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扶持报告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合作社扶持报告(精选8篇)

农业合作社扶持报告 篇1

农民日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这是中央从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出发,着眼加强农村制度建设与创新,对扶持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做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探索和伟大创造,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村经营体制的重要途径。农村改革30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保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推进,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加强。培育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专业协会等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农户在自愿基础上的联合与合作,着力提高统一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既不动摇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不改变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又可以发挥社会化服务的作用,体现专业化生产的优势,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连接,促进农业生产资源和经营要素的优化配置,还可以延展生产经营链条,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实现规模经营、节本增效。实践证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有利于促进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有利于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这种经营形式在实践中一出现,就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和拥护。我们要顺应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毫不动摇地引导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党的“三农”工作理论和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劳动者的联合与合作是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合作经济思想,从我国国情出发,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与发展工作,带领农民走农业合作的道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理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央多次强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并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008年9月,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河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时指出:“实践证明,在坚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济,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

子。”他殷切希望大家继续探索,更好地把农民组织起来,给农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要积极发展多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其它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组织,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6个一号文件,都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出了明确规定。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一步做出部署,要求更加明确,政策更加完善,措施更加具体。我们党关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思想理论,以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户联合与合作的方针政策,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又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政策支撑。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组织形式。综观当今世界,凡是现代农业发达的国家,都离不开具有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特征的农业合作社。欧美等发达国家80%以上的农户都加入了农业合作社,有的农户还同时加入两个以上的合作社。通过农业合作社,有效保护了农民利益,推动农业生产走上了专

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道路。比如欧盟各国,农业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占当地市场份额的60%左右。在法国,90%的农户成为各类农业合作社成员,合作社收购了全国60%的农产品,占食品加工业产值的40%,通过合作社出口的谷物占45%,鲜果占80%,肉类占35%,家禽占40%。在美国,由合作社提供的化肥、石油占44%,贷款占40%,由合作社加工的出口农产品占到农产品出口总量的80%。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明显加快。目前,全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7.8万多个,成员总数近2500万。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行标准化生产,开展品牌化经营,积极带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对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建设现代农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成为“农资下乡、农产品进城”的重要组织载体,有的成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摇篮,有的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生力军,有的成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新舞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成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密切干群关系和增强农村社会和谐的纽带,成为通往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桥梁。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建设现代农业,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和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建设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与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和制度,再先进的物质装备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各国国情不同,农业现

代化的路径选择也各有不同。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户联合与合作,通过农业生产规模的聚集和扩大,实现规模经济的发展。毫无疑问,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种必然和现实的选择。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要真正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还要做出长期努力,需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的能力还比较弱,经营规模还不够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不够强,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步伐。要切实贯彻落实好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各项规定,牢固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和农民的观念,强化扶持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必须更加重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注重在规范中促发展,在发展中逐步规范,同时要加强宣传和培训,使法律精神真正为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所掌握和运用。必须更加重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不断完善产业、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必须更加重视发挥政府的指导、扶持和服务作用,地方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科学有效地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使一批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必须更加重视发

挥人才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合作社管理和服务水平。必须更加重视发挥舆论的宣传和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环境,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好经验、好典型,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影响。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兴未艾,《中国农民合作社》杂志创刊恰逢其时。希望《中国农民合作社》始终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时传递给合作社及其成员;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唱响主旋律,广泛交流各地合作社发展的有益经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有利的舆论氛围;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生动实践。要努力把杂志办成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法规的主阵地,展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就的大舞台,传播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知识的新天地,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研究的百花园,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农业合作社扶持报告 篇2

丹东凤城市陈家村四组的农机合作社每天每台插秧12亩, 每亩收取工时费90元, 不仅比人工插秧节省一半费用, 而且机械插秧速度快、质量好, 稻苗株行距均匀、深浅适中、播苗精确, 受到农民们的普遍欢迎和认可。目前, 这个镇已有插秧机8台, 每天可完成插秧近千亩, 有了插秧机的帮忙, 全镇水稻插秧可提前一周结束。新设施、新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加快了农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牟帅是凤城市弟兄山镇农机合作社的专业户之一。自2007年开始经营农业机械以来, 他一直坚持在实践、学习、再实践上狠下功夫, 由不懂不会到轻车熟路, 由原来一台到多台, 实现了从春到秋的灭茬、耙地、起垄、播种、免耕、秋收一条龙机械化系列服务。他先后购买了不同类型农用机械7台, 共220马力, 其中有旋耕、打垄、插秧、播种、收割等多种农机具, 总投资40多万元, 每年纯收入10多万元, 仅去年秋收他就收入5万多元, 还大大激发了周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该镇马坊村12组村民岩石家今年耕种了100余亩玉米, 从春种到秋收全部实现机械化, 比人工耕种节省了1万余元费用, 年收入7万多元;同村10组村民王长福家有水旱田40余亩, 用机械春种、秋收, 没雇一工一畜一犁, 年收入5万余元。

目前, 兄弟山镇在农机合作社及农机专业户的带动下, 全镇已累计实有大小农机2600余台、4.2万余马力, 有34%的农户家购买了农机和农机具, 种地不用牛的新型农业增收模式已经推开。这不但为农民节省了种地费用、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 而且还为广大农民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外出打工挣钱, 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农业合作社扶持报告 篇3

“>乡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调研报告2010-06-29 18:28:1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调研报告乡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调研报告(2)**乡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调研报告

