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族团结学习材料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疆民族团结学习材料(精选8篇)

新疆民族团结学习材料 篇1

新疆人民是坚强的,绝不会被几个恐暴恶魔所吓倒,绝不会被丧失良知的恐暴分子所吓倒,反而会愈来愈坚强,越来越团结,大家团结向前的步伐会越来越稳,追求幸福美好的步子会越来越大。在新疆各民族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的情况下,暴恐分子破坏我区我市各民族人们利益,制造血腥与恐怖,想使新疆各民族处于人人自危的恐怖环境中的阴谋是不会得逞,恐暴分子只会越来越孤立,因为新疆各民族包括维吾族人民都是追求幸福的,大家都希望安全稳定,都希望过好日子,都希望幸福平安。

在新疆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民族团结,一手抓恐暴严打。民族团结是新疆的生命线,要天天讲年年做,民族团结是我区我市的稳定之基,发展之源,是我们新疆建设发展的前提与根本。但是对待暴恐分子却没有团结可讲,因为他们是各民族的敌人,对待他们只有严打,只有保持高压态势,只有坚决打掉他们,对暴恐分子不要抱什么幻想,无数严酷事实证明,有些恐暴分子已经“头上流脓脚底生疮——腐烂透顶”,对待这些人就只有血与火。

暴恐分子想要破坏新疆各民族人们的生活,想让新疆各民族处于恐怖生活之中,实际上包括维吾尔族在内所有人都对此深恶痛绝,维吾尔族群众也深怕暴恐分子不长眼的炸弹会让自己的美好生活哪天消失,维吾尔族群众也深受暴恐分子给自己带来的不便,在新疆,暴恐分子越来越不得人心,已成为过街老鼠。

新疆各民族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暴恐分子这种破坏各民族稳定、幸福生活的恶劣行径,已经让全体新疆人们看透看穿。

新疆各民族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生活越来越幸福,与周边国家已形成明显对比,让周围国家羡慕不已,在新疆,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老人都老有所养,孩子都小有所教,贫团者有低保,无房将有公租房,人们安居乐业,在我国经济飞迅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生活会更加美好,正是如此,追求美好生活的各民族一定更加团结,暴恐分子已是日薄西山,日暮穷途。

5·22暴恐案再次告诉人们,对暴恐分子绝不能手软,而在暴恐案发生时各民族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情形,又告诉人们,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民族幸福的源泉。

新疆民族团结学习材料 篇2

1 加强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 新疆是我国民族分裂主义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 如何有效抵御分裂势力的侵蚀和渗透, 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四个认同”意识, 维护新疆的稳定发展是摆在新疆人民面前一项重要使命。尤其是民族分裂分子利用现代传媒工具, 大肆在青年人、特备是高校学生中宣传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极力拉拢高校部分政治立场不够坚定、鉴别能力较差、易受煽动的青年学生, 与我抢夺人才, 极力干扰高校的教育工作, 试图分化我教育战线。在新疆7·5事件中, 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其中, 就是一个很好例证。新疆高校着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高校培养的各民族高素质人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推进新疆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是新疆美好未来的建设者和引领者, 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 将分布到新疆各地区、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各行各业中, 他们的民族观念及行为是否正确, 将对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新疆的稳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是维护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 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并取得良好成效, 是新疆发展千秋大业、祖国和谐稳定重大任务的根本保障, 事关重大且意义深远。

二是关系到校园和谐与民族团结细胞力量的增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稳定和师生团结, 是增进各民族师生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重要途径, 是增进校园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消除误解, 提升思想认识水平的必要手段。同时, 来自于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往往是家里学历最高者, 经过教育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树立坚定的民族团结意识, 能够带动和影响家庭其他人员, 成为社会基层促进民族团结的有力细胞单元。

2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要做到科学性与适用性、理论与现实、正面与反面的结合, 使民族团结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形成坚定意识, 又能使学生发现、珍惜、践行增进民族团结的行为。总体而言,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在理论的高度上应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民族地区发展史、宗教史和民族史等。在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上, 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建国后民族地区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 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具体落实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身边的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等。在教育活动中, 还要注重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的结合, 以正面教育为主导, 辅之以反面教育, 在学生中形成只有维护和践行民族团结方能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 破坏民族团结必将受到严惩和唾弃的思想意识。

