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面具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精选16篇)

面具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篇1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上的学习内容,课程目标要求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当中。(1)师:我现在给大家看一样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生答:面具)(2)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做的么?(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以兴趣做先导,运用提问法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2.材料的发现与利用

师:再来看一些面具,能看出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么?(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在欣赏中,同学们发现面具的制作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了解有关面具的更多信息、拓宽创作思路。(1)设计造型

引发学生思考: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2)选择材料

面具所用的材料,在古时候以青铜、玉、陶为主,现代面具多用木头,还有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材料不同, 装饰方法也不同。根据材质可雕刻,可绘画,也可用纸浮雕的方法制作。(3)设计色彩

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面具色彩丰富,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下面我们欣赏一些典型的藏面具吧,让我们测试,看看你对色彩与人物的特点把握如何!(4)动手制作

制作方法:选、剪、折、弯、叠、挖、扣、贴、粘等等很多的手段。制作过程:①确定主题;②画出草图;③选材制作;④加工装饰。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了解制作过程,设计出富有个性的面具,体现出同学们的创新精神,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课堂小结

(1)我们所做的面具是对环境的保护—废物利用;

面具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篇2

面具艺术是极具世界性的民间民俗艺术, 它与种族、宗教、社会、文化、人文、民俗的发展历程及演变密切相关。最初面具艺术出现于原始部落中图腾崇拜、原始舞乐、巫术仪式舞蹈之中, 它是原始社会中先民们对于图腾崇拜的特定形制。

在远古时代, 部落先民们对于人类自身的瘟疫、疾病和死亡充满恐惧和迷茫, 以为是鬼怪侵害人身而兴妖作怪所致, 所以人们需要佩戴更为可怕的面具, 跳起更加激烈凶猛的驱鬼降魔的舞蹈进行反击。因此, 面具的设计塑造便应运而生。

二、傩的艺术

中国民间的面具艺术种类繁多, 五花八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京剧脸谱、民间社火面具、藏戏、川剧等。面具脸谱艺术当中最具代表性、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当推“傩”戏面具 (读nuó) 。傩戏, 就是部落中按照特定时间与仪规举行跳“傩”的仪式来驱赶鬼怪的“傩舞”。

戴着“傩”面具驱鬼降妖的仪式整整走过了五千年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到现在, “傩”文化已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早在春秋时期, 孔子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就有过这样的记载:“乡人傩, 朝服而立于阼阶。”用现代话说是当乡间“举傩”时, 孔子穿上干净衣服恭敬地站在门外台阶上迎接“傩”舞的到来。可见, 在孔子时代“傩”就是驱逐死亡祭祀生命的重要礼仪。

汉唐之际宫廷有着皇帝亲自参加的除夕之夜举行驱鬼葬疫的“大傩”舞仪式。

北齐时, 《北齐书》所载《兰陵王入阵乐》故事中说, 兰陵王因为面孔太漂亮了, 上阵不足以使敌人害怕, 所以戴着面具上阵, 借以恐吓敌人而打了胜仗。因此, 面具可以成为一利信仰、一种威慑、一种象征、一种力量。

宋以后“傩”因逐渐演化为街坊民间庆典社火游戏而变异, 神秘的象征精神力量的内涵渐次退化。

面具艺术很久以前便渗透到世界各地, 在不同民族、不同种群、文化层面、宗教艺术中以不同的表现形式, 向社会、历史表现着各种作用。因而人们对它产生浓厚的艺术趣味, 进行无穷的神秘探寻。因此, 利用面具艺术进行艺术创造使美术教育过程具有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深刻的创意空间和现实意义。

面具制作材料, 古时以青铜、玉、陶为主。青铜当推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风格瑰丽的青铜面具为佳。该面具眼部突出呈圆柱体, 凸出眼眶外的鹰勾大鼻子、大嘴巴, 嘴角翘至耳旁, 两只大耳朵看起来就像古兵器“戈”, 其形极像《华阳国志》所载“蚕丛纵目”之特点。近年来在出土文物中有辽国契丹等少数民族极珍贵的黄金面具, 是专为墓中地位显赫的帝王、王后所配戴。

而现代面具制作材料, 绝大多数是人们容易找到便于加工的材料, 诸如:各种木材、布、瓷, 各种兽皮、龟甲、铜、棕、纸、竹、瓢、泥、石膏……现今有玻璃钢和方便大批量生产的塑料等材料。

但各地面具制作材料上往往沿习传俗, 更大程度上受当地所产地材料影响和制约。藏戏和关索戏面具都是先用泥做成人物不同脸部模型, 然后用纸、纱布、胶一层层裱糊到一定厚度, 等干燥后再加上五官以油彩勾画不同脸谱而装饰成型。此种方法是民间较常见的加工形式。

三、材料与技法

材料技法课是美术院校综合绘画专业装饰基础训练过程中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各种不同的材料在进行综合应用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操作实践过程, 探究以往学习过的各种知识结构, 合理组合综合技法表现的可能性。

所谓“综合绘画”的材料技法研究学习, 既不是传统各大画种和现有各种材料间的简单“混和”, 又不是以画种为专业来进行教学实践的简单“替代”, 而是一种健全专业知识结构的现代教育观念和原创性的艺术实践过程。

在自然材料的选择上我们既可以用各种综合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又可以用单纯完整的材料尝试进行一次完整、独立的概念来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意。基于以上考虑, 我们便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有意选择材料的综合性和单一性。而面具艺术设计正是“综绘”教学的切入点。

对于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方面应本着极大的节约费用, 以能减轻学生负担而又能充分发挥利用材料特性功能和效果为佳。在面具艺术制作中材料有木材、铜皮、铁皮、皮革等多种, 而以上材料在加工工艺方面多有局限性, 有的不易找, 有的价格贵, 有的不好加工。经过多次的探索和实践后, 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经济实用、价格低廉、便于制作的材料。

四、实践和创造

材料的选择 (综合材料) :木工锯末、立德粉和双非粉、石膏粉水泥、白乳胶和细黄沙。

锯末是家装中的废弃物, 得来不花一分钱, 只需花些力气。其它材料市场上都有售, 且价格低廉。

操作和实践:将几种材料按比例调入大桶中搅拌均匀, 放置20小时, 使其充分“发酵熟化”后便可进行塑造。

雕塑创造:在塑形之前一定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设计草图的创意过程。塑形时把细黄沙拌水弄湿, 先做出一个基形 (因面具里面是空腔, 否则太过厚重) 。在上面用旧报纸或毛边纸加两层隔离, 之后便可用综合材料进行半浮雕的面具制作。主要用“加法”的堆塑手法。做好后放置干燥。

单一材料 (加工材料) :选择用旧书报、废杂志, 用剪刀剪碎置桶内, 加开水 (最好煮四五十分钟) 蒸烫。用木棍反复搅拌、捶捣使之成为纸浆。减控水分, 加入适量胶水, 便可使用。

制模塑形:用雕塑泥根据设计稿塑出面具造型, 稍干调石膏灌浆, 翻制成阴模。干后铺保鲜膜做防护层, 用纸浆填充、挤压多遍。晾干取出彩绘。

彩绘装饰:彩绘是面具设计的重要程序, 必须和造型设计之初通盘考虑, 而绝不可以置后随意处理。创意造型和色彩效果应是有感而发有备而来, 做到既能广收博采、集约众长, 而又独具一格、别出心裁的艺术创意设计思想。

加工完善:塑形彩绘只完成了设计的50%, 还需进一步利用各种其它材料如人发、山羊毛、鸡毛、螺蚌、坚果壳等辅助材料, 粘贴发、须、眉及脸耳部装饰, 并要根据需要掏眼、挖嘴及粘獠牙耳环串珠等, 进一步完善增强艺术效果才臻完美效果。

注意事宜:制形后一定要等干透, 才可进行下一步工作。如面具形体较大, 要在有关部位加竹签、细铁丝等加强内筋、硬衬, 以防开裂折断。

以上所述便是面具设计中材料技法应用的实践方法。虽然大部分面具早已退出历史舞台, 但面具仍以独特的顽强的艺术生命力活跃在中国的城乡。贵州“傩”舞、藏戏、变异形式京剧脸谱等各自都在传达着的艺术魅力。因此, 我们在艺术教育中引进面具设计, 不仅能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更能进一步启迪激发莘莘学子非凡的艺术想像力和无穷的遐想空间。

参考文献

[1]田喜庆.面形艺术博览[M].辽宁.辽宁美术1997.7.