中共**乡委员会

2008年12.月23日至24日,**乡党委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认为:近年来省、市、县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相继出

台了有关政策文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初见成效,正在成为提升农业产业经营水平、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正在成为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的重要载体;正在成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但从总体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政策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全面提升发展水平,促进我乡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一、全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近年来,**乡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特别在核桃、药材、草畜等种植和养殖业及特色农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全乡栽植核桃树万亩,种植药材500亩,种植牧草3000亩,预计年产值360万元,养殖业预计年产值万元,成为我乡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乡适

时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关文件,及时成立了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合会,全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始步入了规范、健康发展的车道。据统计,全乡目前共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6个,社员131户,年可实现营销额万元,户年均纯收入4280元。

二、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特点及类型

**乡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省、市、县一系列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支持、典型带动和部门参与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农民自愿参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势头强劲,区域分布广泛,产业优势明显,组织形式多样,综合全乡农村经济组织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以兴旺畜禽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家禽养殖协会为代表。

乡上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吸收我乡18户养鸡大户,成立了全乡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公司依托龙头企业和养殖协会在搞好自身生产经营的同时,为养殖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举办科技培训班,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讲课,现场技术指导,通过提供种鸡、加工饲料、疾病防疫、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全方位配套服务,发展扩散养殖户,走出了一条“支部+协会+公司带农户”的产业化之路,从而带动**全乡养鸡业的快发展,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居民增收的路子不断拓宽。目前年生产鲜蛋260吨,出售肉鸡万只,加工饲料700吨,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实现利润万元。二是产业带动型。主要以**乡核桃专业合作协会为代表。乡上以麻池大庄、东沟堡子梁、土桥优质核桃示范园为依托,联合全乡80户核桃生产大户,发起并成立了**乡核桃专业合作协会。主要提供科技培训、生产技术服务、淡季收储、加工筛选、联系销路等。目前已发展核桃种植万亩,成为全乡主要富民增收产业之一。

三是能人带动型。以**千头种猪繁殖专业合作经济协会高元平为代表。通过能人的示范带动,实现了以农民合作组织为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化、规模化组织生产的格局,吸收8户种猪繁育大户,成立了**千头种猪繁育中心,形成“能人+公司+农户”发展模式,为种植户提供猪种供应、技术指导、饲料供应和销售等一系列服务。目前,全乡已发展种猪128头,繁育猪仔1400头,年销售额220 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四是集体组织型。以土桥养牛专业合作协会、韩河养猪专业合作协会及五峰山养猪专业合作协会为代表。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很难抵御风险,养殖户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我乡各村(社)在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路子,通过集体组织成立了养殖专业协会,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防疫和饲料供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入社养殖户已发展到26户,繁育母猪20多头,为农民增加收入万元。

马颈坳镇农业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 篇4

华声在线 鲁红

6月3日至8月3日,本人依次走访了马颈坳镇隘口、竹寨、团结、榔木、米坡等多个村组,采访基层干部、种植大户、社员数十位,实地查看各村合作社农产品基地、厂房建设,对马颈坳镇内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做了一次较为详细的调研。通过此次调查,我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利益分配及运作机制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但同时也发现

了一些问题。现将对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马颈坳镇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1、发展概况。合作社发源于协作销售组织。2005年3月,马颈坳镇竹寨村椪柑协会成立。2008年~2009年,各种产品的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2009年3月,阳林生态果木专业合作社与竹寨椪柑、罗汉果合作社合并成合作联社,这种横向联合扩大了产品范围,进一步

完善了营销网络,加强了合作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

截止到目前为止,马颈坳农村专业合作社到相关部门注册登记的有7个,社会员数量为2300多户,几乎覆盖马颈坳镇下辖的全部村组。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涵盖种、养、加工等行业,包括椪柑、茶叶、蔬菜、金银花、罗汉果、苗木等农产品的生产或加工,肉猪、良种母

猪等家畜产品的养殖以及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农业技术推广。

目前,马颈坳镇7个专业合作社均有自己的基地、产品、产业和市场,全镇超过一半的农产品通过合作销售进入市场,合作社正朝着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快速发展。马颈坳镇农业专业合作社统计表

专业合作社名称 湘西自治州山农林果专业合作社 吉首市阳林生态果木专业合作社 吉首市 苗岭青果苗专业合作社 吉首市 隘口村茶叶专业合作社 吉首市惠农果品苗木专业合作社

理 事 长 杨 昌平邓 阳 林 石 艳 华 向 天 顺 雷 明 辉

成立时间 09年 3月08年 10月 09年 3月

注册 资金 1000 万元100 万元100 万元125 万元680 万元

09年 5月 09年 7月

主 要 发起人 杨昌平刘

农资椪柑

永安

营销,技术

张留富 向

培训

远坤 邓阳林 向

苗木罗汉果

双银

椪柑生产销

向红翠 杨

胜金 石燕华 罗

金银花

春鹏

椪柑生产

张孝全 冯

营销

家齐 向天顺 张

茶 叶

才红

生 产

向天来 向

加 工

天星 雷明辉 张

椪 柑

志文

苗 木

张志军 雷

养 殖

元明

经 营 范 围会员 数量150户500户200户130户300户

会 员 分 布 白 岩 马颈坳 河 溪 白 岩 马颈坳 乾 州 马颈坳

纪 略隘口村 黄金村马颈坳

吉首市兴

农果业专

业合作社

湘西自治

州万户联

盟农业科

技推广专

业合作社

黄增清 杨俊 10年 4月 831 万元 果品苗木生产销售技术推广 生产资料 技术服务 黄增清 李自银张忠富 张理顺 杨 俊 洪朝辉 张 情 胡 蓉 450户 米坡村 竹寨村 枫香村 吉 首 花 垣 09月 12月 70 万元 500户

