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论文(推荐8篇)
高老头的悲剧是资产阶级和市民内部一切传统的价值观被新时代的现金交易法则所取代的真实写照。全文描写了高老头与女儿们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其为线索之一,展开了对黑暗的讽刺。
一、拜金的父爱
他原为面条商,在大革命时期成了暴发户。妻死后,把溺爱当作父爱,用金钱推动她们的奢求和虚荣,以致最后拜金产生的悲剧。“„„把高老头的蜗居和刚才她女儿华贵装束一比,不仅惊呆了。屋里连窗帘也没有„„床头柜既没有门,也没有大理石台面,壁炉没有生过火,旁边有张胡桃木方桌,高老头就是用这张桌的横杠把镀金器皿扭弯的。”高老头从百万富翁直落到如今变卖旧物来养活女儿,是由于女儿的贵族拜金性格。这是高老头用爱铸成的错误。正是他培养了女儿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世界观。所以,当其临终前喊他的女儿见最后一面时,她们却没有一个来看望被榨干最后一滴血的父亲。而他自己最终成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牺牲品。这不能全权怪他,因为观此文本,这是一部赤裸裸中世纪法国巴黎金钱社会的写照,而他是一个商人,生活在此环境中,多少会产生拜金的性格。然而,他把这种性格用爱传递到女儿身上,为了女儿能更好的生活。所以这也是一部用金钱湮没亲情与爱情的血泪故事,由此见,这种悲剧便不算偶然。
二、归属与爱
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中有:归属于爱,也是人的社会性的反映。当然,在它之下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两种需要对于他已经满足,而对于女儿,安全需要(经济安全和人生安全)远远不足。“归属感”,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集团和群体的需求。高老头一心只想和两个女儿相依为命,归属于由此三人组成的理想的幸福的家庭里。“家庭”,难道是伏盖公寓的暂住房么?所以可以说归属的物质表层已经暗示了他们不可能产生理想的家庭幸福感。而且,女儿只想把他当作“摇钱树”,只有当缺钱时才去找父亲,这便可见社会及个人所形成的不孝风气。“爱”,人都希望伙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互相关爱。而被女儿门榨干了财产的老者,奄奄一息地躺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不停地呼唤女儿的名字。可是两个女儿一个也没有来,老人想起当初女儿出嫁时,他给了她们每个人八十万法郎作为嫁妆,女儿和女婿把他当作财神,谁也不敢怠慢他。人们恭恭敬敬地瞧着他,“就像恭恭敬敬地瞧着钱一样”。如今他一无所有了,谁也不把他放在心上。“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拥有钱,应该紧紧攥住儿女的缰绳,像对付劣马一样„„”。这样,女儿的价值趋向完全打垮了归属这一层关系。伏盖公寓的住客们由崇敬变为不理不睬,甚至任意嘲讽,把他当作笑柄。拜金和权力腐烂了这原本可能正常的亲人和朋友关系。
三、小结
高老头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牺牲品,而这幕悲剧再形象不过地印证了:“资产阶级撕下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照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默默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几十年来, 国内学者对于高老头父爱的评论文章汗牛充栋。90年代之前学者们多以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从阶级角度和道德原则剖析高老头的父爱, 认为高老头是个封建宗法道德的维护者, 他的悲惨结局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或认为高老头用最不利于维持宗法观念的资产阶级表达方式———金钱和纵容来表达拜金主义的父爱是造成他悲剧的重要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 人们的思想从阶级束缚中挣脱开来, 我们听到了评论界的新声音:更多的人引述1834年10月18日巴尔扎克致韩斯卡夫人的信———“一种充满巨大力量的感情, 无论是灾难、痛苦或不义, 任何东西都不足以破坏这种感情。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父亲, 他无异于一个基督教神圣的殉道者”, [1]来证明巴尔扎克在高老头身上寄予了一种高尚的情感, 他创造出了一个无私奉献、拥有美好灵魂的父性基督。这种父爱具有普适性, 出于人之为人的天性, 因而无比纯洁。
但是在细读文本之后, 我们会发现高老头的父爱是偏狭的、极端的, 甚至混杂着情欲的成分。由此, 我认为仅把高老头的父爱归结为封建宗法道德的体现或是父性基督之爱是片面的, 高老头的父爱其实具有双重性。同时, 高老头父爱的表达方式是纵容溺爱以及通过金钱关系维系父女感情。本文将着重探究巴尔扎克赋予高老头如此复杂的人物特性背后的原因和在作品中的具体呈现。
一.父爱双重性探源
笔者认为巴尔扎克复杂的宗教思想是导致高老头父爱具有双重性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巴尔扎克是一名天主教徒, 他曾经承认并肯定宗教的现实功用, 并且想通过高老头天父般无私地自我牺牲的父爱来反照和救赎物欲横流、人际关系异化、只剩金钱关系的现实社会;一方面巴尔扎克并不是虔诚的宗教信徒, 他洞悉了宗教的虚幻性以及教会僧侣的虚伪, 因此他笔下的高老头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他的父爱偏狭、极端、扭曲甚至还带有情欲的色彩。
(一) 父性基督之爱
巴尔扎克是天主教徒, 他承认和肯定宗教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他曾说道:“宗教, 是民族最伟大的生存原则, 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我在两种永恒真理的照耀下写作, 那就是宗教和君主政体。”[2]在他看来“作家比政治家还要有法则, 就是由于他对人类事物的某种抉择, 由于他对一些原则的绝对忠诚”。[3]
