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的体育教学计划(精选12篇)
数学科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吕展宇
一、本班情况
我班有学生40人,男生15人,女生25人,有6人转入。本班原有学生基础相对扎实一些。镇安转入的同学基础比较差,没有合作交流的经验,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加倍引导、培养。少数学生对于计算还不熟练,抽象能力发展滞后,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尚有困难,缺乏综合分析能力。我班留守儿童比较多,他们有的父母外出务工,有的父母离异,平时获得亲人的关爱较少,有时连学习必需品都得不到保障,因此在学习生活上需要特别的关心、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温暖。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共8个单元。它们分别是: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4.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5.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培优辅差计划:
培尖计划生:何小锐、廖鸿帅、廖梅馨、韦文雯、廖海云、廖爱荣等
采取如下措施:
1.练习题设计要一定的梯度,采用分层要求,对于这部分思维灵活的学生适当提高难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让学生自己出题,一题多解,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激发他们深入研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潜能生:廖海志、廖海翔、蒙昱银、廖代辉、蒙彩娅等
进行如下措施:
1.摸清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补救知识,优化对他们的要求,激发学习动机,增强信心,教给学习方法。
2.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力量。
3.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潜能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进行肯定。
六、全册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位置……………………………………………………………2课时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2课时
1.分数乘法…………………………………………………………5课时
2.解决问题…………………………………………………………4课时
3.倒数的认识………………………………………………………1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3课时
1.分数除法…………………………………………………………5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3.比和比的应用……………………………………………………3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四单元圆………………………………………………………………8课时
1.圆的认识…………………………………………………………3课时
2.圆的周长…………………………………………………………2课时
3.圆的面积…………………………………………………………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第五单元百分数…………………………………………………………15课时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六单元统计……………………………………………………………2课时
合理存款1课时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第八单元总复习…………………………………………………………4课时
二O一一年九月三日
一、培养学生的活动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培养学生兴趣。尤其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情节式教学及游戏、故事、动画等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形式, 使体育课灵活多变、高潮迭起, 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使兴趣得到培养。
1. 设计富有趣味性且生活化的游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地域特点等条件结合教学内容, 设计富有趣味性且生活化的游戏, 能使学生更有兴趣、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
2. 适当制造一定的紧张气氛
适当的紧张气氛会使学生有紧迫感。如利用比赛形式进行活动, 可以促进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提高竞争意识, 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更加努力地完成锻炼活动。
3.“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在日常的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运用丰富的语言激励学生, 把握机会多给学生鼓励, 这不仅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还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时, 教师对他们的微笑、点头、竖大拇指等非语言性动作奖励也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教师经常走近学生拍拍肩、摸摸头等, 都是对学生表示出一种无声的赞扬, 对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二、创设主动探索空间, 进行体验式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 从体验和反思中获得进步的学习方式。它首先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 表现在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 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 感知、理解、体验教材并在实践中运用;能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安排和调节,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潜能, 自主地去学习, 向老师请教, 互相研讨, 和同伴交流学习。在日常教学中, 当任何一种器械摆在学生面前时, 老师不要每次都先告诉学生怎样练习, 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自己创编各种游戏玩法, 发挥其创造性思维, 然后进行比较, 总结出更合理、更科学、更有趣的方法。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 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思维, 在思维中获得探索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 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 培养创新精神。
三、面向全体, 充分认识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是现实中的学生在身体形态、体能、运动技能、爱好、个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取决于后天的学习, 而且往往与先天的因素有关, 这是后天难以弥补的。所以我们要遵循体育与健康新大纲中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改变过去过分重视技术评价的方法, 以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重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动作发展好的学生适当提高难度, 让他们“玩得有劲”“玩的尽兴”;对那些动作发展较差的学生适当地降低动作难度和要求, 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做好这点, 也是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中灵活性、层次性的要求。例如, 在跳高教学中, 按高、中、低三个高度摆好, 让学生自己选择一定的高度去练习, 这样分层次去教学, 使学生排除了恐惧心理,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 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 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 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四、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现代健康概念中有明确定义:健康应该含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标志, 它可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是人类能够得以正常延续, 社会能够顺利和谐发展的根基所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健康思维观”这一核心理念, 也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创设一些情境, 让学生经历一定的挫折, 培养学生勇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 从而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完全意义上的健康。
摘要: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中, 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的内容, 抓住新课程改革的中心, 有针对性地学习本专业的具体内容, 领会其精神意图, 学习、研究和改革实践相结合, 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 选择、更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将传统的传授教学方法变为“启发式”“体验式”教学方法, 使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高效、实效。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学,常规课
参考文献
[1]靳玉乐, 等.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导入部分由简介作者的文学地位以及作品特点,激发同学们对他的崇敬之情,进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之中。
环境、心理和语言的环节可以灵活调换。抓住本段的重点句,让学生从这朴实的语句中深入领会桑娜渔夫善良的心;再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环境、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并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灵,最能表达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还是从“穷”字入手,紧扣文眼,让学生理解他们道德情操的高尚,精神世界的富足,对比出了那些腐化堕落的所谓的贵族才是真正的穷人。
本来想再拓展部分设计让学生续写,考虑到时间关系,再者我也想锻炼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将这部分改成了学生说话,这样就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又为以后的续写做好了铺垫。
我对课件的设计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抛却了哗众取宠的花哨的东西,抓住了文章的精髓部分,形象直观地展示了重点句段,由点及面,力图学生在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方面能做到得心应手。
考虑到时间掌握的不确定性,所以我在课堂结束部分设计了课件播放《爱的奉献》这首歌曲,让学生在欣赏歌曲后再读课文,这样做在于使学生情感得到深华,促进他们做到感情朗读。
有人曾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认为,课堂教学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谁的课就是标准就是典范,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满怀希望能上出好的效果,但是,理论和现实往往是背道而驰的,在座的同仁能对我今天的课多提宝贵意见,我将感激不尽!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一)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
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8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完成自学检测。