2、组织结构及运营方式

合作社有着较为完备的组织章程,严格规定了合作社成员,组织机构,财务管理,以及合作社合并、分离、解散清算等各项制度。根据章程,农业专业合作社设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是执行机构,负责合作社生产销售、项目实施、技术推广、基地建设等日常事务;监事会是监督机构,对广大社员负责,监督理事会一切事务。

3、利润分配模式

以隘口村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例,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组建农产品加工业。具体说来,按资计算,500元为一股,按土地计算,一亩土地一年产值为一股(土地入社至少签约十年)。合作社按市场最高价收购新采茶叶,经加工、销售后的利润60%按股份二次返利给社员,40%留作合作社公积金。40%的合作社公积金中,又分为20%的运作资金(用于发合作社职员工资、接待费用等)、20%的积累资金(后续发展资金)、60%的公益金(用于合作社以外的公益事业,如保险、助学、医疗等)。

为解决村部运转资金欠缺难题,隘口茶叶专业合作社允许村支部将国家下拨的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村支部集体经济亦可按其所占股份参与合作社利润分配。

二、农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

农业合作社主要由以下三大主体形成:村干部,包括村支书、村长、秘书、妇女主任等;

农村经济能人,包括以生产为主的种植大户和营销网络完备的销售能人;其他社员,即一般农民。允许村部集体入股的合作社主体还包括村部集体经济。多个合作社的理事长、监事长为村干,个别合作社理事长为经济能人。

调查中我们发现,合作社的统一销售为社员解决了产品销售问题,使社员获得了一次利润,但产品的二次返利在执行中遭遇困难。部分经济能人把持销售渠道,通过低买高卖,不断扩大个人利益,侵占一般社员利益。村干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他们一方面是基层政府代言人,对上级政府负责,是监督员、服务员,另一方面他们中很多人本身也是生产者,且是合作社负责人,很容易导致身份错位,滥用行政权力,而忽略了一般社员的利益。

合作社生存、发展的基础在于会员与合作社的互利双赢,在于产业的发展壮大。而实际上,很多合作社负责人思想上往往首先考虑顾及的是发起人自己的利益,农户的利益考虑很少。具体操作中往往是打着“专业合作社牌子”,做几个合伙人(发起人)的生意,想方设法去套取国家项目资金,没有真正按照章程运行,实现会员与合作社互利双赢的意愿。

2、合作社农业产业结构急需调整

椪柑产业是马颈坳镇的支柱产业。然而,在实际的采访调查中,有合作社负责人认为,目前椪柑产业已成夕阳产业,原因有四:一是利润率降低,随着生产资料成本上涨,椪柑成本价已从一毛上涨到三毛五一斤,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二是组织化程度偏低,椪柑生产劳动强度大,管理粗放,门槛相对较低,是一个开放产业,以致合作社利益捆绑很松散,难于做大做强;三是椪柑是季节性消费产品,没有产品标准、难以形成品牌;四是市场信息把握能力较弱,产品价格受市场波动较大;五是外部竞争增大,湖北、贵州、广西、广东等多省都支持发展椪柑产业,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已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3、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总体来说,合作社资金投入有限,组织的核心层和常设机构的人员素质还不是很高,内部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具体体现在:

(1)缺乏经营管理人才。刚刚成立的合作社,没有能力吸纳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管理的理论与经验全靠自身学习总结,管理水平不高成为合作社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合作社虽有生产、销售、招商、项目、办公室、财务等多种分工,但很多都是理事身兼数职,并没有专人负责,有的合作社甚至连简单的文字工作和上报材料都成困难。

(2)资金投入有限。因合作社效益没有体现出来,加之创业之初,合作社资产积累较少,缺乏贷款抵押物,金融机构贷款风险较大,放贷可能性很小。缺乏资金,是各大合作社面临的共同问题。如隘口村茶叶专业合作社,仅办生产许可证就需要先期投入50多万元办厂房设备;阳林专业合作社的罗汉果、苗木产品很受市场欢迎,但因资金问题,规模始终无法做大。

(3)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全镇拥有农业技术职称的农民仅30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14人。有的合作社技术人员兼任理事长,平时精力基本上用于经营管理合作社事物或家庭内务,没有时间去向会员提供技术服务。

三、有关意见及建议

1、允许“准社员”加入,实行专家管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根据美国“新一代农业合作社”的实践经验来看,新一代合作社首先根据合作社的加工业务量确定合作社的投资规模,然后算出总股本和接受社员的数量,通常要求每个社员承购一定数量的交易权股。加入合作社的社员一般不能自由退股,只能将股份转让。合作社建立时,就获得了一笔稳定客观的资金。同时,还允许外来资金参与合作社投资,这使得合作社还可以从社会吸收大量资金,大大提高了合作社的资金实力。由于新一代合作社的股份可以在市场上转让,这使得合作社管理阶层时刻面临外部市场的压力,同时也让作为集体的合作社也更有活力。日本农协在确保农民为主体的前提下,也吸纳城市市民加入。韩国农业合作社社员也有准社员,所谓准社员,即居住在本合作社区域的农业团体或企业法人。通过给龙头企业以“准社员”待遇,把农业生产者的联合与资本的联合融为一体,为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提供了有效的组织方式。

