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征文范文

2025-0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家书屋征文范文(通用10篇)

农家书屋征文范文 篇1

秋风徐徐飘散,冬日款款走来。

转眼间她来农村工作已有数日,总体上还算顺利,可辛苦和烦恼也有不少。然而很幸运,这里有一个排忧解难、提升能力的好去处——农家书屋。

初至农家书屋,缘于一次偶然。原本以为农村图书室必是房屋破陋,图书陈旧,灰土厚积,无人问津的蓬荜之所。结果,当她走进一间间宽敞明亮的阅览室,看见一张张整齐有序的书桌,一摞摞门类齐全的藏书,一个个专心致志的农民读者,心中顿觉无比的欢欣和感动。欢欣是因为她酷爱读书,感动的是政府对农村文明的重视与支持,农民百姓对知识孜孜以求的精神。

从那以后,她便成了农家书屋的常客。每逢休息日或闲暇时,农家书屋几乎都会出现一个娴静的女孩的身影。常常,她只是静坐一隅,任阳光暖暖的洒落在身旁。起初,她读书的内容大家不得而知,也不曾有兴趣知晓,心想女孩子无非爱看一些文学类的书籍,抑或是在为何种考试做复习。直到听说村里的合作社经过她的管理从萧条落败走向了兴盛,某大户家的食用菌种植由于受到她的指导后产量节节攀升,某位孤寡老人通过她的帮助从法律途径得到了援助……村民们才开始关注起她来。一时间,她成了农家书屋的明星,更成了农家书屋里的老师,农民读者们遇到看不懂的地方甚至是不认识的字也都会去请教她,她均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只因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作为芸芸民众中的一员,她始终心怀感恩,感恩国家的这项惠民工程,感恩我们的衣服父母农民,所以她试图竭尽所能,让农家书这份宝贵的资源真正发光、发热。她深深懂得,文化是应该人人享受的,农民也一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农民也渴望读书,他们需要用知识来改变命运。此前,图书在农村是比较贫乏的,加之其他各种原因,农村在精神

文化生活方面和城市存在一定差距。正是为了解决农村文化共享的问题,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农家书屋应运而生。她是多么希望农家书屋能够弥补长期以来农村文化的贫乏,给农民带来现代科学,带动农民群众自觉摒弃过去低级的娱乐活动,有力推动农民致富创业和社会就业。让农家书屋成为农村的“致富屋”、“黄金屋”,让农村在稻谷满仓的同时也筑起垒垒“文化粮仓”。有人说,农家书屋仿佛是播撒在农家人心田上的种子,若干年后,一旦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则会发生质的飞跃。

金诚所致,金石为开。在书屋的潜移默化下,没等若干年后,她已感受到农村面貌愈发变得清新亮丽。瞧,村里破陋的土房已渐渐被崭新的楼房取代;乡间坑洼的土路也慢慢被平整的水泥路覆盖;先前的“垃圾围村”、污水横流现象悄悄不见了;村口的孤寡老人也笑口常开了,邻里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了……嗬,这样的乡村不正是大家共同期待的模样——村容村貌整洁、生活方式健康、道德风俗高尚、公共服务健全、社会和谐安定、农民收入增加、幸福指数提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她不禁感叹,小小的书屋,大大的力量!

农家书屋进新村征文 篇2

旧时代的农民生活很苦、很穷,为养家糊口奔波,老农的心愿是:“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知足了,什么叫“精神文化” 什么叫“幸福指数”离百姓生活太遥远。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加快,人民生活有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人民解决了温饱奔向小康,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愿望。

我们迎兰朝鲜族乡中原村是我县2006年第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也是哈尔滨市2011年确定的20个重点示范村之一,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规划要求,建设了朝鲜民族聚居新区—丽水兰庭小区,把中原村三个屯的268户朝鲜族村民聚居到这个现代化新区居住,让这些农民一跃成为了市民。

迎兰中原新村是依兰县建设规划中民俗风情体验类型公园小区,2011年被评为全省首批新农村建设“五星级”标准村。中原新村的建设,把先进的精神文化传进了百姓生活。我村修建了党支部、村委会办公楼,为老年人开辟了图书阅览室、老年人活动室、门球场地、健身器材活动场地,使我村村民有了学习增知的去处,有了愉悦身心的温馨家园。中原大批青壮年农民投亲靠友流向城市及韩国、日本务工,因此造成我村“三无”老人、空巢老人增多,许多老人还肩负着照料“留守儿童”的重担,日常生 1

