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学的反思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口语交际教学的反思(共11篇)

口语交际教学的反思 篇1

盱眙县鲍集中心小学程娟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语文学科是一个内涵及外延极其广泛的学科,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语文,生活中语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然而,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丛的感觉。特别是“口语交际”这一板块的教学,虽然有人提出了许多很独到,很新颖的观点,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部分涉及的话题范围很广,如:怎样利用《未成年人保护法》来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当你被别人误解了,如何解释;小学生上网利弊辩论;学会如何采访等等。“口语交际”这一项在每个学段的教学中都是难点,也是师生们容易忽视的地方,尤其在农村小学,有的老师认为考试卷上只要把写话或习作写出来就OK了。口语交际训练时,学生不会说,怕说,越怕越不会说,老师没有耐心的引导,急了,烦了,这样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干脆pass。多“爽”!其实,口语交际时,孩子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是训练说话的最好机会,是可以促进写作能力提高的机会,是锻炼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的机会,可这样重要的机会,在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成长过程中一次次地丢了。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在变得枯燥、单调、无趣,孩子们被困在狭隘的课堂教学的牢笼里,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正逐步丧失。陶行知曾有过一个恰当的比喻,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如何创造一片“林子”让鸟儿自由飞翔?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恢复对语文的兴趣,如何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和它无处不在的魅力呢?需要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变语文的小课堂为生活的大课堂,变头顶的小天空为生活的一片蓝天。

说话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高的说话水平只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小学生正是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期。所以,我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和谐氛围,消除胆怯心理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当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心情愉快,就能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表达。有些学生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话,怕老师批评,怕别人笑话,少数学生虽能积极举手,但想说又说不清,导致紧张,羞于表达。这时如果教师神情严肃,就会加剧孩子心中的畏惧感。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消除儿童的胆怯心理,鼓励其大胆说话,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态度和蔼可亲,说话热情而富有童趣。这样孩子们与老师的心理距离缩短了,就会产生说的欲望。

二、创设多种情境,激发说话兴趣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口语交际中可以充分地运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影响的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好动机。让学生在情境中交际,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进而达到体验生活的目的,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交际,既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在进行说话训练时,老师可以一边听,一边喜形于色,偶尔画龙点

睛地评上几句,待学生说完后,师生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学生就会有成就感,纷纷争先恐后地要求说。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三、多种形式结合,教给说话方法

1、看说结合。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主要的途径。低年级教材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而且将看图说话内容编入课文练习中,形式多样,内容生动,便于儿童观察和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听说结合。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教师可选择一些文明礼貌、诚实勇敢、勤奋好学等内容的故事让学生听。如:《孔融让梨》、《负荆请罪》、《程门立雪》等等。听完后,要求学生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有的学生说话缺乏条理性,老师必须把复述的内容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让学生沿着这条线索,抓住故事内容进行复述。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听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演说结合。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生活就是鲜活的教材。教师模拟生活实际,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演练,能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之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在演练过程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谈谈他们的内心世界,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了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有效地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四、挖掘有利因素,加强语言训练

1、从自我体验中引说。体验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它能引发强烈的表达欲望。如:过生日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且大多经历过,让学生谈过程,谈感受,这样就把学生的生活与说话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仅能说,而且还善于发挥。

2、从课外生活中引说。针对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把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引进课堂,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问路、借东西、购物、接待客人等活动。学生在玩中学说,兴趣盎然,轻松愉快,如模拟表演“买文具”,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小顾客,再现了买卖交际场景。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训练中,不仅学会了应用礼貌用语,思维与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

3、从电视节目中引说。电视中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是练习说话的好材料。可以要求学生看完电视后,把这些内容讲给同学听,讲之前要先回忆一下电视故事的主要内容,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讲的时候要注意说好故事的发展,当时的环境,人物的表现等内容,并配以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尽量把故事讲生动,这样边看电视边学说话,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的反思 篇2

一、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口语交际

教材中所选用的课文都蕴含着丰厚的口语交际内容, 所以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 就能挖掘到许多有效的训练点, 为学生提供训练的机会。如续补课文内容的教学, 我们知道续补文章结尾是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好办法。通过给文章的结尾续补, 我们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表达出他们构思的故事, 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不过续补时, 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文章, 如童话和寓言等。因为学生常常对这类文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甚至教学结束了, 他们还在关心着文中角色的命运。其实在学生的脑海里, 早就不由自主地编织了一个个天真美丽的故事。笔者在教学中就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 指导学生大胆想象, 把想象的内容说出来。

1. 要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比如“自我介绍”,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 他们对周围事物一定很好奇, 很想尽快认识同学, 所以此时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学生还是很乐意的。