自学检测:
2、认读词语
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
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3、全班展示交流: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20分钟)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地球的可爱?并说说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10分钟﹚
1、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2、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遨游(áo ào) 扁舟(piān biǎn)枯竭(ɡū kū) 慷慨(kǎi ɡài)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葛( ) 胁( ) 赌( ) 莹( )
蔼( ) 协( ) 睹( ) 萤( )
4、臭味相投(写近义词)。
遥望( ) 适合( ) 证明( ) 随意( )
慷慨( ) 贡献( ) 灾难( ) 节制( )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8分钟)
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20分钟)
学习指导;
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3、快速浏览课文,小组讨论:我们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10分钟﹚
1、冤家路窄(写反义词)。
破坏( ) 遥远( ) 渺小( ) 枯竭( )
慷慨( ) 奉献( ) 随意( ) 造福( )
2、择优录取(选词填空)。
后果 结果 成果
(1)不听劝告,( )自负。(2)不听劝告,不会有什么好的( )的。
(3)科学家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 )。
希望 指望 愿望
(1)想到月球去居住,( )是好的,但不可能。
(2)我们( )大家都能够重视环境的保护。
(3)他这件事没做好,想受表扬是没( )了。
(五)、方法辨析(指出各句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
1.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 )
2.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 )
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
4.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教学反思:
本篇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可以从课题入手,展开学习。揭题后我让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学生很快就明确了“全世界人民都是地球村的居民“这一道理。然后我追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来说明这个观点?学生沉默片刻后,大胆设想:可以举些有关这方面的例子,让大家从他的事例中明白“只有一个地球”;可以运用一些名言警句,从中感悟“只有一个地球”,使说理更充分。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以上目标的达成,要依靠学生的朗读实践,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课文简析:
这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是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 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老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当你们久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板书:题目、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正音:检查预习,读准字音。(课件)(抽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幽径(jìng)唱和(hè)湛(zhàn)蓝 栀(zhī)子津津(jīn)乐道 玄(xuán)奥清澈(chè)禅(chán)心犬吠(fèi)吟(yín)咏 憔(qiáo)悴(cuì)树冠(guān)凝(níng)静
2. 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思考课后作业一: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
3.回答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疑难。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1)交流明确: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2)古桥──老朋友树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4.快速浏览说话: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欢……因为”同桌说话。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一)精读第三段,教给学习方法。
A: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生齐读第3自然段。)
B: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C: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 交流明确:“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D: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F: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说说我们学习这一部分的方法。
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其他部分,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自学提纲:(课件)山泉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1.这段文字运用了、、、修辞方法。
2.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3.“抬头望你,我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这句话中的“你”指什么?作者善于联想,由“悬崖”想到“隐士和高僧”,那么“悬崖”“隐士和高僧”有什么相似之处? 老柏树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1.请概括上面第一节的内容。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文中加点的“恩泽”一词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4.为什么说我和蚂蚁“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5.结尾的省略号改成句号行不行,为什么?
(三)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讨论后归纳: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作者构思新奇,想像丰富,充满童心童趣。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四)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后明确: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五)诵读课文,再次感受自然之美和课文的语言之美。第二课时
一、欣赏佳句,积累语言 回忆课文内容,并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带着感情朗读这些句子,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引导学生积累、交流朗读以下的精彩句子:
①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②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比喻 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③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 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④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联想 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⑤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排比,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⑥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二、体验情感,反思言行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探究后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2 美读课文,把作者描写的景物和他丰富的联想、精美的语言印在脑海里。
三、拓展对话,发展语言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学习小组合作,进行创造性对话。
──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对话式描写(充满深情),在写作中要注意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并组词。2.辨字组词。
激 邀 俯 府 暴 瀑
悄俏
峭 捎
消 哨 驱 躯 岖 津 律 肆 狭 陕 峡 侠 3.抄写本课你积累的好词佳句。4.背诵你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
古桥 大树 山中访友(与大自然深情地对话)山泉 热爱大自然
溪流……
《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教学准备:
1.学生读熟课文,勾画好词佳句,旁批写感受。收集写“雨”的优美词语,语段或写“雨”的诗文。
2.课件:课文插图,赏读的语段,拓展资料。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注意以下读音
水淋淋(lín)啼啭(zhuàn)倾吐(tù)
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4.提出疑难之处。
三、再读感悟,探究解疑
1.自读感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l)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①“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
②“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
③“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④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学生寻找文中作者的感觉,或产生自己独特的奇思妙想。
(2)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
①“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
③点击教学软件,通过电视屏幕显示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同时印证课文中作者的感受。
④“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点拨:这句话突出了雨中的绿非同一般,给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从而使记忆变得鲜活,而具有灵性。
(3)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①自己练习,边读边体会。
②组内朗读比赛。
③各组代表在班上展示读,并配以音乐,读后师生评议。
四、总结
1.配乐朗读课文。
2、谈谈学了课文后你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1.画一幅《山雨》的彩色图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2.写一篇赞美自然景观的习作。附:板书设计
第三课《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和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3、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用心观察大自然,用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方法。
难点:感受自然中的花鸟草虫、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观察过虫子吗?你看过“草虫的村落”吗?
