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方法教案(共11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调查。
2、通过场景模拟,教学生学会怎样去调查,在调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调查。
2、学生调查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教学难点:
如何深入浅出地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活动。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想先在班上搞个小调查,行吗?大家平时对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吗?你知道垃圾的处理方法有多少种?我们学校一天产生多少吨垃圾?哪些垃圾可以循环再用?
二、调查方法指导
刚才,我们大体地了解了大家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情况,如果我们想了解学校其他同学对垃圾分类处理情况的认识应该怎么办?
(预设:我们可以去调查一下)(板书:调查)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常用的一种调查方式就是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就是根据我们活动的需要先设计一些有关问题,然后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从而使我们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同学们己经设计好了一份关于垃圾分类处理情况的调查问卷,这节课我们主要是结合这份调查问卷,来看看在实践活动中到底应怎样进行调查,在调查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预设:如果是上课时间,我们应怎样进行调查
如果现在我把这个调查表发给大家,让同学们马上到每个班去调查,可以吗?现场模拟: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应怎样进行调查?
指一生现场进行模拟调查,其它同学根据他的调查过程,来进行评判,找出优缺点。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调查过程,通过学生的调查过程,引导总结出我们在进行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板书:有礼貌,作介绍)
通过刚才这个同学的调查活动,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谈自己的小收获。
再模拟一个上课的场景,让学生进行现场调查。这次的组织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调查,找一名学生当老师,找一名学生作调查者,其它同学当学生,进行完之后,再进行角色互换,继续调查。在这其中,老师要随时进行指导,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并能很好地进行调查。
(二)预设:如果是下课的时候,我们应怎样进行调查
看来,同学们都能通过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应怎样进行问卷调查这一关,那如果是下课呢?同学们都在外面自由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怎样进行调查? 现场模拟学生在外面自由活动的场景:指一生进行现场调查。
通过调查总结出:
1、在我们进行调查之前应准备充分。
2、在调查的过程中,调查的内容一定要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情况,不能因为某种原因,自己随意进行填写。(板书:有准备
要真实)
三、活动总结
这节课,我们只是现场地模拟了一下在活动中我们应怎样进行问卷调查,如果我们同学在以后进行主题活动研究时,要进行问卷调查,也应像刚才这样,在调查时应注意:调查前应准备充分,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有礼貌,要向被调查者作详细地调查介绍,另外,调查问卷的内容一定要真实,不能随意乱写,这样会影响到我们活动的效果。
四、板书
第四种课型:调查
垃圾分类处理
关键词:教案书写,设计,过程
一、教案书写的意义
备课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重要的任务之一, 也是教师的职责之一, 认真书写教案是认真备课的具体体现, 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 是讲好课的基础, 为教师理顺教学思路, 进行合理化、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提供指导性框架。教案书写是教师为授课实施的方案, 是有计划地安排的教学活动, 有利于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 只有充分地准备, 才有精彩的讲课, 认真书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师书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学方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研究讲授的知识和技能, 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 即既要备教材又要备课学生。因此, 教案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知识的积累、总结、记录, 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对将来教学工作的改进提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教案是备课的指标之一, 高质量的教案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教案可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 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 尤其是教学态度的重要尺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探讨教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是教学评估重要指标之一, 是学校教学的重要软件, 能体现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功底。因此, 教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教案书写的设计
教案分为手写教案和电子教案, 两种教案各有优缺点:传统的手写教案查看方便, 易于保存, 但携带不方便;电子教案易于修改增补, 但查看受条件的限制, 容易丢失。它们的设计基本上是一样的。教案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教案首页。
依次有学校名称、教学年级、专业、班级 (含人数) 、学科名称、授课教师、教师职称、使用教材和教学时间等。
2. 单元设计。
(1) 第%%单元, 单元名称%% (本单元所用) 总学时%%。 (2) 前提诊断。知识点。要掌握的主要知识;技能点:要获得的主要技能;态度:应该以何种态度学习本单元;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 (3) 单元目标, 学习本单元要达到的目的。
3. 单元课时分配。课序 (第几课) , 课的名称、学时分配 (该课所需学时) 、教学模式、评价方式 (考试或考查) 、主要资源。
4.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书写教案的重点, 包含专业、课
程、章节;课题名称 (单课名称) ;授课班级和时间 (时间要写到第几周几日第几节课)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及学习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学时数;学习目标与要求 (学习本课要达到的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资源;课后记 (上完本课后, 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学效果、改进措施等) ;教师姓名;教案书写时间;板书设计 (要注意板书的设计, 版面布置合理、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版面有限不能什么都写, 主要写大小标题、版面分两部分, 一部分写重难点, 一部分作为讲课展示部分) ;教学内容 (包括组织教学、课前复习、新课导入、新课内容、课堂练习、本课小结等, 各部分旁边都要留空标明所需时间和采用的教学方式, 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时间与内容匹配) ;作业的布置 (每课之后都应有作业, 作业量要适中, 紧扣本堂内容, 题型要多样化) ;教学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素质、思维的激发程度、教学情境创设、学生情绪的调控等作恰当评价, 以及对后续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调整、修正或做出新的规划) 。
三、教案书写的注意事项
1. 教案设计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安排要符合教学
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实现活动要求的目标从教学的实际出发, 突出教育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 教案设计应有效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书写教案并不是知识的罗列, 而是设计好教法与学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3. 教案书写既要有逻辑性, 又要有灵活性;
既要有层次感, 又要有节奏感。要自然过渡和完整过渡, 符合认知规律, 使教案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要写准教学目标, 写活教学过程, 写实教学后记。让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 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风格, 突出自己的特色和创造性, 灵活多样地教学, 避免“一个模式走到底”的现象, 通过课后记总结改进自己的教学。
4. 教案的表述要清楚, 内容要全面, 详略要得当。
在教案中教学过程是教案书写的重点, 大约占整个教案的70%, 书写要详细。对于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地考虑, 如典型例题、基本训练、演示实验、教具、提问内容、板书布置、练习的布置、练习的评讲等都应有周密考虑。教学时间的安排要准确合理, 各项比例适中, 最好能详细标明每一小节所需的时间, 这样, 在授课时, 教师对整体时间的把握会更为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李占尧.在课件中怎样书写教案.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 2011.
