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教案(精选13篇)
1.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学习重难点】
重点:正确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难点:探索计算规律。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要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了解自然,激活思维,揭示规律,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的一项重要的数学素养。计算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计算工具,已经见诸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进了孩子们的视野和世界。但是,恐怕并未有多少学生有意去关注过、认真去研究过计算器里,到底蕴藏着的是怎样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学法指导
通过引导整理材料,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使用方法,同小
组合作实际操作计算器。
自主学习
1.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2.用计算器计算。
(1)386+179=
我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计算:先输入数字键,再输入运算符号键(),又输入数字键(),最后输入()就显示出了结果()。
(2)26×39= 312÷8=
(3)36+228-179= 26×39-349=
【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交流会报例1的计算方
法。
2.“做一做”。
合作完成,口头出示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四人一组,轮流出题,比赛看谁先算
出来。
3.发现规律。
(1)用计算器独立计算。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2)观察,小组交流找出答案中个数位上的数字排列规律,小组代表发言。
(3)不用计算器,遵循规律写答案。
9999×5= 9999×7= 9999×9=
(5)运用计算器检验答案。
4.“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学习反思】
这节课我学会了使用__________________,懂得的计算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测评】
1.判断。
(1)47560≈47万();
(2)2036000000≈20亿()
(3)990000000≈10亿()
2.用计算器计算: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1 教案
1.1 教案的涵义
教案也就是教学方案,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每次课(或章节)具体、深入的教学准备,它是建立在钻研教学内容和研究教学对象的基础上的。[1]
1.2 教案的组成
针对教案,各级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专业需求都建立了自己的规范标准和评价体系。但一般来说教案主要包括教案课题、授课对象、教学目标、教学主要内容、教学活动、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以及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组成部分的时间分 配等。
1.3 撰写教案的原则
1.3.1 计划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书育人更是马虎不得。教学活动应当根据教案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展开,从而增强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减少教学工作的盲目性,规范师生的课堂行为,指导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教案本身又是对教学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
1.3.2 预见性
教案是教师为上课而做的预想、预设,力求做到此时此想符合彼时彼境。教师根据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设计,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并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提前准备和预防。
1.3.3 简洁性
郑板桥有诗云:“削繁去冗留清瘦。”言不在多,达意则灵。因此,教师应当用简明的语言、规范的格式对教学过程进行高度概括。通过教师的深刻思索和恰当提炼形成教案。教案应更偏重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规划和把握而不应当是教材的搬家、板书的替代。
1.4 撰写教案的意义
1.4.1 教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案是实现教材及大纲要求,向课堂教学过渡的必经环节,它上承教材研究和教学设计,下接课堂教学,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键点和文字展示。
1.4.2 教案是教师预设能力的综合体现
教案是知识因素、情感心理因素、课堂教学组织经验因素、传知授能的技艺因素等的统一复合体。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和对大纲、教材的总体把握。
1.4.3 教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等待课堂教学的灵感突现,而应通过充分备课完成教学活动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有没有这个纲领和方案,纲领、方案制订得怎样,将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优劣。
1.4.4 教案是备忘录、是资料库,是教师宝贵的知识财富
教案作为一种文字载体,贮存着丰富的知识信息,可在课前、课中、课后随时提取或查阅。从长远角度看,教案里记录着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珍贵资料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心得, 积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资料宝库。[2]
2 教案分类改革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计算机类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与传统科目不同,知识并不是其主要教学目标,它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而信息素养是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和成为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需和必备的职场素质。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这个能力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传统教案已不能完全反应出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如职业教育中常用的任务驱动、项目驱动、模块化教学等教学形式和方法,传统教案形式就失去了个性化和针对性。
