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的诗性》读后感(共13篇)
台头一中张俊海
假期里读了梁晓声文集《老师》,感触很深,不禁为梁老师的文采所感动。其中有一篇《论教育的诗性》,想起当前的教育改革,更为感慨。
文章第一句话就是:“一向觉得,‘教育’两字,乃具诗性的词。”梁老师用自己报名上小学第一天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学龄儿童,上学是一件非常令人向往的事,在学生们心中,上学是天经地义的,上学是幸福的,只有上学的孩子才能感受到这种幸福。想起自己小时候,天天盼望着上学,那种感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读了梁老师的文章,觉得教育的确是诗性的。教育是育人的职业,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这样的事业又怎能不是诗性的呢?
然而,看看今天的孩子们,为什么往往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是什么让他们觉得上学是一件很不快乐的事?现在的初中生,厌学的学生特别多,很多的学生都不愿意上学,即使在学校,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谈不上努力进取了。是什么原因使原本诗性的教育让学生厌学了呢?是什么原因让诗性的教育蒙尘了呢?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深思:“但是,倘学校对于孩子成了这样的地方----当他们才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就双方面联合起来使他们接受如此意识:如果你不名列前茅,那么你肯定考不上一所好中学,自然也考不上一所好高中,更考不上名牌大学,毕业后绝无择业的资本,于是平庸的人生在等着你;而你若连大学都考不
上,那么你几乎完蛋了。等着瞧吧,你连甘愿过普通人生的前提都谈不上了。街头那个摆摊的人或扛着40公斤的桶上数层楼给邻家送纯净水的人,就是以后的你„„这差不多是符合逻辑的,差不多是现实,同时,也差不多是某些敏感的孩子的悲哀。这一点比他们的书包更沉。这一点,一旦被他们过早地承认了,‘减负’不能就减去他们心中的阴霾。于是,教育事业对于孩子们所具有的诗性,便几乎荡然无存了。”
确实如此,虽然一再强调学生发展是多途径的,可以前教育学生不也是这样说吗?虽然采取了“减负”的措施,可学生的的书包减轻了吗?虽然学校要求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可学生考试时,对于某些没有接触过的题型会不知所措,家长们不得不买来各类课外习题,让孩子多练,这样无形中就加重了孩子的负担。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家长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会名落孙山,所以他们会给自己的孩子买资料,上辅导班,请家教,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可学生,他们对学生还有兴趣吗?教育的诗性的还存在吗?
所幸的是,当前的教育又开始了新的改革,自2008年以来,素质教育又重新回到了历史的舞台,教育的诗性又回归了。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学习问题,让学生能体味到学习的乐趣,不正是教育的诗性所在吗?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课堂设计的精彩,体验成功的的快乐,这些不都也慢慢地融入到课堂中去了吗?
第一, 暗示性。诗歌区别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暗示性。诗歌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以小喻大、探幽发微。就鲁迅的《亥年残秋偶作》而言, 明为写景写物, 实为当时沉寂肃杀的政治环境的真实再现。杂文亦是如此。《准风月谈·看变戏法》一文, 初看写的只是对走江湖的变戏法敛钱这一场景的具体描绘, 可当我们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作深入挖掘时就会发现这里包孕着深刻的道理。看似简单却需要读者去“想一下”的文学表述, 无疑指征了鲁迅杂文的暗示性。细读鲁迅杂文, 不难发现, 鲁迅带有暗示性的杂文有一个明显的共性:通过写生活琐事如说胡须, 讲牙齿, 谈喝茶, 论照相等等小事折射出一代文人的愤世嫉俗。诗歌式的暗示性为鲁迅的部分杂文带来了意韵的朦胧与深广, 从而使其诗性特质显露无疑。
第二, 情感性。这是鲁迅杂文诗性品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体现。鲁迅曾指出:“盖诗人者, 撄人心者也”。在这里所说的“撄人心”, 即是触动人的生命意识, 使之激动。从生命情怀角度出发, 鲁迅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学观。诗的力量不仅来自于生命深处的躁动不安, 来自于心理状态的落差, 而且取决于生命状态的共鸣和理解。这也是鲁迅赞美“恶魔诗人”的缘故。贯注于鲁迅杂文中的, 是那鲜明的爱憎情感。这, 是鲁迅创作的原动力, 也是渗透于作品中构成作品强大感染力的有机部分。为纪念“三一八”惨案创作的一组杂文就蕴含着鲁迅对大众和战士的深沉热烈的爱, 对反动当局的强烈的恨。青年的血使鲁迅“艰于呼吸视听”。在对“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的体味中, 鲁迅显示出了自己最大的哀痛。然而, 鲁迅那“苟活者在淡淡的血色中, 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行”的希望, 无疑沾染着一种催人猛醒、促人奋进的昂扬情绪。此外, 《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中那些与敌人论辩之作, 也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如《二心集·“友邦惊诧”论》中鲁迅对“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惊诧’!是些什么东西”的怒斥, 使得其情感的犀利与尖刻表露无疑。突出的主体情感渗入意识, 使得鲁迅的杂文情感倾向性得以充分显现。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理性制约成分不可缺席的在场。正如鲁迅所言:“锋芒太露, 能将‘诗美’杀掉。”鲁迅的情感, 是经过理智过滤了的情感, 是热情的内核与冷静的外壳的有机融合物。鲁迅的杂文以一种主客体交融的艺术境界, 达到了杂文艺术的诗意与艺术的情感性, 从而不仅凝练地表达了生活, 而且是抒情的生命的歌。
第三, 意境与意象的营造。凡是诗都讲求意境。朦胧诗尽管诗意艰涩, 然而却自有一种氛围萦绕其间。诗的天宇, 就是意象组合的天空。意象是情感的物化形态, 意象的创造是基于诗人对事物的强烈感受, 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的中心意象就是“鸟”, 同时它也是诗人自我的比拟。鲁迅作杂文中的意象都有一定的指涉与象征意义, 而且被赋予类型化、人格化。《华盖集·夏三虫》中的蚤、蚊、蝇这一形象系列的塑造, 《准风月谈·秋夜记游》中“躲躲闪闪, 叫得很脆”的“叭儿狗”, 《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中“走在一群胡羊的前面, 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小铃铎, 作为智知阶级的徽章”的山羊等等, 都被作为社会上某一种人的类型形象的象征, 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鲁迅正是因为这些“某疮某疽的标本”, 活画出了世态人情, 活画出了国民的灵魂。此外, 在鲁迅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人肉的筵席”、“国粹家”等名词, 也都是鲁迅经过提炼而形成的典型意象。他以一种形象上的感知代替平白的理论说教, 从而使其作品的哲理性透过朦胧的文体外衣显露出来。
第四, 思维的跳跃性。“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鲁迅文化思想性格的重要因素便是以个体的价值和生命存在为本位, 强调个人、感性、现象的作用。也正是这一点, 给他带来了诗人般的气质。诗歌创作者的思维及形象创造都是跳跃的。而在鲁迅的杂文中, 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种诗的特质。鲁迅从来不让思维约束住自己, 他的创作, 总是从一点说开去,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在鲁迅的笔下统摄起来, 体现出了由思维的开阔与跳跃所带来的主题多义性。这就使得鲁迅的杂文与一般由一个论点展开论述的杂文不同, 文字与要表达的意义之间有一种折叠式的张力, 显示出了独特的意蕴无穷的魅力。《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中, 作者谈古论今, 思维自由驰骋而不受任何逻辑规则的束缚, 昭显出了自我的现实生存以外的更高更远的天空, 从而启人深思。思维的跳跃带来了主题的多义, 由此带来的即是作品本身内容的丰富与复杂。鲁迅的杂文, 总是从一个问题或由一个生活现象出发, 一路随着思维的自由流泻生发开去, 不拘囿于一个思想点。由思维的跳跃带来的艺术作品, 展现的生活图景, 包孕的思想内容必然是广阔的。鲁迅的创作实践, 为杂文的艺术殿堂吹来了一股清新的诗风, 传达了一种诗情。
不得不承认, 在老到、练达的思索与分析之外, 鲁迅以其鲜明的诗性建构了杂文的全新时空。
摘要:杂文本身就是一种介于诗与政论之间的边缘文体。鲁迅以其特有的诗人气质为杂文的表现方式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地。作品中包孕的强烈情感, 以小见大、因著显微的表达方式, 独创的意境与意象以及思维的活跃, 都使得其特有的诗性品质得以彰显。
关键词:诗性品格,暗示性,情感性,意象,思维的跳跃
参考文献
[1]范晓2001《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 《中国语文》第4期.
