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李镇西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李镇西老师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学习李镇西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篇1

五郭店中心小学丛树坤

2016年3月12日,我有幸在邢台追光中学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专题讲座——《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自感如沐春风,收获颇多:

一、只有真心实意的爱学生,才能永葆一颗童心,才能真正消除职业倦怠感。

李镇西老师通过一幅幅照片,展示了他与学生共嬉戏、同成长的历程。我似乎看到了他那一颗发自内心深处的对学生的爱和依恋,而这岂不是教育的真谛吗?试想,设若没有爱,即使教学设计再精致,文本解读再到位,教学设施再先进,学生也不会爱上这门学科的。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小学生往往是先喜欢任课老师,然后才喜欢上这门学科的。这不能不使我——一位有教育职业倦怠感的老师深刻反思、反省的地方。记得一位老师曾说过:如果你把学生当做天使,那么你将生活在天堂;你把学生当做讨厌的魔鬼,你将永远生活在地狱之中。只有端正心态,发自内心的爱学生,才能享受到职业幸福。

二、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关注学生承认,促使学生成才。

李镇西老师作为高中的班主任,他深谙教育心理学,了解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教会学生先成人,然后成才。他把“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幸福”作为校训,从人格上引领学生向善。这也让我想起我们学校的校训“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幸福”,不也是引导学生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获得幸福吗?再往小处说,我班的班训“做最好的自己,创最好的班级”,也是注重学生在做人,学习上超越自己,进而把班级建设好。

三、不断学习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李镇西老师在讲座中,反复强调老师的自我学学习、自我提升,还向与会的老师推荐了许多好的书目,比如朱永新的、日本佐藤学的书籍。一位老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及时地复习,才能使自己的“一桶水”变成“活水”,自由的驾驭课堂。由此,我想到我校新建的教师书吧,里面的好书很多,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一读,不断的为自己充电“加油”。

学习李镇西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平等,培养,根源

这个暑期, 我认真研读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一书。通过学习李镇西老师的著作, 被李老师那神奇的教育魅力所折服;被李老师那执著的教育精神所感动。李老师在书中提出许多新的教育观点, 我深受启发。今天我主要谈谈对李老师“在平等中培养平等”的一点认识与体会。

一、我对“在教育中坚持平等”这一原则认识上的偏颇

“在教育中坚持平等”, 在我的脑海里, 我对这一教育原则的理解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也就是说, 不管哪一位学生, 他的学习成绩好与差, 家庭背景高与低, 经济状况贫与富, 对他们都要一视同仁, 一碗水端平。

然而在李老师的著作中, 这一原则有两层含义:不仅是要求我们老师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而且还要坚持老师与学生的平等。

对于第一层含义, 我们老师可以说比较容易做到。而对于第二层含义, 要想做到恐怕比较难了。

二、现实生活中师生不平等现象示例

例如, 每当我们老师向学生借一样东西时, 学生往往会争先恐后把东西借给我们, 而且是毕恭毕敬的双手送上。而学生有求于我们时, 我们是否也会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他们?是否有懈怠的时候?在校园里师生相逢, 当学生向我们问好时, 我们是否送上一个微笑, 是否存在不予理睬的行为?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 学生齐声向老师问好, 我们是否也回敬一声问候?学生到医院看望老师, 我们总认为是“应有的礼貌”, 而老师到医院看望学生成了难能可贵的“事迹”。到学生家进行家访, 学生为我们搬来椅子, 而学生到办公室很少享受“请坐”的“礼遇”。

三、师生不平等的根源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自古以来, 强调师道尊严。家贫出孝子, 严师出高徒。教师与学生平等, 会丧失教师的威严, 在学生面前没有了威信。这些传统的观念无形中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造成了师生的对立与不平等。

四、确立新型的师生平等关系的意义及做法

在师生不平等的氛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 实际上是为未来培养了一群“顺民”。 (李老师之语) 他们只能顺从别人的意志, 很少有自己的见解或创造力。

现代社会要求人与人之间拥有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让学生从小在心灵深处确立平等的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这种“平等”, 不仅是我们教育分内的事, 而且是教育应有的职责。那么怎样才能与学生实现平等呢?

1.“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现在我们教育中流行一句“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我想这个“蹲下来”未必就是单纯让我们“肢体上的蹲下来”, 它更重要的是要我们“心理上的蹲下来”。“肢体的下蹲”是一种“姿势”, 而“心里的下蹲”是一种“境界”。这是能否与学生实现真正“平等”的根本。

2. 真正与学生实现平等还要求我们拥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

只有拥有孩子般的童心, 我们才能站在孩子们的角度看待问题, 才能与学生心心交流, 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3. 更要关注学困生。

要想营造平等的校园、班级氛围, 创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还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多关注学困生。我们教师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信心。由于智力因素、学习基础、家庭教养以及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学生不可能均衡同步, 往往总有一部分学生暂时滞后或者掉队, 这部分学生在应试的考场上只能沦为屡战屡挫的失败者, 这些学困生在心理上往往有自卑感, 与老师疏远, 见了老师有意回避, 进一步拉开了师生距离, 增加了不平等感。

对学困生而言, 他们成绩不好, 但是他可能更加关心班集体, 更乐善好施, 他可能成为运动场上的一员虎将, 他可能会小发明、小制作……我们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心血, 倾注更多的关爱。唤起他们的尊严感。这与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不谋而合。

李老师说得太精彩了, 让我把这段话抄录下来, 与同行们共勉吧!

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 篇3

我校集中收看了“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李镇西是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曾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十大教育明星等称号。通过这四次培训,我感触特别深,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来为班级管理刻画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下面就谈谈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学习的总体印象——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在这次讲座中,有一段话对我的感触很深。“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我觉得做好一个好的班主任真的需要智慧。对学生的爱是基础,而智慧是来自于实践中的不断反思,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中提升的。

李镇西老师提出的“做一个富有灵魂的班主任”,其实做好一个班主任很简单,就是做最好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健康、快乐、积极的成长,就是一个老师,一个班主任应该做的事情。

“做一个富有灵魂的班主任!”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

“做一个富有灵魂的班主任!”这是李镇西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在25年的从教学生涯中这么做的。“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人比人,气死人’,因为你比的人,处于人类文明的金字塔尖,当然越比越觉得自己无能。但是,请别忘了,虽然也许你永远成不了‘家’,但通过努力,你却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你。”这些话是李镇西老师写给学生的,也是他写给他自己的。“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怎么才能高高兴兴呢?我就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这样孩子们也越来越爱你了。他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班级建设、后进生转化、早恋、作弊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的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

