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行政审判工作调研材料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检察院行政审判工作调研材料(共10篇)

检察院行政审判工作调研材料 篇1

为全面了解我县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县人大的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6月23日上午,县人大的常委会傅克主任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以座谈、实地察看等形式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听取了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汇报后,就如何提升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水平和检察机关社会公信力、如何加强宣传提高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社会影响力、如何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基本情况

20XX年以来,县人民检察院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检察工作主题,以“严格规范司法、强化诉讼监督、加强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全面依法履行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职责,推动检察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年来,共受理各类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198件,从“监督生效裁判、监督民事执行、监督民事行政诉讼程序、拓宽渠道广辟案源”四个方面入手,以“抗诉”和“发出检察建议”为主要手段行使法律职权,化解社会矛盾,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成效显著,20XX年全市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量化考评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同时,县检察院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着力从“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个方面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注重办案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和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转型速度加快,民事行政诉讼出现很多新问题、新情况,给检察机关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当前我县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尚未被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所了解,依申请监督的案源相对较少,多数案件没有找到有效法律途径而是直接进入信访环节,使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二)检察监督形式和手段有限。目前检察机关民事行政监督检察手段主要是“提起抗诉”和“发出检察建议”两种,“提起抗诉要求再审”的案件占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比重较小,而“发出的检察建议”往往对人民法院没有强制约束力,监督难度较大,效果不佳,客观上削弱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权威。

(三)“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检察队伍力量薄弱。一是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范围广、涉及法律法规多,我县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只有两人,且仅一人有办案资格,与担负的民事行政检察职能和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工作发展的需要;二是履行新增职能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民事诉讼法修改实施后,民事执行、审判程序监督案件相对增多,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新型案件不断涌现,都对办案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急需办案人员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增强监督检察力量。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县检察机关要进一步提高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高度重视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纠正和克服“重刑轻民”的思想观念;要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独特作用;要不断探索创新监督检察方式和手段,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监督实效,更好地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社会影响力。要主动融入普法平台,依托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及微信微博等媒介积极拓展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法律监督职能和案件的受理范围、条件以及办案工作流程,提高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对此项工作的认识,提升民事行政检察的社会影响力。

(三)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配合。一是要和人民法院加强沟通联系,注重协调配合,制定和完善有关联系制度和办案协调机制。人民法院要进一步理解和支持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对抗诉案件要依法及时审理,对再审和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检察建议要及时研究,并书面反馈处理结果。二是要加强与政法委、纪检、信访、司法行政部门及其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的联系,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努力拓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新领域。

检察院行政审判工作调研材料 篇2

检察委员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之一, 作为检察机关业务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 检察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的合议制, 最大的优点是集中大家的智慧在重大疑难问题的决策和重大案件的处理上做出正确的决定, 通过加强集体的监督, 防止处理案件中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规行为, 保障正确行使检察权, 树立司法权威, 维护法律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对检察业务建设的规范, 案件质量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本院检委会现状入手, 总结经验, 查找不足, 分析问题, 寻找改革突破口和创新途径, 促进基层检委会充分发挥职能。

一、目前我院检委会的基本状况

(一) 检委会成员和机构设置情况

我院现有检察委员会委员7人, 未设立专职委员, 平均年龄45岁, 全部为法律本科以上学历, 具有丰富的检察工作经验和精湛的业务技能。因我院检察干警较少, 故未设立专门的检委会办公室和专职检委会委员, 同时也未设检委会兼职秘书, 检委会办公室设在公诉科, 公诉科承担检委会办公室的全部具体业务工作, 由公诉科科长兼任检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负责承办检察委员会的日常事务。

(二) 检委会会议召开和议案议程情况

今年以来, 我院检察委员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在议事议案方面取得了扎实的工作效果。到目前为止, 共召开会议3次, 讨论案件6件8人, 组织专题学习3次。所议案件中, 委员们坚持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在法律和事实面前当仁不让, 各抒己见, 而且决议结果全部达到正确、公平。

二、检察委员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检委会委员难以充实

实践当中, 由于基层检察院人少案多的矛盾一直存在, 因此也很少有基层检察院能把检察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检察机关的独立科室, 配备专门的人员, 大部分都是挂靠在其他部门。这样就造成了检察委员会办公室成了别的科室的附属机构, 没有专门人员专门从事检察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业务, 只是需要的时候从其他科室的人员抽调过来进行必要的事务处理, 处理完毕后, 检察委员会办公室就无人问津了。

(二) 议事规程不够规范, 难以保证决策结果的科学性、权威性

严格科学的议事议案规程是提高决策结果质量的重要保障。该规程就是从议事议案内容提请审核开始, 直至决策结果督促落实执行结束, 各环节完整统一, 衔接有序的过程。只有严格规范和恪守既定的操作规程, 才能提高决策质量, 彰显决策效果, 然而目前, 多数基层检察委员会由于人员限制, 办事机构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 只能对议事规程进行了简化, 难以保证决策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三) 检委会责任追究制不健全

检委会决议结果执行后存在一定程度责任不清的问题, 缺乏应有的责任追究制。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提请检委会讨论的议案, 首先由承办人拿出意见, 经科室集体讨论, 然后由分管检察长签字, 提请检委会办公室审议, 检委会办公室经过程序审查并提出法律适用意见, 报检察长决定是否提交检委会。委员们根据提交部门提交的汇报提纲在检委会上讨论, 最后形成检委会决议并对此负责的责任形式。检委会决策过程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这就使部分检委会委员容易产生不够重视的心理,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检委会委员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检委会决议一旦出现错误, 其责任归咎于检察委员会, 但检察委员会实行集体负责制, 从而造成“人人负责, 人人无责”的局面, 出现错案, 就无法追究个人的责任。另外, 由于检委会办事机构的人员比较少, 还是兼职, 造成对案件缺乏细致的审查。

上述问题最终导致检委会议事质量和议事效率难以提高, 基层检委会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检委会工作的改革建议