[2]方玲.教案的设计与规范书写.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
一、编写采访提纲,预见调查过程
“凡事预则立”。如果把师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比作轮船出海航行,那么编写采访提纲就好比制定周密的航海计划,一份精心策划的提纲包括采访目的、时间、对象、方法、提问等。教学目标则好比航海中的一枚指南针,起着导向作用,帮助大家把问题提到点子上,让调查结果彰显份量。
请看《漫话邮政》一课中学生拟定的采访提纲:
(1)采访目的:走进邮局,了解邮局的社会功能,感受信息社会中邮政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采访时间:星期六早上8:00。
(3)采访地点:Ⅹ镇邮政支局。
(4)采访方法:用数码相机抓拍如火如荼的邮政工作场景,索取邮政宣传图片,分组开展访谈。
(5)采访问题:
第1组:采访支局长
第2组:采访办事居民
第3组:采访邮递员
调查预约得讲点“艺术”。如果没有调查对象的配合,再完美的采访计划也只是“空中楼阁”。所以,拟好调查提纲后,师生要提前进行电话预约,说明采访内容,让对方有时间准备。适当的社交语言也是必要的,有礼貌的、艺术的沟通才能使对方欣然接受采访。例如:“早上好,支局长,我是某某学校的小学生,想向您了解一下邮局有哪些服务项目。您管理的邮局服务很周到,请您约个时间和我们谈谈好吗?”假如对方委婉地拒绝,学生就该耐心地解释这是自己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是学习邮政知识、培养社会能力的好时机,希望对方能尽力配合,帮助自己完成学习任务!
准备工作得具体、细致。学生要学会得心应手地使用数码相机拍照、摄像、录音,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应事先把采访提纲抄在本子上,边看边采访,免得临阵卡壳。教师甚至可以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点,在课堂上预设情景,指导学生事先模拟采访,熟悉采访的问题和流程。
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万事俱备,师生就可以乘着东风过把采访瘾了!
二、主体分工参与,广揽信息资源
学生是调查的主体,活动中,他们按采访提纲分工合作,广揽信息资源。教师则需为其穿针引线,随时审视方案与现实的出入,适时介入指导,给予恰当的提示。教师要真诚地赞赏每一个学生的采访机智及其付出的努力,及时提示调查的细节,指导调查的策略,让调查活动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下面是《漫话邮政》一课现场采访节录:
和邮政局支局长的访谈:
生:“您好!我是某校学生,请您介绍一下邮政服务项目好吗?”