“教学案”的设计应以实用为原则,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应试兼顾;体现师生民主,师生平等,师生互动,主动探究。[3]因此,针对高职教育中常用的“任务驱动”、“项目驱动”、“基于工作过程”和“模块化”四种教学方法,我们课题组将教案分为任务驱动教案范式、项目驱动式教案、模块化教学教案、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教案。
2.1 项目驱动教案范式
项目驱动教案范式的研究以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主,如“C/C++程序设计”、“MYSQL数据库管理”等课程,教案中将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用“教学内容归纳”代替教材搬家,用“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概括知识和项目的展开, 明确“教学成果”,这类教案的撰写以项目为基本单位,重点突出知识的条理性、逻辑性,着力解决“如何让学生更简单的接受、更主动的学习和记忆”的问题。
2.2 任务驱动教案范式
任务驱动教案范式的研究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主,此类课程教案中将“学习目标”细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明确“教学成果”,用“教学准备”概括课前需准备的素材,将“教学内容与课堂组织”、“教学组织及实施、学生活动”和“时间分配”以表格的形式一一对应,表格中要详细说明各个教学环节引入、讲授的内容、例题选取的目的、学生的操作、所用的时间等。
2.3 模块化教学教案范式
模块化教学教案将教学内容整合为知识部分和技能部分, 再将知识和技能分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通过教学要达到的目标素养。此类教案主要应用在我系的网络教研室所辖的“CCNA”、“综合布线”等课程上,教案主要包括“故有技能”、“故有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技能”、“情境设置”、“实施过程”六大元素,将“故有技能”、“故有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技能”融入“情境设置”,通过“实施过程”完成知识和技能从“故有”到“目标”的学习。
2.4 基于工作过程教案范式
基于工作过程教案范式的研究以实践操作课程为主,如“FLASH动画制作”、“PHOTOSHOP图片处理”等课程,此类课程教案重点关注实践操作过程过程中学生如何操作及实践操作的展开。教案主要包括“教学成果”、“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实施”和“学生活动”等元素,从教学、技术、工作三个方面出发,让学生在校期间熟悉工作所面对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环境等,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将综合素质的培养融入到学习过程中。
3 改革成效
3.1 有利于教师备课
教案的改革,根据课程所实现目标的不同,将课程分成四大类,并规范了每类教案的格式,引导教师在不同类型课程的备课过程中,把握课程的核心和目标,正确平衡理论、实训的权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自然地接受知识、掌握技能。
此次教案改革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通过教案范式的使用,不但可以引导青年教师正确备课、规范备课,而且可以使青年教师更深刻的定位自己的角色,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更多的充当学生求知路上的引路人,而不是教材的复读机。
3.2 有利于课程实施
教案的改革,有利于引导教师把备课的着眼点更多的放在对课堂情境的预设、教学节奏的掌控和对学生的关注上,从而使教案更好的反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组织,避免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紧凑感和知识的连贯性。
3.3 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案的改革,规范了不同类型课程的教案格式,引导教师规范备课。通过精心准备的教学素材、引人入胜的情境设置、教师流畅的知识传授、熟练的技能操作能够提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技能的掌握和对教师的敬佩和信任。“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情谊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望。
4 结束语
教案改革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教师通过有效的备课,实现教学水平和技艺的不断提高,从而教学相长,事半功倍。通过课题研究,不同的教案范式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让教师发挥自身的教学能力,更能让教师从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角度去分析教材,整合知识,使其适合高职院校不同类别课程和培养目标的需求,。
摘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崛起,容不得半点马虎。我国主要的人才培养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备课密不可分,而教案是教师对课堂进行整体设计的教学方案,是教师钻研教材、整合知识的教学依据,笔者根据《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案建设研究》课题研究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撰写本文。
瑞典人很不会“算计”,简单的加减法也要依赖计算器,但瑞典却拥有众多世界领先企业;中国人很是聪明,甚至能够心算各种极为复杂的数学计算,但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却有待商榷。
前几天在瑞典出差,感觉到了瑞典和中国的巨大差异,短短几天就寻出根源来,固然不太现实,但是有一组数据的对比,着实让我惊讶:瑞典是继美国、德国之后,年专利产生量第三多的国家,也是新技术开发最积极的国家之一。
只有900万人口、面积相当于黑龙江的瑞典,却拥有爱立信、沃尔沃、宜家、ABB、萨伯、伊莱克斯、SKF、哈苏等众多在全世界位居前列的大公司。
即便如此,瑞典人的显性收入也并不是特别高,高税率确保了全国性的高福利得以实现,进而使得我们看瑞典,觉得太多的事情不可思议。例如某国际电脑公司的瑞典分公司总裁,面对了20年的计算机屏幕之后,觉得很孤独,于是购买了一辆出租车,这样他就可以每天见到更多的人;在瑞典具有名气的演员,也是我们这群旅行者的汽车司机,每年拍两个月的戏,其他的时间则是开车;再例如,爱立信等大公司的总裁,至少有超过58%的收入要缴纳税款,而这还不包括另外的25%的物品购买税。
瑞典人很羡慕丹麦人,认为丹麦人聪明,理由很简单:丹麦人虽然同样对各种货币(克朗、欧元、美元)的汇率计算搞不清楚,甚至理解上一塌糊涂,但是丹麦人对于计算器的依赖,远不及瑞典人。
在瑞典买东西时,只要碰到几件物品价格相加的情况(例如两个单价30克朗的雕刻、一件单价75克朗的铃铛),在没有计算器的情况下,瑞典的售货员就有可能满头大汗,到处找计算器。而且,从上学开始,瑞典人便是携带计算器去读书的,考试时也同样允许使用。再比如,瑞典的除草工人在干活的时候,如果停下来喝咖啡,会在随身携带的本上写下时间;等再干活的时候,再记下时间,最后在计算工作时间时,也会将这段休息时间剔除掉。
正是在如此的环境下,瑞典拥有包括利乐包装到波音飞机引擎等或全球使用、或极为创新的应用,以及大量的全球领先的公司:从软件到硬件,从汽车工业到尖端通信,爱立信已经成为移动通信领域最具竞争力的公司;沃尔沃被誉为全球最安全的汽车;利乐垄断了全世界的牛奶包装;宜家从瑞典渗透到全球的家居市场;哈苏仍然位居世界最贵的相机行列……
对照国内来看,为什么中国即使出现了规模庞大、可以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却一直不能在价格以外也具有足够的竞争性?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优秀的人才,不仅能够不依赖计算器,甚至能够心算各种更为复杂的数学计算,却甚至不会将休息的时间从工作时间中剔除掉呢?反而,即使是曾经经过西方学习和教育,也会因为周围环境的问题,衍生出“汉芯造假”的巨大丑闻?