(一) 充实检委会委员

建立专门的检察委员会议事机构即检察委员会办公室, 设为检察机构的独立部门, 抽调政治立场坚定, 素质较高, 办案经验丰富, 业务水平较高, 责任心强, 法律和政治素养较高, 品德较好, 勇于和善于创新的检察干警进入到检察委员会队伍中来, 专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充实检察委员会队伍的中坚力量, 充分发挥检察委员会会议的参谋辅助职能, 保障检察委员会的有效运转, 提高检委会议事效率, 努力为检委会办事机构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改善检委会委员年龄偏大的不合理局面, 改善检委会的委员队伍, 提升检委会委员整体的素质, 提高检委会议事的效率和决议的质量, 一是建立检委会委员学习制度。要用严格制度、灵活的形式来督促检委会委员加强学习, 及时为检委会委员购买有关新法律法规书籍, 切实将学习作为检委会委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组织, 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 个人自学与集中研讨相结合, 专项讲座与外出培训相结合, 使检委会成员能够及时更新和补充知识储备, 准确把握法律发展动态, 适应新形势, 为正确决策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二是鼓励和要求检委会委员积极参与案件的承办, 加强对检察工作中疑难问题的调查研究, 从而切实提高检委会委员的决策能力和充实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基层检察院检委会的作用, 正确行使检察权, 更好履行检察职能。

(二) 进一步规范检委会的议事规程, 保证决策结果的科学性、权威性

检察院行政审判工作调研材料 篇3

关键词:检察调研工作;问题及对策

检察调研工作是对检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对策研究,它不仅为基层检察机关领导驾驭全局、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而且为上级检察机关掌握了解基层情况、研究解决基层实际问题提供决策依据。笔者以城固县院为视角,对调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看法。

一、城固县检察院调研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城固县检察院调研工作在上级检察院指导和本院领导的重视下持续健康发展。

二、调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城固县检察院在院党组的高度重视下,调研工作水平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但目前调查研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干警对调研工作认识不到位,缺乏写作积极性。长期以来,大多数检察干警重业务,轻调研,对检察理论研究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有的干警认为调研工作与文秘工作没有多少区别,普遍对撰写文章没有兴趣,没有热情,缺乏撰写调研的工作信心和积极性。有的干警认为写调研文章不如业务科室办案更容易干出一番成绩来,受到院党组和领导们的肯定和奖励,真正喜欢写、主动写的干警不多。

干警对调研文章没有进行专业培训,缺乏写作技巧性。一方面,缺乏专业的写作素养等原因,绝大多数干警写作方法和技巧严重缺乏。有的干警急功近利,速战速决,有的网上粘贴,应付了事,真正静心学习和琢磨写作技巧的人不多。业务科室干警总以没有时间和精力撰写为由不愿动笔,一些干警虽有写作欲望,但理论功底不够,研究不够深入,泛泛而谈,不深不透,不能充分运用法理,分析、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为调研人员和业务骨干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较少,调研工作中的疑难和困惑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只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闭门造车,导致调研水平得不到较大提高。

调研和业务工作脱节,缺乏指导性。调研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缺乏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这些年来,虽然上级检察机关每年都会为基层院指定部分综合调研课题,但是每个院均有自身的特点和各自的工作情况。从工作实践来看,业务部门干警直接与案件打交道,对法律在检察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更能发现法律应用上的困惑和不足,开展调研有其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忙于办案,没有及时、充分转化为调研成果。而专门的调研人员又远离一线工作,无法通过接触办案实际发现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调研课题,使办案与调研脱节,造成调研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工作效率,也使调研作品的指导意义大打折扣。

专门从事调研的人员少,缺乏质量较高的调研文章。组织形式上,各自为阵,自发撰稿,缺乏理论研究的氛围。就拿我们院来说,调研工作主要由办公室干警及个别科室业务骨干完成,这些人员都要忙各自的工作,所以主动去写调研文章的时间较少,所以就形成了上级院要求撰写调研文章,办公室要么自己草率应付,要么就下去“催缴”的局面,结果收上来的文章大多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的。所以从近年来调研成果看,我院的调研稿件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质量不高,理论性不强,观点不够鲜明,内容不够充实,问题分析不够深入,法理评析不够透彻,很少有令人叫绝的精品。

三、解决的对策

(一)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要不断教育引导干警认识到加强检察理论研究,是检察机关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前提,是促进检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检察机关的工作,归根到底是靠基层干警去落实和实践,干警对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矛盾和困惑感受最深,感悟最多。主动地把理论调研作为基层检察院建设和本职工作的重要内容,关注检察實践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通过积极地调研,寻求解决的办法和对策,并将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促进检察工作、增强法律监督能力的现实成果。

(二)要领导重视,广泛发动。领导重视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条件。基层院应将检察调研工作作为各部门工作的重要任务,与部门办案业务工作一起要求,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考核。通过邀请上级院调研人员来院讲课、宣传院内一些调研成果等手段,为基层干警理论研究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通过广泛发动和督促检查,形成部门重视,人人参与,自觉调研的良好氛围。

(三)要营造环境,整合力量。基层院要保证调研人员专职专用,专才专用,集中精力从事研究工作,为调研人员配备必要的资料、图书,定期参加培训活动,经常增加新鲜血液,促使调研工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面对“笔杆子”较少的基层检察院,还可以通过部门间的相互协作,来组织整合调研力量。

四要勤学苦练,以点带面。基层检察干警工作任务重、时间少,要做好理论研究工作,只能靠发扬“钉子”精神,挤时间、勤思考,多练笔。挤时间,查阅积累相关资料,掌握最新信息,为检察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勤思考,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办法;勤动笔,将调研的设想及时转换成理论成果,成为指导实践的经验和指南。特别是对年轻干警来说,只要刻苦钻研,持之以恒,加强学习,勤于笔耕,就会慢慢尝到调研成果的甘甜。

