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桃源行诗句

2024-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王维桃源行诗句(精选10篇)

王维桃源行诗句 篇1

原文

桃源行

唐代: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译文

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花树缤纷,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处,忽然隐约似见人烟。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川。远望去丛丛绿树有如云霞绮聚集,进村见户户门前翠竹鲜花掩映。第一次才听说汉以后的朝代,村民穿戴的还是秦代衣装。他们世代聚居在武陵源,在这里共建了世外田园。明月朗照,松下房栊寂静;旭日升起,村中鸡犬声响起。村人惊讶地把外客迎接,争相邀请,询问那世上的消息。清晨的街巷,家家打扫花径;傍晚的溪边,渔樵乘船回村。当初因避乱世逃出尘寰,寻到这桃源仙境便不归还。从此隐居峡谷,再不管外间变化;世人求访异境,不过是空望云山。渔人不怀疑这是难得的仙境,但凡心未尽只把家园挂牵;出洞后他不顾隔山隔水,又决定辞家来此仙源。自认为来过的地方不会迷路,怎知道眼前的峰壑全然改变。当时曾记得山径幽深,沿青溪几回弯曲才到桃林。此日又逢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仙源何处,已杳杳难寻,不辨道路!

注释

(1)逐水:顺着溪水。

(2)古津:古渡口。

(3)坐:因为。

(4)一说“行尽青溪忽值人”。见人:遇到路人。

(5)隈:山、水弯曲的地方。

(6)旷望:指视野开阔。旋:不久。

(7)攒云树:云树相连。攒,聚集。

(8)散花竹:指到处都有花和竹林。

(9)樵客:原本指打柴人,这里指渔人。

(10)武陵源:指桃花源,相传在今湖南桃源县(晋代属武陵郡)西南。武陵,即今湖南常德。

(11)物外:世外。

(12)房栊:房屋的窗户。

(13)喧:叫声嘈杂。

(14)俗客:指误入桃花源的渔人。

(15)引:领。都邑:指桃源人原来的家乡。

(16)平明:天刚亮。闾巷:街巷。开:指开门。

(17)薄暮:傍晚。

(18)避地:迁居此地以避祸患。去:离开。

(19)灵境:指仙境。

(20)尘心:普通人的感情。乡县:家乡。

(21)游衍:留连不去。

(22)自谓:自以为。不迷:不再迷路。

(23)峰壑:山峰峡谷。

(24)云林:云中山林。

(25)桃花水:春水。桃花开时河流涨溢。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诗人十九岁时候写的一首七言乐府诗,题材取于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也。”好的诗应当像醇酒,读后能令人陶醉。因此,要将散文的内容改用诗歌表现出来,决不仅仅是一个改变语言形式的问题,还必须进行艺术再创造。王维诗人这首《桃源行》,正是由于成功地进行了这种艺术上的再创造,因而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

中间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而来,另起一层意思,然后点明这是“物外起田园”。接着,便连续展现了桃源中一幅幅景物画面和生活画面。月光,松影,房栊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静谧;太阳,云彩,鸡鸣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闹。两幅画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静物,晨景全取动态,充满着诗情画意,表现出王维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渔人,这位不速之客的闯入,使桃源中人感到意外。“惊闻”二句也是一幅形象的画面,不过画的不是景物而是人物。“惊”、“争”、“集”、“竞”、“问”等一连串动词,把人们的神色动态和感情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桃源中人淳朴、热情的性格和对故土的关心。“平明”二句进一步描写桃源的环境和生活之美好。“扫花开”、“乘水入”,紧扣住了桃花源景色的特点。“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两句叙事,追述了桃源的来历;“峡里谁知有人事,世间遥望空云山”,在叙事中夹入情韵悠长的咏叹,文势活跃多姿。

最后的一层,诗的节奏加快。作者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将渔人离开桃源、怀念桃源、再寻桃源以及峰壑变幻、遍寻不得、怅惘无限这许多内容,一口气抒写下来,情、景、事在这里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不疑”六句,在叙述过程中,对渔人轻易离开“灵境”流露了惋惜之意,对云山路杳的“仙源”则充满了向往之情。然而,时过境迁,旧地难寻,桃源已不知在何处了。这时,只剩下了一片迷惘。最后的四句,作为全诗的尾声,与开头遥相照应。开头是无意迷路而偶从迷中得之,结尾则是有意不迷而反从迷中失之,令读者感喟不已。“春来遍是桃花水”,诗笔飘忽,意境迷茫,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将这首《桃源行》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作比较,可以说二者都很出色,各有特点。散文长于叙事,讲究文理文气,故事有头有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具体清楚。而这些,在诗中都没有具体写到,却又使人可以从诗的意境中想象到。诗中展现的是一个个画面,造成诗的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想象、玩味那画面以外的东西,并从中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就是诗之所以为诗的原因。