面具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篇3

千姿百态的辰州傩面具在色彩运用上或欢快斑斓,或凝重庄严,造型或威猛俊美,或滑稽狰狞,线条勾勒或紧或松、或劲或柔,本文将透过辰州傩原始、拙朴、怪异的表象,及其本身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探讨其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辰州傩,是沅陵和湘西地区流传最广的傩文化,也是一种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地方戏剧,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性,并具有极其厚重的艺术品格,它不仅是戏剧的活化石,更重要的是它涵盖了政治、历史、民族、宗教、考古、文学、艺术等方面,它所蕴涵的民间信仰价值,体现了传统人文精神对人的关怀,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

傩面具在辰州傩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它是先民图腾崇拜的变形,也是自远古时代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湘西土家人心目中傩戏面具是神灵的象征物,表演者一旦戴上面具,他的一举一动就代表着神的意旨,表示了神的具体存在,在辗转腾挪间,使观众相信他们拥有驱疫避邪、祈福纳祥的神力,为信众祈福佑吉、除病灭灾、镇宅、求子、兴旺,让人们达到精神上的平静与满足。辰州傩面具以稚拙夸张的造型、斑斓的色彩、多变的造型,映衬出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最朴实、最深沉的恐惧与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的复杂、强烈的思想情感。

辰州傩面具在艺术造型上大致分为六种:一是正神面具,眉清目秀形象正直善良、圣洁安祥;二是凶神面具,形象狰狞恐怖、凶悍怪戾;三是世俗深面具,形象接近常人;四是丑角面具,形象滑稽、风趣、幽默;五是动物神面具,线条粗犷浑厚,突出神兽狰狞威猛之貌;六是英雄人物面具,形象雄伟英武,勇猛顽强。面具的造型稚拙夸张,涵盖了人、神、动物等主题,体现了辰州先民们对未知世俗世界及神的敬畏与崇拜。

傩戏面具色彩丰富、鲜艳明快,同时强调色彩对比和谐。一是和谐与统一美,用单色如红、黄、白、黑等刻画表现面具性格,如关公神像即用大面积红色,体现他的勇武刚毅,山魈神相则是一张大黑脸,显得凶悍狰狞。二是色彩的强烈对比,如武将蛮将军面具以红、黄、黑为主色调,以白、绿为辅色陪衬,凸现人物或勇武怪厉的个性审美特征,再如蛮八郎等丑角面具则是将好几种色彩复合运用于面具之中,色彩斑斓多变,塑造出人物的活泼幽默。辰州傩面具因色彩的丰富多姿,具有神武、庄重、凝重、活泼、欢快、斑斓等不同的审美趣味,也给人以独特多样的审美感受。

辰州傩面具的塑造离不开线条纹样的穿插与使用。线条的疏密繁复、曲直、粗细、劲柔等,具有扣人心弦的美感魅力,形成复杂而又独特的纹样,水波纹、皱纹、刀形纹、菱形纹、三角纹等随着面具人物的性格刻画的需要穿插其间,或讲究对称或强调均衡,变化丰富多样,如武将二郎神面具,不仅有整体刚劲有力的线条表现他的英武美,在细节上也使用了大量柔和飘逸的曲线,刚中带柔别具特色。

可见,辰州傩面具的确是综合了民间智慧与艺术的精品,它充满着夸张怪诞之美,神秘而又具震慑力的视觉冲击之美,它植根于民众,展现了沅陵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宗教崇拜、审美想象力,其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魅力、特殊的形象思维方式为现代时尚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因此我们可以从辰州傩面具具像的外在造型及其抽象内涵情感底蕴等方面来探讨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我们可以尝试从服装面料图案设计方向着手,借鉴辰州傩面具独特夸张的脸谱纹样,结合现代的设计语言、流行特点、审美倾向,进行再设计再加工,既可以以图案纹样为主进行设计,也可以将纹样使用在服装的细节处,为设计提供灵感和无限想象力;傩面具明快斑斓的色彩也可以作为设计元素,在辰州傩面具中,色彩往往代表着强烈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红色意味着刚正坚毅,黑色凸显恐怖怪戾,绿色象征爽直侠义,在具体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将傩面具中个性化脸谱化的独特配色加以提炼使用;傩面具造型中不对称、夸张变形的设计手法也能在服装设计中给予我们新的灵感;辰州傩面具元素在具体的设计中也可以应用到头饰、鞋、包等配饰的设计中作为渲染设计氛围的点睛之笔。

傩面具艺术元素的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的核心是通过这些外在元素传达、表现出我们传统民间文化的内在风格、情感及思想内涵的表达,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把握时尚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突破对中国传统民族、民俗元素浅层次、表面的生搬套用,用现代设计语言进行设计创新,使传统傩面具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完美融合,具体来说,首先,要达到外在形式与

内在情感神韵的完美交融,使设计神形兼备,传达传统艺术的“写意传神”的美学精神,体现传统民间文化精神的生命力、根基;同时注重将传统与时尚、古老与现代有机融合,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能为市场和消费者接受的服装。

辰州傩面具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对于辰州傩面具文化的深入挖掘研究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能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丰厚的灵感资源。

面具设计制作教学设计方案 篇4

(美术 六年级 下册 第四单元)

——华丽神秘的威尼斯面具欣赏与制作

淄川一中

张 鹏

2011.4 《面具设计制作》教学设计方案

——华丽神秘的威尼斯面具欣赏与制作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威尼斯面具的历史沿袭及特点,感受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2、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发挥想象,运用适当的表现方式装饰面 具,表现动手创造和合作学习能力。

3、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与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威尼斯面具的发展、特点;

2、学生对装饰简单面具材质的认知和面具造型趣味的表现。

三、教学难点:

威尼斯面具的制作过程中的个性表现。

四、教学方法:

直观交流法、启发引导法、创新表演法。

五、课 时(1课时)。

六、教具与相关材料:

面具的相关图片纹样资料、白色空白面具、丙烯(广告)色、调色盘、勾线笔、白卡纸、镭射色纸、剪刀、刻纸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导言(2分钟):

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

(大屏幕放像)

通过欣赏视频,相信大家都会对威尼斯面具产生浓厚的兴趣了,那么我们想不想也拥有一副自己制作的面具呢?

好了,让我们一起去揭开威尼斯面具华丽神秘的面纱,学习并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威尼斯风格的面具吧!

二、欣赏面具表演,了解有关知识点,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5分钟):

要想制作出有艺术品味、独特的面具,我们首先要了解有关威尼斯面具的风格特点,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请看大屏幕。

想一想,威尼斯面具使用的装饰材料有哪些?他们有什么特点?(大屏幕展示威尼斯嘉年华的精美面具视频,同时讲解有关的文化历史背景)

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提起面具这一文化艺术形象,我们就不禁想到威尼斯,想到狂欢节,那里是面具的世界。

现在,让我们首先去感受一下威尼斯狂欢节的欢乐氛围吧!