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教学内容: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标 1、在具体运算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两步的式题运算。 2、能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悟多种运算形式在具体运算中的特点,建构简单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题、激发兴趣。 脑子真灵便,是数都会算, 算盘比不上,人人都称赞。 (打一电子用具) 学生猜谜引出计算器。师:你知道什么地方还使用计算器的?(让学生发现计算器在生活中的用途) 买东西的视频 他们用什么来算帐呢?(用计算器) 你知道人们一般什么情况下会用计算器吗? 为什么人们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都用计算器呢?(使用计算器快、准、方便),那你想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本领吗?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1、自主学习,了解计算器 师介绍计算器:计算器一般由开关、显示屏、键盘和内部电路等几部分组成。计算器是通过按键盘上的键来进行计算的。同样类型但不同型号的`计算器,键盘会有一定的差异,各种键的位置、标志等略有不同,但基本功能是一致的。同时教师说明:各种不同的计算器外部结构都可以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计算。 2、探索,学习计算器的操作。 首先提问:你们以前用过计算器吗?会用吗? (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38+27= 30×18= 请学生来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2)练习:(765+469-296= 816÷68×27= 我们在用计算器计算时要做到:细心输入,读准数字,小心按键。 三、灵活应用,辨证对待。 1、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2、比赛(抢答),看看谁快。 15+20 82-62 1000×5 76549+3568 87×45 1305÷45 比赛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使学生感受到: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 3、同学们是不是真正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了呢?下面我们来表演买卖东西。 三、探索发现,拓展应用。 有趣的探索。 请你用计算机计算:11111×11111 请同学汇报答案,为什么大家的答案不一样,估算一下这样的算式个位是几,大家的答案都不对,这是什么原因了。 因为我们的计算器它的数位有限,普通的计算器保有八位,超过八位就会显示错误数据。 那我们就没办法这样的题目了吗? 我们先用计算器做下面几道题,相信你一定能找到这道题的答案。 1×1= 11×11= 121 111×111= 12321 1111×1111= 1234321 学生先计算后汇报答案,说说每题的计算方法,前两题口算,后两题用计算器计算。 仔细观察这组题目,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交流规律。 你还能接着往下写一题吗? 现在你知道11111×11111的答案了吗? 师:看来,学习中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没有一种工具是万能的, “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 五、课时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老师想问你,你会用计算器了吗? 计算器有方便、快捷、准确等优越性,所以我们要学好它。你认为现在的计算器还有哪些缺点呢,你觉得应该怎样改进? 六、作业 练习三11题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教师示范问句,合着曲调唱出答句。以问答式的唱歌形式学会演唱歌曲。体验问答式歌唱的乐趣。
2、理解歌词内容,会进行简单的创造。
3、在探索活动中,运用逻辑思维完成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音频《动物问答歌》。
2、课件:灵巧的工具和聪明的人。
3、计算器实物。一些比较常见的工具:卷笔刀、橡皮擦、剪刀……
活动过程:
1、引趣:
以唐老鸭的动物问答歌节选段调动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看,谁来了。唐老鸭今天想给我们出难题了,你们会吗?
什么两条腿,什么四条腿,什么六条腿,什么八条腿,什么没有腿?
鸡鸭两条腿,猫狗四条腿,蜻蜓六条腿,螃蟹八条腿,蟒蛇没有腿,蜈蚣肚子下面全是腿。
2、练声:
师:“现在轮到你们了,准备好接受挑战了吗?”念唱式问答。什么动物真是小?小老鼠呀真是小。
什么动物叫喵喵?小花猫呀叫喵喵。
师:“这个难不倒你们,那再来一句。”师:“看看有这么多工具呀,你们都知道吗?我要开始提问喽。”(展示灵巧的工具)什么工具真有用,(卷笔器)呀真有用。(请个别幼儿说--集体说)师:“我还要问,你们准备好了吗?”
