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节日-端午节作文

2025-0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乡的节日-端午节作文(通用11篇)

家乡的节日-端午节作文 篇1

端午节又称重五节,因为端午节在五月初五,有两个五,所以又称重五,还称端午节。利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端午节的习俗很多。这一天,主要活动是赛龙舟、吃粽子。

妈妈给我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的丝线系在我的脖子上,妈妈还说这是长命缕,可以长寿,还告诉我,要在家的每个角落洒上雄黄水,可以杀害虫,也可以防止害虫再生。

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河,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充满神秘,充满色彩,充满传奇!

家乡的节日-端午节作文 篇2

以传统端午节日文化为背景,分析了端午节日文化的传播及原则,用视觉设计的方法从海报设计、网页设计、包装设计、插画设计四个领域对端午节日文化进行传承设计,为传播非物质文化提供设计服务,以促进我们自身对传统端午节日文化更深度的认知,唤起广大群众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保护。

关键词:

端午节日文化 传播 传承设计

中国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6-0154-02

一 端午节日文化

端午节时间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浓烈的文化性、狂热的参与性的传统节日。

1 端午的由来及文化内涵

端午的传说众说纷纭,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们为这一节日发展了各种节俗,围绕节日的来源及习俗衍生了诸多端午传说,并赋予了它复杂的艺术特性和多重的文化内涵。端午节又被称为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菖蒲节、健身节、女儿节、夏月节、粽子节、龙船节、游龙节、诗人节、图腾祭、山神祭、端午祭等。从大量文献可以看出,端午节的多重名称源于端午文化内涵的复合性、多样性及持续发展性,端午文化的由来及内涵主要体现在对天文历法的科学体系的研究,全民参与卫生和体育活动的热情,对古老的阴阳五行思想、神龙信仰和法术观念的崇拜,而最被大众所熟知是对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爱国情怀的敬仰。

2 端午习俗

端午节带着历史的印记,融入到民众生产生活的社会实践,是一项群体性的社会实践。从端午节日名称来看,端午节承载了很多历史,是一个全民参与的重要节日。发展至今,各地端午习俗主要归纳为七大类别:一是吃粽子;二是划龙舟;三是采菖蒲、挂艾蒿;四是画符图驱邪;五是饮用药酒;六是姻亲往来;七是缠挂各种绳索。

二 端午节日文化的传播及原则

端午节日文化想得到更好的传播,应大力宣传端午文化内涵,倡导全民对端午文化的认同,同时,积极组织引导全民参与端午民俗活动。端午节日文化的传播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在意识形态上引起重视;对物质载体加以保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合理开发端午节日文化衍生产品。

1意识形态的重视

当听到韩国已将“端午祭”成功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国人震惊并愤怒了,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被邻国成功申遗。愤怒之后是深刻的反思: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发宽广,伴随着现代人对物质的享受和对西方文化的追捧,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失去了原有的温存和敬意。端午节日文化想得到传播和保护,首先得在意识形态上引起重视,民众的参与性以及在此基础上显示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是端午节日文化传播的首要条件。这种重视在全民意识领域源于政府的引导,应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加强端午节日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倡导民众特别是年轻人重新认识端午节日文化,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

2物质载体的保护

近年来,过节的氛围越来越淡,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随着习俗和仪式的消失逐渐地被人们忽略或者淡忘。端午节被誉为粽子节,很多时候节日的物质载体往往仅存在于食物中,而节日文化仅保留了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的内涵却越来越枯萎,人们参与的热情与日俱减,近乎名存实亡。在不同区域、民族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各地区、民族的端午习俗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差异通过特定的物质载体来呈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端午节很多人都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传播端午节日文化,可以从保护和继承端午节日物质载体入手,通过更多的方式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让人们走出门来划(观)龙舟、包(吃)粽子、采(挂)艾草、画(贴)五魁……

3现代媒介的应用

在现代多彩生活中,面对西方节日文化日渐盛行的现状,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才有可能使人们重拾对传统节日的热情。端午节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俗节日是一种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活态文化现象,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电台和电视媒介外,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端午节日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土壤,可以把网络作为传播的切入口,利用现代媒体条件,创新端午节日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促进端午节日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将端午节日文化的传播与网络传播特性相联系,并结合网络受众的传播行为和反馈方式,使端午节日文化可以在网络媒介中更好地传播成为可行,使其受到大众的热情参与甚至追捧和期待。

