中的一种,没有妨碍用人单位的正常用工,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应当注意的是,本文所建议的备案审查制并非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的备案”,后者是每个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具体劳动合同的备案,而前者是用人单位所使用的格式劳动合同的备案,两者在价值取向、政府干预程度、财政负担等诸方面均有重大差异。

第三,建立劳动者对不公平格式劳动合同的申诉和举报制度,健全救济性措施。如出现格式劳动合同的规定对劳动者有不合理的不利益的,劳动者可以向审查委员会或劳动保障主管部门申诉或举报,经审查属实,审查委员会或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禁止使用该条款,同时科以罚款,在新的条款使用前须报审查委员会批准。[[23]]

如此制度设计将有效改变目前监管模式,有利于提高行政监管效率。

注释:

[1] 本文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概指2006年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征求意见的文本。

[2] 如该草案第8条即体现了格式条款订入劳动合同的特别规则;第10条第6款体现了格式劳动合同条款的特殊解释规则;第18条第1款第4项体现了格式劳动合同条款的特殊效力控制规则等等。

[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第3条。

[4]参见王全兴:《劳动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贾俊玲主编:《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郑尚元主编:《劳动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100页等等。

[5] 关于劳动合同的特殊性,另参见许建宇:“劳动合同的定性及其对立法的影响”,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6]参见吕伯涛:《适用合同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7]参见王全兴主编:《劳动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8]]不过,有学者认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经济与财务状况与经济上的从属性无关,亦即,劳动者的经济实力并非不如用人单位。经济上的独立性重点在于劳动者不是为自己的营业劳动,而是从属于用人单位为该单位的目的而劳动。参见黄越钦:《劳动法论》,作者1994年自版,第90页。

[9]参见陈继盛:《劳动法论文集》,陈林法学文教基金会1994年版,第45页等。

[10]不过,附合性有时亦有例外,如在劳动者是高级管理人员或核心技术人员时,合同条款的形成往往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的结果。有单位和学者据此认为,这部分劳动者应排除在劳动合同法调整范围之外,而由民法调整。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劳动合同法(草案)参考》,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由此更加证成了劳动合同的附合性。

[11]参见黄越钦:《劳动法论》,作者1994年自版,第35页。

[12]参照我国合同法第39条第2款规定,所谓格式合同,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缔约时未与对方协商的合同。

[13]王泽鉴:《民法债法总论》(第一册),台湾1993年版,第77~78页;刘宗荣:《定型化契约论文专辑》,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88页;黄越钦:《私法论文集》,台湾世纪书局1980年版,第139~144页;张新宝:《定式合同基本问题研讨》,载《法学研究》1989年第6期,第52页;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黄越钦:《私法论文集》,台湾世纪书局1980年版,第142页。

[[15]]参见苏号鹏:《格式合同条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4-358页。

[16]参见廖义男:《消费者保护法之行政监督》,台湾“行政院”消费者保护委员会1996年版,第21页以下。

[17]参见《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1992年6月9日,劳力字[1992]33号)和《劳动部关于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1997年4月3日,劳部发[1997]106号)。

[18]回沪明、高圣平主编:《劳动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页。

[19]如铁道部等。

[20]参见《劳动合同鉴证实施办法》(1992年10月22日,劳力字[1992]54号)。

[21] 参见《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1996年10月31日,劳部发[1996]355号)、《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2000年12月8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10号令)。

[22]此种规制模式在我国其他行业中亦有先例。如我国《保险法》第107条规定:“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时,遵循保护社会公

众利益和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原则。审批的范围和具体办法,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制定。其他保险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第五章 薪酬管理 篇4

一、薪酬战略的中心任务:A确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B制定正确的薪酬策略C支持并帮助企业赢得并保持人力资源竞争的优势。

1、基本前提:薪酬制度体系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企业经营战略,并与企业发展总方向和总目标密切结合。