检察院行政审判工作调研材料 篇4

加强检察文化建设

推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的“灵魂”,对提高检察机关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xx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把检察文化建设作为检察工作发展的有力支撑,大力推进文化育检战略,实现了检察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缺乏精神内涵。1、深化检察文化认识,保证检察工作正确导向。坚持文化育检战略,在不定期组织干警学习中、省、市有关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基础上、深刻领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实质,教育引导干警充分认识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是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需要,是推动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并立足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xx县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干警在执法实践中培育文化,用文化促进工作,切实把检察文化的教育、引导、规范、凝聚、激励等作用,体现在检察工作整体中,服务检察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建立岗位工作规范,根据部门业务工作特点,按照法律规定和检察工作规范要求,编排工作“流程图”,规范工作运行;建立干警廉政教育管理机制,推行“八小时”外承诺制,机关、家庭、社会监督管理网络化,杜绝检察干警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2、丰富检察文化载体,增强检察工作发展活力。扎实开展“三问三解”、《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群众路线教育》等主题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和执法为民宗旨意识;狠抓教育培训,严格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学习掌握管理知识、领导科学、行为科学,提升班子综合决策能力,开办检察大讲堂,学习政治、业务、道德、社科、礼仪知识,提高干警综合素质;利用重大节假日,举办登山、羽毛球、乒乓球比赛,演讲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以各类细胞工程为抓手,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012年先后取得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称号。

检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层面;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动态反映;而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最外层,是精神文化的有形表现。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检察文化建设提供基础,并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一些基层院进行的检察文化建设实践来看,有些基层院对检察文化的内涵理解不到位,认识不清,认为检察文化建设无非就是搞搞文体活动,把检察文化建设简单的等同于开展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导致对检察文化内涵的认识只停留在表层化、娱乐化,具体表现在检察文化建设上就是形式单一,内容空洞,既体现不出一个院的文化氛围、干警精神风貌,更体现不出检察文化的引导、规范、凝聚、激励等功能作用。

(二)缺乏创新建设。检察文化具有显著的共性特征,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历史、民俗、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以及各个检察院具体情况有差异,检察文化也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有些基层院在检察文化建设中,将文化建设仅限于法律和司法领域,而没有借鉴其他行业的先进文化,忽视对检察干警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熏陶,在文化建设载体、风格等方面体现不出本院、检察干警自身特点。有些基层院没有充分关注自身的地域环境、文化传统、队伍特点等具体情况,照搬照抄其他检察院较为成熟的建设经验,未突显地域特色和工作亮点,造成检察文化建设只是低端模仿,建设风格囿于陈规,失之浅显,流于平淡,缺乏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品味。

(三)缺乏社会需求。检察文化建设来源于实践并服务实践,只有紧紧围绕检察中心工作,坚持把检察文化建设置于社会发展全局来思考和谋划,才能实现服务检察事业发展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从实践来看,一些基层院检察文化建设单纯追求形式多样化、复杂化,为了建设而“建设”,没有充分考虑时代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检察文化,建设现状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检察文化建设不仅要考虑检察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还要考虑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检察文化,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检察文化,只有紧贴实际,才能使检察文化建设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人民群众期待,检察工作才能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二、我院检察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坚持“一个导向”。一个导向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检察文化建设的基本准则和行动指南。只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检察文化建设,才能贯穿到检察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根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使之真正成为检察人员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

(二)树牢“两个理念”。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检察人员作为检察文化创造者和承载者的作用,首先要突出检察人员的建设主体地位。采取引导、激励等多种形式,增强检察人员参与检察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人人建设”的良好氛围,使检察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其次要突出检察人员的建设客体地位。从尊重、理解、培养人的角度出发,贴近检察人员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坚持把解决精神世界需求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检察人员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检察队伍整体素质。二是开拓创新理念。创新是检察文化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只有坚持创新工作理念,才能不断拓展检察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首先要突出检察文化个性特点。文化的魅力在于个性与特色,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当地检察工作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在开展共性检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当地传统文化精髓,把握当代检察文化脉络,找准自身建设着力点,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检察文化体系;其次要突出建设载体和工作方式的创新。在检察文化建设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建设载体和工作方式,推动检察文化内容、表现形式、宣传平台、传播手段的创新,不断增强检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拓展检察文化的发展空间,促进检察文化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发展。

(三)建好“三个阵地”。一是行为文化阵地。检察机关必须加强行为文化建设,通过检察人员执法活动和日常行为,树立检察人员良好的社会形象。一方面,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检察人员良好的职业品性和职业操守,使其行为模式符合职业道德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检察礼仪规范培训,教育引导检察人员时刻注意自身行为对检察机关和检察事业的影响,促进执法行为、接待礼仪行为和日常社交行为规范化,树立新时期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二是环境文化阵地。环境文化是检察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检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一方面,要按照科学合理、庄重威严、整洁有序的标准有计划分步骤地加强环境建设,例如,视各地具体情况设立诸如检察文化展览室、图书室、宣传栏、文化走廊、检务公开栏、文娱活动室等附属设施,为文化生活提供空间场所;另一方面,要侧重于营造严谨、文明、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使无形的文化思想有形化,发挥环境对检察人员思想情操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的塑造影响功能,展现当代检察的精神风貌。

检察院行政审判工作调研材料 篇5

一、转变执法观念,扎实推进民行检察工作向前发展。

加强民行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实践“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民行检察工作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窗口”。针对新一年的民行检察工作如何开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民事纠纷也不断增长,人民群众维护司法公正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今年院党组对民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创新民行工作思路,分管领导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多次深入民行部门,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要紧紧围绕“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加大民行检察监督力度,严格执行高检院《民事行政办案规则》和重庆市院民行办案程序,制定完善工作计划,为全面完成目标考核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学习,提高民行监督工作水平。

民行检察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民行检察队伍,否则这项工作就没有后劲,就会给民行工作带来影响。我们结合今年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中政委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学习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和维护司法公正的信念,充分发挥民行监督职能作用。我院民行干警在任务重、困难多、无经费、人员少的情况下,仍然积极主动扎实工作,坚持边学边干,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更新知识结构和提高执法水平,创建学习型科室,积极学习法学理论和各种法律法规,努力提高民行干警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以适应新时期民行检察工作的需要。

三、文明执法、文明办案,服务大局。

民行检察工作既是一项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尊严的工作,又是一项处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的“民心工程”,事关社会稳定大局,是检察机关联系社会的重要窗口之一,在实践中我们结合民行检察工作的特点,充分认识到检察人员自身严格执法、文明办案的重要意义。在执法过程中坚决克服特权思想和霸道作风,做到文明礼貌接待当事人,帮助他们学习、理解有关法律知识,增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让人民群众有理有处讲,有冤有处伸,让申诉人深切感受到检察权关是他们的贴心人,同时加快办案速度,避免“迟来的公正”,提高执法效率,特别是对有影响的案件加大工作力度,切实维护申诉人的合法权益。