2. 要创设宽松的交际情境, 吸引学生。

宽松自然的交际情境能使学生进入其中, 自然而然地进行交际。如口语交际活动“自我介绍”, 在发言之前, 教师要在黑板上写出“自我介绍”, 并画上一些简单的图案, 并且面带微笑, 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 说起话来有很多语病, 因此教师要加强语言引导, 要用宽容、关爱的目光注视出错的学生,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认同感, 吸引学生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如学生在自我介绍时说:“大家好, 我叫 () ……”下面没词了, 这时教师要适时给予鼓励、提醒。如“不要着急, 前面说得很好, 老师相信你”, 同时稳定其他学生的情绪, 以良好的交际氛围等待学生的介绍。每当一个学生介绍完后, 都要给予一定的表扬与鼓励, 让他们从一开始就体验到成功, 这样学生才敢说、爱说。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 在自然环境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为了让学生的口语交际适应广泛的社会交际要求, 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已知的生活常识, 举一反三。如教师问学生:“你能给大家说说, 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回答:“现在是春天。”教师:“请你说一说有关春天的景象。”学生回答:“校园里的柳树发了芽, 月季花长出了芽, 地里长出了无名的小草。”让学生们一起说一说有关春天的词语, 背一背有关春天的古诗, 唱一唱春天的歌谣。

2. 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反思与重构 篇3

一、对现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批判与反思

在交际中,口语作为交际主体表达意思的一种基本方式,无疑是最省力最直接的,但在实际交际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口语对意思的传达是极为有限的。尽管人在进化过程中,有声语言的发展超越了人的视觉界限而意义非凡,但有声语言脱离肢体语言而单独进行培养和训练却是违反科学的。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多半是为了完成课程目标而进行的刻意口语表演,只注重口语对意义的表达而忽视肢体语言对意义的传导,是一种让交际情境严重失真的伪科学。而在交际情境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交际环境的假设,而忽视人才是交际情境的主体,把交际重心放在口语意思的表达上,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让我们忽视了肢体语言对意思表达的作用。

目前,我国口语交际教学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学理性不强。各种版本的教科书没有一个宏观的口语交际学理论来支撑,口语交际教学话题杂乱,没有合理的教学梯度和教学序列,忽视交际知识的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表达交流”一节的教学实施建议中提到“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我们很清楚的是:没有知识的技能只是僵化的技能,是很难实现迁移的,特别是适合情境的迁移。因此,现有口语交际课程内容很贫乏,大多课例的训l练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交际中的“礼貌原则”,除去“礼貌原则”外很多课例的设置基本上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2真实性不够。没有立足于生活中“我”的真实性,很多口语交际教学课是以动物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的,先把动物的世界假设成和人_样的世界,再由学生去扮演动物中的交际角色,这是假设中的假设,没有立足真实的生活情境。猫和老鼠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吃与被吃的可能,而没有交际对话的可能。由学生去扮演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交际,虽然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体现了学生的童真,但口语交际是训练真实生活场景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能力,而不是动物之间的交际能力,过多的动物角色扮演会造成生活角色的混乱,给学生社会角色还原造成一定困难。因此口语交际情境的设置应该立足于社会关系中的某种角色(或将来可能成为的某种角色)来设计,尽可能让口语回到原生态交际中去。

3交际问题的设置不够明确。“问题”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原始状态和目标任务之间有一定障碍,需要克服一定的障碍才能达到目标。实际口语交际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而不是由旁观者来界定参与交际者礼貌与否、表达是否清楚、口齿是否伶俐。在同等社会条件下,甲能完成交际任务而乙没能完成,就说明甲在口语交际中是成功的,乙在口语交际中是失败的。口语交际的最高标准是符合情境性,其次则是交际任务中问题的解决程度。

4交际目的不明确。在这里需要区别交际目的和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口语交际教学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达到某种口语交际的要求,而交际目的则是在交际情境中为什么去交际的。如果我们把交际看成一种需要的话,那么这种需要是生活需要、休闲娱乐需要、学习需要、工作需要,还是解决某问题的需要?如果没有明确这一点,那么教学中学生洋洋洒洒地讲下来,却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去讲、讲的意义在哪里,对于学生来说这只是一个消极的配合教师教学的过程而已。

5口语交际的规范性要求不够。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大多只是描述性的要求,比如要有礼貌、语言简洁、表达流畅,却没有提供一个较为详明的比照标准或评价标准。在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个人感觉来对交际进行评价,很难达到预定的效果。

6交际任务难度系数较低。交际任务的难度系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如果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内容,难度系数设置较低,则学生不屑于课堂上的口语交际训练。

7只注重口语而忽视无声语言。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只重视口头语言的表达训练,这是很不科学的。艾伯特·梅瑞宾研究发现,在一条信息传递的全部效果中,只有38%是有声的(包括音调、变调和其他声响),有7%是语言(只有词)的,而55%的信号是无声的。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交谈双方的相互理解一语调(占38%)+表情(占55%)+语言(占7%)。雷.L.伯德惠斯特的研究也发现,人们面对面交谈时,有声部分低于35%,而65%的交际信号是无声的,即65%的“社会意义”是通过非语言方式传递的。