威尼斯嘉年华,亦称面具节、狂欢节,与巴西里约嘉年华、法国尼斯嘉年华共称世界三大嘉年华会,是热爱节庆的旅人今生必探访之欢乐圣地。

威尼斯人把面具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13世纪,就有法律规范面具的使用。

嘉年华最热闹的场地就属圣马可广场,这里随处都可感受到中古世纪的华丽神秘的氛围,面具下的人尽情享受着一场狂欢气氛,一场场中古世纪的华丽排场在这老城陆续上演着。400多年来,嘉年华会依然在威尼斯的水巷间散发着诱人的色彩。每年庆祝舞会之盛大与气氛之靡丽辉煌,充分展现古城的繁荣景象。

威尼斯面具,每一张都有灵魂。

三、分组讨论,并交流心得(5分钟):

通过刚才的欣赏,各小组讨论一下,并谈谈你们观后的感受。回答:

威尼斯面具通常用什么材料装饰的,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提问并总结)

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现在我们一块儿来总结一下(板书):

(一)、装饰材料:

运用多种多样的装饰材料和颜色,如黄金、银箔,皮革、羽毛、鲜花以及丝织品等。

(二)、特点:

1.半脸型面具,全脸型面具、动物造型面具; 2.直接画在脸上;

3.夸张、华丽、神秘、戏剧化,色彩绚丽;

4.既有神秘的幻想风格、华丽的现代风格,又具有威尼斯独特的历史地域和民族风情。

四、结合大屏幕,演示面具制作过程(5分钟):

(一)、威尼斯面具的制作方法(2分钟):

1、描绘法

直接描绘

2、剪贴镶嵌法

用材料剪贴镶嵌

(二)、威尼斯面具的制作过程(剪贴镶嵌法)(3分钟):

1、白卡纸(8开)中间对折,铅笔画出半脸面具轮廓,剪去斜线部分。

2、展开即得到半脸面具。

3、另取镭射色纸一张(4开),中间对折(有色一面朝里),铅笔画出面具装饰图案,为防止剪错,预剪掉的部分可用斜线标出。

4、仔细剪去斜线部分,得出所需纹样。

5、展开,即得到半脸面具的装饰纹样。

6、将镭射色纸纹样覆盖在半脸面具上,仔细揭开背面不干胶并粘贴。中间可以适当穿插其他颜色的纹样,借以装饰。这样,一副简单的威尼斯面具就完成了。

五、确定主题,分组制作(15分钟):

面具的制作过程示范完了,我想同学们对于简单的威尼斯面具的制作方法已经获得了最直观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选择出你们感兴趣的面具形式风格,并确定出主题,然后做好协调分工,来进行面具的设计制作。

要求:

1、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一套工具材料。要求各小组负责人协调各成员,做好分工,合作完成。

2、时间:15分钟。

3、剪切材料要小心运用剪刀和刻纸刀工具。

(大屏幕展示威尼斯面具图片,放背景音乐,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体验创作的乐趣,老师巡视指导,及时处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六、展评作业(6分钟):

各小组的作品都已经完成了,请小组代表带着作品上台展示。说一下你们的创作灵感是什么,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设计方式?

(展示环节)

七、小结(1分钟):

欣赏了同学们精美的面具作品和介绍,老师为你们美妙的创意、精巧的构思、所赞叹。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上了解了威尼斯面具的风格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以后有机会参加联欢派对的时候,同学们可以自己制作面具,来增添欢乐的气氛。

八、课外拓展(1分钟):

用描绘法绘制一副简单的威尼斯面具。

九、板书设计:

1.威尼斯嘉年华:历史文化背景 2.威尼斯面具的装饰材料: 3.特点:

4.威尼斯面具的制作: 1).制作方法:

面具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篇5

课题:《面具设计制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的设置,注重创设美术文化情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文化发展中面具的由来及演变,让学生在学会制作面具的过程中,了解面具艺术的特点及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寄予面具的意趣与理想。本课的面具设计制作,利用学生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将纸浮雕等技法运用到制作中,发挥想象,巧妙利用,设计制作出展现自己审美意趣的面具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2、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

3、了解面具的色彩搭配和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面具色彩运用与搭配

难点: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课时:1课时

学具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等工具,树叶、毛线、纽扣、色卡纸、剪刀、美工刀、粘胶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导入课题(问题导入)

1.你带过面具吗?都带过哪些面具?

2你戴面具是为了干什么呢?

3.你对面具还有那些了解?(检查课下作业完成情况)

教师归纳: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亚洲、非洲、美洲几乎所有地区的原始艺术中都可以找到。面具反映了各民族的宗教、民俗和审美,展示出原始艺术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

面具最初用于对妖魔鬼怪的驱赶,对图腾的崇拜,对英雄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的面具已不仅仅用于祭祀,而是成为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

板书面具功能:驱魔------娱乐------面具文化

二、师生探究

看图片和实例

讨论:面具有哪些特点?

归纳:板书颜色丰富五官夸张性格多样装饰性强

三、动手制作

1、构思。(把握特点、确定外形、设计纹样)

2、勾纹样。(构图饱满、落笔大胆、细心收拾)

3、制作。(巧妙利用、合理搭配、精心制作)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尝试自主得出面具设计制作方法,老师归纳,突出教学重点

创作要求:1面具形象自拟

2注意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的应用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放背景音乐,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师巡视指导的同时,强调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四、作品展示

注重鼓励性评价

五、小结

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内容丰富的国家之一。今天我们手中的面具既是对民族文化传承也是发扬,虽然时间有限、材料有限,但创意无限同学们都做成了自己作品。

立体面具的制作方法 篇6

在剪形状是一定要剪最长最宽,然后拿到脸上对比一下,长了在一点一点剪小,一定要对比着来,还有要剪上面的图形一定要注意空间想象。如果还不能把握,就剪一刀打开看,下面的.图片是我一次性剪完后打开的成果,是不是有雏形了呀。啦啦啦啦~

最后给面具上色,先上一半边颜色,看好看与否,再对照着上另一半。画眼睛是可以参考女人在平时画眼线眼影的经历,这样会画得很好,要是个化妆师,肯定会做一个漂亮的假面。我的简陋简单的假面做好啦,就如下图所示。

★ 三八妇女节贺卡制作方法

★ 感恩节贺卡制作方法简单版

★ 妇女节贺卡祝福语

★ 感恩贺卡的制作方法荐读

★ 妇女节贺卡温馨留言

★ 折纸手工艺品制作方法

★ 仲裁申请书制作方法

★ 贺卡 范文

★ 贺卡格式范文

面具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篇7

面外片面内前片面内后片靴筒内外后片靴筒前片

二、工艺处理 (如图1所示)

1、靴面:面外片和面内前片在背中线处采用合缝压线的工艺, 并在面外片后帮镶有扣眼;靴筒前片压接靴筒外后片, 靴筒外后片放出压茬量, 靴筒前片采用折边做法, 并在外怀靴筒的镶接处穿编花条;靴筒内怀采用拉链衔接靴筒前后内片。

2、靴里:由靴筒围条里、靴筒里、后跟里三大部分组成, 靴口采用修边做法。

三、结构设计

1、选楦:高腰鞋楦230 (一型半) 楦底样长=245 mm面料:PU革

2、贴楦 (贴鞋楦外怀侧面)

3、筒靴模板的设计与制作

高筒靴的样板设计与制作往往采用先制取楦侧面板 (也叫“母样”) , 利用楦侧面制取筒靴模板, 然后再利用设计的模板进行各种款式的设计。制作筒靴模板的常用方法有两种:标画踝骨线法和坐标系法。本节选用制作筒靴模板的第一种方法:标画踝骨线法。标画踝骨线法需要事先找出垂直地面的踝骨中心位置线, 然后再将楦侧面板展平后制取筒靴模板。

<1>、确定外踝骨中心位置点

A、外踝骨边沿点

外踝边沿点P是以楦底后端点A1沿楦底中心线向前量取其长度为 (22.5%×脚长-后容差) 定点, 由此点再向楦底边沿线做垂线, 其交叉点称为外踝边沿点。如图2所示。

B、外踝骨中心点

过外踝骨边沿点P作一垂直于楦底轮廓线的直线, 在直线上截取 (33%×脚长) 定点, 此点P0即为外踝骨中心位置点。如图3所示

<2>、标画踝骨中心线TK0

根据人体工学原理, 无论鞋跟高低, 腿部在站立时均与地面呈90度垂直 (如图4、5所示) 。所以在标画踝骨中心线时, 需要过踝骨中心位置P0点与地面呈90度垂直, TK0即为踝骨线 (如图3所示) 。若踝骨中心线标画不准确, 会造成筒靴出现前倾、后仰等现象。如图6、7所示。

<3>、楦侧面的展平

此楦侧面板展平方法与前面的楦侧面板展平的方法有所不同。前面所讲述的方法是从楦体上揭下用左右手拉住楦前尖和后弧凸点部位的美纹胶带纸, 使楦面纵向 (楦面全长方向) 自然展直, 尽量保持楦全长, 楦面各部位宽, 楦面后跷高这三项不能出现变形, 再轻轻地将其粘贴在备好的样板纸上。而标画踝骨中心线的这种楦侧面展平方法, 则事先将垂直于地面的踝骨中心线的方向自然展直, 主要是避免踝骨中心线出现歪斜, 而导致靴筒出现前倾、后仰等现象。然后再采用以上的展平方法, 将楦侧面展平在样板纸上。