3、提趣:
师:“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真的很棒,我这还有一个问题需要你们一起来帮我解决。”
4、解决问题:
师:“你们想一想谁能来回答,一边仔细听问题,一边动脑筋好好想。”请个别幼儿来试试。
提问:“你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二加三等于几?”“什么工具只要一按电钮就可以知道二加三等于几?”(出示计算器)
5、合作问答:
师:“你们现在能完整地回答我了吗?”教师完整地用提问方式演唱,幼儿尝试完整地回答。
师:“我觉得小朋友可真聪明啊,你们是不是也想老考考我呢?”幼儿提问,教师完整地演唱。
幼儿间相互问答式演唱。
6、延伸创作:
师:“我觉得老是这个问题也不好玩,我们来想点别的问题吧?”师:“除了计算机真灵巧还有别的吗?它们又会做些什么呢?”请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工具,玩一玩,并尝试创编活动。幼儿间互相练习用自己的工具问答。(引导,拿同一种工具的幼儿在一起探索。播放计算器伴奏带为背景音乐)
7、结束活动:
1.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器的功能键,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计算小数的乘、除法。
2、使学生在计算中,通过观察、发现、归纳出计算规律,能推算出计算结果。
3、利用计算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计算器正确计算小数的乘、除法; 能用计算器帮助计算,找出积、商的规律;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大润发吧?那里每天都有许多的顾客,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却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你知道营业员怎么会算得这么快吗?
2、计算器功能键介绍
3、用计算器计算:
2345+5678=
7892-129=
2345+4567-4321= 问:在计算器上你是怎么操作的?
4、师:今天我们继续用计算器来进行小数的计算。(出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1、师:请大家用计算器计算:26.75×30.9=826.575。(学生独立操作)
师:你们是怎样按键计算的?
(学生回答按键顺序:2 6.× 0.9 =)师:在计算器上按小数和整数是一样的。从最高位开始,先按整数部分,接着按小数点,然后再按小数部分的数。
2、巩固用计算器进行小数乘、除法的一步计算。(28页的第2题)42.8×57.93=()
15.105÷2.5=()0.256×0.45=()
1.311÷6=()90×3.806=()
287÷0.082=()问:说说你是怎样操作“0.256×0.45=”的?
还有没有其它的操作方法?
师: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这个0可以不按,可直接按小数点。问:在这些题中还有没有可以用这样方法的? “287÷0.082”中的哪个“0”可以省略不按?
3、师:你们喜欢用计算器来计算吗?为什么?
(有的小数乘除法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如果这时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计算结果又很精确。)
探究二:观察发现规律、用规律写积或商
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出示: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2)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2÷33333334= 问:你遇到什么问题了?
(数位太多,计算器已经不能显示这些数了。)问:那该怎么办?赶快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啊?
从这一组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计算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看来计算器的作用还真不小。
2、出示题3,用计算器计算下面每组题的前四题,找出规律后再直接填出后两题的得数。
①
2×9.9=
②
1÷11=
3×9.99=
2÷11=
4×9.999=
3÷11= 5×9.9999=
4÷11= 6×9.99999=
5÷11= 6×9.999999=
6÷11= 问:你是根据什么规律写出后面两题的得数?
小结:计算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看来计算器的作用还真不小。
三、课内练习:
1、出示:题4 用1,2,3,4,5,6分别除以7,会呈现出十分有趣的结果,请你用计算器计算出得数。
1÷7=
2÷7=
3÷7=
4÷7=
5÷7=
6÷7= 师:这一组题目的商都是循环小数,都是由1,4,2,8,5,7六个数字组成,只是排列顺序不同。
师:那么被除数是8,9,10,11,„„时,商的小数部分分别与这六个算式中的那些算式对应呢? 再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8÷7=
9÷7= 10÷7=
11÷7= 12÷7=
13÷7= 学生集体练习,交流反馈
2、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找出规律在算出后面的题。(1)1×1=
(2)1÷27= 1.1×1.1=
2÷27= 1.11×1.11=
3÷27= 1.111×1.111=
4÷27= 1.1111×1.1111=
5÷27= 1.11111×1.11111=
6÷27= 1.111111×1.111111=
7÷27= 1.1111111×1.1111111= 8÷27=
3、先用计算器找出规律,然后直接推算。
(1)4.2÷6=
(2)11.22÷3.4= 44.22÷66=
111.222÷33.4= 444.222÷666=
1111.2222÷333.4=
4、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计算器有什么优点呢? 那是不是它就完美无缺呢?
出示:1+2+3+4+„„+98+99+100=?
师:答案是几呢?你可以直接口算,也可以用计算器帮助计算,看谁算得快?
(请口算的小朋友介绍计算方法)
1+2+3+4+„„+98+99+100
=(1+100)×(100÷2)
=101×50
=5050 问:这道题你觉得是口算的方法简便还是用计算器算简便呢?
师: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合理地使用计算器计算,而不能盲目依赖计算器,毕竟人的大脑是最聪明的,我们平时要学会多开动脑筋。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计算结果又很精确,这样不但减轻了我们计算的负担,而且还帮助我们寻找规律。
“用计算器计算”这节课, 包括笔者在内不知上了多少次, 可大多是这样设计的:
片段一
师:同学们, 你们见过计算器吗?
师: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使用计算器。
师:拿出你们的计算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计算器主要按键的名称及它们的功能。 (教师依次介绍开关键、数字键、符号键等)
师:接下来, 我们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出几道计算题进行练习, 并进行交流)
片段二
师:计算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运用计算器。
进行计算 (揭示课题) 。
师:首先我们来认识它的开关键, 哪个同学知道?