二、班主任的幸福-——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

李镇西老师说 “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我们能够和孩子融为一体,爱心使我们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我们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同时,优秀的班主任还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专家,能够使我们在学科教学或其他专业技能上(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道德上)征服学生的心,并给他们以积极的影响;思想家,能够让我们随时反思自己的工作,并以鲜活的思想点缀学生思考的火炬;心理学家,能够使我们不知不觉走进学生的心灵,同时让学生不知不觉向我们打开心灵的大门”。

(一)童心。李镇西老师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和学生同年龄的一个学生,这不但是教师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础。所谓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是指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有同年龄学生般的情感,同年龄般学生的兴趣和纯真。当我们努力保持这一份童心时,其实我们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我们便构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变得“一样大”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当老师撕下成人的面具,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我想当我们怀着李老师所说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时,我们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可爱。即使学生做错了事时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地动机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总是怀着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或许会好心办坏事,当是我们用童心去衡量时,自己就会变得平易近人,会使学生觉得你亲近,具有亲和力。

童心决定着童心,教育者的童心,是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所以孩子们喜欢的,应该是自己要喜欢的;孩子们喜欢看的书籍,自己更应该多看、多研究。童心是最好的老师!童心就是最好的兴趣爱好!(二)爱心。李老师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同时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是日常生活所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

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自己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他讲了一个案例:在八五班有个学生叫王宁,他自从一进校开始就一直稳居我班的最后一名,无论怎么说服教育都不起任何作用。面对这样的学生,有时真的令人头痛,但我不能放弃,因为我给我们班的学生说过55歌人永远是一家,绝对不能让其中的一个掉队。于是我投入满腔的热情,关怀他的生活,又从周围的同学身上做文章,然给大家诚心诚意的帮助他,这样在大家的努力下,他终于有所好转,虽然他现在的学习任然在后一百名,但相对与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责任心。我时常以为责任心就是从早到晚一直守着着学生,学生成绩好,考上好的学校这就是责任心的表现。李老师让我明白,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班主任每天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谈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我们今天怎样对待学生,今天作学生怎样的榜样,明天的学生就怎样对待他人,我们手中诞生的是未来的人才。教育者具有怎样的思想行为就会培养出怎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为目标,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班主任的责任心,我们才无愧于教师的历史使命。

(四)宽容心。李镇西老师以一颗宽容的心在对待着自己的学生,面对犯错的学生能以一颗理解的心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当学生犯了错误,不是批评也不是说教而是让他当众表演节目,可以唱一首歌,也可以讲故事、朗诵文章,让学生在表演中记住自己的错误。他允许学生犯错误,因为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孩子认为有用的都是带着美好的愿望去做的。所以老师应该以宽容的心面对学生。而我在管理学生的时候流于简单化,不是讲道理就是讲道理,有时还以请家长来吓唬学生。通过学习我才真正明白,这样的教育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有时还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五)耐心。李镇西老师给我的深刻启示还有一点就是:他对学生是少有的耐心,尤其在转化后进生的时候,为了找到一个与学生谈心的好机会他可以等待一个学期,在无数次的等待之后他觉得时机成熟时候才去找这个学生谈话,这种难得的耐心正是抓住了学生易于反弹的心里而采取的措施。李老师的耐心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写信上,无论是开学初的第一封信还是平时与学生交流的书信,都可以看出他在对待学生时少有的耐心。正是因为这种耐心,李老师才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他的班主任才当的得心应手。

三、班主任的责任——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一)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者

培养学生干部,班主任首先应具备崭新而科学的“学生干部观”。优秀的学生干部无疑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但又不仅仅是助手。他们既在工作上给班主任以有力的配合,又作为代表全体学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我们培养学生干部的目的,也不只是为了使自己图个轻松,而是为未来培养组织者、管理者的幼苗。

1、轮流班干部制度的实行。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受到信任,渴望自己的长处得到展示,这种正常心理,理应被教师尊重。鼓励每个同学树立起自信,尤其注意那些内向的学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还以“假如我是班干部”为题,利用班会课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为以后的“班干部轮流制”奠定了基础。确定选拔班干部的标准即一要有责任心,二要学习上不拖后腿三要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这样的要求下经过全班民主选举选出了班长,并由班长组阁,形成班干部队伍。周期为一月。并且按照学号有一位同学担任值日班长,负责班级大小事务,值日班干部每天要完成“值班日记”的填写:上课哪个同学没有认真听讲;哪个同学上自习说话;哪些同学做了好事等。李老师每天要检查“值班日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现今他们班已经完成班级日记三大本。三是积极扶持 增强自律。为了调动每位同学当好班干部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才华在自主中得到充分发挥与施展,在每位班干部上任前,李老师都单独找他谈话,交代注意事项,教给工作方法。在他的指导下,每个同学在值周的这几天,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安排好班级的大小事务,管理好班级同学的行为规范,如要求同学上课遵守纪律,下课不追逐打闹,不说粗话、脏话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自律和律他的意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2、加强信念理想教育。班级建设的每一步,最终都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定的目标。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有意识、有计划、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努力的结果。班级建设目标规定了班级建设的任务,是开展班级活动的依据,是班级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鼓舞学生建设班集体的力量源泉。李镇西老师的班级教育不仅目标明确,而且突出人格引导,在“学做人”上下功夫。在这一点上我也有些尝试,无论是在班会课还是在平时我都注重对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我经常以“学习做人比学习知识更加重要”来要求我们班的学生,我从细节入手,从言谈举止,从待人接物,从与老师同学的相处等方面教会了学生做人。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李镇西老师十分重视班级教育中各种力量的利用和协调,依靠学生、科任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各种力量,尤其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他在班级工作中,紧紧依靠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生活、班级教育的主人。李镇西老师相信学生,把班级里的事交给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做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把教师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权威。这是一条班级教育的根本原则。李镇西老师讲究用法治代替人治,让学生自己制定班规,也就是所谓的民主治班。并以鲜活的实例告诉我们如何治理班级。

(三)、走进学生心灵。能否走进学生的心灵,是班级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李镇西老师强调说,不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不是真教育。要走进学生心灵,班主任就要走进学生生活,尽可能多地和学生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发展的需求、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温暖他们的心。李镇西善待学生的求助,真诚地和他们做朋友。李镇西老师善于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经常和学生进行“非功利谈心”,巧妙地把自己的教育意愿转化为集体舆论。以真诚赢得学生的心,从而走进学生心灵。李镇西老师与学生心心相印、心心相通,为了解学生打开了通道,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在这一点上我始终走不进学生的心灵,这可能是由于我对学生的了解太少,我与学生除了学习上的事情之外从不探讨其他的事情,从李镇西老师的《做一个最好的教师》讲座中,我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后我将加以改正。

学习李镇西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篇4

望家小学杨兴山

7月20号,我有幸在宜昌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从李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他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深入思考。

李老师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1.教师的最高境界。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我。

