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竹石》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咏物诗——《竹石》(精选7篇)

咏物诗——《竹石》 篇1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作者简介

郑燮,又名郑板桥 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后来由于为民众请赈而得罪了权贵,于是辞官不做寄居扬州,靠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板桥先世,三代都是读书人,曾祖新万,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廪(lin)生。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兴化城东门古板桥。4岁母汪夫人去世;5岁父继聚郝夫人。14岁继母郝夫人卒。少时读书真州毛家桥约于是年前后,20岁从兴化前辈陆种园先生写词。23岁与周邑人徐氏成婚,24岁中秀才,26岁开始教馆。30岁父郑立庵卒,31岁约于本年卖画扬州,陆续约十年时间。其子亦约于本年夭折。39岁1731年辛亥雍正九年,妻徐氏卒。40岁1732年,壬子雍正十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闱捷音》,43岁二月扬州北郊与饶五姑娘定情,题《西江月》一阙。

44岁,1736丙辰,乾隆元年,二月至三月,在京应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45岁,乳母费氏卒,复得程羽宸资助,纳饶氏。50岁,1742壬戌,乾隆七年,春为范县县令,兼暑朝城县。52岁妾饶氏生子。54岁由范县改任潍县,连任七年。60岁年底,卸去县官职务。63岁与李禅、李方膺合作《三友图》73岁4月作《竹石图》,5月3日作《修竹新篁图》。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兴化城内升仙荡畔拥绿园中,身后无子,以郑墨之子郑田过继,葬子城东之管阮庄(今大垛镇管阮村)。

《竹石》简介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

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咏物诗——《竹石》 篇2

一.咏物诗的一般特点

请看几首大家熟悉的诗歌:

陈毅《咏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通过这几首诗歌, 我们不难发现, 咏物诗一般都是以一种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 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咏物诗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 常以所咏之物为题, 或者可以从题目看出所咏之物。咏青松, 题目即为《青松》;咏梅花, 题为《梅花》;咏石灰, 题为《石灰吟》……

第二, 抓住物某些特征 (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 着意描摹。如, 写青松的“挺”“直”, 这是形态描写;写梅花像雪一样洁白, 这是色泽描写;写“大雪压”、“凌寒”、“出深山”、“烈火焚烧”, 这些都是外部环境描写。阅读其他咏物诗, 会发现, 基本上每一首咏物诗都有这一特点。

第三, 由物到人, 由实到虚, 写出精神品格, 寄托作者的情志。从以上三首诗歌, 我们可以读出青松的“坚贞不屈、傲岸高洁”、梅花的“不畏严寒、清雅高洁”、石灰“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光明磊落的襟怀”, 当然, 物的品质实际上也是作者的品质体现, 是作者的人格写照。

二.作者借所咏之物寄托常见情感

一首好的咏物诗, 不仅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 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 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 或寄寓美好的理想, 或隐含生活的道理。那么, 通过所咏之物所寄托的情志, 通常有哪些呢?

首先是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这是古代很多文人的通病, 他们往往恃才傲物、随心所欲、率性而为, 因而在统治者看来是格格不入的, 是不能受到重用的。于是, 感叹生不逢时, 英雄无用武之地便成了文人屡见不鲜的作品主题。如以下两首:

题榴花 (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

颠倒苍台落绛英。

杨柳枝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榴花开得那么鲜艳;柳色嫩黄, 柳枝条条柔软如丝, 但是或是没有车马, 或是长在荒园里, 又有谁来欣赏呢?

其次是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 (不同流合污) 的气节。当国家政治腐败甚至灭亡、统治者昏庸无能、奸佞小人为非作歹时, 是随波逐流, 还是洁身自好?大多数文人是会选择后者的, 因为他们饱读诗书, 不知不觉中受到先贤们的影响, 因而有着高尚的气节。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寂寞开无主”、“花开不并百花丛”都是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脱俗;“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和“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都是一种宁愿粉身碎骨也不委曲求全的坚贞不屈。

第三, 厌恶官场, 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在官场呆久了, 既有伴君如伴虎的恐惧, 又有朝中同僚的钩心斗角, 尽职些的还得为百姓劳碌奔波, 时间久了, 难免有身心俱疲之感, 于是渴望摆脱官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便成了咏物诗中常常寄托的一种情感。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在林间啼叫比在笼中自由自在得多, 不是一种对自己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吗?而白云泉何必奔冲山下去呢?山上才没有风浪险恶, 自由自在。两首诗主旨虽有有一定差别, 但又有相似之处。

然而, 从古到今, 流传下来的咏物诗浩如烟海, 其中所寄托的感情不是这三种情感可以囊括的, 很多还是得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三.咏物诗常见的手法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 就是物与志的结合。所以, 只要是咏物诗, 肯定会用到这种手法。