<4>、筒靴模板的制作

A、过踝骨中心线TK0作一直线, 即为靴筒控制线。如图8所示

B、过A1点的下方5 mm (中底和帮面材料的厚度) A2点作靴筒控制线的垂线交于T0点, 靴筒的高度由T0起算。如图8所示

C、脚腕处靴筒半面宽度的设定

从T0点往上量取120 mm确定脚腕处的高度T1点, 再过T1点作踝骨中心线的垂线, 在此垂线上确定脚腕处靴筒的半面宽度, 其宽度为130 mm, 可以以T1点为中心进行平分, 即从T1点往前量取65 mm确定为T1′点, 从T1点向后量取65 mm确定为T1″点。如图8所示

需要确保的是:从T1′点向下要能顺畅地经过楦侧面板统口前至少7mm处, 并在跗围V′处与楦侧面板顺畅连接;从T1″点向下要与楦侧面板统口后点处往外3 mm左右顺畅连接。否则, 则需要修改鞋楦的统口前后点的位置处。

D、筒前控制线的设定

过T1′点作靴筒控制线的平行线, 即为筒前控制线T1′S。如图8所示

E、靴筒前部轮廓线

从T0点往上量取360 mm定为T5点, 并作靴筒控制线的垂线。以筒前控制线为基准向前倾8 mm左右。连接T1′T5′, 即为靴筒前部轮廓线。其中靴筒越高, 向前倾的量越多, 靴筒越低, 向前倾的量越少。矮筒靴一般以筒前控制线为准, 不需向前倾。如图8所示

F、靴筒其它各部位高度的设定

从T0点往上量180 mm定为T2点, 从T0点往上量240 mm定为T3点, 从T0点往上300 mm定为T4点。如图9所示

G、靴筒口的设定

以T5′点向上加高8 mm定点为S1, 并作出前高后低的靴筒口控制线S1T5″, 一般的靴筒口的造型均是“前高后低型”, 或者“前后高低一致型”, 很少会出现靴筒口“前低后高”的现象, 除非刻意造型, 否则则是靴筒口制作错误。不论是将靴筒口设计成“前高后低型”, 还是“前后高低一致型”, 其在模板设计时均需要作出前高后低的控制线, 然后在控制线上再设计出靴筒口的造型。如图9所示。

H、靴筒口造型的设定

为使靴筒口在穿着时从侧面看呈水平状, 需要在前高后低控制线的中心点W处适当加高3 mm, 即WW1=3mm, 避免靴筒口在穿着时从侧面看呈“V”字形状。

将T5″W1S2顺畅连接, 其中S1S2=2 mm, 也就是在S1基础上再加高2 mm, 避免靴筒口出现前低的现象。如图9所示

I、靴筒后部轮廓线的设定

以靴筒前部轮廓线为基准且垂直于靴筒控制线向后量取一定的量 (经验数据) , 确定靴筒的半面宽度。将半面宽度点顺畅连接或用跟高基本相同的靴筒半面模板将半面宽度点顺畅连接, 即为靴筒后部轮廓线。如图9、10所示

以下为参考数据: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具体数据应以销售地区、客户意见、材质、款式或试穿为准。

J、拉链位置的设定

靴筒口的1/2处为拉链的后边线, 从此处向前8 mm是拉链的前边线。拉链的下端设计在腰窝位置处。脚踝骨以下, 拉链线条越靠前越易穿 (大致在腰窝部位) , 但不可距离第一跖趾外凸点太近, 至少远离20 mm左右。需要注意的是, 拉链线条的下端适当有点弯度。有弯度的拉链容易穿着, 但工艺不容易制作;较直的拉链工艺容易制作, 但不容易穿着。针对以上两种情况, 最好取值在中间, 让其适当有点弯度, 使其达到既好穿又方便制作的最佳效果。如图11所示

<5>、模板设计完成后, 在模板轮廓线范围内标画出本节鞋图的线条, 然后再进行样板制作。如图12所示

四、帮面样板制作

用分解法从制作好的筒靴模板 (注:事先复制一筒靴模板留底, 以备后用) 上分别将面外片、面内前后片、靴筒内外后片、靴筒内外前片的部位半面板制取出来。

1、面外片、面内前后片做帮样板的制作

以下介绍制作做帮样板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与中开缝式男鞋样板设计与制作当中的前帮片做帮样板的制作方法基本上一样。所不同的是, 除了在背中线处拉开4 mm后, 还需要在鞋头帮脚处再加放3~4 mm。目的使展平后的背中线长度还原回在鞋楦上的长度。其中展平后的背中线长度一般会比在鞋楦上长度短7~8 mm。如图13所示

第二种方法:首先将面外片背中线的较凹处切断至对应的帮脚处, 然后再拉开7~8 mm的展平时的皱褶量, 此时鞋头部分自然下降, 最后将线条修顺即可。如图14所示

面外片和面内前片的做帮样板分别是:如图15、16、17所示

2、靴筒前片做帮样板的制作

直接将靴筒内外前片的背中线平齐对折线, 割下并展开后将穿花条孔冲出即为靴筒前片的做帮样板。如图18、19所示

3、靴筒内外后片做帮样板的制作

分解后的靴筒内外后片即为做帮样板。如图20、21所示

4、拉链护片的样板制作

根据拉链位置线制作样板。上端低于靴口线2~3 mm, 下端高于拉链尾端线2~3 mm。其中拉链上端一侧制作成弧线状, 下端一般制作成直线状, 目的是方便区分上下, 拉链护片的宽度一般为20 mm左右。如图22、23所示

五、靴里样板制作

根据筒靴模板制作靴里模板。然后再制作靴里样板。靴里样板分为靴筒围条里、靴筒里、后跟里三大部分。其中有些鞋企的样板师傅, 为了工艺制作方便, 有时不设计后跟里样板。

1、靴里模板的制作

由于靴里被装置在帮面的内腔, 故需要将靴里的宽度窄于帮面。又由于靴里在各个部位所受力不均匀, 当然其缩减量也不均匀。

后帮合缝弧线处, 自上而下, 缩减量依次为:-2 mm、-3 mm、-4 mm、-5mm。背中线处整体缩减2 mm, 帮脚处缩减8 mm。如图24所示

2、靴口围条里样板的制作

靴口围条里半面板的后弧处需要超出对折线1.5 mm, 筒前处需要平齐对折线, 便于与靴筒里缝合, 然后再放出4mm的修边量, 割下并展开即可。如图25、26所示

3、后跟里样板的制作

后跟里半面板的后弧上口处超出对折线1.5 mm, 下口位置的做法参照“暗橡筋中间夹条式男鞋样板设计与制作”当中的外包跟样板的制作方法。区分出内外怀, 割下并展开即可。如图27、28所示

4、靴筒里样板的制作

靴筒里的结构有多种多样, 例如中缝里、两截式里、“七字里”、“葫芦头里”、“整帮里”等。本节重点讲述“中开缝里”、“两截式里”、“七字里”的样板制作方法, 其中“葫芦头里”、“整帮里”的做法, 参照后面章节当中讲述的葫芦头帮面、整帮片的曲跷方法。

<1>、中开缝里样板的制作方法

与制作中开缝鞋帮面的原理一样, 将制作好的靴里模板的背中线处拉开, 使背中线的总长度与帮面的背中线总长度一样, 然后分别在后弧和背中线处制作出牙尖“∧”, 便于后弧和背中线处合缝和车拼缝。如图29、30、31、32所示, 其中图33是没有制作后跟里样板的靴筒里样板, 图34是靴筒内怀里另外的一种做法 (整片做法) , 与图31、32所不同的是:所采用的制作工艺不同, 并且若采用图34靴筒内怀里的做法, 则腰窝处较平坦。