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重构的语言学基础:副语言的引进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在这里引入“副语言”理论,尝试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所谓副语言指的是除了有声语言外,为达到交际目的而采取的其他一切动作、表情、姿态等。从交际学来看,副语言往往比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更为可靠。江苏卫视的一档电视节目“非常了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卡.W.贝克在其主编的《语言交际》一书中把副语言分为无声动姿、无声静姿、有声类语言等(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交际远远不是口语表达上的交际,如果只注重口头表达就会陷入一种远离真实生活的怪圈中,这种怪圈与以前所提的听说训练无异。真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是口头语言与副语言共同作用完成的,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忽略副语言是不行的。虽然课程标准的提法已经将“听说训练”改成“口语交际”多年,但是很多实际操作还停留在口语表达层面上,只重口语表达而对副语言视而不见。

在真实的交际中,口语表达和副语言是相互关联的,具体表现为:1.人们常用副语言代替口语(如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2.在口语交际时,人们常用副语言来辅佐口语,即“用姿势助说话”(如用手势给人指路)。3.副语言可以调节口语交际。4.副语言的运用可以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更要重视副语言对口语的辅助作用。

三、口语交际教学内容重构的心理学基础:学生认知发展和层次需要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学习主要属于广义的学习,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游戏。进入小学以后,学习活动立刻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虽然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还包含游戏的成分,但这主要是为了学习,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种游戏成分也逐渐减少。儿童思维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这个转折期一般在四年级(约10~11岁),此时也是小学生掌握字词概念能力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期。我们可以把四年级以下看成低年级,口语交际以直观游戏为主题;四到六年级则视为小学中的高年级,口语交际应该以生活学习需要为主题。中学阶段,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是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所以交际主题的选择应偏向于社会交际方面。

口语交际教学同时也要从学生的交际需要方面来进行选材。马斯洛把人类需要分为两大类: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成长需要包括知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小学低年级,为实现归属需要、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应以参加各种游戏活动为主题;在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有了认知的需要,交际活动应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到了初中阶段,交际需要更体现出对美的需要,在交际中学生更注重在异性面前的自我形象与美的展现。到了高中阶段,学生会较为理性地思考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阶段,交际面将进一步扩大,那么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也要与之相协调。当然,“马斯洛所描述的需要的发展,并不是间断的、阶梯式的跳跃过程,而是一种连续的、重叠的、波浪式的演进”,高一级的需要同时也包含低级的需要。

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具体分期见下表

主题的选择还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灵活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地域特点、社会热点。除了内容选择外还应该注意灵活运用多种组织方式,如演讲、表演、辩论、节目主持。

四、口语交际教学内容重构的实践探索:基于理论分析的案例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以初中学生为对象,以商场购物时退换物品为目的,设计如下口语交际教学案例:

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清楚地表达物品购买、使用、损坏等经过。2.表达时注意副语言的使用。

交际对象:售货员、售货经理。

交际任务,成功退换货物。

教学重难点:副语言的使用、分析与体会。

课前准备:1.摄像机一台,多媒体教室一间。2.同情境下标准的口语交际视频(在电影中选择较好的同等情境,或老师进行实况录制)。

教学场所:商场、多媒体教室。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老师在商场买了一个电水壶,在购买时售货员承诺水壶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如有任何质量问题可以在购买后的七天内换新,现在是第三天了,老师回家装上水启用电水壶时发现有漏电现象,委托两名同学去商场换货。

(两名同学退换水壶,另外两名同学负责用摄像机把他们的换货过程拍下来,作为课堂讨论的对象。过程大致如下:售货员一直强调水壶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换新,在经过几番辩论以后,售货员说做不了主,要去找售货经理才能决定换与不换。到售货经理处,经理同意换,但只能换同类有质量问题被召回后维修过的水壶,于是学生拿出售货的所有票据和经理辩论,要求经理换新水壶。)

(二)先在教室播放学生退换水壶的视频,然后由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这两名同学在交际时有哪些优点和不足,评价越详细越好。

(三)播放标准视频,播放后学生再自由发言,对两个视频的口语交际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

比较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总结副语言的作用,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辅助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四)根据以上标准,对售货员和售货经理的交际表现作出评价并说出理由。

(五)四人一组,两人饰演顾客,两人饰演售货员和经理,分组进行角色对话。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4

阳泉市平定县岔口联校马上固小学 王慧文

在本节口语交际习作教学中,先通过课件、表演等创设情境和三个小故事,引出话题,让学生评说,并且广开言路,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并且能乐与参加讨论,敢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交流交际中,我注意收集反馈信息,给予学生正确引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表达要有条理,发言时语气、语调要适当,也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从而达到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目标,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较好的人文熏陶。做得满意之处:

1.建立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我将家长也一同请到了课堂,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参与到爱的交流中,我们共同做孩子的听众、朋友,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聊爱的话题,让学生愿意交流,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不同的建议,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2.场景剧的排演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推进。生动、逼真的表演来源于生活,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也使家长获取了孩子们的心声。

3.课堂体现了口语交际的双向多元互动。整个课堂,我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采访活动,与同学对话,向家长表白,听老师点拨,与老师对话;走近父母,与父母对话,在双向多元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5

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何在生命化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呢?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把握契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交际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刚开始接触口语交际时,认为就是口语交际,在多次教学后才发现,并不是单纯的口语交际,要想上好口语交际课是要动一番脑筋的。

一、丰富知识,激发情感体验

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要让学生言之有物,激发学生的想象,放飞学生思维,可以使交际内容更为丰富。例如:在教学《学会安慰》一课时,出示:陈晓敏的妈妈生病住院了,小敏心里很不舒服,经常暗自伤心落泪,此时,你应怎样去安慰她呢?

孩子们肯定会说,小敏,别难过了,你妈妈很快就会好的……但什么样的话语才能打动小敏呢?这就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安慰别人,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为别人出谋划策,语言真心实意,要委婉动人。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安慰的作用。

二、双向互动交流

口语交际时听与说双方互动的活动。在口语交而这项技巧和任何技巧一样,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因此,在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听”的要求。首先,在课前的“拷贝不走样”的游戏中,让学生体会到“在听别人说话时要注意仔细倾听,把话听清楚。”而后,在交流课余生活的环节中,当有学生上台介绍展示自己最喜爱的课余活动时,我都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倾听,若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想进一步了解的,听完后可以提问际中,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只有仔细听别人的话,才能去从容应对,这样交际才能成功。

三、采取多种活动形式

口语交际的训练既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生活实践进行,还可以根据需要组织专门的训练活动,它的训练方式是丰富多彩的,训练的时空也是不受限制的。

口语交际课教学反思 篇6

口语交际课教学反思

1、分明性质,组成粗确熟谙。

上教期接到一项使命,让我讲一节口语社交课。当时,我对这类课型感应十分目死,虽然我们在不竭天道论着这门课程,但要真的实际操纵时,我才真正的熟谙到本人对这门课程熟谙得如此之少,口语社交课到底理当怎样上,我真的不浑楚。它是一门新兴的课型,不同于早年的道话课、作文课,到底什么是口语社交呢?我是不是是会在实际操纵的过程中穿着新鞋走老路呢。带着这个迷惑,我翻阅了许多材料,在熟谙上给本人一个十分了了的概念。经过教习取重复天体味,我末于有了如许一种了了的概念:口语社交是“听话、道话”的长大年夜,也更具时代特点。它不仅要供熬炼每个教死的听道能力,并且要供在口语社交中典范口头语行,培养语行社交、待人管事、临场应变、表情达意等综合能力战素养。口语社交能力是一种在人取人之间交流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机动、机智的听道能力,它不单单是语行能力,还是一种做人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干事的能力。教死具备了较强的口语社交能力,将末死受益。

有了内容,我便进手下手着足备课。我很专心肠打算了很详实的教教过程,然后便进手下手停止试讲。可我发现,教死并出有我设念的那么安静。整节课教死无粗打采,教室毫无死机。怎样会如许?教死的安静点倒底在那里?如何才能让教死安静起来?吕叔湘先死曾道过,机动多样的圆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我以为,教活口语社交课,这个“活”的金钥匙就是要有一种社交的情境或空气。基于此,“悲愉碰碰车”便诞死了。我们将所有社交依托在一个游戏情势当中,让教死在思想中组成一个专心思的画里,开着碰碰车自由安闲的碰来撞来,如许教死就会放松怀想,从而实目下现今教室上畅所欲行。在此根蒂根基上教室上我全力创设对等、信托、调和的师死干系。西席要熟谙并尊敬教死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益、尊严、赋性特长、思维取道话圆式,要给教死一种感受:口语社交课是我们本人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同时,西席还要熟谙到:教死是处于长大年夜中的人,是一个正在长大年夜的人,果此每个教死都是守候开垦的金矿,有着长大年夜的能够战潜力。但要熟谙教死身上存在的不足,在教室教教中要少一些评述,多一些惩办,把“信赖人人能成功”这类口语社交的希冀转达给每个教死。西席还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可以作为一个听众、伴侣而不是一个严厉的法平易近,取教死一起谈天、会商,停止出有心灵间隔的开放式的交流。因而教室上就呈现了师死同唱一首歌,师死同道亲情事的局里。

鉴于口语社交是一个新事物,我本人也在不竭的测验测验,在实践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如许、那样的题目呈现,但我笃信“世上本出有路,然则走多了,便成了路。”

三、创设愉悦的情境,让教室死动起来。

2、发掘死活资源,留神选材:

四、显现社交,让口语社交课真正天互动起来。

教死放松了心境,也有了道话的愿看,但在试讲当中,新的题目又呈现了:教死们只是纯正天自道自话,对互相的话题不感爱好,底子出有组成互动的场合场面。口语社交是人取人之间口头语行上的构兵交流。它取过来的“听话、道话”教教是有素质上的辨别的。“听话、道话”,待逢天把听、道合成,纯正天“听”或纯正天道。既缺乏社交对象战社交目的,又构不成肯定的社友情况,只是一种单背自我式的静态语行。而口语社交则是里劈里的“互动”信息交流行动。社交的双圆要不竭天收回信息,并且听者战道者的职位又随着交流的需供在不竭转换;道者要依照听者的情绪反馈,实时调整本人的调子或语行材料;而听者要负责谛听,并依照道者的表述,负责谛听,并实时做出相应的对问。同时,双圆的信息通道是畅通的,双圆的表达是互相促进的。果此,口语社交是一种双背互动式的静态语行实践。所以,在口语社交教室上,师死间,教死间的听、道、问、评、争辩应贯串于教室教教全过程。经过师取死,死取死双背互动,丰裕显现“社交”。怎样办?我们深化思量教死为什么会对他人的话漠不关心呢?最后我们得出结论,究其本果是果为此事于己无闭。怎样让教死发自心里需供天减进此中呢?因而我们又打算了一个小记者采访的环节,让每个听众都成为小记者,在同教先容完本人的家庭后,背他提出本人感爱好的话题。如许教死就主动的互动起来。并且,教室上的互动,应是里背所有,全员减进,让每个教死都动起来。西席要闭注每个教死,使他们混身心肠投进到交流行动中来。要造行少数教死扮演得热热闹闹,大都教死当不雅众冷冷降浑的征象。要热忱饱舞教死积极减进,对不敢当众大年夜声发行的同教,可先让其战同桌互道,西席应时予以饱舞,协助教死减强在人前讲话的自决意信念。同时也要多为怯懦的同教供应讲话的机缘,促其得到熬炼前进。

5、实时评价,促进长大年夜。

口语社交课首要是用来前进口头语行水仄,培养良好语行习惯的。口语社交教教的目的是引导儿童教习语行,长大年夜儿童的口头语行,不是讲授口语社交的常识。要在教死停止社交的过程中,经过师死评议、西席点拨等圆式,典范教死的口头语行。如,就教死表达中用词不当、呈现病句、语句颠倒重复、语意不足顺畅等不足典范、不足粗确、不足浑楚、不足条理的处所,引导教死评议、改正,对重要的、带广泛性的题目,西席还应减以点评、夸大年夜,以惹起留神其它,要在口语社交课中留神培养良好的语行习惯,包含讲普通话的习惯,利用礼貌用语,道话文化得体。要躲免只管道得热闹,不管语行质量、语行习惯的倾背。

激起口语交际教学的浪花 篇7

一、寓“教学”于日常交际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下面就谈谈我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与方法方面的一些经验。

1. 识字———练说。

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有些认为识字课就是单纯地识字,只要把字记住就行了,其实,在识字课上一样能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例如:我在教学《识字1:春节》一课的生字时,创设了三个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进行口语交际:首先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并讨论:“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让他们在宽松、自在的小天地里畅谈欲言,发表见解,互相切磋。其次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在汇报识字情况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以让同学围绕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问题。最后让学生学会运用,连词成句练说。在读准音记清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词造句。由用一个词造句到两个词甚至三个以上词说一句话或者几句话,由练说到赛说。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有利于培养说话准确、简练、有条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真诚待人的品质和大方得体的举止。

2. 阅读———练说。

《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若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分散,形象思维占主导,因此,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诱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

(1)语言描述情境,使学生“敢说”。

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如在教学二年级口语交际《春天来了》时,教师可以这样给学生创设情境:首先与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说说自己眼里的春天,当学生说得不够具体时,教师提高学生想不想亲身感受一下春天呢?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美丽的凤凰公园去观察春天,如春天的花、草、小动物,还有人民的衣着等。学生在春天里尽情地欣赏、尽情地感受,然后回到教室讨论交流,纷纷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春天,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丰富了知识。

(2)表演激活情境,使学生“愿说”。

李吉林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在一年级口语交际《售货员》、《学会招待客人》等教学中,我将教室作一定布置,给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场景,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如售货员与顾客、父母与子女、司机与乘客、主人与客人等。这些角色在现实生活中虽然贴近学生,但是由于是从自己“本角色”到“他角色”的转换,因此学生感到既亲切又新鲜,仿佛进入现实生活情境,而在这一情境中的人物对白,角色间的情感交流又进一步加强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和体验,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3)电教丰富情境,使学生“乐说”。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童话、寓言故事,针对此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合理的想象和发挥,然后进行创造性的对话练习。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可利用电教创设情境,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平面型的教学方式转化成音、像、文字等相结合的多媒动态形式教学,因为直观形象生动逼真,较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学《会走路的树》一课时,教师可借助动画短片:小鸟跟着小鹿来到家,小鸟见到小鹿的爸爸后,两人之间会进行怎样的对话。学生认为:小鸟见到小鹿的爸爸会说:“喂,老朋友,我回来了!”而小鹿爸爸会说:“太好了!欢迎你回来,我天天都在盼你回来!”让学生展开这种身临其境的对话,不仅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极好的训练,而且能发挥创造性。

