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精选8篇)
一、单选题:14分,每题01分
1、以下关于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叙述正确的是()。A: 加速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增长总是快于投资的增长 B: 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总是独立地发生作用
C: 乘数原理表明,只要增加投资,国民收入总能倍数的扩张 D: 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相互作用,使国民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
2、要求的报酬率,通常是指()。A: 无风险报酬率 B: 通货膨胀率 C: 银行利率
D: 无风险的报酬率、风险报酬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合计
3、最安全的理财方式是()。A: 住房基金 B: 债券 C: 股票 D: 银行存款
4、A: 是整条的边际成本曲线
B: 是B点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C: 是A点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D: 是价格曲线Po
5、企业在短期内维持经营的必要条件是()。A: 只要贡献利润是大于零 B: 只要贡献利润不等于零 C: 只要贡献利润不是负数 D: 只要单位贡献利润大于零
6、如果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而产出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那么要素市场的利润最大化要求()。
A: 边际产品等于要素的价格 B: 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价格
C: 边际销售收入产出等于要素的价格 D: 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价格
7、如果向个人和企业征税来增加政府开支,而该税款本来完全用于个人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则挤出效应()。A: 不存在 B: 全部存在 C: 部分存在 D: 不能确定
8、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由外界因素造成的风险,叫做()。A: 系统风险 B: 非系统风险 C: 非规则风险 D: 上述都不对
9、如果财政支出40亿元,财政收入也40亿元,在乘数为5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净增加()。A: 50亿元 B: 40亿元 C: 80亿元 D: 60亿元
10、公共产品的生产决策面临两个难题()。A: 筹资与效益的评价 B: 管理与使用 C: 生产与分配 D: 消费与费用
11、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6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A: 停止生产且亏损 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 C: 继续生产但亏损 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12、在下列各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A: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0.3,边际进口倾向=0.2 B: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0.8,边际进口倾向=0.2 C: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0.6 D: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0.3
13、净出口是指()。A: 出口减进口 B: 出口加进口
C: 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 进口减出口
14、根据简单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A: 价格水平下降 B: 收入水平增加 C: 储蓄增加 D: 利率增加
二、多选题:01分,每题01分
15、帕累托最优化的主要内容是()。A : 消费者福利最优 B : 生产者效率最优 C : 产品替代最优 D : 边际效用最优 E : 边际消费最优
三、判断题:15分,每题03分
16、如果一个项目的β系数大于1,则说明该项目相对整个市场而言风险较小。
17、从企业提供私人商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角度来看,政府应禁止企业建造原子能发电站。
18、已知某商品富有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策略。
19、如果交叉弹性为0,说明两种商品没有关系。
20、如果某种产品的需求增加了,则生产该产品所需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
四、中型计算题:10分,每题05分
21、某消费者收入为120元,用于购买X和Y两种商品,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求:
(1)计算出该消费者所购买的X和Y有多少种数量组合,各种组合的X商品和Y商品是多少?
(2)作出一条预算线。
(3)所购买的X商品为4,Y商品为6时,在不在预算线上?
参考答案:
解:(1)
X=0,Y=12;
X=1 Y=10;
X=2 Y=8;
X=3 Y=6;
X=4 Y=4;
X=5 Y=2;
X=6 Y=0。
(2)
(3)不在预算约束线上,超出了预算约束,在预算约束线以上。
22、假定某国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美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9,边际税收倾向为0.2的情况下,应增加多少政府支出? 参考答案:
五、论述题:16分,每题16分
23、一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请问该国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阐述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IS-LM模型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一)该国处于经济萧条(偏冷)时期。应该采取扩张性(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货币政策。
(二)财政政策指政府是政府为了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发行和偿还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的主要工具是调节税率,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三)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给量以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政策。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改变存贷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四)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方面应该降低税率,增加政府的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如图1,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IS1向右上方移动至IS2,均衡国民收入由Y1增加到Y2。货币政策方面应该降低存贷款准备金率和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如图2,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LM1向右下方移动至LM2,均衡国民收入由Y1增加到Y2。
