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教研组计划表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教研组计划表(精选9篇)

信息教研组计划表 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立足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进取能力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积极抓住“三库”建设的契机,切实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从实际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的需要入手,与各教研组积极合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相应的提高。高扬现代化教育旗帜,务实创新,开拓进取,把学校特色建设做优做强。

二、、工作要点

(一)教学教研:

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习课程改革精神,学习和探索任务驱动和小组协作的教学理论,并在实践中摸索。

2、认真备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探讨,针对本校的学生实际情况和设备,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上好每堂课。

3、教师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而提高本校每个计算机教师的技术水平,形成辅助教学,并融入到其他学科的良性循环。

4、组织本校计算机教师互相开课听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协同探索,切实提供课堂效率,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

学水平。

5、加强理论学习,围绕新课程确立主题,开展系列研讨活动,增强教研组研讨氛围;并能有效提高各成员的业务水平。

6、作好信息技术考核工作,使学生能够了解最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掌握使用的操作技巧,为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打下牢固的信息素养和技能基础。

7、利用学校艺术节的有利条件,促进学生自立检索网上资料,用各种软件制作作品,并在赛后展览作品。通过交流切磋、开阔视野,让学生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发展和提高。

信息教研组计划表 篇2

关键词:高职,联合教研室,商务管理

0前言

在当前教育国际化成为一种潮流的大背景下, 日益茁壮发展起来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在为我国培养各类新型、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 高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有利于国际性人才的培养, 更重要的是能够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与管理经验, 能够充分引进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也顺应了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积极倡导和鼓励高校开展对外合作办学。

巴斯思帕大学是英国当今最优秀的大学之一, 在全英的教育评估中名列前茅, 与欧洲、东南亚、美国和非洲的50多所教育机构都建立了联系, 有着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的中英“商务管理”合作项目自2004年启动以来, 已经组建了7届“中英班”, 共计224名学生, 组织了多个夏令营、冬令营赴英国短期考察, 双方互派项目管理人员、专家和教师进行了多次访问, 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合作范围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 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 目前实行的“3+1”培养模式尚没有任何教学方面的实质性合作, 既无法借鉴经验, 也无法引进资源, 学校充当的只是巴斯思帕大学生源的后备基地和留学生预备班的角色, 或者只相当于留学中介机构, 难以开展任何高职特色的合作。

因此, 笔者对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英国巴斯思帕大学的“商务管理”合作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跟踪调研和认真的思考研究, 对如何搞好中外合作办学, 作了初步的探讨, 从中也受到了一些启示。笔者认为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 进一步加深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巴斯思帕大学的交流合作, 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提出中英联合教研室计划的构想。由中英双方共同建立联合教研室, 并设一名教研室主任, 定期开展学术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 共同研究制定合作培养教学计划等。

1 中英联合教研室建设的指导原则

1.1 促进学科建设

通过中英合作交流项目直接引进英国先进的学科规划、专业设置以及具体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和手段, 并在实践中直接应用, 节约了大量的精力、物力, 避免了不少在实践中摸索可能要走的弯路。通过与英国巴斯思帕大学派来工作的专业专家一起研讨专业的发展和建设, 使之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1.2 加强师资建设

中英合作交流项目为我院的教师提供了到巴斯思帕大学进修、合作科研的机会, 也为巴斯思帕大学的教师到我院进行讲学、学术交流架起了桥梁。在教师来来往往的交流过程中, 锻炼了师资队伍, 加强了学校的师资建设。

1.3 提升科研水平

中英合作交流项目加强我院师资建设的同时, 也提高了学院的师资层次, 自然地就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从而提升了我院的科研水平。再者, 在中英合作交流项目的带动下, 越来越多的教师参加中外合作科研项目。

1.4 改进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进主要体现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上。中英合作交流项目将国外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网上教学 (网上教学平台、教学资料共享、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应用, 增加了授课内容的趣味性, 丰富了内容并使之具有时代气息,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充分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5 扩大学生学习机会

中英合作交流项目使学生能收到更高质量的教育。我系的中英班学费和其他专业的学费相同, 而中英班的学生不但等获得专业课程的学习, 同时让学生能不出国就能有一段非凡的文化体验,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2 中英联合教研室业务层面交流

2.1 建立完善的合作课程管理制度

1) 师资融合。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由外方教师和中方教师两部分组成, 他们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准和国际交往能力。希望英方选派来自巴斯思帕大学优秀专职教师, 以保证教学质量。对我院的教师学历学位、职称、外语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不但有要求, 而且对主讲教师进行能力评估。