3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措施

1)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根基, 构建和谐团结校园氛围。

文化作为教育的软因素, 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作为多民族高校来说, 校园文化是以科学文化为主导, 以中华文化为基础, 糅合各民族文化特色, 凸显青年学子文化需求的文化高地, 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引领者和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因此, 在多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要以坚定的立场和高度的包容性来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文化环境。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要引导各族学生深刻认识我国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根基, 正确认识西方社会提出的民族关系理论的构建背景和局限性, 自觉抵御西方反华势力借他们所谓的“民族自决权”来挑拨民族关系, 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1]。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 帮助学生深刻认清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危险性、围绕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如民汉双语学习、结对子帮扶活动等。优秀校园文化具备的熏陶功能和潜移默化影响功能必然对在校各族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各族学生在其中学习生活, 会逐步养成团结互助, 互敬互爱的良好校园氛围。

2) 围绕教育工作, 构建校园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取得成效, 离不开思想上、物质上和制度上的充分保障。

首先, 高校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民族理论素养, 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为己任, 在坚持科学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基础上, 善于总结, 积极创新, 勇于探索, 不断丰富和完善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和内容, 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其次, 在物质保障上, 针对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 有针对性的在饮食上和住宿上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可以举办各类文娱活动, 邀请不同民族学生共同参加、共享欢乐, 在民族学生奖助贷勤等方面, 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 确保少数民族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 在这些物质保障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重感恩意识教育的跟进, 要在体现祖国大家庭温暖的同时明确向各族学生阐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 不能将关怀帮助与责任相脱离。

最后, 要建立完善的民族团结教育制度和机构, 依托制度、机构构建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成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跟踪考评机制。多民族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 及时指导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并排查解决各类民族问题, 同时成立民族学生工作委员会, 由民族学生任骨干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工作[2]。积极搭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 注重少数民族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培养一批政治合格、素质过硬、能力较强的少数民族学生干部投入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 起到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强日常管理, 对于违背民族团结言行的个人及行为进行坚决的惩处和制止。

3) 充分挖掘和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 不但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积极作用, 更要深入挖掘专业课教师及学工队伍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及班会教育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功能, 统一思想, 言传身教, 要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五观”、“三个离不开”等思想通过课堂教学或言传身教灌输到所有学生的头脑中去, 同时不断创新教育方法, 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通过不断的强调反复及言传身教, 最终帮助学生将民族团结思想入脑、入心、入行。

4)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走向具体化。

相较于课堂教学注重理论说教而言, 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更加直接的展现民族特色、密切各民族学生之间的联系, 并培养相互之间的友谊。高校通过开展具有多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增强校园凝聚力和影响力。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 学校应积极引导各族学生围绕增进相互了解, 促进团结友谊的目标开展, 利用联谊、多民族参与等途径, 为各族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交流平台, 使各族学生能够利用该平台展示本民族的特点和优点, 同时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学生的习俗和优点, 培养相互包容、欣赏、学习的良好氛围, 逐步达到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校园团结氛围。

5) 直接服务各族群众, 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加深化。

在加大校园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 利用社会实践将教育工作与服务各族群众结合起来, 将民族团结教育直接落实到践行民族团结活动中来。多民族高校应组织由各民族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小组, 开展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社区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 发挥专业优势, 为各族群众提供帮助, 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 让大学生对各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更加直接客观的了解,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进一步使各民族学生充分理解“三个离不开”思想,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自觉抵制民族分裂活动。S

参考文献

[1]孙剑坪.从文化视角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化[J].中国民族教育, 2011, 5.

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方法的探究 篇3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方法