4衍生产品的开发

文化衍生产品就是从文化当中衍生出来的产品,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文化的复制品、模仿物。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是多维度多层面的,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可借助文化产业的商业化运营,让节日文化更加生动、灵活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一些与端午有关的节庆文化产品,如:龙舟模型、五色香包、多彩虎头鞋、粽子形态挂件等;并结合节日文化内涵和现代生活特性,创作一些节日用语或口号;利用节日饮食文化,多生产制造一些特色的节日食品……通过一系列端午节日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突出节日特色,传达节日文化内涵,体现人文关怀,增强传统节日对民众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从而调动公众的参与热情。

三 端午节日文化的传承设计

如何从端午节日文化中汲取设计元素,融合现代设计理念,更好地设计并推广端午节日形象,是端午节日文化传承设计的重点所在。利用现代媒介技术,用艺术的思维,通过对传统端午节日元素的挖掘、提取、再创造,以系列的海报设计、网页设计、包装设计、插画设计形式对端午节日文化进行再设计及应用推广,让公众用视觉的方式来感官不一样的端午,宣传端午节日的美好意义,唤醒广大群众对端午节日的重视和保护。

1海报设计

海报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宣传工具,调动形象、色彩、构图、形式感等因素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最能体现平面设计的形式特征,它具有视觉设计最主要的基本要素,设计理念、表现技法较之其他广告形式更具有典型性。

端午节日文化的海报设计,引导人们关注端午文化内涵,提升端午文化价值。该系列海报设计延续传统的设计思路,创意图形以端午节物质载体与民俗活动为设计素材展开,通过对端午节的粽子、艾草、龙舟、雄黄酒、虎头鞋、五彩绳,香包、黄鸭蛋、鲤鱼旗等图形进行创意设计。在不断调整修订后,最后以简化的图形形式,确定海报主体图形。画面的主体文字也进行了设计,结合图形设计的方法,选择把文字设计成简单的线条和三角形,整体上搭配中国古代元素的简单图形,使得海报作品粗中带细、层次分明,很好地表达了端午节日的特色,引起大众关注,产生共鸣。(图1)

2 网页设计

网页设计是根据企业希望向浏览者传递的信息(包括产品、服务、理念、文化),进行网站功能策划,然后进行的页面设计美化工作。网页设计的工作目标,是通过使用更合理的颜色、字体、图片、样式进行页面设计美化,在功能限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给予用户完美的视觉体验。

端午文化的网页设计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一种新的形式将中华文化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用户可通过点击进行相关内容的浏览,增加了互动体验。整个网页结构设计分为三个级别,不同的级别在页面设计上统—又富有变化,增加阅读兴趣。网页设计内容上主要分为:端午风俗、生活动态、精神家园、端午祝福、把酒临风、书画意境、漫游中华七大模块,综合性地归纳了端午涉及到的各领域;网页版式设计方面:有别于目前大多数的满版形式,采用两边留空的竖式设计,看起来简洁而且又有新意,激发阅读兴趣;元素选取方面:主要以粽子为主线,通过人们最有兴趣的饮食文化来激发阅读兴趣,在首页上面以粽子以及相关制作材料为主要图形元素。(图2)

3 包装设计

包装是品牌理念、产品特性、消费心理的综合反映,是建立产品与消费者亲和力的有力手段,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包装作为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段,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的端午节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称为粽子节,这既是饮食文化对端午节日重要性的体现,更是节日文化商业化的表现。因此,通过对端午特有的粽子、雄黄酒、香包等物质载体进行包装设计,更能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注意,甚至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向,从而达到传播端午节日的目的。该系列包装设计,包括了商品名称的文字设计、包装盒型设计、外包装设计等。围绕端午节的物质载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粽子、雄黄酒、龙舟、香包和虎鞋。以粽叶为设计元素,体现端午节日的活动(包粽子、吃粽子)特点,粽叶的线条美贯穿整套设计,注重线条的排列和组合。整体色彩上运用端午五色:红、橙、黄、蓝、绿,其中以粽叶的绿色为整体基调,体现端午情愫,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整套设计主要材质以牛皮纸为主,强调了朴实亲民之感,整体简洁大方,便于机械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图3)