要求任教教师不仅要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通晓专业领域的国际规则, 应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合作能力, 如教学合作、教研合作、教材编写合作、教学方法合作等;二是学习能力, 在与外国教师、专家、学者一起工作和生活中, 虚心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方法, 不断提高自己。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 双方教师经常沟通, 中方教师应主动向外方教师学习;另外, 选派中方的骨干教师到英国进行学习, 身临其境地感受巴斯思帕大学教育环境、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等。

2) 采用助教制度, 并且最好是三分之一的课程由外方教师讲授。在教学管理上, 保证课程都有中方助教与外方教师一起配合上课。安排助教的做法, 一方面, 是为外方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支持, 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 助理教师可以利用上课了解外方教师实施专业课程教学的情况, 学习其先进的教学方法, 借鉴其成功的教学经验。助教可以利用课上和课下的时间与外方教师进行教学交流, 就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与外方教师探讨。这样的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办学项目在教师培养方面的作用。

3) 采取定期研讨会制度。为了使在合作课程教学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建议我系的教师每年组织两次研讨会, 总结经验、研究对策、沟通课程信息、共享教学成果。另外, 中方应邀请英方专业教师也参加研讨会, 在研讨会中英方教师可以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对专业课程的安排和设置提出他们的意见, 促进了双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定期研讨会制度提高了教师对合作办学教学的信心.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对搞好中英合作办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 建立与中英班学生和外方任课教师的沟通反馈制度。在学院基本沟通反馈制度的基础上, 我系应加强与中英班学生的沟通反馈力度:系主任每学期与中英班学生座谈一次, 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果学生对某门课程的教学有意见, 就临时开展课程效果问卷调查, 对反映比较大的课程制定整改方案, 及时与外方任课教师沟通, 协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另外, 还应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教学整改方案, 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 定期及时地与学生和外方教师进行沟通反馈, 有效保证了合作办学的顺利进行, 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课程融合, 设计完成了完善的合作课程授课计划

课程设置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关键, 需要把国外培养标准同中国教育政策、方向等要求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引进外方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另一方面, 要结合中方实际, 融进中方专业特色课程、取长补短,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中方和英方的专业负责人的讨论, 中英方根据巴斯思帕大学商学院合作专业的课程, 协商制定出对应的课程进行替换。但是, 因为中英班的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将选择国内就业, 因此可以在英方要求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 有序地增加中方的课程, 以保证学生在国内的顺利就业。

2.3 根据外方提供的大纲, 编制统一的课程标准

当前,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正在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 (行动导向) 的课程改革。为了配合这项改革, 专业教师团队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将巴斯思帕大学的教学大纲转化为我院的课程标准。在转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行动导向, 考虑工作过程。

2.4 探讨合作课程课堂组织、考核方法和教学应对方法

1) 探讨双语课堂教学实施的方法。在双语课程实施初期, 学生英语水平有限, 对以英语为介质的课堂教学不太熟悉, 这时候教师采用的方法通常是板书和PPT (采用英文版本) , 教师开始用汉语讲解, 让学生逐步适应专业术语, 然后再使用英语;在双语课程教学的中期, 教师在课堂上英语和汉语使用的比例各占50%;到双语课堂教学的后期, 教师在课堂上就主要以英语讲授为主。随着专业课程的讲授, 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而且也逐步适应了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这时候, 教师就可以在授课初期就用英语讲授, 学生听不明白的地方用汉语解释, 这样, 合作课程的教学就逐步走上了正轨。

2) 多种考核方法并用。注重学生参与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 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考试 (Test) 可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是考试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占较小的比例, 一般在20%以下;作业 (Assignment) 应该是课程考核的主要手段, 占总成绩的50%~60%, 通过完成作业, 学生能够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小组完成作业, 学生的时间安排、团队合作、编制计划、与人交流等各项通用能力也可以得到培养;辅导课 (Tutorial) 的成绩占总成绩的20%左右, 教师在上课时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后, 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 由其他小组对其任务完成情况做出评价, 教师最后对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作综合评价, 给出最终评价成绩;总成绩中还可以包括学生课堂展示 (Class Presentation) 等成绩。

