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名词解释

2024-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学专业名词解释(精选8篇)

教育学专业名词解释 篇1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0~6岁)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4.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它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5.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这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6.情境言语:是指只有在结合具体情境时,才能使听者理解说话者的思想内容,并且往往还要用手势或面部表情甚至身段动作辅助和补充的言语形式。

7.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8.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9.全民教育: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它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10.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 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 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11.教育民主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消除专制. 封闭.灌输等不民主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民主化的教育。

12.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13.自然教育: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主张教育应遵循自然,顺应 人的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照传统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方式,让 儿童得不到自由的发展。要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教 育要适合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持儿童的天性。

14.恩物:恩物(gift)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 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15.情商: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它包 括以下含义:同情和关心别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

16.幼儿的完整学习:为幼儿提供完整的.多方面的学习环境,及早激发幼儿在七大方面 智力的充分发展,达到人类潜能的启发和健康身心的培养之境界。

17.整个教学法: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善地.有系统地教授儿童。运 用的教材以故事或自然为中心或出发点,组织儿童进行学习的方法。但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故 事或材料都是来自于儿童的生活,并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18.创造性游戏:学前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学前儿童特有的游 戏,包含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

19.有规则游戏:成人为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如智力游戏. 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62.结构游戏: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材料。

20.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 名

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 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21.综合性原则: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 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 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学科的发展。

22.启蒙性原则:学前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 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启蒙教育,也即开发蒙昧状态的教育,俗话叫“开 窍”。

23.直观形象法: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 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 教学目标。这种方法符合直观性教学原则和儿童思维的特点。

24.教育活动游戏化: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满足儿童爱玩.好 玩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25.移情法:强调认知一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 和情境表演等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儿童认知和行为的教育。特 别针对儿童期特有的自我中心化思维,能明显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和认知水平,提高其社会 认知水平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26.角色扮演法: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 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别人的需求 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

27.自然后果惩罚法: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8.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 面发展。这里指出个体不仅应保持身体健康,而且应保持心理健康。

29.“提前开始”计划:美国著名的“提前开始”计划(HeadStartProgram),就是面向有 色人种和贫穷的白人家庭中的孩子进行的,其宗旨就在于向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促使他们 和其他家庭背景的孩子一样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30.中期目标: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总的幼儿园教育目 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1.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它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如几个星期.一个 星期或几天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32.活动目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 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掌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察和比较的 方法等。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33.完整儿童:儿童的社会.情感.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之问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的,不能片面追求幼儿的特长和技能。

34.幼儿园环境:从广义而言,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既包括 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 的小环境。狭义而言,它主要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 游戏的全部空间。

35.分离焦虑:“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幼儿 最初离开亲人.家庭.对新环境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

36.幼儿常规: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 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学专业名词解释 篇2

1 下面开始说说化学专业名词的翻译步骤先来几个简单的例子

メチル:甲基。对应的英文是methyl。

エチル:乙基。对应的英文是ethyl。

ベンゼン:苯。对应的英文是:benzene。

キサイド:氧化;氧化物。对应的英文是oxide。

カルシウム:钙。对应的英文是calcium、原子序数20, 元素符号Ca

カドミウム:镉。对应的英文是Cadmium。原子序数48, 元素符号Cd (镉:一种质软的, 蓝白色的金属元素, 最初存在于锌矿、铜矿和铅矿之中, ;原子量112.40;熔点320.9=C;沸点765=C;比重8.65)

タングステン:钨。 (金属元素。原子序数74。)

酸化:也是氧化的意思。比如说“酸化カドミウム”, 意思是氧化镉。

“塩化”:氯化。比如说“塩化铁”, 意思是氯化铁。

“臭化”:溴化。比如说“臭化カドミウム”意思是溴化镉。

“水酸化X”:氢氧化X。

X酸:指的是的各种酸。比如说“硫酸”, 这个大家都认识, 意思也一样。“酢酸”, 意思是醋酸, 乙酸。“リン酸”, 意思是磷酸。“タングステン酸”, 意思是钨酸。

上面都是些最基本的单词, 是日语中外来化学名词的基本构成元素, 像这样的基本词汇还有很多, 最好能对这类词汇加以强化记忆, 这样遇到很多长单词的话就可以比较快的分解出来这些基本词汇。

2 下面就说一下分解基本词汇。举例如下

(1) 比如说“タングステン酸カドミウム”, 这个词看着稍微有点长, 其实不吓人, “タングステン”意思是钨, “カドミウム”意思是“镉”, 整个词的意思其实就是“钨酸镉”。只要记住钨和镉这两个玩意的日语, 很快就能翻译出来。

(2) 再比如说“アクリルアミド”这个词, “アクリル”的意思是丙烯, “アミド”的意思是酰胺, 整个词的意思其实就是“丙烯酰胺”。

(3) 再举一个例子, 比如说“ニトロビフェニル”比如, “ニトロ”的意思是硝基, “ビフェニル”的意思是联苯, 整个词的意思是硝基联苯。

所以说记住一些常用的比较基本的化学名词是比较方便的。而且很多时候, 只需要把每个基本单词的中文意思顺接地连在一起就算是翻译完成了, 比如上面举的三个例子。

(4) 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一下。就是某些简单专业词汇的语序问题。比如说“スチレンオキサイド”这个词, “スチレンオ”的意思是苯乙烯, “キサイド”的意思是氧化或氧化物。如果直接把两个单词的中文连起来的话, 翻译出来应该是苯乙烯氧化物。意思是差不多, 但是在化学术语里一般说成氧化苯乙烯。这个问题就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了, 或者平常有机会多听到或看到一些化学单词的说法的话, 翻译的时候也就自然会注意到了。不过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怎么影响人们对意思的理解。

3 关于词缀的问题

日语的外来化学词汇大部分是从英语或其他欧洲语系语言 (比如说德语) 转过来的, 英语中有词缀, 不能单独表达意思, 但是对词干的意思有很大的影响, 日语类似英语, 把这些东西几乎未加什么改变也直接搬来用了。

比如说“クロロエチレン”这个词, 可以分解为“クロロ”和“エチレン”, “?エチレン”的意思是乙烯, 但是“クロロ”并不是独立的单词, 在非砖头的词典里可能查不到其单独对应的中文意思。“クロロ”对应的英文是“chloro-”, 是一个词缀, 意思是氯或者含氯。这样一来, 整个词的意思就是氯乙烯。

还有一类词缀有个数的意思。比如说“クロロベンゼン”这个词, 意思是氯苯。而至于“ジクロロベンゼン”这个词, 是在第一个词前面加了一个“ジ”, 这个“ジ”跟英文对应的是英语中的一个词缀“di-”, 英语意思是二、二倍、二次。这里要注意的是, 这个“ジ”不是修饰整个单词, 而是只修饰“クロロ”, 所以意思不是氯苯有两个, 而是氯有两个, 整个词的意思是二氯苯。这种表示数字的词缀仅修饰紧跟在其后的、能被分解出来的基本词汇。其实这个不注意的话也不影响翻译效果, 翻译时只需直接将其所表示的数字写在被其修饰的词前面就可以, 只要数字后面跟的化学名词跟日语中一致就可以。

4 利用搜索工具YAHOO JAPANE (雅虎日本搜索) 或Wikipedia词典查找

有时也会遇到困难的情况, 有些单词实在是难以分拆开一个个查, 或者不会拆, 或者拆了也查不到的。那就打开Y A H O O JAPANE (雅虎日本搜索) , 把需要查的日语片假名输入后进行搜索。雅虎日本搜索的查询结果一般含有Wikipedia Free百科事典。在该詞典中, 有该化学物质的英文名、分子量、结构式、分子式、形状、密度、熔点、沸点等详细的数据。有了分子式、结构式, 我们就会一目了然地了解该化学物质是什么了。

例如, 我们要查询“ジクロルボス”这个化学物质, 我们先打开YAHOOJAPANE搜索, 就会在检索结果的第一项发现ジクロルボスWikipedia, 也就是该专业名词的Wikipedia词典解释, 解释中的前面部分是这样描述的;“ジクロルボス (dichlorvos) とは分子式C4H7Cl2O4Pで表わされる有機リン化合物の殺虫剤である。略称はDDVPである。”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分子式表示为C4H7Cl2O4P的有机磷杀虫剂, 略称为DDVP。在列表中, 还有该物质的英文名、分子量、结构式、形状、密度、熔点、沸点等详细的数据。其实这就是敌敌畏, 以前农村里经常使用的杀虫药。

综上所述, 日语化学专业名词一般是由片假名所构成, 而片假名词汇基本都来源于欧美国家。在翻译化学专业名词时, 我们在查阅时, 假如有非常好的化学专业英语基础, 那就会如虎添翼了。因为对日语化学专业名词, 不管是短的单词还是带有词缀的长单词最终是要转换到英语上去的。毕竟, 就现代化学学科而言, 发展最早至今还引领化学学科发展的还是欧美国家。

摘要:日语文献中化学专业名词的翻译较难, 本文就日语专业名词的翻译技巧作些讨论。抛砖引玉, 贻笑大方。

教育学专业名词解释 篇3

教育改革 educational reform 为解决教育与社会或个人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或环节,使教育得以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和发展而对教育的体制、内容、方法等进行的改善与更新。

教育传统 educational tradition 历史地形成的、为整个社群或国家所认同、共享并世代相传的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的总称。

教育变迁 educational change 在某一较长历史时段中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教育民主 educational democracy 政治民主理念在教育中的引申。强调教育过程应以自由、平等、参与、协商、交流、沟通、共识等为价值基础的观念、诉求、制度安排与具体实践。