比喻, 写物的特征时, 使用比喻往往更形象生动。“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在贺知章的眼中, 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 万千条柳枝都垂下绿色的丝条;“垂緌引清露, 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看到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 形状像下垂的冠缨, 故比作“垂緌” (古人结在领下的帽带下垂部分) 。

拟人, 常常会使物带上人的色彩。如:“烈火焚烧若等闲”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非凡气度, “粉身碎骨浑不怕”表露了石灰甘愿献身的美德;“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 “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 似是“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 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对比、衬托, 为了更加突出事物本身的特征, 常常把所咏之物跟其他物进行对比, 或者用其他物来衬托所咏之物。“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王冕《白梅》) , 把梅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 显梅之高洁守志;“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郑思肖《画菊》) , 将独立疏离的菊花和丛中百花作对比, 突出菊花自甘寂寞。有时, 还会把物本身不同时期的情状进行对比, 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把春日之柳和秋日之柳进行了对比, 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 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环境烘托, 写到物生长的外部环境往往就是用环境来物的品质。如:“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王冕《白梅》) , 以冰雪林烘托梅, 突出梅的坚毅耐寒;“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用大雪来烘托青松。

以上几种手法在很多咏物诗中都会用到, 但绝对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会用到, 也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仅仅只有这几种手法。

咏物诗鉴赏方法指导 篇3

咏物诗在写法上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托物言志,常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常见问题

同学们不能准确地把握物和志的契合点。只能单纯地谈物的外形,不能挖掘“物”的深刻含意。

方法点拨

首先,明晓术语:托物言志(指抒发情感而言)、象征(指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指修辞方法)。

然后,从三个角度入手:

一、 抓住所咏之物的特点,分析意象,明晓诗人“寄托”之意。

咏物诗,需要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但又不仅仅是客观地描摹,满足于形似,还要写出事物的神韵,形神兼备。应该想到诗人在咏物的同时,也在咏己,二者完全融为一体,所以要抓住所咏之物的特点。比如说,松与竹,它们都是常青的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且茁壮地生存下来,这就是松与竹的最大特点,也有别于梅、兰、菊。所以这二者往往成为坚贞不屈之品格,傲然直立之形象,刚正不阿之品质的象征。

题竹石画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析诗人先写出竹子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即使环境再恶劣也无所畏惧;然后展现竹子旺盛的生命力和风貌、神采。诗人对竹子的这些描写既抓住了竹子的最大特色,又和自己历尽磨难的身世、耿直傲岸的性格等结合了起来。

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解析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可以想到作者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二、 感悟诗人的个性情感。“物”虽为一,而情各有别;“物”虽各异,而其情却无别。

1. 咏同一物表达不同的情志。

如唐朝诗人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都写过咏蝉诗。他们同样是咏蝉,同样写了蝉鸣,同样以蝉喻人,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环境、生活遭遇各有不同,所以写得完全不一样。

虞世南多才多艺,受到唐太宗的称赞,地位高,名气大,所以他在《咏蝉》诗里就这样写:“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骆宾王被关在牢里,无法脱身,又求救无门,所以他的《在狱咏蝉》这样写:“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李商隐一生穷愁潦倒,郁郁不得志,牢骚满腹,所以他的《蝉》诗就这样写:“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三位诗人一为高官,借蝉暗喻品行高洁,声望颇大,充满了自信和满足;一为囚徒,自哀自怜,借蝉写尽失意的痛苦;一为落魄文人,悲蝉悲己,自叹身世,是文人可怜的牢骚语。虽然同咏一物,但抒发的是不同的情感。诗人各自所处境遇有别,地位、气质不同,因而在诗中寄寓的情感迥异。

2. 咏同一物表达同一情志。

郑谷的《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用对比的手法写菊花保持自己的个性,不与他花攀比,借此表达诗人不慕高位、坚守节操的品格。

郑思肖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霜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二者同咏菊,在表达不改节操、坚守人格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3. 咏不同的物表达同一情志。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人咏梅花就是咏自己,梅花的那种不随流俗、不畏谗毁、坚贞不屈、死而不悔的品格和陆游的身世、遭遇、人格、品性、情操完全一致。

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虽然咏的是杏花,但和陆游笔下的梅花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诗中的杏花不也和陆词中的梅花一样,宁可粉身碎骨,也不屈服于邪恶势力吗?