4 插画设计

插图是运用图案表现的形象,本着审美与实用相统一的原则,尽量使线条,形态清晰明快,制作方便。插图是世界都能通用的语言,其设计在商业应用上通常分为人物、动物、商品形象。插画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形式,有着自身的独特魅力。

通过插画设计及商业推广应用来传播非物质文化端午节日是传承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唯美的画风和鲜艳的颜色更利用传播,视觉效果更好更醒目。以端午为主题的插画设计选用手绘的形式,手绘插画的设计不单是图案形式,而是以绘画概念图案,围绕端午节通过搜集各种端午元素,运用到插画创作中。“五色端午”、粽子、龙舟、虎鞋、鲤鱼、香包作为端午插画的主导元素。它们都是端午节日文化的物质载体,都具有着节日的代表性,尤其是粽子与龙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这组插画中,用粽子、龙舟、虎鞋、鲤鱼、香包形态作为主导图案设计,以“五色端午”的色调:红、黄、蓝、绿、紫来贯穿整组插画。以独特的手绘形式,线描勾画出每一幅画稿。同时以手绘插画为原型制作各种节日衍生产品,设计小型纪念品类和文具类系列作品。文具类有笔筒、本子、贴画、小卡片、书签、明信片、手绘画等系列作品。(图4)

四 结语

家乡的端午节-节日作文700字 篇3

“重五乡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南宋诗人陆游是那样描述端午的。这一持续了几千年的民俗文化,使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传扬着悼念着爱国志士司马迁。端午节的清香从远古传说飘过来,依然那麼甜香。

又将邻近端午节,故乡的老大家又将下手选糯米,泡糯米,煮粽子了。每一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姥姥会亲自用竹子叶包粽子,糯米是几日前要小水泡过的,那样粽子吃起來口味才细嫩,又有弹劲。粽子里还需要加一点红枣、蓝莓干等,煮开后既芳香又有浅浅的清甜味。晚饭后,姥姥会点燃院子里的那口大铁锅,将粽子一个个放置进来,四周放上生鸡蛋,放水后用物块夯实。当甜香伴随着热流弥漫着全部庭院时,姥姥却不许嘴急的我起锅品味,一定要直到端午节的早上,说成让粽子叶的味儿渗入到糯米和生鸡蛋中才好。

睡觉前,妈妈会叫来家里五种色调的线配出彩条,挂在升降晾衣架上,等露珠将它弄湿。每一年的这一時刻,我也盼着早晨的来临,又害怕自身睡过头。但是,每次醒来,手脖上已被妈妈系好啦好看的五彩线,它是赠给小朋友的祝愿。

早上的第一件事便是和亲人去松花江边洁面,再采些艾草挂在屋檐处,老大家说它是为了更好地辟邪,亦有说成为了更好地驱逐蚊子。而我最喜欢的是那吆喝的各式各样艳丽的钱包、纸胡芦。买一个钱包,一股香草的味道温暖的`浅浅的,挂在胸口,让人的内心生愉悦。纸胡芦则是要挂上去窗户上,庇佑一家人身心健康。从湖边返至家里,一家人便能够围坐一起,享受煮了一夜的甘甜的粽子、生鸡蛋了。

端午节的白日尽管沒有龙舟比赛的欢闹慷概,可是到夜里,松花江表面那一点的河灯,却寄予了对司马迁的无尽追思。禁不住要我想到余光中的诗的两句:“青史你留有一片雪白,暮暮朝朝你行吟在楚泽。”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作文 篇4

几千年前,屈原听闻自己的楚国被秦国攻破,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于是投入汨罗江溺亡。这位出色的文学家、政治家以身殉国,再也无法回来。人们悲痛不已,将其身殒的日子定为端午。并用芦叶将糯米包住,捆上彩绳做成粽子,投入江流喂鱼,让鱼儿保护屈原的尸首。

时过境迁,现在的粽子不再被投入江中,但粽子的甜香和人们对屈原的敬意却始终不变。上好的糯米装进翠绿的芦叶里,可以根据喜好加蜜枣、玉米、花生、豆沙或水果丁,再用宽叶片把它们裹好,拿五彩的丝绳包扎、固定,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吃的时候,把它们煮熟,剥掉芦叶,剩一个米团儿,它甜甜的,软软的,正如屈原对祖国深长绵软的情谊。