六、简答题:18分,每题06分
24、试用图形简要分析价格下降时,一般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
参考答案:
答案:如图所示,X商品代表一般低档商品,价格下降时,预算约束线由AB旋转到AC,消费者均衡点也发生了变化。如图中所示,X1X*表示价格下降一般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X*X2表示收入效应;X1X2为总效应。即一般低档商品价格下降,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负,总效应为正。
25、如果汽油价格上涨较大幅度,将对汽车的需求将产生什么影响?请结合有关的弹性理论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汽油的价格上升,汽油的需求量将会下降。因为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品二者的需求量同方向变化,因此汽油价格上升,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根据互补品交叉弹性e x y =的特点,汽车的需求量也将下降
26、简述财政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参考答案:
财政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是指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财政自动增加税收,减少支出,遏制社会总需求;经济萧条的时候,财政会自动减少税收,增加支出,刺激总需求。财政收支可使过热的经济降温、过冷的经济升温,国民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七、综合题:06分,每题06分
27、已知某企业的收入函数为TR=5Q,当Q=6时,企业的总成本TC=70,固定总成本TFC=58,求:
(1)企业的利润;(2)单位贡献得润;
(3)短期来看,企业是否应该继续生产。
参考答案:
八、名词解释:20分,每题04分
28、均衡价格
参考答案: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交点所对应的价格。
29、什么是等产量曲线? 参考答案: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30、财政政策
参考答案:
财政政策: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进行的选择。
31、外贸乘数
参考答案:
外贸乘数:在开放型经济里,单位投资、政府购买或出口的变化量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化量。
32、不可能定理
参考答案:
1935年,希克斯曾与凯恩斯有所接触。当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还没有出版。当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1936年出版后,希克斯应约分别在1936和1937年为其写了两篇颇具影响的书评,一篇名为《凯恩斯先生的就业理论》(书评1),另一篇名为《凯恩斯先生与“古典学派”——一个受启发的解释》(书评2)。这两篇书评奠定了希克斯的学术地位。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创立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其灵魂的宏观经济学。并在战后很快跃升为主流经济学。但是,在宏观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无论就其基本命题,分析方法,还是政策含义,都存在着深刻的差异和矛盾,两者的内容相互隔绝。这种矛盾与隔绝,深刻地反映了在社会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表现为市场机制与国家调节之间的矛盾,这引起了西方众多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他们力求重构宏观经济理论,使之重建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这个现今仍未结束的宏观经济学微观化的理论探索过程,构成了战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主线。西方学者认为,如果说凯恩斯学说的基本命题和政策含义有可取之处,重构其微观基础,只会使其更准确,更实用。宏观经济学微观化可以更深刻地体现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把国家干预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可以更有效地把握国家调节的任务、范围和力度。
在宏观经济学微观化的理论研究中,约翰·希克斯是这一领域的先驱。特别是他在1939年出版的专著《价值与资本》,开创了宏观经济学微观化研究的先河。在他的著作中,他提出了无差异曲线的新方法和替代效应的概念,使一般均衡论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可以说,希克斯是微观经济学走向成熟的划时代人物。对于宏观经济学微观化,至此才有一个较好的基础和较高的起点。
希克斯对凯恩斯理论所持的独立的立场,亦有助于他尽可能客观地评价其理论。对于凯恩斯的理论,希克斯在两篇书评中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凯恩斯引入了“预期”的概念——由于存在预期,有不确定性,因此会造成资本效率递减,有效需求不足,需要国家进行干预。有了预期概念,现行的供求就可以认为总是均衡的。因为凡是没有销售掉的存货,都可以看成是在现行价格上宁愿以后再卖的将来供给部分。人们愿意将多少数量的商品推迟到将来出售,这取决于他们对将来价格状况的预期。现在不再是资源决定供求和价格,而是偏好、资源与预期决定供求和价格。希克斯同意在动态经济中,由于人们的预期彼此不符及对预期的反应不同,导致经济常会失衡。但是,他也认为,经济本身有力量去纠正这一情况,失衡不是常态,因为有稳定因素起作用。
凯恩斯强调他的理论是“通论”,适合于一般情况,新古典则是特例,只适合于充分就业时期。在凯恩斯看来,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是常态,因此,市场机制有局限性。希克斯的看法则恰恰相反,他认为凯恩斯说明的情况是特例,而一般均衡才是常态。他们争论的焦点不在于市场机制是否有局限性,要不要国家干预,而在于市场机制为主还是国家干预为主,国家干预要不要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希克斯认为,凯恩斯研究的是萧条时期的宏观经济,因此他的理论不是“通论”而是特例,是萧条经济学。他以发展中国家有储蓄障碍,常常需要强迫储蓄为例,指出凯恩斯忽略了这一重要的问题。他还认为,凯恩斯理论没能完全建立在微观基础上是和大萧条的经济背景分不开的。例如,当时工资虽有下降,但失业仍在增加,大萧条时,货币供给的闸门开始打开,但经济复苏依然姗姗来迟。此时,政府自然容易把注意力从货币措施方面转到了更直接的经济干预形式上。
希克斯对福利经济学也有新的贡献。经济学家帕累托认为,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时候,任何微小的改变都不可能是所有人偏好的全部增加或减少。但是,如果有人福利增加,也有人福利减少,就比较难判断社会福利是否也达到最大化。对此观点,希克斯认为,如果经济政策的改变使一些人受益,另一些人受损,但可以通过税收或价格政策,使受益者补偿受损者而有福利剩余。那么,社会福利就增进了,这种政策的改变就是适当的。
然而,微观层面的数据依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从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出现了连续8个月的负增长,8月份仍然为—3.1%,达到自2月份以来的新低。另一方面,发电量同比增速也不乐观,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的连续负增长期间以来,发电量同比增速在2012年1月与6月首次出现负增长,2012年9月份的发电量增速也仅为1.2%,显著低于去年同期10.7%的增速。
中国经济的宏观与微观表现为何出现了明显脱节呢?