[2]蒋绍愚1997《把字句略论—兼论功能扩展》, 《中国语文》第2期.
[3]蒋绍愚1994《近代汉语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4]吕叔湘 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 (北京) 商务印书馆.
[5]沈家煊2002《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 《中国语文》第5期.
[6]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 (北京) 商务印书馆.
【关键词】 《星空》;诗性品格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台湾文艺电影一直以来在电影行业中都占有无可替代的位置,它总是在清新的外壳下诠释着深沉的意味。2011年上映的《星空》(由台湾青年导演林书宇指导,改编自台湾著名插画家几米的畅销绘本《星空》)不仅如一股清风吹入当时焦躁的电影市场,也更成为了久久不能散去的一抹色彩。漫画《星空》讲述了一类无法和世界沟通的孩子,从对社会的恐慌、逃避到逐步认识自我的过程;电影《星空》则用镜头语言将几米漫画中静态的画面转化成了动态的奇幻世界,不仅在画面上更加美轮美奂,同时也将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而《星空》令人尤为赞赏的是,它呈现给观众的不仅是视听上的享受,更是一首真正的诗:于繁富中求单纯,用多样化的电影语言营造出晶莹而朦胧的诗意氛围;于无声处传达主人公独特而深邃的情思;在有限的人物形象中蕴含着境界层深的艺术世界。《星空》所体现的诗性品格是在如今商业片泛滥的电影市场少有的,本人将从以上三点逐层加以分析。
一、用电影语言营造诗意氛围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所运用的镜头语言。《星空》这部影片在慢镜头、构图、灯光以及音乐的运用上恰到好处,这不仅能充分体现人物内心的走向,同时也让影片的节奏张弛有度,营造出了如诗一般的氛围,让观赏者回味无穷。
1.慢镜头
整部影片较为频繁地运用慢镜头。首先慢镜头的运用是为了更加细腻地体现人物心理的动态,其次慢镜头常常以音乐做背景配上无声对白也更能突出主人公与环境之间的隔阂,这两点在该影片中有充分的体现。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有两处:第一处是主人公小美在爷爷去世后没有选择去参加葬礼而是在家中拼“星空”拼图,但是在最后快拼好时发现少了一块时,小美开始疯狂地在房间中寻找。此时镜头慢了下来,小美翻动的动作越发剧烈,箱内的绒布玩具一个个被高高地抛到空中再摔到地上。人物的情绪到达了一个高潮,原本压抑的内心在这一刻爆发了也凝固了,小美对爷爷的思念和不舍在此刻才宣泄出来。观赏者跟随着慢镜头的画面,虽然节奏慢了下来但心情却跟着主人公澎湃了起来,最后小美流泪痛哭时才让紧张的气氛松弛了一些;第二处是小美爸爸妈妈第二次激烈吵架时运用到了慢镜头,两人的对白变成无声而此时小美躲在房间里面听他们讲话,与此同时拍小美爸妈时还运用到了特写镜头用来体现两个人争吵时的狰狞表情。当争吵到最激烈的时候时,爸爸推倒了桌子,桌子和桌上的鱼缸慢慢倒下,碎了一地。顿时气氛僵持到了冰点,小美的心也跟没水的鱼一样要窒息了。整个段落的气氛被逼到了一个极端,慢镜头以小美的视角去看她以外的世界,无疑把观众自然地带入小美的情绪之中,与人物产生共鸣。
2.构图与灯光
整部影片在构图与灯光上极为讲究,这也是台湾文艺电影的一大特点。不同的构图方式诠释了不同的人物关系——疏离或者亲密,而灯光在营造气氛的同时也可以表达人物情感。首先当小美与父母同处一室时,在构图上总是采用三角形构图,三个人彼此总是有一定的距离而且给人不舒适感,说明家庭关系并不和谐仿佛马上要发生一场激烈的争吵一般。灯光上虽然是柔和的黄色基调但是有些阴暗,也表达了人物情绪上的低落和阴郁。当小美和爷爷在一起时,两个人往往同时出现在镜头中,彼此的距离也非常近,说明了两人的关系非常亲密,情感上的依恋也很明显。灯光总体来说比较温暖,这不仅体现了爷爷的慈祥也说明了小美对于爷爷的记忆都是美好的。然而当小美和小杰在一起时,两个人物从一开始的前后位置到后期的并肩位置都是同时出现在镜头中,在光线上也是明亮的,回归了孩子们最纯真的心境。这样的构图和光线都说明了两个主人公彼此吸引和认同的心情,也预示着两人未来的发展。
3.音乐
音乐在台湾文艺电影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营造出清新的氛围、体现人物的情绪,同时也是人物出场及人物关系的重要标志。影片中主人公小美与父母、小杰、爷爷这三者之间的不同关系也用到了不同风格的音乐:片中小美爸妈第一次激烈吵架时不仅伴有他们总会在吵架时打开的音乐,同时配以低沉的旋律,曲调慢而不和谐。主人公小美静静地在门外看着门里的父母,此时她的心情也如同这低沉的曲调般悲伤到了极致。而每当在小美与父母在一起时大多数出现的音乐都是低沉的、阴郁的,也阐明了小美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感。与这种低沉音乐截然相反的就是当片中男主角小杰出现后,小美与小杰之间的交流与触碰,每一次没有语言的交流都用轻快而又有些调皮的旋律代替。将两人之间从初识到互相帮助最后到互生好感、共同分享彼此生活中不幸的关系变化体现得十分生动,无疑两人之间的情感是美好的、纯净的。两个不善言辞的孩子在陌生的社会中找到了共鸣,有了一种认同感,这种微妙的变化用音符带动画面将观者带入了那样一个青春的时节,让观者也有了一种美好的幻想。影片在诠释小美与爷爷的关系时,配上了非常缓和、温馨的音乐,无论是爷爷和小美对话,还是小美回忆爷爷,都会出现同样的音乐。而祖孙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如同那温暖的音乐一般徐徐而来,也让观赏者能够充分体会到小美对爷爷的依恋和对亲情的渴望。
《星空》在视听语言方面做得非常细腻,将触角深入了孩子的内心,用镜头和音乐的恰当配合将观赏者带入了梦一般的童话世界之中,无不为主人公的情绪所打动。而那种梦一般的童话世界,给影片带来浓郁的诗意氛围,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观众品味不尽,深思不已。
二、用无声的画面传递丰富的情感
在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往往用无声的画面来表现其作品中丰富的情感。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曾用“此时无声胜有声”来表现琵琶女在弹奏乐曲前静态的样子,但却令人对琵琶女的境遇产生无限遐想。在其他的艺术形式中也有这种静默无声的状态,但这种无声的状态比有声的状态更有张力、更能体现人物的内心。《星空》中同样用无声的画面来表现人物丰富的情感和诗般的艺境。
nlc202309040308
影片中的对白较少而无声的画面运用得较为频繁,《星空》的奇幻色彩也同样在这些无声情景中体现出来,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以下三处:第一处是当小美在得知爷爷生病后,她选择自己去看望爷爷,在去的路上爷爷送给小美的手工小象幻化成一只真的大象陪在其左右跟小美一起去看望爷爷。这个片段只有一句对白,大多数采用的是无对白手法,但是在狭长昏暗的街道上小美和小象并肩前行,两者亲密无间,如此童话般的场景不禁让人感慨其如梦境般的美幻。虽然无声但是小美对小象的喜爱和对爷爷的思念也在无声无息中静静地流淌着,主人公小美跟爷爷之间的祖孙之情表露无疑,这也为后面小美因爷爷去世而情感崩溃打下了基础,主人公小美内心温暖的一面也凸现出来;第二处是当小美和小杰打定主意一起旅行踏上了去爷爷老屋的火车时,小杰依偎在小美肩上睡着,小美望着窗外,周围的景物变得如梵高的画作《星空》一般。而火车也随之慢慢飞起来了,小美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之中,影片这部分也采用了无声的画面让观者静静地跟随主人公进入其内心世界,小美对旅程的期待和对此时此刻的迷恋如同置身于星空般美好。观者也能体味到人物内心的澎湃与兴奋,仿佛一段新的人生将开启,这也为小美在跟小杰旅行时变得开朗阳光而打下心理基础,每个观众都透视着人物的内心;第三处是当小美在旅途中突然生病时,她在昏睡中进入了自己的梦境,梦境中小杰站在森林中一动不动却变成了拼图慢慢坍塌,而小美爸妈也同样静静站在房间里变成拼图碎片坍塌了。小美慌张地捡起碎片却无能无力,人物之间没有任何对白和情感的表述,但是小美对于亲情和爱情的患得患失让观众感同身受。小美将它们抓得越紧仿佛就消失得越快,但这又是她最害怕的,主人公的敏感脆弱也在无声无息中透露出来。
导演林书宇在创作中给了观众无限的空间去想象,他运用无声的画面给影片留白,这也是《星空》作为奇幻青春电影中很有魅力的一点。这种想象不是天马行空的而是建立在主人公的情绪之上,让观众跟着或哭或笑或感动,这也是“无声胜有声”最极致的体现。
三、用有限的人物传达无限的艺术意蕴
电影《星空》改编自漫画家几米的同名插画绘本《星空》,故事的本身并不复杂:一个不爱说话的少女,认识了一个不爱说话的少年,他们都不是快乐的孩子。家庭的不幸让他们都选择逃避但在彼此的互动中找到了共鸣,两人一起去了少女爷爷曾住过的山中小屋,看到了最美丽的星空也度过了人生最有意义的旅程。