日本农协专门设立有管理人员役、职员制,即:身份是农民社员的管理人员为役员,不得兼任职员;聘用的非农民社员的管理人员为职员,多数受过高等教育且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日本农协全国共有管理人员27.3万人,其中聘请的职员24.8万人,占90.84%。高素质的职员队伍是推进农协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的农业合作社也可以从外部引进管理人员对合作社实行专家管理,开设合作社股份交易市场等,以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

2、培育新品种,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专业性农业合作社

国外的农业合作社有一个重要特点,那便是专业性很强。美国农业合作社种类多样,包括农产品销售合作社、生产资料供应合作社、农业生产服务合作社、农场信贷合作社、信贷联盟、农村电力合作社、农业保险合作社、农村住房合作社等,可谓渗透到农业与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从我调查的实际情况看来,马颈坳镇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以提供产品销售服务为主。从生产到流通,产业链上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还有待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开发。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品种农业专业合作社。据调查,椪柑0.5元一斤,一亩椪柑的产值大约是1000元,而罗汉果青果0.6元一个,干果1.5元一个,一亩罗汉果一年的产值可达18000元,不过,罗汉果苗木成本较高(8元/株),遇旱需浇水,加之搭架子、整地等各方面人力成本,前期投入成本较大,故规模一时难以做大。这就需要上级部门精心研究、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新品种,如罗汉果、金银花、猕猴桃、花卉苗木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产品农业专业合作社。

(2)转换经营思路,发展服务性农业专业合作社。2009年12月成立的湘西自治州万户联盟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投资50多万在吉首、花垣、保靖、凤凰、泸溪等地开设12个服务窗口,免费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市场信息及各种培训,配套销售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现已发展会员500多户,2010年上半年已盈利近10万元。这说明,除了销售环节,生产资料供给、技术服务指导等环节,都可以产业经济效益,都可以成为合作社重点发展的方向。

(3)发展精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及合作社的盈利能力。随着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规模效益越来越明显,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隘口村黄金茶以55元/斤的保护价收购会员茶叶,经过统一加工,茶叶可以卖到上千元一斤,按五斤青茶炒一斤茶叶计算,加工环节可增值数百元人民币。

3、建立品牌农业的激励机制,打造区域优势品牌

推进合作社品牌化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推进农业标准化。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规范生产过程,开展全程质量控制。

(2)增强科技创新力。增加农产品开发的科研、推广经费投入,推动产学研结合。大力

推广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新机具。注重从基础抓起,搞好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的科学和生产技术水平。

大力扶持农村合作经济 篇5

钱建强

------------------

日前,浙江省台州市工商局给当地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这表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下简称“合作社” 开始步入规范化与法制化的轨道。此前,浙江省根据本省合作社的实践状况,经过多次深入调查与研讨,七易其稿,制定了《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为此次合作社的新生奠定了充分的法律基础。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势头相当迅猛。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达到15万多个,带动农户2000多万户。然而,快速发展之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是,这些经济组织合法性身份始终没有确定。作为一种自发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有的合作社以“企业法人”的身份成立,而有的则以“社会团体”的名义活动。于是,在贷款、纳税、保险等多个方面,它们难以获得应有的合作与支持。因而,此次企业法人资格的获得,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按照上述《条例》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依据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政府的“正名”,一则确认了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以及发展的框架,二则保护、激励了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自主性、创造性与积极性。如同当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合作社所保障的农民在经济活动中的权利,必将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从合作社的成长来看,它为农民走向市场提供了诸多服务,比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给予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多方面帮助。这些服务项目既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更无法由个体农户自己供给,而合作社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缺。一方面,合作社以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消除了诸多的市场不确定性,节约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的进一步沟通,原先农产品供需方面的紧张和矛盾可以得到更好的舒缓和解决。

合作社不但可以解决市场的问题,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在很多合作社的构成之中,有的联合了企业与农户,集生产、加工、储藏、运销为一体,有的则以生产大户为核心,吸纳其他一般农户参加。不论何种模式,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发家致富不再只是某家某户的事情,而是众多农户休戚与共的共同目标。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走向共同富裕,农村经济改革的路径选择在这里又找到了一种较为恰当的实现形式。

中以农业合作研究报告 篇6

一、中以农业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

近年来,中国掀起了以色列农业热,很多专业性的团体到以色列考察。自1993年双方签署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两国农业部门高层交往不断增加,农业科技交流不断深化,农产品贸易额持续增长。中国派遣科技人员赴以色列学习进修和开展合作研究,以色列也派遣专家到中国考察。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华交流、咨询和工作的近千名以色列专家中大多数是农业或与农业相关专业的专家。