笔者认为,两个因素可以用来解释为何GDP同比增速与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脱节的现象。
第一个因素是中国工业企业的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众所周知,过去10年内,中国工业企业的产能过剩现象日益突出,这一现象在美国次贷危机后中国新一轮投资浪潮中被进一步强化。目前在中国大多数制造业行业里均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钢铁行业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当疲弱的内需与外需不足以消化过剩产能时,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将会下滑。换句话讲,宏观经济增速出现温和下滑,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的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率就可能出现大幅下降。此外,即使宏观经济增速开始回升,制造业企业也没有动力开始新的投资,而是通过出售库存、更加充分地利用现有生产能力等方式来应对需求回暖,换言之,去库存化与去产能化将是下一阶段中国工业企业的基调,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全面反弹还有待时日。
第二个因素是中国企业的财务杠杆过高,导致应对负面冲击的能力下降。例如,根据高盛高华的估计,过去十年内中国大陆企业负债占GDP的比率由100%左右上升至150%左右,这样的企业负债水平不仅远高于美国(75%)和印度(49%),也显著高于中国香港(141%)、新加坡(133%)、英国(115%)、日本(113%)与中国台湾(109%)。与金融企业类似,工业企业的财务杠杆过高,意味着当面临程度相同的负面冲击,其利润率的下降要高于财务杠杆较低的工业企业的利润率下降。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宏观经济增速仅仅是温和减速,却造成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大幅下降。此外,OECD国家的经验显示,一国企业债务占GDP比率的警戒线在90%左右。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如何降低中国企业财务杠杆比率,也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
接下来,如何解释中国GDP同比增速与发电量同比增速脱节的现象呢?
其实,这个层面的数据脱节不仅发生在当下,也发生在2008年年底与2009年年初。很多国内外经济学者正是由此质疑中国GDP数据的可靠性。诚然,近年来中国GDP增速经常低于各省GDP的增速,不排除存在粉饰数据的可能性。然而,以下几方面因素也可以较好地解释此现象。
首先,在当前中国,高能耗行业在工业增加值中占比约为30%,但在电力消耗中占比却高达60%左右。而如前所述,受产能过剩影响,在本轮经济下滑中,高能耗行业的表现远低于低能耗行业(例如服务业),这就造成了宏观经济增速温和放缓,而发电量增速显著下降的局面;其次,由于当前全国煤价处于低位,导致中西部有大量企业选择通过自备电厂来发电(因为自备电厂发电成本甚至显著低于通过市场购电成本),此类发电量并不在统计之中;再次,近年来新兴能源行业发展很快,据估计,风能、太阳能与核能发电量占比已接近或超过全国发电量的10%,但其发电数据可能尚未进入正式的发电量统计;最后,节能减排措施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企业的耗电量,提高了电力使用效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l·供给的变动引起(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C·MUA/PA=MUB/PB)3·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B下降)4.收益是指(A.成本加利润)5.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C.与横轴相交)6.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D.与横轴垂直的线)7.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8.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B.总是小于1)9.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收入水平增加)10.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1.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12.周期性失业是指(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13.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14.称为狭义货币的是(A.M1)15.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减少和利率提高)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多选漏选均不给分。共10分)1.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A.边际效用递减C.边际效用会小于零)2.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平均固定成本(A.大于0 D.递减E.趋向于零)3.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是(A.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C.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小)4·按照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供给曲 线应是(A.短期总供给曲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5.中央银行具有的职能是(A.制定货币政策B.发行货币D·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 E·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
三、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每题1分。共10分)1.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2·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是指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是确定的。(√)3·随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倾斜。(×)4·预算线与元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线形成生产扩展路线。(×)5·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6·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7·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8·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关系。(√)9·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10·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
