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绛谈往事读后感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听杨绛谈往事读后感(精选3篇)

听杨绛谈往事读后感 篇1

■刘淑玲

《听杨绛谈往事》终于出版了,这是一对年龄相加达177岁的老人共同完成的一本书,书的内容自不待言,这本书的诞生就是一个传奇。

杨绛说:“经我的同意而写的传记,只此一篇。”

这是杨绛的传记,又不只是传记,这是一部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杨绛的人生故事离不开钱锺书,他们相濡以沫63年的婚姻是杨绛人生中最精彩的篇章。《听杨绛谈往事》记录了独有的钱杨式“人性与世态”。

杨绛是智者,这种智慧与修养反映在她的婚姻生活中分外精彩。钱锺书说杨绛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个角色:妻子、情人、朋友。这是对杨绛的至高评价,也是真实写照。杨绛出身名门,是满脑子西方文学经典的MissYang,是家世丰厚、养尊处优的“四小姐”,却在婚姻生活中默默地学做一切大家庭中儿媳妇所担负的琐务,敬老抚幼,诸事忍让。尤其是战争时期动荡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大家闺秀降为“灶下婢”,尽管十分劳累辛苦,脸上总笑眯眯的,没有丝毫委屈怨尤的表情,还在灶旁炉边完成她的剧作。所以钱锺书叹曰:他娶到了“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在钱锺书眼里杨绛是无所不能的人。生活中的钱锺书笨拙,书呆子气十足,杨绛体贴关爱,并用她的幽默把这一切智慧化了。她对钱锺书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紧”。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打翻了,“不要紧”。杨绛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锺书的一生。她对爱情的诠释不是Iloveyou,而是Ido,Ibe。有一次,杨绛要捐掉她为钱锺书织的一件毛衣,钱锺书却抱住不放,说:“慈母手中线。”对于从小嗣出的钱锺书而言,这样的爱情该值得何等珍爱。杨绛说:“锺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这句话看似平静,胜过一万首爱情诗。杨绛先生用最高的智慧,实践了她对爱情的理解。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也是一部知识女性的爱情读本。

杨绛是著名作家,《听杨绛谈往事》里很大篇幅是对杨绛作品的评述,这种评述的方式极其特别,有杨绛自评,也有钱杨互评,再现了很多作品诞生时的历史场景与深层契机,是一部鲜活的微观文学史,可以看作杨绛作品研究的特殊史料。

没有人比钱锺书更了解和欣赏杨绛的睿智才华。书中记录了钱锺书对杨绛作品的精彩点评。比如对杨绛散文,钱锺书就自愧不如并万分折服:“杨绛的散文比我好。”“杨绛的散文是天生的好,没人能学。”他对杨绛说:“照常理讲,我应妒忌你,但我最欣赏你。”“有出版社要将我年轻时的作品与你现在的作品放在一起出版,我不太献丑了吗?”杨绛的作品,人们最喜欢的是她的《干校六记》和《洗澡》,钱锺书却认为写于上世纪70年代的《“大笑话”》是杨绛最好的中篇小说。《“大笑话”》表面看来夸张幽默,实则悲剧感极强,揭示出把世俗当做智慧的所谓知识者中,心相知的两情相悦更难寻觅,更容易被毁灭,也更弥足珍贵。从钱锺书对《“大笑话”》的激赏可以体会到他写《猫》和《围城》等小说的用心。对杨绛的剧作,钱锺书也发表过知音之言。杨绛的第二部话剧《弄真成假》上演之后,钱锺书看了回来说:“我也要写,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可以说,是杨绛的话剧催生了《围城》。对她的译作,钱锺书都有真知灼见。杨绛对钱锺书作品的解读,书中都一一道来。作为作家,他们都是独立的创作者,作为这个世界上最相知的人,他们的作品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听杨绛谈往事》第一次把他们这种血肉相关的文学体验记录下来。因而“钱杨互评”,成为《听杨绛谈往事》中最有意趣的内容。

杨绛的一生动荡不宁,但她一路走来荣辱不惊,气定神闲。作者说,她听杨绛谈往事,思考最多的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杨绛的人格魅力到底在哪里?的确,杨绛是个奇女子。抗战时期,放下大家闺秀的身份,颠簸辗转仍温婉坚强;“文革”期间,发配干校却旷达乐观,还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干校六记》。她历尽坎坷却淡定如水,饱经世事却纯真依旧,晚年生活有如“龟蛰泥中”,却胸怀大爱,料事如神„„

这本书,有两个章节都是以“零”命题:《我是一个零》《我还是一个零》。能够把自己归为“零”的人是了不起的。“零”是一种至高境界,是一切的起点。“我必须把自己降为零,一个人如果不能在同类中甘居末位,就永远不能解脱。”这是甘地在自传中向世人的宣言。杨绛不是政治家,她的“零”代表着本真:保其天真,成其自然,身处卑微,脚踏实地。竭尽一切远离虚荣,不慕虚位,努力保持真我,显示了她的人格力量。