从人物设置看,导演所要讲述的内容单纯而又丰富:首先女主人公小美是一个平凡、看似合群但很沉默的13岁少女,她又有着那个年龄大多数女孩没有的勇气和敏感;男主人公小杰是一个不太合群不善言辞的孤僻男孩,但他却有着超凡的美术天赋和温暖的内心。两个普通的孩子看似平静的生活却暗流汹涌,女主角小美最爱的爷爷去世后与父母关系也越发紧张,她也越来越没有办法拉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男主角小杰也是因为父亲家暴而跟母亲频频搬家,在学校里也频频受其他同学欺凌。两个主人公的处境注定了他们有不一样的情绪和心理,亲情上的缺失让他们变得不爱与人沟通,而当小美最亲的爷爷离开后她的整个世界都崩塌了,这种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是任何人都曾经有过的。导演在主人公的设置上并不是如一般的青春文艺片一般阳光、活泼,而是有一点压抑有一点阴郁的形象。两个孩子用自己的眼光看这个社会,有一点茫然,在遇到生活中的不顺时恐慌、无助想去逃避,而两个人在彼此沟通的过程中给了对方勇气去面对。其次除了主人公的设置外其他配角的设计也十分出彩:小美的妈妈这个角色在剧中是一个以自己梦想为中心、对家人关心甚少的母亲,她在影片中一出场就带着压抑之色,让整个家庭氛围凝重,她的开心也只会建立在自己的艺术梦想有了进展之上。但是她又并不是完全自私的,在梦想与家庭之间进行抉择时她也彷徨、痛苦。影片中小美妈妈唯一一次单独跟小美吃饭就是在她决定出国、清理物品时,她带着女儿来到西餐厅跳着曾教给女儿儿时的舞蹈,瞬间仿佛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她,小美妈妈痛哭起来,她的不舍、彷徨显而易见了。小美妈妈这个情感丰富同时性格复杂的角色无疑成为影片中丰满的人物之一。与小美妈妈截然相反的则是男主人公小杰的妈妈,她承受着丈夫的暴行但是因为孩子也被牵连而选择带着孩子逃走,当小杰在学校“犯错”时她也义无反顾的选择相信孩子,这位隐忍的充满母爱的妈妈无疑在其悲剧的命运下增添了无尽的温情。由此可见导演在人物的设置上是颇下心思的,这些人物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他们仿佛出现在我们生活之中但是却有着他们特殊化的地方,人物的阴郁与阳光、自私与无私都是并存的,让观赏者对饱满的人物充满了思考与品味。
从故事的主题上来看,影片不仅让观赏者回味深思,也更让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影片在结尾处,小美在认识自我勇敢面对生活时的两段独白让人印象深刻:“我有一对爱我的爸爸妈妈,虽然他们已经不爱彼此;我有一群关心我的同学,虽然他们不见得了解我。”其实在这个社会中,我们跟主人公同样有着彷徨、不解的心情,也许到现在为止我们也没有遇到真正了解我们的人。因为我们孤独,才更依恋我们所爱的人,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选择去面对,跟主人公一样在逃避之后一样要选择面对。另一段则是:“13岁的我们,其实非常脆弱;13岁的我们,其实也相当坚强。所以,在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以前,请温柔的对待我们。我们的要求真的不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场雨,一阵风,或者,是一个点头再见。只要这么一点点的温暖,我们都会从心里感到幸福。”这段独白也将故事的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梦想。在花季的年纪里,孩子们需要的只是多一点的关怀。这也让作为观赏者的我们更加认同两个同样不善言辞的孩子就像磁铁一样相互吸引是有原因的,他们互相认同给彼此爱的温暖,而我们仿佛也回到那个青春的年纪,也去反思我们在那个时候的彷徨和迷惘、叛逆和成长。
一部艺术作品的成功不仅是让欣赏者在感官上有美的享受,也要有心灵上的共鸣。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在内容上沿袭了几米漫画含蓄但不失浪漫的风格,同时将观赏者带入了披着童话外壳的现实世界,跟主人公一起思考青春与成长。成长的过程也许是痛苦的,但是当我们回头去看时,那些纯真的情感和我们最爱的人还在,成长也是值得的!《星空》中有限的人物蕴含着无限的艺术意蕴,丰富的内涵让每个观众反思和回味。
看完《星空》这部作品的观众都会感叹这部作品的美不胜收。这部小清新的作品不仅在镜头运用、音乐、构图和灯光等形式上可圈可点,同时将成长这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抛给了观众,让观众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心灵也产生了共鸣,并得到净化,这种美感不是短暂的,而是能够互相影响的。《星空》纯粹如同一首诗一般简洁但是却不简单,它用电影语言营造出诗的氛围,以“无声胜有声”的手法透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此饱满的人物也注定会带给观者无限的思考。影片的诗意世界让每一个对未来对成长有回忆的人都沉浸其中,这也许是《星空》能够屡次在各大评奖活动中获得提名的重要原因吧。
作者简介:徐骏姣,武汉大学艺术学系2013级研究生。
1、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这种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而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对学生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学生失意的时候,给他一点鼓励;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一点帮助;学生悲伤的时候,给他一点安慰;学生高兴的时候,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分享快乐……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做老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2、用心灵赢得心灵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
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即使是那些被自己认为“一无是处”、“无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美好的道德的萌芽。对后进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这种做法,绝不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有真诚而产生的相互信任。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时,将是无比幸福的,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自从学校开设了阅读时间,每到那一刻,孩子们每天总会在我的敦促下,很不情愿地收起作业本,开始一段心不在焉的阅读,为精神的自由而阅读——《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一天我地满怀期待地问他们:在你们的书橱里最钟爱的是哪一本书?满以为会引发一场好书推介,没想竟然没有一个孩子能答上来。好一会儿有一个平日里学习成绩不错的女孩举起了手,说:“我最喜欢看的是阅读导航,因为它能告诉我许多写作文的方法。”原来看书是为了写好作文,这个答案看似挺不错,那我心里涌起一丝淡淡的失望和同情。本应该是如此放松惬意的阅读,却套上了沉沉的枷锁——为了提高作文成绩。我不禁为孩子们而惋惜,也为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而感到内疚。《周国平论教育》一书中多篇文章提到了“读书”这个话题。他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是阅读的,真正的阅读有灵魂的参与。”我不知道孩子们在读类似丛书的经典选段时,更多的是关注找到了多少好词好句,还是与作者共同遨游精神的家园。当我们将阅读的目标瞄准一个个好词好句的读背应用,怎能有闲暇去做一次精神漫游?这种“为阅读而读”会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吗?