支局长:“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普及后,对邮政工作冲击很大,所以我们增加了名目繁多的服务项目,有邮政储蓄、特快专递、代办电信、代理保险与基金等。邮局办理邮政银联卡,人们可以在外地持卡购物。要是亲戚朋友生日,大家可以委托邮局代送蛋糕、礼品……”
生:“我们还想了解国际邮政的新视野。”
支局长:“有的国家开设电子寄信项目,用户在自己的电脑上写信,发到对方邮局,机器自动打印封装、输出信件,邮递员再将其送达目的地,减少了投递环节……”
(温馨提示:每次只提一个问题,有时可以追问,这样才能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
采风组抓拍了如火如荼的邮政工作场景:
邮政工作者:“下午两点邮政车来了再拍吧!宁波市邮件处理中心就在附近,每天传递2万多件邮件,1年800多万件,你们去那里看看吧。”
打工者:“我每个月都来给老家的父母、孩子寄生活费。”
做外贸的:“我来办理寄往广州的特快专递,是邮寄产品样本,越快越好。”
企业白领:“我寄函授作业挂号信,挂号信有记录,不会遗失。”
邮政储蓄柜前排起了长队,有人在办理邮政银联卡,有人在订杂志,墙壁上悬挂着“邮政储蓄银行可以贷款啦!”的横幅标语……
(温馨提示:不同的人往往会从不同角度谈问题,多方位采访相关人员,能得到更全面、更生活化的素材。)
身穿草绿色工作服、骑着摩托车的陈师傅正要出门投递,学生拦住了这位皮肤黝黑的邮递员,打开了话匣子:
学生:“您在投递工作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邮递员:“晴天还好,遇上雨季,人常被淋得就像落汤鸡;冬天西北风呼呼响,吹在脸上像刀子割一样;三伏高温天,衣服都可以拧出汗水来。虽然辛苦,但不管怎样都要做好工作,人家可能正急切地等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我耽搁不得……”
(温馨提示:用心记住感人的事迹,用笔记要点、记数字、记个性化语言,既一目了然,又便于回去整理。)
三、多元描述交流,分享调查成果
1.选择话题,达成认知。调查材料新鲜出炉,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急于表达,但需要梳理出一条主线,“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教师应当选择一个牵一发动全身、关系到知识目标能否实现的话题,作为积极学习的诱因,把生生对话引向深入,让他们在互相倾听中补充,彼此吸纳中整合。“老师小时侯,最快的通讯方式是发电报,现在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所以电报销声匿迹了。那么邮政局是否也该退出生活舞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行,邮政大厅不仅仅有通讯服务,还有集邮、订报、汇兑、储蓄等各种服务项目。”“邮局能办理国际快递。”“还可以寄包裹和钱。”“邮递员每天把报纸送到我家。”“通过邮局可查阅全国各地的邮政编码、区域电话。”……只抛下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邮政的社会功能就在学生七嘴八舌的描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2.借助媒体,再现情境。随着学习、讨论的深入,师生回味社会调查中一些真实的画面、影视资料,这些生动活泼、与生活最贴近的东西,非假手教师的二手货,是学生生活智慧的自然发现,探究体验的精彩展示,语言表达的情境提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再领悟、再共鸣。课堂上,我们重温支局长和邮递员的采访录音,居民办事的照片和井然有序的邮政工作场景,学生的眼睛熠熠生辉。然后,教师拿起信封说:“尽管现代通讯方式发达,但人们还是离不开写信这一传统方式。猜一猜这薄薄的信要经过多少人才能送达?”学生畅想取信、盖戳、运输和投递等过程后,教师适时让学生观看漫画《一封信的旅行》。这时,学生不禁感叹:真是众人托起一封信啊!
3.实践操作,学以致用。品德课程是一门指导生活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课堂习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因此,教师要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极尽条件创设真实情景,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强化练习,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智慧。课堂上,老师在教室四周摆上4个绿色的邮筒模型,启发道:“送达一封信要经过很多人的辛勤劳动,那么我们寄信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一要字迹公正;二要用标准信封;三要写邮政编码;四要贴足邮票。接着,按此原则,学生取出明信片来写给亲朋好友,然后交换检查格式是否准确,能否准确送达,最后把信件投入模拟邮筒中。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最终学以致用,提高了生活能力。
4.模拟体验,升华道德。教学最终要实现求知和做人的统一,实现知识学习与道德学习的统一。教师全域设计模拟体验活动,能让情感目标得到最佳诠释。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自然就会将课堂习得的道德知识落实到行动上。课堂进入尾声,小组模拟表演“一封拜年家书的旅行”。教师亮出邮包、仿制邮箱、道具邮戳,学生配以深情旁白:“满载亲情的书信出发了,分拣中心信件如山,信件随火车呼啸行驶千里,邮政车翻山越岭,邮递员风雪奔波……”同时,学生接力表演,集体互评。最后,学生现场采访:“见信如见人,千里迢迢收到家人朋友的亲笔信,有何感受?”体验活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活动,学生悄然形成了尊重邮政劳动、敬重邮政工作者的社会道德观。
社会调查好比一湾水渠,引得生活这股源头活水,潺潺地淌过学生心田,丰富着学生的社会认知,激荡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着学生的实践能力。它让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获得课堂的自信和活力,是对传统钢筋水泥式教育的挑战,有待广大教师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鄞州区茅山小学)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
3、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植树的工具,在幼儿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柳树枝段。
2、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3、自制常见树小纸牌人手3~4张。
活动过程:
一、讲树
1.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幼儿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2.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二、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
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玩树牌
幼儿每人3~4张小纸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
玩法: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一要讲出这两种树的树名,二要讲出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都讲对了,两张数牌就归讲者所有;讲错了,就有对方讲。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为胜。
四、种树
1.激发幼儿参与种树的兴趣——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幼儿说说如何种植“柳树”
(1)种植工具
(2)种植方法
2.幼儿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3.插上小标志,便于日后负责照看和护理。
编后语:
1、理解故事,知道拥抱会给人带来爱和快乐。(重点)
2、能和好朋友拥抱并能说出关心的话。(难点)
3、体会与老师、同伴亲密拥抱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找一个朋友抱一抱》等。
【活动过程】
一、手指谣游戏:调动幼儿对拥抱的已有经验。
师: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小弟、五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谁是心肝宝贝?
你觉得高兴吗?
谁抱过你?什么时候?