“2008中国—以色列农业合作周”是在庆祝中以建交16周年之后两国政府在农业领域共同举办的一次重要活动,标志着中以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全面合作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以“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为主题,为中以双方的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中以双方在循环农业理论与发展模式、循环农业与环境、生物能源与循环农业、循环农业发展政策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以推动中以两国在农业领域的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2008年11月5日,2008中以农业合作周暨高层论坛在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以色列和中国的近20家企业分别就企业概况和主要产品进行了推介,以色列伯尔梅特(Bermad)公司—水管理系统、斯泰包装(Stepac)、耐特菲姆(Netafim)公司、以色列出口与国际协会、西安洪森农业生态科技公司、四川成都朱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富巍盛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中以企业代表参加了对接洽谈会。中以农业合作周活动期间发表了《2008中国以色列加拿大农业科技合作杨凌宣言》。合作周会期5天,共接待国内外宾朋和农民群众155万人次,有来自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多家单位和企业参展,展示交流5700多项科技成果和项目。合作周总成交额达217亿元人民币,共签订合同、协议80项,利用外资2366万美元。为推动湖北省同以色列在经贸合作领域的交往与合作,2008年11月5日至17日,李鸿忠省长率领的湖北省政府代表团访问了以色列。考察了以色列的农业项目,并就中以农业合作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与交流。2008年11月12日,第三届中国水务高峰论坛举办了中以水技术研讨会。研讨会主要探讨创新型水技术在应对水务部门当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方面的潜在作用,重点推介以色列在创新型水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进一步加强中以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二、中以农业合作项目快速发展

以色列在中国建立的示范农场项目在帮助中国提高农业技术水准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始建于1993年的北京中以示范农场,是以种植花卉和蔬菜为主的现代化农场,农场采用以色列的高科技设备,新的灌溉方法与施肥过程同时进行,从以色列引进的优质种子和优良品种已在农场推广。位于北京永乐店的中以示范奶牛场是与北京三元集团合作的项目。奶牛场采用以色列奶牛养殖的成熟经验设计,每天所有的工作诸如牛奶产量、质量、牛群健康和每头牛的繁殖情况均由计算机监控。以色列奶牛专家常年指导奶牛场技术人员。2007年,奶牛场每头奶牛的年产奶量创下了10500公斤的中国农场纪录。

中以国际农业培训中心项目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以色列外交部联合创建的国际合作机构,于1993年10月成立。中以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接待了以方多位高层领导人,以及来自以色列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为中以合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来自野生二粒小麦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和标记辅助抗病育种”项目从以方引进了431份野生二粒小麦,筛选出抗白粉病种质240份,抗小麦条锈种质13份,耐盐种质10份。从中发现了5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其中两个基因已被正式定名为Pm30和Pm31。通过杂交手段,获得了稳定的抗白粉病新种质30个,抗条锈新种质1个,耐盐新种质3个。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已获得聚合了两个或三个基因的累加组合15个。这些研究成果为小麦抗病育种和耐盐育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002年8月16日中国以色列旱作农业示范培训中心项目谅解备忘录签字,项目主要包括:一是介绍引进以色列先进的旱作农业技术和设施,在新疆昌吉市进行试验和示范,研究开发适合中国特点的旱作农业;二是开展多种培训活动,培训中方的农业技术人员;三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旱作农业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中以双方总投资为562万美元,其中以色列政府投资374万美元。中以合作双方已建成5000平方米蔬菜育苗连体温室3座、标准示范温室27座。基地以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培育最优良的苗,大部分出口,年收入达500多万元。

2004年5月10日中国国家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袁隆平在耶路撒冷与以色列多产种子公司签署了中以联合研发“超级杂交水稻”项目协议。根据协议,中方将提供先进的杂交水稻技术,以方将提供先进的生物基因技术,双方在生物基因技术基础上联合研发“超级杂交水稻”品种。中以将共同进行可行性研究,中方提供种质,以方在以色列进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基础工作,如有进展将在中国进行种植实验。

新疆的“中以旱作农业示范中心”基地项目是以色列政府在中国建立的最先进的旱作节水农业基地。该项目总投资4352万元,其中以方投资2848万元,中方投资1504万元。以色列投资设备、技术在3000亩的农田里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自2005年以来,该项目的农场在有效节水并生产出优质花卉、绿叶装饰植物和各种蔬菜等方面成功地起到了示范作用。

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通过与以方合作,建成了南京—以色列农业科技园,在此平台上引进了以色列优良品种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该项目通过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中危害关键点控制技术研究、蔬菜新品种引繁、无公害生产、保鲜加工以及喷滴灌技术研究等,成功引进、筛选了一批名特优新蔬菜品种,通过消化吸收的方式,成功开发出农药残留速测试剂和速测仪等多项技术,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加快了蔬菜新品种更新、无害化生产的步伐,对推动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本地区乃至华东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尤其是园艺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中以农业人才培训合作项目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马沙夫”(MASHAV)即以色列国际合作中心,是以色列外交部下属的一个负责开展全球援助活动的部门。50年来,“马沙夫”与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分享以色列的发展经验。“马沙夫”与中国的合作开始于1992年,那一年也是以色列与中国的建交年。自那时起,“马沙夫”每年都在中国各地开设许多实地培训课程,其中大部分都与农业有关,如奶牛饲养,蔬菜、水果和橄榄种植等。此外还开设了水资源管理、抗沙漠化、医疗卫生和妇女权益等课程。至今,已有18700多名中国学员参加了这些课程。在开设实地培训课程的同时,“马沙夫”还请以色列专家来华开展短期咨询活动。这是与中国农民在土地上直接分享和传递信息的另一个机制。由河南省科协主办的“以色列系列国际培训班农业项目——以色列奶牛饲养技术培训班”、“以色列水果与蔬菜保鲜技术培训班”、“以色列鲜切花栽培技术与管理培训班”在驻马店、郑州、开封等市举办,来自全省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农村专业人员参加了培训。?截至2007年,培训班已举办了6期,受训人员达1500余人,受到广泛好评,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中以农业合作前景广阔