对于阅读指导,我是一个门外汉,但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孩子们阅读诉求,觉得十分不可思议。首先,是什么使孩子们的阅读带上了功利的色彩?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和阅读有关的忠告,恐怕就数“多读书才能写好作文”之类的话了,但我们却忘了告诉孩子,读书还可以让你变得勇敢、让你感到温暖、给你安全感和幸福感,读后感《为精神的自由而阅读——《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为此,有的家长甚至急功近利地让孩子干脆读作文选,因为这样可以更快、更直接地接收到写作文的指导。为了更专心地读“有用之书”,很多家长和老师还会禁止学生读“闲书”,或者尽量压缩孩子们读闲书的时间,因此孩子对于书柜里最喜爱的书说不上来也就不奇怪了,这样无疑是在破坏着孩子们读书兴趣和习惯的养成。其次,片段式的阅读究竟是否能带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在我看来,片段式阅读只能窥一斑而不能见全豹,原著中原本鲜活的灵魂被割裂、支解,让人无法拼接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一个完整的灵魂、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如果说片段阅读还有一点益处的话,那就是一个片段仿佛一扇窗,打开了一个个阅读视界,吸引你开始一段神奇完整的精神之旅。美国的阅读教学从来不是一个片段,而是一本完整的原著,让孩子静下心来,倾听作者的讲述。阅读作业也不是所谓的摘录好词好句,而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体会、反思的问题,诸如“你认为书中最精彩的是什么,说说它为什么吸引你”、“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等等,引发你说出真实的感受,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是一次读者与作者的二次对话,那又将是一次美妙的精神之旅。
有位智者曾经说过:“经济决定今天,政治决定明天,教育决定未来。”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为何?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作者的提问,正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已经思考、正在思考的问题。“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教育即生长,而不是灌输,哲学家用很朴素的话语道出教育的真谛。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现实中是老师、家长、各级领导关注分数大于关注一切,成人世界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人性中最初的守护变得面目全非。我们春节走亲访友时遇到孩子,问得最多的应该是:期末考试得多少分?作业写完了吗?很少有人会问孩子:这个假期你快乐吗?这个假期你读几本书?有一所高中学校,每年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无数,据说考上北师大的学生都算差生,很多家长把孩子托关系走后门往学校里送,他们靠的是全封闭管理,每月学生只能休息一天。那所学校的校长和周国平教授说:历史将会证明,我是一个罪人。
中国现行教育的弊端很多,教育体制问题要靠政府痛下决心解决。但在现行体制下,在小学阶段,老师也拥有相对的自由,可以为自己的学生尽可能创造好的小环境,这要求我们做老师的要站得足够高,对于现实体制的弊端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对教育的理念有足够正确的理解。周国平教授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我们在回忆自己的人生岁月时,脑中一定会有许多值得感念的老师。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不是这位教师的专业知识,而是他的触及我们灵魂深处的语言或行为。
诗性的语文教育,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这样就必须营建诗性的语文教育课堂模式。语文教育的诗性课堂的本质属性——形象的、审美的、纯真的、超越功利的。诗性课堂的教育模型就是体现这些属性的。语文教学的诗性课堂模式,并不等同于我们常说的语文学科的课型,而是要构建足以引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情境。
语文诗性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是符合语文学科的本质。它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诗性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能有效地调节和组合语文教育中的知、情、意诸因素,又带有作为教学模式应有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的特质。
语文教学的诗性课堂模式,不是不传授语文知识,而是注重传授哪些知识和怎样传授知识。以鲁迅先生的《雪》作为教学案例。有的教师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和写作心境谈起,透过文本的剖析,分析“雪”的象征意义,探究作者对人生的哲理思考,结合联想和象征修辞的讲解。一般来说,这样的教学在科学性上并没有什么不对,并足以应付考试。但是这样的教学没有能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境界,从而把握住作者的诗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没有起到太大作用。而有的教师讲授这一课时,选择了另一种途径,首先要学生注意文学创作的基本出发点:“诗人感物,连类不穷”,鲁迅日记中记下了半个月前的两场大雪,1924年12月30日,“雨雪”,31日,“大风吹雪盈空寂”,是雪景理出作者感受的途径:由北方的雪联想起自己故乡江南别具风采的雪;雪是由雨变的,进一步想到了雨。
可以图示为:北方的雪——南方的雪——雨(雪的惊魂)。再让学生通过阅读理出作品的思路:雨——南方的雪——北方的雪——雨(雪的惊魂)
将作者感受途径和作品的写作思路比较以后,让学生探究:为什么文本首先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南国的雨?为什么感受的途径和艺术运思的途径不同?通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出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尽管因为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充满活力,奋发斗志。作者把雨放在开头来写,便一下子切入问题的本质。让学生明白了从生活中感受和艺术运思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进而抓住一个细节——对江南雪的特点“滋润、美艳”进行分析,要学生透过字面意义领略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的艺术美。教师说“滋润”是暗示雪中饱含着水分,没有被冻结,很湿润,摸上去软绵绵的,说明江南的雪天并不太冷;“美艳”是说在阳光的照耀下,雪晶莹发光,是由雪的质地所决定的。接下来再结合后面的描述来分析,“那是还在隐含着青春的信息,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指出前一个比喻是说江南的雪是透露着春的信息的报春使者;后一个是说江南的雪像极了健壮少女的皮肤,比喻新颖,奇妙,使江南的雪形象化了,几乎有了生命,象征着充满青春活力的战斗者。文章从视觉、触觉和心理感受(联想)多方面来写雪,显示出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和对青春生命的赞美。授课者将文本中已经很形象的词语再度予以阐释、活化,并从理清文本内在脉络出发,构建诗的意境,使之更为具体,从而捕捉作者的心思。教师把文章运思和修辞知识的讲授融化在课文的讲解中,让学生自然地去领略,并没有搬用多少名词术语。
前一类教师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功利型的;而后一类教师的课堂教学把文章运思和修辞知识的讲授融化在课文的讲解中,让学生自然地去领会,这才是诗性的课堂。
营建语文教学的诗性课堂,还要求教师用诗心去解读课文,即用审美的心去破解教材,以期取得独特的发现,再去选择合适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如果教学单纯是应付考试,就不必费什么心思,把参考书上的内容教给学生就行了。现代文如此,古文教学也是如此,在讲授《项羽之死》时,“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体现了项羽的悲壮、不舍以及英雄末路的痛苦与无奈;陆游的“泪痕红悒鲛绡透”的柔肠寸断;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凭栏之思;柳永“兰舟催发”的折柳之痛;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重游之叹……感受这些远比学习那些功利的讲授更有价值。