二、播放课件、欣赏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幼儿积极体验拥抱的快乐。
1、通过爸爸妈妈老师拥抱嘟嘟熊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拥抱经验,引导幼儿感受拥抱带来的快乐。
师:我们一起认识新朋友嘟嘟,分享嘟嘟拥抱的快乐。
(1)妈妈在家里,谁抱过你?什么时候?怎么抱?
小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我们,抱我们感觉很幸福、很温暖。
(2)老师抱嘟嘟熊,老师抱过你吗?什么感觉?小结:拥抱让我们感觉很快乐。
(3)通过嘟嘟给好朋友咪咪和汪汪的拥抱的情景,引导幼儿体验拥抱别人时的快乐。
(4)嘟嘟抱咪咪。
师:嘟嘟为什么要给咪咪拥抱?
好朋友伤心了,需要安慰我们可以给他拥抱哄一哄朋友。嘟嘟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学着他们的样子试一试吧!
2、嘟嘟抱汪汪、祝贺
师:汪汪没有哭,嘟嘟为什么也给他拥抱呢?原来好朋友成功了,我们也可以用拥抱表示祝贺的。
总结:拥抱可以送给关心的人、喜欢的人、拥抱让我们感觉和开心、很温暖、很幸福、很快乐。
三、玩“抱一抱”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与同伴、老师拥抱的快乐。
师:这里没有你的朋友?我们也找一找好朋友抱一抱吧!
讲解游戏玩法:幼儿便跟唱音乐游戏。前两句唱到“抱一抱”时,每个人要找到一个好朋友抱一抱:唱到“抱抱谁”时大家都抱抱指定的人。
四、在嘟嘟拥抱的故事情境中,激发幼儿用拥抱表达自己的情感。
师:快乐的一天结束了,嘟嘟给了老师一个大大拥抱,再见老师!
嘟嘟飞快的往家跑,她要把大大的拥抱送给爸爸妈妈。
【活动延伸】
一起去给喜欢的人送拥抱。
教学反思:
总观这堂课,我个人觉得我抓住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也做了正确处理,教学设计板块清晰,发挥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但还存在很多细节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运用: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的、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能力目标
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教学重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教学方法』
诱导式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展示
导 入 新 课
自然界是物质的,有规律的,那么人类社会呢? 讲授新课
1、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探究活动一
观看图片
《圣经》中的上帝创造世界
中国神话中三界的统治者
思考讨论
图片反映了什么决定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得出结论
由神灵天意决定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的 探究活动二
说一说
你所崇拜的历史人物是谁,为什么? 分
析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思考讨论
梁启超认为什么决定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得出结论
是由人、尤其是杰出人物的意识决定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的探究活动三
总
结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思考讨论
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得出结论
唯心史观:都把精神看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强调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探究活动四
观看图片
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
分
析
画狐画鬼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郭沫若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思考讨论
说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举
例
鬼神观念的形成
探究活动五
观看图片
元妃省亲:祖母、父母都要行跪拜之礼 思考讨论
说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间的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举
例
古代的“孝”
探究活动六
思考讨论
对农村进城务工者认识的变化? 得出结论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探究活动七
思考讨论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珍惜劳动成果、挥霍浪费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仍存在落后和腐朽的思想,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为什么?
得出结论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①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有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小
结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4、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 探究活动八
思考讨论
为什么
得出结论
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既社会存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既社会意识来源于实践,所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强
调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课知识点
课堂练习 略
附:板书设计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研究方法的意义在于发现事物的本源, 还原事物的真实面貌。对于当代社会研究来说, 较为普遍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前期定性研究 (焦点小组访谈、深度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 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定量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电话调查、入户访问等) 。
当前的社会研究方法之所以能被广泛并长期得到应用, 是由于其内在功能的合理性及其科学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必然日益显现——从客观来讲, 诸如当前大量的入户调查研究已经无法确保做到其客观性和准确性, 从主观上来讲, 在研究过程中把假设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测量手段的过程中永远会夹杂主观因素。人与现实世界的认识永远存在着差距, 人的主观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但是在诸如焦点小组访谈这样的研究方法运用过程中, 人们头脑中经验性的判断永远与客观现实存在距离, 而且这种距离随着各种主观因素的融合而被无限放大。
由此看来, 无论从当代社会研究方法还原事物本身客观性、本质性的终极目的来看, 还是人的认识的有限性限制了研究方法的精确性, 还有研究设计者自身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判断的角度来看, 当前的社会研究需要拓展更多的一些方法, 特别是在数字时代, 网络的发展及Web2.0平台上个体无干预的各种行为体现, 为新媒体时代社会研究方法的演进和拓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拥有无限价值的“矿藏”。在这样一个原生态的环境下, 大量的原始数据累积而成供研究者挖掘研究, 于是我们提出“数据挖掘”这样一种社会研究方法的运用。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研究对象规律性之后, 我们又需要回到原始状态进行深度观察, 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原始输出, 走进研究对象与其一起生活、一起行动, 利用这种方法进一步还原观察对象的本来面目, 这正是我们之前在研究领域中时常被忽视的“人类学”社会研究方法。