杨绛说:学会判断和自我克制,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很重要。要以理性锤炼心性,保持幽默和旷达。杨绛一生与幽默相伴。幽默来自于她对这个世界的爱,就像一盏灯,照亮了她的性情、才华和智慧,使她保持一颗仁厚和博大的心,拥有仁慈和勇敢。正因为如此,书中第一次披露了许多让人感动唏嘘又钦佩不已的历史片段,却在她的叙述中妙趣横生,黑暗的人生被她一笑带过。

比如书中有一节叫《体味人生》,回忆了许多杨绛在干校生活中的有趣片段,其中一个场景就是“拉野屎”。作者说,杨绛回忆起这个惊险的夜晚时,仍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一个留学牛津、学贯中西的美才女,在被改造的日子里,不得不在天寒地冻、漆黑荒凉的山村郊野,学着猫儿留下一处“野屎”,这是中国历史多么有趣的一个细节。这些细节杨绛并没有写在《干校六记》中,我们何妨把它们看作《干校六记》的续篇?

《听杨绛谈往事》写作时,适逢中国话剧百年,上海和北京两地同时上演杨绛先生早年话剧作品《弄真成假》和《称心如意》。杨绛先生的往事回忆又与现实联系在了一起。她特意亲笔撰文《杨绛与杨季康》,发表于2007年10月15日《文汇报》。96岁高龄仍是文笔生动,一派纯真。

钱锺书先生离去后,杨绛按照钱锺书的意愿,于2001年在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Philobiblion Scholarship),取拉丁语“爱好读书”之意,也是来自钱锺书任中央图书馆英文总纂时所主编馆刊的名称,把他们夫妇全部已有和其后发表作品所获得的稿酬全部捐出。杨绛说:“在中国,一字一句的钱我都捐了。”她翻译的西班牙小说《堂吉诃德》卖了80万套,已资助几百位同学获奖。有人把杨绛看作是堂吉诃德的化身,是仁慈与博爱的使者。多年来,吴学昭一直协助杨绛先生管理“好读书”奖学金。《听杨绛谈往事》最欢乐的一章就是记录这个既是往事却仍在继续着的故事。

《我们仨》和《我们的钱瑗》出版后,我惊异于一个老人能够坚强地支撑着如此孤独的生命,原来在她的灵魂里“我们仨”永远活着。看了《听杨绛谈往事》后,终于明白这个老人生命的力量来自哪里——不仅有“我们仨”,还有更倔强的信念,更旷达的人格,更广博的大爱。

吴学昭自幼学习英文,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又担任多年的驻外记者。为了让杨绛先生在温馨亲切的氛围中追忆往事,她从来不用录音机,而是默记。每次谈话后她都马上整理成文,而后经杨绛先生审读,一些记忆有误或不甚确切的地方,她就反复回忆,并送杨绛先生订正和修改。她不用电脑写作,她的文章是用钢笔写在稿纸上,每个字迹都整齐清晰。杨绛用铅笔订正,也整整齐齐地写在一侧,密密麻麻。在看这些细小的字迹时,吴学昭总是凝神专注,然后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补充。为了考证钱锺书日记中提到的元次山文《水乐说》中的一段话,她曾冒着38度的高温到图书馆去查阅校订。

书中涉及到了很多杨绛的老友,有些还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作者都客观地记录下来,还原历史事件中的生动片段,揭开了许多尘封往事。娓娓道来,文笔质朴,温婉亲切,和杨绛的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说,对待历史,不回避,不粉饰,因为,杨绛的“往事”并不只是个人的生命,而是历史的环节。

吴学昭特别感动杨绛先生《走在人生边上》对灵魂的追问。写作《听杨绛谈往事》时,她身旁就放着这本书。华兹华斯(W.Wordsworth)说过: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是人生的至高境界。“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这是杨绛和吴学昭都非常喜欢的名言。书稿完成后,原本打算收录杨绛先生的照片一百多幅。但作者执意要压低书的定价,忍痛减少照片数量并缩小了字体。我觉得特别可惜,曾经发表意见说:“书厚一点没关系,但一定要做得漂亮,这些照片都要用上,还要把字体加大才好。”但她说:“书是写给大众看的,不是要存在象牙塔里!尤其是青年学生,他们买不起太贵的书,写书的目的就是要他们从中体味人生,学习做人。我不用这本书来赚钱,也不要那些华而不实的包装,我只愿意拥有广大的普通读者。”