巴尔扎克把他的宗教思想执著地贯彻在小说的创作中, 在许多作品中反复多次地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宗教观:“基督教, 特别……是压制人类的邪恶的一套完整制度”, “宗教感情是唯一能制驭精神的叛逆、野心的算计和形形色色的贪婪”。[4]
而《高老头》这部作品则集中体现了对父性基督刻画。原文中直接或间接地对高老头的父爱做出了评价。如高老头自己曾经提到:“父亲对儿女, 就跟上帝对咱们一样。他会钻到孩子们的心底里去。”“我做了父亲, 才懂得上帝。他无处不在, 既然世界是从他来的。先生, 我对女儿便是这样的无处不在。不过, 我爱我的女儿, 还胜过上帝爱人类。”[5]高老头父爱无边广大与持久, 他的牺牲精神无穷无尽。上帝为了人类, 甘愿钉在十字架上受苦。高老头愿意为女儿忍受一切苦难, 这种慈父的热情让欧也纳钦佩得五体投。而像吸血鬼一样永无止境地榨取父亲血汗的女儿也承认“他却是像上帝一样的疼我们”。[6]
在刻画高老头这个人物的时候, 作者形容道:“这个父性基督的面目, 只有大画家笔下耶稣受难的图像可以相比。”[7]这句话非常明显地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上帝派圣子耶稣来替人类受难, 这种崇高、伟大的精神体现在高老头身上便是具有宗教意味自我牺牲的父爱。反观当时的社会现实, 统治阶级专横暴虐, 社会道德腐败堕落, 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 只剩下金钱交易, 脉脉温情无处寻觅。因此作者宣扬宗教劝善思想和宗教伦理, 想用高老头的父爱反衬浅薄险恶的世情, 用宗教感情来抑制人们过度膨胀的欲望, 以此来维系家庭温情, 防止社会道德的堕落, 重建社会秩序。
(二) 极端偏狭的父爱
巴尔扎克不是一个虔诚的教徒, 也不相信教会。在他看来宗教不是神的设施, 而是人的需要。巴尔扎克早已洞悉了宗教的本质, 指出了宗教的虚幻性。在他的《都尔的本堂神甫》中, 巴尔扎克继承了莫里哀的传统, 着重揭露教会的虚伪和僧侣的罪恶。因此巴尔扎克认为宗教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是有限的, 不能任其任意发展。
巴尔扎克对宗教的反面认识, 导致了他笔下的“父性基督”并不十全十美, 高老头的父爱具有明显的偏狭性、极端性。
首先, 高老头的溺爱没有节制, 他对两个女儿从小就灌输资产阶级吃喝玩乐的腐朽人生观, 有求必应地满足她们“最奢侈的欲望”。其次, 他的父爱道德沦丧:为了满足但斐纳的情欲, 他殷情地忙碌操劳。为了完成娜齐的心愿, 他愿意去偷, 去抢, 去卖命, 甚至“杀人放火”。再次, 高老头对自己的女儿千依百顺, 柔情万种但是面对他人的不幸, 他却铁石心肠, 十分冷漠。例如, 当他知道泰伊番老头的儿子将要遇害的消息时无动于衷, 不肯报信救人一命。甚至听到伏脱冷被捕, 泰伊番的儿子一命呜呼时, 他的反应更令人不齿:“哎!那跟我们什么相干?我要同女儿一起吃饭。”[8]女儿是他的全部, 对女儿的爱挤走了正常人都具备的恻隐之心和道德正义。
因此, 巴尔扎克矛盾的宗教思想导致了高老头身上无私牺牲与偏狭极端的父爱并存的人物特性, 将人物塑造得更加丰满, 更加具有典型意义。
二.溺爱与金钱关系溯源
高老头的父爱除了具有双重性之外, 还具有纵容溺爱和用金钱维系情感这两大特征。笔者认为, 这与作者本人的生活体验是密不可分的。
1.父母之爱的体验缺失
对于巴尔扎克来说, 父母之爱的缺失贯穿他的一生。
巴尔扎克出生后仅三十三天就被寄养在一个农家, 不得父母宠爱的他从小没有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被同学嘲笑为“可怜的巴尔扎克”。[9]这些心灵的阴翳直至他成人都没有释怀, 他曾写道:“我从来就没有过母亲。”[10]
为了弥补母爱的缺失, 他爱上比母亲还大一岁贝尔尼夫人, 这个在巴尔扎克痛苦和濒临绝境的时候挽救了他的女子, 对他而言既是女友也是母亲。童年的不幸与成年后的畸形恋给巴尔扎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巴尔扎克自身父母之爱的缺失在作品中达到了极端的补偿, 高老头的溺爱非比寻常, 无边的纵容和迁就酿成了骇人听闻的悲剧。
首先, 高老头中年丧妻, 两个女儿的成长母爱缺席, 因此高老头又当爹又当妈。其次, 他的妻子“是他崇拜、赞美、敬爱无边的对象”[11]妻子死后, 他把一往深情全部转注到女儿身上, 对她们的溺爱达到了疯狂的程度。高老头没头没脑地偏疼女儿, 他的父爱又多情又体贴而乐趣只在于满足女儿们的幻想。女儿们出阁前奢华的像爵爷的情妇, 只要开声口, 最奢侈的欲望也会得到满足, 而高老头只要求女儿跟他亲热一下作为回敬。女儿成了高老头的天使, 甚至她们给他的痛苦, 他也喜欢。这种隐藏着的受虐倾向, 潜伏在高老头自欺欺人的性格中。出嫁后女儿们无止境的索取, 让高老头乐在其中甘之如饴, 全文有太多太多的例证不消再举, 然而最后像被榨干的柠檬被丢弃, 苦酒高老头只能自己饮下———“就算太爱她们是我的罪过, 我受的刑罚也足够补赎了。我对她们的慈爱, 她们都狠狠的报复了, 象刽子手一般把我上过毒刑了”。“我太爱她们了, 每次都回头去迁就她们, 好象赌棍离不开赌场。我的嗜好, 我的情妇, 我的一切, 便是两个女儿。”[12]
2.金钱体验的缺失
除了缺少父母的爱护和关心, 现实主义大家巴尔扎克在有生之年中一直跟金钱作斗争。他一身中经历了三次商业投资, 使得他总是卷入债务中, 安德烈·莫洛亚指出:“有两个因素决定了万能的金钱在巴尔扎克作品中充当首要角色, 即作者本人和他的时代。首先是作者。巴尔扎克生于一个拜金的家庭。他母亲常说:‘财富, 巨大的财富就是一切。’其次, 是时代的资本化风气使他得以目睹种种金钱打败一切的丑剧。”[13]
也正是因为对金钱有切身的深刻体会, 巴尔扎克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能够洞察到社会现状———金钱己浸入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个角落都散发着铜臭味, 然后用他现实主义的如椽大笔将丑恶揭露得没有藏身之地。“金钱问题是他最得意的题目……他的系统化能力和对人类丑处的明目张胆的偏爱创造了金钱和买卖的史诗。”[14]金钱腐蚀下社会关系的描写是巴尔扎克作品里最精彩的篇章。