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方法的探究,从字面概念上来理解应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特定性,应该把新疆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突出特点作为研究重点;二是基于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研究所总结出的普遍规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可以看出:对于教育方法的对象,而不仅仅局限于高校学生,他们所唤醒和教育的对象是工人,是无产阶级,是一切有利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人民群众。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对抗性。“团结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批评。没有这种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1]马克思恩克斯积极指导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也只有在互相批评中,认识彼此的不足和缺陷。批评这种教育方法也是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正如马恩所期望的,批评不是一种责骂,而是一种民主,不是一种强制手段,而是为了成员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虚心接受他人正确的观点,达到组织上的和谐与团结。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关于高校政治教育方法的定义有这样的描述:“所谓方法论,是指关于方法的学说或理论。具体地说,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方法,不仅每一种方法有各自的特点、作用和功能,而且各种方法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共同起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2]这种定义偏向于方法论的基本概念,它的研究对象是全人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本书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定义,还是比较简短,通俗,更加容易理解,“方法就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转换的中介”[3]总体来讲,这三本书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定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研究对象也各有差异。就针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这一概念,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强调了它不仅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所有的性质和作用,而且它的内容则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主,目的比较明确,就是通过高校老师的言传身教和社会实践活动,传播正确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思想,树立科学的民族观,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共同繁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有这样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由列宁、斯大林和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集体等继承和发展,是促进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的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4]同时,金炳镐、青觉在《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研究之四》中提出:“我国现阶段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三个离不开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矛盾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这说明民族团结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保障力量。

新时期,新疆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研究对象,所产生的方法观也不同。按照对受教育者采取的方式划分可分为注入式教育观、启发式教育观和灌启式教育观;按照教育者传递媒介可划分为: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以图象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 以情感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和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育方法等等。本文所探讨的教育方法是按照教育的形式来划分的,具体来讲,可分为课堂教育、实践教育以及新媒体利用的教育方法。这样的分类了综合了研究对象和传播媒介的共同特点,更具全面性和整体性。

课堂教育是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主战场”,其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以及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和成败。目前新疆高校开设的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是必修课,要求每一位高校学生必须学习,开设的课程主要书目包括《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法律基础与道德修养》以及《新疆兵团史》等;所学习的政治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这些书籍和理论内容丰富,结构鲜明,难度不大,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比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有助于推动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向系统性、常规性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向前进。

“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理论与实际、学生与工农相结合,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高校和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实际,精心策划社会实践中对各民族大学生开展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教育的实践方案,增强针对性与目的性。”[5]就具体形式而言,高校可以组织高年级学生利于实习或寒暑假到各个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和参观考察、到偏远地区尤其南疆从事志愿活动;组织相关专业的老师与学生进行支教支医活动,为当地的老百姓带去真正的实惠。逐渐培养学生们开拓进取、平等竞争、 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增强他们对其他民族人民血融于水的感情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一直以来,新疆高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宣传的主要媒介是广播、报纸或者横幅等传统工具,他们能够让高校师生便捷地获取信息,快速的了解时政新闻,但是传统媒介无法对信息进行深度处理,而且传播速度也相对较慢,投入的人力财力较大,相比现代新媒体,其劣势越来越明显。随着近些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产生和传播,其影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大,成为传播信息的主流媒介,这也使的高校将新媒体视为成民族团结教育不容忽视的媒介和方式。

综上所述,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方法和活动,旨在促进大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致使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在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愈演愈烈,直接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的有效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即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形式主义的思潮继续蔓延。各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好社会实践的阵地,不断深化和拓展大学生社会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为全面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社会栋梁,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柏才.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考[M].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2] 陈文阁.中国共产党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经验与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3).

[3] 徐柏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39.

[4] 徐柏才,刘启春,等.中国共产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6).

[5] 韦国善.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0,(8).

注:

[1]恩格斯:《路易.勃朗在第戎宴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23页

[2]韩玉芳,林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4]金炳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2页

新疆民族团结 篇4

1.清政府批准在新疆建立省得时间是:(1884年)

2.驰名中外的的维吾尔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音乐和舞蹈完全结合的艺术瑰宝。

3.新疆的维吾尔人口主要分布在南疆(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占总人口70%以上。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肉孜节)等。4.新疆是一个民族居住的地方,现有(55)个民族成分。

5.公元前(60年),汉朝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行驶对西域的管辖,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6.“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张骞(qiān)出使西域开辟的长安(现西安)为起点;经过(甘肃)(新疆)到(东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7.新疆享有(民族的橱窗)之美誉是中国(民族风情)最浓郁(地域特色)最为浓厚的地区之一。8.音乐文化特色

汉族()

锡伯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

藏族()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面积有()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10.工艺品

布依族(蜡染)

11.你知道“三个离不开”是哪三个离不开吗?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

12.古尔邦节、肉孜节是那些民族的传统节日?