王维诗人这首诗中把桃源说成“灵境”、“仙源”,现代的人多有非议。其实,诗中的“灵境”,也有云、树、花、竹、鸡犬、房舍以及闾巷、田园,桃源中人也照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处处洋溢着人间田园生活的气息。它反映了王维诗人青年时代美好的生活理想,其主题思想,与散文《桃花源记》基本上是一致的。

苦热行王维-苦热行赏析 篇2

苦热行赏析,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中表达的是作者对环境的感概!

苦热行

王维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莞簟不可近,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

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赏析:

作者简介:

王维(7-761年,一说6―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苦热行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关注公众微信号:miyu_88,精彩内容无限推送!

王维的禅意诗句 篇3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注释

①中岁:中年。好(hào):喜好。道:这里指佛教。

②家:安家。南山:即终南山。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 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③胜事:美好的事。

④值:遇到。叟(sǒu):老翁。

⑤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赏析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这段描述可以说明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与诗人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不多,兴致来时,他惟有独自游览,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说“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地揭示出来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他的两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 是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干枯了。这个登山者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此句有两种意境第一种,身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观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又是偶然。“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读者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相思的诗句 王维 篇4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在他的诗中,纵使只有二十多个字,但是却能在朴素、简练的语言之间迸发出强烈的情感,《相思》就是其中的一首。

《相思》是王维所作的一首通过咏物而抒发相思之情的诗。诗人虽然是抒发相思之情,但却紧紧围绕着红豆来写。红豆又名相思格,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一直都是相思的象征,而这里的红豆则是诗人对友人思念,是一种友人之间最赤诚的感情。所以用红豆来写相思,是最符合诗人相思之情的。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王维为友人所写的借咏物来抒情的诗作。首句介绍了红豆的产地,那里也是友人的所在之地,暗含着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语言单纯,却极富想象力。然后又以设问的形式,蕴意深远,相思浓厚。第三句,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嘱咐有人勿相忘,其实却是在暗示各自珍重,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惦念之情。而且以采撷植物来寄托相思之意是比较常用的手法。最后一句,点名了红豆的相思之意,且用一个“最”字将情感推向了最高潮。

这首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来修饰,语言颇为朴实,但其怀思饱满,韵律柔美,语句婉转而多情,是难得的作品。

拓展:

王维字什么

王维是唐代有名的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被世人尊称为“诗佛”。那么,王维为什么取“摩诘”为字呢?它又有着什么样的含义呢?

王维的字是摩诘,摩诘“摩”的意思是脏的意思,而“诘”的意思则是匀称,也就是无垢的意思。所以摩诘为净名、无垢尘,也就是纯净,没有污染的意思。

说到王维的字就不得不提维摩诘这个佛陀的俗家弟子。维摩诘虽然身处尘世,但是却精通佛理,修为极高。有一次,他生病在家,佛陀知道维摩诘不是真的生病,便派有第一智慧之称的文殊菩萨前去探望。维摩诘见到文殊菩萨之后就与文殊菩萨大谈佛理,义理深奥。在此之后,文殊菩萨和其他人对维摩诘就更加地尊敬了。

王维以“摩诘”为字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维摩诘的敬仰之心,以及不断向维摩诘学习的志向。

王维取摩诘为字除了是向维摩诘不断靠近外,也是证明了王维心中对佛的虔诚。王维有一个绰号,世人称之为“诗佛”。王维早年就信佛,在晚年受到政治打击后就以佛为心灵寄托了。他的名和字都与佛教有着深刻的联系,佛理已经深深地影响了王维的思想和生活。在王维的诗中,都蕴含着佛教的哲理和禅意。

王维的字是摩诘,为无垢纯净之意。王维的字与佛有着深刻的联系,他是虔诚的佛教徒。

王维的山水诗

王维的诗在中国的诗坛中有着极深的影响力,而他的诗大多数主要描写的都是山水田园的生活。他尤其善于在描写自然的美景之时,将他的闲情逸致融入进去,使两者达到完美地结合。

王维的山水诗的特点就是篇幅短小,一篇山水诗有时只有二十多字,语言简洁而优美,虽然用词简朴但是感情浓郁。另外,其音节也比较舒缓,与诗人所表达的清幽的`自然景色以及悠闲的生活、心情是相一致的。