3 中英联合教研室预期成效

3.1 大力开展双语甚至是全英语的教学

中英合作项目大量引进巴斯思帕大学有特色的优质专业课程, 搜集整理完备的教学资料, 包括英文教材、讲义、作业、试题库等, 派遣我院英语能力比较强的专业课教师去国内外培训, 或招聘优秀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进行双语授课。在大学一年级就开设双语课程, 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 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接触专业课外教全英文讲授专业课程之前, 对全英文专业课教材、国外的专业课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估方式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同时, 双语课教师也是专业课外教老师的助教, 可以帮助外教和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2 在系部建设全英文纸质与电子图书资料库, 特别是与英国巴斯思帕大学电子图书馆对接, 给中英合作交流项目师生相关密码, 使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巴斯思帕大学电子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国外的教学方法与国内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 国外的课时安排中, 教师的讲授时间少, 而学生的自学时间与小组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为了培养学生多动脑、勤参与的学习习惯, 应从国内外各种渠道购进大量的全英文专业课书籍, 供师生查阅。

3.3 引进国际交流与实践的机会

通过中英“商务管理”合作交流项目, 中英双方建立了紧密的课程衔接体系, 中方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学分互认的方式在完成我院的学习后转入巴斯思帕大学继续学习。这样, 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了国际商务专业的理论知识, 还可以通过自身的亲身实践去感受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为他们将来从事国际商务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中英班”的部分学生未来并不去英国进修, 但通过中英“商务管理”合作交流项目可以使他们掌握系统的国际经济和国际商务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 了解各地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 熟练掌握外语, 为他们在国内找到合适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通过国外优秀的教学理念, 创新学习方式

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形成了寻找标准答案式的解题型思维方式, 学生习惯于接受教师传授的书本知识, 而教师也以是否熟练掌握课本知识为评判标准。学生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 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 很少对老师的观点产生异议。而国外比较流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后, 必须结合实际的案例思考、研究和讨论, 然后尽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诱导、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 去针对问题展开头脑风暴式的小组讨论, 寻找创新型的解决方案,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教学理念是将学生被动接受书本知识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思考的学习方式。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 改变国内课堂教学上大班授课“满堂灌”的方式, 而采用国外灵活多样、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4 结论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加强与英国巴斯思帕大学在经济管理专业领域的合作, 以中英联合教研室为业务交流的有效途径, 进行中英教师交流、学生互换、课程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 引进英方相对成熟的经管类专业系列教学资料、先进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过程管理手段, 将优质的国际教学资源本土化, 探讨设置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经管类课程, 改革完善教育考核评估机制, 完善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过程设计, 合理确定和调整经管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和结构, 研究确立主体多元、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我院人才培养目标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使课程设置、质量标准与用人市场、就业岗位需求达到统一,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商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家蓉.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问题: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05) .

[2]蔡中华.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8 (02) .

[3]王骏, 张伟杰.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0) .

信息化教研促成长 篇3

1.开设专题论坛,提供研讨平台,让教师深入研讨

场景一:中午12:30,我园会议室里,由大班年级组组织开展《如何做好孩子的入学准备》的专题研讨开始了。我们邀请了我镇中心小学的校长和教导主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以及我园所有的教师和行政人员参加,活动按计划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可是,活动刚进入第三步骤时,孩子们的起床音乐响起来了,研讨必须结束了,我们只能急急忙忙地结束了活动,可教师们意犹未尽。据统计,这次研讨只有30%的教师有时间发了言,最后的总结也没来得及进行。于是,我们马上想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想到了我园的QQ群和网站上的教师论坛。具体做法如下。

①教研部门在会后马上将研讨的困惑问题全部挂在QQ群和论坛上,发起讨论。

②教研主任连续四天收集教师们上传的帖子,每天进行记录、分类、归纳、整理,统计每位教师的帖子数量、发帖子的时间、帖子的质量,然后将整理好的内容公布在资源共享栏中。

③一周后,教研部门组织简短的会议,推举上传了优秀帖子的教师发言,梳理总结网上研讨的情况。

这种方式取得很好的成效。第一,教师们在下班后直至深夜,仍在进行对话交流,延续白天的研讨,有效解决了时间受限的问题。第二,在集体讨论之后,教师们在网上上传了百余条帖子,发表了近万多个字的思考观点,100%地参与了讨论,进一步深化了园本教研的内容。第三,白天不敢发言的教师,在网上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地与大家进行对话,较好地解决了教师因胆小不敢深度参与的问题。第四,利用下班时间在网上交流,既能将大家引到钻研、学习的道路上来,又解决了人员不能集中以及时间不够的问题。

2.借助录像设备,回放研讨课例,让教师深度研讨

场景二:苗玉芳老师的社会活动《各种各样的卡》是我园开展“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研究的典型课例。按照惯例,第一次,我们采取的是不当班的教师观摩后再研讨,结果就出现一半的教师无法进入研讨、不了解课例的开展情况,园本教研没有起到作用;第二次,我们改变方式,集中一个上午的时间安排保育老师带班,全体教师进行观摩,但由于教师们担心班上孩子们的安全,因而也影响了研讨活动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及时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做了如下工作。