师:按键上有ON字母的是开机键, 有OFF字母的是关机键。
师:还有哪些键呢?
师:请分别说出哪些是数字键, 哪些是符号键。
(认识了主要的按键后, 再出几道计算题进行练习)
以上两种教学过程, 我们算得上驾轻就熟。但是仔细分析一下, 我们会发现这是典型的灌输式、问答式的教学。片段一中, 教师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是教师的配角, 一切听从教师的安排, 不敢越雷池半步, 学生成了操作工, 课堂成了生产车间。片段二中, 看起来知识不是教师直接灌输的, 其实表面热闹的背后是教师精彩的导演, 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学生又能学到什么?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对这节课是这样设计的:
片段三
你了解计算器吗?
师: (先出示一张计算器实物的图片, 然后说) 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数学是生活的再现与提炼, 华老师在课的伊始, 就把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激发。如果少了这个课堂的“热身运动”, 学生就会缺少学习的原始动机, 更不会产生后面的学习“爆发力”。
你会用计算器吗?
师:看得出, 你们都是留心生活的孩子, 真好。 那你们会用计算器吗?
生:会用 (声音很大) 。
师:问一问自己真的会用吗?
生: (安静片刻后) 会用 (此时声音比刚才小了些) 。
师:刚才同学们停顿了片刻, 真好, 说明大家在思考, 既然大家都会用了, 那老师就不讲了, 你们做几道题目吧?
(学生做题并交流:①57734+7698;②56 ÷7;③2345-39×21)
师: (在交流到第三题时, 因出现了不同的答案) 奇怪了, 同样是计算器算, 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
师:刚才同学们的想法都有道理。如果我们用的是普通的计算器, 又不能把乘法的结果记下来, 我们该怎么办呢?
学生个个睁大眼睛, 束手无策。
师: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上两个重要的按键M+、MRC。
“你们会用计算器吗”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极富智慧的问题。在第一次的提问后, 学生不假思索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华老师微微一笑, 接着又追问一句, 引发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慎重思考,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接着让学生通过三道计算的操作, 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缺陷。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体验为核心的思想。学生在困惑面前自然理解了本节课学习的必要性, 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欲望。
计算器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师:计算器的使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我们再来算一道题:22222222×55555555=?
师:同样使用计算器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答案呢?计算器也不是万能钥匙, 我们该怎么办呢?
学生一言不发。
师: (迟疑片刻) 我给你们带来了“祖传秘方”。
……
学习计算器的使用不是为了完全依赖计算器, 计算器不能“治百病”。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的功能掌握更多的本领。华老师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向学生传达了这样的数学思想。如果这个意图仅靠教师的口传授课是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以上三个片断, 表面上看是环节设计的差异, 其实华老师用三个不同层次内容的呈现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的数学课堂应当是因学生的需要而教”。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也要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展开师生的双边活动, 把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只有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教给学生需要的知识, 数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摘要:在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中, 教师因传授知识而教学。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更新。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教给学生需要的知识, 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这样的教学才有生命力。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便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用计算器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辩证看待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重点:借助计算工具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够借助计算器推理验证找出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计算器、转盘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教师出示计算器教具,揭示课题。
二、初步认识计算器的构造
1.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计算器?又是做什么用的呢?(学生举例)
2.课件出示多种计算器:虽然外形各不相同,但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小结:显示器、键盘。
【设计说明】:对于计算器,学生有认识,有基础,有生活,对于计算器的构造也有一定的认识,有很多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所以这一环节我觉得一带而过就可以了。
三、初步计算感知计算器的优点
1.算一算
(1)一步计算的基本输入方法
提问: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生高声齐答:会
出示第一题30×18=。
(2)感受整体记忆连贯输入
出示第二题41600÷128=
学生后教师演示学生的操作方法看一个数字按一个键,有的学生在下面笑。
提问:你为什么笑?小结:我们要整体记忆、连贯输入(板书)
(3)简单的两步计算的输入方法
出示765+469-296=
学生操作汇报出两种操作方法
小结:只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输入就能很快得出结果了。
(4)看清数据正确输入
比比谁按得快。出示:1234578×2×9=
在教学中很多学生把第一个因数看成了12345678得出两个不同的结果。
提问:怎么会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
归纳:我们要看清数据正确输入(板书)
【设计说明】:将书上的两道题的例题改成了四道题,分层让学生感受用计算器计算时的一些技巧,感受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以及输入时的注意点。给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在操作过后小结方法,对用计算器计算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2.说一说
我们用计算器计算了四道题,有什么感觉?