二、融“练说”以生活内容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是主渠道,但这还很不够。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训练在课堂外有着更宽阔的天地。

1. 抓住活动机会,进行口语训练。

活动是口语交际的天地,学生只有在具体的活动中,寻找合适的支点,才能发挥口语的特长,最终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素养。教学时,教师应顺应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食堂后,教师可以以“炊事员的一天”为主题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粮食的美德。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和炊事员进行面对面对话,体验炊事员一天辛苦而又快乐的生活,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既可锻炼了口语能力,同时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可谓一举两得。

2. 捕捉生活现象,提供说话机会。

生活是交际的源泉,学生只有沉浸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才能真切感到所学语言的奥妙,因此,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力。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每天给学生提供一个话题,如“随地吐痰会影响身体健康”、“上课随便插话到底好不好?”等,让学生回家收集材料整理信息,教师可利用课间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讲故事,从中练习说话,并在相互讨论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和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的尝试 篇8

实际上农村中学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相当差,表现在:听话支离破碎,抓不住要点,理不出头绪,听话停留在表层,听不出说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说话面红耳赤,抓耳挠腮,语不成句,话不成篇,思维缓慢,杂乱无绪;在复述、交流讲述中,声音低小,吐字含糊,发音不准;尤其在课堂答问时更是词不达意,语无伦次,越是“听”不清,“说”不好,越没有勇气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也就越怕被提问,怕被人笑,怕被人讽,如此连环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的自卑情绪越来越浓,由此形成了“不会说,不敢说”的恶性循环,口头的表达水平日渐下降,语文整体水平也难以提高。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作了一些尝试。

一、实施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口语交际的过程,可以说是师生和谐共创的脑力劳动的过程。既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又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因而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激发其对说话的训练的兴趣,要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要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特点,在课堂上尽量多创造说话的机会,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励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讲一些口才杰出者的故事来激励学生,消除传统文化思想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总之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2.激励性的原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靠长期的训练,而要学生的积极性得以长期有效地发挥,就必须遵循激励性的原则。如果我们每次训练老师都带着挑剔的眼光对学生责备求全,学生一见到训练就害怕,那么连原有的热情都会荡然无存。相反,如果,我们每次训练时,都能为学生创造自由、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都能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其成绩,再换个角度引导他们纠正错误,让每个学生在训练中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稍有讲得好的,即使是用准一个词,也要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钟情于口语交际。

3.示范性原则。

身教胜于言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教师教学语言的高低直接制约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字正腔圆,口若悬河,抑扬顿挫或口齿不清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发生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因此,教师就必须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指导中示范,使学生有章可循,有例可仿,兴致趋浓,效果更佳。

二、具体的措施及方法

l.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口语训练的方式很多,或演讲,或辩论,或谈感受,或述观感,无论哪种方式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按“序”进行,从易到难步步提高。比如进行演讲,最初可进行自选题目先备后讲,内容由学生自定,可以讲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可以讲自己欣赏的一则名言、警句,或某篇文章对自己的启迪。总之,从身边到社会现象,从历史到未来,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内容无所不可。在学生的说话能力有一定提高的基础上,再进行即兴演讲的训练,可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事先拟出一定难度的题目,由学生自己抽签决定自己演讲的内容。这种演讲难度较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现场应变能力,沉着、冷静,迅速地考虑好说话的内容,理清演讲的思路。经过笔者的实践发现这种系统的“序”列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的灵敏快捷有很好的作用。

2.方法多样,多头进行。

语文课是由多种不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多类型课组成的。在不同类型的课堂上,我们老师可以利用不同课的特点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如识字课上,可以让学生知道说好普通话,就必须识记一些词的正确读音,特别是与生活联系密切、使用频率高而又习惯读错的字音。教师可以精心选择字词,引导学生口头组词,然后用新组的词口头说一段话。这样长期训练,既使学生的口语能力无形中得到提高,又可使学生的知识增加储备。又如阅读课,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互动的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进行学习的过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来进行复述、讲述等口语交际教学。比如我们关于口语表达的技巧教学,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选入的几篇展示说话艺术和辩证思维较强的文章,引导学生赏析文中的说话艺术,并进行课堂模拟,这种教学方式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再如作文课。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自评、互评。而师生进行习作讲评,也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把优秀的和有毛病的习作念给他们听,让他们自己比较优劣,发现别人文章的缺点,再由学生口头发表意见,进行评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评价鉴赏力,又提高了学生发表议论的能力。