然而让作品更加深刻, 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也正是高老头通过金钱维系父女感情这一错误的关爱方式, 当高老头一无所有的时候, 父女关系的连接线也就断裂了。高老头曾经悲愤地说:“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 应该笼络女儿, 象对付狡猾的马一样。”“钱能买到一切, 买到女儿!”[15]
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16]
巴尔扎克独具匠心地以这样一个悲剧开启《人间喜剧》的大幕, 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将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得更丰满、典型, 成功地痛斥了19世纪拜金的资本主义对人情关系的腐蚀。父母之爱和金钱缺失性体验是巴尔扎克文学创作的心理动机, 但他绝不仅仅着眼于一己私情, 而是注入了社会的、时代的内容, 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这也是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经久不衰, 能够超越时代引起共鸣的原因。
摘要:笔者认为仅从阶级角度将高老头的父爱归结为封建宗法道德的体现或认为是父性基督之爱都是片面的, 高老头的父爱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本文将结合《高老头》的文本细节, 从两个方面探究巴尔扎克赋予高老头如此复杂人物特性的原因:一是巴尔扎克本身的宗教思想具有矛盾性, 二是作者从小父母之爱和金钱的体验缺失。
关键词:高老头,父爱双重性,宗教观念,父母之爱,金钱,体验缺失
参考文献
[1]叶成青《关于高老头的“父爱”的再认识》外国文学研究, 1995, 03 (89)
[2]马明芳《巴尔扎克笔下西方社会异化了的人际关系》渝州大学学报 (哲社) , 1992, 1 (56)
[3]阎建国《论缺失性人生体验对巴尔扎克创作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 , 2005
[4]韦易《略论巴尔扎克小说中的宗教思想》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科) 1995, 2
[5]朱浩然《“高老头”的父爱今解》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文艺) 2006, 2
高老头是我初中时的政治老师。刚踏进初中的大门,上的第一堂课便是政治。我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翘首以待即将揭开神秘面纱的政治老师。谁承想,铃声刚过,一个年近花甲、头发斑白、身材高大的老头一堵墙似地立在了教室门口。那个年纪的孩子,都喜欢俊男靓女的老师,看到老头老太太,心里就先有了几分排斥。高老头似乎没有察觉到这些,他端着讲义,稳稳地“降落”在讲台上,自我介绍起来:“我姓高……”一位胆大的同学嘟囔道:“原来是高老头!”从那天起,大家当面都恭恭敬敬地叫他高老师,私底下却以高老头称之。
高老头喜欢给我们讲大道理,更喜欢的还是让我们背政治题。一次他在课堂上抽检背诵情况,好几个同学都背不出来,他顿时火冒三丈。其时,坐在窗户边的我正在入神地看着窗外的一头牛。高老头见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指着我的鼻子说:“你,站起来背一下。”他大概料定我不会背,本想拿我开刀,杀鸡儆猴。谁知我一站起来,一口气将他布置的题目都背了出来。高老头转怒为喜,慷慨激昂地夸了我一通,要大家向我学习。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吧,高老头认定我“孺子可教也”,对我特别关心起来了。
那时候我住校,家里穷,不能像一些同学那样花钱到食堂里打菜,每周日下午背着米袋和一罐腌菜返校,就是一周的口粮。高老头不是我们的班主任,但不知怎么了解到了我的情况。有一回,我背着米和菜返校时,被高老头叫住,他翻开我的布袋,看了看我带的菜——一罐没有任何佐料的芋头丝。他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了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以后,高老头经常吩咐我放学后到他办公室去,有时是整理作业,有时是帮着批改试卷。我心里惦记着该吃饭了,又不敢违逆老师的旨意,只好老老实实地做事。等我做得差不多了,高老头像变戏法似的端进来一大钵饭菜,全是我平时难得吃到的肉、蛋和豆腐之类。“瞧瞧你这瘦瘦的样子,快吃,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才好。”我想推脱,高老头瞪圆了眼睛,不容我分辩:“都打好了,给我吃掉!”我于是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高老头便回归了慈蔼的样子,眯缝着眼睛怜爱地看着我,就像看着自己家的小孙女。我没见过爷爷,有时候,我感觉他就是我的爷爷,但是我生性木讷,不善言辞,竟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说过。如今想来,心中还痛悔不已。
初三那年,我迷上了养蚕。从村里的小伙伴那里要到了一些蚕卵,看着它们孵化成小蚕,便精心地侍弄起来。在农村中学,每年中考前气氛都是极度紧张的,老师们恨不能把所有知识一下子塞满我们的脑瓜子。我成绩尚好,被列为“种子选手”。可惜我心智幼稚,意识不到决定命运的时候就要来了,还像往常一样没有一点紧迫感。下了课,我就从抽屉里搬出我的蚕宝宝,忘我地摆弄着,有时上课也免不了要偷看几眼。最过分的是,有一回上早读,我为了跑回村里摘桑叶,居然逃了课。班主任大为震怒,好在我死活不说逃课的理由,要不然他肯定要把我的蚕搜出来摔个稀巴烂。但是高老头知道我养了蚕,他看过我摆弄纸盒子,还开玩笑说要我卖给他,一元一条。当时我红着脸一言不发,生怕他把我的蚕没收了,幸亏他很快走开了。随之而来的月考,我的成绩可想而知地下滑了,班主任、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大凡中考必考科目的老师都轮番来教训我。