2、《草虫的村落》一文通过奇特想象,描述草虫的村落有趣生活,表达作者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为友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2、字词检查。
3、读写本课的生词。
三、梳理层次,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思考:“草虫的村落”在哪?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2、交流反馈。
3、再读课文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草虫的村落”的?
(2)“草虫的村落”在作者看来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面对“草虫的村落”,作者是怎样的态度、情感?
4、交流讨论
四、总结回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草虫的村落”在作者看来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你从文章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二、研读、探究
1、交流、探究:“草虫的村落”是快乐的天地,在文章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了?
A“我想它一定是游侠之流吧!------终于走出一条路。”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要体会到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欢乐的。
B“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感受到它们的快乐、和谐。
C“伫足痴望”,“攀谈得好像很投机”体会到小的相处融洽、快乐。
D“我看到虫子劳动生活的形态------”体会到它们的和睦相处、团结友爱。
2、小结:
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和睦,友好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创造着。
3、小虫们不但有生命,而且还有灵性。你领悟到作者表达这一独特感受的方法了吗?
(1)学生自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2)交流汇报
作者用心观察,通过联想、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升华情感。
1、说说你观察过什么?
2、发挥想象,运用作者的写法,把自己的观察写下来。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草虫的村落
游侠归来
和睦相处
奇异的游历
音乐演奏会
爱散步
勤劳地工作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家界索溪峪的“野”性美。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3.欣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文章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写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还表达了作者对纯朴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赞叹之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边我们学习了查字典,请查出“野”字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
(二)简单介绍张家界。
(三)听课文录音。注意本文的写作顺序。
(四)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1)“意念”指什么云。
(2)“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
(3)“荡涤着我的胸怀”中“荡涤”是什么意思?
2.分析文章的层次。野(山、水、物、人)――>荡涤着我的胸怀
(五)默读课文。分小组议论课文的分段,概括段意。
(六)指四名同学,分别朗读野山、野水、野物、野人这部分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画出课文中每一部分的中心句。
小结:作者这样写,既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文章脉络清晰。
(七)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层次。
第二课时
(一)听写字、词。
野性 磅礴 绵亘蜿蜒 随心所欲 不拘一格 亭亭玉立 难以言状 返朴归真
(二)让学生再一次听课文录音。注意作者对野山、野水景色的描写。
(三)讨论、交流。
1.自己读“野山”的描写。画出课文中描写索溪峪的山的样子和形状的词语。画出描写山的惊险的词、句。
2.读“野水”的美景。
(1)“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什么意思?
(2)作者是怎样描写山路和索溪峪的关系的?
(3)说说你觉得作者这样描写野水的景色有趣吗?为什么?
(四)学生有感情地再次读课文。
小结: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景物描写得越美,越生动,感情就抒发得越真挚,越充分。
(五)齐读第五部分课文。
1.“全无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气”这是什么意思?2.人们总结了一句谚语是怎么说的?