教育民主化 democratization of educational system 以民主精神改造教育、重建学校秩序的教育思潮或行动。

教育现代化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教育变化。是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条件等方面逐步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进程,也是教育的现代性形成和丰富的过程。

教育世俗化 secularization of education 发生于普及教育初期的欧美国家,为发挥国家影响、推行教育普及而使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教育权从教会向国家转移的历史进程。

教育先行 education as a priority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教育发展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理念和政策安排。主要体现为:教育发展的速度应超越经济发展的速度;教育应以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培养人才。

人的全面发展 allrounded development (1)人的身心的充分、和谐发展。(2)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全面发展教育 allrounded education 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为基本组成部分、旨在促进个人品德、智力、情感、体质、人格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主张。

现代教育 modern education (1)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教育形态。(2)以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的进步主义教育。(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苏联教学论专家赞可夫为代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主张。

传统教育 traditional education (1)现代教育制度产生之前的教育形态。(2)以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及其学派为代表的教育理论。(3)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及其学派为代表的教育理论。

公共教育 public education (1)各级政府举办的教育,主要是指公立学校教育。(2)国家、社会团体或个人举办的以服务公众为目的的教育。以公立学校为主体,包括其他社会教育机构如图书馆、广播电台、电视台、博物馆以及剧院、影院等所进行的教育。

闲暇教育 leisure time education (1)利用闲暇时间提高个人素养,提升生活品质的教育。(2)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于1996年作为生存能力教育的重要一环而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在该目标基础上颁布的课程改革试图通过削减中小学课程内容、增加综合课和体验学习来达到闲暇教育的目的。

科学教育 science education (1)以普及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为目的的教育。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现代公民。(2)产生于西方近代的一种教育思潮。主张以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教育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适应性。代表人物有英国哲学家培根、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和赫胥黎等人。

素质教育 su zhi jiao yu,quality education 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应试教育 examoriented education 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取向的教育。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导致学生片面发展。

终身教育 lifelong education 又称“终生教育”。一种主张教育应贯穿人的生命全过程的教育思潮和实践。最早于1919年出现在英国,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为世界各国接受并实施。

全纳教育 inclusive education (1)又称“融合教育”把特殊儿童纳入普通学校中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主张与实践。(2)一种无排斥、无歧视、无分类的教育理念。强调学校应容纳所有学生,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社会教育 social education 学校和家庭以外的文化教育设施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智育 intellectual education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教育。旨在奠定系统的知识基础,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1)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2)体育运动。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登山、射击、滑冰、滑雪、举重、摔跤、击剑、自行车等各种项目。

美育 aesthetic education 又称“审美教育”。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或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所进行的教育,旨在美化学生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其道德与智慧水平。

劳动技术教育 labor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培养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初步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其将来的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

教育哲学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以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教育观与方法论指导、促进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教育知识 knowledge of education 人们对教育的已有认识。既包括系统的、具有论理性、抽象性的教育知识,又包括零散的、具有经验性和操作性的教育知识。

课程哲学 philosophy of curriculum 教育哲学的分支之一,以哲学的方式探讨课程理论和实践问题。

教育评价哲学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教育哲学的分支之一。以哲学的方式探讨教育评价中的认识论、价值论、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

教学哲学 philosoph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教育哲学的分支之一。以哲学的方式研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认识论假设、知识观、理性自主、教学价值、科学认识的本质、价值学习的性质等问题。

分析教育哲学 analytic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把分析哲学理论应用于教育而产生的教育哲学流派。(2)一种研究教育的方法。以逻辑实证主义和语义哲学为基础,致力于澄清众多关键的教育概念与命题。

教师专业发展名词解释 篇4

2.专业化:一个职业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发展成熟、具备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3.职业声望:人们对每一种职业的意义、价值与声誉的社会反映和综合评定。

4.文化资本: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如语词能力、一般的文化意识、审美偏好、关于教学体系的信息以及教育文凭等。

5.学生社会化: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处于支配地位的文化价值、社会规范和信念体系内化到学生的人格形成之中,向学生提供为准备承担社会角色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个体能够适应并融入社会。

6.教师理性:教师在其具体的教育教学专业生活中持有的生存态度、思考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本体理性、认知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四个方面。7.教师教育信念:教育信念是教师自己确认并信奉的有关人、自然、社会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思想、观点和假设,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内心导向。

8.教师实践智慧:教师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基于善的教育价值追求,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深刻洞悉、深度思考、敏锐的感悟以及灵活机智应对各种问题的综合能力。

9.教师社会化:教师社会化是指教师在学校系统中学习和内化专业行为规范、准则而胜任社会所期待的角色,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的过程。

10.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自我体检、修炼和内化所形成的品质,是教师满足生存需要、成长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为师德,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独特道德品质,包括教师的专业责任、个人道德品质、以自律为核心的专业精神等。

11.教师职业发展动机:是教师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激发、维持职业行为的心理状态和意愿。

12.教师成就动机:是指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重要而有价值,愿意认真地去完成,并欲达到既定目标或某种理想境界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13.教师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评价主体以自身作为评价客体评价活动。自我评价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出现的,有了自我意识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发展状态等进行反思。作用:对教师而言,自我评价是一种理性程度较高的意识活动,主要是教师自身进行反省活动,但必须以教师的职责、规范、价值准则或其他优秀教师的行为为参照,来认识、评价自己的思想、行为及其结果,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目的。

14.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指学校教师群体共同享有的价值观、信念、规范、行为、态度的意义系统。教师文化反映了教师群体的共识,内化在教师的行为和人造物品中,并传递给学校各成员。

15.学校氛围:是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对其成员的价值观念、态度、信念、道德规范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式影响的心理环境。它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取向、思想信念、道德风尚、工作和学习作风、集体舆论等精神因素,体现出一所学校的独特风格或个性,展现了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不同的精神风貌。

1.认知能力:教师认知能力主要指教师对教学及其情境进行加工、储存、提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2.教育政策是国家和政府制定的调整教育领域的社会问题和利益关系的公共政策,是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

3.学校管理是管理者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对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是对学校系统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和决策的过程。

4.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是以师范院校或大学为基地而开展的对师范生和教师进行教育或培训的模式。包括定向型模式和非定向型模式。

定向型模式:又称封闭式独立设置模式。它是以独立设置的普通师范院校、职业性和技术性师范院校、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为主体,以特定的培养对象、培养规格为目标,以制定统一的专门学科和教育学科培养计划,采用相同的培养、培训方式,学习共同的内容为特征的定向式的教师教育模式。

非定向型模式:又称开放式教师教育模式。它是以综合大学或其他专门高等院校为主体,以综合文理学科知识、教育学科课程为基础,以国家教师任职资格要求为依据,为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提供专业培养和训练的教育模式。

5.师徒制是指职业新手在资深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资深教师教学过程的观察、模仿和自身教学过程的反省、再实践,而逐渐体悟教师职业的隐性经验和缄默知识,不断地掌握专业技能和智慧的培育方式。6.课例研究是教师长期而系统的合作研究课堂中的教与学行为,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经验的综合过程。

7.教育叙事是呈现某一时间、场域的教学行为和鲜活的教育经验,表达和解释教育的感受,寻求教育意义的历程。

编导、文管专业考试名词解释试题 篇5

影视类: 电影:

根据是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录音等技术手段,将外界运动的影像和声音摄录在胶片上,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内以声音和画面为媒介,再现和反应生活的一门艺术。电视:

电视指利用电子设备传送活动图像的技术及设备,即电视接收机,是重要的广播和通信方式。电视机的发明者是贝尔德。电视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电视系统的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蒙太奇

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长镜头

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它相对于蒙太奇拍摄方法。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通常指时间值在30秒钟以上的单镜头。通常用来表达导演的特定构想和审美情趣。八大电影公司

早期的八大是指环球,派拉蒙,米高梅,联美,雷电华,华纳,福斯,哥伦比亚,但雷电华倒闭了,米高梅联美合并,所以最开始的八大早已名存实亡。西部片:

西部片作为好莱坞电影特殊的类型片,其深层的符号和象征:是关于美国人开发西部的史诗般的神化,影片多取材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并将文学语言的想象幅度与电影画面的幻觉幅度结合起来。西部片的神化,并不是再现历史的真实写照,而是创造着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去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奥斯卡金像奖

就是学院奖,由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1928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的好莱坞举行。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它不仅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法国新浪潮: 法国新浪潮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领。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代表人·特吕弗《四百下》 西方意识流:

孤岛电影是日军侵华背景下,特殊时期、特殊地区出品的电影。在上海方面,1932年2月由欧阳予倩编剧、卜万苍导演的《木兰从军》就是号召国民抗战的佳作,反映出抗日救亡的时代心声。主流电影:

包含两个方面,广义“主流电影”即对我们时代潮流中具备主导因素的电影的泛称;狭义的“主流电影”是以主旋律为中心的创作。第六代导演:

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张元《妈妈》、《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王一持(王强)《新一年》,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雨》,管虎《头发乱了》,何建军《邮差》,娄烨《周末情人》、《苏州河》,张扬《爱情麻辣烫》、《洗澡》,贾樟柯《小武》、《站台》,王全安《月蚀》《图雅的婚事》,宁浩《绿草地》等。

电视制式:

电视制式就是用来实现电视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或其它信号传输的方法,和电视图像的显示格式,以及这种方法和电视图像显示格式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世界上主要使用的电视广播制式有PAL、NTSC、SECAM三种,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PAL制式,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与美国等欧美国家使用NTSC制式,俄罗斯则使用SECAM制式。中国内市场上买到的正式进口的DV产品都是PAL制式。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EFP方式—电子现场制作、ESP方式—电子演播室制作、EFP方式—电子现场制作、SNG “卫星新闻采集”。舞台美术:

舞台美术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它们的综合设计称为舞台设计。其任务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出剧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景别: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在电影中,导演和摄影师利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可以使影片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有表现力,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改变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拍摄出的镜头。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如:由推、拉、摇、移、跟、升降摄像和综合运动摄像形成的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和综合运动镜头等。固定镜头:

固定镜头是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机位、镜头光轴和焦距都固定不变,而被摄对象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它的核心一点就是画面所依附的框架不动。特点是固定画面外部运动因素消失,视点稳定,符合人们日常生活注视详观的视觉体验。主观镜头:

表示片中角色观点的镜头。当角色扫视一场面,或在一场面中走动时,摄影机代表角色的双眼,显示角色所看到的景象。从镜头给观众的印象而言,又有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两种。从导演(也是观众)的视角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客观镜头。从剧中人物的视点 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主观镜头。客观镜头:

镜头视点不带有明显的导演主观色彩,也不采用剧中角色的视点,而是采用普通人观看事物的视点,这种镜头一般称之为“客观镜头”。它将事物尽量客观的展现给观众。在一般影片中,大部分镜头都是客观镜头。即镜头对于被拍摄对象的战士完全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其语言功能在于交代和客观叙述。电影音乐: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电影的诠释纽带,一首好的电影音乐,对整个影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一部电影会由多首音乐相衬,以更好的衬托出电影需要表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实性的音乐,也叫做客观的音乐,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有声音的来源;另一类是功能性的音乐,也叫做主观的音乐,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没有声音的来源。电影文学:

区别于诗歌、小说、文学的新的文学样式,主要指电影剧本,还包括影片中的解说词、歌词等。电影剧本可以是剧作家根据生活直接创作,也可以根据其他文艺作品改编。改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一种再创造。场面调度:

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起初这个词只适用于舞台剧方面,场面调度是在银幕上创造电影形像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指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的统一处理,被引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来,其内

容和性质与舞台上的不同,还涉及摄影机调度(或称镜头调度)。编剧:

编剧是剧本的作者,往往是影视剧、话剧中的故事源泉,其职业又可称为剧作家,最著名及具有代表性的是莎士比亚。编剧是剧本和文字撰稿的创作者,主要以文字表述的形式完成节目的整体设计,既可原创故事,也可对已有的故事进行改编,编剧一般分为:电影编剧、电视编剧、话剧编剧等。类型电影:

类型电影按照不同类型(或称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作为一种影片制作方式,三四十年代在好莱坞曾占踞统治地位。特点是影片创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制片人为他指定的影片类型的基本规定,即: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影像。独立电影:

电影人摆脱电影体制的控制,自筹资金,自编剧本、自任导演,拍出了许多与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强的电影,被人们称为“独立电影”。电影画面:

所谓电影画面是指不间断的通过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静止或运动的对象,能表达一定涵义,并能与上下镜头画面进行组接的有可视影象的一段胶片片段。空镜头:

是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又称“景物镜头”。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渲染意境、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往往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又称“细节描写”,一般采用近景或特写。同期录音:

也称“现场录音”。在拍摄电影画面的同时进行录音的摄制方式。一般使用磁带片收录。同期录音要求摄影棚装备良好的隔音设备,并在摄影机、录音机上加装避音装置。同期录音也用于外景拍摄现场,所录音响供演员配音时参考,以提高影片对白的质量。慢镜头:

正常情况下,电影放映机和摄影机转换频率是同步的,即每秒拍24幅,放映时也是每秒24幅。这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速度。如果摄影师在拍摄时,加快拍摄频率,如每秒拍48幅,那么,放映时,仍为每秒24幅,银幕上就会出现慢动作,这就是通常叫的“慢镜头”。当拍摄频率减慢,小于24格/秒时,放映时,银幕上就出现了快动作,又叫“快镜头”。3D电影:

3D是指三维空间。国际上是以3D电影来表示立体电影。3D立体电影的制作有多种形式,其中较为广泛采用的是偏光眼镜法。后现代主义:

对现代主义的回应,排斥“整体”的观念,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和唯一性。强调大众文化,强调娱乐性和商业性。反传统,反权威,反经典,电影眼睛:

维尔托夫在1923发表了宣言性文章《电影眼睛——人——革命》,提出“电影眼睛”就是“眼睛加电影家”、“我观察”加“我思考”的创作观念,主张电影摄影机是“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的“眼睛”,反对叙事性电影,反对人为的艺术加工。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就是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对该系统。其信号损失小,接收效果好。先锋派电影:

先锋派电影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主要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

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先锋派电影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创作流派,它包括了“纯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表现主义电影”、等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创作流派。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深受影迷喜爱。

代表作有杜拉克的《贝壳与僧侣》,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唯美主义运动:

19世纪后期,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追求建议性而非陈述性、追求感观享受、对象征手法的大量应用,追求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即探求语汇、色彩和音乐之间内在的联系。平行蒙太奇:

又称并列蒙太奇。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行表现,分别叙述,最后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中,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表现,揭示一个统一的主题,或一个情节。这几条情节线,几个事件,可以是同时同地,也可以在同时异地,还可是不同时空里进行。优势可以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加强影片节奏。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格里菲斯、希区柯克都是极善于运用这种蒙太奇的大师。景深:

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景深相机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在聚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内都能形成清晰的像,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便叫做景深。文学类: 风骚:

风骚,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现在常指妇女举止轻佻,行为放荡。灵感:

指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累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出现的富有创造力的思路。是人们在艺术构思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灵感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创造,然而它的产生却是突然而来、倏然而去,并不为人们的理智所控制,具有突然性、短暂性、亢奋性和突破性等特征。汉乐府:

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新乐府:

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唐宋八大家

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花间派:

中国晚唐五代词派。除少数暗伤亡国的作品和边塞词之外,花间词在思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代表人物作品有温庭筠的《望江南》。乡土文学:

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受到鲁迅影响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狂飙突进:

18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德规模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运动的名称源出自德国作家克林格的剧本《狂飙突进》。世界四大吝啬鬼:

夏洛克——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阿巴贡——莫里哀,《悭吝人》 老葛朗台——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泼留希金——果戈理,《死魂灵》 中国四大吝啬鬼:

李梅亭——钱钟书的《围城》 徐复祚——卢至的《一文钱》 监河侯——庄子的《外物》 严监生——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由于前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永州八记分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它一方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的,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可以说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自然主义:

来自文学上的自然主义的写作风格,这种写作风格大致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以法国雨果为代表。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描述,以达到真实的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小品文:

是种散文的流派,其内容经常是在生活中,作者经过反省思想传达给读者的讯息,内容题材不限,所传达的道理或想法也没有限制。题材的包容和体裁的自由,可以说是小品文的主要特点。郑燮(郑板桥)的板桥题画。语丝体:

1924年11月,语丝社社成立,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创办有语丝周刊。他们所创造的那种着重社会与文化批评.任意而闲淡的随笔文体,被称为“语丝体”,在现代散文发展中影响很大。他们被称为“语丝派”。他们的主要成就仍在于短小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是所谓“语丝文体”。音乐舞蹈类 主调音乐:

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整部作品的进行以其中某一个声部(多数情况下是高音部)的旋律为主,其他的声部以和声或节奏等手法进行陪衬和伴奏。主调音乐的特点是音乐形象明显,感情表达明确,欣赏者比较容易能够融入其中。江南丝竹:

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经常演奏的曲目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 8首,号称“八大名曲”。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一般为7~8人,少则3~5人。旋律:

亦称曲调。是音乐的基本要素。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它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和节拍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的。夜曲:

夜曲一般指由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首创的一种钢琴曲体裁。旋律优美,富于歌唱,常用慢速或中速,往往采用琶音式和弦的伴奏型。总的表现意境是夜的沉静与人的内心抒发。肖邦的二十一首夜曲是这一体裁最为出色的代表作品。

交响乐:

又称交响曲。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和舞曲等。此外,交响音乐还包括标题管弦乐曲。代表人物有贝多芬的第一、第二、第四、第七和第八交响曲。清商乐:

清商乐,亦名清商曲,隋唐时简称清乐。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兴起并在当时音乐生活中占居主导地位的一种音乐。它是晋室南迁之后,旧有的相和歌和由南方民歌发展起来的“吴声”、“西曲”相结合的产物,是相和歌的直接继续和发展。芭蕾舞:

欧洲古典舞蹈,芭蕾舞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在不断革新中风靡世界。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其代表作品有《天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将该曲被作为保留曲目演出。诸宫调: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的集诸家之大成、由不同宫调构成的大型说唱形式。诸宫调名称的由来是因其使用了多种宫调,多曲联缀,且体制宏大,长于表现较为复杂的故事情节。有说有唱,以唱为主。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今存宋金时期唯一完整的全本,也是中国文学中最长的韵文作品之一,堪称一部爱情的史诗,代表了宋金时代说唱文学的最高水平。角抵:

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拳斗一类的角力游戏。它们主要是通过力量型的较量,用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的方式来决出胜负。戏剧类 戏剧:

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连台本戏:

连台本戏--中国戏曲剧目中的一种。连日接演的整本大戏。始于民间的节庆演出。北宋时的杂剧目连戏已可连演数日。清代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就以擅长连演整本的三国戏著称。而清代宫廷大戏更为铺张扬厉,盛况空前。连台本戏由于情节连续,通俗易懂,有文有武,排场热闹,深受观众欢迎。但又易流于内容庞杂,艺术粗糙。代表作有《狸猫换太子》。荒诞派戏剧: 院本:

金代戏剧的代表样式,是“戏”向“戏曲”飞跃的基础,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金院本为元杂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元杂剧继承了金院本戏台的演出形式,由上、下场门出入,确定了中国戏曲独有的上下场的连场形式,元杂剧在金院本脚色分行基础上,扩充为旦、末、外、净、杂。南戏:

北宋末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就其音乐──南曲来说,则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馀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杂剧:

杂剧最早见于唐代,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到了宋代,“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称,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它分为第一段称为“艳段”,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第二段是主要部分,大概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第三段叫散段,也叫杂扮、杂旺、技和,表演滑稽、调笑,或间有杂技。三段各一内容,互不连贯。体验派:

戏剧表演艺术学派之一。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欧文、意大利的萨尔维尼、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体验派的特征是演员“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天性的下意识的创作”,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京剧:

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四大声腔:

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的概念随历史发展有所变化,明初时指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清唱剧:

形成于16世纪末,到了17世纪,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得到迅速发展,代表人物为卡里西米与许茨。清唱剧分为拉丁文的教会音乐与意大利文的通俗音乐两种类型。著名的清唱剧作品有:《复活节清唱剧》、《圣诞节的故事》等,中国第一部清唱剧是黄自作曲的《长恨歌》。美术类 吴带当风:

中国画术语。是对吴道子人物画风格的概述。吴道子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在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描摹对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他突出了人体曲线和自然的结合。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后人亦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传神:

图绘人物,当求其能表达出神情意态,生动逼真地刻划出人或物的神情,故称“传神”。文艺复兴:

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提倡人文主义。它从意大利兴起,并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古典主义:

是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在创作和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它对近代欧洲各国文学艺术,尤其是戏剧的发展影响很大。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在政治上的妥协产物。浪漫主义:

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现实主义:

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理论,它也是一个多义且有争议的概念。虽然现实主义的批评者和支持者经常将其视为一个统一的思想整体,但实际上,现实主义并不是一个单一或统一的理论。威尼斯画派:

是16世纪以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内和提香为代表的绘画形式,他们吸收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画家的精华,但大胆在色彩上创新,使画作更为生动明快,同时人物背景的风景比例更大。提香的著名作品有大型壁画“圣母升天”、“欧罗巴被劫”、“达娜厄”等。威尼斯画派对其后的巴洛克艺术时期画家有很大的影响。野兽派:

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马蒂斯的《奢侈.静寂.逸乐》和《裸妇》即为其代表名作。白描:

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顾恺之、李公麟等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白描多见于人物画和花鸟画。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而鲁迅的小说是白描的典范作品。没骨:

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绘画物象。五代后蜀黄筌画花钩勒较细,着色后几乎不见笔迹,因有“没骨花枝”之称。没骨画法,介乎工笔及写意中间,既不似前者须线条工稳、细致、流畅,色彩匀净、明丽、典雅,所画物象造型准确,生动逼真。又不同后者笔墨彩挥洒恣肆,酣畅淋漓,譬如明代徐渭的泼墨写意画,别开生面自成一家,无论是花卉还是花鸟,皆一挥而就。金文:

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铜器上的铭文,字数多少不等。所记内容也很不相同。其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书法五体:

五体:楷、行、草、隶、篆。楷书又分:欧、颜、柳、赵.四种字体,也就是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草书又分:章草、令草。篆书又分:大篆、小篆。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原意贝壳工艺,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其实巴洛克艺术家很重视设计和效果的整体统一性,巴洛克风格以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尤其是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同时,巴洛克也是对矫饰主义的一种反动。

3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有用民间曲调和新创曲调的。致力于学堂乐歌的音乐家有沈心工,李叔同。

4史记: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从黄帝到汉武帝初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其中有“本记”“世家”“列传”。在写法上突出以人系事的特点。在塑造人物形象,运用语言和布局谋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作者是司马迁。

5荒诞派戏剧: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后流行于欧美各国,创始人与主要的代表是美国的贝

克特,法国的尤斯库,开始时这个流派被称为先锋派。它强调虚构,运用象征手法,直接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强调无限夸张,违反逻辑。代表作品《等待戈多》

6洛克克风格的音乐:洛克克诞生于法国,是不规则的贝壳和珍珠的意思,后来在美术和建筑上出现,崇尚玲珑纤巧,和新奇的花样。音乐的洛克克又称典型风格音乐,开始于法国,变化多端的动情音乐,华丽精致,装饰音十分华丽。

7米点山水:米芾山水画的别称,他特别喜欢画江南山川顷刻万变的烟雨情景,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特别创造了一种以点为皴,积点成山的技法,后来称“米点”。称其山水画为米点山水。

8元杂剧:是戏曲发展到元代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较之前代有极大的发展,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艺术。最初流行于北方,元代后期逐渐衰落,它是中国戏曲发展到成熟的重要标志。通常是“四折一楔子”,所用曲调为北曲,每一本戏由一个人唱。

9印象主义绘画:19世纪下半期流行于法国,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和表现技法,主张在户外阳光下直接写生,追求光的变化对色彩的影响,重视感觉重视瞬间,使欧洲绘画出现新的表现力,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

10灵感: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由于大脑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亢奋情绪,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灵感有突发性和偶然性。

11古典主义音乐:狭义指18世纪下半页到19世纪20年代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即“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杂特,贝多芬。广义指17,18,19世纪的音乐创作,包括古典以前的巴洛克音乐,洛克克音乐和古典以后的浪漫主义音乐。

12类型电影:是指按照不同类型或样式的规定要求创作出来的影片,他是好莱钨电影美学在全盛时期的产物,是一种与商品生产结合在一起的影片创作方法,实际上是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

13歌剧:欧洲17世纪以来一种社会影响较大的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体裁。起源于意大利。一般包括序曲,幕间曲,咏叹调,宣叙调,合唱,重唱等。

14自然主义戏剧:产生于19世纪下半页的法国,后传到欧美与世界各国,它强调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社会和个人,包括病理学,生理学,遗传学,把人物的行为动作解释为纯粹的生理冲动和病理所致。作品淡化情节,强调平淡锁碎的日常生活细节;强调演员表演要生活化,人物语言要像留声机一样模拟日常生活语言;舞台布景要高度逼真,以致让观众产生幻觉。

15企业形象设计:是以企业定位或企业经营理念为核心的,为企业的内部管理,对外活动关系,广告宣传等各个方面,进行组织化系统化的综合设计,为求企业的各方面以一种统一的形态显现于社会大众面前。

16散文电影:往往把散文结构和诗歌的意韵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叙述因素和隐喻因素,抒情和哲理有机结合起来,影片往往不以戏剧因素贯穿始终,而是放的开收的拢,围绕中心精心布置。

17巴洛克音乐:欧洲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的欧洲艺术,崇尚富丽堂皇,精心雕琢,巴洛克音乐与巴洛克艺术有相同的特点,宏伟庄严,追求情趣,结构严谨,旋律华丽。

18运动镜头:镜头相对被拍摄对象位置的变化叫做镜头的运动,包括推镜头,拉镜头。。19大众传播媒介:媒介是艺术媒体在艺术传播关系中的社会延伸。大众传播媒介是伴随大众传播时代迩来的传播方式的组成部分,包括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传播方式的传播媒介载体,也包括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报刊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以及广播电视卫星及光纤等电子媒介。

20戏曲:主要是指包括宋金以来杂剧,南戏,传奇等各种地方戏曲在内的传统戏剧的总称,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将曲词,说唱,舞蹈,音乐,表演,杂技,美术有机的融为一体,成为戏曲,也叫地方戏。它的最基本的特征是用歌舞表演故事。戏曲自宋代形成已有8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21徽汉合流:汉戏又名楚调,汉剧,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为主,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1828年一批汉剧演员陆续进京,与之前的徽班合作,经过长时间的相互吸收融合,又从昆曲,秦腔中不断吸取营养,终于形成新的剧种,京剧。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绘画体裁,一般在新年是贴挂。传统的年画一般用木版水印,用线简练单纯,色彩艳丽明快,构图饱满,内容有神像画,吉祥画,故事画等。

22电视制式:不同国家制作播放电视时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和特定规格,包括每秒的桢数,每桢的扫描行数,场数等。世界上的电视制式有三种,一种是美国的NTSC制(N制),一种是法国的SECAM制(S制)。一种是德国的PAL制(P制),中国采用PAL制。

23书为心画: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这句话,本是用来描述文章意义的,但后来却成为关于书法与人的关系命题的经典论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扬雄认为,人们所表达的“言”和“书”应该是其“心”中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他说:“无验之言之谓妄。君子妄乎?不妄”,“君子”之所以敢于表达心曲是因为“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书法首先是人的艺术能反映人的内心情怀。其次书法能反映作者的人格品行。

24艺术传播的媒介: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特指专门用于大众传播活动的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和图书等六种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这些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五项功能,即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分为两大类:印刷类和电子类。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和杂志。报纸的发行量较大,因而是受众面最大的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是企业比较青睐的传播工具,因而报纸有许多优点。第一,信息较为详细。同电视比较而言,报纸所载信息比较深入细致、详细、全面,读者可以获得比较系统的信息。第二,信息具有可选择性。现代生活节奏块,时间紧,报纸虽刊载信息量较大,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众多信息中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加以阅读,第三,信息具有可保留性。遇到好的商品信息,读者可以长期保留下来,以备索用。第四,信息成本低廉。报纸价格相对较低,不必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群众能够棘手。