如果粽子米团儿,是屈原对祖国的柔情,那清香的粽叶,就是屈原清高的气节。屈原说过:“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他还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这样清高的屈原,这样皓白的屈原,宁愿与祖国——大楚一起亡,也不愿在秦政之下苟活。我们不由得赞叹:“屈原”,一个多么伟大的名字!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作文 篇5

说起粽子来,那可是我的最爱。我妈妈是个包粽子的能手。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妈妈就做起了包粽子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到超市去买质量上乘的粽子叶,然后再买个大肉多的红枣,还有白白的糯米。原料备齐后,要把糯米泡一天一夜,粽子叶蒸熟。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我坐在旁边仔细的看着。首先,把粽子叶卷成一个锥形,留一段粽叶,在锥形尖尖的部位放少量糯米,再放一个大枣,然后再放一层米,几个枣,最后用糯米把枣埋严实,用余下的粽子叶包紧,用绳子扎好,大公告成啦!一个小巧玲珑,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经过几个小时的蒸煮,香喷喷`诱人的粽子就出炉啦!妈妈辛苦了,我剥了一个最大的给妈妈,妈妈开心的笑了。

我的节日端午节作文 篇6

屈原在流放路上,听到楚国都城被攻破的消息,觉得报国无望,仰天长叹一口气,投入到汹涌的汨罗江。百姓担心鱼虾吃屈原的尸体,于是他们将粽子和鸡蛋投到汨罗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在每年五月初五的时候吃粽子、划龙舟。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今年的端午节,学校放了三天假期。端午节前一天晚上,我和妈妈包了粽子,有蜜枣馅和花生馅两种。包好之后,我们把粽子放进了大大的锅里,准备煮上一夜,我们睡觉的时候厨房里飘出了粽子的清香味,闻着粽子的清香,我们的梦似乎都变得香甜起来。端午节的早晨我们吃了粽子,还玩了顶蛋游戏,最后当然是机灵的我获得了比赛的胜利。把玩顶蛋游戏的鸭蛋吃了之后,妈妈给我穿上漂亮的裙子,在我的手腕上系上了红绒线。我戴上妈妈特意为我缝的香囊,美美的和妈妈去参加了包粽子比赛。妈妈在五分钟内包了11个粽子,获得了二等奖,真是心灵手巧!

今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原因,虽然是节假日,我们却不能出去玩耍,身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注意卫生,把身体保护好,希望病毒可以早点消失,希望中国的传统佳节可以恢复往常一般的热闹。

节日里的端午节作文 篇7

每到端午节,我家门上都会挂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母亲买的,门口就飘着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这是为什么,就去问母亲:“母亲,为什么要挂菖蒲和艾草呢?”母亲摸摸我的头说:“端午节有许多的传说,其中就有说这一天是个恶日,有各种蚊虫妖邪出现。艾草是用来除虫的,它的香味能驱赶蚊虫,菖蒲是用来避邪的,意寓着健康平安。而且干的艾草叶用来给你们洗澡可以保护皮肤哦。”听了母亲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它们都是好东西呀。

在端午节的这一天,我家的菜会特别丰富,母亲总会按照外婆家的风俗,给我找与“黄”字有关的菜:红烧黄鱼,凉拌黄瓜,蒸咸蛋黄……而爸爸也会亲自下厨烧一盘大肉,里面有整个鸡蛋和大蒜。不管我们爱不爱吃,爸爸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样都吃一点。要是在老家过节,奶奶还会给我们的脖子上和手上绑上由几种颜色组成的彩线。

家乡的节日风俗作文 篇8

我家有所不同,一到过年我和弟弟都要为自己做一盏“猪蹄灯”,有了这个猪蹄灯,就预示着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临了。