小结:操作简单,计算快速
3.练一练:
完成作业纸第1题: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438+2576= 625÷25=3028-2965=
218+493=2191 ×35=3363÷57=
2800 -1798= 6848 - 579+386=816÷68 × 27=
【设计说明】将书上的试一试与想想做做第1题整合,取其中的9条,精练。
四、灵活使用计算器优化方法
1.分一分
①3569+1427 = ( ) ②10+20=( )
③29×42= ( )④457÷46 =()……()
⑤17×25×4=()
观察这五道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哪些题目需要用计算器计算,哪些不需要用使用呢?
小结:看来我们得选择合适的方法合理使用计算器。(板书:合理使用)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学生没有去具体地计算,只是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优化了计算方法。其中针对第4题学生有分歧,这时再让学生用计算器算一算,学生很快就发现,计算器并不是万能的,不能直接显示余数是多少。
2.练一练
完成作业纸第2题:
【设计说明】这道题是将想想做做第三题进行了修改。第一题需要借助计算器,第二题部分借助计算器。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体会出灵活地使用计算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发现规律层层推进
(一)神奇的142857
1.师生竞赛
(1)师生共同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前四题:
142857×1=142857×2=
142857×3=142857×4=
教师很快就完成了,学生质疑:老师你是怎么做到的?
(2)解释
先观察算式发现第一个乘数不变,第二个乘数依次增加。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在用计算器计算时加法比乘法快,相信吗?
师演示操作:142857+=(计算器记忆142857+)接着按=得出第二题的结果,继续按=就能得出第三题第四题的结果了。
(3)尝试
学生好奇自己跟着按起来,感受计算器计算中的神奇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安排,在比赛中教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引领学生去观察、去体验计算器使用中的一些小技巧。
2.合作发现
观察四道题的结果,借助转盘(如下图)转一转、读一读,在小组内讨论你的发现。思考照这样排下去142857×5、142857×6的结果可能是多少呢?
小组合作交流发现。
【设计说明】规律学生能发现,但很难表达出来。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借助转盘学生能很快地发现规律,不用过于复杂的说明,就能直观地猜想出142857×5、142857×6的结果可能是多少。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验证猜想
计算器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指出只在一定范围内才有这样的规律,乘7乘8就不再有这样的规律了。
(二)有趣的宝塔数
1.计算器算不出
出示11111111×11111111=?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得出很多不同的条案
提问:同一道题为什么会得出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问题可能出在哪儿呢?
发现计算器显示器数位不够。
2.书本中的提示
书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让我们到书上101页去找找提示。完成101页第4题
学生借助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交流说规律。
3.直观展示验证猜想
学生由上面的规律推算出11111111×11111111=123456787654321
这是答案对不对呢?为什么是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呢?
出示竖式:
【设计说明】:学生的推算是在找出规律的基础上的,只是一种猜想。猜想是否正确还需要有实际的数据支持,于是我想到了列出竖式。在学生看竖式,说算理的过程中,也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规律会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少。
4.感受宝塔数的数学美
再一次出示:
再次观察这组题,美吗?像什么?
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宝塔数。
六.全课总结
提问:现在,你会用计算器计算了吗?
小结:同学们每次都说会,我想课前的会与现在的会是两个不同的层次。
送给学生一句话:人的智慧才是世上最伟大的力量
——培根
一.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2.通过用计算器求值及近似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程序
教学难点:准确用计算器求解一个正数的平方根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四.教学手段
实物投影仪,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在前面我们已学过平方根的概念,现在已掌握了一些数的平方根,如4,25,0.01, 等数的平方根,但对于如:2,3, ,0.3的平方根就不能像前面的数那样容易求解了,只能用根号表示。具体的值或近似值如何求解的?在乘方时曾讲过毅力计算器求解,今天我们来研究如何用计算器求解一个数的平方根。
复习提问学生有关乘方如何用计算器运算的步骤。熟悉计算器基本键的功能。
现在讲计算器打开,按 键,屏幕上显示“0”此时可以进行运算。
例1.用计算器求 的值。
分析:首先要学生熟悉计算器基本键的功能,对于平方根运算尤其要掌握“2F”的功能。
解:用计算器求 的步骤如下:
小结:在求解 的过程中,由于要用到 这个键上方 的功能,这就需要用上方标有“2F”的键来转换。
例2.用计算器求 的值。(保留4个有效数字)
解:用计算器求 的步骤如下:
小结:由于计算器的结果较精确小数的位数较多,在遇到开方开不尽的情况下,如无特殊说明,计算结果一律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例3.用计算器求 的值。
解:用计算器求 的步骤如下:
因为计算结果要求保留4个有效数字,
例4.用计算器求1360.57的平方根。
解:用计算器求1360.57平方根的步骤如下:
因为计算结果要求保留4个有效数字,
小结:这里要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用计算器求的式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例5.用计算器求值:
分析:本题是由加、减、乘方、开方运算的混合运算题,由于计算器能自动识别运算顺序,故按键顺序与书写顺序完全一致。
解:按键的顺序是:
显示612.65685
≈612.7
练习:
求下列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1)49 ; (2)0.81; (3)1.5376; (4)5 ; (6)260;
(7) ; (8)101.38
六.总结
利用计算器求解既快又精确,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步骤执行。特别注意要用到第二功能键,首先要先按“2F”在按需要的键。由于各种计算器的键的功能各不相同,因此要注意操作顺序,查看说明书熟悉各键的具体功能。
八.作业
教材 A组1、2、3
在计算器上暗处纯小数的简便方法,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
算一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共8题。
0.2+0.8= 0.76-0.36=
5+4.8= 6.9-0.5=
5.4+3.6= 7.72-6.52=
3.6+2.1= 9.1-1.1=
二、自学例3。(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3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3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计算器计算。(你遇到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52页例3的提示,自己的方法不同在哪里?怎样按键更简便?