3.课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结:通过作者的联想,又一次表现了作者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
(六)总结本文中心思想。
(七)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索溪峪的野
意念净化->野(山、水、物、人)->返朴归真 荡涤胸怀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日积月累
(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a学生自由吟诵。b尝试理解。
(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a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b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c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趣味语文
(1)自由读故事。(2)同桌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A案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
学生: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分块讨论,组内交流
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第二、三课时习作 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我是一棵××树 小树与鸟的对话 雪的自述 大自然的声音 蟋蟀在唱歌 听雨 游××× ……
(3)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修订稿) 》 (以下简称《标准》) 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精神制订的。《标准》强调课程的实践性特征,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重视建立较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注重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 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从而为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秭归县中小学体育教育以《标准》为蓝本, 在新课标实施的十年间, 教学改革工作取得十足的进步, 同时对于体育教学的研究与拓展也不断深入。秭归县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 属鄂西南山区,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属于欠发达地区。现阶段, 对于新《课标》的贯彻与实施, 最紧迫的任务是与秭归县山区县的特点相结合, 以山区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山区学生的需要为根本, 突出秭归县地域特色, 利用秭归县独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助力秭归县基础教育的长足发展, 探索适应山区中学体育教育的特色之路。
2、新课标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2.1、新课标的统一性
现行中学体育教学体系中, 体质教育、竞技体育的观念根深蒂固, 这种观念造成了人们对体育教学的认识的局限性, 由于过分强调体育对促进学生体质完善和发展的意义, 冲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明确地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的学习, 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 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 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 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 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课程目标中的阐述的观点和指导思想与现阶段学生发展需要及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是完全统一, 新课标所表述的生活方式及人生态度, 涵盖了群体规范意识、独立人格、自我认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方面面。同时, 新课标强调体质教育与体育文化内涵的统一, 使得体育教学在理论上具有了可以延伸和拓展的可能性, 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体质需要是密切相关的, 两者既是从属关系也是高度统一的, 只有如此, 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新课标强调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特性, 就是要坚持其基础地位不动摇课程, 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 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突出实践性, 即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体育教学, 以实践性座位实现体育教学目的的手段。强调健康性, 即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 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 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强调体育不能与学生体质脱节, 以防竞技体育的思想泛滥开来。追求综合性, 充分强调了体育的育人功能, 倡导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 渗透德育教育, 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以实现体育教学实用性、可持续性的高度统一。
2.2、新课标的多样性
《课标》在课程基本概念中明确地指出: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 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充分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 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因地制宜, 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 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 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新课标给予了体育教学工作者们极大的发挥空间, 在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前提下, 教学工作者则成为教学过程的媒介, 引导学生向自身及社会需求方向发展, 构筑学生, 与体育文化之间的桥梁, 通过及时的教育信息更新并辅以自身工作经验给每个学生制定体育健康培养计划, 在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凸显体育教育与个性差异相结合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秭归县地处鄂西南山区, 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 与发达区域的教学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 探索既符区域特性, 同时又具备人文特色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待于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进一步挖掘和开拓。新课标对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的要求强调因地制宜、合理选择, 在深入贯彻《课标》相关指示的同时, 可以依托我县浓厚的人文氛围, 以文化为主线, 开展学生广泛参与, 教师适当干预, 突出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多样化文化体育活动, 在探索始终要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寻找一条切合全面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新路子, 开创我县基于新课标的多样化体育教学局面。
3、新课标对体育教学工作者的要求
3.1、夯实基础, 明确责任
体育教科书对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等一些列内容作了科学、详尽的讲解, 体育教学工作者需要以教材为基础, 结合新课标, 及时的解答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疑惑, 在体育教学的准备阶段, 充分说明体育对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意义、消除学生的因为体育考核标准的硬性规定所产生的畏惧理, 加深对他们对于体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了解。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即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培养端正的学习态度, 在学生群体中产生爱学爱问爱实践的良好氛围, 使体育教学充分起到开发智力、活跃思维、锻炼身体、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的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以适应教学改革带来的新观念、新角色。即要求教师不仅要担任学生优秀的培养者的角色, 也要同其他基础学科一样, 成为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引路人, 多彩课堂建设者和文化体育开发者、解放思想, 切勿固步自封。
3.2、以身示范, 注重细节
基于新课标的体育教学工作其本质是对现有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革新, 其内在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具有开阔的视野, 敏锐的洞察力, 以多种教学手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课堂之上要尽可能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信息的传递量, 结合现代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教学等, 引导学生在课堂之上掌握体育技能, 在教学中, 示范动作要做到领要明确明了, 突出重点, 示范动作尽可能的规范, 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之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对关键动作和技术细则还要辅以详尽的讲解, 必要的时候要做充分的课前准备, 做好编排, 在正确有效的指导下, 学生注意力能高度集中, 形成准确的认知, 同时能活跃思维, 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积极探索未知领域。新课标内在的要求师生共同学习, 教与学在体育教学上的界限应逐步淡化, 疑惑是思考开始, 是学习的源泉, 教学中要努力实现求同存异、集思广益的局面, 以形成互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4、结束语
长期以来, 秭归县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封闭和滞后, 伴随着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 给秭归县体育教育的发展带了新的契机。本文对新课标作了详细的解读, 倡导教学工作者以身作则, 以极强的工作热情和甘愿奉献的精神, 作为新课标的的具体实施者和体育教学改革的先导力量, 结合地域特色, 因势利导, 大胆创新, 因地制宜, 综合利用, 为秭归县中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 助力秭归县素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摘要:体育教学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基于新课标作了相关展开, 通过对秭归县体育教研、体育竞赛方面的相关分析, 探讨了适于秭归山区体育发展的新方向, 为推进秭归县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www.xkb1.com
3.通过周长、直径变化时圆周率保持不变(即:圆的周长÷直径=π)的探索,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4.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圆的周长的计算。建立圆周率的概念。
教具、学具:米尺、不同直径的圆三个,线、一角硬币。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以前所学的求直线形的周长都是求几条线段长度的和,那么,圆这闭合曲线的周长怎样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自学讨论(一):
(1)圆周长的意义。
请学生拿出学具圆,跟教师摸教具、学具的圆一周,请学生试说一说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学生观察说明观点)
教师概括: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可用字母“C”来表示。
(2)圆周率的意义。
问题思考:
1.要想知道圆的周长是多少?那么可以怎样做?