王维在山水诗上所形成的成就,与当时动荡的政局有着莫大的关系。王维成名于少年之时,诗、画、乐,无所不精,因此王维总是心怀天下,总想着要建功立业。但是皇帝昏聩,奸臣当道,致使朝堂昏暗。特别是在历经了安史之乱后,王维大受打击。至此后,王维日渐消沉,专心于悟道礼佛,佛理与山水就成为了他的精神寄托。而他在心绪上的转变,最先反映在他的诗作之上。所以,世人推崇王维的山水诗,固然是因为其高超的诗作技巧,但其中蕴含的消极思想与闲情逸致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王维写景的诗句 篇5

2、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送别》

3、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观猎》

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5、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辛夷坞》

6、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

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泛》

8、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送康太守》

9、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杂诗三首》

10、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渭川田家》

11、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归嵩山作》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

1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14、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终南别业》

15、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

16、郭门临渡头,村树连谿口。《新晴野望》

17、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春中田园作》

18、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春中田园作》

19、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

2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曲》

21、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22、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23、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酬郭给事》

24、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5、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少年行四首》

王维《早春行》诗词简析 篇6

唐代:王维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鉴赏

这首闺怨诗描写贵族女子白天郊外游春、夜间独守空房的复杂心理。

诗的开头,描绘出早春的美丽景象。“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紫梅刚刚开遍大地,黄莺的歌声才开始歌唱,休憩了一冬的嗓子,尚未划破那缕梗在喉间的生涩。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在万物复苏的早春中,出游弄春。“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那刚抽出嫩芽的拂柳,被她轻轻地扬起在那纤纤细手之中。春光与少女的青春丽容交相映衬,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她怕是爱那清澈荡漾的春水吧,静静地绕水而坐,望着水中那秀丽颀长的脸颊,婀娜的身姿,嘴角不禁暗自抿出一抹微笑,遂对镜而妆。却又羞于见人,于是,那曼妙的身姿,掩映在绚烂的花丛之中,一时间,尚分不清楚人面桃花,哪个更艳。这两句很细腻地表现出她顾影自怜的心理。“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置身于此番美妙的春色里,只怕那徐徐的春风吹散了她幽幽的清香呵,那花丛里晶莹透亮的露滴,弄湿了她新着的春装。这两句为以下的情绪由喜转悲作了铺垫。“玉闺”二句写主人公回房。一晃,日落了,这春意盎然的日子,时光总是那般易逝,乘着那装饰华美的车子,恋恋不舍地归至皇城东面的青门之中,那是她独身栖居的小天地。“游衍”四句,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复杂心情:本以为那盎然的春景,那外出游玩的乐趣,能驱走心底的那份惦念,谁知这“销愁更愁”的消遣,却更加勾起对丈夫的无限思念,春景甚美,然身边少了那个共赏美景的人,纵是再美的景致,在她的心里,都比不上他那一抹含情脉脉的眼神。这次第,怎生勾起了无限伤感之意,却只有暗自垂泪,手里的彩绢,都被那思念的泪珠湿润了。时常在睡梦中梦见那远方的身影,望见他那高大的身姿,闻见他那熟悉的气息,归来时天色已暗,恍惚间,恍若见到了那梦牵萦绕的身影。结句归为女子羡慕同栖双燕之乐。她望着那屋檐前双宿双飞的燕子,猛然慨叹,自己竟不如那檐前双栖的燕子,表现了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和期盼丈夫归来的情怀。

这是一份孤独的美丽,亦是一份美丽的哀怨。在诗人的笔下,活脱脱的一位独居深闺的贵族*,承载着满心的思念之心,在这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更是衬托出她内心的复杂之境,那份哀思,那份幽怨,亦夹杂着几许无奈。怨,却怨不了谁,只是心底那汹涌的思念之情,却是怎么也无法排遣消散的。

王维送别朋友的诗句 篇7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王昌龄《送郭司仓》

3、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崔涂《春夕》

4、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李白《久别离》

5、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6、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7、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8、作个归期天已许。——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9、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10、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適《送李侍御赴安西》

11、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12、酒醒人静奈愁浓。——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13、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4、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5、明年应赋送君诗。——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16、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7、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18、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19、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20、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2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3、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李颀《送陈章甫》

24、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李颀《送陈章甫》

25、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6、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7、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28、别来不寄一行书。——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29、醉别西楼醒不记。——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30、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31、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32、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苏轼《和董传留别》