实用而具体的教育目标,必然导致越来越糟的功利教育。在教育的参与者看来,教育就是一个获取利益的工具,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得到什么,没有现实收益的教育是无人去做的。所以才有了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的现象,一切与分数无关的教育都无一例外地被排除在教学计划之外。在这种狭隘的教育目的驱使下,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只是为了一个“分数”在打拼,什么“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博大胸怀,什么兼济天下的凌云壮志,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或许只能在升旗仪式上作为校训背背而已。那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天的孩子身上已经越来越淡漠,越来越不被关注。
为一所学校的学生讲过一次心理健康课,其中有这样一个游戏活动:有一天,你带着小白兔、大象、猴子、老虎和狗共5只动物去原始森林探险,为了能顺利穿越森林,种种困难使你不得不先后放弃这些动物,你会如何抉择?请了几个学生发言,他们都选择了在第一次时就抛弃小白兔。理由是:虽然小白兔很可爱,自己也很喜欢,但是它对我没有用,不能帮我完成任务。再问其他孩子是不是同意这个说法,得到的回答出奇地一致:同意!其实这个游戏来自国外的儿童教育训练教材。国外的孩子做选择的时候,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给出的理由是,哪个最能适应丛林生活就抛弃谁,最后带走的是最弱小的小白兔。我们一直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但是这种以“有用”和“无用”作为取舍标准的选择,怎么说也不能算是以人为本。
《礼记·大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可见,古人早就把“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人生理想作为教育目的,懂得了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与此相比,我们所谓的升学教育、精英教育是不是应该感到自惭形秽?哈佛大学50周年校庆时,曾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这样的回答,是不是应该让那些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暗地里搞应试教育的同仁们感到羞愧?
教师的身上有多少诗意和从容,就会有孩子们的多少生动和活力!只要我们少一些“有用”与“无用”的粗暴取舍,少一些只重结果的急功近利,那么,教育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很诗性的话题。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西郊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邹韵文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王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这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诗性的洗礼。王老师起承转合间的流畅诗意深深吸引了我,最终汇聚在我心里的只有一个字——美!
在这节课中王老师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教师确定了一条情感主线:友谊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的真诚对话。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播,更是对我教学历程中的一个鞭策。
在教学中,王老师抓住三个主要场景,分别是鸟儿和树告别的场景,鸟儿千辛万苦寻找大树的场景和鸟儿对着灯火给树唱去年唱过的歌的情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感悟文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用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激发他们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
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为小鸟和大树之间那份带着淡淡伤感的友情而感动。而更为作者设下的那么多的情感空白而震撼。小鸟的那份执着和忠贞,友情和诚信,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东西。教师一遍遍地让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一遍遍地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动着自己。当我们的学生学会了感动,学会了“用眼睛吃东西”,用精神来营养自己。那么看到真,会去追求,看到善,会感动,看到美,情感就丰富了,心灵就充实了,趣味就提高了,素养就全面了,人格就健全了。语文学习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统一了。
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师设计在小鸟面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这里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却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暴发点,更是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教师让学生读,让学生变成小鸟读,学生提问:“
1、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还要唱去年唱过的歌?
2、鸟儿为什么两次都盯着灯火看了一会?这两次有什么不同?
3、每次说话小鸟心情怎样?学生解答,教师适当引导。这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最后教师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练笔的环节,写写小鸟怎样地说,在旁白处加上表示人物心情、表情的词语,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水到渠成把心里感受写出来,填补空白之处。做到了听说读写相结合。
假期里,我读了《说“长”论“短”中美教育》这本书,本书主要是由 陶继新老师和黄思路的越洋QQ对话所凝结成的。陶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温文尔雅的儒家大师风范以及他对中美教育的独特见解令我汗颜;再就是黄思路女士积极乐观、不为艰难折服的毅力,豁达开放的心态以及她明察秋毫,博学善思的好学精神都令我高山仰止…… 书中有对中国创新教育的批判,有对美国基础教育的指责,也有对中国教育的赞扬,对美国教育的欣赏。这本书使我更为全面而客观的了解了中美教育的真正的差异,以及要努力去追赶的方向,择其几个视角,可见差距之一斑。首先学生的能力上而观:
>读后感 扈秀云“ loading=”lazy“ src=”p.9136.com/1w/l/bdccd3fd3_2.jpg">
一、能言善辩 PK 不善言辞
美国人从小就开始培养演讲能力,练胆量,练风度,练演讲技巧,鼓励孩子展示自我。在课堂上,老师往往会把学生分成四五人的小组,根据所学知识上台演讲,每个人必须独立完成项目或论文,向全班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学期每人要做七八次报告。
黄思路讲到,她的同学个个都能言善辩,反观中国学生,常常被老师称为太“安静”了。陶老师认为,这“安静”中有中国人一向含蓄、谦虚的性格有关。
的确,由于文化的差异,所导致在具体的做法上的差别,在身边,如果有人在公众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对某事进行批判,往往会被称为爱出风头,个性太张扬,这往往是带有贬义色彩的,正因为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使很多有自己想法的人也保持着沉默,以维护着自己的谦虚形象。
除了文化、个性使然,与不同的教育有关,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演讲,而中国教育更注重听,传统教育以注入式为主,如今虽有改善,但培养演讲能力仍只是当作一种特色,而非作为一种能力去培养的,学生被动的学仍是课堂的主旋律。所以在中国较多成绩优秀的学生,却是不善言辞的,在需要表现自己的.场合,也往往显得拘谨。
二、重视读写 PK 重视理化
美国的教育从小就重视读和写,一年级的课程就侧重阅读和写作,多读多写多说可以开发多方面的能力,美国人的好口才与大量的阅读有密切的关系。在美国阅读能力差简直无法继续读书,每节课后都留有大量阅读。在大学每门课每周都有四五本的阅读量,老师还会开出书单让大家泛读,其中包括必读书和推荐阅读书籍,美国老师布置学生读完一本书后都会讨论,并经常要求写读书报告。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我们长期的学科指导思想。正因如此家长和学生都愿意把时间花在做题上,一些学校也明显的有重理轻文现象,即便是所谓的重视阅读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式的掩盖而已,真正把阅读当作提升学生人文修养,并为学生的人生奠基的学校,是少之又少的。没有了读基础之上的写,犹如空中楼阁,是没有根基的。