这时,正好有一位同学央求我把蚕卖给他。他说他妹妹想养蚕都快想疯了,到处都找不到,要我行行好。一开始我不肯,他求了三次,我终于答应了,并千叮咛万嘱咐地要他转告其妹妹好好养着。没有了蚕,再加上老师的严格要求,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我学习底子还好,成绩很快就上来了。高老头每次给我发试卷的时候,都笑眯眯的,眼神中充满着期待。
那年暑假,我以优异的成绩被一所师范学校录取。我是全村第一个考出去的孩子,父亲很高兴,专门请来厨师在家里办了几桌谢师宴。那天中午,高老头也来了,他喝得满面通红。临别时,高老头把我叫到他身边,摊开手掌,亮出十多个银光闪闪的蚕茧。蚕——买蚕的同学——茧……我一下子全都明白了。
前些天,终于读完了《高老头》,读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本书中写出一个父亲——(高老头)高里奥把毕生的心血倾注在了两个女儿身上,但最终却病死在医院黑暗的病房里。直到临死两个女儿谁也不愿来看自己的父亲。在父亲下葬那天,连块埤也是两个大学生当了手表资助的。他以前是那么富有,可结局却如此的悲惨。高老头是个面粉商,在革命期间卖面粉赚了一大笔钱。他在女儿出嫁时一人给了六、七十万的家产,自己只留了五六万作养老金。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个女儿渐渐对父亲产生了厌恶,把他赶出了自己的圈子。她们以父亲为耻,盼着父亲早一点死去,但表面上却说出种种托词来假意的安慰他。她们像是一个吸汁机,吸干了父亲,把剩下的残品急于扔掉。儿女都是父母养大的,女儿的所作所为,高老头都看在了眼里。这可怜的老头是那么失望、孤独,他为此可以说是已经肝肠寸断了。但无论女儿怎样做,怎样一次又一次的令他失望,他的父爱却是永恒的。当他听说他的女儿在外面欠了大笔债务的时候,他宁愿把自己最珍惜的银饰卖 掉为女儿还债,也不愿让女儿为此伤半点脑筋。那银饰可是他最值钱的东西了!卖了之后,他确实哭了,但他这样做并没有换取女儿的心。
书上曾写过这一段,它的每一句话我记得清清楚楚,因为对我的震惊太大了:拉斯蒂涅克因为与鲍赛昂夫人有所谓的姐弟关系,从而有幸被公爵夫人邀请参加一个舞会。他在舞会上认识了长得高雅、漂亮的纽沁根夫人,也就是高老头的二女儿——苔尔费纳。拉斯蒂涅克在舞会上才真正看到,什么才是名门显赫,什么才是华丽、富有……他与纽沁根夫人交谈了很久,似乎感到已攀上了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正当他得意之时敲开了高老头的房门,在看到房间的那凄凉的景色,一股寒气让他清醒了:房间内简陋不堪:窗上没有窗帘,床上只有薄薄的棉毯,那还是用伏盖太太的旧长裙改做的,柜子已经掉漆了,没有柜门,一张不成样的写字台上放着旧草帽。这冷冰冰的房间看着让人揪心,酷似监狱里的一间凄惨的牢房。让你无法想象的是这样的“家”是两位贵族小姐父亲的住所,它与王公贵族们奢侈、华丽、体面的生活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呀!高老头看到拉斯蒂涅克,急忙问他两个女儿的情况,还问两个女儿对自己有什么看法。拉斯蒂涅克望着这个好老头儿,真觉得他可笑、可怜!他的女儿过惯了体面、奢侈的生活早已忘记了这个整日思念自己的老父亲。此时的他能说出真象吗?能让这个可怜的老人再次心碎吗?他的鼻子一酸,强忍着泪水编造出一些安慰他的话。他的语调很低,当他抬头看看高老头时,发现他容光焕发,很激动。他能说什么呢?这个好老头平时就受别人玩弄、嘲笑,难道让他知道,他在女儿眼里是那么渺小,一文不值,成了她们的眼中钉,让他那仅有的一些希望与宽慰也要随之而去吗?让他在女儿面前的一点点尊严感也要化为耻辱吗?就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看到这样的父亲,看到他伟大的父爱也会流泪呀!他觉得,这是在欺骗他,但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它是一个大学生对这位老人的无限敬意与理解。
最后,高老头病了,他昏迷时还亲切地叫着两个女儿的名字!”他对女儿的爱已经感染了周围的人,却不能融化两个女儿那冰冷的心。直到他死了,两个女儿才来到父亲身旁,同他“告别”。但对父亲的后事却不闻不问,扬长而去。
夏婷婷 人文0903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最重要的作家,而《高老头》也是巴尔扎克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故事发生在1819年底和1820年初的法国巴黎,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的沙龙为舞台,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两个人物的平行而交叉的故事为主要情节,真实的勾画出波旁王朝伏笔时期法国社会的剪影。
初读高老头最大的感触就是惊异于作品里形形色色却又各具特色的众多人物形象。给了两个女儿每人80万法郎陪嫁的高里奥,自己却只能住在破旧的公寓里,每年只剩几百法郎的生活费,还要千方百计替女儿还债;一心想跻身于上流社会的大学生拉斯蒂涅,在金钱和良知里不断挣扎,最终被这个黑暗的社会彻底腐蚀;被警察追捕而藏匿于公寓里的苦役犯伏脱冷,用赤裸裸的语言揭露社会的黑暗、不断诱惑青年堕落;气概非凡,才情过人的宫廷贵妇鲍赛昂夫人,追求忠贞的爱情,却敌不过每年二十万年息的陪嫁,最终隐居乡野。除了这四个主要人物外,还有贪图势利的老板娘伏盖太太,被父亲赶出家门的商量少女维克托莉,贪图钱财而告密的老小姐米旭诺,吃了一辈子公事饭而成了机器人的退休公务员波阿雷以及榨干了高里奥的两给女儿阿娜斯塔齐和但斐纳等等。在不到十八万字的作品里贫穷寒酸的公寓陋巷到富丽堂皇的贵族府邸,作者想我们展示了一个眼花缭乱的巴黎社会。
虽然小说以“高老头”命名,但高老头的形象却着墨不多,而书中重点描写的则是大学生拉斯蒂涅的经历见闻和心理描写。拉斯蒂涅作为书中一个线索,将高里奥、鲍赛昂夫人以及伏脱冷的故事联系到一起,一气呵成,却没有丝毫凌乱的感觉。
而拉斯蒂涅的心理起伏则是最能引起我紧张感的描写。这个贫穷的贵族大学生一开始想凭借努力学习获得财富和地位,但在见识到巴上流社会黎奢侈浮华的生活,便对此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欲望,野心勃勃地想走进上流社会,为此不惜向已经很拮据的母亲和妹妹要钱,仅仅为了能有一身出入上流社会的时髦行头。而在这个过程中,拉斯蒂涅的内心也充满着愧疚。