2.做到三心、三家。三心即童心、爱心、责任心。童心,即和学生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爱心:在日常生活中有依恋、思念,想你的感情。责任心: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三家,即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专家:课上的棒,专业上也有造诣,教给学生特长,自己也有特长。思想家:思想是引路人,带着思考的大脑教学。思考学生在想什么,带着学生思考。心理学家: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

3.做反思型的教师。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不停地实践,不停的阅读,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

4.教师要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从什么地方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要挑战自我,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做自己的事,争取做个最好的老师。

李老师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们,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

李老师对学生的确具有一颗真正的爱心。他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从不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学生,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他与学生的对话,不仅仅是谈话,而是通过谈心、通信、家访等形式,与学生沟通。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

学习李镇西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篇5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闲暇之余,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宽容中有严谨,严谨中有幽默,幽默中有沉稳,沉稳中有激情。激情是火,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情是露,可以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田;激情如风,可以吹皱学生平静的心湖;激情如雷,可以振醒学生懵懂的迷梦。

在《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个绿叶,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我工作已经五年了,每一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每一次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也时常在想: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而看完这本书,我切身体会到了教育工作中爱的重要性。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朴实的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书看完了,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耳边时有这样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最后,摘录几段李镇西教育名言,与大家共勉。李镇西提出了“四心”:

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

平等之心:“拜小孩为老师”

学习李镇西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篇6

浓烈的过年气息随着爆竹声声而来临,千家万户都沉浸在祥和的年味中,到处可以看到提着大包小包拜年的人群。闲暇之余,我静静学习了 李镇西 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在阅读中时时会被 李镇西 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宽容中有严谨,严谨中有幽默,幽默中有沉稳,沉稳中有激情。激情是火,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情是露,可以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田;激情如风,可以吹皱学生平静的心湖;激情如雷,可以振醒学生懵懂的迷梦。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书中 李 老师这样告诉我们:“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虽然教师在教育中富有爱心早已不是什么“新潮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但我还是被 李 老师对学生那份深深地爱折服了。

李 老师的爱,不仅仅是对优秀学生的爱,而且包括“难教儿童”的爱;

李 老师的爱,不仅仅是对自己所直接教的学生的爱,还包括所有——外班的,其他年级的,甚至是外校的学生的爱; 李 老师的爱,不仅仅是刚踏上工作岗位初为人师时的片刻的激情,而是贯穿着他的以前,现在,甚至是将来的教育事业,爱心是他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前提和保证。

李 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是呀,我们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有没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呢?很多时候,是在和别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结果是浑浑噩噩度日,丧失了做为一个人应有的情趣与活力,更谈不上去超越自我,并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

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写下那么多手记、札记,为进一步探索教育的规律积累那么多原始的宝贵的资料。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可能是他的这本手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说法来贬低教师。其实,要做孩子们认可的“王”,真是谈何容易!

李镇西 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朴实的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读 李镇西 老师的文章,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

吴玉英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闲暇之余,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宽容中有严谨,严谨中有幽默,幽默中有沉稳,沉稳中有激情。激情是火,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情是露,可以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田;激情如风,可以吹皱学生平静的心湖;激情如雷,可以振醒学生懵懂的迷梦。

在《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

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个绿叶,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

舞。

我工作已经十二年了,每一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每一次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也时常在想: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而看完这本书,我切身体会到了教育工作中爱的重要性。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朴实的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书看完了,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耳边时有这样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最后,摘录几段李镇西教育名言,与大家共勉。李镇西提出了‚四心‛:

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

平等之心:‚拜小孩为老师‛

责任之心:‚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五日

教育的智慧从何而来——看李镇西视频讲座有感

(二)看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最深切的感受就是激情澎湃,你的思想会被他的语言深深吸引,思想受到冲击和震撼,继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择善而从之。

李镇西老师说:“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是一种激情的行动,需要用一辈子去演绎。”在此过程中,需要的是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感、深厚的专业素养,更需要教育的智慧。

教育的智慧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

1、从实践中来

相信每位教师在从教之初内心都充满了激情和热望。但是日渐平淡的生活和各种烦恼困惑纷沓而来,对于一些人来讲,一切随之变得索然无味。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感?李老师说:“要不断给自己提出目标,使自己每天的工作日都充满着创造的乐趣。”他主张和学生打交道,带着研究的眼光从事教育。他所说的研究不一定是什么高深的理论研究和试验,而是针对教育细节中的困惑。在他25年的教育生涯中,他进行过诸如“未来班试验”、“青春期教育”、“集体主义研究”、“班级民主管理”、“语文人格教育”等研究,并写出了许许多多相关的教育教学叙事和反

我想,李老师正是在实践中发现了困惑,又是在实践中解决了问题、成就了自己。

2、从困惑中来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会面对很多的问题。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自信。

我们喜欢福尔摩斯,佩服他在面对复杂的案件时表现出的冷静,赞叹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推断力。福尔摩斯之所以能够轻松破案,最重要的是他把破案当成了一种乐趣,进而流连其中。

教育的原理也一样,我们不妨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把每一个问题、困惑都当做课题来研究。那么,每研究一个问题,我们的智慧就多了一分。日积月累,教师也就成长为专家。

李老师指出,转化后进生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作为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转化后进生。因为,“看一个老师的态度,就要看他对后进生的态度,对后进生的教育”,这是衡量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原则和标准。

要想转化后进生,就必须做到以下原则:相信孩子;与孩子建立感情;允许错误的反复;降低要求;集体帮助;以鼓励为主。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要做好人、要做得更好的愿望,因此教师不应放弃每个孩子。而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集体帮助”。教师喜欢“单qiang匹马”,与学生一对一进行交流或教诲。相对

励、去督促,效果会比教师单方面的教育好得多。

我想到了我们学校的教育现状。在当前后进生较为普遍的情况下,每位教师都应该把转化后进生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在研究中借鉴李老师的的成果和原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爱,从而自觉地完成蜕变。

3、和学生一道成长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民主的教师必须具有:第一,虚心;第二,宽容;第三,与学生共甘苦;第四,跟民众学习;第五,跟小孩学习。”是啊,我们总是认为只有教师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却不知道学生感化教师的重大作用。

我的教学生活中曾经发生过令我非常感动的一件事。有一阵自己遇到了一件非常苦恼的事,一个学生知道后,主动找到我:“老师,本来我还想辍学呢,看到你这个样子,学生说什么也不能自暴自弃了。放心,有我在,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看到她一幅侠肠义胆的样子,我不禁哑然失笑,神马都是浮云,没有什么理由阻挡快乐和欢笑。从学生身上我看到的是自己所欠缺的乐观向上、敢于担当的情怀。

《礼记·学记》中有:“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现多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古人尚且意识到这一道理,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教师更应如此啊。

4、从写作中来

马克斯·范梅南说:“写作是思考和行动的调和······是将内在的东西进行外化。”写作是和实践、思考相伴而生的,因而李镇西认为写作是颇具创造性的活动,是自我制造、自我塑造的过程。