二者相同的志趣、情操借不同的物得以表达。

三、 熟知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诗托物言志,从整体构思上看,或用拟人,如上述的咏蝉诗,或用比喻,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

作者自我形象不明显的客观咏物,往往采用比喻的手法,作者形象并未融入描写对象中。此外,从具体描写方法看,对于所咏之物,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如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就是用“月晓风清”作为背景,写出了白莲独特的气质和神韵。

总之,诗人往往把抒情与写景、言志与描物结合起来,因而可以通过景和物所呈现的特点来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如以“竹”象征正直谦虚,以“菊”象征孤高傲世,以“荷”象征志行高洁等。

特点归纳

1. “形似”:实写其形态、色泽等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

2. “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3. 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

4. 描写方法除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步骤归纳

1.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 体会诗人的创作手法。

规范答题

鉴赏咏物诗,一般按照“所咏物的特点——作者的情感——表现手法”这一流程进行。

1. 形象特点:环境特点和自身特点;

2. 所抒感情:什么内容寄寓什么样的感情;

3. 表现手法:所托之物+形象特点+表达作用+所言之志。

现场 练兵

(一)

初食笋呈座中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片心。

1. 诗人在初次吃笋时产生了哪些联想?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齐安郡中偶题(其一)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其三)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來刻画“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nlc202309040027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 诗题为“孤雁”,结合首联和尾联分析,作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刻画孤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清人朱鹤龄注此诗说:“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分析作者在诗中如何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解析思考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笋上,既要想到笋与竹的关系,又要想到笋、竹与人的关系,要抓住笋的特点,它虽然只有“一寸心”,但是,当春天来临后,它将“梢云耸百寻”。

答案诗人想到竹生于笋,长大而成林,从而又联想到人的成长历程,其规律又何其相似。又从笋的被吃联想到人才之被扼杀。抒发了自己“欲构中天正急材”却落得“辜负凌云万丈才”的愤慨之情。

(二)

解析题目有两问,第1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2问要求分写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一定要先分析再答出什么情感。

答案1. 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2.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北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三)

解析要仔细审题,不能“手法”上分析太多,“拟人、对比、借物抒怀”等手法堆砌,要按题干要求结合“首联和尾联”分析手法,首联写孤雁之声,颔联写孤雁之形,都是从正面写孤雁,但不管写声还是写形,均不停留在声和形上。尾联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

答案1.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开篇即唤出“孤雁”,对孤雁进行正面描写;结尾用了衬托的笔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2. 作者借刻画一只情感熱烈而执著的“孤雁”,抒发其渴望骨肉团聚,梦想朋友重逢的真挚情感。

(作者:韩玉洁,南京市金陵中学)

《咏物诗四首》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过程与方法

朗读、互动、合作、探究、赏析与练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1、(1)导入: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传情,诗言志,文脉传承,曲韵流觞,诗历经岁月的洗礼,仍然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咏物诗。

(2)回顾我们学过的有哪些咏物诗?《鹅》《咏柳》《石灰吟》等

(3)猜谜语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竹)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赏析咏物诗,一起来感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蕴。2.教学目标:

二、(一)

1、介绍作者:顾况(?~约806后),唐代诗人。字逋翁。苏州人,。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建中二年(781)至贞元二年(786),韩滉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时,曾召为幕府判官。贞元三年为李泌荐引,入朝任著作佐郎。贞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于此年三、四月间贬饶州司户参军。约于贞元十年离饶州,晚年定居茅山,自号华阳真人,有《华阳集》。其诗多为揭露现实黑暗为主。

2、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抛砖引玉(正音:啼血子规zhuó).xuè;著.(3)学生试读,一显身手(4)全班齐读

(二)品味赏析

思考:1.诗中所咏“子规”为何物?有何特点?

2.借所咏之物表达什么感情? 3.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分析:

1、(1)诗中所咏“子规”为何物?明确:子规:又叫杜鹃、杜宇、怨鸟。(杜鹃却是花鸟同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曾有“杜鹃花落杜鹃啼”之句。)(2)由一名学生讲杜宇传说。

传说为周时蜀国国君,后被迫逊位,死后魂魄化为鸟,啼声悲哀。

2、整体把握: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积”,指时间已过了很久。“啼血”,杜鹃的嘴是红色的,人多以其啼血所致。从这两句诗中我们知道杜宇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却长年啼血哀鸣,使人悲痛扼腕。

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样化鸟鸣冤,那么这些冤魂所化之鸟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树来栖身呢? 由此可见,历代的冤魂实在是太多了。

三四句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历代冤魂何止亿万,是不是所有的冤魂都能像杜宇一样化鸟来鸣冤呢?如此看来,杜宇倒是幸运的。