于是这里我们提出对当代社会研究方法的演进与拓展——基于大量数据挖掘有用信息, 发现规律, 再回到原始状态运用“人类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观察, 用“数据挖掘”结合“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使调查和还原事物本源的过程成为一个尽量完整的、精确的过程。
二、数据挖掘研究方法
在历来的社会研究方法中我们始终相信, 通过语言能反映研究对象的思想、观念, 而通过当前行为能了解研究对象的现状并对其未来行为进行预测。数据挖掘的方法正是为这样的验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天然土壤”。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 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发表个人观点, 对事物进行评价的大型平台, 在这样一个“舒适”的平台之上, 人们无约束地自由发言, 留下了大量的数据沉淀。作为研究者可以通过特定的语义分析来挖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由于人们的语言是在完全无干预的条件下进行的, 研究者通过选取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分析使有用的信息浮现出来, 这种所见即所得的数据挖掘方法避免了由于主观性造成的偏差, 使语言真正成为被调查者真实思想观念的反映。在通常的焦点小组访谈中我们不难发现, 当所有焦点访谈对象围坐在一起接受主持人的提问并逐一回答展开讨论时, 必然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规范性影响” (又称功利性影响, 指个人为了获得赞赏或避免惩罚而满足群体的期望) , 出于各种个人主观因素加之群体的影响因素, 使焦点小组访谈对象的谈话有时候往往事与愿违地成为与之思想和观念相左甚至完全相悖的语言描述。而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发言, 被调查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全放松警惕, 按照自己的想法发表个人言论, 评价相关事物, 这样一种原生态的数据为研究者的调查带来了必然的客观性、还原性和准确性。
在数据挖掘的过程中, 另外一个令人值得欣喜的应用是通过对个体的描述发现其行为现状并预测个体将来的行为。以对混合动力汽车潜在购买者的行为调查为例, 在通常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时, 我们通常拟定一些特定的题目供被调查者选择:
[第8题]未来三年内你是否考虑购买混合型动力车?
A.有B.无
调查结果显示, 有73%的被访者在未来三年内有购买打算。而作为对数据挖掘方法的应用, 我们登陆“汽车之家”论坛、“爱卡汽车论坛”、“上海汽车论坛”等几个网站, 进入论坛区寻找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相关评价、发帖, 通过文本发掘从而得出比“73%消费者三年之内打算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更生动的结论——我们发现, 有意购买混合动力汽车的潜在购买者大多是新近入职不久的职场新人, 与父母居住或是两口之家, 他们比较务实, 注重环保关注新能源, 还有部分人是打算拥有第二辆汽车, 于是选择购买混合动力性汽车。从文本中我们还可以发掘更多潜在购买者可能接受的价格区间以及对于售后的需求等等, 可以说这样一个例子把数据挖掘的特点及优势很好地呈现出来, 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使我们的调查向最真实和最原始的事实又迈进一步。
三、人类学研究方法
然而在挖掘有价值事实的基础上, 如何进一步整体把握行为的内在性?这里我们提出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加深度了解被调查者, 亲身走近他们与他们一起工作, 一起生活, 在无干预的情况下记录他们的日常活动, 用以了解所有他们思想价值以及行为产生背后的东西。以往的研究调查往往背弃这样的一种“人类学”调查方法, 研究者们认为太过细密的单一个体的观察往往因不具有代表性而难以保证结论的真实性和普遍性。然而, 对于当前数字时代下有了基于大量数据挖掘基础上的观察法应用, 使得这样的方法在深度理解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上变得科学而有效。
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19世纪中叶形成, 作为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科学, 人类学提出利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事实, 深度观察记录。当前数字时代, 人类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能够再度兴起有其独特背景:一方面, 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调查中, 我们不能忽视事物的本质, 在永远的运动和变化中, 社会生活是递增的、渐进的, 而数字时代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信息的庞杂性, 需要还原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 更重要的是, 数字时代技术的发展, 使利用多媒体影像、图片等技术记录变得更加容易。
人类学研究方法作为一种最为接近事物本原的调查方法, 在帮助理解数据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 很好地克服了“主观预设性”问题, 我们从田野调查方法中得到启示, 首先, 无干预的调查, 深入客观实际, 和其他定性、定量调查相比, 在参与观察前不对被观察事物进行预先断然的假定。其次, 对观察实时记录实时输出, 避免了研究者的诸多情感因素和价值观等对调查结果的主观影响, 最后进行原始输出, 可以说, 运用人类学方法研究的整个过程, 都在试图克服“预设性”的问题上显得颇有优势。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TBWA公司合作开展的“上山下乡观中国”项目就是对人类学调查研究方法的一次成功的实践。参赛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走入中国各个城市 (重庆、天津、天水、景德镇等) , 活动以了解非一线城市年轻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为主题深入观察当地的消费者, 同学们综合使用各种工具:深访、随同购物、问卷访问等, 尤其是运用人类学非介入式的研究方法。以第一届“上山下乡观中国”景德镇小组为例, 该小组同学回到家乡, 调查当地年轻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他们除了在问卷基础上了解当地年轻人“幸福指数”之外, 特别对一个当地年轻男生进行跟踪采访, 通过影像和旁白的方式记录其对“幸福”观念的认识, 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景德镇年轻人眼中的“幸福”。除此之外, 还有同学走入重庆, 调查当地年轻人对于“爱情”的价值观;走进天水, 记录当地年轻人对于“时尚”的看法。这种人类学的调查方法不是“复古”, 而是充分“还原”了被调查者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 找到一种更加接近事物本原的方法。
当前数字时代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今天迫切需要一种思想:在大量数据挖掘方法基础上运用人类学的方法深度观察, 尽量避免“预设性”、接近事物本原、还原事物本质, 从而达到社会研究的根本目的。