一个研究型、智慧型的教师必会是喜欢阅读、勤于反思和写作的教师。只有在写作中才会使自己更快地提升。写作并不是神秘的一件事,任何一种思想跃然于纸上,写作的活动便形成。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写主要是担心写不好或是高度、深度不够。李老师说,其实我们写的东西不一定是理论性极强的论文。只要来自于实际,只要言之有物,就是好文章。李老师举了自己的一个实例:他把自己的一些教育随笔寄给杂志社,竟然非常顺利地发表了。由此,鼓励老师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

教师的写作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给学生写的信、教育手记、教育论文、思想随笔。

除了读、写教育方面的文章外,李老师还提倡教师读一些人文方面的书籍,写一写这方面的随感。这不仅是提升个人素养的体现,也是感染学生的需要。

讲座最后,李镇西老师满含深情地说道:“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

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对人生的信仰和追求跃然纸上。

听李镇西教育讲座有感 篇7

——听李镇西讲座有感

望岛小学王晓琳

李镇西——这个如雷贯顶的名字,自我大学起就经常从老师口提及,他对教育的理解及实践让我钦佩不已,但百闻不如一见,这次有幸到烟台切身聆听李镇西的讲座,才真的让我的内心激起千层浪,重新唤起我对教育的那份初衷和对孩子的那份热爱。第一、教会做人——善良、正直、勤奋!

李老师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天才学生到哪里都是天才,其天赋和学校教育关系不大——郭沫若不进乐山一中,而进了眉山一中,一样会成为文学大家的;钱学森就读的不是北师大附中,而是南师大附中,一样会成为科学巨匠的。教师对于天才孩子的意义,在于人生导航,教会做人——善良,正直,勤奋!”道出了教师教育的本质,让我豁然开朗。

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能力和职责,古话说教书育人,可我们往往只做到了教书,却忘记了育人,或者说我们忘记了育什么样的人:一个听话不违反纪律的人,一个不给班级惹事麻木不仁的人,一个为了应付检查说一些“善意的谎言”的人„„我们只顾着自己的省事省心,忽略了呵护孩子那颗纯真善良的本性!我好惭愧!因为我从没有认真想过我能给我教过的孩子留下些什么!我们教过的孩子将来未必都是文学家,科学家,而绝大部分都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普通的劳动者,那么我们为何要强求他们每个人都是学习精英,门门检测优秀,但至少我们可以教育他们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一个平和温暖的人,一个勤劳努力的人,一个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都会寻找快乐、乐观向上的人,一个不论走到哪里大家都“因为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那时,我该多么的感动与满足„„“让每一个从自己身边走出去的人,都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

身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的我,不就应该为着这样的目标而努力吗?我想,我应该给我教过的孩子留下的应该就是那份善良、正直、勤奋„„ 第二、用心用情当一个称职的班主任。

班主任当过好几年,学生换了好几批,不能说不用心,因为我好像做到了一个班主任应该做的所有事情,让我班级的孩子们团结向上、遵纪守法,甚至成绩优异、健康平安。但是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我才意识到,我这个班主任有多么的失败,因为我为孩子们做的实在太少,没有为他们与我相处的那段美丽的童年留下只言片语„„看着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那份深情厚谊,我好羡慕!“一封真诚情书”“一本班级史册”“一个微型相机”“一部感人小说”“一份公共财物”“一张陈年照片”都可以证明我和孩子们共处的美好时光,或感动、或悲伤、或快乐、或遗憾„„如果有,当我多年以后有一天翻阅起来,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如果有,孩子们长大后再次翻阅起来,该有一种多美妙的感受;如果有,那被回忆起的彼此之间的依恋应该就像初恋那般美好吧„„

我要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一个不但用心,更要用情的班主任!

学习李镇西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篇8

“爱同样可以伤害学生。”“最不能原谅的教育失误,便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研究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语文教学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真情实感。”这些都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名言,听完他的讲座对我的启发很大,所以记录下来与各位共勉!

李老师谈吐风趣幽默、博学多才。他经常利用空余时间给学生读一些文章,向学生推荐名著,要学生摘抄,可以想像,他读过多少教育专著,他平时有多爱好读书。我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可是和李老师比起来还是自叹不如。从选择师范的那天起,我的理想便是当最好的老师。有句广告词说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与做最好的老师是否自相矛盾,我认为并不矛盾,“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李老师说,作为一名教师每天要完成“五个一工程”,即每天上好一节课、找一个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读书不少于一万字、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写一篇教育日记,可以是教育教学反思也可以是教学小故事,反正要笔耕不辍。听完他的讲座,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沉睡的写的欲望,我一直很想写点什么,虽然,我不能每天都写,但我能经常写,写下自己一时的感受,在将来的日子里慢慢品味,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窦桂梅也有自己的五个一工程,即每个月读一本好书,上一节公开课,面批一篇学生作文,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听一场专家讲座。尽管他(她)们所说的五个一工程我不能全做到,但可以做其中的一部分,这样下来,也能给自己充充电,我感觉自己现在没有什么上进心了,每天重复着大致相同的生活,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的睡上一觉,每天都感到很疲倦,对于自己的专业没什么提升。原来,我很喜欢看名师的经典课堂或者是教育专著,也有名师的教育理论,从中汲取了不少的营养,现在似乎就是在吃老本,其实教育教学是需要智慧的,要不断的给自己增加营养,不断的充实自己,看具有大家风范的名师课堂,是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最好最快捷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我要进行到底,学无止境,到广阔的名师课堂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营养品吧,相信每一次都不虚此行!

李老师所讲的内容很多,大的方面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小的方面到具体的案例和一些具体的小做法,其中对我感触最深,对我来说,感觉收获最大的主要是:要做最好的老师,一、要有出色的专业素质和超强的业务能力;二、要有心,有进取心,要专心,要有思考反思。这两点是我听完李老师的讲座最大的感触,以下就是我对于这两点的一些见解。

一、要有出色的专业素质和超强的业务能力。

我认为,这是我们教师的立身之本。做教师不同于做壮工,不是靠力气大,或靠蛮干就能致胜。教学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必须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出色的专业素质和超强的业务能力才能开展起来。如果我们没有最最基本的业务能力,在学生眼中,我们只能是一个无能的好人,一个好心的“废物”,一切教学工作只能夭折在摇篮当中。所以,我们每一位老师,不管原来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如何,都要活到老,学到老,时时刻刻不要忘记磨练磨练再磨练自己教学基本功和业务能力。