3、齐读,完成品味赏析中的3个小题

4、(1)那么在顾况笔下“子规”有什么特点? 子规的特点:冤亡、积怨、啼血

(2)诗人对子规寄寓了什么感情?(3、4句: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写历代冤魂之多,诗人对蒙冤屈死之人的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抨击。

(3)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采用周时蜀国国君杜宇化鸟鸣冤的故事,来说明杜宇冤亡、积怨之深。用典 后两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反问 表面写鸟,实际由鸟及人,托子规抒偾世之情。借物抒情

5、归纳主旨: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三、归纳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步骤:

1、意象分析:分析所咏之物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2、情感分析:揣摩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手法分析: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诗常见的技巧:

抒情方式:借物抒情、直抒胸臆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象征、衬托、对比、用典等 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问等

四、品味 合作 探究 《赏牡丹》 刘禹锡

(一)1.导入:世间万物纷繁芜杂,各具形态,各有情性,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刘禹锡笔下的牡丹有何特色?

2.齐读

(二)分组探究(3分钟)

一组:介绍作者刘禹锡,回顾学习过的有关他的作品 二组:意象分析:诗中写了几种花?它们的特点分别是? 三组:情感分析 四组:手法分析 检查学习情况:

第一组:

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著有《刘梦得文集》

2、作品:《竹枝词》、《乌衣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石头城》、《陋室铭》、《秋词》等 第二组:

1、意象分析

芍药:艳丽、妩媚,但是格调不高 芙蕖:纯洁,但是寡情,孤芳自赏 牡丹:国色天香,高贵富丽。第三组:

2、情感分析:

诗人突出了牡丹的高贵富丽,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这是一首花王牡丹的赞歌。牡丹国色天香的独特魅力是诗人追求的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

第四组:

3、手法分析: ①反衬手法的运用。

写芍药的“无格”,芙蕖的“少情”,来反衬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②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唯有牡丹真国色” ,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最美丽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诸花之上。突出牡丹的高贵富丽。

写三种花都用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具有了人情味,全诗也就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五、当堂背诵(1分钟)

六、作业:

1.找出写子规的诗,归纳子规意象在古诗中的常用寓意 2.背诵并默写《赏牡丹》

3.实战演练: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探究:梅花这一意象有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附:板书

子规

顾况(唐)

1、意象分析:子规——怨亡、积怨、啼血

2、情感分析:对蒙冤屈死之人的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抨击

原创精品教案 咏物诗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教学重点:

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教学难点 :

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教学时数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回顾。

1、引入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2、回顾

(1)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前半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3)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5)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7)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二、如何鉴赏咏物诗

1、步骤:

(1)意象分析。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2)情感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要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手法分析。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咏物诗常用的手法: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对比、衬托、拟人、用典等等

2、考题举例

画眉鸟

王安石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借物咏怀。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三、学习《柳》 1、简介李商隐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 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身。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有《李义山诗集》。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最后抑郁寡欢而死,[2]死后葬于郑州荥阳(今荥阳苜蓿洼村)。

2、对比朗读

咏柳 贺之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3、试从意象、情感、手法三方面分析两首诗的特点

(1)意象分析

贺诗写的是生气盎然、婀娜多姿的春柳;

李诗写的是零落憔悴、凄清萧条的秋柳。(2)情感分析。

贺诗纯咏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色的赞美之情;

李诗托物抒怀,作者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写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隐含诗人身世之感。

(背景: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3)手法分析。

贺诗写景采用新鲜灵动的比喻,又兼用设问、拟人,融情于景,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春柳图。

李诗托物咏怀,采用了暗示象征的手法,表面写柳实际是写人,是借景抒情;另一点,它还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先写乐景后衬哀情。此诗全篇无一“柳”字,却又是句句写柳;句句写景,可又是句句含情;句句咏物,可又是句句写人,其中隐含诗人身世之感。也有人认为诗中表达的是对先荣后悴人事的感喟,或对官场上只知上进而不知后退者的讥刺。

四、拓展阅读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第二课时

一、学习《子规》

子规

顾况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1、朗读。

2、简介作者

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苏州海盐恒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3、意象分析

诗人笔下的子规有何特点?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冤亡、积怨、啼血

4、情感分析

诗人对子规寄寓了什么感情?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 蒙冤屈死之人多,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抨击。总结主旨:

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的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5、手法分析

①用典。采用杜宇化鸟的典故,来说明杜宇冤亡、积怨之深。② 反问。后两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

二、赏析《葡萄》

葡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1、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一生经历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4岁以前。3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究心古训,并关心政治,自称“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 5

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与凤翔邢尚书书》),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

第二阶段,25至35岁。先登进士第。然后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

第三阶段,36至49岁。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山阳令。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

第四阶段,50至57岁病故。先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淮西平定后,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最后这一阶段,政治上较有作为。

葡萄:原产西域,汉时有大宛国传入长安。蔓生木质,茎有卷须,能攀络他物,冬天落叶,初夏开花,秋天果熟,呈紫红色,味微酸,较甜。

2、意象分析

诗人描绘了葡萄怎样的特点?