在办案中对不符合抗诉条件的,我们认真做好服判息诉工作,做到一张笑脸、一杯热茶,工作方法上耐心听取耐心讲解,并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依法办案,切实做到程序公正,充分保障双方当事人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民事权利,由此人民群众都愿意到检察机关来申诉、来咨询,开创了民行工作的良好局面。

在我们所受理的民行申诉案件中,没有一件重复上访和集访案件,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同时,民行科服从院里的统一调派,抽调业务骨干到侦查第一线参与办理了一起大要案件近一月有余。

尽管今年的民行检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盼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民行检察工作要继续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增强做好民行检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2、提高民行干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保障民行检察工作持续发展。

检察院行政审判工作调研材料 篇6

调研工作质量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检察调研工作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各项检察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推进检察改革、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的关键。检察调研工作直接为院领导决策服务,为办案工作服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基层院的检察调研工作成效如何?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院工作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近年来,许多基层院虽然也十分重视调研工作,调研文章数量也逐年递增,但精品调研文章却不多,难予实现为院领导决策服务的功能。为此,笔者结合二十多年来从事检察调研工作的经验,试就基层检察院如何提高检察调研工作质量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对当前基层检察院调研工作存在不足的思考

1、当前一些基层院领导对开展检察调研工作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把调研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分割开来,在开展检察调研工作时缺少必要的工作程序。总认为基层院的主要任务是抓好刑事检察、反贪渎侦、后勤保障、领导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等主流工作,检察调研是上级检察机关专门部门的事,是上级院研究室“秀才们”的事。加之基层检察院由于没有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从而从思想上认为此项工作跟基层院关系不大,若花时间和精力去搞检察调研,势别会影响其它各项检察业务工作,二者互相矛盾,不可兼得。错误的认识,导致了对检察调研工作没有激情,漠然视之,不主动采取得力措施抓检察调研工作,更谈不上进行认真的安排和部署了。即使安排干警搞一搞也是持应付的观点,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调研过程十分简单,因而缺乏有理有据的论证,其结果是不能正确处理好检察调研工作和其它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关系,更不能在全院培育良好的检察调研氛围。

2、有的基层检察院领导在思想上没有正确认识开展检察调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主动抽时间积极带头检察调研文章,为干警作出表率,因而在干警中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干警认为检察调研与本职工作无关、与已无关,不应承担检察调研义务,办案才是硬任务、调研只是软任务。可做可不做等不正确认识导致干警在实际工作中忽略检察调研,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一些极好的调研素材。一些基层院为了迎合上级部门的考核,虽也制定出“检察调研工作考核奖惩方案”,但不认真组织落实和考核,到了年底又不认真兑现奖惩,使干警参与检察调研工作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

3、干警的理论水平、执法水平和写作水平不够高,参与检察调研的作风不扎实、方法不得当。再加上不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喜欢摆架子、耍官腔,缺乏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因而很难拓宽调研言路,更不能从群众和实践中求得“真经”,获取较好的调研素材。其结果是写出来的东西十分空洞,效果不明显。检察调研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理论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调研过程是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检察工作实践进行反思、总结、提高、升华、探讨和探索的过程,必须具备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作风。如果没有过硬的作风和理论水平、执法水平及写作功底,加之平时工作中不勤于独立思考、勤于笔耕,不注意分析和收集素材,思想主流只是应付交差,一旦领导安排开展检察调研时,虽有参与检察调研工作的热情,但往往是闭门造车,“复制网上的,剪切书上的,参考别人的”,东拼西凑,应付了之,写出的内容一半以上不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导致写出的调研材料空洞无味,既不生动直观,更缺乏说明力。

4、参与检察调研的方法和措施不当。有的干警为调研而调研,缺乏渴望调研的激情和欲望,实际工作中不注意筛选检察调研课题,选好了调研课题又不注意进行深入的检察实践,调研作风浮躁,流于形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的“活水”指的就是检察实践,离开了检察实践,检察调研工作也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此,选择好合适的调研课题后一定还要进行深入的检察实践,只有做到与检察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检察调研工作质量。基层检察院一些干警由于抓不住检察调研课题的重心,开展检察调研时又忽略检察实践,因而出现避难就易,调研工作质量总在低水平徘徊的现象。

5、满足于完成一般性的调研任务,工作不扎实。为了完成调研任务,只图数量而轻质量,开展检察调研只为频于应付,因而调研文章质量难予上档次、出精品。就我州而言,从高检院和省检察院下发的内部业务杂志来看,很少看到有刊发凉山州各基层检察院的调研文章,从这种现象来看,我州各基层检察院的检察调研工作质量还不高,水平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和经济发达地区基层检察院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更多的是主观上对检察调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努力不够所致。好大喜功,不顾客观条件是否许可,一味迎合上级院对下级院的考核指标,只图数量,草率应付了支,此行为是对上、对下都不负责任,不但摧垮了上级院领导获取正确决策依据的渠道,同时还降低了调研文章的质量。

6、不注重检察调研队伍建设。这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二是缺乏必要的业务教育培训经费,这在边远困难地区基层检察院尤其显得十分突出,这也是为什么边远困难地区基层检察院的检察调研水平总是赶不上经济发达地区检察院的直接原因。俗话说:“若要马跑就要给马儿草”,不投入经费加强对检察调研队伍业务素质,特别是文字功底的培训和对成绩突出者的奖励,其结果是导致检察调研队伍素质始终不能提高,即使有参与检察调研工作的积极性,写出的文章也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通篇文章出现语法结构毛病,主题不明,条理不清;二是错别字通篇,词不畅达,字义不通;三是只有骨架和肉,缺少血,缺乏说明力,一篇好文章必须具备“有血有肉有骨头。

二、对基层检察院提高检察调研工作质量的几点建议

1、基层院领导首先要解决好自身对检察调研工作的认识问题,要提高思想品味,只有在头脑中树立起创新意识、服务意识、本土化意识、规范意识、协作意识和反馈意识,才能抓好检察调研工作。所谓创新就是要克服头脑中固有的因循守旧、小胜即满的观念,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服务意识就是要紧紧围绕本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强化办案实践过程中注意研究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弱点问题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并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来,为当地党委和上级检察院领导工作决策提供理论成果和智力支持;本土化意识就是要立足于本单位、本部门、本职工作和自身区域的特点、工作特色和人才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调研课题;规范意识就是要使调研工作要按照一定的标准,配齐配强专职调研人员,幅射全体干警,完善检察调研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调研课题制度、调研成果评比制度,使检察调研工作由虚变实;协作意识就是要调动全院的整体力量,发动全体干警共同参与,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如公安、法院、司法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交流与联系,拓宽调研渠道。