摘要:对于当代社会研究来说, 较为普遍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 网络的发展及Web2.0平台上个体无干预的各种行为体现, 传统的社会研究方法“主观预设性”的问题逐渐凸显, 因而需要对社会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演进与拓展, 本文即阐释在大量数据挖掘方法基础上运用人类学的方法深度观察, 尽量避免“预设性”、接近事物本原、还原事物本质, 从而达到社会研究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数字时代,数据挖掘,人类学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Toward an Ethnographic Lingua Franca J.L.Jackson, 676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8 (2008) 664-678a2008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2].Askew, K. (2002) .Introduction.In K.Askew and R.Wilk (Eds.) , The anthropology of media:A reader (pp.1-14) .London:Blackwell
[3].Axel, B.K. (2006) .Anthropology and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communication.Cultural Anthropology, 21, 354-384
[4].Coman, M. (2006) .Media anthropology:An overview.Retrieved August29, 2006, from, http://philbu.net/media-anthropology/coman_maoverview.pdf
[5].Ginsburg, F. (2005) .Media anthropology.In E.W.Rothenbuhler&M.Coman (Eds.) , Media anthropology (pp.17-25) .London:Sage
[6].Ginsburg, F., Abu-Lughod, L., &Larkin, B., Eds. (2002) .Media worlds:Anthropology on new terrain.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7].Nader, L. (1972) .Up the anthropologists:Perspectives gained from studying up.In D.Hymes (Ed.) , Reinventing anthropology (pp.284-311) .New York:Pantheon
[8].Spitulnik, D. (1993) .Anthropology and the mass media.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2, 293-315
对社会档案的监管,传统的宣传、培训、检查、指导、行政执法等方法,有些仍然适用,但有的则不完全适用,还有一些可能完全不再适用。
对社会档案的监管,传统的宣传、培训等共性方法仍然行之有效。当然,这些工作并不一定非要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来做,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高校、档案学会协会、档案馆、档案中介等专业机构提供。档案行政管理机构需要做的是,做好宣传、培训的计划、内容、标准与要求等,选择合适的专业机构,并对其履约情况进行严格监督。
对社会档案的监管,由于其范围的扩大,过去那种“一竿子插到底”式的业务指导方法不再完全适用。面对各行各业、千差万别的档案类型与形成机制,仅靠现有的档案法律法规是难以实现对社会档案管理全覆盖的。只有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将对档案管理的要求融入其他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中,才能够实现对社会档案管理的全覆盖。因此,积极参与将档案管理的理念与要求融入其他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中,是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一项新任务。
对社会档案的监管,面对众多的社会档案形成者与保管者,过去那种大检查、大执法将一个行政区域内单位“普查式”、“地毯式”过一遍的检查与执法方法,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上都难以承受,已经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应是通过科学的抽查式和抽样式的检查与执法方法,用尽可能少的行政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进而作出准确的判断,并采用行政指导的方法,制定出科学的指导意见并实施。或者为创新其他监管方法提供依据。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懂得垃圾分类的常识。准备:
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个(红、绿、蓝、白)、分类标签(金属、玻璃、塑料,有机物)、一袋准备扔掉的垃圾(纸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壳、易拉罐等物)。活动与指导:
1.提议:垃圾分类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还可以减轻垃圾场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垃圾分类吧。2.出示一袋垃圾,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分类。
(1)请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这袋垃圾里的物品进行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教师根据其分类情况给予肯有或建议。引导孩子们发现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纸、果、壳、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对土地无危害的?(纸、果壳)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后分出四种情况:有机物、金属、玻璃、塑料。(2)请幼儿把这些垃圾和分类标签对位。
(3)请幼儿议论哪些颜色的桶适合放哪类东西?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下面的对应关系:绿色――有机物;白色――塑料;蓝色――玻璃;红色――金属。然后将分类签贴于桶上。3.考查幼儿对分类知识的掌握。
教师提供若干物品,请幼儿说出应扔到哪里。大家做判断。4.把垃圾分类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幼儿这样去做。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使幼儿对于汽车的结构、种类有简单的了解。2. 学习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行为。
3.知道这些多功能的车与人们之间的密不可分的生活关系。4.激发幼儿表述的愿望,能大胆的正确的表述自己的见解。
三、材料准备
1.教学挂图《各种车型的图片》
2.提供若干场景的图片如:“受伤现场”和“路边花草枯萎”。
3.收集各种车辆的模型,及玩具 4.各种车辆的卡片
5.紧急电话的图片及红绿灯的图片
6.各种特殊功能车的声音录音磁带、录音机地“导之以行”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用完整话语的引入才会真正的使幼儿用恰当的词语说出心里所想,所感。
四、活动过程 1.猜谜语
教师和小朋友们玩“猜谜”的游戏。
教师用语言引入:“小朋友们你们会猜谜语么?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谜语哦,谜底是猜一辆车,看看哪个小宝贝最棒,我们一起来猜猜看。这些都是什么车。”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洒水车)
——大嘴车,大嘴车,边吃垃圾边开车。请问这是什么车?(垃圾车)
——长长手臂真神气,提起千斤和万力。(吊车)
——失火啦,救人啦,快点带我帮忙呀。(消防车)
——我是警察好帮手,小偷见我就要逃。(警车)
——生病了、受伤了,快快带我帮忙呀。(救护车)
——信件信件用啥运?请问这是什么车?(邮政车)
——警察拿枪保护它,银行门口经常停。(运钞车)3.交流
让幼儿说一说你还看见过哪种车?(教师出示其它常见的车辆图片,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谈一谈车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倾听,适当的介入幼儿谈话,引导幼儿说出完整的语言(如:我见过公交车,公交车是给人带来方便的交通工具)
4.观察比较
——出示消防车、警车、救护车图片
让幼儿观察这些车的构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样的?