在走入社会的过程,鲍赛昂夫人给了他社会教育的第一课。
“您越没心肝,就越能步步高升。您心狠手辣,人家就怕你。您得把男男女女都当做驿马,把他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便扔下,这样您就能达到欲望的巅峰。”
鲍赛昂夫人道出了社会的真相,而同样的话伏脱冷也对拉斯蒂涅说过,只是在伏脱冷赤裸裸的语言下更让人震撼。
“您知道这里的人是怎么闯前程的?不是靠天才的光芒,便是靠腐朽的手腕。不像炮弹一样轰进着人群,就得像瘟疫般站进去。诚实正派毫无用处。···人生就是这样,跟厨房一样腥臭,要向老有水就不能怕弄脏手,只要事后洗干净就行,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仅此而已。”
伏脱冷建议拉斯蒂涅勾引维克托莉小姐,而他负责设计杀死维克托莉的哥哥使得维克托莉获得财产。也许是伏脱冷的建议涉及到人命而触及了拉斯蒂涅的道德底线,所以拉斯蒂涅对伏脱冷提出的诱惑虽然动心,却并没有一开始就遵从,而是顺着鲍赛昂夫人的指引去结识了高里奥的小女儿但斐纳。但在与但斐纳进行的不顺利的时候,拉斯蒂涅还是忍不住与维克托莉调情。可当他得知伏脱冷准备下手时,他要高里奥去通知维克托莉的哥哥,虽然最后没能阻止这一切,但我认为那个时候的拉斯蒂涅多少还是善良。对于一个想进入上流社会的的青年,他什么都不用做,只需顺着伏脱冷的建议点个头,便可获得上百万的财产,但他还是犹豫了,这种犹豫恰是他良知未泯的体现。
当故事的冲突集中到一起,维克托莉因为哥哥被杀而获得大笔财产,伏脱冷被米旭诺设计出卖而被捕,但斐纳向拉斯蒂涅表明爱意,并且高里奥为他准备了公寓,让他和但斐纳双宿双栖。这时候的拉斯蒂涅似乎面临了着维克托莉和但斐纳之间的一个选择,原本我以为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拉斯蒂涅似乎并没有什么犹豫而选择了但斐纳。他把对但斐纳的选择看作是对爱情的选择,但我觉得这似乎与爱情无关,而更像是一次良心的选择和人性的挣扎,一次自我的救赎。
当故事读到这,似乎一切归于平静甚至多少有点美满的意味了。可更重的打击却接踵而来。高里奥的大女儿阿娜斯塔齐,为情人还债而花光了财产,最后打起了父亲最后一笔活命的存款的注意。最后却人财两空还受制于丈夫。而但斐纳也被丈夫霸占了财产而来向父亲哭诉。女儿的不行让高里奥深受打击而一病不起,而高里奥的死也迎来了故事的高潮。
高里奥可以说是绝对父爱的代表,他对女儿的溺爱近乎到了偏执的地步。除了对女儿,他对妻子也是情深意重。在妻子死后没有再取,珍藏着妻子送的餐具,当为了女儿不得不卖掉时,难过地哭了。但女儿对父亲的态度却着实然人惊叹,阿娜塔斯齐榨光父亲最后一笔钱只是为了宴会上的一套礼服,而在高里奥垂死之际,两个女儿因为舞会而不来看望父亲。书中对伏盖公寓和上流贵族生活的描写形成强烈对比,而高里奥一生的经历也让人感到辛酸。
拉斯蒂涅对高里奥也一直怀着关怀和同情,而高里奥对女儿们的爱和付出虽然让他感动,但带给他更多的却是对社会腐朽黑暗的现实的认知。爱没能拯救这个曾经迷茫的灵魂,却使他随着高里奥的死彻底堕落。
拉斯蒂涅对高里奥临终前无微不至的照顾更像是一场对自己良心的祭奠,他当掉了怀表使得高里奥能够勉强安葬,而在寒酸的葬礼上,女儿和女婿却都未到场,仅仅派了两辆马车跟随。拉斯蒂涅最后的表现又再次让人觉得他是善良的,书中也有很多人都说过他善良,伏脱冷说过,鲍赛昂夫人说过,高里奥也说过,但也正是这三个人给他完成了社会教育,埋葬了最后的良知和感情。正如说中所说,“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泪”。
伏脱冷让他看到努力奋斗难以获得财富和地位,鲍赛昂夫人和高里奥让他看到了爱情合亲情在金钱面前的不堪一击。高里奥的遭遇虽然让人同情,但我觉得这个故事最大的悲剧却是拉斯蒂涅人性的毁灭。
深夜,黑暗统治着一切,伸伸懒腰,终于把《高老头》读完了,这本书使我了解了当代法国——那个盛极一时的王朝背后黑暗。而这本书就是当代资产阶级的真实写照。本书主要写了高老头把毕生的心血和爱倾注在了两个女儿身上,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两个女儿却都不来看他,最终,他带着遗憾和悔恨病死在医院的病房里。在高老头下葬那天,连墓碑都是两个大学生当了手表资助的。他以前是那么富有,可结局却如此的悲惨。
高老头是个面粉商,在革命期间靠卖面粉赚了一大笔钱,确切的说,他就是一个暴发户。他在女儿出嫁时给了每人近七十万的家产,自己却只留了五六万。然而渐渐地,两个女儿开始嫌弃父亲了,她们把高老头赶出了自己的房子。虽然表面上说出各种美丽的谎言,但心里都想早日甩掉这个包袱。女儿们的所作所为,高老头都看在了眼里。此时此刻,这可怜的老头失望、孤独,他已经肝肠寸断了。虽然女儿们做出如此不孝的事,但高老头对她们的父爱却没有变。当他听说他的女儿在外面欠了大笔债务的时候,他仍愿把自己仅剩的首饰卖掉,但卖了之后,也并没有换取女儿的心。
记得书上有这样一段:拉斯蒂涅克因为与鲍赛昂夫人有所谓的姐弟关系,而有幸被公爵夫人邀请参加一个舞会。他在舞会上认识了长得高雅、漂亮的纽沁根夫人,也就是高老头的二女儿——苔尔费纳。拉斯蒂涅克在舞会上才真正看到,什么才是名门显赫,什么才是华丽、富有。他与纽沁根夫人交谈了两个多小时,似乎感到已攀上了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正当他得意之时敲开了高老头的房门,在看到房间的那凄凉的景色,一股寒气让他清醒了:房间内简陋不堪:甚至那薄薄的棉毯都是用伏盖太太的旧长裙改做的。这冷冰冰的房间看着就像监狱里的一间牢房,甚至还不如牢房。很难想象这里就是两位所谓的贵族小姐父亲住的地方,它与王公贵族们奢侈的上层生活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呀!高老头看到拉斯蒂涅克,急忙仔细询问他两个女儿的情况,拉斯蒂涅克望着这个老头儿,都为他感到可怜,他的女儿过着体面、奢侈的生活,却早已忘记了自己的父亲,此时的他能说出真象吗?能让这个可怜的老人再次心碎吗?他只能强忍着泪水编造出一些善意的谎言。当他抬头看看高老头时,发现他容光焕发,很激动。他又能说什么呢?这个好老头平时就受别人玩弄、嘲笑,在邻居中一点地位都没有,在他周围,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他,甚至连说话都不愿意,拉斯蒂涅克又怎么忍心让他知道,他在女儿眼里是那么渺小,一文不值吗?让他知道女儿以他为耻辱吗?我想,就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看到这样的父亲,也会因他的伟大而流泪呀!