<2>、两截式里样板的制作方法

在中开缝里样板的基础上进行改制。分靴筒里和靴头里两个部分, 采用车拼缝的工艺将两个部分连接起来。如图35、36、37、38所示

<3>、“七”字里样板的制作方法

在中开缝里样板和两截式里样板的基础上进行改制。如图39、37、38所示

疑难解析

问题一:绷帮后, 鞋头帮脚处的帮脚余量远远小于事先加放的帮脚余量, 且跖趾部位出现不伏楦现象。

1、产生原因判断

在展平半面板时, 跗背位置处由于皱褶量较多, 而导致此处围度变小。使鞋帮难以套入到鞋楦的合适位置, 自然而然跖趾部位就会出现不伏楦现象, 绷帮后的帮脚余量就小于事先加放的帮脚余量。

2、解决方案

在鞋楦侧面板或者筒靴模板的跗背位置处适当放出1.5 mm左右, 使鞋帮顺畅的套入到鞋楦的合适位置。若放量较多, 整个鞋帮则会下滑, 导致绷帮后的帮脚余量远远大于事先加放的帮脚余量。

问题二:靴筒出现前倾或者后仰等现象。

1、产生原因判断

(1) 、定位错误。即标画踝骨线不正确。

(2) 、楦侧面展平方法不正确

2、解决方案

(1) 、检查标画踝骨线和楦侧面展平的方法。

(2) 、调整筒靴模板。

首先从筒靴模板的统口前后位置切至踝骨点P0处, 使踝骨点位置处呈似断非断状态 (预留2 mm不可切断) 。然后, 将靴筒后仰或者前倾到合适的位置, 最后, 将线条修顺即可。如图40所示

家常便宴的设计与制作 篇8

设计与制作家常便宴,一要符合节令的要求,使菜品的色质味形及冷热干稀应时而化;二要兼顾使用各类原料,力求构成平衡膳食;三要迎合家人及亲友的特殊要求,协调饭菜的口味和质感;四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量入为出,定好酒菜的规格;五要合理安排操作程序,使得饭菜的制作既顺心又省时;六要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技术专长,扬长避短,确保每道菜肴万无一失。

这里为大家安排了一桌家常便宴蒜泥芸豆、椒麻肚丝、板栗烧仔鸡、酸辣鱿鱼筒、虾皮蒸鸡蛋、江城酱板鸭、鱼头豆腐汤、糖醋新藕片,七菜一汤,另加米饭和啤酒,适用于家人团聚或接待亲友,可供8~10人食用。

下面是这桌便宴的操作程序、烹制要领和特色简介,可供读者参考。

一、操作程序

操办这桌家常便宴,只须一人主持炉寨工作,一人负责接待服务。它可分为清理准备、切配加工及正式烹制三个环节,耗时大约80分钟。

(一)清理准备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清点所购的各种原材料,及时进行妥善处理;清洗锅、碗、盘、盆等炊具和餐具,备好烟、酒、茶和各式饮具;备齐各种调料和配料,做好板栗、芸豆等原料的初加工;鳙鱼鱼头劈成两半,洗净备用;洗米、洗菜,准备蒸饭。

(二)切配加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熟牛肚切丝;酱板鸭改刀装盘,准备用微波炉烤制;鱿鱼剞花刀,改刀焯水并投凉;莲藕切片,用清水浸泡;仔鸡治净后,改切成块;备好椒麻味汁、蒜泥味汁及酸辣鱿鱼的综合卤汁,拌好椒麻牛肚丝和蒜泥芸豆。

(三)正式烹制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取电饭煲蒸饭,6分钟后,调制虾皮鸡蛋液,与米饭同蒸;用微波炉给酱板鸭加热。与此同时,取炒锅煎煮鱼头豆腐汤,烹制板栗烧仔鸡;待两主菜完成后,宾主可入席饮酒,爆鱿鱼及炒藕片随即迅速上桌。7菜1汤可在半小时内依次上席,所有饭菜鲜香适口。

二、制作要领

蒜泥芸豆1.芸豆(即四季豆)以色泽亮绿、毛茸完整、质感嫩脆者品质最佳;2.芸豆应焯水至熟透,但不可煮烂;3.芸豆焯水之前应使用滚油冲制姜末和蒜泥,兑好调味汁;4,蒜泥味型的特点是成鲜微辣、蒜香味浓。

椒麻肚丝 1.操办小规模的家常便宴,可直接进购适量的熟制品,简便省事;2.调制椒麻牛肚,应以成鲜味为底味,突出香麻味;3.熟牛肚切丝、拌味、上桌可一气呵成。

板粟烧仔鸡 1.新上市的罗田板栗绵糯甘香,系湖北著名特产,素有“人参果”之称;2.仔鸡宜选当年出产的鲜活仔母鸡:3.本莱的火候特点是:旺火——中小火——旺火,待仔鸡七成熟时,加板栗一同烧至入味;4.本菜是中秋时节的节令佳肴,常食具有补虚、健脾、强筋、活血之功效。

虾皮蒸鸡蛋 1.虾皮宜用葱姜汁泡透、洗净,除去腥味; 2.蒸饭时,可将调好的虾皮鸡蛋液置入电饭煲内一同蒸制,节省正式烹制时间;3.调制虾皮鸡蛋液的窍门是:取新鲜的土鸡蛋(3只)拌匀,加入食盐、白糖和虾皮,一边搅动一边慢慢注入滚开水,置于满气的电饭煲内蒸至断生即可。

酸辣鱿鱼筒 1.水发鱿鱼剞麦穗花刀时应注意下刀的角度、深度和刀距:2.鱿鱼正式烹制前应调好兑汁芡;3.爆炒鱿鱼筒以收包芡为佳,锅内底油不宜过重;4鱿鱼过油、爆炒、上菜应连贯进行,以确保其质感。

江城酱板鸭1.江城特产酱板鸭质地酥嫩、滋味鲜香、售价适中,佐酒下饭两宜,为不少居民青睐;2.酱板鸭每份仅用半只,可烤可蒸可炸,食时冷热皆宜,简便大方。

鱼头豆腐汤 1.选择壮实的鲜活鳙鱼头,配以精炼的豆油或猪油煎制,使用旺火加热,可使汤汁浓酽如奶汁:2.待汤汁浓白后加入豆腐和食盐,用盐量不宜过多,以成鲜略带微甜为准;3.本菜色白味醇,一尘不染,汤一煮成,即应趁热品鲜,“及锋而试”。

糖醋新藕片 1.莲藕以选用白嫩、壮实、脆爽的新藕为上品,烹前宜用清水浸泡:2.烹制时应热锅冷油、旺火快炒,临近起锅时调味;3.用米汤或水淀粉勾薄芡,可增加菜肴的光泽,便于藕片入味。

三、主要特色

(一)从筵席菜品的构成上看,作为便餐席,这套菜品没有固定的模式,不讲究上菜顺序,各式菜肴可同时上桌,简便大方。

(二)从原料构成上看,这桌小席合理使用了江鲜、海鲜、畜肉、禽肉、蛋类、蔬菜及主食,特别是鱼鲜和蔬菜,既突现了地方特产,又兼顾了节令。

(三)从制作方法上看,它集蒸、拌、烧、煮、炒、爆等技法于一体,这套菜中,凉拌菜有2道、蒸菜有2道、炒菜有2道,烧煮菜有2道。所有的烹法皆简便实用,因料而异,无一耗时过长,适合于居家选用。

(四)从菜品感官评审上看,这桌便宴的8道菜肴兼顾了色、质、味、形的合理搭配。如菜肴的口味,有成鲜味(3道菜)、香辣味、糖醋味、蒜泥味、椒麻味、酸辣味6种;菜品的质地、色泽、外形等更是一菜一格,各不相同。

(五)从营养配伍的角度上看,其最大特色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居于主导地位,素料、主食也占有一定比例。它注意了广泛取料、荤素结合及蛋白质互补,克服了传统家宴的那种“四高模式”(高蛋白、高脂肪、高糖和高盐),这种组配方式,完全可构成一组平衡膳食。