从以色列1948年建国以来,其耕地总面积增加了1.6倍,达到110万英亩。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水浇地面积增加了7倍,达到约60万英亩。农民与政府资助的农业研究人员密切配合,在农业的各个领域共同合作开发和应用新方法,技术上的先进成果、新的灌溉技术和经过改进的农业机械设备.以色列的农产品主要包括奶制品和家禽类,以及品种繁多的鲜花、水果和蔬菜。到了冬季,以色列是欧洲的温室,出口长茎玫瑰、小枝康乃馨、甜瓜、西红柿、黄瓜、胡椒、草莓、猕猴桃、芒果、鳄梨和各种柑橘。由于推广新的农业耕作方法和面向出口的农业生产,以色列年出口额的绝对值从1950年的2000万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4.546亿美元。

以色列的废水利用率达了75%,位居世界第一位。以色列25%的耗水量可自行生产,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水反渗透淡化工厂。同时,以色列在滴水灌溉、磁化水处理和激光基础分析等技术领域都开创了世界先例。中国也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地区分布和时间分布严重不均。以色列在水领域的经验可以为中国提供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以色列农业研发系统日渐完善。以色列农业部门几乎完全是依靠研究人员与农民之间的合作来完成农业的研究与开发的。研究的成果通过一个推广服务系统迅速传授给农民进行农田试验,生产中的问题则被直接反馈给科学家们以求解决。以色列的奶牛产奶量的平均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通过沃尔凯尼研究所进行科学育种和基因实验,每头奶牛的平均产奶量已从1970年的6300升提高到目前的10000升。以色列正在采集优良血统牛的精子和卵子,使其牛群能更新换代,并且让其他国家一同分享这一领域的进步成果。此外,每头牛身上都带有感应器,由导电率反馈给计算机,可以了解牛的健康状况和牛奶质量的高下。以色列的农艺师们在农业生物技术、滴灌、土壤日晒和工业废水持续用于农业等方面已开创了先河。这些技术进步成果已经用于畅销的农产品——从遗传工程育种和生物杀虫剂到光降解塑料和计算机控制的灌溉和施肥系统。用电磁处理水的研究也在产生可喜的成果,经过处理的这种水可提高牲畜的体质和作物的产量。以色列自行设计和制造的计算机正广泛地应用于协调日常农事活动。此外,以色列还开发、制造和使用了各种创新的耕作、播种、种植、收割、采集、分类和包装设备。普遍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了植物组织自动培育、生物杀虫剂、抗病虫害种子和生物肥料,使农业获益匪浅。

黑龙江省和以色列农业技术合作前景广阔。黑龙江可与以色列在奶业、温室使用、良种、食品加工、灌溉技术、医药领域开展合作,这对双方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以色列普拉斯托灌溉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纳安丹灌溉系统公司、S.A.E.阿菲金公司等企业都到哈尔滨推介过业务。这些企业与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等企业就农业科技研究、农业实施、高科技项目研究、技术引进等项目进行了洽谈。为更好地推进中以合作,以色列使馆还专门向黑龙江省企业说明了如何使用中以两国合作项目中的贷款支持。以色列使馆经济、商务专员艾蕊说,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各公司经营的多样业务时期与以色列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尤其是在水资源管理、奶牛场和蔬菜种植方面,双方的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第17届国际农业博览会将于2009年5月5日-7日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举行。此次农博会是由以色列非赢利组织Agritech协会、Kenes International与以色列工业贸易部、劳工部和外交部等合作共同举办。在2006年的第16届农博会上,来自全世界105个国家的5000多名参观者,包括农业生产商、研究人员、分销商、农场主、管理人员等,与世界上卓越的、技术领先的农业技术公司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届时中国将踊跃派团参加此次国际农业盛会,我们相信中以农业合作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文华,赵广东.中国—以色列农业合作周三方协调会议暨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EB/OL].http://www.xinyangling.com/news/2008-05-28/137681.html

[2]周铮,马沙夫.中以农业合作之桥[N].农民日报,2008-06-09.

[3]张哲浩.中以合作致力农业现代化[N].科技日报,2008-11-07.

合作伙伴推广扶持计划 篇7

一、技术支持

1、实时技术支持

点都公司7*14小时在线客服支持,400服务电话,为全国的各级渠道伙伴实时解答各类技术难题,免除伙伴后顾之忧!