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无差异曲线: 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 数量的组合。
2.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3.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人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 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4.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人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
5.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
五、简答题(第1、3题6分。第2题8分。共20分)1.简述解决外部性的对策。
答:外部性的存在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以及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这无疑导致资源的配置不当。
解决的对策:基本思路是外部影响内在化,主要政策手段包括:税收和补贴、企业合并和明确产权等,前两个政策强调政府的作用,后一个政策则强调依靠市场本身来解决外部性问题。2·简述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答: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所致。导致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提高产品的价格,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造成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一种重要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厂商生产成本 的增加,从而引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3.简述资源禀赋理论。
答:又称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也称H~0模型。他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是引起贸易 的决定因素。如果两国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相同,生产效率相同,即在所有产品生产上具有相同的比较成本,就不会进行贸易。
要发生贸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两国间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有差别;二是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即生产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
六、计算题(第l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
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20一3P,Qs=2+3P。试求该商品的 均衡价格,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
2·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O.85(按两部门计算KG和KT),政府同时增加20万元政府购买 支出和税收。试求:(14章)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2)税收乘数KT:(3)△G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4)△T为一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
1.解:商品实现均衡时Qd=Qs
也就是:
20-3P=2+3p
P=3 在价格P=3时,市场需求量为ll,于是需求价格弹性为ED=9/ll 当P=3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9/11,价格弹性小于1,属于缺乏弹性,厂商要扩大销售收入应采取提价策略。
2.参考答案:已知:b=o.85 G=20万元T=20万元
KG=1/(1-b)=6·67 KT=-b/(1-b)=-5.67 △YG=△G×KG=20×6.67=133.4万元△YT=△T×KT=-5.67×(-20)=113.4万元
七、论述题(共15分)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比较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的长期均衡有什么不同? 答: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虽然可以实现均衡,但由于不能调整生产规模,厂商在短期均衡时可能会有亏损。但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终使超额利润为零,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
1、如果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即存在超额利润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新厂商加入,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啬,市场价格下降,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润减少,直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
2·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低,即存在亏损时,则厂商可能减少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一些厂商退出,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下升,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上移,直至亏损消失为止。
3·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由于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并可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最终使价格水平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长期均衡。
4·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MC=AC
5·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相比,其区别在于:
①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同。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MR=SMC=LMC=LAC=SAC。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
②长期均衡点的位置不同。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而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不可能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一、选择题 现16题
1、稀缺性问题(C)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 B、只存在于依靠命令机制的经济中 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 D、意味着抢购和黑市交易
2、序数效用是指(B)A、商品效用是可以计量的
B、不同商品之间的效用是可以比较的 C、不同商品之间的效用是不可以比较的
D、不同商品之间的效用既不可以比较,又不可以计量
3、在通常情况下,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A)A、在需求曲线最高点附近,需求价格弹性Ep=-∞; B、在需求曲线最高点附近,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绝对值更小; C、在整条需求曲线上,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不变; D、有正的斜率。
4、边际效用等于零,说明(B)A、全部效用也等于零 B、全部效用等于极大值 C、平均效用等于零 D、平均效用等于极大值
5、假设牛肉和猪肉是互为替代品,猪肉价格的下降将会引起牛肉的需求曲线(A)A、消费者将牛肉换成猪肉,曲线向左移动; B、消费者将牛肉换成猪肉,曲线向右移动;
C、保持不变,因为猪肉与牛肉是在两个分开的市场销售; D、以上都不正确
6、其他的条件相同时,下面哪种情况是茶叶价格下降产生的效果(B)A、茶叶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量沿着茶叶的需求曲线向下移动; C、茶叶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需求量沿着茶叶的需求曲线向上移动。
7、如果价格从10元下降到8元,需求数量从1000件增加到1200件,需求价格弹性为:(D)A、+1.33 B、-1.33 C、+0.75 D、-0.82
8、已知X、Y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为—0.4,则这两种商品是:(C)A、独立品 B、替代品 C、补充品 D、不能确定
9、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两个点,说明(D)A、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效用水平也不同 B、两种商品的组合相同,但效用水平不同
C、两种商品的组合相同,效用水平也相同 D、两种商品组合不同,但效用水平相同
10、弹性是指(C)A、一种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随变量的变化 B、一种自变量的增长量而引起随变量的增长量
C、一种自变量的百分比变化而引起的随变量的百分比变化 D、一种自变量的变化量而引起随变量的变化量
11、范围经济是指(A)A、企业同时生产若下种相关产品比单独生产各自的产品来得节省 B、企业在一定的产出范围内的经济活动
C、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产出范围 D、企业为达到一定量产出而可能发生的成本范围
12、在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中,如果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则:(D)A、平均产量递增; B、边际产量递减; C、总产量递减; D、都有可能。
13、可变投入递减收益是指:(D)A、可变投入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 B、产出数量变得越来越少
C、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大 D、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少
14、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C)A、两种投入的比率 B、一种投入替代另一种投入的比率
C、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投入替代另一种投入的比率 D、一种投入的边际产品替代另一种投入的边际产品的比率
15、凸向原点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经济含义是 :(B)A、为生产一定量产出而需要的成本开支 B、为生产一定量产出而需要的最低成本开支 C、为生产各种产出而需要的各种投入组合 D、为生产各种产出而需要的多种成本结构
16、全部产品与边际产品的关系是(B)A、边际产品为极大值,全部产品为极大值 B、边际产品为零,全部产品为极大值
C、全部产品与边际产品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D、全部产品为零,边际产品为零
二、判断题 现12题12分
1、广告费用是作为企业的可变成本而计入总成本的。(F)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下,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它相交。
(T)
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产量水平后趋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F
4、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企业一定时属于规模报酬递增的企业。(F),学习曲线
5、随着生产技术的变化,生产函数也发生变化。(T)
6、吉芬商品是一种低等品,但低等品不一定是吉芬商品。(T)
7、预算线上的各点说明每种商品的组合是相同的(F)
8、均衡价格就是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本命题是错误的,均衡价格应为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且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F)
9、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销售税主要由消费者负担。(T)
11、在微观经济学里,实证问题研究应该如何,规范问题涉及解释和预测。(F)
12、某商品的价格从2005年的10元提高到2006年的15元,意味着其名义价格提高了。(T)
三、名词解释 4题8分 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机会成本
决策者因选择某种策略而放弃的最优收益。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
攀比效应与虚荣效应
两者是连带效应的正、负两个方面:攀比效应是一种赶时髦的心理,就是说消费者认为其他人买这个东西的越多,他的购买欲望就越强烈,则该商品需求量就越大;虚荣效应则反之,拥有某种虚荣商品的人越少,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
三、问答题 现4题共34分
1、看图回答问题:(10分)(1)为什么AC和AVC是十分相似的“U”型曲线?(2)AFC为什么越来越趋近横轴?(3)当MC<AC和MC>AC时,AC的变动趋势?
(4)当价格线分别通过AVC和AC最低点时,说明什么?