小结:这些车都有圆圆的车轮。消防车和警车的叫声不一样,消防车是红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专门用来救火的。
警车上白色的,专门用来抓坏人的。救护车上有红十字。
观察这些车的车轮,有些车的车轮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车子有两个,四个车轮或六个车轮等。
提示幼儿:中班幼儿仍然保留着直觉行为性思维的特点,对自己行为的计划性、预见性较差。因此,生活中的交通安全事故时
有发生。据此 对幼儿进行自我安全保护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拿出安全知识图片让他们在看看、讲讲、议议中初步懂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了解哪些是危险动作,怎样做才是安全行为,通
过一些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地自我保护的方法,逐步建立起新的安全文明的行为方式。
五、活动延伸 1.听各种车的声音
让幼儿仔细听,辨别出几种不同的汽车(有消防车、救护车、警车和卡车等)
说明:经常听一些声音,会让孩子们的注意力有所提高,激发孩子们爱探索的精神 2.紧急电话及红路灯
教师用话语引入:有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他们是很有用的,你们知道吗?
幼儿自由回答 出示110 120 119 的图片让幼儿说说,这些电话都是什么电话?在什么情况下拨打?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纠正引导
出示红绿灯图片 让幼儿说说在过马路的时候遇到红灯时怎么办,绿灯怎么办,黄灯怎么办?
学习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
说明:教给这些紧急电话和交通安全知识,是让幼儿们可以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常识 六,活动结束
听音乐,小朋友们自由模仿开汽车的动作。
教师:小司机们,我们出发吧!
教后反思:
孩子在咿呀学语的期间便对汽车产生浓厚兴趣和特殊的感情,汽车能发声,能行驶,能将人或物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幼儿每天都能看见各种不同的汽车。他们爱观察车辆,特别是大班的幼儿已能辨认出一些常见的汽车,于是,我就设计了这节“关于特殊功能车”的教学活动。首先通过猜谜语,让幼儿了解特殊车的功能——通过交流,使幼儿可以用完整简单的语言说出车的特殊功能——通过观察比较感知各种车的外型不同——通过互动游戏,巩固加深了幼儿对各种车特殊功能的理解。
我在黑板上出示各种场景的图片,让幼儿想一想,(如,有人受伤了需要什么样的车,发生火
灾了,需要用到什么样的车)让幼儿到前面来自己点击出示图片,这样互动游戏可以提高自我参与学习的乐趣,并能巩固加深幼儿对特殊功能的车理解。
关键字:农业;地球化学;土地质量;评估
中图分类号:S-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21-2
农业地质调查主要是以土壤、浅层地下水及水体中元素为调查对象,以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农林牧等广义农业地质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农业地质研究是运用地球化学等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地质环境与农林作物生长的关系,查明有益有害物质的分布范围和富集规律,圈定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生态地质环境,并将地质与发展新型农业和生命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因地制宜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2002年,浙江省率先开展了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在农业地质背景、土壤环境质量、土壤营养元素丰缺、农产品安全、浅层地下水质量、滩涂沉积物环境质量、农业地质环境数据管理和预警系统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成果。目前,在全国正广泛开展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现今农业地质调查的内容主要有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一、农业地质调查执行主要技术标准
(1)《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万)》(DD2005-01);
(2)《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试行)》(DD2005-02);
(3)《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试行)》(DD2008-05);
(4)《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试行)》(DD2008-06);
(5)《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试行)》(DD2005-03);
(6)《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DZ/T0011-1991;
(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8)《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水质土壤质量标准》全国农技推广中心;
(9)《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2-2002;
(10)《无公害农产品(食品)产地环境要求》DB32/T343.1-1999;
(11)《粮食、蔬菜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标准》GB2763-81;
(12)《无公害食品系列标准》NY5001-2001-NY5073-2001;
(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391-2000;
(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1999;
(15)《食品中硒限量卫生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GB13105-91;
(16)《食品中硒的检测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GB/T 12399;
(1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
(18)《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二、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一)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是针对第四纪覆盖区开展的基础性调查工作,主要目标包括基础地质、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等三大方面。调查工作按照1:250000采样网度和采样密度,以系统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近岸海域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和湖泊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为主,水地球化学测量为辅,测定其中数十种无机和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编制地球化学图件及编写相应测区调查报告。