二、要有心,有进取心,要专心,要有思考反思之心,要专心,要用心。

具备了第一条,具备了出色的专业素质和超强的业务能力,只能说我们入了门,能从事、进行基本的教学,能开展起最起码的工作了,或者说能立了身。但是这时,我们只能说,我们已经是教学方面的将才,已经具备了必须的外在的东西,但这还是初级阶段,还没有掌握教学工作更深层次的东西,离把教学工作做大,做强,做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缺少教学工作的精髓,还没有成为运筹帷幄的帅才,还有内在的东西需要学习。这就是要有心,有进取心,要专心,要有思考反思之心,要专心,要用心。包括李镇西先生所说的“要写作”,也是用心的一种外在表现。

我认为,我们大部分教师都只征战在上面两条之一的路上。有的老师只津津乐道于基本功的训练,而疏于或不屑于用心;有的老师却只精于用心,却忽视了基本功的再提高。其实上面两条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硬”!这是制约我们大部分教师进步成为名师的关键因素。

那如何进行两手抓呢?是先苦练基本功,把教学基本功练到登峰造极,再去练进取之心,思考反思之心,再去专心、用心,还是恰好和上面反过来,先练“心”,再“练功”,还是两都同时开练?我认为应该是两手同时抓,两手同时硬起来。如同武侠小说里绝世一流的剑客的成长:最初练剑时,是手中无剑,心中更无剑,既无练剑的基本功,也无练剑的精髓;练习一段时间的剑法后,发现已手中有剑,而心中仍无剑,已具备练剑的基本功,但还没有体会到“剑魂”的精华;再练习一段时间,发现心中已有剑,但手中无剑,经过一段苦练,练剑的精华已初步找到,但这时却发现,原来已经学会的所谓基本功已经远不够现在用的;最后再练习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练剑的最高境界,成为绝世高手,即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即外在的基本功与内在的灵魂都达到了游刃有余、来去自如的境界。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同时成长、成熟。将、帅之才皆备了,将才的匹夫之勇,再加上帅才的运筹帷幄,才能攻无不克,所向披靡。所以,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外强于“功”,内强于“心”!之心,要专心,要用心。

学习优秀中学校长李镇西心得体会范本【二】

在市教育局和进修学校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来到了沈阳,参加《班主任》杂志社主办的班主任培训。7月21日我们有幸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报告——做一个富有智慧的班主任。

李镇西老师是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博士。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xx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2007年被评为2007感动四川人物。

李镇西老师的头衔很多,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但是听他的报告感觉他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虽然有那么多的光环照耀着他,但是他却那么朴实无华,那么平易近人。为了让坐在后面的老师能够看到他,他不惜站着讲了一天;会场内的空调坏了,工作人员给他拿的风扇也不自己享受特权,让它旋转,把凉爽送给更多的人。从小事可窥见一斑。李老师不仅在用语言教育指导着我们,同时也在用实际行动说话。

在听报告的过程中,我的心情一次次的起伏澎湃,一次次的眼泪欲冲出眼眶。我想其他的老师也和我一样,心灵受着震撼。做为一名教师,他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幸福,快乐!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不仅仅会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对他的人格塑造和品质的培养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与学生心心相印,彼此依恋!这也正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情感”一直是我比较纠结的问题。我对学生有一种特别的喜爱。经常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兄弟姐妹,夸奖他们的长处,欣赏他们的优点,担忧他们的不足。有时不是为了做什么,经常是有感而发。有时会想,会不会他们感觉我与他们太没有距离,就缺少了班主任的威严而不“怕”我了。所以,也要注意在相处的过程中把握好度,做到严爱有加,公平公正。学生是很理解老师的一片心意的。听着李老师的报告,心里不时的产生一阵阵共鸣。我当然做的与李老师比起来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学生的爱。我也是幸福老师中的一员。

印象最深的就是李老师对教育契机的捕捉,敏锐而又准确。同时也擅于引导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把每一次的突发事件都当做是教育契机。早恋、失窃······那么多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在他的眼里都是教育的素材。真是佩服李老师的聪明和睿智,同时也是一个那么有心,有情,有义的好老师。李老师说:“教育比清查更重要,但是这个教育一定要自然,而且震撼人心。让教育也充满浪漫的气息。”当然,追求教育的浪漫,不只是为了寓教于乐,不只是方法和技巧,更是一种教育境界。是师生双方生命的和谐共振与交相辉映。

无论听什么样的报告,都不会教给你一个统一的方法来管理和教育自己班级的学生。这需要自己真正用心的琢磨与思考。针对自己班级的特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对症下药。我们要把怎样三年的时光,留给孩子们未来的记忆?我在深深的思考着······感谢教育局领导和进修学校的领导给了我们一次深入学习与思考的机会,也许我们还不够优秀。但是我们会不断的努力,像李老师学习,像其他优秀的老师学习,像身边的老师学习。让自己的教育之花绽放的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优秀中学校长李镇西心得体会范本【三】

20xx年3月15日—3月16日在校教导主任的组织和带领下来到了呼和浩特,参加了中国教师教育学会和北师大老教授协会主办的班主任培训—“李镇西教育思想与班主任心理综合素质培养”。我有幸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报告—班主任的小技巧和大智慧。

李镇西老师,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特级教师,1982年以来曾荣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教育专家”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人称“南李北魏”(南有李镇西,北有魏书生)。

李镇西老师的头衔很多,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但他在开场白的时候却这样说:头衔都是他人给的,我自己认为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那么朴实无华,那么平易近人。演讲开篇他让所有与会同志观看了武侯实验中学十年校庆的宣传片,十分钟的宣传片,没有看到学校的领导,没有看到学校的建校规模,没有看到半个字的关于学校取得的成就。仅仅看到了一位新教师怎样把一个中途转学的后进生培养的爱学习了的事迹。多么低调,多么实在啊。

“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他的同事也是这次报告会又一主讲——刘朝升用这八个字来概括他们的校长。欣赏李镇西关于教育的演讲,让我对教育有一些感触。李镇西的教育行为对我们有着重大的指导,所以我要把自己听到的,记住的,想到的、写下来。

一、爱心与教育教师的最高境界。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叽叽喳喳的享受就是幸福)(有没有欣赏孩子的一颗心,可以反映你有没有对孩子的爱)。

爱是什么?