前二句“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写旅舍中的葡萄树经过人们的照顾后正待逢时生长之状。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但仍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茎条是干枯的。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枝条扶上去。“支离”,指葡萄枝条杂乱的攀络状。

3、情感分析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元年(806)五月在江陵(今属湖北)写给他的好朋友张署的,原诗题为《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此诗为其中之一。诗人于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亦被贬至临武(今属湖南)。元和元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舍中写下此诗与张署共勉。言志:

通过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

(此诗还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丰收的果实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4、手法分析

此诗托物言志。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

三、技法探究

1、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3、鉴赏时注意: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学习《赏牡丹》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引入、简介。

引入:出示三幅鲜花图,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见课件)A、芍药

B、荷花

C、牡丹

牡丹:是我国特产,素有花王、百两金之贵称。唐人认为牡丹是“万万花中第一流”。“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正面写牡丹。如此高度的评价,顺势引出末句,即写了世人对牡丹痴狂般的观赏习俗,又反映了牡丹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唐中书舍人李正封咏牡丹名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国色天香”就成了人们对牡丹的定评。

诗人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左迁监察御史。曾与柳宗元等参加王文叔集团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入朝为礼部郎中,复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又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官终校检礼部尚书。与白居易齐名,白称之为“诗豪”,世称“刘白”。其诗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格律精切。

2、意象分析。

芍药:艳丽、妩媚,但是格调不高。

芙蕖:纯洁,但是寡情,孤芳自赏。

牡丹:国色天香,高贵富丽。

3、情感分析

诗人突出了牡丹的高贵富丽,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4、手法分析 ①反衬手法的运用。

写芍药的“无格”,芙蕖的“少情”,来反衬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得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这些都是对两种名花的赞美之词;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两种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花的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②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唯有牡丹真国色”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正面描写牡丹。“国色”,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最美丽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诸花之上。突出牡丹的高贵富丽。

写三种花都用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具有了人情味,全诗也就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5、拓展阅读:

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

此诗立意恰与刘禹锡〈〈赏牡丹〉〉相反,请就此发表看法,并有条理的陈述你的理由。

二、学习《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诗人简介

杜荀鹤(846-904),晚唐诗人。出身微贱,早年连败文场。因适逢黄巢起义,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隐居庐山十年。后以诗取悦朱温,使朱温为其通关节于礼部,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后又经朱温荐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他的诗歌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多以诗歌来反映民生疾苦。

2、意象分析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1)

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

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

自身特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小而大,有凌云之志(2)“刺”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一个炼字“刺”,一字千钧,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3、情感分析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志,说明什么道理?

背景:

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穷困潦倒。而世俗之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时人对小松忽略了,等到它高耸人云后才来称赞。这种称赞又有多大意义呢?只有世上有识材之人,对小松这样将来能“凌云”之木多加爱护、培育,这样才有意义。故诗人感叹:“时人”目光短浅,不会将小松看作栋梁之材,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的“不识”,被忽视掉啊!主旨:

这首诗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低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目光短浅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暗含了诗人的身世之慨。

4、手法分析

此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说理精当,寓意深长。

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第四课时(练习)

1、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 云 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答案:(1)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注】留侯:汉代名将张良,功高位重,但却摒弃人间富贵。传说他有大丈夫的胸怀,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

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

答:傲然独立的风姿。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了严冬群芳纷谢,独有梅花凌寒开放的景象,歌咏了不怕困难、倔强不屈的傲然风骨。陈焕的“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写出在深山僻野、人迹罕至的地方,诗人

突然发现了傲然特立、寂寞开放的一树梅花,感到意外、惊喜。抒写了诗人高蹈自守的襟怀。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①王安石

一陂春水浇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1)你认为“一陂春水浇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好,一个“绕”字,使春水富有动感,充满生机,表现了春水爱花惜花的情致。

(2)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移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 在诗中诗人用“作雪”和“成尘”作喻,形成对比,再以“纵被”和“绝胜”强调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

(或以水边的杏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为污浊的尘土。流露出悲壮的情感,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泾 溪(唐 罗隐)

泾溪石险人惊惧,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注:径溪是指今甘肃天水市东南的泾谷水,今名永川河。

这首诗寓含着—种什么哲理?谈谈你的看法。

答:许多事故往往出于人人自以为安全而失去警惕的时候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梅(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诗人笔下的“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