参考答案:(1)AC=AVC+ATC,ATC随着产量的增加越来越小,AC由于MC边际报酬递减呈现U形,故AC和AVC是十分相似的“U”型曲线(2)AFC=TFC/Q,TFC不变,Q增大,故AFC越来越小(3)MC<AC时,AC减少,MC>AC时,AC增大
(4)价格线通过AVC,即厂商收益刚好可以弥补投入的可变成本,这个点叫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通过AC,收益可以弥补总成本,是为收支相抵点。
2、以Y轴坐标表示商品A的价格,以X轴坐标表示商品B的价格,当商品B价格下降时,画图并简要说明当B是(1)正常商品(2)低档商品(3)吉芬商品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2分,一问4分)参考答案:
正常商品
低档商品
吉芬商品
四、计算题 现4题 共30分 1、1998年1月某航空公司的飞机票价下浮5%,使另一航空公司的乘客数量从去年同期的10000人下降到8000人,问两者的交叉弹性是多少?(6分)
2、已知某商品:Qs=1000+100P,Qd=2500-50P。画图并列式计算市场均衡价格及产量。(6分)
1000+100p=2500-50p,p=10,q=2000,图略
3、考察一种可能有三种结果的奖券;获得100美元的概率为0.1,50美元的概率为0.2,10 美元的概率为0.7。回答下列问题:(6分)1)该奖券的期望收益是多少?Ex=100x0.1+50x0.2+10x0.7=27
2)该奖券的收益方差是多少?书上有用离差的方法,在此给出概率论中的计算公式:
DX=EX2(EX)2=0.1x10000+0.2x2500+0.7x100-27x27=841
3)一个风险中性者愿花多少钱购买这种奖券?27美元
4、下列表式反映的是某人对A、B、C、D四种商品的效用评价。A、B、C、D四种商品的单价分别为50、70、90和100元,他日前的周收入为1410元,求出在此收入制约条件下的最大效用数量。(12分)
参考答案 为求出在1410元收入制约条件下的效用极大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全部安排完他的1410元收入;二是要使他用于D种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的每元边际效用彼此相等(如果商品具有不可分割性,则要求近似相等)。因此,我们先建立一个表,求出四种商品的每个单位的每元的边际效用,然后,按照每元边际敖用哪个大,先购买哪种商品的原则花费,直至全部安排完1410元的收入。
从上表看出,如果一个一个商品购买的话,首选的行动是购买商品4,因为每元的边际效用最大,为8个效用量。接着是购买第二个单位的商品A和第一个单位的商品月,因为两者的每元边际效用都是7个效用量,依次类推,直到他的1410元用完为止,结果他购买四种商品的数量为:5个单位的商品A,7个单位的商品B,3个单位的商品C和4个单位的商品D。看看是否满足在收入制约条件下的效用极大化的两个条件呢? ①是否用完了他的全部收入
5×50+7×70+3×90+4×100=250+490+270+400=1410(元)正好用完7他的全部收入。
②四种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是否彼此相等
150/50=210/70=270/90=300/100 最大效用量为:
1。 产量的增加量除以生产要素的增加量的值等于:c)
A平均产量
B 边际成本
C 边际产量
D平均成本
2。 生产要素(投入)和产量水平的关系叫:a)
A 生产函数
B 生产可能性曲线
C平均成本曲线
D 总成本曲线
3。使用50个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能够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个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能够生产出2100单位的产量,额外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b)
A 3
B 30
C 35
D 36
4。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上升,这时候,生产函数表现出:b)
A 收益持续不变
B 收益递减
C 成本递减
D 收益递增
5。我们明白,在生产过程中一种要素的收益递增发生在:b)
A 在其他要素持续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产量增加。
B在其他要素持续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
C在其他要素持续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平均产量增加。
D在其他要素也相应增加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
6。在生产者均衡点上:d)
A MRTSLK = w/r
B MPL/w = MPk/r
C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D 上述都正确
7。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证明:d)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减少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降低了
8。当雇佣第7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10单位,当雇佣第8个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10单位增加到118单位。这种状况是:a)
A 边际成本递减
B 边际成本递增
C 规模收益递增
D 劳动密集型生产
9。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LK为:b)
A 1/3
B 3
C -3
D 6
10。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曲线上的各点代表:d)
A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
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
D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有是相等的
11。等成本线平行向外移动证明:b)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一样比例提高了
12。等成本线围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证明:c)
A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B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13。如果确定了生产要素组合,d)
A 在生产函数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B 就能够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C 在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D 在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确定总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
14。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d)
A 时光长短
B 可否调整产量