李镇西老师这样说:爱是一种依恋。(什么是依恋?孩子们都期盼着上你的课。放假了,孩子们都盼望着早点开学。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孩子们觉得因为有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爱是一种理解。什么是理解?李镇西用自己的一句话说“一个学校最可怕的是一群愚蠢的教职工在‘兢兢业业’。”最后告知与会者,一个理解学生的老师是:有儿童般的情感,有儿童般的兴趣,做有童心的教育者。你要理解学生需要什么。而不是应该怎么!爱是一种尊重。李镇西说:一个学校没有比学生的信任更重要的了。学生们为什么依恋学校,依恋班级,依恋班主任?那是因为他们信任。怎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信任从尊重开始。

爱是一种浪漫。我们要让教育充满浪漫与情趣。(我们要把三年的时光,留给孩子怎样的回忆?)出自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我交给你一个孩子》一书。孩子来学校的目的是快乐成长,你让孩子快乐且浪漫的成长了吗?一个孩子,一个日子,就是教育。善待每个日子,呵护每个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

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留给孩子无限的浪漫的回忆。(比如,篝火晚会,踏青活动,爬山归来,田野归来,中秋晚会,元旦晚会等等)再社会实践中,孩子的浪漫回忆很多。

二、要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是一种激情的行为。安东尼·罗宾斯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成为顶尖的渴望,就不可能创造卓越的成就,那种渴望可能是一个艺术家、运动员、科学家、一个平凡的父母或是一个生意人的抱负。要做老师,就要做最好的老师,做你身边最好的,做同行中最好的。人只有报着做最好的心态,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三、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一个老师当然要有有童心、爱心、责任心。但是,他必须课上的好,班带的好,分考的好。还要坚持“四个不停”“不停的实践,不停的思考,不停的阅读,不停的写作。”关于实践,我们的上课,带班,谈心,处理班级突发事件都是实践。庸俗的人一贯蛮干,优秀的教师懂得创新与研究。当谈及上课,李教授说:我们要把每节课都当公开课,当优质课来上。只有这样你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

关于思考。你知道“第十名现象”“皮格马利翁效应”吗?第十名的孩子真的比较有出息吗?倒数的孩子就没有出息吗?皮格马利翁在中国做过实验吗?学生是需要关怀、支持、信任和鼓励的,如果我们都能每天做到这些,我们的每个孩子都会实验成功。

关于阅读。李镇西说,阅读对于我们教师和孩子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在报告中他要求我们教师要多读书,并且为我们推荐了一些教育报刊、教育经典和学生读物等。

三、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让他们因为有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镇西。

幸福是一种心态。

首先、多和学生打交道,学生的天真可爱,活泼开朗会不知不觉地感染你,让你去喜欢他们,从而减轻对教师工作的倦怠。

再次、带着研究的眼光去从事工作。换一种眼光看教育,让每天都充满创造的乐趣。

最后他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小和尚老抱怨,师傅就让他去买盐,一半盐放在杯子里用水冲了让他喝,问他味道怎样,当然咸了;另一半扔湖里再喝湖水,问他味道怎样,此时水的味道很鲜活。这就给出启示:人一生的苦难就那么多,关键是看我们的容器有多大,你胸襟开阔就觉得很快乐,所以不要做杯子,要成为一片湖泊。

李老师的报告言简意赅,对一名教师来说收获很大,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精神灌溉,也给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我们要学习李老师的爱心和童心、尊重与民主,要拥有高远博大的情怀,享受激情、浪漫、诗意的教育生活;要端正思想,克服职业倦怠,不断加强学习;要倍加珍惜当前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学习优秀中学校长李镇西心得体会范本【四】

我们一行八人在乡中心李英会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在保定美术中学举行的“李镇西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李镇西,一个教育界响当当的名字。一个被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全国著名的优秀语文教师和模范班主任。在两天保定之行的学习中,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李老师的教育魅力,我感觉我的心仿佛经过了一次洗礼。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教育者对事业的忠诚与执著,对学生的关爱,对同行的真诚引领。

李老师说“教师应该有童心、爱心、责任心。”

是啊!没有童心的老师怎能理解孩子的初衷,没有爱心的老师如何懂得保护幼稚的心灵,没有责任心的老师如何既教书又育人?当然,要拥有如此三心情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李老师还告诉我们,要说“走进孩子的心灵”有什么捷径,那就是: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我们教师要有一双欣赏孩子的眼睛;要永远保持最初的童真。只要我们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真诚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积极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与他们一同欢笑,一同忧伤,一起爬摸滚打,一齐感同身受,他们就会把我们当作“大孩子”和好朋友,一旦得到他们的认同,他们就会对我们敞开心扉无所不谈,真正做到心与心的交流。而要达到这种境界,有时甚至只需我们以平等的心态,静心聆听他们的诉说就足够了。李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你很难想象,作为一名老师,李老师曾与学生趴在地上比学狗叫;在操场上与孩子们一起摔跤,在雪地里与学生打雪仗、滚雪球……

李老师说:“我有一颗童心,所以我快乐、开心、浪漫。”李老师那颗童心时时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中。在平凡的日子里他爱学生,也让学生学会懂得爱,并传递爱。从他的报告中我体验到教育的幸福与欢乐。李老师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命在教育这片沃土中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今年我担任一所农村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平时课程多,任务重,工作压力大,难免有些怨气,有时自觉不自觉的迁怒到学生头上。说实话,我也不想这样,可现在的孩子也着实不让人省心。因此学生们都觉得我太严肃,不苟言笑,让学生敬而远之,慢慢的,我觉得我离我的学生越来越远了……

听了李老师的课,我不由自主的反省了我自己:是的,我或许是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但我决不是让学生打心里喜欢的老师,因为他们都怕我,学生在我面前不敢“乱动、乱跳”。李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他那种真正关爱学生的做法深深的打动了我: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依恋、是理解、是尊重、是浪漫、是责任、是智慧,是让孩子每天有收获,很快乐,这就是教育。李老师现在是校长,作为一名校长,要管理一个学校,还要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这么多的工作任务,可他却还能去关爱学生,每天还找学生谈心,聊天,和孩子交朋友,直接倾听孩子的心声,并且觉得这才是自己的“正事”。为什么他能做到?答案只有一个:他爱学生,他爱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他觉得这样做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

是啊,“用真情培育真情,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爱心感染爱心,用心灵照亮心灵”的“以情育情”教育风格是我学习的榜样;“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教育理念是我前进的动力。我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时刻向前辈学习,吸取经验,少走弯路,并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实践学习,对我们而言,那是一种幸运。做为教师,永远拥有童心、爱心、责任心,并有名师为伴,以敬业乐业为境界,教学相长,定会享受到幸福快乐浪漫的教育人生,也会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学习优秀中学校长李镇西心得体会范本【五】

有幸参加了在行知中学举办的“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聆听了李镇西、郭文红、李俊杰三位名师关于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教育思想,这两天的学习,可谓感触深刻,受益颇多,下面就简单谈谈这次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爱在无声无形中

李镇西老师在他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中的说过“爱心应该是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所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在《教育与爱心》中也说过“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爱心)。可是在这次报告中李老师却并没过多的谈及爱心对教育的重要性,但整场报告中我却时刻能感受到李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爱。现在身为校长的李老师眼中都是学生,甚至把老师都当学生来看,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是学生欢悦的照片,李老师看着照片中孩子,那一句句“眼睛多明亮呀!”“孩子们多可爱呀!”“孩子多开心呀!”“这一瞬间多美呀!”……句句透着李老师对孩子的爱呀!每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回忆起往事,学生对李老师的那份爱,李老师对学生的那种依恋之情,使我深刻的感受到爱不是大张旗鼓的表达,不是特殊事件中的表现,是在日常中无声无形得对孩子的关注、理解与赞美

二、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李镇西老师说过:“坚守教育信念是对的,但目的不是为了什么优秀,而是自己的快乐。别在意优秀不优秀,要在乎你自己每天是否幸福。因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这次做报告的三位老师都很有成就,但报告中却并没有谈及自己的那些成绩、称号等,反而都谈及了和学生相处的快乐与幸福。李老师原来做班主任时,常和学生说:“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镇西老师也在用行动证明着学生因为有了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学生之间也因为这句话而努力做好自己,让其他学生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在整场报告中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李老师在回忆往事时的那份幸福与满足!