听杨绛谈往事读后感 篇2

一、在教育过程中发现美, 感受幸福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 而且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让他们用所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 做一个有用的人。陶老师就是坚持这样的教育目的, 用智慧的双眼不断地寻求教育过程中的真善美, 在发现、提升、实践的基础上, 不仅让自己感受到幸福, 也帮助他人实现了理想, 所谓“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即是如此。教与学是一个互相影响、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 引导学生成长, 学生的美好又在不断丰富着教师的心灵, 看着学生在自己的教导下不断成熟、不断进步, 我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作为一名教师, 与我爱的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发现并记录教育过程中的美, 我感到十分地幸福。

二、在教育过程中唤醒潜能, 品味幸福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只是很多时候处于沉睡状态, 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唤醒人的潜能, 让它充分发挥作用。因此, 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潜能, 相信学生具有“一飞冲天”的潜力, 摒弃传统教学中“学生是一张白纸”的观点, 要关注学生的心理, 尽力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 而不是被动地全盘接受教师的灌输。陶老师通过多个案例来证明人的潜能无限, 而教育的功能在于唤醒, 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倾听学生的心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师的点拨唤醒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人师者, 引导学生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打造一片新天地, 方能会心一笑, 细细品味这独到的幸福。

三、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人性, 创造幸福

陶老师的讲座中围绕人性列举了很多事例, 主要说明一个问题:唤醒学生的潜能要遵循“人性高于一切”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 要贯彻这个原则, 就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知识和能力并重。应试教育的误区之一就是注重知识的获取, 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导致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要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 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学会学习, 形成自身的学习能力并终身受益。二是注重人品和个性教育。教育过程中, 人的道德品质和性格教育才是重中之重。一时的分数高、一时的事业成功不能代表教育的成功, 如果道德败坏、性格恶劣, 人的能力越大, 给社会造成的隐忧越大。所以说, 人性高于一切, 要注重人品和个性教育, 为成功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言传身教。教育是身体力行,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不管是知识层面还是道德层面, 教师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我们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以上几点, 尊重并引导了学生的人性发展, 就能够创造幸福, 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人生。

四、在教育过程中师法自然, 享受幸福

教育方法是我们教师要一直研究并探索的重要课题。陶老师提出:取法乎上, 即师法自然, 真法不落实像。简单说来, 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适合自己, 符合实际。要知道, 教育方法是教育理念的体现, 而不是细枝末节的技巧, 更不是别人经验的复制, 教学方法的使用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学情、教师情况而定,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即所谓的“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只有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才能让师生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听杨绛谈往事 篇3

杨绛说:“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现称青年节。现在想来,五四运动时身在现场的,如今只有我一人了。”然而,不论“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占据如何卓尔不群的地位,在八岁孩子的记忆中无非是很多高大的学生在路上跑来跑去,举着小旗子念整齐划一的口号,“没什么好看的”,何况爸爸妈妈正等着她回家。

杨绛睡前会翻看旧书,找见孟森著的《明清史论著集刊》,上面有钱锺书圈点打勾的地方,都折着角。她饶有兴味地细读,忽然想起这部论著的作者恰是自己小时鞠躬行礼的“太先生”。杨绛说:“可是我无法告诉锺书了,他已经去世了。我只好记下这件事,并且已经考证过,我没记错。”描写钱锺书、杨绛伉俪情深的文章铺天盖地,都抵不过当事人浅白平淡的一句陈述。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我们仨》

杨绛在女儿钱瑗和钱锺书先后离世之后,以文字回忆了一家三口共同经历的喜悦与艰辛,含蓄、节制地记录了夫妻一世的风雨同舟以及难以言说的哀恸。在世人眼中,杨先生饱经世事、命途坎坷、老迈孤独,可她却写:“人生四苦:生、老、病、死,可是‘生有什么可怕呢?我至今该说我还没懂呢。”她活得不急不躁、有滋有味,甚至可以说责无旁贷,她要把钱锺书大量的中英文手稿、读书笔记整理出版,她译注了柏拉图的《斐多》,她有条不紊地出版了《我们仨》、《我们的钱瑗》及《走到人生边上》。杨绛在追问生死,人生的价值与灵魂的去向是她最为关注的问题,她依靠生活交给她的那些事以及知识分子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自问自答,解惑并存疑。

杨绛先生创作广泛,平实简练的小说、白描浅淡的随笔、精彩严谨的译作、妙趣横生的话剧剧本,均对人间世象寄予相当的同情又佐以温和的讽刺,呈现出一种静观的智慧。静水才能深流。

躺在医院病床上,我直在思索一个题目:《走到人生边上》。一回家,我立即动笔为这篇文章开了一个头。从此我好像着了魔,给这个题目缠住了,想不通又甩不开。我寻寻觅觅找书看,从曾经读过的中外文书籍——例如《四书》《圣经》,到从未读过的,手边有的,或请人借的——例如美国白璧德的作品,法国布尔热的《死亡的意义》。读书可以帮我思索,可是我这里想通了,那里又堵死了。

上一篇:大学生作息时间表模板下一篇:高一年级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