(2)简要说明第一联和第三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1)不畏严寒,傲然独立,幽香四溢,素艳芳洁。

(2)第一联用对比手法,以万木来反衬早梅不畏严寒的品格。第三联从嗅觉和视觉感受的角度写出早梅内蕴幽香、外显素艳的姿色和风韵。

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1)两诗题中都有“雪”,但构思有别。柳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罗诗则由“雪”及理,重在议理,“长安贫者”的形象,是诗人议事论理的根据。

(2)两诗都以“雪”为表现对象,但表现的思想感情不相同。柳诗通过塑造“蓑笠翁”的形象,寄托了清高孤傲的人生态度,抒发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和坚持理想绝不趋势媚俗的坚定意志。罗诗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柳诗由雪及人。重在写人。“蓑笠翁”的形象,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

(2)罗诗则通过议论“丰年瑞”的话题,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的厌憎和对饥寒交迫的贫苦百姓的同情。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咏物诗——《竹石》 篇6

一、咏物诗的高标:不即不离

南宋遗民张炎在《词源》中论及“咏物”, 曰:“诗难于咏物, 词尤为难。体稍认真, 则滞不畅;模写差远, 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 用事合题。一段意思, 全在结句, 斯为。绝妙。”对于咏物, 他曾提出最重要的一点要求:体物写貌要既能切近又能灵动超逸。刘熙云又云:“东坡《水龙吟》起句‘似花还是飞花’。此句可做全词凭句, 盖不即不离也。”“不即不离”就是对张炎的咏物要求的高度概括。“即”便是“太似”。“太似”者强调外之物形, 无限接近逼真乱真的地步, 但其要旨还得物有所托, 要超然物外。“离”便是“不似”, “不似”者, 不仅外形的不似, 而且神韵气质亦不似。通俗一点说, “不即不离”就是咏物诗要切合咏物, 在尽物的妙处的基础上抒发作者的情思与感慨, 断然不可仅仅停留在物之形上。但若形若不似, 画虎类犬;形似而神不似, 徒具外壳, 必将为鉴赏者疵议;形不似神似, 即使勉强将人的感情塞进去, 难免有貌合神离之嫌, 也终不能构成鉴赏库里的高级艺术品。因此, 二者须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水乳交融, 密不可分, 从而达到“物我一境”之境界。

二、咏物诗之“物”就实生虚, 虚实相生

中国的建筑、绘画、音乐等艺术都有一个虚与实的问题, 就实生虚, 虚实相生可以说是中国艺术中的共同特点, 当然诗歌也不例外, 但其各自的具体内涵不尽相同。咏物诗之“物”即指现实生活中物质世界里实有的东西, 是诗人的眼中物, 而所谓虚, 是诗人由眼前物通过合理合据合节的联想想象甚至幻想而生的情、志、理、意。实是前提与基础, 虚是实的延伸与升华。没有了实, 虚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便成了空中楼阁而无着落;只有实而无虚, 诗歌就犹如一潭死水而了无生气。实, 突出了诗歌表现的主体, 以适应并刺激人的视觉, 是诗人借此书法感慨表情达意的基石, 诗歌中称之为物象;虚, 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二者应相辅相承。

中吕·红绣鞋·天如瀑布寺

张可久

绝顶峰攒雪剑, 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血华啼杜宇, 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

这是一首小令, 全诗立意高远。前五句分别山势、冰瀑、哀猿、啼鹃、风吼等五个方面向人们描绘了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 (米帝题) 的天如山的壮观景象, 极写天如山之险恶, 描绘了一幅让人毛骨悚然的画面。最后一句“比人心山未险”, 力超千均, 诗人由眼前景生发联想与想象, 兴中有比, 就实生虚, 借山喻人, 虚实相生, 针砭世情, 抒发了愤世之情。诗歌既有哲理性, 又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咏物诗之表现技法:寄托象征

寄托象征的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经常运用, 中国诗歌自《诗经》《楚辞》以来就一直使用这个方法。香草美人常用来象征贤士, 寒梅秋菊也常常被诗人寄托情思。花草树石山等一类咏物诗, “物”在诗中就成为诗的化身, 这类诗自然就经常采用寄托象征的表现手法了。请看郑板桥的《竹石图轴》:

秋风昨夜渡潇湘, 触石穿林惯作狂。

唯有竹枝浑不怕, 挺然相斗一千场。

秋风肃杀, 催伤万物, 文人们常把它当作自然界的刽子手, 也拿它来象征社会上的恶势力。诗的表层意义诗赞扬竹枝在秋风里不但不慑服于淫威而萎缩畏蒽, 不但不受挫于酷虐而衰败陨落, 反而是全然不怕, 挺然相斗, 枝掀叶举, 英姿勃勃。竹枝正是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精神, 正是诗人自己的象征。面对恶浊的社会, 黑暗的官场, 诗人不是也曾挺然相斗么?