本书最后,高老头生病了。可怜的他发出最后一声呻吟竟是“求求你们,让我见见我的女儿吧!我只要看见她们,我的病就会好的,求求你们了……”这几句发自内心的话虽然简单,但却饱含了对女儿的宽广的父爱。病痛折磨得他几乎昏迷了。但昏迷时还低声地叫着:“阿纳斯塔西,苔尔费纳(两个女儿的名字)!”他对女儿的爱甚至已打动了曾经嘲笑、戏弄过他的人,却不能打动两个不孝的女儿冰冷的心。直到他死了,两个女儿才来到父亲身旁,虚情假意地同他“告别”。但对父亲的后事却不闻不问,甚至连墓碑都不肯出,尽管那可能只是她们每天几百分之一的生活费,她们偷笑着离开了墓地,只留下高老头一个人在地下哭泣。高老头的葬礼是简单得甚至赶不上最贫穷的人:只有几个好心人吹奏哀乐,没有牧师,没有亲友。很难想象他是两个贵族家庭的父亲!高老头辛苦了一世,操劳了一世,担忧了一世,却这样简单的结束了他的一世。
读完这本书,我有很多的感悟,虽然高老头的女儿太可恶了。但我认为,这就是当时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如果高老头对女儿不是溺爱,那么女儿现在应该会非常孝顺,应该懂得如何真诚待人。然而,在那个年代,特别是在法国——那个尔虞我诈的金钱社会中,善良、纯洁就是上流社会中摒弃的东西。如果想在上流社会稳住脚根,你必须学会溜须拍马,不论发生任何事情都要学会沉默。你必须靠阴险、狡诈去夺取权力,争夺金钱,这样,你才能进入所谓的上流社会。在我看来,女儿们就是在权力与金钱的决战中取胜的人,这样的人肯定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的。我想:在那个年代中,有多少善良人会被贵族们蹂躏,从而改变善良的本质。归根结底,让法国的人们变成那样的,应该是这个黑暗的社会吧。高老头的遭遇是许多当时社会中人们的一个最真实的缩影。他的结局也反映了法国贵族在金钱与地位面前的丑陋。
关键词:父爱,金钱关系,悲剧
毋庸置疑:母爱是伟大的。那是因为大家都一致认为母亲哺育了儿女一点一滴的成长, 母亲把最无私和最纯洁的爱奉献给了子女。只要子女生活快乐和幸福, 牺牲她的一切也在所不惜, 这就是母爱的伟大之处。然而, 世界上也有一种爱叫父爱, 父亲同样能给予母爱所给予的一切, 甚至超越于母爱所给予的一切。在我看来, 这种父爱一样伟大, 一样感天动地。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重要代表作《高老头》中所描写的父爱则属于这类, 伟大的有时超出了某种尺度, 伟大的有时让人匪夷所思。令人惋惜的是:主人公高老头的这种无私付出并没有换来子女对其养育之恩的报答, 而是最终狠狠地抛弃了他。那么高老头所谓的父爱究竟是怎么一种付出?它究竟又是怎样的超出尺度?巴尔扎克从人性论角度出发, 满怀同情的刻画了高老头的父爱。在作品中, 他称高老头是“父爱的代表”, “父性的基督”。在他笔下, 高老头简直是父爱的化身。
恩格斯在评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讲到:“它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 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表现手法上除细节真实外, 还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确, 巴尔扎克以其对现实敏锐而细致的观察, 以高超娴熟的艺术技巧极力地渲染着高老头的父爱, 对父爱的表现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 让一个个带着假面具的人物逐渐露出了原形, 尤其是高老头的两个女儿。高里奥老头是在法国大革命时代利用战争发了横财的中产资产, 靠做面粉生意投机倒把, 囤货居奇发了迹, 可谓一夜暴富的典型代表。富裕之后他并没有像其他放荡置儿女不顾的资产阶级一样, 他首先想到的是两个女儿, 可以说他把女儿看作自己的生命重要。为了女儿, 他坚决不予再婚, 因为他不想看到再婚给女儿可能会带来的创伤, 白天他一心一意将心思放在做生意上, 希望的是快点赚到钱让女儿过上幸福的生活, 晚上一有空便陪陪女儿, 逗她们玩一玩。尽管他经营生意很成功, 但从不奢侈花费, 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女儿, 自己省吃俭用也甘心情愿。在他看来, 做父亲的要幸福, 必须给予女儿所需才幸福, 女儿快乐, 自己才真正幸福。也许就是在这样一种人生观的左右下, 他学会了如何给予付出。在女儿出嫁的时候, 他把自己赚来的200万法郎每人赠送80万作为陪嫁, 他认为这样女儿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女儿就能高高兴兴的下嫁他人, 多么慷慨的举动呀!但女儿天生只知道享受, 在精神领域显得特别空虚, 她们不懂得如何驾驭丈夫, 家产牢牢地被控制在丈夫手中, 而对于过惯了奢侈生活的女儿来讲, 没有钱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自由, 梦想也就破灭, 于是要恢复以往的快活自由, 惟一的出路就是向父亲发出求救的呼声。而父亲也是有求必有应, 哪怕是到变卖家产的地步他也豪不犹豫。换句话说, 为了女儿的欢心, 他不遗余力的帮女儿去通奸偷情, 替女儿的情人还债, 添置昂贵的衣裳, 他甚至为了女儿在地上打滚, 吻女儿的脚, 擦去衣裙的灰尘, 抚平皱褶皱的衣角, 活脱脱的类似一副男女间调情的景象。这一切他浑然不觉得有所不妥, 而一味沉浸于所谓做父亲的幸福之中。因为他以女儿的快乐为快乐。他与拉斯蒂涅在谈到做父亲的感受时讲到:你有朝一日做了父亲, 听到孩子的叽叽喳喳, 你心里便会想:这是从我身上出来的, 你觉得这些小生命每滴血都是你的血, 是你血的精华……为了她们的快乐而快乐, 比你自己快乐更快乐。这种爱的付出不免让我们瞠目结舌, 因为它超出了社会道德的尺度, 甚至超越了法律的边界。在高老头身上要付出才能获得幸福的情感力量是何其巨大又可怖, 这种力量是任何灾难, 不幸乃至正义无法抵挡的。主人公丝毫也没在意或者说察觉女儿随着对他财产的掏空也在一步步远离他的隐患, 直到女儿将他抛弃才恍然大悟。这种不计回报的付出, 甘心付出一切, 父爱的伟大由此可见一斑。但父爱带给女儿的是什么呢?是对父亲的回报吗?结果表明:父爱酿成的是悲剧, 是一个令高老头死也不能瞑目的惨局:女儿把他当作柠檬榨干后便把柠檬皮扔在地上不管了, 直到父亲临死前也没来见父亲一面, 真是惨不忍睹。高老头明白自我的期望变成绝望后, 他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 悲愤的号啕到:“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 应该拉紧女儿的缰绳, 像对付狡猾的马一样。钱能买到一切, 钱能买到女儿。”可惜悔为晚矣。
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既让读者为之震撼, 也让大家为之扼腕叹息。他的悲剧不禁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如果要说高老头为何被弃, 首先第一个原因则是咎由自取。他省吃俭用, 勤俭持家, 满足女儿的一切要求。他认为做父亲只有给予或者说只有给的起, 女儿才会快乐, 做父亲的才能幸福, 他以女儿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如此一来, 女儿们便过惯了奢华的生活, 他们每一次恭恭敬敬地叫父亲也只是想其口袋里掏出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和低级趣味追求, 结婚之初他们轮流宴请父亲上门做客, 恭敬地视之为座上宾。目的也是为了其钱财。待到一切不能继续时, 他们对父亲表现出明显的冷淡起来, 直至将其赶出家门。换而言之, 做女儿的一旦自己的放荡要求或对生活奢华的追求从父亲身上获取不了的话, 他们便露出了本来面目。也正是因为父亲的一味纵容, 这才助长了女儿们的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 他们对金钱的追逐远远超过对父爱的回报。金钱的轴心取代了父亲的轴心。这一切不能不说做父亲的责任很大。面对女儿的要求, 他不懂得教育, 也不懂得巧妙回绝。他盲目地给予着, 奉献着, 误以为做父亲的只要给予才能带给女儿幸福。这种错误的父爱观使高老头一步步走的越来越远, 女儿对其的态度也愈演愈劣, 悲剧的发生也就在读者的意料之中——悲乎哀哉。