①我们将苗老师的活动全程拍摄下来,刻制成光盘。

②将活动复制在每个班上的电脑中,让教师们在备课时观看,分析在研讨活动中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一位教师在集体研讨时,都做好自我反思的学习准备。

③在集体研讨时,我们再将活动光盘逐步回放,让大家的自我反思相互碰撞,达到同伴互助的最佳效果。

将活动制作成光盘并复制到各班电脑上,给大家提供了反复观摩学习、发现问题的机会,彻底解决了对研究内容记忆不深刻的问题。

3.运用监控视频再现教育小现象,让教师自我剖析

场景三:“如何科学地安排孩子的一日生活”是我园开展的解决“教学小现象”问题研究。在收集问题库的时候,有教师提出,孩子在园的集体学习时间较长、学习任务较多,户外活动时间难以保证,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教师反复回忆,都无法准确地找出问题所在。于是,我们设计开展班级一日活动组织观摩的活动。仔细研究,发现如果将十个班全部都观摩一次,需要花上十天的时间,如果碰上一天有什么检查、会议,又要将时间往后推延,等到全部看完再来研讨,问题已经对孩子有了不利影响。于是,我们开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寻求一种又快又准确的解决方法。

①教学部门利用班上的视频系统和幼儿园监控设备,把各班一天的活动抓拍下来。

②在集体研讨时再现,引导教师们通过再现活动的场景发现问题:生活活动时间拖得太久、选择材料和区域时耽误了时间、提前结束了幼儿课间操的活动、提早了下午送孩子回家的时间。于是原来一些教师对这些问题看不到、意识不强、记忆不清晰的都提高了找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通过运用监控系统和视频设备,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我们可以利用任何时间不断地观察和再现问题;根据问题,对照现象,进行自我反思,然后大家集中在一起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将问题有效地解决了,所有关于“研讨时间不够,研讨参与人员分散以及对研讨内容记忆不深刻”等一系列问题都迎刃而解。

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园本教研中教师的转变

1.教师参与度由部分转变为全部

由于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广阔空间和及时、延时等优势,原来因为受到时间等条件限制无法参与研讨的教师,都可以在业余的时间参与研讨,教师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到目前为止,100%的教师都能深度参与进来。

2.教师由倾听者转变为参与者

在没有引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前,有一些不善言谈、不敢表达的教师常常在教研活动中默默地倾听。研讨活动成了主持人、部分骨干教师以及课例展示者的任务,其他教师虽然都全程参与,但实际上更多的是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加之每次研讨的时间有限,前面看课、跟着就展开讨论,有的教师还没有消化理解,甚至有的还不知道活动的目标。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教师们越不敢说就越没有机会说。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园本教研融合在一起后,教师们在研讨前可以随意安排时间在电脑上多次观摩课例活动的全过程,并根据研讨的话题分析课例,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发言的时候有针对性。同时,因为将对课例的介绍放在了研讨之前,给每一个人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教师都有表达的机会。

3.教师参与程度由浅表转变为深入

教师们纷纷在网上展开讨论,不受时空限制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又参考了其他教师的观点,还就某些观点展开辩论,大大提高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性,也很好地进行了同伴互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使所有的教师都真正成为了教研活动的主体,教师们获得了最为有效的专业进步。

在以往的教学研讨中,因自己无法看到自己组织的过程,有些问题自己难以感受,大多都是通过大家提出的建议来修改。而在一些教育小现象上,也是只能尽量回忆,别人提出什么建议来就怎么修改,造成有些毛病纠正滞后、有的问题反映不过来等等现象。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使我们很好地捕捉了一个又一个场景,真实准确地记录全过程,为教师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素材。教师可以深入地反思、自我剖析,并且在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基础上再反思、再实践,参与的程度更深入。

4.教师参与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原来一些学习比较被动、松散的教师,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往往是被动地参与,尤其是没有具体任务的情况下,教师一方面不知道如何参与,另一方面教师个人似乎也没有参与的需求。自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园本教研以来,为了上传一些独到的观点,教师们纷纷开始广泛地查阅资料,及时进行反思,尤其是知道这样能清晰地反映出大家学习的情况,再也不能浑水摸鱼,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交流、思考。参与到教研活动已经成为教师成长的需要,学习自然而然地变为主动了。

总之,一切以孩子健康成长为本,以服务家长为本,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本,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潮流中,不断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幼儿园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切实可行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即时、延时、海量的优势开展园本教研是切实可行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更是必然的。