又如如今各类补习班层出不穷,而又数理科和英语的补习门庭若市,从而也窥见,作为母语的语文,承载着人文性和工具性重任的学科,却是不够重视,更谈何做到每门功课每星期需要阅读四五本的阅读量。缺乏了人文滋养的人,大多较为浮躁,不能以较高的素养来约束自己,这也许正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世相了。
三、敢于放手 PK 包办代替
美国教育的一个可取之处,就是不把孩子当孩子,什么都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摔倒了也不扶。老师会让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自己看说明书组装机器人,并通过电脑编简单的程序操纵机器人。那个说明书很复杂,非常难懂。但老师就敢放手让孩子从头开始自己揣摩。
可以用一个较为经典的例子来阐述这一点:美国的孩子从能拿勺子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即使弄得满身都是,家长也不管。但是我国的多数家庭,独生子女,孩子集千般宠爱于一身,六、七岁了,爷爷奶奶拿着饭碗追着撵着喂孩子,十多岁的孩子,想吃苹果,长辈们早就把苹果洗净削皮递到了孩子手中,中国的父母,最爱对孩子说的是不,不要单独出去玩,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玩泥巴……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一切,都依赖于父母,我接触过好多这样的孩子,问他,你将来长大了做什么?孩子会一脸漠然。中国现在的孩子,大都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帮孩子洗衣、做饭、收拾房间、帮孩子穿衣服,这样长大的孩子会不会变成四肢不勤,失去基本的生存能力,这样的孩子会有自信?这样的孩子会百折不挠?两相对比,哪样的孩子更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家长的思考!
四、守规则 PK 自由散漫
美国人特别遵守交通规则,黄思路还讲到,一个中国留学生找了一个美国女朋友,半夜过马路,路上除了他俩没有任何人,这时红灯亮了,男青年拉着美国女友过马路,美国女友提出了和他分手,原因是,他连红灯都敢闯,不能给人安全的感觉!男青年回国后,找了一个中国女朋友,同上次一样,半夜无人过马路红灯亮了,男青年接受上次教训,在红灯亮时,男青年没过马路,中国女友也提出了和他分手,原因是,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男青年还墨守成规,太死板!近几年,交通事故屡屡发生,管中窥豹,难道引不起我们的思考!
我们的孩子在学校能遵守学校规则,而到了社会上竟叛若俩人,这难道是学校的责任吗?曾记得有一次去超市买东西,有一位家长竟怂恿孩子插队,并说:“孩子插队没有笑话的。”真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呀!
在日本童话创作界,名声显赫的儿童文学研究者石井桃子的一句话被传为经典:“北有宫泽贤治,南有新美南吉。”他们二人的经历极其相似——均是出生于日本的农村、当过教员、英年早逝。不同的是新美南吉四岁丧母,他的遭遇比宫泽贤治要悲惨得多,他的一生都笼罩在童年丧母的悲哀之中。因此,他的大多数童话作品都体现着渴望母爱、渴望亲情、渴望与他人得到真诚交流的主题。新美南吉短暂的一生所创作的一百二十余篇童话,在他死后获得了高度的评价,这些童话为儿童打开了一扇丰富多彩的窗户,他本人也被冠以崇高的荣誉——“日本的安徒生”。他的代表性作品有《久助君的故事》《小狐狸阿权》《花木村和盗贼》等,本文所要论述的《小狐狸买手套》便是其中之一。
《小狐狸买手套》篇幅和情节短小,讲述了寒冷的冬天来临后,狐狸妈妈想给小狐狸从人类居住的镇上买副手套来御寒,可是以往的经历使狐狸妈妈在看到镇子上的灯光后不敢向前迈一步,只好让小狐狸自己去买手套。小狐狸对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那么好奇,怀揣着恐惧的他却顺顺利利地买到了手套。这留给狐狸妈妈一个疑问: “人类真的有那么好吗?”这篇童话以小狐狸和妈妈为主人公,在温馨的气氛下、充满爱意的语言中笼罩着一份淡淡的忧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其诗性艺术特征。
一、非生活本身形式的表现形态
童话善于创造一个特殊的“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保持着较大的距离,这便要求组成童话世界的要素要具有非生活本身形式的表现形态。首先体现在以超自然面貌塑造的人物和事物形象上。提到狐狸,人们脑海中首先闪现的不是它作为动物的属性,而是狡猾聪明等艺术形象,这一形象经常出现在各国的文学作品里,儿童文学中尤为常见。大多数作家只是在很小的程度上尊重了狐狸作为动物的物性特征,而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它独特的风格和思维方式,《小狐狸买手套》也不例外。作品将狐狸做拟人化变异处理,小狐狸会哭会笑、像人类一样需要戴手套才能抵抗严寒,而且知道使用钱币去购买物品。如此叙述,狐狸的生活便与人类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了。除了人,组成童话世界的事物形象也和人物形象一样经过变异,以假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主要体现在对童话般的非视觉形象氛围的营造上——丝绵一样柔软的雪地上纯白色、可爱的小狐狸,冰雪覆盖下一望无际的森林,人类小镇上像星星一般美丽的灯光。人们常说的“像童话般美好”也不过如此吧。
其次,该童话故事设定了一条假定的线索,使用这条线索将许多假定的或非假定的细节、事件联系起来,“这样,整个故事建立在假定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外在形态便不可能是生活本身的形式”。狐狸住在森林里为实,千方百计去人类开的商店买手套是虚; 下雪的冬天很冷为实,商人把手套卖给小狐狸不足为怪是虚……作品的外部时空经过虚化和淡化处理,再加上组成元素相对原始简单以及以主要人物的行为贯穿线索的单线性结构,使生活本身形式的世界和非生活本身形式的世界重叠并存。这种外视点叙述,使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之间、叙述者和隐含读者之间、读者和叙述对象之间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二、假定性与真实性并存
朱立元在《接受美学》一书中谈到,文学作品和其他叙述的不同主要在于它有一个“象”的世界,而“象”的产生,或者说一般语言之所以能转化成文学语言,关键在于运用特殊的修辞方法。小狐狸是生物狐狸和幼儿二者的结合,作者对他的`无限丰富性进行简化,只呈现出单纯的小孩子的一面,给人一种“面目全非”、不是生活本身形式的感觉,这就是艺术的假定性。这些假定性特征使得《小狐狸买手套》具有民间童话的风格,一是作品具有幻想性; 二是狐狸妈妈的预言均一一轻而易举地实现; 三是人物性格单纯。《小狐狸买手套》中出现的人物如人类家庭成员、狐狸母子、老百姓、帽店老板,无论哪一个都是没有个性的类型。因此,狐狸妈妈只把小狐狸的一双手变成了人手,也显得不足为奇。童话艺术的假定性与真实性之间的张力也从这样的表述中体现了出来。
没有真实感的作品不会具有真正的美感,童话充满了假定性因素,其真实性是建立在假定逻辑上的真实,关键是作家设定怎样的语境,能不能与读者达成默契,只要能达成默契,无论怎样假定,都是可以的。新美南吉在《小狐狸买手套》中,运用旁观者的视角将小狐狸完全拟人化,使得狐狸的一举一动显得无比正常,达到了文学性、虚拟性、儿童性的有机统一。
三、超越现实的精神意蕴
宗璞说: “如果说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画卷,童话就是反映生活的一首歌。”文学作品的主题意蕴是它的灵魂所在,唯有意蕴深远、广阔的作品,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经久不衰。童话是从原始文学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在意蕴层面也体现着人类童年时期的集体无意识。进入文明时期以后,童话的创作对象转变为少年儿童,但由于儿童在心理成熟度、理解能力、文化水平上与原始初民有着相似之处,童话的表现领域依然存在于表现对现实的超越性的精神意蕴。
狐狸妈妈和人类交流失败的经历是《小狐狸买手套》这个故事发生的导火线,如果狐狸妈妈没有疑惑,故事便不会情节曲折地进展下去,而小狐狸却“意外”地与人类交流成功,使故事有了还算完美的结局。交流对于任何时期的人类都至关重要。关于交流,朱自强先生有“诚意说”,即相互之间交流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双方的真诚度,如果小狐狸和手套店老板有一方怀疑另一方而不愿意进行交易,那他们之间就不会存在交流,正是小狐狸的单纯善良、真诚之心,才使得它感觉到自己和人类没有太大的差别,而狐狸妈妈由于心生疑虑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文明时代,沟通过程中存在着信任危机的问题呼之欲出。