2、基本目标:效率,公平,合法

二、构建企业薪酬战略的步骤: ①评价整体性薪酬战略的内涵。需要掌握以下信息: A企业文化与价值观B企业外部环境C社会政治与经济形势D全球化竞争的压力E员工或工会组织的需要F企业总体战略对人力资源战略及薪酬的影响G现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及薪酬管理的现状;②使薪酬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和环境相适应,薪酬决策与薪酬战略相适应;③将企业整体薪酬的目标具体化,即提出薪酬的具体政策和策略,设计出具体薪酬制度及实施步骤技术,技巧。④重新衡量薪酬战略与企业战略和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在实施中发现问题和不足,保持企业薪酬制度体系的动态性和适应性。

三、基于战略的企业薪酬分配的根本目的:(1)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2)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3)能够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4)有利于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5)有利于营造响应变革和实施变革的文化

四、影响薪酬战略的因素分析: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2、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形势

3、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

4、员工对薪酬制度的期望

5、工会组织的作用

6、薪酬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企业薪酬战略所采取的具体政策和策略:一般来说,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取领先型、跟随型、滞后型和混合型四种不同的薪酬策略。

六、研发人员薪酬管理政设计(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双重职业路径)特点:研发人员的工作是决定着企业技术产品是否能够适应竞争市场的需要,是企业长远目标实现的有力保证,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工作价值的衡量:

1、取决于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专业智能

2、工作成效不能立竿见影,有时甚至没有结果,难以在短时间予以衡量。素质特殊要求:

1、通常是高学历,经验丰富的人才

2、重视工作成就和工作内容

3、自我期望较高,对工作环境要求也高。应采取的工资制度:

1、薪酬着眼于对外具有竞争性,薪酬取决于市场的供需情况;2市场供应不足,研发人员的薪酬可能较一般工程人员的薪酬要高,3、特别在激励措施上,产品开发成功时可酌情给予产品开发奖金,或者根据贡献率给予一定的利润分享,鼓励其自身价值的实现又能影响镇部分人的团队效应,激发其潜能智慧的充分发挥。对研发人员的薪酬激励政策:1-着眼于对外具有竞争性,薪酬取决于人才市场供需情况;2-市场供应不足,研发人员的薪酬可能较一般工程人员的薪酬高;3-产品开发成功时,给予产品开发奖,或者根据贡献率进行利润分配。专业技术人员薪酬制度设计的原则:人力资本投资补偿与回报的原则;科技人才稀缺性的原则;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原则;竞争力优先的原则;高产出高回报的原则。研发人员薪酬模式:A单一的高工资模式;B较高的工资加奖金;C较高的工资加科技成果转化提成;D可以结合企业情况采取科研项目工资制、股权激励等方式。双通道职业阶梯(管理和技术性岗位的晋升阶梯);成熟曲线(明确企业工资水平的市场地位;决定员工的工资等级;工资调整)

七、高级主管的薪酬管理政策设计

特点:高层管理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是企业目标的发展、实现的中坚重要环节,是落实企业方针、目标的重要组织者。工作价值:

1、工作价值取决于部门的职权及管理幅度。

2、工作价值取决与企业整体绩效及部门整体绩效。素质特殊要求:

1、通常较资深,多专长的人员2较多重视名甚于利。

3、擅长沟通,领导及规划。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要注意:

1、薪酬取决于公司规模、员工人数及福利能力,2、薪酬取决于公司效益,通常享有较多分红及奖金,3、享有特别的绩效奖金或目标达成降。

4、享有额外的福利、汽车、保险、各种会员资格证和其他非财务性薪酬

5、享有财务性

对中高级主管的薪酬激励政策:1-让中高级管理人员在考虑公司近期目标时也兼顾长远目标;2-薪酬要有激励作用,保证中高级管理班子的稳定性,并安心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3-实行短期奖励(如年度奖)和长期奖励(如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计划等)相结合;4-在确定年度奖金时,先确定每个职位的奖金比例,再根据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来进行调整;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

总体薪酬中,基本薪酬所占的比重较小,而短期奖金和长期奖金所占的比重较大。

首先企业高管人员其基本薪酬通常有董事会主席为首的薪酬委员会确定,决策的依据主要是上一年企业总体经营业绩以及相关薪酬调查数据。其次,以年终奖金形式为主的短期奖金在高管薪酬中占有重要作用;再次,长期激励在高管薪酬中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大,主要是期权、期股等等;最后,福利和服务也是高管相当重视的。