33、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韩翃《同题仙游观》

34、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35、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李白《赤壁歌送别》

36、莫避春阴上马迟。——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37、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38、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39、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李白《赤壁歌送别》

40、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严仁《鹧鸪天·惜别》

扩展:

《送别》

作者: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1、饮君酒:劝君喝酒。

2、何所之:去哪里。

3、归卧:隐居。

4、南山陲:终南山边。

译文: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

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然后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后是然而细细无味,然后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

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

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对功名利禄、然后荣华富贵的否定。

王维写的诗句 篇8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简介:

王维(7-761年,一说6—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他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他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他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他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他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他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他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他见后回答说 :“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他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他状元及第(一说开元九年<7>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龄执政,拔擢他为右拾遗。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调任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出仕后,他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林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他与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至德元载(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他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他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他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官终尚书右丞。[3]

上元二年(761年),他逝世。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4]

他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王维描写夏天的诗句 篇9

原文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①,遥知空病空②。

山河天眼里③,世界法身中④。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注释

①义心:谓犹豫不决之心。有迷事、迷理两种,迷事之疑,于见道时断之;迷理之疑,至佛果时始能断之。

②空病:执着于空。

③天眼:天人之眼,所观甚远,为五眼之一。天眼有两种:一从福报得来,如天人;二从苦修得来,如阿那律尊者所得天眼。

④法身:指佛的自性真身,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又称法身佛、自性身或第一身。

作者

王维(7-761年,一说6―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赏析

该诗写诗人自己老态龙钟、步履蹒跚地冒着炎热前往青龙寺拜谒操禅师。此行目的就是要就一些疑问请教操禅师。路途的艰辛,反衬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平静的叙述,让人感觉到这份虔诚没有了如火如荼的炽烈,却已深入诗人心中,与生命融为一体,沉稳而坚实。在拜谒操禅师之后,疑问烟消云散。接着的两联表现了诗人豁然出疑后的体悟。“一毛孔容三千大千世界”,整个山河大地尽在天眼中也是平常事。法身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世界不能超出其外。若证明此义,炎热也不是炎热,只是心生。不执炎热相,大地风自可骤然而起,销尽炎热,却也不见得丝毫炎热得灭。全诗对仗极其工整,说理明晰,禅悟深刻,内容有收有放,体现了诗人作诗和禅修的深厚功力。

王维描写风景优美的诗句 篇10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出自 诗人罗隐《蜂》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 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 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出自 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出自 诗人白居易《村夜》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出自 诗人白朴《天净沙·秋》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出自 诗人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明月楼高休独倚。——出自 诗人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出自 诗人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i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出自 诗人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出自 诗人高骈《山亭夏日》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出自 诗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出自 诗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 诗人叶绍翁《夜书所见》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 诗人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出自 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出自 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出自 诗人李白《关山月》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出自 诗人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出自 诗人白居易《望月有感》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出自 诗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出自 诗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出自 诗人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渭城朝雨徘岢,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 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出自 诗人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出自 诗人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出自 诗人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出自 诗人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出自 诗人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出自 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出自 诗人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出自 诗人王维《画》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出自 诗人王维《送别》

我是清都山水郎。——出自 诗人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出自 诗人王维《终南别业》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出自 诗人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出自 诗人韦应物《闻雁》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出自 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出自 诗人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出自 诗人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出自 诗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林断山明竹隐墙。——出自 诗人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d。——出自 诗人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出自 诗人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出自 诗人杜甫《野望》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出自 诗人王绩《野望》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出自 诗人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出自 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出自 诗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出自 诗人陈与义《登岳阳楼》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出自 诗人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自 诗人王维《鸟鸣涧》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出自 诗人司马光《客中初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出自 诗人祖咏《终南望馀雪》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出自 诗人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出自 诗人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出自 诗人李贺《致酒行》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出自 诗人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出自 诗人文天祥《过零丁洋》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出自 诗人杨万里《舟过安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出自 诗人李白《宣州谢x楼饯别校书叔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 诗人郑燮《竹石》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出自 诗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出自 诗人张籍《秋思》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出自 诗人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出自 诗人曹丕《燕歌行》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出自 诗人杜甫《赠花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出自 诗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出自 诗人李Z《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出自 诗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 诗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出自 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出自 诗人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出自 诗人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出自 诗人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出自 诗人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出自 诗人王令《送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 诗人张继《枫桥夜泊》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出自 诗人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上一篇:不想长大小学生作文下一篇:EHS经理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