25声乐套曲:声乐套曲又叫声乐组曲,是大型声乐作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一般的特点是:在统一的标题之下,用若干首歌曲来表达同一主题。套曲中的各首歌曲可独立成曲,彼此的表演形式也往往不同(如分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等),但它们之间的内容互有联系,在音乐方面既统一,又有变化,共同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著名的《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结构形式都属于声乐套曲。

26艺术流派:指在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创作风格、审美趣味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艺术流派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同艺术流派的出现及相互之间的竞赛和斗争。是推动艺术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条件

27吹歌:吹歌,又名“响器班”,是一种以吹管乐器为主的器乐演奏形式。乐器多以唢呐为主。唢呐分为5种,最高音唢呐叫小海笛,高音唢呐叫材笛,中音唢呐叫罗戏笛,次中音唢呐叫二混头,低音唢呐叫大闷笛。配以管、笛、笙、萧、板胡等伴奏乐器以及鼓、锣、钗等打击乐器。演奏形式生动活泼,音乐

格调清新刚健,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或喜庆丰收都要请吹歌班子助兴。

28实用艺术:艺术的一大门类。指实用性与审美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它具有物质生产与艺术创作相统一的特征,实用的、材料的、结构的特点与装饰的、美化的、观赏的特点交融在一起,既具有物质的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的愉悦功能,二者密不可分。如果二者缺少了其中的任何因素,就不能称之为实用艺术。实用艺术属于视觉艺术空间艺术、静态艺术和表现艺术,有时又划属广义的造型艺术。指那些既能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包括建筑、工艺(或工艺美术)、书法等

教育学专业名词解释 篇6

1、细胞:(07年)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生物膜:(06、08年)各种细胞器表面都覆盖着特殊的膜状结构物质与细胞膜一起统称为生物膜。

3、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4、减数分裂:(03年)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进行两次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分裂出的4个子细胞中的人色体数目比母细胞减少一半。

5、无丝分裂:(05、09年)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直接一分为二,这种分裂方式叫无丝分裂。

6、有丝分裂:(04年)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7、组织:在植物体内,具有许多形态、结构、功能相同,起源相同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称为组织。

8、凯氏带:根的内皮层细胞的横向壁和径向壁常因木质化和木栓化而增厚形成凯氏带。

9、心皮:雌蕊位于花的中央,由1个或多个变态的叶结合而成,这种变态的叶叫心皮。

10、聚合果:(05年)聚合果是指由一朵花中多数离生的单雌蕊联合发育而成的果实。

11、双受精:(05年)花粉管进入胚囊,管的先端,管的线段破裂,把内含物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卵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胚,另一个与两个极核融合发育成胚乳。

12、无性繁殖: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结合,从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13、有性繁殖:(06年)有性繁殖是指经过两个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14、植物的生活史:植物的生活史是指由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

15、新陈代谢:(04年)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16、酶: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17、矿质元素:矿质元素是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如:N、P、K等。

18、光周期现象:(07年)许多植物在发育的某一时期,要求每天有一定的昼夜相对长度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叫光周期现象。

19、蒸腾作用:(04年)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植物体表散失到大气中叫蒸腾作用。

20、光合作用:(03、08年)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吸收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质,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21、暗反应:叶绿素不需要光,可在黑暗中同化二氧化碳形成糖的过程称为暗反应。

22、呼吸作用: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放出能量的过程。

23、基因:(04年)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4、翻译:翻译是指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25、中心法则:(03、08年)遗传物质通过DNA复制传递给下一代,并经转录传递给mRNA,再经翻译由mRNA传递给蛋白质,有些病毒有反转录现象,即以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

26、等位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相对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

上,因此称为等位基因。

27、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分子结构的改变,它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顺序的改变。

28、染色体组:能维持配子正常发育,含有个体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套染色体称染色体组。

29、品种:(03、07年)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根据需要经过人工选择和培育获得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合共同遗传特点的一群生物体。

30、引种:(09年)把外地的或外国优良品种或种质资源引入本地,成为推广品种,或作为育种原始材料加以利用的方法。

31、杂种优势:(06年)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及产量、品质等方面超过双亲的现象。

32、生物技术:(02年)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它综合地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物体本身、生物体某些特殊功能,以促进生产为人类服务。

33、基因工程:(05年)基因工程是指以工程设计的方式,采取“外科手术”的方法,把遗传物质从一种生物细胞里提取出来,然后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细胞里,实现遗传性状的定向改变的技术。

34、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某种特性,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工业规模生产的技术称发酵工程。

35、固定化酶:固定化酶是指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

36、体细胞杂交:(09年)体细胞杂交又叫细胞融合,是指将两种不同的体细胞(原生质体)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杂种细胞。

37、生物资源:(05年)生物资源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有一定价值的生物,以及由其组成的生物群落。

38、物种:物种简称种,是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是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个体的总称,是客观存在的,有其相对稳定的明确界限,可以与其他物种相区别。

39、双名法:(06年)双名法是指植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组成,前面一个字是物种的属名,后面一个字是它的种本名。

40、同源器官:起源共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成和功能不同的器官。

41、稳定性选择:淘汰趋于极端的变异,保留中型的变异,使生物类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2、节律性变温:(06年)一年内有春夏秋冬四季温度的变化,一天内昼夜温度也不一样,这种温度有规律的变化叫做节律性变温。

43、共生:(04年)共生是指两种生物或两种的一种,由于不能独立生存而共同生活在一起,或一种生活于另一种体内,互相依赖,双方都能获得一定利益的现象。

44、附生:一些植物在其他植物体上栖息生长的现象,一般不发生营养上的直接关系。

45、寄生:(03、08年)寄生指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前者从后者体内摄取养分维持生活的现象。

46、种群:指在一定空间的内同种生物个体的自然组合。

47、生物群落:(04年)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空间的各种生物有机体有规律的组合。

48、生态因素: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叫植物的生态因素。

49、生态系统:(08年)由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位。

50、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物质与能量输入与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系统中生产、消费和分解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51、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在植物体内可以运转,含量极少,对植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这种特殊物质就叫植物激素。

二、简答题

1、蛋白质有何生理作用?(03、06年)

答:

1、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基本物质。

2、具有催化作用。

3、具有运输作用。

4、具有运动作用。

5、具有调节作用;

6、具有免疫作用。

2、双子叶植物的根为什么能不断增粗?

答: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能不断增粗,这是由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形成了大量次生组织,构成根的次生结构,使根得以增粗。

维管形成层是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以及对着木质部脊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转变而成的。由于形成层的分裂活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根便不断增粗。

木栓形成层是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转变而成的。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三者称为周皮。木栓层形成后,外层的表皮和皮层得不到营养而死亡,木栓层则代替表皮保护作用。

3、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从外向内依次由哪几部分组成?(08年)

答: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周皮、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等部分。

4、什么叫繁殖?有几种类型?(08年)

答:生物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使种族得到延续,这种现象叫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包括分裂繁殖、出芽繁殖、营养体繁殖、孢子繁殖;有性繁殖包括配子生殖、结合生殖、单性生殖。

5、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是什么?(06年)

答: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太阳的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的能量的有机物,并能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重要性:

1、合成有机物质,贮存能量;

2、净化空气,保持大气中氧的稳定含量;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农业产量的基础。

6、叙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光合作用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组成的,整个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在光反应过程中,叶绿素分子利用所吸收的光能,首先将水分解成氧和氢。氧以分子状态释放出来,氢则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同时叶绿素分子还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暗反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叶片与体内的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分子,并在ATP和许多酶的作用下被氢还原,经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葡萄糖,ATP中的能量被贮存在葡萄糖中。

7、蒸腾作用对植物有何重要意义?(07年)

答: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植物体表散失到大气中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对植物体有着重要作用:

1、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水分和促进水分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2、蒸腾作用可促进溶解在水中的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蒸腾作用可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植物受害。

8、呼吸作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有什么重要意义?(09年)

答:

1、呼吸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来源;

2、呼吸作用中所产生的一系列中间产生,可作合成各种有机物的原料;

3、呼吸作用可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9、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遗传物质应具备哪些优点?(05、07年)答:脱氧核糖核酸或DNA。

优点:

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

2、能够自我复制,使用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性状;

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10、基因突变的意义?-08

答:

1、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2、对人类有益变异构成了人工选择对象,为新品种选择提供了遗传资源;

3、一些对生物有利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来源。

11、生产上如何利用雄性不育?

答:雄性不育的利用通常在隔离区内进行的,每个隔离区内,把不育系与保持系按一定行比种植,开花时靠保持系为不育系传粉繁殖不育系种子,同时保持系自交种子可供下一年不育系繁殖使用。在第二个隔离区内,把不育系与恢复系按一定行比种植,开花时靠恢复系内不育系传粉生产出可育的杂交种子供大田生产使用,恢复系自交种子可供下一年制种使用。

12、如何培育无籽西瓜?

答:人们平常食用的西瓜是二倍体,在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然后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种子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把这些种子种下去,就会长出三倍体植株,由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联会发生紊乱,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当三倍体植株开花时,需要授给普通西瓜(二倍体)成熟的花粉刺激子房发育。

13、植物引种方法的主要环节有哪些?(04年)

答:

2、引种方法的主要环节有:1引种材料的搜集;

2、引种材料的检疫;

3、引种材料的选择;

4、引种试验。

14、为什么在引种时要进行检疫?