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

13.5个自治州

1。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2。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3.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4。昌吉回族自治州

5.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14.新疆的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汉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俄罗斯族)(达韩尔族)。

15.传统节日

蒙古族(春节)(那达慕大会)

锡伯族(春节)(西迁节)

满族(春节)(颁金节)俄罗斯族(复活节)(圣诞节)达韩尔族(春节)(千灯节)

16. “达瓦孜”维吾尔族的意思是(高空走绳)

17.维吾尔族的舞蹈有(刀郎舞)(麦西莱莆)(赛乃姆),哈萨克族喜欢跳一种(长拉久赫拉)的民族舞蹈。

18。文学作品

维吾尔族-------福乐智慧

汉族-------西游记 柯尔克孜族-------玛纳斯

藏族-----------格萨尔王

蒙古族------江格尔

被誉为“中国文坛气势磅礴的三大长篇英雄史诗” 19.学生为什么不得参与宗教活动?

作为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的几个阶段,世界观还未形成,如果信仰宗教,就会影响科学判断事物的能力。20.我们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应当铭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神圣责任和义务,要充分认识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从都讲民族团结的话,做民族团结的事,做一个维护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好公民。

21.新疆各名称西域:从远古时代起就同祖国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

22.西汉时代汉武帝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23.新疆素有“歌舞之乡”之美称,哈萨克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十二木卡姆》被称为维吾尔族音乐和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达瓦孜”在维吾尔语的意思是

高空走绳。

24.达瓦孜第六代传人(阿迪力●吾守尔)享有高居王子之称。25.过春节的民族有:汉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达韩尔族。26.阿凡提的故事广为流传,阿凡提的特点有(机智)(幽默)(勇敢)(打抱不平)(有正义感)(淳朴善良)27.为什么要成立自治州和自治县?

自治州的成立标志着民族政策有效地贯彻、落实,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28.新疆民族众多,选择你熟知的民族,从三方面介绍这个民族的特点。

维吾尔族:这个民族的特色是人口多、多分布于南疆;古尔邦节和肉孜节是主要的节日;善歌舞。29.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的促进了中西文化、经济的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0.新疆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店,小聚居。

31.小徐来新疆旅游,想了解新疆独特的手工艺品,你能为他介绍一下吗?

新疆民族团结篇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我国民族结构状况,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我国语言文字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我国各民族的概况:我国民族结构状况→民族分布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我国语言文字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即爱是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增强热爱个民族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我国各民族的概况

三、教学难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我国各民族的概况

1、我国民族结构状况

2、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中华人民共和(1)中华民族:(2)少数民族:(3)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4)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5)我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特点及意义: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随后经历了汉唐元明清各朝的巩固和发展 了解基础知识 知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4、各族人民对祖国都做出了贡献(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北伐战争):(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3)抗日战争时期:(4)解放战争时期:(1)祖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2)祖国的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3)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为

4、阅读与思考:(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捍卫的(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1)、我国各民族分布有何特点?(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怎样的?(3)、为什么说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4)、举例说明我国各民族人民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 通过问题驱动、指导阅读法理解主要内容

七、板书设计

一、我国各民族的概况

1、我国民族结构状况

2、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4、各族人民对祖国都做出了贡献

八、作业:《测评创新》

九、教学反思:

第二课 中华文化博精深 民族文化异纷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新疆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2、能力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新疆优秀传统美德对我们产生的深刻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了解中华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新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点: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新疆的民族文化

三、教学难点: 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

四、教学方法:和谐教育、师生互动、多媒体演示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活动一:列举学生身边的一些中华文化的现象,直接导入课题:灿烂的中华文化。活动二:观看 2008 年奥运宣传片。提问:片中;有哪些独特的中华文化。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个感性认识,拉近学生与中华文化距离。活动三:学生从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方面列举例子。从内容上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活动四:让学生畅所欲言:2008 奥运会会徽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形”与“意”的统一,与西方“写实”很大不同)。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让学生感受新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活动五:观看flash《汉字的演变》,探讨研究生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特点及其原因。让学生用形象、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活动六:复习《乡愁》,利用乡愁这一诗歌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以此了解新疆各民族文化在交流和学习中发展。归纳总结,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新疆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七、板书设计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二、新疆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新疆各民族文化在交流和学习中发展。

八、作业:《测评创新》

九、教学反思:

第三课 新疆自古多民族 血脉相连一家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新疆的民族概况,新疆的民族分布,新疆部分民族的渊源。回族分布特点,回族的形成,绚丽多姿的回族文化,回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回民族的风俗习惯