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4

信息技术组本学期共有四位教师,在初一、二段开展“走班制”的模式下,我们四个老师一起担任初一16个班级的教学工作,还担任初二段16个班和初三段14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依照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我校七、八年级信息技术课于20xx年11月开始实行“走班制”教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相应的班级,这给信息技术课堂上开展机器人教学提供了契机。但目前实体机器人价格还比较昂贵,且较难维护和管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运用了虚拟机器人作为实体机器人学习的软件环境和前奏,倡导学生在虚拟活动中思考、动手、协作、创新等实践性应用。

此外,这学期新加入项目:机器人超级轨迹竞赛、九宫医疗竞赛、wER能力风暴竞赛和虚拟机器人竞赛,机器人课程已贯穿在基础课、拓展课、竞赛中,力争打造有机器人特色的学校。同时,组里还协助学校创建创客教育、每年一次的中考英语听力考试、每学期末的网上阅卷操作员工作,以及负责机房管理、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相关的工作。

(二)学期工作目标:

1、开展好教研组的活动工作。

2、参加信息技术学时培训活动。

3、组织组内教师一人一课活动和备课组活动。

4、完成课题的第四阶段(结题阶段),平时教学积累为6月份结题打下基础。

5、积极参加上级有关教学比赛,论文评比等。

6、辅导学生参加5月份市级机器人竞赛。

(三)具体方法、措施:

1、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加强组内交流,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2、通过“一人一课”和讲座形式,夯实内功,让每位老师都有所收获。

3、郑xx老师和xx老师,利用课后时间对学生进行机器人竞赛辅导。

初中艺体信息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5

长丰县埠里中学丁儒仕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教学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音体美教师的技能和每个人的特色。完善教研工作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合作交流意识。加强教师对班级的管理能力。遵守教育局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打造成一个有特色的教研组。

二、具体措施:

1、认真开展教研组制定的各种教研活动。学习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沟通教学中的信心。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交流。以教学研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团结,形成和谐共进学习,工作的氛围。形成相互,协作,团结,谦让,爱护,关心的良好教风。

2、在教学中做到,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主动学习,是学生做到爱学习,乐学习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学校的能力。同时还要做到抓两头,带中间,保证班级的整体进步和提高。加强教学班级的常规管理,更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自身管理的能力。抓好班级纪律。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

3、认真组织开展好兴趣小组的活动。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的分格,发展音体美特长生。

4、建立集体备课制度。上课做到“三认真”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要求在课堂

中充分体现新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愉快、主动探究性地学习。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5、每一位教师,争取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写教学反思(即反思学生,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材,反思教学方法等)。不断提高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能力。

6、加强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我们组的研究课题是:“如何培养选拔音体美特长生”。

7、挖掘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案例,总结教学经验。认真写好教学后记,教学心得,坚持每天写一篇,做到针对性强,措施可行,方法新颖,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8、积极参加教育局、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端正学风,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开展学校田径运动会。

三、具体安排:

八月份:

1、制定本组教研计划及各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加强学习贯彻学校工作会议精神。

3.教师研修、集体备课。

九月份:

1、组织好艺体信息组教师开学第一节课。

2、筹备校运动会

3、组织学生参加县中学生运动会。

十月份:

1、庆国庆绘画比赛。

2、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3、组织学生参加县中学生运动会 十一月份:

1、教研公开课活动周。

2、县文艺展演筹备

十二月份:

1、筹备校元旦联欢会

2、组织学生参加县中学生文艺展演。一月份:

1、期末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6

一、积极开展随堂听课和评课,通过学习全省和全国优秀教学案例,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

我组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与其它学科相比相差甚远,为提高我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本学期我们会继续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并且开展的频率会增加,另外我们还会参加校里的公开课教学,来积累教学经验。当然我们还会通过多种手段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准,如观看有关全省和国家信息技术教学比赛获奖选手的教学视频等。我想通过以上举措我组信息技术整体的教学水平会有一个提高。

二、积极开展和参加各项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文化氛围,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本学期我们还将会针对每年举行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在六年级会开展网页制作活动,在五年级会开展电子报刊制作活动,在四年级会开展书签制作活动等。