咏物诗表现手法之寄托象征, 关键在于善于寻找到本体与象征物之间的共性, 没有共性, 便没有象征与寄托。

四、咏物诗:一切物语皆情语

诗歌是用来抒情的。咏物诗也不例外。咏物诗是物有所托, 托物言志, 就是要借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或理趣。陶渊明咏菊, 借菊抒写自己的悠然舒适, 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 更是表达自己不媚于俗, 监守正义的高贵气节;于谦咏石灰, 也在咏自己, 以石灰自比, 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高尚精神, 表达了洁身自好, 清白自守的亮风亮节, 展示了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 也就是说只抓住“物”的其中一个特点加以发挥吟咏成诗, 再加上诗人个人处境、性格、情趣、爱好、思想的差异, 以及诗人对事物的观察角度、认识、阅历的深浅不同, 有时虽所咏同一物, 不同的诗人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身居高位的虞世南借蝉抒发自己品质高洁、才华绝伦的感叹, 表达的是“居高身自远, 端不籍秋风”的“高贵人”的志得满意, 暗喻自己品行高尚;被诬入狱的骆宾王, 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 借蝉自喻, 自哀自怜, 蝉之困境与己之困厄相互折射, 凸显高洁而无人信, 困厄而无人怜的悲惨际遇;仕途蹇滞的李商隐, 感叹的是“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 蝉饮露悲鸣, 却不被高树同情, 而诗人在仕途中也如水中浮萍随处漂泊而无所依, 悲蝉悲己, 自叹身世, 人与蝉似乎同病相怜, 可谓蝉人合一, 物我同化。他们虽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 凝结了厚重而丰富的蝉声情结, 却分别揉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 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情。

另一种情况就是诗人虽所咏物各异而其情无别, 即诗人所咏之物不一, 而表达的感情却是一致的。梅兰竹菊松, 历来为诗人画家所重, 虽形态各异, 在诗人的笔下表现不一, 但诗人借物抒发的感慨于表达的情趣有时却是相似的, 尤其是在凸显它们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它们凌霜傲雪不低头、不改颜的品格毫无二致, 诗人从它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得以托物言志, 表达相似的情思。请看下面两首诗:

题画兰

吴昌硕

识曲知音自古难, 瑶琴幽操少人弹。

紫茎绿叶生空谷, 能耐风霜历岁寒。

题画菊

许廷嶸

芳菲过眼已成空, 寂寞篱边见几从。

颜色只从霜后好, 不知人世有春风。

吴诗赞美兰花, 许诗赞美菊花。吴诗的咏兰是有寄托与象征的, 诗人在咏兰, 同时也表明自己要像兰花那样既有自甘寂寞、不慕虚荣的品性, 又具有不怕风霜寒冷的高尚节操, 这种品格是作者一直所追求的。许诗咏的虽是菊花, 但与吴诗的咏兰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中的菊花与吴诗的兰花相似, 不畏严寒, 颜色依旧甚至更艳, 显示出菊花傲视风霜寒冷的气节与品性、不畏恶劣环境的坚强个性, 这也是诗人自己写照。两位诗人在咏兰与咏菊的志趣中, 心有戚戚焉, 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以上几点是我在阅读与教学诗歌的过程中一些体会和感受。此外, 在诗歌鉴赏中, 鉴赏者还须了解诗人, 以及诗人的时代背景、创作风格等。在走进诗歌的同时, 也要走进诗人, 努力使自己与诗人达到心灵和情感的共鸣, 这样对我们真正理解诗作大有裨益。

摘要:咏物诗在整个古诗领域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本文试图抓住咏物诗的相关特征, 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阐述, 初步把握咏物诗的鉴赏方法与艺术特性, 以获得理想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咏物诗,鉴赏,托物言志

参考文献

[1]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2]周桂峰.题画诗说.漓江出版社, 1993.