2、培训支持:

渠道合作伙伴员工可以选择通过现场学习、在线学习、自助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所需知识与技能的提升。点都公司每个月度、季度都将举行轮回式的技术培训、为渠道成员培训一定数量的技术认证工程师。

3、研发级别的支持:

点都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产品研发管理平台,所有渠道伙伴均可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在线提交二次开发需求,点都公司产品部将第一时间回复并确认研发计划,渠道伙伴可随时查看研发进度方便与用户做出准确交流。

二、市场推广支持:

1、品牌传播支持:

点都公司计划投入50万元市场推广费用,统一策划品牌和产品的相关宣传广告及市场推广活动,如国内各大物业行业展会、各大媒体的推广、平面广告的宣传,几乎涵盖国内所有影响力较大的物业网站、专业刊物、平面广告等。不定期举行产品研讨会等,大力推广点都公司的品牌和产品,树立点都公司的品牌形象,为各级渠道伙伴提供有效的品牌支持。

2、市场策略支持:

点都公司在每个销售年度的年底展开研究与调研工作,制定新年度的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市场推广策略等,为渠道伙伴的市场销售策略提供指导和支持,并将定期面向渠道伙伴提供各类市场信息,便于渠道伙伴参考,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特点,制定最合适的市场销售、经营策略方面的决策。

3、市场费用支持

由于各渠道伙伴面对的市场、区域和客户都有所不同,具体采用的市场推广方式和推广媒体也有所差异。对于渠道伙伴在当地或特定客户进行的关于点都产品的新闻发布会、行业推广座谈会、专题技术讲座、专业展会等活动,需报点都北京总公司渠道部审批,点都公司批准后将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伙伴相应的支持和协助。

4、推广宣传物料支持:

点都公司将根据渠道伙伴的进货额度配送一定数量的推广宣传物料,宣传物料包括印刷品、礼品、光盘和电子文档等形式。

推广物料内容包括:点都公司宣传册、产品彩页、宣传海报、宣传邮件、包装盒、易拉宝、成功应用案例介绍、产品说明书、行业解决方案、各类技术实施文档、样板客户实施文档、演示DEMO等等。

三、销售支持:

销售支持提供了一条通向专业服务和专业技术的捷径,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随时为合作伙伴提供关于竞争性问题的快速、准确的回答,以及点都产品最新的技术、特性和性能方面的资讯。渠道合作伙伴可以免费获得点都公司销售指导支持、电话指导支持及大客户上门协助拜访等。

1、销售项目信息与过程支持

点都公司可以将自己获得的项目信息转交给表现优秀的合作伙伴,并协助合作伙伴参与投标。

2、行业解决方案

在向用户提出需求方案书阶段,渠道合作伙伴可从点都行业案例库中获取各类解决方案。

3、产品资讯与产品释疑

在销售过程中,渠道合作伙伴随时可以就遇到各类产品、技术问题向技术支持部提出技术支援以及产品资讯。包括:产品竞争力信息、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产品配置等信息。

4、方案优化

针对渠道合作伙伴在给客户写方案书时遇到的问题,点都公司可协助渠道伙伴对方案书进行优化和完善。

5、售前现场支持

农业合作社扶持报告 篇8

——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查报告

农业部副部长 万宝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要大力推进和扶持。前不久,我到河北、四川、重庆、山东和浙江等地,就各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八部委农业产业化会议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感到农业产业化是事关农村改革和发展大局,事关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中央关于农业产业化问题的判断和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和发展。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央的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各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地区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抓手”,作为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牛鼻子”,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久前闭幕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高度评价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明确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发展方向,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新阶段如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近两年大家在工作实践中普遍感到缺少抓手,比较困惑。许多地方的实践表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对于促进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小规模经营农户同大市场的对接,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全面推进农业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带动作用体现在,一是可以告诉农民种什么。通过“合同”、“订单”等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规避市场风险,而且可以解决农民普遍不知道该种什么的问题,使他们能够比较放心地进行调整。二是可以使农产品实现多次增值增效。发展农业产业化,对农产品进行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三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龙头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仅有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而且有利于引进和吸收消化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促进提高农产品质量,把农业增长方式真正转到主

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自创建以来,在开发研制方便粉丝生产方面共获得19项国家专利、20多项国际国内大奖,不仅使红薯增值23倍,而且培训了全国各地4000多名薯农。四是可以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化行为,它能够促进市场机制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有利于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要求的组织体系、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对于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武装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而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的国情决定了实现这一目标,走以欧美为代表的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发展大农场的路子不现实;走以日本为代表的高补贴、高投入的路子也行不通,而必须立足国情,在坚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实现区域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扩大农业的外部规模,进而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显然,这是一条既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突破了产业、社区和所有制的界限,改变了农业单纯从事原料生产的地位,改善了农业的投入机制,可以使资本和先进技术、农艺措施、现代装备有机地融入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素质。

这很可能是一项具有全新制度创新意义的探索,将成为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增幅逐年递减。在较低的平均增幅之下还存在着三个掩盖:一是部分富裕户增收掩盖了普通农户减收;二是非农兼业户增收掩盖了纯农户减收;三是东部农民增收掩盖了中西部农民减收。这种情况是多年来没有的,说明农民增收形势已非常严峻。这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乃至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今年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们农业部门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发展农业产业化,既可以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使农民的初级农产品卖个好价钱,又可以通过多次加工增值,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还可以通过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或返还一部分利润等二次分配方式,给农民直接带来一些实惠。有些地方的龙头企业对农民的承包地实行“反租倒包”,租地时间农民支付一定租金,雇农民劳动又付给一份工作报酬,使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1998年,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3900多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5%左右,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户均增收800多元。此外,农业产业

化经营组织除直接吸纳了500多万农村劳动力外,还为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新的出路。