活枯燥乏味,期望能够享受新鲜的精神文化生活。

自2008年起,全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这是一项惠及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推动文化产业进步的发展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满足了我村农民文化需要,由政府统一规划曾两次向我村发放科技、养殖、法律、农业、林业等方面内容的图书计12000余册。“农家书屋”丰富了中原村老百姓们的文化生活,长期以来,看电视剧、玩扑克、打麻将一直是我们村农民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书屋的建设让这些人们有了改变,读书就是一种乐趣。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在加上我们朝鲜族人民爱唱爱跳生活习惯,我们村委会特别重视我们村的老年人生活,我们村有老年协会,在建筑村办公楼时,特意为老年人设计建设了老年协会活动室,及我们朝鲜族老人爱玩的门球场地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人有千面,性格各有不同,也有一些不爱参加活动、喜欢静的老人,还有留守的孩子在周末及寒暑假休息时间,没地方去特别是到了冬季,北方的气候寒冷,小区内的健身器材无法使用,孩子也不能到室外活动。自书屋开放以后,老人不在无聊、孩子不在到室外乱跑,现在村里玩扑克、打麻将的少了,书屋里的人却多了起来。看到这些,老党员笑了,村干部笑了。“农家书屋”改变了农民寂寥的生活、丰富了农民的知识、陶冶了农民的情操、增长了农民的智慧。

农家书屋征文范文 篇3

纳雍县新闻出版局

关于开展全县农家书屋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我县农家书屋的资源优势,引导孩子们走进“农家书屋”,多读书,读好书,用好书,让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假期。纳雍县新闻出版局决定组织开展以“假期农家书屋”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目的通过农家书屋读者的征文,用笔墨真实记录农家书屋这一惠农的文化民生工程给农村农民带来的新发展、新变化,积极引导学生读书用书,推动家乡的农家书屋建设。

二、征文要求

1.征文内容导向正确,有益身心健康,格调积极向上。

2.征文文体不限,文字要求简捷、朴实、自然、生

动,字数在1500字以内。

3.在征文末尾,请注明作者的姓名、年龄、通信地

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4.征文请尽量使用打印文稿,若因条件有限不能打

印,请字迹工整。

5、严禁抄袭与网上下载。

三、活动安排

1.各乡(镇)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中心应积极组织当

地农家书屋的村民、在校学生读者参加此次活动。每个乡镇应在当地读者的投稿中推荐和选送2~3篇符合征文要求的参评文章,于8月20日前报送县新闻出版局。

2、各乡(镇)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中心必须对次此活

动写出工作小结,并配以图片等资料。

四、奖励办法 为调动全县学生读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纳雍县新闻

出版局将组织对此次活动征文进行评奖。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按照奖项颁发证书和奖金,其中一等奖奖励300元,二等奖奖励200元/名,三等奖奖

励100元/名,对优秀作品在有关媒体予以刊登。同时评选出优秀农家书屋3个,各奖励300元奖金和奖牌。

五、报送方式

各乡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要认真做好此次征文组织

活动,于8月20日前推荐和选送3篇以上参评文章报县新闻出版局。可通过邮箱报送,邮箱:1102789777@qq.com,联系人:陈伟年,联系电话:***。

纳雍县新闻出版局

2012年7月10日

厍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七月二十日

主题词:农家书屋读书征文通知厍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党政办2012年7月20日印

农家书屋 篇4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如今的农村生活已经有了大大的改观。整洁的广场上,坐着休闲的农民;宽阔的村道上,奔驰着运输农产品的车辆;布置得体的舞台上,音乐戏曲唱的婉转动听,听的人民如痴如醉;整洁的村子里,崭新的农舍前,各种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参加的人忘情投入。现在的农村,文化活动高潮迭起,四时不断;农民朋友精神振奋,活力四射。充实的精神生活更加点燃了广大农民创业致富的激情,上百亩的蔬菜大棚、上千亩的良种培育基地、个体养殖专业户等等在农村应运而生。但是创业不仅是靠胆量,更要靠文化。为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群众创业致富的本领,国家实施建设了“农家书屋”工程,给农民学习、创业搭建知识平台,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村里的种植户养殖户,时常到书屋里来查阅资料,有了书籍的指引,碰上难题再也不用到处求医问药。小张是村里的肉鸽养殖户,最初饲养靠的是经验,一边饲养一边摸索,每逢家禽瘟疫发作,肉鸽不进食,就乱了阵脚,要跑十几公里路到乡镇兽医站求援。农家书屋成立后,小张时常到书屋查阅养殖方面的丛书,现在不仅能自己解决各类疑难杂症,还能时常给其他养殖户提供帮助。借书最多的要数刘村的老刘。他逢人便夸书屋给他带来的好处:“以前,我养猪动不动就用树枝抽打,可书上说猪是不能抽打的,那样容易惊吓到猪,影响猪的健康成长,我照做了效果还真可以。好几次,猪着凉生病我都是照书上说的方子配药喂,很快就好了。嘿嘿,我还节省了一笔兽医的出诊费呢!”男的喜欢读书,女的也不甘落后。过去,村里的女人们忙完了手里的活计,总是喜欢抱着孩子东家走、西家串地打麻将。如今,农家书屋则成了她们的好去处,一有空就到农家书屋里看书学习,汲取新知识。有些妇女正是从书屋的报刊上获取了用工信息,到大城市干起了家政服务。