答:(1)引种常是病虫害和杂草传播的主要途径。

(2)在引种的同时,很有可能带入本国或本地所没有的病虫害和杂草,以致后患无穷。

15、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有何作用?

答:优良品种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抵抗和克服不利因素(如病害),并能解决生产上的一些特殊问题(如茬口、畜产品质等)。因此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投资少,耗能低,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农业增产措施。

16、什么是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有哪些?(05、09年)

答:概念: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及产量、品质等方面超过其双亲的现象。

必需的基本条件:

1、有纯度高的优良亲本品种过自交系;

2、有强优势的杂交组合;

3、繁殖与制种工序简单易行,种子生产成本低。

17、植物进行组织培养时,培养基的主要成份有哪些?(04年)

答:

1、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

1、无机营养

2、有机营养

3、生长调节物质;

4、琼脂。

18、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有哪些区别?(3分)

答:低等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或阴湿的地上;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管多是单细胞的,有性生殖合子不形成胚而直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高等植物生活在陆地,植物体结构复杂,有根、茎、叶的分化(除苔藓外);生殖器官是多细胞,有性生殖合子形

成胚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故又叫有胚植物。

19、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双 子 叶 植 物 纲单 子 叶 植 物 纲

胚具有两片叶子胚具一片子叶

直根系须根系

茎内维管束作环状列,有形成层,有次生结构散生,无形成层,无次生结构 叶为网状脉叶为平行或弧形脉

花部基数为5或4花部基数为320、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是最高级的一类植物?(从结构特点说起,共四方面)

答:

1、被子植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比各类植物更加完善、多样化,体内组织分化精细,生理效率高;

2、被子植物有了真正的花,因而又叫显花植物;

3、花中有了雌蕊,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受精后胚珠发育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对保护种子及帮助种子散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4、被子植物具有双受精,提高了后代的生活力和适应性。

21、为什么青藏高原种植的白菜、萝卜比其他地区要大?

为什么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

答:昼夜温差影响着植物的生长,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白天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白天光合作用的产物积累较多,故营养器官大。

22、举例说明什么是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3分)

答:生活在草地、池塘里的青蛙是绿色活动在农田、土丘一带的泽蛙确是灰褐色;石块上的石蛙为深褐色等现象为保护色;蛾类幼虫许多有毒毛,它们常有明显的黑色或其他颜色,往往具有毒刺、毒毛,或有异味的动物,常常有非常鲜艳的色斑或醒目的斑纹,称为警戒色。而竹节虫、枯叶蝶和尺蠖的幼虫等生物体模拟环境中的景物体态使本身得到保护或其他益处为拟态。

23、说明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怎样循环的?

答:首先营养元素与矿质的形式被植物从周围空气和土壤中吸收,然后以有机分子形式从上一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生物死后再由分解者把生物遗体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并把它们归还到环境中去,重新被生物利用,完成营养物质的生物循环。

24、植物在净化空气,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答:

1、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2、吸滞灰尘;

3、吸收有害物质;

4、减少空气含菌量。

25、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方针是什么?

解释学对教育实地调查研究的启示 篇7

解释学也被称为诠释学, 它最初是用于对先人典籍等书面文献进行释义的一种技巧和方法, 是一种狭义的文本解释的方法论。后来施莱尔马赫与狄尔泰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关于意义和理解的哲学, 从而形成了方法论意义上的解释学。其后, 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进一步将其发展为本体论意义上的诠释学, 将被意识到的“此在”作为本体, 最终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哲学解释学体系。解释学揭示的是人类精神活动中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探寻的是人的主观内在与其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

实地研究最早是和人类学联系在一起的, 也被称为人种志研究, 它是在广义的文化范畴下, 对某种特定的文化情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解析性的描述和分析, 依赖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大量的观察、描述、分析和解释, 注重在自然情境中对过程的研究。随着教育人类学在近几十年的发展, 实地研究被大量地介绍和运用到教育研究中。实地调查法是教育实地研究中所运用的方法的总称, 它是一种直接调查的方法, 研究者深入一定的现场和自然的情境中, 直接参与活动, 运用自己的感官和观察仪器直接接触所研究的对象, 对在自然状态下正在发生、发展的社会事物和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运用这种方法, 研究者可以收集到大量的较为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而且这些材料都比较直观、具体和生动。此后, 研究者通过对所收集资料的理解、抽象概括和分析, 从经验资料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实地调查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对研究对象有更加全面、系统、细致和深入的观察与分析。研究者对现场的个人体验和感性认识是这一研究的一大特色, 因而研究者的主观理解和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运用实地调查法进行实地研究, 一般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前期准备阶段、现场实施调查阶段、后期分析研究阶段。在前期的准备阶段, 研究者需要做的工作包括查阅文献、请教同行等。在现场实施调查阶段, 研究者运用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例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其中参与观察和访谈是最主要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后期分析研究阶段, 研究者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经过一定的抽象概括, 最终得出研究结论。以下笔者针对在运用实地调查法进行实地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步骤和内容, 从解释学的视角进行分析, 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在实地调查的前期准备阶段, 查阅文献是其首要工作, 研究者需要查阅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所有资料, 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同时确定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框架。文献主要以文本的形式存在, 对文本的理解是研究者此时的重要工作。在伽达默尔看来, 作为理解对象的文本, 其自身的意义是在理解者不断的理解实践中逐步生成的, 那么我们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其本身的意义就在于一代又一代的不同的理解者对其文本含义的理解之中, 也就是说, 不断的理解过程构成了文本存在的方式和意义。我们对文本必然地存在一种“前理解”或者说“前见”, 这就使得我们很难客观地认识事物, 所以对于文本的理解, 不存在唯一不变的终极的解释, 理解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此, 我们在学习文献的过程中, 不存在唯一的解释, 在前理解的作用下, 对文献有自己新的理解和解释, 不断有新的思想火花注入到文献的理解内容中, 甚至是不同视域之间的沟通和融合, 理解被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这样有助于我们抛开本本主义、权威至上的狭隘观念, 在全面理解已有文献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对所要研究问题涉及的相关方面产生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在现场实施调查阶段, 研究者进入具体的研究情景, 可能是某一教学环境, 也可能是某一社会活动, 通过其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 或者按照预定的计划, 明确界定观察对象的范围和条件, 有目的地直接观察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的言语、行为等外部表现, 搜集事实材料。在这一阶段, 特别强调研究者自身的体验和参与式的观察。如果说之前的文献学习获得的是间接经验的话, 这一阶段的直接参与则是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研究者获得的经验跟之前的间接经验相比, 存在两种可能:其一,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符, 进一步肯定了间接经验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其二,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不符, 全然否定了间接经验, 获得的是与间接经验相左的体验和认识。伽达默尔认为, 符合和支持以前经验的经验是肯定的经验, 而不符合或者推翻以前经验的经验是否定的经验, 相对于肯定的经验, 否定的经验更加具有创造性, 通过这种新的经验, 对以前的经验重新再认识, 发现了之前的谬误之处, 使经验得以更正。解释学所认为的经验是在否定中生成新的经验, 它是开放的、创造的和发展的, 因此人类的经验才得以不断完善。由此可以看出,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研究者获得的与之前间接经验不相符的直接经验, 其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价值和创造性, 它可以修正已有研究成果中与当前现状不相符之处, 还可以丰富和完善相关资料, 为自己及后人的研究提供详实的依据, 使人类的经验得以持续发展。

此外, 访谈法也是实地研究中被广泛运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是以口头的形式, 根据访谈对象对问题的答复来搜集材料。由于它是通过研究者和访谈对象面对面的直接交谈实现的, 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因此研究者可以获得较为深入的、有效的资料。良好的访谈离不开访谈双方良好的沟通和理解。伽达默尔认为, 人类的理解必然地具有语言性, 理解就是双方之间的一种交往, 这种交往的过程就是一种语言交流的过程, 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人存在的一种表现。正是语言, 使人超越了动物的限制, 超越了任何特殊语言的限制, 拥有了整个意义世界。然而, 我们知道, 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误解, 尤其是口头语言, 人们在进行口语交流的时候, 很难避免误解的产生。如何处理在访谈时产生的语言上的误解或者理解障碍, 就成为研究者在运用访谈法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语言交流容易造成误解的这一缺陷, 施莱尔马赫提出了运用心理移情法来明确言说者的原本意图。虽然这一方法值得商榷, 但他第一次明确肯定了读者主观性的参与对理解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谈话的过程中, 言说者可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隐瞒自己的原意。听者从言说者的心理角度, 可以分析得出其隐瞒本意的原因, 这有助于澄明其实际意图。在研究者进行访谈的过程中, 语言上的误解也必然存在。访谈对象会由于不方便透露或者自我保护等原因而隐瞒其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者客观的事实, 这就属于自觉的隐瞒, 针对这种情况, 研究者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设计问题, 间接地获取信息, 从而获得真实的答案。访谈对象也会由于表达能力所限而造成词不达意的情况, 这就属于不自觉的隐瞒, 针对这种情况, 研究者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提问, 还可以就同一问题对多人进行提问, 这样一来,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言说者语言表达的遮蔽性而造成的听者对其原意的理解障碍所导致的信息损失。此外, 言说者与听者之间在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 会导致言说者所表达的内心经验与听者的内心领悟不一致, 听者曲解言说者的本意, 造成二者之间的诠释学距离。在实地调查中, 研究者也不可能与访谈对象有完全一致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教育背景、知识背景, 这就会造成双方内心经验的差异性, 也将会影响访谈过程中对语言表述的领悟和理解上的一致性。对此, 根据施莱尔马赫的心理移情方法, 研究者需要从心理上进入访谈对象所处的社会历史情境, 重建访谈者的表述与其所处社会历史情境之间的联系, 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理解和正确领悟其语言表述的内容和含义。