故事在赞扬和追求庶民的善良心性的同时,又总是存在着单纯的善意难以沟通的人生悲哀。表层上叙述的是两只小狐狸为了过冬不得不到人类世界买手套的故事,事实上暗示着人类世界和动物世界之间的隔阂。童话通过简化、夸张、非逻辑化后的假定性语言,展示了超越现实的精神意蕴,最后达到了理想的、超凡的、极致的美。
《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情,如斯亲切,更具体地显现出中国这段波澜壮阔的美的历程。全书结构严密、气势恢弘,读之使人神弛千年,遨游于历史的长河中。
李泽厚,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一九八八年当选国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一九九八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已卯五说》等书。
楚汉浪漫主义
从《楚辞》到山海经,从庄周到“款柔以教不报无道”的“南方之强”,在意识形态各领域,仍然弥漫在一片奇异思想和炽烈情感的图腾——神话世界之中。1表现在文艺审美领域,这就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2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艺术史上享有盛名的《离骚》前一部分作为对往事的追忆,偏重于叙写现实;后两部分作为对未来的探求,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则以回到现实结束全篇。诗中通过这样的抒写,塑造了具有崇高品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形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美的融化成了有机整体。3
汉代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楚汉文化一脉相承,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的中国又一大文化传统.12 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93页。
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93页。3 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93页。
魏晋风度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的变化时期,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都经历了重大的转折。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这个时代有太多的痛苦,太多的烦忧。因此,有相当多的情况是,表面看来潇洒风流,骨子里却潜藏深埋着巨大的痛苦。4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阮籍,想要解脱不能解脱,逆来顺受又不适
5应,别看他作为竹林名士是那么放浪潇洒,其内心的冲突痛苦是异常深沉的。陶潜对于政治采取了一种逃避性的态度,也只有他,真正的做到了逃避,宁愿归耕田园,藐视功名利禄,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不为虚名所累,不委屈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陶潜在田园劳动中找到了寄托和归宿。6
陶潜和阮籍在魏晋时代分别创造了两种不同的艺术境界,一超然世外,一忧愤无端,它们以深刻的形态表现了魏晋风度。
盛唐之音
盛唐是一个解放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生观是一种放纵的,爱自由的,求自然的人生观。所以这个时代产生的文学也就多解放的,自然的文学,文学的风尚很明显地表现种种浪漫的倾向。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之中。即使是享乐、颓丧、忧郁、悲伤,也依然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这就是盛唐艺术,他的典型代表就是唐诗。7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盛唐艺术在这里奏除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 45 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139页。
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140页。6 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141页。7 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170页。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8
中唐文艺
唐代中后期,唐朝的鼎盛期已过,但诗歌创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现了韩愈、柳宗元、李贺、白居易等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也正是从中唐起,一个深刻的矛盾在酝酿。9在这批“文以载道”“诗一采风”的倡导者倡导“文以载道”的同时,便不自觉的走向与此刚好相反的另一种倾向,即“独善其身”。结果就形成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既关心政治,热衷仕途而又不感兴趣或不得不退出和逃避。
此外,中唐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题已完全不同于盛唐,而是沿着中唐这一条线,走向更为细腻的官能感受和情感色彩的捕捉追求中。
如果再做一次比较,战国秦汉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那么,中唐呈现的则是人的心境和意绪。10
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181页。
【内容提要】本文阐释了何谓儿童诗性智慧并分析其消失的原因,从儿童诗歌欣赏这方面来寻找儿童诗性意识培养的生长点,期望使儿童在生活中储备这样一种诗性思维,为诗意人生打下基础。【关键词】诗性意识 儿童诗歌 欣赏
一.诗性智慧与儿童本性的契合
关于诗性智慧这一概念内涵,最早是在18世纪中期由意大利人文学家维柯所提出,他在自己的论著中强调,人类来自天性的智慧具备一种诗性特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即人类的童年时代,由于科学的落后,人类认识自然万物的方式大多由想象创造而来。这种智慧,更是全球各个民族所共有的一种所天生就有的智慧,其鲜明的特点即人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充分感知一些,并在这个过程中联想、想象。
很显然,这种诗性的智慧,与孩子们的本性发展具备契合点。在我国的古代,哲学泰斗老子强调,圣人认知观点中的智慧学说,从本质上来看和儿童世界的不断发展存在密切的管理,因此人类的教育活动往往从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鲁迅也曾经指出,儿童们的心理很值得我们去敬畏,因为他们总是充满了想象。西方古典哲学大家弗洛伊德也强调,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尤其是他们在游戏、再想象的时候,就如一个思维开阔的大诗人。著名教育家大家福禄贝尔则认为,儿童可以成为我们这些大任的教师,他们不但内心单纯,而且善于想象,还从来不矫揉造作。从中外名人的这些认知观点可以看出,整个儿童群体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群体,孩子们在了解世界、观察万物的过程中,总是融进自己独特的想象、情感、生命意识,在他们的思维中,总是呈现出一种鲜明生动、具备各种色彩、充满浪漫情调、审美情趣的诗性特点。
笔者由此得到启发,儿童的诗性智慧是美好的、智慧的。其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最初的创新创造积极性的反映,在充满想象和智慧的同时,还往往对人们的一些认识习惯敢于冲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提出很多问题,并上虞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儿童诗性智慧消失的因由 1.泛道德化:远离儿童的生活体验