是呀!就像李老师所说的:幸福是一种心态,拥有了好心态,便拥有了幸福。而我们的生活中为了争取所谓的优秀,幸福感渐渐离我们远去,为了所谓的优秀、荣誉称号或领导的赏识和认同,我们为了行动而行动,不能从自己内心而出发,就如李老师所说的:我们渐渐失去了从容自如的心态,失去了“慢教育”的智慧,也失去了教育的优雅与情趣,甚至我们潜在的或者说沉睡的功利心渐渐苏醒,让我们备受折磨,于是,教育的幸福也不知不觉远离我们而去。

有时想想当你嗓子嘶哑时,孩子为你送上的金嗓子含片;当过教师节时,孩子们在黑板上用他们的巧手表达对你的祝福或送上一朵鲜花时;当你有事不能给他们上课,接到他们电话询问原因说想你时,相信那一切的所谓优秀都比不上此时这暖人的话语与行动吧!

“优秀教师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和机遇甚至人际关系有关;但幸福的教师有千千万万,而且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李老师的这句话感染着我、启迪着我,使我的心态渐渐平静,做幸福的教师,幸福的人,让我的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也应该是我要努力去做的。

三、学会自己培养自己并不断的超越自己

象李老师所说的“人是自己成长起来,不是别人培养起来的。”是呀,如果自己不努力,别人再想提携帮助也很难见成效。从李老师讲侯长缨老师的事例中,我看到了一位不停实践,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反思,不停记录,也在不断成长的老师,而且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侯老师自己培养了自己。还知道了李镇西老师在教育中不断超越自己的事例,李老师每接一届学生,都会有不同的研究课题,从一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位教育专家而今已是校长,但仍上着课,而且是全校每个班都能上他的一节课,可谓不易,李老师在不断的超越着自己。而我们年轻教师更应该学会自己培养自己,不断地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地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地超越自己。这就需要我们做到李老师说的坚持“四个不停”——“不停的实践,不停的思考,不停的阅读,不停的写作。”

四、教育要有童心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开朗的孩子们,我们和学生交往学习中都要保持一份童真,做一位有童心的教育者。李老师从教以来包括现在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就像一个孩子,甚至是孩子中的孩子。和学生一起疯玩、一起狂笑、一起做鬼脸,他真正是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一切从孩子出发,他尊重了孩子,也赢得了孩子的尊重;他热爱了孩子,也赢得了孩子的热爱。而我的教育中就缺少了这份童真,自己总是高高在上,没有蹲下和孩子交谈;没有想伙伴那样的敞开心扉;更没有像孩子一样的和学生打成一片。我们年轻教师更应该学习李老师那份身老心未老的精神,那股童真童趣呀!

五、爱与智慧有效的结合才是一种完美的教育

两天学习下来,除了感受到三位老师对孩子的那份挚爱,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把爱与教育的智慧结合在了一起,创造了完美的班级、完美的教育。老师对后进生转化的五步走策略使我打开眼界,第一相信孩子,为孩子点燃上进的欲望;第二班级的温暖;第三集体的帮助;第四评选“进步最大的同学”或上中央电视台节目,成了《今日中学生》封面人物维护孩子的尊严;第五建立学生对老师的信任。还有郭老师的班级好事记录日记、一周两节的家长讲座、明星墙、家长为明星孩子颁奖等班级管理策略也让我眼前一亮。李俊杰老师的迎接新生四步走(建QQ群,给班级提建议;美化教室;派发名片;预备班会)毕业典礼三策略(班主任真情告白;导师为学生发毕业证;用学生写过的作文题目给予学生)也让我看到了教育智慧对教育的重要性。可见爱与智慧是缺一不可,只有二者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完美的教育,这正是我要学习历练的地方。

当然李俊杰老师也在学习管理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如:分组记忆、位置记忆方法的运用。合理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关注学生的笔记,用双色笔记笔记,建立学科纠错本,最后总结学习方法等等都使我受益匪浅。

观看李秀伟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篇9

开学之初,有幸聆听了齐鲁名师李秀伟老师关于我们需要学习的发生和教师成长的专业命题的讲座,令我深有感触。李老师首先借助名言告诉我们:真正高贵的人不是优于别人的人,而是优于过去自己的人。做为一名教师,更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由自己的优化带来工作的优化,学生的优化。

李老师指明各种教学改革的目的都是通过改革教学来改变学生的学习,脱离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来适应教学的改革最终都会自生自灭。学习应该是快乐的,但现实中好像只有走上了工作岗位,脱离了全日制学习的人才会体会当时在校学习是多么快乐。如果能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本身的快乐,那这样的老师就是成功的。

李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对学生的思考,指出影响学生学习的除了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等各种智力因素外,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同样至关重要。而反思我们的教学,真正考虑到这两种因素的少之又少,多数教师都是一味强调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观察力、开拓思维能力等,却忽略了学生们内心的情意走向,学生们都是在被动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怎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本身的快乐?“真正的学习是不会被遗忘的。”真正触动学生内心情感的学习会让学生们铭记终生,也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才是我们所推崇的,所追求的学习。

李老师的讲座给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在此之前,相信不只我一人会将一节课多做几道题,多学一些知识,多获得一些方法当做高效课堂。李老师告诉我们高效课堂不是高效工厂,不能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数量来衡量。关于高效课堂,李老师引领我们对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是学生提高了吗?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才是教学的本质。学生的提高并不仅是指一节课的收获,高效课堂不是短短的一堂课或几堂课,而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面对全体学生,也要专门拿出几节课给某几个学生,耐心引导,短暂的停留为了走得更远。

二是我们打动自己了吗?授课教师的情绪,态度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质量,如果我们不是全身心的投入情境,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学生们又怎能体会?人的情绪总有好坏,李老师告诉我们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就停下来不要讲了,带着不好的情绪授课反而事倍功半。

三是生命力重要吗?在这里李老师举了几个事例告诉我们要关注每一个生命力,即使再一无是处的学生也总有自己的特点,关注他们,让他们体会到你的关心,鼓励他们,让他们的特点发光,那样就会找到一把开启他们内心的钥匙。

四是学生们的思维在运动吗?教学不仅要给予学生们知识,更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所以李老师告诉我们有时候停下来耐心等待,不断尝试错误,让学生哪怕又一次天马行空也是高效课堂的一部分。

五是哪些事情是学生愿意的?好的老师不看学生学习了多少,而是看学生们喜欢学习多少。让学生们由被动的学习变为愿意去自己学习,只有愿学才能乐学,乐学才能勤学。所以当我们再要求学生做这做那时不妨想想怎样学生不用要求自己主动去做呢?