a.出示一铁圈。b.出示一圆片。
2.你能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吗?试量一量你手中硬币的直径和周长。
讨论回答:
a.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我们可以把它剪开拉直,量出它的周长。
b.用双面胶布绕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在黑板上滚动一周,让胶布贴在黑板上,然后量这胶布的长度(由曲转化为直来测量。)
c.学生按书本上的方法,量出硬币的直径和周长。
引导学生观察小结,共同认识圆周率: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就是说它们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
(简述)
“π”是多少呢?约15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应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得出这样精确值的时间比外国数学家早了一千年,现在人们已经用计算机算出它的小数点后面上亿位。但是,在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π=3.14。
四、分组讨论,练习认知:
1.圆周长公式如何推导?
因为:圆的周长=直径的3倍多一些。
所以: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即:C=πd或C=2πr
2.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
出示例1。
读题后,学生讲教师板书,并提醒书写格式与约等号使用。
3.14×0.95
=2.983
≈2.98(米)
答: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2.98米。
五、巩固练习。
1.课本第112页上半页的做一做。
2.练习二十六第1、2、3题。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圆的周长随着直径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它们的幽会比值是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比值叫做圆周率,用π表示。为此,今后要求某一个圆的周长时,只要知道直径或半径,我们就能直接运用C=πd或C=2πr来计算。
主备人:王贞
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的问题,感受我国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2、难点:在解决问题时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故事引入。
教师: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早在15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了。
出示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只?(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鸡兔同笼”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二)新授课程。
1、教学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让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的结果。
(1)列表:
鸡 8 7 6 5 4 3
兔 0 1 2 3 4 5
脚 16 18 20 22 24 26
(2)假设法: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8×2=16只脚,这样就比题目多26-16=10(只)脚。
因为刚才是把兔子当成鸡,一只兔子少算两只,那么多出的10只脚就是兔子的只数10÷2=5(只)兔子
因此,鸡就有8-5=3(只)
(3)用方程解:
解;设鸡有x只,兔有(8-x)只。
根据鸡兔共有26只脚来列方程式
2x+(8-x)×4=26
2x+8×4x=26
32x-26=4x-2x
2x=6
X=3
8-3=5(只)
2,小结解题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3,延伸与应用:
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下面分
组研究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六年级38名少先队员划船活动,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人,大船能乘6人,小船能乘4人。这次活动租大船、小船个几条?(“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师: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这个“租船”问题转化成了一道‘‘鸡兔同笼”问题。
4,畅谈收获,全课结束。
师:今天的学习有趣吗?大家有哪些收获?
第一、针对学生特点, 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在体能、技能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教师不要给学生规定过分统一的要求。在内容安排及课的导入上, 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授学生的身心特点,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到学生个性、年龄和心理特征, 针对他们不同的基础和能力, 区别对待、因人而异, 采用分层教学法,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指导学生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 让所有的学生得到发展、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功感,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才能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力求新异, 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得到提高。
第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循序渐进
教学中, 不是教师放权给学生就能让学生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的,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需要一步步培养起来的。在体育教学中, 应注意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 引导学生逐渐从被动学习转移为主动学习,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从“教”的角度来唤醒学生“学”的意识, 尤其是对于缺乏认知基础, 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学生, 应适当地加大教师指导所占的比重, 随着学生认知基础的不断丰富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之后, 再增大给予学生的自主空间, 不能盲目地使用自主学习。学生只有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才能进一步主动探究、学习, 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指导应以启发为主
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指导是否得当关系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否得到提高, 所以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自主学习中, 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避免采用“手把手”的教学方法, 在对运动安全进行有效掌控的前提下, 以容忍的态度去等待学生“认识问题”甚至等待学生“犯错误”, 给学生留下比较广阔的“思索空间”和足够的“犯错误的空间”。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重视学法的指导, 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学习, 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
第四、自主学习过程中, 教师在教学组织上应更加严谨
体育课堂教学中, 要做到既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正常发挥, 又要绝对保证学生的安全。在课前, 教师要充分地预见到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 既要关注场地器材、运动装备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也要关注到因学生体能、心理等方面因素所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 并设计好应对的方案。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及其变化进行细致的观察, 及时发现问题, 给予制止和说明,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判断自主练习的内容和方法正确与否, 避免发生运动伤害,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安全保障。
第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注重引导和评价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并不是对他放任自流, 引导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引导, 教师在课前设计好让学生“感到好奇”和“钻进去”的学习课题, 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有一个发挥的平台, 当学生在足够多的“主体活动时间”和足够大的“主体活动空间”里探索学习时, 教师适时的启发、引导、激励和帮助是学生正确学习的指路明灯。其次是评价,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 产生的新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合理, 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否真正地发挥了作用, 是否真的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学习中还存在着哪些的不足, 都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评价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 评价要有反馈的功能, 要有激励性, 才能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
第六、自主学习模式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和促进者。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为目标, 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自由、充分的发挥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教师要能够在教学中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认知兴趣;能够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必要而正确的引导, 能够全盘掌控课的进程, 能够给予学生恰当而又具有激励性的评价, 能够将体育运动习惯根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中, 使其成为终身的体育者, 这些都要求体育教师的工作要有开放性和创造性。作为体育教师, 及时掌握教育改革的前沿动向, 具备多学科的丰富渊博的知识, 具有敏锐的眼光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具备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等就更加刻不容缓。
第一课时:统计
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课本第106、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了解统计在世纪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难点: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学前导入:
出示课本第106页上面的情景图。
提问:这是六(1)班同学进行课外活动的情况,你知道他们都喜欢哪些运动项目?进入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利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三、自学指导:
投影出示条形统计图。(课本第106页)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提问:
1.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还能了解到六(1)班同学最喜欢运动项目的哪些信息?这幅图还能反映出什么信息?