(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措施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趋利避害,应对挑战,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培育出有竞争力的经营主体。农户是我国农村经济长期不可改变的微观基础,也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依靠力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不动摇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而且还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山东潍坊市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国际化,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已达到80%以上,70%的农户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进入了国际市场。同时,有了稳固的农户作基础,生产原料有保障,龙头企业自身也会不断扩大规模,提高素质、效益和竞争力。随着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分工分业日益深化,龙头企业还势必进行重组,走向联合与合作,最终形成实力强大的“航空母舰”。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国内农业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国内农业企业“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不仅如此,有了龙头企业,还为我国大规模引进外资,提供了有效的组织载体。其次,要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优质农产品。在产业化经营方式下,农户按照龙头企业要求进行生产,其产品质量和成本效益远远高于传统分散条件下生产的农产品。如果产品以出口为导向,其质量标准和卫生要求也大多符合国际水准。

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刚刚起步。主要表现在,各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很不平衡;龙头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还不够完善和规范,大面积带动农户的能力不强;管理体制不适应,扶持政策不到位,人才、技术、资金缺乏仍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在今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研究解决。

二、认真总结各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经验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的重大创新。及时总结各地农业产业化的经验,正确把握其特点和规律,对于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主导产业,搞好基地建设。形成有市场、有规模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产品没市场不能发展,有市场而没规模也不能形成气候。产业化发展比较成功的地方都十分注重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培育和开发拳头产品,逐步形成有竞争优势乃至核心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许多地方立足现有生产能力,把基地建设、优化区域布局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东部沿海地区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农业,建设一批创汇农业基地;中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西部地区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加

强专业生产和基地建设;大中城市郊区根据自身特点,以发展都市型农业为主攻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带动农户能力的大小,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龙头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断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大力提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在农业部等八部委筛选出的151家重点龙头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把技术创新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

线”,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投入了很多的资金。一些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组建了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还通过多种形式与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等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少数龙头企业还通过技术入股和股权转让等形式,组建了农工科贸综合集团,走上了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黑龙江金玉集团公司应用高新技术搞玉米深加工,开发出4个系列10多个新产品,年销售收入10.2亿,利税1.5亿,带动农户8000多户。

(三)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单一模式。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对市场进行细分,依据不同产业、不同地域和不同经营方式的情况,走各具特色的路子。据我部调查,各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带动方式不同。加工、流通企业带动型占总数的66%;中介组织带动型占26% ;其他带动型占8%。二是利益连接机制不同。合同契约和书面协议两种类型占80%;股份合作制占11%;合作制占9%。这说明许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连接还较为松散。三是产业分布不同。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发展较慢,但粮食主产区近两年发展加快;畜牧、水产、蔬菜、水果等发展较快;新兴产业和名特优新产品发展恨快。四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占全国的48%;中部占45%,西部占7%。

(四)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各地反映,扶持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多部门的配合与支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农业部等八部委组成协调会议,共同研究和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扶持政策,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工作机制,对于发挥各部门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我部统计,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区、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主管部门。特别是在这次地方机构改革中,各省都强化了农业产业化工作组织机构。有24个省的党委、政府制定了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从财政、信贷、税收和科技进步等多方面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给予具体支持。

三、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并不矛盾,而是与家庭承包经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的发展、完善和创新。这种经营形式不改变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不影响农户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通过合同契约等多

种方式,使分散的农户成为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生产车间”,成为整个产业链条中的一个基础环节,以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大大推进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的地方龙头企业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进行“反租倒

包”,不仅没损害农民利益,而且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当然,有个别地方强制把农民的承包地收上来或打乱承包关系,搞所谓的产业化和规模经营是错误的,要坚决反对并加以纠正。因此,要努力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家庭承包经营与龙头企业的各自优势结合起来,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使之成为新世纪推动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是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使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能够得到比单纯搞初级产品生产更多的收益。否则,发展产业化经营就无异于从事一般的加工工业和商业。建立比较稳定的利益关系应该是龙头企业和农民共同的需要和要求。从长远看,龙头企业也只有让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其自身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泰国著名的正大集团之所以历经八十年发展长盛不衰,最根本的“精髓”就在于这一点。对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关系,要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从事的产业以及当时的市场情况不同而区别对待。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的地方,要重点发展和规范合同契约、“订单农业”,加强产销衔接,规范产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产业化经营基础较好的地方,可以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返还一定利润,以及提供良种设备,资助周转金,进行技术培训等形式,使企业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农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与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三是处理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乡镇企业改造升级和小城镇建设的关系。乡镇企业能否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完成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实现二次创业,关键在于必须尽快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从当前和今后我国市场供求情况和工业发展现状看,乡镇企业今后重点发展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包括贮藏、保鲜和运销业,最具有竞争优势,应作为结构调整的一个基本方向。在经营形式上,则应当大力推行产业化经营,通过带动农业,辐射农户,实现新的“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发展小城镇,关键是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无疑是发展小城镇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也是连接周边农户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联系纽带。

四是处理好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关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户。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应是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为产业化经营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维护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因此,政府既不能包办代替,搞行政命令,也不能撒手不管,无所作为,而应当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引导和调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自身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龙头企业要强调多样性,可以是加工企业,也可以是中介组织和流通企业,只要经济效益好,能够开拓市场,带动农户,增加农民收入,都应当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自身要强

化内部管理,加快技术进步,降低经营成本,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户的带动力。新上项目,一定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银行卡的创意宣传广告标语下一篇:关于学生军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