4.模仿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4.75+12.63=
7.03-0.895=
0.268+3.87=
导学要点:
在计算器上输入小数,可以按照顺序依次按键。
用计算器再算一遍,进行检验。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你是怎样在计算器上输入买铅笔的.钱数的?
2.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还可以怎样按键?
4.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第52页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并验算。
点拨:可以直接利用例3的得数来列式计算,也可以用100一次减去每种商品的金额。
2.第52页练一练,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同桌互相核对计算结果。
提醒:
要按照运算顺序连贯地进行计算。
(二)比较练习。
1.完成第53页练习九第1题。
每桌南边的学生用笔算或口算进行计算;
每桌北边的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完成第53页练习九第2题。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填表
示范:
用上月余额减去9月2日买米、油等的金额等于9月2日的余额。
点拨:
用上次余额减去本次用去的金额就等于本次余额。将两次收入相加等于合计
收入,7次支出相加等于合计支出。
(三)探索练习。
第53页练习九第3题。
用计算器计算上面三题
思考:这三题有什么规律吗?
用计算器完成第四题
(四)应用练习。
第53页练习九第四题
先列式,再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五)创编练习。
1.小马虎在计算1.86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
果得到2.19,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答案吗?
2.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111111222222÷333334=
四、课堂总结:
据波尔介绍,这个测试主要针对15岁以上的人群,因为这些人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生活模式,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习惯。记者发现,如果保持题目中所有的良好习惯,且没有任何疾病遗传史,那么这个人可以活到150岁左右;反之,如果生活习惯过差,这个人恐怕都活不到25岁。
波尔告诉记者,自己的测试结果是86岁,减寿的原因主要是压力过大,导致睡眠问题等。测试后,他已开始注意减压,争取活到90岁以上。
解读/鲁湾 这次不是请神仙老道,也不是请算命先生算命,而是请现代的科学仪器电子计算机来算命。有人质疑说,这靠谱吗?我认为还是比较靠谱。你只要看看给出的40道测试题就会明白了。我大体看了一遍,比如其中“每天吸烟40支,在总岁数里减去15岁”,“一周吃5次快餐和熟食,在总岁数里减去2岁”,“每天都吃得很多、肥胖,在总岁数里减去5岁”,等等。而“在正餐之间吃零食,通常选择干果,在总岁数里加0.5岁”,“你在私家车里总是系好安全带,在总岁数里加0.75岁”,“没有从事危险性行为,也不注射违法药物,在总岁数里加10岁”,等等。这40道题几乎囊括了养生的方方面面,从日常饮食到意外伤害,从生活习惯到精神状态,从体育锻炼到身体健康状况。实际上是对一个人养生状况的一次分项检查,分项越细应该越准确。
40项准确到什么程度?我没有去验证。但可以有把握地说,这肯定不准。因为影响一个人寿命长短的因素太多,绝不是40项所能概括的。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有益的游戏。说它有益,是因为它里面所列增寿项目确实是经过专家长期研究认为有益于身体的,而所列减寿项目确实也是经过专家长期研究不利于身体的,而所列病态状况,也是身体不佳的表现。但是,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病由于个体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这也增加了这套算法的误差。但这并不能减少它对养生的积极意义。
它的缺点是没有一个纲,缺少养生的魂。人生在世更主要的是要对人生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只有修养修炼到一定的境界,其他方方面面才能做得更好,更到位。
据《科学养生》
当前, 云计算已经成为ICT领域最热门的话题, 但它并非是一种全新的技术, 更多的是创新的理念。在云计算概念出现之前, 学术界里也曾经有其他类似的技术思想, 如普适计算。在2011年国际云计算研讨会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认为, 普适计算和云计算的目标都是服务的无处不在和不知不觉, 但是前者道路不具体, 后者是基于服务器的思路, 而我国提出的透明计算思想, 是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 有具体的发展道路, “先于云计算、包含云计算”。
普适计算是由后PC之父马克·维瑟提出的, 其核心是“无所不在”、“不知不觉”地把计算机深入到生活中。张尧学说, 普适计算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家居、电子看护、智能服务等, 在这种计算体系下, 一个小的钥匙扣能做很多计算机做的事情, 大家可以将其视为一种云计算终端。普适计算对产业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许多系统是基于这一思维来形成的, 但是最后都很难形成大的产业, 关键问题在于普适计算始终没有找到与传统PC计算的区别, 换句话说, 提出了很好的理念, 但未找到实现的道路。