明确:
1.六(1)班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是12人。
六(1)班喜欢足球的人数是8人。
六(1)班喜欢跳绳的人数是6人。……
2.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同学们喜欢每种运动项目的人数。
四、讨论发现:
投影出示扇形统计图。(课本第107页)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1.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2.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试归纳其特点。
明确:
(学生分组讨论,各方阵代表回答。)
1.占30%。
2.从条形统计图上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从扇形统计图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107页的“做一做”。学生板书演示。
六、作业安排:
课本练习二十五第1、2、3题。
第二课时:合理存款
教学内容:合理存款。课本第110、11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2.巩固复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重点难点:
1.认真的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2.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学前导入:
1.分别说明什么叫本金、利息、利率及利息税?
2.如何求利息?
明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进入课题:合理存款。
二、展示学习目标:
巩固复习百分数,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自学指导:
储蓄的几种方法。(学生阅读)
1.存款。
按银行的规定:一般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种。定期存款一般期限为一年、二年、三年和五年四种。按国家规定都要缴纳20%的利息所得税。
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 单位:年息%
存 期 利 率
零存整取
存本取息 存 期 利 率
定
期
整存整取 三个月 1.71 一年 1.71
六个月 2.07 三年 2.07
一年 2.25 五年 2.25
二年 2.70
三年
3.24
活期利率 0.72
五年 3.60 保值贴补率 0.00
2.教育储蓄。
3.国债。
四、讨论发现:
出示例题:妈妈准备给儿子存1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怎样存款收益最大呢?
1.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 分组讨论,哪种方案实得利息高?
如果选择定期储蓄存款,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存款方案
方案一:先存三年,再存三年
方案二:先存一年,再存五年或先存五年,再存一年
方案三:两年一存,存三次
3. 你能给妈妈提出什么建议?你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
各小组汇报
定期储蓄
存款方案 存期 到期利息 利息税 到期收入
1
2
3
……
五、巩固练习:
王老师有现金3万元,要定期存入银行,存两年,请你设计两种方案,并分别计算每种方案到期后的实得利息。
存款期限 年利率
一年定期 2.25%
二年定期 2.70%
三年定期 6.24%
五年定期 3.60%
利息税 20%
六、作业安排:
银行存款定期一年:年利率3.33%,到期缴纳利息税5%。
银行存款定期三年:年利率5.40%,到期缴纳利息税5%。
银行存款定期一年:年利率5.74%,到期不缴纳利息税。
一、复习巩固上节知识
1、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口算下面各题
1/6÷34/7÷23/5÷26/7÷2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三
1、出示例三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5/12小时走了5/6千米,谁走的快些?
2、指导列式
(1) 谁走得快是比两人的什么?(速度)
(2) 怎样求二人的速度?(自己列出算式,并与你所在的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算式及列式依据)
(3) 汇报并板书:小明平均每小时走2÷2/3
小红平均每小时走5/6÷5/12
(4) 你能直接求出这两个算式商的大小吗?(不能)
(5) 你会求出这两个算式的商吗?为什么?(不能,因为除数是分数)
我们这一节就来探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的方法(板书:一个数除以分数)
3、探究计算法则:
探究计算2÷2/3
(1) 指导学生画线段示意图:
①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这道题的信息吗?试试看(由于用2/3小时行2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画图时有一定困难,画图前可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a、2/3小时表示什么?(1小时的2/3)
b、2/3小时行驶的路程和1小时所行路程有什么关系?(2/3小时行的路程=1小时所行路程的2/3即:1小时所行路程的2/3是2千米)
此时学生就可根据乘法应用题画图的方法画出线段图了。
②把你的画图与同组同学交流一下,看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比比谁的画图能更好的反映信息。
③打开教材第30页,看看你们的图与教材的图是否相同。
(2) 探究怎样计算2÷2/3
独立阅读教材第30页,体会教材中的推导过程,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3)师生互动
师生共同探究计算过程,分析算理
① 1小时走多少千米就是求3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必须先求1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
② 由2/3小时行2千米,即2个1/3小时行2千米,可求1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也就求2千米的1/2是多少?2×1/2
③ 3个1/3就行2×1/2×3千米
④ 由此推出2÷2/3=2×1/2×3
⑤ 由于1/2中的分母2和第三个因数恰好是原来除法算式中的数,为了便于分析,可用乘法结合律让它先算,即
2÷2/3=2×1/2×3=2×(1/2×3)=2×3/2
⑥ 分析2÷2/3和2×3/2的特征,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4、你们能用这个规律计算5/6÷5/12吗?试一试,并把你的计算与同组人交流。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第31页“做一做”
2、练习八第4题
四、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分数
2÷2/3=2×1/2×3=2×3/2=3(千米)
简写:2÷2/3=2×3/2=3(千米)
5/6÷5/12=5/6×12/5=2(千米)
第三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应怎样计算?