农家书屋汇报材料 篇5

汇报材料

2012年4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杨塔乡党委、政府乡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杨塔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及运行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建设情况

杨塔乡位于永靖县西部山区,距县城32公里,总面积8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350米,全乡共有7个行政村,58个社,1021户,总人口4485人。杨塔乡综合文化站建设为平顶房6间,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平方米,设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多功能厅、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广场,制定和完善了管理员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等规章制度。配备专职管理人员1名,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规范和保证了文化站的管理、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杨塔乡综合文化站于2008年5月开始动工建设,2009年2月正式交付使用。

二、运行情况

农家书屋读者须知 篇6

1、农家书屋是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自助”原则建立的为农村读者提供借阅图书的场所,图书物资财产为公共集体固定资产,接受村民监督,为农村读者服务。

2、农家书屋所藏图书实行免费开放阅读,为农村读者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的图书,村民享受有阅览和借阅图书的权利。

3、爱护书刊和公共财物,遵守阅览、借阅规定的制度。维护公共秩序,保持室内安静,请勿大声喧哗。

4、爱护环境卫生,保持书屋整洁,不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禁止吸烟,不得在桌凳、墙壁、窗台上乱刻乱画,损坏公物,照价赔偿。

5、借出书刊须借阅登记手续,并按期归还,借阅者要保管好、图书,不要丢失、损坏。退还时发现有撕页、控洞、眉批圈点污损者,应按损坏程度照价赔偿。

6、遗失书刊应按相同版本(图书也可买再版修订本)的书刊赔偿,如无法购买,应按照损坏程度照价赔偿。

农家书屋先进个人 篇7

王某某,男,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0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市文化稽查队队长。自参加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以来,该同志创新思路,科学筹划,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从“建好屋、配好书、管好书、用好书”四环节入手,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一是争取支持,建好农家书屋。实践证明,及时取得领导的重视支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才能有效推进。为此,王某某同志积极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使农家书屋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争取财政出资。此外,在政府出资的基础上,还采取有关部门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的办法,千方百计筹措配套资金,保证农家书屋建设的资金需求。全年共督促帮助各镇(街)新建农家书屋31家,向100家已建成书屋发放价值20万元图书,向2个先进镇街发放价值16万元图书、光盘和E农移动影库。

二是配好书,科学选配。农家书屋建得怎么样,关键是书的问题。为增加书籍调配的针对性,王某某同志深入农村调研,进村入户与农民座谈,充分掌握农村群众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性、经济性、通俗性、地域性和实用性的要求,确定图书、音像制品的选配比例为:科技类为40%,生活类20%,文化类20%,少儿类20%,着重增加果树栽培、葡萄种植、水产养殖等 1

实用科技类图书,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与此同时,他还为每个农家书屋专门设置农家书屋需求登记本,作为今后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的重要依据。

三是管好书,完善管理制度。走进大辛店镇崮寺店村的农家书屋,宽敞明亮的房间里,书柜中分类码放的书籍散发着阵阵墨香。《图书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图书开放制度》被贴在最醒目的地方,这正是王某某起草制定的制度在基层书屋发挥作用。同时,他从提高农家书屋管理员素质入手,从图书介绍、分类上架要领、如何推荐图书及收集反馈信息等方面进行培训,今年共培训管理员320人次,确保了农家书屋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我爱农家书屋1 篇8

王家庄小学五年级王梦迪指导教师:杨军霞学校没有图书馆,以前我认为这没什么不好,课本都读不完,根本不会借书。去年,不知怎的,将近期末了,学校挂了“农家书屋”的牌子,我觉得好奇,便想尝尝新。我和几位同伴到楼上一看,虽然只有几个书柜,但是仔细一瞧,什么书都有:

学生喜爱的童话、脑筋急转弯„„,学习方面的学习方法指导、作文选„„,文学方面的小说、中外名著„„,实际应用的电工、机械工、电脑操作„„,农村方面的种养、栽培技术等等,令人爱不释手。

进去后,我简直被我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屋子很大,书本排列的非常整齐,井然有序,中间有一张大桌子,还有很多把椅子。屋子里人虽然多,但是,并不喧闹,每个人都安安静静的,自己看自己的,不去打扰别人,偶尔的,还会轻声问别人几个问题。我看到这个情景,也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轻声慢步的走到了一个书架前。

从“农家书屋”出来后,我们径直去了奶奶家。一进家门口,我就滔滔不绝的和奶奶说起“农家书屋”的事。奶奶听了,感慨万分,激动地说:“是啊,这些年,咱们农村发展的好了,人们富裕了,我们这些老庄户农民呀,现在不但不用踩泥踩水的了,都走上水泥路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皇粮税也不用交了,而且还能看上书,这事,在二十几年前的中国,想都不敢想。还是共产党好呀!以前啊,咱们庄户人就知道种植、饲养,只是知道埋头干,根本不知道一些养殖、种植的方法。而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有了农家书屋,村里的人啊,也都有了知识,长心眼了。“农家书屋”真是好啊!这不,你爷爷现在又去看书了!”