万圣节面具的制作方法介绍 篇9

纸,笔,剪刀,胶水

方法/步骤

1、首先就是准备材料,准备材料是很重要的,要有最少两种颜色的笔,要有充足的墨水,选定的纸张一定要有一边的边长比脸长。要不然遮不住就麻烦了。

2、还要准备一支铅笔,便于描绘面具形状也好擦去,最主要的是先要画形状要找感觉。由于是临时起意找不着彩色笔,就用一支细的紫色签字笔取代。然后我们需要在网站上或是生活中找到你需要的面具图案,这就是看你创造性的时刻了。

3、用铅笔根据你脸型大小画长宽范围,然后用铅笔勾勒出面具的大体样子,如下图所示,如果嫌不方便或是怕勾勒的不对称,就先对折,勾一半,用剪刀剪形状。

4、在剪形状是一定要剪最长最宽,然后拿到脸上对比一下,长了在一点一点剪小,一定要对比着来,还有要剪上面的图形一定要注意空间想象。如果还不能把握,就剪一刀打开看,是不是有雏形了呀。啦啦啦啦~

5、给面具上色,先上一半边颜色,看好看与否,再对照着上另一半。画眼睛是可以参考女人在平时画眼线眼影的经历,这样会画得很好,要是个化妆师,肯定会做一个漂亮的假面。

6、在眼睛两侧找个位置剪两个小洞,把手提带的绳子取下一个放在洞上,可以当固定面具的绳子;

7、蒙布,黑色的布是用茶叶盒里面的包装布做的,因为不是黑色,所以用黑色的墨水将布染黑,必须要用黑色的布,才恐怖。然后用针缝到纸上。

面具设计教案 篇10

《面具设计制作》教学设计

桑枣中学汪洪萍

教学目标:

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面具文化的学习,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了解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出平面或立体的面具。

教学重点:

对材料的理解(色彩、肌理、材质特点)和对材料的综合利用。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有新意的、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各种面具、纸版、彩纸、胶水、CAI课件、电脑和数码摄像机等。课型类别:工艺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2分钟)

向同学们问好后,教师学“川戏”里面变脸一样,不断地变换脸上戴的面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揭示课题《面具设计制作》(大屏幕展示课题)。

二、面具知识学习:(8分钟左右)

1、面具的由来

(大屏幕播放一段录像:诬师戴着可怕的面具在那里除妖降魔)学生看完后教师提问:

A、诬师戴着面具在哪里干什么?(除妖降魔)B、在古老的时代里,面具的作用是什么?

(在古老的时代,人们认为疾病、瘟疫和死亡是厉鬼在人体内作怪,于是就带上可怕的面具,跳着激烈的舞蹈,向妖魔鬼怪发起反击,可以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人们认为妖魔鬼怪的样子是丑陋的,恐怖凶狠的,于是就将面具制作得比鬼怪更凶残、更狰狞,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威吓阻退鬼怪的作用。)

1、面具的演变(大屏幕播放一段录像:面具舞会)学生看完后教师提问: A、他们戴着面具在哪里干什么?(跳舞)

B、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面具的作用是什么?(作为一种娱乐,装饰用的道具)

3、教师小结:

面具作为一种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最初对妖魔鬼怪的驱赶、对图腾的崇拜,到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具寄托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并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流传与民间。现在面具已不仅仅用于祭祀,而是成为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人们除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感情时不可缺少的装饰。

三、欣赏:(大屏幕展示:各种类型的面具)(5分钟)

欣赏后提问:

A、欣赏了这么多面具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B、这些面具能看出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板、彩色纸、碎布、毛线等)C、制作这些面具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剪、折、贴、刻、彩绘等)小结:

面具设计思路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选择人物,也可以选择动物或植物形象;既可以借鉴传统面具程式化的特点,强调装饰性的艺术风格,也可以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制作出有个性特点的独特面具。

五、学生实践:(20分钟)

(教师巡视指导,用数码摄像机录下学生认真制作的场面。)

1、检查预习情况:

上次老师布置的预习“面具设计制作”这一课,要求选定感兴趣的内容分小组制作,也可以两三个同学合作创作,还可以独立完成。你们按合作的小组坐了吗?用具都带齐了吗?表现的内容选好了吗?

2、要求:

设计与应用结合,根据对人物、动物或植物的理解,设计出能够表现和突出个性特征的、夸张的面具造型。

分小组自由组合,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的同时,锻炼协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

六、分小组戴面具表演,并对面具的设计与表演进行评价,谈自己制作面具的创意。(10分钟)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篇11

关键词:微时代;微课设计;微课制作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8-0036-02

本文主要介绍了微课的概念、设计,并结合自己在制作微课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设计和制作一节微课。

一、微课的概念

自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微课程”引发热议。2010年国内最早提出微课程概念的广东佛山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胡铁生认为,“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简单地说,微课是利用最短时间,针对一个知识点或技能进行讲解的一种微型教学。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满足学习者能通过手机、ipad、电脑随时随地学习的愿望。

二、微课的设计

微课设计的关键是从选题设计、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进行设计。下面以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的其中一个技能点“逐帧动画制作”为例,谈谈微课设计的主要环节。

1选题设计:选题要精练,教学内容明晰,针对某个学科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或技能展示。例如,笔者的选题“逐帧动画制作”是Flash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简单来说,选题要有价值和难度,一些易懂的教学内容就毫无制作价值了。

2时间设计:微课的时间设计长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者的特征。针对中小学生的微课一般5~8分钟为宜,年龄稍大些则可适当加长到10~15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

3结构设计:微课是教学过程的呈现,与一般课堂的教学环节类似,一般有问题的导入,教学活动的切入及技能的展示和训练,以“逐帧动画制作”为例,笔者设计了录制脚本如表1所示。

4资源设计:整合教案、学案、素材、课件,构成一个学习资源包,供学习者下载,随时进行全方位的学习。

三、微课的制作

目前,微课媒体呈现的主要类型有拍摄型微课、录屏型微课、动画型微课及混合式微课。计算机专业教学以软件操作为主,录屏型微课特别适合用于技能呈现。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录屏软件很多,Camtasia Studio(以下简称CS)是一款非常优秀软件,集录制、后期制作为一体,其操作简单,方便。下文以CS6为例,讲解如何录制一节微课。

1制作准备:

(1)硬件准备:电脑、摄像头、话筒。

(2)软件准备:下载安装软件Camtasia Studio6,制作PPT课件。

2录制流程

(1)如果需要画中画效果,则需要把授课者头像调到画面居中位置;将准备好的PPT打开,一切准备就绪,录制即将开始。

(2)打开CS软件开始准备录制:第一步打开录屏软件,点击“录制屏幕”按钮,选择录制区域“Salect Area”、摄像“Cemera”、声音“Audio”,按需要进行设置,点击右边红色按钮“rec”开始录制按钮,当出现3,2,1后便开始了微课的录制了。

(3)注意问题:录制时要注意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和适合的背景。若录制过程中出错时不用紧张,只需稍停3秒,重新从出错位置录制即可。因为后期的处理功能可以方便地将错误剪辑。

(4)录制结束后,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按F10键结束录制,按“Save”键保存文件;也可先关闭课件,按下软件界面上的“Stop”键结束,再点“Save”键保存文件。

3后期制作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1)导入文件:打开软件界面,选择左边“添加”中的“导入媒体”,导入刚才录制的文件,这时导入的文件将出现在“剪辑箱”里。如下图所示:

(2)将文件添加到时间轴上:选中文件拖到时间轴上,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需要进行设置:其中预设为视频大小;调整大小选项第一项为自动快速变焦设置,将为画面自动创建变焦关键帧,而选择“更改视频大小选项”则视频不会变焦。

(3)画中画调整:点击画中画选项,界面左上角会出现“修改画中画”面板,可直接用鼠标调整画中画大小或输入进行调整位置和大小。

(4)视频剪辑:按空格键观看视频效果,再次按下空格键停止播放,在时间轴上拖动鼠标选中需要剪辑的片断,按时间轴上方的小剪刀按钮,即可将视频剪辑。

(5)添加标题字幕:点击编辑-标题,即可为课件添加标题字幕。在音频和文本同步的位置点击开始、停止为视频添加字幕,点击覆盖为字幕,选择需添加字幕的位置,点击手动添加可一句句地添加每一句字幕。