其次, 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是导致高老头悲剧的致命因素。资产阶级虽然在19世纪中期还不足以有力量推翻封建王朝的坚固统治, 甚至即使资产阶级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照旧可以被帝国主义者所推翻。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波旁王朝的复辟则是最好的例证。然而, 资产阶级经济力量的倍增可以排山倒海似的压倒一切。贪婪和掠夺的本性使他们对金钱的追逐的欲望不断地扩张和膨胀着, 追求金钱成了其终极目标。为达目的他们可以不择手段。因此, 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便是金钱, 他们所谓的道德, 法律, 政治的基础便是金钱和享乐。金钱如同魔鬼一般操纵着芸芸众生。正如有人讲到法国社会就是由金钱来开掘的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亲情, 友情, 爱情等弥足珍贵的情感沾上了金钱这个世俗的成分。金钱成为衡量一切有无价值的试金石。冰冷的, 残酷的金钱关系充斥着整个法国社会乃至欧洲社会, 高老头便是这种金钱关系的牺牲品。毋庸置疑, 巴尔扎克在大量的小说中都涉及到了金钱主题, 对金钱罪恶不遗余力地展现, 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也令读者咋舌。在《高老头》中, 作者对金钱罪恶的揭露与展示更为深入和透彻。金钱导致人性的泯灭, 良知的沦丧, 法律的虚伪亦让读者毛骨悚然。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在孩提年代之所以热情地称之为爸爸, 那是因为父亲能满足其要求, 待到步入婚姻殿堂后女儿也愿意轮流请父亲来做客, 同样是因为父亲身上还有值得他们开发的地方, 他们恭恭敬敬的看着高老头如同他们恭恭敬敬的看着钱一样。当女儿认为高老头的身份有碍于他们的门第时劝父亲把店面盘出去, 然后搬到伏盖公寓去住, 在起初也进去看过父亲, 还是因为他们想把父亲所剩不多的钱财一并夺掉。而等到他们发现父亲身上无利可图的时候便再也不愿意去看他了, 哪怕是高老头病危后哭天喊地呼唤女儿的名字:“但斐娜, 我的小但斐娜, 娜齐……”花钱派人去叫他们过来也不奏效。他讲到:“克里斯朵夫, 是不是我两个女儿告诉你就要来了?你再去一次, 我给你五法郎。对她们说我觉得不好, 我临死前还想拥抱她们, 再看她们一次, 你这样去说吧, 可是别过分吓了她们。”多么感人的话语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小说中的另一主人公拉斯蒂涅由一个天性纯良的年轻人堕落为野心家的过程也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小说围绕两条线索展开故事的描写:一是高老头的父爱及悲剧;二是拉斯蒂涅的堕落过程及成功完成。两者交织进行, 相辅相成, 实际上作者安排第一条线索就是为拉斯蒂涅的性格演变作铺垫的。有一评论家曾指出:“如果作者只着眼于描述父亲的溺爱和女儿的不孝, 那么小说的趣味便流于平庸了。”应该来说, 拉斯蒂涅性格的演变是在其所生长的环境下完成的。而他亲眼目睹的三件事也是“人生三课”极大地推进了其自身蜕变的过程。在这“三课”中, 高老头的悲剧是他受社会教育的重要一课, 远远比鲍赛昂夫人被遗弃和伏脱冷被人告发所起的教育深刻的多, 使拉斯蒂涅彻底看清了社会, 认清了人生。他意识到世界并不美, 美好的灵魂无法持久, 要想成功, 必须大刀阔斧的杀向社会, 学会狠毒。他对高老头的不幸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但他明白:眼泪并不是博得同情的筹码, 要成功, 必须不再流泪。他埋葬完高老头后也便埋葬了年轻人的最后一滴眼泪, 他终于抱定决心要爬上上流社会, 必须不择手段, 在所不惜。他气宇轩昂地对巴黎社会大喊一句到:“现在我们来拼一拼吧。”至此, 拉斯蒂涅的性格演变也就完成, 他即将展开人生新的篇章……
高老头的悲剧既是个人的悲剧, 又是社会与时代的悲剧。究其原因, 不仅有个人的因素, 也有社会的因素。高老头辛酸而悲惨的结局是金钱所带来罪恶的生动写照, 表现了作者对法国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强有力控诉, 高老头的悲剧启发读者去思考人性, 审视人的精神境界及关注人的命运和前途等严肃话题。也因为如此, 《高老头》才成为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经典名著屹立于小说之林。
参考文献
[1]陆贵山, 周忠厚, 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郑克鲁, 主编.外国文学作品选[M].傅雷, 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377, 379.
傅雷提倡“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他的译作也以通顺流畅著称,但倘若因此认为他的译作中异质性成分不足,则是有失偏颇的。本文将以傅雷翻译的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中为例,对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中表现出的“异”进行分析,以期对傅雷的翻译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异归化异化
根据巴别塔传说,正是由于上帝变乱语言,人类才需要翻译。也就是说,翻译是因语言之“异”而产生的。翻译的目的在于将一国的语言文化的文本用另一国的语言文化的文本表现出来,这种语言层面上对“异”的转换正是翻译的基本任务。但是本文即将谈到的“异”不仅仅语言层面的“异”,它的涵盖面更为广泛,“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操作,文化意象的传达,它既涉及语言和文化意象的转换,还涉及到可能给目的语文化带来冲击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崭新的文学样式等等多层面的东西”,即蕴含在原文本中异质性的“异”。
一、“异”和“同”
“异”首先代表肯定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他者”是“认识自我”的一个参照,是“丰富自我”的一个源泉,是“确立自我”的一个途径。有人说,“文化交流的意义不是为了达到‘同一’,交流的意义存在于异质文化之间的相互补充”;那么,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便是要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对话与共同发展。
与“异”相反,“同”代表把他者融入自我,消除他者的差异性。许钧先生在谈到“异”的考验时,提出一种“理想的方法”,即“以‘同’为基础,去认识‘异’,以理解‘异’,进而去接受‘异’,正如以‘已知’为基础,去认识‘未知’,这是一种发展与辩证的观点”。
翻译中,“归化”策略可以看作是“同”的体现。笔者认为,翻译首先应该是“归化”的:翻译的目的在于将一国的语言文化的文本用另一国的语言文化的文本表现出来,如果保持百分之百的异质性,连语言成分都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何来翻译?从文化和文学层面上看,比较文学学者孟华提出过一个重要观点,即“任何‘异性’的因素,是不能不加改造地直接进入目的语系统的”。
因此,我们不能把“异”和“同”截然分开。翻译中,在对译本异质性成分的追求上,一定程度的归化是必不可少的。
二、傅译《高老头》中“归化”策略下的“异”
傅雷认为“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他的译文也的确“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不留“雕琢和斧凿的痕迹”。有人将傅雷视为“归化”派代表,便是指他语言上的“归化”。但笔者认为,如此“归化”原文语言,译者目的却是更好地传达原文在文化,文学上的“异”。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异”在何处?在傅雷看来,巴尔扎克“不愧为现实派的大师,他的手笔完全有血有肉,个个人物历历如在目前,决不像罗曼· 罗兰那样只有意识形态而近于抽象的漫画”。尤其是巴尔扎克作品中传神的对话描写。鲁迅说过:“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下面暂举两例,看看傅雷如何通过“归化”来传达这种“异”:
例1——“Si j’avais €閠€?ici, lui disait alors Vautrin, ce malheur ne vous serait pas arriv€?…”
字面上看,“ce malheur ne vous serait pas arriv€椤庇Ω靡胛罢庵直缇筒换嵩谀砩戏⑸保谥形睦铮鱿终庋亩曰白攀瞪补忠欤绕湓谕怀鏊祷叭诵愿裆细圆园孜蘖Α8道滓胛?