2、要充分认识加强检察调研工作是检察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促进检察工作的全面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赋予了检察工作新的内容,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如“打击刑事犯罪的形势及有关适用法律问题;打击职务犯罪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斗争中刑事诉讼监督工作的重点、难点和适用法律问题;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形势和有关问题;入世对检察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刑事证据立法、检察改革等有关问题,都需要基层检察院领导在检察实践中,不断加强检察调研工作,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为此,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检察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2、切实把检察调研工作列入党组会、院务会或检察长办公会的议事日程,做到与其他各项检察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为开展好检察调研工作指明方向,提出要求。一是每年应力争召开几次检察调研工作专题研讨会,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调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拟定调研课题,确定调研重点,落实调研任务,指导检察调研工作的开展;二是要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检察调研措施,在全院强化“大调研”意识,激励和提高干警的写作热情;三是要抽出资金,购买图书,充实资料室,为干警开展调研提供资料来源;四是要从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保证检察调研适应新时期检察工作的发展要求。在开展检察调研工作中领导班子成员要亲自带头撰写调研文章,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干警作出表率,增强检察调研工作的牵引力,从组织措施上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精力投入到位、组织保证到位、制定措施到位。

3、注重检察调研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调研队伍,这是确保检察调研质量和数量的关键。要搞好检察调研工作,归根到底,干警的素质是最重要的。由于新时期的检察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大量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不断出台,对检察干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一年不学,无法工作绝非妄语。在提高调研队伍素质方面可采取:一是投入经费组织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调研骨干达到“三个了解、具备三种能力”。即: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检察改革、检察工作重点,了解院领导的工作思路和关注的问题,了解本单位检察工作的基本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具备观察鉴别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邀请调研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使大家学会和掌握调研的方法和措施,在开展调研时能做到客观、公正,不先入为主,不带着观点去找例子,能按照领导意图定取舍。二是组织开展调查研究,要紧紧抓住检察业务的”热点”问题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对检察工作产生的影响及挑战,重点加强对策问题的调研,及时掌握重要调研素材,使检察工作与时俱进,回应时代的挑战。三是强化文字写作功底培训和思想品德教育,注意发现和培养调研工作骨干,使他们自觉增强开展调研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正确处理好检察工作和调研的关系,主动费心思,花精力把检察调研工作搞上去,提高检察调研工作的质量和数量。

检察院行政审判工作调研材料 篇7

内容摘要:基层检察院有大量的新课题亟待研究和解决,这为基层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的职能作用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实践中法律政策研究室的职能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基层检察院的法律政策研究室,普遍被当作行政综合部门,主要从事司法宣传、文秘等方面的工作,其从事调查研究的主要职能逐渐被弱化。在司法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对基层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的职能进行改革,正确定位,以有利于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实现检察调研工作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基层检察院 调研 检察改革 科学发展

检察调研工作是基层检察院整体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工作水平、实现科学决策的基本方法。基层检察院所担负的大部分业务工作是调研素材的重要来源。这就意味着,需要调查研究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也会出现在基层检察工作中。因此,检察调研工作不仅能正确反映和促进检察工作,更能将一线的法律监督成效、反腐业绩和队伍建设等各项最新情况传达给社会,及时为上级检察机关了解基层情况、研究解决基层实际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是成功地进行检察机关各项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另外,检察调研还肩负着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工作规律的重要职责,是检验和提高基层检察干警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项基本内容,对推动检察工作的发展,培养高素质检察队伍有现实需要。

然而,现实中基层检察院的调研工作遇到了瓶颈。核心问题是对法律政策研究室的定位不准,对调研人才的培养、管理不科学,调研成果转化不足。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检察调研工作要适应检察工作的新形势,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和任务,深入研究检察工作发展中的问题,创新调研方法,优化调研力量,注重调研成果的运用转化,切实发挥好调查研究的服务作用,实现检察调研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调整队伍结构,找准法律政策研究室职能定位

当前,基层检察院人事管理制度与检察改革不相适应。如在检察官职业化建设方面,检察官员额制度、检察官助理制度推行的还较为缓慢;检察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还未完全推开;检察官的职务、职级的行政化色彩仍较为浓厚,尤其是检察官的职级待遇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地挫伤了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以笔者所在的基层检察院为例,全院共54名在编检察干警,却有18个科室,几乎是上级院每个处室都有相对应的科室,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人员少,科室多,本身就是一个怪状,同时还存在有的科室很忙却只有一或两名干警承担全部工作;而部分科室,部分干警却无所事事,清闲度日。面对这种不合理的机构体制,检察机关内部大部制改革迫在眉睫。现实中,法律政策研究室则被普遍被当作行政综合部门,主要从事司法宣传、文秘等方面的工作,其从事调查研究的主要职能逐渐被弱化。法律政策研究室沦为宣传部门等来自现实的挑战,必须借此次机会进行革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

一是明确法律政策法律政策研究室的职能。法律政策研究室属于检察业务部门,应当重点开展调研,总结检察工作经验,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政策研究室的职能定位。因此,法律政策研究室的主要职能应当是从事检察理论研究,结合检察实践,开展综合性的调查研究活动。

二是将法律政策研究室职能与办公室职能区别开。法律政策研究室主要从事检察理论研究,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发挥参谋、助手、协调作用。办公室是服务部门,而法律政策研究室是业务部门。只有将法律政策研究室职能与办公室职能区别开,才能使法律政策研究室工作人员集中精力,专门从事检察理论研究、总结检察工作经验,为领导科学决策和宏观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是将司法宣传、信息工作从法律政策研究室分离出去。新形势下,检察院司法宣传、信息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司法宣传直接向人民群众展示检察院司法形象,提升司法公信力,检察院信息直接为各级领导决策。为此,建议将宣传、信息工作从法律政策研究室的业务中分离出来,划归政治处管理,由政治处组织专门的人员从事司法宣传教育和信息工作。