C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 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二、多项选取
1。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能帮忙生产的各种手段,它包括:abce)
A 资本
B 劳动
C 土地
D 大海
E 企业家的才能
2。平均产量是ad)的函数:
A 总产量
B 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C 边际产量
D 可变要素的数量
E 不变要素的数量
3。 产量曲线具有如下性质:abcde)
A 凸向原点
B 斜率为负
C 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D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产量越大
E 等产量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4。 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有:abc)
A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可能会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专业化分工程度,进而提高效率
B 某些技术和投入只有在足够大的产量规模时才可使用
C规模收益递增还有可能由于增强了技术创新潜力
D 企业规模扩大后更易于管理
E 企业规模越大,产量就越大从而收益递增
5。 在短期内,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征如下:acd)
A 生产第一阶段的特征是MPL>APL>0
B生产第一阶段的特征是MPL
C生产第二阶段的特征是APL>MPL
D生产第三阶段的特征是APL>MPL;MPL≤0
E生产第二阶段的特征是APL< MPL<0
三、概念题
生产函数 劳动边际产量 劳动平均产量 等产量曲线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 等成本线 生产者均衡 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收益递减
四、问答题
1。 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
2。 一个企业主在思考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一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这意味着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也会使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三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用权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同样,厂商了不会在生产的第一、三阶段经营,所以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尽管是递减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到达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有人认为封闭式小区破坏了城市路网结构, 容易造成交通阻塞。2016年初, 国务院发布相关文件, 开放小区是否能达到优化路网结构的效果成为了议论的焦点。本文选择合适的评价体系并建立车辆通行的数学模型, 以得出是否应该开放小区这一问题的结论。
2 建立评价体系
为了评价小区开放对周边道路通行的影响, 我们从众多评价指标中选取了两个:拥堵程度和行程时间。其中, 拥堵级别评价的为小区开放前后道路的顺畅情况, 行程时间评价的为某一具体车辆对象在小区开放前后通行的便利程度。该评价体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评价了小区开放对周边道路通行的影响。
2.1 拥堵程度T (t)
以一个交通路口和与之相关联的道路组成的局域交通网络作为研究对象, 用T (t) 衡量道路的拥堵程度, 即:
式中, S为道路i所有下行道路的剩余空间;D为道路i及其下行道路对下行道路的车流供应量。根据这一供求关系, 我们可以得出道路i在t时能够流出的车流量与计划流出量的关系, 可以用Ti (t) 的具体数值用来判断道路i的拥堵程度。
2.2 行程时间
在实际情况中, 道路上的车辆行程时间与道路状况相关。基于对模型的简化, 本文只考虑车辆在经过红绿灯路口时的行程时间问题。动态行程时间模型将行程时间分为路段行驶时间和延误时间, 即:
式中, TiR (t) 为车辆从上游交叉口驶出后在路段i上的实际行驶时间;TiQ (t) 为车辆在交叉口的排队延误时间;TiC (t) 为车辆经过交叉口的时间。
通过对比小区开放前后某一特定对象的行驶时间, 对开放小区做出评价。
3 交通模型的建立
3.1 交通网络车流动态变化模型
交通网络车流动态变化模型通过上行道路与下行道路之间的供求关系刻画车辆通行的模型。
(1) t时刻道路i所有下行道路的剩余空间S (i的下行道路中还可以容纳的车辆数) :
式中, n为道路i的下行道路的条数;Sj为道路j的最大容量;S′j (t) 为时刻道路j的实际容量。
(2) 在时间t时, 用Di (t) 表示计划驶出道路i的车流量, t时刻道路i及其下行道路对道路i的下行道路的车流供应量为:
(3) 下面我们给出道路交通网络中, 判断每条道路是否拥堵的评价指标:
结合道路与小区的实际情况, 可以计算出拥挤程度T (t) 的具体数值, 结合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3.2 动态行程时间模型
下面, 分别给出三个时间段的表达式:
(1) 车辆从上游交叉口驶出后在路段i上的实际行驶时间TiR (t) 为路程L1与速度的比v1, 即:
(2) 交叉口的排队延误时间TiQ (t) 。平均延误计算表达式为:
式中, T为信号周期长度, 单位为s;tg为有效绿灯时间, 单位为s;x为车道组v/c或饱和度, v/c指在理想条件下, 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
(3) 车辆经过交叉口的时间TiC (t) 。本文将车辆转弯近似看为1/4个圆周运动, 车辆经过交叉口时间包括车辆行驶经过交叉口的以及车流启动延误时间, 可表示为:
式中, L2为交叉口的长度;v2为车辆驶离交叉口的速度;t2为经过交叉口产生的延误, 通常取延误时间为2s;r为交叉路口转弯半径。
4 实际情况分析
本文将小区结构抽象化, 并将小区结构与道路结构相结合, 基于不同结构的开放小区对道路系统下行道、车道的影响的不同, 考虑了以下三种交通结构。
4.1 开放小区增加了车道数
下面是我们在高德地图上抽象出的第一个结构 (U形) , 小区A结构如图2所示, 简化的模型如图3所示。
4.1.1 运用模型一进行分析
小区开放相当于车道数量的增加, 将各个参数代入公式 (5) 得到小区开放前的Ti (t) 的数值为0.72, 路拥堵程度为:中度拥堵。小区开放后的Ti (t) 的数值为0.54, 道路拥堵程度为:非常拥堵。
4.1.2 运用模型二进行分析
运用模型二进行计算, 将各个参数代入公式 (2) , 得到开放前Ti (t) 的数值为88.00, 小区开放后Ti (t) 的数值为95.25, 比较小区开放前后Ti (t) 的大小, 小区开放后, 车辆路段行程时间更长了。
综合两个模型的结果, 小区内道路是U形的不适合开放。
4.2 开放小区增加了下行道数
运用高德地图选取小区B (一字形) 进行分析, 如图4所示, 简化的模型如图5所示。
4.2.1 运用模型一进行分析
小区的开放相当于下行道路数量的增加, 将各个参数代入公式 (5) 得到小区开放前的Ti (t) 的数值为0.72, 道路拥堵程度为:中度拥堵。小区开放后的Ti (t) 的数值为1.00, 道路拥堵程度为:畅通。
4.2.2 运用模型二进行分析