2、过程与方法: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师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新疆的民族概况,新疆的民族分布,新疆部分民族的渊源。回族的产生及其特有的文化和奉祀风俗习惯,增强对民族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血脉相连一家亲

三、教学难点:新疆部分民族渊源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新疆的民族概况,新疆的民族分布,新疆部分民族的渊源。

二、新疆部分民族渊源 回族概况 1.回族的分布特点: 1)人数相对多(9816805 人,居 55 个少数民族第三位,排壮、满之后)2)居住分布广(98℅以上的县都有回族居住生活)3)大分散、小集中。回族的形成是历史上中亚、西亚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因经济文化交流进入中国,与中国本土的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人等通婚、融合入形成的。引出主题 了解回族的分布特点 了解回族的形成 2.回族的形成 早在唐代阿拉伯、波斯商人、传教者、学者、旅游家等沿着“香料之路”“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一部分人滞留中国娶妻生子,定居下来。到宋代,定居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已有相当规模朝廷专门划出区域供他们居住,建起清真寺、开辟公共墓地有的办起学习汉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子弟学校。13 世纪初,蒙族崛起,因蒙古人西征强行政调来数十万中亚、西亚等地穆斯林东迁中国,他们被称为 “回回人”。随着元朝统一中国战争的完成,回回人分布全国各地,从政、经商、屯田、从事手工业

三、血脉相连一家亲

七、板书设计

(一)、新疆的民族概况,新疆的民族分布,新疆部分民族的渊源。(二)、新疆部分民族渊源 回族概况1.回族的分布特点2.回族的形成(三)、血脉相连一家亲

八、作业:《测评创新》

九、教学反思:

第四课 新疆旧貌换新颜 翻天覆地谱新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民族区域自治含义、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的基本内容、新疆发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即爱是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对党的民族政策有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三、教学难点:依法行使自治权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1、民族区域自治含义

2、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的基本内容:(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2)设立自治机关 我国少数民族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2)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的地位: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基础和条件.①民族自治的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引出主题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含义和地位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的基本内容(3)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二、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四、新疆发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表现。

七、板书设计 ②区域自治地方人大主任或副主任应当由区域自治的本民族公民担任;政府主席、州长、县长由区域自治的本民族公民担任。原因和作用: 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自治的关键。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要求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密切联系群众的少数民族干部。„。具有强大的生命里的巨大的优越性:

1、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2、适合我国民族分布状况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团结。

3、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民的优势。

4、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

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1、民族区域自治含义

2、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的基本内容:(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2)设立自治机关(3)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二、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四、新疆发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表现。

八、作业:《测评创新》

九、教学反思:

第五课 同心感恩爱祖国 协力建设好家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了解兄弟省市的鼎立相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实际行动感恩伟大祖国,共建美好新疆

二、教学重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作为中学生以实际行动感恩伟大祖国,共建美好新疆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活动

一、学生阅读P39---P42 回答以下问题

1、党和政府在哪些方面对新疆给予大力的支持?

2、国家对新疆人才支持培养有哪些计划?对新疆经济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3、兄弟省市的鼎立相助,有哪些措施?

4、作为中学生以实际行动感恩伟大祖国,共建美好新疆 活动

二、小组派代表发言 活动

三、教师总结 活动

四、阅读P43 的探究与体验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新疆还有哪些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

七、板书设计 党和政府在哪些方面对新疆给予大力的支持? 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作为中学生以实际行动感恩伟大祖国,共建美好新疆

八、作业:《测评创新》

九、教学反思:

第六课“四个认同”奠基础 团结稳定共繁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关系,知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和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繁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梳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关系→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民族关系上的“三个离不开”→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内涵→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即爱是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领会党的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平等团结,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贡献。

二、教学重点:党的民族政策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怎样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1、开辟民族平能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我国民族政引言:旧中华民族关系状况及原因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进来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建立了新型民族关系。导入主题 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了解我国 策的总原则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

4、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和心 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胡锦涛)。(1)民族平等的含义:(2)民族团结的含义:(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个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民族政策的总原则 理解民族平等原界的含义及其关系 了解民族平等原则的基

5、为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6 民族关系上的 “三个离不开”

7、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

二、努力促进各(1)基本出发点: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2)民族平等原则的核心:同等的地位和权利。(1)少数民族人民以平等地位和汉族人民一起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解决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重要举措,是国家重要的政治制度)(3)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4)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繁荣(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5)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教育等社会事业。(6)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P26“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P27 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多做有利于„,不做„;对伤害民族感本出发点和核心 知道国家为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认识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 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1、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内涵

2、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

3、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4、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三、阅读与思考: 情的„,要进行„;对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要进行„。在学校„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①经济上的发展繁荣 ②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科技教育,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①要靠国家扶持。②要靠经济发达地区的帮助。③ 要靠民族地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科教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

1、西部人在西部大开发中应怎样做?