“我要是在这儿,”伏脱冷说,“包你不会吃这个亏!…”
“吃亏”是典型的中文表达法,形象概括出原句意思;一个“包”字更点出伏脱冷这个人物的奸诈嘴脸。
例2——Elles viennent quelquefois, r€閜ondit-il d’une voix €閙ue.
这是在房东嘲讽高老头他那些所谓的“女儿们”再也不来看他后,高老头“浑身发抖,仿佛给房东太太刺了一针”后的回答。遣词造句非常简单,但正如傅雷自己认为的,翻译中最难对付的是原文中“最简单明白而最短的句子”,译不好会把上好龙井变成“淡而无味”的清水。来对比一下傅雷和韩沪麟的译法。
傅译:“有时候来的,”他声音抖动的回答。
韩译:“她们有时来的,”他激动地答道。
字面仍然简单,用意却不简单。傅译回答中省略了“elles”的翻译,只有两个语义群“有时候”和“来的”,并且可以想象说的时候会把重音放在“来”字上,很符合当时高老头深受刺激后试图努力辩解,却又不幸被人言中心事而惶恐不安间的矛盾挣扎,加之年岁已高,终于颓然虚弱,“声音抖动”,只吐出两个语义群。较之加上“她们”,“激动”都更形象贴切,富有感染力。
“要求传神达意,铢两悉称,自非死抓住字典,按照原文句法拼凑堆砌所能济事”,傅雷在翻译中的这种处理,也是他“重神似不重形似”的表现。我们或许可以认为,傅雷对于“形”的归化正是为了达到“神”的异化,即保留“神”中的异质性成分。只是在标举“神似”论的同时,傅雷强调“我并不是说原文的句法绝对可以不管,在最大限度内我们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但无论如何,要叫人觉得尽管句法新奇而仍不失为中文。”因此,他的译文一方面保留了原文本中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在中国读者看来,又显得无比流畅自然。
三、傅译《高老头》中“异化”策略下的“异”
语言层面上,傅译《高老头》虽然是以“归化”为主,但也运用了大量“异化”的翻译方法。当时,白话文仍处于有待完善的阶段,跟“外国语文,在丰富、变化上面差得太远”,“只能达意,不能传情”。在看清事实的基础上,傅雷创造性地提出要“采用西洋长句”,“创造中国语言,加多句法变化”。在此也举两例:
例3L’aspect de cette constante d€閠resse qui lui €閠ait g€閚€閞eusement cach€閑, la comparaison qu’il fut forc€?d’ €閠ablir entre ses soeurs, qui lui semblaient si belles dans son enfance, et les femmes de Paris, qui lui avaient r€閍lis€?le type d’une beaut€?r€陃€閑, l’avenir incertain de cette nombreuse famille qui reposait sur lui, la parcimonieuse attention avec laquelle il vit serrer les plus minces productions, la boisson faite pour sa famille avec les marcs de pressoir, enfin une foule de circonstances inutiles a consigner ici, d€閏upl€鑢ent son d€閟ir de parvenir et lui donn€鑢ent soif des distinctions.
这一句话很长,由六个并列的名词做主语,并且每个名词后面都跟有很长的限定成分,属于典型的法语语言用法。傅雷译文如下:
家里一向为了疼他而瞒起的常年窘迫的景象;他把小时候觉得那么美丽的妹妹,和他认为美的典型的巴黎妇女所作的比较;压在他肩上的这个大家庭的渺茫的前途;眼见任何微末的农作物都珍藏起来的俭省的习惯;用榨床上的残渣剩籽制造的家常饮料,总之,在此无须一一列举的许多琐事,使他对于权位的欲望与出人头地的志愿,加强了十倍。
傅雷保留了原文中看似冗长的名词主语,虽然与汉语中句子主语短小精悍,结构简洁明朗的习惯不符,但生动再现了原文营造的紧凑急促,充满压迫感的效果,表现出欧也纳初到巴黎时的失衡心理,为后来他向上流社会的挑战起到很好的渲染和铺垫作用。
例4…mais des drames vivants et muets, des drames glac€閟 qui remuaient chaudement le coeur, des drames continus.
这句话的中心语是drames, 为此作者用了三个分句,其中包括两个并列的形容词修饰成分vivants et muets,一个形容词与一个从句glac€閟 qui remuaient chaudement le coeur。傅雷译文如下:
……而是一些活生生的,或是无声无息的,冰冷的,把人心搅得发热的,连续不断的戏剧。
在一个名词前面加上如此多修饰成分,“的的不休”,在当时的汉语用法中是很少见的。但傅雷大胆借用过来,没有继续三次重复原文中的drames,而是稍微变动原文结构,使用了五个修饰性形容词,五个“的”,并故意用四个逗号隔开以示强调。其中“活生生”和“无声无息”,“冰冷”和“发热”的相互碰撞,也间接传达出了原文使用分句结构的效果。
上个世纪30年代,鲁迅曾提出“宁信而不顺”,原因便是“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因此译文要“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引进“异”的语言因素对于汉语自身的完善和丰富十分必要。但是“对于目的语而言,利用异语的‘新字眼,新句法’,来改造自己,丰富自己,进而确立自身,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而且往往是充满冲突和痛苦的”,傅雷的作法在当时无疑是具有一定启发性的。只是,和鲁迅相比,傅雷译文中的这种“异”不是突兀的,而是在考虑读者接受水平上,以更温和的方式进行的。
本文通过肯定傅译《高老头》中“异”的存在,来扩展翻译中有关“异”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异”看作包括翻译在内的一切交流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因此,我们今天的中文翻译,一方面要持开放和拥抱的态度对待外国作品中的“异”,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持自身,在借鉴吸收的同时不要被它所湮没,实现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孙会军.普遍与差异.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和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5]金圣华,黄国彬.因难见巧.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6]金圣华.江声浩荡话傅雷.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6.
[7]傅敏.傅雷谈翻译.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5.
[8]傅雷译.高老头.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9]韩沪麟译.高老头.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高老头论文】推荐阅读:
读《高老头》有感10-23
爱与人性——《高老头》06-23
《高老头》人物形象分析10-17
读高老头有感550字10-30
高老头的读后感10-29
读《高老头》的心得体会12-11
高老头读后感500字优秀10-31
怪老头儿教学设计10-27
《怪老头儿》读后感450字11-20
论文化学论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