将各个参数代入公式 (2) , 得到开放前Ti (t) 的数值为90.82, 小区开放后Ti (t) 的数值为88.47, 比较小区开放前后Ti (t) 的大小。小区开放后, 车辆路段行程时间更短了。
综合两个模型的结果, 小区内道路是一字形的适合开放。
4.3 开放小区同时增加了车道数与下行道数
运用高德地图选取小区C (折线形) 进行分析, 并将其卫星地图简化为线形图, 以反映该小区内部道路与外部道路的关系, 如图6所示, 简化的模型如图7所示。
4.3.1 运用模型一进行分析
小区的开放相当于车道数量和下行道路数量的增加, 将各个参数代入公式 (5) 得到小区开放前的Ti (t) 的数值为0.59, 道路拥堵程度为:非常拥堵。小区开放后的Ti (t) 的数值为0.76, 道路拥堵程度为:中度拥堵。
4.3.2 运用模型二进行分析
这种结构相当于增加了2个弯道, 将各个参数代入公式 (2) , 得到开放前Ti (t) 的数值为102.81, 小区开放后Ti (t) 的数值为90.76, 比较小区开放前后Ti (t) 的大小, 发现小区开放后, 车辆路段行程时间更短了。
综合两个模型的结果, 小区内道路是一字形的适合开放。
摘要:主要研究了小区开放对道路通行的影响, 通过建立小区与道路之间的联系, 从拥挤程度和通行时间 (即宏观和微观) 两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两个车辆通行模型, 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 建立了交通网络车流动态变化模型和动态行程时间模型, 使之更符合我国当前交通现状。据此, 将小区开放抽象简化为原本交通道路状况的改变, 而不将小区内部楼房布局等作为考虑重点。最后, 结合不同类型小区的分析结果给出了建议, 但是考虑的因素有限, 且将道路小区结构理想化处理, 人文等方面的因素还需进一步考虑。
关键词:小区开放,拥挤程度,行车时间,交通网络车流动态变化模型
参考文献
[1]谢琛.城市交通网络拥堵产生及传播的动态模型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7, (12) .
[2]黄艳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5, (04) .
(一)简单练习
一、解释概念
均衡价格 需求 需求价格弹性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收入弹性 供给 预算线 边际效用 替代效应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均衡
边际替代率递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吉芬物品
二、判断(将答案填入下表中,判断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2.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4.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5.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6.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7.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8.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9.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 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
10.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三、选择题(将答案填入下表中,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是C
A.完全信息的假设
B.完全竞争的假设 C.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
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2. 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C A.一般均衡论 B.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D. 完全竞争市场下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3.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CD A.出现于1936 年
B. 涉及垄断问题
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 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BC
A.价格理论
B.单个厂商
C.单个消费者
D.资源配置 5.下列几组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向的有BD
A. 面粉和大米
B.汽油和汽车
C.羊肉和牛肉
D.录音机和磁带
6.当出租车租金下调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AC
A.需求减少
B.需求量增加
C.需求曲线左移
D.需求无法确定
7.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B A.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
B.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 C.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D.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
8.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大的是 C A.服装
B. 化妆品
C.金银首饰
D.食盐 9.需求量的变动是指AC
A.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B.非价格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C.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D. 需求曲线的移动 10. 某一时期,电冰箱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可以是B A.电冰箱的价格下降
【宏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推荐阅读:
宏微观经济学导学答案10-22
04年微观经济学试题06-01
微观经济学课程06-12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06-28
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07-18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10-14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10-28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09-29
微观经济分析06-24
Eeanpnu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