(6)完成后预览效果,没问题后点击软件界面左下角的生成—生成视频为……选择需要生成的视频类型即可。若生成视频文件较大,可用格式工厂软件进行处理。

四、微课制作注意事项

在进行微课制作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课件制作要简洁美观、动静结合、图文并茂;(2)拍摄清晰、光线充足、背景简单,确保看到整个头像;(3)讲解要看镜头,仪表得体,声音清晰;(4)视频时长不超过15分钟,声画同步。

五、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终端移动设备的普及,微课程的资源日益丰富,为微课的学习提供了保障,微课也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让学习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参加学习、讨论,并能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和技能,给他们带来极大成就感。作为新时代的一线教师,跟上时代步伐,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也是这个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2014(04)

[2]朱宇华录屏软件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2)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篇12

微课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中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 涵盖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以一定组织关系共同呈现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环境。

三、微课的设计模式

1.案例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是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中, 通过适当引导,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实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促进相互交流与沟通, 在塑造健康人格品质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同时,使学生真正融入真实的管理世界。

2.问题模式

基于问题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学习中能大胆质疑,积极提出问题,然后开始查询,直到发现正确的方法,通过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获得知识。最后,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

3.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是一种课堂交流活动型教学方式。教师教学从设置情景开始,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分析学生知识准备和能力基础, 教学过程和问题情景设计应符合教材知识结构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做到情景教学中的技巧引导。

四、怎样制作微课

1.准备

首先教师应熟悉教材的整体规划及难点和重点,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研究学生情况,确定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有的疑点和困难点。

其次从教材和学情出发,充分挖掘教学难点,明确微课程的设计思想。

再次要有好的教学思维或创新。站在学生角度,用好的策略或创意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就是微课程的内容,包括微课程内容、材料准备、文字的组织等。录制前要先对实验操作进行系统语言组织。录制成功的先决条件是提前组织好下一步操作语言。

2.录制

有了微课程设计内容,下一步就是通过手机、照相机、录像机或手持DV等设备进行录制。录制时,可以操作、配音、录制同时进行;也可以只操作,后期配音。注意突出的地方镜头要有推拉,观看时效果会更好。

录制要点:

(1)录制背景尽量选白色或浅色 ,避免出现其他杂物。

(2)声音音量适中 ,摄像头清晰 ,从正面角度摄像。

(3)录制时设置颜色位数为16位,电脑分辨率为1024*768。

3.编辑

录制好的视频可以剪辑、整合、修饰、包装等,形成完整的微课程。制作微课程时注意微课程的简单化。因为微课教学并非是增加工作量,而在于简化教学设计。录制过程中,就算讲错了,也不必重录,可以修改,或者剪辑,也可补录。用已有的视频资料重新再加工,控制整个时长。

后期制作原则:

(1)录制时间在5分钟之内 ,超过5分钟不能通过初审。

(2)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声音大小。

(3) 视频格式 为 :FLV、MP4, 视频尺寸 为 :640*480或320*240,音频最好采用MP3格式。

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 区别于一对多注重教师教的课堂教学,微课类似于一对一辅导注重学生学,在较短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微课要避免黑板搬家,解决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区别于传统视频课的资源封闭、资源固结、难以修改、教师教为主,微课有着自身优点,如易搜索、易传播、应用范围广,同时微课的录制对象、学习对象可以是任何人。

动物面具美术教案设计 篇13

1、用纸板和其他材料画画、剪剪、贴贴,做出一些动物面具。

2、制作过程中,动物面具 江苏版美术表现出动物面具的特点。

3、鼓励学生大胆、细致,看谁把动物面具做得最有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纸板和其他材料画画、剪剪、贴贴,做出一些动物面具。

难点:看谁把面具做得最有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语言导入

带上动物面具,大家几乎都不认识了。想象自己是头大灰狼、是只笨狗熊、或是调皮的小猴子,哈!哈!哈!多带劲儿!

三、欣赏、讨论

1、你最喜欢书本上哪一幅作品?

(1)中国彝族动物面具。

(2)非洲猩猩面具。

(3)非洲鹿形面具。

(4)非洲兔形面具。

2、书本上的面具有何特点?看后有何感想?给你什么启示?

3、你如何设计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动物面具?用什么材料?用什么工具?

四、学生作业

1、用纸板和其他材料画画、剪剪、贴贴,做出一些动物面具。

2、表现生活用品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3、关键是把面具做得有趣。

五、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鼓励学生大胆、细致。

3、安全教育:不要让尖物划破手。

4、鼓励学生制作出精彩作品。

六、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自己说明创作意图。

2、评价自己或他人作品。

面具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篇14

一、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材分析:面具是人类最古老的造型表现艺术之一,它的起源、演变和发展折射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面具艺术造型奇特,想象丰富,用材广泛,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神秘诡异的艺术魅力不断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后人不断获得艺术灵感的源泉。本课中把原古面具和现代面具作为知识点了解,学生在了解和和承袭祖国优秀民间艺术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本课利用本地简易材料,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

四、设计思路:通过学生表演,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了解面具的设计方法和造型特点,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方法,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和制作。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动探索、合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洞口、动眼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目标:

1、认识面具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感受面具呈现的诡异神秘之美,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体验合作创新的乐趣。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面具艺术为切入点,拓展学生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思考人与自然地关系,通过对艺术行为本身的认知与体验,引导学生探寻艺术的本源。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面具艺术特点的分析,着重分析原古面具的艺术特点。对面制作材料的理解以及材料的综合理解。通过教师引导,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件面具作品。

难点:对面具的感知,创作过程中灵感的捕捉,让学生设计制作出有个性、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七、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示范法,学生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分组合作制作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最后的成果展示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介绍与展示,是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同时几位同学戴着表演任务动作。

师:同学们你们说他们头上戴的是什么呢?他们表演的是什么呢? 生:面具、、、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猪八戒。。师:那你们想制作一个面具吗? 生:想、、、、、2、揭示课题:多姿多彩的面具

3、引导欣赏:

(1)欣赏非洲面具、藏戏、傩戏面具(集中欣赏){因为是一类型的原始面具人为将原始面具和现代面具分开,与后现代威尼斯面具区分}(2)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吓人、恐怖、丑陋、、、、、师: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些面具吓人、恐怖呢? 生:凸出的眼睛、血盆大口、苍白的脸。。。

师:小结(对!是面具夸张的造型、浓烈的色彩或强烈的对比色彩所决定的。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以为用面具舞可以处魔消灾、赶走疾病、瘟疫和死亡吓走妖魔鬼怪。师:面具多种设色,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下我们列举了一些典型的藏面具(对颜色的把握采用互动的方式传授)

4、转入

师:(1)欣赏那么多的原古面具,同学们想一想在现代、面具用来有什么用呢?

生:七嘴八舌

师:好,让我们来看看课件!

(3)欣赏威尼斯舞会面具为代表的外国面具

师:刚才看到了那么多的现代面具其实面具在现代已成为节日庆典、戏剧的道具,或成为人们娱乐的装饰品。谁来说说,你们认为现代面具的色彩和装饰有什么不同?(颜色搭配、装饰多种多样)

5、教师示范简单制作步骤:

(1)我们运用卡纸对着,画出外形并剪裁,然后在脸上找出眼睛、嘴巴的位置。

(注意讲细节、外形该长还是圆之类)(2)出示已做好的或半成品的白面具(3)边讲边往面具装饰

我手边有些材料,我可以、、、、、、、(4)简单粘贴一些装饰之后,出示已做好的成品 ◆ 原始图腾类型 ◆ 装饰美感型 ◆ 创意独特型

浅谈“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篇1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一些新兴的名词不断涌现, “微课”也随之出现。可以说, 当今时代已经是一个“微时代”。虽然制作一堂“微课”十分简单, 但是如何制作一堂优秀的微课值得我们探讨。

2 “微课”介绍 (The introduction of "Microlecture")

2.1 “微课”的发展

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 (University ofNorthern Iowa) 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 (1993) , 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 (Napier University) 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 (1995) 。

当前, 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新热点。2013年是国内微课建设和发展的“元年”。2013年, 全国先后举办了四个全国性微课大赛—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举办首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和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程组比赛,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首届高校微课大赛,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联合举办首届全国微课程大赛[1]。可以说“微课”在国内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