2、怎样才能实现个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了解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内涵 理解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繁荣 掌握重点问题

七、板书设计

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1、开辟民族平能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

4、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和心

5、为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6 民族关系上的“三个离不开”

7、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

二、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1、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内涵

2、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

3、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4、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八、作业:《测评创新》

九、教学反思:

第七课 自觉坚持无神论 树立科学世界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宗教的特征,宗教与迷信的区别,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我国并行流传的五大宗教,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因,怎样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过程与方法: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师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想上认同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言行上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二、教学重点: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三、教学难点:怎样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宗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二、我国的宗教信仰状况

1、宗教的特征:社会历史现象;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实体。

2、宗教活动与迷信的区别:宗教活动是在宗教活动场所按照宗教习惯在教徒自己基加利进行的诸如拜佛、诵经、烧香、礼拜等活动。迷信则是指神汉巫婆、算命先生等利用封建迷信愚弄群众,危害社会治安的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而迷信活动依法取缔。

3、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有的民族只信仰一种宗教,有的民族信仰多种宗教,有的民族的全民族信教。民族问题具有民族性和群众性。

1、五大宗教并行流传:佛教(2000 年历史)、道教(1700 年历史)、伊斯兰教(1300 年历史)、天主教、基督教(150 多年)。认识宗教的形成及特征 知道宗教活动与迷信的区别 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状况 理解我国的

2、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政策: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基本内容: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 引导宗教团体和人士把爱教和爱国结合起来,把宗教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的范围,逐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5、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加强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上来。

6、作为中学生,怎样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一要在言行中认真贯彻宗教政策,尊重各民族合法的宗教活动。二要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从小培养科学的世界观,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世界。三要坚决抵制利用宗教分裂祖国或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知道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实质和出发点 知道作为中学生,怎样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七、板书设计

一、宗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二、我国的宗教信仰状况

三、阅读与思考:作为中学生,怎样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八、作业:《测评创新》

九、教学反思:

第八课 遵纪守法好公民 民族团结当模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公民、公民意识、国家意识、社会主义法制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提高爱国主义的情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要求学生将爱国思想与情操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真正做到提高觉悟、落实行动。

二、教学重点:正确的国家观;公民意识;

三、教学难点:强化公民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录音机一台 教室前挂一面国旗同时打开录音机,播放 导入新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全体起立)师:我们都是中国公民,面向国旗,听着国歌,心潮澎湃。那么什么是公民呢?怎样做个好公民?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什么是公民意识 生1: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生4:国籍的取得有两种方式:(1)出生(2)加入 师:非常好。可见因出生而取得国籍是最普遍的方式。上面我们学习了公民含义,那么哪位同学可以总结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含义? 班长: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师:请坐,回答正确。那么我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几种人是中国公民吗?(任何人不论性别、年龄、肤色、民族、职业、健康状况、财产状况、文化程度、政治态度如何,只要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生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个称号是神圣的,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我们要争做好公民。爱国情感公民意识,争做(1)国家意识 承担爱国好公民 公民意识的内容 义务(2)法律意识 法制观念(师略讲解)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做个好公民,请同 学们联系实际说说你打算怎样做个好公民? 生3:我们要热爱祖国,立志振兴中华,学好法律 常识,增强法制观念,争做好公民。师:同学们这一节课学习的很好,我想请同学们说 课堂小结 说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3——5 生)(师引导学生交流,互相补充)引起情感升华(1)懂得了公民含义。(2)知道了国籍取得的方式。(3)明确了做个好公民的前提。(4)我们为是中国公民而自豪。

七、板书设计 什么是公民意识 国家意识 承担爱国好公民 公民意识的内容 义务 法律意识 法制观念 联系实际说说你打算怎样做个好公民?