高管人员薪酬管理策略:将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与经营风险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说,总薪酬越高,其与企业风险相联系的部分就越高。确定正确的绩效考评方法;实现高层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平衡;更好的支持企业文化。

八、销售人员的薪酬管理政策设计 特点:企业掌握市场信息,贯彻以销定产原则基础上的超前力量,是实现企业经营计划目标的重要前提;工作价值:

1、工作价值取决于正确的经营思想,经营销售艺术和策略技能

2、工作价值取决于企业整体的绩效。素质特殊要求:

1、通常是年富力强、知识面广多专长的人员。

2、销售人员较多的是重视激励成果及承诺。

3、擅长沟通和对信息的定夺。应采取的工资制度:

1、薪酬取决于企业效益,通常享有利润分享

2、由于中高级营销人才相对短缺,因此薪酬可能较议案管理人员,工程人员要高。

3、对于市场开发,市场占有率有重大突破的,应给于特殊奖励。常见销售人员薪酬方案:纯佣金制;基本薪酬+佣金;基本薪酬+奖金;基本薪酬+佣金+奖金。

对销售人员的薪酬激励政策:1-实行销售年薪制、销售提成制或“底薪+提成”方式;2-薪酬取决于公司效益,通常享有利润分享;3-由于是市场竞争的人才,他们的薪酬可能较一般的管理人员、工程人员要高;☆对于市场开发、市场占有率有重大突破者,应给予特殊奖金鼓励其实现自身价值。

第五章 粮食安全 篇5

国家建立耕地保护制度,对基本农田依法实行特殊保护。

第三十二条 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粮食主产区给予重点扶持,建设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改善粮食收贮及加工设施,提高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加工水平和经济效益。

国家支持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建立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

第三十三条 在粮食的市场价格过低时,国务院可以决定对部分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制度。保护价应当根据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的原则确定。

农民按保护价制度出售粮食,国家委托的收购单位不得拒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财政、金融等部门以及国家委托的收购单位及时筹足粮食收购资金,任何部门、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截留或者挪用。

第三十四条 国家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制度,采取措施保障粮食供给。国务院应当制定粮食安全保障目标与粮食储备数量指标,并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主管部门进行耕地、粮食库存情况的核查。

国家对粮食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储备调节制度,建设仓储运输体系。承担国家粮食储备任务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保证储备粮的数量和质量。

第三十五条 国家建立粮食风险基金,用于支持粮食储备、稳定粮食市场和保护农民利益。

第五章附则 篇6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原《沈阳市行政审批若干规定》(市政府[2002]第12号令)同时废止。

★ 沈阳市大气环境现状和对策

★ 沈阳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

★ 沈阳市最好大学排名一览表

★ 沈阳市建设工程监理条例

★ 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

★ 党员管理办法

★ 管理办法的格式范文

★ 沈阳市关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文件

★ 安全措施费管理办法

第五章 附则 篇7

高等学校以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信息公开,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已经移交档案工作机构的高等学校信息的公开,依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

第三十一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制订实施办法。高等学校应当依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 河南省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办法

★ 街道信息公开的工作总结

★ 上海市普通高校国家统一招生考试办法

★ 商务局当局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 气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 海口市行政诉讼案件败诉过错责任追究办法

★ 《澧县财政局财政信息公开实施细则》

★ 《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实施细则

★ 行政处罚减免申请书

第五章 经费 篇8

第二十六条 委员、单位委员和通讯委员,应向技术委员会交纳会费,交费办法由各技术委员会规定,部科技司批准。

第二十七条 技术委员会的活动经费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提供:

(一)国家和铁道部提供的标准补助经费及活动经费;

(二)委员、单位委员和通讯委员交纳的费用;

(三)开展本专业标准化咨询、服务工作的收入;

(四)有关方面对本专业标准化工作的资助。

第二十八条 技术委员会的经费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修订标准补助费用;

(二)技术委员会会议等活动费用;

(三)向委员提供资料所需费用;

(四)标准审查费用;

(五)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补助费用。

上一篇:年鉴编纂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