回家之后,我一直在想:“农家书屋”带来的好处可真大啊!农民也有文化了,现在饲养、种植,农民们样样精通,多亏了“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作文 篇9

这不,今天我又来了。我在书架上找到了之前没看完的《水浒传》,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忽然听到有人轻声地喊着我的名字,抬头一看,原来是同班同学曹雪薇和曹梅。她们俩在书屋门口笑眯眯的,探头探脑不敢进来。我心想:她们应该是第一次来这里吧。

“欢迎来到农家书屋!”我走过去,热情地把她们带进来。

叔叔见了,对我说:“这是你的小同学吧,作为书屋的常客,你可要好好给她们介绍介绍呀!”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的意洋洋地说:“农家书屋虽然不大,但是种类繁多,适合人群广泛。除了我们学生看的作文书、故事书,有小说名著、杂文理论,还有适合农民伯伯看的农业科学类著作,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很多耕种上的问题。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叫‘农家书屋’的原因吧!”

曹雪薇和曹梅听了,异口同声地说道:“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

我带着她们来到了我最爱的文学类书架前面,她们挑选了自己喜欢看的书。就这样,我们坐在窗边的位置上开始翻看。

叔叔有事情出去了,把书屋交给我们。我安排曹雪薇和曹梅把读者走后放在桌子上的书放回书架,自己则学着叔叔平时的样子,做好图书登记册的记录。期间,曹宇豪和曹湘琪等几个同学也陆陆续续来到书屋,我们有序地开始收拾书屋。有的在整理图书,有的在摆放桌椅,有的在擦拭书架上的灰尘。

叔叔回来后,看我们把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夸赞道:“你们真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图书管理员啊!”

戴楼农家书屋 2 篇10

近年来,金湖县戴楼镇农民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开展传播知识、技术培训、信息交流,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的“充电器”、“加油站”、“大讲堂”,农民文化、科学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农闲时节的“充电器”

农闲时节,走进戴楼镇新塘村农家书屋,10多位农民正在看书读报。村民马义吉告诉我们说:“秋季大忙结束了,我们利用农闲的时间看看书,读读报纸,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我们也及时通过报纸了解一下对我们农村又出台了哪些好的政策”。马义吉是一名共产党员,平时就爱好看书、读报,有时也将学到的知识在村组进行宣传,特别是农村的新政策他都能熟记于心。而在戴楼镇其他村、学校的农家书屋里,也有不少农民在看书。“这里的书籍很全的,有生活类、科技类、生活类,我特别喜欢看一些有关健康、保健的书籍,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健康很重要啊”!在小集村农家书屋,一位70多岁的老人很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戴楼镇在全镇9个村都建起了标准化的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都有各类书籍1000多册,还有各类党报党刊,农民群众随时都可以来这里看书读报。

小康路上的“加油站”

潘有富是一名水产养殖大户,在金西农场承包了300多亩鱼塘,他养的鱼个大、体肥,每年底都有不少外地客商上门来拿鱼,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问他有什么经验的时候,他说,这都的得益于村里的农家书屋,养殖技术、鱼病防治的书籍都有,每年他都会借十多本关于养鱼的书籍放在床头,遇到难题就翻一翻、看一看。而同样的在衡阳村农家书屋也有许多农民在查找大棚种植技术的书籍,衡阳村有2000多亩的大棚蔬菜,有10多户农户种植大棚,他们的技术哪里来,主要还是看书,从书本里找技术,从书本了要效益。他们种植的品种有大棚西瓜、南瓜、樱桃番茄、水果黄瓜等,县、镇农技专家也每季度借助农家书屋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新品种推广,农民通过农家书屋尝到了科技致富的好处,每年增加农民收入1000多万元。

精神文明的“大讲堂”

戴楼镇每年都借助村、学校的农家书屋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宣讲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开展“孝儿媳”、“好婆婆”、“文明家庭”等活动的评比;镇关工委在今年暑假在各村农家书屋组织留守儿童学知识、做游戏,开展未成年人成长等法律知识讲座;镇组织农民群众开展“读书活动”竞赛;结合农村党员教育,把农家书屋建设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推进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通过农家书

上一篇:行业交流会的发言稿下一篇:护理函授本科生个人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