2.2 微课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 “微课”没有统一的界定,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1) 张一春教授:“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 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2]。 (2) 焦建利教授: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 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 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3) 高校微课大赛官方文件:“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2.3 微课设计和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微课”在国内才刚刚起步, 不少教师对“微课”不是很清楚, 因此设计和制作出的“微课”作品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1) 技术不规范。主要是指视频和音频效果不好, 画面不清晰, 声音不清楚, 杂音比较重或者是声音比较轻等。

(2) 时间过长, 没有体现“微课”的“短小”的特征。

(3) 选题不恰当。有些“微课”选题过大, 不适合作为“微课”, 有些则选的过于简单, 没有必要做“微课”。

(4) 教学环节不完整。“微课”虽然微, 但是教学环节还应该是完整的。这一点从“微课”的概念界定中可以发现。但是很多“微课”教学环节都有缺少, 不够完整。

3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 T h e d e s i g n a n dmanufacture of "Microlecture")

3.1 “微课”的选题

制作一堂“微课”非常简单, 但是要制作一堂出彩的、优秀的“微课”就不那么简单, 其中选题非常关键。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用来制作“微课”, “微课”更不是从原来的精品课程的视频资源截取其中的片段。教学的难点, 重点一般比较适合作为“微课”的选题。对于教师而言, 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进行选题, 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优秀”微课的选题更是关键。一个好的主题, 是设计和制作一堂好的“微课”的前提。“微课”出不出彩, 选题非常重要。从全国高校微课的获奖作品来看, 优秀“微课”作品的选题有如下两点特征: (1) 容易吸引别人的兴趣。 (2) 能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因此, 我们在“微课”的选题上要多下工夫。

3.2 “微课”的教学设计注意要点

(1) 主题切入要快。“微课”时长只有10分钟左右, 因此“微课”教学设计的切入主题要迅速。比较常用的是开门见山, 当然也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导入或者是生活中的现象或者一些能吸引学习者的话题进行引入。“微课”最关键的是开头, 要能吸引学习者。因此要非常重视开头的1—2分钟。

(2) 要有精心的教学设计。“微课”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 包括导入、授课、互动、结束等。“微课”的内容设计要条理清晰, 主题要突出。“微课”是一个精彩的视频短篇, 因此尽量要突出该课程的特色, 要能出彩, 不能做得平铺直叙。

(3) 配套的教学课件要制作专业。课件在制作过程中不要出现影响学生或者干扰学生学习的多媒体元素, 比如一些教师在制作的课件中喜欢插入一些和教学内容毫不相干的小动画, 这样的课件只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 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课件的字体尽量大一些, 而且一屏幕的文字不要太多, 要尽量选取重点, 难点, 不需要把所有内容都放在课件中。此外由于最后课件也要录制到视频中, 因此课件中字体也尽量不要选取宋体, 因为宋体的字体有些部位非常细, 最后编辑转码之后可能看不清楚。当然课件的制作在颜色搭配等方面也要统一风格。

(4) 课后小结要简洁。用一到二分钟时间进行归纳和总结, 使“微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小结在于精, 而不在于长。

(5) 教师语言要精练。由于“微课”只有短短10分钟左右, 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简洁明了, 除了最基本的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之外, 尽量不要出现很多口头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最好先把讲稿设计好, 之前要反复琢磨, 这样录制过程就比较流畅, 后期处理就比较简单。

3.3 “微课”的拍摄和制作

(1) 拍摄和制作方法

“微课”的拍摄和制作方式很多。可汗老师教学的方式, 就是在一块触控面板上面, 点选不一样颜色的彩笔, 一边画, 一边录音, 电脑软件会帮他将他所画的东西全部录下来, 最后再将这一则录下的影片上传到网上, 一切就大功告成了[3]。现在2010及以上版本的PowerPoint就可以非常轻松地实现录屏的“微课”制作。此外Camtasia Studio这款软件也非常容易上手, 装上一个摄像头, 就可以实现教师出镜的效果。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采用前期摄像的方式拍摄“微课”, 然后后期通过专业的视频处理软件进行处理, 比如Adobe公司的Premiere Pro。这种方式就是属于混合式的制作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不但声音清晰, 图像效果比较好, 而且教师风采和学生的精神面貌都得到很好的展示, 此外屏幕效果也很清晰。缺点就是制作条件和成本相对而言比较高。

(2) 录音要求

录音尽量用领夹式无线专业话筒, 它的频段几乎不受外界干扰, 录音效果好, 能保证声音的质量。录音的后期制作最好要进行降噪、声道处理等。

(3) 字幕的添加

“微课”的制作最好加上适量的字幕。字幕主要包括片头字幕和字幕条。片头字幕主要是显示“微课”的标题、主讲人等一些相关信息, 呈现时间要足够长使观众能看清楚, 一般需要6-10秒, 文字的大小要合适。字幕条则根据“微课”需要进行添加。主要是在主要教学环节中添加, 如果课件中已经出现的文字, 则不需要再作为字幕出现[4]。

4 结论 (Conclusion)

目前, 国内已掀起了“微课”热潮。一方面我们应该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它。另一方面, 我们更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去探索它。“微时代”的到来将会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方面产生根本性变革[5]。以上只是个人对优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的一点思考, 如何设计、制作和使用微课, 仍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OL].http://www.zhixing123.cn/lunwen/40454.html.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 2013, (10) .

[3]百度百科.可汗学院[OL].http://baike.baidu.com/view/5913590.html.

[4]张一春.小“微课”, 大“世界”[OL].http://www.xxhjy.com/cdb/1199.html.

教师自制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篇16

一、把握理念,满足教学要求

首先,自制教具的设计要以人为本,必须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通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努力使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其次,自制教具的制作要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自制教具的实践运用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满足教学的要求。最后,自制教具的设计要能够满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要。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制教具不但能方便开展实验教学,而且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科学严谨,符合认知规律

自制教具的设计原理需要体现科学性,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开展探究实验。所谓科学性,就是运用自制教具开展实验所使用和说明的原理要正确的、科学的,要充分体现科学的严谨性。同时,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学生的认知活动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螺旋式上升的认知规律等。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开展自制教具设计制作和实验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

三、 大胆创新,突破传统观念

要设计和制作一套好的自制教具,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和思考,从教学重点、难点入手,发现存在的问题,根据科学原理,突破传统的实验方法,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例如在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声音的特性》教学中,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要求是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察不同频率的音叉声音的波形,效果虽然很好,但是在教学条件落后的学校,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学校一般都没有示波器,甚至音叉都没有。那么如何演示聲波的振动、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呢?这就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和观念,对学科实验器材进行大胆创新,设计出精巧、新颖、价廉的自制教具。其中就有一位农村中学的教师结合第二章《光现象》的教学内容,利用简单的小平面镜、激光笔、空铁罐和橡皮膜等设计制作了一个自制教具,不仅能形象地显示出声波的变化,还能表现出声波震动与响度、振幅之间的关系。

四、 激发兴趣,师生共同参与

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创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制教具的设计、制作和使用的过程中来,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互相帮助和合作精神,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深刻理解实验原理,并将抽象的原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 简单实用,方便制作使用

自制教具的制作简单、方便实用直接关系到它的推广和使用。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在制作材料来源渠道窄、制作经验缺乏的情况下,更需要设计出材料容易找、制作简单的方案,特别是需要学生自己动手的自制教具,更不能提出高要求、高标准的方案。例如,在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一节的惯性实验内容中,演示实验要求通过簧片把小球和支座之间的木片打出时,小球不会随木片飞出,而是落在支座上,但是簧片和支座都不容易找。有一位教师通过改进这个教具,仅仅使用了一大一小的方形木块,各自通过绳子绑在铁架台上,并叠在一起,在它们同时摆动时,用一块挡板挡住下面的大木块,在上面的小木块继续摆动的现象来说明惯性的现象。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学生也很容易找到材料自己做实验。另外,设计和制作出的教具还必须安全环保,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特别是利用废弃的医用材料时需要特别注意。

综上所述,设计和制作自制教具看似简单,其实它是一项小而精的系统工程,是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的整体考验。其设计、制作和运用的过程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等方面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是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上一篇:宅基地买卖合同简单下一篇:市级文明镇创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