三、其它

本学期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最主要要抓住以下几点。

1、坚持不懈的做好机房维护工作,为正常的教学提供保障。

2、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网络教研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篇7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 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 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因此,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丰富、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需要, 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的需要。在整合的层次方面, 有的学者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为“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全方位的课程整合”三个层次, 随着整合层次的加深, 信息技术工具从简单的演示工具变成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新型教学环境, 需要新的教学方式, 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但由于课程整合具有项目化学习、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和基于信息技术、资源的学习的特点, 因此, 从整体结构和学习行为方式来讲信息技术整合都是围绕实现整合的三个目标一个任务而展开的, 即: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构建学习最优化目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最优化目标;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 加强信息素养和整合、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准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工具作用和对学习、生活的辅助作用、支持作用, 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 把工具使用潜移默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 使多种渠道获取的信息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使相关计算机和网络的新理念、伦理和法规等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内在意识, 实现能力的内化的任务。因此,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结岳阳市推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年的经验, 在这里把它归纳为信息素养、教学素养、资源利用三个方面。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师较高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信息时代提出的新课程教学观, 它需要教师熟悉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 即使在整合的最低层次———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也是如此。在当前强调资源利用的整合性课程教学中, 教师面对各种信息资源需要较强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加工与处理能力, 对获取到的信息要有较强的判断、评价能力。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教师不仅教育教学活动模式需要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的转变, 同时,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 是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公民所具有的基本个人素质。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师全新的教学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的专业彰显在于教学素养, 如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如何、教学技能怎么样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转变;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模式, 从“讲授式”教学向“自主探究式、协作式、个别化”教学的转变;需要教师转移重心, 从“强调教师的教”向“强调学生的学”转变;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教学技能, 需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中所需的各种技能。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师较强的资源利用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这种教学观强调学生利用学习资源对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教师的教学设计以资源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获取大量的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源, 进行二次加工, 组织成能供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 学生在占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基础之上获得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这方面需要较强的能力。

二、网络教研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网络教研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都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产物。网络教研是属于教师研修、教师成长的范畴, 它的参与主体是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属于教学范畴, 它的参与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网络教研对教师有某些方面的提升, 而这些因素正是施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理念的教师所需要的, 因此, 网络教研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促进作用。它们的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

具体来说, 网络教研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学素养、资源的利用能力有提升的作用, 同时, 施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较高的信息素养、教学素养、较强的资源利用能力。网络教研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促进主要是以教师为媒介, 通过网络教研对教师教学显性与内化的影响, 网络教研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促进可以分为直接与间接两大类。

1. 网络教研直接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直接促进作用主要是指外显于教师言行上显性影响, 翻查岳阳中小学教师在“新思考网”以及“岳阳教育教学网”上教师们的研修记录, 教师们对研修过程中新接触到信息技术工具、优秀的教学资源都表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想试一试, 在研修感言中很多老师 (尤其是那些从未或很少接触计算机的老师) 表示这种教研方式对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很有帮助;此外, 教师在参加远程研修之后, 信息技术整合课程教学在教学设计理念、工具应用、整合教学的效果等方面有比较明显的进步。

2. 网络教研间接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通过与参加网络教研的教师交流, 他们普遍感受到的是这种新型的教研方式对自己现有教育理念的巨大冲击, 老师们通过实地参与网络教研之后, 真切地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科研的影响, 且这种影响离自己是那么的近, 以至于唤起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技术追逐、对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应用尝试, 这正是施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需要的。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教育, 但信息技术以定量化、高效率的技术特征总难以与定性、充满着人文元素的教育无缝融合, 所以长期以来信息技术被人们认为是促进教育的工具。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开拓者站在“技术本质与人的精神融合”基础之上, 倡导“人———机”思维体系取代以个人为主的思维体系, 倡导“人机合一”, 在教育教学层面, 这种信息化构想很大程度上发展并超越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网络教研”这种相对无力的概念, 甚至在这种构想的世界中不存在这样的两个概念, 更不存在“网络教研”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逻辑, 但是, 在这种构想实现之前呢?通过前面的论述, 网络教研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逻辑还是存在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 倡导和探索网络教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面积整体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每一位教研工作者与教师必须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 理性思考、积极实践。

摘要:网络教研能促进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学素养、资源利用能力的提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师较高的信息素养、教学素养、较强的资源利用能力, 网络教研通过促进教师的发展与提高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践教学中的施行。

关键词:网络教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 .

[2]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1) .

我们想对信息技术教研员说…… 篇8

茫然之际,我们总不自觉把目光投向教研员,把希望寄托到教研员身上——期盼他们能给我们指点迷津,寻找出路!

教研员,你在哪里?——渴望与教研员同行!

【邱元阳】我们这里的教研员好像不常与教师打交道,至少我参加工作八年还没见过一个教研员,也许他们真的是扎进资料堆中搞研究去了。另外,我们这里好像还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教研员,落后呀,没法比的。

【冬雷物语】其实教研员我也不知道是干吗的!——离我们太远了!