八、作业:《测评创新》

九、教学反思:

新疆民族团结演讲稿 篇6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易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团结,以绽放出更加询丽的光彩。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少数民族的发展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没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振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就一定可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

在国家,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策大力的“倾斜”与帮助下,新疆在2010年得到了新一轮援疆建设发展机遇。援疆的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

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深圳等,仅仅只用2年的时间,新疆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一座座水电站和能源项目、一所所医院学校、一户户安居房屋拔地而起,充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各个援疆省份确保一年一变化、五年见成效、十年大变样。并且始终坚持民生优先不动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坚持不懈地办好老百姓的民生大事,重点抓好安居富民工程、双语教育。而且还牢牢把握民族团结这一生命线,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促进新疆与内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吐鲁番邮政局位于吐鲁番市绿洲路,市区住着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土家族、满族、蒙古族、等七个多个民族,全局各族邮政员工负担着整体吐鲁番市人们的邮政服务工作邮局根植在民族风情浓郁,各民族群众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中,邮局把服务群众、促进民族团结作为工作重点,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依托街道、融入社区,大力发展具有地区特点的邮政业务,进一步明确了“践行服务承诺、传承企业文化、打造和谐之局”的工作目标。

新疆民族团结学习材料 篇7

《新疆农业科学》汉文版2010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维文版为双月刊。编辑部现有专职编辑7人, 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 副高级职称2人, 中级职称2人, 初级职称1人;硕士学位2人。在国家级出版专业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出版新疆“三农新书架”科技图书10本, 出版专著1本, 出版增刊12本。

2005—2015年汉文版共编辑出版90期, 刊登论文4000余篇, 编辑字数5000万字, 校对3亿字。维文版出版60期, 编译稿件700余篇, 折汉字1000万字, 校对3000万字, 翻译译著10余本。

汉文版每年参与刊物审稿专家达上千人/次, 2005—2015年累计审稿专家人数达万余人。2005—2015年刊登论文的40%左右为反映国家、省部级等科技奖励项目产出论文;100%的论文为各类基金项目产出的论文, 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论文数占90%。

《新疆农业科学》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05—2015年三次荣获新疆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一等奖和三届新疆期刊奖, 2012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2013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农业期刊先进集体、民族类特色科技期刊奖、优秀主编奖及优秀网站。2014年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农业期刊“编辑创新奖”, 2015年4月获得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质量优秀奖”, 也是我区唯一获得新疆期刊奖、科技进步奖和科普奖的编辑部。2009—2015年连续获得新疆科协科技期刊资助项目;2003获得首批清华大学《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14年刊物复合影响因子0.838, 他引率89%。

一、“送书下乡”, 科普活动进村入户

作为科技期刊工作者, 自2010年以来,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先后牵头组织和参加了自治区科协“百会万人下基层”10余次《新疆农业科学》汉、维文编辑部累计28人次下乡, 近距离地接触群众。足迹遍布南、北、东疆, 为基层各族农牧民群众发放各类科普资料5余册。展品及展览科普展板40余件, 受众5万人次。

胜金乡位于吐鲁番市最东端, 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全乡聚居着维吾尔、汉、回等3个民族, 2011年6月编辑部在乡里大巴扎上, 冒着酷暑, 为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农民发放科普资料, 其间一位维吾尔大叔上来索要刊物, 编辑部的同志说:“对不起, 维文刊物发完了, 下次带给你”, 他却摆摆手说:“我要汉文资料, 我儿子是民考汉, 要学习汉语。”一席话说得我们心里热乎乎的, 赶快把汉文杂志递给他, 他满意地走了。

塔城喀拉哈巴克乡主要由汉、蒙、哈、回、锡伯等13个民族构成, 2012年6月编辑部深入该乡, 在农贸市场举办了“服务‘三农’, 感受科技创新”活动, 现场挤满了闻讯赶来的农民朋友, 书刊供不应求, 这些针对性强的科普资料很快被抢光。一位回族妇女说:“给我汉文, 我学习, 另外我的邻居是哈族, 我带些哈文杂志回去给他看。”编辑部同志立刻把哈文期刊递到她手中。她连连说感谢。

昌吉六工镇有汉、回、维、哈等11个民族组成, 2013年6月, 编辑部来到这个乌昌地区重要的蔬菜基地, 带来了蔬菜、瓜果栽培技术资料, 现场人来人往, 让六工镇群众品尝了一个科普大餐, 一位农民激动地说:“这样的活动太好了, 以后多搞一些。”