访谈, 也可以理解为研究者与访谈对象之间进行的一种对话, 这种形式的对话是以研究者提问、访谈对象回答为主, 其必然地存在问和答的形式与逻辑结构。伽达默尔认为, 解释学的对话的方法是实现理解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视域融合的基本方法, 就是要把文本中普遍的一般的东西应用到理解者自己的解释学情境之中, 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文本的理解离不开理解者主观性的参与, 把文本的理解引入理解者的解释学情境中的有效途径就是理解者的提问, 在解释学对话的过程中, 提问蕴含了文本的开放性和理解者的开放性两个方面, 也只有充分发挥这二者的开放性, 双方不同视域之间的沟通和融合才成为可能。实地调查中进行的访谈, 其对话的双方是相互独立的个体, 就同一问题拥有各自不同的独特的视域, 要想达到双方的视域融合, 离不开提问者与回答者的开放性。研究者通过提问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也正是通过这一方式, 把对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的回答的理解引入到自己的解释学情境之中, 将对方的视域引入到自己的视域中, 其中需要研究者主动地参与理解。在提问过程中, 研究者如果只是一味地记录访谈对象就预设问题所做的回答, 那么其与一支录音笔无异。访谈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极大地依赖访谈双方的主观积极参与, 这种参与使研究者收获出乎预料的更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可能, 研究者在充分理解访谈对象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之后, 可能会对该问题产生新的理解或者疑问, 这样就很有可能会引发研究者产生另外一个新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并不是经过预先设定的。研究者对其访谈对象回答的理解可以直接影响访谈内容的丰富性和创造性, 而研究者提问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样, 访谈对象对问题的理解及其回答的开放性对于研究者搜集有效信息也至关重要。可见, 理解是访谈双方在访谈过程中形成良好互动和沟通的关键, 也是访谈法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的有力保障。

在后期分析研究阶段, 如何理解之前所收集的资料和信息成为研究者进行整理和分析的首要工作。施莱尔马赫与狄尔泰都认为在解释文本资料时, 解释者必须保持中立和客观的立场, 这就要求研究者在理解和分析资料的时候不能掺杂任何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判断, 必须排除个人的价值视域的干扰, 始终保持中立的立场和客观的角度。在狄尔泰看来, 自然科学是试图解释现象, 而人文学科是试图理解现象, 人文学科不能像自然科学的因果分析那样进行研究。教育现象是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和历史性的, 研究教育现象也需要对其有一个整体的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这对研究者的理性分析和抽象概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德格尔认为, 解释的过程就是理解发展的过程, 理解者的前理解和理解之间存在着不断循环的关系。伽达默尔在此基础上提出, 理解是一种前拓式的运动, 理解的循环是一种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多级循环。这种理解的无限性昭示了教育研究的无限性, 研究者对教育现象的理解、对教育问题的分析也具有无限性。在实地调查的后期分析阶段, 研究者对所有资料的理解与之前的理解也构成了理解的循环, 在原有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对新资料的分析产生新的理解, 不断丰富和发展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哲学对于方法论的启迪是恒久的, 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对于我们的研究实践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 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一定会给教育研究方法的完善带来更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3]李兵.解释学研究范式及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启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4]山小琪.伽达默尔“诠释学经验”之省思[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 .

[5]陈琴英.论解释学与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个新视野[J].龙岩学院学报, 2005, (4) .

[6]宋鸿雁.浅议诠释学及其对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 (11) .

[7]彭启福.走向生存论意义的方法论——关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方法论沉思[J].天津社会科学, 2008, (1) .

教育学专业名词解释 篇8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875)

摘 要:以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对照工作的第一阶段成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第一阶段收词工作的成效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阶段两岸教育学名词的收词原则及具体工作方法。

关键词:海峡两岸,名词对照,教育学,收词原则

中图分类号:N04;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2-0011-06

Effect of CrossStrait Educational Terms Collected in the First Stage

LI Hanying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es of all educational terms collected by Committee on Comparing Educational Terms 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in the first stage, we discuss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k and the reasons. Moreover, we proposed a set of new principles for terms collecting and working procedures for the next stage work.

Keywords: crossstraits, comparing terms, education, principles of term collecting

收稿日期:2012-03-01

作者简介:李函颖(1986—),女,湖南衡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比较。通信方式:lihanying12403@163.com。为了加强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助组织开展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对照工作。2011年12月,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成立了“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对照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委),在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工作基础上正式启动了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的对照工作①。现阶段的名词对照工作主要是对大陆教育学名词对照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大陆教育学名词委)与台湾教育学名词对照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台湾教育学名词委)第一阶段分别搜集的本地教育学名词初稿进行对照。

2012年1月9—10日,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对照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会上,双方工作委员会就第一阶段收词工作的成效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下一阶段两岸教育学名词的收词工作进行了调整。

一 第一阶段收词工作的成效第一阶段的收词工作结束后,大陆教育学名词委提交了3516个词条,台湾教育学名词委提交了3319个词条,共计6835个词条。尽管从数量上来看,两岸所提交的词条基本相当,但在初步的对照工作中却发现两岸所提交的教育学名词中能相互对应的数目并不多。

1.收词依据

(1)大陆教育学名词委的收词依据

大陆教育学名词委有明确的选词参照依据,即以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教育学学科目录为收词依据(各学科的收词情形见表1)。

具体而言,大陆教育学名词委的一级选词依据是以教育学10个二级学科为基础,结合教育经济、教育管理、教师教育以及初等中等教育四大研究领域,从15个具体学科或学校教育阶段选择教育学名词(其中教育史分为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

大陆教育学名词委的二级选词依据,各分支学科侧重点不同。其中,比较教育、外国教育史以国别为选词依据;高等教育则以高等教育及高等教育学科、院校组织、系科及学科、高等学校管理、高校招生与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学理念及教育思潮七个维度为选词依据;教师教育以教师的名称及概念、与教师相关的概念、教师管理、教师教育法规与制度、教育机构及培训机构的组织、层次、类别、内容等为选词依据;成人教育以一般概念、制度与体系、办学机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成人学习、科学研究为选词依据。

表1 大陆教育学名词分类及数目

2.外国教育史中,仍有28个学术名词未做翻译。

(2)台湾教育学名词委的收词依据

与大陆不同的是,台湾大学并没有统一的学科专业目录设置,因此,台湾教育学名词委在收词时并没有将所有名词按学科专业进行划分,且其所选取的教育学名词涵盖范围甚广。台湾教育学名词的收词依据并不局限于教育学学科领域内,所收名词跨越了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见图1)②。

图1 台湾教育学名词分类

2. 对应词汇

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委员会在第一阶段收词工作结束后共提交了6835个名词。每一个教育学名词都配有相应的英文翻译(如前所述,大陆提交的少量名词尚未配有英文翻译),名词委的对照工作即是以名词的英文原文为桥梁建立对应关系。第一轮对照工作结束后发现,英文一致的教育学名词(即对应词汇)共计346对,占全部教育学名词的10%③。这也意味着,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委员会下一阶段的任务还比较艰巨。

图2 英文一致的教育学名词数及其所占比重

事实上,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委收取的英文一致教育学名词可以细分为三类,即两岸定名一致词、两岸定名重叠词和两岸定名不同词。两岸定名一致词是指海峡两岸对英文一致的教育学专业词语的中文定名完全一致的词语,如大陆和台湾均将“auditor”一词定名为“旁听生”。两岸定名重叠词是指海峡两岸对英文一致的教育学专业词语的中文定名部分一致的词语。如大陆将“open university”一词定名为“开放大学”,而台湾则将其定名为“开放大学”或“空中大学”,两岸的定名有一部分重合。两岸定名不同词是指海峡两岸对英文一致的教育学专业词语的中文定名完全不同的词语,如大陆将“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定名为“高考”,台湾则将其定名为“大学入学测验”。

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委在第一轮收词工作中提交了346对对应的教育学名词。其中,134对两岸定名一致词,比重为38.73%;212对英文术语的中文名并不完全一致,包括42对两岸定名重叠词(中文名词量不同,但能部分对应)、170对两岸定名不同词,分别占“英文一致的教育学名词总数”的12.14%、49.13%(见图3)。

图3 英文一致教育学名词的类别及数目

二 两岸第一阶段收词

工作中的相同点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委第一阶段的收词工作已经结束,在进行对照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海峡两岸的收词工作存在部分共通之处。

1. 选取的词汇都涵盖了教育学的部分二级学科

尽管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委的收词依据有所不同,但双方最终所选取的教育学名词也存在重合之处。共同词汇的所属领域主要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如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conversation method”(谈话法)、“casebased instruction”(个案教学法),比较教育领域的“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综合高中)、“magnet school”(磁石学校),外国教育史领域的“medieval universities”(中世纪大学)、“palace school”(宫廷学校),学前教育领域的“gift”(恩物),高等教育领域的“research university”(研究型大学)、“university autonomy”(大学自治),职业教育领域的“corporate university”(企业大学)、“vocational guidance”(职业指导)等。

nlc202309030054

2. 对某些教育学名词的定名存在共识

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委所选取名词的定名存在共识,尤其是当代教育学名词和外国教育史名词的定名有共同之处。例如,“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SAT)”均被两岸译为“学术性向测验(美)”,“brain drainage”被译为“人才外流”,“charter school”被译为“特许学校”,“rhetoric school”被译为“修辞学校”,“chivalric education”被译为“骑士教育”等。