咏物诗托物言志的表达技巧 篇7

下面,我们选几首古典诗歌中的咏物诗,在对比阅读中认识托物言志的表达技巧。

赠从弟

(魏)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病牛

(宋)李刚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几首诗的内容都比较容易理解。《赠从弟》一诗,作者通过对松柏正直、坚强、不怕严寒的肯定,表达了希望从弟能够像松柏一样在艰苦的环境里也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病牛》一诗通过对病牛的心理和形象刻画,表达了作者为了众生的利益而不辞劳苦、甘愿献出一生的情感;《柳》一诗通过柳今昔生命境况的鲜明对比,抒发了作者生命晚景、人生迟暮的深深感慨。

比较三首诗在托物言志手法运用上技巧的高低优劣,我们很容易排出一个顺序,第一数《柳》,第二是《病牛》,第三是《赠从弟》,这也是三首诗整体艺术水平高低的排序。之所以这么排序,就是因为三首诗在“托物”(拟人)的充分性上不同。《赠从弟》全诗八句,有四点毛病影响了它的艺术水平:一是诗中真正拟人化的词只有“亭亭”、“劲”、“端正”三个,拟人化的句子只有“终岁常端正”一句,因而拟人化程度低;二是好多句子写的不是松,而是给松提供陪衬,结果全诗几乎句句换主语,使诗的意象杂乱而意境破碎;三是诗中几次重复用字,尤其“松”、“松枝”等的重复,不仅降低了诗中用字的效率,也将所咏之物对象化了,“我”和“物”的形象不是同化为一,而是分明对峙。这让我们感觉到“我”和“物”的感情并没有交融、共鸣;四是议论的成分太重,使诗带上了很重的讲理色彩,这就难以托物言志了。本来,这首诗是作者用来教育别人的,是给别人讲道理的,不是抒情的,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决定了诗不可能很好地托物言志,所以题目是“赠从弟”,而不是“山上松”。又因为是古体诗,体裁也使它在用字上不如律诗那样严谨。

和《赠从弟》比,《病牛》、《柳》两首诗在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上就完美得多。两首诗不仅句句都有重点的拟人化的词,而且每个句子都是拟人化的句子。说它是拟人化的句子,是说这些句子整个内容都陈述所咏之物,每句诗都藏着一个可用物名充当的主语,只是为了有效地利用文字,诗在题目中点明物名后,诗句中不再写出物名罢了。比如,“耕犁千亩实千箱”,“耕犁”的主语就是“牛”;“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春风里、华筵旁,曾经欢欣起舞,把美人伴,那是乐游原上,春色荟萃,令人陶醉而销魂的华年)”,“逐”、“拂”、“断”的主语就是“柳”。这样的句子的“托物”效果在于,它让读者觉得“我”把情感完全交给了、移到了、寄托到了“物”上面,“我”和“物”完全融合了,诗达到了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托物”。其特点是选择既适合物的特性又适合人的情感的词语,并把它组织成“藏主句”。这样,词语就有了一种两可、双关的意味,有了一种弹性、模糊性,有了一种含蓄美(“两可”、“弹性”,其实是读者在阅读中思维的运动感受。读者阅读这样的诗句时,思维忽而在“物”,忽而在“我”,左右动荡,摇摆不定,反而觉得诗句有种双关性、弹性)。可以看出,藏主句越多,这样的弹性词汇就越多,甚至整句都是弹性词汇时,诗意也就越美。

再进一步比较,虽然《病牛》与《柳》在“托物”上有着同样的效果,但两首诗给人的诗意美并不一样,相比之下,后者比前者更富艺术魅力,原因何在呢?原来《柳》句句有境界,形象感强,意境绵密,耐人寻味,而《病牛》前三句带有议论味,几乎感受不出形象,直到最后一句才形成了整体意境,这样,意境就单薄得多。可见,托物言志的效果,还应借助于对于意境的追求。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咏物诗托物言志的表达技巧(亦即咏物诗的文学特征文学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这类诗必写一物,此物为整首诗的主要形象(意象),并被拟人化,其他意象只做陪衬。(这一条是大家通常都知道的常识)

二、这类诗一般只在诗题中写出物名,诗句中不再点出物名,诗句大都是藏主句,藏主句越多或一主到底,诗意就越好。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追求诗句的凝练(有效地利用文字,诗句一气呵成,形象不支离破碎)含蓄,更是为了追求一种物即为我、我即为物、物我不分、物我交融的移情境界。移情越彻底,咏物诗越成功。

三、由于拟人修辞的运用,这类诗总是在人与物的共同点处选择运用词汇,使之既适合物的特性又适合人的情感。词语的这种两可、双关造成的弹性、模糊性,给诗句增添了含蓄美。一般藏主句越多,这样的弹性词汇就越多,甚至整句都是弹性词汇时,诗意也就越美。

四、这类诗虽着意突出一物,但也追求意境美。如果所咏之物能够与衬托它的背景构成一种意境,那么,它所表达的诗意就更加隽永。

(郑伟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宁远中学 743019)

【咏物诗——《竹石》】推荐阅读:

竹石的诗句意思06-13

上一篇:贝多芬的手抄报好看又漂亮下一篇: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导游词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