玛纳斯县包家店乡有汉、维、哈、回等7个民族。包家店也是国家“优质棉花之乡”“优质加工番茄之乡”“优质酿酒葡萄之乡”, 2014年8月编辑部来到该乡自由市场, 带着棉花栽培科普资料现场给群众发放, 不到半小时, 所有资料被抢一空。

5年来, 编辑部以科普活动促进民族团结的开展, 使他们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 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所到之处在传播科技知识的同时, 带去了党的关怀和温暖, 搭建了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引导各族农牧民向知识要效益, 靠科技促增收, 在去宗教极端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积极投身“访惠聚”, 充分发挥期刊的窗口和桥梁作用

2014—2015年,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有2位编辑前往南疆喀什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住村。2014年一位编辑在9村担任临时党支部的宣传委员, 他积极深入该村党员和农民家中了解情况, 掌握信息, 给村干部和农民做思想工作, 通过耐心说服教育, 让十余户失学儿童的家长同意重新让孩子回到课堂上学。维文版新进研究生刚来就被派去住村, 目前他在村上已适应工作, 并组织了多项文化表演, 给大家带去欢乐。

2014年10月编辑部2位编辑前往喀什农科院住村点慰问, 她们带去了日用品和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 让住村一年的农科院干部和科技人员感受生活充满阳光;9村和7村支书边兴致勃勃地也参加了活动。

在2014年新疆农科院举办的“我是宣讲员”活动中, 编辑部2位编辑部荣获“十佳宣讲员”称号。

编辑部女同志多, 2012年由新疆农科院工会推荐《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申报自治区直属机关巾帼文明岗, 2013年创建成功。近两年, 编辑部女编辑参加全国和自治区各类行业奖评选, 共有2人次获得“中国科技期刊金牛奖、骏马奖”等国家和自治区奖励。有2位女编辑通过全国考试, 获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2位女编辑获得新闻出版总署注册的责任编辑证书;编辑部常务副主编获得总署主编岗位证书;编辑部获得了新疆农科院民族团结先进集体;2012和2013年《新疆农业科学》杂志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本刊是新疆唯一获奖期刊。

“走出去、面对面, 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是《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践行民族团结的宗旨, 这几年编辑部不但下乡服务, 而且为广大农牧民制作了维语、汉语双语挂图近200幅, 同时组织翻译了维文、哈文版农村版式和城市版的电视广播资料500余万字, 深入基层走访哈汉语双语小学、SOS村、敬老院、军营开展文化教育和慰问活动, 所到之处播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编辑因此荣获新疆农科院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自治区直属机关“巾帼文明岗”,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和民族类特色科技期刊等。

新疆民族团结学习材料 篇8

2月1日,由天津市慈善协会、天津新疆商会主办的“第二届民族团结慈善助学公益大会”在天津市第五中学举行。市级老同志、市慈善协会会长曹秀荣出席并讲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慈善协会、天津新疆商会的相关领导,捐赠单位代表,11所承担新疆内高班学校的领导,受表彰的师生代表共500多人参加活动。

公益大会上,市政协委员、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的新疆商会副会长阿依木汗到会向新疆学生表达亲切地问候,活动奖励“教育援疆先进工作者”(教师)35人;奖励“团结互助”“自立自强”优秀学生100名。受到奖励的教师和学生,每人获得奖金500元。会上,天津五中内高班维吾尔族学生帕丽旦向新疆商会赠送锦旗。帕丽旦来自新疆吐鲁番农村,由于未能及时治疗髋关节严重损伤,面临瘫痪的危险,急需手术费2万多元。市慈善协会和新疆商会获悉帕丽旦的情况后,各资助帕丽旦手术费用1万元。爱心企业聚龙集团向11所“内高班”学校食堂捐赠生活用油100桶。新疆商会向学校捐赠价值3万元的体育活动器材,每所学校各一套。

据悉,新疆商会在市慈善协会设立总额度为50万元的民族团结慈善助学公益基金。本次大会所用款项10万元是首批捐赠的资金。市慈善协会领导向新疆商会颁发了捐赠证书和捐赠纪念牌。

上一篇:考研数学心得体会下一篇:临时用水工程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