【lilygirl】我认为,教研员就应该多多深入基层、深入学校、深入课堂……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指导、边引领、边服务。

同时,教研员应该积极开展教研工作,建立教研员与教师的交往互动、合作伙伴的关系。与新课程同行,与教师共同成长!

新课程,我们渴望与教研员同行!

打铁先要自身硬——教研员的素质

【baosj】教研员首先自己要先有本领,不能戴高帽子;其次,要会指导教学工作,为基层教师服务!

【lhafly】对信息技术教研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首先是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出身,教学基本功要扎实;其次要对信息技术比较熟悉,虽然不是要动手做。

【lilygirl】可是,信息技术教研员,我也见过不少,其中不乏对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多的人呢!这样的人来做教研员,会是什么效果啊?

【zjs35】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多,这样才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教师进行指导,做好领头羊……

【wwgapple】教研员不应该每天在办公室“稳坐中军帐”,而要经常坐在基层学校的班级里;教研员不应该是空头指挥家,而应该是教育实践者中的一员;教研员不应该只盯着“骨干”、“精英”,而应该面向全体教师;教研员不应该是扶贫者,而应该是送经传宝者;教研员不应该只是检查员,还应该是学科教师的领航员……

【季东】教研员应该对常用的应用软件比较熟悉,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对基层学校的服务能力、对教育现象敏锐的观察提炼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能力。能定期组织一定质量的活动,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能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给学校和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指导。

【zhangdh】信息技术课本身就是一门讲技术、讲操作、讲实践能力的课程,如果教研员不懂技术,对计算机知识没有足够的了解,就很难理解信息技术课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仅仅靠一些空洞的理论,纸上谈兵,是无法指导信息技术课教学、教研活动的。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信息技术教研员首先应该深入教学一线,充分了解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情况,感受信息技术课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同时,自己也要充电,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这样才有能力、有资格带领一线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要光喊口号,闭门造车;要多实践,多干实事。

【lzwbear】对于信息技术教研员,我认为首先要能够在宏观上把握信息技术课程,同时能够团结教师,并定期开展活动,通过活动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把日常教学做实;其次是能够与一线教师多沟通,并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做到把最新的理论带到一线,也把一线的心声,一线的实际反映到相关部门,给学校以压力,给老师以动力;最后能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教研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和信息技术课程谋求更好的发展。

交流,交流,再交流——一致的呼声

【阿宝cce】我们在学校里,理论方面的提升几乎没有——我们接触的更多的是维修之类的“杂活”!也许有人认为,要学习理论知识,自己买几本书看看好了……我想这种闭门造车是没多大用处的,信息时代发展如此迅速,靠书本或是网络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应该是在交流、探讨中学习。

【黄利锋】教研员首先要积极为信息技术教师创造机会,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交流。因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属于少数群体,平常很难开展教研组的活动。

教研活动的形式可以向网络方向发展——教研员建立一个网络平台,然后引导大家就某个课题展开讨论;也可以在网上向大家推荐好文章,促进信息技术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说句公道话——共同的苦衷

【大春】信息技术教研员的指导活动确实不是很多!这大概不能怪教研员!——好像很多地方,在县教研室一般都是兼职,只有市教研室才有专职的信息技术教研员吧!

在素质教育还没有立稳脚跟的今天,在升学教育仍然一统天下的今天,在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都仍以升学为读书的主要目的的今天,信息技术课程处于尴尬的地位,信息技术教师处于尴尬的地位,信息技术教研员也同样处于尴尬的地位……

不是因为他们不作为,而是因为他们难以作为!

【wend】教研员不是神,要解决问题,靠的还是自己。不过教研员也是挺辛苦的!

风景这边独好——我幸福,因为我有这样的教研员!

【aqi】看来我比较幸福,我们这里的教研员很负责任,至少具有以下优点:肚里有货,讲出话来让人叹服;积极组织活动;公平公正,评价合理。

听说有的地方,教研员不但要下去听课,自己也要给教师上示范课,这种做法听起来不错,至少,对教研员能起到促进的作用,也更能让信息技术教师信服。

出路,出路,出路在哪里?!——困惑与期盼

【忧郁颜】很多事情实际上和想的不一样,有心做好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怎样才能在给教师服务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出点成绩?

否则,钱没有其他教师挣得多,力气出得倒不少,而且还是用别人看不到的时间!

【pinghai】是啊,教研员也应该为我们争取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否则,我们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是为他人做嫁衣的,且没有什么拿出来给大家看的啊!