教学一直按重视“将来时”而轻视“现在时”的框架内进行。教师大多关注教材有哪些变化,增删了哪些内容,教学视野仍然局限在“课本为中心”。因此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往往和现实以及实践严重脱节,导致教学效果缺少新颖生动,缺少一种生活情趣,这种枯燥、单调的教学形式,必然制约教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实现。
2.伪儿童化:缺乏主体之间的交往和对话
从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来看,对于知识本位的追求仍然是很多教师人员的价值取向,因此课本、课程几乎等同于权威这个词汇,在传授知识的过程,老师们所抓住不放的,仍然是教学目标的推进。学生更多的是依附教师的权威观念和思想,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早已游离在课程之外。3.唯智育化:遗忘了儿童的生命价值
目前在一些教师人员甚至是管理人员的心目中,其思维仍然停留在过多的灌输理性知识、单一增进知识积淀,而对于实践价值等等往往有所忽视。课堂注重的是通过学习知识如何让儿童适应外部社会发展的要求,以至于“教学成了塑造‘单向度的人’的一种工艺流程”。
三.叩问:童诗教育的意义
为什么要借助儿童诗来进行诗性教育呢?翻开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笔者看到了这样的描述:
在第一教学阶段,应该明确创设诵读课程,将童谣、儿歌以及相对浅显的古诗词进行辅助教学,并尽力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从中获得一种最早的情感体验感,同时增进对语言美、诗意美的理解,该极端可以背诵优秀诗(词)文50篇(段)左右。
在第二教学阶段,应将重点放在启迪孩子们了解、熟悉诗文或者词段的大致意思,增进情感和知识积累。
在第三教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孩子们去想象诗文或者词段中所表达的生活场景,感受作品中所弥漫的情感,进而受到这些经典诗文的激励、感染和启发,树立其美好、健康的思想认识。
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探索已经证实:在儿童的初期入学阶段,幻想,求知、好奇等等都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还体现出较强的记忆力,因此是孩子们积淀知识、提升学习效果最佳时段。而且他们对美好的语言还有一种天生就有的情感,这是决定孩子们了解、学习语言往往效果最好的关键所在。
立足儿童认知的普遍规律视角来讲,他们在刚刚入学时,往往是口语表达逐渐向书面表达过渡。我国的一些经典诗文尤其是儿童诗内涵极为丰富,诗意表达上新颖生动、朴素自然,最适应孩子们刚刚理解和认知事物、树立美好情趣的特点,所以老师们应该有针对性多向孩子们推荐。通过上述分析梳理可以看出,优秀儿童诗文的教育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甚至家长敬畏、尊重孩子们诗性智慧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
四.童诗欣赏:呼唤儿童诗性的回归
日常教学中如何激起孩子们对语言的热爱,对文学的兴趣呢?笔者力图从儿童诗歌欣赏这方面来寻找儿童诗性教育的生长点,使儿童在生活中储备这样一种诗性思维。
1.诵读经典,沉淀儿童诗性智慧
在儿童的最初的思辨中,模糊与存疑,当然非常普遍,而解疑解惑的过程,则是开启孩子们智慧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增进知识和美好情感的积淀,积累一种“精神的、文化的、高级的生命能量”,[1]以帮助孩子拥有更多更好的未来成人精神的潜力。这种能量从哪里来,就从阅读中来,从一篇篇名家经典中来。
在学习与大自然相关的课文时,我喜欢和孩子们共读金波的儿童诗:小鹿披着花和叶的光影,一路与每一棵树“交谈着春天的消息”;森林中,“就连小雨点都会耍魔术,一掉下来就变成了蘑菇”......清新、素雅的语言让孩子们激起许多活泼的想象,产生爱与美的丰富联想。
如何让孩子们从儿童诗背后的故事和意境中,引发更多感悟和思考呢?我选取了美国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儿童诗:作业机/哦/作业机/你是最完美的小机器/按下小按扭/等上十多秒/印出的小作业/干净又整齐……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总会禁不住微笑起来,而且从中联想到很多很美好的东西。
2.对比阅读,丰富学习诗歌的经验 所谓的比较阅读,重点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将内容、形式临近或者相对的一组文章放到一起,在阅读中引导孩子们对比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们在比较中可以更好开拓视野、丰富联想,这样就可以提升学习效果。
如在组织学习雪野《树叶》时,就可以将那些很美的句子与王宜振创作的《树的苦恼》以及邱易东创作的《五个杈丫的小树》等等实施比较教学,孩子们在学习中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体会、想象那些非常优美的句子、那些生动自然充满情趣的场景,因此会牢牢地记住这些文章所表达的内容。
同样写树,雪野的有些哲理味,王宜振的偏重情感表达,邱易东不是写实物树,而是写精神树。通过“树”为主题的对比阅读,孩子们对树有了多种认识,在以后阅读诗歌时也能从多视角进行思考。
3.体验想象,充盈儿童诗性逻辑
著名教学家杜威认为,孩子们的世界里,不仅存在着无数的秘密、兴趣,还存在着无数的情感、同情,但是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统一规律的 [2]鉴于孩子们的诗情逻辑总是巧妙地融入自身的感情色彩、丰富联系,因此,其总是充满审美情趣、诗意之美。
(1)创设情境,感受意境。
要让孩子们真正领悟儿童诗中的想象,调动学生感官,如使用多媒体课件等形象化的材料,让学生从具体可感的图片中获得灵感。当然还可充分应用音乐进行渲染,让孩子们和诗人一道产生深刻的心灵共鸣,让他们可以尽快的进入到诗作的情境之中。(2)激活文字,品悟想象。
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理解诗意,是儿童诗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如,在林宪武笔下:夜空是花园,星星们每晚都在那里散步、乘凉……读完这样的诗句,孩子们都体会到诗中之趣。但这还不够,教师还要继续追问:你还觉得夜空是什么呢?谁又会在里面呢?充分把握诗歌中留下的空白与空间,引导学生激活文字背后的画面。
4.品味语言,感受诗性的光芒
每一首诗歌是,都是表达语言的最好艺术,经典的儿童诗更是如此,其所闪烁的诗性光芒恰恰适合了儿童的特点。[3] 孩子们对儿童诗的理性解读能力较弱,也无须对写作技巧作深入分析,如果欣赏只停留在朦胧的直觉感知阶段,则无助于他们欣赏能力的提升。因而,教师要引导孩子们抓住诗作的语言特点,进行适当的知性理解和探讨。如张怀存的《我的书包》:
先是写:我把/风儿/海水/装进了书包。再继续写道:我把/花儿/早晨的阳光/装进了书包。最后的一段很美,也很感人:我把/老师的声音/同学的笑声/装进了书包,我把/妈妈的爱/自己的梦/一起装进了书包。
书包这一司空见惯的东西,诗人不但写出了新意,而且耐人寻味。在这首小诗中,在初读时往往一下子就可以点亮孩子们眼睛,在品味、思考、想象中,使孩子们的知识得打积淀。
儿童诗歌的欣赏只是儿童生命构建与发展的进程中的一朵浪花。如何让孩子们的诗性智慧经由教育的悉心呵护并得到不断的开启、丰富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挖掘孩子们闪烁诗性之光的地方,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版,49页 [2][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生活:明日之学校[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王立春.向着儿童诗的方向[N].北京:文艺报,2008-3-15 [4] 管建刚.一线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论教育的诗性》读后感】推荐阅读:
红楼梦与中国诗性文化06-02
再论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11-25
论杜威的教育目的12-23
论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09-10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09-12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11-29
教育论文:论班级的柔性管理11-18
论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教育意义及教育途径12-08
论陶行知的家庭教育观06-06
浅论减负与素质教育的关系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