3.师生互动,培养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它指明了“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口语交际中的倾听、表达和应对,只有通过双方互动的方式才能实现,这是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口语交际的互动应力求多层次,表现为:

师生互动。它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与学生平等交流,决不能以自己的权威抑制学生表达的欲望和思想的火花,也不能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以指导和示范的方式强加给学生。

生生互动。它是同桌之间,前后座位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沟通的方式,在编排组合上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合理搭配。

群体互动。这是小组与小组之间或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活动方式,教师在其中要做好协调、指导工作,以利于交流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

教师在互动中要注意把握分寸,因势利导,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境,鼓励他们敢说,可以利用“身体语言”(手势、动作)和“副语言”(表情、眼神)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兴趣,此外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告诉我们口语教学也要不断强化,持之以恒。无论课前的自由演讲,课中的复述、讲述课文内容,课后的各种形式的辩论,还是师生互动等,都需要持之以恒,任何的三分钟热度或蜻蜓点水都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真正提高。

口语交际《劝说》教学反思 篇9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活动,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接受对方信息,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对方的过程,它具有思维的及时性、时间的突发性、情境的特定性、能力的综合性等特点。口语交际的这些独特性使之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着迥然不同的教学策略。我在“劝说”这一口语交际课中实施了以下策略:

一、真实情境策略

口语交际使是以交际为核心,交际双方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只有给学生提供尽量真实、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才可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比如,教学伊始,我把孩子们不乐意做卫生的情绪放在一段录像中表示出来,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支点——这分明就是自己的生活写照呀!想说的情致一下就被调动起来。

二、换位角色表演策略

正如一句话所说,以心换心才能真正体会当局者的心意。因为个人角色的.固定性,很多时候不能从其他角度着手考虑和思考问题,设计换位角色表演的环节,更有利于进一步体验心理,更好的进行话题劝说。

三、及时评价策略

13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反思 篇10

《新课程标准课标》指出:“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合理地群体分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为了激励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做过一些探索,在这里,我谈谈其中一次较为成功的合作学习。案例描述

我班的学生手特别巧,能折出各种各样漂亮的东西,美术课时做的头饰、面具新颖别致令美术老师赞不绝口。孩子们这么喜欢折纸,动手能力那么强,当然是件好事,但是,教室里因此经常彩纸满地,被扣掉了许多卫生的分数,甚至有个别学生不爱惜书本,随意的撕下课本折东西。还有的学生互相教劲谁折的多,谁折的好竟连上课时也折纸,不专心听讲,影响自己和旁边同学的学习。但屡次教育都不见成效,为了扬长避短,我决定以此为教学内容进行一次口语交际课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前我告诉学生,要举行一次折纸比赛,不过,不是一个人比,而是跟好朋友合作,折出的东西要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并给作品取一个名字,最后还要派代表上台展示,编一个有趣的故事。我给孩子们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但是有两个条件:上课偷偷折纸和乱扔纸屑、乱撕课本的学生取消比赛资格。这一招真灵,上课折纸的现象没了,地上的纸屑也少了。有的孩子还一直问我比赛什么时候进行,说已经准备好了。

一个星期后,比赛在口语交际课上如期举行。我先宣布了比赛规则:要求学生推选出一名总设计师,一名垃圾清理员,一名解说员,全班要评出“最佳合作奖”、“最佳设计奖”、“最佳解说员”“最佳小老师”。我一声令下,教室顿时热闹开了。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寻找合作伙伴。我在孩子们中间穿梭,发现了不少“新大陆”:一些平时吵得很的男孩子,折起纸来竟然心灵手巧,设计的作品富有创意。男生邵文涛和方家盛争着要做余思婷的小老师,只好竞争“上岗”:看谁一分钟内折的小青蛙又多又好。最后,方家盛胜出,这个学习上懒惰的小调皮今天做起了“三好生” 余思婷的小老师,那个得意劲儿就别提了!我坐下来向他们请教,陈婕教我折小船,何奔教我折小青蛙。这时,教室里不分老师和学生,不分“优生”和“差生”,不分男生和女生,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笑容。不知不觉,一节课结束了,一件件作品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诞生了,教室里也干干净净。有的孩子嘴里还嚷嚷:“老师下次还要上这样有趣的劳技课。”第二节课我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他们不但编出了一个个生动离奇的故事,还讲述了折纸过程中一些有趣的小插曲。我问孩子们还想干什么?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写下来!”张磊大声嚷嚷:“饶老师,可不可以几个人一起写?”我一愣,转而笑了:“当然可以!”因为我相信这肯定是一篇佳作。学生们尝到了合作的乐趣,萌发了合作的愿望,这不正是我所期盼的吗? 教学反思:

1、“三人行,必有我师”,发挥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这次口语交际活动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平时学习成绩好的一些学生此时看到别人的优点,一些不被老师和同学们器重的学生此时大显身手,在合作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自身的价值,他们更明白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

2、讲究合作学习的技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其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师生互动、同桌交流、全班讨论等都是合作学习。

3、有效进行学科整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为这次口语交际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我明白合作学习不等于简单的小组学习,所以并没有让学生们拘泥于固定的座位,而是放手让他们在教室里自由组合,我自己也融入其中,做学生们的“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活动前,我给他们“约法三章”,明确合作的学习目标。我还进行了学科的整合,把劳动技术、口语交际课、美术课结合在一起上,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发挥和段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的主人,他们自己评自己的作品,欣赏自己的作品,以促进每个孩子追求卓越,健康发展。因此活动后,他们才会开心地写出一篇篇妙趣横生的好文章。

口语交际教学的优化策略 篇11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话

要真正地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教师的表演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学生才可以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大胆地说话。如在上《压岁钱怎么用》口语交际课时,针对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的情况,我在上课时说话语气尽量做到亲切、平和,多用“请”字,先让学生分小组说说,然后有意识地让小组中不常发言的同学讲讲自己是怎么用压岁钱的。无论说得流利与否都报以会心的微笑,让学生感到口语交际课是他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接着让他们自由讨论怎样才能使压岁钱花得有意义,并允许学生在不打断其他同学讲话的前提下自由发言。这样一来,学生思维活跃,发言也积极了。

二、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想说话

李吉林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使语言的发展。”所以,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能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

1通过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

《这样做不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课。在看图之前,我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两幅图的大意:一幅图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上踢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他们不要在草地上踢球;另一幅图是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一直开着,盆里的水哗哗地往外流,一位小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然后呈现两幅图给学生让他们讨论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应该怎样进行劝说。这样既能将学生带人情境,又为学生的看图说话起到示范作用。2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声音、图像、文字等相结合的多媒体动态形式教学,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课《我能做点什么》时,我先让同学们回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感受文中的人物都为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再借助多媒体把我国的一些风景区遭到人为破坏造成的垃圾满天飞以及河流受到污染等短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再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由于有了之前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已体会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想法和决心,语言交流也就应运而生。3借助表演创设情境《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口语交际“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口语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例如教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课《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时,可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商量怎么改写剧本、怎么表演,再分角色演一演本单元四篇课文的课本剧,演后相互评议,以鼓励为主,适当指出存在的不足。这样的训练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4借助游戏创设情境游戏教学法能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为口语交际训练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如在教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游戏》一课时,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做个有趣的游戏,再请学生说说自己做过哪些有趣的游戏,并把过程说具体。一位教师在上这节课时,她先让几个同学上台玩吹气球的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比一比谁的气球吹得最大,台下同学观察台上同学吹气球过程中的动作、神态表情的变化,游戏后请同学们说说游戏过程中自己的所见、所感。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每个学生都想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一说,这样就不会出现“沉默无语型”或“茶壶里煮饺子型”的现象了。

三、对学生进行“说具体”的指导,让学生会说话

口语交际能拓宽写作思路。学生在交流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自己想不到的构思,有可能会因别人的语言受到启发,语句变得更生动,构思变得更奇特,文章变得更优美,可见口语交际必须对学生进行说具体的指导。1巧加引导,让学生悉心倾听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因此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如在教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夸夸我的同学》口语交际一课时,可以让几个同学轮流上台夸夸自己的同学,其他同学听完后猜猜他(她)夸的是哪位同学。如果猜对了就说明这位同学说得不错,听的同学也昕得仔细。在听的教学中,如果能结合记、写、说的训练,将会深化和巩固听的效果。

2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清楚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我看到了》,文中给出了三幅图,左图,可以从树上找到隐藏着的10个头像;右上图,从黑白两色中可以分辨出:中间白色的部分是一个杯子,两边黑色的部分是两个侧面头像;右下图,通过对画面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看出两个头像:一个是小女孩,另一个是老妇人。在训练学生“说”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让学生站在听者的角度,设想自己该如何表达才能让听者听懂。

3激发想象思维,丰富说话内容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说话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我们的奇思妙想》教学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各自的奇思妙想,说说未来的衣服、未来的食品、未来的交通等等。听后可以自由发表评论、提出问题或补充问题,丰富说话内容。

4领悟交际

相对于听说能力而言,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即信息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说”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情感表达。但是会听、会说未必能使交谈者的沟通顺利地进行下去,还需教给学生一定的交际技巧。如在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课《劝说》教学中,我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先让学生说说你想针对本班的什么事进行劝说,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运用语言的艺术进行成功的劝说,让劝说者和被劝说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涉及劝说的对象(即本班中的某位同学),听后发表自己的感想。这个教学环节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实践证明,优化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才能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对接。

上一篇:别了!母校作文下一篇:中学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