信息教研组计划表 篇9

————2015-2016(上)学年度

信息技术教研组在学校教务科直接领导下,在学校各级领导、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树立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渗透新课程理念,努力构建健康、开放和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全体成员齐心协力,教学教研工作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做好2015至2016学年第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提升计算机教研组的整体水平,现制定本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以应用为立足点,继续加大校园网建设力度,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数字校园建设。

1.加强学校网站管理小组的建设、完善和学校网站的维护。学校网站继续按栏目落实责任到人,分栏专人负责,及时将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信息上传到网上,确保学校主页的交互性、生动性、及时性和实用性。信息组加强校园网的安全防范,认真执行校园网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网站的备份、防黑防毒等工作,保证校园网的畅通。

2.继续加大力度开发和充实教学资源库。将常用的教学光盘镜像到计算机中,指导教师完成语、数、外等学科镜像制作,方便教师使用。全体教师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不断充实课件、备课资源库,并能让广大教师方便地从校园网中获取资源,服务于教学需要。

3.进一步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如利用学校主页和校信通进行网上布置工作、利用BBS论坛开展评课活动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且利用好网络与家长、社会及时联系等。

4.管理好电子阅览室。做到电子阅览室有时间安排,有教师辅导,有电子阅览使用记录,为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建设特色书香校园服务。

二、加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

1.加强教学新理念的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落实信息技术新课程基本理念,改进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2.多样化地拓展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校园文化和地方文化相融合,以架构、丰富和挖掘信息技术学科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内涵为导向,拓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使学生运用掌握的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让学生们感受到一个全新概念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3.加强新课程的改革力度。以规范常规教学为突破口,认真抓好课改实验的各个环节,以体验信息技术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探索精神。通过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4.加强电教课题研究,积极开展学校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和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按照研究方案,认真开展研究,在实践中边探索,边总结。鼓励教师多写电教论文等。

5.继续做好学生的电脑培训工作,配合学校兴趣组、特色班,提高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结合各级各类比赛,做好学生的赛前辅导工作。

6.加强上机课课堂常规管理。由于上课机学生管理难度较大,所以要加强和班主任的联系沟通。每节课清点人数,如果有缺人的现象,及时通知班主任。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爱护机器,学会使用计算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1.组织组内成员积极探索、团结协作,带动广大教师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使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发挥优势,确保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快速、健康地发展。

2.抓好各任课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种类相关竞赛活动。组织中青年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挑选信息技术骨干教师进行网页培训,利用教师例会进行多媒体操作和网络知识普及的培训,以点带面,提高我校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3.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边学边用,边用边学。不怕出错,勇于挑战自我,遇到问题向身边同事请教,向信息中心老师请教,积极用好信息技术。从课堂实效出发,做好资料搜集、课件制作以服务教学,同时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四、加强信息化设备的配备和日常管理维护,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

1.修订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各种规章制度,并按制度建好各种台账资料,结合平时督促检查,提高信息化设备利用率,确保各科信息化设备利用率达100%,课堂使用率达95%以上。

2.管理好各种信息化设备。各楼层的信息网络设备指派专人负责维护保养,确保各设备能正常运行。广大教师能随时访问校园网查阅各学科资料光盘和课件,使学校的电教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

3.做好各类信息设备和软件资料的登记、保管、发放等工作,严格执行损坏赔偿制度,做到账物相符,合理使用,妥善保管。

4.加强信息中心的安全管理,通过制订相关制度和经常性地对师生进行教育,培养师生操作网络的自我监控能力,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

五、具体工作安排

1.制订好信息中心工作计划,组织教研组进行讨论;

2.检查各类电教设备,整理好各种电教音像资料,做好发放的工作,保证各班教学的正常开展;

3.定期维护、检查各办公室电脑和各班级电教设备,对全校计算机进行杀毒软件的病毒库更新,确保新学期的正常使用;

4.分发班级及专用教室电教使用记录,做好电子阅览室上机阅览安排工作;

5.继续做好学生电脑兴趣班的培训和参赛事项,做到规范、实效,利于挑选各类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各种计算机比赛,以获得好成绩;

6.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电教论文及课件的比赛。

7.整理完善学校网站,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三服务”功能; 8.做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9.开展好学生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10.发挥网络的研训功能和学习功能,推进学校网络的应用水平。建设好论坛,力争形成网上教研、学习中心,为学校的优势教育发挥巨大作用。

11.检查各班级电教记录情况,对优秀班级的电教管理员进行表扬,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

12.信息技术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迎接各种检查。

上一篇:题库3及答案下一篇:片《用忠诚担当书写勇毅前行的山西答卷启示录》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