四是加强对疑难复杂案件和司法实践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基层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工作职能重新定位后,法律政策研究室的主要职能应该放在总结检察工作经验上,重点对疑难复杂案件进行研究。要对检委会讨论的疑难复杂案件,进行总结分析,从性质相同、事实类似的案件中总结共性,探寻规律,对其如何适用法律达成共识,并形成书面总结,对全院公布,用于指导全院检察官办案。同时,应根据本院工作实际,确定一些重点调研课题,如司法改革、裁判文书改革、证据规则等进行研究,发挥对一线检察工作的指导作用。

二、以检察官职业化建设为契机,致力于打造一批调研能手

检察官的工作集专业性、政治性、社会性和服务性于一身。一名好的检察官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阅历、精深的法律素养、缜密的逻辑推理、丰富的司法经验。同时,也应具有准确总结案件性质,提出分析对策的能力。

一是培养和稳定调研队伍。基层检察院要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通过部门相互协作来组织整合调研力量。基层案件最多、最繁杂,但苦于很难把检察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理论研究成果。针对这种情况,院领导可以在全院确立一批具有一定写作水平的检察干警作为重点对象,让这些干警(包括法律政策研究室干警)深入到一线办案中去,然后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基层的特点和优势,力求多出数据清晰、实际指导意义大的材料。要追求调研文章质朴求实但切中要害,绝不应付了事。最后针对大家的观点、建议进行归纳提炼,形成情况汇总和措施方法。

二是领导要对专业调研人员给以关心和支持,改善待遇,减少后顾之忧。首先是政治上提高待遇,对那些精通业务、善于钻研、勤于笔耕的的复合型人才,要优先考虑,该提拔的提拔,该交流的交流,改变法律政策研究室人员“从一而终”的现象;其次是提高福利待遇,消除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思想问题,在业务方面多提供一些学习机会,多参加公诉活动和各种会议、随同领导到第一线调查研究,熟悉上下情况。

三是树立从调研中发现人才的意识。对调研成绩突出的干警及时给予肯定、表彰,在检察官、助理检察官选拔和中层骨干、检委会委员竞争上岗时,都将调研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四是在每年年初,按照上级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的安排部署,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全年调研工作,并提出具体落实考核办法。此外要最大可能发挥检察官在调研工作中的示范作用,明确规定检察官每人每年的调研任务,进而带动全体干警参与调研、乐于调研,形成全院上下人人参与调研的良好氛围。

三、通过培训提高检察调研人员素质,以此作为调研成果转化率提升的保障

建议上级检察院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调研人员参加培训,更新调研人员的知识,扩展调研人员视野,提高调研敏感度。同时建议上级检察院将调研工作一同纳入检察官培训计划中,有针对性的对法律政策研究室人员进行法律知识更新、提高检察理论和实务研究水平的培训。同时,法律政策研究室人员自身也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知识贮备,除法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外,还应当学习管理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自己的调研能力,出色地完成调研工作。

检察院行政审判工作调研材料 篇8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10月份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检察院关于刑事侦查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对市检察院刑事侦查监督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检察机关刑事侦查监督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法律监督职责,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调研过程中,先后在市人大机关召开了有市人大代表、执业律师和法学专家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市检察院关于刑事侦查监督工作的汇报,实地查看了信息指挥中心和远程视频讯问犯罪嫌疑人;对市南区检察院、胶州市检察院刑事侦查监督工作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市公安局召开座谈会,听取关于刑事侦查监督工作的意见建议。这次调研活动采取座谈交流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调研我市检察机关刑事侦查监督工作和各单位相关工作情况,对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忠实履行法定职责,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共同推动刑事侦查监督工作发展,起到了有力地促进作用。

一、全市检察机关刑事侦查监督工作基本情况

20xx年以来,全市各级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关于刑事侦查监督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抓住司法为民这条主线,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刑事侦查监督工作的有效措施,刑事侦查监督工作实现了创新发展,为维护全市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构建监督制约与协作配合的“大侦监”工作格局。

检察机关认真履行与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工作职责,严格履行审查逮捕职能,严把法定逮捕条件,20xx年1月至20xx年9月,共批准、决定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10410人,不逮捕4151人;通过建立刑事侦查活动监督机制、对重大疑难案件提出检察建议,发挥刑事侦查监督前置把关和引导取证作用,不断强化立案监督和刑事侦查活动监督,及时纠正侦查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案件156件,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案件185件,书面纠正侦查活动违法427件次,对应捕未捕、应诉未诉案件追加逮捕328人、追加起诉910人;推动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备案审查等制度,坚决防止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现象的发生;全面建成以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信息平台为骨干的两法衔接信息平台,实现了对全市44个行政执法机关、近8000项行政处罚权的网上动态监督和网上移送、网上立案。

二是开展刑事侦查监督专项活动。

密切关注社会公共安全,聚焦经济社会热点,按照上级检察机关统一部署,先后围绕涉黑涉毒、严重暴力犯罪、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破坏环境资源、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法律监督,集中开展扫黑除恶、百城禁毒会战、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打击农产品走私等专项行动,办理了一批社会影响大的重点案件,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以刑事立案插手经济纠纷、涉及寻衅滋事、职务侵占等人民群众反应强烈和容易发生问题的案件进行专项重点督查,充分体现对侦查机关的监督制约作用。

三是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

强化客观性证据审查,依法排除非法证据,牢固树立冤假错案第一道防线,对侦查机关提请逮捕的,因事实不清或查明不构成犯罪不批准逮捕2303人;正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轻微刑事案件坚持和解优先,依法从宽处理,慎用逮捕措施,20xx年以来,对1326名构成犯罪但无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依法保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加大羁押必要性审查,变更或解除强制措施670人。

四是不断强化机制创新和队伍建设。

健全和完善监督线索受理、案件质量保障、内部监督制约等工作机制,切实增强监督实效;严格落实员额制检察官配比要求,配足配强刑事侦查监督检察人员;坚持不懈加强作风建设,健全刑事侦查监督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确保检察队伍风清气正;开展岗位练兵、专题培训等活动,着力提升刑事侦查监督检察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二、刑事侦查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市刑事侦查监督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及原因:

一是刑事侦查监督工作理念还有偏差。

部分检察机关没有将侦查监督工作与反贪反渎、公诉等检察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侦查人员配备、办案保障上没有完全到位;有的检察人员对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有的检察人员未能正确辨证地把握监督和支持的关系,存在“规避考核、谋求双赢”和“分工负责、互相妥协、互相照顾”的现象,在执法办案观念上,仍然存在重配合轻监督的倾向。有的公安机关对检察机关提出的检察建议或纠正违法行为通知书,置之不理、敷衍了事;有的公安机关在案件批捕后,收集证据质量不高,补充侦查不到位,影响办案质量。有的群众对“少捕慎捕”的司法原则不能正确理解,个别人存在对有些未批捕的案件,通过社会舆论、闹访缠访等方式向检察机关施压的现象。

二是刑事侦查监督工作实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执法实践看,检察机关在开展刑事侦查监督工作时,存在“信息知情难、调查核实难、纠正处理难”等现象,监督的力度和效果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盼和要求。开展立案监督时往往偏重于公安机关移送案件,而对公安机关尚未纳入视线的案件较少进行监督,拓展案件线索来源的主动性不够,自侦案件数量较少。对公安机关立案、撤案情况的了解渠道不畅,公安机关捕后变更强制措施、久侦不结、退回补充侦查案件情况难以及时有效进行监督纠正。刑事侦查监督措施缺乏刚性,对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或检察建议后,公安机关是否及时回复、回复是否有实质内容,缺少进一步的监督措施。对于刑诉法新增的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取证、非法证据排除、提请审查逮捕案件移交社会危险性证据等要求尚未完全落实,内部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刑事侦查监督协作配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以后存在线索少、使用率低等问题,案件录入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不及时、不全面、不规范的问题,案件信息没有完全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影响了侦查监督工作的开展和成效。在取证、证据固定、罪与非罪的把握、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等方面,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还存在认识不统一、标准不一致、执行不规范等问题。对于一些重大敏感案件,往往以下级检察机关向上级检察机关汇报的“纵向”方式解决,缺少公、检、法三方“横向”沟通协调平台,导致三方认识存在差异,不利于案件办理。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基层办案人员业务指导不够,侦查工作水平参差不齐,执法不规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驻公安派出所检察室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检察人员兼职派驻公安派出所,不能保证出勤率,无法确保对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的长期监督指导。

四是刑事侦查监督队伍建设不适应工作需要。

检察机关对刑事侦查监督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检察官配备数量不足,还存在案多人少的矛盾。基层检察院刑事侦查监督力量薄弱的问题尤其突出,部分基层检察院员额制改革后仅有3至4名入额检察官,年均办案数达200件260人,办案人员负担重、压力大,案件办理质量受到影响。刑事侦查监督检察人员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新型案件、疑难案件不断发生,检察人员专业领域知识欠缺、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缺乏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刑事侦查监督工作需要。

三、加强和改进刑事侦查监督工作的意见建议

刑事立案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是纠正司法实践中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执法不严问题的有力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检察机关刑事侦查监督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正确司法理念。

牢固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是做好新形势下刑事侦查监督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全市检察机关都要牢固树立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并重的理念,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努力做到“不枉不纵”,既要确保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更要注重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要注意避免重配合轻监督、重打击轻保护、重有罪证据轻无罪证据等现象,使刑事侦查监督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监督制约与协调配合、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

二是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履行监督职责。

刑事侦查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处于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的前沿,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全市检察机关要切实增强做好刑事侦查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强化监督意识和责任担当,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用足用好法律赋予的监督手段,充分发挥好法律监督的职能作用。努力形成审查逮捕、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三项基本职能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工作格局。对当立不立、漏侦漏捕、以刑事立案插手经济纠纷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涉及寻衅滋事、职务侵占、合同诈骗等容易发生问题的领域和案件,要注重听取有关意见和申诉,全面准确地把握好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确保司法公正。

三是深化沟通协作,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在刑事侦查监督工作中,检察机关既要严格依法进行监督,落实好“互相制约”的要求,也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协作,落实好“互相配合”的要求。全市检察机关要进一步畅通与公安机关沟通联系的渠道,加强与公安机关的业务交流和对基层办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充分发挥驻公安派出所检察室的作用,健全完善联席会议、提前介入重大疑难案件、及时会签文件等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刑事侦查监督工作的实效。

民事行政检察厅工作职责 篇9

2.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民事、经济、行政判决和裁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3.对最高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出庭履行职务。

4.研究分析全国民事经济审判、行政诉讼监督工作中的重大疑难问题,提出工作对策。

区检察院工作汇报材料 篇10

软件硬件并重搭建发展平台

去年以来,我院立足于##区实际,紧紧围绕上级检察机关关于加强基层院建设的工作部署,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创新管理机制等软件建设为基础,硬件软件并重,强力构建基层院规范化建设的发展平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院的基层院建设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2004年被××市

委、市政府表彰为市级“文明单位”,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被市检察院荣记集体三等功。在区委进行的年度行政效能考核中,我院总评成绩名列前茅,受到了区委的好评。共有28名干警受到省市级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抓好四点:

一、加大投入,提升基础设施整体水平

近年来,我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新一轮基层院建设达标升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原有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基层院建设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硬件上不去,原创:http:///各项工作要创新发展,整体工作要争先进、上台阶,就是一句空话。面对差距和困难,党组一班人经多次研究和论证,并广泛征求干警的意见,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跨入全省乃至全国检察机关的先进行列,硬件是基础,必须下大气力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更新办公设施,美化工作环境。

决心下了,目标定了,接下来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的问题。##区虽然是市中区,但经济状况并不乐观,区财政也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在困难面前,我们知难而进,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多方筹措、协调资金。2004年,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对办公楼、办案楼进行了全面整修改造,外装修进行了美化外形改造,内装修强化了办公环境的舒适性,为每个办公室安装了空调,并全部更换了办公桌椅,在每个楼层新装了电开水器。新建了电子阅览室、律师接待室、人民监督员听证室、活动室和接待室,所有这些,都为干警干好工作创造了一个和谐舒适、宽松优美的环境。