三 两岸第一阶段收词

工作中的不同点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委在第一阶段所提交的教育学名词中有90%的名词不能建立起对应关系,这也就是说,两岸教育学名词委的收词工作存在很大的出入。

1.选词范围不同

(1)两岸收词的聚焦点(视角)不同。台湾选取的教育学名词不限于教育学领域,还涵盖医学、心理学、法学、统计与测量、管理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例如:“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争议仲裁”(adjudication of dispute)、“假定平均数”(assumed average; assumed mean)、“胆汁质”(choleric temperament)、“教育博物院”(educational museum)、“教育电台”(educational radio)、“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siaPacific Economic Corporation,APEC)。就教育领域而言,其不仅包括学校系统内部的名词,还包括学校系统之外的名词,如独立学术组织名称、教育管理部门名称等。而大陆所选取的教育学名词基本属于教育学领域,由于涉及教育之外的领域较少,因而在教育领域中的名词更丰富、更全面。这一点直接导致了两岸选取的名词吻合度很低。

(2)两岸名词的来源国家不同。台湾选择的教育学名词来源国家分布不均。通过统计其标注的国别的名词数(不包括教育家的名字)可以发现,台湾的教育学名词主要集中于英、美两国(见图4)。

图4 教育学名词的来源地区(台湾)

而大陆教育学名词委是以学科为维度对教育学名词进行分类,其中,比较教育领域基本以专业名词的国别进行分类。通过对比较教育领域专业名词来源地区的统计可以发现,大陆的教育学名词分布较为平均(见图5)。

图5 比较教育领域专业名词分布地区(大陆)

(3)两岸选词的时间跨度不同。台湾所选取的教育学名词不包括中国教育史的部分,时间跨度主要涵盖外国古代与现当代、中国的现当代;而大陆所选取的教育学名词则包括274个中国教育史名词,时间跨度包括外国古代与现当代、中国的古代与现当代。

2.英文一致教育学名词的翻译不同

在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委已收取的6835个专业名词中,英文一致的名词只有346对,其中有212对名词的中文名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

(1)中文名词量不同,且完全无法对应。台湾教育学名词委所收取的专业名词存在一词多译现象,而大陆基本是一词一译(大陆在词头上基本采取此原则,将不同译法放在解释行文之始),这就使得英文一致的专业名词的翻译可能存在完全无法对应的情形。例如,台湾将“Sunday school”译为“星期学校、主日学校”,而大陆则将其译为“星期日学校”(在解释行文之始以“又译主日学校”来表示不同译法)。

(2)中文名词量相同,但无法实现对应。海峡两岸对英文一致的专业名词进行翻译时,有可能出现两岸对一词的翻译都仅有一个,但却并不相同的情况。如“Landgrant Act”在台湾被译为“捐地法案”,在大陆则被译成“赠地法案”;“general education”在台湾是“普通教育”,在大陆则译为“通识教育”(在解释行文之始说明“又译普通教育”)。

(3) 中文名词量不同,但能部分对应。这种类型的翻译即是前文所提到的“两岸定名重叠词”。如台湾将“gymnasium”定名成“体育馆、文科中学”,而大陆则仅将其定名为“文科中学”(在大陆虽然也有“体育馆”一解,但是并没有将其归为教育学名词,所以未收此译),两岸有一处能实现对应。

(4)名词的国别归属不同。海峡两岸在定名部分专业名词时可能会附上名词所属国别的信息,即限定到某个国家,从而造成两岸中文名无法实现对应。例如,“Latin grammar school”一词,虽然两岸都将其定名为“拉丁文法学校”,但台湾学者在其后标注了“特指英美国家”,限定了这一词语的应用范围。

3.两岸存在具有地方特色的特有名词

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委在收词工作中的不同点除了选词范围、定名方式不同外,还包括两岸本身存在特有名词这一天然属性。海峡两岸虽然同宗同文,但历史原因造成的长期分隔给两岸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目前,海峡两岸的教育学专有名词很多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无法形成对应关系。例如“安亲班”(afterschool club/homework club/childcare club),“原住民”(Taiwanese aborigines)等都是台湾社会的特有名词;而“素质教育”(Su Zhi Jiao Yu)、“民办教育”(private education)、“五爱教育”(fivelove education)等词则是极具大陆特色的教育学专有名词。

四 第一阶段收词工作

成效的原因分析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收词工作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但目前能够建立对应关系的专业名词仅有346对,占所收名词总数的10%。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对照工作委员会通过充分沟通后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收词的逻辑起点不同。台湾将教育置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从社会管理、政策法规、心理等与教育相关的多个社会领域中选取专有名词;而大陆则因其他各学科都在做名词审定工作,将选词限制在教育学范畴内,致使选词领域比较狭窄。

(2)收词依据不同。大陆教育部很早就有统一的学科专业目录,将教育学细分为15个二级学科,因此,收词依据较为明确。然而,台湾却并没有统一的学科专业目录,收词依据更多是教师的科研和教学经验。

(3)定名路径不同。台湾长期以来受英美文化影响较深,其许多大学教材都是直接使用英文版本,因此,台湾在收录教育学名词时的处理逻辑是将英文词汇转译为中文。大陆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其处理逻辑是将中文词汇转译为英文。这两种工作路径的不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两岸教育学名词建立对应关系。

(4)选词分类不同。在收词分组时,同一名词被人为地置于不同的分组类别中,也会使得一个词出现不同的定名。就“school culture”一词而言,大陆教育学名词委将其划分到“初等中等教育”组别,赋予了这一词语特定的背景,即被译为“中小学文化”;而台湾教育学名词委并未对其进行分组归纳,只是将其直译为“学校文化”。

(5)台湾的政治经济体制受英、美文化的影响较大,且台湾学者基本多具有留学英、美等国的经历,因而在选择教育学名词时偏重于英、美两国。而苏联在20世纪50—60年代对大陆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nlc202309030054

(6)台湾的教育学研究更西方化,且非常重视量化研究,因而在统计与测量方面收录的专有名词较多,也更为细化。

(7)由于政治、历史等原因,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文化交流曾一度被中断,这使得两岸之间缺乏一套统一规范的翻译原则。

(8)汉字同音和近音字较多,这就使得以音译为主的外国人名翻译容易出现多种表达形式。例如“Aristotle”在台湾的翻译为“亚里斯多德”,而大陆则为“亚里士多德”;“Pestalozzi”在台湾的翻译为“裴斯塔洛齐”,大陆为“裴斯泰洛奇”(台湾这两个人名的译法在大陆也通用,只是大陆名词委仅选其中一种译法)。

五 下一阶段的收词原则

及具体工作方法鉴于第一阶段的工作成效,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委通过充分讨论,对下一阶段的收词原则及具体工作方法进行了调整,旨在建立更多的教育学专业名词对应关系。

1.收词原则

下一阶段的收词原则一共包括12条:(1)以大陆和台湾各自收录的“教育学名词”为基础进行对照工作;(2)主要收录具有本学科特点、构成本学科概念体系的专有名词,以及保持学科体系所必需、与教育学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名词;(3)对于交叉学科的名词,以保证教育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作为选录的标准;(4)派生词写到哪个层次,难以确定统一的标准,但总体原则为“宜粗不宜细”;(5)英文复合词选用范围一般在二级,必要时也可选用三级名词;(6)已长期不用、淘汰或趋于淘汰的名词不收;(7)缺少科学内涵,见词明意的词不收;(8)形容词和具体的单位名、人名、书名、刊名不收录;(9)一个英文词如有不同的中文名,将规范的或较习用的列在前面,不再使用的旧称不列入;不同译名之间的标点符号以两岸惯用方式为主,不要求统一标准;(10)注意补充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名词,新的名词的命名尽量一致,由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交流会共同讨论提出;(11)无法对照的词不收,如中国古代教育史名词,以及“打工子弟学校”“原住民教育”等地方特色名词;(12)英文词共同选取美式英语。

2.具体工作方法

(1)选词范围。台湾专家的选词范围应向教育学内涵聚焦,酌情删减关联性不大的非教育学领域词条。台湾可以以教师检定(类似于大陆的教师资格考试)的科目分类或台湾《教育大辞书》为蓝本来扩充教育学名词的选词范围,如师范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大陆专家的选词范围应向教育学外延拓展,酌情增加与教育学相关的其他领域词条,如教育人类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文化学等领域的词条。

(2)选词框架。由于台湾的教育学并没有统一的二级学科划分标准,因此,台湾专家在选词时最好以大陆现有的二级学科框架为蓝本进行对接。

(3)选词呈现方式。为方便后期工作,专家组决定下一阶段的名词将以两种方式呈现:一是以教育学二级学科为分类标准的版本;二是以英文首字母进行排序的混合版本。

经过第一次工作会议的充分研讨,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委在总结第一阶段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已经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部署,进展工作成果显著。相信经过两岸教育学专家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教育学名词对照工作一定能够顺利完成,从而促进两岸教育界的相互理解和进一步交流。

注 释

①2007—2011年,在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及教育学界著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形成3516个教育学词条。

②由于台湾教育学名词是按照英文首字母升序排列,完全将其进行分门别类地统计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图1中并未包括各类名词的具体数目。

③此数据为计算机检索结果,实际上,由于两岸翻译中均存在使用无意义助词的现象,这些助词本身并不影响词汇的意义,但却会使意义一致的词汇被计算机检测为“翻译不同词”,因此,实际上两岸英文翻译一致词应不止于此数。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如何开展管理工作下一篇:安全行车证明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