(二)工作内容阶段
1.资料收集与设计书编制。2.野外样品采集(土壤、水、沉积物)。3.样品测试。4.图件编制(元素数据图、地球化学图、异常图)。5.参数统计(基准值、背景值)。6.异常查证(矿产资源、农业营养元素、土壤环境元素)。7.综合研究与报告编制。8.数据库建设。
三、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一)概念对象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基础上,遵循由面至点、由点至面的评价方法,选择重点区域开展评价,总结规律,进而对区域进行评价。
一般按照农田、城市、河流、浅海、矿山等生态系统开展评价,同时也兼顾调查区的特殊生态地球化学问题,开展辐射环境、有机污染物等相关评价。按照评价区域的相对大小划分,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可划分为区域和局部两个层次的评价。
(二)工作手段和方法
1.异常元素来源及迁移转化途径。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自然异常元素来源主要工作方法有面积性土壤测量、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剖面测制、浅井、浅钻,岩石、土壤、重砂样品、农作物及其根系土样品采集等。河流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主要有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剖面测制及浅井、面积性土壤测量,悬浮物、过滤水、原水、水系(河流)沉积物、河漫滩或河流沉积柱、重砂样品采集等。浅海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主要有浅海沉积物、沉积柱、间隙水、底层海水、悬浮物、过滤水样品和生物样品采集。农田生态系统人为异常元素来源追踪主要工作方法有大气干湿沉降、农田灌溉水和农田退水、化肥和农药等样品采集。城市生态系统有大气干湿沉降、降尘、水等样品采集。浅海生态系统有典型饵料、药剂样品采集。
2.生态效应评价。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主要工作方法有面积性土壤测量和农作物及其根系土、土壤溶液、土壤有效态样品采集。浅海生态系统有同站位多介质采集表层沉积物、间隙水、底层海水、悬浮物、过滤水和生物样品。辐射环境地球化学质量评价采用面积性调查和剖面测量相结合的方法,面积性按照一定网度、剖面按照一定点距,现场测量1m高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土壤氡浓度和大气氡浓度、氡析出率,采集土壤、岩石、植物、水样等各类样品。有机污染物调查按照区域控制、重点解剖的方法,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重点控制,一般地区适当控制,大片农业种植区也要兼顾。采集的样品类型有土壤、河流底泥、农产品和水样共4类。
四、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一)概念对象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是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基础,以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量化土地质量、实现动态管理和成果数据的查询、利用为目的的一项综合评估工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依据土地中各项有益、有害元素指标和有机污染物含量水平及其对土地生产功能影响程度进行系统研究和质量级别评定,以服务于土地质量与生态管理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为宗旨。
(二)工作手段和方法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分为国家—省级、市—县级、乡—镇级和村—组级共四个层次(尺度)进行。本次调查属大比例尺乡—镇级层次(尺度)。主要工作方法有面积性土壤测量、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剖面测量、浅井和面积性灌溉水样品采集,系统采集岩石、土壤、土壤有效态、农作物及其根系土,大气干湿沉降等各类介质样品。工作方法与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基本一致,主要差别在调查精度和评价要求有所差异。
五、我国农业地质调查的主要成果
我国农业地质调查成果主要有以下18方面:
(1)获得区域54项指标高精度的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和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获得不同成土母质、不同区域尺度的基准值数据;
(3)不同区域尺度的碳储量数据;
(4)土壤污染等级划分;
(5)基础地质(地层、构造、岩体)研究;
(6)资源潜力(固体矿产、液体矿产)评价;
(7)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8)土壤肥力的评价;
(9)异常物质来源与迁移转化途径;
(10)异常元素生态效应(营养元素和毒害元素);
(11)农作物(水生生物)污染程度、适宜性评估;
(12)土壤毒害元素生态风险性评估;
(13)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种植区评价;
(14)特殊生态地球化学环境与人群健康(地方病、富硒土壤、富镓土壤、富碘土壤);
(15)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16)现代农业发展区划;
(17)生态地球化学预测预警;
(18)调查与评价信息系统。
六、结论
我国农业地质调查主要工作有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由省、部合作实施的农业地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主要包括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由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出资的农业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由各省出资的农业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农业地质是现代地质工作主动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创新之举,也是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必将哺育出重大的科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万)(DD2005-01).
[2]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试行)(DD2005-02).
[3]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试行)(DD2008-06).
【社会调查方法教案】推荐阅读:
社会调查的方法11-20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设计05-25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考试06-03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2-10
社会调查与方法(含答案)06-20
社会调查与方法个人课程总结07-24
电大行政专科《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小抄10-30
民意调查方法12-26
暑假社会调查12-22
社会研究调查方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