投资110余万元用于科技强检。新购置了4辆办案车辆,改善了交通条件。配备了台式电脑,基本实现了人手一台微机;根据办案工作的需要,为刑检、自侦部门的办案组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提高工作效率,保持通讯畅通,为中层以上干部配备了手机,办公室的固定电话也基本实现了人手一部。建起了高标准的视频会议室和远程办案监控指挥系统,全方位安装了安全防范监控系统。在全市率先开通了检察内网网站,同时购置了投影仪、数码摄像机、扫描仪、高速打印机、音频视频处理设备等一大批先进的办公办案装备,基本上实现了办公、办案自动化。

经过不懈努力,机关面貌焕然一新,干警的精神风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硬件水平的整体提高,为促进和加快我院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二、规范管理,创新工作运行机制

在工作中,党组一班人敏锐地意识到,实现创建先进检察院的目标,还必须进一步抓好规范化工作,以规范促提高,以机制促发展。根据院里的实际,主要抓了三个层次的规范化建设:一是查缺补漏,健全完善制度规范。去年以来,我们借领导班子调整和办公楼整修、硬件整体升级的有利时机,针对以往制度规范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专门组织班子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在领导决策方面,制定完善了《党组会议制度》、《检察长办公会议制度》、《院务会议制度》。在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方面,制订完善了《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党组中心组理论业务学习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领导班子廉洁从检规定》。在业务管理方面,制定了《检察委员会议事规则》、《人民监督员工作办法》。在日常行政管理方面,建立了《考勤制度》、《卫生制度》、《财务制度》、《接待规定》以及车辆、通讯工具、文印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相关制度。这些制度涵盖面广,操作性强,适应了当前基层院建设的实际。二是狠抓制度落实。修订完善规章制度不是目的,关键在于落实。我们专门成立了由纪检组、监察室、政治处、办公室相关人员组成的检查小组,查出勤、查禁酒令的落实,查卫生、查机关安全保卫、查办案安全和“一案三卡”制度的落实。检查不留死角,既有定期检查,也有不定期抽查。检查结果一月一公布,在门厅电子显示屏幕上滚动播出,同时检查的累计结果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三是实现了由健全制度规范向建立科学运行机制的转变。规章制度都是死条条,要真正发挥制度的效力,还必须使制度规范转变成动态灵活的、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春节前,派出考察小组,到淄博临淄、潍坊安丘等先进检察院学习考察机制创新工作。借鉴兄弟院的先进经验,总结以往实行规范化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建立了以

科室局工作实绩考核为主的考核体系。今年年初,院党组研究制定了《科室局工作实绩考核办法》,改变了以往繁琐的千分量化考核机制,实行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动态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局负责人晋职、晋级和经济利益挂钩;同时,引入引咎辞职制度,考核结果末位的科室局,不得评先树优,第一年其主要负责人公开检讨,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第二年自动辞职

;考核结果前三名的科室局负责人,在晋级、晋职上优先考虑,在经济上实行重奖。这种工作实绩考核,真正起到了激励斗志、引导创新的作用,也从不同侧面促进了工作决策、业务建设、队伍管理、监督制约、执法保障等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三、抓好培训和宣传,打好全面升级基础

随着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内在执法水平和外部社会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培训和检察宣传工作对整个检察工作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院党组立足于进一步提高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立足于提升检察机关的外部形象,把这两项工作放到了突出位置。

一是制定计划,超前安排。本着构建“大教育”、“大宣传”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党组中心组理论和业务学习计划》、《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计划》、《党员干部学习计划》和《宣传工作要点》等计划安排,工作计划做到了超前安排、切合实际、易于实施。

二是重点明确,形式多样。围绕建设“学习型检察院”,要求干警做到“四个一”,即“一日一读”,每天至少用一个小时学习理论和业务;“一周一学”,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一月一讲”,由各科室局安排讲课,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一季一考”,每季度由政工部门组织一次学习效果测试。邀请各级领导和有关专家进行培训指导,今年已邀请有关专家作了两次辅导报告。积极开展各类岗位练兵活动,成立了业务研讨、宣传写作、微机网络、外语、书法等学习兴趣小组。每月活动一次,定期展示成果,先后开展了微机操作比赛、模拟法庭论辩赛、公文写作比赛、书记员笔录竞赛等活动,激发了干警的学习热情,巩固了教育培训效果。围绕建设“大宣传”格局,以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和系统内部刊物为宣传主攻方向,大力挖掘经验,推出典型,为基层院建设工作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是严格奖惩,狠抓落实。为确保教育培训和检察宣传工作落实到位,我们把具体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局,定任务,分指标,并把开展活动的情况纳入科室局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即没按计划要求完成教育培训和检察宣传工作任务的科室局,当年度不得评为先进集体,负责人不得评为先进个人,对科室局的整体工作一票否决。通过狠抓教育培训和检察宣传工作,干警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创新的学风日益增长,全院上下形成了一种追求卓越的心理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整体形象不断提高。

四、突出人文关怀,抓好检察文化建设

我院始终坚持从严治检与从优待检,以实现人性化管理为核心,真心实意为干警解难题,办实事,进一步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宽松和谐的工作生活氛围。在人性化管理方面,目前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是着力解决干警的后顾之忧。原创:http:///通过对干警家属、子女工作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建立了干警家庭档案,由院里出面,随时帮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家属下岗再就业等问题。去年投资15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内部食堂,购置了先进的炊事设备,每天为干警提供优质可口的饭菜,既方便了干警生活,又保证了干警身体健康。

二是为干警提供生活关爱。院里从关心干警身体健康的长远角度出发,挤出部分资金,每年都组织包括离退休人员在内的全体干警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干警个人健康档案。在每一位干警生日的那一天,院党组都为他们送一束鲜花、一份生日蛋糕表示祝福。工作中,党组坚持“五必访”,即干警生病时必访、工作遇到困难时必访、家庭遇到困难时必访、有婚丧嫁娶时必访以及干警岗位变动时必访,通过谈心交流,以诚心和关爱打动干警,受到干警及家属的好评。

三是活跃气氛,丰富文体生活。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建起了设备齐全的活动室,成立了业余舞蹈队、乒乓球队、歌咏队等兴趣团体,由政工部门、团委牵头,常年组织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联欢会、书法比赛、体育竞赛等文体活动,使干警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

上一篇:公司经营管理现状下一篇:社区防灾减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