2、计算:
24÷5/62/3÷3/45/7÷25/14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1):混合运算应用题
小红用长8米的彩带做了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的彩带。他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小红还剩几朵花?
(1) 讨论问题
① 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 要求小红还剩几朵花,先应求什么?
③ 怎样列式?
(2) 讨论要求:
① 先在小组内讨论问题
② 独立列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
(3) 汇报讨论结果并板书
8÷2/3-4
=8×3/2-4
=12-4
=8(朵)
答:小红还剩8朵花。
2、教学例四(2)四则混合运算题
(2)计算1/5÷(2/3+1/5)×15
①先按运算顺序计算出题目的得数
③ 在上面的算式里。如果要先计算(2/3+1/50×15,就要用到中括号“[]”。在用到中括号后,就成了新算式,试一试,写出这个新算式。学生写出后教师板书:
1/5÷[(2/3+1/5)×15]
(1) 先议一议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2) 议一议: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怎样计算?
(3) 在学生充分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课堂练习:
四、教科书第34页“做一做”
1.1、选题依据
新课标改革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德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的今天,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1.2、研究目的意义
在教学设计中, 学生如何学的有趣, 学的有味, 学的轻松是教学设计者必须涉及的学法问题。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 由“授之以鱼”向“授之于渔”转变, 提高学生终身体育学习的能力。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 怎样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 使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现实和实际意义。
2、分析与讨论
2.1、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自身的特点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激发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所以,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把个人学习目与祖国发展的远大目标统一起来,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与其它学科相比, 更好的展示学生的体育运动情况和思想情况, 而这些外在的展示只有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示。可以说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现在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优越, 家长也很宠爱, 参加劳动锻炼机会少,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经常表现为怕脏、怕累和意志薄弱等缺点, 例如在800米达标测验中, 很多同学意志力不强, 缺少顽强拼搏的精神, 最后冲刺没能很好的完成而达不到标准, 在练习蹲踞式跳远时, 担心鞋里面进沙子弄脏鞋子, 弄破袜子, 不愿意进行练习。教师如果发现学生这些问题, 应及时进行思想教育, 这样就能有力地促进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 就应及时进行德育教育, 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并付诸行动。
2.2、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德育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体现
(1) 德育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德育教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是相伴而行的, 例如:田径中的长距离项目, 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一些集体项目可培养同学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体操、武术等项目,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沉着、机智、果断和自控能力。各种体育游戏教学, 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 德育教育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的体现:在长跑时出现“极点”时, 是继续坚持还是就此放弃, 在对抗性的竞技运动中对方犯规时, 是给予一个微笑, 还是“以暴还暴”;球类运动配合不够默契, 比赛失利时, 是相互鼓励, 还是相互抱怨;裁判误判时是客观对待, 还是不依不饶;比赛节节胜利时, 稳扎稳打, 还是沾沾自喜等。在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教学内容的本身就在不断的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个性进行培养。
(2)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体现。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除了特殊天气和室内课外, 都要在操场或体育馆进行, 活动形式根据课程的标准种类繁多, 活动内容也很丰富。如果没有很好的课堂规范就很难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在体育课堂开始时的整队, 组织学生布置场地、回收器材;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都应该有比较明确的要求, 很多德育教育因素都渗透在教学组织形式之中。显而易见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生活的各种准则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从而加强其组织性和纪律性, 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养成遵纪守法的优秀品德。
(3) 德育教育在体育竞赛活动中的体现。
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竞赛, 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竞赛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奋勇拼搏的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 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竞赛给予获胜者的奖励能够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使他们品尝到胜利的喜悦。同时培养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 不甘失败, 不怕挫折, 不服输的优秀品质。
2.3、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的特点
体育教学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具有如下特点:
(1) 直接参与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自身的特点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直接参与是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亲身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让学生的个性通过其行为得以充分的体现。例如, 体操中的一些跨越项目能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精神;艺术体操和健美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各种球类活动可培养学生机智果断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体育运动的内容丰富多彩, 其育人的作用也各有所长。作为体育教师要尽量的减少空洞“说教”, 应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直接参与性和各种体育运动内在育人作用, 并善于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各种体育运动的方式, 寓育人于体育运动之中。但是, 特别指出的是在体育教学中, 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变化, 恰当的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但是要强调育人于运动之中的同时, 把握时机, 配合恰当的“说教”使其相得益彰, 才能取得最佳的育人效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直接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很大, 并且容易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受到诸多外在因素 (如天气、场地等) 的干扰和影响。这样, 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注意力、情绪、意志、自觉积极性、纪律性等心理活动和思想问题, 都非常容易显露出来。于是, 便为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机会, 体育教师应善于把握这些“机会”, 因势利导, 教书育人。
(2) 身心合一性。
身心合一性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是在运动生理负荷和运动心理负荷同时作用下才得以实现的。在体育运动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承受运动生理负荷, 而且还要承受运动心理负荷。这是由于体育运动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两者同步发生, 同步进行, 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体育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运动生理负荷将伴随不同运动心理负荷的特点和发展心理素质与个性的需要, 有针对性的选择身体练习, 合理安排运动生理, 心理负荷, 以便在使学生在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同时, 取得理想的育心效果。
(3) 合作性。