一回到老家,家人们就会准备开始“杀猪。这好像是北方的一种习俗,白白胖胖的猪躺在板子上,我先会把猪蹄儿壳弄下来,这个很好操作。可是猪蹄上的猪油很难弄干净,我们会向家长请求帮忙,每当这时总能听到爷爷熟悉的话语:“这些猪油都够炒好几道菜的了”!接下来就是制作的过程了,把猪油放到猪蹄儿壳上。选择一根不粗不细结实的`线绳,在线绳的一头栓上一根粗树枝,线绳的另一头栓上猪蹄灯,最后在猪蹄灯里放上一根红色的蜡烛,就这样精美的猪蹄灯就做好了!别人的小灯笼也许只能照出一小块的光亮,而我做的猪蹄灯,可以明晃晃的照亮爷爷的大羊圈。哈哈……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篇9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这天刚好又是我外公的生日,所以我们每次都去外婆家过节,过节这天可热闹啦,早上我们都吃粽子。外婆包的粽子很特别,上面尖尖的,下面是三角形的,像个漏斗。有的豆沙馅,花生馅。沾上一点白糖,吃到嘴里甜到心里,可好吃了。

中午外婆煮了一大桌菜,其中有我爱吃的春卷,那是用豆芽菜放在面粉做的薄薄的春饼上卷起来吃,真好吃,我一下能吃好几个。吃到一个半时,外婆去厨房拿了一个装有白酒的杯子,喝一口把酒喷在房前屋后,我奇怪的.问妈妈:“外婆会喝白酒吗?”妈妈笑着说:“外婆没有喝白酒,那是雄黄酒,外婆是喝一口把它含在嘴里,然后喷到房屋四周,那是因为冬眠的蛇现在醒过来了,喷一下雄黄酒,蛇就不会跑到家里来了”。正说着,外婆走到我们身边往我们身上喷了一口,我吓得赶紧躲开了,外婆笑着说:“别怕,喷一下你就不会被蚊虫叮咬了。”外婆弄好以后,又用手指在杯子旁边沾上一点雄黄涂在我们耳朵上,她说那样蚊虫就不会飞到我们耳朵里。我觉得很好笑。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10

今天我们也准备了一些食材,趁着家人休息,大家一起包粽子。首先把泡好的糯米、红豆、花生、蜜枣、葡萄干混到一起,搅拌均匀。然后拿出泡好的粽子叶,将一头窝成圆锥形,将馅料填满,再把粽子叶的另半面封住口,最后把粽子用绳子五花大绑。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妈妈包了几个,我终于看出点门道,不禁也摩拳擦掌起来。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粽子叶,卷成圆锥形,填入食材。这太简单了!包粽子也不过如此罢了。我说。呵!行啊。妈妈说,不过下面可就是包粽子的精髓了!精髓又怎样,看我的!我暗暗地想着。

我把余出的粽子叶围着小圆锥包起来,但不是这里漏,就是那里漏。包好后里面都没米了,我还吃什么呢!哈哈!刚才是谁说简单的?包不好了吧?妈妈说。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还是我来教你,你可要看好了妈妈又教了我一次,这次我看出点了门道,试起来。经过反复操作,一个丑八怪诞生了。啊!原来包粽子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呀!我感叹道。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11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楚国灭亡,悲愤不已,他忠贞不屈,含恨跳河自尽。人们怕水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便将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河中,希望鱼儿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国农历上属“端午”之日,为纪念屈原,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以纪念屈原的忠君爱国。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生创作了不少作品,如:《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原本他是想灭秦国的,但自从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便跳进汩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才“诞生”出来的节日,也许正因为对屈原的敬爱,所以有些偏向这个节日。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自己动手包粽子,已变成传统文化新风尚。可别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门技术活。主要分三个步骤:首先,要准备粽叶,将其刮毛、洗净,堆放整齐备用;其次,要准备粽馅,主要是以米为主,将米用水浸泡半小时,再配些花生绿豆之类的豆类,再配些肉块或蛋黄,搅拌均匀,调好盐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着粽叶,将粽叶按45度角对折成漏斗状,右手舀粽馅导入粽叶卷成的漏斗里,再将粽叶卷起来包裹住粽馅,完全密封并裹紧,然后用绳子捆紧,粽子就包好了。

吃着粽子看龙舟赛,是我每年过端午节的最爱。我今年有幸去看了一次赛龙舟。到达赛龙舟的场地时,岸两边早已被围观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了,我看了桥上的一个空挡,便叫家人挤了过去。这个位置居高临下整个江面一目了然。赛龙舟开始了,每只龙舟都像一支离弦的箭,一个劲的向前冲,每一只龙舟下面都都绑着不少粽子,每向前一步,龙舟上都有人用刀子把粽子斩下扔进水里。每只龙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

上一篇:抒情朗诵稿件下一篇:安全标准化全套表格