六是小组合作仅仅是一种方式吗?小组合作是我们课堂上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它的优点毋庸置疑,但我们平时的小组合作科学吗?真正达到了教学目的吗?李老师告诉我们最好的小组合作要由思考到交流,由交流到讨论,由讨论到展示,由展示到点拨,由点拨到迁移,层层深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篇10

李镇西老师说:“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在每个宁静的夜晚,当我捧起李老师的书,穿越秋水,穿越声音,穿越一条不息的时间之河,犹如一阵清凉的风吹进被打开的心窗,让我领略到一种情绪疏通的欣然和逾越。感受到了精神的丰满和意义的充盈。我一直独坐在岁月里守望着心灵的稻草园,开卷有益也罢伤感也罢,快乐也罢,满足也罢,追求也罢,都在生活中不停的唤醒着自己,要以充实并从容的心态回车键做一名好老师。在教育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李镇西,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现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著名班主任,被誉为“当代陶行知”、“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是目前国内各类大型教育论坛人气最旺的名师之一,在全国各地举办的李镇西报告会大都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于是,怀着崇敬之情,我认真品读了这本《做最好的老师》。本来很少读书的我,只看了几页便爱不释手,不但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了好几遍,并且买了一个精美的日记本,把书中触动我心灵的的文字工工整整地记录了下来,一遍遍的细细品味,因为这样一本书,李镇西老师不折不扣地成了我的偶像!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修饰,李老师用最平实,生动而又充满激情的文字,记录了自己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真诚与谦逊。阅读此书,我在激动、赞叹、折服的同时,也受到了莫大的激励、鼓舞,找到了青年教师成长和提升的方向。《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给我的灵感和感触很多,现只针对其中一点,来和大家共同分享我的体会。

书中有一段话,给我很大震撼:“爱孩子是一种教育者得的责任,它与师德直接相关。爱孩子不能凭个人的好恶只爱那些自己认为“可爱”的孩子,它意味着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包括所谓的差生。”平心而论,至少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就是这样一种“爱不公平”的老师,尽管出于职业道德,对待优生和差生的态度不是反差太明显,但是在内心深处,我承认我是偏向那些优生的,他们聪明,守纪律,学习好,叫人怎能不喜欢?对比那些叫人头痛的捣蛋鬼、迷糊虫,我心里的天平自然就倾斜了。而李镇西老师,却把转化差生当成了一个个教研课题去研究。他不歧视,不训斥那些冥顽不灵的家伙,而是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加上一些机智的策略去改变他们,那一篇篇用真情实感写出来的后进生转化日志,看得我几度哽咽。书中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叫“万同”,父亲在狱中服刑,母亲暴戾、愚昧、懒惰、颓废,唯一的教育方式就是毒骂和暴打。李老师决定去家访,当他从“”那肮脏、阴暗、散发着霉臭味的家里和母亲一句句“小兔崽子”的责骂声中走出来时,泪水顷刻模糊了双眼。李镇西老师在日志中写到:小万同生活在这样家庭里,到了学校后,又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各种坏习惯的养成,长期受到老师同学的冷落、辱骂和歧视,能不后进吗?此后,他着手感化和改变“万同”,并为他写了一百多篇教育日志,直到孩子初中毕业。后来很多读了这本书的老师纷纷写信询问“万同”的情况,李老师在后记中说,万同后来辗转去了北京,现在是一名神气的通讯兵呢....可不是吗?教师的教育可以毁灭一个孩子,也可以成就一个孩子。倘若不是李镇西老师那博大的爱,谁又能料到,孩子会不会误入歧途,毁掉一生呢?

李老师说:“后进生的教育很难一劳永逸,相反,这是一个充满反复的长期教育过程。教育者应该容忍后进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同时又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的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读到这里,我想到了我原来的一个学生叶沐曦,并感到深深的愧疚。叶沐曦冷

傲、固执、桀骜不驯的外表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脆弱和孤独,渴望被人关爱。刚开始,我还很有耐心,与家长交流,和孩子谈心,又通过班会课创造机会让他融入班级,感受集体的温暖。我刚刚为叶沐曦的改变而感到欣喜之时,接下来几周他却又做出了忘写作业、掀桌子打架的事件,让我的心一下子凉到了极点,我狠狠地说了句“你太让我失望了,我再也不会相信你”,叶沐曦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下去,从此,他又放任自己做回了以前的自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差生”。看了李老师对待问题孩子的做法,我为自己这么草率放弃对叶沐曦的教育而感到深深的不安,好几个晚上,叶沐曦最后那无助和暗淡的眼神始终在我脑中挥之不去,让我备受折磨,我想,现在已经上初中的叶沐曦,是否还在记恨我呢,如果我当初像李老师那样,对孩子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和多一份忍耐,孩子该会有更好的发展吧,也我也不会在多少年后的今天,为自己从教之初的草率和无知而备受折磨吧。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向李镇西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励,为他的每一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字一点宽容吧,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如今,我依然遇到不少让人头痛的学生,就像现在的一年级,但是,因为李老师的影响,我已沉稳了很多,好多次忍无可忍都被理智所战胜,我明白,给孩子多一次爱的机会,他就会向成功多走一步。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李镇西老师转化后进生的一些技巧。一是要多找后进生谈心,教师除了口头的交流,还可以通过书信交流等方式和后进生进行交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后进生降低要求,使他能够找到一点成就感,满足他一次次的虚荣心,这样才能激发他学习的欲望,从而激发他向上的信心。二是要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李镇西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几点非常好的方法。例如,让后进生写自我评价,让他带回给家长看;让一个帮助他的同学写他的纪律表现;多联系家长,以表扬鼓励为主;在课余时间带后进生游玩,让对方走近教师;通过集体评议,利用集体的力量,评出进步最大、感动本班的十大人物;每天十问法;让学生每天写“精神搏斗”,通过日记走近后进生的心灵;让学生做班干部;作文评选法;推荐一本好书等。

李镇西说:爱,不等于教育;但没有爱,肯定没有真正的教育。我们一定要带着爱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并平等播撒自己的爱,让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后进生,都能平等地沐浴到教师爱的阳光,引领所有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践行雷锋精神演讲稿下一篇:民主生活会对别人的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