合作本身就是体育教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新课标的出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合作更是无处不在。通过一个小的案例来分析一下:乒乓球为什么改大了?了解改大的背景, 2毫米变化对国球的影响。在乒乓球教学中, 教师抛出问题, 学生分成3、5人一组进行课外研究讨论,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小组进行组内分工, 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进度。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整理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和大家一起交流。制作研究报告, 并集中展示。分析;通过这一学习过程, 培养了同学们合作的意识, 了解我国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世界的影响, 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4、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
新《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5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5个学习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身体健康、心里健康、社会适应3个部分都和德育教育联系很紧密
(1) 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注意教学与德育的切入点, 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特点以及本校学生的实情来开展。课堂常规是在教学中必须遵守的, 它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必须加以制度化。是培养学生的好思想和好作风, 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和组织纪律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渠道。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 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 加强组织纪律性, 能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道德品质。
(2) 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和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材的内容很广泛, 而每项教材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 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 结合不同的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教育方针。如通过理论课中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史、奥运会、名人与体育的讲述, 使学生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振奋民族精神;进行队列练习时, 应突出遵守纪律, 严肃认真, 步调一致的教育;通过各种球类比赛,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树立集体主义精神;田径项目应着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例如景宁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 在体育教学中以一些便于课堂教学的畲族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 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 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传承畲族体育, 弘扬畲族民族文化。为此,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 应当深入钻研教材, 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 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渗透的具体任务, 制定相应措施, 以确保德育渗透任务的完成。
(3) 寓情于教, 以情感人。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 也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与心理交流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当朋友, 对学生以诚相待, 尊重学生, 才能与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交流。这时, 德育教育的内容才能在学生良好情感的催化下自觉的被接受, 还能被转化为学生自身迫切的要求。德育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中,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4) 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根据课的内容、任务、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 优化教学方法、组织形式, 使其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身体活动意识的实际相结合, 才能提高教育的效益。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育, 教师在讲解示范中, 主要阐述动作技术的要点和难点, 讲清动作技术的完成过程, 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 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面面俱到,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和练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 使学生的思想活动在教学中呈现积极状态。课堂中, 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 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 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 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5) 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 学生的个体行为是内心活动与个性情感的外在表现, 在教学中, 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情感意志等都充分显露出来。为此,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各项体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 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 及时教育、疏导。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 教师还应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表现欲的心理特征, 给予激发与引导, 使其个人英雄主义行为逐步朝着集体主义精神升华和内化。
(6) 结合突发事件的处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过程中, 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教师应利用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如:在篮球比赛中, 有个别学生摔倒后, 立即爬起来继续比赛的生动事例, 赛后结后对该学生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 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 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益处的, 面对突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其问题所在, 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断能力。
(7) 教师的表率作用。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的言传身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外, 还要有高尚的道德素养。教学中教师应举止大方, 谈吐文明, 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 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3、结语
教育的宗旨是塑造健全的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也要突出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教学方法的综合性、教学组织的多样性、教学氛围的愉悦性。在新课标的背景下, 更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教育, 以生为本。强调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要以身心和谐为前提, 提倡情感教育, 以终身体育为方向, 进行健康教育, 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藤子敬.学校体育研究与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11.
[2]刘忠民.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03) .
[3]于兆惠.根据实际上好体育课[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 2008, (08) .
[4]李中兴.李春风.中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构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11) .
[5]唐占杰.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J].教育革新, 2008, (10) ,
[6]许芬芳.师生互动: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J].浙江教育科学, 2010, (02) .
[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5.
[8]教育部.体育 (1-6年级) ·体育与健康 (7-12年级) 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9]丁素梅.周立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9.
[10]罗玲.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3.7.
[11]毛振明.好的体育课必须伴随着正确有效的评价与激励[J].体育教学, 2008, (04) .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的体育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成正比例的量》的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09-25
新课标3年级上册数学的期中试卷11-06
圆柱的体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案设计)09-14
找次品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