张尧学认为, 云计算的定义很多, 但综合起来看, 其目标是“通过对资源的集中使用和共享, 为用户提供不知不觉、无处不在的个性化服务”。终极目标就是说, 不管用户使用PC机也好, iPhone也好, 都能跨平台地获得“不知不觉”、“无所不在”个性化的服务。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 就是通过网络、通过服务器把计算能力集中起来使用和共享。因此, 整个云计算产业的出发点是资源的共享和使用。张尧学说, 由此看来, 云计算的技术核心和出发点是从服务器和网管出发, 主要基于大规模海量数据存储, 以及大规模海量数据的搜索。后来, 技术人员根据发展需要实现大规模海量数据的分层或者跨平台服务, 所以它很少考虑用户怎样很好地获得服务, 因为其出发点还是服务器。
由此, 我们在发展云计算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 张尧学提出, 例如:未从用户需求出发, 如何解决用户的跨平台需求?App Store、Ovi、MM等能运行在一部手机上吗?IBM的云和谷歌的云能共享吗?如能在一个硬件平台上共享, 该平台还能保持低功耗、低成本、高安全性和易操作性吗?如果用户不愿意把数据提供给云中心, 还能得到云中心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吗?云计算让数据都放在一起, 莫洛佐夫曾说过:“互联网不是一股向善的力量。”云计算存储的海量数据会成为罪恶之源吗?
张尧学说, 透明计算是清华大学1998年开始研究、2004年提出的, 被日本玉大学程京德教授认为“先于云计算、包含云计算”。透明计算不是基于服务器, 而是“从用户服务选择透明的角度出发, 通过存储、运算、管理的物理和逻辑分离, 软硬件平台的跨平台选择, 用户端系统流式执行等方式, 实现计算机服务的无处不在和不知不觉”。
透明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存储、管理、运算的分离;二是软硬件跨平台选择;三是用户端的流式执行。其关键技术有内核分布的OS;简单化的终端;一体化的网络存储、管理、运算方法与技术;软硬件平台选择的标准与虚拟技术;流式执行与调度。
一、目的: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教师重视了计算的多样化,而对计算中的运算能力 的训练减少了,许多学生对数学运算不够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计算 能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组织领导 活动由教务处组织,各年级备课组长协调,任课教师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三、竞赛时间 5 月 4 日早读课 7:30 ~ 8:00 进行的竞赛活动
四、参赛对象:五年级全体学生
五、竞赛方式: 纸质口算考试,不得使用草稿纸及计算器等。考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对的 题数。
六、竞赛内容:按教学进度编制相应的口算、笔算竞赛题,要求试题要有层次、有适 当的题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科学性。
七、本次活动的要求 制卷、监考、阅卷安排
五年级计算能力自测题
1、口算。
2-0.7= 7.52- 7.52-2.52= 0.3×0.4 = 0.945÷9 = 0.5÷7 = 7.28+ 7.28+2.2= 7.8+ 7.8+2= 1-0.25= 0.24÷4 = 8.4÷7 = 1.25×0.8 = 0.017×100 = 5.74+ 5.74+0.26= 0.9- 0.9-0.09= 3.5÷10 = 2.5×0.4 = 1-0.05 = 1.17÷3= 0.06+ 0.06+0.5= 2.8+ 2.8+28= 100×0.02= 100×0.02= 0.05×0.2 = 4.9×0.2 = 1010-1.3= 4.6+ 4.6+5.4= 0.6+ 0.6+0.7= 0.8×40 = 2.8×0.5 = 100×0.015 = 2.4× 2.4×0.5 =
2、填空。填空。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根据 0.29×3.6 = 1.044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29×36 =(2.9×360 =(2.9×360 =()
2、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2.6×0.41,积有(2.6×0.41,积有()位小数。位小数。5.04×2.03,积有(5.04×2.03,积有()位小数。位小数。)=(0.29×36 =(=(2.9×0.36 =())
3、在○里填上“>”“<”或“=”。里填上“ ”“< 7.43×1.01○7.43 0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0.99×73.5○73.5 3.8×0.46○0.38×46 4.9×0.1○49÷10
=(2.5×3.4×4 =(8.7×10.1 = 35.7×99+ =(35.7×99+35.7 =(5.04,5、两个数相乘的积是 5.04,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 100 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 十分之一,积是(十分之一,积是()。
3、计算下列各题。(分)计算下列各题。
7-1.854= 12.78+ 12.78+6.38= 0.25×7.04= 0.25×7.04= 5.04÷24 =
4、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计算器教案】推荐阅读:
认识计算器教案11-10
教案 八下物理计算06-13
三年级口算计算教案10-11
高中数学计算导数教案11-29
计算机基础教案(大专)06-28
计算机系统简介教案07-04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案10-24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11-05
《计算工具的认识》参考教案11-10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案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